时间:2022-08-19 03:4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神科检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一天,门诊时来了一位外地病人。病人坐下后并不急于述说病情,而是从背包内取出一大叠的门诊病历卡和CT、心电图、脑电图、B超以及其它名目繁多的检查报告给我看。病人说,晚上睡不好觉,半夜醒后辗转反侧,不能再回梦乡。白天头痛头昏、疲劳、记忆减退、胸闷、腹胀、心动过速、尿频尿急……,反正,感到内外不舒服,浑身是病。她去了全国许多城市,到过许多医院,除了小儿科没看外,其它科都看过了。医生作了全身检查,五脏六腑、子宫、附件等等,一切都正常。她说为自己检查的结果正常而高兴,又为自己浑身不舒服,查不出病因而担忧。有的西医说她得了“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有的中医讲她“体虚”、“肾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药汤汁饮了几百帖,西药吞了数十公斤,可是她还是感到病未治好。今天,她接受了一个医生的劝告,来到了精神卫生中心检查。
听完了病人的叙述,翻阅了病人带来的所有病历和检查项目结果,我心中有了底。在对病人作了精神检查和“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测定后,证实了我的估计,病人得了隐匿性抑郁症。我对病人用了抗抑郁药。2周后,病情开始好转,睡眠明显改善。一个月后,病去体愈,恢复了健康。
抑郁症,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低落抑郁、言语减少和动作减少的三种症状(俗称“三少”症状或“三低”症状)。但是,隐匿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却十分特殊,它的抑郁症状“转化”成躯体症状。病人以大量的躯体不适为求医主诉,真正的抑郁,却被隐匿在繁多的主诉后面,使精神科以外的其它科医师不大容易及时发现,故得“隐匿性”之名。隐匿性抑郁症并不像普通抑郁症那样有典型的“三少”症状,而是以一般性躯体症状为主,常见的有头痛、头晕、失眠、胸闷、气短、腰酸、背痛、四肢发麻、阳痿、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犹以头痛和失眠为常见,几乎80%的病人都有这两种症状。失眠以早醒为主,醒后不易再入梦乡。此外,隐匿性抑郁症的症状还有晨重夕轻的昼夜节律和春秋季重、夏季轻的季节性节律;大多数病人具有焦虑情绪,女病人在月经期间焦虑加重。一般的镇静、安眠药疗效不佳,而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病情能迅速好转。这些都是本病的特点,而神经官能症等疾病都不具备这些特征的。
产生隐匿性抑郁症的病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常见有工作不称心、压力大,婚姻不满意,升学问题,亲人的生离死别,罹患重大疾病,事业负担过重,产褥期,环境突然改变等,使其原先固定的生活规律突然发生改变,一下子又不能适应,产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发生了以躯体症状为表象的隐匿性抑郁症。
对于患有“神经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又久治不愈的病人来讲,怎样来辨别自己是否得了隐匿性抑郁症呢?这里,介绍一种“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供读者自我评定参考。
在回答表中问题时,在符合自己情况的数字上划上圆圈,然后将20个项目中的得分相加,再乘1.25,取整数部分,这就是“标准分”。标准分低于50者为正常;50~60者是轻度抑郁;61~70者是中度抑郁;70以上者是重度抑郁。在划圈时,不要受文字和自我暗示影响,要评定最近一周以内的情况;20个问题在10分钟内一口气答完;以第一印象为准;圈好后不能重圈;事先不能熟读细看,作预习准备;评定时不能与别人边商量边评定;评定时间最好是上午;评定前不能吃镇静剂或抗抑郁药。如果经评定后初步印象为抑郁症,或者自己无法确定是否得抑郁症的话,那就最好去找精神科大夫检查一下,以便及时诊治,免得贻误病情。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人性化护理干预
Effect Observation of Schizophrenia with the Humanized Nursing/LI Ling,LONG Mei-xiang,LI Yan-hong,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91-09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12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main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basis of antipsychotic drug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sychiatric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zed nursing measures.The results of 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nurse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ISE) and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ix week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After six week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scores of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all asp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positiv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negativ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IPROS each fact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Psychiatric Hospital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 Guangzhou,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1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往往涉及情感、知觉、行为以及思维等各个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1]。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比较容易产生强迫症状[1]。强迫症作为焦虑障碍类型中的一种,是一种临床表现以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为主的神经精神疾病,具有反强迫和有意识强迫的特点。临床上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比较常用的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2],治疗效果也各有千秋。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在临床治疗中,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全面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呼吸性疾病、心脏疾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23~55岁,平均(31.7±5.1)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4±3.2)个月;观察组60例患者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24~55岁,平均(31.9±5.2)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6.6±3.3)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维持秩序、生活护理以及确保患者安全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配以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1 规范化护理服务 医护人员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要尽量给患者营造干净、舒适、安静以及温馨的病房环境,护理的过程中,严格做到热情善待、着装整洁、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语言文明、关心体贴、尊重患者以及服务耐心周到等[4]。
1.2.2.2 健康教育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护理的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负责护士可以通过读报纸、黑板报、口头讲解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的方法,给患者宣传健康指导、精神病知识、心理咨询以及身心保健等多个方面的医学心理学知识[5-6],让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
1.2.2.3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护患座谈会,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认真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7]。
1.2.2.4 生活关怀 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照顾;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主动诉说不适之处,调整患者的生活起居,可以将患者在家里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摆放在病房内,营造家的感觉,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院内生活。同时根据患者的口味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尤其是对于一些饮食欠佳、食欲不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关心,比如:发放水果,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对日常伙食进行改善等[8]。
1.2.2.5 情感支持 家人作为患者的依靠和精神支柱,家人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住院治疗期间,每天可以开放3 h让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探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给家属介绍当前患者的实际病情,告知家属接触患者时交流的方式、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引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交流,比如,面对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微笑,说话语气尽量温柔,多给予患者鼓励、理解和安慰等,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交代患者家属,每次来医院看患者时,应该给患者带一些鲜花、食品以及零花钱等,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鼓励,增强战胜病魔的决心[9]。
1.2.2.6 文化护理 除了常规护理外,文化护理也尤为重要。由工娱护士耐心给患者讲解有关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病房对患者的住院要求,让患者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规范患者行为,并对患者进行伦理道德、价值观、行为准则、人生观、生活态度以及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同时,为了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枯燥乏味,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医护人员应该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护患联欢会,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分别表演节目或者合作表演节目,并且邀请10~20名患者家属前来参加联欢会,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丰富患者日常生活,感受到病房的温暖;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家属的认同感,提高患者战胜病魔,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10]。
1.3 评价标准 经过6周的临床干预治疗后,分别运用IPROS、NOISE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1)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思维障碍、焦虑抑郁、激惹性、缺乏活力以及敌对性等五个方面内容[11];(2)NOISE量表一共包括7个因子(激惹、社会能力、抑郁、精神病理表现、社会兴趣、退缩以及个人整洁)共30个项目,根据出现症状或者具体表现的频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4分,对两组干预后的总消极分和总积极分进行对比分析;(3)IPROS量表主要包括患者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等5个方面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6周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经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6周后NOISE评分比较 经干预6周后,观察组NOISE评分中的总积极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干预6周后IPROS评分比较 经干预6周后,观察组IPROS各因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作压力日趋沉重,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精神病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12],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主要指的是以基本的个性改变、行为、情感以及思维的分裂,精神活动与实际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青壮年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病程具有不断发展、逐渐加重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导致精神衰退,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行为退缩、意志减退、缺乏主动性等阳性症状,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均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
当前临床上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封闭式护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患者基本需求和常人认知的重要性,容易让患者产生极度紧张、恐惧以及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不仅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治疗效果[14]。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将患者的利益和健康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在护理的过程中,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尊重患者人格,从而实现护理质量最大化提高的一种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使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效果产生促进作用[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6周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PROS、NOISE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引导其保持良好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11-13.
[2]李明真,任志君,宋克侠.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8):727-728.
[3]刘锡英,王任昌,蒋瑛.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8,20(15):1797-1798.
[4]王向阳.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8,20(9):2080-2081.
[5]付萍萍,王锋锐,傅文霞,等.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8-139.
[6]乔义俊,郝惠云.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88-1489.
[7]白君.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37-338.
[8]雷琼.个性人性化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628-630.
[9]熊铁勇.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31-32.
[10]马蓉.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0-42.
[11]付雪梅,竹婴,许云华,等.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132-135.
[12]朱爱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58-259.
[13]童小均.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65-1666.
[14]张玉娥,邬东红,李志英.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34-35.
一、学院涉外护理核心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 教材的选用。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物。目前,国内尚无一套成熟通用的教材,最权威的是200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双语教材,包括《内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由于这套教材是本科教材,内容多、理论性强,不能用于三年制高职学生的教材,但却是教师备课的宝贵资料。因此,笔者所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决定暂且用普通护理的三年制高职教材,教师采用双语 PPT 授课。学院还自主研发了《医学术语》教材,是涉外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在公共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医学、护理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知识能力,满足涉外护理岗位对专业英语应用的需求。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英语词汇构词规律、词的形态、构成方式和词语理解技巧,护理常规、护理病历书写,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常见的各系统疾病的护理。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聘请外教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时运用专业英语进行记录和交流的能力。
2. 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一般双语教学可分为 3 个层次:①简单渗透层次,如教师在上课时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让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②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鼓励学生应用英文表达中文内容;③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目前,根据本专业的师资配备情况,要求本专业双语教学团队老师尽量能够达到第二个层次,经过不断实践和积累向第三层次过渡。为达到这一目标,初期措施为“专业教师外语化”。因此,承担双语教学的专业课老师要多听英语课,听出门道、磨耳朵,基本的上课连贯词就会用英语表达。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动画、图片、视频、开发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将教学中不易表达、不易理解、无法呈现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采用 “PBL 教学”“护患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堂讲授”“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院正尝试与涉外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的涉外病房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到涉外医院见习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机会。平时的过程性学了传统的纸质测试外,增加了英文护患情景对话、英文名词解释和英文案例分析等。
二、学院双语师资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双语师资的培训。每年暑期进行在校生问卷调查和暑期专业调研,撰写《五年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需求及学习效果调查报告》《涉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的调研报告和改进措施。安排英语老师组织编写《雅思听说读写》院本教材。进行雅思口语教学改革,邀请外教担任雅思口语课程主讲教师,加大师资投入,英语教研室 1 名老师担任助教,负责课间和课后辅导检测,共同提高雅思口语教学效果。并要求专业课老师积极参加雅思的学习,同英语老师一起探讨专业课的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学院还成立涉外专业“雅思培优班”(20 人),购买新东方网络课程和教辅资料,撰写《雅思培优班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每日老师辅导安排,推进雅思教学团队建设,探索“雅思培优班”管理模式,搭建师生雅思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交流能力,为护理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院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建设,参加江苏省凤凰杯微课大赛、各级各类的双语教学比赛。
学院还建立由专业建设团队、课程联合团队、英语教学团队、外教团队联合组成的教学团队。师资规划建设中计划建立国际联合课程组,聘请外籍护理专家任组长组成联合课程组,开展联合护理课程建设,联合申报课题、开展合作科研。通过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进行教师互派,护理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竞赛促进“双语”“双师”“双证”教师队伍稳步增长。
三、学院努力营造双语环境
学院从校园绿化、教学楼等校园硬件中尽可能多地设置双语标示,营造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氛围。本专业也积极组织学生收看外语影视节目,收听外语广播;组织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深度背诵大赛、英语电影配音大赛等强化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外语水平;组织英语角,摆脱哑巴英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召开出国项目介绍会、雅思考试动员大会,定期召开“雅思”家长会等,全面监测涉外专业学生学习情况。另外,三年制涉外班的班主任挑选业务能力、事业心、敬业精神极强的英语教师担任,和同学们一样,从晨读到晚自习全程跟踪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将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因此,双语环境的建立,也将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护理双语教学是我国护理专业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本专业双语教学处于基本的起步阶段,但学院双语教师一定会迎面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挑战,积极研究对策,使双语教学稳步前进,不断发展。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健康屏障,保障群众能够“防得了病”。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着力改变“重医轻防”的局面,突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努力使群众“少得病、不得病”。积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市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199万人,建档率73%。实施了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两癌”检查、免费服用叶酸项目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改造农村牧区户厕5.6万座。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完善全市三级传染病直报网络,强化传染病预警预测,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卫生监督,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市财政投入800万元购置水质全分析仪器,使我市水质检测项目达到国家标准。强化妇幼机构和产科管理,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完善自愿无偿献血网络,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应急演练等基础性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创卫长效机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今年6月1日自治区人大批准《____x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爱国卫生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
(二)构建和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提高群众就医的可及性,确保群众“看得上病”。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市医疗卫生的客观现状。据统计,我市医疗资源83%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医院,造成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医疗资源缺乏,成为“看病难”的原因之一。为此,着力发展农村牧区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1. 在农村牧区卫生方面。抓住国家以项目资金的形式对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给予支持的有利时机,近年来,实施了15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3所苏木乡镇卫生院、138所嘎查村卫生室新建改扩建项目。2014年,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目前104个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完工并投入使用13个,主体完工正在装修中22个,正在进行主体建设40个,未开工29个。三年投入25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城市医院对口支援苏木乡镇卫生院。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牧民群众在乡村的就诊率明显提高,逐步引导形成“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观念。
2. 在城市社区卫生方面。社区医疗服务具有方便、价廉等优势,既有利于分流病人、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又有利于降低卫生服务成本、减轻城市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是缓解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出路。我市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鼓励和引导医院延伸服务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将一级医院、部分二级企业医院、区属医院、门诊部、分院、街道卫生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医院举办的发展模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全体居民,并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就医,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与此同时,不断加快大型医院建设,先后建成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包医二附院、包钢医院、北重医院、市肿瘤医院、包钢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医院新大楼。2013年启动新都市区医院筹建工作,开工建设了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大楼。
(三)完善机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看得起病”。
立足卫生行业实际,多途径构建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改进医疗服务,努力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1. 不断完善新农合工作机制。2014年全市参合农牧民69.63万人,参合率99.07%,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25元,基金达到2.96亿元。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病种扩大到29种,其中将14种大病以及无责任意外伤害纳入大病商业保险范围。今年住院报销最高封顶线提高到13万元。
2. 积极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69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
销售,实现基层全覆盖的目标,有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3. 加快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
一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九原区医院、达茂旗医院、固阳县医院和土右旗医院分别列为自治区和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重点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医药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二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同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不断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预约诊疗服务。强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启动市中心医院与土右旗医院协作办医。积极推动包钢三医院股份制改革。与市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启动市综治委、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鼓励不同形式的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三是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公益性建设。推行济困门诊、济困病房建设和对口支援农村牧区工作,大力推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深入推进“健康____x行动”。
四是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大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在12家三级医院安装了反统方软件。积极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和诊疗费用一日清单“五统一”制度,实现诊疗收费电子监督,努力提升卫生行业形象和医院公信力。
(四)加强设备配置和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群众“看得好病”。
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是保障人民群众就医效果的根本所在。在抓好各大医院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高、精、专医疗技术队伍,更新陈旧医疗设备的同时,着力抓好农村牧区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配置、卫生队伍建设,促进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加强医疗设备装备。为406个嘎查村卫生室、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价值317万元和260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投入276万元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双向转诊车。投入253万元实施农村牧区基本卫生服务全覆盖工程,配备了17台流动卫生服务车及车载设备,发放3314个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为全市173个没有卫生室的行政嘎查村农牧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750万元在固阳县医院、达茂旗医院、土右旗医院实施旗县医院能力建设,配备PACS系统,用于日常监测信息采集和远程会诊。投入700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全市一体化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第三方医疗服务。2013年,我市首次引进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对我市12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医院服务管理暗访调查,对每个被调查医院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医院领导班子面对面、一对一、全方位、逐条逐项进行反馈,对改进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和规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定包钢医院、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加强名医培养和学科建设。全市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自治区级领先、重点学科14个,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所5个,____x市领先、重点学科71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引进和培养医学博士、硕士210名。2013年启动实施名医人才培养工程,五年投入1000万元。首批5名名医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培养对象陆续赴国内外进修深造。对未进入名医培养工程的蒙中医、儿外、传染病、精神科等学科进行专项资助培养。今年确定培养对象22名,其中名医培养对象5名,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中蒙医7名。
虽然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医改面临不少困难,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一)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公共卫生财政投入不足,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疾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等比较陈旧、滞后,妇幼保健机构作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运行存在一定压力。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经费不足。慢性病防控一是经费投入不足,部门间协调沟通、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县级以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能力低下,全市90%以上传染病是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现并报告。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全市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40余人,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目前仍有3家妇幼保健机构(东河区、石拐区、昆区)还未纳入政府全额事业拨款单位,与《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试行)》中要求的“明确妇幼保健
机构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为单独建制,名称规范,科室功能设置基本能与其开展业务相匹配。现达茂旗妇幼保健所、青山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产科、住院临床业务,其他机构受条件限制仅能开展门诊诊疗和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除昆区、达茂旗、固阳县妇幼保健所以外,其余机构业务用房均未达到《考核标准》的要求,其中白云区、东河区、石拐区妇幼保健所等机构甚至未达到要求的50%。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备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平均占75%以上,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50%以上,按照《考核标准》中保健人员与当地人口比例1:10000的最低编制要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均不达标,白云区、石拐矿区由于服务人口较少,存在开展业务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而其他达标旗县也存在人员老化,专业人员断档的问题。(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优势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市三区,特别是青山、昆区,三级医疗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资源“过剩”,新都市区、九原区和其他旗县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形成区域内资源的合力优势。特别是农村牧区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卫生资源总量、质量、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人口健康状况等方面都落后于市区,绝大多数大型先进医疗设备都集中在了城区大型医院,农牧区医疗设备短缺、落后,且旗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三)卫生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家直属医疗单位1997年核定编制人数3970人,床位数2590张,已不适应各单位目前业务增加、服务需求增多的实际需要。目前8家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341张,按照床位和专业人员1:1.5的比例,应核定人数为6652人,总体人员短缺。同时,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人员不足,疾控机构具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比例不足30%~40%;卫生监督员总体数量不足,平均监管数量大,监督频次低。基于此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编制,畅通进人渠道,有效缓解部分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目前我市医疗单位发展实际规模,在充分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分批分步有序增加部分医疗单位编制,从长远角度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以形成专业人员梯队建设。
(四)“无主病人”救治机制亟待完善。我市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无主病人”欠费情况,2009至2013年各医院累计接诊无主病人1995人次,累计投入救治费用515.3万元。巨额的医疗欠费,医护人员长时间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秩序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卫计委要求地方设立大病救助基金,我市目前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滞后,有待于加快探索推进的步伐。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仍然停留在表层的服务管理方式的改进,深层次的“四个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仍然没有推开。
(六)村医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我市共有乡村医生921人,50岁以上占40%。乡村医生面临人口老化,而绝大多数又没有养老保险的现状。为保障村医老有所养,调动和发挥村医积极性,需要积极探索实行村医养老保险机制(鄂尔多斯市制定养老补助待遇:在岗工作满10年,女满55岁,男满60岁的村医,每月发放养老金1200元)。
(七)健康服务业发展滞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健康服务中所需供应出现短板,导致现行健康消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服务链上的关键环节缺损,使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无法与消费需求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相匹配。第三方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现有的第三方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八)120急救能力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市政府投入不足、急救资源不足,急救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我市院前急救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政府投入不足,各急救分站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20急救车辆配备严重不足,且车辆更新不及时,车辆状况差,存在“带病”出车现象。按每5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我市至少应配60辆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现有的27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急救分站实行24小时两班倒,有4个分站由于人员不足,实行每班24小时制,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国家对急救服务辐射半径规定为3-5公里,而我市由于急救网络医院不足,服务半径远远超过五公里,服务距离大,急救时间也在延长。在我市的报警求救电话中有30%的是骚扰电话。
(一)以将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
1. 应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尽快拿出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卫生业务为主线,以实用共享为目标,参照____x市卫生信息化“12446”工程,加大政府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全市统一的卫生信息化平台。
2.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卫生人才科技支撑。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将人才战略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深化“将才、团队、平台”的科研人才发展模式,以人才培养带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建议市政府保障名医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加大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影响力,更好建设与管理重点学科,完成科研成果、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3. 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健康服务中所需产品供应短板,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议市政府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等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建立我市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4. 院前医疗急救带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的特征,是社会抵御重大灾难、集体突发事故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和快速的现场急救能力,是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院前急救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医院急救分站医疗急救资源,参照北京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综合型120急救体系(既指挥各家医院的急救分站做好院前急救,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一支急救队伍,指挥中心的急救队伍平时也参与院前急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到位,及时开展应急救援)。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新农合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规范性核查进一步加强,《____x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基本落实,并实行城市卫生长效管理。在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项目的基础上,以城带乡,积极探索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促使大医院的人才向基层流动,并积极探索村医养老保险机制。建议市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制度以便加快支付制度改革深化进程,并通过提高筹资标准、增加财政补助等方式,增强制度保障能力,提高参合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并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管理标准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提升医疗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近几年,我市在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全面发展,下一步建议市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将健康管理融入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呼吁并引导城乡居民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实施健康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四)调整和优化卫生发展布局,促进城乡卫生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