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务申报材料

医务申报材料

时间:2022-07-12 18:3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务申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务申报材料

第1篇

一、工作目标

年,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创建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且至少50%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实现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的目标。“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纳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

二、组织机构

市卫生局成立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评审等工作。

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具体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培训、数据收集、复核、上报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初审工作,并将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申报材料报市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局负责组织领导本县市区、开发区创建无烟医疗机构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抽查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创建活动工作办公室,负责对所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无烟医疗机构的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申报材料报市创建活动工作办公室。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落实专人负责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工作,制订创建计划、建立组织网络、明确职责分工,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

三、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

(一)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二)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三)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四)设有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六)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七)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八)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

(九)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劝阻和戒烟指导;

(十)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

四、申报、评审程序

(一)申报

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局及市卫生局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附属医院、第89医院根据《年市各县市区参加创建无烟医疗单位数量一览表》规定数量,将年申报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位于月日前报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联系人:,电话:8224747,13153680589,邮箱:wfjjs@)。

(二)初审

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对上报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初审,初审采取听汇报、看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各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初审符合标准的单位,报市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三)复审、评估

市卫生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上报的无烟医疗机构材料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材料上报省“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省创建工作组每年将组织督导评估一次。

五、创建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创建工作安排

1、申报:每年4月15日前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申报时间,各县市区、开发区医疗卫生单位向辖区卫生局提出申请,局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医院直接向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提出申请,并做好创建的准备工作。

2、检查验收:每年下半年,市卫生局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申报单位组织检查、评审。

(二)工作要求

1、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以医务工作人员带头戒烟的行动促进全社会烟民自觉戒烟,是履行《公约》、落实无烟单位创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各单位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无烟单位领导小组,确定办公地点、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各单位要建立无烟医疗卫生机构三级网络,指定控烟监督员,监督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巡视,及时制止吸烟行为。

第2篇

自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cuation、CME)概念引入我国后,我国开始了对卫生技术人员CME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1991年卫生部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CME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通过十几年不断实践,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健全较为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使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深入人心得以体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也从医疗卫生事业的边缘逐步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现结合市卫生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谈谈几点看法。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在职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拓展创新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建立自身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是搞好继续医学教育的关键。应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亲自抓,业务科室具体承担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此,安庆市卫生局、人事局成立了以杨金奎局长为主任、卞宜心副局长、人事局纪检组长汪久芳为副主任、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同时还成立了以卞宜心副局长为主任的安庆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的领导工作。

2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要高效、有序地开展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并针对具体实际,按上级的有关文件,制订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市继教办制订了《安庆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安庆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全市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3精心组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施

3.1抓好项目申报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项目,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市卫生局根据《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制定了《安庆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安庆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意见》,上报的项目必须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办法为主要内容,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针对性,申报时应填写相关表格。组织专家认真编写教材或讲义,在申报过程中,责任科室应组织有关专家从教材的内容,根据项目确定的授课时间以及教材质量上入手,严格把关,保证申报材料的质量,以使申报材料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

3.2项目的实施

3.2.1统筹安排、有计划实施项目自项目批准通知下达后,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精心组织项目的实施,做到全面掌握、顾及全局、统筹安排、落实到人;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材,妥善安排讲课人员、场所。

3.2.2力求规范、提高效率办班前20天项目负责人必须对教材内容不足的项目及时提出补充内容,杜绝应付。为了保证应有授课时数和质量,防止压缩课时和删繁从简,尽量利用双休日时间进行考核和安排观摩学习,以解决工学矛盾,为了提高讲课效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讲课方式如:幻灯、投影、多媒体和现场操作演示等。

3.2.3严肃课堂纪律学员报到以及在会议开幕式上,项目组织者应将注意事项和上课纪律告知每位学员。上课前签到、管理人员在生活上关心学员,老师们在学习上要指导学员,随时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项目结束前举行考试,根据上课情况,考试成绩授予学分,对所有学员应照章办事,一视同仁,为提高授课人员的责任心和授课质量,项目举办结束时学员应对授课老师做出评价。

3.2.4征求意见、总结经验在每期办班过程中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法,征求学员的反馈意见。针对学员的反映和意见,作出办班总结,对今后办班及时间安排、后勤保障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从而使学习班越办越好。

4加强学分证的登记管理工作

4.1加强宣传、人人知晓

2004年以前我省的继续医学教育采取的是考试制度。因此,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在转轨阶段,需要组织者做好宣传,市卫生局于2005年12月24~25日举办了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将卫生部、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宣传到每个医务工作者,让每个医务工作者熟悉各项政策和制度。

4.2建立学分登记档案

每个人都应建立专门档案并按科室归类,便于查找,便于核对和校验。对单位内部和科室内部组织的业务学习、讲座、病例讨论,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整理好材料备查,切实高效地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第3篇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行政效能建设

近年来,市卫生局曾经出现主要领导滥用权力,等违法违纪问题,部门作风涣散、效能低下、行政审批不规范,群众意见很大。新任局领导班子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入手,推行阳光审批制度。

为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市卫生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单位窗口推行标准化建设工作,不仅严格实行审批事项“八公开”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服务,将审批关口前移,下放权力,大力推行卫生审批“即办件”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有效地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行政许可审批效率;而且真正做到了实现两个100%。即是做到市卫生局所有审批项目(14项)100%授权窗口,所有的行政收费项目100%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指定银行收缴,为市民和来钦的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今年1至6月份,该局共受理审批事项959件,办结911件,其中当天办结的有360件,平均办结天数为3天,比承诺办结时限14天提前了11天。

在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同时,市卫生局注重从思想和制度上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不断强化机关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行政许可工作之中。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13日向市卫生局服务窗口咨询办理卫生许可证事项,服务窗口当日即派出2名卫监人员深入该企业食堂的加工场所对其功能设置,设备、设施改建进行技术指导,并指定一名卫监人员帮助该公司准备卫生许可证的申报材料。3月14日该公司正式向市卫生局服务窗口提出卫生许可证申请,由于该食堂在卫监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整改后,条件符合卫生要求,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律程序,当天申请当天发给卫生许可证。

落实行风考评措施,重塑白衣天使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市医院管理中趋利行为时有发生,医德医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市卫生局通过落实行风考评、宣传教育、推进政务、院务公开等措施,重塑白衣天使形象,有效化解医德医风不正的问题。

一是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干部考核及医疗机构评价之中,全面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建立与医德医风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力度,树立行风新风气、新风尚。三是全面推行政务、院务公开工作,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四是把纠风工作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五是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进一步完善卫生法规的执行制度,紧密结合治理商业贿赂、机关效能建设以及医院管理年三项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重塑白衣天使形象。

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整治市场混乱问题

今年以来,市卫生局依法积极开展了卫生监督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餐饮消费安全、餐具消毒、农村食品、旅游景区食品、职业卫生安全等10大项目专项整治的力度,确保监督无死角,促使餐饮业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有明显提高,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为净化我市医疗服务市场,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市卫生局依法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据统计,全市共查处案件81起,其中,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22起,聘用非卫技人员21起,无证行医28起,违反医疗废物管理1起,责令整改39户,罚款人民币11.556万元。

积极实施惠民工程,解决群众看病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的民生问题。局领导班子密切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多次深入各县区乡村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集贤纳谏,努力寻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惠民医疗活动,为困难群众开设惠民病房床,发送住院优惠证2万多本,对惠民对象全免住院期间的血、尿、大便常规检查费及其他检查共14个项目的费用。同时开展“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活动,从市、县条件较好的医疗卫生单位抽调精干的医务人员到缺医少药、贫困边远山区、卫生所建设比较薄弱的乡村开展诊疗活动,共为7500多名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治疗和防病知识咨询,使农民就近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健全应急反应机制,严防重大疫情发生

为提高我市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市卫生局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了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4篇

职称是医院评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做为知识型、技术型密集的医疗机构,每一位医、护、技、药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十分看重职称晋升,以体现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职称晋升成为医院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为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诸多大型医院业务不断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由于现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编制外聘用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增设了分支医疗机构,这一情况就更加明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作为北大口腔分支机构,自1995年成立以来,编制外人员从1995年占职工总数的43%,上升到2010年的72%。据2010年统计,第一门诊部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6%,其中编制外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72.9%。由此可见,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逐步成为医院分支机构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全面发展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考核、任用计划外编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解决他们的职称晋升问题,关系到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着医院可持续发展。

1做好编制外人员的职称晋升工作的几点体会

1.1更新观念,建立编制外职称管理体系卫生部在200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个人自主申请、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管理体制。”北京市人事局2003年《北京市人事局关于深化职称改革试行社会化职称评审的意见》(京人发[2003]49号)文件中提出“拓宽职称工作服务领域和范围,打破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在各种所有制单位中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业绩得到公正评价和社会认可,拟在职称评审中推行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的社会化评审方式。”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第一门诊部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制定并完善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聘任规定,在职称晋升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专业技术资格限制,实行考评相结合的双轨制。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1],并坚持北京大学的学术标准,坚持学术水平第一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及结构比例控制原则。严格落实“坚持标准、全面考核、总量控制、择优晋升、按岗聘任”的方针,强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原则,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优中选优,保证评审质量。根据岗位设置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工作业绩,做好考核、评聘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

1.2明确流程,协助编制外人员完成申报医院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已步入社会化,中初级职称晋升与国家政策一致,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按照《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每年在网上直接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参加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统一考试。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实行考试、答辩与评审结合的评价方式[2],晋升前还必须完成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或到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以及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对口支援不少于15天的服务。人事部门作为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掌握职称晋升相关政策,制定职称评审流程及时间表,组织、指导、协助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准确的完成申报工作。同时还要与医务、教育、科研、护理等职能部门提前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妥善安排下基层服务、继续教育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1.3量化指标,客观评判编制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于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3]。人事部门对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要进行晋升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基本情况、论文水平、本专业工作经历、本专业工作业绩、教育及科研等。考核要素及评分标准细化并明确每项考核项目,有利于审核小组操作。人事部门需要征求科室意见,对申报人查房能力、会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议。继续教育考核是根据学分卡从网上查寻审核学时学分情况。医德医风考察需要从相关部门获取服务考核情况,包括规范化、服务问卷调查、廉洁行医、来信来访、纠纷处理、服务管理等指标。量化指标无疑能更科学地、客观地评判与认定每一位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的水平。

1.4严格把关,认真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近年来国家对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对符合条件的编制外人员不设置具体的岗位指标,不因岗位指标而限制有条件、有能力的职工进行申报[4],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人事部门在申报材料过程中必须按照北京市考评中心的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能力、业绩、学历、资历等任职条件,保证评审质量,严格审核、批准申报人员的报送材料。单位审核小组通过后,人事部门将申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包括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及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一周以上的公示,确保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第一门诊部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编制外人员构建了良好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他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真正调动了他们的竞争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从而推进医院分支机构整体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对医院发展,人员稳定,吸引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2010年,第一门诊部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了高级职称、12名晋升了中级职称、25名晋升了初级(师)职称,见表1。

2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评审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晋升初、中级职称人员参加社会化统考,单位未设评审,实行单一的以考代评方式,只要外语、计算机及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均聘任。职称认定过程存在局限性,不能真实的检验和反映晋升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质。晋升高级职称人员对下基层服务和对口支援工作普遍不够重视;晋升前有突击发表学术论文现象;在填报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病例和关键、重大技术(科研)问题的实例时存在无实际依据现象等。

3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初、中级职称晋升规范化管理,实行社会统一考试与单位评审、聘任相结合的方式,以成绩作为评审重要依据,全面量化指标,科学、客观的认定编制外初、中级职称晋升人员。应加强下基层服务和对口支援工作的过程管理及监督,促使需晋升人员认真完成包括门诊、会诊、带教、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基层服务任务。对申报人员的论文必须严格把关,不能在评审中放宽标准,同时在申报前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希望得到大家理解与支持。要求申报人员提供疑难病例的原始记录,由科室负责人及主管医疗的负责人认可,避免资料的不真实性,强化管理的透明度。

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编外人员职称晋升和管理工作体系从无到有,一步步不断完善,取得较大成绩,但同时也发现至今仍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由于医院编制内与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不是同一体系,各项规定及程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目前上级单位只对编外人员中级及以下职称给予认可,高级职称尚未正式认可,由分支机构内部聘任。为淡化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身份,促进高级人才的发展,营造和谐的培养环境,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希望尽早建立并规范与编制内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相一致的编制外职称管理体系。

第5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无偿献血工作。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无偿献血奖。

第四条市无偿献血奖分为奉献奖、促进奖、先进区(县)奖、先进单位奖、先进部队奖五个奖项。

第五条**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的种类:

(一)设立以“亚心”命名的无偿献血奉献奖:

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累计达4000毫升者为亚心金奖;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累计达3000毫升者为亚心银奖;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累计达2000毫升者为亚心铜奖。

(二)**市无偿献血促进奖:

1.单位对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30万元以上或捐赠采供血设备价值为30万元以上的为一等奖;单位对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捐赠采供血设备价值为20万元以上的为二等奖;单位对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捐赠采供血设备价值为10万元以上的为三等奖;

2.个人为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捐赠采供血设备价值为5万元以上的为一等奖;个人为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3万元以上或捐赠采供血设备价值为3万元以上的为二等奖;个人为无偿献血事业捐赠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在推动无偿献血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为三等奖;

3.市属社区(村)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为推动无偿献血事业作出较大贡献的可授予“无偿献血贡献奖”、“无偿献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市无偿献血先进区(县)奖:

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献血组织、监督、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且完成年献血计划指标的。

(四)**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奖:

1.市属各单位、自治区、中央及外地驻乌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含兵团)、积极推动献血事业事迹突出(不含高额补贴、长休假等现象)的单位;

2.医疗单位在较大突发事件中为挽救危重病人主动组织医务人员献血成绩突出的;

3.新闻媒体在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献血公益性宣传报刊每年登载50篇以上、电台电视台每年播出在200次以上)。

(五)**市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以团、支队为单位):

官兵自愿参加无偿献血占部队总人数10%以上或在市血液中心临床供血紧张时、较大突发事件中主动组织广大官兵献血,成绩突出的。

第六条表彰、奖励审批程序:

(一)由市属区(县)卫生局、红十字会、献血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成立区(县)无偿献血表彰评审小组,对辖区内各单位所报评奖材料进行初审提出评定意见后,向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评定组推荐;市献血办对自愿无偿献血的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向市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评定组推荐。

经市无偿献血奖励评定组对被推荐单位、个人材料进行综合评定后,上报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批准,由市人民政府和市红十字会予以表彰、奖励;

(二)国家设定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和“无偿献血先进部队”由市表彰奖励组评定后逐级呈报国家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无偿献血促进奖”和“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无偿献血先进部队”一并由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予以表彰奖励。

第七条各区(县)卫生局、红十字会、献血办及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各单位、个人无偿献血完成情况建立相应资料登记管理制度。

第6篇

一、标准全覆盖――实现“所有服务窗口、所有办事流程、所有工作人员”三个100%覆盖

2012年,南通市政务中心迁入新址,办事大厅由3400平方米增至35000 平方米,年业务办理量达到500万件。环境改善推动硬件提升后,服务软件如何与之适应、共振,江苏省南通市从标准化建设入手破题,寻找答案。

――服务窗口全覆盖。试点项目不能搞成“项目中再试点”,看准的事情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江苏省南通市将1个主中心、4个分中心、65个进驻部门,包括市级范围内建设、交通、水利、港口等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产权交易、机电设备等9大类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交易事项以及物业管理、配套服务等全面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按照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保障标准体系、提供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制订标准771项,形成了覆盖全部政务服务内涵的标准体系。

――办事流程全覆盖。标准化具有可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特性,在同一办事标准的衡量下,流程输出、服务成效就有了检验的“标尺”。江苏省南通市对经政府公布保留的508项行政许可、非许可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全部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实施化繁就简、流程再造,将项目名称、办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等用标准文本编制、标准语言表述,高度提炼,只留“干货”,逐步实现了由“工作流程”向“工作标准”的转换,“制度观念”向“标准理念”的转变。

――工作人员全覆盖。“徒法不足以自行”,标准制订实施了,并不自动发挥作用,必须靠每个人去自觉践行。为了有效提升全员标准意识,江苏省南通市做到一套标准,前后台一同遵守,上下级一体执行。一方面,练好内功,抓好全员学习,制订月度培训计划,扎实搞好专、兼职标准化员的内训,打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同济大学、上海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注重境界拔高。另一方面,营造情景,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在服务大厅大屏、立柱屏等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使人人、时时、处处置身于标准化氛围内、在潜移默化中。

二、管理全规范――做到“人有工作标准,事有质量标准,物有管理标准”

标准化的要求延伸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事无巨细、事无遗漏、分门别类、一一对应,使标准化成为提升服务效能的“推进器”,促进服务规范的“监控仪”,实现了便民利民聚民心,提速增效促发展。

――列好“工作、责任、权力”三项清单。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要求?做到什么程度?江苏省南通市将工作标准、履职要求明确到每一个部门、事项、岗位、人员,制订出台了环境、能源、安全应急、职业健康、信息安全、财务管理、设备设施及用品、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合同管理等9个方面的保障标准136项,提供标准597项。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合同制管理模式”,将每个进中心工作人员的权力、责任,分部门负责人、窗口办事人员两个层面,签订工作合同;制订印发了《南通市政务中心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公约》,要求中心各处室、各进驻单位(窗口)、分中心公开承诺,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履职意识。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现“五个统一”。组织对9大类24项交易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优化,排查出594个监察点,经过分析评估,起草了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监管、队伍建设标准三类35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管理标准体系,实现了市级范围内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五个统一”。其中,在全省率先创立了现场综合监管、行业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社会监督“四位一体”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行为,促进了公平竞争、阳光透明。

――并联审批实现“减、简、放”。对基本建设项目、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建设项目联合竣工验收三类并联审批业务实行标准化改造,以标准形式固化内部管理成效,增强履职承诺刚性,促进流程减少、申报简洁、简政放权,努力实现并联审批新常态。在标准化工作的有力促进下,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总承诺期限由50个工作日缩短至最短22个工作日内完成,提速56%;设立“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专区”,探索推行“一窗受理、四证联发”的注册登记新模式,对外承诺期限缩减为3个工作日内,较法定承诺期限压缩了95%;积极推动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工作,开发建成全省首个“房屋建筑联合竣工验收信息系统”,验收时间由3个月缩短至20个工作日左右。

三、服务全方位――有诺必践、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不断擦亮“民生政务、百姓之家”金字招牌

强化品牌意识,深入开展“民生政务、百姓之家”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让办事群众进入中心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热情、周到、便民、高效”的服务宗旨,“和谐统一,庄重大方,温馨舒适”的现代化政务服务氛围。

――优化需求,在平面布局上下足功夫。江苏省南通市政务服务整体布局规整、大厅开阔通透、视觉导向明确、信息化程度高。在服务窗口设置上,采用岛型回廊式布局,设立8个主干服务区,按照“业务关联、办件均衡、组网合理、留有余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了所有进驻部门;窗口柜台设置改变传统模式,电脑采取嵌入式,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无障碍平等对视,不仅从形式上,更是从理念上体现了对办事群众的尊重友爱。在便民设施上,配置了总服务台、导服员、自助查询机、排队叫号系统和自助上网、银行、照相、售卖机及商务中心、医务室、超市、餐厅等便民设施,达到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制订的《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规范》,正积极申报江苏省地方标准。

――智慧服务,在信息建设上系统构建。高技术含量的信息化运用,为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各类电子引导系统、信息系统、交互评价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自助申报系统、取证打印系统近400台套。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了数据交换、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一体化,条块有机结合的政务服务电子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建设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13个部门专网、近50个应用系统异构数据的整合、共享问题。为了严格内部管理,加强科技监管能力,中心服务大厅布设324个高清摄像头,每1分半钟轮巡1次。同时,还建成集IC卡、面部识别、指纹扫描三合一的新型智能考勤系统。

――机制创新,在特色亮点上力求突破。着力推行上门服务、先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鼓励倡导所有窗口形成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在力推“民生政务、百姓之家”服务品牌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星级服务品牌评选等系列活动。先后推出了高峰办件应急制、“保姆式”、“地毯式”、“客服团队”、统一、菜单式等便民服务举措,进驻单位、窗口共推出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品牌60多个,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共品牌集群。今年2月份,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来中心视察时称赞:“南通市政务中心便民服务‘无午休、无双休’全日制服务百姓和企业,形成的‘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群众转’等良性机制值得各地好好总结。”

四、满意全过程――引入第三方测评体系,建立“四位一体”满意度测评机制

群众满意度是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晴雨表、风向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满意度测评体系,江苏省南通市积极创新、细致筹划,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引入第三方测评体系,提高公正性。引入通信运营商作为第三方测评的实施主体,在测评内容上,将窗口与窗口工作人员二者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评,从审批行为、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收费情况、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进行。在测评时间上,每月初将上月办件归集过滤,保留办件人员姓名、电话等必要信息,由南通电信公司进行随机电话回访。在样本选定上,对一个窗口调查母本少于50个的,全部调查;母本超出50的部分按10%的比例计入总数,总数不超过100个,每月抽样比例约为总办件数的10%,3000件左右。为确保调查情况的公开透明,将电话回访全程进行录音,并保存3个月。在结果运用上,根据《南通市政务中心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将第三方测评结果直接输入考核系统,由系统软件自动生成得分,占总考核得分的20%权重。

第7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以来,一些地方利用新农合基金,对没有享受补偿的参合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扩大农民受益面,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体检过程中,少数地方存在服务不够规范、检查项目少、质量不高、甚至利用体检套取新农合资金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健康体检工作,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53号)精神,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农合健康体检工作

各地在确定是否开展新农合健康体检工作前,要充分考虑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技术、设备和管理能力,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不宜开展新农合健康体检。要遵循参合农民自愿原则,不得以强迫或变相强迫方式,要求农民接受健康体检。新农合健康体检资金原则上应利用家庭账户或门诊统筹基金结余,要鼓励承担健康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也应积极争取政府提供健康体检专项资金。

二、明确新农合健康体检对象、时间和方式

新农合健康体检对象(受检者)可以是上年内未得到补偿的参合农户,以户为单位每户推荐一人,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参合农民中确定特定人群。

新农合健康体检原则上在参合的下一个年度进行。可以采取常年健康体检与集中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常年健康体检是指受检者在健康体检年度内自主选择时间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体检;集中健康体检是指受检者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在指定医疗机构内接受体检,也可由指定医疗机构到村(组)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三、合理确定新农合健康体检项目

各地确定新农合健康体检项目时,在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三大常规检查等基础项目检查以外,还可以由受检者从血糖、肝功能、胸透或胸片、心电图、B超、妇科病检查、地方病筛查等比较实用的项目中自主选择几项。体检项目和费用应提前告知参合农民。健康体检项目原则上要一次查完。体检结束后,受检者要在体检表上签名并提供联系方式,医疗机构应及时将体检结果及建议意见反馈给受检者。

四、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原则上,从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服务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作为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并签订服务协议,明确体检数量、质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要具备与健康体检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心电图、B超、X光机、生化分析仪等),具有足够数量的有相应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能够遵循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要根据健康体检项目合理设置体检岗位,每个健康体检项目至少配备1人(其中检验项目至少配备2人),从事体检的人员应具有与健康体检工作和农村居民常见病防治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明确管理职责,确定相应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人员。

五、新农合健康体检费用的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

根据确定的新农合健康体检项目的收费标准,结合医疗机构提供的优惠条件,合理确定新农合基金支付标准,使提供健康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能够接受,使新农合基金能够承受,使受检者能够满意。体检工作完成后,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根据新农合健康体检服务协议和医疗机构的申报材料,对医疗机构已开展新农合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并将体检机构、受检者名单、体检项目、体检费用等广泛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或举报的,方可将健康体检经费拨付至医疗机构。不得采取预算安排或预拨的方式,将健康体检资金直接划拨给医疗机构。

六、建立和利用参合农民健康档案

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要为受检者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建立健康体检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免费健康档案查阅和健康咨询;要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农民健康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专案管理,达到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的目的,从而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七、新农合健康体检组织与管理工作

新农合基金统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和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负责制定新农合健康体检实施方案,报同级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宣传、公布后组织实施。要认真审查承担新农合健康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的条件,制定新农合健康体检服务流程,并开展健康体检相关业务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监管新农合健康体检工作质量,审核体检数量,按规定程序拨付新农合健康体检资金。

第8篇

【关键词】虚拟仿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17)29-0021-002

虛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教育部早在2013年8月就已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之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着手此项工作,2014年0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全国各高校申报材料进行遴选后确定了100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和军队高等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内容涵盖地理信息、医药医学、电力能源、工业制造、军事战场等各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的,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1]。乘着这个东风,我们购买了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借助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量和支持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可用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网络平台——《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址http://xnfz.szu.edu.cn/),并逐步在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推广使用。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

建立“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2]。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我们可以展现传统实验难以展现的学科前沿技术,对受场地、资源、伦理等条件限制较难开设的医学类实验和教学尤其必要。它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体验同样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其突出的优势如下:

1)突破了时间、空间和仪器套数的限制。虚拟实验打破了传统实验的模式,学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可实行网络远程教学,师生可随时、随地进入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

虚拟实验操作,瞬间观察到一些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观察到的变化过程,还可以进入大到宇宙宏观物体,小到原子分子层面内部观察现象[3],这是电视录像和多媒体无法达到的。

2)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医学基础实验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部分对人体有毒有害微生物菌种和,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实验,可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危险的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实验,还可以降低传统实验教学中大量废弃试剂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4]。

3)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以及需要高成本、高消耗的大型或综合性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可以真实、全面的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供给学生更多学习实践机会。

4)大幅降低教学成本。虚拟实验减少了教学实验耗材的实际使用量,尤其对于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和人体标本,如能采用虚拟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可大大减少实验耗材经费的支出,大幅降低实验教学的耗材成本。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模块结构:

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所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系统采用了J2EE技术和B/S构架模式,二维和三维技术,结合程序控制,实现虚拟仿真的实验操作。该教学平台分为前台操作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模块,前台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实验模块和教师教学模块,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实验管理、考核管理、公告答疑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包括3-4个不同的功能。该平台具备丰富的题库系统,提供在线自测自评功能,为学生的自我巩固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在本平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还可以上传个人教学资源、布置批改实验报告、网上考试、答疑等;学生可通过平台进行成绩查询和实验报告的在线提交和查看批阅情况。这些功能的设置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减少教师们的重复劳动,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主要针对以下三类教学资源:一是,真实实验无法开展或高危实验;二是,大型综合的虚拟实验资源;三是,成本高、资源(包括能源和实验原材料)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实验教学资源。

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机能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和临床医学PBL教学六大类共73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机能学14个、生化与分子生物学28个、病原生物学28个(包含微生物学12、病毒学3和寄生虫学13)和临床医学PBL教学3个虚拟仿真实验。每个虚拟仿真实验里包含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视频、虚拟实验操作、思考题等内容。实验目的可使学生在虚拟实验前充分了解虚拟实验操作所需达到的要求;实验原理通过文字或动画形式全面生动的描述;实验视频真实呈现实验操作全过程;思考题涵盖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虚拟实验操作首先進入虚拟实验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器材页面,让学生对实验项目有总体概念。通过虚拟的动画演示和互动操作,依靠虚拟仿真技术准确还原真实实验的操作步骤,具有实验操作提示功能。实验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流程完全模拟实验室中的操作过程。实验可以反复操作,使学生有更多的尝试与实践的机会,减少实验资源的耗费。实验过程中穿插相关知识点考核以及操作要点提示。

在虚拟实验操作环节还配备相应的知识库,里面可查到与该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或者在每一个实验步骤配有文字提示,选错了可按提示纠正实验操作,实验全过程有语音解说或文字解说,尤其适合学生实验前的预习或课后的复习,比如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虚拟实验课程中,医学细胞培养综合实验、移液枪基本操作、电泳基本操作等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实验,学生做这些真实实验前,随时可以登陆本平台进行自由学习,学生预习中遇到某个实验环节不明白的可以反复重播,反复操作练习,直到熟练并完全掌握为止。熟练全部实验步骤后,再回到实验课堂开始真实操作,既可减少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时间,又可缩短学生实验摸索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和学习效果。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后台管理:

4.1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

后台管理系统分管理员、教师个人和学生个人三个管理模块,管理员后台管理系统包括个人资料管理、公告管理、账户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统计和系统管理六个模块,个人资料管理里可以修改用户个人密码;公告管理可各类公告通知新闻等;账户管理可以导入或删除教师和学生用户,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等。在课程管理中,既可以对已有的课程进行设置管理,也可以通过“导入课程”新添加用户所需的课程;可以对每一门课程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比如添加课程学习课件图片,知识点,考试题库,实验报告,是否允许学生加入为助教,是否允许访客浏览等等;通过“用户管理”,不仅可将已有的用户添加到这个课程中,还可以对已申请参与课程的用户进行审核。学习统计可以查看课程内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和时间,并可以通过设置计算规则以学习进度、成绩和时间作为评分依据来生成每位学生的最终实验课成绩。

4.2教师用户系统的功能:

教师用户系统包括个人信息资料管理、教师个人教学管理和课程申请三个管理模块。在人信息资料管理中可以添加或修改个人资料和密码,在个人资源区可上传各类教学资源,公共资源区可以查阅系统中其他老师共享的教学资源,在日程表中可以记录或标记某日的教学活动(类似备忘录);在教学管理中可以查阅个人课程所有学生的学习详细情况,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可以上传实验作业和考试卷并在网上进行批改,可以进行学生答疑等。在课程申请中教师可以查阅已有的课程和申请添加新的课程。

4.3学生用户系统的功能:

学生用户系统包括个人信息资料管理、学生个人学习管理两个管理模块。个人管理部分的功能跟教师的模块功能相似;在个人学习管理模块中,学生可以选课学习,可以向任何教师提问并查阅老师答疑的回复,查阅本班或本小组同学,还可以在系统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批改情况,或查阅测验或考试成绩等。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使用反馈

虚拟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它的出现将有效缓解实验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普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能够突破传统实验的“时空”限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登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虚拟实验不足的一面。我们曾对14、15级临床专业共10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虚拟实验占传统实验比例在20-40%左右比较合适,他们认为虚拟实验更多的适用于拓展性实验而不是教学大纲(下转第73页)(上接第22页)内的实验;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前预习和实验考前复习更适合使用虚拟实验,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方便省时。尽管学生普遍反映真实实验和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步骤、实验细节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他们普遍认为虚拟实验不能替代真实实验,“虚拟”不叫实验,因为虚拟实验无法锻炼动手能力,没有实际操作就无法积累实践经验等等。由此可见,虚拟实验最适宜作为传统实验课程的辅助和补充,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或者用于弥补现实教学中内容的不足,丰富实验内容,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对于很多受现有教学条件所限无法正常开展的基础医学类实验(如人体器官的活动、病毒实验等等),则可借助虚拟实验让学生亲临其境开展相关实验,扩大了实验教学的覆盖范围。

6虚拟仿真实验的展望

我国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刚刚开始,一些理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走在前列。从各地高校在不同学科开展的虚拟实验教学改革[5]中可以看出,虚拟实验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媒体,以其自身强大的功能,在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和临床技能训练中起着广泛应用,具有传统实验无可替代的优点,然而虚拟仿真实验与实物操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虚拟实验的过程是看不到、摸不着实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也是虚拟实验中无法完全复制的,因此虚拟实验只能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此外,从技术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个人移动终端版本,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应用虚拟实验;在实验项目设计方面,还可以增加基于知识点的微视频、微动画、微考核,拆分冗繁的实验过程,设计问答式提示以引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和知识点的回顾等。总之,基于网络的虚拟仿真实验其优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它对未来医学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还能使虚拟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医学其它领域,如远程手术、合作治疗、医疗救护等紧急医务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作者:陈献雄等

【参考文献】 

[1]王森,李平.2014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分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4):82-86. 

[2]孙建林,贠冰,姜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互融合协同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9):208-210+214. 

[3]李莉,张英,成军,李占军.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0):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