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12:5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资本深化与技术性失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资本深化"的工业化技术路线,从而使得中国工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十分低下。加入WTO之后,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及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导致的储蓄率的不断上升,加之中国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些因素都将使资本的价格相对低廉,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也就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器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工?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知识、信息劣势与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
与资本深化相伴而生的一般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入WTO之后,中国"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者是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者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和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者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此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文化、气质、情趣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加之企业主在用人方面的偏见和歧视,也大大缩小了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3.低价优势消失与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
加入WTO之后,伴随着贸易保护对象的相对减少,中国农产品的低价优势必将逐步消失。当前中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已接近或者高于国际价格,入世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国际市场低价产品的冲击,而且由于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和调控力度都会减弱,因此,在农村中通过价格优势来扩大农业就业人数的可能性很小。不仅如此,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也这会使农业生产中处于边际上的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缓解农村人口就业压力的对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面临着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标志,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二结构、实现一元结构。按照刘易斯?就业转换理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源源不断地获得的超额利润被用于再投资,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复存在为止。按照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当中现有的生产要素已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确有利可图时,农业生产者就会作为新要素者来接受这些要素。因此,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中国的农村既存在刘易斯就业转换理论所揭示的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又存在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中所揭示的农业中使用大量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要素的状况。入世后,中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失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它们搜寻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脱节的。197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达48.2%,但到199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29.8%,比发达国家处于大致相同水平时的城市化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人为地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拥有城市户口本的劳动力,受到政府保护,并可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优先照顾,招工方面自然也是处于有利地位。而农村户口的劳动力,他们的就业很难得到政府的有效保护,而且也享受不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待遇。因此,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的边际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应加快对户籍制度以及其它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步给进城农民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以"市民待遇",增加他们在寻求就业机会方面的"砝码".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对于中国大部分的高校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毕业论文和就业有所冲突的情况,有人提出应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这种提法可以理解,但是,中国的本科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本科毕业论文的作用和地位仍不可忽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时机尚不成熟。没有毕业论文的本科教育也能符合本科生培养的要求。不过,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特点,使得本科毕业论文成为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大部分高校的本科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基本上仍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学习地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到中国以师为主的教育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本科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必修课程较多,没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导致了本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等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而本科毕业论文恰恰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
国外许多高校的本科教育,自始至终就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他们的“毕业论文”在平时就已经较好地完成了。因此,没有毕业论文这一环节也就不足为奇。不仅如此,他们的基础教育就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有些高校的硕士阶段也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因为他们的硕士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教育的延伸,和中国的硕士生培养目标不太一样。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提法,其实是本末倒置,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论文写作和就业的冲突,不能成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理由。何况,取消毕业论文,也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论文质量低劣,抄袭现象严重,更不能成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理由。这些不良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以及学术品德修养出现问题。这些才是我们急需探讨、关注的焦点。某网络上对民众进行调查,超过60%的参与者认为应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某高校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不论他们的见解是什么,教育最根本的宗旨是不能放弃的,那就是要培养人才。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那么,本科毕业论文是否可以取消呢?可以,但是目前的时机不成熟。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平均教育资源越来越少,大学生群体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较好的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目前的课程设置是无法达到的。当下中国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科毕业论文很好地补充了这一点,其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调整课程设置,给学生足够的深入学习研究的时间,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众化阶段的中国本科教育才可能取得较好的质量。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养成,本科毕业论文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届时,被取消也许就是自然而然、不足争议的事情了。
(本文作者郑若玲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的供需情况比逐年下降以及就业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容乐观。本文进行了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本文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教育,帮助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就业。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欢迎阅读!
落笔于此,就意味着三年研究生涯的结束。回首三年,颇多感慨,心中不禁思绪万千。
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一脚迈进了社会学殿堂。刚进来的时候,懵懵懂懂,所知甚少,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导师——陈颐老师。陈老师不仅是我的授业恩师,也是我的生活向导。学业上,陈老师对我谆谆教诲、耳提面命;生活上,陈老师对我关爱有加、关心备至。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刚进南农的时候,由于经济困难,没有电脑。陈老师得知我的境况后,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我争取了一台电脑,这才使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并用这台电脑完成了学业。
三年中,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当然,这都离不开南农社会学系所有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三年中,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系主任姚兆余老师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学术渊博;屈勇老师侃侃而谈、见解独到;朱考金老师塌塌实实、与人和善……这一切,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年里,我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学会了和老师、同学、朋友和谐相处,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如果说,三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已经长大了。那么,三年后的我,开始慢慢成熟了。不经意的三年时间,我经历许多,忘不了第一次发放问卷时的战战兢兢;忘不了第一次发表文章时的万分欣喜;忘不了外出调研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忘不了同学友情的万分宝贵……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此,感谢生活,使我成熟;感谢挫折,使我坚强。
现在,我手中所拿着这本“毕业论文”,可以说,她就是我三年学习的“总结报告”。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她同时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篇论文,陈老师给了我大量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姚老师和狄金华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而在论文的最后阶段,南农学报陈友松老师作了大量的编校工作,既让我汗颜万分,又让我万分感动。在此,向四位老师一并致谢。另外,调研过程中,曾得到太仓市民政局曹宏杰副局长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劳保局张燕良科长提供的大量信息,感谢他们。还有,不能忽视的是接受此次调研的184名农民工,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强化金融研究生金融计算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3.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4.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6.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7.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
8.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9.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0.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
11.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2.“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14.金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探析——以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1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录取1982年度硕士研究生
16.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17.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18.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9.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知识结构·素质要求·创新能力——以金融学专业研究生为例
2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3.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24.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25.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6.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27.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28.金融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议
29.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生就业分析与探讨
30. 财经类研究生“三个自信”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为例
31.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32.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基于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特点的分析
33.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35.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6.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37.金融危机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8.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9.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40.西部地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41.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
42.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43.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通胀惯性特征及货币政策研究
44.对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45.金融学中大数据思维的应用研究
46.试论金融学研究中大数据思维的运用
47.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48.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4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50.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5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54.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的几点思考
55.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56.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机制探析
57.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8.对匈牙利银行改革的考察——刘鸿儒同志在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的报告(摘要)
59.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一九八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60.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
61.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62.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3.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4.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6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83年招考研究生试题
66.金融危机笼罩下美国高校研究生资助的理念、策略与价值借鉴
67.金融全球化新时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思考
68.首届财经院校研究生经济理论讨论会(金融组)综述
69.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
70.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及供求状况研究
71.金融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72.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73.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4.金融危机下硕士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
75.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76.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7.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78.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79.关于金融学科界定的探讨
80.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金融统计学》教材编写初探
81.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索
82.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
83.东南亚金融风波与港元联汇制
84.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85.战后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86.浅谈应重视金融电教教材建设
87.加拿大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科技发展的新举措
88.衍生金融市场的正面经济效应
89.金融危机时医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探讨
90.黑龙江省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91.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92.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
93.转被动为主动——金融IT人才培养机制当与时俱进
94.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95.新疆与全国金融学课程内容及体系差异分析
96.数理金融研究前沿与公司理财问题探讨
97.知难而上 创新突破 积极调整产业战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
98.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途径之浅见
99.吕家进——结合邮储实际积极做好农村金融创新
100.英语专业硕士金融翻译课程教法探索
101.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102.一个执著金融梦想的人——记80级校友高飞
103.我亲历的中国金融教育历程
104.在国际金融的研究道路上
105.面试闯关终结金融职场“七年之痒”
106.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甘培根谈——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107.美经济学家认为控制资本并非防范金融危机的良方
108.基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金融硕士教育研究
10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10.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111.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
112.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113.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已婚女研究生压力源探析
【关键词】高职;旅游;就业;期望
【Abstract】People always think that salary and welfare are the primary job criteria for tourism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gender relates to job area;the students firstly rely on social relations for jobs. But this view is not accurat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using SPSS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survey finds hat::most students choose firstly from character、interest,、values of employment. There is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oice of gender and employment area. students firstly rely on high quality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campus recruitment.The boys expect salary higher than girls.There are few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hoose school resource seeking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help.
【Key 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urism;Employment;Expectation
熟悉学生的就业期望内容,学校与相关部门将为雇主与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职业指导。曾向昌指出“就业期望是个人对就业的态度倾向,包括个人对就业的职业类型以及工作发展成就的自我希望。” 笔者赞同此观点,同时笔者认为就业期望应反映求职者对自我的评估,求职者的首选求职标准,求职者急需的就业帮助等内容。就业期望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资源合理配置,但江苏经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缺乏以上数据,不了解2015届旅游专业毕业生对于薪资,单位、求职首选考虑因素等期望内容,无法为雇主与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也无法为相关部门与院校提供有价值的估算数据。
为此,笔者根据调查目标,设计了相关问题收集学生的就业期望内容,并对问卷进行预评估,修改题目以提高问题信度与效度。本文以我院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生176人为样本,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形式。经核对,合格的网络问卷为140份,其中男生12人、女生128人,男女比例为8.57与91.43%。回收率为79.5%。下文将描述问卷统计数据。
1 学生的求职偏好及求职困难选项统计
数据显示,女生大多大二考虑就业,学生倾向毕业后立即就业或者专转本。学生求职时首先考虑自己性格,薪资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性别与就业地区选择无关。学生迫切要求学校提供职业指导等。具体统计如下:
1.1 性别不同,个人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也不同
约90%的女生在大一与大二考虑就业问题,比男生要早。笔者对性别与时间选项进行交叉统计,卡方显著性为.005<.05证实两者有关。超过90%学生在高中、大一、大二开始考虑就业方向。78.57%的学生在大二关注就业、13.57的学生在大一时关注、另1.4%的学生在高中时已经考虑此问题。女生时间段选项显著性.00<.05,选项间差异明显。但是男生选项间并无明显差异。男生的选项比女生更为均衡,卡方显著性.779>.05,表明选项间无明显差异。从大一至大三,每阶段约30%的男生会考虑就业问题。下文将描述学生的理想就业方向。
1.2 大多数学生选择立即就业与专转本
在就业方向多选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1-3项。.据问卷星网站统计,70%的学生愿意立即就业。37.14的学生选择专转本。35%的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12.88%的学生想考公务员。就业依然是学生的第一选择,同时,学生愿意尝试创业。齐迹、吴宝的调查结果支持了以上数据分布。他们发现:“79.5%的高职大二学生选择立即就业、35.9%的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下文将描述学生求职时的首选因素。
1.3 大多数学生求职时首先考虑个人性格。
齐迹、吴宝指出高职学生择业中依次考虑:“工资水平及福利、有利于个人发展与晋升、工作稳定性。” 笔者的调查结果与其不完全相同,本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1-3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按前述统计方法,笔者发现个人性格决定了学生择业(65.71%)。其它为薪水与福利(57.14%)、清晰的升职前景(49.29%)、单位企业文化(26.43%)、单位的特殊福利(20%)等。学生首先考虑性格有助于其合理求职。里尔登认为:“对应不同人格类型,有不同的环境。人们寻找那些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尊敬与回报和使用的环境。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人格与工作环境相冲突,个人也许紧张、有压力、表现糟糕并放弃工作。” 可见,学生重视工作成就感、追求人职匹配。下文将描述学生的就业期望地区。
1.4 大多数学生期望在南京或者苏南区就业
学生期望在南京、苏南发达城市或者家乡就业。学生选择南京为47.14%、苏南城市为27.14%、选择家乡就业为24.29%。笔者运用spss首先进行性别与就业地区交叉统计,男女人数比为8.57%与91.43%。南京、苏南、家乡、其它地区选项比例为47.1%:27.1%:24.3%:1.4%。经检验,两者互相独立。卡方显著性.757>.05,证实性别与就业地区选择无关。
为判断女生是否偏爱某就业地区,笔者对女生选项进行卡方分配,发现女性偏爱南京、苏南,卡方显著性.000
1.5 性别不同,首选就业单位性质不同。
75%的男生选择民营企业、35.2%的女生首选国有企业。首选单位性质与性别卡方检验.001<0.05.差异明显。女生与男生显著性值分别为.000与.009,均
1.6 2000-3000元是大多数学生的期望
去除各类保险,60.71%学生要求收入为2000-3000元。女生选择差异明显,集中于2000-3000,而男生对于收入选项无明显偏好。因为:女生与男生选项的显著性分为.000与.112。
女生显著性.000.005选项间无明显差异。下文描述学生喜欢的求职帮助手段
1.7 学生认为对求职帮助最大的因素是学校开展的指导
多项选择中,学生前三位期望的排列为: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包括心理及求职技巧指导)57.14%、参加校园招聘会44.29%、参加人才市场上招聘会34.29%。
学生选择的原因为:学校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清自我,了解就业市场实际情况。参加校园招聘会方便实在。以往毕业生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但是学生不了解就业市场信息。
1.8 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就业信息
不到10%的学生完全了解期望就业地区的就业信息并能主动查阅校园就业网络。证据如下:
表1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对就业信息的熟悉程度
女生对于1至3题选择的显著性均为.000<.005各选项差异显著,约70%的女生不熟悉就业信息,不会主动查阅相关就业网站男生对应题目选项的卡方检验值分别为.721、.343、.705均>.05男生选项间比较平均,无明显差异。熟悉就业信息的人数比例高于女生。
2 讨论数据结果并评价论文不足
本文想发现我院旅游专业学生何时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对就业地区、单位类别、个人待遇、求职方法、求职帮助等期望内容有无偏好,男女生选项间有无区别等,帮助学生就业,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信息。依据以上目标,笔者设计问卷进行统计。下文将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
学校应从大一至大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因为约11%的女生在高中时就已经关心就业。在我院开展顶岗实习后,约82%的女生开始关注就业问题,集中于“大二”。我院应提前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学校适当为专转本学生开设适当学术课程。约37.14%的学生愿意大三暂不就业、参加专转本复习与考试,并尝试适应本科学习环境。目前我院除英语外,再无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学术课程,只能让学生自学,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故我院需要提高此部分学生学术水平。
大部分学生求职首先对自身进行评估。65.71%的学生求职首先考虑自己性格、兴趣、价值观。她们追求性格与工作匹配以提高工作满意感与成就感。除去性格、薪资外,学生最关注升职前景。部分学生期望保持工作稳定、不愿意频繁跳槽,她们想通过升职、加薪并获得前进的动力。同时,26.43%的学生关注单位文化,追求个人价值与单位文化融合,提高工作满意感。
性别与就业地区并无关联,但女生偏向南京地区。46.88%的女生选择就业地区为南京,且选项集中于南京。50%男生选择南京,但是约34%选择回家乡就业,卡方检验证实女生选择(.000)比男生选择(0.368)差异明显。
男生期望薪资水平高于女生。33.33%男生期望首次就业时工资为4000-5000元,但是无男生选择3000-4000元薪资。低于2000元与高于5000元各为8.33%。期待5000元以上薪资女生占女生总数1.56%,4000-5000元为4.69%,3000-4000元为28.91%。2000-3000元是雇主与学生期望的重合点。根据我院对雇主的调查,约60%的雇主愿意提供2000-3000元段收入,10%会提供5000以上。学院利用此数据保证雇主与学生双方利益。
学生期望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课程。56,25%的女生与66.67的男生要求学校传授职业心理及职业生涯知识。此外,女生重视校园招聘会与人才市场招聘会。男生重视就业中介与依靠人际关系网。男生的就业压力可能低于女生。
男生更加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对就业形势与就业网站,男生比较熟悉的比例为25%、33.33%,总体上高于女生比例,但是非常熟悉的学生不到男女总数10%。
3 结论
[关键词]普通高校 就业问题 未来前景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20-01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资料,为本论文提供有力依据。
(二)访问法
通过访问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教授和专家,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以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三)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整理,统计出相关数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再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另外,现在还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身心健康,诚实可信,踏实肯干,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修养,就很难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当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自身原因。其一,就业观念比较落后,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其二,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其三,大学生的理念滞后,能力也有限。另外,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是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率,内在原因还是在学生自身的素质,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外语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化素质低和就业能力单一是全国体育专业学生的通病,这些缺点逐渐成为了体育专业毕业生致命的问题,而且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还要综合性比较强的就业生,但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从开始上大学就比其他专业的起点低,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通过体育加试和单招步入大学的校门,文化成绩本来就很低,进入学校之后也是主要学习体育项目和自己的专项,所以进入社会后就没有跟上社会的变化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学校方面的因素。近年来,体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也处于饱和的状态,这也导致许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选择其他的职业,又或者为了就业的选择而在学校里面继续深造,而选择非专业的学生就无法胜过别的专业型的学生,更有甚者被拒之门外,由此一来,就业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造成人才浪费,使学生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否则就无法就业。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未来前景
随着全国高校扩招,体育专业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体育专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新专业,如果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通过就业市场的考验,就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所以,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把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与不断加强综合素质以及专项能力紧密结合,从多方面拓展学生就业的空间。
现阶段,就业是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于是,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持续着,然而,在紧张和焦虑之后,我们就会在经验中得到知识以及动力,为自己的将来设定更好的目标。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由于现在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很理想,存在着困难和压力,从中反映出了学校的教育问题和学生本身存在的不足。
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界限太过于细致化,课程体系不是很合理。
3.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都是通过体育加试的方式进入到大学校园,文化程度低,进入大学后也是靠着自己的单一专项来逐步增强自己,最后进入社会也只能靠自己的专项,没有多方面选择。
(二)对策
1.应该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不应该一心只想找个铁饭碗,应该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来开拓自己发展的空间,历练、提高和发展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提高经验,积累经验。
3.应当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根据就业形势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姚晓丹.三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N].光明日报,2010:07-16.
[2]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第2篇: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一、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国家形象,是近年从国际政治学、传播学领域引入文化学电影学的一个新名词,一般认为是指在一个文化交流传播愈益频繁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国际舆论和内部公众对国家各个方面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与表达,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这时候更需要一个真实友好的国家形象。
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会被拥有优越传播途径与资源的西方媒介所抹黑,甚至扭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国需要创造一种事实上更文明进步富强的中国,呈现一个"现实"的中国形象;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相互视界融合来尽可能呈现一个相对"正面"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回避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硬性差异,用更加柔软的方式塑造国家形象。这种文化塑造不仅更容易感染和影响人,而且往往也比特定的事件、人物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而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为其声画合一、动静合一、逼真与虚拟合一,信息传达手段多样、意义丰富、可理解性强、感染力强,特别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更是具有特殊地位。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大多西方国家都有通过民族电影来塑造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就明确提出,电影是加拿大的眼睛,所以电影应该关注和表述加拿大的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国际化语境下,尤其是对于意识形态比较特殊的中国而言电影绝不仅仅是经济,是票房;更重要的,电影还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我们要研究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下突出一种民族个性,从而通过这种独特的文化个别性来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而这种民族个性又绝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不能以落后的、乡土的、闭塞的,意识形态混乱的国家形象为代价而占据市场,应该要在这种民族个性展现出一种充满创新精神、具有生机与活力、具有浓厚民族精神与正确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象。
二、研究内容
在论文中,主要对八十年代末至今部分在国际电影节上出彩或是在国际市场上票房成功的部分电影进行研究。研究这些影片获得成功的因素,以及它们在传输民族文化与构建国家形象上的贡献与不足。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反思,我们试图让中国电影在揣摩和研究西方受众口味的同时表达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使得中国电影在以后的发展中既能被西方电影市场认同又能更好的传播多彩并正面的国家形象。
1、八十年代末至今,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哪些因素吸引国际关注赢得国际市场;
2、通过这些因素被认同的中国电影给世界带去了一些怎样的"中国形象";
3、这些影片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上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4、通过这些反思,在赢得国际市场与构建良好国家形象之间,我们应该吸取哪些长处,避免哪些短处。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全面正确的掌握xxxx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电影在构建国家形象上的状况,再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其中一些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试图寻找一种正确的国家形象构建策略。
第3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研究的现状:
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自19xx年"三农"问题提出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林毅夫,20xx)。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这一问题呢?有学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张车伟等,20xx)。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要通过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资金引导到农村,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第四条渠道(徐祥临,20xx)。还有学者认为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学,20xx)。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20xx年9月22日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众多学者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研究当中,有人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xx)。
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xx)。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xx)。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xx)。另有学者认为,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国祥,20xx)。
研究目的和意义:
毕节市总人口712万(20xx年统计),其中93.8%是农业人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既要千方百计增加毕节市的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论文依据贵州省统计资料和毕节市统计资料,通过对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的深入分析,找寻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毕节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为未来毕节市农村、农业发展找准方向,进而为边远贫穷地区的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调查 职业规划
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扩张以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职学生以来,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他们的去向如何,是否能够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迫切想知道答案。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外语系在广安职业技术科研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09年6月对部分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简述
本次采取的是抽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随即抽选,主要涉及我院4个系的500多位毕业生。共发550份调查问卷,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0%。调查的覆盖面大,能很真实反应毕业生就业状况。选取调查对象时还注意了专业的区别,对毕业生人数不够多但很有代表性的专业,发放调查问卷的份数相对较多,这也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覆盖较多专业。我院师范教育是强项,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不是均等的,男生占40%,女生占60%。调查中的学生主要来自四川各个县市,占总人数的95%,外省学生仅占5%。调查的结果经过研究小组的分析,筛选出不规范的问卷,实际纳入统计的问卷有53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就业战线比较长。到2009年6月为止,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约占31%,在实习或试用的占39,还有30%选择待业或准备各种就业考试。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对工作基本满意;试用或实习的学生对工作充满期待,但是部分学生持悲观情绪。比如,对将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对就业前景也不看好;待业学生主则想为将来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有的选择考公务员,有的选择为各地市的教师招考复习备战,还有的为创业做准备。
总的来说,毕业生对就业有清醒的认识,对人才市场也有相当的了解,说明我院长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非常有效。一般在第五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供实用的就业技巧,这些都对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学校、社会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制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的措施。
2.专业对口的观念正在改变。以往学生就业时,都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就业面越来越广泛,这种专业对口的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的需要了。如果固守陈旧观念,只能眼看着就业机会从身边溜走。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针对专业对口这个焦点问题专门设置了题目“你认为就业一定要和所学专业对口吗?为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7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剩下25%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对原因的回答上,有的认为专业具有滞后性,3年前的热门专业现在可能不再热门,因而必须改变观念,在专业之外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有条件和机会的话,最好再学一门技术或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有的认为,现在很多岗位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并不是太高,所学知识可能根本用不上,不能为了固守专业而失去就业机会;还有的学生坦诚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得并不好,对口和不对口没有太大差别。
3.学生就业缺乏主动性。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来自学校招生就业处的通知,只有17%的学生通过学校以外的途径,比如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主动联系工作。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都是等着学院每年一度的招聘会或是用人单位主动到学校招人。这说明,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对学校的依赖相当严重。学校每年举行招聘会,联系各个公司、单位来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及时在网上最新的用人信息,这本是为学生就业做的一件好事。但却让许多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心理,以为学校会不断提供就业信息。事实上,仅凭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还远远不够,学生应该利用社会、家庭、朋友等渠道主动获得就业信息。工作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找出来的、跑出来的。这也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就业指导中要加强学生对就业紧迫性和主动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得就业信息,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
4.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就业时必备的理念。调查中问道“在就业之前你有明确的职业意识吗?”,79%的学生回答“没有”,21%的学生回答“有”。说明学校在树立学生职业意识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应该在入学时就开始接受职业意识方面的教育,而不是等到毕业时才考虑性格爱好、就业偏好、生涯设计等问题。在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早日接触社会。只有对社会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在就业时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特殊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教育职能不同导致校企合作的侧重点不同。我国高等院校分为三类:一类为学术型院校,这类学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是教育与科研结合的企业实践。一类为职业技术型院校,其校企合作侧重于企业培训的教学过程。还有一类为应用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校企合作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必然要服务于地方经济,若地方院校不能顺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自身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我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地区集汽车物流城、生态物流城于一体,而且大连又是个服装城,为了适应不同产业的需要,我校经管系、服装系、艺术系分别与不同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合同。比如,经管系与上海木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协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向木谣网络科技公司派遣实习生(包括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或者推荐毕业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模式比较肤浅。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实习实训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也建立了不少的企业实训基地,但是能够成规模接纳实训学生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上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有些企业对学生的素质等要求比较高。应用型本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训知识又逊于以科研为主的高校,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2.实习内容不够专精。学生出去实习,很少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企业不愿意提供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来安排实习生进行生产性操作。这个与某些企业的高精尖设备有关系,有些企业则让学生做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
3.毕业论文(设计)与企业需求联系有待加强。我院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然而很多学生上交了实习回执单后都没有留在原单位进行实习,所以毕业论文最后脱离了企业需求。即使有些学生一直留在企业到最后论文完成,但是其论文的研究结果都没能在企业得到应用。学生的论文理论居多,真正联系企业生产实际的很少。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1.企业兼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定期到企业进行咨询活动,这样老师在企业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带入课堂,形成新实践性理论传授给学生,可为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奠定基础。学校可以与老师签订定期协议,如利用半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做咨询顾问,或者每两周一次去企业进行学习,然后返回学校进行教学授课活动。这是一种 “多赢”的合作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招聘顾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校企合作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在校学生只学理论而不重视实践的问题。
2.订单培养。院校与用人企业之间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可以在学校内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由经过培训的学校教师进行讲授,包括实习、培训、就业等。根据协议或合同,学校每年都解决一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
3.教学工厂。“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率先实行的先进办学理念。该办学方法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从而形成学校、实训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与学校有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互相信任,企业肯为双方的校企合作协议投入自己的设备、自己的资金进入学校,使学校的学生在上课就如同在工厂里进行工作,老师也针对企业所需要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讲授。
4.双向评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有两个评价尺度,一个是学校的评价尺度,另一个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评价标准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能达到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较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社会评价则主要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两者相结合才能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6):42-48.
1.“1大”:选题过大
脱离实际学生往往喜欢选择宏观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我国…研究”等。由于范围过大,这些选题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加上选题超出了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知识范畴以及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深度,从而导致论文论述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观点脱离实际,缺少应有的针对性。
1.“2旧”: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毕业论文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创新,即能否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新观点。但是目前很多论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等方面均缺乏创新,有些甚至直接从文献和教科书上拼凑而成,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1.“3空”:语言空洞,缺少实证
由于缺少实地调查研究,不少论文往往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或者观点和结论不明确。有些论文只有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研究,导致相应观点和结论缺少必要的实证支持,影响了论文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1.“4假”:内容抄袭,数据作假主要表现在
第一,直接复制粘贴其他专著、文献、网络上的数据、观点及其他内容而不标注引用;第二,修改甚至虚构实验或调查数据;第三,编造参考文献;第四,寻找毕业论文或者网上购买论文等。
1.“5乱”:逻辑牵强,格式混乱主要表现在
第一,逻辑牵强,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不对应,前言不对后语;第二,论证过程不够严谨,结论牵强附会;第三,格式问题较混乱,例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不统一,标点乱用以及有错别字等。
2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
造成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严重滑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源质量相对下降
以浙江省为例,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9%急增到2014年的54%,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许多在过去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高中生毕业生也能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学习。
2.2教师指导力量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数量没有与招生规模同步增长“,生师比”和人均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过多,影响了毕业论文指导效果。同时,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促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用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2.3缺少约束与激励机制
论文成绩与毕业和就业无关,学生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只求通过不求优秀,甚至有学生主动要求放弃优秀成绩以减少修改工作量。同时,毕业论文指导质量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无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4与学生就业相冲突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高校和毕业生不得不将就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考虑,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正好与毕业实习、择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考试等相冲突,为确保就业而牺牲毕业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就成了许多高校和学生的无奈之举。
2.5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理论性、创新性、逻辑性,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本科院校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缺少科研和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探索
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经管类本科院校,浙江财经大学在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中也存在许多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样具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与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高。
3.1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实践探索浙江财经大学先后出台了多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综合导师制、毕业论文质量抽查等配套制度,定期召开教学改革大会以及开展“教学质量年”等活动,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学科与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例如,设立“经管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试点研究”等教研课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重视毕业论文的教学氛围,为开展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创新论文形式
实行作品替代毕业论文不是目的,而是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检验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鼓励创新,提高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浙江财经大学突破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制订了《本科生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根据该《办法》,可用于替代毕业论文的科研作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与本专业相关且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论文、著作、学科竞赛获奖、省级(含)以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成果以及发明专利等。《办法》实施以后,毕业论文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参加科研和学科竞赛等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3.3设立综合导师
加强指导力量为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浙江财经大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度。综合导师制度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实施,直至学生毕业。担任综合导师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年论文、专业论文、毕业论文以及各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指导,并兼顾学生的学业、就业、思想等。综合导师制度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分散、零碎、阶段性的关系综合起来,形成明确、固定、连续的关系,导师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大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指导效果和质量。
3.4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管理
首先,建立毕业论文选题逐级审查制度,由教研室、系、学院层层把关,保证论文选题符合专业要求,提高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二,建立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制度,帮助学生明确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案、理清写作思路;第三,建立毕业论文互评制度,在答辩前由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交叉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保证毕业论文答辩的顺利进行;第四,严格答辩要求,坚决不走过场,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坚决要求二辩、三辩甚至延期毕业,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
3.5推进学风建设,预防学术不端学校从源头抓起
通过“教学质量年”“、学风建设年”等活动全方位推进学风建设,营造不参与、不姑息、不纵容各种不良学分的诚信学习和学术氛围。同时,引入毕业论文系统,在答辩前对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重复率在30%以下的可以直接进入答辩,重复率在30-50%之间的必须修改后再查,直到符合要求,如果重复率超过50%则直接进入二辩。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预防了学术不端行为。
4结论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21-02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它具体表现为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步启动,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社会的转型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1999年开始,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和就业问题,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我国高校录取学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扩招后录取学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首次突破50%,录取人数达260万人。①截止到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60万人。高校扩招对提升国民素质、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是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据统计,高校贫困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5%,特困生的比例大约占10%-15%,在西部及边远的贫困地区,贫困生的比例甚至高达50%,他们构成了大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1]当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他们既没有经济支撑,又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资源,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受歧视、就业签约难、竞争力不够等问题。[2]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本人以自己所在的高校为样本,对贫困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期望能够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
二、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本人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由于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经济收入较低的城镇家庭,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他们能够用于学习的经费投入也有限,这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知识储备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其次,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上不是很顺利,由于他们人际关系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很容易导致就业面试的碰壁。此外,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长远或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于他们背负着急于找到工作的想法而容易导致求职过程中的紧张和盲目心态。
(二)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由于我国就业市场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总量大的原因,导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还比较严峻。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的陆续增加,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将处在一个高峰期,再加上社会闲置劳动力、以及遗留下来的没有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给整个国家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压力。[3]综合这些客观因素,给本来竞争力不是很强的贫困大学生更是雪上加霜。
(三)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不强
学校能否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部分学校只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而对他们的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帮助不够,这样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现象比较普遍。其次,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少针对性,这使得贫困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比较迷茫。第三,学校能够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机会较少,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较差。
(四)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
除了以上因素外,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还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首先,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其次,现在大学生求职所花的费用一般都比较高,特别是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工作,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贫困大学生造成了直接的就业影响。此外,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也不乏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际网络,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没有过多的社会资源可以使用,导致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尴尬困境。
三、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除了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外,还需依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自身方面
第一,贫困大学生要客观面对就业难的现实,认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贫困大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分析自身的差距,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加就业竞争力。第三,贫困大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卑、盲目攀比、焦虑的心理,消除自暴自弃和悲观的心理状态,在就业的过程中尽量表现阳光和自信的一面,努力表现出“人穷志不穷”,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
(二)政府方面
在帮助和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力量中,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应该逐步创造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保障体系,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政府应该加强统筹,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制定专门的配套措施。[4]其次,政府也可以适量的拿出部分资金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以及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实践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最现实需求。第三,对于符合创业条件的贫困大学生,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从事个体经营的,从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一段时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通过各种鼓励性措施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创业。
(三)学校方面
学校的针对性教育力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和明显的作用。在帮助和扶持贫困大学的就业方面,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切实针对性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比如,在大学一年级,针对来自教育基础较弱地区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免费开展一些英语补习班,提高他们的基础学科水平,为顺利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其次,学校贫困生资助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贫困大学生的来源、个性特点等基本情况应该做好建档和动态管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扶持机制,使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得到关心和帮助。第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就业心理,解决他们对就业问题的困惑,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和调试自我,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就业过程中各种艰难和困苦,使贫困大学生不仅能从生活上脱贫,还能从心理上脱贫。
(四)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首先,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要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设置过多的障碍,应给予他们一定的包容和理解,多角度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其次,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第三,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全社会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包容,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而事实上,贫困大学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会知恩图报,更加努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贫困大学生既是很多贫困和特殊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国家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资源,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正确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要我们深入调查和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现象的关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
注释:
①本数据来源于百度词条:大学扩招.baike.省略/view/919193.htm[DB/OL].
【参考文献】
[1]商晓梅.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Z1).
[2]李清.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及其救助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