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络论文

大学生网络论文

时间:2023-01-05 05:2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网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网络论文

第1篇

1.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到位。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网络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世界有别于现实世界,在法律监管、道德惩戒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于是人们降低了网络中的道德底线,使本就复杂的网络世界更加纷乱。作为学校,更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开设专门课程,促进大学生自觉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自律、自警、自省,从“德”上塑造新时代背景下合格的大学生。

2.大学生法制观念不够,自控能力有所欠缺。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的阵地。虽然大学生从小学起开始接受法律法规教育,已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面对越来越高级的网络诈骗手段,大学生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已明显不足,甚至已经做了触犯法律的事犹未自觉。作为成年人,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一般诱惑,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但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就业、赚钱等普遍难题时,网络消息的诱惑明知可疑,仍抱着侥幸的态度试试看,造成上当受骗,甚至损失财物。可见,自控能力的提高能确保大学生不轻信网络信息,避免受骗。

二、网络信息案例

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亟待提高。下面就几起网络信息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体现识辨网络信息的重要性。案例:2013年,饮用水遭到污染的谣言在网络上大肆传播,造成全国多地民众纷纷抢购超市的水,造成拥挤、踩踏甚至闹出人命的局面。事件的起因归根究底是人们对网络信息不加辨别,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将虚假信息不断传播,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对策

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认识水平、利用能力和辨识能力都有所欠缺。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提升辨别能力的办法,需要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

1.国家要加强网络监管。目前国家在网络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尚不完善,需要尽快建立起网络管理法体系,规范网络行为,维持网络秩序。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一门必修课已经普遍开设起来,但其中涉及信息道德的内容还非常少。笔者认为在该课程中要加入有关信息道德的内容,包括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网络法规、网络运用、自我管理和网络隐私,抵制网上不良个人行为,防止计算机犯罪等,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的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带倾向性、群体性的热点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3.学校要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途径是传统和现代并存,既有中外文普通图书、期刊,又有搜索引擎、专业学术网站。针对网络信息,学校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主流文化阵地,对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BBS上开展一些讨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也可以通过双向交流互动式的方式进行思想交流、讨论研究,使网络信息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4.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教材或课程,学会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从丰富的网络信息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去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传递给他人。作为教育方,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老师将相关理论、具体操作方法通过演示等生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学会处理信息,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

5.提高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网络是大学生广泛接触使用的媒介,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辨识能力、增强抵制网络谣言的自觉意识,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大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勇辟谣。

第2篇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调查方式,对调查员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的培训,调查员充分了解问卷的情况,向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详细地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且声明是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最后将发出去的问卷全数收回。在问卷调查之后,还与10%的大学生开展座谈会,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信息内容;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方式;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利用情况;网络信息造成正面影响的因素;网络信息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对于网上教学、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

二、调查的结果与统计分析情况

(一)网络设备和网络信息使用情况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技能,对网络技能的了解程度一般,只是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操作,距离熟练操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网络信息教育有关。大学生在接受继续教育之前,所受到的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程度参差不齐,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继续教育之前接受过比较正规的网络信息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网络信息知识,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其他大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网络信息教育,对网络信息技术了解不多,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这就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网络信息技能时带来了不便。通过调查我们得知了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情况:一般大学生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大约为0.986小时。这样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处在正常范围内,他们的主要时间还是放在了学业或者是其他的活动上,网络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有极少数的学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这表明这一部分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几乎没有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网络已经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把控能力还是可以的,大约有74.5%的大学生能够大体上把握自己的上网时间,自我控制能力是符合要求的。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倾向

大部分大学生上网都是为了娱乐或者是聊天,网络只是他们娱乐的一种工具,利用网络学习的大学生只占到调查总数的7.8%。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倾向需要加强引导,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络提高自己。成人教育大学生要兼顾工作和学习,不像一般高校大学生那样有着很多的空闲时间,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适当的娱乐,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不能够沉迷其中,耽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成人教育网络信息课程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信息工具,合理地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的意识和技巧,防止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三)教育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

有相当的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说明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能够吸引学生,不能很好地拓展课堂内容。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与讲授的课程内容充分地结合起来,课件设计要生动,内容要丰富,在不脱离主题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课件质量。

(四)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一些成人教育大学生,没有可以随时使用的个人电脑,这对学习网络信息知识十分得不便利。所以,成人教育大学应该增加计算机教室的容量,延长开放时间,让大学生有更多时间更加便利地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大学图书馆也应当丰富网络信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操作等方面的馆藏书籍,方便大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供条件。

三、成人教育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特点的几点建议

第3篇

【摘 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成瘾”这一社会现象也应运而生。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呈逐年

>>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伤害发生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归因及舞动治疗干预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干预研究 辅导员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危害与干预对策 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和防治研究 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代方震,高丽.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9(1):18-20.

[5]谢念湘.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探析,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 1(4): 270-272

[6] Davis R.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 Human Behav 2001; 17: 187-195.

[7]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 596~603.

[8]吴晟, 钮文异, 高文斌. 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中的应用.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3): 208-209.

[9] 杨放如,郝伟.5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 3):343-345.

[10]苏文亮. (200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多阶段改变机制及其在线专家系统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第4篇

[关键词]思政学;大学生;网瘾矫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253-04

李超民(1982-),男,中南大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湖南长沙 410012);李礼(1982-),女,湖南省委党校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湖南长沙 4100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现状和防治研究”(项目编号:09JDSZl010)和2011年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以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吸引着大量网民广泛参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在中国网民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为22.3%,位居职业分布的榜首。大学生已成为了网络使用的最主要群体。然而,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十分明显,在给大学生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其中大学生网瘾就是典型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通常是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而从思政学角度去探究网瘾问题仍未涉及。因此,本文用思政学基本理论系统考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瘾矫治的方法策略。

一、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理论解释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大学生网瘾行为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因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维度审视大学生网瘾问题,必须探索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状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及载体等要素与网瘾形成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主体原因:多元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教育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因此,只要实施了教育行为的人或群体,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主体。因而,教育主体多元且多变,通常充当教育主体的有教师、家庭、社会组织。教育主体在实施各项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这种教育效果的产生能力称之为教育力。

大学生网瘾问题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欠缺的具体表现,这与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合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网瘾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管理相对缺失,导致多元的教育管理主体被割裂,并未形成高效的教育管理主体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和教育合力。一是许多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成年,应该自己管自己或由高校来负责,作为家长只需要满足孩子的日常物质需求即可,于是淡化和弱化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家长支付的高额生活费用的一部分被大学生用作上网开支,加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进程。二是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骤增,带来了许多条件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网络使用的教育管理。大学生平时在校时间长,网瘾一般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但是,学校管理人员很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学校家庭联络机制。因而,高校掌握的大学生网瘾的第一手资料,难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家长的反馈信息学校也无法收集。三是社会舆论教育无法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因此,全面优化各种教育建设资源,有效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联合,形成同向、同步、同质的教育合力,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关键工作。

(二)教育客体原因:大学生慎独修养缺失

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其自身素养是抵制网瘾诱惑的核心要素,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慎独修养。“慎独”出自《礼记·中庸》:“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修养是指个人在是否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高尚的觉悟,严格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做到隐微之处的谨慎。大学生如果缺失慎独修养,其行为往往会出现多面性,郎平时表现非常优秀,一旦个人单独处事则显现本性。大学生在网络行为方面缺乏慎独修养的主要表现为:单独上网时,经常超时超量,难以自控,如同一种惯性力量支配自己。因此,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慎独修养说到底就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大学生作为思想独立的成年人,分析判断能力强,道德认识水平趋于成熟。然而,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盛行,从教育客体方面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因为个人在道德选择上偏移了原本“善”的方向,从而产生了网络失范行为;另一方面,网络世界本身的特性与传统社会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他律道德”,自然减弱了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制约。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上行为的匿名性,导致他律道德难以形成,无法为网络道德自律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

[论文摘要]以海南省3所高校的421名在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与体育专业本科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均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文科生又高于理科生;理科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体育生和文科生,体育生则高于文科生。

目前,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并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占据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虚拟、娱乐和没有国界等功能,因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不少大学生因此患上了令全社会瞩目和忧虑的网络成瘾症,他们的身心也受到了影响。鉴此,笔者对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和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措施,这对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其中海南大学160人,海南师范大学161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100人。

(二)研究方法采用Jane和Kathy Sherer所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来测试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采用(SCL一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来测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和自测量表各421份(男生268人,女生153人),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5%。而在这384人的有效问卷中,男生为243名,占调查总人数的63.3%;女生为141名,占调查总人数的36.7%。另外,采用SPSS11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的测评结果与分析

在“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中做出5个或者5个以上肯定答案者为网络成瘾者J,即“IAD”组,余下的学生为非“IAD”组。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有32名,占测试总人数的8.33%,文科l7名,占4.43%;理科15名,占3.90%;其中男生24名,占测试总人数的6.25%,女生8名,占测试总人数的2.08%,男生多于女生。所有被测试的学生均有使用网络的经验。在实地调查中,有19.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80.7%的学生是为了在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良信息或其他。从测评结果和实地调查的结果说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不强L6j,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偏差。

(二)“SCL一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与分析

1.对SCL一90量表中阳性项目数的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阳性项目数大于或等于43项的有84人,根据全国常模结果,这84人可考虑筛选为阳性,由此说明,21.8%的学生具有阳性症状,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对SCL一90量表中阳性症状均分的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阳性症状均分在0~1.0分的人数有16人,占总人数的4.2%,说明这l6人无症状;阳性症状均分在1.1~2.0分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20.3%,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其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但症状轻微;阳性症状均分在2.1~3.0分的人数有250人,占总人数的65.1%,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并且其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阳性症状均分在3.1~4.0分的人数有37人,占总人数的9.6%,说明这部分学生有症状,而且他们受到中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手腕关节不适、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和血压升高等;阳性症状均分在4.1~5.0分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0.8%,说明这3人不仅有症状,而且还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植物性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神经衰弱,缺乏正常人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善于与人交际等,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应给予治疗。

3.“IAD”组与全国网络成瘾常模在SCL一90量袁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1统计结果显示:“IAD”组学生的各项因子平均分大都高于全国常模中的各因子,经过检验,除躯体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9项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这说明“网络成瘾症”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都有手腕关节不适、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精神恍惚、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症状。而且,网络成瘾的学生缺课现象较严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每个学期都有2~4门的课程需要重修,部分学生甚至面临退学。

4.“IAD”组与非“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2统计结果显示:“IAD”组学生的各项因子平均分均高于非“IAD”组学生。经t检验,“IAD”组与非“IAD”组在SCL一90上的比较表明,除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在“IAD”组与非“IAD”组的结果比较中,虽然“IAD”组各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IAD”组,但在抑郁、焦虑2个因子上的表现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以往的同类研究有所不同。根据彼特鲁茨罗(Letruzzello,1991年)、拉方丹(Lafontaine,1992年)等人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减缓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而且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状态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虽然有些学生是网络成瘾者,但大部分都是篮球、足球、排球的爱好者,甚至小部分学生还有晨跑的好习惯,这与缓解网络成瘾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5.文科学生“IAD”组与体育学生“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3统计结果显示:文科学生“IAD”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恐怖因子和精神病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体育学生“IAD”组,而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体育学生“IAD”组。经t检验,文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和其他因子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敌对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因子和偏执因子的比较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其原因为:在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中需要同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团队比赛中,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排球比赛以及田径的接力赛等。因此,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改善人际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释放心理压力。在躯体化因子中,体育“IAD”组成员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文科“IAD”组成员,这说明:长期的运动训练造成躯体的损伤对该因子的影响是存在的。

6.理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4统计结果显示:理科学生“IAD”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体育学生“IAD”组,而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体育学生“IAD”组。经t检验,理科“IAD”组与体育“IAD”组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精神病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原因为:体育学习和运动竞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帮互助,而且能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因此,体育“IAD”组的敌对因子平均得分低于理科“IAD”组;此外,由于大部分体育生在长年累月的运动训练中,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损伤,因此,体育“IAD组的躯体化因子的平均得分高于理科“IAD”组。

7.文科“IAD”组与理科“IAD”组在SCL一90量表上的比较与分析

表5统计结果显示:文科学生“lAD”组除了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的平均得分中低于理科学生“lAD”组外,其余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理科“lAD”组。经t检验,文科“lAD”组与理科“IAD”组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在偏执因子和精神病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因子的比较中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一般而言,文科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比较多,特别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在阅读时,尤其是阅读小说时,常常有被动体验、思维入等感觉,容易把自身陷于故事的情节中,这是造成该项因子呈极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比率稍为偏高,并且男生多于女生。

2.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文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恐怖因子和精神病因子上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但在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和其他因子上低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4.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上低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外,其余因子均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5.文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上高于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外,其余因子均低于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者。

6.文、理科学生的网络成瘾度均高于体育生,文科生略高于理科生;理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体育生和文科生,而文科生低于体育生。

(二)建议

1.大学生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规划人生,加强自身修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抗不良生活习惯的免疫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惟有如此,才可以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症。

2.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治疗网络成瘾的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引导,并寻求其父母的积极配合,以达到逐步缓解和戒除网络成瘾症之目的。

3.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可以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这对减少大学生有害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6篇

[论文摘 要]文章以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因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网上销售。网络购物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与网络购物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群体,代表着时尚与潮流,更是接受网购的先锋,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了众多电子营销商家的目标群体。作为一个巨大的潜在目标群体,他们的行为方式对于电子商务商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影响顾客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出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以求为企业发展大学生市场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可见,对影响进行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并且非常有意义的。

一、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表,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部分。在基本信息部分,问卷设计了性别、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每月生活费、有无网上购物经历、每月网购次数、每月网购金额、网购商品类型、购物网站及邮购方式、支付方式的选择等问题。本调查问卷问题统一采用了李克特5级量表的方法,共有16个问题,每个问题为一个陈述句,表示一种说法。对于每个问题,都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在五个等级,对其分别赋予5、4、3、2、1分。

为了方便,本次研究选择了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发送邮件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把调查报告发送到调研对象的手中。因为此次调研的目的是分析大学生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所以无网购经历的样本被视为无效问卷,进行了剔除。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250份,其中收回问卷204份,剔除无效问卷19份,共计有效问卷185份,问卷回收率81.6%,有效率90.7%。

(2)分析方法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了统计软件SPSS17.0,目的是找出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

为了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从而把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本研究进行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建立基本结构。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到较少的几个因子,用它们来构建全部数据的基本结构,反映信息的本质特征;二、使数据简化。通过因子分析先将一组观测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因子后,再进一步将原始观测值的信息转化为这些因子的因子值,最后再对因子值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1)问卷的信度检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可以得知调查问卷的可靠性程度。本研究采用了Cronbach 系数进行信度检验,当系数大于0.8时,则被认为问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若系数<0.5,则此问卷的调查结果就很不可信了。本调查问卷系数的计算结果0.802是对真实系数的估计(下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利用本调查问卷所进行的调研结果可信度还是不错的。

(2)问卷的效度检验

进行因子分析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评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小,那么公共因子对于指标的综合解释能力就会很低,即指标就不可能拥有共享的公共因子。因此,我们首先要对本研究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即本研究所使用问卷的效度检验。

(3)进行因子分析

在可行性检验后,本文又运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并利用最大方差因素旋转法,使各因素的特征根大于1的方式抽取变量。由输出的结果可知,前4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解释的累计方差达到了52.595%。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除了第一个公因子的贡献率最大以外,其他的贡献率都差不多,尤其第四个公因子贡献率最低。说明各个因素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不一,但第一个公因子最为重要。

(4)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对四个公共因子的加权求和,我们得到了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采用的加权变量为方差贡献率,四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21.356、11.553、11.043、8.642。最后,我们用F代表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由此得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F=21.356*F1+11.553*F2+11.043*F3+8.642*F4

三、结论

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主要受销售量、商家广告、新鲜好奇、时髦个性、追求潮流、从众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喜欢追随社会的潮流,总是冲在各种变化的前线,而且容易受到社会各方的影响;其次受价格、质量、商家信誉、售后服务、选择面、和自身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大学生对商家和产品还是比较看重,因为经济上的不独立,在做出购物选择的时候会进行性价比、产品、商家等方面的比较;再次是客户评价、便利省时、操作方便、送货时间,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则比较平均。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五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包括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每个院校200份,回收986份,回收率98.6%;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96.55%。其中,男大学生512人,女大学生440人;文科专业462人,理科专业490人;本科生616人,专科生336人。城镇学生328人,农村学生624人。经济状况较好学生341人,经济状况较差学生611人。

2 研究工具和方法

参照美国心理学博士Young编织的IAD(网络综合症)问卷和白羽的网络依赖测量量表,设计了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量表”,分别涉及18和22个不同的问题,包括上网时间、动机、地点、消费、心理感受等。其中,调查量表对每个问题分为5个不同的程度,分别是:几乎没有,赋1分;偶尔,赋2分;有时,赋3分;经常,赋4分;总是,赋5分。20个问题总共100分,20~49分为轻度网络依赖,经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这部分大学生上网时间比较少,在正常使用网络的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是正常网络使用者。50~79分为中度网络依赖,这个得分段的大学生人群,网络使用已经达到一定的依赖程度,可以认定为网络依赖人群。80~100分为重度网络依赖,这个大学生得分段的人群,网络依赖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认定为网络成瘾人员。通过两个问卷的调查,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网络依赖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湖南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五所高校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分在20~49之间的正常网络使用大学生为865人,占调查人数的90.86%;50~79分之间的中度网络依赖大学生为66人,比例为6.93%;80~100分之间的重度网络依赖大学生为21人,比例为2.21%。对全部调查对象网络使用动机调查,玩游戏、观看电视剧和电影等以娱乐为目的的项目成为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主要动机,选择人数为652人,占调查总数的68.49%;搜索查找资料位列第二,选择人数为483人,占调查总数的50.74%;聊天交流位居第三,选择人数为276人,占调查总数的28.99%。大学生上网的地点,主要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其次是学校的机房,再次是在宿舍,另外有一些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做实验间隙和看护实验室等时间利用实验室网络进行上网。

2 网络依赖性别差异情况

在被调查的952名大学生中,共有87人具有网络依赖现象,其中,男性网络依赖大学生人数为61人,占调查总数的6.41%;女性网络依赖大学生16人,占调查总数的1.68%。对男女大学生网络依赖人数和比例进行方差分析,P

3 网络依赖年级差异情况

根据各大高校的课程安排,大四一般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搜寻资料时间和电脑写作时间比较长,与前三个年级在课程安排和制定上大有不同。因此,本调查只选取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大一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16人,比例为1.68%;大二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30人,比例为3.15%;大三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41人,比例为4.31,%。对不同年级网络依赖比例进行方差分析,P

4 网络依赖专业差异情况

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文理科设置安排和本研究的需要,将调查对象的专业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文科和理科,以学生高考时文理分类考试为依据。被调查对象中,文科学生有29人,占文科生比例的6.28%;理科生有58人,占理科生比例的11.84%。对人数和比例进行方差检验,P

5 网络依赖学历差异情况

被调查的大学生,学历涉及本科生和专科生两个层次,其中,本科生616人,专科生336人。网络依赖大学生中,本科生有45人,占本科生调查总数的7.31%,专科生有42人,占专科生调查总数的12.5%。对本科、专科不同学历网络依赖人数进行方差检验,P

6 网络依赖经济差异情况

调查发现,网络依赖学生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有46人,占经济状况较好调查总数的13.49%;经济状况较差的41人,占经济状况较差调查总数的6.71%。对他们进行方差检验,P

三 讨论

1 网络依赖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网络依赖比例为9.14%,居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依赖学生中,男性学生比例高于女性学生,通过访谈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并结合理论资料整理和实践考察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男性学生对于竞争性、刺激性的网络游戏的迷恋要高于女性学生。这与男性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对于遇到的困惑、挫折,女性学生愿意与亲密的朋友倾诉,而男性学生趋向于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网络无疑成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三是女性学生在知识探求和考试分数追求上普遍高于男性学生,与男生相比,她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极少旷课和迟到早退,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前夕认真整理、背诵考试要点,网络使用的时间相对比男生要少。

2 网络依赖年级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年级的升高,网络依赖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高,这种趋势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这种网络依赖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学校管理制度因素。一般来说,高校对于大一、大二的管理相当严格,这包括教学管理、宿舍管理等。尤其是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他们听从学校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的安排,遵守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因此,网络依赖比例较低。而到了大三,学校的管理相对宽松,为学生的网络使用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二是课程的设置因素。一般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安排相对减少,到了大三,更是将实习和实践工作放在课程安排的首位。网络依赖学生不是利用课程减少的时间去实习锻炼,而是使用网络进行游戏、聊天等活动。三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没有大一、大二的课程压力,也没有大四的就业压力,大三学生缺乏目标追求,此时,学校再不给予适当地心理疏导和培训,会使他们借助网络消磨无聊的时间。

3 网络依赖专业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文理科学生网络依赖人数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理科比例较高,文科比例较低。这种现象,与理科学生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理科生课余学习,主要是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取知识,而文科生课余学习,主要是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另外,这可能与文理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系。相对来说,理科学生更多地注重实践知识技能的学习,文科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如此一来,文科生要更多地获取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完成学校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4 网络依赖学历差异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依赖现象在学历上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本科学生比例较低,专科学生比例较高。对不同学历上网动机调查可以看出,本专科学生上网动机的娱乐休闲和查阅资料分别位列前两位,在动机上无明显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对不同学历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专科学生更多是接受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未来在社会中能施展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而本科学生是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知识并探索知识。专科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时需要计算机网络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本科学生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更多的知识,网络使用机会较少。

参考文献

[1]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2004,18(11):796-798.

[2]王春芳,张晋芳.太原市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以及网络依赖状况调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87-90.

[3]杨向荣.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5):67-68.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言论高发期 网络言论特点 情绪化表达

一、引言

《安徽财经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学生舆论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大致梳理归纳出大学生网络言论的若干高发时期,总结了大学生网络言论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言论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功能。

二、大学生网络言论的高发时期

调查显示,主要在以下八个时期,大学生中会集中和大量产生网络言论。

第一是集中就业和离校时期。其中包括两个时间段,一是上一年的年末和下一年年初时期,主要是学生参加各种就业选拔,如参加公开的就业双选会、考研、报考公务员等;二是毕业离开学校前夕。第一个时间段,大学生们主要是对就业的难易程度、个人感受、专业差别等发表言论。第二个时间段则是集中对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大学本身进行评价,也有一部分涉及个人评价。

第二是学生集体(社团)组织换届选举时期。大学生活时期是整个学生生涯中学习压力较小的时期,特别是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明显减轻,作为从学生生活向社会生活转轨的一个直接过渡阶段而存在。大学生群体会在个人、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合力作用下,加快树立、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公民角色意识。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集体组织、社团和协会等,就成为大学生们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场所。

第三是各级各类评优评奖时期。大学每一学年度都会有若干次针对学生的集中评优评先,由于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双重作用,大学生大多会踊跃争取。评优评先过程中涉及到的原则、程序和办法,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当或者可能让学生产生疑惑和疑问的细节,都可能触发大量的网络言论,而且扩散效果明显。

第四是各级各类困难资助评定时期。在大学,由于个别和少数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限制,需要接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资助,但是由于资助名额和资助费用有限,需要对“生活困难”进行认定和评定。同一个集体组织里的大学生,因为生源地、小文化背景、民族等,特别是具体的家庭生活背景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往往导致对“生活困难标准”的理解出现歧异;有的则直接对评认办法本身表示异议,因而助长了网络言论的发生。

第五是服务收费变更时期。这里所讲的服务收费,主要是指高校中直接针对大学生的收费,包括直接用于大学生教务方面的收费,比如书籍征订;高校后勤服务收费,如住宿费、食堂饭菜价格等;由校方代为征收的相关费用,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一旦当学生们认为可能出现正常收费外的“加收”或提高收费标准时,相关网络言论往往快速增多。

第六是评议师长时期。大致有两个热门话题:一是对有关老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言行进行评议,这个话题较为敏感,我们认为学生较多地涉及到了老师的私人空间,属于“道德领域”。另一个是对有关老师抓考风考纪进行评议,比较明显地呈现两极分化格局,学生认为的考试太严与过于宽松都很可能激起强烈的网络言论。

第七是“两假”期间。寒假和暑假,大学生频繁地出入学校与社会之间,对交通工具提出大量和优质的需求与需求难以满足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大学生网络言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类网络言论通常以“趣人趣事”、“奇闻乐见”的面目出现,彰显大学生的幽默、生活韧劲与无奈。

第八是其他关联度高的事件发生期。主要包括大学校园里的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上的重大突发事件。校园事件如大学生因情感处理不当产生的人身伤害事件。社会事件如“5・12汶川地震”等。

三、大学生网络言论的显著特点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大学生网络言论在目前阶段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第一是匿名性。就大学生网络言论发表的方式来讲,体现了很强的匿名性。匿名性不是说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单纯的不署名,而是所署的名字难以找到确定的“所指”,往往只是一个飘忽的网名、昵称,甚至代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和愿望,及时更改和更新。匿名性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强烈的安全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是功利性。调查中的大学生网络言论就其内容所指而言,大都和自身利益有显著关联,对于相当一部分的“跟贴”和“置顶”言论,带有很强的“声援”色彩。自觉在原则、程序和内容等方面开展客观、辩证分析的非常少见。在肯定大学生权利意识苏醒和为了维护个人正当权利付出必要努力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言论公益性色彩的弱化和缺失。这种功利性特色强烈的网络言论,让我们感到喜忧参半。

第三是从众性。当某个特定言论“所指”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的时候,如果和大学生们有着明确的身份关联,比如宿舍舍友、同班同学,或者老乡等,网络言论常常以集群的面目出现。网络群(社团)组织,比如同学网、QQ群、主题贴吧等的出现、存在和“良好”运行,无疑为从众性色彩浓厚的网络言论提供了支撑。演变的路径通常是:听说(风闻)某某人(事)怎样了!我要上来看看!原来如此!我要发言。至于对人物或者事件真实性、合理性的思考,言论参与者投入的精力似乎并不多。

第四是情绪化。情绪化地对待人物和事件,似乎是大学生这个年轻人群体的一个固有特点。但是在传统的大众媒体上发表言论,比如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由于“把关人”的存在和“把关”功能的易于履行,使得言论的情感色彩比较公允和理性。对比之下,大学生网络言论由于“把关人”的缺位或者“把关”工作的难以开展,导致了对言论所指的情感两极分化,要么是拥护到极点,要么是反对到极端。

四、大学生网络言论的主要功能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发表言论,作用丰富,而且是“良莠不齐”。而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区分为多种言论功能。在此,我们仅仅按照言论表达主体和言论指涉对象标准,把大学生网络言论功能区分为主观功能和客观功能两个方面。

主观功能。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得到重视,所涉及到的事项能够得到公正、合理与及时解决;而且越是“置顶”和“跟贴”,这种愿望就越弱。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乐此不疲地“置顶”和“跟贴”,有的甚至是大量重复“置顶”和“跟贴”。对此,按照“象征性理论”解释,我们认为对于特定网络言论的首创者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种主观性表达,就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实现情绪疏解和获得心理平衡。对于大量的“置顶”和“跟贴”者,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开展“象征性支持”;另一类则是激烈反对,显示自己的“另有主见”和“不认同”。真正客观、公正的“置顶”和“跟贴”少而又少。

有趣的是,这种情绪化色彩浓厚的主观表达,却由于特殊的言论发生和演变机制,往往在客观上收到成效。对此,黄仁宇有很好的论述。“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情积累成大事情,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①根据有关研究,“网络言论”在当今媒介生态里的旺盛生命力缘于两个内在需求,一是各种媒介生存的竞争需要;另一个原因是网上传播言论、“置顶”和“跟贴”言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甚至是生存需要。产生客观成效则来自网络言论在传播中的如下功能机制,“传播流言蜚语不但能提供关键信息,而且还能传授社会规范,阻止集体价值观出现偏差,此外还能强化集体成员之间的联系,让我们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②由此产生和获得了网络言论的客观功能。

客观功能。网上言论传播的一个心理事实是,言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播者的某种心态和倾向。基于此,当网上言论指涉对象,不管是个人、集体,还是组织,如果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表达、体现和暗示的“某种心态和倾向”是正向的,通常情况下网上言论指涉对象会以常态对之,不会明显改变网上言论指涉对象的行为。但是当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表达、体现和暗示的“某种心态和倾向”是负向时,特别是由于“负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累积叠加效果,往往会使言论指涉对象在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发生改变,有时会产生显著而及时的改变,严重时会导致网络言论指涉对象的失衡和错乱。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个案。个别班级在评议困难资助学生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班集体相当数量的学生怀疑主持评议的班主任发表了不适当的言论,做出了不适当的行为。于是,在其他渠道沟通失效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网络言论”开展意见表达;由于评议事项与大学生自身的高关联度,也由于一些大学生的“感同身受”,使“置顶”和“跟贴”迅速涌现。在那些表达“感同身受”的大学生那里,他们的具体指涉对象可能已经发生了偏转和游离,但是仍然使原贴指涉的对象感到难以适应。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个网络言论指涉对象,就动员学校老师和班集体干部,冀图利用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来化解来自网络言论的压力,寻求和实现自己的“心理”平衡。这种化解的具体效果如何,本文暂不论述。在此,我们认为按照现代公关理论,要预防这类危机或者化“危”为“机”,应贯彻三个原则:“一是‘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 Own)掌握信息的主动权,积极信息并提供解释;二是‘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赶在流言出现和暴发之前,把信息公布出来;三是‘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显示透明度和诚意,这样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③■

本论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07―2008年青年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安徽财经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学生舆论研究》,项目编号:ACKYQ0713ZD。

注释

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第2版,第79页。

②【美】《听到了吗?流言蜚语会对你有好处》,原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2009年1月5日,转引自《人们为何喜欢传播八卦新闻》,《参考消息》2009年1月8日,第7版。

第9篇

[论文摘要〕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档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及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辛苹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洒,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其异常迅猛的速度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2年6月的调查数据表示,大学生上网率为84%,并且数据也是在逐年上升。

网络的出现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增长了人的知识和智能,发挥了人的创造性,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是它在给人们提供丰富信息、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的影响。比如,网络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大量良芬不齐的冗余信息在干扰着人们对信息的正常吸收,在扩大人际交往的同时,网络虚拟世界特有的人际交往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产生隔阂。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网络冲浪主力军的大学生,他们上网行为是否健康,也必然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产生种种的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网民,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概述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然,这种规范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发展的。任何一种道德规范,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引发了社会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形成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里,人们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即网络道德便应运而生。所谓的网络道德就是一种依靠网际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现实社会及网络社会对网络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网络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在网络使用与网络生活中产生和形成的,是健康的网络道德关系及其本质的集中概括。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开创了以计算机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网络道路,中国自从进入互联网以来,上网的人数每半年都以超过50%的比率在增长。然而,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给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样,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个“虚拟社会”,也带来了现有社会道德难以应付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道德的发展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更在于使科技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相一致。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网络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们把“上网”作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吸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不健康、不道德的内容的影响。并且,在网络的世界中,少了道德规范的青年学生必然会出现种种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现状

(一)网络言行随愈放纵

网络本身具有的匿名性特点,使人们对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平时,在网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招人辱骂的情况。在一些大学校园网的BBS帖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内容是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的,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大学生还针对个别教师进行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

根据一份网络调查发现,有18. 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 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也有人对大学生为什么会使用不文明语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在使用不文明用语时,都有着类似的心态,认为“只要不爽,就可以用,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是他先攻击我的,为什么要忍受……”等。由这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言行是放纵的。

(二)网络情感缺乏

根据《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上网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普遍现象。多数大学生都有着5个以上的陌生网友,有20%的大学生的陌生网友个数多于20个,并且65%以上为异性。QQ ( O1CQ)则是大学生网民最主要的网聊工具,使用者达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网聊工具的分别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 %同时存在胡扯和对骂的现象23%对于网恋,77%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也不应反对,其中12%的调查对象有过网恋经历。

对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上网时情感是比较缺乏的。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具有直接性、现实性。而网络社会则将主体的交往置于“虚拟共同体”中,是一种建立在“人一机一符号一符号一机一人”的交往,存在着机器的阻隔,它改变了人际交往的物理空间环境。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现实的直接交往机会大为减少,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远,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的道德心理障碍,产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现象。

《三)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对大学生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 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 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 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 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 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于网络都没有诚信。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渐渐丧失了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诚实、优良的品质。

(四)杜会资任意识淡薄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还显示,16%的大学生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一年多了,但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一种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规范,而且现实中对网上道德失范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即使有制裁,也因网民的匿名使之有逃离惩罚的可能。因而,网络道德有赖于上网者的道德自律。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渐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过分沉涸于网络社会,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使个人主义抬头,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五)人格冲突严重

调查显示45. 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认为去上网就是为了放松自己,寻求新鲜、自由、刺激。希望可以在网络上表现自己不同的一面。

这份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还没能够协调好网上和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道德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实行的是双重的道德标准,扮演的是双重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一个文雅的“好学生”,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却是随意使用各种不文明语言,甚至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破译他人密码,传播各种病毒,各种虚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个于现实社会不同的角色。如果这种行为得以长期强化,那么将会对他们人格的健全产生很大的障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还没有正确学会选择网络中杂乱的信息。他们的道德观念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育。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地方,大学生独特的道德发展阶段,使大学生若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失去对非道德诱惑的自控能力,最终成为“网络”的俘虏。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土壤”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

首先,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冲突十分激烈。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样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的、不健康的内容就得以大量输人。网络具有的共享性和匿名性,将大学生充斥在一个没人管制的多元世界,他们极易受到西方文化、黄色信息的熏陶,使大学生固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遭到破坏,使其陷人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产生种种失范行为。

其次,由于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大学阶段是人们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这使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缺乏感情,使其人际交往趋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当他们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时,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并且在网络的交往当中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失范行为。

再次,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促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放纵。

(三)网络立法的落后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条件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传统的习惯、社会的舆论和个人内心的信念,同时有时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最后的保障,体现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结合。网络社会贯彻着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观念,互联网是没有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机构,没有中心,没有所有者,任何人、任何结构甚至任何国家都无法控制互联网。因此,网络社会中将更多地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仅靠自律自觉精神来维系网络道德,这远远是不够的,少了法律的制约,人的行为就会随意放纵。大学生网络道德少了他人的制约,他们的网络行为就有可能失范。

四、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对策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最为集中的场所,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高等学校首先应当确立起终身德育的教育理念,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加强大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选择网络信息等方面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修养。

(一)确立终身德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替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为了适应终生教育的发展,高校德育也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我们知道,高校德育的主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这一德育目标的培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相衔接,直至终身。所以,高校在德育上要确立终身德育的理念,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此外,我们还要拓展高校德育的内容。当今,高校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在德育课堂中除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向社会延伸,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起真正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针对网络文化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保护民族文化。高校还要开设一系列关于文化素质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文、史、哲、体、美等方面的修养。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教师应该大量引人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校园里多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三)提商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网络的社会是不分对象的社会,只要是真实合理的,就会得到承认和接受。网络信息的多向传播不是单一地灌输,而是将真善美、假恶丑一同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他们自己去判断、甄别。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使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得到培养和锻炼。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决定了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冲突必将频繁发生。为了避免引起冲突,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活下去,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大学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乐趣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

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计时的,网络立法虽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不容质疑的事实,但是只要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那么,人们就会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因而,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四)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

网络与传统教育载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主体的选择性。面对网络带来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尽快跟上,这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致力于网上道德建设,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

其次,针对大学生沉迷电脑、网络的现象,教育的着眼点应当是教育他们学会选择。一是要让大学生懂得选择什么;二是要大学生知道如何选择。人在网络,有时常常是身不由己地受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情感所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但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有利有害”都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所以,让大学生认识到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及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通过纪律,使大学生认识到,在网络面前必须自行作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满足社会的需要,经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

(五)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

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贴着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甚至还出现有人身攻击或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强对校园BBS的监管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正确引导。对此,笔者觉得应该需要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及时性原则。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BBS站上的焦点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能及时作出反馈,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第二,正面性原则。对BBS站上的提问,尽可能予以解决、回答,而不是回避。第三,柔和性原则。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和大学生进行交流,既要作到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园BBS的功能,建立起一个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

(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大学生是民族的精英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那么,高校就应该把大学生网民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轨道上来,开设相关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网络课程都是一些有关网络技术的课程,这是不够的。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必须开设一些以网络资源利用为主题的诸如《网络交际》、《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行为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之类的课程。

第10篇

论文摘要:网络疏离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表明了人们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与网络成瘾不同的消极体验,是指很多人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关系发生疏远、异化,而体会到一种茫然没有目的、空虚感、无意义感、负罪堕落感等。这一痛苦压抑的消极体验在人们因为学习或生活的需要不得不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体会尤为明细。本文作者从理论的角度对网络疏离感与传统的网络成瘾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网络疏离感的后续研究铺平了道路。

1 前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网民规模较2007年底增长8800万人,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年增长率为41.9%,同时网络普及率达到22.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其为具有强烈求知欲、好奇心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更为宽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没有能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而网络成瘾,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进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更有甚者甚至走向犯罪的不归之路。

然而,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除了网络成瘾之外,还经常体验着另外一种消极体验。那就是很多人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感觉自身与网络的关系发生疏远、异化,而体会到一种茫然没有目的、空虚感、无意义感、负罪堕落感等。总的来说就是人们原有的宁静幸福和快乐生活受到了现代化的网络的挤压,网络并没有成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反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根据对疏离感的综述研究,笔者将这种区别于网络成瘾的消极情感体验定义为网络疏离感。那么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就做详细的介绍。

2 网络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2.1 疏离感的界定

“疏离”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和“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在英语中,单词“Alienation”表示疏远、转让、异化,而在德文中使用的则是词语Entfremdung(疏远、异化)(杨东等,2001)。

近年来,杨东、张进辅等在对国内外疏离感研究综述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杨东等,2001)。

2.2 网络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网络疏离感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大学生网络疏离感的情感条目,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对网络疏离感作如下操作性定义:

网络疏离感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生活受到了网络的挤压、控制和支配,从而引发个体对网络产生的一种茫然无目的感、空虚感、无价值感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

对于大学生网络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几点说明:(1)网络疏离感产生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对象是网络。(2)网络疏离产生的直接根源是大学生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到被它所支配﹑控制。(3)这种网络依赖为主体所感知,从而引发主体对网络的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

3 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

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将网络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的范畴,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关于网络成瘾的定义界定,国内外莫衷一是,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

在此本文采用的是国内学者周荣、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网络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因为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者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并且对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周荣、周倩, 1997)。

4 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区别与联系

4.1 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区别

通过对两个定义的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具有如下不同之处:(1)网络疏离感关注的主要是正常的网络使用群体,而网络成瘾研究的主要是病态成瘾的群体。(2)网络成瘾是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而网络成瘾是一组病态生理、心理症状。具体来说,网络疏离感是个体因为使用网络而产生对网络的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而网络成瘾是个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复使用网络而被吸引,产生的着迷状态以及形成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症状。

4.2 网络疏离感概念与网络成瘾概念的联系

通过对二者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疏离感和网络成瘾也有相通之处,经过归纳,有如下几点:(1)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使用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非健康的网络使用模式。(2)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成因中都含有个体与网络的关系异化和错位,网络没有成为个体学习和生活中的助手,而成为了影响个体幸福生活的障碍物。

5 研究展望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被定义为网络成瘾的部分网络使用者之外,我们大部分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都会体验到网络疏离感。网络疏离感已经成为人们健康使用网络的一大障碍。然而国内外对网络疏离感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我们在2010年通过文献综述法、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对重庆市1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同时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研究也仅仅是对网络疏离感的一个初步涉及,同时研究也存在着本研究的人口学变量的遗憾、研究的被试选择局限等不足。

网络疏离感的研究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我们相信这也会为研究者对网络使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昝玲玲.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初步编制[C].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第11篇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学习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高校网络学习环境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效果仍然不理想,这一结果并没有达到网络建设的初衷。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无论是从时展需要的角度,还是从网络学习特征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然而就广大学生来讲,他们究竟能否适应网络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则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策略直接相关。 

一、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低效现象 

随着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网络越来越贴近和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国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到底如何?我们通过对我院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大学生网络学习效率低下,现状令人担忧。 

(一)置身网络学习环境易产生信息迷航,学习效率低下。 

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垃圾资源充斥网络,当学生被大量的网络信息包围时,易出现“信息迷航”现象,最终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二)目标不明确,容易偏离学习目标。 

很多大学生起初上网是想查找某个资料,但在查找过程中看到自认为有用的信息,就沿着链接一路点击下去,浏览的结果和上网的初始目的早已大相径庭。 

(三)知识零散,情感缺失,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学习者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使得人际关系冷漠,造成孤独感、集体归属感缺失等心理问题。同时学生从网上获得的知识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难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学习质量不高。 

(四)网络学习支持、监督、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时,碰到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帮助,而分离状态的网络学习模式给予学习者的支持不够,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客观因素。 

1.网络传输与接受硬件条件不够完善。网络协同学习不方便是学生不能有效学习的一个客观因素。网络教育的前提条件不仅要求教育者一方有完备的网络传输系统,而且要求受教育者有相同的网络接收系统与之相匹配,例如大学生都至少拥有一部电脑,并与因特网连接。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脑普及率相当低,且因特网覆盖率也不高。[1]这样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在现实上存在着不方便。 

2.网络教学资源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2]网上适合大学生学习使用的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可以利用的学科学习资源比较匮乏。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 

学习者本身是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下面我们对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学习者自身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3]学习者如果忽视了对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会很容易受到网络迷航的困扰,严重的会因为错误信息的摄入而直接导致学习失败。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了网络学习的效果。 

2.心理因素。纵观网络学习的现状、特征与效能,网络学习者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困惑,内心层面上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早已习惯了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学习,虽然这样做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学习方式也会降低学生信息选择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具有无组织特性,一旦来自教师的帮助减少,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也就是说,从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不能自然迁移到网络学习的新环境中来,在网络学习中暴露出信息迷航的现象。 

三、改善大学生网络学习低效现象的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学习策略包括以下三种。 

(一)信息搜索策略。 

大学生作为接受能力较强的一个群体,在网络操作水平上比较容易提高。总结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网络学习的经验,我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策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制订搜索计划。搜索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搜索什么,在正式搜索之前,分析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二是到哪儿去搜索,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搜索目标,分别列出可能的信息源;三是如何搜索,预设搜索过程,分析哪种搜索工具可能最恰当,搜索过程可能包括哪些步骤,等等。 

2.选取搜索系统。网上资源种类繁多,专业领域和学科范畴不同的数据库的文献类型和数量规模不尽相同,所以要选择非常合适的数据库和检索工具。根据不同的搜索主题,采用不同的搜索系统,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换。 

3.实施搜索过程。根据搜索范围和目的的不同,进行范围、语言、方法的灵活搭配和运用。 

4.记录搜索过程。搜索记录通常包括以下几项:搜索日期,参考资料,数据库或索引,地址或url,搜索命令或关键字和搜索结果。通过分析搜索结果和效率,不断进行变换、组合、调整、综合利用,逐渐学会如何系统而高效地搜索。 

5.评价信息质量。搜索过程中对信息的评价是一种粗略评价,评价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相关性和可信度。相关性是指搜索中的目标与所研究主题之间的相关程度,这要借助于丰富的学科预备知识。可信度是要辨明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一般说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站点的信息比商业站点和娱乐站点上的信息可靠。 

6.存储搜索结果。把搜索到的与主题相关、又相对可靠的资料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内进行存储,以备后续处理。 

(二)网络交流策略。 

网络学习与传统意义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和对学习的不适应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互动较少,容易引起学习的孤独感,并且缺乏集体归属感。学生的学习体会无法与他人分享,得不到来自于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学习过程缺少参照体系,所以很难发现问题。与此同时,长时间与网络接触会减少学习者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导致情感的缺失,产生网络依赖。[4]因此,在网络学习中,更应强调协作式学习,实现协作式学习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除了自身的素质外,掌握一定的工具有利于交流能力的培养,如电子邮件、icq、视频、网上电话等。而这些交流策略会更有利于生生与师生协作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策略。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学习者,学生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首先是提高元认知能力。学习者以自己的网络认知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网络认知活动进行自我意识、自我体验。网络学习中,通过多次的学习体验可以提高学习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学习者元认知技能的提高,对于减少或避免网络迷航现象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其次是提高网络信息素养。网络学习中,学习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取信息的质量。在密集的网络信息中,学习者需要准确判断信息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处理信息,对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行搜集、筛选、归类、概括,进而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网络学习虽然是开放的、自主的,但我国大学生由于受多年养成的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网络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难以一朝改变。目前我们需要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有策略地学习,整合、组织优秀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网络学习所带来的益处,潜移默化地由传统学习向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转变,从而实现真正高质量的网络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灵芝.传统学习的嬗变——大学生网络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2]陈时见,王冲.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第12篇

论文摘要:功利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大学生对于功利主义幸福观的内容却存在误解,由此导致了错误的价值取向。文章首先梳理了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容,接着指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在于其没能客观地理解功利主义幸福观,最后指出客观公正地理解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可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是贯穿古今中外哲学领域的主要思想,重新梳理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而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观、价值观,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利用网络这个阵营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1、密尔的功利主义幸福观

功利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系统的伦理学说,是由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边沁首创的。而密尔则将功利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深的阶段,并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更充分的论证。在密尔看来,功利是与幸福紧密相连的。

首先,密尔论述的功利主义即幸福主义,是大多数人的幸福。什么是功利主义,密尔在《功用主义》一书中指出:“承认功用为道德基础的信条,换言之,最大幸福主义,主张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为比例;行为的非与它产生不幸福的倾向为比例。功用主义,即为最大幸福主义,这也就是功利主义信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幸福是指绝大多数人的幸福,而不是个人幸福。密尔大声疾呼:“我必须重申……幸福—这一构成衡量行为正确的功利主义标准—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所有与该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密尔认为,世界利益是由个人利益组成的,个人幸福增加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自然就增加了。密尔最大幸福主义的出发点就是增加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大多数人幸福和个人幸福的关系上,密尔通过联想和社会情感来证明,人们从利他行为中得到的快乐就可以消除自我牺牲带来的痛苦。个人幸福和大多数人的幸福如果发生冲突,可以通过牺牲个人幸福来成就大多数人的幸福。

其次,密尔认为精神的幸福高于物质的幸福。密尔的幸福观是与快乐紧密相连的,或者幸福是在快乐的基础上建立的,“幸福是指快乐与免除痛苦;不幸福是指痛苦与丧失快乐。”密尔与边沁一样赞成快乐是幸福原则中的重要内容,但对快乐的认识又与边沁有所区别。他说:“当我们估价所有其它事物时,总是把性质与数量同时考虑,而在估价快乐时却设想仅仅取决于数量,这未免太荒谬了。”他认为,快乐不仅有量的差别,还有质的区别,他承认,“理智的、情感的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比仅仅感官的快乐,以快乐论,有高得多的价值。”质量上的快乐主要是理智的、情感的、道德情操的快乐。质与量相比,质是绝对在上的。幸福的程度取决于快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密尔的名言“宁做不满足的人,而不做一个满足的猪;宁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而不做一个满足的傻子”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表述。人不仅有肉体感官上的快乐,而且还有精神上的追求,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比嗜欲更高尚的快乐。幸福因为包含了这些精神上的快乐才使其成为幸福。

再次,密尔认为实现幸福必须具有美德。密尔认为,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但获得幸福还需要有主客观方面的努力。就个人而言,幸福首先要求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可以免除来自身体的痛苦。其次,美德是幸福的源泉,人类只有渴望美德,幸福才不至于干涸。密尔功利主义指向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指向的是一种客观的公共的幸福。密尔认为,“一般人都养成高尚品格,那么,功用主义才能达到它的目的。”在密尔看来,具备一定的良好品质可以获得幸福,因为具备一定品质的人会努力去消除或减轻生活中的灾难。这样,美德就成了实现功利目的的必要条件,人的德行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实现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密尔同样借助联想理论来证明,美德最初只是工具,但是有德之人常常不是用它来为自己获得幸福,而是给他人带来幸福,所以美德与幸福是直接关联的。密尔指出,“处在比较幸运的环境的人,假如不见得生活内的享乐能够使他们觉得人生可贵.大都因为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因此,他认为,“自私的人”和“缺乏精神修养的人”往往感觉不到幸福,因为他们往往无法产生兴趣,因而没有幸福感。

2、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和现状

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较大群体之一,他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方式,还是在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方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深远影响,同时他们自身的行为方式、对社会机制的表达意向也通过互联网得到了表达。

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或遵循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的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较高。道德认知教人辨别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教人如何进行善恶价值判断。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认知的集中表现。高校学生因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和素质,已具备较高的鉴别是非的能力,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都有较高的分辨意识。针对社会的不良行为,大学生会起来反抗;针对大家的爱心,大学生会大声颂扬,抗震救灾过程中大学生在网上发起的爱心就表明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

其次,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已基本稳定。道德情感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形式,虽然具有感性的内容,但却蕴含了道德理性的内控。道德情感的稳定,意味着社会规范在大学生内心的内化。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没有深厚的道德感情,就不会有稳定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已基本成型,再加上深厚的道德情感,可以利用其所学知识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最后,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已基本形成。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所持有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它对道德行为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的道德信念的水平,集中体现了他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因为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是他们在对一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高度认同和信服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强大的稳定的动机,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大学生在较高的道德认知、较强的道德情感和稳定的道德信念的综合作用下,其网络道德行为应该符合社会规范,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行,利用网络行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价值取向被扭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各种信息在网上汇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与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浏览世界的各种声音,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学生常常在各种信息的汇聚和碰撞下变得不知所措,或者说虽然知道不应该干什么,知道这样做是有悖于常规的,但还是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来实现其所谓的“自我”。

其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淡化。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网际交往也不同于现实的人际交往,网络空间通过各种数字、信号来代表人的存在,所以,网络空间中少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交往的真实性和真诚感。现实的人际交往被人机对话代替后,大学生就不愿再回到现实,对现实中的亲情、友情逐渐淡化。一旦现实的人际交往被网际交往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变得陌生,传统社会所言的熟人社会在网络社会中被陌生人社会所代替。现实生活中稳定的道德情感在网络社会中则变得没有立足之地。

其三,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缺失。互联网的开放性,即互联网跨国界、跨地域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为己所用。也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组织都没有能力对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现实社会里的制度和规范不能对每个网民都起到作用,网民主要依靠自觉,依靠自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来遵守网络规则。但是,每个网民的良心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而网络空间又很难留下网民使用过的印痕,所以,有些大学生趁机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来表示自己的存在,甚至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来宣泄情感,致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缺失。

3、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大学生对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有一个客观的理解之后,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网络道德意识。为社会服务的网络道德意识也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对社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素质是否健全。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数字化往往使人们面对的不是鲜活的个体、明确的地域、具体的活动,而是QQ号码、IP地址、域名、电邮等,至于这些符号后面是什么,参与网络的人们往往不清楚而且也不关注,正是网络虚拟空间的间接性使行为人因为不能或者说无需直面它而淡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另外,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网络主体可以随意地发表代表自己观点的言论,这种自由大学生认为是其主体性的表现,在这时无需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社会责任。

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可以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幸福是大多数人的幸福,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网络主体,在发表言论自由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幸福。大多数人也是以社会为标准来衡量其行为的善恶。尽管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轻视甚至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但当大学生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不会在网络空间中随心所欲,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德标准也就是以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为准则,即大多人经过理性的筛选、积淀所形成的道德观。所以,对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其次,有利于大学生加强自律性的网络道德修养。在网络世界中,用于维护道德秩序的传统的约束手段,比如社会舆论、熟人监督等将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失效,个体的道德责任感、义务感都失去了外在的约束,这样,个人的道德水准、道德自控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自律才能辨别巨量网络信息的真假,也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因而,在网络空间中,个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了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护的主要保障。所以,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了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的重点所在。

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以社会的客观利益为行为指南,大学生凭借其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判定社会的、公众的利益取向。大学生对于密尔功利主义幸福观的理解将使大学生从事网络活动时以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为行为准则,即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并进一步考虑网络行为带来的客观社会后果,而客观性的社会后果主要通过大学生的自律来完成。

最后,有利于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美德修养。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所以,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但是,大学的育人目标远非止于此,因为,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意识、健全的人格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所以,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加强其道德修养。现代社会大学生利用网络接受知识的比率越来越高,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它本身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来接受知识,但必须同时加强美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