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

时间:2022-08-15 02:55:12

品德评定自我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评价 思维

一、以生为本,与时俱进

在我国大多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总结评价,都是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最终都是由老师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们机械地听。这种课堂评价方式将教师放在了主要位置,而忽略了学生们的作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更多地突出学生们为主体,将课堂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们,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使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进而使学生们能够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且鼓励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思考,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还要找出解决方法,使学生们感受到尊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们将来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设疑,启发思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就是跟社会热点话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抓住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可以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巧妙设置疑问,进而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这对提高课堂评价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珍爱我们的生命》这节内容时,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性评价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评价完,学生们听起来也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们:你们亲身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吗?你们感受到过生离死别的场面吗?教师播放一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时的一些场面,让学生们带着这些疑问,从视频中去感受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的重要性,体会到生命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在播放完后,教师再问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了吗?然后再让学生们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节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进行总结、评价。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性评价时,可以先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们兴趣,充分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并且还要鼓励学生们多多参与进来,从而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上去。

三、情感升华,价值引领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学生们能够正确对待人生。我国新课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出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最大程度上突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能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深入进行评价,同时要求教师根据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在评价时要有情感体验和感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就是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做人,怎样解决问题,怎样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评价时,一定有情感升华,从而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我国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缺乏对学生们情感升华、价值引领方面的评价,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思品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例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激励,使学生们不要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造成自身价值观出现扭曲。像社会上“扶老人被讹”的不良现象,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们不要被个别老人所蒙蔽,社会上大多数老人都是好的,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们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讹人,他们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感悟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思想品德课堂评价要以情激趣,以情动人,以情明理,还要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进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参与课堂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矗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斜“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矗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思想品德教育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5.075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感情形成的特定环境

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缺失,孩子思想情感的发展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

(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并不是全部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全体教师在全力以赴地抓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班主任在抓,鲜少有人问津;第二,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三,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会开展一些时令性的教育活动,但局限性较大,而且活动多流于形式,还有更广阔的思想品德教育空间有待开辟。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体系,便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大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生活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是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中要抓的主要方面,即要想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1.加强学生的个体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和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管理外,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常规管理还应包括发型着装、生活纪律、就餐秩序、生活区卫生等。首先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好及时的检查反馈和整改;并根据考评制度对逐一项量化,做好表彰奖励与违规处罚,最后,每月一汇总,对违纪严重的进行处理,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2.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建立包涵班级工作各个方面在内的量化考核制度,包括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床铺整齐、就餐秩序等。考核的目的就是要督促人人做好,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建立的班级一日常规量化考核或班级量化周考核制度,学生如有违反,除扣除个人分数,还要扣除班级分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分数列后的予以处罚,列前的班级予以奖励。3.重视生活区管理,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生活区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区域,首先需从生活教师中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生活部主任,组建生活区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考评细则,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生活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以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值班等配合生活教师加强检查,按照考核细则做好考评记录。定期召开班主任、生活部的工作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将班主任的考核与深入生活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相结合,提高生活区的管理力度,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和结合好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娱乐场馆和课外活动要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棋类、特色跳绳、抖空竹、地书字等兴趣小组有序地开展,以满足学生娱乐、参与、创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要巩固好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就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1.家长会。家长会能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效果。2.“校讯通”。教师利用“校讯通”系统,可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学校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第4篇

德育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等道德等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也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使道德内化成学生自身行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问题,其中学生品德评价就是让学生德育内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评判,为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依据的德育方法或活动。如何才能使品德评价成为学生德育内化的途径呢?

一、师生共同确立品德评价的内容

以前品德评价内容基本上是由学校和教师确定的,学生极少有发言权,形成了学生不明白不知晓要评价内容,对其行为没有指导意义。要使评价内容内化成学生成为,最好是让学生大面积参与,共同来确定评价内容,让学生知晓评价内容。

首先,让学生来选择共同评价内容。教师提供《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德育纲要或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符合时代特点和地区实际的环保、国防、生存安全和健康消费等前沿德育内容,让学生来来选择。学生在在选择中会受到极大的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必须遵守的,哪些是行为是不允许的。

其次,让学生选择个性化内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如果不顾实际,整齐划一,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制约其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所以在制定统一评价内容时应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把关评价内容。教师在学生选择评价内容时要指导,给学生逐条解释,对学生选择出的内容要进行修改,这样才能确立起较全面的、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富有地区性、时代性、开放性、生活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兴趣的评价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师生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品德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的表现形式,是评价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它主要解决评价什么,判断目标达到什么程度。评价是否能顺利进行,关键是能否构建起科学的评价指标。

当评价内容确定后,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来讨论指标的设立,把要评价的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形成容易理解、方便操作的各级指标;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各级指标的权重,这样,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让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三、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过去的品德评价重视教师和学校评价,轻视甚至忽视家长评和学生自评,置学生于“被审”地位,出现了评价主体的严重“错位”,缚束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不利于自我教育和管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互相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德育内容内化成学生自觉成为。

自评与他评结合。“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评是外因,比较客观,可信度大,对被评者的良好的品行养成具有督促作用,特别是对意志薄弱者督促作用更大。自评虽然主观性较大,容易出现偏差,但它是根本,能激发被评者自尊心、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是品德评价和德育的终极目标,在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随学生年龄增长,心理素质的提高,可逐步加大自评的力度和权重,逐渐使评价内容内化成学生行为。

学生评与教师评相结合。教师具有较高的评价水平,评价客观准确,但是每位教师与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且学生在教师面前尽量隐藏其言行,稍有不慎评价会出现很大的片面性。学生年龄相同,兴趣相近,长期生活在一起,无话不说,互相影响很大,彼此了解深刻,评价较全面;如果正确引导,采用学生互评、小组评或班委评等方式进行,其教育作用可能远远胜过教师,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和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使评价内容内化成每个学生和班集体共同的行为。

校内评与校外评相结合。自评、学生评和教师评均属校内评,作用意义已讲清楚。校外评主要是家长评,还可吸收社区中思想觉悟高、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士等参与,使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有利于家长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步共振,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一致,使其内化的行为得到强化。

四、充分发挥品德评价的教育功能

过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把品德评价也只当作单一的评判工具,单纯地诊断受评者达的水平的程度,没有把品德评价当作一种综合教育活动,忽视了其导向和教育等功能,为评价而评价,教师感觉增加了额外负担,学生感觉到害怕,都被动参与,评价内容不可能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新时期的品德评价在不放弃鉴别功能同时,应更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教育功能等。

首先,学生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指标中得到教育。学生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必须大量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从(文秘站:)中学生会受到极大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应遵守,哪些行为不允许,每种行为应到达到的目标,这种学生有了明期的行为准则,具体的奋斗目标,为其德育内化奠定了基础。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教师政治品德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认真解决教师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事业观,以教师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提高,推动全县教育系统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实现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强化德的建设,大力弘扬“五德”精神,使广大教职工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具体目标如下:

(一)树立个人形象

全县教师要人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的人。每位教师都是一面镜子,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人师表,团结同志,严谨治学,带头勤俭务实,乐于奉献,教书育人。

(二)营造道德氛围

开展师德建设签名承诺活动,师德演讲赛、师德事迹报告会,在全县中小学掀起“讲五德,铸师魂”的热潮,树立扶正祛邪、爱岗敬业等良好的教风学风。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橱窗,宣讲师德规范,推介师德模范事迹,宣传师德教育,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鞭策、互相促进的良好风尚,促使人人争当师德标兵。切实解决广大教职员工集体意识不强,大局观念薄弱的现象,树立“学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使广大教职员工自觉参与学校各项民主管理。

(三)强化职业行为

强化教师的职业行为,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而且还要在对待家长时做到“四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解渴,一片真情交谈。对待学生时做到“四多四少”,多一份微笑,少一份恐吓;多一次鼓励,少一次训斥;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捧出鲜花,少拿出“棍棒”。进一步融洽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四)倡导家庭美德

家和万事兴。一家不宁,全校不安,只有确保家庭平安稳定,才能保证取得工作上的进步,采取评选“五好家庭,模范夫妻”等活动来倡导广大教职员工建设和谐家庭,弘扬传统美德

三、实施步骤

开展教师德的建设活动,每年度分为四个阶段,即宣传学习阶段、自查自纠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一)宣传学习阶段

1、活动时间:6月10日—6月30日

2、活动内容:

一是教育局召开全县教师德的建设动员大会,同时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辟教师“五德”建设专栏,及时宣传和报道“五德”建设进程和在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办公室、人事股、师训股负责)

二是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关于加强全县干部德的建设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德的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材料。(师训股、人事股负责)

三是组织全县中小学中层以上教育干部到县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办公室负责)

3、要求:

各校要传达全县教师队伍德的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大张旗鼓地学习上述法律、法规和文件,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教师德的建设的重要意义,评价标准,明确德的建设要求。各校要依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五德”建设考核方案》,交教育局人事股备案。通过学习研讨,参观访问,要求每位教师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教育网站将择优在专栏内发表。

(二)自查自评阶段

1、活动时间:7月1日—7月31日

2、活动内容:

组织教师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五方面,尤其是在职称评聘、职工住房等重大问题上的表现以及个人公德、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学校办公室、德育处负责)

3、要求:教职工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自查,找出在“五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将其具体表现、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形成书面材料;学校要分别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师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要书面汇总和评定;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学校要及时整改。

(二)实施阶段

1、活动时间:8月1日—10月30日

2、活动内容:本阶段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德的观念,规范教师的行为。

(1)举办师德报告会,组织“五德”高尚的教师在县内巡回做德的建设报告,引导广大教师弘扬正气,为人师表。(工会、人事股负责)

(2)通过教育网站举办德的建设论坛,组织教师联系实际就如何认识加强德的教育的重要意义,新时期对教师德的素质有哪些新的要求,当前违背教师德的建设有哪些表现,如何在实践中克服违背教师德的现象的发生,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德的修养,如何建立德的教育的长效机制等专题进行讨论。(办公室负责)

(3)开展师德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各学校要在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学习的同时开设师德理论课和教师心理健康与咨询课程,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特别要清醒广大教师绝不参与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待学生时做到“四多四少”,对待家长时做到“四个一”。(师训股负责)

(4)开展“五德”的建设签名承诺活动。各校要举办德的建设签名承诺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掀起“践行五德争做表率”的热潮。(学校办公室、德育处负责)

(5)开展“城乡牵手、师生牵手”(县属教师与乡村教师结对帮扶,任课教师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人事股、师训股负责)

(6)开展“五好家庭,模范夫妻”评选活动。倡导广大教职员工建设和谐家庭,弘扬传统美德。(工会、人事股负责)

(7)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偏远农村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人事股负责)

3、要求:各校每学期初要组织全体教师面向国旗和全体学生进行宣誓并公开承诺,签订“五德“建设承诺书,要开展“践行五德争做表率”演讲或座谈活动,开展“城乡牵手、师生牵手”活动,真正做到结对帮扶,开展“五好家庭,模范夫妻”评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接受师德教育,防止走过场。各校要把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整理和总结,报送教育局。对活动中好做法、先进经验筛选后网上,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择优参加教师节全县师德报告会,做到以身边的楷模感染全县广大教师。

(四)总结提高阶段

1、时间:11月1日—12月30日

2、内容:本阶段要对德的建设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做出全面的总结和评估。要针对在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意见。通过总结把活动成果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全县教师德的建设意见;制定德的建设教育评估方案;建立家长、社会对学校德的建设教育的监督机制;建立德的问题报告制度和进一步完善德的评价机制。(办公室、人事股、师训股负责)

3、要求:各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四个方面问题。即:

一要建立“五德“记录,并纳入教师成长记录。记录分四部分:“五德”学习和参加活动情况;“五德”考评结果及表彰情况;“五德”问题来信来访情况;”五德”违纪的处理结果等。

二要建立教师“五德”监督网,学校要设立“五德”建设信箱,公开“五德”建设监督电话,请“五德”监督员,公布“五德”建设评价标准,定期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

三是学校要严格按照《县教师德的建设考核测评办法》客观量化考核,一学期一考评。

四要实行“五德建设一票否决制”,要将教师的“五德”建设考评结果在校务公开栏公布,与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评先表彰挂钩。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工会、办公室、人事股、师训股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成立教师德的建设领导小组,实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作为教师德的建设活动的具体负责人。领导小组要定期制定各阶段教师德的建设活动的计划和措施,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营造活动氛围。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师德的建设活动的意义、评价标准和措施。要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媒体和各种会议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正气,努力营造教师德的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县教育局定期在教育网站上通报工作信息,推广先进经验,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予以宣传和表扬。形成教育系统人人重德、人人讲德的良好氛围

3、加强制度建设。各单位要根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依据本单位实际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德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将每学期对教师的德建设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职、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在对教师进行“五德”评价中,对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结果均为优秀或良好的,如其“才”表现突出,群众认可,优先列为提拔重用对象,并且在评先树优时优先考虑;对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单项也在一般以上的,按照“以德为先”的要求,一般不予提拔重用;对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差的,分析其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对综合评价结果为差的,或单项评价中一项为差的,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在年度考核中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并按照年度考核有关规定,将其作为职务级别、工资升降的重要依据。对构成违法违纪的,应由有关机关作出相应处理。

4、严格师德考核。教育局把各学校教师德的建设作为党建巡查、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领导班子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述职、日常巡查、学期考核等方式,在对教师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每位教师的“五德”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6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XX年12月,开题会。

XX年1月~XX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XX年3月~XX年6月,各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XX年7月~XX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XX年12月,开题会。

XX年1月~XX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XX年3月~XX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XX年7月~XX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第7篇

品德学科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促进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态下小学的品德课教学容易出现种种问题,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出教学中问题的呈现形式并找寻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增进品德教师对课程的准确认识和了解,实现品德常态教学的高效。

一、小学品德课常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特点体现不明显

目前,有许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品德老师,主要是由其他一些课的老师来兼任品德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的其他学科的味道。有的小学品德教师,虽然一直都从事品德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烈的说教意味,重在向学生灌输知识,讲什么内容都与品德挂钩,没有将品德和社会、生活进行很好的联系,因此不能激发小学生对品德的兴趣。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目标,当教师增加教学目标时,那么教学内容就会相应地增加,有教学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当教师减少教学目标时,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减少和教学难度下降,使得教师不能完成预期教学目标。还有的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不到重点,对学生点拨不到位,只注重学生活动,而不注重将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积极地联系起来,所以使得课堂教学严重地偏离了教学目标。

3.教材内容解读不深入

许多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往往是讲到哪儿就看到哪儿,对教材的内容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清楚教材各个单元讲的是什么主题,每个单元的主题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一个单元应该分几个课时。除此之外,许多小学品德教师更不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清楚哪些主题应该深入讲解,哪些单元主题只需稍微涉及一些就可,有的教师将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当做看图说话课来上,将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当做自读课来上,甚至将一些学生活动课内容变成了枯燥的讲授。还有一些小学品德教师没有下功夫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补充一些与教学不相关的内容,并且补充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使得上课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了。

4.联系生活不紧密

不管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要求教师把学生生活作为基础,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然而,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只让学生记住书上的条条框框,而不鼓励学生将课本和自己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认为书本上讲的知识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那只是别人的事情而已。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往往忽视课外的延伸,忽视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道德认知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所以使得“践行”这一重要环节成为空话。

5.学业评价不科学

在小学,大多数教师对品德课不是很重视,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也开展得比较马虎。有的教师通过笔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笔试成绩给予学生评价;有的教师只是凭着自己对学生的印象对学生随意给出一个分数,这样的学业评价方式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还有的教师通过学生互评的形式进行学业评价。这些学业评价方式往往都不可取,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学生的品德学习起不到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品德常态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突出学科特点,准确把握目标

小学品德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课程的性质,认识课程的基本特征。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生活作为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只有清楚这两门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教师才能够把握小学品德教学的主线,才能够在教学中主动地突出学科的特点。

品德教师要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生生活中贯穿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此外,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为了准确地掌握教材的目标,品德教师应该先仔细深入地研究教材,对每一个单元主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找出重点单元和非重点单元,确定好每一个主题单元应该分配的课时,再确定每一个课时的小目标、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整本教材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解出来之后,教师不能够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少教学目标,应该使得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对应,把握好教学的主线。

2.理解教材内容,了解教材意图

在进行品德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仔细地通读全套教材,梳理教材的编写框架准确把握教材的特色、体例、编写思路、知识的衔接和内容结构,做到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对整套教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详细阅读各个单元,把握各个单元的主题和各个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做到对各个单元的重点心中有数。比如,三年级品德教材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那么品德老师在讲解全本书的过程中可以将各个单元之间的主题联系起来,比如,第一单元讲的是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周围同学伙伴的关系,第二单元讲的是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第三单元讲的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家庭之间的关系,整本教材都是围绕个人的成长而展开的,因此品德老师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将各个单元主题联系起来,扩展学生关于成长方面的知识面,深化教材的成长教育主题。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单元的主题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教材上面所学的知识。

3.紧密联系生活,加强课内外结合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注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从生活体验、行动和感悟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开展活动,让学生将课上学过的知识真正地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而良好的品德教育更与生活密切相关。“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我们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从儿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挖掘生动鲜活的素材,引入品德课堂并生成活动主题,充分挖掘和锤炼生活这一极具教育价值的“富矿”。

例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教材《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一些优秀的人物,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我布置同学们在课前搜集我们身边的、让我们觉得骄傲的家乡名人的一些资料、图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我县名人——侯勇先生写进了光荣榜。侯勇每年多次回到家乡,为家乡赣榆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言谈中,同学们无不流露出对侯勇先生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表示将来长大了也要向侯勇学习,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德育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是要求学生把品德课堂上所学习的道德知识、价值取向渗透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儿童的课外生活,在儿童参与社会生活中践行道德认知。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教材《绿色小卫士》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太湖由美变污染的过程,学生的心情经历了一个有喜到悲的历程。但是这样并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的。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中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并在课堂上交流。接着通过趣味课件指导学生给垃圾分类,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变垃圾为资源。在课堂最后启发学生环保应从身边生活做起,并将垃圾分类利用的知识教给身边的人,使学生树立起做绿色小卫士的使命感。社会是个大课堂,让学生的道德认识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践行,并让他们在践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4.改进评价方法,做到科学评价

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

“差异・合作”,这里的差异是指学生的个性差异,这里的合作是指合作学习。“差异・合作”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生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互学习。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照顾其个性,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思想品德课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不能就知识点讲知识点。然而,仍有教师在教思想品德课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味重视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抽象理论灌输,脱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考核机制仍存在唯分论以及忽视对学生品德习惯和行为考查的不合理现象。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突出人文启迪和人文培养,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与生活体验。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行“差异・合作”教学时应把握其课程性质,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面保持课程特色。

二、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课程目标,是其灵魂和生命,关系到其德育功能的实现,体现其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所以,“差异・合作”教学绝不是探寻出答案就是成功。通过“差异・合作”教学,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个性化的、复杂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践行和落实呢?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组合优化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力求使学生的情绪体验、问题探究、情境感悟更加深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渗透,在参与中积累经验,在体验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发展自我。

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时,为了解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立能力,课前开展了调查。有一小部分学生每天坚持做家务,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从不做家务,缺乏自理意识。基于此,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如小组策划“帮助父母做家务”,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展示的活动:为父母做一顿饭,自己买菜、烧菜;自制水果拼盘并赋予其主题;策划一次家庭大扫除活动等。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交流活动的成果和感悟,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打分。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他们的情感是热烈的,交流是积极的,感受也是深刻的。如此不仅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燃起了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其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才能在活动中得到不断孕育与成长。

三、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特性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思想品德课“差异・合作”教学中,教师课前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关注、思考相关话题,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和情感,使小组合作时有话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焦点时事设计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起其合作的意愿,并在观点交流碰撞中达到提高认知、升华道德情感的目的。

教学“拥护党的领导”时,课前小组分工合作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能力强的学生可开展街头访谈、问卷调查,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能力欠缺的可询问爷爷奶奶,总之给予学生多种选择。课堂上,组员间分享素材,小组间展示成果,感悟社会的变化发展。教师借助学生展示的素材,引导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探究取得成就的原因。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升华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情感、品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终结性评价通常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存在片面性。然而,现今仍有很多学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第9篇

关键词: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落实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载体,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品德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德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应重视对小学品德课的评价。

一、科学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与调控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系统的一部分,能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与归宿。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体系构建的四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

(3)个性化原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有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二、准确落实评价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完整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全局,新课标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三维目标要全面考虑,不可有所偏废,在具体的每节《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目标,更要全面完整。

2.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如何发挥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性质的首要因素,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结合,倡导合理灵活利用各种课堂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所以在新课堂中教师教学思想应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倡导,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你能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设?”学生可从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法制建设,兴建生态农业、加强管理和开发,发展旅游业,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多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不仅要在教学思想上“放得开”,而且要在教学行为上“放得下”。

再次,师生互动有效。“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包括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答问、讨论、填图、作业练习训练等。

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看学生表面的“动”,更要看学生内在的“动”。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动”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使他们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一种跃跃欲试之中,这种“动”才有实效。例如:讲授“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时,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究竟哪个作用更大?”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法律的作用更大,有的同学认为道德的作用更大,同学们争执不休、各抒已见,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自己的观点,可让他们各自回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安排他们进行辩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又张扬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3.看知识掌握情况

一课一得这是我们对一堂课的起码要求,好课要使学生有感悟,要使学生受感动,一桶水和一杯水,不仅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知识储备上,更要看学生对这一杯水真正接收程度,还要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完整掌握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第10篇

关键词:差异 探讨 高校的品德考评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提高高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即为高校学生的品德考评。原有的考评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改革,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式,不仅造成考评结果不符合实际,更影响了考评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国的品德考评,西方更加灵活多样。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通过比较中西方品德考评的差异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考评活动,从中找出不足,学习西方的优点,从而设计并建立出能够体现促进考评基本理念的考评活动,使得考评活动更加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

1 中西品德考评的差别

1.1 品德考评的目的不同

1.1.1 中式品德考评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旨在知人

从古代先哲起,品德考评的主要目的就很明确,主要就是用来了解别人,只有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才能任人唯贤,才能因材施教。

我国现今的考评目的有所改变,主要有这样几种评价目的:①以教育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看作激励、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②以发展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的价值定位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上,其目的是鉴定性(选拔性)与教育性的统一;③以鉴定为目的:其目的是对评价对象给出一个结论和鉴定。然而,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品德考评的目的还是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教师往往都依据学生的品德考评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所在。

1.1.2 西式品德考评更看重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旨在发展人。

与西方社会强调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一致,德育评估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一些价值澄清方法或策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据此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念去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能力。

1.2 对待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法的态度有差异

1.2.1 西方多用定量考评

西方的品德考评在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多的注重评估的量化,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德育评估主要依赖于试验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估模型等的成果进行的。通过一定的调查表或评价量表等对个人的个性或品德进行鉴定即为量表评定法,在品德考评中多采用这个方法。而且西方对于品德考评测验的信度、效度的要求也很高。如确定问题测验第一版样本中有较大比例(超过10%)的被试被剔除出去了,这样就会影响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明尼苏达道德研究小组于1999年提出了更新版本,其在被试信度上也存在问题,但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处理。

1.2.2 中方有“由更看重定性考评转向更看重定量考评”的倾向

从总体上看来,当前品德评价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针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精确的量的认识,即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的数量化的描述,这就是定量评价。在评定的各个环节中应用数学的方法使得整个评定过程具有数量化、顺序化以及等级化,因此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是定量评价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以分定人等不合理的情况。量化评价往往把教育这个育人的复杂活动简单的数据化,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和最根本的内容。例如现在高校的综合测评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获奖就能在品德分中加分,因此平时爱好广泛、特长多的学生就能在德育中加很多分,即使其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很一般,但最终其品德测评分却很高,许多学生对此都很不满。因此人们在反思中提出了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为了阐明意义促进理解,一般都是力图通过自然调查全面充分的对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解释和评述。评价时评价者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且根据评价对象的品德表现进行选择性判断,从而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关于被评价者的品德状况。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方便操作,但是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公平、客观准确,同时也不能够做横向比较。因此,很多中国的学者提出在品德评价中应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品德包括多个方面,有些方面可以量化,而有些方面不宜量化,实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

1.3 品德考评的标准化程度有差异

由于我国的很多学者认为品德考评中的很多方面不适合量化,因此对很多品德考评中的内容考核的标准程度比较低,起初在实行的时候都是根据直觉针对学生的品德评价给一个分数或等级,没有规范的严格的评定标准,评定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程度上都不够准确,对于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太大的参考依据。现今高校品德加分则指明考核要点,评价等级及权值,最后计算出学生在每个指标上的分数,所有加起来则成为综合测评分,表面看起来很标准,其实还是自说自话,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品德情况。

而西方的品德考评更重视于定量考评,他们的考核标准相对要严格很多,测评标准以及法规都有相应的严格的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如诚实、正直、宽容、责任感、乐观、善良等;此外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如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等,并且还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

2 对我国高校品德考评的探讨

2.1 考评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长期以来的品德考评,都是将学生作为评价的客体,而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这种仅仅将学生作为评价客体的做法是片面的,主要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在接受教师等外部教育因素的影响时学生即为教育的对象,这时候学生就具有客体性;当学生通过自身具有的知识构建自身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又具有主体性,这时候学生是思想道德的主体。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就是考评,我们必须还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考评的时候,学生就是客体;当学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的对自身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审视、调节以及评价,自我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以往的评价缺乏认识学生具有主体性这一特征,导致了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很多学生在压抑的情况下产生不满甚至出现消极厌烦、应付以及抵触的心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才能够消除学生消极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考评的重要作用。

2.2 考评应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思想品德考评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甄别和发展等多种功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都注重考评的甄别功能而忽视了发展功能。我们把考评的结果与评优、奖学金、升学以及选拔等多种联系在一起,这样虽然有益于学生的管理,但是同时具有很多的弊端。如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注重分数而忽视素质教育,为了得到评优的机会而刻意表现等;考评往往是年终进行,可谓一朝定一年,不能够客观的评价一年的具体情况,因此,考评应当是过程考评,应当从德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就使学生了解考评的指标,明确德育教育的要求,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全过程的考评才能真正的反映一个人的综合品德水平,才能够得到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相关数据,才能更加准确的指导品德评价工作。

2.3 考评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考评结果往往都与学生的奖学金、升学以及评优等息息相关,这种做法原本是想强化考评实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长远影响的作用,因此,将考评结果与学生的利益相关联。但是施工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如此,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这些荣誉,经常为了得到这些切身利益而积极表现,特别具有功利性的对待考评;由于很多学生的基本水平差不多,如果自己没有被评上或者差一点往往又会牢骚满天飞,甚至很多同学之间由于争夺荣誉而造成矛盾;还有的一些同学为了得到好评而过大的夸大自己的成绩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等等,这些都造成了考评结果严重失真,因此,这些考评结果对于评优等不具有真实的参考意义。因此,考评更应当启发学生的道德需求,重视学生内心的激励,避免考评对学生造成心理恐惧等。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长,渴望成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发展,考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促进他们成长的,不是给他们施加压力的。因此,实施考评应当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活动成长。考评不应当仅是一个奖励或惩罚的管理机制,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措施。

2.4 考评应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考评活动的另一个思想就是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评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通过考评活动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收益得到成长,这才是考评活动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和潜质,我们应当从学生个体的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考评项目;此外,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接受的外界事物等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层次以及能力和个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够采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肯定是不公平的,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无益的。考评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在考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横向比较,也要更加客观的进行学生自身的比较,即昨天与今天的比较,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提高自信。如果一味的横向比较,有的学生一直在后边的话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综合评价学生的横向与纵向评价,以便学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变化以及发展程度。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道德考评经验,与中国高校的实际现状相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考评机制,而不能仅仅片面地评价学生,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发展及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孙爱莲.小学生品德评价现状调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3年.

[2]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30条)[N].文汇报,2001-08-

16.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美]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德育管理;实施;检控;创新

一、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1)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

(3)确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针对德育的固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此外,计划阶段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经验不足和体力不强等特点,注意德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二、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小学德育管理网络和统一的指挥系统。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监督检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质量的评定以及总结等工作,这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开辟多种教育途径,使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无所不在。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仅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单一途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开辟德育工作的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课外,还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于课外和校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三、质量检控

(1)制定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度,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制定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

(2)加强德育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德育质量的检查是通过调查统计、测量等方式对学校或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查的过程。检查可分为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题检查等,并把通过检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从教师、学生、德育资源、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及德育环境等方面寻找影响德育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德育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影响学校德育质量多种偶然因素与系统因素施加干预,而使德育质量向理想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德育的质量检查是德育控制的基本依据。

(3)德育质量的评定。它是对小学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作出评价,并以德育质量为依据来衡量德育目标达成度的一项工作。科学的评定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要防止片面地以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多少和活动的热闹程度等表面现象来评定德育质量的倾向。评比是激励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好方法。评比只是手段,导向才是目的。而且评比的过程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对学生的评比要抓“三头”带全校,期末,学校对三类学生代表表彰:进步大的学生,兴趣特长获奖学生,三好学生好干部,针对不同情况正面引导,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分别让他们代表在校会上发言,带动各类学生前进。激励其他学生争做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好学生。

四、总结创新

一个月的德育计划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以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发扬工作中的成绩,寻找差距。因此,总结可以积累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实施情况,最为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结合下一阶段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更加完美的德育工作计划。

因此,总结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是促进德育管理科学化的一条基本途径。小学德育管理除必须重视以上四个环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不断提高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使他们明确德育目标和任务、增强责任感,通晓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其次,要切实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由于德育工作细致复杂,牵涉面广,因此,一定要协调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德育管理工作一定要贯彻方向性、统一性、示范性、连续性、吸引性等原则。

总之,加强小学德育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德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切实地抓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才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小学教育真正高质量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涛.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董祥智,萧斌衡.学校管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3

[3]孙莉莉.网络对学校德育上作的挑战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0.

[4]刘敏.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8.5

第12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开展,这是一场革命性、颠覆性的课程改革运动,主要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完全变革,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由教师灌输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由重知识内容向重思维方法转变,由重学科知识目标向重情感态度目标转变等等,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学习方式转变的革命,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促进人的成人、成长、成才为根本发展目标。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从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三方面阐述笔者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学科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策

新课程改革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与评价方式,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一、全面更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大都内容空洞乏味,很多都是政治概念、国家政体、国体、政策法规等等,教师也基本以填鸭式灌输为主,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毫无兴趣。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来自学生身边的素材,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和社会上热点问题很感兴趣,并且记忆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必须尽量地围绕学生的热门话题展开教学。比如在讲《生命和健康的权利》时,可以选择昆山中荣公司粉尘爆炸事件、非典事件、“5.12”汶川地震、昆明砍人事件、明星吸毒事件等实例组织教学,既教育了学生要珍爱生命,又教育了学生要尊重法律、敬重法律的权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同时,笔者在教学当中采用了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艺术人生》、《鲁豫有约》、《今日说法》等栏目作为案例,当事人在诉说人生故事时,倾听者在整个过程中,唤醒和分享着生命体验。实践证明,一部好的电影、一个好的案例对学生印象非常深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多元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大胆尝试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而也就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合作,与人合作是社会生存的基本素养。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时,启发学生用理性消费等相关知识点独立思考:“一些同学拥有某件名牌商品,怂恿你也买,你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经四人小组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从中锻炼其思维。在分析与思考中,使学生体会在两难情景中作出选择的艰难,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在自主合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当然,创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旨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积极探索多元科学的评价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科的学业评价,应既要考查学习结果,也要考查学习过程,既要考查知识能力,也要考查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感,要把认知同行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学生。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科考核的实际出发,构建形式上以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内容上的认知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的过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科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思想品德好的成绩不一定好,相反成绩差的思想品德、个人素质也不一定差,我们要鼓励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中有所体现。那么如何德育效果与思想品德课评价结合起来呢?考查和评价德育效果,应对德育考评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考核:定量考核采用记实加分和记实减分。记实加分内容包括:参加全国、市、区和学校的各类活动和竞赛者;在行为规范评比中班级获奖牌时,全班同学每人可加分;担任学校值勤员认真负责,劳动认真的同学;整学期作业没有不按时交作业记录者;担任学校、班级团队干部,在学期总评时酌情加分;获各级先进荣誉称号者,按等级加分;为社会、学校、班级无私奉献,做好事的同学或受学校通报表扬者;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者;学习态度刻苦、认真有较大进步的同学。另外,未列在加分项目内的,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标准加分,全班举手表决通过。记实减分内容包括:无故不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者;教室卫生检查中,因不合格被扣分的值日成员,无故不参加值日者;违反“一日常规”要求者;旷课者,多次不交作业者酌情减分;测验、考试作弊的同学;受学校通报批评者。未在本减分项内的,可视具体情况,参照相关标准减分。定性考评: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定、考核小组评定及班主任评定。最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成绩有学科成绩和德育成绩共同组成,各占一定比例,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是学科教学的一部分,其德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样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元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俊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