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时间:2022-07-29 18:4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第1篇

范诵激情 自诵悟情 美诵入境 歌诵移情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从诞生起到现在大约3000年,它一直是文学的主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人们有感于外物,情发于内心而形之于语言的,诗歌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精炼含蓄的语言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这是诗歌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诗歌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诗在诞生之初就同“歌”紧密联系在一起,《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尚书?尧典》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歌”,就是通过声音的轻重长短顿挫的变化而表现语言,传达心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吟诵”也是“歌”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得用语言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就用歌唱。可见,歌能让人们更充分地抒情言志。这便是我们现在称诗为诗歌的原因。既然诗与歌有如此亲近的渊源,既然诗自诞生起就可以用来歌,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诗歌的这个特点,倡导对诗的诵读、歌吟,让学生在诵读、歌吟中涵泳诗意诗情,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情感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提高语言素养,增加文学积淀,培养高雅情趣。下面笔者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诵读的作用。

一、范诵激情

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

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诵。这些朗诵作品,无论是节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音调的高下、感情的表现,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运用,都可谓字字有情,声声入心,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学习之初,在学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通过听名家朗诵,调动学生学习品味这首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发生初次碰撞。

二、自诵悟情

教学步骤:学生自诵、跟诵《再别康桥》。

听了名家的诵读,往往会激发出学生自己诵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这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诵读冲动,所以接下来要让学生有自我诵读的实践。在这一步骤里,可以先让学生自诵,然后让学生跟诵。自诵的目的在于自悟,在于熟悉诗歌内容;跟诵的目的在于模仿,在于进一步的领悟。在名家的引领下,学生会在诵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初步品味诗情,把自己所感悟到的诗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当然,学生也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和名家诵读的巨大差距,从而生出一种缺憾。这种缺憾,往往可以让学生生发进一步赏读诗歌的渴望。因为只有对诗情有了正确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声音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到位地表现出来,这就为下一步赏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美诵入境

教学步骤:鉴赏诗歌意象,体味作者情怀。

“美诵”重在“赏”,以赏导诵,旨在美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通过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情志。大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一种意境,通过意境来实现作者表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强调“思与境偕”“情与境会”,鉴赏诗歌而不“入境”,只能在墙外打转。诗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诗人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意象构成画面中的境界,一个是诗人通过审美联想或想象所创造的画面之外的境界。画面中的境界,我们可以凭借诗人的描写“看到”;而画面之外的境界,我们却必须追寻着诗人的情思并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去揣摩,去想象。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画面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思意志,体会画外之境,就是通过画内之境感知作者的情感世界。简单地说,所谓“入境”,实际上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美诵《再别康桥》一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作者写到的意象,构造诗人描绘的画面。通过默读,学生不难找出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金柳”“青荇”“潭”“星辉”“夏虫”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画外之境:作者把康桥的“金柳”写成妩媚动人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总“在我的心头荡漾”让自己难以割舍,魂牵梦萦;把康河的“青荇”写得“招摇”撩人,以至于“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而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更是蕴育着五彩斑斓的梦想的“彩虹”,以至于使作者有了寻梦的强烈冲动,轻摇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甚至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但作者忽然又觉得“放歌”不合时宜,它会打破康桥的宁静,会破坏康桥的婉美,所以他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至此,我们深深品味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情留恋和告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淡淡忧伤。体味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教师再从读的技巧上给学生给以点拨和指导,包括语速、语调、节奏、重音等的把握和表现,最后让学生尝试美诵诗歌,学生大多会逐渐进入诗境,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作者的情怀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四、歌诗移情

教学步骤: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2篇

关键词:诗歌;情景教学;艺术手段;想象;朗诵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22-01

情景教学法非常适应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中诗歌与其他类课文的共同性和不同点,展开有效地情景教学,引起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一、利用多媒体和多种艺术手段创设情景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综合运用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表现形式,创造诗歌学习的情景,强化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的实境感受和文本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1.美术情景

教师根据所学诗歌的描述情景和表达意境,利用实物(绘画作品)、电子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再现诗歌描绘的美妙画面,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比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宋词时,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有关赤壁的山水画作图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的解释,配合词作本身的讲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之中体会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对三国赤壁之战的感情,以及通过词作所表现出来的意气风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音乐情景

古体诗以其规范的字数、严谨的格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的形式美和节奏感,现代诗歌也在意境、形式、旋律上体现一定的音乐美。教师要善于抓住诗歌的这些特点,利用音乐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前,有很多古代和现代诗歌都被改编成了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李清照的《如梦令》(蔡琴演唱),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邓丽君演唱),白居易的《忆江南》(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演唱)等都被改编成流行音乐且被广为传唱。教师要搜索和积累这些音乐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应用,辅助诗歌的教学。比如,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在讲完课文之后,播放歌手李健改编的歌曲《再别康桥》,让学生在淡淡的钢琴声和歌手美妙的歌声里去体味诗人当初对康桥的离别愁绪,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影视情景

有些诗歌作品的背景故事、诗人传记等都被改编成了影视、戏曲、戏剧作品,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各种时尚与古典相结合的新艺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以便更好地应用到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到孔子的《论语》及相关诗歌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学校多媒体播放电影《孔子》,通过电影的情景再现和主题曲《幽兰操》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在视听享受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孔子的高尚美德和仁者思想。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电视剧《坡》,让学生通过电视剧的情景呈现来感悟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关心民生疾苦的伟大情怀,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诗歌作品,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设置问题,激发想象

创设问题情景是情景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比如在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春花秋月”本来是人间美景,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早结束?“又东风”的“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提到的月亮含义代表了什么样的意象特征?最后,作者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以往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描写愁绪的经典古诗词名句?设计这些具有情景化特征的问题,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亲身体验各种诗歌意境,帮助理解诗歌内涵。

三、感情朗诵,深入体验

诗歌具有朗朗上口、易于成诵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诗歌的这些独特的感情特征来给学生做朗诵的示范,并让学生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达到感悟情景、掌握知识的学习目的。

首先教师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预先熟悉课文的感情表达和情绪特征,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朗诵的音频、视频、背景音乐等,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或婉约含蓄,或豪放豁达,来确定自己的朗诵风格,巧妙运用节奏的快慢、音调声调的起伏强弱、手势体态语言的表达、背景音乐的播放等等,来带领学生进入设个所描绘的情景,获得独特的体验和心灵的升华。比如,在朗诵《将进酒》时,教师要用高亢豪迈的语调来表现李白大气磅礴、乐观旷达的诗仙气质;在朗诵《醉翁亭记》时,要用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调和语速,充分展示“也”字在行文中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朗诵出一种怡然自得、似醉非醉的悠闲情趣等等。

以上所说的情景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使用的,教师要根据教授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美术、音乐、多媒体影视技术、朗诵、讨论等多种方式来促进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情景再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3篇

今天下午,在灯光舞台上举行了6年纪原创诗歌朗诵会。所有6年级的师生都来观看。终于,伴随着轻快的音乐,4个主持人翩翩地走上了舞台。在支持人富有韵律的声音中,诗歌朗诵会就此拉开了帷幕。

这次6年级诗歌朗诵会倍受师生的关注,大家都带着很高的期望安静地坐在台下。此时的天空骄阳似火,同学老师们却依然稳如泰山地坐着,这也不难看出大家很期待诗歌朗诵会的开始。半晌,第一对朗诵的同学自信地走上舞台,这是,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舞台上。

演出开始了一会儿,上台表演的同学丝毫没有往日的紧张。想必是练了好些时日,在舞台上无不是挺胸抬头,个个诗句衔接得天衣无缝。此时此刻,想必周围的老师心里应该都很高兴吧——自己的学生发挥得这么出色。作为老师,学生的成绩也许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将诗歌朗诵会推上的是4班的班主任窦老师朗诵的《再别康桥》。声音时起时伏窦老师深深地陶醉其中,读得旁若无人、读得激情澎湃。台下的同学们也都听得如醉如痴。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天空上的鸟儿也听了下来,倾听着徐志摩美妙的诗歌。

让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6()班的朗诵。他们编排得格外有新意——边展示相关小报边朗诵。错落有致的形式使得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眼前一亮,背景音乐也配得十分融洽。

我们班的朗诵也不甘落后,只见小演员们各持蓝色文件夹,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舞台开始了悦耳动人的朗诵。比较有趣的是,我们班的小演员们好像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诗里了,下台的时候走错了方向。因为喊口令的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向左向右转!”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头刚转往左边,听到命令之后,又急忙将身子转向右边。下台后绕了一大圈才绕回班级的地方。

这次6年级诗歌朗诵会举办的十分成功,台上的同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同学也都安静地坐着听。大家都背这一首首同学们自己写的诗深深地打动了。正如背景字幕上所说的:“诗心如虹!”

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诗歌教学;音乐;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22-02

在语文课中,诗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诵、感知、体悟和理解,领悟诗的意象内涵和艺术魅力之所在,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诗歌本身的抽象性,学生总是很难体会到诗歌的美感,以至于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诗歌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分析多了,不仅学生入坠五里云雾,诗歌本身也支离破碎,美感不再;分析少了,学生浅尝辄止,难以体会诗歌的神韵。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教学工具,用音乐来代替心中那些无法言说的感触,用音乐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让音乐注入枯燥的课堂,激发学生走进诗歌的兴趣。

将音乐融入诗歌教学过程的可行性

音乐之美与诗歌之美具有互通性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琴歌”是吟唱的,作为古希腊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诗体,它就是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圣经诗歌”是吟唱的,唱诗班带着动人的故事和对上帝的赞美与敬畏,跨越了滔滔的历史洪流;《诗经》是吟唱的,正所谓“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汉乐府是吟唱的,两汉乐府本就是音乐管理机构,许多民间歌谣也正是通过在乐府演唱,才得以流传下来;词是吟唱的,每一个词牌固定有一种曲调,“依调填词”是它创作的一大特性。由此可知,诗歌和音乐实乃一母同胞的姊妹艺术,诗歌之美和音乐之美在人类的艺术长河中早已相互交融,难分你我。

用音乐可以重塑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脱离不了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的影响,诗歌本身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时代的印记,离开背景解读、感悟诗歌不免雾里看花,难解其味。诗人的创作过程是由情感而文字,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由文字而情感,实现诗歌背景的重塑是协助学生完成这一跨越的捷径。学生受自身年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的各种因素影响,很难准确定位诗歌的背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语言的方式来介绍背景,这很难改变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作者、作品的错误习惯,也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受诗歌之美了。音乐则恰恰能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一段合适的音乐能够让学生直接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所思所悟,或苍凉、或悲壮、或喜悦、或淡泊、或郁郁寡欢、或春风得意,音乐可以其独特的魅力穿透时空,并润入心田。

用音乐可以体验诗歌的音韵 诗歌的美,除了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意境之外,还有那内在的、和谐的音韵美,只不过印在课本上的诗歌没有节拍、旋律,对一名普通的中职生而言,其很难体会到这种美。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感受那“进入美的世界”的旋律,可以触摸那“体验审美境界”的和声,强弱、长短、畅涩的韵律都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用可直接感受的音乐韵律带动学生体验诗歌的音韵美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通过音乐产生的韵律共鸣引导学生建立诗歌的“曲谱”,在音乐旋律的反复呈现中,自然而然体验到诗歌由语言构成的内在的、和谐的音韵美,从而得到一种具体的美感的愉悦,不仅能让学生恢复诵读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借此打开诗歌的大门,走进诗歌的世界。

音乐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用音乐导入课程,营造情感氛围 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意志,只有在与作者相似的情感氛围中品味诗歌才能跨过时空、产生共鸣。当铃声响起,教室里荡漾着或喜或悲、或急或缓的旋律,慢慢地酝酿、积蓄、引导学生的情绪,利用音乐铺垫,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氛围,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使他们的身心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一同欢欣鼓舞,一同黯然神伤,让他们逐步靠近诗人的情感世界,进入到作品的情感空间。当《静女》遇到《致爱丽丝》,那是豆蔻梢头初见的心悦相知,羞涩懵懂却真实;音乐缓缓响起,我们仿佛窥见了静女内心那小小的喜悦,与恋人约在城角相见,却偷偷躲在一旁,看恋人在那抓耳挠腮,苦等徘徊,忽而跳出,轻轻拿出代表心意的彤管。当《再别康桥》遇到舒伯特的《小夜曲》,轻盈的节奏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淡淡的、舒缓的小夜曲犹如诗歌淡淡的开头,又淡淡的结尾,淡淡中却又包含了几多复杂的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音乐中,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在夕阳映照下的男子,有着淡雅如兰的忧伤,似乎他正回忆与剑桥青草春晖般的邂逅吧。当《国殇》遇到《WAR》(电影《珍珠港》配乐),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地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乐曲的强烈气氛和激昂气势映衬出人马相错、旌旗蔽日的战场情景和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

用音乐布置背景,提高朗读效果 诗歌本身有一种声韵之美、情感之美,把握诗歌音乐美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涵咏”。朗读诗歌时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而且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和听者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致橡树》时,笔者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把握恰当的朗诵节奏,感受诗人渴望而坚定的心;用《长江之歌》作为《沁园春·长沙》的配乐,景情交融的乐曲和融豪放、婉约于一体的诗歌相得益彰,帮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那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用古筝曲《琵琶语》作为《琵琶行》的配乐,缓缓的乐曲时而凄凄切切,时而悠扬回转,帮助学生把握低沉的朗读节奏,将悲、慨紧密结合,体会那种悲凉哀怨情感。

用音乐激感,开启审美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是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的催化剂。根据音乐特定的情感内涵,再辅之以具体的文字空间,便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启审美想象的通道。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播放《蓝色的爱》,让学生闭上眼睛,放飞心情,感受大海与幸福的气息;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可播放《英雄的眼泪》,让学生回忆苏轼的生平,想象英雄面对赤壁古战场时的身形姿态,感受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无奈;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可播放《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让学生遐想秋日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感受王维骨子里的清和冲淡。

音乐在辅助诗歌教学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音乐可以融进诗歌教学,为课堂带来惊喜,但它并不是主角,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不能喧宾夺主。

选择的音乐要与诗歌内容、情感、意境契合 音乐的种类繁多、情感不一,在选择音乐时要考虑到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意境。如果说诗歌是一个人的话,音乐就是衣服,要从款式、颜色、花饰等方面考虑寻找到合适的衣服,来衬托出主人的内在气质。有些诗歌不同部分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承载的感情变化跨跃很大,在营造意境时教师需要选择多段音乐或者剪辑组合进行辅助教学。对于这样的音乐使用笔者也曾做过尝试,但效果不佳,极易混淆学生的情感融入。

选择的音乐要与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契合 无论用怎样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如何使课堂背景音乐能适应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因此,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音乐,甚至可让学生参与音乐的选择。笔者曾经尝试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试着给诗歌寻找合适的配乐,结果令人惊喜。比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学生找来了《天空之城》的乐曲,全班同学随着舒缓的音乐,一起走入徐志摩的康桥,感受那种惆怅与温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响亮的掌声,那是他们对自己的肯定与赞美!

要注意控制音乐的使用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播放的时间太短,会达不到既定的效果,而长时间地播放音乐,则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教师在选择好音乐之后,需要对播放的时长进行测算,以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作为朗诵背景的音乐,有时要根据诗歌内容、节奏对乐曲进行剪辑、拼接。

以上只是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诗歌的学习本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需要深入研究的过程,本文所涉及的只是音乐在诗歌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一些作用。然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并不具有绝对性,并非所有诗歌教学都需要使用音乐,并不是所有诗歌内容都适宜编配入音乐,如果不加区别地一味追求音乐的运用,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也是诗歌教学过程中使用音乐最需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翠香.让音乐融进诗歌教学[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7).

[2]冯杰,刘洪峰.音乐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J].教研天地,2006(4).

[3]刘造良.让优美的旋律走进语文课堂[J].教育交流,2009(3).

[4]李嬿,吴寅洁,徐旖旎.用音乐进行诗歌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2009(3上).

[5]黄珊.音乐与诗歌教学[J].现代语文,2004(12).

第5篇

关键词 诗歌;诵读;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3―02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琅琅的读书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思,陶冶他们的情操,更能够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更是至关重要。诗歌的语言含蓄而优美。成功的诵读不仅可以展示诗歌语言的音乐、韵律之美,更可以让人领悟到诗歌优美深邃的意境,从而受到艺术美的感染熏陶。

诗歌诵读从其效果来看可以有以下四种境界:

1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得体,这是诗歌诵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较低层次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古今异读、通假字、多音字等的读音。例如:高中教材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因为“早生华发”一句,根据《念奴娇》的平仄,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现代汉语的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中的“潦”字,是多音字。在此语境中是“雨后积水”的意思,应该念“lao”,不能念成“liao”。

其次要注意句间停顿、句中停顿以及诵读时的语调。句间停顿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一些。而句中停顿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可分为自然停顿、音节停顿、情感停顿、意义停顿等。把握准句间与句中的停顿,还要在诵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开篇,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喊”是惊异之辞,可读得高昂。“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等语气词可延长。“蜀道之难”,要读得平缓,略作自然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以体现作者的赞叹之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作意义停顿,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渡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以拟人和衬托之手法描摹蜀道之难行,读后可稍作情感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特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语速不宜快,“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至“仰胁息”作自然停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的意义停顿,准备进行下一层的朗读。

2 理解内容。读出意境

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进行诗歌诵读时必须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诵读时传达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例如诵读《春江花月夜》。首先应了解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即从内容上把握诗歌)。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图。在本诗中,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作者通过“月”这一特定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迷离,幽美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传达出一种“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的情感。所以诵读时,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哀。在诵读本诗时可以配以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3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要达到这一较高层次的境界,就要在诵读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的共鸣共振。也就是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会到的诗歌情感诵读出来。很多诗歌,其作者与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就要深入把握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而读者只有将自己的领悟与之结合,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诵读时成功地将诗中蕴涵的情感展现出来。

以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前3节为例。这首诗作于1968年。对于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现代青年来说,怎样才能“感受共鸣,读出情感”呢?诗歌的开头作者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接着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强烈地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是在人生承受巨大苦难时内心不灭的信念!第三诗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在逆境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在诵读时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诗歌情感展现出来。

4 入情入景。读出美感

读出美感是诵读诗歌的较高层次,要求做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作品和自我。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6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课堂 新课程

新课标对必修课程的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

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每一位中职老师思考。那么吗,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合理、有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转变教学观念,谨记以生为本

深刻领会"教"与"学"的真谛,有教与学有机结合观,真正认识到"教"就是激励、引导、参与互动。"学"就是学习主体在有效的激励、引导下,积极高效的自学、互动、发展的过程。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由学生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观念,实现课堂主角的转换。"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往往沿袭普通的方法组织教学,没能对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给予新的定位和认识,以致于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因此,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的发展。

2.1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去领悟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语文在作为基础学科、发挥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在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素养意识,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人格情操、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语文教学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例如,在给服务类学生讲述外来文化作品的教学中,要注重阐释作品中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蕴。如此一来,一可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二可使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民族文化的特性,三可使学生获得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以此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得以补充、完善和发展。

2.2 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

职业学校的教育简单理解就是让学习的学生掌握一门可以生存的技能,再加上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差距,必然会造成对职教语文教学内容理解的偏差。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多加引导和鼓励,允许和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或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时,予以耐心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课文,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的见解,得出有个体差异的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感官性

作为中职语文,应适应信息时展的趋势,适应现代教育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想尽办法,激活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创新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充足完备的教学设备资源,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其成为中职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多媒体的图像、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处理功能,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感官性,刺激学生的五官功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感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我在讲授《再别康桥》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当屏幕上出现康桥如诗美景:那夕阳下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青荇、榆荫下的天上虹……,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轻柔舒缓略带伤感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沉浸其中。在柔美钢琴曲音节的波动和旋律中细细体会徐志摩依依惜别之情,品味诗歌轻盈的节奏,感受诗人离别康桥时此起彼伏的心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使语文教学的感官性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洋溢的立体动态的优美意境,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4.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7篇

一、将流行元素引入教学中

如今的语文教学,面临“传统”与“创新”的考验,有人说这就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国语文经过几千年来厚重的积淀,自有她魅力无比的一面。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同样有纷至沓来的各种时代新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将“新”与“旧” 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想,在教学中,若将动漫、音乐、舞蹈等多方面因素应用到教学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我在执教《论语》时,就将西方流行音乐引入教学中。教学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论语》写得经典吗?

生:太经典了!

师:那么,同学们说,外国人会迷恋我国的经典之作吗?

生:当然会。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将《论语》中的几个句子用英文翻译过来,搭配上慢摇滚乐朗诵出来。

生: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师:Confucius said:“Isn’t it a pleasure to study and practice what you have learned?Isn’t it also great when friends visit from distant places? If people do not recognize me and it doesn't bother me,am I not a Superior Man?”

师:同学们觉得用这种方式朗读出来有趣吗?

生:有趣!

师:接下来,我们再配上优美的古筝曲来朗诵《论语》。

(学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说哪一种更美,更有韵味?

生:第二种!

……

结果可想而知,那节课同学们唱得开心,读得也很投入,并体会到我国经典作品的韵味和古典音乐的魅力。如此,将流行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流行元素的融入更能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达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古已有之。读写结合,即是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这种方法让学生阅读文章有了体会、理解后,再去改写仿写,那写出的文章就不会空洞无物。

一教师在执教《与朱元思书》时,要求学生将其喜欢的部分改写成优美的散文。一学生是这样写的:“风,你的颜色为何?烟,你的消散为何?当天地浑然一体时,我也是天地间一粒种子,我独坐船头,心底如这千丈碧水澄明如镜,峰峦迭起的是心胸,游鱼摆尾的是心情。这样的山水是天地的精灵,是绝世的好画。人世间的种种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

瞧,我们的学生多么有才能啊。这段教学实录对我触动很大:如果让学生直接写散文,很难写出这么美妙的句子,可是古人既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能指导学生翻译出来,进而改写仿写呢。我们要更多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当今的课堂,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语文教学与互联网络、多媒体结合已经越来越普遍。“凡音者,生人心者也”;“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可见音乐和图画给予人的情感影响之强烈。今天,多媒体综合地利用声音、图画、文字、表格等媒介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如我教《别了,“不列颠尼亚”》,用多媒体展现英国国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把学生带到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教《荷塘月色》,我们可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让学生想象月下荷塘的景色,追想作者的情思。这样通过视、听等颇具美和趣的方式,就使学生的身心受到陶冶和感染。如今一些学校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可以直接在投影上进行写话、切换、当场动画、电子笔删改等诸多操作,我们在执教时亦可灵活地运用这些功能,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粉笔板书的教学时间,还可以使教学更便捷有效。

四、继承传统,将阅读和想象教学相结合

首先,我希望阅读成为美读。什么是美读?叶圣陶先生把有情感的朗读称为美读,“就是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可见朗读是学生欣赏美的第一步。朱自清先生也曾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创设良好的欣赏氛围,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气势,受其感染,以达到怡情、怡性之目的。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我们可以朗诵为切入点再现康桥的美。该文极具音乐美,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调音量、语速、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共鸣,感受作者依依不舍的离情。再如教《雨巷》,可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技巧,掌握语调的高低,在节奏的快慢变化中体味哀婉、凄美、感伤之美,从而增强他们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认识。当然美读也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对所读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如果没有理解文章,而只是无意义机械地朗读,那效果将是极差的。

其次是想象。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审美想象实际上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化虚幻为实物,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的过程。

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如何让学生去体味旧北平那种清、静,又稍带点悲凉的独特之美呢?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放电影”。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五幅秋景图,将这五幅图用“蒙太奇”的手法在脑中加以剪辑,以领会郁达夫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又如,对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溪边的夏景,小儿卧躺的情态、剥莲蓬的动作等,充分领略小儿天真活泼又顽皮稚拙的纯真之美;而对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更须充分发挥自由的想象,来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状态。

第8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就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语文教师应该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诗歌学习。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的阅读,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进行讲述。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诗歌情境,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介绍诗歌背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诗歌的背景,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诗歌学习,从而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例如,在讲述《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的形式进行作者背景和诗歌背景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会现当代诗歌的关键,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诗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质疑问难是学生创新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教师怎样将问题适时地抛给学生,这关系到教学提问能否成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善于提问,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立足学生兴趣所在,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用提问点燃他们探究语文诗歌的热情,在无形之中启发并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诗歌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语文诗歌鉴赏课堂的基本理念得以实现,让课堂焕发出新的亮点。

三、朗读训练中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想象

吟咏与诵读是诗歌教学中最为直接有效的审美鉴赏方式,中国的诗歌和音乐是同源共生的两种事物,所以它们都极讲求韵律节奏,音乐美感十分突出。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当给学生提供有感情朗读的机会,比如接触苏轼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即应使学生感受到该词的音韵变化,像开篇时的“大江东去”气势极为恢宏,然而到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句时,情感则倏忽如潮水后缩,变得含蓄多情。整首词的奔放不羁在句句吟哦间变得酣畅淋漓、音韵铿锵。也就是说,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指点学生读到诗歌中的节奏缓急、读到诗歌中的音调高低,那么学生则有可能更理想地把握住诗歌的情感态度,这就为接下来的细致分析省了不少力。朗读对学生诗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慢慢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品的写作背景。优美的诗歌具有非常大的朗读价值,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描述的意境,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想象。只有对诗歌能够熟练地朗读,才能够慢慢体会诗歌的深意,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整首诗歌。此外,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联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只有其思想遨游在诗歌的意境中,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诗歌中蕴含的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诗歌朗读训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增强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

诗歌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的。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给学生讲清诗歌体裁演变的背景,让学生详细了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不容易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诗歌朗读,弄懂诗歌中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的意思,明确诗歌的结构。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特点,明确诗歌表达的技巧,让学生掌握现诗歌的意义。最后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愉快式 学习

引言

愉快式学习能够寓教于乐,老师从乐教入手引领学生乐学。在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情感沟通,在教学的时候加入愉快学习的理念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也是实现新课改要求的途径。

一、构建能够让学生愉快学习的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并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进其人格品格的完善塑造。所以学校和班级要明确教学目的,依照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健康优美的教学环境,这不仅能够体现教学文明,更能够依靠环境影响师生的教学心情和学习态度。在班级中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悬挂书法字画、张贴优秀范文,在肯定鼓励学生成绩的同时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同学能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交流

想要实现愉快教学,必须要将师生双方联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教学目的。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特征比较明显的时期,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双方的配合合作,完成愉快式教学。只有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自身学科的优势,运用一些能够引感共鸣的文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沟通,实现和学生心灵的沟通,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语文知识,并且能够在出现疑惑的时候及时向教师求助,促进愉快式学习的进程。

三、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气氛

想要实现最佳的愉快教学的效果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的配合,也就是说要营造出能够符合学生学习情感的愉悦的课堂的气氛,保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动。首先教师要保证和颜悦色的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是最需要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的课堂,文章的思想情感、情绪表达都要通过老师的言行传授给学生。面带微笑的老师,给学生留下温暖的感觉,自然会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近,愿意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再有老师要在教学中投入饱满的热情,通过端庄的仪表、亲切的语言、激情的讲解、和蔼的眼神,向学生传授所要讲解的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最后要重点强调教师的强化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正强化加强学生的愉快心情,还可以在课堂中渗透竞争性,教师可以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互相质疑,最终寻求解答。这样一系列的轻松、有趣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课程学习的兴趣。

四、要正确把握教学节奏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像乐队的指挥家一样合理控制整个课堂的节奏,详略得当、轻重缓急都有控制,才能够适时抓住“听众”的心,这里的听众就是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兴奋节奏,保证教学环节能够与之配合,通过对高中生大脑兴奋曲线的分析,可以得知在五十分钟之间大脑会有一个疲劳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找同学阅读、朗诵,或者通过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度过疲惫学习的时间段。另外教师要在整个课堂的时间安排上体现出详略得当,比如说课前阅读的时间、课上分析的时间、学生讨论的时间、文章思想总结的时间等方面都要在上课之前规划并在课上依照步骤进行,这样控制的课程节奏不仅能完全深化教学重点,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加强阅读课文的主动性。

五、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电教设备、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教学生动化,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语文课堂上电教工具等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能够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直观,使之前传统沉闷的课程学习变得生动和有趣,这是实现愉快教学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满足新课改环境下素质教育新的要求的具体实施手段。比如说在《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录音朗诵,配合背景音乐,将诗中表现的美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根据优美的旋律和诗词语句在脑海中想象波光粼粼的河畔,河里的青荇“柔柔的在水底招摇”,体会那种轻轻地走、轻轻地来的静谧,在心中感受“天边的云彩”的自然美,将整首诗的思想感情推向,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在学习《荷塘月色》的时候通过展示网络上搜集类似风格和主旨的影像和图片,展示月光泻在荷塘中的美感,配合背景朗诵的美感引领学生深入到静谧美好的荷塘月色中,感受自然的美。然后回过头继续带着直观的感受回到课文的学习,这时候脑中有情景的学习,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结论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愉快教学,可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见识融合到一起,在完善课堂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堂知识向实际生活的延伸,争取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当中,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加强其主动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家林. 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和声课教学之我见[A]. 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

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诗意课堂 精神升华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在《艺术的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富有诗意”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让师生诗意地栖居于课堂之中是语文课堂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语文,其诗意原本就无处不在,理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栖居地。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渐渐背离了学生的精神家园,急功近利地硬性灌输,则使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性和超功利的审美意识和熏陶功能化为轻烟,成为泡影。有了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才会有飞扬的激情、瑰丽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才会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共鸣。

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呢?

一、诗意的生活是诗意课堂的源头

要营造诗意的课堂,首先老师要对生活充满热爱,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无法奢求他会热爱其他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教学是生活的阐释,阅读是生活的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再现。语文教学不应该固守课堂,固守课本,而应该建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向课堂之外的万水千山,课本之外的万紫千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山涧草丛,在田野溪畔,在城市乡村,用心体悟,用情领会,感受大自然的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欣喜早春萌发的每一叶嫩芽和嫩草;留心身边每一朵花儿的盛开和凋零;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每一声痛苦的和快乐的欢笑……学生的眼睛是纯净的湖水,他们总能在瞬间看见最纯粹、最本质的美丽。当他们把这些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时,便是诗意的升华、诗意的创造。

二、诗意的语言是诗意课堂的工具

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但可以黏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诗意的课堂需要诗意的语言,语文老师尤其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诗意的教学语言首先应该是生动鲜活的,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应该是充满感情的,充满着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这样的语言能够敲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能够为师生交流、沟通、互动架设桥梁。要做到这一点,技巧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发自内心,要真诚。最后应该是有启发性的,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让学生能够从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迅速理解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用恰如其分的比喻、诙谐幽默的夸张、具体生动的描绘、激情四溢的情绪去吸引学生。我们常常发现,当老师拥有真情灵动的语言和浪漫鲜活的诗情,当老师本身的语言准确练达,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流畅时,学生才能充满激情,才能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浸染中聪慧起来,诗意起来,高雅起来。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充电,丰富精神境界,滋养情感世界,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字字珠玑,文采飞扬。诗意语文大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一课时说:“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像这样精彩的诗一样的语言,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比比皆是,脱口而出,那么轻松,那么自然,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育。

总之,诗意的教学语言,能够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化艰深晦涩为通俗易懂,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提高。

三、诗意的文本是诗意课堂的基础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文学是人类灵魂面对自然、面对家园、面对人生的真情流露,是美最凝练、含蓄的表现。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文本中富有诗意的文学之美。用课文中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内外各种各样的情来浸润心灵,当诗意一点点充盈于头脑的时候,精神会因为诗意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走进语文教材,就是走进了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那些形象生动,富有审美情趣的经典名篇,为语文教学的艺术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以中学课本中的古代诗词为例,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又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既能感受到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悲伤和惆怅,又能体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和闲适……这些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老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诗意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感知美、发现美、体会美。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气氛中,探求人生的真谛,学生就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

语文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吟诵名篇佳作,探寻积淀在课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千古流传的诗词美文,滋润学生的精神,为学生营造一片诗意的天空。

四、诗意的情境是诗意课堂的载体

要使语文课堂能够“美如诗”,关键在于“缘于情”。让学生们在诗意的环境中,在情感的召唤下油然升起对美的感悟和渴望,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语文境界。为了能让学生进入优美意境的课堂,我们应精心创设情境,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氛围。这样,学生的情感必然会随着课堂的升华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慢慢地感悟美,细细地品味真,从而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激。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再现情境,渲染诗意氛围。比如采用多媒体课件,借助诵读,感受诗意。

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香醇,回味悠长。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得美感,陶冶情操。

在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无疑是最优化的教学手段。它声像结合,很容易把学生引入设定的教学情境,引入诗意的教学氛围,而且教学效果远比光凭嘴巴讲解好得多。例如我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时急时缓的背景音乐中配以康桥美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听着示范朗读,感受诗歌意境,逐步进入徐志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体会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和作者产生了共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这堂课也成为师生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一堂课。

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也许有时,“诗情画意”抵御不了应试的窘迫,但是“诗是情感的黄金”,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才动人,有诗意的语文教师才珍贵。我们要用燃烧的激情,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诗意,谱写心灵流动的乐章。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2]盛新风.构建诗意的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1.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第11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在尝试以导学案为依托“自学―讨论―引导(得出结论)”三环节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阅读,以自我钻研为主,强调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合作探究,及时启发引导,解决疏导问题。

一、自学――个体阅读,钻研为主

语文课其实非常强调预习,但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学生在课外从不会主动翻阅与语文课有关的内容,更遑论预习?因此我把预习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与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自学。自学的手段是学生的个体阅读:自读(读原文)――助读(提供辅助材料或教师帮助学生阅读)――自读(再读原文,梳理思路及疑问)。可用以下几个方法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任务。

1.原初阅读法 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2.联想法 联想应该贯穿于自学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把徐志摩的简介及《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自我贯通阅读,以滋联想。

3.设问法 自学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就提出了我在备课时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既然艾青爱自己的乳母,为何题目要以“保姆”呼之?我想这就是课堂的生成吧。

4.整理法 自学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系统,尽管这个知识系统可能存在漏洞。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例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有同学通过自学列出了课文的结构提纲,虽然片面,但确有所得。

二、讨论――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合作探究

基本的步骤是个体独自学习,记下思考的结论:自己的所得和自己的所惑。然后是与所在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本组记录人记下组内同学讨论的结果,本组发言人准备发言。最后是班内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学习结果,不同处,共同讨论。老师是一根线,依据具体学习情况串起本堂课学习要点。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或者有的时候存在片面的情况。那么,生生对话的形式就有必要存在了,而且生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让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生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内部讨论,也可以使组与组之间讨论交流观点,还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提高了,而且也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个同学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同学质问问题,这样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虽然其中有的问题价值不大,但是这也是同学思考所得,比以前老师有的时候提出的伪问题更好。

即使中间存在争执辩论的情况,这也很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生对话中常常会存在两相不下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共同以探讨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2.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

可能有的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既然想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何不尝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信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候我们的矛盾是想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得出结论,但又害怕时间不够,往往是做做样子的讨论或者流于浅层就戛然而止了,此时,老师赶忙端出结论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讨论两头够不着,没有实际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做教师的索性不慌忙,干脆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深入进去,写出自己的所得。一个一个问题把它夯实了再走。

比如讲杜甫的《登高》,挖掘第三联,前人说有“八重悲意”,可让学生先自己写这几重悲意,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数能写出六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摒弃伪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任他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上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太想在一节课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呈现出来,这必然导致教师没有突出重点的策略,学生没有消化重点的方法。师生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不能有效地学习,学习的重点常成为学习的盲点,知识体系不完整。“蜻蜓点水”式的肤浅和面面俱到的空泛成为了课堂的主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实现。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节的教学中,不妨只设计两个大问题:一、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学生很好地体味了课文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采用的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不仅在情节上加深了理解,而且对如何塑造人物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直击学习的要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方面真正有收获。

4.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忌本末倒置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可以减少传统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的内容量和信息量。例如《雨巷》的课件,用图片,背景音乐,名家朗诵营造彷徨迷蒙的氛围以助学习;《鸿门宴》的课件,主要呈现文言知识,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和增加课堂的容量。但是需要注意教师不能过度依赖课件,不然教师有可能沦为放PPT的放映员,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过分吸引到精美的图片中了。

三、引导――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果展示

正如前文所言,再有实效的学生自学和讨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知识的漏洞,因此催生了第三环节“引导(讲解)”。本环节的任务:一是展示前面阶段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的精讲。

1.每一节课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点 比如讲《大堰河,我的保姆》分析人物形象时,会涉及到写作技法,其中有排比比喻描写的手法,若一节课三个都讲非明智之举。可着意讲一个。若讲细节描写,就讲清楚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类型,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所能达到的效果,细节描写在文中的运用,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就把这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在此处画出细节描写的知识图。从本堂课来看好像浪费了时间,但从学生的整个语文知识树的建立来看,是合宜的。

2.讲知识点时,侧重于运用,不侧重识记 考查时,考的是学生的创新,而不是对某个点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比喻手法,就要能写出优美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