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技术学术论文

计算机技术学术论文

时间:2022-06-08 09:3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技术学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技术学术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729

国内刊号:31-1518/TM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2篇

关键词:主题词表;词频统计;知识图谱;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Abstract:Based on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visualization of knowledge mapping and other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wo periods of 1980—2003 and 2004—2011, the article shows the areas of research focus and trends of Thesaurus in China. That is: there is a clear dividing line in two periods, and trend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Thesaurus based on semantic description language ontology conversion is currently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Keywords:Thesaurus;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Knowledge Mapping;Research Focus;Research Trends

1 引言

主题词表(叙词表)是一种情报检索语言,它在早期情报检索和知识组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卡特发表了他的《字典式目录条例》 [1]。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题词表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外,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以及语义网等概念的技术实现,也为主题词表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国内主题词表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从《汉语主题词表》的问世,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出版,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词表的介绍、评价、编制、修订、标引方法、应用及分类主题一体化等领域[2][3][4],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词表被大量应用到了信息检索技术、知识组织与管理等领域之中[5][6]。

那么,这些年来国内对主题词表的研究都触及了哪些主题?其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又在哪里?本文试图通过对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进行研究,旨在为该领域同行了解和掌握研究方向提供些许帮助。

2 样本获取与研究方法

2.1 样本获取方法。本文获取数据样本的方法是:在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用关键词“主题词表 OR 叙词表”,检索出1980年~2011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因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在1992年才出版,上述检索结果仅命中了1992年~2011年数据;因此,作者又补充了1980年~1991年的相关主题数据。经过人工筛选,最后,获得样本数为480篇(检索日期:2012年2月12日)。

2.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文献计量学领域的词频统计方法和基于共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方法。

通过关键词词频的动态统计与分析,可以反映出某时间段内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如高频关键词的发展期、高峰期及衰退期等。词共现(共词)分析方法最早是在1986年由法国文献计量学家M.Callon等学者提出的[7]。在词共现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软件(如Pajek),绘制出各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学科知识图谱。

3 研究结果

3.1 历年情况

对480篇论文进行按年度统计,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论文数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1980年~2003年为缓慢上升阶段,但1994年和1999年均有突出表现;2003年以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本体等语义网概念的应用研究,使得主题词表研究重新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有关主题词表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基金资助,2004年以前,仅有8篇资助论文,而2004年及以后,资助论文达113篇,尤其是近两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均达50%以上。

第3篇

1.1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概念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与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通过学术成果信息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富有创新内容的信息,能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是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的人或组织。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的总和。学术物质环境包括科研仪器、科研设施、学术经费等。学术制度环境包括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等。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理念等。 

1.2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对各构成要素的要求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存在向良好状态发展的趋势。 

1.2.1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构成合理,学术素养整体提升 

按照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在学术成果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将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分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三种。不同功能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缺一不可,且数量配置合理,否则,学术成果信息流转不順畅或无法实现。 

学术素养是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在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应具备基本素质和修养,包括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的学术素养能彼此产生正向或反向的影响。当正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学术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能保持健康;反之,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被打破,甚至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会不复存在。 

1.2.2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占比逐渐增多,不同种类学术成果信息协调发展 

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在生产学术成果信息前,需要阅读大量现有学术成果信息。新学术成果信息与现有学术成果信息之间如同房屋与地基的关系。基地牢固,房屋不易倒塌。现有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好,新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不会太差。如此良性循环,学术成果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术成果信息可分为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13]。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需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和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的共同支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与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相辅相成。当3种类型学术成果信息间协调性降低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会下降。 

1.2.3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适应,学术成果信息环境间相互促进 

适宜的学术物质环境能使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专注于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避免老旧学术设备导致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性降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花费大量时间等待获得学术设备使用机会等情况的发生。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使得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信息的原创性,因为学术制度中对对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相关规定。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打下基础,因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愿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中吸取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为了追求学术成果信息的价值,学术成果信息主体需要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支持。学术制度环境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和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约束,来促进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建设。当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对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存在不满时,会先尝试对学术制度环境做局部调整,再逐渐扩大调整范围,使整个学术制度环境得到转变。学术物质环境是学术人文环境的基础,学术人文环境反作用于学术物质环境。 

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是信息服务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论文中存在的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抄袭行为,避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信息服务[引。在服务提供过程中,论文的作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的提供者和的使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知网系统、万方系统、维普系统、大雅系统等系统所属机构属于的提供者,高校、杂志社等使用机构属于的使用者;论文的作者及其他学术成果信息利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 

2.1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正面影响 

2.1.1学术素养提升 

有利于作者学术道德水平提升。大多数高校会强制要求硕博学位论文进行,送检方式有全检或抽检,而学术期刊一般会对预发表的论文进行,这都是对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外部干预行为。由于的警示作用,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会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标注方式更为重视,避免参考文献格式及序号错误、编造虚假参考文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学术道德的提升。因为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术道德高尚的表现。

    有利于作者学术能力水平提升。促使作者正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独创性,而提升学术能力是增加学术论文创新性、独创性的最佳途径。作者为了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会将更多时间用于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并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此外,学术结果不仅与作者名誉相关,还与作者所属单位的名誉相关。作者所属单位会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制定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作者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2.1.2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提升 

促进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在稿件初审阶段,杂志社会对其进行。编辑通过系统提供的检测报告,能较快发现稿件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与对比库文献存在重复。有助于编辑批量、迅速地判断期刊论文的引用状况,提高期刊论文质量的管控效率。 

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质量好的学位论文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还需要撰写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方式的正确与否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影响。学位论文篇幅长(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论文的多次修改会造成参考文献的删减或位置的变动,因此,作者难免对某些参考文献标引出现疏忽。依据报告,作者能对学位论文标引疏忽之处进行修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1.3利于创建良好的学术成果信息环境 

在学术制度环境中,能推进与论文质量量化评价相关的制度建设,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结果的應用等方面。还促进学术道德、学术氛围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学术物质环境中,促使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更为注重学术成果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因而,积极引进科研仪器,加强对科研设施或科研仪器的维护,以减少学术设备对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学术人文环境中,的警示作用能敦促作者重视学术论文的原创性,且这种正面影响通过个体间相互作用而不断扩大,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2.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负面影响 

2.2.1系统的缺陷降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素养的控制效果 

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或学术论文质量的数字化指标,即复制比。系统存在的某些不足会使复制比准确性下降,从而出现误判或漏判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不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 

导致误判现象出现原因包括:同一课题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制比高,同一课题组成员运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术设备都相同,而这些都需要在学术论文中有所描述;综述类学术论文复制比高,文中需要大量引用他人学术论文的原始语句,作者虽做了正确标引,但多数情况下系统仍将其算入复制比;系统不稳定,判定为重复的部分,查找原始参考文献,没有发现相似之处。导致错判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稍加改动的多源抄袭;对比库收录不全;非文字类型数据难识别。 

系统的误判导致某些期刊论文被无辜退稿,部分作者为增加稿件录用概率会减少撰写某类易被误判的学术论文,因此,学术成果信息数量有所降低。作者会特意改变论文的表述方式以防止误判现象的发生,例如,刻意添加图表以降低综述类学术论文的复制比,因此,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略微下降。 

系统的漏判使抄袭者存在侥幸心理,放纵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不良之风容易相互影响,吸引更多作者加入到其中,导致学术道德水平下降的趋势蔓延。同时,某些作者不再专注于知识积累来提高学术能力,而是花费心思在如何采取多种手段逃避系统的检测。 

2.2.2结果的不合理应用降低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管控力度 

复制比设置不合理。对于学位论文而言,大多数高校采用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其质量。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不太合理。硕士学位论与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相差巨大,设置同一复制比,也不太适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设置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类文章复制比明显偏高。图表多的文章复制比明显偏低。 

服务使用者采用单一方式管理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虽在执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学术论文质量控制效果上不太令人满意。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具有不同特性,服务使用者应采取多角度思维的方式,使得复制比的设置更能适应学术论文的特性,从而提高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控制的成效。 

过分依赖复制比。当学位论文超过高校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研究生的答辩会被推迟。当期刊论文超过杂志社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会被退稿。部分高校或杂志社仅依赖系统来评判学术论文的质量,显得过于武断。复制比高的学术论文不一定是质量差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并不是作者的胡乱想象、随意瞎写而成。作者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因而,学术论文会涉及他人的思想,重复在所难免。复制比高的文章,不能说明文章中没有创新点或创新点少。 

服务使用者过于依赖复制比判别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违背系统的设计初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才是衡量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首要指标。复制比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服务使用者应仅将复制比作为参考指标,采取多种途径来判断学术成果信息质量。 

2.2.3的监管不严加深检测系统缺陷及检测结果不当使用的负面影响 

服务的提供机构对每篇学术论文的检测次数没有设置上限,使得作者可以反复对论文进行检测。进行反复的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高,作者为防止被系统误判而反复检测,并将语句通顺、含义明确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降低文章原有的质量水平;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低,文章中含有大量抄袭内容,作者为避免抄袭行为被发现而反复检测,并采取多种手段改变文章的表达方式,使含有大量抄袭内容的文章得以发表或通过高校的,以次充好。这两种作者虽都是为了降低复制比而反复检测,但其目的偏向性上稍有区别。

    第一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监管漏洞助推了这种矫枉过正行为,使学术成果信息的原有质量有所下降;第二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缺陷而导致,的监管缺失为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使大量低质量水平的学术成果信息存在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 

3优化的措施 

3.1优化系统 

提高系统识别能力。改进检测算法是提高系统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有不同的检测算法。系统一般采用图像匹配法对图片进行检测。改进现有的图像匹配法,使系统能识别不同格式、稍加改动的图片。公式一般采用图片或特定软件进行呈现。当公式采用特定软件呈现时,需抽取公式中的变量、符号、函数等,并以此为基础评断学术不端行为。完善现有的公式检测算法,确保抽取后各部分的顺序及数量与原始公式相差不大。 

扩充对比库资源。在中文资源方面,由于各对比库对部分中文学术期刊的垄断行为,导致国内没有一个对比库能囊括了所有中文学术期刊资源。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外文资源方面,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可采取联合采购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外文资源。 

3.2合理运用结果 

设置多类别的复制比要求。高校应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位论文设置不同的复制比要求。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少,复制比要求應稍稍提高;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多,复制比要求应稍稍降低。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少,复制比要求应稍有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多,复制比要求应稍有降低。高校还可以依据学位论文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复制比。杂志社针同样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设置不同复制比,例如综述类论文,复制比要求应降低。 

结果仅作为评判学术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对于学位论文而言,高校中负责的部门应与院系合作,对复制比高的学位论文进行人工复查,并得出最终结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需采取相同的措施。在复查过程中,杂志社工作人员将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对全文观点的审查,最终判断出论文质量高低或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复制比高,但论点新颖、逻辑性强、数据真实的学术论文,不宜采取退稿处理的方式。 

改善检测结果的申诉机制。高校应配备专门部门来处理检测结果的申诉。由于高校的具有时段性的特点,该部门的人员构成以兼职人员为主。杂志社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配备专职人员来处理作者的申诉。工作量大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兼职人员辅助专职人员的工作。 

3.3加强的监管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提供机构或使用机构仅对相关流程做了规定,缺少反复方面的规章制度。的相关方应重视这一问题,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使能在促进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4篇

方向明确 注重实践

1978年,卢新明怀着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梦想开始了在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的学习。上学期间,他不断反思自己所学的专业数学与哲学一样都是方法论,只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计算数学就是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采矿及其相关专业是山东矿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如果把它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计算数学解决矿业开采中尚未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难题。豁然开朗的卢新明从此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从大二开始,他在认真钻研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或旁听、或自学其他专业的课程。他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计算数学与矿山开采研究的完美结合。

1982年7月,即将毕业的卢新明放弃了第一次报考研究生的机会,留校任教。因师资缺乏,他刚参加工作便被推上“前线”。不少人看他整天忙忙碌碌,好心劝他抽时间复习考研究生。系里的领导十分关心他,几次提出让他进修外语出国,都被他谢绝了。理由是:“学校需要我,工作离不开,我首先要服从大局,立足本职,努力工作!”

一名大学教师也许可以没有硕士、博士学位,却不能没有硕士,博士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需要他坚守岗位的情况下,卢新明继续坚持业余学习。1985年,信息学院开办了系统工程研究生班,他为该班担任线性规划课主讲,同时又以学生的身份选修了7门主要课程,都取得了相应的学分。他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线性规划》、《矩阵计算与稀疏技术》、《矿井通风网络图论》等课程,也都是通过自修而开出的。他说“时间是挤出来的,脑子是用不坏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能停止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步伐。”

坚定执著 孜孜以求

1982年年底,卢新明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矿井通风学术会议。会上,他最大的收获是听取了三位学者关于矿井通风最优化调节问题的争论。当时的情形是七嘴八舌,各陈其优,互相不让。交流会几乎成了三位学者的辩论会,坐在一旁的卢新明在听完辩论后大胆直言:“这些方法无一最优!”接着,他一一举出反证,并郑重宣布“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会拿出结果来!”会场上先是窃窃私语,继而鸦雀无声了。稍稍冷静下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口出了“狂言”。怎么办?担子压下了也只好自己挑起来!

从北京回到学校,卢新明在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后,有空便跑图书馆查资料。几个月后,他终于建立起一个求解矿井通风系统最优调节问题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单纯形交替计算方法,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接着,他的模型和方法在华丰煤矿初试成功,又通过现场考察进行了修改完善。1983年10月,卢新明在第二届煤炭系统工程学术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成果,据此写成的在《煤炭学报》1985年第一期上。

之后的数年里,卢新明坚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业余对矿井通风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难题,提出了通风网络测定平差的新方法,形成了一个优化体系,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际权威、美国西弗吉亚大学的Y.J.Wang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自签发了邀请信,请卢新明参加美国第五届国际矿井通风学术会议。

卢新明还围绕着作为大型工程项目有效管理方法的网络计划技术中的最大障碍――生成和绘制网络图,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个最优箭线图的生成和绘制算法,而且研制了十分有效的微机软件。他先后完成和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得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煤炭部)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多次被授予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奖。

敢闯敢干 不断开拓

卢新明谦虚好学却不迷信专家、不迷信权威,敢于向问题挑战。当年,在准备《线性规划》课程时,他发现翻译过来的教材上有一个关键性错误,他查阅相关资料并多次找人请教均无所获,在查阅英文教科书后获知:原来都存在同一错误。为此,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吸取了译著的优点,亲自编写了《国内线性规划流行教材中的错误与纠正》等教学参考资料和文件,收到良好效果。

1991年,卢新明考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攻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1994年4月获博士学位。期间,他选择运筹学界和经济学界所关注的线性规划作为主攻目标,完成和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新算法。其中以他为主完成的《线性规划有效算法》一文由《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杂志发表后,又被选入美国《Chinese Journal of Numerical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杂志。

1999年10月,卢新明组建成立泰安蓝光计算机技术研究所,2006年更名为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其宗旨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专家型的工具软件,搭建完全可行化的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卢新明教授的带领下,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支以年轻的博导、教授,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中青年结合的科技队伍。多年来,在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以及山东省科技厅和信息产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对采矿行业中的地质,测量,水文、通风、瓦斯、采掘、供电、矿压、运输、排水,设备管理等各个专业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现代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最新成果,解决了采矿领域诸多的理论难题,成为目前采矿行业内领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率先提出了完整的“数字矿山”解决方案,设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矿山数字化系统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方案设计,培训、产品实施和技术支持,在采矿行业享有极高的信誉。

20多年来,卢新明教授亲手开发的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兖矿、平煤、大同、潞安、晋城、阳泉、淮南,淮北、神东、新汶、淄博,肥城、临沂、华亭、靖远,铁法,神火、招金、大昌等大型集团公司以及江西,新疆、甘肃、云南、贵州、陕西,重庆、湖南等省份的部分矿山,在采矿界享有很高声誉。

搭建载体 打造平台

谈起“数字矿山”,卢新明教授滔滔不绝。他说,数字矿山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但数字矿山不同于数字城市、数字海洋和数字农业等,数字矿山是综合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运筹学与控制论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学技术、矿山生产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危险源辨识和应急指挥技术等构成的技术集成体。数字矿山是根据矿山生产的时空特点,基于四维空间框架、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化为形式表达和管理矿山井上下所有自然、地质、工程与设施的信息高度集成和信息高效利用的数字化系统。一旦一个矿区的数字化建设完成后,一个逼真的,可视的、透明的和可控的数字矿山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对着大屏幕就能了解矿区地面和地下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和任何方面的信息,并提供必要的智能决策,使整个矿区的生产和管理真正实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宏大目标。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232-02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YUAN Liang-fe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 Nanning 530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cessary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nd computer capacity to hand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structu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ssential, in particular, the employing units to measure Vocational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institutions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puter-based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puter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 training operations, such as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itiatives,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及工作必将需要不断地把计算机的新技术、新思想引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针对学科特定地考核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组成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信息技术素质的要求。

2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与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它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比其它课程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作用;该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理论,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机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在高职教学中主要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针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更新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从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实际应用三方面着手,对基础性和操作行的知识进行合理配置。

2) 针对目前计算机发展的特点,不同专业不仅对计算机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因为专业的不同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也会不一样,如水建专业、机械制造专业、园林设计专业,对绘图软件要求较高;管理类专业,尤其是财会专业对Excel有较高的要求。对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他们都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开展工作。因此,计算机的教学应该进行跨学科内容的交叉安排,要求有相应专业知识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教师按专业实施差异教学。

3) 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减课程内容,组织编写使用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

4) 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教学也可采用双语教学。

3.2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1) 作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一定要改革“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提供设备让整个课程都能采用CAI、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比如利用校园网,改善学院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实现教案上网,网上在线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等。

2) 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自学、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好用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教学计划中除规定的理论课程外,需为每个知识点安排计算机上机操作时间,实验实习外,最好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逐步实施与几门课程相关的实践性衔接实习。同时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学院应该鼓励教师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如学院性的“打字比赛”、“装机比赛”,或全国性的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进行课堂教学外的自学,丰富书本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允许和鼓励他们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实际的锻炼。这些措施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4)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现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科研和教学成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本学科专业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分析一般的计算机故障、排除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熟练的软件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3.3 针对学科特定地考核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

针对国家相关规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过计算机一级。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对所招聘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种硬性规定。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另一目的便是如何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一级过级率。我院的做法是:“笔试机试一起抓”。

1) 从课程一开始便强调一节课理论课和一节上机课交叉配套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把课程内容按时讲完,也能及时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每次课的上机操作中给予实用化,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和认知力。

2) 灵活安排考前实训周,我院的计算机一级过级率在广西是名列前茅的。这其中除了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一线教师们认真科学的安排教学外,具有特色的是给每个班在临考前都安排了一周的时间专门用来上机实习操作和笔试训练。实践证明,通过一周的考前强化训练,绝大部分学生的笔试和机试成绩都有了很到的提高。

3.4 提高课程组成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既有独立性,又必须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才能体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顽强生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类教学的每一名教师,需要更深入的投入实践中去,在做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时,迫切地需要努力探索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专业类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资源的功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1) 为了更好地、持续地提高整个课程组成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必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学队伍。

2)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如实现课程上网、在线考试、在线辅导、师生互动、建设精品课程等不断提高课程组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 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科研和教学成果,书写论文,研究和编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材,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材和教学课件。

4) 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习内容,并配套和完善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教学课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分析研究与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无到有、由点到面,计算机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规范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尽管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有了良好基础。但目前各高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实验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仍然层次不齐,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章瑾.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176-177.

第6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拓展,三十年来,课程内容不断充实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今非昔比。现代操作系统的内容蕴涵了什么?知识结构的重点是什么?操作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的关系如何?需要本科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如何加深理解和运用?课程的发展如何与时俱进?这都是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课程历史与课程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计算机巨头IBM公司的S/360大型机系统软件的推出,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个系统软件的讨论遍及全球。以周锡令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敏锐地感觉到“操作系统”将成为计算机技术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他们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收集汇总国际上相关“操作系统”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中文“操作系统”论文集(上、下册)和英文论文集,组建了“操作系统”软件研究小组,展开了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研究。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国高校和研究单位参加的“操作系统”学习班、研讨班和培训班,并派教师到国外学习相关操作系统知识。1977级本科学生就开始采用新的教学体系,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在“操作系统”论文集的基础上,计算机专业汤子瀛和杨成忠老师编写了《操作系统原理》讲义, 1981年,《操作系统原理》教材正式出版。1984年,改名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由重庆大学著名教授童\主审,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计算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1987年获得国家电子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操作系统”课程组承上启下、与时俱进,自2001年起,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国际优秀教材和双语教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和基础,并拓展到“操作系统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等相关课程,推动多层次、多类型、多应用教学。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系统设计和软件构架为教学理念,突出概念、原理等理论内容的实践应用环节,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网络化,使学生受益面不断拓宽。教学项目“计算机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曾获2001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组先后出版操作系统教材四部、讲义四部,发表相关操作系统和教学改革的论文20余篇,教学实验和教材等项目先后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多项校级奖励。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获得“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支持,教材被列入高教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在操作系统应用研究领域,课程组和项目团队在常规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大型机操作系统等领域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独到的特色。

知识结构与课程教学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讲授、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习(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到课程内容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这是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结构,设计和规划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就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如图1所示。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学习该方向其他课程和进行研究的必备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学科地位。课程组以操作系统中成熟、经典的思想和设计算法为核心,紧密结合当代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建立以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对象为分类标准、以操作系统的性能为设计目标、以操作系统的各类算法和数据结构为实现手段的教学内容体系和风格;注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关联,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基础,以嵌入式系统设计为实例,在传统知识结构基础上,以现代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特征为案例;强调研究型教学,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提出了“融入式”、“定位式”等教学新理念,并率先采用双语教学,引入国内外最新的发展成果和教学理念;结合理论与实践,针对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技术性实践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和探索性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配套课堂实验及低、中、高四个层次的实验内容,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互动教学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核心课程,内容抽象、课程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教学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改革,课程组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合理选用教材和参考书,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教材是影响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操作系统工程实践和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开发技术被淘汰或被改进,新的开发思想和基本概念不断出现,并应用到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产品中。要求“操作系统原理”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否则,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通过采用原版教材,加大参考与辅导学习,自编教材,灵活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调教师素质,通过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作为教学主体之一,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多年来,课程组始终坚持收集和阅读与操作系统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文献,并结合科研项目对操作系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参加了若干有影响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吸引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拓展自己的视野。

3.精心备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如何组织课程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课程组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较长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必须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操作系统总体结构轮廓,然后再介绍各部件内容。同时,我们还总结出“突出总体结构、深入讲解部件”的教学原则。而且,整个教案的内容组织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技术的引入背景,注重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基于这样一条明确主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科学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课程组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巨大动力,教师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课程之初就必须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讲清不同学习对象(如一般计算机用户、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系统管理员)的学习目的,根据学生已经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

*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重节奏教学。“操作系统”课程内容的概念多而抽象,而从抽象到设计又是理论到工程的转换,本科学生缺乏系统和工程的概念,因此,是一个难点。我们在课程进度方面采用“先慢后快”的节奏。“先慢”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新概念,也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授课风格;“后快”是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主要概念以后,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以便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 精心准备,激情授课,强调交互式教学。教学方法需要强调讲课的高度激情,以教师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避免“满堂灌”。课程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准备适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适当的时候提出,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问题,与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而非给出答案。这种交互式方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

* 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原理的应用。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用浅显的语言表述是教学方法的技巧。操作系统中的“并行与并发”、“进程与线程”的概念是理解的难点,我们结合当前主流操作系统产品(如Windows和Unix系统中的多任务执行,多层调用等)的具体示例进行讲解,从应用角度和生活常识形象生动地解释理论,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 以人为本,诚心与学生交朋友,推崇亲情教学。“操作系统”课程对象通常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此时,很多学生正处于人生规划决策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与长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以讲授课程知识为基础,辅以讲授人生发展与规划,帮助他们解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当作朋友,对于推动教学工作是非常有益的,这种“亲情式”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注重实践环节,强调能力培养,合理进行学生考核

遵循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基于系统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的思路,课程组利用较好的实验室条件,开设“实验室课堂”,构建“操作系统案例库”,结合课程实验、应用实验和综合实验加强学生系统编程与内核模块设计的能力。这些案例既作为教学,也供学生自行设计或复现,优秀作品又进入案例库循环,使学生能即学即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抽象概念通过实践环节理解,拓展深层次思考,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案例如图2和图3所示。

6. 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网站是一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资源使用和学生受益范围的举措,也是让学生更大程度获得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了解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形成师生共建、共促质量的模式。教学网站的建立,基于CERNET西南中心结点和校园网,利用教师社区课件,利用留言板与学生交流答疑,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渠道等,既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共享与交流环境,也为其他专业和远程教学提供了网络教学资源。

7. 操作系统发展的系列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另一种途径。操作系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了解现代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趋势,课程组组织了有关操作系统技术领域的系列讲座。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及相关课程在今后学科中的应用,讲述应用需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此外,还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如Intel、IBM、Mircrosoft、Nokia等公司技术专家),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动向等。通过这些课程讲座,使学生充分领略该课程在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课程的主要特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中的理论、技术与工程结合的特点。其特色体现在:

1)坚持基础核心,带动多层次、多类型教学,构建先进课程内容体系

以本科“操作系统原理”为基础核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彼此呼应,系列课程与实验相互配套,保证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资源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

2)强调能力培养与创新,实施“循环案例”和“师生共建”的教学模式

灵活实施双语教学,开设“实验室课堂”,构建“案例库”,通过教案电子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参考资料广域化、师生交流多样化,强化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分析和模块设计,不断完善“案例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保证课程质量。

3)强调与时俱进,优化课程内容,保持与现代操作系统发展同步

以现代计算机系统软件构架为教学理念,以并行处理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为重点,以技术和设备发展为驱动,以应用系统实施为特点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同时,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应用项目,在常规操作系统(Windows, Unix/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 Em-Linux, VxWorks)、移动终端操作系统(Symbian等)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z/OS)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总结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教学经验,在国内同类课程教学上有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中强调理论、技术与工程结合的特点。课程建设与时俱进并持续发展,在采用国际优秀原版教材,灵活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使自编教材达到较高的水平,教材先后被列为全国统编教材(1984)、全国推荐教材(1997)、全国“十五”规划教材(2003)和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课程建设提出“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和系列实验,开出分层次的配套实验课程,强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课程建设,我们也认识到:

1)操作系统的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时间和验证评价指标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类型需要进一步更新。

2)双语教学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并灵活掌握,在教材、理解、语言和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实践。

3)国内外教学和学术交流需要进一步拓宽。

第7篇

关键词:读者工作;导读服务;馆员素质

图书馆的工作是以读者为轴心,一但离开了读者,图书馆的书刊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者要强化员工素质、做好导读、主动解难释疑、构建师生和谐氛围、在为读者服务时主动热情、以优秀的品质,周到的服务,熟悉的业务呈现给读者。

一、做好读者导读咨询

图书馆要主动做好读者导读工作,有步骤、有系统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导读服务。在新生入学后,要在教育学生学会使用书刊资料检索工具,使他们能够在浩瀚的书海中迅速准确地查阅所需文献。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对于低年级学生,导读的重点是基础理论方面的书籍,帮助他们理解、消化、吸收课堂教育内容。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要围绕“文献情报检索”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提供实习场地,能让他们有个好的场所练习,使他们在校期间能运用文检知识帮助自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实习期的学生,向他们推荐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资料,使他们增加信息、开阔眼界。图书馆还要利用网络资源和检索工具,围绕读者的科研课题、毕业论文等提供相应的服务。此外,对于他们所学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也要做好导读工作,主动帮助引导。记得有一次学院组织时事政治常识竞赛,学生需找大量的书刊资料来充实参赛。有的同学在《辞海》中查找当代人物的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后,就主动指点他们到《当代国际人物辞典》或《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中查找,告诉他们“《辞海》只收死人资料,不收活人资料”。通过读者导读服务,提高了他们文献情报资料的查阅能力。

二、帮助读者解难释疑

解难释嶷是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工的必备要求,无论对哪类咨询疑难,其释疑程度的高低均取决于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的高低和所拥有的知识渊博程度,广大员工必须熟悉本部们所在岗位的图书馆业务知识,熟悉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解难释疑中才能令读者满意。图书馆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对读者解难释疑的义务,向读者解答所提疑问。要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工具,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解难释疑服务。读者来馆借阅书刊、查找资料,遇到的问题行色各异,包罗万象,小至一种书的查找方式、一本期刊的排架位置、一种输入法的使用、ACDSee图像游览的下载和使用方法、文件的复制、网上资源的下载、U盘的使用等等,大至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的过程遇到的难点,计算机二级考试前VFP练习中出现的疑惑,以至于有些计算机爱好者对图形图像制作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等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都来一一咨询,要求帮助释疑。图书馆员工对读者的疑惑要进行主要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尽力帮助他们排除故障,解除疑惑,来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通过解难释疑,加快了读者查找资料的速度,节约了读者宝贵的时间,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能因为手头上有打印、电脑维护、接待读者等日常工作事务而不答理,或者态度粗暴,三言两语地就把读者打发了之。对于涉及到SpSS、CBM、Authorware等专科性较强,管理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我们要态度和蔼的告诉读者,让他们找专业老师进行辅导,给读者指引一条解题途径,充分发挥好“信息检索员”和“导航员”的作用。

三、强化员工内涵素质

强化员工内涵素质,这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前提。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在政治思想方面:图书馆工作者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图书馆事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文明礼貌的语言、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技能方面:管理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要熟悉《中图法》、熟悉官藏、了解它们的学科体系和分类方法及网络资源,利用它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此外,图书馆的工作还要努力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而自觉营造钻研业务的氛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提高馆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进入了现代信息服务领域,实现了现代化服务方式,它的服务手段也向综合化、数控化、网络化和多媒体转变。它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员工内涵素质,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能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师生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工不断学习,使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更好的发挥网络资源作用,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第8篇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美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办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也更加深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水平,所以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和雄厚的财力基础,美国图书馆事业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比较中美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一)馆员的学历水平 

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的图书馆员一般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承认的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根据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readex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美国高校图书馆中拥有学士学位的信息服务人员占总人数的3%;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占62%,其中ala认证的图情硕士占57%,非ala认证的图情硕士占5%;拥有双硕士学历的人员占到37%,他们既是图情硕士,又是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5%[1]21。图书馆员即专业馆员,相当于我国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图书馆员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承认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如果要终生受聘还需要有第二硕士学位,在最初受聘的五年内必须参加有关的培训和学术会议、或工作有突出贡献、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方可长期聘用,若在五年之内得不到长期聘任就会被辞退或要自动辞职。 

(二)馆员的考核制度 

美国高校图书馆对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绩效评估,并把评估的结果与薪资待遇联系起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终考核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业绩、业务水平与社会效益。被考核者除了撰写详细的述职报告之外,还应呈交有关的附加材料,如同事与直接上级的评语,所参加学术团体领导者的介绍,参加学术会议的通知及本人宣读过的论文副本,公开出版与发表的论著,科学技术革新项目及其成果的论证文件,对今后图书馆发展的建议以及本人下年度的工作规划等,这些都归入被考核者的个人业务档案。此外,图书馆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参加行业内的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等也要作为绩效评估的内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评定及其任命不是终生的,一年一次,评聘合一。 

(三)馆员的培养机制 

在美国图书馆,几乎每个馆员都有接受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国家规定馆员在最初受聘的5年之内必须参加有关培训与学术会议等,平均每个图书馆每年有15万美元的培训费,每人至少每年有2500美元的培训费[1]22。所有的图书馆都要向新进人员提供在职教育。很多图书馆还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与奖金提升或与其他专门奖励结合起来给予工作人员鼓励。另外,为美国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权威机构很多。1975年在美国高等教育法案的支持下,成立了图书馆继续教育网络。该网站介绍图情界继续教育的动态、计划、课题,进行全国性的协调,对美国图情人员进行高度浓缩的在职教育。此外,诸如美国图书馆协会这样的一些权威性的职业协会,也针对图情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教程,在协会内部建立了图书馆继续教育信息交流网,开展远程教育等。 

(四)人员的组织结构 

美国大学图书馆用了较多的人力在参考咨询、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和电子图书馆开发上。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中,大多数公共服务场所都有充足的专门的图书馆职员解答读者的提问[2]。美国高校图书馆将决策权下放给学科馆员,每个学科图书馆员既要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预定、购买、检索、咨询,又要负责学科课题、承接学科项目。学科馆员如果没有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很难胜任这些工作。美国高校图书馆对于临时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普遍采用团队方式开展。同一部门内部分成若干技术小组,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小组再进行组合,形成相应服务团队。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团队、公共服务团队和管理团队。各团队成员主要包括:懂专业的图书馆发展委员会顾问,作为团队队长的图书馆馆长或副馆长、学科馆员等。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待提高 

国内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而且学科专业单一。一部分人员是图情专业毕业生,但不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的背景;一部分是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却对图书情报知识了解甚少;同时具有其他专业学位和图书情报学学位的人才非常少。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会影响信息服务的效果。很多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文献整理、登录、入库、借阅等工作。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对于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又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并有一定专业背景知识的需求,难以开展专题咨询、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的翻译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 

(二)馆员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还保持着原来固有的“大锅饭”分配方式,没有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首先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没有重视考核机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完善的考核体制。另外就一般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岗位收入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岗位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很多需要高新技术的岗位(例如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维护、专业信息导航等)都是需要由专业人才承担,但在这些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其他待遇上都没有得到合适的体现,与在普通岗位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区别,这样就与其他单位同等专业技术岗位相比收入和待遇或者偏低,又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和科研条件,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三)馆员需要接受培训更新专业知识 

如今的图书馆工作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操作,进行图书情报和现代化技术培训刻不容缓。图书馆人员的一次性的学习和教育经历,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及其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然而国内高校的图书馆馆员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再教育机制,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经费、时间、政策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保障。整体上缺少统筹规划,在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上存在一定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人员培训与再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等学科基础知识,对于针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上的培训,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知识结构长期得不到提高与更新,就更难以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服务水平难向深层次发展。 

(四)馆员的配置需要进一步合理化 

目前,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科学合理的配置岗位,很多工作由于其工作模式固定、工作内容简单枯燥,使工作人员感觉乏味,缺乏挑战性。还有部分专业性、业务性强的工作是由没有该专业背景、不熟悉该专业情况、不具备该技术能力的人员担当;而部分专业人员在不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岗位长期从事知识要求低、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岗位任务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调动馆员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发挥巨大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如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地尝试。在2005年初进行机构设置之后,重新制定岗位指标,让全馆人员根据岗位,结合个人特长及条件选择所喜欢的部门和岗位。第一,部主任通过报名、演讲、民意投票,最后根据得票高低来决定是谁胜任;第二,进行业务岗位双向选择,每人填报两个岗位,在部主任愿意接受、本人自愿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岗位;第三,签定目标任务书,馆长与部主任、部主任与馆员层层签订,使每个部门、每个馆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大家共同为实现目标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4]。 

三、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一)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与再教育 

各馆根据本馆馆情,可举办短期培训班,进行专题或综合性的集中培训;轮流安排职工参加有关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专题学术报告会等;组织馆员分批到有关的图书馆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学习其他馆的先进经验;组织各种业务水平测试,督促职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馆开展专家报告会。 

(二)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对馆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测量遵循客观与公正的原状,对馆员进行测评过程中,注重馆员的工作实际成果,培养和鼓励馆员务实的工作作风。测评程序要包括征求馆员意见、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以及馆员参与考评机构等,增加考评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的公开。让馆员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对于绩效好的人员是一种鼓励,对于绩效一般或相对较差的人员也是一种鞭策。 

(三)合理配置人员的岗位 

利用轮岗制度,将馆员交叉派往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或岗位进行学习和工作,让馆员全面直观地了解图书馆的各项业务,训练和提高馆员多功能作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使管理者考察到馆员的业务特长等情况,使他们的能力与岗位相适应。馆员处于适合的岗位上,可以激励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组合,建立全新的知识构架,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才能。 

 

参考文献: 

[1]胡广霞.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 

[2]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8. 

第9篇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95-03

一、概述

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之后兴办的第二个水利专业,2006年经教育部审批,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7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按照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这些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这版培养计划安排是56学时(3.5学分),没有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2006版培养计划应用一年后,到2008年开始对2006版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制订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知识更新性都较强的特点,将2008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调整为48学时(3学分),另外增设了1周(1学分)的课程设计。依据新修订的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433核心课程建设计划,433核心课程包括4门公共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和3门专业课。其中,《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433核心课程之一,经过2年的建设,该课程顺利地通过了学校433核心课程的验收,目前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正逐步进入优化完善阶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建设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

1.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以电力学科为主的“大电力”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要为“水电”做基础性工作的宗旨,在2006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规定。要求掌握水资源评价的概念、方法等,其中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和评价、区域的水资源及水质评价等,掌握国民经济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水预测,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初步了解水资源分配及优化配置的模型和方法,掌握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经验和制度方法等。

2.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朱岐武主编,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主要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编写完成的。(2)高桂霞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适合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3)李彦彬等编写,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内容。

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中也包含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左其亭等编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评价、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水资源规划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2)董增川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特点,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及方法,水资源需水预测、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综合规划、管理及水资源科持续利用等内容。(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水资源评价与规划工作的工具书[1]。这些教材涉及的面较广,基本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上既要有一定的广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深度,更关键的是内容一定能反映最新的相关理论或技术方法,鉴于此,笔者主编了华北电力大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校内教材,该教材突出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强调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一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课程,内容方面包含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综合评价等,着重介绍评价的数据资料准备、评价的程序,评价的新方法中包括物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信息熵法等6种方法;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增加了目前我国最新的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以及“三条红线”制度等方面,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新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及水资源管理的理念将不断出现。

3.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强化“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特色,依据一周5天的设计周期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其内容包含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基本数据资料、课程设计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设计内容,具体包括水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处理、不同保证率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可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的计算及预测、供水需水平衡分析、水资源管理对策和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4.教师队伍建设。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3~4名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的教师团队,由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老师投入到一线教学的工作中来,可以充分利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该课程的不同的理解方面,使课程教学能够集思广益,使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课程学时数较少。我国高等学校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下,基本都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数[2]。一般3学分都是48学时,要想把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等全面详细地教授给学生,难度比较大,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补充很多课外的基础知识,比如补充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价理论方面的教学要求;补充优化原理与方法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学习等;补充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数量评价方面的学习等。

2..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由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规范等,但高校的专业课教材一旦选定就要使用几年,难免出现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情况发生,其教学内容还偏重于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的讲解,而对诸如水安全评价、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制度建设等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较少,造成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当前学科发展进程[1]。

3.学科交叉性较强。随着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门理论内容交叉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涉及到水与资源、水与环境、水与生态、水与经济、水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3S”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4.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较低。从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听课中只是去记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水资源问题去寻求和思考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或措施,主要是为了期末考试的试题而去听课,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而是为了考出好的成绩而去学习,缺少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水资源管好、用好提出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改革

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以上几方面问题,笔者逐渐从教材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改革和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教材改革。如前所述,笔者编制了一本校内教材,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到教材中来,比如在需水预测中,对于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加入了改进的湿周法、Tennan法、以及流量历时曲线法等[3];对于水资源管理中的加入了水权理论以及我们国家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理论的“三条红线”制度等,以尽量减少教材与实际工作的滞后性。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学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电子讲义、电子课件、水资源水工程方面的录像、图片、以及多媒体PPT课件等,尽量将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以理解的技术方法等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和明白,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课时的不足[2]。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为了防止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和公式,以应付期末考试的试题,我校改革了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老师统一命题或自命题的方式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要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内容要包括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摘要必须在200~300字之内,而且要有研究意义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参考文献在20~30篇以上,而且英文文献要占一半左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为撰写毕业学位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本科生参加各种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提供必要的支撑。

4.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由于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发现跟水有关的问题,先后指导10多名学生根据水与环境、水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2项获得国家级优秀的好成绩,而且以这些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发表的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3篇,增强了学生学习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兴趣。

五、结语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教学经验,本文对这门433核心课程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考试方式以及如何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按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拓展和必要补充,逐渐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专业领域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撰写课程论文逐步实现本科生独立完成学术文献的总结和综述、完成研究方法的实现、研究结果的阐述以及研究结论的得出的能力,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1-94.

[2]黄健,潘法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9,(11):162.

第10篇

1.1策划实施者

为使期刊顺应时代的发展,编辑要有调研、策划和推广实施的能力。首先要对自己刊物有清晰的认识,并与同类型的期刊作对比分析,结合时展的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刊物的发展目标,与同伴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科技期刊的网络出版是多媒体出版时期出版者的共同目标。编辑应不再满足于借助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而应策划、研发集网络投稿、在线审稿、网上办公、同步出版等服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现在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是纸质阅读,如网络阅读、光盘阅读、手机阅读等方式也层出不穷。编辑要顺应潮流,不断进步,适应出版新形势的发展。医学期刊编辑不但要策划全局,细节也不容忽视,要制定一些策略,更好地促进期刊发展。如为科研项目作者开设绿色通道;与优秀作者保持联系,鼓励其多写好文章,争取稳定稿源;对部分潜在的作者要热情、耐心,加强沟通,取得其信任,增加稿源,扩大影响力。医学期刊编辑平时要利用文献检索及时捕捉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积极联系相关潜在作者,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其撰写相关文章,以求期刊在内容上处于优势。另外,栏目具有导读、分类和索引功能,医学期刊栏目的策划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应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策划出个性鲜明、适应作者需求的栏目,以求期刊的更好发展。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在选题策划、栏目策划、经营策划方面下工夫,不断创新,推进期刊的发展。

1.2学术审定者

编辑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维护作者权益的责任,所以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把关人”,既是传统角色,也是主要角色,是整个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其编辑人员要做好把关工作,在明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的前提下,除了把关医学论文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还要正确应用网络产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杜绝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要以敏锐的判断力,判断稿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发掘其真正科学价值,最后结合专业科学领域专家的外审意见,对稿件给予准确公允的评价。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出版的低成本和开放性、便捷性以及人们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通过网络论文与成果。在网络海量信息增长、市场经济影响以及目的不纯洁性的促使下,出现了许多“非审定性”的“发表”,导致科学论文良莠不齐,使其科学性与权威性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文章进行学术审定的编辑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编辑要增强学习意识,积极累积专业信息资源,了解最新发展成就,以专业的鉴定能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伪存真,坚守科技论文的把关职责,保证科学研究的纯洁和公正。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分科越来越精细,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在审稿过程中,医学期刊编辑要借助于学科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决定稿件的取舍。循证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学科,在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医学期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最佳来源,因此医学期刊编辑的学术审定身份起关键作用。编辑要对其临床资料的准确性、试验方法和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准确评估稿件的价值。随着伦理医学对医学临床的影响,医学期刊编辑要依据医学伦理学的规范,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问题,避免影响期刊的内容质量。

1.3技术加工者

技术加工者是编辑主要传统角色之一,优秀论文在与读者见面之前不但要经过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把关,更要经过编辑工作者的技术加工。编辑的技术加工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内容上要在尊重论文原稿前提下,对学术论文价值进行再创造,对语句成分残缺或表述不清进行修改,达到用词准确、表述精炼,要把好语言文字关。形式上要调理论文的整体格式与体例,规范表达方式与书写方式,调整图表格式与编排等,保证文章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媒体时代不仅带来期刊出版模式的变革,由纸质出版变为网络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工作也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挑战,由传统的单一、静止、平面的方式转变为复杂、立体的形式;由传统纸质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熟练应用Word、WPS文字编辑软件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求编辑具有在海量信息中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搜索引擎以及专业数据库中的信息,查证论文的一些内容并能正确给予修改或指正。编辑可通过计算机的画图功能或简单的制图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提高其质量以达到刊物的要求。对于稿件的加工而言,医学期刊与其他期刊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编辑应结合这些特性进行编辑加工,以提高期刊质量。医学期刊的专业性较强,对作者的修改意见和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发送校样给作者,充分沟通后再定稿。医学期刊要注重文章科学的严谨性,对内容增删、医学术语、剂量和单位、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要认真校正,及时与作者沟通,以免发表错误信息,给科研和临床造成危害性的后果。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处理医学伦理问题,包括医患关系、医学进步、卫生改革、医学教学等工作领域中的问题,编辑在加工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对于临床医学类文章,患者有权了解自身接受治疗及预后情况,因此文章中是否签有知情同意书是加工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掌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编辑技能,不断提升自己,适应全媒体时代带给“技术加工者”这一传统角色的内涵变化。

1.4产品营销者

医学期刊作为出版商品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需要受市场的制约和支配,为保证期刊自身的发展,编辑要成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营销者角色。在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要坚决维护自身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品牌,仍要坚持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为首位。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方式立体化,对期刊编辑“营销者”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期刊的经济利益主要取决于期刊影响力的深远与否,而期刊的影响力又取决于期刊出版的内容、出版形式以及读者群等。首先,医学期刊作为医学论文的载体,它包含着先进的医疗技术、疗效好的用药方案以及严谨的科研成果,这些本身就会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编辑要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挖掘这类文章,医学期刊应该采取优秀论文绿色通道等方式吸引优秀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有经济意识和危机意识,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审稿,提供高水平的修改意见,增加稿件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优秀论文,在以“内容至上”的全媒体出版的大潮中,以内容优良使期刊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全媒体时代使期刊的出版形式发生了变化,医学期刊编辑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跟随市场趋势,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版期刊,提高网络营销能力,以网络为平台,以一定的网络宣传技巧,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读者是期刊的上帝,在期刊与读者的需求之间,体现了编辑营销角色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发展,读者多采用网络搜索和手机阅读等方式获取信息,编辑要建立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来吸引读者,例如,借助免费阅读部分内容,以吸引读者购买全文。网络传播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编辑要利用此优势结合营销策略的运用,与读者交流互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稳定读者群,吸引更多的读者。

全媒体时代的医学编辑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医学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架构好读者与作者之间桥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为其提供优质、高水平、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全媒体时代,读者获取参考文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一借助于纸质期刊,而是更多地通过电子介质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多通过网络和数据库中的检索功能,通过检索题名、关键词和阅读摘要来判断文章的价值,因此编辑要本着对作者负责、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谨慎对待,要在题名、关键词和摘要上下工夫。题名和关键词要符合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摘要要抓住全文的核心,使读者能够真正了解文章的价值和创新之处,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高水平的文章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学期刊编辑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与作者的互动机制,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关系,保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编辑更好地为作者服务。编辑可以通过期刊网站、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QQ,MSN)、网上论坛、微博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与作者沟通,实现与作者的即时沟通,倾听作者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编辑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文稿处理周期,提高优质稿件的时效性,方便学术交流。医学期刊编辑要培养“作者至上、读者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为作者和读者服务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及时向作者反馈读者的建议和需求,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起到桥梁作用。

3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版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49-02

根据2014年7月15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的《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比2012年增长31.25%,高达2540.35亿元人民币[1]。其中,数字化期刊实现逐年平稳增长,我国绝大部分学术期刊也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传播,知网(CNKI)、万方、维普、龙源等大型期刊数据库都是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的有效平台。与此同时,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进行创作研究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传播不仅仅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与传播方式上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同时也引发了在信息时代有关于学术期刊版权保护的热烈争论。毋庸置疑,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科研工作人员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传承思想,催生创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无论是在纸本时代还是数字化时代都是无法忽略的,相较纸本时代,数字化阅读对于阅读者更凸显方便快捷,科研人员能够通过特定搜索引擎在数据库中准确查找所需的学术资源并予以合理利用。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行法律框架和倡导资源共享的自媒体时代,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电子版权侵权的法律规制,并实现一定程度内的学术资源共享,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

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进入公众视野,数字化生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新理念,此书被誉为“20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2]。数字化传播亦可称之为网络传播,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1997年,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光盘面世,1999年,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以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正式启动,在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之后,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龙源期刊网等网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的进度。当前,几乎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除了传统的传播途径外,都加入了数字化传播的行列中。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趋势。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遭遇版权保护瓶颈

追根溯源,版权是源自英美法系的法律专业术语,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经济权利;著作权是源自大陆法系的概念,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精神权利。因此版权和著作权都是舶来品,如今,二者之间在概念上的差别逐步缩小,这也是两大法系不断融合和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法律领域,并没有严格区分版权和著作权,我国的版权保护主要是通过《著作权法》《民法通则》《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法律条文得以体现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迄今为止,我国的《著作权法》历经三次修订,但随着学术期刊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获取和传播资源的便捷程度愈高,现有的《著作权法》和《民法通则》相关条例在数字化期刊版权保护方面遭遇瓶颈,现有的为适应网络环境指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效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一)学术期刊数据库的版权保护主体设定

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的正规载体是学术期刊数据库,这里并不涉及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如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他们更容易成为版权侵权行为的主体。学术期刊全文电子数据库涉及三类版权方[3]。其一是单篇学术论文的写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受本法保护。”其二是出版者,根据《著作权法》第14条“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所有”以及第16条“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所有。”因此,出版者基于对期刊的设计、编排享有一定的演绎作品版权和汇编作品版权。此外,《著作权法》第30条、31条还专门规定了出版者享有的其他相关权利。其三是期刊数据库同样依据著作权法第16条对编辑整理的数据库文献资源享有汇编作品版权。

(二)当前学术期刊数据库版权保护遭遇瓶颈

1.论文作者的版权保护亟须进一步健全

对论文作者的版权保护在《著作权法》中主要体现在复制权的规定上,事实上大量的网络复制行为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规制,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案件完全能够说明对于论文作者的著作权并未得到真正完整的保护。此外,目前国内三大期刊数据库都是以收费形式运作的,通常是以下载页数作为单位计算来收取用户费用的,但论文创作者却被排除在经济利益分配之外。基于上述情况,目前对于论文创作者的版权保护还更多地停留在文本层面,实际侵犯版权的行为仍然时常发生。

2.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举证更为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学术期刊五千多种,实现数字化传播的一半以上,用户可以通过一次性付款获取想要的学术资源。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再次上传至网络进行大范围传播,且不论其是否从中牟利,最重要的是并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这是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有明文规定的。对出版社而言,通常被大量传播的是单篇论文而非整本杂志,因此没有太强的法律诉求。而对于论文创作者,此种行为已经侵犯了其享有的著作权,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举证着实成为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3.数字化传播背景下的侵权隐患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为了进一步给科研人员提供便利,开放存储期刊(OpenAccessJournal,简称OAJ)作为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4]。“付费发表,免费阅读”是OA倡导的一种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理念[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paper.edu.cn/)由教育部支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发展较好的开放存储期刊平台。目前OA期刊的版权模式主要有三种:版权保留、版权分摊、部分版权转让[6]。由此而知,OA论文的使用也是视具体情况来使用的,并非笼统的全部免费,否则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三、健全数字化学术期刊版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全社会的尊重版权意识

公民的版权意识是市场经济倡导法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促进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激发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极为重要的激励因素。版权侵权之所以在我国屡禁不止,在数字化时代更是频繁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社会缺乏版权意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体公民默认的一种“习惯”。尽管,很多专家用“任重而道远”来形容培养公众版权意识的艰巨性,但唯有全社会尊重版权,整个社会才会进步,法律制度和秩序才能拥有预设的尊严。

(二)加强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保护

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是版权人的私利救济方式,欧盟对其做了如下界定:“是设计用于阻止侵犯版权以及与数据库有关的特殊权利的设备、产品或方法。”[7]技术保护措施无非两类,一是控制接触作品,二是控制任意使用作品。从理论上讲,如果技术保护措施到位,将会大大增强版权保护安全。但防止版权人的权利滥用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著作权法》中版权期限是有限制的,超过一定期限就应进入公共领域。因此,技术措施保护的初衷是保护版权,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关注利益平衡,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三)提高网络服务商的准入门槛

网络服务商是数字化期刊侵权中无法绕开的话题,无论是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共享、豆丁网等知名网络服务商都曾无一例外被曝侵权,用户上传大量未经授权的文献资料广泛传播,而网络服务商不经审核一概准予,在法律责任的承担上难辞其咎。被社会认可的大型网络服务商尚且如此,其他资质较低的网络服务商为了谋取利益,就更是对用户上传文献不加分辨。因此,提高网络服务商的准入门槛,规范其运行机制,国家版权局可加强与网络管理部门及公安机关的合作,对涉嫌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商采取相关法律措施。

(四)确立参与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

任何形式的管理都必须有监督作为支撑,没有监督的管理是缺乏效力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互联网传播影视作品著作权监督管理办法》,但有关学术期刊及其相关文献资料的互联网监督办法还未见端倪。国家版权局设立了网络在线举报,要极大地发挥在线举报的作用,就必须依赖广泛的民众监督。采取监督形式多样化,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反映暴露出来的版权侵权情况,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鼓励和配合,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保证监督机制的运行。

第12篇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全流通服务、新媒体服务等创新服务不断涌现,国家提出的建设书香社会和全民阅读倡导更是助推图书馆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新形势下,要适应“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和图书馆创新服?盏囊?求,必须加强和提升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

2新时代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构成

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是指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括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其中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是个人主观范畴,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属于个人客观范畴。因此,员工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更比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重要。

2.1馆员职业精神

馆员的职业精神是指馆员对图书馆职业的思想认同和精神自觉。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的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较强的职业价值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服务意识。职业精神是馆员职业素质最重要的元素,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馆员做好图书馆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2.2馆员职业态度

馆员的职业态度是指馆员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选择性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的员工工作积极主动,谦虚好学,能动性强,工作成效高,发展潜力大。与之相反,观念不准确、心态不健全的员工,工作推诿搪塞,被动敷衍,主动性差,工作效能低下。良好、稳定的职业心态是馆员必备的职业素质,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特别是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态度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效果和成败,关系到图书馆整体的形象。

2.3馆员职业知识与技能

新时代图书馆员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一定的外语水平与实践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应变能力。其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是“互联网+”时代馆员重要的、必备的职业要求。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已经与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传统的手工编目、典藏、检索、借阅等已经实现计算机操作;而在信息服务和读者沟通过程中,更是无时不刻地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优秀的馆员业应该同时较好的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成为一个综合能力强、工作适应性高的多面手。

3提升馆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新形势下,馆员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丰富、标准越来越高。而因历史形成的原因,我国图书馆员队伍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全面的、整体的提升馆员职业素质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认真规划,分类、分步实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1集中式学习

采取讲座、观摩等形式开展馆员集中学习培训是常用的职工培训方法,是馆员继续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适合于对全体员工开展普及式的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集中培训要针对业务工作的实际,制定好培训目标与内容,坚持定期开展,要有计划、有考核。集中培训的内容不宜太偏窄、太专深,应偏重于图书情报知识和常规业务技能、基本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读者服务礼仪规范与沟通技巧等,力求通过培训实现全体馆员基本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整体提升,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3.2分散式培训

采取送出学习培训等定向方式的培养是针对特定员工的一种职工培训方法,也是馆员继续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适合于对个别员工、重点员工开展分散式的关键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培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数字资源的普及及其信息服务手段的不断更新,数字资源供应商携手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各种数字资源知识与使用技能培训越来越专业化,参加这类培训学习对于馆员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和服务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再比如,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对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形成持续的压力,技术部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性地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业务交流学习,及时地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维护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与网络系统。

3.3实践中学习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好的途径。一个善于在工作中学习的人往往能实现学习与工作互动双赢,成为事业的成功者。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具体而琐碎,实践操作性都很强,馆员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做工作的有心人,立足于本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同时,要发扬员工之间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4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主动性学习过程。馆员的自主性学习的形式主要包括晋级晋升和学历培训,它是改善馆员队伍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主要途径。要鼓励馆员积极参加图书馆学会的学术交流、研讨,积极申报和从事科研项目研究,踊跃发表学术论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专业技术职别,勇挑重担;要鼓励馆员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特别是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和水平,改善馆员队伍学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