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评论论文

新闻评论论文

时间:2023-01-14 20:3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评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闻评论论文

第1篇

一、评论的角度更新颖和独特

广播新闻评论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传播速度快,既要内容有一定深度、针对性强,又要形式短小精悍。广播新闻评论要吸引听众,评论的视角要新颖,要以新见长、以情见长、以活见长。评论员要站在时代前列,以深刻的分析,前瞻性的思索,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对听众进行有效引导。广播新闻评论以抽象思维为主,是一种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作理性的和深刻的分析,需要作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思考能力。要想让听众听得懂评论的内容,就应该把抽象的论题具体化,分散的论点条理化,以利于听众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评论的中心论点。“广播评论中的事实有何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依托打靶,即运用事实—有关的新闻材料作为由头,生发议论;二是以事明理,即以事实为由,说明道理,发表意见。”②广播新闻评论的角度要新,选择的论据也就是事实也要新。评论员在评述时所依据的事实材料新,能相应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附加值,增强广播评论本身的新闻性和新鲜感。当然,广播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性文体,观点是主导,论据只居从属地位。假如以事代论、叙而不议,那么也不能称之为评论了。广播新闻评论在列举新闻事实(论据)时,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新闻的故事性与客观性、评论的说理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评析的同时,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解剖事件根源,预测事件的走向和趋势,使广播新闻评论真实可信,说服力和可听性更强。此外,还要放低广播新闻评论的角度,采用与听众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的语言,说平实的话,讲平实的理,这样听众才会接受你的观点。假如你高高在上,以一副教师爷的样子来训人,那么听众就会不买你的账。广播新闻评论靠逻辑力量来说服听众,因此,在注重语言平易和通俗的同时,也要注重形象化表达。如可以引用新闻当事人的典型语言和新闻背景音响或者直接采用听众的观点。广播媒体在重大事情面前,应该及时地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前,准确又深入浅出地阐明观点,在听众需要答疑解惑的时候,热情又设身处地地指点迷津。“广播可以没有独家新闻,但不能没有独家观点。”③好的广播新闻评论既要角度新颖、立意独特,又要据事论理、以理服人,不能生硬说教、冷漠点评。要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广播新闻评论就必须要有既合乎常理又新颖独到的见解。

二、评论形态更突出广播特色

广播新闻评论要从广播的固有优势出发,丰富和完善广播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特征,让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受众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因此,广播评论要发挥“短、浅、软”的特点,短,就是短小精悍,短而有物;浅,就是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以平等的态度、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带着感情说理,让听众一听就懂;软,就是语言通俗、轻松、风趣、娓娓动听。在网络评论势头很猛的现实面前,广播新闻评论更需要快且准。快,就是开展即时评论;准,就是几句话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广播新闻评论靠声音传播,带有广播传播的优势和局限。优势表现在传播迅速、接收便捷、易于理解、传播面广、感染力强和对受众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群众性广等,而稍纵即逝、不留痕迹又成为其不可避免的弱点。”④音响作为广播的特殊语言之一,对于增强广播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感染力有很大作用。广播评论与其它媒体新闻评论的区别是音响优势明显,以前广播新闻评论几乎不用音响,现在却在广泛运用音响,其中录音评论已成为广播新闻评论的常态。实际上,音响最能体现广播特征、彰显广播优势。要恰到好处地引用音响素材,让音响说话,让音响说理。音响材料在广播新闻评论中,也可以作为一部分重要论据,起到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音响是广播新闻评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能引出话题、渲染气氛、回溯背景、叙述过程、参与议论等。记录事实发生、发展动态的音响,能为广播评论的论点提供部分论据。长期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基本上是报纸评论的声音版,书面化的语言、僵硬的表述,都影响了收听效果。新闻事件是鲜活的,蕴涵在其中的道理也应该是具体和鲜明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要尽量做到口语化,在语言语调的表述上都要平和平易,娓娓道来,不生硬照搬,不冗长拖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广播新闻节目在尝试用两人对话的方式播发评论,这种模式使主持人的个性化日益明显。两个人在配合默契的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或犀利或麻辣,语言风格也相当口语化、地方化。广播新闻越来越注重各种声音的运用,好的广播音响能体现报道的真实性,让人如临其境。广播新闻评论可以引用新闻当事人的典型语言和新闻背景音响,也可以采集观众的观点,充分发挥广播“以声、以声达意”的传播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从“我播你听”走向双向交流。近年来,从记者现场口头评论到连线嘉宾的访谈评论,从纯文字评论到丰富的表达方式,广播新闻评论的天地已豁然开朗。

三、评论员队伍更壮大和稳定

建立一支稳定的评论员队伍,是时代对广播媒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播媒体重视话语权的具体体现。广播媒体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通过高素质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来强化本台的新闻评论。2014年5月,绍兴台新闻综合频率组建了一支有10多个人参加的评论员队伍。在这些人中,即有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机关事业单位的时评和其它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为了方便相互之间的联络与沟通,频率还在网上申请了一个QQ群,当遇到一些新闻热点事件时,频率的值班编辑会把新闻稿发到群里。评论员看到后,就会进行即时评论,有的是把评论文稿发给编辑,有的则是直接打电话给编辑部,让编辑直接将评论员的话语录下来后进行播出。这样的广播新闻评论制作工序少、流程短、传播速度快。广播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字评论的最大特征,就是广播新闻评论依赖新近发生的事件、现象和问题发表意见,因此广播评论也要讲究时效。一是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写作之间的时间要短;二是新闻评论写作与传播之间的时间要短。对于广播媒体来说,提供意见的方式就是“即时评”。“即时评”是主持人或评论员,乃至听众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做出的、简短的广播新闻评论。它一般由“新闻事实+评论”组成,广播的电话连线是“即时评”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广播评论中,主持人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要把主持人也逐渐培养成评论员。要在对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和主持人进行评论能力培训的同时,建立广播媒体自己拥有的、更壮大更稳定的评论员队伍。新闻评论历来被人们视为衡量媒体新闻专业能力和舆论引导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媒体提升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工具,因此被称为媒体的灵魂与旗帜。随着移动听众的不断增多,广播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相对于报刊、电视、网络,现在的广播评论仅从量的方面来说,仍然显得落后,有的台每天一条的“本台评论”都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广播新闻评论更无从谈起了。广播新闻评论创新的余地还很大,其潜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结合广播媒体的传播特征,在服务中心、贴近民众、抓住热点、增强时效、观点鲜明、形式新颖等方面去进行探索,以强化广播新闻评论的话语权。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媒介市场,谁有很强的话语权,谁就会有很强的传播力。

作者:宋怡单位:浙江省绍兴广播电视总台

第2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第3篇

【关键词】汶川地震 网络新闻评论 类型 文风

去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在地震发生后,世界目光聚焦四川,新闻媒体的地震报道让人目不暇接。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评论数量也非常庞大,本文试以区别于一般传统媒体的网络媒体为主,分析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文风。

一、汶川地震报道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

综合此次汶川地震的网络新闻评论,有关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大概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第一,按照评论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编辑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

编辑评论即由网站或与网站相关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者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所撰写,代表整个网站的立场和观点,类似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比如5月13日红网刊发了作者胡建兵的评论文章《应急机制迅速启动,灾民请放心》,作者古洪庆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应急速度》。6月10日,人民网刊发了作者蒋萌的评论文章《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等等[1],此类新闻评论文章,作者代表了整个网站的立场,直接地给出了判断,旗帜鲜明的进行了分析评论。

专家评论是由网站邀请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这里所说的专家,主要是指对某一领域或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士,并不仅限于专业的研究人员。专家评论既可以由专家来撰写,也可以是由网站采访并撰写,还可以采取与专家与网民直接的交流,如在线访谈、聊天室嘉宾座谈等形式。比如6月11日10点16分,新华网刊发记者车玉明、程云杰、李骥志的评论文章《汶川地震带来的6个启示:城市应当有紧急避难所》[2],文章在为逝者哀痛的同时,思考了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危急关头的紧急避险知识、突发灾难后的保险赔付等六个问题。6月1日,陆航团一架救援直升机失事,近两万人搜寻了十余天才找到失事飞机残骸,新浪网于6月16日,邀请从地震灾区归来的一线记者,中央电视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和李际,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做客嘉宾访谈,讲述了陆航团如何在气象恶劣的灾区超负荷坚持进行救援工作,直升机失事后进行搜救的巨大难度等,并与新浪网友进行了交流。通过亲历者和专业军事记者的讲述,网友们被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援不幸遇难的邱光华机组深深感动,被那些冒着不断滑坡、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不懈搜寻战友的官兵们深深感动。

网民评论就是由网民发表的各种形式、各种方式的讨论和意见,既有一两句话的简短评论,又有上千甚至上万字的长篇大论。与编辑评论和专家评论的相对权威性有所不同,网民评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在这次地震灾害面前,全国同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虽然一直以来,网民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激进,有的保守,很难有一致的时候。但在这次的地震新闻评论上,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展现出善良、识大体的一面,很多网民呼吁捐款捐物,充当志愿者,并在网络上一呼百应。在搜狐网的四川地震图片感动瞬间栏目,截止到去年6月17日,网友的原创评论达42380条。在搜狐新闻《四川发生8.0级地震 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震感》的新闻后,网友的原创评论更是多达864759条[3]。

其次,从网络新闻评论的载体来分,可以分为网络新闻评论专栏、网民即时评论、网络论坛三种。

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是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有一定的长度,能独立成篇,就像报纸的言论专栏。这类评论文章是网民通过浏览网络媒体上所报道的重要新闻事件,或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就事说理,提出一些看法。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红网的“红辣椒评论”,千龙网专门推出的《网络传情 守望灾区》抗震救灾评论集。这些文章,涉及普通的救灾细节、感人事迹、个人反省、民族意识、国家形象等等,有点有面,有通俗有深入,丰富全面。

网民即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某条感兴趣的新闻迅速作出回应,长短不限,一两句者见多,这种形式是报纸上没有的。新浪网在每一条新闻后面都有“发表评论”的链接,可与所阅读的新闻实现传受二者的及时性互动。截止到6月17日,在新浪网关于地震报道的新闻后,相关的留言数量为3093722条。在《察看北川中学废墟拒绝戴口罩》新闻后,新浪重庆网友写到:“有这样的总理,是中国人民之福”,新浪广东手机用户写到:“总理感动人民,人民爱戴总理”,新浪辽宁网友写到:“应该戴上口罩,总理的身体也很重要啊”等[4],这些文字平实、普通,完全是民众的肺腑之言,老百姓对公仆的真情流露。

网络论坛、电子公告栏(BBS)是网民围绕网络编辑已推出的话题各抒己见、讨论交锋、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它们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征创造出的新形式,是因特网上功能强大的大众化信息服务,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在地震期间,发表了大量的主题跟地震相关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在天涯论坛《天涯互助――汶川地震》版块,截止6月17日,共有相关论题200446,总帖数为3158853,一个网友的《以人类的名义,向中国军人致意》的帖子,共有96324人访问,1341人留言[5]。在新浪论坛,一个题目为《一只救了35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帖子,共有166315人点击。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

评论的语言风格就像评论的结构一样,一般也可以说是“文无定法”[6]。从评论的写作来说,长期以来,媒体承担的基本上是单向传播功能,也就是通过评论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功能。这种“机关报”体制下的评论,也很容易把机关作风和机关语言移植过来。[7]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文风与语言,正在由官话转向民话,在这当中,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自由等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文风显得更加的贴近普通受众。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增多,凸显出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视角。由于是整个民族遇到的巨大灾难,整个地震期间,大部分的网络新闻评论都饱含深情、深晓民族大义,发出的声音大都凝聚着巨大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的价值,但其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在网络新闻评论则有着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比如“范跑跑事件”。范跑跑原名范美忠,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 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他的话如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引爆,各大网站网友的讨论铺天盖地。

在严肃稳重的新华网,以“范跑跑”为内容的专门评论也多达数十篇,其中有痛斥“范跑跑”的,如《“范跑跑”亵渎“自由”》《不是妖魔化范跑跑,是拆穿伪自由》;也有为其辩护的,如《感谢“范跑跑”讲出真话》[8]。这些评论文章,没有恶意攻击人身,而是针对事情的本身,各自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显得有理有节,从事件上引出了自由言论、理性思考的观点,拓宽了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天涯论坛,关于“范跑跑”的评论则对立明显,这也与其大部分作者为普通网友有关,他们的观点直白,冲突激烈。在作者“相信AI”的《支持范跑跑的一些同志,请你们看了之后留回一点口德了吧!谢谢!》的帖子里,作者说,“汶川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地震,举国上下都很悲痛,而这个时候范跑跑竟还理直气壮的拿本能当幌子,大谈所谓的‘自由’和‘公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让我告诉你吧,什么叫做人性。”网友“doggybread”回复:他的行为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他的思想需要批判!而宣扬这样的思想更是要被猛烈抨击!没什么好维护的!网友“随机存在”回复:姑娘,在表示你的愤慨前请去看看范跑跑的相关原话,一虎一席谈和腾讯网等对他的访谈里面有。另外再多读点书[9]。在名为《本人之愚见――范跑跑之跑跑得对跑得快》帖子中,网友“gxnnhxj”说:他的跑,是人的本性在跑,他的跑,是理智的跑,他的跑,是在为国家的长远计划在跑,难道这样是错的吗?网友“xiaoaoshusheng”回复:一个人nc(网络上关于“脑残”的缩写)可以原谅,太多的人nc那是教育的悲哀。网友“qxmqy”回复:楼主脑袋长包了,问题很严重,赶紧去医吧[10]。网友间的回复和讨论已经开始脱离事件本身,转而直接进行人身攻击和争吵。除了天涯论坛,新浪、搜狐、网易、猫扑等论坛所展开的网友评论大部分也以愤怒的声讨和争吵为主。

这是由于,互联网为网民的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浩瀚的虚拟空间。作为一种传播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自由出入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网民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评点时事无所顾忌、无话不谈。在文风上表现为个性化语言十足,观点尖锐,并迅速形成派别,各方旗帜鲜明,互相攻击,有少部分能言之有理,平和地进行激辩,大部分则直接宣泄情感,甚至展开谩骂和人身攻击。

三、总结

总之,整个汶川地震报道中,网络新闻评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部分,开始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并驾齐驱,这与网络媒体本身的崛起有关。很多事件的讨论都是从网络发起并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如“范跑跑事件”、“敬礼娃娃”、“可乐男孩”等。但是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较,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和文风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新闻评论更自由、更灵活、更迅速,文字更个性化、更犀利、更多样。另一方面,尽管网上信息极大地丰富,但绝大多数的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网络新闻评论的范围。此外,网络新闻评论的文字缺乏理性或者偏少理性,易于偏激,这也要求网民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约束。■

参考文献

[1]人民网

[2]新华网?channel=gn&newsid=1-1-156075

46&style=0

[5]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130243.shtml

[6]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3页

[7]马少华 著,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4页

[8]新华网news.省略/comments/2008-06/12/content_8355282.htm

[9]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223911.shtml

[10]天涯论坛cache.省略/publicforum/content/help/1/224311.shtml

[11]彭兰著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4篇

昨(25)日,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川大取消毕业论文”一事有了实质性的新进展,记者从川大获悉,该校已决定,以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作为试点,从2006级学生开始,加入社会调查报告、策划和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通讯、评论等新的方式来部分取代毕业论文。从下周起,学生们可提出申请,自行选择毕业考核方式。

目前,两种新形式的考核机制初稿已大致敲定,估计下个月20日左右,详细考核机制(试行)就会正式出台。

下个月试行明年将举行成果展

记者了解到,这个月底,文新学院将会针对新的考核机制细节发放第二批问卷调查,最后,学院6个系将针对本身专业情况,将机制再进行调整细化,“估计下个月20日正式的考核机制(试行)会出来。”

下周开始,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文新学院2006级的本科生将可以提出申请,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但选择传统论文以外的两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将不会超过学生总数的20%。

文新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说,明年5月,2006级学生将会按照“新的规则”进行毕业答辩,在他们离校之前,学校打算做一个毕业考核多元化的成果展,以回应整个社会的质疑。

学生反应2008级学生更有兴趣

记者采访的数十个2006级新闻系本科生都表示,会选择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原因是不熟悉“新论文”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成果不多的同学也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发表作品。相对于即将毕业的2006级学生,2008级的师弟师妹们似乎更有“吃螃蟹”的兴趣,新闻系大二的戴予馨说,这次改革可以鼓励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意向选择实践类的毕业设计,她自己也不例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2005级本科新闻系毕业生表示,大部分学生是以一种机械化的心态在做毕业论文,这次改革使毕业考核更加灵活,是教育进步的表现。

早报记者 肖莹佩 实习记者 唐巧摄影赵霞

新闻回顾>>>

10月11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的消息一经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次日,四川大学公开澄清,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是考虑优化毕业论文设计。15日,四川大学正式宣布,“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并要求各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这些可当毕业论文

替代品一:媒介状况调查报告、策划

一、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可被认为合格。

二、没有获奖,但是被采用或有明确社会回应的,也可视为合格。

三、没有获奖、没有被采用也没有什么反响的,则由学校选3个教授进行打分,如果其中一个教授否决,就不合格。

替代品二: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

A类、重大独家、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B类、头条,或者做得比其他媒体好的同题报道;

第5篇

关键词:时评论据;日常累积型论据;调查研究型论据;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8122(2014)06-0047-03

时评论据的分类,新闻界通常是在本体视域内进行考察,即按照表述事实还是表述客观规律,把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1]。这种分类方式几乎“统治”了所有关于论据的研究。这种分类方式界定清晰、科学合理,有助于研究者和受众对论据的辨析。但是,评论者在实践中往往更需要查寻、选择论据而不是辨别论据,因此这种分类方式对于评论者的实务操作帮助有限。

本文笔者认为,时评的论据分类还需要从主体视域出发,即从评论者获取论据的过程和途径着手。本文按照评论主体获取论据途径的不同,把论据分为日常累积型论据和调查研究型论据。日常累积型论据是指评论者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的经历所积累的认识或知识;调查研究型论据是指评论者通过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与论题相关的事实和认识。这种分类方式可以促使评论者重视调查采访的作用,并以研究型思维来查找论据,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

一、日常累积型论据

日常累积型论据包括评论者个人生活经历、评论者通过长期的阅读学习所获得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储备、评论者关注新闻时事所获得的较新的新闻事实、评论者通过广泛的人脉资源所获得的重要资料等。

生活积累和个人经历是人们直接获得的阅历和体验。人们碰到的具体事件、所处的情境、与只是听到的或看到的相比,更加真实、更富有意义,感受也最深刻。它往往是典型的、独特的、生动的、专业的、或有戏剧性效果的,容易吸引人和打动人,通常也是真实的(除非评论者有意造假),因此是极为珍贵的论据,对评论者至关重要。如现《纽约时报》专栏评论家克里斯托弗,生活阅历非常丰富:哈佛毕业后在牛津大学学习法律,获奖学金并以一流成绩毕业。随后,他在开罗学过阿拉伯语,在台北学过汉语。在学生时代,他就成为背包客,游历过非洲和亚洲,以写文章来贴补旅行开支。他曾在四个大洲居住过,报道过六个大洲的新闻;旅行超过150个国家;到过美国的50个州、中国的每一个省、日本的所有重要岛屿。在旅行过程中,他遇到过疟疾、暴乱,在非洲遇到过空难。这样丰富的阅历,对他的专栏写作大有帮助。另外,他的妻子为华裔,并且本人多次来到中国调研,这使他对中国问题相当熟稔,在写作相关论题时驾轻就熟。

学习和阅读也是人们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许多时评作者都有学者身份或背景,在某些领域中有精深的研究。如著名学者李敖博闻强记,著作等身。他深厚的学术积淀可说是他评论成功的最大因素。在《李敖有话说》中,他讲到一个观点,就能拿出一本书来,找到出处;对历史上的事件案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令人叹为观止。

日常累积型论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使用方便,可以灵活运用。日常累积型论据多数已经“内化”进入评论者的知识体系,如同一个随调随取的图书馆。评论者面对时评论题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迅捷地把累积型论据调动出来。这是调查研究型论据所无法替代的。二是日常累积型论据的收集重在日常积累,表现出鲜明的渐进性。三是日常累积型论据依赖评论者的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评论者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其所掌握的各种事实信息及理论储备会有较大差异。评论者有可能凭借独特资源或特殊经历获得非常有价值的论据,这些论据会增加评论的知识含量,甚至成为评论作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调查研究型论据

传统的评论研究注重评论者知识的积累,强调日积月累之功,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时评自身的发展、多领域的渗透以及多元化的论题,决定了评论者必须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这个功夫,不是光凭个人积累和脑筋的记忆力可以完成的,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论题进行调查研究,更有效率地发现并寻找到与论题相关的论据。

如果把调查研究型论据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一手论据和二手论据。一手论据是那些在新闻事件发生或调查时所产生的资料,主要来自评论者的亲身调查。包括采访资料、现场照片、影像纪录、广播录音、证人证词等。二手论据是与新闻事件或所论现象相关的、他人制作的资料,主要来自评论者的文献研究。包括关于某个新闻事件、人物或社会现象的书籍、论文、网页、文件,由他人记述实际见闻所做的访问或传记等。

通过亲身来到新闻发生地进行采访,从而获得一手论据,这是西方评论者已经习以为常的做法。如美国学者芬克所说,这样做可以为评论提供“附加值”[2]。仍以《纽约时报》专栏评论家克里斯托弗为例。他不仅生活阅历丰富,还多次在重大事件中获得直接采访机会。2011年2月,埃及和巴林发生动荡。他先是来到新闻事件的中心――埃及开罗的塔拉广场采访,撰写了专栏评论并发回了现场照片;随后,他来到另一个新闻事件中心巴林进行采访,撰写了专栏评论《在巴林,子弹在飞》(In Bahrain, the Bullets Fly)。2011年8月,利比亚局势动荡之际,他又来到的黎波里采访并撰写了专栏评论。这些采访虽然未必能保证其评论的公正客观,但至少可以为他的写作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同时向受众暗示:他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言权。

与此相比,国内的媒体评论员鲜有采访机会。多位学者提出应给予评论员采访机会或建立相应机制保证评论员获得一手论据。如赵振宇教授提出应建立新形势下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即融记者和评论员于一体,由评论记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采制和评论的写作[3]。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内评论界的关注并有所行动。

对于国内的评论者来说,即使没有采访机会,进行一些调查也会为评论提供一手资料。如2010年8月间,有媒体对国内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上涨提出批评,提出“埃及金字塔对本国人只收相当于人民币1.3元的门票”。媒体人高明勇对此感到怀疑,他通过网络搜索、致电旅行社和埃及驻华大使馆,查明这个论据与事实不符:埃及本国国民进入金字塔景区的费用约合人民币75元左右[4]。作者的评论正因为使用了调查结果作论据,才使事实更清楚,受众也会更加认同。

二手论据多来自文献研究。这一研究方式在现代时评写作中越来越重要。如学者李希光所说,评论者需要具备“深入文献研究的能力”。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专业领域,也并非样样精通。评论者应有研究能力,在评论中综合运用新获得的知识[5]。时评的论题领域遍及社会各个层面,评论者不可能全部知晓;评论者再勤奋,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很难有深厚的积累。现实的应对之策是:评论者除了要知识渊博、博闻强记、勤于积累之外,应树立一种研究思路,广泛吸收前人智慧,在此基础上立论和论证。

现代大型媒体,一般都会拥有一个规模宏大的资料室,帮助记者编辑和评论员查找资料,以协助完成报道和评论任务。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专业知识的搜索相对容易,这为评论者寻找论据提供了方便,当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杂志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人与外部的交互记忆,信息被存储在自身之外,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信息的位置,而不是记住信息本身,被称之为Google效应[6]。换句话说,评论者本人未必要拥有太多的论据资料,但是,必须知道到哪里能够获得这些资料。

时评中的二手论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信息总量丰富。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信息和数据形成信息的海洋,任何专业领域、相关话题都隐藏其中,真正可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二是查找不易。这些有效信息分散在图书馆、资料库和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何迅速有效地把它们找出来,需要评论者掌握搜索技术,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三是二手论据一般来说属于公共信息,人人皆可获取。评论者使用二手论据的优势不在于其独特性,而在于对它们的理解和整合,即评论者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研究文献融会贯通。这对评论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研究论据的查找

通过文献研究获得论据,需要评论者通过科学、认真的查找来获得前人关于所要评论论题的论述,如书籍、论文、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要求评论者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一)研究论据的资源

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时评作者可以获得研究论据的信息资源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图书馆资源

在可能的情况下,评论者可以通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在图书馆中找到与论题相关的书籍。通过网络,也可以访问各图书馆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nline Public Catalog,简称OPAC)。只需登录图书馆网站,进入“联机公共书目查询”或“馆藏书目数据库检索”即可查询图书馆藏书。

2.互联网资源

在搜索引擎的强大威力下,互联网可以快速地为查询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有优势有时候也是劣势。由于互联网信息来源庞杂,正式与非正式信息及其交叉渠道共存,信息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因此在甄别信息有效性方面给检索者带来很大的挑战。

除了提高网络素养和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之外,评论者要尽可能熟悉所评论的领域的网络资源。如通过中国政府网页(http:///govinfo/)链接到各政府部门网站,可检索到大量的有关信息;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可以获取各年、月社会经济指标等统计数据等;通过新华网等新闻媒体网站可以获取免费新闻信息及各领域动态信息。评论者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专题信息,如中文的百度、搜狗,英文的Yahoo、Alta、Vista、Deja News,专业的Google Scholar、Philes、medscape等[8]。

3.专业学术数据库资源

相比互联网上资料的良莠不齐,专业学术数据库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难以在互联网上被检测到。这些数据库的用户为了获得服务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现在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如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就向社会公开了大量资源,只要办理读者卡(免费)的用户,登录后就可接触大量中外文数据库并在线阅读一些学术著作、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

如中国知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使用最为广泛。中国知网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简单或高级检索。

一些国外数据库也包含着重要的信息资源。较为优秀的英文数据库有EBSCO、PROQUEST、SAGE数据库等。EBSCO数据库经管类的文献比较全,多为权威期刊,且大多能查到全文。PROQUEST系列(尤其是ABI和ARL)是非常好的数据库,特点是比较全面,期刊追溯时间长,但有时只有题录,没有原文。SAGE数据库涉及商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药学等学科,同时包括特殊学科研究的数据库等内容。

(二)研究文献的查找策略

对于时评来说,研究文献的查找受到其文体写作特点的限制,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1.时间要求。时评受时效性要求,需要尽快查找到相关信息,不能如学术研究那样“慢工出细活”。2.通俗性要求。时评属于大众性文体,因此不能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这就要求评论者尽快“消化”这些文献资料,使之通俗化,方便受众接受。3.确定性要求。时评要求论点鲜明,以期得到具有确定性的观点信息。评论者不需要对学术争议过分涉及,应避免在信息海洋中迷失,使自己的观点犹疑不定。

结合时评的文体特点,评论者在做文献研究时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瞄准新文献资源。较新的文献资源如果是事实性论据,一般是比较新颖的事实,往往引用者比较少,可以增加论据的新鲜性;如果是理论性论据,新文献较多反映理论前沿,理论价值较高。而且新文献中新观点较多,适应时评“求新”的特点。

二是瞄准权威文献资源。限于时间要求,评论者应选取比较经典和最有权威性的文献来进行精读。学术研究尽管论著多多,但真正很有价值的往往是少数。应通过筛选,尽量保留权威文献,剔除档次低的文献。在选择时可以有意识选择那些较有信誉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或者由该领域的权威作者所著的文献,也可以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或图书馆员。

三是文献阅读在精不在多。大批的文献只需要研读其摘要及关键词。经过筛选后,选择少数文献阅读全文。如果有可能的话,找到权威的综述性或述评性文献,可以帮助评论者更快地了解这个论题的研究发展及现状。

四是评论者需要从资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评论者不能局限于介绍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还要对各种论据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依据这些论据做出自己的判断。时评不仅在于“述”,要点在于“评”,要根据论据得出自己的主要观点、结论、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综上所述,从主体视域出发,时评作者在准备论据时应做到“一体两翼”:即既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深厚积累,也要具备强大的采访和文献研究能力。一方面,日常积累可以增加评论者的知识底蕴,为可能的调查研究提供帮助。评论者对议题的了解越多,知识积累越多,就越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采访和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增加评论者的知识广度,使评论者能够扩大评论面,增加评论的附加值,开阔知识视野。评论者通过采访和文献研究所得到的知识,必将进一步沉淀为评论者的日常积累,增加对议题的理解,为未来的评论实践所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评论者保持知识积累上的“开放状态”。

参考文献:

[1]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 (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郝瑞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 高明勇.埃及金字塔门票真的才1.3元吗?[N].新华每日电讯,2010-8-31.

[5] 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

与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

2003年,《新京报》评论应运而生。三年多来,它的茁壮成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打破了一些人在《新京报》创刊之初“北京没有评论的空间”的“消极预言”,再次证明,这个时代需要评论。

立于北京而怀远,彰显法治和人文,积极稳健有见地,这是《新京报》评论的理念。

“立于北京而怀远”,标明《新京报》评论的视野追求。它既评说北京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波澜起伏,也关注世界五大洲的风云变幻。世界之大,均可入题,江湖之远,皆上笔端。

“彰显法治和人文”,表达《新京报》评论的价值观。努力推进法治建设,执著传播人文理想。法治和人文,既是《新京报》评论人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衡量世事万物是与非、先进与落后的首要标尺。

“积极、稳健、有见地”,昭示《新京报》评论的方法论。

“积极”,举凡热点事件,诸如国家方针政策出台,每年的全国“两会”,重大外交活动,公权力滥用,公民私权利被侵犯,《新京报》评论都会努力发出声音,担当媒体责任。

“稳健”,不偏激,不偏执,不图一时痛快,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以长久的耐心和韧劲推动国家点滴进步。

“有见地”,富有责任意识,不仅有批判性,也力求有建设性。我们恪守两个底线:一是讲理,二是理性地讲理。前者是内容,后者是方法。

如果真要总结《新京报》评论的“特点”,大约可以有如下几个:

报道和评论分开。我们永远对事实保持敬畏,报道必须让事实说话,拒绝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评论。

量大。除了社论(来信)版、时事评论版外,还有经济评论、文娱评论等专版,加上每周一期的“时事访谈”版和《地球周刊》中的“国际评论”版,每周发表评论一百篇、十万字以上。

题材多样。如上所述,无论是时政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国内的、本地的,还是国际的,无论是经济的、文化的,还是体育的,方方面面,都能从《新京报》的评论中找到相应的内容。

架构完整。从普通读者表达草根声音的“来信”栏目,到公民写作的“时事评论”、专家学者的约稿和“时事专栏”,再到比较高端的“时事访谈”,基本上对应了社会不同层级人士的观点表达,换言之,《新京报》评论在努力为每个人的表达搭建平台。

时效性。紧跟新闻,洞察时事时局的每一个微妙变化,在大家热议的时候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最大限度地发挥评论的力量,引导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建设性。不用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的手法评判一件事情,而是努力提供解决的途径和思路。

权威性。身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京报》储存了丰厚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学术资源,数百位专家学者的观点高屋建瓴,揭示事件的本质,对时局提出方略。

不谋求话语霸权。我们的“社论批评”栏目,欢迎读者对社论进行批评;我们的“观点交锋”栏目,试图打造一个“声音广场”,更是让不同观点在这里呈现。

这次《杂文选刊》选了《新京报》三篇评论文章,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文字优美、行文自由。当我们对常见的“八股评论”感到“视觉疲劳”时,这样极具个性的文章能让我们眼前一亮。

评论家们应该发扬杂文的精髓,这些精髓在于:题材广泛,不拘泥于一事一议;行文自由,不是一味地“一二三四”;语言生动,不是概念的罗列和生硬的推理;多有趣味,不总是板着面孔说教……

第7篇

目前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10月11日《成都商报》)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能否顺利毕业的最后一道槛,跨过这道槛就能拿到学位证,这已是中国大学教育沿用已久的传统。传统是经过时间检验流传下来的,既然能流传下来成为传统,自然就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知道许多传统在不断地传承之中会慢慢变得陈腐,不仅失去了原先的优势,往往还会成为禁锢新事物发展的阻碍。

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引导鼓励学生去自我创新,因为论文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有独到的见解,不得抄袭,这会促使学生努力去钻研、发现新事物,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不小的帮助。可是正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所说:要一个本科生在新闻学研究或新闻学史论上有什么突破或是真知灼见,可能么?

要是学生真能够按照论文的要求发现一两种新理论或突破,那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本科毕业生不要发现几百万种新理论、新观点,那这可是难以想象的。社会或科技领域的每次进步都是靠新理论来推动的,一种新理论往往会推动社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因此我们才如此崇拜哥白尼、牛顿这样的发现者。每名本科生都发现一种新观点、理论,那我们的社会估计早就已经突飞猛进,并且是爆棚似的猛进,别说火星,就算太阳咱也敢去。

正是因为这个不可能,所以毕业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只好去复制黏贴,将前辈的思想成果换一套马甲就据为己有了,虽然通过了这道槛,可是那又有何实际意义呢?照搬前辈的思想使他们自己的思维受到了局限与禁锢,这样可以说是既没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没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除了复制黏贴的本事。

本科论文,这个我们一直沿用的传统已经彻头彻尾地沦为了一块鸡肋,虽说有句古话来形容鸡肋,叫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本科毕业论文这块鸡肋弃之却一点也不可惜,而且是越早弃危害越小、越早弃对我们大学生的成才越有利。

稿源:红网 作者:夏熊飞

第8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19-02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依赖渐渐地大于对电视新闻的依赖,这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不少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挑战。在此,本研究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1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简介

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运用电视表现手段,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或大或小的新闻事件,或是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现象或思潮,发表意见与建议,表明立场与观点的新闻性节目样式。

我国的新闻节目雏形是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这是我国的第一份以政治为主的报纸,也就是报刊新闻评论。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化出了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头一阶段是在1958年到1980年,这一阶段刚开始的阶段,我们的电视新闻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言论,没有自己的声音,稿件来源匮乏,节目形式单一,总体来看,那个阶段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处于非常薄弱的环节。第二阶段是在1980年到1993年,此阶段处于观察阶段。198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档评论性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从此,我国的自己的电视新闻节目才始见端倪,大体形成了以“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篇后话”等依附播出形态与独立播出形态节目相结合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体系。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今天,经过一番曲折的道路,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终于扬起了自己的旗帜,一系列综合性新闻栏目的涌现,使我国新闻节目愈来愈丰富。最广为人知的比如《焦点访谈》栏目,它确立了评论类新闻节目在我国电视屏幕上的旗帜地位。 继中央电视台之后,为了加强电视新闻评论工作,和国家广电部于1995年联合发文,要求全国省级电视台成立新闻评论部,此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越来越快,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2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挑战

2.1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地域呈现不均衡状态

当前随着理念及技术的演变提高,我国新闻节目在国内国际时政新闻方面的报道较为及时准确,新闻节目报道中的个性特色也日趋成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新闻节目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也表明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还会有较大成长空间。首先,针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地域不均衡现象,很多传媒机构对此问题做过专门的探讨研究,并在电视策划及频道改版上进行讨论与分析,在不同地域、层级的合作中我们发现,各地电视新闻理念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

2.2 网络资源挤占传统电视空间

当前网络的多元化和网络的海量资源,使得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下降,年轻受众流失成不可逆现实。受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及可控性影响,过去被动的守在电视机前的状态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况且网络还能为观众提供情感表达与释放的空间。而传统电视观众群体确明显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2.3 不正确理念使节目走上弯路

当前,不少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还是有较浓重的宣传味道,扭曲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使得受众在心理层面上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及厌恶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肩负着宣传的重要责任,党及国家的政令宣导、重大决策的宣传推广等,不过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新的观念不断产生新的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新闻必须从单一的政治宣传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更加贴近受众,更能让受众接受的灵活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实现从宣传向传播这一初衷的良性转变。

3 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化策略

3.1 改变新闻报道方式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方式太过陈旧呆板,时间固定、类型固定、专访对象固定使电视节目的时效性、传播性跟网络或其他国家相比落后了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应该积极汲取网络传播的经验,比如采取增添新闻滚动条目,或新闻弹出框,这样会使电视新闻的滞后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很多大型的门户网站, 在新闻的采访方式上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网上采访、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对世界各个角落任一地方的人及事件进行采访报道,不但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播报道的时效性。当然,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模仿这种方式,以满足当前大众的需要。

3.2 打造精品栏目

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很多栏目都有重叠交叉,可谓多而不精。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好的发展,就要对节目进行“瘦身”,集中力量,集合优势兵力,打造品牌栏目,增加领头产品。节目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创造更大的影响力。所以,一旦认定节目的可行性,就要下决心大力扶持,并将趋炎附势的“赘肉”节目大量删减。另外,还要完善竞争机制,突显节目个性。节目改版中,栏目的策划,一定要突出特色,节目改版只有坚持不断竞争,并以创新和突出特色为目标,才能达到改版的目的。

3.3增加互动环节

当前,网络之所以对电视新闻节目造成巨大的冲击,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方式,便于人们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增加了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受众的喜爱,比如说微博的互动平台,广大观众就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资讯及新闻,这样的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正是电视新闻所缺少的。不同的群体对新闻种类的喜好是不同的,必须有方便的选择方式,观众们才能更方便的及时关注自己所好。

4结论

在新闻节目信息快速膨胀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任然担任着非常重要的新闻传播作用,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任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电视新闻要不断地创新、增加自身的特色,才能不被网络所排挤,当然,电视与网络不只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相互合作、携手共进,才能形成依存,更好的满足新闻观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丹.陈晓妆.论政府与新闻媒体和谐关系的构建[期刊论文]云梦学刊,2010,6(4).

第9篇

我原本不认识陈栋。2008年5月,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邀请,我担任了该院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于是与陈栋有了交往,其人其文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接到陈栋即将付梓的书稿时,就一点都不感到陌生了。

陈栋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他宣读论文时条理清晰,侃侃而谈;回答答辩老师提问时也从容不迫,经验老到,有着良好的表现,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书稿以原论文为基础,书名为《思想的力量――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1996―2006)》,显然比原来的论文题目更为精炼、更具冲击力。内文也对原论文书稿内容重新审视、修改和补充,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引起出版社关注,予以出版。作为老师和朋友,我拱手祝贺!

细读之后,我觉得《思想的力量――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这本书内涵很丰富,选题很有价值。本书将1996年至2006年新时评发展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新时评专栏的产生(1996―1998);新时评专版的发展(1999―2001);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2002);报网时评的互动(2003―2004);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2005―2006)。作品以“时评形态变化”为分段标准,以专题史为研究模式,对新时评专栏、版面、报网互动及其主要运作人进行采访分析,对新时评推进公共领域建构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本书的一些有分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新时评专栏的产生推进批判公共性的有效激发,新时评专版的发展促进“自治”精神的逐渐培育,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加速“公开性”、“开放性”言说风气的初步养成,报网时评的互动推动平民主张的崛起,而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也折射出公共领域建构的艰辛。

本书作者陈栋能独辟蹊径写出这样有见地的论著,与他的经历和涉猎的研究领域有关,也与他持续的学习和生活积累有关。他自从对新闻产生兴趣的时候开始,就特别关注时评研究。2005―2008年间,他更对新时评的发展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栋近几年来已不仅自己撰写时评,而且专访了众多时评高手,与国内多家媒体评论部建立了联系。丰富的经历和写作实践,都为他写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厚实的功底。本书以新闻人的敏锐搜集和描述了10年间中国媒体新时评的发展与变化,其中的许多鲜活素材多为一手资料,十分宝贵,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时评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时评不仅是当今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传媒生存和发展所需。因为,在新媒体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媒几乎没有独家新闻可言,但可以有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时评潮应运而生,并且时评正在不断为铸造媒体灵魂造势。

也许我孤陋寡闻,关于新时评史的专著我还未读到过,至少称得上不多见吧!因此,陈栋的论著弥补了新闻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学界强化这方面的研究起着示范的作用,对业界拓展这方面的实践也很有帮助。陈栋目前继续在从事博士后研究,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丰厚将能提升其后劲,祝愿他能有更多的新作品问世。

(作序者为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10篇

川大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追踪

本报讯(记者 汪玲)“川大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终于进入了实际操作环节。昨日起,四川大学新闻系2006级的学生们就可以提交申请,选择自己心仪的毕业考核办法。据该校新闻系主任张小元介绍,昨日尚没有学生提交申请,预计本周末最终统计结果才会出来。但根据记者昨日的匿名调查来看,10名同学中,有7位同学还是选择了毕业论文。

据悉,按照规定,学生们可以选择的考核方式有三种。包括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策划;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通讯、评论。

7位同学仍然坚持选择毕业论文。原因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从大三时就有些准备,目前论文脉络已经基本成型”。另一种是“论文比较好上手,套路也比较明晰”。还有同学选择毕业论文的原因是觉得后两种方式的要求都偏高,比较难达到。

另外还有3位同学选择了在媒体上发表作品作为毕业方式。但据其中一位姓刘的同学介绍,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目前在所在的实习单位已有不少自己独立采访的稿件发表,预计可以达到学校的要求。

这样的结果也并未出乎张小元的预料。他表示,他预测最终学生们提交的申请中将会有八成的学生会选择毕业论文。原因是因为这届学生是论文改革的第一届试水的学生,大家从大一进校时已经做好了毕业时写论文的心理准备,对新的变化还有些不能适应。另外,毕业论文这一形式大家都很熟练,有套路了。他预计到下一届,选择多样化形式的同学可能会越来越多。

第11篇

1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的发展现状

1.1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前传统媒体垄断了话语权,广大受众没有表达的机会。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博客技术平台、论坛技术平台、微博技术平台等,网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自我表达。因此,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言论和意见;除此之外,网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现象,新媒体这种声音在社会热点事件当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发生新闻事件之后,很多网民会利用新技术在传统媒体之前发表自己的意见,通常还会被一些传统媒体所转载[1]。例如:深圳富士康当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在网上快速传播。笔者曾在网上以“富士康”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了2500条天有关结果。当这些微弱声音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实际影响力将会非常巨大,传统媒体和这一情况相比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减弱了很多。

1.2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事件的反应不够及时人们应用新媒体可以及时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当发生了热点事件之后,各大网通过写博文、发微博不断传播、转载以及扩散这些消息。而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想要报道和评论一个事件,要在固定的时间才能播出。通常都已经过了热点时期,当对旧事件还没有作出反应,又会发生新的事件,这样即使事件报道具有较强的深度,也不会被受众所关注[2]。可见,以往的节目模式致使媒体不能作出及时反应,这就是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1.3电视媒体的经营机制严重的冲击了新闻评论节目随着媒介的融合,媒体逐渐向着商业化方面发展,媒体与媒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致使媒体的急于求成,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目前机制之下,电视台绝对不会允许节目收视率一直处在一个水平之上。所以,电视黄金时间通常都会被那些流行的节目取代。大部分电视台对版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各地卫视办众多娱乐、情感、相亲以及选秀等一系列节目。因为评论节目有着固定的收视人群,如果新闻事件不重大收视率就不会高,且评价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培养。所以,电视评论节目经常会被调整到冷僻的时间,有时却完全被取消。

2突围之道

2.1对节目结构进行调整,使节目更具时效性从存在于电视节目当中的缺陷而言,新闻评价节目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对节目类型进行调整,促使评论节目更具即时性,多播放一些日播评论节目。当然,要合理的搭配节目的结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即时性非常强的评论节目,来回应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增加一些当天评论节目来解说重大事件,针对那些非常重大的新闻,可以将固定的节目中断,让评论员进行直播。也就是要根据新闻特点来明确它们的比重,然后对节目的结构进行调整,将反应不及时这一问题解决,使节目可以更具时效性[3]。例如:教育部所制定的教育改革试点,针对此话题,央视当晚就在《共同关注》这个节目当中邀请了杨禹作出了评论,此种及时的评论对于人们来说可算是“及时雨”。除此之外,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1+1》这个节目快速的反应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并作出及时的评价,如:针对警方查封北京“天上人间”这一事件,很快《新闻1+1》就播放了不论是“天上”还是“人间”都零容忍。在节目中当白岩松完评价之后,网络上作出了较强的呼应,第二天新浪上以“白岩松说天上人间已经被神化,且查封系挑战特权”这一标题被众多网民所转载。当时笔者以“天上人间”和“白岩松”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竟然搜索到31300多条相关的链接。在媒体融合这个时代当中,评论节目必须具备时效性,所以,新闻媒介一定要对时效性加强重视。

2.2构建一支专业评论新闻的队伍,将节目的特色凸显出来评论新闻节目的人员必须具备非常高的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解读政治能力[4]。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将评论节目的特色展现出来,评论员还要坚持表达风格化以及个性化。例如:江西电视台播放的《传奇故事》这个节目,它并不属于新闻评论节目,可是金飞却在节目当中插入了一些点评,解说了一些重点内容,这使此节目变得非常受欢迎。所以,想要将电视评论节目办好,就应该培养一批评价新闻的人员,对专业人才进行挖掘。可以从本台记者当中、编辑当中、主持人当中挑选出具有潜力的人才,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评论新闻事件。当发生重大事件或新闻时,可以通过电话连线嘉宾,还可以请嘉宾到直播室中进行直播。

2.3积极结合新媒体,使节目更具互动性以往的评论节目,有着单一的形式,通常都是主持人一直的评说,这样就使节目变得枯燥乏味,这些不关注受众感受以及需求的节目,自然就不会有较高影响力和可看性[5]。如今受众有着多样的选择,假如想使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就应该具备创新的形式。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节目完全可以按照所发生事件的特点,利用网上跟帖的方式进行相应讨论,让各个类型的观众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应用手机3G技术方式、QQ视频连线方式等进行直播,引导更多受众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受众的意见可以在这里得到呈现与沟通。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不但会使节目增添了互动性,还增添了新鲜活力,使节目更具生命活力。

3结束语

第12篇

新闻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具有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考生在阅读中首先要抓住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明白作者的立场、观点、主张;其次,揣摩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行文思路,体会评论语言简明严谨的特点;最后,结合社会现实,领会评论文章的引领和号召作用。由于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新闻性,所以根据新闻评论这类文体的特点,考生在做题时可采用如下的五个步骤:

一、看标题信息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言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所以一般新闻评论的标题会体现两点内容:一是针对什么新闻,二是发表什么意见。

二、抓论点论据

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三部分:论点、论据和论证;内容也包括三部分:事件、道理和情感。对论点的要求是鲜明、正确、中肯、独到;对论据的要求是真实、准确、可靠、充分。论证过程则要求有清晰的逻辑,选择充分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证明论点。

三、辨论述方式

新闻评论的文体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点睛式结构,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说理;二是剥笋式结构,由表及里,由因及果,层层深入,揭示主题;三是波浪式结构,各部分之间呈并列关系,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展开,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

四、理解文本意义

由于新闻评论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所以其评论一般比较浅显晓畅,通俗易懂,包含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或支持或反对的态度。考生可以通过文中对新闻事件发表的看法、表明的态度、指出的症结、提出的希望、引导的社会认识等内容来分析其文本的意义。

五、析表现手法

从论述的角度来分,新闻评论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等几种。其文体特征是叙述与评论相结合,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因而其语言也具有理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启发和帮助读者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卫星监控让医疗废物管理更精细

雅 婉

日前,《广州市医疗废物管理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进行跟踪,并对其去向等项目进行登记。据悉,广州拟对医疗垃圾运输车辆实施卫星监控。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普及使用,必然造成医疗废物不断增加。如何治理医疗废物,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刻不容缓的一个社会问题。实际上,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对医疗垃圾要统一收运、集中处理、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等。众所周知,医疗废物上携带着诸多病毒和细菌,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医护人员产生许多不利,更会危害到市民的人身安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将医疗废物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出售,使医疗废物流向社会。要杜绝这些问题,作为医疗机构,首先要把好第一关。尤其在一些中、小医院和乡村医院,由于缺乏监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纰漏,因此《草案》一旦落实,对医疗卫生机构强制跟踪医疗废物的进出、来源等细节,更能强化责任落实到人的原则。通过查漏补缺的方式堵住医疗废物流出的漏洞,让医疗废物的流向有本“明账”。

其次,相关部门通过对医疗垃圾运输车实施卫星监控,也给医疗垃圾的运输配备高科技保障。通过监控,一旦发现有人不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就严肃处理,一查到底,严惩相关人员。

《草案》中提到,对医疗垃圾未进行流向登记制度并逾期不改正的,将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医疗垃圾未进行分类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依笔者所见,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考虑到医疗垃圾潜伏的危害如此巨大,该《草案》的惩罚力度仍有待加强。

当然,做好医疗垃圾处置除了靠政策,还需要依靠科技和管理,未来仍需要通过与环保企业的合作,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治理医疗垃圾污染市场化的机制和法规体系,真正实现医疗废物的精细化管理。

(选自《广州日报》2014年6月9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医疗垃圾要统一收运、集中处理、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早已有明确规定。

B.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将医疗废物以各种形式出售,使医疗废物流向社会。

C.《草案》的落实对医疗废物流出将会进行有效“堵”防。

D.《草案》依据实际情况可对医疗垃圾处理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罚金可根据情况超出3万元。

2.下列关于作者的观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草案》对医疗垃圾违规行为的惩罚力量还有待加强。

B.做好医疗垃圾处置要靠政策和管理。

C.《草案》对于医疗垃圾管理有巨大的作用,能够促使管理更精细。

D.医疗垃圾处理可以与环保企业进行合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食品追溯体系,保“舌尖上的安全”

苑广阔

上海市首部有关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日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最快今年下半年,上海食品流通业的经营者就要为消费者提供可查询追溯信息的销售单据,一些规模型企业的经营者还必须向消费者出示具有追溯码的食品货架标签。

食品追溯系统的核心意义是实现食品信息的可追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有效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改变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提高消费者的放心程度。

更重要的是,由于该系统提供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根据溯源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大多数对食品安全比较关注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觉,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我们想了解它的信息,那么只能通过食品包装袋上所提供的有限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只涉及生产厂家以及食品的营养成分等。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食品是否安全,往往和它的原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食品包装袋上所提供的信息,基本不会涉及原材料。

而上海市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改变了以往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只能追到食品生产环节的局面,将农业种植、养殖环节也纳入了可追溯的范围。由于食品追溯系统中的各类信息都是被放置在二维码当中的,而现在消费者几乎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那么就可以在购买食品的时候,随时掏出手机“扫一扫”,了解食品的来龙去脉,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而且一旦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马上就可以确认食品在生产过程定的事故原因以便及时召回问题食品,将企业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避免更多消费者食用问题食品,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选自《法制晚报》2014年6月3日)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所有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向消费者出示具有追溯码的食品货架标签,这是上海市最新颁布的规章制度。

B.目前很多食品包装袋上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表明食品是否安全。

C.《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若实施,将能让人们只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轻松了解食品。

D.要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要为其提供食品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