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时间:2022-03-31 15:5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第1篇

关键字:关键字;检索;中国;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Z8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分析

该课题属经济学领域一般层次的理论型研究,通常情况下需要首先检索时间跨度为5年左右的文献,再视具体情况回溯5~10年。信息类型涉及中外文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等。

(一)选择检索工具

根据检索课题的学科范围和研究的方向性质,确定需要查找的检索工具如下。

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万方《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群》

3)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

5)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

(二)确定检索词

首选检索词:中国经济形势(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发展方式(Development Mode);全球经济形势(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三) 分类途径

从课题分析可知,本课题的学科分类是属于经济学。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可选用分类号S作为大类检索入口。

二、拟定检索式

CNKI检索平台基本检索式:(中国经济形势OR全球经济形势OR通货膨胀)AND(发展方式OR增长方式OR宏观调控);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式:k=(中国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通货膨胀) ˆ(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宏观调控);

外文数据库通用检索式:(“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OR “gobal eonomic suation” OR inflation ˆ)AND brakˆ and (development mode OR increasing mode OR “macro-control)。

三、筛选检索结果

根据不同检索系统的语法规则,对上述检索式作适当的调整,并选择合适的检索字段进行检索,对上述数据库分别进行了检索,并利用网络搜索引擎(baidu)进行了补充查找;时间跨度均为15年。共检索出相关文献700余篇,现按文献类型部分列举如下.

(一)期刊论文

1.艾文耕。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形势展望[J]。中国国币市场。2009/01

2.施发启。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02

(二)博硕士论文

1.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 复旦大学 2005

2. 阎虎勤。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

(三)学术会议论文

1.祖强;梁曙霞。后危机时代加快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考[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11

2.Jun-e Liu Information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101149 Beijing,China Xiaoshuai 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056038 Handan,China Zhanglin Gu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1601 Beijing,China。Macro Strategic Planning For Beijing Logistics[A]。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CCTAE 2010。2010/06

四、文献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仍是全国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且我国一些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达到或者出于领先水平,如: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

但目前类似的研究大多比较狭隘,从检索的结果看,其纵观整个经济运行层面及其它相关领域的交错分析较少,因此,此课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价值以及学术意义显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五、学术论文写作

众所周知,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比较困难又比较复杂的一年,是两个问题兼而有之的问题。从困难程度来说,没有2009年那么困难,保增长不是主要任务。复杂程度也没有2010年这么复杂,2010年所谓复杂,是很多问题我们看不清楚,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也不知道中间会孕育什么风险。在2009年预计2010年的时候,大家说今年的膨胀压力会比较大。从2010年三月份,一系列调控政策就出台了。包括限制房价的政策。到了5月份,当时在人民银行开会的时候,很多学者又担心中国也会出现通货紧缩。3月份,又开始发生新变化,美国开始货币放量政策。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就显示出了2010年宏观调控的一些复杂程度。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在总的态势来看对往后经济发展将起着一定的经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腊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三,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 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第四,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展望2011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实现“四个转变”。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问题而提出的。  2.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作者简介:崔柏(1972-),男,河北联合大学理学院,实验师,本科;研究方向:图书学与信息学技术

孙毓川(1974-)男,河北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馆员

参 考 文 献

[1]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 复旦大学 2005

8]阎虎勤。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2] 艾文耕。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形势展望[J]。中国国币市场。2009/01[3] 施发启。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02

[4] 迟福林。“十二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和重点。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5] 吕传廷; 吴超; 严明昆。发展转型与绿色增长——以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研究为例[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2010/06

第2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 影响

论文正文:

世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如果按照风险程度划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种,最坏的情景是发达国家无法有效化解公共债务风险,尤其是在欧洲债务出现大规模重组困难或者违约的情况下,债务危机通过银行体系冲击到实体经济,不仅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而且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因外部环境恶化而大幅下滑,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第二种,最有可能的基准情景是部分发达经济体2012年可能出现一到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同时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世界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增速与今年基本持平;由于美、欧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第三种,最为乐观的情景是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好转,新兴经济体也能够延续较快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保持加速态势,增速快于今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出现小幅调整后再次攀升,通货膨胀风险加剧。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但因债务违约而造成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较小,世界经济最有可能的前景是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局面,预计2011年和2012年增速均维持在3.8%的水平(PPP法)。

此外,尽管全球经济放缓削弱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但由于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以及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仍总体宽松,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全球通胀水平也将在高位运行。而且,一旦美联储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大宗商品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过程,各国的通胀压力也将随之加剧。

1、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较长时期滞胀

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低增长将是美国本次经济复苏的常态。今年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不仅是前期经济恢复性增长过后向正常增速的回归,也与国内通胀水平快速上升以及日本地震导致的全球产业链供应中断等临时性因素有关。随着这两个临时性因素的消退,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可能并不会像预期那样悲观,但未来美国经济仍将维持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的局面,而且由于国内通胀水平的提升,滞胀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预计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5%左右,远远低于2010年的3.0%。

2、欧元区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

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迫使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紧缩的力度,而紧缩财政又必然会对正在复苏的欧洲各国经济增长构成巨大的压力。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而更为严重的是,组成经济敏感指数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零售业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连续3个月下滑。这种只在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才有过的现象再次出现,反映出欧元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的整体经济形势相当悲观,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欧洲经济的下一轮全面危机可能即将到来。在这种形势下,欧元区2011年将不太可能实现1.7%的预期增长,预计在1.5%左右。而2012年则由于欧元区可能会有更多国家被牵连进债务危机之中,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衰退,预计在1.0%左右。

3、日本经济负增长已成定局

尽管日本二季度经济依然保持负增长,但下滑幅度较一季度已出现明显收窄,而且日本的出口、国内消费者信心、制造业PMI值等数据均显示出回升势头,表明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在逐渐消退。四季度,日本经济将有望结束连续下滑势头,但全年仍无法摆脱负增长局面,预计收缩0.5%。2012年,由于灾后重建的促进效应低于预期,同时世界经济放缓、日元升值以及国内产业向海外转移将对日本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回升势头也将低于预期。

4、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由于前期连续紧缩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新兴经济体经济在年内将继续放缓。但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内需,虽有增幅放缓的趋势,但增长依然强劲。同时,随着美欧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的步伐将减慢,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在美、日、欧经济前景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形下,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1、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困境以及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2011年转向稳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增长平稳减速,使国民经济总体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未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进一步放缓的趋势,这将使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面临挑战。

2、外需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面临挑战

受今、明两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尤其是美欧等重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可能出现下滑,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同时,全球经济放缓必然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加大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经济复苏以来,我国不断遭到美欧等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并被征收惩罚性的保护关税,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而近来,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也对我国进口产品实施了贸易保护限制,如巴西为保护本国工业限制进口部分产品,阿根廷也准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等,不仅使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挑战,也将对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第3篇

良好,但不容忽视严峻的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经济环境实施宏观调控改革和发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

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提出了奋斗目标,部署了2000年经济工

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狠抓落实,继续奋发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1999年以来,在中央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

较快增长的态势,头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1~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

长速度比较平稳;农业收成稳定,粮食总产量大体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平缓,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7%,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下降0.9%,房地产投资增长17.4%;随着

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领域的扩大,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幅比上月提

高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出现回升态势,9月份出口增长20.2%,10月份出口增长23.8%.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增收1300多亿元,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到10月末,M1、M2分别增长15.1%、

14.5%,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

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270亿元,同比增长13.4%.

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

到7%甚至略高一些。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当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好转迹象:(1)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

1~9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

提高1个百分点,总资产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48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

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

;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

开始回升。7月、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

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

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

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

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

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

下降2.8%.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

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

格降势也在趋缓。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

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3.3%、1.8%.

(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

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

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

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

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

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

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

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

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

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

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

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

报告总结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

实践报告工作汇报辞职报告调研报告党政报告

演讲致辞公众演讲竞聘演讲

就职演说安全生产爱国演讲英语演讲开幕闭幕庆典致辞

贺电慰问领导讲话

党政相关入党申请入团申请

转正申请思想汇报党性分析事迹材料申报材料行风建设

公文范例

主持词

求职应聘个人简历英语简历自我鉴定自我介绍

自荐信求职信会议发言婚丧嫁娶祝福祝贺广播稿

心得体会经验交流公务员法政治学习读后感

学习心得创业计划

征文范文应用文论文格式英语作文

综合范文合同范本文秘工作办公表格计划方案社交礼仪

节日相关规章制度毕业设计法律文书时政专栏

论文中心

经济论文

教学论文

法律论文

商务论文

行政论文

医学论文

艺术论文

理工论文

文史论文

免费教案

站内范文搜索

|网站首页|综合范文|报告总结|心得体会|求职应聘|演讲致辞|党政相关|时政专栏|英语作文|教案大全|论文撰写|经济论文|教学论文|法律论文|商务管理|

|行政管理|医学论文|艺术论文|理工论文|文史论文|文档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信息管理论文>>正文

相关文章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

会计论文: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

ERP项目在同力公司的实施调查

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的意义和策略

加快实施知识管理,促进传统企业…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加快实施知识管理,促进传统企业…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

论国有资本宏观财务目标的分割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分…

试论会计委派制实施的可行性

有限度的会计委派制及其实施环境

政府宏观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热门文章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的碰撞

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与教学探析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

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则…

中西方法治理念下的政府公共行政…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

中美教育行政组织比较研究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论国有资产重组中的合谋行为及其…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更新时间:2007-8-1621:03:58

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

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

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

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

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

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

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1~9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00多亿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0多亿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1.5倍。(2)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需

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同时国家加大

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月份开始,出口增长开始回升。7月、

8月、9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20.2%、23.8%.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可

达5%左右。(3)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和肉禽价格进一步

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降1.7%;商品零售

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区调整学杂费、房

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2%,比去

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下降2.8%.10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比上月缩小0.2个

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格降势也在趋缓。

7月、8月、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业品原材料购进价

格分别下降3.4%、3.3%、1.8%.(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

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

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

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的40%,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

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

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

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

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

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

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

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

9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

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

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

的结构不合理因素交织并发,从而使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压力。我国这一轮经

济增长下滑的周期最长,从1992年算起,至今已长达7年,目前下滑的趋势仍在发展。

特别是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

遏制住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2000年国内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二、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2000年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预计这年经

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7%左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仍然要付出艰巨的

努力。对此,2000年经济工作需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关系。

(一)既要坚持扩大内需,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力度

扩大内需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

越来越受到结构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如果不调整结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上去。调整结

构,不能是短期的、局部性的调整,而必须是中长期的、战略性的调整;不仅要调整产

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而且要调整地区结构,加快西部大开发,这是关系

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结构调整要取得成效,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能再走低

水平建设的老路。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坚决淘汰落后的、重复的生产能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

产更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实际上

是处理好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二者是不矛盾的。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拉动力,就是

扩大投资需求。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国债投资为主导,重

点投向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领域,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是

为了促进发展,增加经济总量,但同时也是调整结构的过程,是科技进步的过程。我们

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的基础

上求得更好的发展。

(二)既要坚持政府投入,又要努力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

坚持政府投入,是在当前经济不太景气、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启动以前的必

然选择。但是,政府投入数量是有限的,要受制于国家财力的制约,而近几年国家财政

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这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增加发行2100亿元国债,专项

用于基础设施等项建设。政府的这笔投入,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数量要少

得多。启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要靠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正常回升,不能只靠政府

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否则国家财政难以承受,经济增长也不能持久。所以,政府投入

的着力点,是要努力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政府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贴息、参股、合资、补贴、担保等方式,

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例如:1999年下半年国家增发600亿元国债,其中150亿元用于

企业技改项目的贴息和补充相应的资本金,以此带动银行贷款1500多亿元,使社会投资

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2000年要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

政策,要通过实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

入,并结合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3)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要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

2000年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实现科技进步,立足点是要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

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点是不能

动摇的。但是,要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2000年各项改革已处于攻

坚阶段。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

年改革脱困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只有国有企业搞好了,效益上来了,才能

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快改革和发展,使社会稳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改革和发展,

最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因而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但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中,因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机构改革的深化,使下岗、失业现象增加;因社会环境的

不断变化,竞争加剧,一些人的习俗、观念适应不了环境变化的需要;等等,如果处理

不慎,极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社会不稳定,改革和发展将一事无成。一个稳定的社

会环境,是顺利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使三者相互协调和统一。

三、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2000年经济工作任务涉及方方面面,非常艰巨而又重要。但基本着眼点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并在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上,以国有企业

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同时注意保持社会稳定。从这个基点出发,2000年经济

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连续两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显著的。由于2000年有效

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的矛盾仍很突出,在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未完全

启动以前,为了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

其力度。现在银行资金充裕、存贷差达1.2万亿元,生产能力充足、近1/3的生产潜力

未能发挥出来,劳动力丰富,面对钱多、物多、人多的因素,应是加快发展的好时机。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些资源就会白白浪费掉。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资源利

用具有见效快、导向作用大、宏观配置合理的特点,通过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

动用部分社会储蓄资金,将相对过剩的人、财、物资源利用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2000年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形式,双管齐下,

通过发行长期国债进一步扩大投资和继续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来扩大消费支出;同

时要运用好税收政策,包括实行必要的减免税政策,通过适当减少财政收入的形式,进

一步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样,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人担心,

会不会引发财政风险?据初步测算,199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按国际通行口径,包

括为弥补债务利息支出而形成的赤字,下同)和债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

别为2.15%和9.9%;1999年约为2.80%和12.0%;预计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

重与上年大体持平,仍控制在3%的警戒线以内,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14.0%,仍

明显低于60%的警戒线。我国发行国债尚有一定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有风险,关

键在于能否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只要国债资金能够发挥好的效益,促进经济较快的发展,

就能够为偿还债务创造有利条件,不会引发财政风险,也不会给后人留下债务包袱。近

一两年,财政税收每年增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就包含了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

国债投入已经出现良性循环的效果。

(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偏冷的情况下,要采取相应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使社会资金得以充分

利用。如果仅仅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而没有货币政策的相应配合,就难以充分调动社会

资金来支持经济发展,进而会减弱整个宏观调控的效果。例如:将国债资金投入具有一

定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采取贴息方式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

银行贷款与之相配套,如果银行配套贷款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国债投入的效果。因此,

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是要保证国债资金配套贷款的及时投入;二是要满

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三是要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要适当降低存款准

备金率,促进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同时对有困难但需要扶持的中小金融机构,给予再贷

款支持;五是要大力开展住房、教育、汽车以及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信贷业务

;六是要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开拓直接融资渠道。总之,要保持货币供应量的必要增长。

只要积极财政政策不出现风险,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有风险。金融业要正确处理

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在改善金融服务的同时,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

健全银行内控机制和银行监管机制,完善金融法制。

(三)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

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

关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

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

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条件。”

200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压

缩纺织、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坚决淘汰那些

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缓解重复

建设压力,增强企业活力。(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拨出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企

业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对于技术改造所需先进设备的进口,国家可适当提供外汇、免

税等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等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实行按

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3)实行债权转股权。对一些有特别困难、但有一定发

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逐步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

同时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4)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使更

多的经济效益较好、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增加企业的资本金。选择一批信誉好、

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配售部分国有股来筹集资金。一些资信好、实力雄厚

的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在境内外发行企业债券,进行滚动发展。(5)实施规范

化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外,积极发展具有

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老三会”(党委

会、工会、职代会)和“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加强企业领导

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实行企业会计外派制度,完善企业在经营、用人、分配等方

面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但是,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按“三家抬”(财政、企业、

社会负担)的办法来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

国有企业人员多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要靠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覆盖所有企事业及行政

机关单位职工的、由政府承担并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实行由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从当期收入中偿付各项社会保障费用的现收现付制,近期

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是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通过个人帐户实现的基金积累制,即职工在领

取工资后向社会保障基金缴付社会保障缴款,这笔缴款连同企业缴付的部分社会保障缴

款都进入职工的个人帐户,以后就从职工的个人帐户中支付他们的社会保障开支。实行

基金积累制,对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在个人帐

户中积累足够的养老金。成问题的是,已退休的职工和在实施个人帐户制度以前较早参

加工作的在职职工(统称老职工),由于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没有直接为自己积累养老

金、医疗保障基金、住房基金等,而是通过预先扣除把保障费用转化为政府收入并凝固

在国有资产中。转入基金积累制以后,老职工新建的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很少,已退休职

工的个人帐户则完全是空的。因此,在实施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时,政府应

对老职工过去对养老金基金的贡献作出补偿,这就需要由政府出面来筹集和建立社会保

障基金,这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条件。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对所有不

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和职工依法收缴社会保险费,提高收缴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同时

也要考虑,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对国有股权变现

所得,中小企业的拍卖、租赁所得,国有房地产的出售、租赁所得,以及财政预算支出

的安排,要按照一定比例划入社会保障基金。条件成熟时要着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

度。

(五)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科技进步是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

最薄弱的环节,不是科技水平低,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环节滞后,这与现行科

技体制和生产体制密切相关。现行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与生产相脱节。企业

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许多优秀科技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所。这种体制,大大阻碍了将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使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得到及时的应用和推广。为此,

要深入进行科技体制和生产体制的改革,将应用科技的基本力量从原来的科研院所下放

到企业中去,使企业成为应用科技研究的载体和主要力量。这也是当今发达国家的通行

做法。科技力量与企业合二为一,既可以使科研经费得到保障,使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

地,又可以使企业生产有技术创新力量的支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000年要基本完成

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使应用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或纳入企业的科研体系中

去。对于高校中的应用科技力量,也要逐步分离出来,按照科研机构改革的方向进行运

作。

此外,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尽快制定反垄

断法和严格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技术市场及其他市场,维护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

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鼓励技术投入的税收制度。政府除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对市场

前景好的共用性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资助外,应制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投入的政策。

如:对技术转让收入、设备投资等扣减所得税;改进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明确企业研究

开发、科技人才工资等支出划入无形资产的办法,等等。倡导推广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83-02

一、背景

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如下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对外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全球化的有机整体。与此相对应,语言,尤其是英语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2]。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而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交流和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的挑战,既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也要在专业和知识结构上取得国际的共同语言,从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与国际市场接轨。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CEO认为,跨国交易能否顺利实现与语言和交流有着密切的厉害关系,行之无效的沟通往往会带给公司惨重的经济损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盛事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中国学子远赴重洋获得求学机会的同时,各国的企业也不断涌入我国。种种迹象都表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势不可当。而我们现在高校英语教学的状况却远远滞后于市场对英语水平的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一)新鲜词汇的大量涌现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语言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往往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词汇。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各国的文化底蕴都会对英语词汇产生影响。由于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经济集团。我们以商务英语的教学为例,如金砖四国(BRIC)、地中海联盟(Union Mediterraneenne)等。另外,跨国公司的名称也做了相应调整,如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演变成International Firm ( 国际公司)SupernationalEnterprise (超国家公司) 和Cosmo- Corporation(宇宙公司)等。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把China 和America 合并出Chimerica 这个英语新词,即“中美国” [3]。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商务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呈现出了地域特点。如颇具中国语法词汇和风格的中式英语,方便面instant noodles、二锅头smalltwo pots of heads等等,是将汉语言与英语语言相结合的中式英语。如果我们从传统的教学角度来审视这样的词汇,很显然,它们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甚至是存在拼写问题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式英语正在不断地填充着英语的词汇储备。

(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强

我国的学生从英语学习的时间上看并不算短,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至少有8年的时间,更有甚者,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然而,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仍是差强人意的,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是不成正比的。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模式下,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通过了托福考试也不乏英语表达欠缺者。“哑巴英语”教学,导致了学生听说弱、读写强的怪现状。无法将汉语与英语有效转化,往往造成了不能恰当表达,甚至很多学生惧怕用英语进行表达。这种状况不但使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也使得英语教学不能与国际接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学生过多的学到了英语知识,而忽视了英语表达。如何使学生更好的与时俱进,也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三)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衡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人的行为方式还是其思想观念都是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不断发展中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应对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上述能力和素质往往是我们目前的学生所缺乏的。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四)教师本位思想严重

我国目前的应用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墨守成规,学生对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利,只能是被动接受。而在教学方法上也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的多,主动学的少,积极性匮乏,学习热情不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成了旁观者,学生的听说能力不高,互动也较少,参与意识弱,学习氛围压抑。而大多数老师也拿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评判的标准。在此种思想的指引下,很多教师让学生在背诵和记忆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把阅读理解作为训练的重点,忽视了语言应该进行交流的特性,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得学生虽然成绩不差,但是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

(五)不能有效地将语言与其本土文化相结合

美国学者萨皮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语言的文化和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不但可以互相协助,同时也可以相互启发。当今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因此也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比如,中国人习惯于中庸,美国人思维跳跃,德国人比较认真遵循原则,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对同一问题的语言表达各国也不尽相同。学习英语语言如果不理解英语文化也就很难准确表达,而且也容易由于不理解文化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并不多,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这样就难免形成教学内容与文化背景的脱节。由此可见,要想掌握好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须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熟悉文化背景无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还是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新思路

(一)重视英语学习者的个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靠语言传递。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行为需要全球化语言沟通。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际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掌握英语。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必须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这一目标也应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相适应。应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将背单词,讲语法,做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到能力培养上,突出英语的实用性与交际性。在课堂上,可以模拟一些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虚拟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多说多练,改善英语听说水平。在注重学生个人角色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起到恰当的引导作用。教师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作用,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还是应该进行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队伍的良莠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必修的功课。高校可以采用定期让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充实教学内容。同行之间的互相观摩、切磋,甚至是到国外亲临文化语境,对教师而言都是不错的提高方式。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只有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层次,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好 学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只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更为丰富。

(三)改善教学环境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需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客观上为高校学生营造了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虽然有所增强,但是要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离开课堂,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有所降低,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营造出英语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多使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多说的同时也带动学生多说。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多购进一些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联系的英语图书资料,增加阅读场所。多一些英语读书角,多开设一些英语沙龙,为学生们进行英语交流和沟通提供有效的平台。也可在校园电台中多增设一些英语节目,比如英语歌曲、英文对白的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歌曲大赛,组建大学生英语协会和社团等等,通过这样的有效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甚至可以增开一些诸如商务英语、英语交际口语等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学生在修得学分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英语技能。这些课程可以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问题,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写简单的文字内容,如报告或论文等。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调整教育模式、优化各个教育环节,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带动就业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使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47.

第5篇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现代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lwkoo.cn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2] 3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政治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经济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3]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4]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5]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6]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主权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 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主权,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主权。

第6篇

论文提要: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做出极大的贡献,对我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处于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自我转型期的制造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并具有“世界工厂”的称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席卷了世界各国。美国的这场危机无疑在世界金融界发生了一场海啸,这场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更加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全球金融海啸扑面而至的眼下,面临“寒冬”,制造业需要大无畏的勇气,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并从中找到生存之道。

一、金融风暴下我国制造业的突出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敏感度较小,风险防范能力差。“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我国企业敏感度较小,对次贷危机产生影响的认知度低,一旦面对危机,由于对经济的认知和了解以及防范不足,无法承受的企业只有“死掉”。例如,合俊玩具厂的倒闭在东莞、珠三角乃至全国都激起波澜。据报道,玩具行业是东莞支柱产业之一,广东又是世界最主要的玩具生产基地,而东莞的产量更占了广东的一半以上——合俊这个玩具制造巨人的轰然倒塌,无疑加剧了其他企业的担忧。

(二)原材料、劳动力及物流成本上升,资金占用比例扩大。2007年以来,制造业已经迈入高成本时代,各项成本明显抬高。能源和原材料、土地价格、人工等直接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地价和房价涨幅过快。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价,对制造型企业资金的占用很大。我国制造业一直采用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在经济出口中占有优势。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增加,无疑使处在经济风暴中的制造业的生存更加困难。

(三)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的出口造成影响。从2007年开始,美元持续走软,与之相对的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手工制造业,如家具业和玩具业,成本不断增加,利润却在不断地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

(四)市场需求减少,销量下降。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外的购买力在不断地下降,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减少,同时国内市场并没有打开。销量持续减少,但相对成本在增加,使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运行,有些资本额比较小的企业面对的只能是破产。

(五)国内相关经济环境的不利。次贷危机中的我国制造业刚好处在一个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期和整体产业的自我转型期。在这期间,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的企业首先受到冲击,次贷危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存活在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型中小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二、我国制造业应对危机的有效选择

在金融危机中,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机会和困难面前,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

(一)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大量的国际制造业进入我国,考虑的第一重要原因,是低成本因素。而我国制造业成本的提高,势必会使这些企业未来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如从中国沿海地区转向内地,从中国转向越南等。但是,这一策略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转移本身需要高额的成本,还涉及到低成本地区的法规、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而且转移会最终导致低成本地区制造业成本的提高。

(二)从低成本走向自主创新。作为长期高度依赖国外技术、贴牌代工的沿海外向型制造业,在看似轻松地获得国际分工报酬的同时,自我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开创能力却发育不良或日益退化。在国际市场逐步萎缩、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之际,转型也好、升级也罢,都将带来刻骨铭心的阵痛。但阵痛好过死亡,珠三角制造业必须直面这场挑战,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以管理体制创新降低市场成本、以品牌创新赢得新的市场空间。

(三)深度挖掘国内市场的价值。内贸市场曾经因为诚信不足、账期长等原因让很多企业投身见效更快的外贸市场。不少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的同时,几乎遗忘了我们这个本身有13亿人的庞大市场。随着外贸市场经营日益艰难,不少有先见之明的企业选择回流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上,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已基本瓜分了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市场已成为新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中国市场特殊的二元化结构与早期准入限制,使庞大的中国市场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深谙中国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本土企业还有着一定先发优势。

(四)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树立全面的品牌与营销共同发展意识,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用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关于质量核定标准,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而工业发展成熟的欧美已经在各个行业设定了标准。要想持续向这些市场出口产品,向他们的要求靠近是企业必须迈出的一步。

(五)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企业应逐步增强运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升值风险、规避汇兑损失的意识,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如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等,主动规避风险,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六)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在理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过程的可视化和可追溯、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监控产品质量、设备,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将数据有效化、有序化、合理化,并充分利用,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最低成本的投资和最具显效性的投资。

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机会与启示

(一)金融危机中我国制造业的机会。随着次贷风暴的渐次深化,次贷风暴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次贷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门行业产能面临调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务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

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与西方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遭受战后以来最惨重的打击。西方国家制造业的不景气,有助于我国“世界工厂”的形成,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目前,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制造业的景气程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制造业大国的水平。因此,在次贷危机的产业格局调整中,我国将强化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内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在这次格局调整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机会,努力把制造业做大做强。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1、加强风险防范,扫除发展障碍。在危机中,我国制造业暴露出很大的难题,如过分依赖发达国家技术,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产业方向和产业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制造业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危机中生存下去,还要学会防范风险。对于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善和完善企业的制度,并从中学习经验,预防相似的情况发生,为企业未来发展扫除障碍,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2、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取其利而治其弊。从加入WTO的那一刻开始,我国的制造业就开始试着和国际接轨,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用以扶持我国企业大胆地走出去,面向世界。但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认识和了解都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一直都处在摸索阶段。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我国企业才是真正认识世界经济的开始,也开始窥见世界经济的内在。世界经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利润和高额的贸易顺差额,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这次危机,能够使我国的企业更多地走进国际市场,从而更多地了解世界经济的规则,认识国际市场的发展,学习并吸取经验,调整企业的结构和方向,适应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幻莫测。

参考文献

[1]江彦.《次贷危机,全球性通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2]东北证券.《金融危机加速对中国制造业的格局调整》.

[3]江西机械.《金融危机可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提供机会》.

第7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灵活运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的同时,针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议题,指出应同时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更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正确地利用好这个优势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具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地域等发展我国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迁,这种比较优势又在发生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同时发展这种比较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是中国经济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否定了重商学派所提出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定是非赢即输的理论之后,提出可能实现双赢,即绝对优势理论,也就是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针对李嘉图没有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时的比较成本的差别问题,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进行了回答。这个理论首先假定不同国家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那么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各国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不同,不同商品的生产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

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从各国的分配领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按照新李嘉图的理论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

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比较优势的认识与运用的发展。

中国对于比较优势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即从起初的不认识,到后来的自发运用,再到自觉运用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战略,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差异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之间的差别。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当作发展经济和赶超发达国家的同义语。为了提升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得不动员中国成立之初极端有限的资源去扶植和发展极少数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通过早期的建设我们认识到,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早期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那么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没有资本的支持,必将处于落后的位置;同时我们所扶植的产业也处于国家扭曲的价格机制下,再加上国家的层层保护措施,这样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很难有竞争力的,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整个经济缺乏竞争力,综合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实际遵行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比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的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就以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才逐渐把产业结构提升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我们的长项,我们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里,我们要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在客观分析中国的经济现状之后,我们认识到,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广阔的地域和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借鉴上述国家经验的同时,力图将这些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然就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但除此之外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在今后的贸易当中要继续发挥优势,并扬长避短。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发挥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中国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成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比较优势不易过早放弃。目前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欲速则不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

(二)发挥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其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再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内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化,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更好地发挥中国的经济原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经济后发优势的发挥。发挥后发优势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第一,进一步开拓国内的区域经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表明,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自主发展的效果明显,中国发挥沿海开放地区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优先发展东部地区,而后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着力于中部的发展,这样就展现了中国在未来经济实现内部良性循环大格局的前景,就目前来说,这种格局并未完全形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去30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参与者。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正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加以了实施。

第三,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中国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尽管目前这种优势仍然存在,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

(三)打造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的积累相对充足时,就可以在发挥中国经济传统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开发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中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这一点可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更有利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实现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这一点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碧云.经济学[M].东南出版社,2002.

第8篇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二是一些机构根据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对高校的排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专门评价。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得远,走得快,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评价体系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绩效水平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工商管理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第9篇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范文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要在充分认识国际贸易争端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争端应对策略,在国际竞争中有效的增强我国的实力。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范文二:中小企业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路径

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趋势,其表现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重要基础是贸易全球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生产力在二战以后大大提高,并很快被卷入世界市场当中。世界上国家之间的交易逐渐增多,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频繁地进行交易,这样就使各个国家之间在贸易结构、贸易规模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许多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生产上变得更加全球化。从小的方面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跨国公司的推动。因为跨国公司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并且在国际化的生产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影响更加广泛,其重要性程度也不断提高。第三,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首先是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且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然后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贸易不断发展。最后是金融机构变得更加全球化。在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区域性的或全球性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相关必备设施上较为落后。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较多的资金,因此在相关的装备和设施上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还有些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严重落后,所用设备也较为陈旧。没有规范的办公场所和工具,条件较为落后。

2.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结构,并且在公司或企业内部往往都是独断式管理。也就是领导一人说了算,这样就容易使企业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较为完善的发展计划和较为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且也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制度。有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和结构,这样容易造成企业管理秩序的混乱。

3.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较高的质量和档次。中小企业的装备水平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较高的品质。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上较为落后,而且极为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因此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较高的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大都属于初加工,没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所以,很多中小企业相对来说都发展得较为缓慢。此外,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缺失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4.广大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和体系,并且在信用担保体制上也不够健全,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较差、不能抵御较大市场风险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也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5.中小企业在经济指标上不及大型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其经济指标远低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中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附加值比较低。所以,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以及产品的销售率与大型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小企业在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上较为落后。

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取得较快发展

1.中小企业自身要不断努力。第一,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经营人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企业的不断创新。加快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商务的开展来实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当前的营销策略,以国际化的市场新观念来代替传统的企业推销和生产观念。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特征,再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并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使企业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为企业赢得利润。在当前时期,国际化的品牌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名牌经济的实行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才能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从而使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取得一个稳定的地位。在实行品牌战略的同时中小企业还要不断加大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力度,中小企业要积极鼓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和资本参与到企业的分配中来。对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企业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赞赏,特别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创新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推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力度。同时,政府也应当要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

2.国家及社会相关机构应当不断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出易基金以及对外投资基金,从而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国家要放宽相应的融资政策,放宽中小企业的上市条件。国家要制定关于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然后,积极动员进出口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关于国际贸易的相关讯息,并积极开展一些展览会和商品推介会。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门槛效应VAR

一、引言

世界服务贸易在WTO自由化机制推动下取得了迅速发展,经过多年时间对GATS的适应,2000至2008年期间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达12%,其中2007年同比增长达20%,而2006年业已比上年增长14%,可见2007年的增幅之大。简单数据说明了2008年之前在世界经济形势一片良好环境下,服务贸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可能是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2008年服务贸易的发展增率低于去年门槛效应VAR,但也达到前八年的年均增率12%。实践与理论往往是交互深入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刺激了对其的研究兴趣,近几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对服务贸易的各种外溢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予以了重墨。另外,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趋知识化,包含众多知识型服务项目的其他商业服务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出口方面,2006年至2008年分别达到50.6%,51.6%和51.2%;进口方面虽然不如出口明显,但也呈现出类似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商业服务的总体发展也比较突出,2000年至2008年平均增长14%,高于同期整个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12%)。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其结构的优化,尤其在其他商业服务中,集中了一大批资本、技术或知识密集的部门,因而具有天然的外溢效应(包括技术、人力资本及制度等方面)门槛效应VAR,对经济增长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③]。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界对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可推演到20世纪80年代有关标准国际贸易理论是否适用服务贸易的激烈争论,观点不外乎三种,一些学者认为完全适用,如萨皮尔(1981)、拉尔(1986);中间派认为经修改可适用,如迪尔多夫(1984);另外一些人则坚持不适用,如R·迪克和H·迪克,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菲克特库迪(1988)。而后,90年代以来西文理论界掀起一股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Hoekman和Braga(1997)通过案例研究论证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带来东道国效率和福利的提高;他们还认为服务贸易壁垒的消除可能导致该行业价格的降低,质量的提高和更多商品选择性。Francois(1990)认为服务贸易的增长是整个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Hoekman和Eschenbach(2006)的研究指出,1990-2004期间转轨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也有不少研究是以某行业(主要是金融部门或电信部门)为研究对象的,King和Leving(1993)指出金融服务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积累和(或)技术创新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Rajan和Zingales(1998)检验了金融部门发展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发现金融市场越充分发展的国家中那些依赖金融的部门发展就越快。Francois和Schuknecht(2000)运用贸易开放度、宏观经济变量及金融部门集中度解释了人均GDP增长率,结论发现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与经济贸易增长存在正向关系 。Mattoo,Rathindran和Subramanian(2006)通过对60个国家样本在1990-1999期间研究,为金融与电信服务部门的开放影响长期增长的观点提供了计量证明。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2000年之后,且大都是关于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危旭芳和郑志国(2004)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中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两组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进出口额与GDP存正相关门槛效应VAR,且服务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孙茂辉(2005)以澳门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澳门每增加1美元的服务净出口,GDP将会增加2.25美元。胡日东、苏梽芳(2005)运用了中国1985-2004年度数据并作回归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服务进口具有抑制效应,但两者的合力为正;并且短期来看,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小。潘爱民(2006)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服务贸易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态关系,但短期内,由偏离向长期均衡的高速速度会很快,且服务进口的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较明显。研究逐渐进一步深入,李平和梁俊启(2007)利用中国1982-2005年不同服务部门的贸易进出口和GDP的数据,借助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表明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部门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三者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尹忠明和姚星(2009)运用VAR模型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表明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效应持续较长门槛效应VAR,而传统服务贸易进口则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方慧(2009)利用中国服务业FDI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具有技术溢出效应。

综合来看,众研究集中讨论了服务贸易的效应,但根据以往研究启发,服务对外贸易若要对经济社会发挥作用,但还得在东道国各种自身条件框架内,又鉴于各国情况不同,服务贸易的效应也自然会有大有小,其实就是服务贸易效应发挥的门槛效应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少,但它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模型及数据

从FDI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得到启发,认为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发挥也是会东道国经济发展结构、人力资本状况及制度因素等影响。经济发展结构可能会影响服务贸易的项目,进而影响其外溢效应的发挥;而人力资本可能对吸收创造进行间接影响;各种制度对整体进行深度影响。根据Borensztein(1998)的思路,通过加模式中加入服务贸易与各门槛因素的乘积来对各因素的门槛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y是指人均产出,k是人力资本状况,s是指服务贸易总额门槛效应VAR,后面接着连续三个交叉项,里面的stru、hr及instit分别指经济结构、人力资本和制度,用以衡量三个因素的门槛效应。各数据的选取与整理如下:

(1)y和k,分别为实际产出与资本除以全国就业人口总数。其中GDP经过价格调整为实际GDP;而k先经过永续盘存法之后再进行指数平整为实际k。

(2)s,即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可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累加所得。

(3)stru,是经济结构因素,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服务贸易的外溢效应,因此,我们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代表。我们是想通过这一项来验证一个推论,即国内服务经济的发展程度对服务贸易的外溢效应发挥有多大影响。

(4)hr,通常采用Barro和Lee(1993)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具体计算方法为,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受教育的年数分别定为6年、9年、12年、16年,则人力资本存量(hr)就等于小学比重*6+初中比重*9+高中比重*12+大专及以上*16。另外,就业基数应为城镇就业人口,因为数据关系门槛效应VAR,我们的研究时段是1990-2008年,这个阶段正是农民工大量进城及毕业生大量就业的时间,而他们的就业地点就是城市。

(5)instit,是制度因素,由于这个指标比较复杂且不好衡量,而且一个好的制度必然是人口自由流动及私人财富增加的制度,再考虑的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就用统计年鉴中的旅客周转量来表示人口流动,用私人汽车拥有量来表示私人财富的程度,然后取两者的平均值。另外,对于像制度这样的因素,所选取的代表项目的增量大致也能说明整个因素的增长情况,所以制度的数据为增量。其中,因为没有1989年的数据,1990年的数据是根据后面数据的平均值(0.16),再依当年实际经济情况门槛效应VAR,估算出的。

未经说明,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见表1。

图表 1 计量数据

四、结果与说明

为考察三个门槛因素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计量过程采取逐步推进的形式,先是三大因素单独与增长之间的回归,最后是各因素综合在一起。于是我们总共得到四个方程,如表格1。从各方程,我们发现一个共性,就是经济增长与人均资本之间存极强的正相关,四个方程中人均资本前的系数都为正,且四个t统计量足够大,充分说明中国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投资上的。

方程(1)衡量的是经济结构因素的门槛效应,s*stru变量前的系数虽然为正,但由于后面的t统计量过小,因而不好判断前面的系数是否显著。方程(2)是针对人力资本因素的,s*hr变量的t统计量较大门槛效应VAR,说明其前面的系数0.31显著,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资本原因在服务贸易外溢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起正面促进作用的。方程(3)中s*instit系数的t也太小,不足以说明问题。方程(4)将各变量包含在同一方程中,s*stru前的系数为负,且t统计变量接近1.5,似乎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由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限,在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发挥中起不到正向作用,这与前面的独立方程(1)相反,所以需要在下面的VAR模型分析中进行再实证;方程(4)中s*hr前系数的t统计变量也是较大的,跟独立方程(2)相类似,进一步证明了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为正;方程(4)中s*instit的t统计变量仍不大,所以,仍不能判断制度效应的门槛作用究竟是正是负,但综合方程(4)与独立方程(3)中的s*instit前系数均为正,又似乎说明制度作为一个门槛因素门槛效应VAR,对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的产生起到积极作用,但系数偏小,意味着即使有,其作用会很小。因此也需要再进一步确认。

图表 2 计量结果

Lny

方程(1) 方程(2) 方程(3) 方程(4)

Lnk 0.43(9.32) 0.32(11.6) 0.45(10.085) 0.34(8.76)

Lns 0.23(2.01) 0.02(0.36) 0.265(3.86) 0.03(0.48)

Lns*stru 0.05(0.44) -0.13(1.33)

Lns*hr 0.31(4.53) 0.39(3.95)

Lns*instit 0.00715(0.26) 0.015(0.67)

c 2.70(10.1) 3.58(15.77) 2.60(28.01) 3.59(15.169)

ar(1) -0.60(2.9) -0.59(2.57)

  Adjusted-R: 0.998 0.998 0.998 0.998

第11篇

 

一、前言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毕业论文,是会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任何环节出现缺陷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只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每一部分,才能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故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就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探讨。

 

二、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控时期,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工业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监督、检查措施不力.没有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国内的客观环境对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迫切要求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

 

三、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1)加强工业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工业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可分为会计核算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工业企业应该明确财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资产管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损失处理管理、资产损失处理管理、资金管理、银行保函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管理、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财务会计报告管理、外埠单位工程财务管理、发票及收据管理、对外担保管理、企业效绩评价等,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业绩考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费用报销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和财务交接制度等,确保公司会计工作行为规范,有效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同时,工业企业可以制定《财务管理过程控制办法》,明确财务预算控制、货币资金使用控制、商品销售控制、债权债务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投资控制,以及监督检查等,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加强经济业务过程的控制,预防各种弊端,严把企业财经纪律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公司健康运营。

(2)加强工业企业财务支出的内部控制工业企业的财务支出实行分级管理,在每一级的财务开支中,坚持“一支笔”审批的原则,没有授权、委托,他人不得审批财务开支。各部门应将“一支笔”审批人报工业企业财务部门备案。工业企业财务开支严格执行预算,每一笔开支必须有审批人、经办人签字方可办理报销手续。基本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维修项目按实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付款,应充分考虑审减金额及质量保证金。设备购置费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批和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后方可办理报销手续。

(3)加强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财务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运行工作,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进行,未经授权不得办理审核、出纳业务。工业企业财务部门各个终端用户应设置密码并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终端用户应对密码泄密引起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财务人员在财务部门局域网内计算机上使用外来磁盘及其他存储介质,应先交财务处计算机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检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财务系统维护人员应在每个季度初定期组织工业企业财务部门各个终端用户对电脑进行杀毒软件的升级。职称论文财务系统数据应每月在服务器和光盘上同时备份,财务处长应随时抽查财务数据的备份情况,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

(4)加强工业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货币资金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国库零余额账户额度及其他货币资金。办理货币资金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不断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货币资金业务必须经过审批,经办人员持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货币资金的审批实行分级管理,财务人员对越权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工业企业各单位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按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审核、支付复核、支付款项的手续进行,上述五个程序分别由不同人员执行。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工业企业计划财务部门的银行存款账户、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应由出纳科长指定专人办理银行存款账的对账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对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每月十日前各管账出纳人员应将银行余额调节表报科长审核后报送财务主管。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应做到日清月结、确保现金账面金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财务印鉴章与支付票据分别由不同人员管理和使用且不得存放于一个保险柜,支付票据包括支付令、支票、汇票委托书、信汇单、电汇单等。

(5)提高企业管理层人员素质,多学科知识的穿插学习。企业管理层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理应对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负责。要做到率先垂范,应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对现有管理者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地培训,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内控制度的重视,娴熟的掌握内控流程,坚定不移的执行好内控制度。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把企业管理者培养成既懂得本部门业务又能了解相关部门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关键制度,减少因制度漏洞导致的一些老生常谈问题的发生;对于制度比较健全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并严格要求单位内部人员认真执行,避免制度成为摆设,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6)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和披露工业企业审计与资产管理部要定期检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陷,评估其执行的效果和效率,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企业审计与资产管理部要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将检查中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缺陷和异常事项、改进建议及解决进展情况等形成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向董事会和列席监事通报。如发现企业存在重大异常情况,可能或已经遭受重大损失时,应立即报告企业董事会并抄报监事会。由企业董事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必要时要及时报告深交所并公告。企业董事会依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情况进行审议评估,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企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要对此报告发表意见。同时,工业企业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关键制度,减少因制度漏洞导致的一些老生常谈问题的发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对于制度比较健全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并严格要求单位内部人员认真执行,避免制度成为摆设,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摘要]内部会计控

--> 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衡量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分析了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其次,毕业论文从加强工业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加强工业企业财务支出的内部控制;加强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层人员素质,多学科知识的穿插学习;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和披露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业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财务支出

 

参考文献:

[1]李磊,邓剑雷.试论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商界(下半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月),2010,(05):174-176

[2]晋甄鸿.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9):115-117

[3]胡敏.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6,(04):106-109

[4]魏杰.创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工业企业学报,2007,(01):121-123

[5]屈向宇.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2):141-143

第12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廓。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我国学者张幼文的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从上述定义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很多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但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与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居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他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济比较落后。但在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进程与趋势

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这次,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三、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都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多属于自然流动方式,而区域性组织是人为地把世界划定板块,多属于人为的流动方式。特别是早期区域性组织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区域组织内部实行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域之外的国家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我们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第一,各区域组织由于在内部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区域组织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向全球扩展,这就使区域组织中的成员间能够以一个整体面向世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区域化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第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组建的各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跨越地区的区域组织,有助于区域集团之间的交往,成为联系各区域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新区……全科论文中心t域组织往往实行北—南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各国的经济活动拓展到全球;第四,从区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区域主义更主张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