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1 17:4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治理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不同行业的 企业 有着不同风格特征的公司治理文化,而企业独特的公司治理文化又决定着其进入新行业的成败。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的行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并且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的行业选择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企业应该综合考察其所处行业的内外部特征并将其运用到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中去,公司治理文化的行业特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不同行业的企业有着不同风格特征的公司治理文化,而企业独特的公司治理文化又决定其进入新行业新领域的成败。因此,对公司治理文化行业特征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行业选择的相互影响
1、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行业选择的影响
(1)行业结构需要一定的管理技术系统支持,这个系统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是否切合,直接影响企业在行业中持续 发展 的技术能力。行业选择之所以要考虑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相契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所选择的行业的管理技术系统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不切合,它就很难为股东、董事、监事和管理者等公司治理的参与成员所接受和学习,行业优势也会因此而难以形成。
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是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员所拥有的经过反复整合已经模式化了的行事方式,这种方式过去曾卓有成效地适应了一定的生存环境,经过长期相传,又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东西。在这个模式化的体系中,包含着一定特质的管理技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定的治理文化。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不仅是指物质的管理工具,而且是指特定的管理 艺术 。每一个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技术系统都有某种独特的素质,我们所说的模式化的东西,就是指这种特质。它的稳定性表现在:即使人们具体使用着的管理工具改变了,它还会继续存在于新的管理工具当中;甚至当人们采用其他公司治理文化传来的管理工具时,这种模式化了的特质也会借助其文化的惯性力量体现在其采用的过程中。
正是由于一个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具有这样的整合力量,一个企业的行业选择所要求的管理技术系统如果与之切合,就能得到一种可持续开发的管理技术支撑。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业选择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是完全隔绝的,就意味着企业在采用新的管理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会放弃既有的模式化了的管理技术能力,使自身已经熟悉并且熟练了的生存手段失效。这意味着处在行业转换当中的人们要承受双重的压力:一方面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系统;另一方面是放弃业已成熟了的管理技术能力。这样的行业调整与转换,无疑会造成一种文化的断裂,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这种困扰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既有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突然失灵,造成它们的浪费和流失;二是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条件基础;三是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信仰背景,不仅是学习和模仿异质公司治理文化中的管理技术与经验很难,而且即便是学,这些技术和经验也很有可能在仿效过程中耗散和变形。因此,将一个公司的行业选择植根于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模式之中,尽可能使两个管理技术系统相契合,使行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同公司治理文化的转型保持动态的一致对行业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优势行业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而公司治理文化模式正是这一环境的内在基础或内在模式。一个企业公司治理文化的价值系统、道德观念等,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支配,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行业的发展,毕竟任何行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而人又都是被打上了文化烙印的人。因此,一个企业的行业管理制度如果与其治理文化相切合,这个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即它的 经济 、社会功能的实现就有了深厚的基础。就公司治理体系来看,行业选择的合理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能否将一个企业内外部的人力、财力等所有资源激活并将其有效组织起来推动行业的开发与发展。
2、企业行业选择对公司治理文化的影响
公司治理文化主要受到四个因子的影响,即专用资本所有者权益保障因子、创新与开放因子、制度规范性因子和社会责任因子[1]。公司治理文化通过将重心放在不同因子上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而这种配置恰恰受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强烈影响。
公司治理文化行业特征是适应企业生存需要而产生的。伴随着企业的产生,其长期生存所必须的基本假设就存在于企业员工和所有者之中,之后这些假设成为公司治理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与schein的见解相一致,他解释了成功的行为如何制度化进而转化为企业价值,最后成为潜在的假设[2]。表现在行业影响方面,企业必须适应行业所要求的某些假设才能生存。与行业驱动假设相适应的行为也会导致成功的结果。这样一来,正如schein描述的那样从成功经验中提取处理的价值观和假设凝结为公司治理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旦行业驱动假设不为企业广泛共享,那么其行为将与行业市场基本要求发生冲突并威胁企业生存。社会学家还从制度理论的角度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组织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组织必须遵守的成文和非成文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合法性、生存和繁荣。从本质上讲,它们反映了特定制度环境中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因此,行业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制度价值观和信念的组织表现之一。
二、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行业特征的作用机制
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更加依赖于作用效果。文化以假设和相关价值观的形式介入外部环境和内部权力与控制的分配,经过市场竞争的检验,只有与其所处行业环境相融合的部分才能生存和发展。当然,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因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选择空间。在此基础上,企业表现出不同的战略、结构和流程。公司治理文化作用既包括与如何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导向信念,也包括与如何竞争有关的外部导向信念[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莫过于公司治理文化和制度规范,由于企业行业差异,两者及其内部之间的作用重心也应该有所不同;外部导向包括处理外界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等。不同的行业因其本质假设差异内所隐含的风险显然不同,如行业退出壁垒高的行业风险高于对应低的行业、顾客偏好差异及变化大的行业风险高于对应低的行业等。更重要的是行业特征风险本身将对企业如何处理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出于行业驱动文化研究的需要,相应的行业分类系统也有待于发展。过去的行业分类主要集中在财务、就业量及产出等特征上。其实,除了上述特征外,员工技术含量、顾客偏好、产品竞争范围、行业成长等都构成了行业文化驱动的重要特征。
1、文化内部控制导向行业特征
首先,我们将内部控制要素区分为正式控制和社会控制机制。正式控制包括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或者说流程控制),通过它可以对结果和行为进行评估、激励和奖赏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企业内部的正式控制还可以分为等级控制和合同控制。合同控制更多依赖于 法律 ,等级控制更多依赖于制度。合同控制易于理解;等级控制指组织内部所采取的控制,它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包括命令和评估绩效。配置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机构的成员、会议、政策和程序都是等级控制的一部分。不管控制的目标是在于界定特定的绩效(产出控制)还是特定的过程(行为控制),在这种控制之下往往会导致道德、责任或者是竞争意识的缺乏。并且正式控制还被认为有碍于信任的发展。
相比之下,社会控制通过“软”方法引导合意行为,更多地考虑影响他人行为。社会控制基本假设是人们可以最终决定自身的行为:通过社会化和一致的决策流程、强大的价值共享,员工将更加忠于企业;通过建立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减少组织成员之间目标差异,以达到影响员工行为的目的。这种影响只有在共享目标、价值观和规范时才能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控制只有通过公司治理文化这一纽带才能发生作用。在长期社会控制的基础上,企业之间价值共享还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信任关系。此外,社会控制还为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员提供相互支持的氛围从而增进企业内部的相互理解[4]。尽管社会控制存在正式控制所不具备的种种优点,但是社会控制并不排斥正式控制,相反社会控制必须以健全的正式控制为基础。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最优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由任务的特征决定的,也可以说成是控制机制情境适应性。即:在任务特征和控制机制之间存在适应性。对控制机制的选择取决于任务的两个特征:知识可传递性和结果的可测性。知识可传递性指管理者对整个知识传递过程能够理解的程度。结果可测性是指以客观、精确的方式对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结果控制对于高可测性和知识传递性较为适应,而行为控制则恰恰相反。当两个纬度都较低时(如非常规问题和创新等),社会控制(对应于公司治理文化)相对于正式控制(对应于制度)为最佳。
任务的行业特征,包括行业知识密集度(尤其是隐性知识)和行业内企业信息对称程度对内部控制的选择都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知识的可传递性取决于知识符号化和标准化程度特征,这与企业的知识密集性及其知识类型是密不可分的。
2、企业行业文化外部导向特征
公司治理文化外部导向也即公司治理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公司治理理念与外环境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企业公司治理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能够反应公司治理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和生命力。对公司治理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竞争环境根据其复杂和动态程度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三个纬度[5]。
(1)产品市场的集中度和复杂性(所在竞争环境的企业数量和差异性)。企业运作的竞争形势对其公司治理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纬度。企业相对数量(行业集中度)决定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可以从完全垄断到完全竞争。毫无疑问,完全不同市场结构之下的公司治理文化将存在显著的差别。
(2)稳定性或者动态性(行业环境的变化程度)。行业环境的稳定性或动态性对 企业 价值观和基本假设有重要影响。如:在高技术行业中,企业所处高度变化的环境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行动解决问题。企业最大的需求是创造力和快速开发能力。相比之下,在稳定的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标准涉及到人际关系、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人力资源的 发展 和稳定。
(3)成长性(企业所处行业的成长速度)。行业成长性能够影响企业承担风险创新能力与组织管理和行为,而这些都将反映在公司治理文化中。行业高速成长则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高行业成长还会影响员工稳定性、潜在创新资源。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在低成长行业的企业中更加倾向于依靠正式控制如政策、程序来指导员工的行为。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成长与其技术进步密不可分。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并增加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反过来说,在高度成长的行业中企业将经历资源充沛、利润持续增长和大量的机会并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在行业成长性方面,我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自1979年起,除了为期不长的打断之外,我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经济 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然是绝大多数行业的高度成长。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客观地讲,我国的企业远没有经历过像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而又残酷的大范围的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成熟的公司治理文化,其中包括适应高度成长的公司治理文化。一般来说,企业起步阶段,免疫力都很差,也就是说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尽管如此,企业却得到了其能力之外的成就。
三、公司治理文化产业特征的现实意义
1、指导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方向
我国公司治理文化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众多的弊端。公司治理文化不仅仅存在管理手段上的问题,发展方向也非常不明确,特别是在对企业创新性的考虑上常常是有欠考虑。然而,公司治理文化管理具有不同的偏重维度,企业首先必须明白公司治理文化管理的方向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比方说,制造业企业间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它们都更加重视创新和冲突解决,创新能力甚至成为影响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在制定公司治理文化战略决策时,必须认真分析其所在的产业对创新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文化维度及管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导公司治理文化变革管理
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同时导致与这相关的假设和价值观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些变化,管理中也可能会忽视公司治理文化的相应调整。如果这样的话,新的文化冲突就很可能出现并进一步诱发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的抵触情绪。于是公司很可能出现公司治理绩效下降,由此带来的压力会迫使企业改革。但是以过往的经验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文化常常会抵制变化。然而,环境的变化很少导致公司治理文化从假设层次上发生改变,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导致重新构造整个产业。相比之下,公司治理文化在价值观层次上发生变化是常有的事情,价值观层次的变化会产生企业改变公司治理文化的压力,如:新的管理方式、引进具有不同的文化前景的成员顾问等。也就是说存在两种层次上的潜在力量对公司治理文化产生作用:假设和价值观。显然,假设层次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具有影响力。它可能推翻人们在进行商业运作时下意识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企业需要新鲜的血液促使假设层成功地转变。价值层面上的革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原有的成员或许就能够胜任。当然,组织必须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如国企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文化的变更,国企改革之前,政府是企业运作的主导力量,随着产权制度与产权结构的改革,股权结构渐渐多元化,行政干预的力量逐渐减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新情况重新调配公司治理文化的特质。
3、为公司治理制度与公司治理文化配合提供 参考 意见
制度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通过简化决策过程,节约交易费用。当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而无法迅速、准确、低成本地作出理性判断时,他们便会借助于公司治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准则等“习惯”进行决策,从而简化决策过程。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公司治理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公司治理文化会将其纠正并将之引导到公司治理的价值面和规范标准上来。靠这种协调机制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其次,减少机会主义,节约监督成本。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考核以及加大处罚力度等制度安排增加机会主义成本,从而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这需要较大的监督成本,而公司治理文化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套价值观念或认知学识,是公司治理中每个成员都具有的,它的存在可以使人们限制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人们超出对个人直接利益的斤斤计较,并诱发集体行动。意识形态通过增强个人对于某项制度安排的法理性认同和依赖,能够淡化机会主义行为。
最后,加强对企业相关各方的激励。诺思等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一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它可以提供选择性经济动力激励等方面的产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基础。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社会性需要。公司治理文化具有使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公司治理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成员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同时一种优秀的公司治理文化也强调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方等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它不但加强了对企业相关各方的激励,而且企业通过创造除物质激励的其他激励方式来满足不同成员的不同需要,从而强化企业各方的合作博弈,成为解决企业相关各方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 文献 】
[1]刘 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博士 论文 , 2001·
[2] schein, edgarh,“coming to anewawareness oforganizationalculture”[j]·sloanmanagementreview, 1984, vol·25,issue 2·
[3] chatman, jennifera; jehn, karen a:“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how differentcan you be?”[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mississippi state, 1994·
公司治理就是提供一种组织框架和制度安排,借以协调公司各大相关利益主体(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公司的共同经济利益。对于公司治理主体,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股东收益最大化是首要的经营目标,以股东利益为核心成为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在现实中,随着公司规模和业务的扩大,仅仅依靠股东的力量难以使公司获得持续发展,它还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导致企业必须调整其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要素所有者(包括股东、企业经理、企业员工、债权人、顾客和供应商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公司治理的目标就不应该仅仅设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等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股东作为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一样都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独特的地位和历史条件限制,在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一些与企业治理结构不同的地方: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银行与一般企业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特殊企业,是高负债运营的企业。一旦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或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将对债权人利益产生严重损害。因此银行对债权人的责任与对股东责任相比较而言更为重要。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由众多的不具有信息优势,且不具备监督控制积极性的存款者构成。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集团缺乏一般企业债权人所具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与控制能力。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身利益保护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经营获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均较低。在我国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肩负着为经济转轨提供金融支持的任务。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对于中国的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危机。虽然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机制没有使这种潜在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但是改革的深化必须要逐渐化解这种潜在的危机,并且要逐渐消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内在机制。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对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机制
商业银行除了提供通常的存贷款业务以外,还提供风险管理、财务咨询等高度人力资本密集和风险较大的产品,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运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广大员工的利益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更没有建立一种员工参与治理的企业文化和机制。在改制过程中一味地裁员和片面地薪酬改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关键是如何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银行的改革和公司治理中来,并使其利益与银行的价值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4.我国国有商业缺乏外部治理机制
由于政府作为外部“保护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被接管的危险,减少了银行控制权市场的争夺,银行就部分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同时,政府对银行业的强参与影响到银行的股权结构,一是对股东身份和持股比例的政策性限制,体现在对外国投资者参与银行股权的制约;二是政府股东的广泛参与。由于政府持股银行的存在,存款人与管理者利益摩擦更加依赖于政府的信誉。所以从银行的特殊性质和竞争压力的缺少两个角度分析,银行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公司治理。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采用所有者理论的原因和措施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公司治理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再加上银行作为重要的资金融通渠道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力量,政府对银行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更多。这些不仅要求银行治理必须照顾到存款人和股东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应该接受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
1.应特别注意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在我国目前存款保险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代替广大中小债权人参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银行外部监管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增强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从而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对于银行内部来说,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或独立董事制度,代表股东及广大债权人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
2.应体现国家作为最大股东的治理特殊性,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和金融调控作用
目前,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仍将是这四家银行的绝对大股东。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要充分体现国家作为股东所代表的利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体现国家作为股东的治理特殊性,即不仅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调控作用,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3.应注重银行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保护,尽快建立适应现代国际金融环境的经营管理体制,消灭不良资产产生的内在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从政策上看,要为国有商业银行回收贷款提供更为有利的法律支持系统,并且大力开展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管理体系,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不良信用的惩罚机制,使恶意逃债的企业受到法律和经济两方面的惩罚。
4.应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和培育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文化
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稽核评价机制。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和加强透明度建设的原则,有效运用由内外审计人员所做出的工作指导,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董事和行长(经理)等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并且保证报酬办法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管理环境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5.完善政府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目前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多头管理,不仅影响管理效率,而且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分为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三块内容,提高监管的效率,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政府的外部监管来督促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
6.培育公司治理结构的生成环境
首先,应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允许一定限度内的综合经营。其次,要完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购并和控制,使公司治理中的财产权能灵活地进入或退出交易领域,强化市场对银行管理的力量和作用。最后,要理顺外部监管部门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强化银行业公众的自律监督。引进和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等社会中的监督,保证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通过外部监管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政: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9
[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南开学报,2005.1
[3]徐昶刘小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新金融,2007.7
论文摘要: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了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加速,在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下,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是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撑,而且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银行改革与发展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因此加快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国内不少银行借助外部中介力量,引进中介知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软件,改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起,原来银行业内部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方面,国内商业银行虽然有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整体效果和个体实效都不甚理想,无论是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还是治理机制,都处在新旧控制体系交错的状态下。
1.2内控管理机制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表明,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风险所困,甚至被压垮。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违规案件频繁发生,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战略不健全,导致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的导向出现偏差,银行的宗旨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由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政策和程序的持续修订去传承许多有益的风险管理经验,制约了商议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发挥。
2.1缺乏全面的风险意识
首先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其次是忽视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最后是不能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为风险管理会阻碍业务发展,同时又不能认真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业务不但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2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调控者的双重角色,对国有商业银行提出的经济目标在事实上也是双重的,这就使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进行清晰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同时,由于缺乏人格化的产权和清晰的选择标准,管理人员的选择基本上采用行政化的干部考核运用制度。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体系类似于公务员,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事前确定的,与业绩水平的相关程度不明显,对其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2.3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文化不相融
银行文化是指银行在长期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就是银行的目标和企业信念。绩效考核机制体现了银行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思路,对于银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且,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跟银行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
3健全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风险管理。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外部环境比较复杂,银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
3.1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银行发展能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就普遍存在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产权约束弱化问题,导致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激励不足和风险软约束。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最为突出,在其他银行也同样存在一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或者国有企业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直接影响了银行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效能。从风险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
3.2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首先从银行的内部控制做起。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可从四个方面改进内部控制:一是制度安排。主要是从制度上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授权和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关键是实现权利与责任相对称;二是职能分离。要求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要适当分离,要求在三道防线上都必须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三是资产管理。要通过包括物理控制在内的多种手段对资产和投资予以保护;四是控制手段。要通过董事会或监视会的监督、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不涉及日常业务的合规人员以及各业务县的垂直监督等多种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公司治理;自组织;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把公司治理系统看做一个和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自组织系统,该系统能够自我创生、自我生长、自我适应和自我复制。公司要素主体的动态发展和能动性与企业的多样性和动态发展,使公司治理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则明显带有自组织的特征。
一、 公司治理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1. 公司治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性是自组织系统的基础条件,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不断的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外界的“负熵”克服系统内部随时间不断增大的“熵”,才能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公司治理作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由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员工、顾客、供货商、社区、国家等要素构成,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内又包括内部治理子系统和外部治理子系统,内部治理子系统是公司治理系统与企业系统交叉的部分,外部治理子系统是企业系统外部的部分。因此,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包括一部分企业内部环境和整个的企业外部环境(见图1)。
公司治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该系统不断从外界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中吸取“负熵”(有利于公司治理的理论、信息、资源、技术、人员等)、克服“熵”(公司治理系统导致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的结构、机制、惯例等),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组织的无序到有序的特征。无论是内部治理子系统还是外部治理子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从外部经济环境中获得理论、信息、技术等,并将这些理论、信息和技术应用在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上,从而使公司治理达到有序高效的阶段。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得的“负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要素。企业生产要素包括的种类众多,这决定了公司治理涉及众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不断地从公司治理系统中流出流入,构成公司治理自组织过程中的“负熵”。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要素的更迭成为公司治理系统中的“负熵”,不断克服公司治理系统内部随时间而增加的“熵”(企业内部各要素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问题),使公司治理从无序达到有序。
(2)外部信息。公司治理系统不断地从外部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技术信息、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国外公司治理等。为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系统,需要国家立法界定公司治理主体的经济利益,保护信息劣势要素主体的经济利益。技术信息对企业的运作模式产生影响,而运作模式的改变会改变各要素在企业运作中的地位,这些不断变化的地位使公司治理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也是公司治理从原平衡态向新平衡态发展的动力,公司治理系统的发展呈显出螺旋上升的特征。
2. 公司治理的非均衡性。自组织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为有序提供了动力,也是有序的根源。公司治理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差异、非均匀、非平衡是长期存在的,均衡是短暂的。不同企业的公司治理系统中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中的人员、结构、权力等都存在差异、权利和人员的配置也是非均匀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个体使权力的配置往往是不均衡的。不同的要素通过契约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公司制企业,这些要素的主体无论是能力还是偏好都存在差异性,这就导致不同的要素主体的经济目标不一致,竞争的利益关系使公司内部矛盾普遍存在,要素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就构成了公司治理不断发展的动力。
在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对企业效率或者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变化的要素贡献程度是公司治理利益和权力协调非平衡的来源。为了提高公司运作的效率,就需要在权力和利益分配上体现稀缺资源的价值和贡献,使稀缺资源获得较多的权利和利益。企业动态发展的过程使资源稀缺性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度也是动态变化的。解决旧利益矛盾的制度安排或系统,在不断获取的“负熵”时则会产生新的矛盾,因此,原有的平衡态被打破,公司治理系统长期处在非平衡的状态。动态变化的资源贡献使公司治理中权利和利益的冲突长期存在,而冲突和矛盾成为公司治理系统发展的动力。
3. 公司治理的非线性关系。企业作为多种要素的结合体,其内部各要素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企业构成的复杂性、内部主体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原因。构成企业的要素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差异的和复杂的要素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就使公司治理中某一要素与公司治理绩效很难存在线性的决定关系。个人股通过“用脚投票”影响控股的法人股或者国有股的行为,法人股通过“用手投票”影响个人股“用脚投票”的方向。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和行政关系交叉。相互影响的要素使公司治理主体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
企业构成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使企业内部的某一变量与另一变量之间不可能存在线性联系。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通常由许多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的子系统组成,因此,公司治理不能只考虑单一主体和单一指标。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表现为企业能力不具有加和性,部门能力之和并不等于企业整体能力;部门目标的实现,也并不意味着整体目标的实现;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范围较难完全划分清楚;企业整体创造的价值不能由单个要素创造的价值简单相加。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由于个体行为的不可预测,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对个体进行同样的激励产生的效果可能不一样。每个公司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初始条件、参数和环境的微小扰动也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同样的治理方法也可能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开放系统要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并使系统重新稳定到新的平衡状态,还必须通过系统内部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自组织理论认为非线性互动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公司治理系统内部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是同时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指令输出等活动,因此,公司的权利、业绩和利润分配是非线性决定的。在复杂经济系统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源于不确定性,而不确定的根源就在于经济系统中的非线性联系。公司治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控制与反馈,这种控制与反馈不仅涉及两个主体甚至涉及多个主体,多个主体的复杂联系构成复杂的公司治理系统。
4. 公司治理系统中的涨落。公司治理系统中,无论是内外部治理子系统,还是其中的董事会、监事会、产品市场等构成要素,一方面独立发挥着治理作用,另一方也协同发挥治理作用,如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独立地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力利益,另一方面董事会利用产品市场获得的信息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即董事会和产品市场协同发挥治理作用。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公司,公司治理系统中各个部分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如英美公司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外部治理系统,而日德公司治理系统中则是内部治理发挥主要作用。不同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的构成不同,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冲突不同,往往也会导致公司治理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不同。公司治理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差异性使公司治理存在“涨落”。当然,公司的动态发展,必定使公司各要素在运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即存在“涨落”。这些“涨落”形成了公司治理中永恒的矛盾,成为公司治理逐渐向有序或者从一个有序向另一个有序发展的动力。
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和非线性涨落是经济系统远离平衡态并产生耗散结构的两个重要的条件,沈华嵩(1991)论证了经济系统的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征,阐述了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为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循着该研究方法,本文重新对公司治理机制和手段产生的原因或过程进行了阐述。
二、 公司治理的自组织发展
自组织系统从一个无序、 混乱的状态转变为一个有序、复杂、非平衡的稳定状态。按照自组织过程实现的不同系统功能或方式,自组织过程中包括:自创生、自生长、自适应、自复制等方式。在实际系统中,同一自组织过程常常同时包含几种方式。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与外界不断的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可以自发地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公司治理自发地向有序发展过程中存在下列几种规律:
1. 公司治理中的自创生。公司治理过程往往会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矛盾,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中,治理机制逐渐完善,这就是公司治理的自创生。公司治理在早期主要是要解决经营者利用法人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侵害所有者利益的问题。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构成公司的要素不仅包括资本和劳动力,还包括供货商、顾客、社区等,这就产生了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公司治理的复杂程度,公司协调各要素主体的经济利益的难度也就增大了。
早期公司治理主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防止经营者侵害所有者利益,而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涉及的主体增多,公司治理的复杂性增强,这就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为了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新的治理手段和方法不断创生,公司治理的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协调各要素主体利益的能力会不断的增强,如我国公司治理上个世纪主要以监事会为主,在本世纪公司治理系统中不仅引进了独立董事,还加强了舆论监督、立法等外部治理手段。
2. 公司治理中的自复制。公司治理中的自复制是指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公司之间,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被复制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公司制企业产生,随之问题成为了公司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同的国家引入公司制企业的时间不同,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随着国际投资的不断扩大,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开始相互复制,甚至出现了公司治理趋同化。公司治理系统的自复制是企业在认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时首要的一个解决方法,当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公司,公司治理外部环境不同,还需要根据其外部环境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
3. 公司治理中的自适应。公司治理的自适应是指公司治理内部主体能够与外界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主体的变更。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主义,个体行动受到环境的约束和塑造,又能通过互动来调整预期并改变环境(黄凯南,2010)。协同论认为,在系统开放条件下,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产生了协调、同步、默契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企业长期运作的过程中新奇不断产生,即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对新奇的适应性就是自适应,例如,为了产生正的利润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企业家往往会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即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适应。公司治理系统同样具有自适应性。
公司治理系统中,各要素主体会根据其他主体的行为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行为,并且能够通过激励和约束对其他要素主体调整行为和状态施加压力或提供动力,以形成新的行为和状态,使自身发生适应性变化,并使公司治理系统整体做出适应性的变化。
公司治理系统中各要素主体会不断地与外界和其他主体进行交互,并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见,不断调整其在公司运作过程中的行为和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治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做出主动的适应环境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发生实际变化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即被动适应。
4. 公司治理中的自生长。复杂系统中的自生长是系统由小生大、由简入繁、由低到高的自我发展的过程,自生长不仅仅是系统由小到大的简单叠加,而是系统在由小到大的同时由简单到复杂的有机结合或者是低级到高级的跃升。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更大的整体并不是更大的总和,他们形成了有机结构而非简单叠加。这种交互叠加使企业出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要素之间的组合变得重要。公司治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它们的关联性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促使公司治理系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公司治理系统的自我完善是公司治理发展过程中“主动合规”的自主性治理。
公司治理的自生长是公司治理主动适应自身和环境变化的结果。甘德安(2010)论述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系统中的涌现性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权分化、所有权市场化影响着公司治理系统的形成,公司治理系统经历了交互监督、简单治理、复杂治理和现代治理四个过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公司治理运行机制。
三、 自组织理论下公司治理系统的发展
1. 政府在公司治理系统发展中的作用。自组织理论认为有限开放的系统能够自动地从无序向有序发展,或者是从一个稳态向另一个稳态自动的发展。如果将公司治理作为一个有限开放的自组织系统,那么是否意味着政府对公司治理系统的发展可以不做任何的干涉,只需要做好“守夜人”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公司治理系统要根据该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因此,政府在公司治理系统的发展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模式、企业组织结构不同,公司治理问题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全球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表现在企业中就是各要素主体在企业中的相对地位不同。相对地位不同是由要素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或者是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不同造成的,为了激励各要素主体参与公司共同生产,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就应与此相适应,即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就不相同。国家在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立法,使公司治理朝着适合该家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也影响者公司治理系统的外部环境。
2. 要素主体在公司治理系统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各要素主体的经济利益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是公司治理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力。不同的企业每种要素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即要素在企业中的作用并不等于平均值,因此,偏离平均值的要素成为了公司治理系统的“涨落”,而“涨落”则形成了公司治理系统发展的动力。
要发挥要素所有者在公司治理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谈判机制和退出机制。退出的威胁构成谈判中的筹码能为要素争取到合理的权利和收益,使各要素有动机增加投资或者投入。合理的全面的退出机制使各要素主体能够在谈判中获得合理的权利,各要素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谈判机制,表现在企业实际运作中,不仅需要积极利用“用脚投票”的权利,还要注重发挥“用手投票”的权利,更要建立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对话机制,以更好的使各要素主体的利益得到保护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杨纯玲.公司治理复杂系统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4.
2. 韩国文.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金融创新.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4.
3. 甘德安.复杂性的家族企业演化理论系列研究之二――从复杂性自组织理论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理论月刊,2010.2.
4. 黄凯南.现代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5.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可以确保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并最终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简单来讲,公司治理结构是在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后,为了保证双方都能够忠诚于企业,以企业利益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在其之间建立起的一种监督制约的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其进行每一项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多的借鉴了外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固然提升了公司的发展速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争议,最主要的分歧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意义是为公司所有者即公司股东追求赚取利益,还是为公司所有工作人员追求利益。前者也就是“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后者通常被成为“共同治理”模式,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制定科学完整的激励机制,促使参与到公司经营环节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为公司利益做出最大的努力。但是通常情况下,不同的公司经营人员有着不同经营目标,他们所追求的利益程度也是不同的。当双方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公司股东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公司的基层工作者的利益也有可能无法得到保证。然而“共同治理”的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该模式认为上至公司的所有者下至公司的基层工作人员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就要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利益,也就是说,公司的各个阶层都要在治理结构中设置自身的利益代表,与其它阶层形成完整的制约关系。所以说,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加符合目前的企业发展要求。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公司运行的根本制度,更是确保公司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表明了所有者与包括经营者之间的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的一种监督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以平等民主为基础,以追求所有员工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2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
公司财务管理是公司治理工作的依据和目标,这项工作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也是笔者本片论文探讨的核心内容。公司的日常工作包含了多个方面,公司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对公司进行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必须与其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直接的反应出,在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内公司发展的状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下,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不会频繁的发生,并且这种财务管理工作是多向并且十分完善的。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反映公司的收支状况,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并且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将所有员工的力量凝聚到一起,促进公司的发展。
3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有着不同的影响。首先,笔者将介绍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对其的影响,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由公司经营者的经营情况决定。现代公司多以股份制为主,公司股东将公司的实际财富和虚拟价值都转化为定量的股票投入到市场中,如果公司可以一直保持正常的经营状况,那么其股票价值就会得到提升,当市场中股票价格达到最高点时股东的财富也就会相应的达到最高水准。相反,当公司运作出现问题时,公司股票会价格下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总体来说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的,它将公司财富转化为股票形式,不会集中于具体的某一个人的手中,当其中一方的经济情况或是经营模式出现问题时,对公司的整体利益影响较小。也就是说,这种治理结构所带来的风险因素更小,更注重关注长期的利益,但是从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化角度来说,利用公司股票的价格来判定公司的实际价值是不全面的。公司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追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也在于为所有员工带来更大的经济收入,从整体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将讨论共同治理的模式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司不仅要重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也要最大程度保证其他员工的利益,因此,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公司的财务管理要将与之相关的一切利益人的收益情况纳入到其考虑的范围之中,既包括公司的整体盈利,也包括公司员工的个人收入。该模式下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在利用公司财富实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公司所拥有的财富在长期内保持上升状态。其次,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优越性还表现为,在公司的盈利得到保证之后,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为增加国家的税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是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共同治理作为本公司的根本发展模式,该种模式可以提升公司的自身形象,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增加企业收入。例如,某科技公司在运用了这种治理模式之后,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很高,在短时期内,该公司的核心科技就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企业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可以说,共同治理模式可以优化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
4影响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
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包含了公司工作的各个方面,所以相对应的影响该项工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都由专业的组织进行,这也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该组织内部的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公司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相反,如果掌管财务工作的人员不够专业,就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说,公司一定要聘用高水平的财务工作人员。同时,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这种宏观环境包括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策,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对公司发展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拿出一部分的资金来回馈社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也可以促使国家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司的发展制度也在不断的改变。现如今,企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关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企业的债权人、相关合作公司、企业所有职工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
5关于进行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建议
公司财务目标的管理对公司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公司管理者及财务工作的主体部门一定要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目标的方法,保持该项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使其成为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
5.1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治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公司的人文环境。这要求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很多公司在与国外的一些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了他们的公司管理制度,但是在将其运用到自身企业时,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使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笔者认为,公司应该更多的使用共同治理的模式。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需要进行较大的改良,在保持其优越性的同时改良其中落后的理念。
5.2加强政府对公司发展的引导作用
优惠政策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保障。为确保公司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一定要重视政府对公司发展的引导作用。对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作出一定的规范,防止其阻碍公司发展。
5.3建立完整的财务监督机制
当今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监督关系。笔者认为,这种监督是不全面的。为了保证公司的财务管理,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企业价值,公司更应该注重来自其它层面的监督,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公开透明。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公司基层工作者工作的热情,也可以让相关的合作企业提升对本公司的信任感,同时,公司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应该征求各个部门代表的建议,这样可以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更好的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5.4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1、企业集团的概念
日本是最早使用“企业集团”概念的国家,日本将企业集团概述为“多数企业相互保持独立性、并相互持股,在融资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制造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关系而协调行动的企业集体”。欧美等国虽没有明确的“企业集团”概念,但是以垄断形式存在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在西方各国的经济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企业集团的功能。在中国,有关“企业集团”的定义有很多种,有的则搀杂了所有制关系在内。有学者提出,应撇开国家特点和所有制问题,定义“企业集团”为“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资产等联系纽带,以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组建的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及多种经济功能的大型法人企业联合体”。
2、对企业集团产生及发展的不同分析
规模经济通常被看作是企业集团产生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普遍的共识就是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可能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必然走向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发挥“1+1>2”的整体优势。日本经济学家奥村宏提出,“如果是单纯的企业集合体,则有无数企业集团”。
马小刚等则认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导致了一些企业集团的形成。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纪玉山先生指出,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纵向或横向联合起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促使学者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费用。仲伟周等认为,规模经济、多角化经营是企业集团产生及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对企业与市场的替代,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又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企业集团是现代公司制度为适应新经济环境和技术状况,取得更高的生产力资源使用效率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创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以上研究均体现了市场推动型企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各种因素的互为因果关系增加了对企业集团研究的复杂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建的企业集团属于政府推动型,其运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借鉴其它模式的发展经验尤为必要。国内有关于各国企业集团模式的研究。
二、公司治理理论
1、对公司治理的阐释
Cadbury (1992) 定义公司治理为“指导和控制公司的制度”。Robert A.G.Monks和Nell Minow (1995)指出,公司治理是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绩效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参与者指股东、高层管理者(由CEO领导的)、董事会;其它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以及其它利益团体。Oliver Hart认为当委托――问题存在并且交易费用之大使问题不能通过合约解决时公司治理问题就会在一个组织中产生。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在他的论文《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安排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总体上说,公司治理是一种决定着公司基本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它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为解决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分歧而设立的,是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绩效进行激励、决策、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2、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
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离不开国际比较的观点。国内外相关资料对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体上可分为英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及家族模式。英美模式奉行“股东积极主义”,股权分散,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外部市场发达,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治理结构表现为外部监控型;德国模式体现了公司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股权集中,银行对公司持股,实行“双重委员会制”,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治理结构主要为内部监控型;日本模式下的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互派董事,“社长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实行主银行制,股权高度集中于法人机构手中,治理结构为内部监控型;家族模式主要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实行,股权集中于家族成员手中,对经营者实行双重激励机制,治理结构为家族监控型。
公司治理的每一次变革往往是被公司破产或经济危机所驱动。无论是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金融系统危机,危机过后伴随着就是公司治理的改革。例如,20世纪60年代CEO(ChiefExecutiveOfficer)即首席执行官的出现,以及对“独立董事”的研究(R.I.Tricker,1978)就是美国人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创新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英国不少著名公司倒闭,引发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于1992年出现于英国。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于1999年5月推出了《公司治理原则》。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以及2001年的“安然事件”,又促使人们对日本模式及英美模式提出了质疑。Cadbury(1996)、Monks &Minow(1996)等提出治理模式趋同论,虽然市场结构、法律体系、传统、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影响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但是全球化的市场压力使得公司为争夺资本来源而减少投资者风险,降低公司资本成本,不得不趋同公司治理模式。实践中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到了各种模式并非完美,而且存在很大的缺陷,于是英美模式引入了内部监控的机制,德日模式加强了外部监控。国内有学者认为治理模式的趋同给中国企业在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建立上予以充分的启示。
三、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
Oliver E.Williamson基于交易成本的研究提出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市场治理、单一治理、双边治理以及三边治理。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15][16]。
关键词: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治理结构;资本结构
一、引言
从全球范围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随着全球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出现业务综合化和全能化的现象,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业务分工界限日趋模糊。二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不同程度地改革了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放松原来的金融结构性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上述两种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实行金融分业管制国家的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问题成为学术界、金融界与政府部门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
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经营制度。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强国金融机构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受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各项主要原则的约束,对来自境外的金融机构提供与国内金融机构相同的待遇。同时,还面临国内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的困扰。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最终将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那么,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如实现混业经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改善实现混业经营存在的约束条件、混业经营应采取哪一种经营模式、混业经营的实施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以及如何解决混业经营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等等。
二、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概述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分业经营是指一国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进行经营。而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基本没有限制,如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或业务品种的增加来实现范围经济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与推进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推进混业经营的适宜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以银行、证券、保险、典当、投资银行、投资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信托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其中仅以银行作为子公司的称作银行控股公司。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资本的联系,进行了机构和业务的融合,能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具有传统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控股公司在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业务结构上的复杂性,导致金融控股公司产生了很多新的风险。因此,对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提出更高要求。
三、基于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混业经营
资本结构理论最初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负债比例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即公司如何通过安排债务和权益的比例关系求得公司的总价值最大,而当其进一步研究与公司资本结构相联系的成本时,公司治理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成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实际上,公司资本结构并不只是债权与股权的比例问题,还涉及与之相联系的不同的所有权权利,一方面,不同权利结构下会发生不同的成本;另一方面,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必然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安排。
1958年莫迪里亚尼和米勒发表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和投资理论》奠定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基础。该文提出了著名的“MM模型”――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无关性定理,即无论公司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比例(即资本结构)如何安排,都不能改变公司证券的市场价值,即对公司股东来说不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但是,MM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近于理想的假设基础上的,后继资本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逐步放松,在成本、不对称信息分布、财产控制权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也深入到了公司治理层面,形成了理论、控制权理论、激励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
治理结构问题是伴随着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下的委托风险而产生的。这是因为委托制存在的天然缺陷: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Karel Lannoo(1999)把治理结构理解为企业控制活动中有关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制度。张维迎(1996)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而广义的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林毅夫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认为公司治理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构建对经营者等的激励和约束而形成的、以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包括:有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差异的研究;“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经营者选择方面的研究;对企业治理的一些具体方式的研究;不同类型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的政策研究。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法律体系、企业融资体制不同,在公司治理模式方面存在多维度差异。对各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中,常见的分类结果包括“内部型-外部型”、“距离型-控制型”、“基于市场型-关系导向型”、“基于市场型-基于银行型”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英美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主导模式(股东主导型模式)与以德日企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主导模式(组织控制型模式)。而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依据,公司治理是资本结构的体现和反映。当前世界主要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模式与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四、我国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近70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商品得到巨大发展,如美国非银行金融业所控制的金融资产在全美金融体系中的比重由20世纪30年代的不足40 %上升到目前的75%以上。非银行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使得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它们不得已采取兼并收购方式,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控股与兼并收购,使得混业经营成为必然。
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经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为了缓解国际金融市场上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美国也不甘示弱,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混业经营的地位。目前,我国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问题也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局限在有关金融集团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和国际比较方面,因此世界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的研究首先应基于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的制度要素,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我国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进一步的研究,具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五、结论
金融创新就像一把双刃剑。美国独立投行走过了繁荣的几十年,为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最终又倒在了自己不计风险和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中。1995年中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开始从混业经营转入分业经营。2005年,中国开始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又步入混业经营。本文指出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是金融集团发展混业经营的基础。从各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资本结构的不同造成公司治理权利分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和优势,也各有缺陷的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当前环境下的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应基于治理结构、资本结构等制度因素,借鉴华尔街的经验与教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景辉.从世界金融业发展趋势看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
2、韩铁林.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及对策[J].财贸经济,2003(3).
3、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朗咸平.公司治理[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赵立航.混业经营模式分析与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1).
7、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科学出版社,2000.
8、刘红波.混业经营: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5).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 指标权重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
美国著名的COSO组织在定义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时提出内部控制环境的概念。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一个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条件,是对建立、削弱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和执行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员工职业道德、管理文化和经营风格、董事会与监督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组织结构等。
针对上述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建立董事会与监督委员会,明确管理层权责关系,以及完善组织结构,才能使企业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形成企业正常运转的硬件环境。而由于员工的诚实性和职业道德等要素不容易被管理和发现,但却又是内部控制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成为企业的软件环境。这一部分又可以根据要素内容分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这两个主要构成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提取二级指标。
二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标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下分别对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指标分析。
1.公司治理
企业的公司管理框架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符合现代企业运行规律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公司治理结构包含内容较多,为了从多方面反映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状况,本文重点选取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二级指标。
第一,董事会与监督委员会。这一指标主要检验公司董事与总经理职务是否相分离,独立董事是否敢于在重大问题上发表异议,以此判断总经理受监督的程度。
第二,组织结构。企业的形式不同,企业运作的组织结构也不同。企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体运营是否稳健,完善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第三,权责方式。该指标主要反映各层管理者有无明确和充分的权责规定以及能否根据企业的规定行使权力,公平及时地处理员工违反企业规章的行为。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精神、理念和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指标。一是管理经营理念,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软件环境,是体现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部分。二是经营规划,反映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有无长期的规划,以及规划的执行性,可以评价经营规划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三是高级管理人员操守,反映管理者的个人行为,对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员工道德的宣传监督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四是员工道德观主要反映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评价员工的行为以及员工违反规定的可能性。
3.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应做到科学、规范,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选取以下三个关键指标作为量化指标:一是激励制度可以用来衡量企业激励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缺乏的激励制度可能会对内部控制产生消极作用;二是专业胜任能力,可以反映一个员工是否具备从事岗位所必须的技能和素质,反映企业重视员工培训的程度;三是绩效考核,反映管理层制定的考核内容的可行性,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管理层与属下员工的交流和评价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分析指标(见表1)。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主要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模型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影响因素和决策对象按照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底层、中间层和最高层,并画出层次结构图。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将每层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请专家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的平均数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第三步,将判断矩阵列向量归一化:
bij= (i,j=1,2,…,n)
将行向量求和:ni= (i,j=1,2,…,n)
将行向量归一化:
wi= (i,j=1,2,…,n)
第四步,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 -n)/(n-1),要求C.I.≤0.1。其中: =(AW)i/ 。
当C.R.
当C.R.≥0.1时,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要引入R.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进行修正(见表2),重求w,再检验,并要求C.R.=C.I./R.I.≤0.1。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可以得出各指标权重(见表3)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这种方法结果清晰,系统性强,能较好地解决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评价因素集合U=(u1,u2,…u3);
第二步,建立评价结果集合V=(v1,v2,…v3);
第三步,建立权重集,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来确定第i个因素ui的单因
素模糊综合评价结果Ri=(ri1ri2…rin),由m个单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结果R1,R1,…,Rm构成模糊关系矩阵
第四步,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B
3.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我们聘请有关专家共15人整理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
A1=(0.082,0.2364,0.6816)
R1=
B1=A1×R1=(0.1158 0.2477 0.4643 0.1173 0.0409)
A2=(0.288 0.5318 0.0678 0.1124)
R2=
B2=A2×R2=(0.0823 0.2227 0.4818 0.1443 0.1119)
A3=(0.1667 0.1667 0.6666)
R3=
B3=A3×R3=(0.1101 0.2349 0.4749 0.1467 0.0334)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综合评价向量为
B=(0.5949 0.2766 0.1285)* =(0.1062
0.2393 0.4705 0.1282 0.068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情况处于一般水平。
四 结束语
要想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改善治理结构,培养员工的职业操守及价值观,聘用素质高的员工,塑造管理层的良好形象,形成成熟稳定的管理风格,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次,要重视控制环境的综合评价,通过选取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环境相关要素指标,监督量化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情况。
参考文献
[1]郑海燕、徐明.企业内部控制的模糊综合评判法[J].财会月刊,2008(4)
凯恩斯主义投资理论起源于1930年,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投资思想为基础,并经过凯恩斯的追随者们进一步深化而成。凯恩斯投资理论以投资的有效需求为出发点,指出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投资与利率呈负向关系,而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向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不能简简单单以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水平全部决定,还需要考虑其他多方面因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者Jorgenson(1963)以厂商生产理论为研究基点,根据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充分考虑了经济中影响投资水平的产出等各种因素,提出了新古典投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投资决策取决于价格和市场供应量,市场价格高,市场供应较为紧张,投资水平应该增加,随着市场的均衡价格继续下降,投资水平应调整。
研究公司的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公司投资效率,为未来投资收益保驾护航,显得十分必要。上述投资理论对从宏观层面对公司投资决策作了深入分析,未对公司内部微观层面做深刻探讨,忽视了现代公司制度下两权分离带来的问题,不能有效揭示的微观管理层方面对公司的投资行为的影响,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过度投资概述
国内外关于过度投资的起源于Jensen &Meekling(1976)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文献》中的“成本理论”,指出职业经理人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利己操作,从事一些损害股东利益的活动,诸如:在职消费、过度投资、懈怠工作等行为。之后诸多学者对过度投资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迈克尔?詹森认为过度投资是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即是将公司中的自由现金投资于投资净现值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赋予了更多的政治目标和经济责任。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不仅仅不利于公司长期可以持续发展更将损害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三、过度投资衡量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较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FHP 投资―现金流模型(Fazzdri,Hubbard,Petersen,1988)、Vogt现金流-投资机会模型(1994)、Richardson 实际投资规模与预期投资规模的残差模型(2006),我国一些研究学者通过采用这些模型,结合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制度背景,考虑到我国经济情况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适当的调整和更换模型中相关因子和变量,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做了深入研究。下文将对三种度量方法作简要介绍。
(1)FHP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模型。Fazzari 等(1988)以企业自由现金流假说为理论基石,研究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行为之间的敏感度关联情况而建立的模型,同时从融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当公司拥有投资机会的前提条件下,公司投资支出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密切关联,呈显著正向关系,公司内部的自由现金量的多少决定着公司的投资行为。但模型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投资支出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敏感程度,不仅与过度投资有关,也和公司投资不足有关,敏感度显著的成因不能具体划分。此外,模型中只纳入一个自由现金流量变量因素,对其他内外部因素如:公司行业、管理层特征、公司规模等因素未进行考虑,并不能直接用于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进行计量。
(2)Vogt现金流-投资机会模型。Vogt(1994)建立了以自由现金流量与投资机会的交互项为变量的实证模型,通过对模型交互项的正负符号来判定引起投资行为与自由现金流量之间显著的成因,由此判定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存在,为深入研究公司自由现金流与其他相关因素提供了基础。
但模型不能对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具体程度进行测量,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了Tobin's Q来计量公司投资机会变量,对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还不健全,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以Tobin's Q 值衡量公司投资机会,有效性存在一定问题,这对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Richardson残差模型。Richardson(2006)在研究公司自由现金流中的过度投资问题时,将公司的总投资支出分解维持性投资和新增投资净额为两个部分,并对新增投资做了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方面,即预期投资和非预期投资,建立了投资模型,并用模型中的残差项对公司过度投资进行了具体量化。预期投资解释为受公司规模、成长性、行业特点、融资情况及其他之外因素的投资支出,是公司最佳投资,解释为预期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支出。而非预期投资解释为投资效益低的投资支出即称为非效率投资,为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的差额。
四、结论与研究
关键词:管理会计;制度安排;战略;机构设置
1995年,暨南大学管理会计课题组就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管理会计推广应用成效不大。在1997年《会计研究》杂志先后发表了18篇论文,较为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这些论文的结论:其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较以前虽有进步,但是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还很不适应;其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相关性。Cohen和Paquette(1991),IMA和Ernst & Young(2003)等所做的种种调查表明,创新管理会计方法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我国学者如林文雄、吴安妮(1998)、石胜永(2003)等人的调查则表明,即便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也不普遍,更不用说创新的技术和方法了。
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令人失望的原因除了“管理会计运用的动力机制(胡玉明,2004)”外,更直接的一点恐怕就是有赖于付出巨大努力去探索运用管理会计制度安排的具体形式。可以把一个企业类比为一个人,那么企业战略体现为企业的智商,企业文化是它的灵魂,而企业结构就是它的肌体,三者共同构成一个高级生命体,三者必须互相适应和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管理会计的本质是战略量化的过程和实现描述工具(吴正杰,2004)。由此,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要跨过两道“坎”:企业文化和结构。
一、第一道“坎”――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力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正是企业文化这一因素导致了一些杰出企业的成功。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view of value)、道德准则(moral standards)与行为取向(behavioral orientation)。施恩(Edgar Schein)在《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中的定义: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学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大小,因此它是战略形成和实现的环境。
管理会计的运用离不开企业良好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功能的必要条件。其一,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民主制度安排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从纵向看,战略制定与实施是集团公司高层主管、总部各职能部门主管、事业部及下属各子公司或分厂多位一体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将众多个人的意识转换为一个集体的意识,使这些人能够在集体中联合行动,使员工形成一种惯性的思考和行为,变成群体意识。知识和精神在共享的时候是能够聚拢增加的,人是作为企业中最关键的资源;从横向看,各职能战略相配合,循着公司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向来体现各职能战略的主次,战略意识要渗透到横向职能的各个层次,并最终由总部负责协调,这一过程是为了决策效率和行使强制性权力而建立权威,同时又约束其不滥用权力。其二,战略管理必须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原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文化是在组织意识基础上的个人自由和个性。文化的内在约束,是建立在治心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比如蒙牛的“财散人聚”,天津港的“快乐也是生产力”。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提高员工的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以人为本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战略预算是公司治理结构下的游戏规则,它是一种与企业战略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是与整个公司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流的要求相一致的经营指标体系。战略预算是与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也是与期终总结相关的业绩评价与奖惩体系。战略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战略预算体系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衡量与监控企业及各部门的经营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其三,职业道德是现实商业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将一直如此。归根到底,管理会计的功能(function)是行为功能(behavioral function)。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标准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的核心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康德(Immanuel Kant)曾说过:无规则即是无理性。在今天的竞争环境里,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战略性创造思维。作为专业人士,管理会计人员对自己、同事和组织负有义务,应该遵循较高的道德行为标准。由于这种义务,所以必须设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应分层设计:第一层是基本标准设计,即组织的管理会计人员普遍遵守的共性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第二层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工作要求设计。
二、第二道“坎”――企业结构
企业要拥有并执行正确的战略,除了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制度安排作保证,还必须有健康运行的企业结构制度安排。在这里,企业结构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结构,是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的总和,企业结构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三个方面。企业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实现。
企业结构是运用管理会计的基础,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功能的必要条件。其一,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是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它是一种契约制度下的权力安排,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以协调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促进他们长期合作,保证企业的战略决策效率,决定着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水平。戴顿(Kenneth N.Dayton,1984)认为公司治理规定了整个公司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牛津大学学者契科尔(R.I.Tricker)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公司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上。其二,组织结构决定着企业战略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谓组织,并非起先就已造好的一台精密且硬性的机器,而是人们通过不断解决种种决策问题创出的软性系统(soft system)(藤田恒夫,1992)”。企业战略影响组织结构的制度安排(Chandler,1962)。一个企业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战略目标是不同的,因而相应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要适应战略的需要。在市场起步期,企业组织结构首先需要满足争夺市场份额的要求,需要强化现有的技术部门和市场开发部门;到了快速增长期,组织结构则需要满足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和争夺新的、更高端市场的需求,需要突出开发新的技术、新产品,提高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功能;到了成熟期,组织结构则需要在进一步提升上述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满足开发现有客户潜在价值和强化对客户深层次服务的能力,以客户群体为导向的组织形式更为有效。英国著名会计学家霍普伍德(Hopwood,1983)精辟地指出,离开广阔的组织背景,管理会计不可能被理解。“管理会计可以被看作是使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内的沟通、激励和业绩评价最为便利的信息支持系统(A.阿特金森,1995)”。管理会计机构内生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会计机构设置依赖于企业组织设置。管理会计人员是重要的战略成员,能够为企业成功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他们必须是一定岗位上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职务设计是管理人员有计划地安排工作责任和职责,并且说明如何履行工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里设计管理会计的职位包括管理会计总部职位:管理会计经理、经理助理等;职能工作组职位:项目管理会计主管、主管助理、管理会计信息员等职位。管理会计职务设计最终的成果是形成职务说明书。管理会计机构的运作包括:领导、协调、控制、激励等。其三,业务流程的通畅是企业结构关系合理性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战略实现的最基本元素。业务流程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基础保证。哈林顿(H.James Harrington)的业务流程改进(BPI)和哈默(Michael Hammer)的业务流程再造(BPR)与战略理念联系紧密,既是战略实施的手段,又是最新式、最有效力和具有操作性的组织创新的工具。
现代管理理论自诞生以来,从把人当成“经济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把人当成“社会人”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重视人的作用的“复杂人”的组织文化理论等,都在强调管理实践中的某一重要方面。管理会计是管理理论发展的表现和产物。管理会计的理论一直以来没有得到企业界的广泛应用,如何把管理会计从“纸上谈兵”到广泛应用是时下会计界的紧迫任务之一。总之,企业文化和结构方面相关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推广管理会计必须跨越的两道“坎”。诸多迹象表明,管理实践开始要求人们必须去探索运用管理会计制度安排的具体形式。
参考文献:
1、胡玉明.管理会计的特性及其实践管见[J].财会通讯,2004(4).
2、吴正杰.试论管理会计的本质及应用研究的方向[J].财会通讯(学术),2004(8).
3、吴正杰.管理会计惯例与方法整合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2007(4).
关键词: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 公司是一个具有明显营利目的的组织,其存在的唯一的目标及动力就是利润。无论一个公司规模的大小,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产品质量的优劣等等公司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使得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然而现代公司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虽然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是并不进行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专职的经理人虽然对公司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但是却没有公司的所有权。由于公司的日常管理由经理人进行,慢慢的发展至今,专职经理人的权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专职经理人不顾公司未来的发展,不顾股东的合法权益,只做一切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做一切让自己的利益最大的决策,引起股东的强烈不满,而且实践经验表明,经理人渴望高薪和荣誉等,股东希望股东利益最大化,对股东而言向专职经理人支付的工资和为其布置豪华的办公室是公司的一项支出,会减少公司利润。所以股东并不想向专职经理人支付高薪。这样出现了一种对现代公司影响非常之大的矛盾关系―委托关系。
针对这种委托关系,出现了公司治理这一概念。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一方面使专职的经理人的行为能够尽最大可能的符合股东利益, 另一方面则是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益。而对于公司社会责任,国内外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相比之下较多的人同意下面的定义: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员工以及其家庭,当地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欧盟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由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构成,外部维度包括当地社区,商业伙伴,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内部维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适应变革,管理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等。
现代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会,员工,债权人,股东,供应商,客户等等,利益相关者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成果不仅仅影响股东的利益,而且影响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不但要使得股东权益最大化,更应该以平衡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为己任,包括履行社会责任。
在实际的公司治理中,有很多企业却未能充分的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我国,现代企业并未能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所在北京的《中国商业文化蓝皮书(2010)》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比起以前年度一直在逐步改善进步中,但是整体状况和欧美国家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相对比,我国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且明显的。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水质污染事件等等都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2010年7月3日,由于福建持续的暴雨影响,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处于高水位运行,部分污水通过227地下排水排洪涵洞进入江河之中。这次的污水泄漏事件导致9100立方米废水渗出,导致大量的鱼类死亡和水质污染。在2012年7月12日,紫金矿业才对外公告,确认了污水泄漏对公司的生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后其董事长表示此次污水泄漏属于自然不可抗力,不可预测。公司表示,事情发生时,对事件的原因需要有一个判断,只有等判断明确后才能传给相关的群众,不然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再例如2012年4月8日兰州市的自来水中检测出苯超标,一系列的事件都在表明着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完美。如何针对公司治理结构来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一、独立董事的存在
独立董事是指在经理层之外,只拿固定的津贴,且其津贴与公司经营的好坏无关,与公司无相关的关联交易或者特殊关系,因此其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的董事。且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其行使董事职能可以最好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独立董事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的想法,而且其希望通过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提高自己的声誉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如果因为自己任职独立董事的企业的负面信息而导致自己的社会声誉受到影响,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随着现在公众对于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会开始更多的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所以较多的独立董事的存在,对于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极大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监事会的独立
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企业良好的内控体系的关键环节。从理论上的认识来讲,一个企业独立监事会的存在会让企业内部的一切工作活动受到监督包括经理层的活动和董事会的决议,会更加促使公司内部人员更好的努力工作,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在社会责任方面,监事会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和董事会的决议来对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产生影响。但是在我国实际公司管理中,由于企业的监事会不是独立于董事会,所以企业的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也就很难公正的执行,所以在我国监事会对履行社会责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很多公司效果较不明显。为改善这种现状,我国应该通过完善一些法律法规让监事会真正的独立出来不受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这样监事会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贡献。
三、经理层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在现代公司中,专职的经理人才是一个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执行者,经理人员需要高度掌握公司的全部信息,正确处理公司的各项事务。而作为一个专职的经理人最关注的是和自己的长期或者短期利益最相关的部分。所以对于经理层来说一般会最先处理的是对自己最有好处的部分事务然后处理其他的一些事务。由于董事会决议通过要履行公司相关的社会责任之后,最重要还是需要经理层去具体的开展相关的工作,因为经理人的客观能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必要的激励手段来加强经理层实施董事会决议通过的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观愿望,这样经理层会更加有动力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当激励手段无法促使经理人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其是否可以继续拥有外在的社会地位,豪华的办公室,和高额的薪酬,甚至是否可以继续工作等联系在一起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在现在这个人才富足的时代里,如果激励手段达不到需要的结果,可以利用约束的手段会是专职的经理人感受到威胁这样也能够促使经理层尽可能的履行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想要在现今时代可持续的存在下去的企业必须尽自己的最大能力通过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的弊端来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摘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随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也将逐渐转移到风险管理上来内部审计如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本文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最新审计理念为导向,重点阐述了风险审计的涵义及其特征,商业银行推行风险审计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实施风险审计面临问题和解决措施。
全面风险管理是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风险管理上来,当今风险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与其说银行是在经营货币的企业,不如说银行是经营风险,从风险管理中获取收益的企业。商业银行一直在利润与风险之间做着谨慎和侥幸的选择,防范和控制经营中的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如何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预警和防范为目标的风险审计转变,合理配置有限的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与效益,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焦点课题。
风险审计的涵义
风险审计,也称风险基础审计或者风险导向审计,它是在传统的账项基础和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状况及其风险程度,从而把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对策,重点对高风险点进行实质性测试,从而伎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与账项基础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审计关注点在于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其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一一是否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不但可以保证充分的审计覆盖面,而且对每一个领域都会根据其风险评价结果有不同的审计频率与深度,增强了对风险的预防控制作用,风险审计方法的重点是识另q、预防与控制风险。因此,风险审计理论的核心是从分析审计风险入手,通过建立科学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采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量化确定固有保证程度系数,并控制保证程度系数,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以确保审计质量。
商业银行实施风险审计方法的坝实重要牲
格林斯潘曾经说过:“银行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风险审计的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促进和保障商业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促进商业银行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坚持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适应市场和业务需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发展,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将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一)风险审计的理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产物,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因此,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在现代金融领域中,能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以良好的风险定价策略实现价值增长,是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风险审计的必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要在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保持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fCOSO)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将全面风险管理概括为对商业银行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和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管理。风险审计正是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从重要风险点上人手,在深入分析判断不同层面和业务单位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对风险高的业务集中资源重点审计,通过评估银行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衡量的恰当性及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制定,确保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效益增长的有机统一
(二)采用风险审计的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商业银行审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增值型审计转型需要:当前国际内审发展已进入一个以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为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均采用了风险审计的理论和技术。国际审计师协会主席捷奎林?瓦格娜曾提出:“环境的变化给内部审计师带来增加价值的机会最多的领域是风险管理的公司治理。”2003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2001年新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修改后,在内容上也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风险审计的主导思想。
一是在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要求内部审计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二是内部审计的目标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三是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四是标准对审计计划、审计测试、审计结果、后续审计各个方面都作了和风险相关的明确规范。五是关于剩余风险,《标准》做出了在审计执行主管认为高级管理层接受的剩余风险水平对于机构来说是无法接受时就报告董事会加以解决的规定。这些规定和要求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所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行了变化,现代内部审计突破了传统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的范围,更多地介入商业银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领域。
风睑审计在项代商业银行风睑管理中的作用
(一)风险审计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风险文化建设。风险基础审计主动发现和控制各项风险,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次序排列风险,集中高风险的项目优先审计。前者试图阻止不期望的行为发生,这种事先的控制有助于阻止损失的发生;后者试图检查出不期望发生的行为,检查性的控带l目的是提供损失发生的证据。这两种类型的控制都是必要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完善、管用。同时,风险审计关注的重点是业务过程中的每一个风险点,涉及所有员工和管理者,这样有助于形成商业银行风险文化,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二)风险审计有利于对风险事件的识别风险审计采用通用风险分析模板及方法,识别商业银行业务过程的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风险审计人员运用某些分析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管理层是否完全识别了企业的所有风险,若有遗漏的风险要提醒管理层加以考虑。
(三)风险审计有利于对风险的反应和控制。在风险反应活动中,商业银行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决定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决定是避免风险、接受风险、还是降低风险。如对有相对的风险回报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接受,但要采取控制措施,才能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得希望的回报。对于这部分风险,商业银行会采取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或分担风险的办法以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风险。风险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在于分析、评价风险回报的合理性、减少风险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接受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那一方的风险。
(四)风险审计有利于对风险信息沟通和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控。在风险信息沟通活动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将风险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内部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评价报告系统证明风险信息被准确、及时地传递到相关人员,内部审计报告可以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传递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的信息。在监控活动中,商业银行要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的监控和对定期检查结果及意外事项的处理结果的评价,保证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是一直有效的。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和风险变化,检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已更新,是否能控制新的风险。还可以通过后续审计管理层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意外事项的处理情况,检查新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将分析结果和建议提供给管理层以便改进控制措施。
风险审计在捕国商业银行规划与存在问题
(一)风险基础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一是商业银行内部制度调整工作量大,相关业务制度和操作流程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二是支持系统建设难度大,因长期需要具备相应功能的电子化系统作支持,要求商业银行改进现有业务系统,并开发建设风险评估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包括业务流程、历史数据收集、参数选择等需要大量投资和时间准备。三是短期内风险审计人员素质难以提高。风险审计人员需要精通包括审计、会计财务、法律、逻辑学、信息学、系统论、管理学等专业知识,懂得运用经济、数理、计算机等专用分析手段来预知和减少风险,每位风险审计人员达到运用自如的水准尚需时日。
(二)审计证据的较高要求增加风险审计取证的难度风险基础审计必须获取充足的、可靠的相关的证据以判断,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基础审计缺少可供遵循的标准和程序,且审计取证的渠道和方式多样,因此,审计人员一般都需要提高调查样本代表性和增大调查样本的方法,以增强对总体风险推断的准确性。
(三)风险审计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这与针对经营全过程的风险基础审计不谋而合。在我国,商业银行审计人员大多数对计算机辅助审计不太熟悉,许多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商业银行风险基础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协调配台欠缺,降低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日常审计中很少利用纪检、人事及其他部门掌握的信息,审计结束后,除个别项目外一般也不与这些部门交换,致使审计成果在干部考核、任用、奖惩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应削弱了审计的威慑力。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和完善风险审计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风险基础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为风险审计的发展刨造良好的环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人(股东、投资者、管理者)如何激励和约束人(经理层)、积极有效地完成受托经营管理责任,以确保股东或投资者财富最大化。显然仅仅通过财务审计,委托人难以全面了解人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而风险基础审计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性,较为全面地提供委托人所需要的有关经营管理活动方面信息,大大遏制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增强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风险审计可以有效地判断人的业绩和能力,评价人对受托人责任履行情况,促进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因此,风险审计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四大基石”之一。
(二)抓紧制定风睑基蒯{计;,立则尽快完善评价标:停体系要吸收借鉴美国、英国、典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抓紧研究制定我国的风险基础审计准则,这是开展风险审计的当务之急。风险基础审计准则的制定要遵循“衔接”、“配套”、“务实”的原则,注意解决好前瞻与现实的矛盾,接轨与国情的矛盾。逐步探索和完善风险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提供依据
(三)认真搞好风险基础审计研究,探索先进审计技术方法。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要通过传统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加大风险审计技术的研究力度,特别要注重探索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产。在风险审计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中,要实行科研人员与实务人员、科研与调研、审计人员与项目工程人员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以增强实用性、指导性和前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