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就业论文

中职就业论文

时间:2023-02-17 01:0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就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就业论文

第1篇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社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中职院校乃至高校在进行计算机人才培养当中要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紧密的贴合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可能的拓展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符合社会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定向培养。社会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哪方面的人才,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我们计算机行业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未来更为长远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课程安排设置,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是公共知识模块,第二部分是专业知识模块。下面我就将分别从这两方面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践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一)公共知识模块的阐述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对于初高中学生的扩招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但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基础差距较大的现象。虽然是扩招,但是学生的底子就必然不会和从前一样优秀,中职院校招收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计算机基础几乎为零,甚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以及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他们会和城市的一些孩子在计算机基础方面形成很大的差距,这也就为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教师如果按照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标准来进行授课,那么这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而如果教师按照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授课,那么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学不到知识,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以偏概全,实行同样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另外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往往并不清楚计算机专业主要涉及的内容和知识,他们会单纯的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就像是玩游戏一样,却忽略了计算机教学当中枯燥的一面,它实际上是物理,数学以及英语的综合实践科目,所以我们还要更好的为这些学生开展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层次有所提高,进而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开展提供方便。另外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不仅仅要培养专业型人才,更主要的是我们要以就业为导向,更好的保障学生能够尽快并且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所需要,所以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为社会塑造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二)专业知识模块方面的阐述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要紧密的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求,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对于不同的就业方向要进行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例如今后想要进行办公类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学生,就要主抓办公软件的学习和操作,对于应用类课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想要参与网站建设类的学生可以对平面构成,广告以及设计类课程进行更广泛的学习,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一)实践在理论之前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这个专业本身就是比较注重实际操作的专业,理论的学习只是更好的为实践操作做准备,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专注技术型人才的塑造,为社会提供更多需要的人才。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对于理论课程的安排要适当有度,学生在接受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安排之后,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的进行实际操作,理论是为实践而服务的,这才是我们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当中的目标和要求。例如我们在讲授关于WORD文档的使用以及操作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展现一张做好的文档,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按照示例进行,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方面也更好的让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操作要领,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相对容易。

(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2篇

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4.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论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对论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公式、数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一律采用国际、国家通用标准。

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于参考文献中(15篇左右)。

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大学医用化学论文范例赏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其影响了我国医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笔者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护理;医用化学;教学改革

1.前言

医用化学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医化知识、理论及实验的基本技术等,为生化、生理及基护等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随着招生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生源素质的逐渐降低,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笔者针对现阶段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我国中职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中职学生的医化知识不强在读中职护理专业的中专生,有少部分学生成绩优秀,而多大数的学生成绩却相对较差,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文化基础较差,化学成绩不乐观.其在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情况下,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此外,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有些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被迫就读.多数中职学生对医用化学的认识不足,更谈不上认清医学与化学间的联系,闹不懂在读护理专业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学习医用化学知识,未认识到医用化学的重要性.因此,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进度,导致部分学生的医化知识薄弱.

2.2医用化学教材内容的不足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所用的医用化学教材,是经卫生部进行规划的教材,其教学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较少.此外,中职专业护理侧重于化学本身的系统性,缺乏医学联系及未结合医学的实际特点,造成学生未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价值,使其缺乏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由于中职学校的医学课程较多、时间紧张及学制较短等,这些因素使医用化学的课时缩短.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顺利开展.

2.3医学与化学的联系仍未得到完全理解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中,注重强调医学与化学的联系,化学被作为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但目前在实际的医化教学中,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化学与医学课程的关系,并单纯认为化学只是一门独立课程.学生尚未发现化学已渗透在医学中,既使教师从中做了很大努力,结果仍未显著.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中职医化教师均毕业于师范类或综合性的学校,虽熟练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相对医学与化学的关系,也尚未真正理解与掌握.

3.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改进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

3.1医用化学的准确定位从整体的中职教育系统分析医用化学的科学地位.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对中职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完善.提高学生对医化教学的认识,在培养其升学和就业的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就业.科学的准确定位既是学科与专业的统一,也是职教性的体现,唯有明确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中职的医用化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及目标性.根据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内容为指导,适当调整文化课的教材内容,打破化学知识原本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淡化复杂的计算过程,围绕培养学生的目标,有效开展医用化学教学.因此,应突出医用化学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密切联系化学和医学,不断加强医用化学学科的定位思想.

3.2深化改革中职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医用化学教材内容的选取,是改革中职医化教学的关键点.以往的医化教学大纲,是在有限时间内尽量系统的讲授医化理论知识,这在轻视医化教学服务性的同时,还偏离当代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医化教材的内容应打破常规的系统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够用、必需的原则,努力为医学化学服务.在医学中应用化学知识,将两者相互结合、渗透以及依存等,一同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解人体电解质与渗透压;人体体液酸碱性和缓冲溶液时,应通过化学知识的概念讲解,同时更侧重于医学的知识点讲解.本章对胶体与晶体渗透压在维系人体细胞内外水、盐及体液平衡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3.3加强提高学生的医用化学认识在医化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通过较多例子详细讲解化学及医学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程度,利于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由于现阶段学生尚未完全了解医学知识,因此,教师的讲解方法应能吸引学生关注,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对于临床医学中常用于大量体内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氯化钠溶液.教师可对此进行提问,利用其它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代替时,是否可以注射,理由是什么?从中引出等、高、低渗溶液.以提问方式使学生进行思考,后面再根据化学理论,即溶液的渗透压加以讲解,有效说明了化学与其所学专业的联系.这种教学手段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拓展医化教师的知识领域医化教师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受限于化学专业的知识上,应多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阅读一些与医化有关的书籍,并与医学专业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以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以将医学与化学的密切关联运用到课堂中.教学中多采用临床实例讲解,例如:碘的性质讲解时,多重于缺碘的临床症,生活中如何防缺碘;在讲乙醇时多引临床及医药用途.既激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5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将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在培养学生严谨工作态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笔者认为除教学大纲实验内容外,可增加趣味性实验内容,即将性质揉和在实验中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例如,趣味实验“鸡蛋变大变小”说明了高、低渗溶液的作用及半透膜的性质,学生乐于接受.

3.6在生活中运用医用化学知识医用化学的理论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教师在具体的医化教学中,应将医化教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使其返朴归真.与此同时,生活也是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根源,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伸展.教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及再现生活等,稳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另外,在医化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创造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使学生能运用其所学知识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生活例子进行教学,例如利用化学法除去衣物上的污迹;淡水鱼和海水鱼交换环境后能生活吗?鱼体的变化?将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自然与生活的好奇及探索,使其更加了解医化与生活的关系,有效提高其的学习兴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当前的情况而言,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是必然之势,其改革过程虽较艰难,但只要根据上述的准确定位医用化学学科、加强提高学生的医用化学认识以及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逐步进行,相信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改革进程将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顾伟.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医用化学的教学策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2]章耀武.中职医用化学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8,(35).

[3]尹晓红.增强中职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第3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应用性 学前教育 就业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功用性定义为: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①。

但是,笔者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学校和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重技能轻文化”的意识和现象明显存在,语文课程缩水,专业语文教师变成学校的“万金油”,承担德育课程、就业指导、心理学、礼仪交际等多种课程的教学。

就中职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学应与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语文基础相结合。中职语文要走出不受重视的局面,一要结合中职专业特点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教育与企业、市场的契合度。二要在不损害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前提下,加强中职语文工具性和应用性的能力提高,“着重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即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②,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笔者所教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根据学前教育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将课堂教学分成两个主模块和若干子模块。两个主模块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其中口语模块涵盖普通话训练、自我介绍、创设情境对话、讲故事、演讲和求职应聘六个子模块。按照内容难易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在一年级开展普通话训练、创设情境对话训练和自我介绍训练。在二年级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应聘与自荐的口语训练,指定一部分学生模拟招聘人员,一部分学生充当应聘者,进行现场模拟面试。在应用文写作模块中包含硬笔书法、板书训练、常见应用文写作两个子模块。在一年级开展硬笔书法训练与板书训练,应用文写作主要开展的是请假条、申请书、自我介绍的写作训练。在二年级进行求职信、语言活动设计、故事创编等的写作训练。

中职语文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学生在以上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就如何在教学中彰显中职语文的应用性,进行新的教学尝试。

解决书写能力较差,书写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在人类祖先写下第一个文字的时候,人类阅读文字的能力也就随之发展起来,语言中的书写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③。中职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在电脑、手机的广泛运用下,书写常被忽视,导致中职学生中多数存在字迹潦草,书写不端正,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多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与现代社会及未来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幼师。因专业特点,对学生在书写上有较高的要求,字迹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一堂语文课中,便对学生提出练字的要求。对于中职生来说,要坚持静心练好字并非易事,激发学生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笔者采用硬性要求柔性政策,学生每天练字多少、时间长短不作规定,但要保证每一次训练都要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保证训练效果,不定期地抽查又督促学生的自觉性,同时在学期末组织书法比赛,通过摘抄经典诗词,并拍照经教师整理后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投票评选,奖励优秀作品,并张贴在教室展示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解决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无话可说、词不达意的问题。“口语教学可使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同时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学会陈述、倾听、表达、应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博大与包容的健康心态,形成理性的世界观,养成健全人格的一种教学活动”④。但是,口头表达能力是中职学生尤其农村学生的弱项,普遍存在羞于开口、方言口音明显等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在每节课安排3分钟课前演讲,演讲内容不定,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最基本的“讲清楚”开始,完成表述后,完成台下学生和本人的评价,最后由教师点评,这一尝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的感情,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为今后学生走上讲台奠定基础。

解决厌烦写作、写作能力薄弱的问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厌烦写文章。笔者从最简单的应用文开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提高。对于中职生来说,在学校最常用的文体是请假条。笔者经常在学生的请假条上发现各种错误,笔者收集了各式错误范例在课堂上针对讲解,并在学生请假时,有错误的要求修改正确后才同意请假。经过一个学期的针对训练,学生在请假条上犯的语言错误越来越少,到学期末,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书写请假条,从易到难地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此外,在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职业理想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例如在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时,给学生布置作业“假如你是大风车幼儿园的老师,分小组设计一堂‘如何做保护树木的小卫士’主题课堂”,该作业的设置不仅可以发挥课文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行动力”的作用,而且可以与专业特色相联系,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较好地发挥学生美术、活动设计特长。

通过以上教学尝试,笔者深切地认识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决不能脱离学生和具体的教学环境,尤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性学习能力时,不能脱离学生的专业实际和语文基础。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专业为本”,真正服务于学生就业,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彰显中职语文的应用性。

注释:

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马永飞.语文教学参考书(职业模块)工科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第4篇

中职要升学还是就业?要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中职在高职和职业培训的夹缝中何去何从?

一、中职和高职关系不清,不利于中职按自身特点和规律发展

普教系统有中学和大学的层次之分,职教系统也有中职和高职的层次之分。然而,普教系统的中学和大学的层次是很分明的,中职和高职却存在许多关系不清的现象。

(一)中职想通过升级向高职靠拢,以摆脱自身定位,提升吸引力

中职院校非常想升级成高职院校,并且曾有一个时期确实有不少中职校升级成了高职校,没有升级成高职的中职校也千方百计让某些专业以某种形式纳入高职范畴。中职院校都想提高自身层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是中职对人们缺乏吸引力,而高职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反观普通中学,几乎不存在这种现象,普通中学一般没有升级为大学的愿望(事实上也基本不可能升级为大学),而只是在中学层次做大或做强。从这一角度看,是否可以认为“中职”的“中”不仅对家长和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对职教工作者自身也缺乏吸引力。

在目前经济发展和用工荒的背景下,中职中专院校的就业率比较高,然而招生工作却反映中职吸引力不足,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怪现象。对此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从基础观和发展观视角出发,认为中职中专院校吸引力低下、招生困难的现象和中职毕业生基础薄弱,在长期职业生涯中缺乏发展后劲和空间有很大关系。

许多学者提出中职和高职的区别,给中职和高职作出了“定位”。例如张丽娟和王美萍认为中职生“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应是高职区别中职的重要标志之一”。事实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对职校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大源就指出:“职业教育绝不是一种等同于一般职业培训的纯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依然高举着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更强调获得方法能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尤其强调获得社会能力”。在这里,姜大源并没有把中职排斥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之外,中职生也同样需要适应“广义的岗位群或职业群的职业行动的位移”。然而,在中职层次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是很难的,障碍之一便是学时较短,但是,以“层次”低于高职为借口不去实现这个目标或者大幅度降低这个目标,又是对中职生的不公,并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也造成中等层次的中职院校吸引力的低下。

(二)中职和高职关系不清的其它现象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里有中职(中专)部,中职(中专)院校里有高职部。而反观普教系统,中学和大学的界限是很明显的,一般不存中学里有“大学部”、大学里有“中学部”的现象。所谓的“附属中学”和其上级大学的关系也绝无这样的密切关系。虽然有人列举了中高职混校的某些好处,但是,混校实际上往往使人们模糊了中职和高职的区别。

在技能大赛、“两课”评比等比赛活动中,把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放在同组中竞争,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这很难理解为对中职教师的促进。并不是说中职教师就一定比高职教师差,而是因为作为比赛,就应该明确地按照层次进行分组。看一看普教系统,在教育教学比赛中一般没有将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放在同组的现象。

中职和高职科研环境有很大差别。目前虽然中职普遍和高职混校,但是有许多职教杂志不发有明显中职指向的论文。导致许多中职教科研工作者不得不模糊中职和高职的概念,将论文指向面从“中职”改为“职教”甚至“高职”,这对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中职教科研工作非常不利。同时,许多高职校有自己的带CN刊号的学报,而几乎没有哪个中职校有自己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报,这也造成高职校在科研工作相对比中职校的科研工作“热闹”许多。而在一些教师培训工作中,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同班培训。事实上,既然中职和高职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这样做就大大削弱了效果。

另外,从学生来源上看,高职的新生有的来自中职,也有的来自普通初中,而中职学生多数来自普通初中。普通初中毕业生既可以上中等层次的中职,也可以上高等层次的高职。而反观普教系统中初中毕业生不存在既可以上中等层次的普高又可以直接上高等层次的大学的情况。

上述各种现象模糊了中等职业教育,对中职的发展很不利。与此共生的是,中职在面向升学和面向就业之间“左顾右盼”,容易在对口单招的大旗下异化为应试教育,在就业工作中急功近利地趋附于职业培训。

二、对口单招模糊了中职教育的目标

“对口单招”使得中职间接向高职靠拢,提高了升学吸引力而降低了职教吸引力。

“对口单招”考试是联系中职和高职的一个纽带,然而,“对口单招”教育在火热的同时,掩盖了中职教育的苍白乏力和吸引力低下。中职教育是面向升学的学科化教育还是面向就业的职业化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一直在困扰着人们。在中职层次,人们本想让中职教育面向就业,然而许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买账,不仅认为中职学历层次低,而且认为中职毕业生知识储备少,技能适应面相对比较狭窄,难以适应未来多变的职业生涯,进而认为念完中职校就业是“没前途”的一种选择。为了满足一部分中职中专学生想继续深造的愿望,我们设计了“对口单招”这座“桥梁”,让中职中专的学生有机会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这种设计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这座“桥梁”又模糊了中职教育的目标。现在许多学生上中职院校,是冲着“对口单招”而来的,并不是冲着中职院校的较高就业率来的。

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对口单招考试升入高职学习,然而,对口单招又有回归应试教育、学科化教育的嫌疑和倾向。对口单招虽然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但与此同时也对学科化理论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并且有专门的“理论考试”及其大纲。从事对口单招教学工作的职教工作者都很清楚,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很难考好的。而考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发现,他们在高一级学校往往又把中职阶段学的专业知识(包括默会知识)重新学了一遍。尽管“对口单招”考试也强调技能水平的测试,但是难以扭转“对口单招”教育演变为应试教育的趋势。并且这样一种应试教育在表面上提升中职院校吸引力的同时,降低了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一个序列环节的重要性。

三、中职和社会上的非学历职业培训在实践效果上模糊不清

中职院校和社会上职业培训班的关系表面上清晰,然而他们在教学目标和实践效果上模糊不清。

有人认为中职和高职都是面向就业的,只不过中职是“低层次”的技能型就业,高职是“高层次”的技能型就业。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中职就是这样在高职和职业培训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有许多人认为,上中职校然后就业,不如上社会上的培训班。事实上,中职层次较低,取得的学历在许多用人单位“用处不大”,而且由于学习的技能水平较低,文化底蕴较少,中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比较容易被职业培训取代,或者在中职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有意或无意地按照职业培训的思想、方法来开展。甚至有些中职院校以“面向就业”为由头,在教学上偷工减料,单纯重视首次就业率,不重视职校的为长期职业生涯服务的“素质教育”,混淆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时一般是三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于这个数量,而所谓的企业实践或校企合作也往往沦为单纯的“打工”而非真正基于教学需要的“实习”。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固然不同于职业培训,然而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学时和所谓的“定位”等原因“不得不”非常倾向于职业培训。

针对学生家长希望提高技能适应面的愿望,以及为学生长期可变的职业生涯发展着想,许多学者提出中职教育的目标不单单是首次就业,不是“饭碗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这种思想无疑是先进的,并且也可以有限地践行这种思想。但是,中职院校的学时太短,最多只有三年,并且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有诸多关系不清楚的现象,这是实现上述思想、提高中职吸引力的极大障碍。

四、改革中职的几点设想

改革方向的设想一:将中职和高职的关系像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那样泾渭分明地区分开。从理论上研究并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区别,并且从实践层面上给予区分。这样也有利于在教学中遵循学历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不再和职业培训混淆。正如姜大源所说:“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而教育则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相应的方案一:中职不再面向就业,像类似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一样,扩大“对口单招”规模,使中职生全部通过“对口单招”进入各类高职接受继续教育,形成“中职—高职”直通车,有效对接中职和高职。对口单招进一步强调技能的权重。这样做也可以推迟中职生就业时间,延长在校教育时间,较大限度地在实现就业教育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方案二:中职的“出口”全部面向就业。并且配合企业对就业一段时间后的中职毕业生进行继续教育。而高职的生源则来自普通高中而不再来自中职。这种情况下,中职规模需要进行控制,普通高考的录取工作需要进行相应配套,让一部分学生通过普通高中上高职院校,以避免高职院校的招生太困难。尽管这样,客观上可能还是会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带来不利因素。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 培养 正确就业观

论文摘要:就目前的就业情况而言,中职学校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学生的就业率将决定着学校的命运。怎样正确培养学生的就业观成了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头等大事。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这样一来,班主任如何培养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成了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拟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旧有的用人制度已被完全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分配制度在中职学校中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在就业的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现实义是僧多粥少,社会的各个部门人满为患,竞争日益白热化,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尚且求职无门,只能望岗位兴叹,何况中职学生呢?特别是在前些年全国高校大量扩招的负面影响下,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严重失衡,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局面。据笔者所知,州内某县招考20名教师,竞有数千人报名,致使该县的接待能力一时大惊失色,此种局面不是该县仅有,应该是大范围内存在,其影响及后果让人堪优,有人说:我国的人口数量和高校扩招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其实也不尽然,仔细思量起来,还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因篇幅原因,本文不予述及。中职学校做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方向明确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规模也是非常宏大的。就目前就业情况而言,中职学校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学生的就业率将决定着学校的命运。怎样正确培养学生的就业观成了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头等大事。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这样一来,班主任怎样培养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本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本文拟从“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求真务实,未雨绸缪”“扎实基础,谋求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浅显之见,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1.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我所说的冷静分析不是单方面的,而应该是中职学校中的班主任和在校学生。班主任首先要清醒的意识到目前的就业状况及难点,热点。虽然目前全社会都在谈论就业难,但作为班主任应该清楚,这种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国家每年都在扩大和提供就业岗位,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人才谋得适合于自己的岗位。这才是大趋势,我们不能盲目的人云亦云的乱了方寸,社会在发展,只要我们拥有真才实学总能找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位置,只要明确这一点,我们才有方向,才有信心。其次是在校学生同样要清醒,而学生的清醒与班主任的指导密切联系。学生虽说是就业的主体,但他们的学识及远见远不及老师,因此可以说班主任是他们的主心骨和依靠,班主任的指导对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至关重要。如果班主任胸怀就业的各个方面,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反之则无方向感,显得盲目和无所适从。而沉着应对则指的是学生在斑主任的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择业和就业时表现出的一种从容与自信。竞争虽然异常激烈,但机会总是有的,而机遇又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始终贯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时调整好心态,既认真对待又不惊慌失措,也就是常说的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做好就业择业准备。

    2一求真务实、未雨绸缪。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中,工作重点必须是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的最终就业而着想。在竞争机制和市场化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就业率的高低是检验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成败与否的一个硬性指标。求真是要求学生真正的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班主任在这方面扮演着监督员的作用,而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俗话说打铁要靠膀子硬,如果没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就是有再多的岗位,我们也缺乏应有的竞争力,知识是基础和前提,舍此根本谈不上其他问题。务实指的是中职在校生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不好高鹜远,脱离实际,在这方面中职班主任要随时给头脑发胀的学生降温.该干啥的就干啥,能干啥的就干啥,绝不能凭主观情绪想当然地过多要求社会。做到了这一点,第二步就是未雨而绸缪,中职学生在校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班主任稍一放松,时间转眼即逝。班主任几乎每天和学生在一起,要随时增强他们的紧迫感,这是一个思想和观念的问题,有些学生往往抱有幻想,总想临考前抱一抱佛脚,一跳而就,这种思想班主任要及时发现、纠正,‘没有谁不付出艰辛就有好的收获,功在平时,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必须靠平时一点一点地积累,天上从来不会掉豆腐。另外,对一部分学生,班主任还要依据各自的特征,提前引导他们做好自主创业的准备。就业创业,创业就业这本身就是一对并不矛盾统一体,在现今的大环境中,就业固然是中职学生的最终选择,但自主创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其间充满无穷的人生魅力。

    3.扎实的基础,谋求发展。就社会及个人而言,就业也许仅仅是一时的需要,而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任何发展都必然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之上。现目前的中职在校生,因生源的原因,很多同学的基础应该是比较弱的,要弥补这先天不足的缺陷,唯一办法就是勤学苦做,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也应该是引导学生艰苦努力,打牢基础,从而树立起在就业和择业中的信心与能力。发展对在校生而言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校生毕业后的事业及个人素质的进一步发挥与提高,其次是对本专业的熟练与拓展。而获得这些能力的直接源泉就是学习,因此班主任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其在以后的发展中永远不缺少驱动的力量,虽然就业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点,但就业后碌碌无为亦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总之,说到就业并不是一跳而就的简单事情,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培养起正确的就业观、以实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推进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办学宗旨。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无疑是职业学校渡过难关,重塑形象的有效途径。

第6篇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分目前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以及对策,旨在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

关键词 中职;就业;现状;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从分析当前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解决目前这些现状的对策,旨在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

一、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

1.非对口就业现象较严重

中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是很多很细的,涵盖经济学、教育学、农学、工学等不同专业,或者换句话说,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高中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从目前笔者所调查的实际数据来看,这种专业特长似乎并没有成为中职毕业生就业的资本,因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并没有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甚者相关的工作岗位,这一现象确实令人堪忧。

2.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毕业生无论是从工资,还是从入职后单位提供的保险等福利,都显然是不到位的。一般来说,中职毕业生的起始工资都较低,通过调查还发现,毕业生加薪的幅度也很慢很小。此外其他福利,许多用人单位都没有给入职后的毕业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致使毕业生无归属感,工作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3.易出现人员流动现象

总体来说,中职毕业生的工作不够稳定,易出现人员流动现象。通过调查发现,仅半年时间,更换实习单位的的学生就占到了50%左右,截止到毕业1年后,许多毕业生都更换了好几家工作单位,这种频繁的更换工作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的原因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中职教育者深思,笔者认为造成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1. 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缺少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原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已经很多,但受到人们长期以来固有思想的影响,中职毕业生总体上仍是处于弱势的群体。因为人们认为只有考不上高中或者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低等生才会到职业院校学习,这种偏见必然会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信心。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即使是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自身也看不起职业教育和毕业后即将走向的一线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尤其在制造加工类专业尤为突出,许多毕业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到一线工作岗位就业。

2.目前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他们的就业层面不得以降低,这样无形中高校毕业生也成为了中职毕业生强劲的竞争对手。与高校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无论是从学历还是从知识,优势都不大,所以造成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此外,中职毕业生还受到劳务工的挑战。与中职毕业生相比,首先劳务工的工资偏低,其次劳务工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能吃苦,所以这就使得劳务工比中职毕业生更抢手,影响到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 中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大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原因,自身职业素质并不是很高。首先表现在岗位职业能力不高,工作中表现不积极,;其次,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一些毕业生在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稍不满足,就心灰意冷,甚至辞职。再次,由于大部分中职毕业生从事的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工作会比较单调甚者会很累,所以许多毕业生承受不了这种工作压力而导致辞职。

三、中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分析

1.提高毕业生的总体素质,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可以从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下文章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于许多中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都是软肋之一,尤其是一些新办专业的师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学校可以靠“专、兼、聘”三条腿走路的办法来解决师资问题。教学条件是能否培养出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中职院校要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此外,中职院校还应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重实践、重应用、重操作,实现企业与院校的无缝对接,达到毕业生毕业后就立即能上岗工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合理设置专业,做到与本地企业的无缝对接

文章前面曾经提到,许多毕业生就业不对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专业设置上。中职院校大部分都是为地方企业服务的,所以专业的设置要与本地区的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相适应,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砍掉一些传统的旧专业,开办一些新专业,以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学校培养出的是地方企业急需的人才,那么毕业生肯定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质量就会相应的提高。

3.设置就业指导部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部门,此外还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学习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们正确了解自己,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业指导部位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教会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避免他们就业时走弯路。此外,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袁栋.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胡俊霞.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3)

【作者简介】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导向;语文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越俎代庖地给学生传授专业课,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学生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寻找语文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功能,使语文课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二)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关于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有什么要求的问题,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等上百个研究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不单单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中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性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中职技术人才今后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教材整合上,注重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

中职学校语文课应结合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来筛选、组织、实施教学内容。与高考相比,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要求较低,而在口头表达方面则有相应的要求,中职语文课应该相应降低读写难度,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让学生学有所用。举例而言,教学撰写求职信或应聘书时,可以结合就业面试训练,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来带动弱势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再如,进行劝说口语训练,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在旅游专业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旅游高峰期你带团到著名风景区旅游,遇到大塞车,你们的车被堵1个多小时不能开动,有几个游客要投诉你和你的公司,你怎么劝说游客?”而在幼师专业则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课间,本来一起玩得好好的两个小朋友扭打起来了,原因是他们要玩孙悟空打妖怪的游戏,但谁都想扮演孙悟空不肯演妖怪,你怎么劝说这两个小朋友?”

(二)在学习地位上,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仍以劝说口语教学为例,可以是老师给定训练题目后,调动学生自己寻找、摸索劝说方法,互换角色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并归纳劝说方法和技巧。甚至可以在确定了劝说这一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劝说题材或自己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决的劝说问题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互相出题,模拟训练。这样,所学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设计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地位及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再有,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态度。

(三)在教师作用上,注重教师的言传与身教,让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组织和引导的方式上,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言传”的话,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则应该同时注重“身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示范者,教师应该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试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该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的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四)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来,让学生在“行”中获得亲知的教学方法逐渐被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向导教学法是其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实践,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教学应用文写作、实用口语等应用性强的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行为导向学习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口语教学,笔者一改过去常用的先提供方法再做练习的教学习惯,多次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探索出如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运用职场或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模拟情境一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担当角色获得体验一将体验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知识和方法一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和方法一应用知识和方法形成经验和能力一反思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比之传统教学,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如下优点:由于没有事先提供方法,学生少了束缚,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大;由于没有现成的方法作参考,学生必须自己寻找办法,思考态度更主动;由于自己的发言能概括成某种方法,学生更有成就感;也由于自己的发言需概括为某种方法,学生更注意借用在其他话题训练中用过的方法,说话质量意识更强;更关键的是,养成学生在做中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无定法,有利于提高实用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不只行动导向教学法一种。只要是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方法,都值得我们依据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五)在教学组织上,重视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协作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行业对从业者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顺应社会需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当注重设计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协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应用文写作,笔者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协作小组,许多学习任务都交由协作小组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维撞击,集中优势,以求得到更佳的答案,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例如写作演讲稿并进行演讲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难独立完成的任务。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特点具体分工。有的负责执笔,有的负责演讲,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查找资料的任务,而草拟写作提纲、修改演讲稿、指导演讲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一起讨论,互相启发。通过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各小组的写稿质量和演讲效果都明显提高。在学习演讲的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学会了与人合作。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

由于当前的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落后于时代要求,致使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滞后、就业能力不足,达不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职毕业生面临学历低和本科毕业生夹击的现实问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上述现象迫使中职学校必须加强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以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

1 我国的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亟待提高

首先,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的制度、机构处于刚刚起步和建设阶段,各种配套设施尚不够健全,导致就业工作的力度不强、广度不宽、深度不足。

其次,毕业生自身的不足。中职学生从入学起,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就业意识不到位,职业目标相对模糊以至于在校期间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不高,浪费了时间,导致就业准备不够充分。

最后,就业腐败问题对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的冲击。一些学生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解决就业问题。这一现象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双方不能够择优选择、各取所需,而社会也达不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2做好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的途径

2.1要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主导作用。

中职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应始终贯穿于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中,强调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在新时期,教师应该增加就业指导课教学课时,建立健全中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科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引进优秀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就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增强中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用性,充分发挥中职学生就业指导课在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指导课的教材尚缺乏适用性,因此,当前精心编写全面反映我国当今中职学生就业规律的学科教材,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工作的重点。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引导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掘、归纳、总结、提炼就业规律和就业知识;积极引导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就业知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主导作用。

2.2拓展途径,提高就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1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体现社会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设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就业咨询、应聘礼仪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把就业教育融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2.2.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设和完善学校就业网站,开设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就业教育服务指导网站,强化校园就业网站管理,形成网络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体系。

2.2.3学校要以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宗旨,动员所有教职员工关注和关心中职学生就业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教育,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提高专业化水平。

2.3解决实际问题把就业教育服务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为学生营造又要人文和谐的就业氛围。要积极帮助弱势学生,确保困难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下高质量就业。做好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中职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创业、融入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2.4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重要作用,增强感召力和渗透力

学校的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具有覆盖面广、体系完整的特点,这也为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提供了资源优势。学校要把优秀中职学生、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吸收到就业教育服务工作中来,把就业教育服务工作深入到班级甚至宿舍,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成为开展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优势,竭诚为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服务。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社团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对中职学生就业社团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发挥社团的作用,增强其感召力和渗透力,为学生就业服务做贡献。

2.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5.1按照社会和学校就业工作实际,增加就业工作专职人员的数量;按照就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配备综合素质高,具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引进具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员,保证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2.5.2提高就业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断加强对学校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快实施就业人员职业指导师资格准入制度,鼓励支持就业工作人员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水平,更好的满足就业工作的需要。

2.5.3加强就业工作的专业研究。鼓励支持就业工作人员参与撰写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研究工作。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就业工作研讨会,专门研究新形势下怎样做好就业工作,以应对社会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2.5.4建立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人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大力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6创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就业工作制度

为了应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长期稳定的发展,学校必须建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工作制度。建立并完善上层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全校团结一心共同支持中职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只有制度健全,齐抓共管,全力配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才能登上一个新的高度。(沈阳铁路机械学校;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1] 破解就业难题: 理性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 N] . 中国教育报,2006- 03- 24.

第9篇

论文摘要:要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仃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职学校开始使用新的德育课教材,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好专业技能,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由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能力进行科学规划,又怎么能去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但现实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仟课教师并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绝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由德育课教师担任。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应自学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辅导班,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各校派代表参加,再回校推广。这方面,广西做得比较好,委托广西师院培训任课教师,按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结合当今中职生文化水平低的实际,编写整套教案,制作课件,设计游戏、音乐欣赏等学生参与环节,组织教师按实际授课的模式演练一遍,手把手教会教师怎样上好这门新课。再次,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参加职业鉴定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诚信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活动,将“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成才‘,先成人。然而在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中职生染上了弄虚作假、撒谎等陋习,这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纠正,教会学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敬业教育是进行技能教育的思想指一导,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才能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映主要就是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科学的职业理想应该将个人条件与社会实际、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教会学生设足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明白实现目标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对学习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要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的市场需求、学校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职业目标,选择专业。在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近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是中职三年的学习目标和措施:学好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或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长,先就业再择业。举办应聘知识讲座,开设创业课堂,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授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在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之前的德育课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则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重在“做”,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讲授职业选择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职业倾向测试题”,正确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职业;讲授求职、应聘技巧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进行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做培养团队精神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形势变化;就业危机对策

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金融危机,个别国家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也深受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造成部分人员失业,就业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职毕业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为此,中职生必须进行自我调整,才能很好应对就业危机,渡过就业艰难期。

1近期就业形势的三个变化

首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论文百事通前9个月,新增就业人数的平均增速是9%。进入10月份,增速为8%。据专家估计,这是最近几年来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其次,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近期部分企业招工用人的需求明显下降,会导致今年底到明年用工减少。

第三,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三季度对企业的监测表明: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失业率肯定要比现在的4.09%有一个增长。

鉴于上述近期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求职择业,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2中职生应对就业危机的对策

2.1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教师要明确告诉中职生,目前的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全国“就业遭遇寒冬”很明确。为此,就业择业要分析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对自己准确定位:即给就业市场一个定位,给竞争对手一个定位,给自己能力一个定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就业既不盲目乐观,又不消极悲观,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2.2主动出击,参与竞争

竞争使人们增强了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增加了责任感。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陆续蔓延,就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尤其对中职毕业生更具有残酷性。要求中职生改变过去那种“四平八稳”、“等客上门”的懒散作风,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树立靠自己的能力去拼搏、去奋斗,靠良好的素质去争得一份比较理想职业的信念。

2.3继续充电,储备技能

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危机出现时,在学校继续学习,苦练技能往往是明智的选择。在目前就业形势急剧变化,甚至出现就业危机的情况下,中职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为此,在这个时候不能一拥而上冲向就业队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情况好,年龄小,成绩好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可以选择在学校学习,准备考高职学院,继续充电,储备技能,巧妙绕过目前的就业艰难期,为今后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

一、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所谓健全人格,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面充分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全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语文教育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一旦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2、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自信心 。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中职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语文教育成为获取和拓展知识的重要阵地。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选择,中职学生必须借助语言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意图。良好的语文教育,能够加强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交流沟通技巧。在迈入社会时,更能以一种自信、良好的心态和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增加就业或择业的机会。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显著特色,且不受困于升学率的学校,没有了升学率,就没有了压力,学习就没有了动力。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对语文学习有兴趣的几乎没有。从学习目的看: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从学习基础看: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能力差。表现为:错别字普遍存在,逻辑性不强,阅读能力差,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写作水平低。从学习习惯看:多数学生边学边玩,心不在焉,自学能力差,没有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三、创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就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从生源比较来看,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过去大幅度下降。近年来中职新生中又有很大比例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重视学生个性、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努力追求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

2、创新教学内容 。

一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与欣赏,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二是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与拓展,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通,借以开阔学生视野。三是在对文学作品分析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四是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解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除了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借以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五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地安排应用写作、语言训练等语文能力训练内容,确保“学以致用”。

3、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数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讲教材中的某些篇目,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文学欣赏为主,发掘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有效的途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4、创新考核方法。

现阶段单凭一套试卷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很有限的。在考核过程中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闭卷、开卷笔试以及口试都是常用的考核方式。如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文写作等,可采取笔试。笔试以外,口试对于考核学生的读、听、说的能力很有效。如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掺入考核,能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热情。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读报、演讲、讨论等。通过考核促进平时的训练,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中职学校的现状及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文化课在职业中学的重要性,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职业学校文化课中的特殊地位。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正走在十字路口上,究竟该怎么走,是值得每一位职教人认真思考的严肃问题,我们将试目以待,诚盼我们的事业能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A].第十届全国大学语文学术年会论文[C],2004.

[2] 程丽丽.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1):13.

第12篇

中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肩负着一份非常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课不仅要解决人文性和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突出职教特色。”“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但实际状况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课堂空气沉闷呆板,课时比重不少,却成效甚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特色效用并没有被利用发挥出来。反思中职语文的这种现状,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中职语文必须树立起明确的服务意识。

中职语文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就是从中职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职业需求的能力,引导学生完成由“自然人”到“职业人”、“社会人”的顺利转化。

中职语文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首先,在语文教学内容上,要克服:仅仅关注书本世界,课堂内容只停留在词句理解、中心归纳、写作特色的分析上。僵化地为教学参考答案是从,为完成教学参考的教学目标是从。不关注教学内容及环节有没有脱离学生实际和心理需要,教学目标是不是能转化为学生作为职业主体的内在需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为教材而活着,而不是为他的理想而活着,为现实而活着。

中职语文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上,要克服:仅仅满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结果的掌握,不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习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只是一种训练活动,知识脱离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增强适应社会和职业能力的需求,使积极、丰富、富于变化的语文教学变得单调,贫乏,如一潭死水。

中职语文怎样体现它的服务意识呢?

一、中职语文教师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突出职教的特色。中职语文教师要彻底摈弃职业语文教育普教化的做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要把对普教的借鉴变成借用。要认真思考中职语文和普教语文的性质差别,认真思考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哪些需求,中职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哪些期待,中职语文课程同专业课程可以怎样密切联系起来,时时刻刻记住自己姓“职”。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有中职特色的语文教学之路。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中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一)对中职语文课文总量科学整合。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课文的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安排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深奥的文言文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减轻了中职语文教学负担,又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

(二)对中职语文课文内容科学整合。中职语文课内容要结合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来筛选、调整,让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可用性,活动性。

1、中职语文教学要传道育人,提升它的思想价值。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好多中职学生思想素质差,缺乏上进心,很自卑,如果教育不当,不但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可能还要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中职语文教学就可以从介绍作家生平人格,作品主题探讨挖掘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从朱自清身上懂得什么叫民族气节,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这样就可以无形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思想薄弱的中职学生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突出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其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说话没头没尾,答非所问。说话全然不顾中心,条理、语法、逻辑。没有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的勇气,往往是话没开口就满脸通红,把准备好的讲话内容忘到九霄云外。他们毕业应聘时,面对招聘单位提出的问题常常不知道怎么回答,出现尴尬的场面,失掉工作的机会。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应承担起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任。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普通话训练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浓重的方言,读音缺陷,语音错误;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语气、语调、语速、吐字方面的语感;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口头表达中有话可说;通过复述课文、课前三分钟讲话、口头作文、演讲、辩论、模拟应聘、模拟职场的推销,接待、咨询等场景这些口头表达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会说能说善说和应变能力。

3、突出强化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