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月亮诗歌

月亮诗歌

时间:2022-04-29 07:1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亮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月亮诗歌

第1篇

一、恋人之间的相思情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可以看到,借月抒情的诗词是非常多的。其取材也丰富多样,有的是送别,有的是闺情,还有的是乡思,这些都是月亮诗的主要选题。不过在这些主题当中,爱情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成就颇高。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首闺情诗,表达的是思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开头主要描写的是景物,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环境内。每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月光穿越罗帐铺满床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守着诺大的空帏,倍感凄凉孤独。所以,皎洁的月光在此就变为一种诱发物,诱发其压抑于心的无限愁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形象地表现了思妇的相思行为。月亮引发了思妇心中埋藏的思念,所以异常烦躁,不想看见月亮,以免再次诱发相思与苦恼。但是卷起帘子,月影依然如旧,于是只能不断地拂去月亮投射在捣衣砧上的朦胧影子,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它依旧在那里。无尽的相思之情,却得不到排遣。

二、乡愁和离情

古代诗词中,很多诗人都会将望月思乡作为写作主题。月亮是诗人心中浓浓乡愁最有力以及最好的见证,诗人将想念亲人以及故乡的浓浓情感,寄托在明月之上,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远走他乡漂泊在外的人,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总希望再见家园,于是只好远眺,希望能够看见故乡。所以这个时候的月亮已经扮演着游子和亲人之间的中介,他们的视线可以在月亮上实现相交,减少了人们心理感觉上的地理差距。虽然身在天涯海角,但是亲人朋友相互之间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渴求“千里共婵娟”。一个普通的自然物,通过诗人的加工,成了传达人们离别之情的载体。

三、文人的失意情怀

文人墨客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怀才不遇、落寞孤寂、仕途不顺,不断承受着痛苦,因而也往往钟情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之上,在失意文人的眼中,月亮是孤月,冷月或者是寒月。杜甫就曾在《月》一诗中这样描述月亮:“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写,来表达自身寂寞凄惨的晚年光景。孤身居住于月宫的嫦娥,由于不能承受无边的孤寂凄凉,只好自斟自酌,以勉强打发秋水一般孤独的日子。而诗人年老,独自一人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多么像月宫嫦娥的生活情境。

四、对人生及永恒的哲思

月亮高高挂在夜空,它激发了人们浩渺如烟的宇宙意识以及遥远悠长的历史意识,促使人类生出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哲人式愿望,它不断启发人类对宇宙进行思索。正是在人们这样的心态下,明月意象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象征。

诗人身处月光中就会生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思古情感,这时候的月亮就化作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张若虚曾经在《春江花月夜》中这样描述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朦胧的月光中,诗人神思飞跃,他由人生联想到月亮,寻求着浩瀚无际的宇宙奥秘以及人生哲理。人的生命在月亮面前显得那么短暂易逝,可是从人类总体来看,又是永久存在的,一代又一代绵延不息,正因如此,年年相似的月亮得以与代代无穷的人类实现共存。

五、对时空意象的表达

月亮不仅仅是短暂易逝的人生的对照,更是历史长河的永恒参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自王昌龄《出塞》)该诗开始主要描述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皎洁的月亮高挂天际,万里关塞一览无余,把边关的寂静寥廓以及景物的萧条表达得淋漓尽致。将“秦汉时”放置在“月”以及“关”之前进行修饰,提升了诗词的意境,而我们也彷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引发出人们无限的思考:自从秦汉开始边防战争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今天,拖得如此之长。这是诗人站在时间的角度对边塞悠久的描述。“今年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世事不断变迁,旧人早已老去,只有月亮依旧,世世代代依然,它静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而月光有没有由于哀伤而更加阴寒呢?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和《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利用月亮意象感今怀昔,感叹历史的荣辱兴衰。

第2篇

【关键词】诗歌物语;诗歌魅力;物语解诗

【中图分类号】 1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15-4

当中秋明月映照中华大地的时候,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当苏州寒山寺的钟声响起,也会在人们心中荡起张继的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什么这样短小的中国古代诗歌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为什么只有20个字、28个字也能如鸿篇巨制的古典文学名著一样流芳百世?诗歌的解读一直如谜!

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它使用独特的创造性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然而,在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诗歌的语言却受到了超乎寻常的限制——它的字数出奇的少!难道是它的文字中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吗?于是,人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的探究上,就出现了一种事倍功半的情景:尽管不厌其详地在那些古代诗歌的字、词上下功夫,但却远离了诗歌应有的魅力。比如,对张继《枫桥夜泊》的解读,人们不遗余力地去咬文嚼字,掀起文字大战,但离这首名诗的情结所系却越来越远,乃至在央视电视主持人大赛上,大学毕业的年轻主持人都不能把握这首诗的旨趣。因为,这种“说文解字”的方法,使我们的诗歌解读误人了歧途——用文字的一般功能取代了诗歌语言艺术的特殊性。

那么,诗歌艺术的特殊性在哪里呢?或者说,诗歌艺术在语言上出奇制胜的奥秘在哪里呢?综观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渊源和那些脍炙人口的好诗所体现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诗歌物语是营造诗歌魅力的法宝,当然也是解读诗歌魅力的一把钥匙。

一、物象语言的运用使诗歌出奇制胜

诗歌物语,是中国诗歌中独有的物象语言,它是诗歌意境形成的核心语言要素。如果说意境是诗歌的王冠,那么诗歌物语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它能使诗歌出奇制胜营造意境表达感情。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营造了月下思乡的动人意境。里面的明月,就是核心语言要素,离开了那轮明月,一切皆无。有了那轮明月,无限相思尽在其中。可以说,这轮明月人诗,就使20个字胜过了两万、以至更多字的表现力。浓缩的是精华,用在这里一点不夸张!它把人类永恒的思乡情结附着在明月上,诗中的明月,不再是一个物质实体,它成为《静夜思》意境定的物象语言。

中国诗论告诉我们,诗用“赋、比、兴”,而这三种方法都以物象语言的运用为主。在运用“赋”法的诗歌中,咏物诗必须以物象为主,这是自不待言的。而那些不直接咏物,但也是用赋的方法写诗,同样必须以物象语言人诗。在这方面,《静夜思》是杰出的代表作,这里就不重复举例。

诗歌在采用“比”和“兴”的方法中,创造性地使用物象语言的就更多、更常见。“比”法类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用“比”法歌颂春天的美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树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名是咏柳,从字面看,很容易把它表面化地说成是写柳树的。如果从诗歌物语人手,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妙在借咏柳歌颂春天。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春风吹拂下长成的绿柳比成婷婷玉立的少女(小家碧玉),谁把碧玉妆成这么美丽的呢?是春天。一是直接把春风拟人化为能工巧匠(剪刀是能工巧匠的指代),这使春风成为象征美好春天的物象语言,广为人们在赞美春天的诗歌中运用!又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喻游子心、三春晖喻慈母恩,成为动人的物象语言。

“兴”法类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离别情,从寒雨、孤山这两个物象起兴,先声夺人地反托出对朋友的不舍情!又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两个大气磅礴的物象人诗起兴,正面托出登高望远、进取向上的情怀!

以上说明,物象语言是诗歌语言出奇制胜的所在,同时,也告诉我们,诗歌物象语言的运用,因为与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息息相通而异彩纷呈。

二、物语解诗:《枫桥夜泊》是千古知音美绝唱

唐代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千古流传,但对它的鉴赏,人们一般是这样品味的:“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难道是《枫桥夜泊》的审美要义吗?回答是否定的。

下面我们就试用诗歌物语这把钥匙,来读解张继《枫桥夜泊》的魅力之谜。

第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片段1】

轻声播放歌曲《小星星》,同时向学生展示夜空星星图。

师:小朋友,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1:星星。

生2:蓝色的天空。

师:是的,晴朗的夜空中,许多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多美呀!这夜空中还缺少点儿什么呢?

生:月亮。

师:(师出示圆月)月亮有时是这样的。(师出示新月并贴在图上)月亮有时又是这样的。

师:你觉得这一弯新月像什么?

生1:像香蕉。

生2:像镰刀。

生3:像小船。

……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师:现在请大家听一首歌――《小小的船》,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听完后大家一起告诉我诗歌中说这一弯新月像什么。

【分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画展示、音乐渲染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快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种情境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形象记忆占优势的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考、表达,也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美读演读,促进理解

【片段2】

师:在小朋友的眼里,月亮不仅仅是月亮,它还变成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叶圣陶爷爷也觉得月儿特别像小船,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

生:月亮的两头都是弯弯的,小船的两头也是弯弯的。

师:是呀!月亮在夜空中飘荡,(播放《摇篮曲》)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你可以读给自己听一听,还可以读给同伴听。

生美读诗歌。

师:在我们好听的读书声中,月亮船微笑地看着我们,这么可爱的月亮船,小朋友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生:想。

师:那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我们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让我们随着月亮船一起摇啊摇……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师:现在我们坐在月亮船里,你睁大眼睛到处看一看,你一定能看见很多很多美丽的东西。大家看见什么了?

生:蓝蓝的天。

生:闪闪的星星。

生:小星星,它真可爱!

师:你也很可爱!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小星星。那我们把这一句美美地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它呀!

学生自由练读。

师:这么惹人喜爱的小星星,这么美丽的蓝天,这么可爱的月亮船,让我们把整首诗歌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1读。

师:谁还想读给大家听?

生2读。

师:我们所有同学一起读一遍,告诉星星和月亮我们是多么喜欢他们。

全体学生齐读。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让我在音乐声中,做上自己想做的动作,一起背诵这首儿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悄悄地看上一眼。

播放《小小的船》伴奏。

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背诵儿歌。

【分析】《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想象,使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星空,坐在神奇的月亮船上,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学生那种要发现、要探究、要表达的需要顿时被激发起来,学生快乐地诵读着,自由地探索着,尽情地体验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因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这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传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语调、不同感受喷涌而出。特别是最后的演读环节,这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再现了课文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会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促进了学生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整合艺术,提升感悟

【片段3】

组织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小小的船》。(同学们还可以边舞边唱)

师:多美的景色呀!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老师忍不住把他们都画了下来。

多媒体展示教师绘画。(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眨眼睛,一只弯弯的月亮船挂在天空。)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小画家,这时候手里正握着一支画笔,你想把这美景画下来吗?

生:想。

师:先说说你们想画什么?

生1:闪闪的星星。

生2:我还要画上弯弯的月亮船。

……

第4篇

关键词:乡村乌托邦 村庄 麦子 月亮 少女 野花

20世纪60年代,海子出生于中国安徽一个贫穷的农村,当他15岁考入北大,来到北京这座多元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城市的时候,8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也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制的转换,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丹尼尔・贝尔认为:“根基被斩断的个人只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文化漂泊者。”[1]从安徽农村来到北京昌平的海子,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身在都市、身在异乡的漂泊感,他认为“(昌平的)柿子树下/不是我的家”(《昌平柿子树》)。海子虽然曾经认为:“关于乡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2]11然而,当他在北京这座大城市读书几年,等再次返回家乡时,家乡的现实状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芜之感”,而他“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这也就是说,当海子从城市归来的时候,他眼前的现实中的乡土,已然和他记忆中、想象中的乡土有了明显的区别,于是,海子变成了一个介于城乡之间的漂泊者。因了儿时的乡村生活经历与体验,也为了给现实中的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海子用村庄、麦子、河流、少女、野花等意象编织出一个朴素、美丽的乡村乌托邦。

海子在他的诗歌文论《诗学:一份提纲》中写下:“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 [2]1038“丧失土地”亦可看做是“丧失精神家园”,从此人们的灵魂漂泊无依,这是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技术把人从大地分离开来,将人驱逐出灵魂之乡。海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将这种回归精神之乡的愿望用诗歌表达出来。他在组诗《诗人叶赛宁》之七中,表达了深切的还乡之念:

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返乡之于海子,并非仅仅是回到现实中的家乡安庆,更是回到精神之乡,回到以耕躬为基础的农业乌托邦之中。海子返乡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并在《莫扎特在中说》继续写下: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他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海子的抒情诗写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农耕式庆典’的文化意味,体现了海子深深眷恋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情怀”。[3]那么,在海子的诗歌中,那个由村庄、麦子、月亮、少女、野花等所构筑的代表了传统农业文明的乡村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他的诗歌文本中寻找踪迹,予以探讨。

一、村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千百年来,子民们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农耕文明时代,村庄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和居住集散地,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和文化符号。海子生于清贫的农家,自小在农村长大,对村庄怀有极其深厚而敏锐的诗意情感。在城市里,人们不断扩张的物质欲望,与之对应着的是繁华背后暗涌的浮躁。而村庄虽然贫瘠、荒凉,诗人却从中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美丽,充满了宁静的诗意。

“星日郎朗/野花的村庄/湖水荡漾/野花/生下诗人”(《诗人叶赛宁》),于是,犹如写下一个童话般,诗人诞生了。这是诗人写给叶赛宁的献诗,也是对自己的描写。“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给母亲》),“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新娘》),面对家乡破旧的门,家徒四壁的清贫,诗人有吃有喝,分别以筷子和一缸清水来点出,而这已经足够。这份美丽,这种诗意关照,也只有像诗人这样在乡村中长大的孩子才能体会得出来。“五谷丰盛的村庄/废弃果园的村庄”(《北斗七星,七座村庄》),“芦花层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村庄》)。这是丰盈的、饱满的、诗意的村庄;“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重建家园》),这是村庄的宁静、祥和与灵性所带给诗人的激情狂想,村庄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村庄》

村庄是如此美丽,但并非真的如诗中所写是“五谷丰盛”,现实中的村庄更多了一些贫瘠、荒凉,“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而这个所谓的“五谷丰盛”其实是诗人对农耕社会里自给自足状态的一种诗意想象和满足。当诗人失去爱情、心情悲伤的时候,村庄在诗人眼中就变成了“高地的村庄/又小又贫穷”(《雨》),这种骨子里流淌着爱、表面上说恨的孩子气的表达,似乎是在跟“村庄母亲”撒娇,诉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一种童真童趣渗透在深深的悲伤中。

二、麦子

“民以食为天”,人们为了维系基本的生存,除了有一个栖身之所,最重要的就是吃了。在工业化进程的反观下,海子找到了农耕民族那潜意识深处留痕最深的性命攸关的“粮食”,麦子无疑是粮食里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之一。苇岸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4]那能够维持生命的存在,保证人类代代繁衍昌盛,促进生命茁壮成长的麦子,在海子诗意心灵的投射下,似乎具有了神性光彩。看这一首极有神性意味、温情脉脉的《麦地》: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存在的澄明”所蕴藉的诗意由“端着大碗”这一动作直接呈现出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是诗人以诗意笔法虚写了劳动场面;诗歌末尾,一句“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则是从内心蓦然发出的呼喊,是诗人激越情感的不能自已。在《春天,十个海子》里,诗人写道:“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其中,“谷物高高堆起”是诗人对饥饿想象所做的强烈回应。嘴巴和胃、躬耕劳作、繁衍后代,都与粮食、与五谷密切相关,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而粮食的事情,正是大地上的事情,是生命存在的事情,也是人类繁衍的事情。

除了上面的《麦地》,还有《熟了麦子》、《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等。诗人要在麦地里,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们一起狂欢,“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诗人写下麦地的辉煌、壮观,“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并由此反观到自身的渺小,“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并将麦地的辉煌、壮观进一步指向终极存在:太阳!其无法偿还的深情厚谊,来自麦地,更来自太阳,“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在这辉煌与终极面前,海子的心有着圣教徒般的虔诚。但是,诗人毕竟不是庸庸碌碌之辈,在终极面前,表达完虔诚后,接着据理力争,告诉麦地“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是诗人据以自己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对自己所向往的诗歌事业所做的努力的一种自信与肯定。这些诗歌中的麦子或粮食的意象,是海子对中国当代诗坛的独特贡献,是他敏锐眼光的独到发现,从此以后,开启了中国诗人们书写麦子的篇章。

三、月亮

如果说麦子意象是海子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那么月亮在中国文学中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传统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月亮的意象被诗人们反复书写着。诗人们不仅描写了月色之美,更多的则是寄托了他们各自微妙的情思、情怀。

“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麦地》),海子笔下的月亮,一扫中国古典诗人的忧郁。他以入世的心态、诗意的笔触写下了月亮的美丽。如《月光》:“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好!/照着月光/饮水和盐的马/和声音//今夜美丽的月光 你看多美丽/羊群中 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这是一只大地和水的歌谣,月光!” 诗人在反复的吟唱中,仿佛融化在这美丽月色中了。美丽月光下,是生命静静地生长,静静地安享与静静地死亡,而诗人则静静地倾听着、观察着、体味着。在《诗人叶赛宁》中,“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地/在蓝色的月光下/飞翔的是我/感觉到心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 月亮成了诗人醉倒故乡的时间维度上的背景,它同故乡的野花、云、少女、玉米、麦苗和白杨等共同打造了一个乡村诗人情真意切的乡土情思。而《麦地》,则直接书写了月亮下的劳动场景,“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月光下劳动的父亲和在麦地中休息的我,都呈现了一种神圣的意味和氛围,而这种意味的获得和氛围的营造,是以月光为背景的。“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 诗人将故乡的月亮和麦地扩大、上升到整个人类的月亮和麦地,勤劳的人类同在一个月亮的普照之下。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美好的心愿。月亮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重新焕发光彩。它普照着家乡的大地,沐浴着生活于其间的人,是家乡的美景,也是背景性的存在。它是乡村乌托邦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四、少女

第5篇

关键词: 李白 月亮 审美意蕴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浪漫诗仙”、“盛唐骄子”之称。他的诗是“盛唐之音”,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诗歌的特色。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蕴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及大江、长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绝无仅有,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984首)涉及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蟾蜍”、“嫦娥”等月亮的代称。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月亮意象极为丰富。在他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冰月”、“石上月”;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李白与月的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可以说,它“像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成了诗人的化身”。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月亮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

月亮有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之意,李白经常用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在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的同时,追求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月亮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显得那么纯净无瑕;“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虚名;“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

高远情怀和孤高的出尘的高洁心灵。

二、月亮是诗人乡思的寄托

故乡情是中国人根本性的情感。借明月意象来抒发故乡情,是李白的伟大发明。他的《静夜思》是一首无比精粹的东方乡情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以白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他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摒弃辞藻的精工华美;他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描写丰富深曲的内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故土情结。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无怪乎有人赞其是“妙绝古今”。

诗人在另一首诗《渡荆门送别》中写道:“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晚上,江面平静,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

三、月亮是诗人纯洁友谊的体现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同时又用明月表达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再如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的前两句,诗人着意造境,创造了一个月夜优美静谧的诗歌意境。半轮散发着清辉的秋月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上,月光将雄伟秀丽的峨眉山的山影,倒映在澄静的平羌江水上。昔日,李白和友人(“君”)曾在峨眉山下赏月,两人共同欣赏月夜的美景,友情也就在宁静清秀的意境中交融、净化、升华。诗的后两句,仍然从月夜着笔。今夜,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向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进发,准备到渝州(今重庆)去。当扁舟行进到小三峡的时候,眼前的蜀山蜀水和山月,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于是诗人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与友人在峨眉山下,平羌江畔赏月的情景。尽管地点变了,但是山景依然,水景依然,月色依然,这怎能不令诗人怀念起友人呢?于是,诗人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叹,含情凄婉,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月”是贯串全篇诗意的意象,在全诗中成为艺术想象的媒介、感情发展的纽带。

四、月亮是离愁别恨的情丝

“明月与相思,闺愁结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莫测,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另外《长相思二首》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正是由于那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主人公才望月长叹、对月不眠,才有篇末的“长相思,摧心肝”。

再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泣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五、月亮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感叹

李白游苏州时,登临姑苏台,览古阅今,写下了《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人借历史上人事的变迁,指出了封建君王的荣华富贵不能长久,鞭挞了他们的腐朽生活,并对唐代统治者沉湎于歌舞声色的生活提出了警告。

另一首诗《忆秦娥》,首句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月色之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体,抒发惨淡迷离之慨。下片揭响云汉,描写当年极盛之时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全诗笼罩在一片凄凉的月色之中,怀古伤今之情也愈显悲凉。

六、月亮也是诗人失意孤寂时的伴侣

如《月下独酌其一》。诗人孤独一人,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邀月对饮,千古绝唱,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诗的最后六句更写出了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借“月”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彰显了其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再如《把酒问月》,其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追寻短暂的欢乐。

第6篇

【关键词】鉴赏;意境;语言;修辞;内涵;抒情;描写;表现

1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2 形象内涵、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的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誉浑圆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直”和“圆”正是该似的诗眼。杜甫的《蜀相》中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得诗眼。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诗眼。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4 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如: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理解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竹、石、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 3 感想。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元三年(1088)。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前四句高度概括画面的内容:石、竹、牧童、牛。“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后四句寄理于形象之中,涉笔成趣,余味隽 。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应该有一定的研读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诗歌研读中就应该抓好以上的鉴赏方法,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些浅见,毕竟中国古代诗歌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深刻挖掘。

(指导教师:大连经贸高中 张帅)

参考文献: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 《中国高考年鉴・语文卷》(中国致公出版社)

第7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作者以超现实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奇幻世界,这一轮明月既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留恋(他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他渴望朝廷的垂青重用),也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愿望。这种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在字里行间,文学语言的隐喻性即诗的语言陌生化较为明显,成为该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主题式教学设计”就是从感悟诗歌语言的隐喻性入手,去解读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教学步骤

(一)诗歌导入

月亮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月亮”是中国文人骚客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文?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美读赏析,体会情感之美

皎洁的明月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她已成为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诗人举头望月要倾诉一种怎样的情感?

1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词句说说你的理解。请以“我从___词(句)中品读到___,因此这是一轮倾诉___(之情)的明月”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大醉……兼怀子由”词句中品读到手足分离的痛苦,诗人借酒来麻痹思念的神经,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句中品读到“转”和

“低”表面指月亮的移动,实是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诗人思念亲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的痛苦,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

我从“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难”字品读到人生的艰难,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别离是难以改变的。诗人认识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规律,他由一己之离愁想到天下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因此他不再悲观消极,而是宽慰那些陷入离愁的人,虽然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可以共赏明月,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到一起的,所以这既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也是一轮推己及人,倾诉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明月。

2 作者借这一轮明月要表达的感情很显然不止这些,正如词前小序所说:“兼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这轮明月承载的感情是复杂而丰富的,要走进诗人那时那地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诗人那时那地的经历。

明确: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

苏轼与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被迫请调杭州,后来又调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 这样一位曾经踌躇满志的失意之人面对月亮又会倾诉些什么?请用前面相同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品读到诗人虽然身在江湖,但仍关心着朝堂上的情况。这是一轮倾诉对朝堂的留恋与向往的明月。

我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品读到诗人重回朝廷的渴望,但又有对朝廷党派之争的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这是一轮倾诉进退困惑的明月。

我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何似”一词,品读到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品读到失意之人不才不遇的痛苦。这是一轮倾诉孤独失意的明月。

(三)领悟隐喻义,体会语言之美

1 诗人与月亮的对话我们已经心领神会,月亮不再是自然生命体,诗人已把自然人化了。文中的月亮具有怎样的隐喻义?

明确:月亮阴晴圆缺比喻人间的离合,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月亮又隐喻孤独失意的人生处境,皎洁的月亮又会让人联想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2 文中除了月亮具有隐喻义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具有隐喻义?

明确:“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比喻朝廷;“人人间”比喻诗人为官的地方;“寒”比喻朝廷中的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生活,也指朝廷中的诽谤、中伤。

3 在你所接触的有关月亮的诗文中,月亮还具有哪些隐喻义?

明确: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隐喻思乡思聚之情;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明月隐喻恋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隐喻怀古之情;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明月隐喻孤独失意。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

4 中国文学讲究委婉含蓄,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景和物”的隐喻,你能联系所学的古诗词说一说吗?

明确: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隐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惶恐滩、零丁洋隐喻危难的处境;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隐喻一种浮华喧嚣的生活……

第8篇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人想攀登明月难啊难,月亮却老跟着人走。

月亮如飞天明镜,每天都照耀着红色宫殿,云雾散尽,月亮皎洁的青辉流满天空与大地。只看到每晚月亮从海中升起,怎知她每天拂晓时从云间山后消失。

春去秋来,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月宫里的嫦娥与谁作邻居?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人。

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地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没有改变的。只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时候,月亮的青辉总映照在金酒杯里。

【经典背后】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的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的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涵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迁的永恒见证。

第9篇

关键词:慧玮;诗歌;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217-02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曾说:“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同时也是“诗人从感受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意象的创造,就是“在万象中,‘抛弃着,拣取着,拼凑着’,选择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能柔和的,塑造形体。”[1]564这就是说,独特的意象或形象的塑造,是诗人最主要的任务,凡是有独特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审美意象,在这审美意象里,凝聚着诗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内涵。我们从慧玮的诗集《中国琴》和《月光之妖》中的大量诗作中可以看出,活跃在诗人心灵视野中的审美意象是何等的多姿多彩,诗人对审美意象是多么的敏感。诗歌审美意象的描绘并非诗人的艺术目的,而是诗人借用这些审美意象来深入表现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呈现诗人丰富深厚的内心世界。我们对慧玮审美意象网络中的主体意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最钟爱的意象是风、月亮和庄稼,它们呈现出独有的意义价值和审美趣味。

一、慧玮诗作中的月亮意象

月亮是中国诗歌史中传统性较强的意象,因此已包含了一些设定的象征意义,但慧玮却有着推陈出新的能力。慧玮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集《中国琴》中,“月亮”是他使用得最多也是最典型的一个意象,“月亮”以及由它衍生出的“明月”“孤月”“月光”“中秋月”“月牙儿”等相关意象,在他的诗歌中交相辉映,放射出不同意味、不同内涵的光芒。“月亮”是富含生活情趣、寄托诗人情怀的自然物象:“ 那一夜/家家的月亮/都散发着浓浓的草腥味儿”(《抽打在山羊背上的春天》)。[2]109“月亮”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是夜/古大陆上空孤月飘香/五千年岁月/灿灿如花开出满山金黄/我刚刚推开临水的窗子/不慎失足/ 跌进一片仿宋体的蛙鸣”(《听蛙》)。[2]3“以日之杯斟满诱惑/ 以月之杯斟满狂想/灌我的是谁/ 一双粗糙的黑手来自背后/ 回首时却杳无踪迹 ”(《醉者箴言》)[2]18。

“月亮”是祖国与民族的图腾。“浩浩然一轮中国魂/年年高悬 月月高悬 今夜复又高悬/ 高悬于女娲留下的蔚蓝/ 此月依然如镜 如高贵纯净的玻璃/ 历经千年而纤尘不染/ 此月今夜最亮 照长江照黄河/ 照华夏子孙多愁善感的容颜/ 俯身向月 抬头问天/那手持重斧的汉子可是我的兄弟/那顾影自怜的女子可是我的姐妹/ 那万家灯火中最明或最暗的一盏/可是我寻寻觅觅的亲人”,(《中国之月》)。[2]62诗人于中秋之夜,仰望蔚蓝的天空高悬着一轮如镜、如纯净的玻璃的圆月,且深深地感受到“次月今夜独属中国”,[4]351于是,诗句写得情意深长,表达了诗人和世代生息在黄河、长江南北的华夏儿女们亲如一家的情愫,抒发出诗人作为“多愁善感”的华夏子孙的一员,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的亲切感自豪感。 “这黄河之水打磨出的一面铜镜 /可以让我们时时照见自己/灵魂里的钙质/ 和血液里的盐份” ――《中国之月》,[2]64作为华夏子孙、现代知识分子,诗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抒发了让爱国的热血更浓烈、爱国的情志更坚定,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的情怀和志向。

二、慧玮笔下的风意象

在以乡土、乡情和当代生活为主要歌咏对象的《月光之妖》中,风、庄稼、土地、蝴蝶、春天、雨水等意象纷纷流淌于诗人的笔端,生出熠熠光辉,而“风”则是最典型、最成功的一例。从诗歌的标题来看,与风有关的就有《风啊,风》《大风歌》《北风》《这是哪儿的风》《吹在我脸上的风》《跟风坐在一起》《在风中行走》《我想看见风的模样》《逆风而行》《风把蜡烛吹灭了》《有风的早晨》等等,而诗句中出现过“风”的作品更是多达近百首,作者把无形无影变化无常的受到历代诗人青睐的风意象写到了极致。

从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来看,这些不同的“风”从写实到隐喻,从具象到抽象,从瞬间到永恒,从自然到人伦,可谓千姿百态,诗意盎然。首先,慧玮笔下的“风”,不但有味道、有声响,而且有形状、有色彩。比如:“迎面吹来的风/有一种神秘的/薄荷的清香”(《早起的庄稼》)。[3]57“从大豆和玉米叶子上/吹过来的风/渐渐有了形状”(《有风的早晨》),[3]88“我看见,这一阵风/不停地变幻着自己的颜色/在树林上空是绿色的/在麦田上空是杏黄色的/在小溪上空,它几乎是无色的/与我拥抱的瞬间,又变得金光四射,香气弥漫/吹进我的身体之后/我看不见了,但我确信/它应该跟我的血液一样,是红色的”(《一阵风》)。[3]9其次,经过拟人化的处理,慧玮笔下的“风”不但具有人的情态,而且有个性、有思想。“ 风,伸出透明的手指头/数着篱笆上的喇叭花/一朵,两朵,三朵……/她的手指头一点/花儿就幸福地摇摇头”――《风,数着篱笆上的喇叭花》。[3]29在这里,“风”是“多么慈祥的一个老太太”。“北风啊,它多像一条/富人家里豢养的恶狗/专门欺负那些/无家可归的穷人” (《北风》)。[3]42在这里,“北风”是一条让人讨厌的“恶狗”。“这是哪儿的风 为什么/总在我的周围喧哗/却避开我的毛发和皮肤/风呵风 你是不是要将整个世界/都从我的身边带走/你是不是要将我倔强的灵魂/留给一个永远的静”――《这是哪儿的风》。[3]156这里的“风”,无疑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思想。再者,慧玮笔下的“风”进一步升华,由具象而抽象,象征着宇宙间永恒的时间与生命。比如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赏析过的《行者》一诗:“大风吹过山梁 是谁/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呵 你若从我的故乡吹来/请告诉我/村口的老槐树下是否仍站着我的老娘/大风吹过山梁 是谁/跪倒在回家的路上/风呵 倘若你能一路吹到我的故乡去/别忘了先替我喊一声娘。”,[3]160这里的“风”,虽然也可以理解为具象的风,但从全诗营造的意境来看,将它解读为形而上的“时间”更为精当。再如散文诗《大风歌》中的“第一乐章”:“起风了,风从平原的尽头吹来,如一匹神话中的野马,高扬生命的旗帜,将一切卑微的灵魂踩在脚下,风蔑视陈腐与死亡。它不惜燃一场燎原的大火,也要将所有的枯枝败叶统统埋葬,风不爱约束,无视人间的清规与戒律。它从来不需要在路上走,但它走的地方都是路;它从来不怕被谁伤害,所以怎样的利器也不能使它受伤,风不需要形象,因为每一种形象都可能是它的形象,风无家可归,它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5]408这里的“风”,代表着宇宙间永恒的力量与秩序,摧枯拉朽,所向无敌,人类与万物都不过是它脚下的几粒尘埃。

三、慧玮笔下的庄稼意象

相对于“风”的空灵、混沌、大气与苍茫,慧玮笔下的“庄稼”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显得有血有肉,更具生活的质感,其情感肌理仿佛触手可及。其作品比较完美地融合了传统诗歌的精神内涵和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着力于采用白描手法来营造优美绚烂的诗歌氛围,以丰富的意象呈现了“中国农民的后代”在传统农耕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夹缝中困惑、挣扎、奋斗的心灵历程,其感受独特而入木三分,语言朴素而犀利,意境纯粹而灵动。

慧玮的童年与少年时代都是在偏远与贫穷的乡村度过,尝过饥饿的滋味,懂得稼穑的艰难,知道每一粒粮食在农民心目中的份量,因而他眼里的“庄稼”便超越了物种的界限,变成了乡村大地上与农人同呼吸共命运的另一种生灵,被诗人看作情同手足的“亲人”。比如:“隔着雾,看地里的庄稼/ 如同隔着一种心情/ 看青梅竹马的表妹”(《雾中的庄稼》)。[3]54“站在它们中间/一辈子不爱说话的你,突然变成了一个/爱撒娇的孩子,刚把这位/喊作姐姐,又把那位/叫成妹妹 ”(《与庄稼相遇》)。[3]167“自己种下的庄稼/ 就跟自己的娃娃一样/ 是丑是俊,是黑是白/悬着一颗心呢”(《大豆》)。[3]68作为农民的孩子,诗人深切地体悟到了农人与庄稼那种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特殊感情。面对瘠薄的土地,他为庄稼不能茁壮成长而倍感痛苦:“瘠薄的土地上/ 我播下种子,用汗水浇灌你们成长/可我纵使付出百倍千倍的辛劳,也无法/让你们长成一株正常的庄稼,这样的痛苦/ 谁能想像”(《与庄稼谈心》)。[3]65大旱之年,面对一场突然降临的甘霖,诗人不由得百感交集:“面对这场上天赐予的雨水/我只想在庄稼们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大哭一回”(《甘霖》)。[3]63他为庄稼的疼痛而疼痛:“玉米叶子折断的声音,清脆而又响亮/像一把刀子,猛然扎在我的心上”(《疼痛的玉米》)。[3]60他为“苦命的麦子”而向大雪求情:“大雪呵大雪,你能不能/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压断了我苦命的麦子/那一副瘦弱的脊梁”(《大雪》)。[3]73更为独特的是,作为一个贫穷而寂寞的诗人,他还把庄稼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相通的知音:“空落落的天穹下/我无人说话,只能紧紧地搂住/我的庄稼 ”(《塬上》)。[3]55

慧玮先生之所以用了如此多彩的意象,呈现给读者纯美的健康的精神乐园,给人以发自骨子里的阅读。首先得益于他对诗歌的“痴”,他说:“在现代汉语中,我最迷恋最敏感的一个字,就是‘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耳边响起这个美丽的卷舌音,我就不由得怦然心动,周身泛起幸福的暖流,仿佛恋爱时忽然听到女友的名字一样,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我的生命与诗有关,我情愿把自己当一把烈火焚烧的野草,只要诗歌从我的灰烬中开出更新更美的花朵。”。[6]26慧玮说:“在阅读中获得惊喜与愉悦,是我最早接触诗歌的原动力,惊喜来自于对诗人智慧的欣赏。愉悦则得自于诗歌语言独特的抚摸与催眠”。[7]10于是在学生阶段就喜欢童话、神话、传奇的他开始拼命研读屈原、李白,读艾青、郭小川,特别对青年诗人李刚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情有独钟;同时也兼取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以及荷马、但丁、歌德、泰戈尔、惠特曼和莎士比亚的精髓,开始写诗,自从他的处女作《中国河流》在四川阆中文联举办的“龙年全国诗歌大奖赛”中一举夺魁,他的诗作就铺天盖地,一发而不可收,屡登全国核心期刊《诗刊》《星星》等,他的诗集《中国琴》和《月光之妖》便是有力的见证。

著名作家方英文说:“说到诗,必然想到慧玮,以我的喜好,慧玮当为我商洛首席诗人,佐证是他的诗集《中国琴》”,[3]211以我说,单从《中国琴》看,仅凭他诗歌里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比如意象美、语言美和修辞美,也足以奠定他在商洛以及陕西诗坛上的领舞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 慧 玮.中国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3] 慧 玮.月光之妖[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

[4] 邰科祥,等.当代商洛作家群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5] 邹岳汉.散文诗精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第10篇

关键词:诗歌;意象;砧杵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2-01

诗歌是有唐一代的文学标志。唐代诗歌臻于完美,它不仅题材广泛、格律完备、词采华美,而且骨气端翔、意境深远、内蕴丰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诗歌的构成元素中,意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意象,古义即“表意之象”,《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可见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表象。在唐诗辉煌的成就中,数量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意象起到的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注意到唐代诗人们频繁使用的一组意象,即砧杵意象,李白、杜甫、王昌龄、张若虚、白居易、韦应物等诸多诗人都在诗篇中反复使用。一般来说,诗人们最钟情于能充分体现其审美理想的意象,而这些带有象征性的意象由于被诗人们反复使用,渐渐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蕴。笔者打算通过对砧杵意象的浅要分析,从特定角度了解唐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砧杵意象的渊源

所谓砧杵,实为古代捣衣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样工具。“砧即捣衣所用的石板,杵即捣衣所用的木棒。捣衣是制衣前的一道工序,设此道工序的目的是使衣料平服、变软,便于缝制。”有意思的是,砧与杵的合作不仅使衣料变软,让人们穿起来更舒服,而且给中国诗歌尤其是唐代诗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砧杵合作的场景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蕴被善于创造的诗人们巧妙描绘到诗歌作品中。最早提到砧杵的诗歌应是传为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中“投香杵,扣文砧”的描绘,其后有晋朝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闻砧声”,南朝宋时谢惠连《捣衣》诗中“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南朝萧衍《捣衣》“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北朝温子N《捣衣》“香杵闻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等等。可以说,唐代以前砧、杵意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砧杵是思妇题材诗歌的常用意象,其内蕴的感情基调是哀怨凄凉,表达的是人生悲剧性的体验。正是唐前历代诗人的反复使用和积累后,砧杵意象艺术价值的初步形成了,这使其在唐代特定时代环境下迸发出耀眼的光彩有了可能性。

二、砧杵意象频繁见于唐诗的原因

唐诗中用到砧杵意象的很多,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韩《酬程近秋即事见赠》“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孟郊《闻砧》“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等等。砧杵意象在唐朝诗歌里蔚为大观,笔者认为这组意象为唐朝诗人青睐的原因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方面,唐代实行府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兴起于魏晋,完善于唐,其主要特点就是“寓农于兵”,每次战争都要求战士自备衣服武器,加上唐代中后期战乱频仍,所以在唐代丈夫卫戍于外,妻子制衣于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的客观情况给诗人们使用此意象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此外魏晋即开始的砧杵意象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砧杵意象几乎了表达特定情绪的必选意象之一。主观上,唐人情感丰富,作诗重情感表达,程千帆《全宋诗.序》说“唐诗近风,主情。”唐代诗人乐于并且善于表达悲情,因为自“魏晋六朝以来,诗歌的传统倾向以悲观思想为基调:重绝望,轻希望;重不幸,轻幸福;重悲哀,轻欢乐,诗中思想以表现悲观为雅事。”内蕴着凄凉的砧杵意象,到了情感丰富且倾向悲剧人生观感的唐代诗人手里,自然会颇受重用。

三、砧、杵的伴随意象

诗人们在使用砧、杵意象的时候,往往选择秋天和月亮作为伴随意象。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捣秋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刘长卿《月下听砧》“清砧何处发,声声捣秋月。”杜荀鹤《秋夜闻砧》“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裴说《闻砧》“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等等。为什么诗人们总把砧、杵、秋天、月亮放在一起呢,原因同样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秋季是准备寒衣的季节,妇人们多在秋天制成衣服寄往边地,妇人们捣衣必须在晴朗且闲暇的夜晚,于是乎秋天和月亮成了不可或缺的背景元素之一。主观上,古人有着极为浓重的悲秋意识,所谓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秋天草木凋零,让人联想到自己伴随岁月流逝的体貌渐衰,悲秋意识影响着一代代文人。较为著名的感叹如宋玉“悲哉秋之为气兮”,唐代刘禹锡有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虽力求翻案却正反映了秋天带给人们的普遍性的感觉。古人往往由自然之秋想到人的生命之秋,所以秋天与砧杵一样具有悲伤的气质,所以它们的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说月亮意象,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等诗句中都使用了月亮意象,这一意象的独特意义可见端倪。月亮往往被看作是是离别相思之人的感情维系,身处异乡却能仰望同一月亮,这种行为就是古人习以为常的睹月思人。所以月亮意象在内涵上与主要表达思妇闺愁的砧杵意象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唐人在前人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意象的整合,把秋天、月亮、砧杵之声融成一个统一的艺术世界。试想清秋之夜,月光冰凉如水,妇人们操作砧杵,其声朗朗,回荡于夜空。妇人们不仅因辛苦劳动而身疲,更因无限相思而心伤,这确实是一个使人神伤的场景。唐人往往用这样一个意境表达对思妇的同情,进而抒发对人生悲剧性的体认。

四、砧杵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

砧杵意象最初只为表达思妇情怀所用,内涵较为单一,但由于反复使用逐渐成了悲伤的象征,于是乎超越了闺怨而有更多意蕴。“诗人抓住了眼前的事物作为象征,他通过把生命转移到其上,使情感得到最好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概念化的表达,而是诗意的神秘的表达。”砧杵意象便是如此,在唐人笔下,砧杵意象变成了有生命的象征,是诗人们借以一抒心中悲苦时常用的经典意象,可以帮助诗人们实现心定情绪的表达。比如,杜甫《九日五首之三》“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都是用砧杵意象抒发对朋友亲人的怀念。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以砧杵之声写思念故乡之悲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则是在表达人生广深悲感的体验。孟郊《闻砧》“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抒发客游他乡之悲苦。而且砧杵即便是仍为思妇代言,也不过是诗人借之浇心中之块垒,如刘驾《相和歌辞・长门怨》“御泉长绕凤凰楼,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不过是弃妇自喻,感叹不得志之遭遇。砧杵声朗朗,发自灵魂,表现了诗人们秋天时的愁心,砧声里的落寞。可以说,这组意象厚重深刻,承载着人类诸多的精神苦难。思妇闺怨、游子思乡、寂寞怀友、渴求和平等等,其内涵难于一言道破。所谓“一声肠一绝”,听到砧杵之声后的悲苦是共通的。总而言之,唐人笔下的砧杵意象蕴含多重意义,是一对泛化的表达人生悲剧性体验的意象。正是无数类似砧杵的经典的诗歌意象,才支撑起了唐代诗歌帝国的大厦。

参考文献:

[1]李晖.唐代“捣衣”风俗考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02).

第11篇

月亮升起了

一轮皎白的圆盘挂在空中

照亮了深蓝的天空

照亮了冰凉的大地

照亮了大家喜悦的面孔

月亮挂在天上

在皎白的月亮上

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个身影

那是中华的古代文化

月亮升起了

在地上

摆了张桌子

在桌上

摆满了月饼

月饼里

包含了中华人民的喜悦

包含了中华人民的文化

中秋节

传统的节日

代表了中华人民

代表了中华的历史

中秋节

是我们中华人民的骄傲

是我们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份子

第12篇

经岁月的淬火浑然天成

送人们幸福圆满

给世间一片皎洁明净……

//

啊、中秋的月亮

像个玉盘高挂在天上

银光如水洒满大地

凉风拂面秋气爽!

//

是朗月星空的故乡

还是岁月无声的凝想?

一个最初的梦

我穿上绿色的军装

来到海岛前哨

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

朝霞伴着行军的步伐

夕阳辉映打靶歌声的飞扬

海风呼啸亲吻面颊

乱石揉搓按摩着脚掌

清心寡欲放飞灵魂的风筝

信念在放射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

啊、中秋的月亮

忆念中的故乡

是生命中的摇篮

我梦想起飞的天堂!

//

为炎黄子孙共圆一个梦

让万家和谐幸福安详

热血青春献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