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10 03:3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无意识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无意识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字】教学设计;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15―03

内隐学习理论研究表明,人类存在两种认知机制,有意的外显加工和无意识的内隐加工,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个体知识的获得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完成的,而且,在某些情景下内隐加工又优于外显加工的重要特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开发利用内隐学习这一丰富的心理资源和潜能,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之路。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优化教学,然而,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关注的往往是条理化、逻辑化的外显条件和外显能力,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潜能,忽视了无意识认知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何设计教学能充分激发学习者无意识认知的潜力,有效地应用内隐学习,做到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是现代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内隐学习理论概述:

1 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的,Reber指出,人们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利用心理资源,采取一定的决策来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另一种是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就是个体自动的、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觉察到或者陈述出所学知识内在的规则,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在Reber研究之后,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内容也证实了无意识内隐学习的存在,并对内隐学习概念进行了界定。综合各家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郭秀艳将内隐学习定义为: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地,自动化地获得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

2 内隐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1) 有利于深层规则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内隐学习具有抽象性,它不依赖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能够获得抽象的、深层的规则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且能够在深层结构保持不变而表面特征不同的情景下发生迁移应用。

(2) 无需意识努力,无需消耗心理资源

内隐学习是在无意识中自动产生的,不需要意识努力来概括复杂关系,不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即人们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复杂环境中隐藏的规则或结构,并能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克服了人类记忆、注意资源的有限性。这种潜能是人类认知发展中巨大的财富。

(3) 知识的高密度存储与持久保持

内隐学习具有高效性,内隐学习能够获得知识的抽象、深层规则,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这种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密度更大,且能长久保持。

(4) 能克服心理或身理缺陷的不足

内隐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不易受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内隐学习不受或较少受年龄、智力、个体心理或身理机能的影响,表现出年龄独立性、低变异性、IQ独立性和强健性等特征。

3 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

内隐学习的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内隐学习虽然是无意识发生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机制,但内隐学习作为个体机能的一部分,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同样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材料、时间和情景。

(1) 材料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研究发现,诸如体育、美术、音乐绘画、语言类的学科内容更适合学习者的无意识认知;在适宜的难度范围内,难度较高、抽象性较高的材料适合于内隐学习;复杂知识比材料结构特点明显的知识更适合于内隐学习。总之材料的性质、难度和复杂度、呈现方式等都将影响内隐学习的发生。

(2) 时间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内隐学习的发生虽然是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努力,但也需要经过一定强度、一定时间的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练习的增加,内隐效果才会体现出来,并逐渐增长。这就是内隐学习的长时效应。

(3) 情境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内隐学习实验研究中的情景主要指任务情境,包括外显指导语、言语报告程序以及快速反应等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外显的言语指导(即指引被试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规则找寻)会削弱内隐学习,此外,在快速测试和快速反应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充分的时间条件有利于外显学习,快速判断或者较短的时间期限有利于内隐学习。

二教学中内隐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实验中得出的内隐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内隐学习的特征,我们分析归纳了教学中影响内隐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以便能更全面、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设计教学。

1 自我因素

虽然内隐学习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不受或较少受年龄、智力、个体心理或身理机能的影响。但目前研究发现内隐学习却受认知风格的影响, 在适宜的难度范围内,难度较高,复杂材料的学习中,场独立型被试的内隐学习成绩显著的高于场依存型被试的内隐成绩。难度较低的学习材料,内隐与外显学习效率差别不大。此外,内隐学习具有长时效应,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其内隐学习,经过一定强度和时间练习的学习者,内隐学习的能力比较强,效果更好。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性质、数量、难易程度、组织和呈现方式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内隐学习的发生和效果。如前文所述。某些难度较高、复杂的、规则深层的和一些无法传授的专家经验、技能知识的学习,学习者自动的、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材料,采用内隐学习效果更佳。

3 教学环境

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氛围、学习信息材料以及认知工具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影响着学习者的内隐学习。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合适的信息材料能内隐的熏陶、影响学习者。特别是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以及语言语感的培养,创设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情境影响比苍白的说教更加有效。

4 教学策略与方法

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会激发不同的学习方式,直接教授、明显指导语启发的教学、更有利学习者显性的规则推断与学习,而创设情景、随机进入教学、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更有利学习者内隐的自我加工,有利于学习者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信息。

5 教学评价

在我国教育中,目前的评价主要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判断的,从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地体现在人们回答书面问题的能力上,有时候即使学习者已经掌握和理解了学习内容,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单一的外显的直接测量并不能给予学习者准确的诊断与评价,也影响内隐学习的发生与效果判断。

三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对内隐学习理论及相关教学设计问题的探讨,我们以内隐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原则为指导,结合内隐学习的特点,以充分激发学习者内隐认知,做到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提高学习绩效为目标,设计了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模型,以探讨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1 学科性质分析:

内隐学习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内隐学习,依据内隐学习理论,诸如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类、语言类、运动类和道德情操教育类等学科更适合启动内隐学习,此外,数理学科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复杂规则原理的应用,潜移默化的内隐获得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学科的适应性是相对的,并没有那类学科绝对的适合内隐学习,还要依照章节内容和教学目标等综合分析来考察,教学设计者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突出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内隐和外显学习能协同促进,达到知识获得的最佳水平。

2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类、情感类和动作技能类,认知目标中识记是最基础的能力,识记是一个需要多频次接触知识内容,不断积累,逐步形成的过程,让学习者多次的面对识记知识点,沉浸其中,内隐的获得识记内容,比强硬的干预指导记忆更有效,且内隐获得的知识具有保持的长久性;动作技能的习得特别是基础动作的把握更需要学习者多次的重复练习,内隐的感知获得;与前两类目标相比情感类目标是最具内隐和抽象性的,需要以学习者内隐地感知为基础,逐步地熏陶接受,无意识内化。所以教学目标的分析设计不仅要划分目标的类属,且目标的设计要考虑以内隐学习为基础,使学习者先具备一个内隐知识基础,再建立外显的任务目标,目标设计应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3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以外显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特征一般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虽然内隐学习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不受或较少受年龄、智力、个体心理或身理机能的影响,但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认知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隐学习的效果,学习者特征分析时不仅要分析诊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认知风格以及学习动机等,还要考虑影响学习者内隐学习的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此外,内隐学习理论启发我们,外显的量化测试诊断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判断学习者的特征和能力,学习者分析既要考虑学习者外显的特征变量,也要重视学习者内隐的能力,采取多元的综合诊断评价,全面把握学习者的特征变量。

4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

这里的教学内容指微观层面的即从单元层次或项目层次开始,根据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难度和复杂度以及组织呈现方式都影响内隐学习的发生和效果,内隐理论视角下的教学内容分析,同样需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易点,知识点的组织编排既要考虑内容的相关性,还要考虑学习者认知方式、学习方式的特点。教师或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难易程度和抽象程度等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充分调用学习者内隐、外显学习机制,促进学习者完整知识结构的获得。

5 学习方式选择:

教师或教学设计者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的特征,确定主要调动学习者哪种学习方式,内隐的无意识加工还是外显的学习,两种方式的应用并非线形,并非完全独立,最好的效果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两种方式的协同促进,减少或避免冲突,发挥两种学习方式的潜力,提高学习绩效。

6 学习环境设计:

以外显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环境设计可按一般的环境设计进行,主要包括学习空间(氛围)的创设、学习材料和认知工具的提供。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和抽象性,它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景下自动发生的,情境对于内隐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起生硬的教授或强硬的干预,创设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提供合适的信息材料和恰当的认知工具更适合学习者的内隐认知,现代信息技术为促进学习者的内隐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虚拟现实技术,能为学习者建立模拟真实的情景,解决了内隐学习对情景高依存性的问题,促进学习者的无意识认知;交流互动平台与软件,如博客、BBS论坛,网络聊天等为学习者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与环境,能很好地促进学习者内隐学习的外化与应用。教师或教学设计者根据调用得不同的学习方式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

7 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选择、应用得恰当能强化某种学习方式,反之可能会削弱其效果。不同的学习方式需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外显的学习方式需要明显的指导语,有意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有利学习者显性的规则推断与学习。而内隐学习则需要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适当的自由 “静思”空间,这样比较容易启动学习者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诱发直觉、灵感和创造力。教师或教学设计者可根据启动的主要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随机进入教学、任务驱动以及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等更有利学习者内隐学习,此外,现今倡导的“做中学”,提倡学习者主动的不断的接触材料,不断摸索,强化练习,获得知识,也不失为激发内隐学习的好方法。

8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与反馈的目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及设计结束之后,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评估、修订和完善,内隐学习理论启示我们,教学评价的要素应多元化,手段方式应多样化,评价既要关注学习者外显能力的变化,也要重视学习者内隐获得的知识的检测,避免造成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

四总结

内隐学习观点的形成,丰富了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探明人类认知加工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挑战,万物没有绝对的适应性,教学中也不必刻意的区分、设计内隐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协调两种机制恰当地工作,发挥每一种机制的最大潜力,促进学习,优化教学。教学无定数,前提的设计与预测只是框架,并不绝对,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做”好教学。

参考文献

[1] 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8-110,280-321.

[2] 何克抗等.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郭秀艳.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上海教育 科研,2004,7.

[4] 庄可.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16-17.

[5] 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90-95.

[6] 张静.不同认知风格初中生外显与内隐学习的差异[D].河南:河南大学,2008,7.

第2篇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应用途径

1.暗示教学法的原理

暗示教学法一词,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60年代未70年代初首创的,因而亦称“洛扎诺夫教学法”。 以后由东欧各国传到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近年,被介绍到我国。 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实验证明,此教学法在发掘人的学习潜力方面有着异常功效。

2.暗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几条有效的应用途径

2.1环境暗示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之中,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作出的反应。教学中的环境暗示,就是指通过营造某种场景、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广而言之,社会习俗、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都可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暗示。

洛托诺夫指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结合,并且和他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以及需要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可能产生暗示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全部信息总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传递的,而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教学情境的创立,可以排除学生因教学信息高容量而产生的困难感,又能激发学生掌握教材的动机,能引起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调动认知潜能,形成课堂知识传递的有效心理空间,从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心理动力。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大多借助于课前的预习、教师的导入语、课前学生的听说读写短时训练等手段来完成。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手段,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多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更为直观可感,具体可闻的影象、图片等资料来完成,利用实物、图画、音乐、影像、表演、环境布置等学习环境因素,实现“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情境的创设。与传统的情境创设相比,具有更直观、生动、信息量更大、吸引力更强等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的课型的出现,教学情境的创设必将有更多更新的手段,但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学习前生活场景的设置,都必须努力做到:①与课时内容吻合;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③适度而不喧宾夺主;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⑤情境富于变化。

2.2体态暗示法。所谓体态暗示,就是教师用体态语言(即眼神、表情、姿势、动作和距离等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手段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课堂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 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言语交际的效果。

2.2.1教师的教态是教师品格修养、学识水平、风度气质的外在综合表现,每时每刻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凡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一个不是十分注重“身教”的。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老师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教态亲切自然,极富吸引力。他们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眼中总是饱含激励的目光,他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师爱的信息,使学生如坐春风,心旷神怡,因而课堂气氛总是那么愉悦和谐,学生对他们的课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可以巧妙地表达出“弦外之音”,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样,学生可以把言语信号和具体形式结合起来。

2.2.3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应该注意蕴涵性、针对性、示范性。教师的体态言语具有丰富的蕴涵性,它通过表情、动作、姿势等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具有隐蔽性。因此,在体态言语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选择最佳手段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库,促进文内联系和文外联系的生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2.3语言暗示法。所谓语言暗示法,就是在课堂上,恰当、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语言暗示,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例如,胆小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老师就有意识地对他说:“老师知道这个问题你会回答。”“你一定会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大家的。”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胆小的学生加强与教师、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另外,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之后,老师用一些恰当的表扬和激励的语言,如“你表现得很好,再接再厉!”“你是积极动脑的好学生!”“你的回答总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调动学生在学习中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很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含蓄、幽默的语言能起到较好的暗示作用。再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如何写议论文时,对学生说: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的小孩儿也会作文。有一次,小孩儿说:“爸爸我喜欢你!”(论点)“爸爸喜欢我,不骂我,买豆奶给我喝,还讲故事给听,教我写字,数数。”(5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爸爸。”(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充满一片笑声,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选择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掌握知识。

语言暗示是一种特殊语言表现形式,掌握了它们特点,对引导学生更积极融入课堂,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丰富自己的语言信息量,发挥语言艺术品的特点,加强想象能力培养,对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4人格暗示法。这种暗示,也可称为从教威信暗示。教师的从教威信主要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模糊评价,这个评价是教师本人的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威信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在课后落实得好,其原因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敬仰,教师的威信越高,给学生的暗示也就越强烈。人格暗示的强弱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关。同一教师,由于与学生相处的关系不同,暗示效果也会出现明显差别。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强,坐在后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弱。因此,不少班主任常把在后位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纪律意识得到强化。再有,教师在和不在,其人格暗示的强度也有很大区别。教师身在教室时,暗示较强,教室很安静;教师离开教室后,暗示会减弱。当教师再度出现时,其暗示又会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教师的近体距离暗示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必须在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大功夫,只有做学者型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以你为师,从而把更多的健康暗示带给学生。

2.5自我暗示法。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电脑,要由自己来编排数据和输入程序。你的生活环境,你的经历,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应,你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的经验都会为你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你通过反复编排把自己的形象输入“电脑”,于是,在你心灵深处就出现了一个能够指引你思维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谁在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写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设计、经验总结、教训启迪、自我激励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激发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例如面对考试,我们也不妨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是最棒的!”“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做好这份答卷。”

总之,教师要及时地、不断地暗示学生坚持与放松,用良性语言激励自己奋进。通过一次次反复地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断敲击就会使它铭刻在潜意识中,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学生将会沿着良性的轨道不断奋进。

3.结语

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暗示能使人意识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转化为潜意识,从而产生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的行动力。暗示教学中的那种积极暗示,没有命令和强制,因而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潜力,使他们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反之,对学生讥讽、挖苦、侮辱、漠视,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暗示。我们的学生很需要别人的认同,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家长、教师如果对学生失去信心,给学生于消极暗示,学生在经历数次失败之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自我否定的后果是严重的,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警惕和注意。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暗示作用主要体现在暗示时机的选择、对象的选择、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傅荣.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 年

[2](美)唐纳德.H.舒斯特等.《暗示速学法》,新华出版社,1989 年

[3](美)珍妮特.沃斯等.《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

[4]沈开木著.《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出版

[5]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526页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不端行为 影响因素

Abstract Basing on university students as a research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sequential impact of personal factor, ambient factor and organization factor on academic misconduct behavior.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ersonal factor such as study pressure, fluke mind are related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misconduct behavior; ambient factor such as social atmosphere and teacher's effect are related negativel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misconduct behavior; organization factor such as regulation and punishment are related negativel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misconduct behavior.

Keywords academic misconduct behavi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fluence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学术不端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当中造假事件不断,诚信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校方制定了诸多规章制度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利用现代化的软件检测抄袭和不正当引用,但是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并未明显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公然抄袭、数据造假,甚至是找论文。而另一方面,我国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大学生不但要经常完成课程大作业、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等,还经常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学生科研作品竞赛,甚至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涉足科研活动,如何防范和避免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将对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个人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厘清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心理发展脉络,确定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子。

1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1.1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

学术不端行为又被称为“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信”、“学术诚信缺失”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不端行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报告将学术不端行为限定为“申报、开展或报告研究项目过程中的伪造、篡改、剽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中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了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它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中指出“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行为都将被华为学术不端行为”。

以上这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被规范的主体大多是专业的科研工作人员和学者。而大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经历、学习环境的影响,其学术不端行为的目的、动机以及表现形式与专业科研人员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将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大学生在参加考试、完成作业、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科研竞赛等相关学术活动过程中,采取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它违背科学惯例的一切行为。

1.2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一,考试作弊。考试本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检查和对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督促手段,然而有的大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在考试中公然作弊,且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隐蔽,花样不断翻新,甚至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虽然学校一再加强管理,以取消学位为惩罚代价,但仍有人无视校规校纪继续进行着这种自毁前程的行为。

第二,剽窃抄袭。大学生在撰写作业和论文中,剽窃和抄袭是最常见的不端行为,主要体现为抄袭同学作业、盗用他人观点、剽窃期刊论文。这些不端行为有主观无意和主观故意之分,主观无意的学术不端行为多是因为大学生本身的学术意识较差,对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基本概念,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剽窃抄袭,如撰写论文时引用了别人的观点而没有注明出处,引用的数据资料没有标明来源。主观有意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是大学生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仍然进行剽窃抄袭,如抄袭同学的作业、恶意使用已有文章、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资料不写明出处。

第三,数据造假。数据造假也是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方式,通常表现为撰写论文和作业过程中内容随意摘抄胡拼乱凑,参考文献胡编乱造,使用的数据捏造虚构。这样的数据造假行为在毕业论文和科研竞赛论文撰写中尤甚。很多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了抄袭造假的习惯,所有的课程作业都是抄来的,到了毕业时毕业论文也自然是剽窃抄袭或使用假数据来完成。

第四,。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当中也经常会出现,虽然它的出现频率要比考试作弊、剽窃抄袭、数据造假行为要少一些,但是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关系甚重,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论文”,就会出现相关网页82,000,000 个,而且按学科、学位、论文级别分的特别详细,只要肯出钱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论文,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们,更为那些想走捷径的学生提供了便利资源。

2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固然与教育机制缺失、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有关,但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学术能力、时间压力、追求荣誉的愿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等也是其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课题将对导致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从个人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2.1 个人因素

(1)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多来自于学业负担,主要是由于所学课程作业考试较多和学习内容较难造成的。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仅必修课一般要开设30-40门,选修课也要求学生选修10门左右,加上素质教育、创新学分、集中实践等课程,一本科学生四年要上各类课程大约50-60门。各门课程的作业、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学期报告,除了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和作业外,还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等,这些考试使学生们接应不暇。在这些学习压力之下,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快点完成作业、拿到资格证等目的而采取了剽窃、抄袭、作弊等不端行为。

(2)就业压力。找工作难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目前,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国家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提出只招收985、211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非重点高校学生的就业机会就更少了。但就业压力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在这样为获得好成绩进而找个好工作的动机驱使下,有的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则选择了“走捷径”获取好成绩。

(3)学术能力。学术能力指的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相关素质。主要表现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厘定的能力、学术命题的能力、研究设计的能力和文章撰写的能力等。由于自身学术能力低造成了大学生在撰写学期报告、毕业论文和参与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中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学术不端。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通常是因为学生不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也就是在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的情况下发生了抄袭、剽窃等行为,如不规范引用、文献标注不清等。反之,有的大学生在进行抄袭剽窃时,明知道不对仍然要抄袭剽窃,这样学术不端行为完全是主观意识明确的明知故犯,属于有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

(4)侥幸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侥幸心理人人都会有,只是比较脚踏实地的人不太会在意自己的这种心理,他们更看重自己在实干中取得的成就;而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大学生中不乏存在侥幸心理较重的学生,他们自认为在考试中作弊、在作业中抄袭、在论文中造假不会被发现,心存侥幸的躲过检查和惩罚,特别是在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学术不端问题惩处力度较小的情况下,这样的投机取巧心理得以极大滋生,成为了繁殖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

大学生的个人主观因素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学术能力和侥幸心理都会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术失信,因此可得出假设一:

2.2 环境因素

(1)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不良影响已经在很多研究中得以验证。大学生虽然身处“象牙塔”,依然免不了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就已经被灌输和熏陶得只认名利不认良知,导致很多大学生失去了道德底线,内心没有了畏惧。社会不良风气、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从思想上对学术不端采取接受和认可的态度,从行为上对学术不端采取包容和趋同的做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校园内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屡查屡犯。

(2)同学影响。同学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关系最密切人。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自我意识最强,同时最需要被认同的阶段,大学四年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共同学习生活,来自同学和伙伴们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家庭成员的影响。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周边同学存在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学术不端行为,而且这些不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甚至这些作弊抄袭的同学还从中获得了利益,如获得好成绩、顺利通过考试等,慢慢地这样的不端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捷径”,就会被认可和效仿,最终造成了“坏学生”越来越多,“好学生”越来越少。

(3)教师影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他们是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者和把关者,也能成为助长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推手。现实中,教师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自身缺乏诚信意识,自身就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给了学生反面示范,学生看到老师都公然抄袭剽窃,那学生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另一种是教师缺乏责任心,对大学生的学术行为视而不见,主观上纵容了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最后一种是教师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一定的甄别能力,在学生提交了存在剽窃抄袭内容的作业后,无法鉴别和判定,导致了学生投机取巧心理日趋严重。总之,在学术诚信教育上,如果教师能够严以律己、谨慎治学,就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反之,教师对学生的放纵会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

社会风气和来自同学、教师的影响,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既有积极的遏制作用,又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可得出假设二:

2.3 组织因素

(1)管理制度。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除了网络学术资源丰富且易获取易抄袭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缺少规范而有效的监管制度。目前,各大高校对考试作弊问题的监管已经非常重视,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但对作业或论文的剽窃抄袭问题的管理制度还不成体系,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的学生无视校规校级,甚至是钻制度的空子,造成了学术不端行为日趋严重。

(2)惩罚措施。目前,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如考试作弊取消学位,抄袭作业取消考试资格等。这些惩罚措施的力度不能说不严格,但是仍有很多学生以身试法,每年的大小考试和毕业答辩中,都会发现有作弊和抄袭的学生。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惩处力度不够,不足以让学生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首先是“量刑”过p,也就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应处罚程度不够,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其次是在实施惩处的过程中心存仁慈,为了学生今后的前途着想,尽量不处罚或减轻惩处力度,尽量不采取行政处罚,让学生感到“雷声大雨点小”,无形中削弱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学术培训。和欧美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学术训练少之又少。上大学之前,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内容基本和学术研究不沾边。上大学之后,大学一年级几乎全上英语、高数、政治等基础课,大二才开始接触专业课,专业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式学习的多而主动钻研的少,缺少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大学四年下来,撰写毕业论文成为大部分学生首次接触“学术研究”。让从没有研究基础和经历的学生写本科毕业论文,还要达到获得学士学位的相应研究水准,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道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又快又方便的解决办法就是抄袭或找人。

(4)诚信教育。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在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不光是为了防范和杜绝学生作弊、抄袭现象,更是为了让学生从行为上诚实守信,正直做人。诚信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是否能够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错误和危害?大多数研究者和管理者都认为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它是与社会不良风气的对抗,大学生在受到社会负面影响的同时,诚信教育传递给学生的是正能量(图1)。

3 结语

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探究影响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大学生学术管理和制度革新,为防范和减少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解决思路。

*通讯作者:汪蓉

参考文献

[1] Xin Guo.Understanding Student Plagiarism: An Empirical Study in Accounting Education[J].Accounting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11) Vol. 20:17-37.

第4篇

关键词:道德;法律;集体无意识;社会心理

作者简介:张启江,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李培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一、问题及其研究视角

“德法之辩”一直是法学与伦理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之一。究其实质,它是人类在借助于法律与道德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辩,即将道德与法律作为可供选择的手段与工具之际,在形而下层面所出现的如何配置和建构合理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在形而上层面的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模式的争辩。争辩的产生、进行与拓展虽受制于诸多因素,但因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往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因为对于个体而言,总是先天地置身于其祖先所创造出的文化价值体系与结构之中,由此而形成了具有同质性的“行为情结{1}”,凝聚成了具有影响整体行为选择倾向的社会心理,从而在“德法之辩”命题上,表现出是崇尚法律,还是迷恋于道德之治的不同选择。

社会心理,它是一种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对社会成员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带有共性支配力量的强大心理因素,往往通过以“行为情结”为内容的集体无意识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试图再现、无限趋近于自身的祖先之行为惯性与思维习惯,表现出行为上的顺从与认同,并由此影响我们在选择道德与法律作为国家与社会管理手段上的意愿,更为重要的是这往往是我们遵守法律、认可道德对自身行为具有的约束力一种心理动因。正是基于此,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确保遵从规则方面,其他因素如信任、公正、信实性和归属感等远较强制力为重要{2}。所以,以社会心理的视角来诠释“德法之辩”命题,需要客观地还原它所蕴含的内在规定性及其价值,探究支撑这一命题的社会心理要素的形成及其影响,以此来呈现法治社会合法性的心理结构,这不仅摒弃了价值优劣的主观臆断,而且可以忠实地呈现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社会心理特征,以期在社会公众心理层面上实现传统与当下的沟通和对接。

二、从顺应自然到凝聚共识:“德法之辩”的社会心理形成

在“德法之辩”命题之下,是重法抑德,还是德主刑辅,无疑是人类的主观设计与期望,它来源于我们的先祖在面对客观生存环境时所形成的集体认知与整体行动。当然,这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则是他们追求善生活、良秩序的生活经历。对此,虽东西方路径不同,方式各异,但均是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其生存智慧来呈现“从集体意识到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形成进程。事实证明,“文明是‘一种遭遇的结果’,是‘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应战’中诞生的”{3}。因此,如何“迎战”来自于特定自然环境的“挑战”就成为了东西方文明诞生之初面对的第一道命题,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社会心理特质形成的重要历史关口。

1. 西方“良法之治”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古希腊为例

在古希腊,其先民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了一种理性认识自然运行规律的社会氛围,由此,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社会日常生活方式与环境――陌生人之间的商业贸易。客观上,对人性利己甚至贪婪的假设与防范便成为了国家与社会管控理论的逻辑基点。因而,对人性贪婪的合理控制就成为了他们创设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机制的出发点,而该机制得以产生并正常运转,人性恶的主观假设则是不可或缺的逻辑起点,所以它不能依靠在“熟人社会”中发挥效用的“以情动人”自律性的伦理道德,而是多种利益冲突与妥协下所形成的、凝聚了多数人意志的法律。

所以,为了构造一个正常的生存环境与秩序,在维护社会或城邦秩序的手段上,古希腊人更青睐于法律,而非道德;更依赖于理性,而非人情。因为他们相信“法律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等理性特征,可以避免社会治理中非理性因素的混入,能够防止人的感情用事和偏私。”{4}究其原因,这一选择无疑是基于生存实践而形成的一种集体认知与整体行动。为此,孜孜以求的践行这一认知理念,如城邦的民主共和制度――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与执政官选举等。

可见,在如何应对客观生存环境的历史进程中,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所建构的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的模式则是良法之治,其后,历经中世纪宗教近千年的熏陶与洗礼,从而在“德法之辩”命题上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内容则是法律乃不可逾越的上帝之旨意。由此确立了西方社会在“德法之辩”命题上的基调与方向。

2. 东方“德主刑辅”社会心理的形成――以中国为例

相对于古希腊人对法律之治的矢志不渝,古老的中国却钟情于伦理,迷恋于道德。这缘于孕育中华文明的自然条件与古希腊文明完全不同。在生存的自然环境上,适宜农耕的自然环境特征明显:相对隔绝的地理特征、辽阔多样的生存空间、温湿为主的气候条件。因此,生存环境基本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家庭式的小农经济。所以,只要一家老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动,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保证一家老小的生存。这就在获取生活资料上形成了以一户一家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存机制。此种生存方式由此塑造的个体角色并不是国家公民,而是家庭成员;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宗法式的网络,社会结构则是家国同构的模式;构造的社会关系网也不是一个陌生人的场域,而是熟人的伦理世界。因而,在选择维护社会和国家秩序的手段与方式上,与古希腊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遵循“家”的逻辑,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会被斥之为“无父无君之禽兽”。由此,社会关系的内容与结构只可能在血缘关系中的得到诠释,在人性善的主观假设上得以确立,也只有在人伦情理中获得真正的内涵,而绝不会在人性之恶逻辑中得到解读。

那么,在此之下,阶级消纳于伦理,国家隐没于社会。道德固然不能消除社会矛盾,但得以凝聚成稳定的社会结构便完全取决于道德的力量{5}。为此,人伦之情理则成为了包含法律在内的所有行为规则理应彰显的精神实质,道德之恶等同于法律之罪则是自然的逻辑推演。所以,情、理、法融于一体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模式则是水到渠成的选择。所以,不难理解,中华文明为何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家天下的道德文明史,而不是犹如西方那般崇尚法律的理性主义文化传统。

至此,在生存逻辑的维度之下,“德法之辩”这一命题在东西方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内在规定性,一个是需要借助于法律来稳定主要由陌生人交往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与秩序,而另一个则是始终需要温情脉脉地道德来安抚处于小农经济模式中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温情,所以,因为东西方在治国理政与社会管理模式上便形成了不同内容和价值取向的社会心理。“对于每一民族来说,它所处的地理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这个民族的文化以巨大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不变,它对于一个社会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恒定的,……它并不直接地参与到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之中去,而只是给人类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真正舞台’和‘表演的场地’”{6}。但由此而搭建的“舞台与场地”却决定了即将上演的戏目的类型――尚德抑或重法,也决定了置身于舞台之上所有角色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从主观认同到客观行动。

三、从主观认同到客观行动:“德法之辩”的社会心理影响

囿于生存环境,主观上的整体性努力――集体意识(即集体认知)一旦形成,并经长期的生存实践便沉淀为一种同质性的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而“沉淀本身包含着内化(心理)和外化(历史)两个方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不过是外化了的心理,心理不过是内化了的历史{7}”。因此,一个民族早期的实践性生活经验与方式往往以一种巨大的历史惯性力量从心理层面上影响着她的子孙后代,并影响着他们“定纷止争”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与国家治理的模式。

1. 在“德法之辩”形而上层面的影响――以国家立法创制与调解制度为例

内化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变,就是把别人的或者是社会的观念、行为、评价等事物融合进自己的心理或者行为中去。{8}所以,在诸多个人以及社会矛盾解决的思维逻辑上,我们习惯于在道德话语的逻辑延长线上进行,都试图将这些问题转换成道德问题。哪怕是同质性的社会心理――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力所赖于栖身的社会客观环境因社会发展或转型而不复存在了,但它却仍以一种道德意义世界的景象停留在社会成员的意识结构之中。所以,我们始终对“包青天式人物”的出现充满期待,也始终对通过“上访及其调解”{9}的渠道来解决问题方式在心理上存在依赖,且并非只是一种局部的或单个个体的,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心理诉求。

那么,如何满足并通过合理的渠道疏解这一社会心理诉求,则是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一般而言,国家的立法行为并非是在创造发明某种法律制度,恰恰相反则是在表达和疏导具有同质性社会心理的行为。所以,“立法者应该……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10}为此,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国家机构――国家局,制定了专门的法规――《条例》,无不是为了回和承载这一社会心理诉求。那么,究其实质,无疑不是用现代的法律来规范自古既有的“拦圣驾,告御状”的社会现象,只不过是载体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上内容并没有改变。除国家制定《条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同样是国家通过立法的渠道来将长期留存与普通民众心中的厌讼、贱讼的心理进行了合理疏导和表达的又一举措。在“以和为贵”的社会心理支配下生活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对通过调解方式进行定纷止争的模式一直关爱有加,因此,为调解制度的存在和完善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心理平台。

2012年10月9日,我国首次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所统计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中国有人民调解组织81.1万个,调解员433.6万名。调解纠纷893.5万件,调解成功率96.9%;全国法院调解民事案件266.5万件,调解撤诉案件174.6万件。可见,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中国司法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的作用及其社会认同度更是不容置疑。所以,无论是,还是调解,如果我们就此进行溯源性追问,它们无疑是中国传统社会“情理法”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与再现,因而,当下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来表达和疏解此种社会心理诉求,不仅让社会公众实现了内心认同上与传统的对接,而且增加了文化上的归属感。因此,与调解制度便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从而在当下的定纷止争模式之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见,以集体无意识形式潜藏在社会成员内心之中的心理诉求,与其说它是一个民族生存经验的沉淀以及生活方式的坚守,还不如说它是一个民族子孙后代协调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话语规则。所以,在“德法之辩”形而上价值维度之下,仁政模式下的德主刑辅之于东方所具有的独特的心理期待与认同。因为以集体无意识方式所表现的社会心理内容,它在一个民族心灵上打下的烙印,往往以一种隐形的同质结构性的强制力默默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甚至是未来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架构,并由此将隐形力量转化为客观的制度构造。因此,在这一隐形的、惯性力量的作用之下,东西方历史上便构造出内容迥异的社会及其国家治理模式――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进而,各自在“德法之辩”形而上的价值维度上的差异性也同样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模式的理论建构和论证。所以,在西方,从霍布斯、洛克到孟德斯鸠、汉密尔顿与麦迪逊等一大批思想家都以人性恶的社会共识来作为政治与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而东方的中国,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将人性之善逻辑之下的“内圣必外王”作为了政治制度的内在规律。最为重要的是,此种理论的假设与构造通过文化传承所形成的话语在社会中的反复激荡,不经意间激活并试图强化着沉淀在社会民众内心深处的此种行为情结与心理诉求,而此种话语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由此而将以集体无意识形式存在的社会心理所具有的隐形之力转换成显性的社会集体行动,这简直就是一个理所应当之必然性的结果:所以,为何我们仍然对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模式“德治”念念不忘,而西方却始终坚守法律的理性之治――一切皆归于法。因为“德治对于我们,不仅意味着曾经的治式(传统德治)与传统(德治传统),且意味着当下的治式选择(以德治国方略),传统德治、德治传统与德治的当下治式间确乎存在某种生命意义上的关联,而它们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对于国人说来在某种意义上带点儿‘情结’的味道”。{11}

由此,在“德法之辩”形而上的维度之中,西方从尚法到良法之治,始终保持着对权力的高度警惕。因为他们坚信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12}而在东方,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路径所成就的“内圣则外王”之道则成为了获取政治权力及其稳定运行的不二法门。

2. 在“德法之辩”形而下层面的影响――以亲亲相隐和宽严相济制度为例

在“德法之辩”形而上的层面,因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往往是呈现的是现代文明观念与文化传统价值之间的对接、冲突与整合,而在“德法之辩”形而下的维度之中,则是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表征这一对接、冲突与整合的具体内容。

(1)现代“亲亲相隐”法律制度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众所周知,亲亲相为隐,是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典型制度与原则。它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为它演绎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的情感逻辑:法律如始终关注人性中合理的成分,那么,它的生命力将亘古不衰。而大义灭亲,虽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倡导的司法观念与政策,但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发现它虽可以将违法犯罪行为逼上绝路,但却违背了人之常情,它剥离了家人之间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联系。所以,大多数人并不认同。2010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在《量刑的抉择:“大义灭亲”还是“亲亲相隐”》一文中刊载了一组对“大义灭亲”民意调查数据:认同的为31.80%;反对的为29.39%;矛盾的38.81%。可见,在该问题上,持反对意见与持矛盾的心态的,占到了受访者近70%的比例。那么,从国家立法层面上而言,是继续坚持大义灭亲,还是与传统的亲亲相隐价值观念来对接,来关注和表达社会的心理期待与认同呢?2012年,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便回应了这一社会心理诉求。该法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可见,在某些情况下近亲属可以拒绝作证,为此,通过修改法律摒弃了“大义灭亲”的观念,与中国“亲亲相隐”的传统法律制度相契合,实现了与文化传统观念的对接。如此,将既往焦虑的、矛盾的大义灭亲社会心理完全予以释放与合理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法律制度的社会实效,扫除了法律实施的社会心理障碍。

(2)现代“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司法机关惩罚犯罪,必须实行区别对待,…宽严相济,…,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该《意见》第22条规定:“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因劳动纠纷、管理失当等原因引发、犯罪动机不属恶劣的犯罪,因被害方过错或者基于义愤引发的或者具有防卫因素的突发性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但是,这条规定在“李昌奎案”的处理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该案中,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基于被告人所犯故意杀人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即后用锄头敲打致死18岁的王家飞,并摔死王家飞年仅3岁的弟弟王家红),因此依法一审判决被告人李昌奎死刑(立即执行),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却认为在该案中,不仅被告人有自首情节,并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3万元,且属于邻里纠纷引发,符合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一审量刑失重,故二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可民众并不买账,一片喊杀,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当时,甚至连李昌奎的大哥都以为,这种事,一定是活不了。不难发现,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与民众心理诉求之间出现了冲突。云南省高院欲借此案来改造冤冤相报的传统观念,突出国家对杀人偿命的文化记忆引导和整合,而民众却是杀人偿命、同态复仇的心理诉求,表达的是群体与生俱来的文化情感。所以,哪怕是依法作出的判决,如果与社会心理诉求相背离,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某种集体的不理解,甚至是整体的抵制,因此,云南省高院撤销了二审判决,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结局收场。

可见,通过上述简要的分析,可以明确的是在“对接”与“冲突”之间,但凡顺应社会心理(如杀人偿命)与契合自身“行为情结(如合情合理)”的法律制度则必然会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反之,必将遭到社会公众的抵制。

所以,不难得知,已凝聚成集体无意识形式的行为情结与社会心理,对于我们的行为惯性所具有的整体性强制力并不只是简单地表现为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悄无声息的心理抵抗,而是将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体凝聚并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同质型心理结构的类本质存在式的整体,并通过这一类本质形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构、内容以及处理问题思维上所形成的集体认知,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一致性,所以,我们也就习惯于将合情合理置于合法之前类考量各种制度规范与行为,这几乎成为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四、回归自身:“德法之辩”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

一个国家的治国方略与社会管理模式,贵在有根,贵在合于现实。这就需要关切并合理的表达和疏导社会整体性的心理诉求。因为这一诉求,它以独特的视角透视着一个国家与民族治国方略与社会治理模式合法性的心理认同程度,呈现出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体系运行功效的真实性与实效性。

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并不是一种社会自我演化、内生型的路径与模式,相反,它是一种“自上而下”政府推动式的、依靠近二十年的大规模的法律移植运动而渐趋所形成的共识,因此,以一种隐性力量存在的社会心理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通过“自下而上”的通道自然而然的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得到合理地表达,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被遮蔽了,所以,关注民意,回归社会,将社情民意合理地植入法治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中,合理地疏导和表达社会心理的整体性诉求,以此彰显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规定性,这是“德法之辩”命题的现实价值之所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每个公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认同国家的治国方略与社会治理模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或者借助于外在力量强加于每个人的行为之中,这也就决定了“德法之辩”命题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必须回归自身,最大程度的关注自身的文化传统,合理表达具有同质性的社会心理诉求。

注 释:

{1}心理学研究认为,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它表征的是个人无意识重要的特性,即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从而构成“情结”,它犹如一块磁石,将相同或类似的经验吸附在一起。“情结”来源于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与种族的往昔生存经历相联结。参阅(美)C.S.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陈维政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5月,第35页。

{2}(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7 页。

{3}(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末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74页。

{4}卢建军:《法治理想与“法律神话”的悖论―――兼论西方法治思想发展中对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态度》,《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5}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一个法社会学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123-124页。

{7}冯川:《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8}转引自王兆辉:《道德内化中的个状态分析――以道德知、情、意认同与否为视角》,吉首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9}张梅姿、贺志明:《无讼的价值取向与调解制度的法律传统》,《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83页。

第5篇

日益繁多的互联网产品慢慢占领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户所面临的任务复杂度也随之增长。我们需要一种合理高效的解决办法。文章试图分析归纳人的潜意识行为对交互设计的影响,通过探寻潜意识的起源,分析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全面的了解其在直觉化交互设计中的价值,达到优化用户认知能力、节约学习成本、使交互设计更加贴近用户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潜意识行为;交互设计;行为分析

交互设计中的潜意识行为,间接折射了人和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关注产品功能的表现、用户的使用习惯、操作认知,反馈在物的状态上,形成闭环。设计功能表现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用户的正确认知,还有与产品的互动。因而对潜意识在交互设计中的研究,本身是一项对设计行为学的研究。对潜意识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使设计贴合用户心理预期,亦或是利用潜意识对用户进行适度行为引导。人的思想行为受到社会文化、成长条件等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认知程度的限制,本质上带有感性的特点。而笔者认为设计是理性思考后的感性决定,这是由于交互设计本身的虚拟使用环境所造成的,具有不受物理逻辑限制的特殊性。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有必要分析思考人的行为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其实是人在造物,而使用对象同样是人,通过对人意识和行为的思考提升设计体验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一、潜意识在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

(一)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在交互设计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的注重用户体验,由体验构成的新型经济模式中,用户对于产品的感受不仅仅限于实体商品,而是一种综合感受,包括视听、情绪甚至是精神的愉悦度。而唤起这种综合体验感受的载体是产品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潜意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产品交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设计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用户,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活动成为了一大要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交互设计通过合理利用人的潜意识进行行为引导,是赋予产品良好体验的高效方式。潜意识的产生与用户的认知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目前在国内外心理学领域已有很多成熟的相关理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语义差异法,在语义差异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意象尺度分析法,1953日本川喜田二郎博士提出了KJ法等。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Kano)和他的同事FumioTakahashi1984年发表的《质量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MotivatorandHygieneFactorinQuality)一文,确立了KANO模型。在市场学的领域中,关于用户潜意识最著名的理论是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逐渐递增的层级,现已成为行为学的最基本理论之一。

(二)设计领域的研究潜意识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产品,例如对于产品语义学的研究,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著有《不为设计而设计》,从哲学的层面反映了潜意识JaneFultonSuri的《ThoughtlessActs》,等都是人潜意识在设计领域的探索研究。在《ThoughtlessActs》中,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并进行了适当的归纳分类,写出了产生潜意识行为的原因和情况。让后来的设计师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很使用的成就。这些著作和文献都在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就是潜意识行为对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师应当做一个有心人,一个好的观察者。关注生活中一点一滴细致入微的细节。但是,在交互设计和潜意识行为,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目前相关文献资料较少,尚待研究和发掘。

二、潜意识行为与用户心理需求

(一)潜意识行为的概念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潜伏在我们脑中,暂时不为大脑意识所知,很难定性,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去分析它。分析潜意识的行为是折射人意识世界的最好方式。潜意识并不是成年人独有,从我们幼时便伴随我们一路成长。小孩子经常可以不自觉的做出一些举动,不认路也能够自己不知不觉的回家,这些都是潜意识影响行为的体现。交互设计师应该善于发现用户潜在的渴望。其实我们真正要设计的,是用户的行为,是那些不可言说的感受。我们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以及我们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不自觉流露出的行为,形成了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小动作,这些不自觉产生的行为,可以说是潜意识投射在行为上的流露,是人用于平衡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自发行为,设计者抓住这种潜在的需求进行设计,正是我们所谓的痛点设计。日本的很多设计大师讲究一个“无”字。深泽直人主张的无意识设计,原研哉的虚空理念,其实都是对人本能水平的探讨,对精神和意识世界的思考。将一切产品设计都回归本源,契合用户意识层面的需求。喜欢日本深泽直人很多年,他的设计主张“WithoutThought”,强调一种“无意识的设计”,不管是产品简洁的外型,或是消费者直觉的使用,都回归到生活本质的设计出发。这与交互设计中潜意识行为的应用是一样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实现的。

(二)用户心理模型与实现模型心理模型、实现模型、系统模型是用户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在交互设计的领域中,唐纳德诺曼很早也提出了关于用户心理意识的概念,我们称为心理模型,与之对应的还有实现模型。心理模型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用户看到产品之后脑海中对这个产品构建出的一个大致轮廓,“它是一个怎样的产品,我应当怎样使用它,它可以帮我做什么。”如同我们在上文中讨论过的,个体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心智模型,生活经历,心理作用等等因素的影响。复杂的心理结构,基于经验的判断,就是我们对这个产品的第一印象。也可以说,心理模型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预期,不管是功能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用户希望产品能够达成的预期效果。生活中,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看到某样产品,脑海中会电光火石一般勾勒出一幅使用场景、使用方法的画面,虽然也许只有一秒,但这种“只如初见”的猜测是决定我们是否购买或使用它的第一直观因素。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必是向用户正确的传达了它的工作原理,内在构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一般认知构建出一个正确的,完整的心理模型。简单易用的产品大多具有这个特点。实现模型是指我们设计产品时的实际制作流程,运作原理与机制。心理模型与实现模型越相似,产品就越是易用。体验良好的设计一定是不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记忆和学习,靠惯有经验即可完成目标任务。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小心理模型与实现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距离。虽然两个模型之间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的统一,但是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找到折中点,使设计更加贴近用户行为习惯。

三、潜意识行为在交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重复性研究发现,多次重复的行为能够形成一种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性动作。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进行,无需集中注意力刻意为之。心理学上称为:心理的自动处理现象。大脑重复接收外部信息,形成一种类条件反射的作用,“潜意识习得”。一定重复的动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可以产生我们所说的潜意识行为。将这种潜意识加以合理利用,可以高效的节省用户学习成本。在交互设计中,我们常常通过直观而强烈的暗示,引导用户识别设计师所要表达的特征,反复刺激用户的视觉感官,为用户制造记忆点,从而刺激用户不假思索的使用产品。以达到使用时顺畅完成任务目标的目的。

(二)自然经验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物理经验,是一种通用的,被大众接受的群体性社会经验。具有普遍性。交互设计的行为方式,要符合大众习惯认知,也要善于利用这种普遍性的经验,应用到设计中,引导用户。设计中的语义表达,隐喻表征,都是来源于此。交互设计中,我们借用被大家熟悉的经验特征,设计新的交互方式、反馈。对旧事物的特征提取,是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我们需要抓准事物最突出的特征,然后进行重构,突出新设计方案的旧事物特征,让用户能够快速上手。例如我们熟悉的手机上下拉刷新的动作,松开手指页面弹回原位,利用了橡皮筋的隐喻特征,下拉时就像皮筋绷紧,松开时就像皮筋松弛。

四、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情感需求;用户体验;理论研究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有的交互设计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使用者对用户体验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用户体验的概念已将设计的目的从可用、易用扩展到情感、意义的维度,情感化设计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研究者和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成为用户体验设计的新趋势。在此情形下,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极其重要。

1情感化设计概述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对其产生的态度体验。从哲学角度来看,情感是人对事物本质的一种价值观反映;从美学角度来看,情感可以用来诉说人们内心的感受。设计师对产品进行情感化设计,使用户对其产生愉悦之感或共鸣,其主旨是集中使用者的注意力,让其情感爆发,以此提高执行能力。由于产品特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情感化设计在交互设计领域变得十分重要。

2情感化设计研究现状

2.1文献概况

以“情感化设计”为关键词且发表时间在1991—2015年期间的学术论文共有2207篇。从情感化设计各类型学术论文数量统计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关于情感化设计的研究最早出现于1991年,但在1991—2005年期间,我国研究者对情感化设计的关注度并不高,每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基本不超过10篇。自2006年起,关于情感化设计的学术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自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主题。

2.2理论研究

2.2.1国外的理论研究

国外很多学者对情感化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三种:①Desmet教授开发出非口述情感测量工具,并基于自身的情感系统,阐述了产品是怎样产生情感的。②Kansei教授的工程科技理论。他的这一理论采用工程科技方法研究人类情感与事物外部特征之间的关联。③美国诺曼教授提出的“三阶段”观点。诺曼教授指出,情感化设计分为以下3个阶段:①天性阶段。指人对事物的直观感受。②举止行动阶段。指人在运用事物时的感受。③思考阶段。指在前两个阶段的影响下,人的素养、内心深处的想法等混杂在一起时的综合性感受。

2.2.2国内的理论研究

情感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今,我国的情感化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方面有所欠缺。情感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领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随着新设计哲学的兴起,产品设计的形式不再单一,情感化设计也成为一种必然,将人内心和思想上的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已成为设计的新思路。关于情感化设计,目前我国并没有得出明确、统一的理论,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2.3应用研究

2.3.1造型功能方面

情感化设计的运用非常广——不仅被运用于数码产品中,还被运用于家具、汽车等的制造中。从中外很多相关资料中发现,情感化设计多被运用于各种产品的外形和使用上。实用功能和外观造型均会带给用户不同的内心感受。就功能方面的情感需求来说,如果基本功能需求得不到满足,用户容易产生失落等消极情绪;就造型方面的情感需求来说,外观造型越好看的产品带给用户的消费欲越强。

2.3.2用户体验方面

情感交互在产品中的体现是无意识,可以提高用户体验的愉悦程度。这种改变在设计的每个小细节中都有体现。情感化设计从停留在对现有产品的功能体验上,逐渐转变为注重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需求。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情感化设计是未来用户体验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3情感化设计的研究目的

3.1以物为中心

目前,移动应用产品层出不穷,如何在众多的移动应用中脱颖而出是设计师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产品的持续进步,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苛刻——以更高的情感需求来获取利益。因此,对于移动应用来说,情感化设计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注重情感交互设计是打败其他产品的有利武器。

3.2以人为中心

用户对产品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它的高质量上,还体现在情感的互通上。产品与用户间会产生感情上的互通,有吸引力的设计更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持续关注,通过强大的视觉色彩、有趣的跳转动画,或者通过细节元素拉近与用户间的情感关系,获得更高的用户参与度,提升用户体验度。为了使用户使用产品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设计师在设计时应注重思考不同情境下用户的情感需求,使用户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感受到产品带来的不同情感。

4总结

不同用户在交互行为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自我情感意识,且对产品的情感解读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产品的情感设计变得非常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情感化设计也将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设计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有助于设计师研发包含更多情感的产品,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作者:肖源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素质教育;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87-01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但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出来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着手。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通过加强对创新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的转变,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一、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一个要求学生“唯书、唯上、唯师”教师,一个对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都视为“不务正业”的教师,一个不鼓励、不提倡 、不允许学生学习教材以外的内容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生物教师首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课堂中要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思维本身的要求,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发散思维的训练。积极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例如:开展小实验、小竞赛、小论文等活动。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都能自觉不自觉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生物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作出的贡献。例如,讲完“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后提问:“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①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故树下温度较低;②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故树下空气新鲜;③树叶能阻滞尘埃,过滤空气,故树下空气清洁。又如,在“动物的个体发肓”一课,学生对个体发肓的起点不是很清楚,有人说是婴儿,有人说是胎儿,因学生对自已是怎么来的从小就充满疑问,这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试管婴儿的知识,这样很自然地就让学生明白其实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就已经意味着一个小生命的开始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对这部分知识不再困惑了。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去走”的著名观点。我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力求做到这一点,具体做法是:对于一些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方案,优化最佳方案,使问题圆满解决。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模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不要觉得麻烦,不要觉得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耽误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等,就是对学生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研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例如,初中生物实验,关于用菠菜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结构中,需要用到菠菜叶,以前,都是我和实验老师为学生准备好,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计划让学生去实验,开始似乎显得有点乱,但一段时间后,我吃惊的发现学生所用的材料百花齐放。有的学生用的是槐树叶;有的学生用的是天竺葵叶;有的学生用的是韭菜叶;有的学生用的是迎春叶……,学生们自己得出了结论:用菠菜叶不容易看全叶片结构的全部,经过改进后,用迎春叶所做的临时装片效果更好些。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许多。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教学方法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学情;二是宏观教学方法与微观教学方法的统一。现谈谈自己怎样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更好的进行生物课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

2、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辩明是非,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优势;“优势互动”奖励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00-02

一、集群选择的“优势互动”奖励模型

集群是如何通过企业的行为来构建自身优势并以此反哺企业优势构建的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集群选择的“优势互动”奖励模型,试图通过“优势互动”奖励模型的分析,探讨民营企业参与到与集群优势共建这一良性机制中的激励和约束条件。

1.基本假设

为建模方便,结合民营企业及其集群构成的特点,作如下假设:

假设1:群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对集群竞争优势有或正或负的影响,同时企业也受到集群或正或负的影响;

假设2:企业加入集群前,其行为是孤立的,加入集群是为了从集群中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同时它会依据从上期集群优势中获益性的高低来调整当期的经营管理行为,以构建当期的竞争优势;

假设3:集群当期的优势水平和产生效应的高低,取决于群内企业的资质和上期行为,资质越高、上期行为越规范和协调,集群当期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假设4:随着企业的不断加入和成长,集群实现成长,地租、劳动力成本升高,群内某些企业的“惰性”和“恶性”等行为会对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产生影响,这些构成集群的负效应,或称“拥挤效应”。企业的“搭便车”或“坐吃山空”的“惰性”行为会影响群内其他企业的积极性和集群优势的提升;不良企业的“赚一票”、“恶性竞争”等行为也恶化了集群环境。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都将导致群内企业竞争能力的损失,我们统称为“拥挤损失”。

2.模型构建

据假设,处于集群中的企业构建自身优势的经营管理行为,无论是否是有意识的均会对集群优势的建设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同时又会受到集群效应的反作用,但企业无意识的行为如果对集群产生正面影响并得到集群的认可,则企业会变无意识的行为为有意识的行为。我们将该过程中,企业与集群互动情况下所构建的优势扣除集群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拥挤损失”的剩余,看做集群对企业行为的认可,并奖励给企业的一种“额外优势”,用公式表示为:

S ti(Lc)=E ti(Lc)- F ti(Lc) (1)

式中,S ti(Lc)――t时期在优势水平为Lc的集群c内的企业在互动过程中所获取的额外优势;

E ti(Lc)――t时期企业i在优势水平为Lc的集群c内与集群互动过程中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Fti(Lc)――t时期企业i由于集群c中的负面效应而遭到的“拥挤损失”;

Lc――集群c的集群优势水平。

当S ti(Lc)≥0,出现正的剩余,具有净优势,即企业的行为提升了自身优势,并对集群产生正向影响,且得到集群的肯定,企业愿意继续保持或改进既有的运营方式,以扩大S ti(Lc);

当S ti(Lc)<0,出现负剩余,没有净优势,企业在互动过程中遭到损失,获利为负,企业选择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方式、离开集群或为集群所淘汰。

式(1)表明群内企业所获取“额外优势”的多少,与集群优势水平的高低有关。企业会依据“额外”优势的额度和获取方式来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和是否留在集群中。企业所获得的这种“净增优势”作为集群对企业良的一种奖励,因此,我们称该模型为“优势互动”奖励模型。

二、“优势互动”奖励模型的原理分析

集群的优势源于并进一步影响群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因而作为整体的集群和作为个体的企业优势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对集群和企业都有利的行为才能既保证企业优势的可持续性又保证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但二者对行为的利益判断标准不同,集群是以整体利益为重,而企业则以个体利益为重。由此,我们需探究:①集群为何对企业具有吸引力;②群内企业行为的约束条件。

1.集群具有吸引力的前提条件

假设i企业在t-1时期其经营管理行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为Eit -1 (Lc),n个在该地区集中并相互交流、合作的企业在该时期构成的集群优势Eit -1 (Lc),为各企业优势的简单叠加和由于聚集而产生的“聚集效应”系数Art -1 的乘积,即:

Eit -1 (Lc)=Art -1 ∑Eit -1 (Lc)(2)

假设i企业在t时期其经营管理行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为Eti(Lc),n个企业在该时期优势的简单叠加∑Eit(Lc)为t-1时期∑Eit -1 (Lc)的mt倍,其中mt称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倍率,即:

∑Eit(Lc)=mt×∑Eit -1 (Lc)

则在t时期,n个在该地区集中并相互交流、合作的企业在该时期构成的集群优势Et(Lc),为各企业优势的简单叠加乘上因聚集而产生的“聚集效应”系数Art,即:

要使得集群c能持续地为群内企业提供更多的群体利益,必然要求集群c在t时期其所具备的群体优势不小于t-1时期所具备的群体优势,即集群“成长系数”

其中rt-1=rt-rt-1(6)

2.群内企业行为的约束条件

集群优势的增长源于企业的贡献,同时又利用既有的优势资源回馈企业。在分析了集群与企业整体间的关系后我们还须进一步分析集群与群内单个企业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对其的约束和引导方式。为此,我们进一步分析式(1)中的各要素。

(1)E ti(Lc)项。依据前述假设,我们知道:

E ti(Lc)=W ti×E ti(Lc) (7)

其中W ti为依据企业上期对集群优势的贡献额度确定的当期集群优势的分配系数,。

i企业在集群c中当期的分配系数W ti,可看做企业i上期构建自身竞争优势的行为对集群优势产生影响的系数(kti-1≥0)乘上期企业i在集群中的优势与上期集群优势总体水平的比重,乘以表示i企业当期在集群中获得的“额外”谈判筹码r ti(r ti >0),即:

(8)

将式(4)、(8)带入式(7),整理得:

=(9)

企业i在t期的竞争能力如果小于t-1期的竞争能力,则企业i不加入集群或为集群所淘汰,因此有:

(10)

(2)Fti(Lc)项。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加入和集群的成长,群内企业构建自身优势的难度会增加,表现在:(1)土地价格的上涨率p ti(p ti>0);(2)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率q ti(q ti >0);(3)其他企业行为的负面影响率s ti(s ti >0);(4)政策支持强度I ti(0<I ti<1);(5)竞争力损失化解系数V ti(V ti >0)。综合以上因素,有:

=

(11)

(3)整理各项。将式(9)、(11)带入式(1),整理得:

(12)

集群优势能伴随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发展,并引导企业沿着集群发展需要的方向进行,必要条件是给予企业的“剩余”优势为正,即>0,故:

>0 (13)

由式(10)可知,>0 ,所以:

<1 (14)

即企业i应合理和充分地获取和应用集群资源,降低对集群某些资源的依赖性,并能形成一套有效的预防机制,以应对集群和群内其他企业带来的负面风险,充分降低因聚集而形成的各种“拥挤损失”系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优势互动”奖励模型的建立,不仅为研究民营企业入群和入群后在优势共建方面的行为动因提供了分析思路,同时也为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群内企业的行为提供了启示:①改善集群内部结构和软硬件环境,增加集群的“聚集效应”;②搭建企业信息交流和协作平台,加强企业自有竞争力的培养,改善其在价值链体系中的位势,提高企业的群内谈判筹码r ti,为企业贡献系数k ti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③增加政策提供的层级性和支持强度I ti,从而降低(1-I ti),补偿不同层级企业因土地、人才以及集群某些负面效应带来的损失,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商学院

第9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影响优化

我国有品种繁多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鲜明的音乐风格,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尽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与保存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而解决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教育。

一、音乐教育母语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语言,这种不同体现在旋律要素、节奏要素,以及文化价值上,这是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立足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就是指在民族音乐的根基上创造音乐学习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从多层次的环境中接触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以母语为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生活在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中,这是柯达依音乐教育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目前音乐教学的应有的原则。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校内外各种因素,笔者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相互交集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学习效果。家庭音乐环境是指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物质与经济状况,家长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行为和观念,包括遗传因素等;学校音乐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还包括课间的音响环境、其他课堂上的音响效果、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影响等;社会音乐环境主要指学校和家庭之外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的音乐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音乐教育环境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来看,音乐的母语环境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或消除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下面针对音乐母语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母语感觉

目前一些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拥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却极其陌生,他们一味模仿西方的表达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原因是没有在音乐学习初期建立起音乐母语的感觉,使用音乐进行表述情感的时候缺少一个文化根基、一个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尝试创设音乐母语环境,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自己的民族语汇,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意韵、风格,将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环境对音乐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熟悉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上的。”①给学生创造设计一个民族音乐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信息的熟悉程度,继而对学生音乐母语的提高起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能力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学校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音乐和学习母语一样,都是先听、唱,再慢慢体会学习的内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以学母语的方式来学音乐,而不是用认知的方式去学音乐。以民歌作为主要内容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民族音乐体验和了解相关传统音乐文化。

三、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

上文在对音乐母语环境的界定中已经提到,音乐教育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音乐环境、学校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环境。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音乐母语环境,调控教育环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一)营造家庭的母语音乐氛围

家庭是人的最初环境,对一个人母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个喜爱民歌的母亲会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隐性教育,逐渐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当这些民歌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父母对民族音乐的肯定,或者在观念言谈中流露出对音乐的正面见解会影响孩子音乐思想的形成。例如购买民族音乐资料,一定的音乐欣赏设备,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导、潜意识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等。从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亲朋好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

(二)优化学校民族音乐环境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音乐环境,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是优化整个音乐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音乐母语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语音乐教育学生

目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文化市场,民族音乐(包括严肃音乐)受到冷落。而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基础音乐教育,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发挥课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把铃声换成音乐的声音,并且在课间加播音乐,是个很好的尝试,对课堂音乐教学的影响也很明显。教学楼里的音乐家挂图多为西方音乐家,我们应该把导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们的民族文化。

3.加强和其他民族性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育要注重结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去考虑,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书法艺术课上,老师有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曲目,使学生无意识中提高对这些音乐信息的冗余度,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三)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形成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

音乐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来实现的。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是优良的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面对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也可以从广阔的社会音乐生活里接受各种隐性音乐教

育,包括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但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去判断、接受音乐信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呈示一个健康的民族音乐氛围,一个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作为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要努力造就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增强民族音乐的凝聚力,正确处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只有在健康积极的母语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母语的感受和学习,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环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包括母语音乐教育环境在内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社会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母语音乐教育环境,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存在才有条件,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民族音乐这个母语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与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选自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激励机制 重要性 存在问题 完善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一切都离不开对人的潜能挖掘,即对人的有效激励。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1]激励机制,是指为人们从事工作或活动提供行为动力的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2]这充分说明,一个人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成绩主要取决于激励的程度。因此,建立有效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辅导员发挥个人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辅导员个人发展。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这一点毋庸置疑,辅导员队伍建设俨然成为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构建不仅对辅导员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更是高等教育组织完成社会使命的重要环节。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及各高校对辅导员的激励问题一直都比较重视,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制度和政策。当前,各高校的辅导员激励机制主要以职称、薪酬激励为主,以荣誉激励为辅,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等思想及管理者管理知识水平的制约,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激励机制设计和具体措施运用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作目标缺失

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目标缺失。事实上,“辅导员是戴着教师帽子,干着学生的‘保姆’、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3],往往成了“救火员”,哪里需要到哪里,长此以往,没有了自己的工作目标,甚至连工作目标意识也丧失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工部门、人事部门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准,以及院系对辅导员工作目标设置的帮助、引导不够。工作目标的缺失,使得辅导员工作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2.奖惩措施失当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注重较多的是对辅导员的管理,对人才的激励也很少考虑到辅导员的个性需求,其奖惩制度操作性不强,操作程序不规范。(1)表彰奖励往往采用“轮流坐庄”、简单的投票表决或以领导的好恶决定,其结果难以服众;(2)而惩罚更无标准可言,操作有时过于简单,或碍于情面一笔带过;(3)奖惩的物化刺激不够,与专业教师奖励的名利双收和力度之大相比,辅导员的奖励更多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则少得可怜。奖惩措施的失当使得广大辅导员感到有失公允,失去了吸引力,辅导员的激励必然受到限制,奖惩无法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

3.考核评价不科学

辅导员的工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其工作内容很难量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核难度很大,缺乏具体有效的操作办法,很多高校的年终考核基本上丧失了激励作用。因此,绩效考核不科学,会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做不如会说”等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对辅导员激励作用的发挥。

4.竞争氛围缺乏

很多高校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忙于应付各个部门、领导交办的工作。学工部们和院系由于认识问题或是出于对辅导员减压的考虑,很少设计和组织针对辅导员的竞赛活动,使得竞争很难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

5.领导行为失范

很多高校的领导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思进取,宽以待己,严以律人,没有应有的素质水平,不能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于是辅导员有样学样,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影响。领导行为的失范对辅导员激励产生了副作用。

6.先进榜样失效

因为很多优秀辅导员都是通过不科学、不规范的形式产生的,所以不具有代表性,也没有很特别的地方让其他辅导员进行效仿。即使出现这样的优秀辅导员,学校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加以宣传,或组织交流学习,榜样的作用不能得以体现。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建议

1.目标激励

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称为目标激励。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由期望理论可知,个体对目标看得越重,实现的概率越大。因此,要通过引导,帮助辅导员设置合理、可行的、与其个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目标,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相结合,明确工作任务,同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以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奖惩激励

奖惩激励是奖励激励和惩罚的合称,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奖励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或批评,使人消除这种行为。惩罚得当,不仅能消除人的不良行为,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奖励是一种强化手段,奖励是对人行为的肯定,是正强化,可直接激励。而惩罚是对人的行为的否定,是负强化,属间接奖励。奖励的心理机制是对人的荣誉感、进取心理,有物质和谨慎需要。惩罚的心理机制是人的羞怯、过失心理,不愿受到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

要使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各高校应完善和健全奖惩制度,制定严格奖惩细则,做到奖功罚过、奖勤罚懒。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物质奖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成就激励等方式,来强化辅导员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惩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批评、检讨、处分、经济制裁、法律惩办等,对犯了错误、工作不认真负责甚至造成责任事故和不良影响的辅导员应予以处罚。

3.考评激励

考评,是指各级组织对所属成员的工作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定,通过考核评比,即时指出职工的成绩、不足及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现代人事制度的影响,考评激励越来越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方式。

为了让考评激励发挥最大的作用,对辅导员工作业绩进行正确评价,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和表彰,是满足其成就需要,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科学绩效考核制度,对辅导员的考核内容量化,制定全面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并通过集体考评、个人自评、学生考评等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评比。[4]

4.竞赛激励

竞赛在组织内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竞赛及竞赛中的评比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意义。竞争与评比的心理学意义:(1)竞赛与评比对动机有激发作用,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2)竞赛与评比能增强组织成员心理内聚力,明确组织与个人的目标,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3)竞赛与评比能增强人的智力效应,促使人的感知敏锐准确、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良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操作能力提高;(4)竞赛能调动人的非智力因素,并能促进集体成员劳动积极性的提高;(5)团体间的竞赛评比,能缓和团体内的矛盾,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建立一套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气氛,设计并组织合适的竞赛活动,对调动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极为重要。

5.领导行为激励

领导行为通过榜样作用、示范作用、模仿作用等心理机制激发下属的动机,以调动工作、学习积极性,称为领导行为激励。领导的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权威是暗示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领导者良好的行为具有权威性,使下属很快受到良好影响。领导者的行为通过模仿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更多的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的综合模仿,下属对领导的模仿营造了良好的激励氛围。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培训,提高领导自身和素质管理水平,规范领导行为并进行监督,为辅导员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学习领导的长处,有效地激发辅导员的个人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6.榜样的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对榜样者自己及对先进人员、一般人员、后进人员都有激励的心理效应。对自己是一个压力,对先进者是一个挑战,对一般人有激励作用,对后进者能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榜样应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能使大家产生敬仰的心情。通过科学规范的考评树立辅导员队伍中的工作典型,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给予更大力度的表彰,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让其他辅导员看到希望。应注意:(1)实事求是地宣扬榜样的先进事迹,激发辅导员产生学习榜样的动机;(2)引导辅导员正确对待榜样,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榜样,学其所长。

四、结语

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构建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对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水.管理心理学(第4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1.

[2]阎培金,王成.企业人力内控精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4:110.

[3]汤琳夏.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一个设想方案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容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向着信息化教学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也是组成现代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教学信息并能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传输,教学媒体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由于它的跨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交互性、多种信息形态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能在教学中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学生既可通过媒体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其一、引领合作互动,激活教材图文

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如:电影、录像、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来呈现,那么教材中的静态图文就会被激活,课堂容量就会增大,变得信息丰富,趣味昂然,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尽量做到“活”、“美”、“广”三个字。所谓“活”是指图文的再创要灵活,既忠实于教材原有设计,又不受其束缚,其内容可以合理取舍,大胆增删,只要能更好地服务于教材与教学就行。所谓“美”是制作的课件要美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所谓“广”是指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多设计一些discussion, action, report 等教学任务,引领学生互动、合作参与,真正使知识应用于行动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教师可以根据课型和内容不同自行设计一些趣味小练习。例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复习单元中,我设计了一组单词的归类练习。点按“动物”并将它们拖入到相应的“单位”中,如果是正确的,“职业”就停留在“单位”的下方,并马上听到音箱里传出的一阵掌声,否则,“动物”就会自动落到原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而手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智力得到了开发,他们全神贯注、兴趣昂然地做着各种练习,力争每道题得到悦耳的掌声,而教师则无须开口,只要走下讲台听一听,看一看,电脑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 转贴于

其三、联系生活实际,推进“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焦点是任务的完成,不是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形式是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时,无意识习得的,它是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中完成。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依赖于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以上任务的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紧紧联系着生活实际,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身边场景,设置活生生的生活素材,这要比教师口头表达设置教学任务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可谓一举多得。

其四、共享网络资源,激活课堂45分钟

根据所教知识的特点,“网络课”可以将图、文、声、形等融为一体,创造丰富逼真的文化背景、社会现象、语言交际环境等,使抽象、平面的语言教学变得立体起来。在上网络课之前,为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找寻花费时间,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教师可通过超链接方式组织教学基本信息,提供资源检索,参与书目、相关网站等导航系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重点学习,主动从网络上获取多方位、开放性的知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句型练习,网络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去搜索资料,了解电影的起源、发展、种类,甚至是电影明星的成长故事,赏析经典影片,调查电影院正在上演的新片、好片等。通过一节网络学习课,学生学会了用英文表达自己喜欢的电影,制定周末看电影计划,他们还把在网上学到的知识,做成portfolio,电脑技术好的同学还制作了powerpoint和个人主页。当然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上网络课,否则教学效果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了,教师也就是在“做秀”了。

“视思明,听思聪”。多媒体网络教学集视听于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把生动直观、抽象思维和实践合理地结合,使教师的讲解如虎添翼,学生的学如鱼得水。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言而喻。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中学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从而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素质。

第12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语文;新课程;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机制。以校为本的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教研是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因此校本教研应充分关注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研究的实践性、研究目的的行为指向性、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趋同性。

面对语文新课程,我们的校本教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1. 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与探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新课程理念有关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语文三维目标的落实问题,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实践中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机械地设计课堂活动,甚至使活动语文论文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还不够透彻,有时甚至产生了误解,由于理解出现偏差,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就会对教学活动作出庸俗化的处理。

带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学习方面进行校本教研。

研究专题可以从宏观角度展开,也可以从微观角度进行研讨。宏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微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怎样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制订、练习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等等。宏观角度的校本教研一定 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否则就会架空。

这方面的校本教研一般可采用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形式进行。

2.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

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这方面的校本教研应该尽量从微观角度展开,重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定位和具体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分年级达成问题、语文课程目标的细化描述问题、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螺旋上升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继承与创新(人文性与工具性)等课题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探讨。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用研讨会、教育论坛、论文写作等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否则就会失去校本教研的价值。

3. 新教材研究与探讨从事新教材教学必然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时是无意识的,随意的,而我们所说的校本教研则是要求我们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研究与实践 新教材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总体研究、局部研究、编排顺序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如可以研究新教材的结构问题、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问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苏教版教材的学习专题问题、教材与读本的关系问题、教学顺序安排问题、弥补教材不足的方法问题等。我们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具体研究,包括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研究、课文注释的研究、课文不同版本的研究、单元或专题内课文与课文的关系研究等。

新教材研究与探讨可以采用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集体研讨可以采用备课组交流合作、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活动、论文写作等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教材研究。

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探讨围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极有研究价值 从事语文新教材教学,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制订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进而反思总结,再进行新的实践,一定会有许多成果,关键是我们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进行研究。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宏观层面的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课型研究,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研究,预习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分层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一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反思和研究,甚至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都可以进行反思和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我们的理论支撑,应该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展研究。课堂教学的研究采用较多的是研究性教学、议课评课、个案分析、反思总结、论文写作等方法,围绕一定的内容进行专题研讨、调查学生的教学反应、师生共同座谈交流等也是常用的方法。

5. 课外阅读研究与探讨实施语文新课程,必然会遇到课外阅读问题,这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无法回避 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教材编写者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不能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而是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这方面的课题是很多的,如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引导研究、语文读本运用的策略研究、名著阅读的引导、名著讲座方法的运用、西方现代派与学生的价值观等。

课外阅读研究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进行。要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等进行多层面的研讨,有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到研讨活动中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