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

时间:2022-12-19 05:3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人类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 重要性 方法与途径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反思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1.2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1.3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2.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才。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学的人文属性必定使医学突破以往生物、生命科学的框架,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环境、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对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必然提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起医学教育目标的调整。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面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慈善的爱心,只有与病人充分地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痛苦,真正知晓疾病的根源,更好地治疗疾病。 因此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去治愈病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医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施教者明白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通才教育”,使受教者明白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精神支持、动力源泉。

3.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3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在加强人文教育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内容学习,还要让学生间接的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第2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实现了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超越[1]。新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有生物因素,还包括社会与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医学研究对象必须建立在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上,不能忽视两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学内容及模式与其同步发展,人文相关知识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2]。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对象既决定了其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也表明了全科医学是相当人性化的学科。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既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健康与疾病咨询的服务者、教育者,更是社区居民的朋友。他们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人文素质[3]。因此,加强和改进全科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4]。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科学技术、艺术修养等属于其主要范畴[5]。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并非单纯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医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医学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务,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出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品质的过程。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成为人文医学的精髓。医学的研究范围已由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拓展到生物、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领域,形成一个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和关注的重点[6]。

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学科。由于全科医疗能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在卫生经济学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虽然与专科医师一样,全科医师也属于临床医学人才,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于一体,服务方式更加强调人格化、连续性及综合性[7]。作为一个承载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学科,全科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征。在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时,全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全科医学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医学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医学的精髓。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但由于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8]。例如为了能够尽快到社区工作,全科医学培养中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不足。此外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校园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9]。

3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对策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确定适当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在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根据我国医学发展现状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确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以人文知识教育为起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对医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认识,提高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要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关爱,热爱生命、尊重患者、追求和谐、讲求公正。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保障患者的医疗权利、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满腔热情地关注、关怀和关爱患者,成为能扎根于基层、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

3.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思考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全科医学的人文属性,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3.2.1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人文课程体系包括以下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如《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如《电影欣赏》、《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等)、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体育舞蹈》、《应用写作》)等。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充分兼顾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

3.2.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0]。第一,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第二,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既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进一步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立志成才的决心。第三,定期举办医学人文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阔眼界、增长才干。#p#分页标题#e#

3.2.3加强人文社会实践建立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接触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生志愿者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家教服务等社会实践,使得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国情民情,从内心滋生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患者的人文精神。

第3篇

关键词:人文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就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而言,合理的培养模式要以合理的培养理念为指导,而培养理念的合理与否,取决于其能否准确把握并及时回应医学进一步发展的新趋向。

一、人文医学:人类医学发展的新趋向

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医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审视医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医学经历了原始医学(神学)、经验医学、现代医学(生物医学)以及当前正在悄然兴起的人文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四个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近代化之前,支撑人类医学发展的动力主要局限于神学迷信的启示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300余年间,古老的医学才渐渐摆脱了神学迷信的误导以及狭隘经验主义的束缚,走上了重视实证研究的医学发展道路,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形成并很快突显出来。生物医学模式建立在生命科学基础之上,坚信任何病变都可以在生物的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等方面的形态变化或化学反应中得到体现,并且能够认清导致这些变化和反应的特定原因,进而对病变组织提供针对性的高效疗法。生物医学模式的哲学基础是“还原论”,这种哲学认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是构成一切生物过程的基础,因此,一切复杂的生物过程都能够被还原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事实上,生物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生物医学的知识体系尚难以精确阐释人类及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为人类身体的生物变化过程远非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那么简单;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精神的过度蔓延导致了“科学主义”与“技术至上”在医学领域的肆虐,其结果就是医学领域的科学迷信以及该迷信对人自身的异化:在科学独尊思潮的强烈冲击下,生物医学虽然在对人类种种疾病的抗争中高歌猛进,但却脱离了人性,丧失了人文精神。

医生专注于病人肉体疾病的治疗研究而忽视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治疗效果,医患沟通反而更加不畅,医患关系反而更加紧张。医疗改革只注重医院硬件的建设、医疗设备的改进,却忽视了作为医学主体的人的满意度才是医改成功的根本标志。“人文精神的失落,又带来了医患关系的物化以及医疗行为的商业化倾向、医学目的的失人格化等等。‘只见疾病不见病人’是生物医学的根本特征和危害之源。”[2]众多的研究数据和疾病防治的实践向人们展示,单凭生物医学知识体系难以彻底解释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特别是对于很多非传染性疾病而言,除了生物因素引起外,病人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也是主要诱因,即便是以生物因素为致病首因的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在疾病流行和控制方面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心理等人文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注重全方位关怀人类生命存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即人文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重释医学技术内涵:人文医学对现代医学技术内涵的批判与革新

人文医学理念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现代医学只注重自然技术而忽视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这一取向进行批判和反思的重要结果。时展的局限性时常会导致人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长期以来,人们只认可和推崇自然技术而忽略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这就使得技术观念更加物质化,自然科学技术被异化。正如瑞士哲学家和神学家布鲁纳在谈到缺少人文哺育的现代科学技术时,对技术的异化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技术的每一进步不只是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每一发明均导致相应权力的增长,而社会中权力的每一增长均会导致社会平衡与秩序受到威胁。”[3]歌德的叙事歌谣《魔术师的门徒》[4]的故事可以充分说明他的这一论断。这则故事的大意是:机警的徒弟偷偷学会了师傅用来召唤神灵的咒语,便独自命令神灵帮自己提水,但他还未充分享受自己的得意之作时,便陷入了绝顶的恐惧之中,因为他无法控制神灵停止为他提水,结果他处于被溺死的边缘。布鲁纳提醒现代人:“现代人在自然面前的优势达到了在此之前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是当人们凭借着技术控制了自然,他却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技术,反而愈来愈受技术的控制,为灾难所威胁。”[5]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是这类异化结果的有力证据。这主要表现在,掌握了先进专业技术的医务人员面对患者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生杀予夺”的身份优势,缺乏人文关怀的医生只是机械地运用先进的医疗手段诊治疾病,而忽视患者的精神心理及众多其他需求,在医患对话中没耐心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甚至有的医生乘病人之危故意开大药方、收回扣,对贫困患者倍加歧视。而病人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也骤降,“没有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理解与支持,更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不和谐,医患纠纷增多,医学信誉降低等问题的出现”[6]。医患沟通不畅加重了医患关系的恶化①,甚至发生了病人采取极端措施报复医生的事情,对医生的正常工作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人文医学扬弃了医学技术仅仅包含自然技术的现代医学观点,主张医学技术是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等多重技术包构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医学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7]

事实上,对于一切完备的技术来说,纯粹孤立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都是无以成立的。“在技术门类中,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且所有具体技术都是这三类技术的结合。”[8]对于自然技术来说,必然需要相应的社会技术、人文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社会技术、人文技术要充分发挥其效用,也必然离不开自然技术这一有力的工具。就临床医学而言,医学的对象是社会的人,而人的社会性要求医生不仅要研究健康与疾病,还要研究作为独特个体的病人,更要认识社会规律,正确认识疾病、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医学是知识性、社会性、艺术性的综合体,这是医学人文化、人性化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性化,医学乃是人学,从医者必须带着人性去发现并呵护人性。“人文医学作为一种医学模式,其根本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医学,而不是现代医学的以人体的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核心。”[9]因此,医患间重要信息的充分沟通、情感的正流,以及医生对患者的权利的保障、人格的尊重、希望的感召、精神的慰藉、情绪的安抚等等都是尤为重要的。现代医学也因此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文营养: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文学的情感、哲学的思维等,并以此作为现代医学的人文基石。人文医学意识到了现代医疗卫生活动已突破了狭隘的医学知识领域而成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医学的方法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临床实践中,任何一种技术的缺位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医方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唯有综合运用人文、社会和科学等方面的技术,从环境、社会、心理等视角全面诊断病因,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

三、人文融入: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方略

当今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及时回应当代医学的人文医学发展新趋向,在人文医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人文化了的临床研究生导师,改革当前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制定恰当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并大力营造人文医学的文化氛围,确保临床医学研究生适应人文医学发展的时代需要。

1.树立人文医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培养模式变革的先导,明确具体的人文医学教育目标是开展人文医学教育的前提条件。人文医学模式推崇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社会、心理、人文等多重学科的视域中来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健康,进一步挖掘医学的潜能,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期待。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的摇篮,应当尽快回应人文医学模式发展的时代需要,必须改变医学教育只是生物医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的传统观念。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注重以培养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卓越的医学技能为目标的同时,还要以培养研究生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健全的人文思维、自觉的人文医学精神为目标。首先,临床研究生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从范围上讲,临床研究生应广泛了解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艺术学、文化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方法上讲,临床研究生应当学会用解释学和意义分析的方法研究人的情感、价值和观念。其次,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思维。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制约,并用哲学思辨和道德法律等社会价值观指导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引导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是运用单纯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从医学的人文与科学相综合的整体出发,让系统、演绎方法与分析、还原、归纳方法实现有机的统一与综合。在崇尚人文精神的教育方面,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尊重主体人的价值,维护主体人的尊严,追求主体人的幸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关心人的精神生活,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肯定和向往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2.提高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人文素养

要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临床研究生,首先就要有具备了较高人文素养的临床研究生导师。因为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自身的人文素质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把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会把人生观、价值观及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潜移默化中用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优良的作风去感化学生。可以说,人文医学化了的导师,是决定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成功的核心因素。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0]但是,当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医学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是医学科班出身,接受的医学方面的专业教育要远远多于其接受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这便造成研究生导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人文知识缺乏、人文见解肤浅的情况。因此,必须着力改善医学研究生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快人文素养培训步伐,提高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使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们能够自觉地保持良好的师德,树立丰富而清晰的文化意识。首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是实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其次,以考评为指挥棒,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主要内容,激励广大教师热心投入人文教学,增强他们自觉提高人文素养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再次,以制度为保障,通过出台导师遴选办法、导师管理条例、导师职责等相关文件,遴选出一批人文素养较高、德才双馨的教师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师及研究生导师。最后,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可通过本校人文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举办面向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人文素养培训班,或与其他人文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进行资源共享,邀请人文专业相关的专家做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

3.改革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课堂是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强化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不应忽视改革,充实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新的能有效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开设一系列完备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例如医学哲学类、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学类、医学文化类、医学语言与信息、医学教育与人才、医学管理与医学经济类、医学社会学类、医学史类等课程。此外,也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医学与人文相交叉的课程,如“生命文化”课和“生物美学”课。其次,应当在临床医学课堂中渗透人文科学的讲解,这样,在医学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研究生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增加了专业课程的趣味性。最后,应当鼓励医学研究生积极选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充实公修课的课堂内容,扩大选修课的设置范围,并在校园或者教学医院开展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应不断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法,使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方法更加有效和丰富。人文精神是深层次的观念,而人文知识只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智慧启迪,而不是人文知识的简单灌输,一个没有人文精神而只是铭记人文知识的人就只是一个知识的存储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外在于临床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知识内化为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有效激发临床研究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将教学素材进行鲜活化处理,将人文知识拍成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有效避免单纯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所产生的弊端和不良效应。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临床研究生针对人文问题进行辩论,定期在临床研究生群体中举办人文知识学术竞赛,鼓励临床研究生发表人文科学方面的论文,对于发表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临床研究生给予一定奖励,促使临床研究生主动涉猎更多的人文知识。此外,应将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贯穿于临床实践的全过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医院管理工作流程中,并重视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加强人文教育,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激励临床研究跨学科研究人文医学课题。

4.完善人文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和评估细则

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体制机制是培养医学专业研究人文素养的重要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规矩就是各项规章制度,其功能在于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重点培养医学专业导师和医学研究生重视人文、热爱人文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应当囊括针对导师的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管理方面,以及对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面。鉴于医学研究生读研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医院见习实习,因此,教学医院也应该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着力提升全体医务人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的医院工作氛围。在教学医院参加临床实践的医学研究生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到人文医院的大环境中来,成为教学医院关涉人文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对象,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只有在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体制机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导师、研究生及教学医院相关人员之间才会形成共同注重人员教育的合力。此外,还应当建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评估反馈机制,促使医学研究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例如应摒弃研究生做科研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习惯,建立医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从严要求医学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并且,笔者建议裁掉医学研究生的硬性指标,弱化以科研结果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强化对医学研究生科研方法、科研操作技能的考核,严格对医学研究生原始科研数据的审核。因为科研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每个研究生都在一两年内出“成果”是不现实的,有些踏实做科研的研究生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而一些研究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就造成了大量的所谓“虚假文章”的存在。总之,建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应仅限于通过发表既定量的论文,参加某一类型的考试来进行考核,而是应当整合心理测试、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学术道德评价体系、诚信记录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医学研究生的毕业考核中,除了严格的专业考核外,还应当加强对其人文素养的综合考核。对于人文素养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暂缓毕业,直至考核达标为止。

5.注重营造人文医学的文化氛围

建设高品位的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文化,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和教学医院文化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提升境界、陶冶性情、修养礼仪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医学研究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和教学医院度过的,要提高临床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自然不能忽视文化的隐性课堂功能。高校和教学医院应积极营造浓厚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氛围、人文学术环境等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和熏陶,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文化艺术环境,逐步提高临床研究生自身的文化格调与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面,应强调用中国传统人文医学精神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因为人文思想极厚重的仁善文化就深深根植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乃仁术的思想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对历代医者均有深刻影响,对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面对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今天,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充分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形式方面,组建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自治的人文科学爱好者社团组织,通过定期举行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艺术、人文社科以及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邀请专业文艺团体进校演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审美鉴赏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事实上,仅靠学校和教学医院来进行文化育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人文医学文化的营造进一步从学校延伸到社会,才能在社会环境的孕育中,锻炼医学研究生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医学研究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宣传、送医上门、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让他们积极感应基层文化气息,认真了解社会大环境下的医疗人文环境,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文素质。

注释:

①医患关系的恶化当然不能只是从医务工作者找原因,体制的不健全、病人的不理解也是很关键的原因。此类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协同解决。而医学院应当积极发挥其培养医学人才的天职,通过检视当前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不足,改进当前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未来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11).

[2]潘荣华,杨芳.人文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引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0).

[3]EdwardCell.ReligionandContemporaryWesternCulture,AbingdonPress,NewYork,1967.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EdwardCell.ReligionandContemporaryWesternCulture,AbingdonPress,NewYork,1967.

[6]颜婕,等.关于培育医学科学人文精神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0).

[7]赵玮,于淼,赵玥.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7(6).

[8]李立生,梁向东.马克思技术门类思想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2).

[9]施卫星,何伦.生物医学伦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1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前沿的课程[1]。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探讨,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对应的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是医学、护理等专业的基础学科,与众多分支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并衍生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课学习。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分子水平阐述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各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2]。因此,生化化学与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医教协同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医教协同模式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医教协同,需要我们将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理研究,健全医药体系人才培养模式[3]。

2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高校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阶段。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对医生这门职业的认知和发展潜力。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主要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在众多的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仅被列为考查课程,课时较少,并且多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的课时被进一步缩减。生物化学在现代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生物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宽泛,然而在非常有限的学时条件下,使得教师不可能有效的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下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更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同时也难以满足当下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4]。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整体性,知识点较为分散,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在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需要将宏观的疾病症状与微观分子水平指标相结合,更加强调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缺乏实践教学。在众多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多以理论课程为主,然而又是一门知识点抽象、众多的学科。当前的教育,众多高校都忽略了生物化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吃力,不易理解,长久以往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点学习失去兴趣,更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四,考核体系单一。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往往拘泥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上,并且考试内容较为片面,题型结构设置不合理,记忆性知识较多,应用性试题较少,仅以一次性终结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5]。

3对基础医学阶段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提高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教学地位

生物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专业、预防专业、临床专业等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衔接生命组织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生物化学多作为考查课程、学时较少等问题,我们应适当增加生物化学在基础阶段的学时,各个专业统一配备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课时标准,材和课时内容等,提升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3.2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是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脱节、内容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的学生对医学的系统性学习。所以改善目前的状况,需要我们将整个医学科目进行衔接,并将重复内容删除。例如,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抑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及基因治疗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联系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建立起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分子水平的新陈代谢作为核心建立系统,从感觉器官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解刨学等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可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传授。

3.3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在基础医学阶段有着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对当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首先要开设一部分验证实验,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其次,增加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规划实验进度,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撰写小论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统筹科研的能力。

3.4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为了能够科学、科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时掌握学生对某一章节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通过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进行考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可以根据专业理论并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书写小论文,既能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素养。其次,需要适当调整考核结构,减少记忆性知识点的比例,增大应用性试题比例,突出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内容。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期末考试成绩改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成绩两项指标相结合,实验考核包括实验前的方法设计、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实验结束后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实验结果报告等。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相结合的办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考核结束后,教师需要通过问卷星等手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學生对各种考核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不断反思、调整,以使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6]。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 教学体系 改革 发展模式

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得到稳步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也经历了与国外早期环境科学专业多以原有学科为基础相似的阶段。环境科学专业多脱胎于传统专业,如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工业分析、水文地质、植物保护、土壤农化,等等。在办学中受母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在校际之间都有不少差别。尤其是新设点的环境科学专业大多办学条件较差,实验教学环节薄弱,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专业方向狭隘、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新形势要求下,大学教育模式改革要向办学形式多样化和专业设置多样化方向发展,对于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教育而言,如何使其对人才的培养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型,这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现状

1.环境科学专业特点

环境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2)研究领域广。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3)分支学科多。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4)研究的科学整体化。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2.环境科学专业现状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直接表现在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产生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并影响高等环境教育的培养规模和范围。尽管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环境科学专业在各地区的布点数量不同,但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了全国(图1)。从环境科学专业在各类型大学的布点数来看(图2),综合性大学最高,为54;次之是师范类大学,为30。

二、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对比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

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

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

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

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

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 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

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

(1)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

(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

(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五、结语

我国各类院校在办环境科学专业时,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办出自身特色。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要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本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以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也就是要注重培养方向的目的性、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的合理性及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性。另外,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变化的需求,适当补充或更新专业课,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就业的需求。只有这样,环境科学专业才有活力,才能真正为社会所认可。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邓南圣.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92-96.

[2]陈伟琪,张珞平.关于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福建环境,2003,20(2):11-13.

第6篇

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扎实的应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群体预防与个体治疗的认知,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决策能力,熟练的现场调查技能,善于从医学实践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问题[2].临床医学生作为卫生事业一线人员,直接针对患病群体,第一手收集和获得最初的健康资料,直接参与防病治病和对病人的权威指导.未来临床医生不仅从事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更要掌握从人群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应该具备以下七个要素:医学专家/临床决策者、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促进者、学者、职业家.

2预防医学的教学思想和对策

2.1教学思想

通过医学教育教学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需求,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为目标,构建预防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为重心,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医学教育和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整合[3].

2.2教学对策

将预防医学知识渗透进临床专业学生的思维中,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将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知识进行讲授,并应用于临床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使学生在诊治疾病时具有预防医学的理念,全面审视疾病,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诊治、康复和预防知识的指导,在宏观上掌握国家医疗政策法规,使医学生不仅要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者,更要做预防医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健康保健的提供者[4].

3教学内容的改革

3.1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

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体系,着重讲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的意义.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深刻认识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并讲授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个体保持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2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

影响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使吸烟者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促使吸烟者内在动力去采取行动.只有全面掌握预防保健的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3.3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3.3.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现代工业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广泛存在.大量环境有害因素进入人类生活,人们在吃、穿、住、用诸方面接触大量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有害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3.3.2生活方式的改变

主要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等.

3.3.3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3.3.4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给城市的生活设施增加了负担,对计划生育工作也带来很大难度.

3.4强调疾病防制的复杂性

疾病的防制既要注重躯体疾病的治疗,更要防范化学、物理、生物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机体的损害,还要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多因多果论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健康促进协调起来.

4教学方式的改革

4.1采用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采用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2003年SARS的大流行等,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各小组写出案例调查分析及处理方案,进行汇报,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组织学生就预防医学课程的某些热点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学生查阅大量文献,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参与方式讲授,80%以上的学生反映该形式提升了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锻炼了沟通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从事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4.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延伸,教师把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等放到网络上,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以拓宽其知识面,开阔视野.还可以开设统计学软件操作的实验课,加强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4.3更新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紧密跟踪国内外预防医学的研究前沿,实时了解疾病的全球流行动态和研究进展,将预防医学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的新进展补充到教学中,并与其他学科广泛融合、相互交叉,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方法融于教学中,传授给学生[5].

4.4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重点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增强认识疾病的敏感性.国内外多数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首先接触病例并做出相应报告的多是一线医务工作者.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识别和正确及时的应对对发现和控制疫情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和疾病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也可以通过模拟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的现场教学,以达到使学生学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学目的.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与临床实践中,指导病人充分认识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在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职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在疾病诊断中增强对职业接触史的关注.

5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重点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卫生实践基地的实习和特色课程的实习.开展课外实践教学,如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挑战杯”、学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并将其纳入学生课外实践学分,在制度上保证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紧密结合,从而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如学生参加襄阳市环境问题的研究,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网上查阅文献、现场实地环境考察、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及调研论文撰写等,综合运用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等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显示了社会调研实践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参加社区的调查或义诊活动,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药卫生现状,加强责任感,培养环境、群体和预防观念.

6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的教学

SARS的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职业中毒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突发,提示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中应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使其掌握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以后遇到传染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6].

7素质教育的探索

第7篇

关键词:生物学;研究方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48-03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ster graduate students,we explored new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biological research student cultivation,then improved the training plan,formulated the system of curriculum learning.Fortunately,we investigated research papers and projects of master graduate,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mproved after reform.The more research graduate students were trained for company.

Key words:Biology;Research direction;Training mode

生物学是交叉应用性学科,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该学科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学、医学、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内容广泛。生物学研究生课程多、方向多是该专业的主要特点,研究生在学习中不容易准确给自己定位,对自己应该学习的内容和锻炼的能力难以了解[1]。经过走访调查,多数院校的生物学学科是按照二级学科的模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存在可能的问题是,如果招生人数不足,将会导致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由于选课人数不够导致不能开课(一般院校要求5人以上选课才能开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该二级学科的发展。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按照研究方向招生及制定培养计划的改革方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模式,改变过去按照二级学科进行招生及培养的弊端。按照研究方向进行招生和培养,能够极大地整合现有研究生培养资源,无论是从科研平台的利用率上,还是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上,都能够提高效率,同时还会对研究方向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研究生提供基础[2]。

1 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分析

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物类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发生变化,各个国家生物类人才培养规模也日益扩大,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优秀高层次生物类专门人才,以适应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1.1 国外生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当前全球各国的生物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是因为生物学科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中,都会执行淘汰机制,包括各个环节招生录取、理论学习、论文写作等过程。美国大学招考研究生必须执行的标准:第一,招生对象的学术水平要有保证;第二,招生对象要具有管理者的才能;第三,招生对象的个人素质,包括要有责任心和道德感,能给人以信任感等。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目的广泛,包括发展新知识、传播文化、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研究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的。研究生教育目的广泛导致研究生培养模式类型多样,例如,“研究型”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型”培养模式,不仅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型”培养模式,以课程讲授为主,以研究能力的培养为辅;“协作型”培养模式,主要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3]。德国的研究生教学以产学研结合位主,注重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并存以及交融的多样化趋势。德国在研究生教育中积极探索,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形成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4]。

1.2 国内生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生物学专业近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在世界上居于首位,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达到世界前列,但论文的引用率却较低。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创新。首先,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培养的学生的要求是听话,导师提出想法,研究生来执行。这样的传统使研究生有了极强的依赖性和惰性,丧失创新的原动力。其次,我国的研究生导师都要主持相关的科研项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内容,所以科研项目顺利结题是每个导师斗艳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平衡完成科研项目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的一大难题。因此,生物学研究生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导师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建立一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2 改革措施

2.1 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不应再作为研究生毕业考核的唯一标准。通过对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建立一套适合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潜心于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到学有所用,无论今后是读博还是工作都能够为其提供帮助。

2.2 合理制定培养计划 以生物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招生及培养模式,把研究生导师按照研究方向重新划分,培养计划根据研究方向重新制定,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报考,真正做到量体裁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进而使研究生的培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物学高级人才,同时也能够反哺学校,使学校的生物学学科得到持续发展。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是建立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的关键点[5]。一是更新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将学术前沿知识领域呈现给学生。授课教师的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新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二是转变导师培养模式。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研究生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灵活制定适合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对相同研究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组成实际项目研究小组,在学习和项目研究期间互相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2.3 建立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通过参考本科教学的评估办法,建立监督机制,让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打分,根据学生给出的成绩对授课教师进行排名,以此对授课教师进行激励与警示,促使授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4 联系实际,“产学研”结合 对生物学相关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制学生,真正做到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同时,还需增强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做到与社会需求同步接轨。

3 培养模式改革效果的分析

我们在改革中以研究方向为主导,通过优化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为研究生打了坚实理论和专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及课下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实施改革后2013级和2014级生物学研究生的情况、获得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等指标分析如下:

3.1 情况 情况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体现,现在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许多高等院校对研究生提出了的要求。我们在改革中以研究方向为主导,通过优化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理论和专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及课下注重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院生物学专业中2013级和2014级研究生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省级学报论文8篇,相比2011级和2012级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其他专业高出18%。

3.2 研究生获得研究项目情况 各级管理单位对研究生素质教育逐年加强重视,设立了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项目,以自主具有独立科研思路的优秀研究生。本校设立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主要增强科研创新意识,着力培养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提高培养质量。校级评选优秀的科研项目可以推荐参加“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项目的申请”,研究生创新项目用于资助具有独立科研思路的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首先进行个人申报、各院系进行初评推荐、研究生院组织相关专家组评审并最终立项。我院生物学专业中2013级和2014级研究生共获得省、校两级创新项目6项,相比2011级和2012级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其他专业高出12%,相比同期其他专业研究生优势也比较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在实施了以研究方向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后,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研究方向为主的培养模式将会改变现有生物学学科所面对的困局,让学生不再觉得知识晦涩难懂,而是让他们更有兴趣地投入到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转变生物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生物类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力求培养生物学高层次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生物学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导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改革成效,适时调整教育策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改革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科研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整体素质,探索出了培养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国家研究生改革培养模式相呼应。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出了适应我校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为其他农业院校生物类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树青,江力,孙佳佳,等.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26):123-127.

[2]刘新,侯丽霞,赵方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44-46.2012(34):44-46.

[3]姜鹏,张玺,崔晶,等.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12):1150-1152.

[4]李西霞,王晓春.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学科探索,2015(9):47-49.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教育 高职高专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第9篇

论文摘要: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物理学不断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把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有机的统一与教育教学之中,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伟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物理教育,从内容上看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给人们带来视野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如伽利略的理论,改变了地球中心说;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大爆炸宇宙学描绘了整个宇宙演化的图景,正在不断改变和深化人类关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又如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在天文学上的极大成功让确定论的认识模式长期渗透在人的思维中,而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分布、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准不准关系、天体力学中三体问题的不确定现象等使随机论的思维模式得到承认。再如按经典的还原论,要认识物质必须首先认识物质的分子结构,而认识分子结构就要揭开原子的奥秘,即任何复杂的、整体的事物可以把它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然后把各部分的性质、规律加起来,就能得到整体的性质、规律,但还原论忽略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部分间祸合性质对整体的贡献有时却是必须正视的,如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与强子自身的能量是可比的,这样我们就应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可见,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物理学不断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完成上述的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就要有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认真塌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物理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体会物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

一、教学中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从人文价值的视野中来逐步看待和理解科学。因此,物理教师在教育中要加强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够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科学在人文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有悖于科学教育目的的负效应。如学习原子能,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介绍修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要鼓励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相对接,在课堂与大世界连接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如:学习了能源的知识后,让学生扮演未来的工程师,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能源分布及社会发展要求情况,对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的建设进行大胆的设想;学习了声学知识后,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体验,调查噪声的危害,并尝试提出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学过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相关内容之后,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电磁污染,了解电磁污染的产生原因、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公众对电磁污染的了解程度以及怎样防治电磁污染等。这样,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神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相关,物理学史上许多实验发规都经过曲折,只有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成功。科学家薄重事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他们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通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虎果的薄重,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因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企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合反对使用原子弹。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科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三、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课程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电荷间、磁体间相互作用,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愉存在,场是物质便毫无疑问了;“作用与反作用气“分子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性”、“辐射与吸收”等都是辫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体现了奉物在柑互作用与转化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四、教学中弘扬道德价值

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最高鸽的。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柑应一的道德修养,“公”、“诚”、“勤”、“勇”、‘谦”、“和”等美德在物理教育中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卖的科学态度的良好载体;《墨经》中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原予弹氮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上天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东感,而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能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邓稼先等隐姓埋名、顽强拼搏,玻尔在薄重老师与科学之间的抉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将成果的无偿奉献,这些科学家的人格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一物理教学中,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道德价值的弘扬可有机地融人教学内容进行。

五、发挥美育功能.发展学生个性

第10篇

关键词: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独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从概念上讲,学科交叉逐渐形成一批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科学领域的进步,交叉学科正在逐步向综合科学发展。在医科大学中,独立学科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要想在今后获得更大的突破,应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而不是仅仅作为单一的课程来对待。本研究主要对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展开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一、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方案

(一)交叉学科的形式

就交叉学科本身而言,其独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医科大学的研究水平,并且扩大医学领域的研究范围,输送更多的人才。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交叉学科的形式可分为3个层次:核心学科、紧密层学科、外延层学科。核心学科作为我国的重点培养项目,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的学科。以分子生物学为例,该学科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医科大学中,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核算、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突出表现为对人体神经活动的机理探索,对癌的发生研究等等[1]。紧密层学科主要是由核心学科的内涵联系紧密的若干学科组成,该形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并自主探究其中的联系。外延层学科主要是核心学科与紧密层学科联系松散的外周学科。

(二)交叉学科的内容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应从多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医学学科的内部,应向多种学科进行拓展,深入研究,将各个领域的相关联系摸清楚,为将来的医学发展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认为,交叉学科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学与自然学科的融合。以细胞生物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体现在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主要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各种生命规律[2]。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细胞生物学有利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并且在发现新物种和探究古老物种方面,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细胞生物学还能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特别是染色体,这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各种先天疾病的治愈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二,医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学科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当代医学的发展,将医学内部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健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体系,同时可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提高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第三,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以生态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典型结合。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

二、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成效

(一)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现实工作中,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终的成果却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从我国的情况来分析,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获得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技术也有较大前进。例如,2003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以来,积极致力于医学与诸多学科的融合。学校特设了Med-X基金,以此为纽带,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了两校技术平台和科技资源的共享,大幅提升了科研实力,拓宽了科研领域。“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项目,是复旦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申报成功的2002年“973计划”项目[4]。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之所以选择复旦作为合作伙伴,就是因为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医学院结合后的研发实力居于国内前列。枫林校区宋后燕教授的分子医学实验室就是在两校合并后,得到科技资源的支持,成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通过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除了上述的成效外,我国还通过扶持新兴的交叉学科,促使学科专业覆盖面有了更大的拓宽。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例,该学校的新型交叉学科――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属于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近五年来,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获部、省级等各类奖50余项,专利10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综述性文章100余篇,编写各类专著、教科书和参考书20余部,其中主编的《物理药学》、《靶向给药制剂》属填补国内空白的专著。主编的《药物化学》等教材为全国规划教材。

三、总结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在理论上、实践中都获得了非常大的积极成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水平,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05):73-77

[2]陈君,彭成华,赵智涛,夏旭.独立医科大学多科性发展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4(03):42-44

第11篇

曾有一位著名化学家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这里提到的“全面”、“最”,其中既包含了为科学研究而须具备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也阐明了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利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是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创设新颖有趣的探索性问题。如讲述高中课本《钠》中的钠与水反应,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然后回答:钠为何浮在水面上且熔成小球?小球为何在水面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声?滴入酚酞的水为何显红色?然后,再补充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问学生:钠与CuSO4溶液反应为何没有金属铜生成?为何蓝色溶液变成了蓝色沉淀?围绕这些问题必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新的源泉,当学生为实验成功而欢呼,为实验现象而疑惑时,就会出现奇思遐想,感知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在心灵深处得以激发。

二是利用实验,加强化学史教育,激发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力量源泉,是一种敏锐地把握机会、坚定信念、敢于探索的精神状态。科学实验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知难而进,才能将科学创新坚持到底,最终获取成功。故应教育学生要有为科学创新而献身的精神。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资料、图片、电化教学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做制取NO气体实验时,向学生讲授英国化学家戴维用自己的身体试验N2O气体的毒性,发现其具有麻醉性,使医学外科手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可见,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为造福人类而刻苦忘我的创新精神。

因此创新能力是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化学实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化学研究的方法

化学实验需要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要教育学生如实地反映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从实验设计到演示操作,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化学方法。如进行中和滴定实验,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操作方法、测定记录及分析处理的方法,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现化学变化的规律。实验的设计要有创造性,装置具有新颖性,例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提问学生:按课本上制氯气的方法能制取纯净的氯气吗?这样制取的氯气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引导学生从制氯气用的药品和方法去分析它。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这样制取的氯气不纯净,含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又因势利导地问:应怎样才能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请大家设计除去氯气中杂质的方案。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先启发诱导,分小组讨论,后再评价方案的优劣。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几种方案:用来吸收HCl气体的有H2O和饱和食盐水;作干燥剂的有无水CaCl2、P2O5和浓H2SO4等。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出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用浓H2SO4作干燥剂这种方案较好,并解释原因。然后要求学生在只提供药品和仪器的条件下,自行设计一套制氯、除杂、检验氯气能否漂白及吸收余氯的整个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和优缺点并写成论文,这样通过实验设计和演示培养了学生化学研究的方法。

2.创设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观察与思维互相渗透才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教师在设计和演示实验时,一般不应告诉学生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带着悬念全面认真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创设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掌握了化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通过自己设计和演示实验,对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每一个设想、方案,对实验的某些环节、步骤作出的每一点改进,设计出的每一种实验装置,都是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实验创新通常可以从实验设计、改造实验仪器和装置、改进演示实验等方面入手。如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或学生分组实验。在试管中进行有颜色变化的演示实验,因颜色变化不鲜明或受空间位置限制,学生常会观察不清,师生合作或学生分组,将实验改成投影实验,如高中盐类水解中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和中和滴定指示剂颜色的变化、Fe2+与Fe3+离子的转化验证实验,改在培养皿上进行并利用投影将颜色变化投放在银幕上,效果十分良好。

第12篇

关键词:食品卫生学;改革;授课模式;考核

食品卫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健康的保证,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食品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食品卫生学”是一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之一,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课程,也是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到食品生产卫生设计管理中,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对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食品生产环境和过程日趋复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实用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针对“食品卫生学”课程进行了探索、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

1“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食品卫生新问题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环境下激发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创新能力,一大批食品加工新技术就此诞生。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会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化学合成物及有毒物质,如瘦肉精、三聚氰胺、亚硝酸钠等。这样不仅将有毒物质带入人体,还破坏了大自然的有机循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最终,禽流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冰激凌等事件出现,暴露出食品污染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不良影响。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不完善的食品卫生体系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要改革“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为社会培养食品卫生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应对食品卫生带来的新问题,同时还要完善食品卫生体系,为中国进入世界强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1.2“食品卫生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食品安全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是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育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所以“食品卫生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例如,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以听记笔记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在课程设置上,“食品卫生学”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过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重点学校或重点专业,使得“食品卫生学”相对冷淡的专业不受国家的重视,导致恶性循环,人才相对缺乏。因此,“食品卫生学”课堂有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及多元化教学等方面必须根据时代需求和食品安全为前提加以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2]。

2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讲课方法为授课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即教师主要以讲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授课方法,虽然很好地讲解了课本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学习技能的机会。学生长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习,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需要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TBL(Team-basedlearning,TBL)授课模式是以团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它是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课堂小组互相学习为主、以讨论问题为重点,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新型授课模式。TBL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查阅、利用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师应该将TBL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将TBL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课程内容[3]。

2.2“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把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顾名思义,双语教学是采用2种语言同步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师在开展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时,同时使用汉语、英语2种语言,完成部分或全部的教学内容。与国内相比,发达国家更早关注并研究了食品安全问题,由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新成果、新理论仍不断涌现。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要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及时获取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卫生学”授课过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际食品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借助英文文献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其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3课堂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围绕书本知识上课,教师的主动传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在传统理论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食品卫生等热点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便可以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获得教学内容改革的灵感。

2.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食品卫生学”课程中,仅传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才能体现出理论的应用价值,而实验课教学就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必须摒弃理论课教学优先于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全面包含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与实际应用接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并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内容的质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重视基础内容实验的同时,还需要穿插一些相应的具有设计性的实验,即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应当遵循“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即由于该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中并没有现成的材料,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学生自己选题、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方法、自主实验、总结报告等。教师在设计性实验中,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监督以及协调的作用。这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课授课模式,使学生从模仿实验变成主动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率,促进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4]。

3综合考核方式

3.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率以及在课堂讨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等。课堂讨论主要从发言的积极主动性、语言的逻辑连贯性、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思维的创新性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平时成绩需要课堂评估记录,学生的综合表现成绩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3.2改革课程的考试方法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试卷不仅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规范化标准涵盖所学章节内容,并以学时数分配题量。试卷还需要有开放性的讨论题和思考题。

3.3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目前,“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成绩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完成及数据处理情况等作为实验课成绩判定的主要标准。传统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在传统实验的考核中,这些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情况以及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这种实验考查方法会使学生不重视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开放性的思考题与讨论题,综合地评估学生实验的准备情况,其中包括实验的设计情况、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熟悉程度,着重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对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成绩考核。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论文要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写明材料和方法、分析结果和讨论过程与结论。其中,主要考察实验选题、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4结语

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要素,高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食品卫生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对其授课进行探索改革已成为科学发展的需求。相信上述教学方法以及考查方法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食品卫生学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孙璐,武靓靓,孙娜,等.将科研引入实践教学,加强《食品卫生学》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5(13):65-66.

刘斌,何晓华.基于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19):134-136.

张培旗,常志娟.T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