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茶产业

生态茶产业

时间:2022-09-21 00:1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茶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茶产业

第1篇

这次全县生态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年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安排部署年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等一会,县长还要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做好茶产业发展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是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的起步之年,也是困难与机遇相互交织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正值茶苗移栽季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年末,又遇上长达20余天的干旱。面对诸多困难,县茶产业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完成了《县10万亩生态茶园发展规划》,制定了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通过积极争取,已列为省委、省政府明确的42个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筹集各类资金650余万元,共计新建生态茶园11962.9亩,全面完成地区下达的10000亩茶园建设任务。完成茶园配套公路60余公里,已成功引进和泰茶业公司和、有种茶加工经验的企业3家,全年投入茶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客商达到15家,能人大户达到60人(其中就有村干部12人),发展种茶农户4004户,以农户为主体,企业、能人、大户建基地的机制已初步形成。事实证明,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既有资源优势,又有政治、社会、群众基础,这是一项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民意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只要我们全县上下坚持党政高度重视、各级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工作严密部署、建设依靠科技、管理坚持规范这些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县生态茶产业稳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群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好的做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各级认识统一。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了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专抓茶产业发展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落实茶产业发展工作措施,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部署、干部落实、能人带头、群众参与、企业投资、金融扶持的茶产业发展良好氛围。二是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因素,对建设10万亩茶园的品种和相应的加工、市场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对技术培训、劳动力组织、资金筹措作出了认真的安排,并把10万亩茶园建设任务按年度安排到了乡镇、村组及地块,保证了茶园建设有序推进。三是活用政策,优化投入。年初从发改、农业、国土、水利、扶贫、农办等部门筹措500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采取茶农贷款,财政贴息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茶园管护资金;利用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乡村公路建设、“三小”工程水利、茶叶农机具补贴、科技扶贫等项目筹集资金近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园建设的土地开垦整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采取乡镇自筹、财政投入、部门帮扶共筹集资金近120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苗及肥料的补助资金。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生态茶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规划不具体。我们虽然有一个总体规划,对10万亩建园建设的推进时间、区域、品种等作了具体安排,但是宜茶区域内哪些地块涉及林木采伐、哪些地块符合土地开发条件、哪些地方需要建设茶青收购站和粗加工厂、哪些地方需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未作深入研究,规划缺乏可操作性。二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县茶办作为县委、县政府专门抓茶产业发展的独立机构,在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乡镇在抓茶产业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督促措施不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点子不精。三是部门配合不力。大多数部门对发展生态茶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在支持配合茶办、乡镇办理相关手续、争取项目以及给予人力、资金等方面帮扶力度不大。四是筹资困难。受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难度增大,导致茶园建设资金不足。五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大多数乡镇只把生态茶产业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未能从生态产业、经济产业方面去看待,对已建茶园的剪枝、施药、除草、培肥管理不到位,建成一片就荒芜一片,往往是茶稀草盛,草比茶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现在已是2月中旬,距春耕农忙时节不到两个月时间,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月底前完成春季种茶1万亩任务只有40余天,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明确目标,创新方法,扎实抓好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年是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攻坚年。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引进和扶持茶叶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农户为主体,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突破口,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进程,提高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努力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春季1万亩,秋冬季1.5万亩),其中,双江镇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闵孝镇3000亩(春季1200亩,秋冬季1800亩),民和乡4000亩(春季1600亩,秋冬季2400亩),坝盘乡2800亩(春季1120亩,秋冬季1680亩),太平乡3200亩(春季1280亩,秋冬季1920亩),怒溪乡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德旺乡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桃映乡2200亩(春季880亩,秋冬季1320亩),官和乡1700亩(春季680亩,秋冬季1020亩)。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增强可操作性。规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科学合理地做好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办、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研,结合我县气候、土壤、林种、地形地貌等特点,正确处理好茶园空间布局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完善全县生态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乡镇要在全县生态茶产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详细的发展规划。一是要细化茶园面积发展规划。要重点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乡镇、村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万亩乡镇、千亩村,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要把民和、坝盘、怒溪、双江、闵孝、德旺等6个乡镇培育成万亩茶园乡镇;在民和、怒溪、太平、闵孝、德旺5个乡镇选择5个重点村连片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使每个村茶园面积均达到3000亩以上。规划中除了要明确地块面积外,还要明确地块是熟地、荒草地、疏林地还是次生林地等类型,标明是否符合土地开发或复垦、整理条件;要明确需要配套建设哪些基础设施。二是要细化茶叶品种规划。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原则,结合我县自然条件和茶叶资源,选择推广优质茶树品种。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着力培育梵净山系列精品茶。三是要细化茶叶加工基地规划。各乡镇和部门在制定茶园规划的同时,要统筹考虑茶叶加工基地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新建茶叶粗加工基地,要突出既有利于技术推广,提高茶叶初制水平,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安排当地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四是要制定好茶叶市场建设规划。要超前规划建设茶叶专业市场,打通茶产业通向市场渠道,建立茶叶贸易中心平台,及时收集和供求信息。要建立和完善以茶叶批发市场为主,专卖店、专卖柜为辅的营销网络,形成产业链条,培育市场,着力解决好销售问题。

(二)加快基地建设,迅速壮大规模。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就必须突破总量,做大规模。按照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今年3月份必须完成1万亩生态茶园建设任务。各乡镇要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干部头上,严格实行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直至茶树栽足种好为止。要实打实做足面积,挤干水份,绝不允许栽政治茶、应付茶。在茶园建设上,要尊重科学,在建园之前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土地面积、海拔、坡度、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指标,科学选择栽培品种;要坚持高起点,严格按照无公害茶、有机茶基地建设标准和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建设。在发展模式上,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示范、企业带动、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以农户投资建园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外商和本地龙头企业参与茶园建设,支持能人承包、租赁等形式发展茶产业。同时,要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带薪带职兴办茶产业,快速推进我县茶产业发展。

(三)培育龙头,引领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龙头企业,就不能带动产业发展,因此,必须全力抓好以加工、储藏、包装、销售等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东茶西移”的机遇,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努力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新、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来我县发展茶产业。招商部门要把引进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加大对现有茶叶生产企业扶持力度。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贷款、项目安排等方面对现有茶叶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开发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三是要支持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通过预付定金,赊销茶苗、肥料等方式,配套建设茶叶基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四是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生产和营销大户成立茶叶协会、茶农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形成企业、协会、茶农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走“企业带协会,协会联农户”的发展模式。

(四)打造品牌,开发市场。品牌是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要按照“抓基地、树品牌、创市场、拓旅游”的思路,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梵净山茶叶的文化内涵、自然资源和品质特点,加大对“梵净山富硒茶”、“梵净山云峰茶”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做到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内容,让梵净山茶叶品牌形象走向市场,深入人心,提高知名度。要进一步完善“梵净山富硒茶”和生态茶生产标准及加工技术流程,引导企业按标准组织加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加强品牌管理和原产地保护,集中力量打造梵净山茶叶系列品牌。要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建设,参照国际通用的有机茶及国家核准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快研究制定从生产源头到加工、包装、销售的茶叶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无公害食品认证工作。对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要严格监管,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要加强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其独特的集散功能,推进我县茶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进程。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开创茶产业发展新局面

茶产业是一项初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见效相对较慢的长线产业。今年是我县生态茶产业建设的攻坚之年,要实现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困难多、任务也十分艰巨,必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才能打好生态茶产业建设的关键一仗。

(一)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发展生态茶产业,主要力量是广大农民群众。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茶产业发展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向群众讲清政策、算明对比帐,引导农民群众认识到种茶的好处,促进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种茶”为“我要种茶”。乡镇、村要采取书写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深入村组和农户开展政策宣传,把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充分调动他们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茶产业的优势和致富典型,改变群众传统的种植观念,形成全县上下人人谈茶、说茶、种茶、唱茶,关心和参与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加强茶园管理,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一是切实加强幼龄茶园的管理。从全县掌握的情况看,部分茶园间作不当,管理粗放,杂草从生,缺苗断垄严重,“重发展,轻管理”矛盾突出。因此,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幼龄茶园的田间管理,消除草荒,杜绝人畜践踏,对缺苗断垄的茶园要及时补栽补种,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和巩固新发展茶园成果。二是对树枝衰老和生长不规范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促使茶树迅速生长。三是加强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家肥和增产素,提高茶叶产量。四是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杜绝使用高残留农药,多用生物农药,把我县茶园培育成为生态茶、有机茶的原料基地。

(三)要强化技术,培养人才。人才技术队伍事关茶产业发展的成败,要抓好茶叶技术培训和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技术队伍。一是要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提高培训。农业部门要建立茶叶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学习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进行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种茶、养茶知识和技术培训。农办、扶贫、农业、劳动等有培训任务和项目的单位,要重点向茶产业加工技术培训倾斜;职业学校、农民夜校、农村远程教育点等也要把茶叶知识技能培训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加快充实茶叶技术人才队伍。组织、人事部门要抓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茶叶主产乡镇和重点茶叶加工企业就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开发、转让,项目引进、科技咨询、定期服务及兼职等方式参与茶产业发展;引进茶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人才,为我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要用足用活政策,加大上争力度。我县是全省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必将得到省、地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只要我们的相关部门和干部不辞辛苦,加大力度地向上争取,就会得到省、地在项目和政策上的倾斜。同时,地委、行署已经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也即将出台扶持政策和贷款贴息办法;加之金融部门的信贷倾斜、国土部门的耕地复垦政策等,对于这些,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真领会,吃透政策,科学指导好本地茶产业的发展。

第2篇

普洱不是普洱的普洱,不是云南的普洱,不是中国的普洱。它是国际的普洱,是世界的普洱。

两百年前,普洱因为一片茶叶踏响了一条古道。漫漫茶香弥漫至今,这片茶文化的圣地,历久弥香。

多少年后,普洱重新被世人瞩目,不仅仅因为绵延万里的茶香。

从传统茶园到现代茶园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

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认为,纵观世界发展趋向,尽管各个国家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目标指向是: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可持续发展。

普洱市长李小平认为,普洱绿色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了以茶、林、电、矿、文化旅游养生五大产业为支柱,咖啡、烟草、生物药、渔牧业、橡胶、蚕桑六大产业为骨干的绿色产业体系。

但这一过程并不通畅,人们很难想象当时的困境。

2010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开始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时,全市10个县(区)茶农们炸开了锅,思茅区倚象镇竜竜村委会村民舒培林怎么也不愿意在自己茶园里套种杂树。他认为:“政府让村民在茶园里套种柿树、桤木、香樟树等6种以上乔木,而且每亩要达到8至10株,三五年成林后,履荫面积每亩在20%以上,这样自然会造成茶产量减少。”

“哪有茶农在自己茶园里栽杂树、杂草的,这不是撮合农民卖田吗?”竜竜村委会共有8000多亩茶林,全村1400多村民不接受这种做法。

“群众工作不好开展。”这是当时市、县、乡三级干部最大的难题。倚象镇副镇长魏鹤回忆:“不能强迫村民砍茶树,又要按质按量完成茶园改造,而且不能出乱子。”

“只有让茶农感受到了实惠,群众思想工作就会一通百通了。”2010年9月,30多位种茶大户来到了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他永清回忆当时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你们的茶叶现在30元一公斤愁销,而我的茶叶每公斤可以卖到120元,并且供不应求。因为我的茶树自然生态,通过欧盟有机标准认证。如果你们的茶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每公斤120元有多少我收购多少。”

半信半疑的茶农们纷纷在心里盘算起了小九九。

此前普洱市一度大规模无计划地上马茶园项目,导致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受破坏,在“速成效应”的催化下,化肥、农残问题突出,消费者不敢喝、茶叶卖不掉的问题逐步凸显,影响到了茶农收益和山区农民致富。

从2010年开始,普洱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转方式、调结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生态茶园建设,加大了对普洱茶提质增效的一系列措施。技术人员驻村入户指导,让茶农了解改造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并主动参与到生态茶园建设中来。

“如今,种什么样的茶、建什么样的茶园、什么样的茶叶受市场青睐,茶农们心里很有谱!”竜竜村委会主任许健康说。

普洱市茶业局局长李富林向记者透露,“从2010年开始,全市计划在3年内把136万亩现代茶园全部改造成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2012年全市还将建设生态茶园40万亩,茶农积极性高了,我们很有底气。”

“养生天堂”里的生物产业

普洱利用其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正在建设全国特色生物产业聚集区。特别引进了康恩贝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药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基地。引进天士力集团这一国际一流的茶叶高科技加工企业,将加快对普洱茶功效研发,开发帝泊洱系列产品,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带动百亿元大健康产业形成。

普洱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是绿色生态。从生态环境来看,普洱人始终突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不破坏生态,不毁林开发,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用艰辛的努力保护了让世人羡慕的良好生态环境,具备了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的优越生态环境条件。从生态产业来看,他们立足普洱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初步构建了以绿色生态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生物产业体系。普洱茶、咖啡、生物药、烤烟、橡胶、蚕桑、生态食品、渔牧等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目前,根据统一战略,普洱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生态咖啡、生物药、渔牧业、优质烟叶、橡胶、生态果蔬等特色生物产业,把普洱打造成为国家特色生物产业聚集区。

普洱以茶、林、生物药、咖啡、橡胶等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绿色产业现代化;以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围绕“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城市品牌建设,突出园林化、精品化、森林化建设风格,加快国家森林城市、森林生态小城镇、绿色生态社区、生态村庄规划建设。

普洱人并非盲目地发展生物产业,他们按照有机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科学把握运用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容、相克原理,高度重视自然生态性,突出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自然原始状态下的种植模式,扎实推进生态茶园改造和生态咖啡园建设,发展生态、有机、环保生物药种植等绿色产业基地。

放眼全球,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类健康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成为发展主流,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3篇

关键词:闽南;茶产业;环境法律问题;探究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闽南地区指的是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自古以来,闽南地区就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并逐渐形成了浓厚、影响力颇大的闽南茶文化氛围,广为人们所称道。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在发展与竞争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从法律的视角对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找到一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高速发展之路,闽南茶产业也是如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清闽南茶产业发展需要遵循的政策法规,科学探讨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法律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闽南茶产业的再繁荣、再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闽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闽南茶产业兴起于唐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闽南茶产业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形态、成熟的运作机制,无论从产业层面来说,还是从文化层面来说,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规模,从茶叶种植、采摘、制作、销售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具备了较强的茶叶市场竞争力,茶叶销售遍布国内外,仅漳州一处有机茶年产值就可以突破1.5亿元大关,可谓是茶产业中的强者。从茶叶制作的科技水平上来说,闽南茶产业也没有落后,由于闽南地区多数茶企业都比较重视茶叶生产科技的提升,闽南茶产业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某些流程中达到了行业内的领头水平。从市场体系方面来看,闽南地区的茶叶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合理化,闽南地区各茶企业在全国设立的茶叶销售办事处、茶庄、旗舰店不计其数,闽南茶产业市场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的鲜明趋势,为闽南茶叶产品的宣传、销售、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产业链条方面来说,闽南地区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链条基本完善,生产效率较高,产品质量有保证,并基于稳定的茶叶生产、加工链条,构建出文化品位较高、文化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茶叶品牌,与品牌相关的茶产业周边产品、服务也在一并发展,发展势头较好。但客观来看,闽南茶产业当前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地区发展水平不均、地区茶资源利用不充分、创新性较差、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相关主管部门监管效果差等情况。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闽南地区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2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正视的环境法律内容

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正视和遵循相关的环境法律内容,这是社会正常运作的需要,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闽南茶产业来说,同样如此。在此,将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正视和遵循的环境法律内容分析如下:

2.1中央对于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

中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国内有数量众多的茶叶企业,因此必须有完善、有力的茶产业环境法律规定对行业发展进行约束、引导。在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定方面,中央一直颇为重视。2001年农业部陆续了《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53-2004)、《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等行业标准,对茶叶产地的水、土壤、空气等从源头进行了规范。2006年6月,国家质监局了《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茶叶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环境等进行了细化,《细则》对茶叶的生产环境规定,茶叶企业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进一步对茶叶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做出了明文的规定。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央对于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是较为完善的,这是基于中国作为茶叶大国的基本现状,也是基于辅助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际对于茶叶产品评价标准的不断细化,对于茶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央在茶产业的环境法律方面,还将会继续出台更多的、更细化的、更具有可行性的规定,以进一步提升国内茶产品的整体质量,提升国内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2地方对于闽南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

对闽南地区来说,茶产业是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地方GDP的有力贡献者,因而闽南地区政府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颇为关心,从政策、法律、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足够的倾斜和支持。为进一步规范闽南茶产业的体制机制,加强闽南茶产业各个运作流程的科学管理和严格约束,闽南地区政府公布了闽南茶产品的综合评级标准,要求各生产企业按照相关的茶叶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杜绝质量低下、名不副实的茶叶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对闽南茶产业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乌龙茶等闽南地区代表性的茶叶花色品种,政府出台了细化的茶叶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率先执行ISO和HACCP的产品认证体系,对现有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检测技术进行了逐步的完善,力求通过标准化的执行策略,提升闽南地区茶叶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为顺应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放心的茶叶产品,闽南地区政府重点推行了有机茶产品的管理标准,加强有机茶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从生产环节进入销售环节的所有闽南茶产品都是绿色无公害的。通过持续不断的环境法律摸索和构筑,目前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法规、质量评价标准、检测检验制度已经较为先进,对于闽南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而这些规定、标准,都是相关闽南茶企业需要正视和遵循的。

3关于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的思考

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闽南茶产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闽南茶产地对无性良种的推广,虽然提高了茶叶产品与品质,但是却导致了茶树资源的消失,许多传统的优质品种已经没有了初始的风格。与此同时,全球环境的恶化导致了闽南地区生态系统逐渐呈现出脆弱性的特征,而这给闽南地区茶叶资源的多样性带来了挑战。另外,在一些茶园的管理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以及掠夺式采摘方式,导致许多茶树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其次,闽南茶产业中的清洁生产问题。无论是茶叶种植地的环境还是茶叶的生产与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对茶叶形成污染。如茶园与茶厂周边的工厂、茶叶种植带来的农药残留、茶叶加工中的燃料污染、茶产品运输与存储中的卫生条件等,都会影响茶叶的清洁程度,而这也决定了闽南茶产业发展中必须构建起完善的清洁生产机制;最后,闽南茶产业出口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欧盟国家屡次提高进口茶叶的各项检测标准,是横亘在闽南茶产业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需要闽南有关部门和茶企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查各个环节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

4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法律机制完善路径

法律所调整的,是权利义务关系,而环境法律所调整的,是相关环境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环境法律调节的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约束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破坏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最终实现可持续、健康的产业发展。在此,为进一步从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规范闽南茶产业发展机制,提出几点客观的、关于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的思考,供参考。

4.1闽南茶叶种植地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

从生物多样性的理论角度来说,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中,无论物种的类型如何,也无论物种是植物还是动物,其生存环境都相对稳定,物种彼此产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稳定联系,这构成了各个物种稳定存在的生态环境基础。将这一理论引入到闽南茶产业中,需要认清的是,闽南茶产业茶叶产品之所以质量稳定、产品特殊性长期保持,就在于长期以来闽南地区茶叶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未被显著破坏,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性持续存在。因此,从环境法律的角度入手,未来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首要保护的就是闽南地区各类型茶叶产区特殊的生态环境,通过环境法律的强制约束力、高度警示性、积极引导性,保持茶叶产区的原生态面貌,杜绝现代化设施对于茶叶产地生态的破坏,维持其物种多样性、物种稳定性。其次,应当积极推进茶叶的生态栽培,开发地理位置优越的、环境面貌良好的茶叶产区,在保护周围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建设茶园、种植生态茶叶,以良好的自然状态、环境状态,为闽南地区标志性茶叶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并着力提升人们的茶叶种植生态意识。

4.2闽南地区茶产品清洁生产制度的建设

茶叶的口感与质量,是消费者选择茶叶产品的首要标准,而生产过程中加工流程、操作方式是否清洁、符合相关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茶叶产品的特殊口感。闽南地区茶叶的口感浓郁、自然、清香,为充分保持茶叶原生态的口味,就必须在清洁生产方法方面下功夫,构建一套与闽南地区茶产品生产现状相匹配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规范茶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一方面,要大力普及机械加工的茶叶生产方式,尽量避免人力加工对茶叶产品造成的污染,杜绝产品加工中粗制滥造、应付差事的行为,通过机械的可控性,提升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度。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茶产品加工过程中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在这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带头,在管理中积累经验、去粗取精,排除人力操作、不合格机械对茶叶产品的污染,逐步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4.3闽南茶产品出口贸易中环境法律问题应对策略

在出口贸易中,对于茶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往往更高,由于对绿色贸易壁垒认识不深、行业标准滞后等原因,闽南茶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容易受阻,这对于闽南茶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环境法律角度分析,闽南茶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必须对绿色贸易形成更高一级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此作为产品出口导向,形成行业共识。此外,在茶叶产品种植和管理方面,应当积极和国际标准进行接轨,转变以往闭门造车的心态,搭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车,严格按照更高的、国际层面的茶叶产品检验标准组织生产,实施行业管理制度,对使用违规农药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和及时公开,维持良好的闽南茶产业经营秩序,推广与国际接轨的茶叶生态种植方式、科学管理策略,在保护原生态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意识、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让生态、自然、健康的闽南茶产品持续走进国内外的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5结语

闽南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中的影响仍然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与生态共同进步的发展理念下,闽南茶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为依托,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之路,重视相关环境法律问题,真正实现茶叶产品质量的提升、茶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才是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林艺珊,周巨根,蔡烈伟,黄国辉,王同和,叶秋萍,蒋芳市,李华钧.闽南茶叶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茶叶加工,2010(2):9-11.

[2]张娴静,孙云.闽南茶史[J].中国茶叶,2012(1):29-31.

[3]彭强.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4]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5]张露,冉景亮.产业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制与政策体系建构[J].前沿,2011(17):83-86.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茶园建设;制约因素;对策;云南普洱;思茅区;六顺乡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32-01

1 六顺乡生态茶园建设现状

2012年,思茅区六顺乡生态茶园建设任务760.00 hm2,其中市级生态茶园示范样板66.67 hm2、区级生态茶园示范样板66.67 hm2、乡级生态茶园示范样板133.33 hm2,普通改造生态茶园426.67 hm2,补植补种66.67 hm2。截至2012年7月30日,全乡共完成生态茶园建设覆荫树种植面积1 146.67 hm2,种植覆荫树17.2万株。

2 主要经验和做法

2.1 成立机构,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的领导

六顺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党委副书记、分管副乡长担任副组长,社会治安办、经济发展办、农业站、林业站、水利站、财政所、各村委会等相关站所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园建设及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及监督管理,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并在乡农业站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实施及技术指导工作,组织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为项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保证,并实行乡级领导和单位挂钩联系村委会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全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驻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2 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生态茶园规划工作

本着“统筹资源、科学布局、有利发展”的原则,结合六顺乡实际,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茶园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深入的分析,对760.00 hm2生态茶园建设面积进行了详细规划:在全乡8个村委会97个村民小组实施,计划实施普通生态改造493.33 hm2,样板示范266.67 hm2。

2.3 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工作

六顺乡结合全乡茶叶种植分布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了茶园基础条件、企业、群众参与生态茶园建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抓好茶叶种植重点区域,通过示范样板茶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在市级领导挂钩样板示范基地实施,然后在区级领导、乡级领导挂钩样板示范基地实施,最后在茶叶种植散户中逐步推广,进行改造,循序渐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1-2]。在全乡已改造完成的茶园面积中,市级领导挂钩样板示范基地共66.67 hm2,区级领导挂钩样板示范基地2块,共66.67 hm2,乡级领导挂钩样板示范基地4块,共133.33 hm2,茶叶种植散户完成茶园改造面积880.00 hm2,占完成总面积的77%。那棵落村、竹山河村群众参与生态茶园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高,通过示范样板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对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2.4 科学规划,目标分解,层层落实

六顺乡党委、政府抽调工作队,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村民大会、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深入村组和农户开展政策宣传,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群众进行生态茶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一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3]。2012年新植生态茶园种植密度150株/hm2,配置树种达6种以上,间距8 m,行距8 m的要求种植,补植补种、新植树苗成活率要达90%以上。种植前,由技术人员现场示范。种植时,先用木桩标记种植位置和树种名称,开挖长30 cm、宽30 cm、深30 cm的种植坑(样板示范地开挖长50 cm、宽50 cm、深50 cm的种植坑),经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种植。树苗运输在乡农业站的统一协调下,各村组织运输,并按标准搭配分发给农户,由农户完成种植工作。

2.5 正确引导,抓好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

组建村级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加强农村茶园技术推广、质量监控和科学管理,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转变农村茶产业发展方式,逐步使农村茶产业逐步走上现代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步伐[4]。在村级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中,六顺乡采取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的方法进行,在那棵落村首先组建一个村级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探索经验,成功后再全面推开,有效避免了多走路、走弯路的现象。通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茶园建设工作。

3 制约六顺乡生态茶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六顺乡生态茶园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为茶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生态茶园建设的快速推进。

3.1 扶持资金不足,系统工程难以推进

生态茶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茶园环境改善、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种植覆荫树改善生物多样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市区财政虽对生态茶园改造种植覆荫树给予补助,但就生态茶园建设系统工程而言,除(下转第346页)

(上接第332页)

覆荫树种植外,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作、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茶叶农资市场的规范等因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实施。

3.2 茶园基础条件差,改造难度大

全乡茶叶发展呈现“低产值、高耗能、品质差、效益差”的特点,改造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影响茶农积极性。

3.3 茶农整体素质较低,生态茶园管理措施难以落实

六顺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乡,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广大茶农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了旧的生产管理模式,保留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阻碍了新科技在行业上的有效应用和生态茶园管理理念的革新。

4 推进六顺乡生态茶园建设对策

4.1 认真贯彻产业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扶持

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产业政策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生态茶园建设扶持力度,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步伐。

4.2 提高茶农科技水平

加强茶叶科技队伍的建设,不断改善技术推广工作条件,逐步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茶叶科技服务体系。以茶叶基地建设、示范园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有重点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扩大农民技术队伍,加快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

4.3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推广先进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茶园管理技术水平。

4.4 加快茶业增长方式转变

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采茶、修剪和名优茶机制加工设备及技术。加快茶叶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茶园和茶叶产品和品质,增强茶叶生产后劲。

4.5 推进产业化建设,加快标准化进程

建立“企业+基地+农户”、“集体+基地+农户”,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形成“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动基础,基础连接茶农”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

5 参考文献

[1] 黄生艳,康跃昌,刘丽英.腾冲县生态茶园建设[J].云南农业,2001(5):17-18.

[2] 凌云强.浅淡生态茶园建设[J].茶业通报,2005,27(4):157-158.

第5篇

生态

绿色生态是十的一个主题,所有的企业,包括城乡生活,都要以绿色生态为中心、为基础。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种出好茶,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过去福建很多产茶区的老茶场,使用污染最严重的化学除虫剂,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这是不可取的,现在使用了有机肥,改造茶园与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茶产业系统要转变观念、回归理性,不能再简单追求茶叶的种植面积和扩大产量,必须从源头开始高度重视茶产业链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保护植被,保证有机产品无公害。通过实施茶叶生产经营的科技化、集约化、品牌化、规范化,逐步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现有茶山应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荐优汰劣品种,更新改造土壤,推广生物技术,建设生态茶园。

质量

茶叶质量安全是最敏感的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周期的延长,跟过去相比更看重食品卫生安全。要做到防患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特别要加强茶叶施肥喷药的科学指导和配给管控,同时制定完善茶叶的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可追溯的质量检测认证监督体系,培训推广条形码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茶叶卫生安全隐患,共同打造生态茶、放心茶。

另一方面,要保障质量也可以从开发新品种入手,既有茶叶品类也有加工的问题,还有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新品种。福建的乌龙茶,处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很多新的品种就是更靠近哪一头。当初铁观音能够风靡全国,是他们在发酵中发现兰花香,结果铁观音卖到全国,叫响了福建茶叶。

创新

茶叶应用领域的空间和潜力是很大的。有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茶饮产量从1997年的20万吨,已经发展到1400万吨,茶叶提取物的出口,去年已经达到6000吨,成为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最大的一个品种。产值达到茶叶总产值50%,仅仅用占6%的中低档茶叶原料,可见这方面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要发挥茶叶资源的优势,引入深加工技术和相关的科技成果,实现茶叶的产品创新和企业升级。

茶产业、茶企业应当着眼长远、立足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实施。细分茶业市场,差别经营;重视茶的科学利用水平,研发茶的延伸品,扩展茶的深加工,提升茶的附加值;加速更新改善茶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减轻劳力投入、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持续不断地强化系统人才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团队;要发掘和弘扬传统茶文化,创建拓展茶文化的新格局。

声音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 张家坤

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生态绿色是十的发展精神之一,企业和地方政府要以此为中心基础,从构建生态产业着手发展可持续的茶产业;质量安全是茶企转型升级的保障,要从品种培育、生产加工等方面控制农资的合理、科学使用,加强对茶农、茶商的生态理念指导、技术培训;品牌是茶企转型升级的载体,它与产品的质量密不可分,鼓励茶企通过兼并、合作社等方式做大做强;创新是品牌转型升级的动力,各茶企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特点,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应用水平,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高峰

现在很多茶区都在扩增茶园面积,以增加种植面积的简单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却没有想过,一旦市场有变化,大家少喝一点茶,同时产量又在增加,这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销售压力。再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类茶的发展不平衡且呈现波浪式发展态势,现在流行红茶,可能明天就流行白荼或者别的茶,在这样多元的时代,盲目扩张种植面积并不可取,相关部门更应关注的是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茶业的经济效益。

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 李步泉

宁德全市现有茶园面积约10075亩,2012年茶产量为7.5万吨。总体而言,全市茶产业存在:数量多但规模小、品牌多但“杂而乱”、龙头多但带动引领作用有限、缺乏创新型茶企、茶园面积不小但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的路子还十分艰巨。针对上述问题,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全力推进茶产业加快发展,注重品质、树好品牌、壮大龙头、开拓市场。政府要发挥行政资源作用,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这两个轮子一起转、两种作用齐发挥、两个优势共应用。以此促进宁德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6篇

关键词 茶产业;地位;作用;问题;对策;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28-02

近年来,宣城市通过茶产业的发展,改善了茶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极大提高了茶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宣城市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茶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体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方面。茶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产业、休闲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集经济、绿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作用十分突出。

1 茶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 茶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

茶产业具有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特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宣城市境内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无污染的特点,经过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充足,土壤持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而茶叶喜散射光不喜直射光,在这种环境中产出的茶干物质积累丰富、耐冲泡、清香回甜、叶底嫩绿厚实。“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美景实现了林采茶之灵气、茶吸林之精华。宣城茶叶的品质,已经得到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茶产业是一项真正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的产业,更是调整粮经作物比例必须牢牢坚持、紧紧依靠的重要产业[1-2]。因此,应积极发展茶产业,促进宣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2 茶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据测算,投产茶园的农民收入在6万元/hm2以上,中等收入达9万元/hm2,高等收入可达12万元/hm2。1 hm2有机茶园相当于15 hm2水稻、6 hm2玉米、10 hm2油菜,其均收入高出传统农业区75 000元/hm2以上。只有大力发展茶产业,第三产业才会持续活跃。

1.3 茶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

茶叶既是经济作物,也是生态林木。茶产业是一个生态产业,也是一个富民产业,更是一个绿色产业。茶产业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茶树根系发达,能有效保持水土,绿化美化效果好。茶树还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屏障,具有良好的阻燃功能。生产上施肥喷药少,对解决面源污染、优化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结合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是纵深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3-4]。

1.4 茶产业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措施

发展茶产业,不仅仅是种茶、制茶和卖茶,其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茶产业联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可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是拉动全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

2 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的经验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一体两翼”的工作方法,以农业领域的全面开放引进茶叶龙头企业,以出台土地流转指导办法推进集中规模化经营,以探索建立省级地方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以举办、承办大型茶事活动推进品牌建设,以“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拓展延伸茶产业链,推动了全市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茶园基地建设突飞猛进,产业规模化布局基本形成;加工能力显著提升,附加值不断提高;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市场竞争力凸显;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销售网络进一步延伸;品牌打造实现突破,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发展茶产业中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做法。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在发展思路上,在特点化、差异化、标准化、品质化上下功夫,突出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才能让宣城茶叶真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强化基地、做大规模。坚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夯实基础、建大基地、做大总量,以规模促加工。二是走专业化道路。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专业农民、专业村、专业合作社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坚持农业领域的全面开放。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上带基地、下连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

3 宣城市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宣城市茶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有以下方面。

3.1 标准化建设薄弱

茶农、茶叶大户和茶叶加工企业诚信意识不足、质量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过量施用化肥、乱施农药、催芽素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造成了茶叶中农残超标等问题。同时,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工作流于形式、开展不力,对农药市场和禁限用投入品的监管不到位,对茶叶农残的抽检和督查不到位,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3.2 品牌参差不齐

全市茶叶注册商标多、知名商标少、驰名商标仍是空白;公共品牌准入门槛低,管理不到位,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导致产品附加值难以有较大提升。

3.3 市场化程度低

没有形成专业的茶叶市场,缺乏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研判和开发,主销区不明确,销售网络覆盖面窄,市场占有份额小且尚未形成集群,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销售网络不健全,营销队伍尚未真正建立和壮大。

3.4 科技含量不高

茶产品单一,精深加工和产品深度开发不足,与科研院所合作不够等。这些问题,需要强化措施、明确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

4 宣城市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快茶叶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关键要解决好标准化低、产量低、效益不高的问题,提高品质,不能单追求面积。一是改变荒山、荒坡种茶的传统思想,向好田好地要规模,结合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促进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二是优化区域布局,从分散向集中转变,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大户带动战略。三是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可以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增值。鼓励茶产业和工商资本结合。同时,坚持高标准茶园管理,做到100%补齐补栽,100%除草施肥,100%进行修剪。

4.2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4.2.1 建立茶叶质量体系。制定土壤施肥、农药使用、基地建设与管理、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等茶叶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技术标准,建立健全精品生态茶园建设标准体系、生态茶叶加工厂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体系,对用药、施肥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生产实行强制推广,严禁施用有害农药、有害肥料,加大有机专用肥、生物农药推广力度。采取完善体系涵盖面、细化技术指标、提升技术参数等措施,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宣传活动,增强广大茶农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能力。

4.2.2 提升产品质量。开展“猪、沼、茶、林”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建园模式建设。制定规划,在茶园套种木本花卉,品种以桂花、香樟为主,其他适宜品种也可。在苗木的权属上,如果是政府全额投入,成材后由政府与茶园主人按比例分成,其中茶园主人占较大比例,如果在套种时政府与茶园主人按比例投入,则苗木权属全部归茶园主人。推进有机茶生产、加工、认证。对已有的有机茶园严格按照规范管理,不允许违规操作;对一般茶园要加大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等标准化物资的投入,按照有机认证标准,加快茶园有机转化。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QS认证、有机加工认证,努力实现清洁化、标准化生产。

4.2.3 加强生产监管。加大仪器设备配备力度,加强检验检测人才、执法人员的整合和引进,制定严密、细致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的茶园、茶青、茶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凡是出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的企业、合作社、大户,取消一切扶持政策和项目补助,并纳入黑名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监督管理作用。将专业合作社作为抓标准化生产的核心,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农”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加大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力度,形成茶农相互监督制约的监督格局,规范散户的施肥和用药,强化自律行为,确保产品质量。

4.3 实施品牌化战略

4.3.1 加大茶业宣传推介。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部门参与、财政补贴的办法,统一制定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办、承办、参加茶事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在国内主流媒体、高速公路、大型茶事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宣城茶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4.3.2 整合茶叶品牌。品牌的整合,实质上就是企业的整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开发品牌产品、培植大市场、挖掘大效益。鼓励企业开展联合经营,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优势品牌聚集,全力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研发能力强,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自主品牌,其他一些中小微型企业采取合作分工的方式,按知名品牌企业标准进行加工,把创品牌的费用和精力用于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和提高加工技术上,形成一个大企业带小企业,小企业带农户,抱团出击、分工明确、协作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

4.3.3 加强公共品牌管理。制定完善公共品牌的使用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标准达标、申报审核、监测淘汰”的原则,切实加强“凤冈锌硒茶”品牌以及“有机”标识的管理使用。原则上全市只要产品质量达标的企业必须统一使用固定的公共品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不允许擅自标注或使用“有机”标识,对擅自使用公共品牌或“有机”标识的,一律进行严厉打击,重处重罚。

4.4 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化进程

4.4.1 规范市场。一是规范市域内茶叶市场。市域内所有茶叶经营店划行归市,进入茶叶综合交易市场,所有茶叶经营户享受交1年租金使用3年的优惠政策。不进入交易市场的专卖店不再给予任何补贴。二是积极开拓市外市场。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鼓励企业走出市外省外,按统一的门店标准开设连锁专卖店,与各大超市专卖合作,开设专柜销售等。充分利用网上购茶方便、快捷、低价、时尚的特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商务等现代商务模式,打造多渠道、多样化的茶叶销售渠道。加强营销队伍的培育。

4.4.2 加大茶产品的研发力度。重点致力于茶产品的应用性开发,例如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快茶饮料、茶多酚、茶保健品等茶产品的招商引资。茶工艺品、茶摆件、茶净化器等都极具开发潜力,加强茶饮料等产品投入市场的步伐。

4.4.3 把握市场导向。引导企业从注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开发转变,从注重独芽茶利用向注重独芽与一芽多叶综合利用转变,从注重发展高档茶向发展高中低档茶并重转变,大力发展大宗名优茶,形成茶产品的梯次结构,提高茶叶下树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支持鼓励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拓宽市场竞争领域。

4.4.4 加快有机食品城建设力度。形成宣城茶产品交易集散地,并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在规模茶区加快建设一批茶青交易市场,方便茶农交售,使茶青向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聚集。同时,要继续鼓励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开设专卖店,设立超市专卖柜,构建销售网络,促进茶叶流通。

5 参考文献

[1] 赵云.江苏镇江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园艺文摘,2013(12):50-52.

[2] 谢善锦.邵武市发展茶产业的经验措施[J].福建茶叶,2013(6):46-48.

第7篇

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是六安市的后花园,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毗邻响洪甸水库,茶叶资源丰富,具备茶产业良好的集群发展优势。全村茶园面积5000多亩,可采摘面积3000亩,目前年产名优茶12万斤,大宗茶80吨。“虽然坐拥丰富的茶叶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自然及历史原因,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当前的扶贫攻坚任务仍较艰巨。”面冲村村主任王元成说。

资源互补谋发展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为充分利用、发挥油坊店乡茶叶资源优势,结合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营发展需要,探索拓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经与面冲村委会充分协商,我们就茶产业扶贫帮扶事宜达成共识。”安徽大业茗丰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祥海告诉记者,“作为省属企业,情系老区,帮扶金寨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为更好地开展帮扶和合作工作,我们已新成立了金寨县大业茗丰茶旅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省政府扶贫联系点,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村正规划兴建生态茶园,实现茶旅融合发展,努力提高茶园利用率,扩大茶叶加工销售,但这些蓝图的实现仅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很难支撑项目的整体运行,必须借助外来力量,尤其是具有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实力的企业入驻。”王元成告诉记者,生态园区目前完成了一座8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和1000平方米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完成了2000余亩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后期有待建设和完善的项目还很多。

“近几年我们的外贸业务持续稳定,但出口所需的优质原料供应不足,特别是有机茶、无农残茶,尽快寻找新的高质量原料产业基地满足出口需求,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国际国内市场对于茶粉、茶多酚需求量日益扩大,市场紧俏。但对所需高端茶叶基地及其附属的周边土地、生态等各类优质资源条件严苛,而面冲村的条件较好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戴祥海如是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金寨在六安市茶谷项目中是一个战略支撑点,其境内丰富的茶叶、文化、生态资源更是得天独厚,面冲毗邻六安瓜片核心产区齐山,急需一个现代化品牌茶企来牵头,有效解决茶叶标准化生产与销售问题,提升当地产业经济脱贫致富,促使经济腾飞。“这些需求与省公司的整体战略不谋而合,与大业茗丰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大业茗丰将重点解决当地农户卖茶难问题,解决产业链指导建设及扶贫问题。我们计划在面冲现有茶园、厂房等设施基础上,整合扩建内贸名优茶车间、精致茶车间、综合楼各一座。”戴祥海说,整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当年可实现面冲周边区域茶园一年多采,产品多元化,提升茶园经济重复利用附加值,预计年产销名优茶150吨,精致茶及边销茶500吨,年销售额达1亿元。

三产融合实现多赢

据了解,大业茗丰现有六家控股子公司,直营店面近百家,销售网点50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网络销售渠道,目前还在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势头,也迫切需要良好的基地支撑。“大业茗丰现已累积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端单体客户,急需一个以茶基地为核心,集休闲、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为一体的高端示范茶园区,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戴祥海说,今后,省公司和大业茗丰的中层干部将与当地贫困户结对帮扶,采用指导名优茶生产,开发大宗茶生产,包括红茶、乌龙茶等产品的生产等多种方式,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

“实施面冲村合作开发扶贫项目,既是面冲村生态茶园项目提质增效、农民脱贫增收的需要,也满足了省公司高品质内外贸原料的需求,同时符合大业茗丰拓展市场、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项目运作地好,能够实现三方多赢。”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解正定告诉记者,当地政府计划采取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本的方法,将面冲村现有的厂房、市场、茶园及其他基础设施作价入股到大业茗丰新设的茶旅公司,由公司独立运营给予固定回报。

大业茗丰公司计划在以茶产业为核心切入点的基础上,尽快解决当地茶农脱贫的目标,后期将依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紧密结合茶谷项目,逐步开发茶文化、茶旅游项目,建设一个以油坊店为核心辐射周边的,以茶叶经济为中心,以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为主力支撑的,紧密结合当地农家乐为经济单元的多元化茶产业链。

“我们的目标是运用省公司、大业茗丰的力量,着力打造一个新兴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端茶产业旅游示范基地,实现省公司创新发展、内外并举、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不断做活做强茶经济、壮大发展茶产业,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一些贫困户早日脱贫摘帽,共同走上致富路。”展望未来,戴祥海自信满满。

第8篇

关键词 茶业;旅游业;有机结合;形式;对策;安徽黟县;宏村镇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23-02

茶业是中国传统农业产业,前景广阔。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茶叶一直以来是当地的主导农业经济作物,把茶叶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将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元化发展,还能提升黟县宏村镇茶文化内涵,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1 宏村镇茶叶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地理位置优越,宜茶区域广

黟县宏村镇地处黄山山脉及南北坡,境内峰峦绵延,山高谷深,境内最高的兴岭海拔为1 432 m;宏村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奇特的地形特点形成一定的气候差异,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5.5 ℃,最高温度年平均为16 ℃;全镇平均日照时数为1 815.7 h,日照率为41%;年降雨量1 600 mm,无霜期268 d。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最适宜发展茶叶的地区之一,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茶区。全镇茶区10~40 km范围无任何工矿企业,生态环境良好,冬无极端低温,夏无酷暑,无霜期及降雨等方面具有适合茶树生长的优势,茶园分布在全镇13个行政村,面积约986.67 hm2。茶叶自然品质好,名优茶产量占比较大[1-2]。

1.2 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黟县宏村镇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隐居撰写的《茶经・八之出》记载茶叶生产,清顺治《黟县志》载:“茶,即茗也。旧有胜金、嫩桑、仙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之品,又有不及号者,是为片茶,有8种,其散茶号茗茶。近年,在钻研精制红茶技术基础上,又首创研制“抽芯珍眉”绿茶,远销国内外,得到茶界的好评,成为“屯绿”中的珍品。并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为当地极其深厚的茶文化积淀了基础。历史证明,该地是最早对茶叶进行加工利用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发源地之一[3-4]。

1.3 茶业基础扎实,旅游前景看好

茶叶是宏村镇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与文化相互促进,茶业基础扎实。一是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效果显著;二是有机茶园基地与老茶园改造逐步完善,规模化、无公害化茶叶发展迅速;三是通过弘扬茶文化提升茶产业,茶园观光体验游等项目发展被提上日程。

2 旅游资源及经济发展现状

宏村镇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现存明清古建筑625幢,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中国传统古村落8处,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11项国家、省级桂冠。人文资源有宏村、屏山、卢村、木坑、塔川、龙池湾景区、赛金花故居、奇墅湖度假村8个景点;自然资源有塔川秋色、协里风光、木坑竹海、奇墅湖风光等众多知名景点,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宏村镇依托黄山大旅游的背景,全面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不断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010―2014年宏村镇旅游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见表1。

3 茶叶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

3.1 开展茶资源绿色生态观光旅游

针对宏村镇的生态梯级茶园和复合茶园建立起茶叶公园,将茶叶公园建设与旅游景区结合起来,有机融合生态观光旅游和茶叶生产,建立旅游景区沿线茶叶观光带,有机结合茶乡与民俗风情,打造特色茶叶旅游经济带。

3.2 开展茶叶生态保健游

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5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我国有6个茶类,宏村镇就有红茶、绿茶、黑茶三大茶类生产。近年来名优茶独具特色,能满足来自国内外游客的不同要求。旅游过程中饮茶可以消除疲乏劳顿,促进生理机能的迅速恢复,长期饮茶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3 开展茶文化活动

茶艺即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具体化,茶艺表演展示择、冲、泡、品茶的高超技艺,同时展现其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和文化内涵。为适应新形势,需要一些有品位的茶楼开展茶艺活动,不仅可增添新的旅游项目,还可极大地促进宏村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3.4 开展茶文化研讨会及旅游节

利用西递与宏村这2张“精品名片”,组织黟山茶文化论坛,将茶资源、茶产业和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挥优势。打造旅游精品,定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扩大茶文化影响力,营造古徽州茶文化旅游的良好氛围。

4 宏村镇茶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宏村镇茶业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仍存在很多发展瓶颈,对于宏村旅游、农业重镇,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茶文化的旅游形象未塑造完善;对相关茶文化旅游产品未充分开发,对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1 重视旅游区茶文化的开发

近年来,宏村镇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应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形成规模效益。依靠丰富生态资源和高品位的名优茶,联系开发茶文化旅游景点,增添底蕴深厚的文化沉淀。需要大力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筹建新上茶叶博物馆项目建设,整合和发展茶文化旅游。

4.2 营造茶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利用茶旅游的经济效应深化对茶产业的提升作用。旅游部门应加大投资,加快对茶旅游产品的投入建设;旅游管理部门与茶业企业要加强合作,用科学理论指导茶旅游新产品开发,将茶文化旅游纳入宏村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5-6]。

4.3 打造黟县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根据黟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设计特色旅游线路,使游客一路观光茶园、品尝名菜、饮赏名茶,提高旅游丰富度。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增加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旅游者的需求。

4.4 壮大茶园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

抓住农村综合改革时机,吸引有实力的农民创建家庭产业农场,通过土地流转,适度规模建设茶场,帮助他们建设生态有机茶园基地,企业设计打造自己的名优茶品牌,引导企业参与建设经营茶叶旅游项目,依靠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带动旅游产品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与农村的共赢。

4.5 突出黟县茶旅游的文化性

茶文化旅游必须突出其文化内涵,突出茶的属性,丰富与茶相关的传说故事,吟诵茶诗、茶词、茶联,制造意境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要深度挖掘和开发古黟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人文、自然条件,加大茶旅游开发的创新力度,形成特色茶文化产业,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创新性地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古黟宏村茶旅游的有机发展,促进黟县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5 参考文献

[1] 秦桂芳,廖东海,林佳,等.对山区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02-303.

[2] 叶丽琴.浙江温州茶文化与茶产业相互推动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4(3):223-224.

[3] 何学菊.基于茶叶深加工的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4(8):152-154.

[4] 赵晓罡,李录堂.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98.

第9篇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第10篇

关键词:茶叶;生态;旅游;开发

景德镇开展茶叶生态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随着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开发从无到有,也日益得到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浮梁茶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但针对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开发途径,并非没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笔者提出几点浅陋的建议。

1 完善生态旅游整体规划

第一,规划中需协调个主题的利益。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景德镇茶文化生态旅游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开发,各利益主题的声音都要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二,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服从于旅游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在生态旅游规划前应进行可行性调查,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规划。

第三,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和生态旅游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吸收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把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纳入生态旅游发展的辅助系统,推动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生态旅游规划要与企业扶持政策相结合。当前,为切实推动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尝试将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目标。对此,政府可以采取有效的政策鼓励、扶持生态旅游企业开发项目。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争取国际机构援助提供便利、这样,降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成本,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好循环。

2 加强茶文化生态旅游研究

2.1 挖掘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浮梁有着悠久的制茶历史,开发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旅游,必须先要解决如何挖掘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恢复这一优质品牌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景德镇地方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茶史。从茶史角度来研究茶文化的,如黄崇焘《“浮红”史考略》《漫话浮梁茶文化》对浮梁悠久的茶史、名茶以及有特色的茶俗作了论述,《严台茶叶历史与文化调查》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论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严台的茶叶历史与文化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茶具演变来谈茶文化的,如黄崇焘《景德镇瓷茶具》和《景德镇瓷茶具初考》分析和探讨了景德镇古今茶具品种,也提到“一瓷二茶”的特征。

第三,从研究地方志入手,程关森著《浮梁四绝》,所谓浮梁四绝,古县经典、瓷都摇篮、名茶王国、陶源仙境,就有对浮梁茶的论述。

第四,茶俗浮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浮梁民俗》探讨了浮梁民俗,对采茶歌、采茶戏等茶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的。

第五,茶叶生态角度来研究,如蔡定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就景德镇浮梁二十多年来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作了梳理论述。

但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文化还有其深刻内涵需挖掘,用独特的文化内涵引领旅游,才能使旅游的发展充满活力,经济社会效益才更加明显。[1]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作为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特色,将成为景德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打造景德镇“瓷都”和“茶乡”的品牌形象,带动茶、瓷业的发展方面,前景也必定十分广阔。

2.2 打造名茶和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景德镇把握机遇,抓住陶瓷茶具和茶叶文化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浮梁茶文化”和“浮梁茶”品牌给浮梁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浮梁茶”品牌市场估值和市场影响力得以明显提升。

但是,人们一提起景德镇必提陶瓷,而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文化完全被屏蔽了,今后还需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宣传,抓住江西省“十三五”规划中打造“四绿一红”茶叶品牌的机遇,在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中也充分注意茶文化元素的运用,[2]提高其在全国茶叶市场上地位和知名度。

2.3 提高旅游参与性,提升茶文化生态旅游内涵

第一,茶叶生态旅游的核心是茶园生态景观,但规模还没形成,旅游者仅是象征性的接触。形成稳定开放的茶园文化景观,对于浮梁茶叶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3]

第二,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目前多是文人茶,如富人茶、农人茶等部分文化现象已经消失。恢复部分传统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参与度以及浮梁茶叶文化的推介和宣传。

第三,茶叶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不可能把当地人排除在外的。生态旅游者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压力,影响当地人的生活,需为他们提供替代经济来源,以尽可能的消除不利影响,这也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

3 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培育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生态旅游大环境

一方面,由于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宣传与教育,以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大环境。

第一,根据景区总体规划和环境承载力情况,对景区进行分区,设计合理路线以引导游客分流,结合门票等经济手段,以维护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

第二,充分发挥景区全媒体加强旅游者环境教育,如宣传栏、演播室、旅游手册、解说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让旅游者明确景区生态旅游的规范。

第三,建立生态旅游景区制度,约束旅游者的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培育生态旅游大环境,还需要更多的当地人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但由于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就显得特别重要,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努力让当地人接受并形成当地新文化、风俗。这是保证当地人真正参与到改善生态旅游大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以茶为媒,通过茶艺、瓷韵把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融瓷、茶叶文化、自然山水、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大环境,进一步通过环境教育,开发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茶叶生态旅游的新途径,以促进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黄丽萍,王余强.景德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究[J].价格月刊,2013(8):87-90.

[2] 蔡定益.论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1(5):40-45.

第11篇

有人说生活在别处,旅行,让人终于得以跳脱日常的繁琐劳累。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旅行的要求愈加精致,不再只停留在观光层面,更多的则是需要寻求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对历史和自然的回归。景迈山有着足以达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条件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茶叶种植资源,再加上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大战略的带动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来的景迈山旅游,将成为景迈山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茶人的灵魂高地

对每一位旅者来说,行之所至,必是心之所向,追寻心中的梦想之地,是很多人旅行的意义。如果说藏传佛教的信众在有生之年要一路朝圣到拉萨才算圆满,那么对一个与茶结缘的人来说,心里都会有一份向往,像追寻远方跳动的灵魂一样,去亲眼看看沐浴在自然中浑然天成的鲜活树叶,像朝拜心中神灵一般,去亲手触碰那一片土地。景迈山是一个能够寻找到茶的灵魂和生命之源的地方。一生若能有一次置身于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千年古茶林之中,跟随着傣族和布朗族人朝拜茶祖,触摸一棵千年来集阳光雨露于一身的古茶树,让身心在自然中轻快呼吸,回归自然的本源,对钟爱普洱茶的人来说,也能算是一种圆满。

景迈山普洱茶之灵魂在于茶祖。在布朗族的传说中,普洱茶之始祖为其族人首领帕哎冷。布朗先民生息于滇池边畔,至东汉战乱,当时的首领帕哎冷带族人西迁,入进缅地再南行,可路途中疾病肆虐,族人面临灭顶之灾,首领帕哎冷偶然得“腊”,即茶叶,发现茶可以让疾病慢慢痊愈,复使族人绝境逢生、化险为夷,布朗族人也由此永远记住了拯救他们的生命之树。几经辗转,首领帕哎冷选定澜沧江两岸密林为布朗人的基址,并带领族人种植茶树,帕哎冷还指点族人将山野之上的野茶树移到驻地附近栽种,野茶树逐步得到驯化,茶园也在连年扩大,鞒醒有至今,成为世界唯一的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茶林。帕哎冷种下的茶树,大都是古茶园里的第一棵茶树,布朗族的后裔将他们称为“阿百腊”,即茶魂树,并对其顶礼膜拜。他们认为,茶祖已将护佑赋予茶魂树,守护族人和家园。当时布朗族祖先迁到这里时,已经是傣王的领地。为了族人的生活和谐相安,帕哎冷迎娶傣王七公主南发来,七公主又为布朗族带来耕作纺织技术和宗教。布朗族人认为他们因茶而重生、因茶而繁衍,故子孙始终感谢帕哎冷和七公主的功德,每年,都要进行山龛祭祖,到那一天,族人跳起长刀舞和鼓舞,摆上祭品召唤茶祖灵魂,再剽牛祭祖,重温茶祖的起源、帕哎冷的遗训以及后代族人对茶祖的承诺。这一仪式传承千年,让布朗族人凝魂聚气,也成为景迈山布朗族的精神寄托。

历史滚滚向前,景迈山的一切得以千年传承,伫立的茶祖庙,深藏于林间的茶魂台……这使得景迈山不但被尊为普洱茶茶祖的朝圣之地,也是普洱茶的精神家园。2001年,曾有几位台湾茶商偶得景迈长宝茶厂的普洱茶慕名而来,当看到那些千年的茶魂树和茂密的古茶林时,内心震颤,顿时热泪盈眶,脱去鞋袜赤脚走进茶林,对着已繁衍千年的古茶树顶礼膜拜。这是自然和祖先留给世界的财富,也是仍存在于地球之上的独一无二的净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置身于承载千年历史却仍然拥有绝佳生态环境的景迈山,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只要来一次景迈山,呼吸过这里新鲜的空气,看过满眼绿树红花,喝过景迈茶,对景迈山的眷恋,就再也难以抹去。

11月的景迈山,一阵秋雨,山间草木的气味随着雨水蒸发弥散,看着云雾在远处的山间穿行,好像景迈山已经超脱尘世,羽化成了仙境。秋冬季到了景迈山,一定要去看云,或早起,或晚睡,可以漫步到高处,看着云层聚集成海,夜晚月亮悬挂其上,清晨太阳蓬勃而出,如此气势磅礴。

雨天过后天气放晴,山间清爽空气让蓝天显得更为通透,就像童年时的天空,蓝得让人感动。天晴了,山间虫鸟也倾巢而出,享受温暖的阳光。在古茶林、村寨边,织网的蜘蛛随处可见,景迈山人从不惊扰它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深知蜘蛛是茶山生态系统的守护神,对茶树有害的虫类都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景迈山的生态奇迹不仅于此,古茶林里寄生着螃蟹脚、石斛等人们竞相追捧的宝贵植物。还有一颗山间的古榕树,50米的树高,上面聚集有60多个蜂窝,远远看去榕树就像一个蜂窝支架。人们称它为“蜂神树”,景迈山的族人们始终对它保持敬畏,因为在他们看来,蜜蜂是茶祖的化身,也是他们幸福的天使。

想看景迈山最美的村寨,就去翁基村和糯岗村,木质结构房屋和青瓦屋顶映衬着草木,不时一个转角,就能遇到盛开的紫色兰花。在传统的民居里住一夜,感受普通景迈山人的生活。日月交替,当天色逐渐变暗,布朗族人家的火塘就渐渐明亮了起来,晚饭过后,与布朗人一起围坐,听听老人讲讲先祖的故事,再听听布朗青年唯美的歌声。在火塘边,布朗族人会将茶叶放入一个特制的葫芦瓢里,再迅速抓几块火炭混入茶中,熟练地上下翻动,顿时茶被热炭激出了香味,这就是布朗族人的烤茶,最后茶叶倒入罐中,置于火塘上熬煮,尝一口烤茶,更是世间难以觅得的奇特滋味。

景迈山多民族聚集,民族节日众多,泼水节、赕佛节、山龛节祭祖、水灯节等,都可以让人近距离感受历史悠久和独具特色的深厚民族文化。悠远厚重的景迈山也养育了景迈山的人们,行走于景迈山间,人们总会给你一个亲切的微笑,热情地邀你回家,拿出自家最好的茶饭欢迎你。如果正逢节日,他们也会带你一同前往,去感受最为真切的景迈山文化。很多人就此与景迈山人成了朋友,每次回到景迈山,他们都会像迎接远离老家的自家亲戚一样,以最温暖的方式,欢迎客人的归来。

一、二、三产业融合之契机

随着普洱茶在全国市场上走红,景迈山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熟知,也是茶,将更多的人带到了景迈山。深藏于景迈山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宝库被逐渐挖掘出来,并成为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吸引着各方来客。

融合了生态、人文v史和茶产业资源的景迈山是云南重点推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政府层面也一直将景迈山的保护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的工作内容,为景迈山发展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2006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就将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确定为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的几年,景迈山基础道路建设、道路绿化、居民房屋及居民生活用电、排水改造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推进。而这些建设工作一直在“生态保护”的原则下进行,置身景迈山,处处都能体会到生态保护的用心,就连景迈山上的道路,全部都建设成了天然生态的弹石路面。随后,普洱市委市政府又开始了生态茶园的建设,并于2010年启动了为景迈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将景迈山向世界进行推广。2011年,以景迈山为核心的普洱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又入列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之一,旅游建设的具体工作也提上日程,在依旧不变的绿色生态的大前提下,大力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并引导建设精品茶庄园,鼓励龙头企业带动旅游产业升级。目前,普洱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已达15亿元,待项目建成之后,景迈山旅游也将得到质的飞跃。

未来的景迈山要多元化转型发展,作为极具潜力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将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景迈山旅游产业与日渐成熟的第一和第二产业资源融合发展,会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在景迈山,三种产业融合发展其实已有成功范例。柏联普洱茶庄园,集茶叶种植、加工、仓储、旅游和文化为一体,不仅自己种植生产,还实现了自有产品的标准化,打造茶博物馆、茶祖庙等文化项目,开创了茶庄园旅游的新模式。柏联的成功是个良好的开始,景迈山的产业融合模式,还将有无限的可能。

这一路径与国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国家推进三种产业融合发展,是主动适应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举措和创新思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看属于产业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形成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它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

景迈山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良基础。景迈山以茶闻名,作为景迈山的第一产业,茶是景迈山居民生存的根基,随着制茶技艺的传承和进步,作为第二产业的茶叶生产也已日渐成熟,而这些都是景迈山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资源深厚的景迈山仍有无限潜力,投资已达15亿元的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即将通航的景迈山机场和正在进行的4A级旅游景区申报等,将为景迈山旅游注入强劲动力。

在发展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景迈山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是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并维持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严格控制核心历史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活动,与申请世界遗产相辅相成,构建生态旅游模式,打造产品和旅游的一体化的生态人文大品牌。

其次,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茶产业的多种功能,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和赋予文化意义,继续提高景迈山茶叶的品质和价值。同时提升景迈山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继续发展休闲体验旅游或创意农业,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游目的地。

另外,景迈山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还在于要突出“茶产业”为基础,引领茶产业发展要素聚集,以市场为指导,提高茶叶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并推动提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三种产业的融合发展,还要注重产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不仅增加茶叶生产的市场价值,而且也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值空间,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形成。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复杂性强,跨界融合的主导特征显著,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贯穿其中。也应引导以普通农户为代表的传统经营主体转型,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推进景迈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力军。

景迈山像一块纯净的绿宝石,被茶祖和族人们守护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蕴藏在每一寸土地之中。景迈山同时也是滇南“普洱绿三角”的核心地带之一,西与西盟、孟连遥相呼应,北望临沧、南指西双版纳。景迈山虽饱经岁月,但它仍有无限的未来,景迈山的人们和景迈山的茶,还将跟随着时代的前进,万象更新。

第12篇

**县是“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于20**年6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五年来,全县坚持以项目带动,突出“三着力、一加强”特色,强化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到九大领域的建设,生态示范区效应成效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加强生态林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效益显著

完成国家级公益林建设108.95亩,省级生态公益林16.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7%,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张。有机茶颁证面积达2.1万亩,全县茶园全部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茶园认证,有机茶园颁证和绿茶、眉茶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全县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新建沼气池5300余口。**等6个乡镇分别被评为国家、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等15个村分别被评为省、市级生态村。

着力建设生态工业,绿色规模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绿色食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19家,5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龙头企业。**茶业取得有机茶认证,**作为我省唯一茶叶品牌被推荐为2**指定用茶。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000多万元,关停整顿污染企业20余户,新上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投资5800万元的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第三产业发展如火如茶

完成《**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拯救“海阳三古”和保护古村落工作扎实推进,建成**等10多个生态型乡村旅游福地,4A级景区齐云山实现与**联全开发。20**年全县旅游接待88.5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近4亿元。

突出生态立县特色,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0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7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该县以争创国家级示范区为切入点,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对全县日排废水100吨、COD30公斤以上的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环保“黑匣子”,实行了24小时监控,督促企业保证污水处理走向规范化,确保达标排放。泰柯公司、迎客松啤酒公司均投资100万以上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在环境整治过程中,该县加强了对重点时段和区域水环境的监管,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全县18家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许可证重新进行审核认定。20**年至今,全县累计共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000多万元,关停整顿污染企业20户。新建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95%。家园将不再受污染的侵袭,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创建生态示范区,把开发休宁资源为目的的优势产业培育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发挥综合优势,提高资源转换层次,形成产业链条,实现梯次增值,增强产业功能。绝佳的生态环境如今成了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等10多个生态型乡村旅游福地也抢占了大批游客。乡村旅游成为了该县开发生态资源,发展全县旅游经济的先导产业。该县人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态资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走上了充满无限魅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