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06:2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管理硕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本科院校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行政管理硕士点 研究方向设置 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D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05-02
选择、调整和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是申办硕士点及后续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凝练各学科方向和确定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能够集中有限资源并充分发挥优势,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群。核心的问题在于:依据什么?如何凝练?本文认为,对于申请硕士点的单位而言,首先应分析现阶段研究方向设计面临的约束性条件;其次,对本地区该硕士点的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依据学科谱系总结出若干类别,明确本地区研究方向的大致分布;最后结合本单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及申请表的关键指标,分析本单位现有研究状况和师资能够支撑起的备选方向。
一 申请单位研究方向设计的若干约束条件
任何价值、理念的实现,都必须完成对客观存在的具体约束条件的体认和洞察,才能达成从“想象”到“现实”的自洽。具体约束条件往往因时、因势、因对象而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现阶段申硕工作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包括:国务院学位办的相关政策规定、本地区学科点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定位、院系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研究状况等。申请单位应当通盘考虑上述诸条件,才能明确申请单位凝练学科方向的框架和边界。
1.学位办的政策规定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即10号文件)。其中第七条规定:“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研究方向则是组成二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根据1999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本科专业可以申请政治学或公共管理的二级硕士授权学科点。
2.同类学科点研究方向设置的地区分布情况
要确保申请成功,申请单位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有关高校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情况。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选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考虑研究方向设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的29号文件规定,新增单位及其建设工作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不可替代和无法满足”的。具体到北京地区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而言,由于学科设置和方向已近“饱和”,不可能做到“不可替代”,只能在“无法满足”上下工夫。
3.院系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横向上明确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的不同之外,在纵向上也应层次分明。硕士研究生不等于大学本科基础上的大五或大六,是从“通才”通向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中间阶段,学生获得学位后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也可以选择从事专业工作。因此,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计应集中体现申请单位研究力量最强、研究课题及成果最为丰富的部分,以建构宽广扎实的学术基础。
4.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
研究方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丰富学科理论和培育次级学科。因此,研究方向应充分预见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一级内容的设计应相对稳定。而作为研究方向中的二级内容,可随社会需求和学科规划的变化进行调整,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同时尽可能保持研究方向设计的衔接和兼容程度。
5.师资力量及研究状况
师资力量是支撑一个学科点的重要变量。然而,罗马的建成非一日之功――引进人才并合理布局需要考虑整体的学科发展规划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研究方向的设计而言,应确保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成果,在研课题与研究方向之间的集约化程度较高,并通盘考虑老师的科研与研究方向之间的吻合程度,并做一体化设计。
6.研究方向设计的应然规范
由于学科特点以及社会科学研究逐步走向交叉和融合,事实上,研究方向“应当”如何,难以找到统一的权威答案,可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实践中几乎所有高校均强调自身方向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既然如此,从决策者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也许更有利于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谢桂华在其撰写的《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用较大篇幅强调了各专业点设计研究方向时的若干要求和原则:(1)研究方向应该参考新的专业目录简介中的学科范畴,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能东拼西凑。(2)研究方向应该在考虑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应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前瞻性。(3)研究方向应宽窄适度,相对集中、不宜太散。(4)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应有相应的理论体系。①
二 北京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申报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论证
下面就结合北京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仅以行政管理硕士点为例,对上述思路加以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本部分的思路是依据北京市现有的研究方向分布来论证申请单位的备选方向。选择这一思路有两个理由:(1)就研究方向的分布而言,北京市属于研究生教育的Ⅰ类省份,集中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关硕士点的历史之久、实力之强、方向之多有目共睹,且现有方向已覆盖了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全部领域。(2)据此分析,有利于以后进一步发掘申请单位参与专业竞争的特色和优势。
截至2010年,北京地区现有的行政管理硕士点共计22个。在所统计的22个硕士点中,有3个教育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科院政治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招生时不区分研究方向。其余19个招生单位,共设置研究方向78个,平均每个硕士点设置4.1个。② 有些研究方向实际涉及两个领域,例如“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高校行政管理与政策分析”等,为了便于分类统计,本文将这类研究方向进行了拆分,例如“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可以拆分成公共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研究方向,将其分别归入所属大类。也有些研究方向尽管看似涉及两个领域,但实际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内容、层次或者分析视角,例如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研究、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等,这类研究方向就不再进行拆分。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拆分之后的)方向归纳为13大类,并用二元研究方向的原始名称在相关类中进行了反映,相同的小类在括号内注明了有同类名称的学校数,并将13大类按数量多少依次排序,见上表。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这13大类已经覆盖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各个领域,只不过不同高校的研究方向类别不一、名称各异。这些研究方向又可分为“传统”和“特色”两大类:“传统”方向的研究领域相对成熟和稳定,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较为明确,如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方向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专业特长或专攻领域的“特色”方向,其研究方向大多与学校名称或特色相关,如对外经贸大学的进出口商品管理、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行政、公安大学的警察行政管理。这类研究方向是从“人无我有”的角度来解释“特色”的,绝大多数都是报本校研究生院审批,自主性较大。二是根据人员和科研情况设计的特色方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甚至研究成果均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有的甚至概念内涵和研究边界都不明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何一所高校想覆盖全部研究领域都十分困难,各个专业点必须各有侧重。在这13大类研究方向中,申请单位可以运用排除法确立自身选择研究方向的备选项,继而结合教师研究成果的分布状况加以逐步筛选,以确定有可能支撑起哪些行政学的研究方向,同时充分考虑到研究成果的分布以及方向之间的包容性等变量。
三 关于研究方向“特色”的思考
从上述对北京地区行政管理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来看,“特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各个高校均按自己理解的“特色”和思路确定研究方向的名称,导致同一研究内容的叫法却五花八门、不甚规范。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各高校要么雷同,缺乏各自的比较优势;要么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相对稳定性,忽视了在学科发展中的定位。这当然不能全部归咎于各个招生单位,国务院学位办对于何为“特色明显”并无明确的政策解释,这种盲区也导致了各高校理解上的差异和分歧,有一小部分高校存在明显的“特色崇拜主义”。
那么,究竟哪种解释更为正确?本文能够提出的初步分析包括两点:
首先,申请单位的研究方向应立足于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传统研究领域,同时力争在学术上拾遗补缺,进行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突破口。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后续的专业发展空间与研究的难易程度。在传统研究方向的设计上,应考虑“老树发新芽”的发展策略,着眼于本地区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与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前期研究充分整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
其次,从工具层面来看,“特色”绝非凭空想象和杜撰出来的,是需要扎实丰富的研究成果来支撑的,必须用学术梯队的科研实力来说话。一个可行的思路是,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个人专著以及有影响力的论文放射出强大的辐射能量,来优化、组合、推动“特色”方向的凝练。至于这些特色领域的最终论证与落实,还受制于后续的科研积累以及能否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等若干基础变量。
注 释
参加工作近年,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志们的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年月重组时,调任厂计划财务科科长,从事厂计划财务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经过厂领导指导,同事们的帮助,我很快挑起了全厂计划和财务部门管理的这份重担,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从经济上保障了采油三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生产)者,年被评为油田公司经济工作先进个人。所在财务科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集体、油田公司会计核算先进单位。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较大跨度工作岗位的变动,给了自己较大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从事经济工作以后,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1992年9月-1995年7月参加宁夏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获得经济管理大专文凭。年-年参加了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和学位。2003年开始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2006年获得行政管理本科文凭。同时,还多次参加了财务管理、经济统计、会计集中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高级研讨以及不断的自学等。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在经济理论以及经济管理实务等诸多方面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促进了在经济管理中的得心应手,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重组改制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变换,给我们石油单位的经济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不得不不断地进行创新。
我提出并设计了采油厂“三D”精细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考核三个成本管理体系;纵向、横向、时间“三维''''分解成本;构建作业区、机关及辅助单位和专项费用三个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较完整的适应采油厂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出加强成本过程管理的财务监督委派、内部审计、第三方监理、后评估、成本日报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并亲自编写了落实这几项措施的有关制度、规定,使这几项措施在成本过程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出采油基层单位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亲自到靖三联现场写实,提出了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办法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岗位量化考核的顺利开展。
多次到五里湾第一作业区指导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试点,提出了采油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框架及建立运行机制的思路,保证了试点的成功。
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节约型向成本避免的转变、“学会花钱为省钱”以及经营工作要与生产、科技、改革、管理紧密结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间,促进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出了加强成本要素主要项目精细管理的思路,亲自编写了材料、电、井下作业、运费四个成本可控度较大成本项目精细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使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全面组织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并参与了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的建设。多次组织了内控测试,促进了内控体系的执行有力。特别是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属中石油首家,得到了股份公司的好评。
组织参与了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形成了涵盖全厂的完整的标准成本系统,并顺利实现了上线运行,为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专业教师;行政管理;就业指导;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2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大学毕业生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与2008年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在被亮就业“红牌”的部分专业中,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行政管理专业均出现低就业的态势,2010年行政管理专业初次就业率低于45%的红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加大专业教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刻不容缓。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笔者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指数的两个评价因素,分别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期间,笔者通过实地发放问卷、电子邮件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共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4%。向区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4.5%。
面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两项核心指数调查中,笔者注意到问及“您认为自己在就业中最缺少的东西有哪些”。社会实践经验是学生在就业中最为缺乏的一种能力,选择该项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36.88%。其次是对岗位的分析理解、自我认知和职业匹配性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分别占24.06%和24.46%。而认为就业中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及素养和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却只占12.23%和2.37%。
另外,在问到“针对就业,您希望学校应该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时,笔者对学生就业涉及的十个方面进行了列举,类型也较为全面。其中,认为学校应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供就业信息、专业理论课与实践相结合出现的频次较高,分别占所调查总人数的38.07%、23.87%和22.68%。其次需要电脑、写作等工作技能培训和为学生建立创业的平台所占比例不高,分别为7.1%和3.35%。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五个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少,仅有4.93%,对五个方面进行了合并统计,这也能反映出我们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的指向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来看,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缺少“驾驭自我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1],在专业理论与岗位的契合点上存在着多种忧虑,这种忧虑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离。
(一)缺少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案例教学和实践
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他们在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把握上,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学术和理论上的培养教育,对行政管理学科的应用性、教学实践和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不足,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没有得到实际运用,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产生各种困惑,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课程,摄入大量的案例教学,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但由于该类专业招收对象的局限性,众多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在具体学科设置和学生培养上,现行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并未有效地将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他们缺少“人际关系技巧、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敏锐、广阔的视野”[2],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和训练不足
调查中,笔者发现广西区内六所大中专院校对在校生都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但课时甚少,也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任课教师大多为学生处就业负责人、各系辅导员等。在六所被调查的学校中,专业教师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次数为零次。同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就业指导和训练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仅为6.15%,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高达75.63%,而有56.39%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和培训对自己就业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单从就业指导课的形式来说,六所院校均是通过上大课、开大会的方式进行,内容单调且没有针对性,此外未能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作用不大。从学校层面看,对专业教师就业指导的培训不足,而专业教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更让人担忧,导致许多大学生到临近毕业时都没有接受过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有的学生甚至连正式的简历和求职书都不会做,缺少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些因素的存在往往会降低他们就业取胜的机会。
(三)专业教师就业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
>> 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困境求解 公共图书馆提供无偿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思考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基层政府的困境与出路 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困境与出路 新公共管理在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适用性分析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困境与责任 财政外溢下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 县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的内涵界定 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改善 政府转型进程中我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上海的实践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趋势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2] 《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article/zwgk/mzyw/201506/20150600832371.shtml.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民生为本: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改善路径[M].2012.9.8.
[4]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
【作者简介】
刘 霞(1975-)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省烟台市委党校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姜文芹(1964-)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功能;发展历程;
一、电子政务概要
要对电子政务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就必须对其相关内容予以重视。如电子政务的含义、功能、发展阶段等。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赵国俊在《电子政务》中对它的阐述是这样的:“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行驶管理职能,开展。”而欧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公共价值。它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这样的:电子政务是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现代化和创新行为;它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更新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用来改进公共服务、增进民主、优化公共政策;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造一个透明的、开放的、包容的、高效的好政府,以实现更好的公共价值。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是一种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政府结构、重组工作流程、改革行政方式、完善行政职能,以公民为中心提供高速、高质、高效的交互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即电子政务就是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达到改善政府职能的目的。
(二)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职能重心从政治统治和阶级斗争转变到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方面;把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把以管制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
2.促进政府提高办公效率。提高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速度,以无纸办公及远程办公方式克服了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现象,节约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经费,改变了传统行政的高成本粗放式管理方式。
3.有力的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对国家信息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国家可以把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作为促进中国IT业发展的政策性投入,是中国IT业能够获得健康发展的实际支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基础建设。
4.为社会公众有效地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它在政府与群众之间起着“连心桥”的作用。电子政务大核心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二、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进程
1.“办公自动化”(OA)――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应当说是中国电子政务的初创或准备阶段,当时对电子政务还没有概念,只有政府信息化的提法。
2.“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三金工程”即金关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
3.“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过“政府上网工程”,政府机关首次大规模地在网上公开可以公开的信息,随着政府网站功能的拓展,一些政府机构将纳税、项目审批等工作也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大大方便了企业和公民。
4.“三网一库”即内网、专网、外网、信息资源数据库。始于21世纪初期。它是我国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
(二)外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随着电子浪潮的汹涌澎湃,各国政府都纷纷开始把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作为政府改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1.电子政务在美国倍加重视。纽约――美国电子政务最领先的城市。现早已完成政府无纸化办公,使居民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电子化的目标。现在美国政府的网站能够提供包括办公室电话、办公地址、在线报刊、在线数据库以及外部网站链接、外语翻译、个人隐私政策、广告、安全特性,免费电话、技术服务等在内的多种功能。
2.加拿大后来居上。加拿大号称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通讯上网费用全球最低。
加拿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它不仅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政务电子化服务,而且会根据不同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新的政府门户网站。
3.欧盟诸国奋起直追。在欧盟诸国之中,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在前列。英国从1994年着手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其目标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高效政府”。
英国在20005年所有的政府服务以全部在网上操作完成,其主要服务以提供在线纳税;还面向用户提供其所需信息,并按照主题对信息进行主题分类,此外,还推进了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已有许多妇女接受预防暴力犯罪的咨询。
法国从1997年开始着手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已有60个政府机构站点建成,入网的政府部门涵盖又教育、电信、环境、卫生等。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总体取得直接的联系。
德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信息化方面稍显落后,为此,德国公布了“联邦在线2005”规划,加速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德国联邦政府在今后的四年通过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大约350中服务。随着德国联邦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年中,其电子政务又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4.亚洲各国相继发展。新加坡的政务电子化程度较高,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已于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如为汽车上牌照、登记服兵役、查询社会保险以及报税都可通过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站进行,对于那些手头没有计算机人,可以到公众成为“电子公民中心”的地方免费进行。
日本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办理各种各样的申请、申报、审批等手续,进行政府网上采购,并力争使政府的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进行,建立一个在全球信息化潮流中领先的“E-Japan”。
从电子政务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政府的推动下,电子政务在各国都呈现出阶段式发展,大多数国家起步时间大致相同,而且经历的阶段大多一致。第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基本上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等相关方面。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大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治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
参考文献:
[1]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Readiness for the Networked World[ R/ OL] . http :/ / 省略 , August 2002.
[2] World Markets Research Center , Brown University. GlobalE2Government Survey [ R/ OL] . http :/ / worldmarketsanalysis. com.Oct. 2001.
[3] 周宏仁,唐铁汉. 电子政务知识读本[M] .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4] 汪玉凯. 中国电子政务的功能定位与政府治理创新[J] . 信息化建设,2003 (4).
[5] 赵红梅.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对策[J] . 东北大学学报,2003 , 5 (5).
[6] 张成福. 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实质意涵[J] . 中国行政管理,2003.
[7] INSEAD. The Networked Readiness of Nations [ R/ OL] . http :/ / weforum. org , 2002 - 2003.
作者简介: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优势
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
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
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
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
(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
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
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
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
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
(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1.其他学校的发展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
2.其他学科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
(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
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
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
(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
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
(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
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落实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的几项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制定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使战略落地,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则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内蒙古财经学院的现状,结合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项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学科是一个学校的学科,不是哪一个学院的学科,所以执行战略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关注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不应顾及某一个学院、某一个专业的局部利益。而且我们完全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出发,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院。
(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队伍
当前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投入,采取引进和自身培养两步走的方法,尽快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财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可以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学者接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选择我校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在职教师,送到处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领先地位的高校培养,帮助其成长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专家的好处是学科发展速度快,能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学习,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缺点是成本高,专家的忠诚度较低;自己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优点是成本低,与专家相比本校教师的忠诚度较高,缺点是成长速度慢,只能实现个别人的成长,而且也有教师流失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使财院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能够在在财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财院的吸引力,降低本校教师的流失率。高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勇于创新、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独立性强、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而我校现在激励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员工需求的差别,激励手段具有暂时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文化、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我校的激励机制,言必行,行必果,及时兑现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热情。
(二)整合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
现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太分散,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应改革现有五个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的现状,将这些专业整合到公共管理学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对学科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既能结合国内形势和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快速发展优势专业,又能借助优势专业的力量,实现各专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各个专业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到一起,便于充分利用专业资源,集中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优势。
(三)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研究中心
1积极与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接洽,建立各个专业的实习基地,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现场咨询、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公共管理的第一线,既能了解公共部门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能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社会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素质过硬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建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我校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教师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主题不明确,因此无法实现公共管理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建议,综合各位教师现在的研究成果,凝练研究方向,合众人之力,打造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品牌。在此我们建议,尽快成立以现有成果为基础,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方向的研究中心,如“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公共危机研究中心”等,既能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又能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公共管理;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变革
随着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以效率与公平为价值核心的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公共行政延伸和发展的公共管理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及市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在国内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变革的深入发展,也为高校变革奠定了制度和理论基础。
关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在此过程中,西方各国政府管理模式开始从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管理,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境变化的、颇具弹性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为价值核心,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参与权利和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导向。公共管理部门,包括政府组织、公益企业、公益事业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具有执行国家公共意志、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基本属性,又有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管理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的目的,更有追求社会公平、加强公共责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责任。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普遍把教育归属于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部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国家职业教育职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高职治理结构的变革。
关于高职治理结构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是公私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当前,治理理论在全球广泛传播,已经发展到地方治理、学校治理、公司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促使我们对传统的管理理论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承担国家职业教育职能、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政府、社会等外部环境及其内部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独立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运行方式。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在数量、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政府主导,缺乏自主性
高职院校主要由政府投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教育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种状况下的政府治理主要依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来实现,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模式单一,大量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学校自难以真正发挥,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从属地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短缺、浪费和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社会各阶层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社会收入不公平。
(二)管理方式“泛行政化”
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一般遵循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部门林立,等级分明,本应成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大学精神受到了行政权力的限制。现在,备受青睐的“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等也都带上了行政化的鲜明烙印。
(三)创新乏力,缺少特色,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学生就业困难
从发展历史来看,高职院校一般来自于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和中专学校,具有较多的中专累加、本科“压缩饼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优势发挥不明显,特别是部分院校目标定位模糊,办学缺乏特色,招生就业困难,缺乏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缓慢,改革进程步履维艰。因而,如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则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共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治理变革
高职院校在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高职教育必须鲜明体现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
(一)理念的变革――职教理念的凝聚和提升
职教理念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这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期望与价值建构,是职教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学理念而存在。高职院校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不仅生产、传播职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社会劳动者。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除却局限于目标定位层次上的简单理念形成,重新提炼自己的大学理念,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摒弃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倾向,在民主、自由的大学理念中融入现代化大生产、现代职业教育的丰富内涵。
(二)体制的变革――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与现代学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对大学的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好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和大学学术权力的关系,在完善宏观管理与监督基本职能的前提下,规范对大学的行政审批,使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管理上真正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对学校的过度行政干预,为学校创造能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
体制变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政校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学校,剥离彼此的隶属关系,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使政府能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为学校及各类受教育者提供良好、公平、高效的服务。必须健全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学校按自主意愿和具体情况决定资源分配、资金使用、课程设置、教师聘用、人事安排等,真正拥有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办学的自。
(三)运行机制的变革――依靠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02和2003两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已分别达到72.8%和73.8%,市场机制已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配置作用。在教育领域,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但教育依然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领域之一。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力度,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重点在于:第一,引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第二,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多元化,国办、民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扩大教育供给,赋予教育消费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校教育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四)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人本管理
人本特色的高职治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在治理过程中,一是要创建一个符合时展需要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产业、行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形成自身在教学、管理、就业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必须转变单一的以学生培养为主的模式,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再就业的需要,把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形成学生培养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并重的发展局面。二是要创建一个有个性的新的培养机制。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教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全完善的人格;必须注重产学研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按照行业、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三是要有一个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必须注重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创设师生全面发展的环境;要通过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按工作绩效进行分配,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机构运转的效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要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培养的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述评[J].中国行政研究,2000,(8):12-13.
[2]蔡立辉.论公共管理的特征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2,(4):19-20.
[3]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4]王乐夫.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J].学术研究,2003,(3):34-36.
[5]于海棠.治理:高校管理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28-30.
[6]龙献忠.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J].民办教育研究,2003,(6):19-20.
目前,国内医院的人才培养一般都侧重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忽视了管理人才、尤其是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医院的管理人才大部分都是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选的。这批管理人员多数是医学专业背景,缺乏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管理方法和技能,对于日常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经验管理层面。有些管理者在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技术工作,留给管理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从国内的教育体制来看,大部分高校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专门的课程设置,涉及到医院管理方面不多。反观国际上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像重视其他管理人才一样,十分重视医疗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人才的制度与途径,譬如医院管理硕士(MHA)课程设置等,我们国家极少数公共卫生学院在此方面刚刚起步。随着医院业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各个部门只能允许少数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入正规高校参加系统课程培训,而大部分的管理人员仍旧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举措在推行过程中受阻或效率不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寻找一条可以将工作与培养兼顾的有效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学习法在医院管理中应运而生。
2行动学习法的应用机制
行动学习法的创始人是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格•雷文斯教授(RegRevans,1907—2003)。1971年,他在《发展高效管理者》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行动学习的理论与方法。雷文斯使用学习方程式“L=P+Q”来说明行动学习法的含义。式中,L(learning)为“学习”;P(programmedknowledge)为“结构化的知识”,是指人们通过接受指导,学习到的那些储存于书本的知识;Q(questioninginsight)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提出深刻问题的能力”。行动学习法是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不同于传统学习法。传统学习方法是由讲师按着讲义单向传送知识给学员。而行动学习法则是以学员为中心,由学员自己主动提出实际的的问题,并由其他学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在行动学习法中,讲师只是一个主持者、督导者,不提供任何教学。用雷文斯的学习方程式来表示的话,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以P为主位,Q为次位,故我们以小写q以示L=P+q;而行动学习方法则是Q为主位,P为次位,故我们以小写p以示L=p+Q。行动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石是美国心理学家库博(Kolb)提出的“经验学习循环圈理论”(experientiallearning)。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4个环节的循环。行动学习法最早由雷文斯1965年在“管理人员发展”的培训中使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知名企业开始将行动学习法运用到各个层面的管理培训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变革加速计划”、“领导力发展”项目,花旗银行的“业务经理的领导力——取得突破性业绩”和“挑战团队”项目等都采用了行动学习法。要达到行动学习的目的,必须具备以下3个要素:真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行动学习小组、督导师。行动学习法是通过行动学习小组团队协作,通过督导师的指导,在“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3行动学习法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3.1确定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题在整个行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选择的项目问题是医院实际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在我们能力范围所及的问题。这样的选题既可以结合员工原来的经验及知识基础,又能给员工足够的学习机会和发挥空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人事制度也逐步向“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医院新型用人制度”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医院行政管理岗位却面临着岗位职责不清、绩效奖金分配不能体现岗位价值等问题,因此,我们结合年度岗位聘用工作,确定了这次行动学习的主题,即解决医院行政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在培训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的同时来解决医院管理问题。
3.2组建行动学习小组
我们以科室为单位,每个科室由5~7人左右的成员组成科室的行动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所选择的小组成员必须是主动参与的,愿意去配合我们的整个行动计划。
3.3确定督导师
督导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把握方向,提供支持,促进反思,是能够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对话的沟通专家,也是能够引导小组成员思维的引导师。这个人在促进引导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应该足以能够保持学习团队的状态,同时,他要在促进团队成员发挥创造性和反思性的过程中避免“分析停顿”(analysis-paralysis)或者“钻牛角尖”(navel-gazing)的发生]。此次行动学习的主题是解决医院行政管理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医院的行政职能部门有20个左右,行政管理岗位更是多达200个。因此这次行动学习的督导师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由医院分管院长和人力资源部主任担任,负责第二层级督导师的培训指导和整个项目方向的把握,以及对于有争议问题的解答等。第二层级由各科室主任及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担任,负责与行动学习小组成员的日常讨论及质疑反思工作,并汇总好相关问题,
3.4对实际问题进行质疑反思
由督导师和行动学习小组针对于这次行动学习的主题——医院行政管理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召开第一次讨论会。大家一致反映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医院行政管理岗位没有一套完整的岗位体系,人力资源部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提出可以采用岗位评价的方法构建岗位体系。讨论会上督导师要求行动学习小组整理出岗位评价的基本模型、流程及初步实施计划。行动学习小组根据督导师的要求,主动开展学习,查阅文献、向医院管理专家请教等。在这一过程中,督导师也安排了外部专家向行动学习小组成员传授解决问题的工具,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水平思考,六顶思考帽,因果分析法,思维导图,价值链,问题澄清法,KJ法,鱼骨头图法,换位思考,横向思维,评估矩阵法等等。
3.5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在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后,行动学习小组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辨析、分类汇总,通过督导师会议进行讨论,确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岗位梳理与岗位分析、编写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调整权重、确定岗位评价结果这5步进行。
3.6发现新问题,再次进行质疑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定期地召开讨论会。对于一些小的问题,可以由第二层级的督导师和行动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对于一些争议很大、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由第一层级的督导师参与共同讨论。通过“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最终梳理了216个岗位,分成22个等级,初步建立了医院行政管理岗位的岗位体系,为后续绩效奖金分配方案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行动学习法效果评估及后续改进措施
这次的培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技能培训,而是运用行动学习法,在不影响我们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解决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参与人员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及骨干,在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对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但是行动学习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4.1对参与者的知识及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行动学习中的参与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培训者,需要主动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因此,由于参与人员本身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对整个项目的理解程度也不一致,导致质疑反思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解释。
4.2耗时较长,管理成本偏高
一次完整的行动学习需要数月甚至1年的较长时间,但是行动学习的选题基本上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短时间内运用行动学习法,可能会造成流于形式,而起不到真正的效果。
4.3无法在行动学习法中获取系统的知识
由于行动学习法在知识授予方面不能够像传统的理论授课一样给予学员系统的知识培训,因此对于一些新知识的获取,是片段的、零散的,不助于学员记忆。每个学员通过行动学习培训所获取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差异。行动学习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不能解决所有的培训问题,更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授课式培训。
5结语
[关键词]贵州;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肖森予,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李东科,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赵一霖,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贵州贵阳550025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74-03
一、引 言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简单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立足以可循环资源为起点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废弃物)―产品”的反馈式闭环流动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我们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为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直接污染而采取的替代废弃物简单焚烧、填埋方式的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体现了从废弃物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转变;废弃物零排放是指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反馈式闭环流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贵州煤炭工业的现实情况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建立区域能源基础的主要资源之一。据新近完成的贵州省煤炭“十一五”勘查规划显示,未来五年贵州省规划煤炭勘查项目达168个。其中通过使用省级煤炭勘查周转资金加快推进普查及必要的详查,提交资源储量224.28亿吨,新增查明资源储量86.29亿吨;通过接替资源勘查延长三个危机矿山的服务年限;通过引导和加强商业性勘查,提交资源储量127亿吨,其中新增查明资源储量76.54亿吨。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种分布也较集中,这构成了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贵州煤炭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不高、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制约贵州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到贵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如何在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在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中政府应该持怎样的政策取向及如何构建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循环经济在煤炭工业中的适用性
循环经济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经济增长的模式来看,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二是从经济形态看,循环经济是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解决更多劳动就业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用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着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上述特征能针对性地解决煤炭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通过不断提高和改善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矿区社会、企业、产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沿着煤炭产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如洗选精煤炼焦,煤焦油生产煤化工产品,中煤、煤泥和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粉煤灰及煤渣生产建筑材料、修路、复垦土地、美化生态环境等,把资源“吃干榨尽”,实现综合利用。
二、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加强制定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政策
围绕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各地区的优势、特色和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努力做大做强贵州煤炭产业。把贵州煤炭工业放在整个西部大开发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做好区域规划,实现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及行业间的互补,这是提升贵州煤炭工业的必由之路。在具备较强煤炭产业基础的地区规划建设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并制定支持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资金、人才、项目、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基地倾斜,推动煤炭工业产业链、产业群的形成。
(二)运用政策调整煤炭产业由量向质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投资方向,使社会资源流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和产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贵州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一是要调整投资方向,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贵州煤炭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瓶颈”问题;二是要将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造和提高传统煤炭产业,使之成为贵州参与国际国内能源市场竞争的主力;三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材料,提高煤炭产品档次,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推动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支持构建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多元持股、同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煤一电、煤一化工、煤一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推动单一煤炭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研究探索矿区开发的新模式。
(三)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煤炭企业目前既要缴纳矿产资源税和水资源税,又要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水资源补偿费。因此,建议对煤炭企业承担的税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清理,以减轻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有利于矿区工业生态经济建设,对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给予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政策;对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工艺与
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或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加速折旧等政策。
(四)制定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激励政策
一是项目支持,尤其是对于煤炭企业申报的燃用低热值煤炭资源的坑口电厂项目和有关技术改造项目,要优先发展,加快审批,确保尽快建投运。对于在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前批准立项实施,现已建成投产的项目,建议尽快办理核准手续,促进这些项目的健康运行。二是政府优先购买循环经济企业所出产品,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保证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如: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可免征增值税,并由政府优先购买;对于煤炭企业利用煤矸石、煤泥生产的电力可减半征收增值税,并优先入网。由此,通过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三、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规范的总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为规则的制度可以有多重规则构成,但在各种规则结构中,法律制度较其他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它往往是利益集团冲突的一种均衡选择,具有公共选择性和国家权威性,因而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制度结构中起核心作用。因此,制度构建的关键在于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有效的实施。从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实际来看,政府重点要采取如下制度保障:
(一)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煤炭法规体系
一是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关键是,要通过立法来制定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二是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煤炭企业的社会和历史负担。三是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积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接替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二)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规。根据国际上的立法经验,如日本、德国等国家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都是从统领全局的基本法与专项法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其中,基本法主要从宏观战略层面规定国家或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制度,而专项法则是就对象单一的涉及某一特别领域的专门立法,是基本法的具体配套法律。因此,应该本着“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制定内容具体和有可操作性的《能源产业循环经济法》或《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逐步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三)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环境执法机制的配合。在环境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不到全面的执行;由于环境执法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各个执法机关之间协调不足,种种情形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确保有关法律的正确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执法机制,特别是建立严格的执法员选拔制度,全面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对各个有关执法主体的职能和执法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进行科学规范,避免多头执法和执法缺位。此外,还要在环境执法机构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执法责任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以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确保环境执法工作严格依法进行。
(四)建立和完善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当前的实施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社会监督重视不够,公众参与机制不足,特别是广大市民对煤炭企业的环境行为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信息了解不足,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严。因此,建设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有关评价和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大公众参与评价和监督力度,在立法上要完善公众参与评价和监督的具体程序,明确处理公众意见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实施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保证循环经济战略在贵州煤炭工业中的实施。
四、语结
[关键词] MTA研究方向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1号文件的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转贴于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西汽车行业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引进和利用外来资金对区域经济快速崛起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效应更加显著。而投资环境优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于一个行业能否吸引外来资金的关键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汽车产业是广西正在着力培育壮大的支柱产业。本文对广西汽车行业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为提高广西汽车行业利用外来资金并最终推动该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一、广西汽车行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状况
(一)汽车行业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广西汽车业已经建成了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低速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格局和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和初具竞争力的产品。2009年广西汽车工业产量、销售及利润大幅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6.1亿元,较上年增长43.79%,实现销售收入920.6亿元,增长50.5%,其中有13家汽车相关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汽车整车产量达119.7万辆,同比增长68.1%,车用发动机产量达148.7万台,增长52.7%,专用车产量5.5万辆,增长77.4%。另外,广西以柳州为中心,玉林、桂林为基地,并辐射南宁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其效益日益显现。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创新等优势日趋显著,不断地吸引着上游供应商及相关外来投资。同时柳州阳和工业新区、柳江新兴工业园、柳州河西工业园、玉柴工业园等汽车专业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园区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二)利用外资状况
近年来,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广西吸引区外资金较多的产业,同时成为外商投资广西的重点行业。中国一汽、上海汽车、东风汽车三大国内汽车集团,以及美国通用、韩国大宇、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大公司都已在广西建立了生产基地。2009年全球500强中的汽车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中广西占3.3%。这一数字和广东(占22.8%)、吉林(占17%)等省相比虽然还比较低,但随着广西投资环境的改善,相信广西汽车行业吸引外资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二、广西汽车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有利的资源环境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同时地处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协作等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拥有5.3亿人口的东盟和5.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两个大市场中,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成为汽车工业多区域合作的纽带。
近年来,广西紧抓区位优势,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广西通往国内外尤其是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为国内汽车出口东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此外,广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成本低廉。广西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另据2009年国土资源厅和监察厅联合开展的工业用地出让政策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广西共出让工业用地565宗,面积3050.6654公顷,总成交额60.7342亿元,平均每公顷单价199.09万元。2009年8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2009年广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若干意见》,提出适当降低工业最低用地价格。在运输成本上,广西与广东毗邻,自身又拥有港口,比许多其他中西部省市有着更多的选择。
(二)良好的政策环境
1、汽车产业扶持政策
早在2008年,广西区政府就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资超过236亿元将汽车产业打造成产值超千亿元的龙头产业。2010年更是将汽车产业列为广西“14+4”重点千亿产业之一,到2012年,将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汽车产业基地。同年出台了《关于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将通过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广西汽车工业发展。如:给予汽车出口企业出口信贷及资金补助等倾斜支持,协调解决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汽车工业企业进口设备及产品出口的通关便利,简化汽车产品出口检验手续,开辟汽车工业企业出口外汇核销业务快速通道,加快出口退税审核速度,进一步扩大汽车出口,特别是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研究制定促进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的政策;加大财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北部湾开发的良好机遇
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明确给予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重大项目布局、保税物流体系、金融改革、开放合作等五大方面的政策支持。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将主要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2009年底,广西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把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突破口,明确在土地、资金、政策、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重点支持11个产业园区。力争在3年时间内形成有实力、有影响、有特色的临海产业工业体系、出口加工产业体系和保税物流产业体系。这些都将为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三)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
据市场调查,2007年到现在,国内一线汽车市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增长率不是很理想,一般保持在3―5%左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而广西市场增长率则达到了20%以上。随着广西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
就国内整体来说,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另外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也将会保证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市场12%以上增速,东盟、中东、非洲、东欧等国外市场对我国性价比优良的汽车产品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广西毗邻的越南今后几年每年的汽车需求量应在10万辆以上。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为汽车工业特别是占有区位优势的广西汽车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9年广西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广西汽车业在法制环境、政务环境、经营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行政执法不透明、不规范,法院判决或仲裁结果等得不到有效执行;法规政策贯彻执行的不够好、不配套不统一,不利于吸收投资;政府行政管理效能低下,审批办事手续繁琐;企业经营成本过高、资金筹措困难、员工素质不高、缺乏高端人才等。
三、优化广西汽车业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透明、稳定、服务配套、法制健全的投资保障体系
按照WTO规则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透明、稳定、服务配套性强的鼓励投资、开放发展的政策环境,对汽车等广西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尽快出台最新的关于汽车行业等“14+4”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以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条例等政策和规定。加强工商、税务、商检、海关、金融、市政等部门及政策的协调和配套工作,提高效率,使投资便利化。
(二)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创造良好的政务投资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创建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规范行政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政策的公正执行力度,加强对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的整顿及处罚。
(三)构建北部湾资本市场,拓宽汽车产业融资渠道
目前,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要渠道的广西汽车行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长期来看,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将成为汽车行业融资的一种新途径,也将成为广西汽车行业主要的融资手段。实现直接融资,首先,战略上要把广西资本市场发展纳入到广西经济规划中来,着手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政府要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外部环境,认真落实广西区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其次,加大对汽车企业改制上市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建立汽车企业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激励机制,简化汽车企业上市程序,为汽车企业上市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
(四)培养汽车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广西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但汽车专业人才缺口日益扩大。《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预计,中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不但高校数量较少,开设的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专业的也不是很多,汽车行业人才短缺问题严重。据广西社科院调查,广西汽车行业主要缺乏车辆工程、汽车噪声、流体传动及控制类专业技术人才及汽车营销中高端管理人才,同时也缺乏知识结构能横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商贸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要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汽车企业自身要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外,还需要在政策方面加大汽车紧缺专业的招生力度,给予汽车等相关专业一定的专项财政支持。另外,还要加强 “产学研”的合作,鼓励企业、学校和研究所共同从事共性汽车技术的开发,搭建共性汽车技术人力资源平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区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和使用外部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①陆发安,朱寿育.广西投资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4(03)
②广西汽车业蓄势冲关1000亿[EB/OL]. ,2010-04-13
③张文德,黄薇羽. 广西打造“14+4”千亿元产业集群.广西经济信息网,2010-01-25
④广西出台促进汽车业发展的政策.[EB/OL].,2010-03-02
⑤广西概况.广西统计信息网.[EB/OL].gxtj.省略/read.asp?typid=51
[关键词] MBA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商管理硕士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于2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始兴办。在不到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MBA教育快速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MBA教育发展所取成绩的同时,也应清楚看到当前MBA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以应用型为核心的MBA教育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本土化”案例教学建设滞后等。从促进我国MBA教育更健康发展的愿望出发,笔者对此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二、当前我国MBA教育的主要成就
1.定位明确
开展MBA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从开办之初,我国就将MBA教育明确定位为一种“专业学位”,并提出明确要求:第一,MBA教育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招生来源主要是在企业或其他主管部门工作过几年、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包括有各种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培养过程与企业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回到企业中去的培养模式;第二,MBA学员应具有广博而全面的知识,通过结合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决策管理、营战略等)学习多门课程,基本达到具有广博知识与较强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三,MBA教育强调培养学员组织和指挥生产过程的能力,要求MBA学员具有战略眼光和敏锐观察力,具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和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和决策能力。
2.招生规模稳步提升
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社会对MBA教育褒贬不一,但是从10来年的发展过程看,报考MBA学位的人数稳据所有专业学位的首位。
我国MBA 教育始于1991 年,首批9所高校试办,招生一百多人,截至 2004年:累计招生95000人(包括在职),教育部授权的MBA学校有96所,15年来,MBA教育 在中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飞跃发展,成绩是显著的。
图 我国历年MBA招生与报考人数(人)
数据来源:吴世农等,中国MBA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11
3.基础性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MBA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完全不同于其它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实际上是研究生教育思想的一次大转变。经过多年的实践, 综合类、工科类、财经类型的院校在共同研究、合作的基础上, 已在MBA教育的总体思路上形成了共识,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原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协作小组编写的《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大纲》是我们办MBA教育的“蓝皮书”。它既是各类院校、广大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晶, 也是各类院校开展MBA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更是我们评估各个学校MBA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之一。
(2)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我国指导MBA教育的专业性组织, 在MBA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信息沟通、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评估、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国外MBA教育的发展经验, 这种专业性的中介组织对MBA教育的发展作用很大。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促进MBA教育的健康发展。
(3)有了一批合格的师资队伍、出版了一批MBA教材、积累了一些优秀案例, 在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经验。优秀的师资、优秀的教材、优秀的案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优秀MBA人才的必要保证。
(4)考试制度作了比较大的改革。每年全国组织的MBA 培养院校GRK 联考, 是MBA 试点工作的重大改革, 也是保证生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它适应了MBA数量迅速发展和选拔合格MBA 生源的需要。
三、我国MBA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MBA教育的发展历史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其历史短暂,却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1.生源质量令人担忧
我国目前的MBA入学联考基本上仍是选拔性考试,只有上线考生才有可能被录取,而复试分数线根据当年的联考成绩和全国计划招生总人数来划定,这就造成了院校通过复试选拔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的空间较小。一方面,在企业界有许多有管理经验的学员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而无暇准备考试,在以考试成绩作为是否有机会获得学员资格的条件,使这部分人员处于劣势,许多学生的选择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不久,根本就没有真正工作过,缺乏对企业真实了解,但善于考试的人,却得到了自己理想的教学资源。这就造成优势的教学资源难以配置到优势的学生身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再次,在录取体制上,我国的MBA录取制度仍然以书面成绩为准,学员主流逐渐异化为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学生,而且近年来更为明显,而长期在企业从事管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毕业时间长,业务忙,无暇顾及复习考试而笔试成绩较差而被拒之门外,成了与MBA教育主旨背道而驰的现象。再加上一些院校从经济利益出发盲目扩招,为了保证招生人数甚至在录取中降低标准,使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功底差、综合素质低、不具有管理经验的生源进入到MBA的群体中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我国MBA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将极为不利。
2.先进教育方式和“软”课程缺乏
与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学院相比,中国多数MBA培养院校在MBA教育方式上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学多,提供服务少等现象。案例教学虽已经普遍开展,但多数学校案例教学比重偏小,适用的教学案例资源不足。在教学内容上,许多院校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而对培训MBA学生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开发不够。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讲,也就是许多参加MBA 训练的人来说,他们有很多的背景经验,通常有自己突出的专长,比如行销、会计、金融或者是生产,他们往往更需要的是有领导力,知道如何来经营他们的公司。所以MBA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计划、策略与管理技能方面。
3.师资力量不足
MBA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决定了其对从事MBA教学的教师的基本要求要高于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作为从事MBA教学的教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按这一要求或标准,从事MBA教学的教师应该是接受过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我国MBA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就全国而言,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熟悉MBA教学特点,熟练掌握MBA教学方法的高水平教师仍然缺乏。可能过去一个很受本科生、研究生欢迎的教授,在MBA的讲堂上不会受欢迎。因为MBA更重视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因而要求老师有非常好的理论功底和对现实的敏感,我们过去的老师可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对现实却知之甚少,这样他讲的东西可能对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很适用,但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就会不适用。
4.国际商务沟通能力较差
由于受教学设施、师资、教材等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MBA学生在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方面与国外MBA有较大差距。多数学校的MBA外语教学仍沿用公共外语教学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没有突出MBA教育特色。
5.MBA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些试点院校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完全理顺,难以在MBA教育中发挥整个学校或学科群的优势,管理中存在着某些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BA培养质量。一些未获得MBA学位授权的学校或单位滥用MBA名义办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班,国外或境外办学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招收MBA学生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MBA教育秩序,影响了我国MBA教育的声誉。
6.MBA培养体制方面
按照现行的MBA“委托培养”体制,名义上是学校受用人单位委托培养MBA,学生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实际上随着中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方式基本上名存实亡,相当大比例的MBA学生是“借壳上市”,委托单位只是出一纸证明,学费要学生自己出,工作要自己找。然而,由于形式上学生与委托单位签有委托培养协议,学校在为MBA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时就有法律障碍。另外,许多MBA培养院校在MBA教育中缺乏服务意识,多数学校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
四、发展对策
1.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MB师资队伍教师是MBA教育的主体力量,MBA教育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
师资队伍建设要多管齐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与国外MBA品牌学校建立校际联系,定期选派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培训或聘请国外有经验的MBA师资来校进行观摩教学,使教师对MBA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有更全面。
(2)积极参与教育部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与国内MBA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3)创造条件,让MBA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以解决教师管理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各院校应鼓励MBA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的管理咨询工作。
(4)在MBA教师队伍中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并逐步加大流动性,同时加快MBA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给积极努力并有潜力的年轻教师更多的机会加大对教师的评估和竞争上岗的力度,逐步加大流动性,优化MBA师资队伍。
2.要在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的同时,注意把国外的MBA计划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MBA是一个非常西方化的课程,引入中国不过十多年。根据我国已往的MBA教学课程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现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外国的、或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如何进入不发达国家市场的案例,而非常缺乏如何运作中国企业、如何使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案例。当然MBA课程中所用的案例本土化固然重要,但并不能说明西方的案例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不会成功,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运作就是证明。然而,我们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注重研究中国问题,扬弃西方理论。特别是在教材中引进外国企业现代案例的分析方法时,要注意用先进的方法做中国的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当然这个问题和企业的实践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得到解决。
3.对MBA教育进行改革,不断提高MBA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操作水平
MBA注重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要在学习中重视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便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众所周知,MBA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职业经理人,而硕士学位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其附带的一张“纸质证明”。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MBA教育还存在着“贴金教育”的陋习,即偏重学位教育,忽视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和训练过程,从而使综合管理素质得不到提高。我们的许多工商院校过分地重视了这一纸质证明,培养方式和目的都是冲着它去的。MBA初入中国时被译为“工商管理硕士”,许多人把目光盯在了“硕士”这两个字上,而“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似乎是最近才开始凸显出来的,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所以,我们的MBA教育应当把受教育的机会从追求“装潢门面”的人手中要回来,还给那些立志做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家。我们的MBA教育要注重吸收西方的MBA教学的优点,让学生从已经定型的“死”知识中走出来,变课堂上灌输为实践中研讨,变背条条框框为案例剖析总结,从激发兴趣和意识入手,不断提高MBA学生的知识素养和管理企业的能力。
4.逐步进入MBA品牌时代
这与国外商学院的发展是相似的,它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MBA教育这一产业本身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作为客户的学生选择了提品和服务的商学院,品牌做得好,提供的质量好,口碑就更佳,也就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市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优胜劣汰,这些名牌商学院将成为整个产业的领跑者。它们在教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出色经营也会起到良好的市场示范作用。在美国,像沃顿(Wharton School) 、凯洛格( Kellogg) 等一大批名牌商学院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它们所在的综合大学。国内各商学院还未形成商学院本身的独立品牌,但从商学院迅猛的发展势头看,这一天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吴世农等:中国MBA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刘鸿渊候亚辉:我国MBA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