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未来教育论文

未来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12 17:22:57

未来教育论文

第1篇

On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thinking

Liu Yan

【Abstract】Language education onl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 The future of society is a highly globalized society. Is an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society, is an international market. Culture, a wide range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apid. Withered in the growing global resources, human to break the limits of growth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of its own, the future of the strong community is the mos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is a powerful national force. How to foster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ed people, which is facing the education mi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as the basis of language is an arduous task, how to deal with? How to develop? Thi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language education; the future; thinking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有延续性的一面,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具有时代的烙印。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分类。在最基层的私塾,一位先生带领几个学生学习中国的古典著作,高一级的书院则又由有学识的官吏,或因不能为官的知识分子带领一批学生探讨学问。直到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教育制度,才有了学科分类,班级授课。而语文也就被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类出来。(《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主编 周南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就是因为它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被分离出来,就使得语文教育的涵盖面变得复杂,内容也变得繁杂,有诗词歌赋有历史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始终是文学熏陶和道德教育。所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进度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必然会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在1995年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做总结发言时强调指出:未来教育要按照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道德需求来育人育才。这一思想明显的告诉我们,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也才能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要认识这一点,就要了解未来社会的时代特征:

21世纪的未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的形势下,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在此基础上政府勾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制定了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如何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目标和方向,倡导以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就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评价的标准和最终实现的目的。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是要看其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的作用要集中表现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明确教育的这一发展方向,构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能掌握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必然导致财富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也导致经济政策宏观,微观调控不断出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经济的这一特点,必须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有公平也有不公平,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各阶层的即得利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基本上是从改革中获益而很少付代价,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要有更新的价值观,投资理念和财富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技能技巧。要学会从改革中获利,更要从付出的代价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可见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全球化进程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必须适应这个环境,谋求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开辟出一个新世界的宏伟计划,唯我独尊的做法终究过于偏激,只要融入其中。用我们厚道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召世界,才能把握时机。科技的高度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结构,而且还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影响也日益全球化。这种传播、影响和交流的作用同经济的交流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让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大、更广泛的危害,或由于毁灭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给人类带来长远的危害。如何趋利避害,既吸取别人的有益于自己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信息的高度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人类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时期教育将处于一个较先前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那么中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学界前辈的研究表明未来人才的人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是这样的: 

(1)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形成生命,信仰,尊严,文明,创造,社会接受等有关的积极价值观兵建立和谐价值关系)

(2)广泛的社会经验和完整的生活概念(高度社会适应型的基础)

(3)高度敏感型(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可能性的敏感)

(4)自我定向能力(独立性,自我引导与自我负责)

(5)主动适应能力(迎接挑战与逃避挑战)

(6)对不明确情景的耐受力(冒险型和自我拓展倾向)

(7)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压力激发针对目标的反作用力而不是我向或他向破坏力)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社会定位概念

(8)高度创造力(创造独特和新颖失望的能力)

(9)持续发展倾向(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的要求)

(10)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感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1)高文化(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正成为人们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部分)

(12)善于竞争和合作(工作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3)专业知识和技能。

(邰启扬 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这些能力和特征,显然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代格外突出的;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选编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简单内容,采取措施。(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中国普通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未来的发 展,该怎样呢? 

1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结合未来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知识体系,培养能够在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中国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联成一体,各国文化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因此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也会大大地发展起来,必须珍视自身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建立一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被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课本的研制者注重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结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扩大同各学科的联系。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使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人际间真诚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解决问题,阅读、鉴赏、重构文本以及课程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学生是以涉取课外读物、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课程知识和人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方武,《课程o教材o教法》2004年第4期)即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在未来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信息科学都是语文教育的范畴。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育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构建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扩大涵盖面,使未来的语文教育应当面对整个生活,未来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把日后大多数人能够适应生活作为出发点,而且也应为培养少数文学精英做出努力。

2未来的语文教育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成为现实,读写听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变化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和新式标点符号的出现一样,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并将在新世纪初继续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应该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人们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趣与解读方式,重新建构合乎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规律的语文教育教学新体系,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电子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和习惯,其中,经典文本的难产和对“经典”观念的消解,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由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高级电教手段介入语文教学,已为语文教学建构声像语言教学新体系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使我们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的本身更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力求于交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工具库和程序库,所以,我们无论从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来看,还是从人才需求来看,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要及早地改革和调整其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3未来的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总书记在讲到创新时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知识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知识和素质合理的融合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打破社会传统、习俗和他人意志对人的奴役,鼓励个体的创造性。冶炼和挖掘我们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质。当前,业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幼儿教育中的大脑潜能开发,积极地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因此培养儿童潜能,对超常生进行重视教育,为学生树立创新观念,为他们开辟创新环境和空间,注重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高级思维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格局,追求一种开放,和谐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不仅是语文创新教育所必备的。而且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教育。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语文教育也应从这个角度来做些改变,建立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是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  

[1]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

[2]周南照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5]邰启扬、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6]王国平.现代教育与未来人才.北京教育,2000年第11期

[7]方武.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

[8]创新带来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进行中的实施.

[9]方武.论析师生的知识建构.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5期

[10]申士昌.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

[11]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999年****** 第三次全教会

第2篇

1.未来之路计划的目标未来之路战略计划共有三个方面的总目标:一是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该目标包括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增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加大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持续性。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该目标要求增加具备教师资格的师资数量,通过制定政策与法规加强对父母和家庭主导教育机构的支持。严格《课程纲要》的执行力度,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其相关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涉及到幼儿园与家庭、小学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主要目的是提升0~8岁儿童教育的连贯性,为儿童、家庭提供更加综合的学前教育服务。

2.未来之路计划的内容(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参与度。为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新西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学前教育资助计划,主要包括“公平基金计划”(EquityFunding)、“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thePromotingECEParticipationProject)、“学前教育酌情补助金计划”(theECEDiscretionaryGrantsScheme,简称DGS)、“建设基金”(EstablishmentFunding)等。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部设立了“激励津贴”(IncentiveGrants)、“学习津贴”(StudyGrants)、“新西兰教学奖学金”(TeachNZScholarship)等资助计划。[4]计划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扩大学前儿童的参与度,尤其是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园率。如“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最开始是为了缩小新西兰少数民族儿童与欧裔学前教育参与度上的差距,后来逐渐扩展到学前教育参与度较低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的家庭。仅2004—2005年度就签订了25个“促进学前教育参与协议”,共拨款122.7万元(新西兰元,下同),实现让1223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5]而“公平基金计划”主要面向所有注册的公立幼教机构,目标是减少各群体学前儿童之间的教育差别,消除弱势群体儿童参与学前教育的障碍,实现教育的公平。此基金计划主要针对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学前机构进行资助: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区,招收特殊儿童或非英语背景儿童,属非英语语种的机构,地处偏远地区。每个条件都有相应的测算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参与度,新西兰工党政府2004年宣布实施“20小时免费计划”,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将为非盈利性质的、合格注册教师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3~4岁的儿童提供每周20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2008年5月,计划扩展到盈利性学前教育机构。2010年7月,该计划又将游戏中心和语言巢的5岁儿童也纳入其中。[6](2)规范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新西兰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2008年启动了学前教育监管系统,该系统出台了不同的机构标准和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各种类别的学前教育机构,内容指标涉及到课程设置、健康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等。教育部计划在5年内重新认定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果评估合格,政府将给予资金补贴,如果不合格,教育部将颁发一个为期18个月的过渡性执照。[7]新西兰教育部为了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于2003年7月实施了学前教育创新中心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共实施了5个阶段。每一阶段教育部都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从注册的教育机构中选取正在进行创新教学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机构作为改革中心,每个参与该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创新特色。(3)建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增加合格注册教师数量。2002年,新西兰成立了教师协会,代替教师注册委员会负责合格教师注册工作,加强教师的资格认定和管理。该协会2005年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并要求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在此协会注册,也才有资格上岗。新西兰学前教育十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07年12月31日,幼儿园和教师主导式学前教育机构要有50%的员工拥有由新西兰教师协会颁发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2010年,要有80%的幼儿教师成为注册教师,201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0%。[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西兰政府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师,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学习津贴”、“新西兰教学奖学金”等资助计划。如“激励补助金”是用来激励幼儿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申请合格者每年可获得2094元,3年半最多可获7329元。“新西兰教学奖学金”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通过比较学生的学术成果、学籍信息等对学生进行筛选,符合标准并愿意选择学前教育的学生除可以免交学费外还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9]以此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从而提升学前教师的素质。(4)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能力。为了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合作,2006年2月,新西兰教育部和社会发展部共同实施了“学前教育父母支持和发展”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父母的优势,实现他们对儿童的有效教养,提升弱势儿童家长的参与程度,引导弱势儿童的父母能够融入广泛的学前教育系统中。项目首先选取了8个学前教育机构作为试点机构,第二次又选入10所机构,被选入的学前教育机构要与教育部签订三年的合约,为偏远地区和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了有效衔接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教育,教育部专门为家长开设了网上专栏,向家长普及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如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课程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策略、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等。2007年5月,教育部向儿童家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合作手册》,内容包括育儿建议、教育信息等,鼓励家长协助幼儿学习。[10]

二、未来之路计划的主要成绩

未来之路计划实施过程中,新西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项目来保障计划的实施,并且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成绩如下:1.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显著提高未来之路计划的实施迅速增加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学前儿童入园率。在未来之路实施的十年中,新西兰每一年学前儿童入园率都保持一定的增长。2012年计划完成时,新西兰学前儿童的总入园率达到95%,比2002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学前儿童的每周在园时间也逐步增加,3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的14.3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1.1小时。2岁及以下儿童每周在园时间由2002年15.8小时增加到2012年的20.4小时。[11]2.合格注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升为了增加合格教师的数量,提升注册教师的比例,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既关注了职前教师的教育质量,又重视了职后的教师培训。在新西兰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新西兰注册学前教育教师和合格教师的比例得以提升。据调查数据显示,新西兰合格学前教育教师所占的比例由2002年6月的48.6%上升到2012年6月的71%。而注册学前教师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35%提升到2012年的73%。[12]3.0~8岁儿童学习效果良好未来之路计划加强了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和小学的衔接与合作,维持了0~8岁儿童在教育上的连续性,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据调查发现,0~8岁儿童的各项发展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在阅读方面,有40.4%的儿童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有35.9%的学生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在数学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分别是50.5%和21.8%。而在写作方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的儿童则分别为50.8%和17.2%。以上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小学之间的合作计划开展顺利,效果良好。4.父母参与儿童学习与评价的机会增多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未来之路计划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教育和学习中来。2006年的“学前教育父母支持与发展”项目,在两次试点的18个机构共与2246名家长进行了合作。家长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增加了教育儿童的知识与技能,增强了对社区的自我归属感,形成了社会支持网络。家长素质的提升使其能为儿童创设积极的家庭环境,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参与项目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说,既提升了机构的目标意识和服务能力,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5.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未来之路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例如通过“促进学前教育参与计划、公平基金计划”等资助少数民族中弱势儿童,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程度。通过教师教学金计划来激励弱势群体中注册幼儿教师的数量,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机构标准来提升弱势群体学前机构的质量。以上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水平。以太平洋岛屿裔的学前教育发展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入园率增加了7.7%,注册教师的比例提升了48%,执照豁免式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由133所下降到48所。

三、未来之路战略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启示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所存在的普及率不高、教育质量不均衡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参差不齐等问题,与十年前的新西兰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新西兰未来之路计划给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许多启示。

1.研制托幼机构评价标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既要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更要追求教育过程公平。如果没有基本的质量保证,入园机会对幼儿的发展来说意义不大。[13]要想保障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就要研制一套科学可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标准,用来评价和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借鉴新西兰的三级监管框架对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监督和规范。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民办机构占了半数以上,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专业标准来规范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仅有20世纪制定的部分单项标准,如《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这些标准内容单一、不系统不全面。因此我国应尽快研制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标准,对现有的学前机构进行审核和监督。国家标准的内容应该包括基础设施、课程内容、师资规格、健康安全、教学管理等。政府及学前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参照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审查,以确保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合格的园所要分出级别,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园所要分批次限期整改,到期达标的正常营业,仍然不达标的要强制关停。但妥善安顿好幼儿的园所流转,避免因此造成大批儿童失去学前教育机会。

2.实施灵活的教育资助计划,提高弱势儿童入园率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问题。当前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更加严重。新西兰政府在未来之路计划中的学前教育资助措施,成功提高了学前教育参与度。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借鉴其经验探索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质量差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实地调研。没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地区新建一批合格的学前机构,对于原来已有的不合标准的园所进行改建,确保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学前教育机构,让儿童有园可上。对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学习新西兰实施“公平基金计划”。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测评,对于接受低收入家庭儿童或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机构实施免税或者财政资助政策。另外可以探索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城市弱势群体进行现金、教育权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的政策,以确保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参与度。

3.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新西兰实施的“教学奖学金计划”值得我国效仿。我国的免费师范生计划虽然也能鼓励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却难以保证质量。可以对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优秀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资助,通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考核,对于达标优秀的学生减免学费。这样就能吸引比较优秀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从源头上保证了学前教师的质量。教师职后培训也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效果低下、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我国教育部门的培训政策应探索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培训模式,重点考虑年轻教师、转岗教师以及低水平教师的培训策略。改变以往只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观念、低水平重复培训的形式,切实提高我国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3篇

一、朦胧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起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早在职业教育产生时,我国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鸦片战争之后,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更深、更广,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早在本世纪初,黄炎培先生就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论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提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联系的教育思想,并倡导职业教育必须体现社会化。1914年,他在《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中又反复强调:“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社会”。可以看出,在民国初年,黄炎培就意识到要把社会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改革开发初期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都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社会学并未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社学会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研究也仅是在其相关领域的探索,包括从经济、文化、政策、人口等方面单独阐述职业教育与这些相关社会因素的关系,而很少将这些因素作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领域来进行综合研究。仅有少数人试探着从事了一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很少。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于一些职业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作为职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教学认识论等,很少有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探讨。此前虽然有大量的职业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但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也仅出现了少数基本涉及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如《技术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83年),提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应文涌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则较为典型,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在期刊文献上,完全以职业教育社会学为主题的研究则较为稀少,只是相关的职业教育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论述。如张先锋、张庆彩1999年《教育与职业》第十期上发表的《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二、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成型

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在21世纪初期则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体系框架,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初步成型期。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步伐加快,不少研究都表现出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出版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专著。其中以钱民辉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1999年)较为典型,但是也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关系、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等方面来进行逐一阐述,还尚未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内涵和概念,但也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书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中国社会整体性发展、放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去考察分析,把职业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历程、与社会及其变迁、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等的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和宏观的研究视野。

从21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则基本成为一个独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其重要标志之一是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承担,主持人:王清连、张社字,课题编号:DJB10747)。该课题组2002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的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透视,梳理了近2O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分析。这不仅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标志之二是张社字于2002年提出过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势在必行。认为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教育与文化、社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人口、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体制等相关研究已具背一定的深度,基于相关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标志之三是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系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讲座。2003年,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则在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课程,并设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开始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教育背景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如教育结构问题(《防止教育结构失衡》)、女性职业教育问题(《职教女性颂》)、户口与职业教育(《漫议户口与教育》、职业教育公益性问题(《职教的公益性不容忽视》)、职业人问题(《职业人并非社会人的全部》)等,设计职业教育社会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而且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理性、科学和规范。

三、深化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深化过程中,其研究的领域和辐射范围已越来越大,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研究,继而深入到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及职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这些相关领域和问题的研究,充实和完善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如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热点社会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研究领域,还未有具备说服力的成果出现。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并为职业教育社会学所独有的概念体系。另外,尽管目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特点的相关观点理论,但是这些观点和理论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借鉴”特征,而且具有相互分离的问题,具有职业教育学与社会学“糅合”的痕迹。另外,所提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缺乏时间的检验,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检验理论和假设正确与否的特有标准,缺少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因此,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

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成熟的标志是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未来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将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学本身中存在的“问题”和外在的“需求”,探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科环境和学科意识,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即不仅要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而且将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社会学相关学科的大学科体系,如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关系学、职业教育学生社会学、职业教育教师社会学、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学等。

(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

独立的方法论是一门学科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和创新难度太大,基本上是沿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如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社会会学研究将具有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三)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的逐步壮大

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人员并不是很多,也未有专门的在学术领域有权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从收集到的著作文献来看,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还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是职业教育社会学,而是涵盖了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文化学等,职业教育社会学还是一个很新的研究视域,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将逐步扩大。

(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域将更加深入和扩大

第4篇

论文摘要: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进,已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文章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它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并观照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科学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融合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时期…。

在19世纪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在所有开设的26门课程中,没有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也只有2门。基本上是学科专业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到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步人了“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这个时期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都得到了空前的壮大,而学科课程被削减到了只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不到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天平又开始向学科专业课程一边倾斜,而教育专业课程被削减。直~tJ2o世纪80年代后.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块才真正达到一种各占三分之一的状况.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也得到了摒弃.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走向融合化.从而消灭了由来已久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之争。2.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

(1)普通教育课程。美国教师教育的普通教育课程主要有英语、哲学、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外语、历史、经济、法律、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遗传学、地球和空间学及健康教育和体育等,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语言等各方面。这种课程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所必修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具备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避免了狭隘的专业化。

(2)教育专业课程。在美国,教育科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过程、人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技术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习,以见习、l临床实习的方式进行。这些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现出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

(3)学科专业课程。学科科学课程为师范学生提供将来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而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和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相对应。初等教育者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中等教育者要集中学习一个或两个科目,这是由初等和中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这三类课程在学时上的比重情况分别为:普通教育课程占1/3强,学科科学课程占1/3,教育科学课程占1/3弱L2]。

3.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

(1)普通教育课程注重广博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受“博雅教育”的传统影响,美国教师教育非常注重普通文理课程的设置。这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课程,拓宽其知识面,使其具备宽厚的文理知识基础口]。

(2)课程突出师范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美国对师范性课程设置予以特别重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全部课程中达到了三分之一,而且课程内容都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专业指导:教育概论;②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心理学与发展科学、学习论、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教学评估等;③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理论,如语言教育与阅读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等;④临床实践和现场实践4_。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理论教学 教育远期效益 体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1 前言

对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是高等院校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一直稳步进行,但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呈现出偏向实践教学,忽略体育理论教学的现象。只注重了教育的“近期效益”而忽略了教育的“远期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体育作为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多功能作用。学生会因为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让锻炼存在随意性、不系统性,还存在受伤隐患,以至于不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实现我国宏伟的教育战略目标服务,着眼于未来,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并收集有关高校体育理论教学、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方面的文献资料20多篇,确定研究指标、数据等内容。

2.2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高校体育专家、高校体育教师以及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

3 讨论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课教学开展现状

3.1.1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缺少运动项目训练体系的传授。有一种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身体,项目运动实践。普遍存在体育课不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这不仅是对体育的曲解,也是对教育观的认识不足。根本没有认识到体育是一门学科,不了解体育的真正功能。

3.1.2 重视竞赛成绩忽略日常教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校体育主管部门锦标主义严重。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让老师们的重心自然而然的放在了体育竞赛上要改变这种不协调的现状,作为体育的职能部门,要把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视为主要工作,并重点进行研究,把重心转移到教学上来,这对于培养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3.1.3 高校体育课教学体系不系统、科学锻炼理念强化不够

在教学任务的制定,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基本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格局。造成了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短缺,自我锻炼身体和管理身体的能力差。从近年来我国进行的学生体质调查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许多身体指标不理想,虽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还是有直接关系。另外,大学生没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自我训练,在体育课程中没有接收到“终身体育”、“科学锻炼”、“体育育人”等重要的体育理念和观念,他们就不会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树立体育观念这一点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有较大差距。国外大学生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体育是其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跟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体育的宣传、系统的体育课程是分不开的。体育的各种观念在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逐步科学的形成。

3.2 体育理论教学与教育的远期效益

3.2.1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产生教育远期效益的重要前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通过掌握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卫生营养、训练学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等,加上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便可知道自身在校期间和将来工作岗位上如何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使之在近远期,甚至终身受益。充分体现了教育远期效益。

3.2.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发挥体育科学功能

现代体育的发展,其作用和价值影响盛广,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去认识它的时候,都可激励自我去学习、工作,奋发向上甚至振奋整个民族的精神。体育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紧紧相随。体育具有教育,娱乐、社会、情感、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功能。因此,加强学校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在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以理论为基础,发挥体育科学功能。使面向未来的人才达到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使个人和国家终身受益。

4 结论与建议

4.1 在办学理念上,要把加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视为发展学生心智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体育课教学不属于一种简单的健身运动,而是一种复杂的教育过程。必须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能力为主体,使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具有远期的效益。

4.2在教学目标上,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同身体发展相结合,即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未来合格人才。

4.3在理论与技术的关系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和发展理论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统一体,体育教育应该具有近、远期效益。所以,教学计划中的学时分配要协调,改变过去以练为主的重心偏离现象。

4.4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特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不能盲目求多求全,注意与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尽量做到满足现在适应将来。

4.5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拓宽知识面,思想上要重视理论教学,使思想与教学水平与时展相适应。

4.6形成较系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学时比例,协调理论与技术课教学时数。

4.7建立完善的体育理论考核办法,学校教学职能部门要建立体育理论课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大纲,计划,教材,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兴趣等。

参考文献:

[1]白风瑞,杨钢山.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改革[J]秦安师专学报.1997.05:108-109.

[2]章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模式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6:56-57.

[3]陈粤.提高学校体育效益之我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02:8-9,13.

第6篇

浅谈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理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中,将培养“四有”新人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直接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方向。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赠与《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将培养对象的标准演化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最终完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还具体说明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是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他在回顾80年代的工作得失时深切地认识到:“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一、“四有”的基本涵义“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是指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一)关于理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目标的首个要求就是有理想,这里讲到的理想是指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在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于一种代表群体前途,体现群体根本利益的价值目标的自觉确认,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最高理想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想信念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灵魂,丢掉它,我们就会六神无主;它是团结一致的纽带,丢掉它,我们就会丧失光明的前途。(二)关于道德道德是指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指的道德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的社会道德,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精神,是中国公民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觉行动,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三)关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复杂现象。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通过人们的改造自身的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主要包括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心理状况等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文化”中的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四)关于纪律纪律就是指社会人在进行社会活动中须自动遵守某种准则,要求每个社会人必须遵守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其目的是使人的行为达到合理的自我控制。它以一定的形式进行规定,具有明确的约束对象、具体的规范内容等。纪律包括组织纪律、职业纪律、劳动纪律等。二、当前未成年人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的现状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一)当前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现状当前未成年人的理想状况大致分三类:1、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即正确树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一理想信念的代表面较广,是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经验;2、现实的理想即确立自己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理想,如成为科学家、人民教师、IT业者等等。这一理想的代表面有一部分,是现实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3、无理想或理想狭隘即对自身未来发展毫无计划,放任自流或单纯崇拜某些歌星、影星等,以他们为目标盲目追星。这一理想现状的代表面很窄,是因为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给部分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二)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现状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现状总的讲是好的,但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重功利、讲实惠的思想不时地从部分未成年人中反映出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等,使当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呈现多元化。部分未成年人在认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等具体内容上表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尤其是重义轻利、舍已为人的认识发生了倾斜。(三)当前未成年人的文化观念现状进入后信息时代,互 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先进向上的文化和腐朽没落的文化等文化思想,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及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文化观念既带来好的教育,也带来恶劣的影响。可以说当前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主流是好的,但某些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不良信息,也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四)当前未成年人的纪律观念现状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四有”新人时,指出“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可见纪律教育对于培养未成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国人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立法力度很大,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在提供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同时,又提供了适合未成年人学法的法律法规。我们的各级教育战线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未成年人的纪律教育是长抓不懈的,广大未成年人的纪律意识不断增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现阶段由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未成年人犯罪、吸毒逐渐增加,辍学流浪逐年增多,还有一些黑恶势力也对未成年人渗透等。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性问题。当前在未成年人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倾向,这固然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但也不可否认客观上的原因。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正确把握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三、实现根本目标的几点对策作为共青团组织,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团组织提出的两条具体要求,充分认识培育“四有”新人是开创性的战略工程、基础性的希望工程、根本性的民心工程和全局性的宏伟工程,切实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让未成年人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把广大青少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加强四项教育”、“实现四个结合”。(一)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上要“加强四项教育”一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理论知识教育。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冲突更为明显,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迫切需要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解决未成年人思想中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不动摇。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未成年人,以正确的舆论来引导未成年人,以高尚的精神来塑造未成年人,以优秀的作品来鼓舞未成年人,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加快理论教育“进社区、进学校(社区青少年学校)、进头脑”的步伐,把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作为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二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要用情感的和理性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生动教材,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基本国情和国内外形势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同时,要加强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批判伪科学,自觉抵制邪教,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新时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个人命运和社会前途,不论是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三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科学文化教育。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决定着竞争的成败,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我们要切实帮助未成年人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紧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要广泛开展读书求知活动和科普活动,帮助未成年人迅速掌握反对伪科学的锐利武器,把现代科技知识传播到广大未成年人中去,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强未成年人人文文化教育,以人为本,开展以素质拓展训练和“保护母亲河”等为内容的体验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四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教育。当前未成年人往往个性都比较强,突出自我,其行为往往以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衡量,使得一些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社会上做出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警示教育,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法律法规教育,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纪律观念、法制意识。积极拓展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阵地,依托社区青少年学校,发挥义务讲师团的作用,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法教育网络,引导未成年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二)在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上要“实现四个结合”第一,要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情”是血肉,“理”是灵魂、是统帅,情在理中发展,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情感的沟通和道理的阐明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转化。第二,要实现务虚与务实的结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一些未成年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如在解决家境贫困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困难问题时,可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通过志愿服务、结对助学等多种渠道来给予帮助,从而以真切的行动感化未成年人。第三,要实现思想教育与娱乐活动的结合。要进一步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寓思想教育于娱乐活动之中。要大力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青年社区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青年文化氛围,通过文化娱乐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未成年人的文化活动形式丰富、生动活泼,但在品位、层次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未成年人的文化建设工作,拓展工作思路,调整工作举措,抓住“品牌产品”,以实现工作社会化为途径,保障未成年人的思想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展现新的活力,体现工作思想体系上的开放性、活动上的社会性、组织形式上的包容性、服务内容上的亲和性,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培养未成年人创新能力,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第四,要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社会实践是人的崇高思想道德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人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倡导未成年人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使未成年人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使未成年人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并使未成年人能在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第7篇

摘 要:当前法庭教育制度存在不足,如尚未重视法庭教育与其他有权机关教育职能之间的衔接、将法庭教育等同于庭审教育、将庭审教育局限于庭审中的某个固定环节等。研究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法庭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实现这一制度的应有成效。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庭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D9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6-0078-04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中,我国一贯强调“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在教育和惩罚这两大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目的中,教育是其首要价值。在实践中,教育的价值目标应贯穿和体现在刑事审判的全过程:审前社会调查,夯实教育基础;开展庭审教育,全方位多层次教育被告人;适用具体刑罚,落实最终教育;判后延伸帮教,巩固教育成果。审判阶段是教育资源最集中,教育内容最丰富,教育时机最有利,教育特征最明显的寓教于审环节,是多层次、全方位感化未成年被告人,抑制其反价值观念,激发其主体性的最佳节点,所以法庭教育就构成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之首要或核心制度。然而,多年来我们将法庭教育局限于判后教育。审判教育矫正方式也不完善。因此,需要理性研判当前法庭教育制度的局限与不足,以推动这一重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升教育实效,回应社会管理创新的总要求。

一、法庭教育与其他有权机关教育职能之间的衔接未受重视,对法庭教育在各部门教育功能中的定位缺乏科学系统的考量

首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门于2010年8月28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六部门意见》)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执行刑罚时,应当结合具体案情,采取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可见,教育矫正并非审判阶段所特有,而是贯穿于包括侦查、审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程序在内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全过程。但是,与人民法院处于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不同,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承担的是追诉犯罪的司法职能,其教育矫正职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权保障上;[1]而刑罚执行环节的教育矫正则主要反映在对未成年犯的犯罪心理及其具体行为的矫治上,两者与时空上处在“承上启下”位置、资源更为丰富的法庭教育显然存在很大差别。但问题在于各部门之间,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的教育功能之间如何有机衔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法庭教育,如何“瞻前顾后”,实现最佳教育效果。综观目前有关未成年人教育矫正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未见有关四部门教育功能的具体定位、分工与衔接机制问题的具体规定。对法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也通常就事论事,而对如何利用侦查讯问和审查环节教育成效,如何衔接刑罚执行机关的矫治教育未见顾及,总体上忽视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割裂了相互联系和作为整体的教育环节,不能满足最大程度上促进被告人的再社会化要求。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规范指引,司法机关也多按照自身的程序开展工作,未能以整全视角实现教育功能的衔接配合,法庭教育的定位也未得到科学界定与凸显。这与《六部门意见》有关在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中进一步加强公、检、法、司协调配合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法庭工作的意见》有关积极建立和完善“政法一条龙”工作机制,形成有效预防、矫治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合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将法庭教育等同于庭审教育,将庭审教育局限于庭审中的某个固定环节

庭审教育仅是法庭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法庭教育就是庭审教育”的认识仍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法庭教育具备特定的环境,法庭教育必然是在庄严的法庭上发生的活动”[1]。当前,有关法庭教育的争议大都集中于“法庭教育如何在庭审中设置教育阶段”,这折射出“法庭教育就是庭审教育”这一偏颇认识的流行程度。审判人员不能牢固树立依托庭前准备程序中的审前社会调查、亲情感化、有效沟通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为庭审教育奠定基础的司法观念,或对作为审判权衍生性质和法庭教育必要延伸的判后帮教不够重视,均系上述片面认识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和必然的反映。审判人员在庭审中缺乏教育感化被告人的信息和资源支持,法庭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免陷入“表面化”和“剧场化”的泥沼;而忽视延伸帮教工作,则丧失了巩固强化法庭教育既有成效的极佳机会。

将庭审教育局限于庭审某个固定环节的观念同样根深蒂固。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实践中的庭审教育大都置于法庭辩论后被告人最后陈述前进行。为了使庭审教育不与新法的规定相抵触,排除在宣判前开展法庭教育可能存在的“有罪教育”嫌疑,《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规定》将庭审教育阶段设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后。支持这种做法的代表性观点如“在宣判之后进行教育可以告知被告人犯罪原因以及对社会、家庭和本人造成的伤害,还可以告知被告人被判处特定刑罚的理由以及改造的要求,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改造”[2]。实践中也有如上海普陀法院在认定被告人有罪、宣布量刑结果之前进行法庭教育的“三段两议”模式。[3]上述将庭审教育局限于庭审中某个固定环节的认识舍弃了庭审不同阶段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及各教育阶段之间的内在关联,混淆了合理的庭审教育内容分配及程序安排与“有罪教育”的边界,似有过分夸大有罪宣告前的庭审教育与“有罪推定”关联性之嫌,使得原本应当科学贯穿于庭前准备程序、庭审各个环节并延伸至判后帮教全程的庭审教育碎片化,难以充分实现法庭教育的固有功能。事实上,“有罪教育”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的合理安排加以避免,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虽然有些地方的少年法庭也参与庭审教育,但这无法推定出只要少年法庭参与教育就是‘有罪教育’的结论。只有法院判决后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这是审判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知识。”[4]

三、对法庭教育是对被告人的主体性价值教育的认识还不充分

法庭教育是对被告人的主体性价值教育的观念符合教育学、人格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但此种认识在法庭教育中体现不充分,常见的表现形式如下:其一,教育者和未成年被告人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庭审教育往往成了法官、被告人的法定人、老师、律师的表演场地,被告人只是默默地听,大多数时间都是低着头不作声,或是伤心地哭。被告人经常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至于未成年人本人的想法或者要求,经常被忽略或不曾提起。[5]被告人的陈述也存在被随意打断的现象。其二,教育的组织者没有全面领会法庭教育的涵义,习惯于在被告人面前简单铺陈、堆砌法律知识和社会规则,而非将帮助被告人学会如何正确思考和行动作为工作的重心,法庭教育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其三,法庭教育注重抑制反价值的矫正而忽视积极方面导引的倾向比较明显。其四,关注、尊重、永不放弃,以及真诚、包容和热切期望的对话这些作为教育前提的要素还没有引起审判人员的足够注意,他们在法庭教育中往往以“专家”而未以鼓励者的姿态出现,忽视了向被告人传递诸如“你很重要,你能做到,我不会放弃你,我永远支持你”[6]等激发被告人主体性的鼓励信号。可见,司法机关就法庭教育是对被告人的主体性价值教育的认识尚存不足,这也制约了法庭教育功能的实现。

四、对法庭教育强制、干预的属性及社会教育的性质认识不足

美国的少年法院和公立学校都是公共机构,都肩负着培养受过良好教育、具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未来公民的重要任务,所以,杜威得出了少年法院和公立学校一样可以作为教育机构的结论。[7]台湾学者林纪东则指出,“少年法庭,实以审判机关而兼具教育机关之性质者,毋宁更置重其教育之成分。少年法庭,既具有教育机关之性质,且为特殊之教育机关。”[8]中国大陆学者也认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最主要特征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活动的基本原则”[9]。可见,少年法庭教育机能之重要地位已经得到普遍确认。然而,我国少年法庭仅以少年司法政策及其理念为支撑,着眼于使未成年人在将来成为有用之才的发展前景,从而强制干预被告人再社会化的法庭教育之属性尚未得到广泛体认和内化。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就是审判人员对于法庭教育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将法庭教育活动作为重要的法定职责、程序来看待;刑事审判中用于法庭教育的时间、精力还相对有限,或认为可长可短;少年法庭疏于引导未成年人体认法庭教育背后深厚的人文关怀要素等。由此,被告人尚不能在审判程序中很好地建构起自觉转变社会态度和重塑法律道德观念的内生动力,影响了法庭教育功能的实现和释放,弱化了社会公众对少年法庭在社会系统中承载教育功能的认知度。

法庭教育属于社会教育范畴,但人们通常不这么认为。当前,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形成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互补联动和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已渐成未成年人教育预防渠道。在此现实背景之下,不能正确认识法庭教育的社会教育属性,就不能在审判活动中自觉理性地审视处于基础性地位的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和完成社会化过程主要途径的学校教育以及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化支撑的社会教育中出现的异常与症结,就无法以社会教育主体的定位对被告人施以更有针对性的法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家庭和学校都是重要的社会控制机构,但是,家庭正变得十分脆弱和不稳定,其社会控制功能和帮助青少年社会化的机能均受到不同的削弱,[10]而受主智主义、能力至上和效率主义的社会倾向影响,学校教育中有关人格发展的教育也已成为一项形式化目标。[11]面对这种现状,如果将法庭教育从社会教育的范畴中剥离出来,无疑将进一步消解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有的反馈支持功能,影响法庭教育积极社会效应的显现。

五、审前社会调查、圆桌审判方式、心理辅导、亲情感化、合适成年人参与等法庭教育配套支持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法庭教育制度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依赖审前社会调查、圆桌审判、心理辅导、合适成年人参与、庭前亲情感化、适当教育情境营造等教育配套支持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然而,这些制度目前尚未全面建立。首先,《六部门规定》和司法实践已经明确了审前社会调查的责任主体是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部门。考察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查制度可以看到,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门知识进行工作,对少年的思想、性格、活动、经历及生活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后,要向法院提交书面调查报告和结论。[12]但在当前以社区司法矫正人员为核心的调查主体中,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配比还相对不足。人民法院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个别社区司法矫正机构的调查人员未经实地调查,仅凭想象或片面听信他人反映,即向法院提供不实信息的情况。也有调查人员考虑到街坊邻居的情面关系,对被告人的问题避重就轻,不向法院作全面客观反映。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审前社会调查主体的责任,优化调查人员结构,规范审前社会调查行为,切实提升社会调查报告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法庭教育提供基础性保障。其次,圆桌审判方式尽管已经在《少年法庭工作意见》中予以明确,这一模式在实践中的适用也不断扩大且有所创新、突破,但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对圆桌审判的追求,不自觉地陷入单纯的法庭设置的改变,对圆桌审判所蕴涵的司法理念与司法要求关注甚少……圆桌审判的日益推广,已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圆桌所带来的诸如缓和气氛、拉近距离等功能”[13]。如何将圆桌审判方式与法庭教育科学结合,同样面临制度改进和细化的问题。第三,专业的心理辅导、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尚停留在各地零星试点和改革创新阶段,尚未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得到明确细致的规定。心理辅导专家和合适成年人的选任、组织管理、运作程序、经费支持等缺乏统一标准和常态化的制度保障。第四,庭前亲情感化制度虽然已经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规定》等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但开展亲情感化的具体条件、程序性规范和职权性要求(“可以”而非“应当”)依然缺失,实践中也未得到普遍推广。最后,作为营造适当教育情境的法庭布置、法庭服饰等尚未有制度层面的考量。

“加强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是人民法院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庭教育矫正工作是此项工作的重心所在。理性分析和研究法庭教育制度的现状与不足,有助于我们以此为支点,以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为杠杆,撬动热心中国少年司法事业的人们对法庭教育制度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与反思,从而促进这一重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升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再社会化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安平章.律师在法庭教育环节的地位、作用和教育方法:兼谈当前少年法庭审理的现状与流弊.第七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38.

[2]徐美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基于实证和比较的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08.

[3]戴蔚雯.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完善:兼论未成年人之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15.

[4]陈建明.“有罪教育”刍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6).

[5]徐美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基于实证和比较的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10.

[6]宋莹.“优势视角”理论在“寓教于审”工作中的应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3).

[7]玛格丽特?E,罗森海姆.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96.

[8]林纪东.少年法概论[M].台湾:国立编译馆,1972:137.

[9]田春晖.试析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教育属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10]雍自元.青少年犯罪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75.

[11]郑金洲.教育的意蕴[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67.

第8篇

1“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概念和一般模式

1·1“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简介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懂得如何促进探究性学习,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现有的学科教学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效。

“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教学形式与群体学习和个别学习方式不同,是以小组的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合作和互助学习。这种学习要求学员主动地寻找学习伙伴,共同探索问题。这种学习中的合作,不仅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同时还包括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人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合作。

在学习中,一方面学员相互合作、共同享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信息,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另一方面能充分地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能促合作与探索精神的培养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1·2“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理论基础。

它做为一种认知论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和康德,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它与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的理论有密切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班者在一定情景(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合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合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4大要素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强调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学习的作用,强调意义建构,强调合作学习。“英特尔R未来教育”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

1·3“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一般模式

“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小组的交流和讨论,最终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

“英特尔R未来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3)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合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4)教材(教学资料)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

1·3·1确定主题

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对应学生的自身特征,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做为学习和研究的单元主题。

1·3·2创设情境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和各种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和Internet上的信息等),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真实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相互学习。

1·3·3合作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结对共享、小组讨论和交流。可以先进行个人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发现和作品;然后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评论,共享成果;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出总结。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就共同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4意义建构

教师和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环境,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了知识建构的方法和过程。

2“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特点

2·1任务驱动

“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自主学习过程。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明确学习任务为前提,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过程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英特尔R未来教育”首先明确学习的总任务是:学员选择一个他们目前在教的或将来要教的单元作为正规课程的一部分,整合多媒体演示文稿,电子出版物、网站制作于该单元的教学中,最终制作出一个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完整单元计划。其次将课程分为10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明确要求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即作业),每个模块结构上编排都遵循“结对交流”、“教法研讨”、“动手操作”、“作品评估”、“单元计划修改”、“回家作业”等基本格式。每项任务都是通过明确任务、调看范例、思考设计、讨论交流、完成作品、成果共享6个步骤完成。

“英特尔R未来教育”所采取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一种范例,它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与他人合作开展交流和讨论,学生都增强了主体意识。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看成自身的事,看成自身素质提高和为人生做准备的一种必然,才能真正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习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国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指出: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再次,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2平等合作

“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基于合作的学习,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合作精神。倡导师生互动,鼓励学员交流,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平等的关系。#p#分页标题#e#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在“英特尔R未来教育”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师生之间完全是平等和合作的关系。如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自我介绍,接着每个学员依次介绍自己;其次教师组织学员进行一个以相互了解为目的有奖签名游戏(看谁征集的签名多);然后教师才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是“固守”讲台,而是大部分时间在学员中间,和学员一起探讨问题,调看范例,交流体会,共享成功的快乐。突出学中做、做中学、做中会的教学特色,重体验、重感悟,实现教学做合一。

概括起来说,在“英特尔R未来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把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参加教学的教师主动参与研究并动手作业来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是学习集体中共同分担责任的一员;·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的联系,并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2·3技术融合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开展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素质教育的保证,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为“英特尔R未来教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第9篇

[关键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社区预防;模式

[中图分类号] D917.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其中,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主要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生活和学习,要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内的良好社会环境。社区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小社会,只有通过社区预防才能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因而,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阵地,社区预防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研究综述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他人与社会,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严重危害社会,已构成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根据这个标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指从7周岁到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少管所、工读学校、中小学和社区闲散的未成年人。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主要是指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和法定的社区组织管理机构的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辖区共同体。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围绕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和犯罪的社区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从社区的某一角度进行分析。从社区功能的角度,李莉莎认为社区正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沟通功能,才使得它能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系统工程中来,起到重要作用。 [1]从社区教育的角度,苏虹、刘少军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教育机制,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2]从社区亚文化的角度,吕瑞萍认为城市社区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区不良亚文化对少年影响的结果,并提出政府应该大力度改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功能,预防和控制少年犯罪的发生。[3]针对城市新型社区的特点,肖海军在分析了城市新型社区存在着家庭监护空位、社会管理职责不定、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以及邻里照应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提出有效对策来预防新型社区的青少年犯罪。[4]

国外学者安吉拉・斯来文提出了英国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新举措:一是采用指导员指导来寻求与青少年、家庭、学校以及最终与他们的雇主取得联系,是全面介入模式的一个方面;二是采用恢复性司法模式,使整个社区参与到解决犯罪问题的措施中去;三是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帮助的休闲活动,减少被社会排斥的青少年。[5]

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预防违法犯罪有许多理论分析,有社会互动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犯罪的预防场理论、亚文化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等。其中,艾伦・科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一书中提出了社区控制理论。他认为,司法体系(包括警察、法院、矫正机构)只能控制犯罪的一部分,而不能控制全部犯罪。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犯罪的预防需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社区的参与。[6]社区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着力于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即家庭、学校、社区)入手,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负责,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力量为主体,与家庭、学校、公安机关等相关力量相结合的社区控制系统,实现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净化社区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活动,达到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目的。因此,社区控制就是社区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强化控制,用社区内的主流文化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并规范其行为。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模式的探讨――以武汉市为例

2004年,武汉市团委委托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市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和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状况做了调查,在武汉市的青山区、洪山区和汉阳区共收集有效个案33例,其中访问社区工作者7例,访问学生家长26例。①本次调查从社区的功能出发,对家校联系状况、邻里关系状况、社区整合情况、社区周边环境治理状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从对个案调查资料的分析,并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问卷资料,本文从基层政府(即区和街道)和社区的关系、社区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和家校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旨在对社区预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为全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区街主导

社区周边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的重点。社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也一直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之一。从个案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在进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时,仅仅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所谓区街主导,说到底就是政府主导,是政府动用资金、场地、专业人员等优势,以社区为主体开展预防工作。

“个案一”提到与派出所、管段民警联手整治黑网吧、书摊、影碟出租屋等不良文化市场,社区警务室每天派人巡逻值班,维护社区内公共安全和预防违法犯罪。“个案十三”反映社区借全市的“883”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改变了社区30年的环境。社区已经新建道路9条,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地900平方米,健身场地200平方米,健身器材10件,科普宣传栏一处,黑板报专栏9处等,居民也开始关心社区的建设。在社区治安方面,成立了安保服务队,每天在社区巡逻,向居民宣传自防意识,检查社区防火、防盗、防毒工作是否到位,并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武汉市的个案调查,区街主导社区预防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资金支持,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资金援助。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本来就缺少经济来源,所以在组织未成年人活动时会因资金缺乏而束手束脚。目前政府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但是还很有限,需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

第二,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立专职和兼职人员。根据社区调查情况来看,每个社区都有专职的青教工作者,专门负责社区的青少年工作,并且成立了青少年维权岗、“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青少年帮教小组、“护绿小分队”、“治安小分队”等,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的稳定。此外,为了增长未成年人及家长的法律知识,社区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聘请专业人员,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社区志愿者,给未成年人和家长讲授法律知识。

第三,提供活动场所,为社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提供场地支持。社区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如家长学校、幼儿园、儿童托管所,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属政府投资的职责范围,都是政府出面统筹规划的。由政府主导,通过制订规章制度,使博物馆、科技展览馆、体育馆、图书馆、革命纪念馆等教育性资源免费向团体未成年人开放,使孩子们在假期和课外有娱玩场所,增长见识,也减少了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娱玩场所的机会。

第四,联合公安、工商、文化教育、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部门共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社区周边综合环境整治力度和主流文化宣传力度,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总之,区街主导是在区街基层政府领导下,成立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公安、工商、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共青团等共同参与的专职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组织,加强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特别是文化市场治理,协调社区内以及社区之间可利用资源,维护社区治安,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社区整合

社区通过建立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失足未成年人实施帮教等措施,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关心、教育未成年人,向社区内未成年人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一,整合资源,构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基地。“个案十四”反映该社区经常与小学、中学联系,让孩子在寒、暑假能够免费参加学校的电脑培训班。并且由社区与学校一起联手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保护社区的清洁卫生。还组织青少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比如青春期教育、防毒禁毒、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现在社区又准备开办一个学前班,请社区里已经退休的老师来上课。可见,社区在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时,需要和学校联合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

第二,通过社区组织机构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通过调查,了解到社区建立的未成年人组织有青少年维权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维权小组、青少年帮教小组、“学习型家庭”、“环保家庭”、“五好家庭”、“护绿小分队”、“治安小分队”等等。联合公安局、派出所、民警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社区帮教工作,请他们讲授防火、防爆、防盗等知识,并进行上门宣传;与社区附近的学校、社区内物业管理公司联手开展一些有益于未成年人的文娱活动和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保护社区的清洁卫生,并组织青少年举办各种培训班;社区与民政局、妇联、市团委、杂志社等联手帮助特困生;社区阅览室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社区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教育机制,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通过社区整合,社区内、社区与学校以及社区之间的资源实现了共享,这样,社区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也容易得到家长支持和未成年人参与。通过规范化的社区未成年人组织,发挥社区的整合功能,引导未成年人积极有益的课余生活,自然就减少了未成年人接触不良文化的机会。未成年人在这些有意义的组织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这种良性循环最终培养了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

(三)邻里相助

邻里关系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互关照的邻里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起着正向推动作用。武汉市的调查也发现,互助型的邻里关系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起着重要作用。邻里关系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互助型的邻里关系,使未成年人在邻里周围处于被监督之中。“个案十一”认为邻里关系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而且家长可以从邻居那里得到孩子的侧面信息,帮助家长监督孩子。家长不可能时刻盯住孩子,如果邻里关系良好,发现邻居的孩子上网吧、去游戏厅、逃学、与不良少年交往,就会制止或者通知孩子的家长,帮助家长监督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个案三”和“个案四”都提到生活关照、学习关照和托管照顾。邻里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主要是生活上关照、学习上关照、行为上关照和托管照顾。

第二,提醒防盗、防火,加强邻里安全管理。“个案十九”提到社区里有人骑自行车喊广播要邻里相互关照,防火防盗,关好门窗。“个案十六”说邻里之间平时经常聊天,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帮忙,比如外出时帮助看一下门,或者有紧急情况时相互照应。多数个案都提到,良好的邻里关系出门要放心一些。邻里互助对于防盗防火,邻里安全有很大作用,也提高了未成年人的邻里安全意识。

第三,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邻里之间相互关照,和睦相处,尽量减少邻里纠纷和磨擦,消除不利因素,搞好团结,增强理解和信任,这些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未成年人,使他们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此外,社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不仅传授家教知识,增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交流,而且创造良好的邻里互助氛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相助、邻里守望,不仅能够监督未成年人的不良习惯,而且也使他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四)家校互动

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完成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家校联系状况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家校互动模式。所谓家校互动模式,就是要建立、健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家校互动旨在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开创一个家校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校互动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武汉市调查的个案分析表明:家校互动形式多样化,主要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交谈以及家校联系本。一般学校一个学期至少会召开两至三次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形式。不管是何种家校互动方式,家校互动都不是哪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家长、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个案二”中,父母都下岗了,孩子上初中,因此家长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严格控制孩子不让他去网吧,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在谈到家校联系本时,家长说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加强管理。“个案九”中家长提出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最好进行家访,老师应针对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个案十一”认为,通过家校互动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因为孩子有隐私不愿意和家长说,老师在学校里可能更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就能够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孩子,更好教育孩子。

学校不仅要传授给未成年人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家庭和学校之间应互通信息,根据未成年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接轨,有针对性地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结论:第一,社区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小社会,包括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周边环境等等,构成了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社区的管理和教育功能,能够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因此,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阵地。第二,武汉市的“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社区预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模式,这种预防模式的关键在于在政府支持下,以社区预防为中心,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以社区教育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多位一体的预防网络。

武汉市“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引导了目前没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已经出现不良行为或者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改变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走上人生正途,从而使所有未成年人都朝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指引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预防模式在实践中是有效的、可行的。从武汉市的经验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相应责任,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要真正作好预防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下,本文认为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最终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1.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首先,要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其次,要加强沟通,促进教养方式民主化;第三,要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学习型家庭里,家庭关系和谐,亲子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相互影响,一方面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另一方面子女的素质也提高了。这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创建学习型学校。学校是未成年人系统地、正规地接受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进行各种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抓住了学校教育也就抓住了最基础、最普遍、最深入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创建学习型学校,应该做到:第一,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第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第三,加强家校互动,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

3.创建学习型社区。社区是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小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带动学习型家庭和学校的建立,形成全社会的学习氛围,对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组织建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加强未成年人组织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其次,要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建立社区未成年人档案数据库,开展社区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第三,加强社区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接轨,共同预防违法犯罪。

“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以社区为主要预防阵地,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最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带动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校,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使未成年人在学习型文化的熏陶下,具有优秀的品德、良好的智力、高尚的情操、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增强自身免疫力,从而有效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并按照社会主流文化所规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完成未成年人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李莉莎.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功能[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苏虹,刘少军.整合社区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 吕瑞萍.论城市社区少年犯罪及社会控制[J].河南社会科学,1999(4).

[4] 肖海军.城市新型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J].青年研究,1999(12).

第10篇

内容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1—2013年转摘的1 194篇教育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转摘论文来源杂志较广而相对集中研究领域广泛;90.62% 的作者来源于高校且多出自师范院校;49.50% 转摘论文为基金项目成果。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中于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教师教育、道德教育、学前教育等,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凸显。在未来教育研究发展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均衡的实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高考制度等主题将持续受到关注。

关键词:教育研究;转摘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简介: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1—2013年转摘的1 194篇教育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转摘论文来源杂志较广而相对集中研究领域广泛;90.62% 的作者来源于高校且多出自师范院校;49.50% 转摘论文为基金项目成果。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中于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教师教育、道德教育、学前教育等,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凸显。在未来教育研究发展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均衡的实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高考制度等主题将持续受到关注。

关键词:教育研究;转摘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简介:江波(1973— ),男,江西九江人,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角”(项目编号:2012ZDAXM 006)的阶段性成果。

我我国近三年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对2011-2013年四大文摘的文献计量分析.pdf

第11篇

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与能力,实现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是现代德育的主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面对社会的转型,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西方敌对势力对我青少年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不会改变,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必然充斥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之中。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青少年适应这个剧变的社会,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间进行正确的角色转换,如何在信息社会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缺失及其成因解读

1.未成年人道德缺失的现状透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讹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但是,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歧途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2.未成年人道德缺失的成因解读

第一,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从经济、科技领域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文化成果和资本主义消极腐朽文化同时传入我国,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广大青少年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广大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未成年人盲目模仿,危害极大。加上目前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许多未成年人只能到成人歌舞厅、电子游戏机室、电脑网吧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一些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为了商业利益,违规经营,未成年人因其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弱,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反叛心理和追求新奇的思想影响,极易被各种反面思想所误导。

第二,传统的成才观念、教育内容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传统的成才观念是“学而优则仕”,孩子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期待,是上重点小学、中学乃至重点大学的说教,致使孩子书包越背越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课余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家长、社会判断和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各式各样的应试,知识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第一位[1]。而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更偏重于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忽视了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理论得到了社会的推崇,然而教育体制未实现根本性改革,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学校还是重知识灌输,轻思想道德建设及行为养成;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口头上将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实际上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后靠,忙起来不要”。

第三,家庭、学校、社会存在着薄弱环节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一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得不到全面落实,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 、方法陈旧,政治化、原则化、抽象化、空洞化、口号化的东西过多;三是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出于安全方面的压力,不敢带学生走出校门,甚至连春游、秋游基本上都取消了。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一是社会提供给家庭的教育资源较少,家庭道德教育知识普及乏力,难以适应社会迅速对家庭教育的要求;二是父母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往往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对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经营性家庭、“留守”家庭等现状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有的父母双方互相推诿抚养责任,造成只养不教;有的父母只顾经商,对子女放弃教育与监护的职责。从社会教育方面来看,一是社会大环境对未成年人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乱,见利忘义,损公利己、、腐化堕落等现象频频发生;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未发挥作用,很大一部分被挪用、出租、挤占;三是社会不良文化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保持学校与社会的适度张力,健全学校德育网络

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平台。在实施过程中,构织起“五线”“两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五线”即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分为五条线:一是校园文化线,酿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濡染。二是自主教育线,充分调动团委会、学生会的作用,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学科渗透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四是班务活动线,让学生在建设班级集体的过程中形成团队精神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五是社区教育线,通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自省。“两面”就是首先抓好学校教育这个最根本的教育层面。学校抓好德育工作的领导、教师、教材、计划、目标的“五落实”,并要求全体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其次是抓好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层面,各年级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走读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座谈会,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时沟通,互提建议,住读生每学期学校要求班主任与其家长电话联系几次,对每期评管理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情况分别通报给家长和家长所在单位。同时建立“国防教育”“传统教育”“青年读书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这四个基地,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建立起青少年德育网络。

2.基于网络平台,充分挖掘校本德育课程资源

在网络背景下,道德学习内容可以超越课程教科书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重视激发地方、学校、教师和儿童的创造性。如何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实现道德学习的地方性是当前道德课程改革中一大难题。这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德育的广博性与渗透性[2]。还可依托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平台,建立相应网页,开设服务与道德课程的“学习讨论”栏与“知识信息”栏,使道德学习既依托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3.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中

第一,利用基地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充分利用各地珍贵的环境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理念。一是创设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校园教学区塑造烈士雕像,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丰瞻厚重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灵动学生的感悟。二是建立基地。将基地的烈士纪念馆和有影响的革命遗址作为学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三是走出去。清明祭扫烈士墓,去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前举行入团入党宣誓等。

第二,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实施前途理想教育

一是利用橱窗、校刊、校报、班报等媒介宣传革命斗争历史。二是通过节目、晚会、演讲、作文比赛等形式学英雄事迹、讲英烈故事。三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寻革命踪迹、感烈士精神,让学生在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同时利用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一届届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斗争历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自己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重大。

4.借助活动载体,进行诚信教育

针对当今社会上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全面开展“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并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诚信的内涵和要求,使其自觉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准则。

一是宣传教育,明诚信之理。充分利用校园报、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班报等媒介,宣传中外有关诚信的人和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诚信乃立身之本,是最宝贵的美德,守住了诚信,就守住了人品,守住了人格。二是实践活动,做诚信之人。在实施诚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快板、相声等有关诚信的文艺节目,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守信的可贵,贱信的可耻。三是讨论总结,固诚信之果。对诚信教育的成果,备加呵护,悉心巩固,每次活动后让学生总结讨论,让他们谈受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寻求解决贱信的方法、对策;同时让学生走出去,宣讲信任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自律意识达到有效巩固诚信教育成果的目的。

5.实施“德育培优”工程,提高整个学校的人文品位

笔者认为,搞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校长和老师应该学习一点人文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的人生智慧。了解困扰学生的人生问题,进行全面的人生观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3]。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实施“德育培优”工程,发展学生党员,考虑学校可否建立业余党校,每年从高一年级起就让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品学兼优的学生进业余党校学习,本着“重在培养,慎重发展,保证质量”的原则,培养、选拔和吸收品学兼优的学习干部加入党组织。

参考文献:

[1]王东华.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一位中国杰出父母的成功经验[[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21.

第12篇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在探索、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一、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他曾多次强调,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1977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并且指出,实现现代化不能靠讲空话,必要要有知识和人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82年,邓小平同志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去四川访问的途中谈到:“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全党同志的认可,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党的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由此可见,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教育优先论”已经深入到全党的思想体系中,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了全党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三个面向”

 

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明确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的重要地位,他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首先,需要纠正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反映在教育事业上的种种弊端,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有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化教育内容,应革新教材内容,尤其应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发展教育。首先,应了解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应该在充分了解世界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文化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确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主张,应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具备面向世界所需要的素质。其次,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教育经验。应该承认,无论哪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教育发展上都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邓小平同志主张要结合国外优秀教材和我国实际来编写新教材。应该积极学习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并不是盲目排外。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教育,就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将国外著名学者“请进来”,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讲学,扩展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将我国留学生“送出去”,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并且就派遣留学生的具体政策做出了指示。

 

第三,教育要面向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求,而且还要放眼未来,这要求教育要立足长远,“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办教育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后备力量。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需要树立长期发展的观念,不能急于求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注定是要面向未来,为未来培养人才。既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的投入、改革等均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见成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必然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其次,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要面向未来,就需要把目光放在青少年身上,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他们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娃娃抓起”,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四有”新人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2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的社论,将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这不仅是学校和共青团的责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从此,“四有”新人的口号和相关活动开始在全国流行。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论显示了他对青年一代所寄予的厚望。有理想,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文化,就是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有纪律,就是要遵守纪律和法律。邓小平同志强调,各行各业都要加强纪律性,我国的现代化要有秩序地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四有”新人?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要遵循以下4个方面:一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他希望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进步;二是要坚持正面的教育,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要用科学深入的说服式教育方法,不可以采用命令强制的教育方式;四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两个尊重”论——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

 

“两个尊重”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强调了知识和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能不能调动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第二,强调脑力劳动者是劳动者。在过去“左”的思想干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存在轻视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把知识分子排除在劳动者的队伍之外。邓小平的“两个尊重”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劳动者地位,这改变了以往人们把劳动者只看成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片面认识。第三,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两个尊重”论提出之后,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接着推出了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改善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改革了人事管理制度。在这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下,广大劳动者和全体人民的素质得以提高。

 

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确立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以科学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不断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创造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尊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