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12 02:1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窃读记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窃读记教学反思

第1篇

好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满意和得意于自己的语文课堂,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跃跃欲试,生龙活虎,只要是我精心设计的问题,孩子们总会给我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此,我从来不担心我的语文课堂会出现冷场,但自从这学期,我又重新接了一个新班,却彻底把我打败了。

那天,我在班级上了我和他们在一起的第一节语文课《窃读记》,因为是第一节,所以我还是下了一定的工夫精心准备。可是当我把“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的时候,我懵了,竟然没有一个孩子举手回答,无论我怎么启发他们也都是支支吾吾,说不到点子上,这么多年来,真的很少见过这样的课堂,这节课我几乎是在强压着怒火与郁火中度过的。课后,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方法,规划着自己的问题,但还是屡遭重创,不太乐观。

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着。我总会在课前精心地准备着课上我该如何表现,该怎样教,课上的我,又总是激情四射,每节课下来,我都感觉很过瘾,最起码,我把自己想要说的都说了,把自己理解的都倾吐出来了,课后,我总是很满意自己的表现,总是沾沾自喜。而现在想想,为什么现在这些孩子课上不会说呢?我考虑过他们了吗?我让他们说了吗?我几乎是在他们还没有表达完整或者还没有表达满意时,就自己包办了一切,而学生呢?仅仅是傻傻地听,呆呆地看,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任凭我的自编自导。

如果用最笨的思想来解释我的课堂,那就是“没价值”,那就是“无效”。孩子们在课堂上什么也没学会,那还叫课堂吗?那不就是老师的舞台了吗?想到这些,我不禁身心一颤,真的,难道别人眼中、口中称赞的完美课堂竟然一文不值吗?

孩子本身的智力差异并不是很大,只要我们好好抓住培养他们能力的最佳时机,一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的。但我们当老师的,是否在他们还不会做的时候,教会了他们应该怎么做,是否在他们还不够好的时候,教会了他们怎样做好,他们可以不会唱歌,可以不会跳舞,但必须会说话,将来他们总要长大,要参加工作,要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就是要流畅地说话,愉快地沟通,可是,我们教了吗?教会了吗?

说实话,这就是我们当老师的问题,我们才是罪魁祸首,今后,我必须让自己彻底静下来,好好学习课标,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把属于孩子们的课堂真正地还给他们,让孩子们获得更大的提高。

第2篇

【关键词】活化 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及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现状,我们必须实现人本化教育,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活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争取最大化的提高学习效率。

一、 构建开放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老师的引导及鼓励,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实现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交流与沟通。构建轻松的开放型课堂,就需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那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得主动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氛围,而不是课堂死寂一片。实现师生互动,是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讲授,还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和学生讲几个古代类似的励志故事,如凿壁偷光等,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身边的故事,引出身边学生读书难的实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窃"的含义及背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很简单的领会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了,同时又可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 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改变常规课堂教学的定势模式,老师让位与学生,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指导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思考,使得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会大大的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领会和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进一步领会和内化,它重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达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准确的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的寓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自己做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在分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句话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作者的是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愉快心情,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访友的事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然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热情,为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小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事情,社会阅历非常浅薄,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所以,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如在学习课文《鲸》时,文章中讲解的很详细也很清楚,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鲸的理解,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鲸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听说到,但其实并不了解,文章中很多的词语或者关于鲸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筛选一段关于鲸的视屏解说,然后再用PPT展示鲸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在导入阶段就能清晰的了解到鲸的大概状况了,那对课文的理解就简单多了,这样就能很好的活化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 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要想真正的活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针对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且要及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了,能否学会和理解课堂知识,是考验个人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必须提前预习,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难于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面对,不可回避。要想活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强化语文教师的素质建设,只有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才能实现课堂的活化,进而向课堂要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喜欢教学才能花费精力去研究创造,把教育作为生命来传承,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善于观察和分析,敢于自我批评和反思,查缺补漏,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文/吕莉春

摘 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文化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文言文抽象,篇目数量多,课文难度大。要想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得高分,必须加大对课文的复习。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复习;课本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察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如,2007年广东高考模拟题二考题8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多为实词也有个别是虚词),考题9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加点的虚词大多对比(一个是阅读语段中的词,一个为所学课文中的词),考题11翻译语段,此题中的分点是必须把语段中的重要词语(实词、虚词、常见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翻译出来,大意对即可。针对近年来的高考语文教学,我对自己特别是文言文复习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于我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文化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文言文抽象,篇目数量多,课文难度大,要想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得高分,必须加大对课本的复习。我们知道高中文言即便将古诗、古代戏剧单元除去,还有十一个单元。学生学习专业的时间大约占一年半的时间,留给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一年半里学生需要学习这么多古诗文,其记忆理解背诵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复习不得法、不及时,巩固不扎实、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文言文只能留下浅淡的痕迹,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时出现不知风云、答非所问、胡拼乱凑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

因此,学好课文,巩固基础知识,也就是高考复习的关键。当然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时都会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但是我们面对文言文大量的知识点,仅凭几篇例文点拨是不够的。怎样有效地利用课本,怎样让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怎样做到歉意,转化成学生的能力?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是个难点,更是一个挑战。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本是我应对高考的必备方法。简单说我采用三步走的方法。

一、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

如,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虽然这篇课文只有三百多字,但需要复习并掌握的知识却很多。课本通译是必须,重要的实词如,贰、辞、许、用、陪、鄙、厌、赐、封、阙、唯、微、因、敝、与、易;重要虚词:之(三种用法)、其(两种用法);通假字:共=供、知=智;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夜缒而出缒(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封(使动用法);句式: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辞曰(省略句),行李之往来(定语后置),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对于我们专业学生,不能放过任何一课的复习,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到句式特点,字字落实、点点落实、课课落实。

我认为学习不经过自己的积累总结,那是不扎实的,对于专业的学生,牢抓课本是十分必要的,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归纳、总结、积累、消化,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一轮复习的必备过程。

二、巧用课本,重点复习,落实知识点

临近高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兵。如,我们的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练习题的数量,而忽略了练习题的质量,特别是古文翻译语段,遇题就翻译,而忽略在文中或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只凭借主观想象推测进行答题,这样其得分点就容易被混乱。脱离课本,容易答题偏差。但到二轮复习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课本,怎么办?专家所指:《过秦论》《鸿门宴》《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师说》这几篇文章能扎实过一遍,进行重点复习,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落实,高考就不会有问题。实质上这一轮复习,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这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心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二轮复习时文言文知识的深化与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地运用。

三、衔接课本,演练复习,拓展知识点

“温故而知新。”怎样落实知识点还在于练兵考试,最好选用近年来的高考题,题型比较标准一些,同时也能落实大纲要求,题在书外,答案在题内,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高考前两个月坚持每天做古文阅读,大概小篇短古文三四篇,做完认真对答案,对古文是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找出自己和答案的差别。注意归纳,把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种文言现象归纳好,并把现代文中出现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归纳。平时读课外的古文可以增强语感。在做题的过程中再次寻找不足,回到文中去寻找与课文衔接的知识点,一定要理清、底清。

第4篇

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工作,我们多多少少总是有所收获,为了来年我们更好的工作,我们回首过去,总结过去,计划未来。今天小编整理了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2020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0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1回顾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全体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进步。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平时我主要将工作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孩子。

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

我还觉得,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搞好教学是自己的本职所在,而我也不例外。这学期,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外,我在教学工作上也没有放松自己。我坚持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一方面,我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教育处计算机上机考核,以及认真拜读了《你属于哪种人》并写出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我还参加了区课件比赛初评及青年教师全程赛教,并积极承担了区新课标评优赛教的任务,以压力鞭策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另外,我还坚持听优质课,虚心向别的老师求教,以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种宽容的爱,经常想起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以此来鞭策和启示自己。每次,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当我怒气升腾的时候,我就让自己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假如那又是我的孩子,如何教育才是途径?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屁股坐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都变成了可以理解的行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平时,我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到自己心里,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我会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最棒的!这学期进步的就是你了!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在家表现就会特别好。还是那句话:爱是相互的。在这一点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是幸福的,我付出一份爱,收获的则是更多份纯真的爱。

二、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三、培养小干部,发展孩子的能力。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像这个学期钱尘垚、祝雅婷、钱琳欣等同学就已经成为了班里有责任的小干部,我的小助手。

四、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我特别注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和家长间的交流。一学期来,我对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进行了交流,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孩子有了什么进步,孩子生病了,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我都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我班有些孩子家境较好的独生子女,像钱汝尭、卢李杰等,家长极其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弊病: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每次与家长交谈时,家长的介绍词就是脾气坏。于是除了多搞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热爱集体,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我较多地主动跟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班上的柴汀小朋友脾气极其倔,一有不顺心就发脾气、哭闹,我总是留心观察他的细小变化,与他谈心,及时主动地与他家长联系,希望与学校配合共同帮助他改变。

五、加强集体凝聚力。

这一学期,通过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当然,好成绩的取得同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分不开的。在每一次比赛之前,我都会坐下来好好和孩子们聊聊,告诉他们:这又是一次集体与集体间的对抗,而你们,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就应该为集体出一份力。一个集体就像一艘船,载着学生越过江河湖海,驶向理想的彼岸;一个集体犹如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学生如亲人一样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020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2时间真快,在忙碌中,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对于这个班,我感觉孩子们的成长真的是不经意的。不经意间,他们的个头窜高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懂事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学会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了。而我作为他们的同行者,作为他们成长的见证者,的感受,就是欣喜。

作为一名班主任,管好一个班是最基本的任务。这学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

经过了一个暑假,学生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这虽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却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继续抓好对学生各项常规的培养,仍然是班务工作的重头戏。

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是相对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打扫卫生,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五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将她们两人一组搭配起来,每天一组轮换,一个领读,一个组织纪律,早晨一到校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并配合“争星评比台”用小红花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到校后都能在领读小组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

进入二年级,学校分配了室外清洁区。经过一年级一年的锻炼,大部分孩子已经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室的清扫任务。但是,打扫室外清洁区需要用大扫把。学生人小力微,用起大扫把来力不从心。再加上秋天落叶很多,学生扫起来简直是人仰马翻,“岂一个乱字了得”。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他们不会用大扫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诀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终于慢慢地进入了状况。现在,即使我不在场,学生们也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学期,学校更加严格了对集会时路队的要求。虽然我们班过去集会时的站队状况一直良好,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躺在成绩薄上睡大觉。结合学校的要求,根据我们班在路队方面的现状,我在班上召开了一次“雁群飞行我站队,都是守纪小模范”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反省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并以身作则,在每一次集会时首先按要求站好,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路队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二、配合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

这学期学校组织的活动较多,每一项活动我都认真对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力求使学生从每一次的活动中得到锻炼。这学期我组织学生参加的活动有:

九月份:结合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召开以“中国骄傲”为题的主题队会,鼓励学生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上好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的尊师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谆谆教诲;中秋节,号召学生开展“一个水果一颗心”的慰问解放军活动,使他们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美化自己的学习环境,积极参加“教室”的评比;组织学生分析本班特点,申报“安全”特色中队,并针对这一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十月份:利用“十。一”长假在学生中开展了“我为祖国拍新照”或“写新诗”或“画新貌”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眼中的祖国记录下来,并选送作品参加学校的爱国摄影展;在中国载人飞船升上太空一周年之际,在班上召开以“航天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班会,激发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引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美好愿望。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锁碎,一种默默的付出,是无法用语言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当然,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是有一些的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即使没有,也一定会更好!

2020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3一转眼,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实践,感觉既漫长又短暂,一幕幕都仿佛又呈现在眼前。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相比去年来说,课堂教学显得更井然有序了,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有许多的收获,现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参加工作以来,我坚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首环。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它和课题、作业相互配合,构成教材的整体。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质疑题目,观察课文的插图的画面,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揣摩图中描述事件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或描绘景物的特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良好习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这个学期,每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总能看到孩子们在认真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天早晨的晨读课,总会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头饰,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在本学期中《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老鹰学飞》我均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而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三)用扎实双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并有一定的速度,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的利于学习、工作和交际

(四)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创设和谐家校互动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力图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家也能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为巩固提高在校的知识提供坚实后盾。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2、写话方面水平差异太大。

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

2020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4这学期以来,我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标理念,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同年级老师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总结教学经验,把经验点滴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贴切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抓住重点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堂教学努力体现重点,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二年级学生每篇课文常常要掌握8个左右的会写的字,要会认8到12个生字。在生字教学中,我就抓住重点字指导,对学生难拼、易拼错的音节,反复试拼,难写的字就进行范写,有时会故意写错,让看出错误的同学说出错误之处;对重点句、段反复朗读,重点指导读对读好,能力强的同学往往在下课后就能把这些句段背诵下来了。

2、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少采用集体朗读的办法,常用的方法是表演读、指名读、跟读、范读、比赛读书等方法。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读书的习惯。

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内进行了“一比高低”读书背书活动: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要背,对不要求背诵的课文可以只读给同学听,能力强的可以背诵。每次的背诵或朗读要读或背给同学听并请听的同学签字在课本上,每周评比一次,看谁背诵、朗读的课文多。

2、指导养成预习的习惯。

要求学生在学完每篇课文后就开始预习下篇课文,找出生字,把要会写的生字注上拼音,把课文读熟练。班长或学习委员在每天早上会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3、引导学生建立个人错别字库。

每次老师把批发后的作业(包括每次的测试)发下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写成错别字的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找出错因所在,并在作业本或测试卷上更正,然后把这个错别字记录在专门的一本笔记本上。

4、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我把前几次学生写得优美的日记评为“红苹果”日记,(在他的日记本上贴上“红苹果”亮纸)并发纸给他们把日记抄写张贴在班级的“展示台”里让大家欣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5、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提醒学生注意执笔姿势,避免勾手写字的现象。注重指导把字写规范、整洁。

三、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了三个学习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让学习互助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其他做法。

1、批改作业认真、细致,批改符号用画圈代替打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讲评及时,有重点,注意举一反三进行巩固;学生之间要相互检查,发现了错因后再改正。

2、关于生字的抄写。

没有采取一字抄一行十个八个的做法,而是每字抄三、四个,然后多组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记忆生字,而不是靠简单的重复抄写。

3、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必须停上新课进行复习,然后进行单元测试,及时复习巩固,而不是在全部上完课后再进行测试。

五、不足之处。

1、有时备课不充分,对教学难点掌握不准确;课堂教学中没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突破难点;课前准备少,引起学生思考少;

2、篇幅长的课文,特别是生字又多的,学生往往很难掌握,应对办法少;

3、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如写字的姿势,笔顺的掌握,个别学生还不能自觉地完成如预习、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

4、没能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

六、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指导预习

2、指导写好日记

3、在课本或教案本上记录教学反思。

4、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2020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5经过一期来的辛勤劳动,按照教学计划已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予以总结。

一、钻研教材,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二年级使用的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在备课时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同级老师共同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学生心理,准确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年级是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教学重点。我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识字。例如:卡片识字,猜谜识字等方法多样,并采用了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带生字进课文、读短文识字。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为阅读扫除障碍。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在低年级阶段形成的。在这一学期我加强了学生的写字指导。首先,我让学生在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姿势,其次讲究习字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一看二临三比较。“看”指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书写位置;“临”指照范写临幕,“比较”是指比一比与范字的差异、学会评价。通过以上训练本班学生的书写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为了展示学习成果,我还挑选出整齐美观的作业进行展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认真书写的积极性。四、培优辅差,提高本班成绩。

第5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师评价 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严谨、逻辑性较强,需要一定的基础。但是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求知态度普遍很差,甚至厌学、弃学,这就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对数学教学提出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对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质量标准和要求的评判就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笔者认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更值得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1 摆正教学重心,突出数学的应用评价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数学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迎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1)中职数学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成共同的教学团队,了解数学教学内容对所教专业需要的知识点和侧重点,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选择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重点,构建以专业为中心的数学教学体系,而不必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键是要突出中职学校数学的服务性和应用性,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数学基础。

(2)中职数学教师要适当了解专业知识,要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中举例说明,使得学生明白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是息息相关的,认识到学习数学课程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集合”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机床、工具等给出实例,在讲授完集合及元素的定义后,让学生举几个实习中、生活中集合的例子,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加深了对集合定义的理解,给后续例题的铺陈展开奠定了基础。

2 注重数学教学过程,突出课堂氛围评价

(1)数学教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通过对中职数学教师的调研中得出以下课堂氛围的情况:20%的调研对象认为数学课程课堂氛围活跃,30%的调研对象认为数学课程课堂氛围枯燥无味,50%的调研对象认为数学课程课堂氛围一般。说明数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教学手段,但是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将学生带到我们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数学课程中来。但是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都很看中课堂氛围,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氛围呢?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80%的调研对象认为应做到无论对错,先给予表扬。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应该予以充满热情的鼓励,并使用语言引导着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做到,并且能够学得更好,每节课都在进步。

(2)数学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相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跟学生聊天,很多学生都提到“其实,有些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讲得很细致,知识点讲得很透彻。可是,我们就是不习惯这个教师的教学,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这门课程很糟糕。”这说明,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对自己讲课的内容很熟悉,还要在讲授的过程中注重细节,了解学生的性格,注重学生的心理,能与学生交朋友。从课程的开始,学生就很接(下转第65页)(上接第61页)受你,那么你在讲授的过程中,就不会受到学生的排斥,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民主、互动、融洽的良好课堂氛围。

3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突出数学教师引导性评价

(1)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大量烦琐的纯数学推导,注重概念和结论的应用。同时中职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专业内容,多结合各专业实例讲解数学,让学生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对基本的要求要精讲多练,通过练习增强记忆。严格要求学生熟记公式,学会应用。

(2)中职数学教学应具有逻辑培养、思维训练等功能。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时,求tan15暗闹凳保颐窃谑导式萄Ч讨锌梢愿菡卸督枪焦乖斐蓆an(2?5埃? tan30埃部梢杂烧辛浇遣罟焦乖靦an15? tan(45?0埃蛘遲an15? tan(60?5埃U庋韧卣沽搜乃嘉芰Γ庇质寡聪傲苏卸督枪胶驼辛浇遣罟健U庋唤龆土读搜穆呒芰退嘉芰Γ帜苁寡行У夭斡氲浇萄Ч讨小?

(3)中职数学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即在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适应生源,要结合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创新性和多样性。为了更加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要充分应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其中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是可以增添数学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好奇心,突破学生对数学原有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突出学法指导评价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法指导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缺乏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习惯培养起,它是整个学法指导的基础。对学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小结、复习等主要环节加以强调,并制定明确的学习习惯,如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听课时多参与、多思考;课后整理笔记和课堂练习;作业时错题重做,这些都需要严格检查落实。通过长期细致的工作,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新时代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能力。无论是哪一种评价方式,都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生对情感、真理、知识的需求,努力学会欣赏和思考、勤于反思。我们要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加快数学教学的改革步伐,使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林益生.数学教学实施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教师角色 异化

当今时代,大学日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从历史的角度和它们现在的核心价值来看,高等学校是教师和学者集中的地方。从运作方式来看,大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教师。”[1]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异化,而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有其特殊性,在高校,教师角色应该是怎样的,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回归本位?

一、 概念解读

20世纪中叶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家赫钦斯先后提出“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求学术的社会”[2]其作为人类的精神圣地,它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保持其传统的同时,又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大学教师作为圣地的守护神,不仅是知识上的先导,也是道德上的楷模。波兰学者弗・兹纳涅茨基认为大学教师是真理的发现者、知识的传播者、新知识的创造者。

“异化”一词来自拉丁文,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本质的偏离、背离甚至否定的趋势和倾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有意还是无意。“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成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3]

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中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学校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悄然发生变化。[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么什么是教师角色的异化呢?笔者认为,教师角色的异化是指教师作为一个个体人,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脱离了本职工作,教师本应该是教学的改革者、学生能力的开发者、教育和科学的推动者、学生就业的指导者、“以德治国”的先锋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教师角色与大学使命、教师职责相背离,外化为一种或者多种异己的力量,致使教学发展缓慢,大学课堂缺乏新鲜的血液,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异化等。

二、大学教师角色异化的表现

(一)部分大学教师注重科研轻视教学

从大学历史发展角度看,教学是大学的原生职能,科研是教学的衍生,社会服务是在这两个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推广,且没有否定教学与科研。[5]教育者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古人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顾名思义,教师是指教书育人的主体,其本职工作是指教书育人的活动,培养人才是大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从理论上说,教学科研应该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虽然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包括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评价,但是,在实际评审工作中,职称评定还主要看科研,教学只是作为陪衬。作为教师,职称本应是评价教师能力水平的一种方式,却无形间使教师异化成一种不断为了“科研而科研”的工具,诸如一稿多投、抄袭刹窃、买书号买版面、搭车挂名、请客送礼拉课题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师生关系异化

1.教师话语霸权

虽然大学中更多注重活跃丰富的课堂组织氛围和学习交流环境,但是大学课堂依然以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主,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话语占据了课堂大多数时间,有的课堂话语甚至成了教师的“独白“与“自言自语”,课堂交流也常限于对学生提问的形式。教师话语霸权现象,简而言之,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处于一种单向、失衡的状态,教师话语处于绝对彰显、凌驾一切的权威位置,与之相对应,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受控制和管理的“听者”位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指出“话语是各种机构通过一种界定和排斥的过程运用其权力的手段”。在教师话语霸权的情况下,教师把学生看做自己观察、认识、控制和管理的客体,对他们进行矫正、塑造、改变、完善,以满足并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远离教师,课堂失去大学应有的气氛。担任着教育者角色的教师和学习者的学生彼此把另一方看做是相对立的客体对象,这种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成为相互利用、相互占有、相互控制的“工具”。

2.导师制背景下师生关系

导师制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导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师徒”关系作为导师,其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高校扩招、部分导师的学术道德低下等原因,目前导师与研究生交往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导师太忙,无暇顾及研究生;(2)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照顾不过来;(3)导师不能很好地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分别在42.0% 、31.3%和21.9%的师生交往中存在着。[6]突出表现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老板制”关系,“老板制”关注的是老板的利益,寻求老板利益最大化,师生关系异化为庸俗的金钱、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导师制”截然不同。

3.师生互动交流机会少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7]相对于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疏远,下课就走人,和学生距离感很强,课下缺乏交流。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专职者,而不是关心学生成长和了解学生心灵需要的思考者和践行者。华中师大校长,马敏认为,师道不仅是学问之道,还应包括为人之道、成长之道;解惑也不仅仅为学业之惑,更应为思想之惑、人生之惑;老师不仅是业师,而且是人师,即人生的导师。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所说:“医生的工作是通过治愈一种疾病而告终结,律师的工作是随着一个案件的结案而终结,教师的工作则并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就宣告结束。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的特征。”[8]

(三)本职与兼职本末倒置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积极的作用无可厚非。如果处理不好教学与兼职工作之间的关系,则兼职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其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兼职过程中,主次不分,将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本末倒置,势必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工作、误人子弟。其二,人才“隐性流失”。如果教师只热衷于社会兼职,则在现有的高校人才资源充裕的表象背后,会出现人才“隐性流失”。第三,如果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到了社会兼职上,对本职工作采取漠不关心,将严重挫伤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则对学生将起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培养。

三、原因

(一)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缺陷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实践表明,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如何确保教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入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考核评价是关键。针对教师的考核,总结起来有年度考核、科研考核和教学考核等三方面的考核,而教师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有五: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三是教学态度,四是教学效果,五是教书育人。[9]但是目前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有:首先,教师考核内容不全面,教学效果则以学生机械、片面的评教为主要依据,甚至在部分学校,如果学生不评教就不能选课等,缺乏科学性和完备性。其次,考核重数量轻质量,职称评审制度却迫使他们不得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师教学考核“科研化”的倾向较为严重,忽视了教师对学生可能产生长远影响的精神层面的评价。再有,长期以来,教师评价活动主要被看作是一种“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它的基本职能是“行使权力”和“对教师进行管理”,从而使“组织本身控制系统合法化”。[10]整个评价过程以程序为导向,严格受行政权力的控制。教师本应是高校的主人和主体,但是,在行政本位主义支配下,教师却成了弱势群体。这种教师评价观秉持的是进步性、可控制性等信念,它仅仅把教师看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工具和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性的教师评价观。

(二)大学课堂氛围的伪自由

自由和民主是课堂教育的灵魂,很多学校和教师尊重自由民主的教学原则,大学倡导学术自由,更注重教师的“个性”,学术自由的发挥,一部分教师,尤其教授在学校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将课堂作为了发挥其学术思想的场所,学生成为了其学术思维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表现的听众。由于大学课堂班级容量大,课堂上,学生数量有些可达到几百人,如此大的班级容量,给教学工作带了了困难。一方面,师生互动情况比较差,即使能互动,也无法面面俱到,否则耽误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用于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和心思比较少。课堂教学的乏味,使教室里的后排座位得宠,前排座位遭冷遇,在本应充分锻炼分析思考能力的大学阶段,课堂上却出现学生整体沉默、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三)社会的转型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市场的需求给教育带来了挑战。教育系统的竞争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育质量,竞争在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让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失去热情和信心,职业倦怠。

新的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冲击着教师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教师遇到严峻的考验,也会出现一些无所适从的状态。这种无所是从的真空状态也会引起主体内心的苦恼、困惑、迷茫、孤独、幻灭和绝望,导致教师的信仰危机,教师的信仰危机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信仰缺失、信仰的吸引力弱化。部分教师,在信仰和利益发生矛盾时选择利益,自我的利益膨胀,唯利是图,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转型时期,旧有道德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失去了约束的作用,新的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既有的规范和道德对教师的约束力降低,从而会出现教师行为的失范。

四、对策及反思

以上笔者对当今高校教师角色异化现象进行了浅析。黑格尔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异化是实体作为主体的对象化或外在化,异化的克服就是扬弃异化或外在化而返回到自身。[11]笔者认为解决高校教师异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社会方面

1.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几千年以来,教师作为民众之“先生”,具有甘受清贫的高尚品格。各个时期都重视传统的儒教师道观,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与知识相比更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道德转型的时期,由于新的道德体制还不够明确,人们受多种道德规范的影响,道德的评判变得十分模糊,因而需要全方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将原有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进行具体细化,对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2.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教师,是人类社会一门古老而特殊的职业,担负着人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地位可见一斑。与教师的高地位不相称的是教师较低的待遇。教师的社会声望与实际报酬之间的差距滋生出教师的不公平感和失望,部分年轻教师,迫于生活的压力,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二职业,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要切实的提高教师的待遇,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压力、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稳定教师的情绪,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防止人才的“隐性流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来。

(二)学校方面

1.完善高校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解决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奖励机制,为教师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在高校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中,奖惩是手段,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的。考核激励机制不能简单地以教师职称高低、得分多少区评价教师的优劣。考核激励机制应减轻教师的科研压力,增加教师的教学质量压力,合理平衡教学与科研,积极引导教师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上多下功夫。

2.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开展互动式教学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管理并不是要在学生心灵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创造一种守秩序的精神。”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元。如果教学不进行课堂管理,那么各种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言行就会蔓延开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展互动式教学,鼓励对话,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的教学活动。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试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所做的实验表明,知识持久记忆的情况是:人们一般能记住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12]因此,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是教师成为多尔界定的“平等中的首席”。

(三)教师自身:认清角色,自我反思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不同,它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其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13], 为此,教师只有清楚自身角色,不断进行深刻反思,才能有效防止角色异化。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新华出版社,2002:31.

[2] [美]何钦思著.教育现势与前瞻[M].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年版,第llO页.

[3] 蒋宝德, 李鑫生. 对外交流大百科.北京:华艺出版社.1991.第413页.

[4]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大学学报,1999,(5).

[5] 韦微.关于我国大学教师评价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2006.

[6] 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19.

[7] 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 李进宏.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13.

[9] 胡杰.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素质评价之我见[J].江苏高教,1999,5.

[10] 张晓峰.对现行教师评价三个基本问题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视角.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32-35.

[11] 蒋永福,吴可,岳长龄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905-906页.

第7篇

摘要: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2025306

Intellectu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 and Yan Fu's Translation Integration

ZHANG Der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Key words: argumentation with counterevidence; reverence for plain philology; modeling after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Yan Fu; translation integration

Abstract: The intellectual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devoted particular care to argumentation, textual criticism and writing studies. Inherited with these academic lineages in his translation of west learning, Yan Fu put forward his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light of “argumentation with counterevidence”, “reverence for plain philology” and “modeling after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Argumentation with counterevidence” was aimed at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y, while “reverence for plain philology” was favored to integrate the two through close crosstextual research. And “modeling after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rendered Yan Fu a master of Chinese writing among translators. Yan Fu's translation is an academic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llect and serves as reference for both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academic classics.

清代学术与严复翻译会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3卷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评价严复的学术贡献:“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1]82严复译介西学为什么要与中国思想界发生关系?是怎样发生关系的?严复这一首创的学术方式在清代学术史上地位如何?这些问题梁启超未加具体论述,但它们恰恰启发后人不妨从学术的视角来审视严复的西学译介,尤其是清代学术对严复治学理念、学术思想与翻译方法的影响。

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到清代,经过汉学、宋学诸家的争鸣与实践,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成为很多学者的共识,如戴震、钱大昕、姚鼐、焦循、章学诚、阮元等。“义理是思想内容,是道的层面;考据是基本功,属于文献功底;文章是文辞,属于学术思想的表达艺术。三者是学术的三个层面,是一体三面。”[2]43“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3]61。但到了晚清,中学之弊日渐突显,义理、考据、辞章倍受争议,严复在《救亡决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宋学空谈性理,“其高过于西学而无实”;汉学埋首考据,“其事繁于西学而无用”;辞章“致学者习与性成,日增慢……险躁”。[4]44-45对此,严复转向力主的“经济”之学,疾呼宋学、汉学及词章小道都应束之高阁[4]44,转而倡导西学,经世致用。然而严复译介西学不仅没有简单地弃置义理、考据、辞章这一传统学术“三面说”,反而发展并提出了与此类似的翻译新“三面说”:阐释原作重义理“反证”、译书考证重“敦崇朴学”、译文表达重“文章正轨”。新“三面说”丰富了严复翻译思想体系,使严复的西学译介成为开创近代中西会通的学术方式。

一、义理“反证”与中西思想会通

义理“反证”可谓严复译介西学“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的现代学术方式。义理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义理指程朱理学,广义的义理可谓“言有物”[5]58。用严复的话来说,就是语言文字背后的“道”“理”或“大义微言”[6]viii。“义理存乎识”[7]351,传统义理学囿于语内训诂、注疏以及儒释道之间的相互阐发,视角狭隘,限制了“识”。严复则独辟“西”径,在其第一部译著《天演论》自序中就提出了跨语际的义理“反证”说,即“考道之士,以其所得于彼者,反以证诸吾古人之所传,乃澄湛精莹,如寐初觉,其亲切有味,较之觇毕为学者,万万有加焉。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6]viii。就是说,西学义理用“吾古人之所传”加以反证,往往能让中、西学“不谋而合”的义理“达成共识”,如此则是治西学者之“至乐”。严复的义理“反证”是跨语际解释,即以西学为视角来“归求反观”[4]49中学之义理,力图中西兼治,熔于一炉。义理“反证”一面译介西学,一面发掘国故;一面以西学昌明中学,一面更是借中学传播西学。

严复的义理“反证”说标志着旧学的黄昏和新学的黎明,隐含着传统经典义理之“优先论”、“失传论”,开创了新学之中西“会通论”。严复批评汉学无用、宋学无实,而对先秦儒学、老庄哲学等中华元典情有独钟,一方面认为这些圣哲的微言大义和学术成就较西方“往往先之”[6]ix,另一方面又告诫晚清国人:“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6]ix考察中学由盛转衰的原因,严复认为“夫古人发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绪;古人拟其大,而后人未能议其精”[6]ix。就是说,中国圣哲之学没有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因为“后人不知广而用之者,未尝事其事,则亦未尝咨其术而已矣”[6]ix。对此,严复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在治学方法、学术责任等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虑。”[6]ix所以,传统学术中的微言大义在后人抱残守缺中慢慢失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于西学,得识古之用焉”[6]x,因为中西“事不相谋而各有合”[6]viii。严复坚信“新学愈进,则旧学愈益昌明。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8]43。这从学术史的角度为义理反证、中西会通提出了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历史使命。

严复义理“反证”说的学术创新,在于以西学为视角“发明”[6]ix、“反观”[4]49中学之义理,严复译著分别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逻辑学等学科发明、反证了诸多与西学相通、相合的吾圣哲“先发”[4]1413之义理。翻译《天演论》,以西人“天演”学说发明、反证了儒家首经《易经》之“易”道,认为“此其道在中国谓之易,在西学谓之天演”[9]4。翻译《群学肆言》,发明、反证了《大学》《中庸》之精义,认为该书详实地阐明了《大学》“以格致诚正为治平根本”的义理,且“每持一义,又必使之无过不及之差”[10]xi。翻译《群己权界论》,发明、反证了《大学》e矩之道,认为自由是“君子所恃以平天下者矣”[11]xii。翻译西方逻辑学,发明、反证了“《易》本隐而之显,《春秋》推见至隐”,认为《易》重演绎法,《春秋》重归纳法[6]viii-ix。翻译《原富》,发明了《大学》《周官》《管子》《孟子》,以及《史记》之《平准书》《货殖列传》等,认为中国虽然没有形成经济学说,但存在着相似之识。[12]译事例言,7-8评注老庄,认为老子之言是“天演开宗语”[4]1077,“而西人亦以庄子为古之天演家”[4]1106,等等。严复一生中西学兼治,“尝考六书文义,而知古人之说与西学合”[10]xi,义理“反证”是他解决“读古书难”[6]viii新的治学方式,是其整理国故的独特途径,“藉自它之耀,祛旧知之蔽”[8]384。

严复这种义理“发明”和“反证”,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消解了接受西学义理的困难,虽难免有附会之嫌,但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古书新的义理之“识”,渗透着严复译书经世的诠释,这种学术方式与他“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13]127的文化观一脉相承。由于中西传统之别,严复的义理“反证”经常把中西实然(Is)、应然(Ought)和形而上[14]34的义理进行置换,一方面增强了西学义理的形而上质,另一方面赋予了中学义理更多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实然和应然。以《天演论》为例,“《天演论》是严复的天演论”[8]334,严复频繁以儒、道形而上的义理予以诠释,天演、天良、天道、易道、道、真宰、太极、阴阳、德贤仁义、人伦、礼乐、修齐治平、修己治人、格物致知等概念及其思想充斥译文字里行间,与原作融为一体,译写参半,几可“乱真”为本土元典。如论一“能实”开篇论天演之道:“道每下而愈况,虽在至微,尽其性而万物之性尽,穷其理而万物之理穷”[6]49,“道”“性”“理”把原作由一粒豆子推至万物变动不居的道理抽象化、哲学化。再如论十三“论性”,把nature的天然、自然之性,与宋儒言性等同[6]85,形而上的哲学义理溢于言表。反之,严复的义理反证,也借助西学增强了中学的实然和应然。如《天演论》手稿仅以evolution发明、反证《易经》就多达近20处,原文由evolution, change, impermanenc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retrogressive metamorphosis, supernatural intervention等形成的天演语义场,在严复笔下与《易》道进行了全方位会通,以一连串的“变”反证了“易”之生生不息、刚柔相推阴阳互动而生变化、天地变化草木蕃、万事万物虚息盈消的“易”道周流等,赋予了《易经》新的“天演”内涵,巧妙地渗透了严复的维新变法思想,引导士大夫以“易”变思想认同“天演”学说。再加上严复在“蜂群”“人群”“善群”“严意”等中把“群”赋予了西学sociology的义理内涵,为倡导社会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达到托译言志、译书经世的目的,旨在“K愚”[4]560,为中国寻找救亡图存之良方。严复义理“反证”的主要方法是“敦崇朴学”,注重考据实证。

二、“敦崇朴学”与考证会通

考据是传统学术的又一重要层面,而考据学是在明末经世实学、清代汉学兴盛等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考据学的中坚乾嘉学派,重点以文字、音韵、训诂为手段,对经典文本进行材料考证,在经学、小学、音韵、古籍、伪书佚书、典章制度、历史人物、史事史料、金石文物、职方地理、史籍目录、年代版本等考证方面,硕果累累,晚清学术也深受影响。严复在当时的风气下,在西学译介领域成功地吸收了考据学的治学精神和考据方法,以至于1903年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更明确地把“敦崇朴学,以棣贫弱”[4]130列为翻译的四大宗旨之一,这里的“朴学”即考据学。其实严复在译《天演论・自序》《原富・译事例言》《群己权界论・译凡例》《群学肆言・译余赘语》《法意・孟德斯鸠列传》,以及讨论西学和翻译的书信等中,均有译书考据的论述或运用,最有代表性的考证方法包括“集思广益”[6]vii“考订”“贯通”[4]93和“沿流讨源”[4]519。“徵实存乎学”[7]351,以上三种方法体现了严复治学的渊博学识、严谨的实证精神和会通宗旨。

“集思广益”见于严复第一部译著《天演论》“译例言”:“穷理与从政相同,皆贵集思广益。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亦附以己见,取《诗》称嘤求,《易》言丽泽之义。”[6]xii这段文字带有明显的考据性质,其目的是“穷理”,其操作方法是对比异同,会通中西。用严复“西学门径功用”一文中的话来说,关键就是“考订”和“贯通”。考订即“聚列同类事物而各著其实”,贯通即“类异观同,道通为一”。[4]93正因为如此,严复的考据重在旁征博引,擅用归纳法,把原文“与他书有异同者”,捉置一处,进行中西合观,以便相互类比、互证、反证、补证、参证,进而揭示义理。如严复翻译逻辑学的Laws of nature时,考证了与此类似的儒释道三家之说,认为这一概念“即道家所谓道,儒先所谓理,《易》之太极,释子所谓不二法门”[4]1051,把西方的“自然法则”与本土的“道”“理”“太极”“不二法门”放在同一语义场进行“聚列”会通。翻译《支那教案论》有论“究之中国之道德礼义,则绝不缘神道设教而生”。对此,严复考订了三条证据:“《书》言皇降,《诗》言秉彝,董子曰:道之大原出于天”,据此得出“中国言道德礼义,本称天而行,但非由教而起耳”[4]849的观点。《法意》卷八第五章“贤政精神之弊”论及“苟无忧危,其亡或立至”,原文以希腊、罗马兴衰为证。严复翻译至此,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发明、考证了类似的论述,认为原著所说“似吾《六经》”,如“《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传》曰:‘外宁必有内忧。’……”[4]957通过中西对比合观,严复得出忧患意识是古今中外共同的历史规律。

“集思广益”式的“考订贯通”按语贯穿于严复的大部分译著,“共七百多条,约十七万字”[4]按语卷说明。尽管钱锺书认为严复对西学了解并不多,章太炎批评严复“略知小学”[8]269,但严复译书考证材料之丰富,学识之渊博,译书态度之严谨,一百多年来是世所公认的,很值得当前学术翻译思考。严复作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9]273,不是埋首故纸的汉学家,他只是借助各种考据性文字,巧妙地贯通中西,附以己见,倡导维新变法。其最核心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等天演思想,无不渗透着精心考据的治学方法。面对“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6]13这一境况,严复为了让读者信服这一普遍性道理而觉醒,通过按语对此详加考证:

譬如美洲从古无马,自西班牙人载与俱入之后,今则不独家有是畜,且落荒山林,转成野种,族聚蕃生。澳洲及新西兰诸岛无鼠,自欧人到彼,船鼠入陆,至今遍地皆鼠,无异欧洲。俄罗斯蟋蟀旧种长大,自安息小蟋蟀入境,w灭旧种,今转难得。苏格兰旧有画眉最善鸣,后忽有斑画眉,不悉何来,不善鸣而蕃生,w善鸣者日以益稀。澳洲土蜂无针,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至如植物……嗟乎!岂惟是动植而已……物竞既兴,负者日耗,区区人满,乌足恃也哉!乌足恃也哉![6]13-14

这是《天演论》“导言四・人为”一节的按语,严复从动物界、植物界的残酷竞争推衍到人类竞争,通过马、鼠、蟋蟀、画眉、土蜂等此“蕃”彼“灭”的详细考证,告诫国人中国境况亦然,奋发图强则“蕃”,若靠眼前“区区人满”而不思进取则“灭”。

“沿流讨源”是严复另一种重要的考据方法,主要用于译名考订。当然,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他所译西学多为“导厥先路”[10]vii的概论性著作,译文及按语“沿流讨源”性的考据不少,其特点是内容宏富,但言简意赅,便于开启民智。其中“一名之立,旬月踟蹰”[6]xiii式的译名更能体现严复“沿流讨源”的考据精神。严复在与梁启超讨论翻译的信件中认为,“大抵取译西学名义,最患其理想本为中国所无,或有之而为译者所未经见。”正因为如此,“盖翻艰大名义,常须沿流讨源,取西字最古太初之义而思之,又当广搜一切引伸之意,而后回观中文,考其相类,则往往有得,且一合而不易离。”[4]518-519严复译名不主张多造新名词,也不愿简单地沿用日本人的译名,所以“沿流讨源”、中西会通的考据就至关重要。这里仅举《群己权界论・译凡例》对liberty译名的考证为例。严复认为Liberty与freedom同义,而与slavery(奴隶)、subjection(臣服)、bondage(约束)、necessity(必须)相对。对此,严复把它译为“自繇”,同时考证了该词的中文内涵,即“不为外物拘牵”[11]vii,不褒不贬。所以“自繇”不是“放诞”“恣睢”“无忌惮”“放肆”“佚”“不法”“无礼”。严复进一步考证传统文献,认为liberty即“《大学》e矩之道”,亦即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中“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东风无限潇湘意,欲采O花不自繇”的“自繇”。[11]vii-viii严复甚至刻意用抽象名词“自繇”以别于“自由”,尽可能为译名的精确性提供更充分的理据。从考据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典型诠释。

三、“文章正轨”与中西辞章的会通

严复崇尚实学,同徐光启一样曾经批评传统学术最尚辞章,不求理实,慢险躁。但这并不是说严复翻译不讲求辞章,只是不要为了辞章而辞章。就严复译介西学而言,他恰恰提出了很注重辞章的“信达雅”文章学翻译[15]5-6三原则:“《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6]xi“辞章存乎才”[7]351“文章正轨”说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译文充溢着其中西会通的情才、辞才及文才。

“修辞立其诚”语出《易・乾・文言》,后世把它引申为写文章的金科玉律,如《文心雕龙・徵圣》说:“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碟,秉文之金科矣。”桐城派方苞和方东树重申“修辞立其诚”,正性情,注重内在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因而这个“诚”也应该包括译者的性情。就严复而言,其翻译中“发于自然,达其至深而莫能自己”[16]132的性情至少有两大方面,其一是前文所论的“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这是学术之性情。如严复《天演论》自序对比了他对司马迁“《易》本隐而之显,《春秋》推见至隐”前后两种理解:“始吾以谓本隐之显者,观《象》《系辞》以定吉凶而已;推见至隐者,诛意褒贬而已。”而读了西方逻辑学有关“内籀”(归纳)、“外籀”(演绎)方法后“如寐初觉”,发现《易》由隐而显就是演绎法,而《春秋》推见至隐则是归纳法。这种以西观中的新发现,是严复治西学之至乐,所以严复激动得“乃推卷起曰:有是哉!……其言若诏之矣”[6]ix。严复这种至乐自始至终贯穿于其译著之中。其二是“自了国民之天责”[4]517,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它促使严复把西学译介与晚清时局紧密结合,把自己的文章写入译文,对原文信息型文本加以情感化,取便发挥,托译言志。如《天演论》是严复“忠愤所发,特借赫胥黎之书,用为主文谲谏之资而已”[8]250。《原富》针对传统士人以言利为讳的现状,以此书“指斥当轴之迷谬”[12]9,认为经济学近关“中国之贫富”,远系“黄种之盛衰”,因此翻译中每见原文与晚清时事暗合,就频繁附以己见,“丁宁反复,不自觉其言之长,而辞之激也。”[12]13翻译《群学肆言》,针对斯宾塞所论传统“既坚甚完,其改制沮力,亦以愈大,而革故鼎新皆难,其物乃入于老死”这一共性难题,严复叹曰:“呜呼!此吾国变法之所以难也。”[10]49等等。严复译书以“诚”释“信”,可谓其以西学激发国民情感共鸣的“嘤求”[6]xii术,频繁展示了严复的抒情之才,与“达”之“达旨”[6]xi术、“雅”之“招徕术”[8]313异曲同工。

严复辞章的文章学翻译第二个要义是“辞达而已”。“辞达而已”一方面是维新派有识之士批评士人不要为了辞章而辞章,以至于慢险躁;另一方面“辞达”又是翻译的文章学标准,重在达旨。对此,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观点十分明确,即“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但中西语言的诸多差异,按原文字比句次来译,“则恐必不可通”,译者只有“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6]xi。可见“辞达”的前提是“取明深义”,确保“达旨”,其具体方法是“互备”和“前后引衬”。达的基本标准可谓词不害意。下面以一具体译例对此加以分析:

Thus that state of nature of the world of plants, which we began by considering, is far from possessing the attribute of permanence.Rather its very essence is impermanence.... And in the living world, 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is cosmic process is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the competition of each with all, the result of which is the selection, that is to say, the survival of those forms which, on the whole, are best adapted to the conditions which at any period obtain; and which are, therefore, in that respect, and only in that respect, the fittest.[17]34-35

因此,我们现在开始考察的植物界自然状态,决非具有永久不变的属性……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生存斗争,每一物种和其他所有物种的相互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这就是说,那些生存下来的生命类型,总的说来,都是最适应于在任何一时期所存在的环境条件的。因此,在这方面,也仅仅在这方面,它们是最适者。[18]3

对比原文,该译文可谓“斤斤于字比句次”,突显了英语表层结构,遮蔽了文字背后的意旨。把“生存斗争”、“选择”置于分句之末,关键词不够突显,义理也有“愈益晦”[6]viii之嫌。这是当代流行的“信”译,而严复译文特别注重吃透原文而后“辞达”:

虽然天运变矣,而有不变者行乎其中。不变惟何?是名“天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则其存也,必有其所以存,必其所得于天之分……“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6]2-3

严复译文表面上达而不信,常常遭后人诟病,这里姑且不论。但从“辞达”的文章学视角来看,严复先是提炼出“决非具有永久不变的属性”之天演,再由天演为体推至其“物竞”“天择”之用,行文由总而分,逻辑性强,前后畅达。严复以“物竞”“天择”作为话题,以“……者……也”句式对两个概念加以解释,前后相互引衬,内涵明晰,原文义理“得严子乃益明”[6]vi,可谓严复练达之辞才。

文章学的第三个要义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译文要有文采,有表达力,否则不能传远。严复把“雅”引入翻译学,肯定了文章学传统对翻译的文采要求[15]6。梁启超曾批评严复“文笔太务渊雅,刻意摹仿先秦文体”[8]267,对此,严复则不苟同:

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是故理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倍之气。中国文之美者,莫若司马迁、韩愈。而迁之言:“其志洁者,其称物芳。”愈之言曰:“文无难易,惟其是。”仆之于文,非务渊雅也,务其是耳……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之人……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回于庸夫之听。非不欲其喻诸人人也,势不可耳。[4]516-517

从这段话来看,严复讲究“文”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务其是耳”,这与严复崇尚先秦儒学、老庄哲学有关,主张只有“用汉以前字法、句法”才能会通原文之“精理微言”[6]xi。其二是以“多读中国古书之人”为理想读者,译文文笔自然要考虑“声之眇”“形之美”“辞之衍”。为此,严复甚至“字字由戥子称出”[4]969,译文每每屡易其稿,以求“垂久行远”[4]527。正因为如此,原书“理趣甚奥赜,思如芭蕉,智如涌泉”,而严复“雄笔,真足状难显之情”[8]254,甚至“VV与晚周诸子相上下”[6]vii。纵观严复译著,其文笔擅长师法《史记》、诸子散文、桐城派等笔法以及佛书体、八股偶比等,译文“以瑰辞达奥旨”[31]17,文学化明显,讲究骈散杂糅、沉郁顿挫、文理密察,可谓富有字字珠玑之文才,其得失利弊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语

严复西学译介不是狭义的语际翻译,而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贯穿着义理“反证”、“敦崇朴学”和“文章正轨”等治学“三面说”。章学诚曰:“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徵实存乎学”[7]351,“识”“才”“学”可谓译者专业素养的“三备说”。“三面说”和“三备说”有助于重新认识严复的治学理念、译介思想与翻译方法,有助于反思当前学术经典译介中存在的义理晦涩、考证肤浅、语不成文等不良现象,对学术翻译的输入、输出如何更有效地会通中西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2]欧明俊.“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40-46.

[3]姚鼐.惜抱轩文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严复.严复集[M].王颍 编.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5]方苞.方苞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6]赫胥黎.天演论[M].严复,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7]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 叶瑛, 校注.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8]牛仰山, 孙鸿霓,编.严复研究资料[M].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0.

[9]王庆成, 叶文心, 林载爵.严复合集:第7册[M].台北: 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 1998.

[10]斯宾塞.群学肆言[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穆勒.群己权界论[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亚当・斯密.原富[M].严复,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13]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M]∥王宪明,编.严复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124-132.

[14]吴通福.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15]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1): 1-7.

[16]严复.诗庐说[M]∥孙应祥, 皮后锋.《严复集》补编.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