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的诗歌

鲁迅的诗歌

时间:2023-01-31 02:5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鲁迅的诗歌

第1篇

辞旧迎新之际,文坛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回顾与展望。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无疑是其中不可跳过的一章。在此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评审中,田禾的诗集《喊故乡》、林雪的《大地葵花》、荣荣的《看见》、黄亚洲的《行吟路》和于坚的《只有大海苍茫如幕》五部作品在该奖项评委会投票中位居前五,荣膺奖项。几位诗歌奖评委向记者表示,从此届参选及获奖作品情况来看,所评出的作品基本反映了中国诗歌的创作状况,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中国诗坛创作整体上“好作品仍然不多”,新诗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获奖作品体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健康方向和创作水平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谢冕表示,这次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出的五部诗集基本反映了中国诗歌的创作状况。从五本获奖诗集来看,有关心重大题材的,如黄亚洲的《行吟路》;有关心农民命运的,如田禾的《喊故乡》;两位女诗人荣荣和林雪创作很活跃,写出了特色;而于坚是口语化写作的代表。这五位诗人都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怀,都通过诗歌去触摸中国的现实,他们的整体艺术水平比较整齐。黄亚洲的获奖作品既是表现主旋律,又把自己放在路上,诗写得灵动而有激情,在重大题材方面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荣荣的《看见》看世界的角度很独特,关心普通人的状态。谢冕一直关心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说到中国当下的诗歌,谢冕说,中国诗歌当前的创作很活跃,人们对当前诗歌的评价整体是好的,但好作品不多,这也是事实。

评委包明德告诉记者,这五部获奖诗集体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健康方向和创作水平,他为这些诗作的神思、匠心与韵致所感动,所启迪。包明德说,这五部诗集来源于祖国山河,感奋于时代生活,传承于民族文学。它们是心灵的诗,灵魂的歌,生命的火,而没有任何诡谲莫测或矫情造作。人们大都见过农村田野或山坡上的丛丛鲜花,田禾的诗章像他的姓名、书名一样,是从农村那一汪清水、一缕清风、一片秧苗、一粒谷子中喊出来的,是那样的真诚、质朴和清新;林雪和荣荣的作品,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她们的诗或许就是从一个伤口或笑口中涌出的。林雪的诗激励读者在琐碎繁杂中,不可失去诗意和耐心,要努力超越肤浅的满足,驻扎在记忆久久萦回的地方。同样,人们也可以在荣荣的诗作中看得见诗人的意志与信心,她对生活委婉的体验与表达,感受到磨损的光亮与飞腾的灵魂。荣荣有句话说,能丢弃的,肯定就是多余的。这种生命体验与审美取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解读荣荣的作品;在抗击非典,在抗洪抢险,在下农村走军营风潮中,很多诗人写出了有震撼力的诗作。黄亚洲积极参与“重走路,讴歌新时代”的活动,用切身感受,以时代精神和崭新情韵奋力构筑和讴歌了精神。于坚写了很多诗,有的并不使人喜欢,但他这次参评的诗集是个“洁本”。他是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诗人。“生活求真善,人间要好诗。人们永不满足,永远期待。”

作品关注时代和底层百姓,走向成熟和大气

诗歌奖评委之一吕进分析了这届获奖诗歌的特点,“他们在言大和言小的处理上显示了一定的功力,前三者都以日常生活,底层的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但从平凡的一面升华到精神的高度。而黄亚洲的诗作虽然从大题材着手却没有假大空的概念,充满了诗人个体的情怀。”他认为,中国诗坛目前的主要问题往往是诗人沉溺于自言自语,甚至充斥着自恋,鲁迅文学奖提倡导向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希望这五部诗集在导向方面起到好的作用。“近年来,在边缘化中的中国新诗有所反思,许多诗人逐渐走出自恋,走向成熟与大气。获奖的诗人和作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对底层百姓的关注。”

诗歌创作出现和谐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

中国诗歌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诗歌奖评委会副主任、《诗刊》主编叶延滨认为,总的来讲,中国诗歌在稳步发展,诗歌发展的大环境非常好。改革开放之前,诗歌受到约束。现在诗歌也出现和谐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诗歌的各种流派和谐共生,因为一首诗受到批评的事没有了。诗人通过个人的方式写作,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阵地并存。

叶延滨同时指出,现在公开发表诗歌的刊物有十多家,但民间社团办的民间刊物,成了很大的诗歌园地,这是许多人不知道的,这样的刊物全国有上千家。这些民间刊物,发表了大量诗作,大量地在进行交换。各种诗歌网站、博客、论坛上,也有发表年轻人的诗歌。网络上可以随意写,就像卡拉OK一样,自娱自乐。全国许多知名的诗人就是这样被人认识,并逐渐成为主流。当然,这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了“梨花体事件”,这也是难免的。但诗歌的版图和地图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观点认为,刊物少了,报纸不太发表诗歌了,诗歌衰败了,但实际上,诗歌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发展,好诗在民间,希望在民间。

第2篇

王力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不是诗人”,这自然是王力先生的谦虚。《龙虫并雕斋诗集》表明,王力先生不是“不会写诗”,而是很会写诗;王力先生哪里“不是诗人”?他乃是一位经常诗兴大发、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诗人。当然,他不是一位专业诗人,而是一位业余诗人。如前所说,他的专业是他的语言学,他的翻译、诗歌、散文统统都是“业余”,都在“龙虫并雕斋”中占据从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力先生不承认自己是“诗人’倒也有几分是“写实”,而不全是谦虚,何况王力先生所写,又几乎全是古诗词呢?

说起古诗词,话就长了。“五四”之后,写古诗词曾一度被讥为“骸骨的迷恋”,被认为是一种复古倒退行为。即使兴起写上几首,也没有地方发表,只能锁在抽屉里,自我欣赏,或者在酒席宴前吟诵给三五知己。在一些新文学家看来,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古诗词已经死亡,不会再有艺术生命了。鲁迅先生就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不乏半开玩笑的性质。因为是写给友人的书信,是不妨开开玩笑的。但玩笑中也有严肃和认真,认为今人写古诗难以企及唐人水准,大概并非不是鲁迅的本意。而这样一种意见,在新文学作家中,恐个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绝非鲁迅所独有。本文无力也无法全面论述鲁迅上述意见的得失,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今人的古诗创作,无论如何是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了。就此而言,鲁迅的上述意见确平具有总体上的科学性。“五四”之后,提倡新诗,应该说也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白勺历史使然,唐诗宋词发达的黄金时代毕竟已经一去不返了。然而,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宋词,不等于说今人不可以再写古诗词,更不等于说今人也写不出一首好的古诗词了。任何诗歌形式都只不过是感情表达的方式,只要感情真挚(最好激情澎湃),才华横溢,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运用任何的诗歌样式,应该说都是可以写出好诗的。艾青可以写出他的自由体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闻一多可以写出他的“半格律师”《死水》和《红烛》,可以写出古典诗词《七律·》和《沁园春·雪》。即使鲁迅先生自己的古诗写作,又何尝不是佳篇连连呢?这就说明,古诗词并未死亡,尚有艺术生命力,就看您是否善于驾驭它的艺术形式,并具有足够的激情和才情了。对于王力先生的古诗词,也必须作如是观。

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的《自序》中,王力先生追述了自己从小热爱古诗词的家学渊源,也介绍了青年时代习作古诗的经过。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古诗词的根底是相当深厚的。收入集中的两首早年习作《中秋望月》和《十月刈禾》,已经表现了对古诗写作技巧的熟稔。之后的六十多年中,除了留学法国的五年外,王先生一直未曾中断古诗词的写作。特别在粉碎“”和改革开放之后,王先生的古诗写作更进入鼎盛期。《龙虫并雕斋诗集>共收入古诗91题104首,1974年之前的仅有16题18首,仅占约1/5。国家形势的好转,个人心情的舒畅,激发了作者的诗情,单单1982年,他就写了32首。王力先生说,自己遵循的是“诗言志”的古训。他的诗的确是言之有物、耐人寻味的“言志”之作,不空洞无物,也不无病。

如果容许我们稍稍分类,王先生的一百多首诗大致可分这样几类:一是个人抒情诗(赠人、怀人、怀古等),共约45首,几占全部诗作之半。它们是诗情最浓郁、感情最真挚的心灵的歌唱,最能代表王力先生的诗歌特点和水平,也最具感人力量。

比如写于1927年的七言古风诗《悼静安师》,便对自己投昆明湖自杀的导师王国维先生发表了由衷的哀悼。诗歌结尾云:“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诗中也委婉批评了王国维甘当遗老,为清朝殉葬,但他还是忘不了恩师的教诲,忍不住“十年忍泪为公流”了。

这样的王氏“悼亡诗”,王力先生还写了《哭元任师》《哭莘田》《怀一多》《忆佩弦》《挽》《五哀诗》(哀老舍、、吴哈、周予同、刘明遂)等,皆情真意切,还原了这些文化名人的音容笑貌。其中,最感人的是《怀一多》与《忆佩弦》:

《怀一多》

旷世奇才有令名,诗人烈士两蜚声,

心思聪敏天生就,肝胆刚强铁铸成

注屈笺唐精髓得,横眉拍案鬼神惊

玉溪妙笔常山舌,激发群伦万古情、

《忆佩弦》

促膝论文在北院,鸡呜风西滞南疆

同心惠我金兰谊,知己蒙君琬琰章

子厚记游清见底,伯荑耻粟永流芳

荷塘月色今犹昔,秋水伊人已渺茫

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一起度过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但眼看着闻一多拍案而起却倒在罪恶特务的枪弹下,朱自清坚决不领美国救济粮终至贫病而死。诗人的哀痛与愤怒交进而发,怎能不感人肺腑呢?

除“悼亡友”外,王力先生还写了一些与友人的交往诗(如《叶圣陶先生过访》),为学界泰斗的祝寿诗(如《先生百岁志庆》),为青年学子的劝勉诗(如《送袁行霈赴日讲学》)等,这些抒怀之作亦皆语重心长,诗兴盎然。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剖析。他的写给老伴儿夏蔚霞女士的《赠内》以及几首《赠儿》《赠女》和那首写给小孙子的《幼孙》,因为接受对象是自己的亲人,这些诗的感人程度和角度又“另具别肠”了。这里不妨看一看《赠内》和《幼孙》:

《赠内》

甜甜苦苦两人尝,四十五年情意长

七省奔波逃犷狁,一灯如豆伴凄凉,

红羊溅汝鲛绡泪,白药医吾铁杖伤

今日桑榆晚景好,共祈百岁老鸳鸯,

《幼孙》

老幼相差八十年,童颜白发两相怜

出门频把爷爷唤,领路常将奶奶牵

手按鳌头骑石上,掌摩猫背戏阶前,

第3篇

关键词:冯至;里尔克;经验化;孤独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程,但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却涌现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开启了文学现代性的新纪元。一大批新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冰心、宗白华、冯至等,而冯至作为现代诗歌的一员大将,鲁迅先生在回顾20年代新文学时,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而经过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冯至的诗是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的。这其中又以他的《十四行集》最为著名,而冯至是从里尔克的变体诗中得到了启发,开始了十四行诗的创作,并且将这种诗体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对诗的雕塑美、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性、对死亡哲学的理解等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询。

一、冯至对十四行诗体的吸收和创新

(一)对十四行诗的尝试性创作

随着西方文学的涌入,十四行诗这一新的诗歌体式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冯至受到里尔克变体十四行诗的启发,开始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当他在观察自然万物花鸟鱼兽时,在体悟整个世界的纷繁无序的世事时,诗歌开始在他胸中自然的流淌。这同里尔克所秉持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他看来,只要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就没有不可以入诗的,他在《布里格随笔》里写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2],而冯至的十四行诗正是从那狂风乍起的中心形成,在那秋风里萧萧的玉树间脱颖而出。

在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过程中,冯至从里尔克那里学会了观看,学会了发现事物的魂灵。如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首里写的那样“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深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3]在这里,冯至通过对树、花、蝉蛾、残壳等自然物的观看,将这些事物的魂灵解析出来,并且给予哲理上的思考,认为在无限的世界中,必然死亡的生命历程就像蝉蜕一样没入尘土,所有的一切可以歌唱的都被默默的青山消解,而人的存在本质也在这种消解中被隐喻。

(二)对旧十四行诗的挣扎和创新

冯至的诗歌创作吸收了里尔克的变体十四行诗的创作形式,而且也不拘泥于诗歌的十四行韵和严格的对仗体式,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群,如其《二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深夜又是深山/听着夜雨沉沉/十里外的山村/念里外的市廛/它们可还存在?......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在这首诗里诗人创造了深夜、深山、夜雨、山村、市廛等一系列物象,形成一种古朴、沉厚的意向群体,而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将作者内心对摆脱束缚、走出自我困境的渴求,这首诗将现在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意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里尔克在他的诗《预感》中说“我像一面旗被包围在辽阔的空间......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里尔克在这里将自己物化为孤独的旗帜,在表达在风暴中独自起落时的自我忍耐具有救赎的神性和自我的成全,这种物我合一的哲理性诗句也正是冯至在其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诗意,但是他的诗意更具有中国古典气息,如他在《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结尾所写的那样“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首诗可以说是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宣言,既包括了诗人的一种感性的诗意抒发,又包括了对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哲学意味,@种理性的哲思正是冯至对里尔克的吸收和继承。

二、冯至对里尔克经验诗学的吸收和挣扎

(一)诗是经验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4],但是里尔克却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情感性,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经验。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就在于将冯至从浪漫主义抒情性带入到经验诗学。我们通过冯至的很多诗歌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诗歌态度的转变,如诗人早期的诗《夜步》写寂寞,是“我永久从这夜色中/拾来些空虚的惆怅!”,而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寂寞就化作了一脉的青山默默。诗人摒弃了原先那种“全身血液沸腾”的写作,而主张以一种严谨性的阅读积累和认真观看来对自然宇宙进行经验化的哲理抒写。

里尔克的创作也是一种逐渐经验化的过程,他也有过“情感泛滥”的时候,如他写爱情的疯狂“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而在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情感的外露则演变成了一种谦逊的经验化写作,他更注重外物的本原对自我内心的映照。而冯至正是吸收了他这种写作方式,摆脱了之前的写作困境。如从他30年作的《威尼斯》“傍晚穿过长怨桥下,只依稀/听见了叹息三两声”,到他40年代的《十四行集》的第五首“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虽然是对同一座城市的回忆,所要表达的依旧是关于寂寞的主题,但是后者却更为严谨,情感也更为克制,也更具有经验化的诗学特征。

(二)冯至诗的古典性和歌德情怀

冯至的诗歌不仅具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歌德的影响。冯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艺和西方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如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二十一首“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里运用了许多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意象,如“铜炉、瓷壶、飞鸟”等,也与中国古诗中借景抒情的特点一脉相承,小小的茅屋、吹起一切的狂风和又将一切淋入泥土的暴雨,这一切场景的组成也可以看作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再创作。在这里诗人又巧妙地运用西方新的思维模式和句子结构,写铜炉向往矿苗、瓷壶向往陶泥,将物人格化,句子别致巧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如果说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是一种宿命,那么冯至的歌德情怀则是一种必然。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三首就是关于歌德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的写道:“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与变”,冯至在这里直接化用了歌德《幸福的渴望》里的诗句“飞蛾,你追求着光明/最后在火焰里献身/只要你还不曾有过/这个经验:死和变!”,在这个时期冯至虽然走出了情感泛滥式的写作,但是其精神困境仍然存在,里尔克的谦逊和忍耐也不足以为冯至提供一个出路,而歌德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就吸引了冯至的注意,这个时候的冯至无论是在自我精神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渴望实现一场新的“死与变”,而这种死与变是克制的,更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冯至关于孤独的哲学思考

(一)宇宙中的一个人

从冯至发表他的第一首诗歌《绿衣人》开始,孤独就一直是他诗歌挥之不去的情感表达,这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童年母亲的去世有关的,而这同里尔克早年感受到被母亲驱逐的恐惧和脆弱的感情是相通的。里尔克在他的《严重的时刻》中写道“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在这首诗里,诗人将自我的感受扩大化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诗中“某处”“无缘无故”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那种孤独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极为深刻。而冯至在其《十四行集》第六首中写哭泣的农妇和村童,“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的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这种脆弱莫名的哭泣其实和里尔克《严重的时刻》中无缘无故的哭泣是一样的,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的渺小和事世的无常都将人推入到一种孤独的绝望之地,只是冯至写得更为脆弱具体。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存在就像他人生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其生命中孤独的时刻,并且带领他走出情感的荒芜之地。在冯至看来:“在人间有像里尔克这样伟大而美的灵魂,我只感到海一样的寂寞,不再感到沙漠一样的荒凉了”。最初,冯至的寂寞是一条蛇,冷冷的没有言语,后来冯至的寂寞是一块磨刀石,逐渐磨掉了他心中情感的枝枝蔓蔓。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中写道:“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诗人在面对遥远的山川和久远的幻梦时,个人的孤独犹如在母胎里的孤独,而我们狭窄的心所渴求的不过是一个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却是孤独的,就像永远低头行走的G衣人,可怕的时辰到了!

(二)一个人的宇宙

对于冯至而言,里尔克教会了他发现宇宙万物本身的姿态,并分担他们孤独的命运,这也正是冯至从宇宙中的一个人走到一个人拥有一个宇宙的重要的一步。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身存在是与宇宙万物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都与我们有着莫大的联系。他在《十四行集》的第十六首中写到:“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这里诗人将自我融入到整个宇宙中来,化成了平原、蹊径,与每一道水、每一阵风相呼应,所有经过的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并不是在孤独中等待死去,而是在孤独中与世界达成统一。

里尔克在他的秋日里写道:“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在他的诗歌里,孤独的底色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幕布,笼罩一切,而冯至就是在这种幕布下小心翼翼的行走,努力寻找自我灵魂的出口。他在《一个消逝了的村庄》中所塑造的那个坐在夕阳之下山丘之上,聚精会神的缝着什么东西的村女形象其实就是诗人宁静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镜像,她让诗人知道了“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而这也正是冯至走过里尔克孤独幕布后内心达成了自我的和解。

冯至曾经说过:“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对于冯至而言,这种因缘或许就是指的就是同里尔克的相遇。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则是这种诗意栖息的必然,里尔克就如同那风中孤独的旗帜,指引着冯至走向诗意的栖息之地。在这诗意的栖息之地,冯至不仅走出了那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胡同,而且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

注释: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第5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②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读本》冯至、绿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③冯至《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④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参考文献:

[1]冯至.冯至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第4篇

二李述评

从诗性谱系的横向角度看,唐时除了李白、杜莆、白居易三大诗人,依然星空灿烂。比如中晚唐的李贺,晚唐的李商隐。作为同样杰出的诗人,二李在诗艺创新方面,走得尤其远。也许当下的读者会倍感亲切,仿佛觉得现代离他俩很近。

1、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少年天纵,却因避家讳而与科举无缘,致使一生落魄,只活了27岁。诗人虽短命,然写作有专攻,诗写富于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表现方式也暗合意象化手法,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极高。《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金铜仙人辞汉歌》、《铜驼悲》等均为著名诗篇。诗人思维奇特,且多用逆思维,达到反常规处理意象,让人一新耳目。从“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中,便可看到一些端倪。用“闲水”去“摇”出那一塘“碧漪”,多么反常,此“闲水”又多么神奇,而“老景”像鸟一样“沉重”,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冲动,更不要说“惊飞”了;用“和气”去“排”除“冬天的严厉”,用“长日”去“辞”退一天中的“长夜”,同样创造了逆思维的诗性效果。诸如此类的诗歌思维与意象手法,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实属罕见,颇为值得注意。诗人还能跳跃性诗写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凄美爱情,不仅接近现代诗的形式感与节奏感,而且很凝缩,却不会产生任何板结。“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已成了杭州苏小小典型的情爱记忆,《苏小小墓》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人能把死人写活,并于鬼气中透出灵气与贵气,《湘妃》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天上人间,地上地下,阳冥两利,无不“关照”。“诗鬼”之于李贺,可谓实至名归。

2、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中唐李贺青年而逝,晚唐李商隐壮年而逝。惜乎,俱为诗坛一时之俊彦。时至晚唐,诗歌的太阳大有式微之势,而李商隐仿佛逆势将唐诗推向了清晨,气势上虽不及盛唐之盛,艺术上却也能够另开新局,且有大面积斩获。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位居第四。该选本堪称家喻户晓,由此亦可窥见李商隐在普通读者中广为传播并影响巨大。鲁迅先生在致杨霁云的信中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然从诗歌感觉与写作风格上看,李商隐与李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共同打造一条意象化的诗歌走廊,通往忧郁与理想的远方。无论从诗歌内容到想象方式乃至表现手法,二李都敢于开辟新的路径,并各有突破。《锦瑟》、《人欲》、《乐游原》、《明日》、《壶中》、《夜雨寄北》等等诗篇,意象化手法都很圆熟,而《一片》、《石榴》、《灯》、《肠》、《初起》、《风雨》、《判春》、《无题》等等诗篇,已明显带有象征化的意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的系列“无题诗”,与现代诗歌的标题方式极为接近,且整体质量极高,令人叹为观止。其他诗篇则多以首二字为题,也很特别。李商隐当然成了晚唐诗歌最杰出的探索性诗人。只是大唐诗性的天空,已定格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性画面。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情感挖掘;各类体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作者在摹景、状物、写人、记事中都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包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如果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挖掘出课文中内在的思想情感,可以对学生进行陶冶、感染和教育。

一、现代散文中品情感

散文所谓行散而神不散,在看似凌乱的思绪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分析散文时可以站在作者的立场,身临其境的感悟,或许会简单很多。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分析文章结构、赏析艺术形象和品位文章语言这四个方面来体会,品评散文之情感。

如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二、古典诗词中觅情感

中国是诗的王国,中国的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浸润而成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情感赏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诗词挖掘其丰富的情感内容。

(一)建功立业

忠心报国的渴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壮志难酬的悲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思乡怀人

思念亲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怀念家乡:“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三)生活杂感

山水田园之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春易逝的伤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仕途失意的苦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送别

深切的友情:“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依依不舍的留恋:“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了作者个人的强烈感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提升鉴赏感悟能力。

三、叙述文章中赏情感

叙述类的文章主要指记叙文,包括写人和记事,但无论是写人或写事,都是以情感人,情真意切,表达作者自身感情的,而且也比较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探究隐含其中的深邃意义及强烈的情感。

如唐的《琐忆》,文章以开头第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提纲挈领,统领全文,写了七件看似细小、琐碎的事情,并且按照事件的性质,分别归入“俯首”“横眉”两部分,表现鲁迅先生关怀、爱护青年、平易近人、爱憎分明的人格特点和坚韧不拔的战斗风格。作者在刻画鲁迅先生形象时,也运用了很多的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动作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逼真地写出了鲁迅在敌人面前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还有在作者的书成了“官批本”之后,鲁迅先生发表了他入木三分的看法,充分体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批判是独抒新见,深刻有力的。

四、说明议论中析情感

除了叙述类、抒情类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外,说明文、议论文也有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在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以《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为例。文章既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具有文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文中具有人文性特色的内容加以分析,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如文题引用了明朝诗人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诗句,第三段引用郭明章的《荔枝》和邓肃的《看荔枝》,着意渲染荔枝的颜色美,描绘出荔枝成熟时瑰丽绚烂的动人景象,包含作者的赞美之情。文中大量引用古代名人的诗文及其他参考资料,丰富了说明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行文生动、活泼,富有文艺色彩。

再来说说议论文,议论文主要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的,而人对事物形成认识的过程中总是带有自己的感彩。只有在分析论证时充满感情,才会思维活跃,有气势,进而宣扬真理之声,净化内心灵魂。因此,我们在分析议论文时,也要挖掘文章的情感美,分析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的美学价值,这样,我们可以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同体裁的文章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和表现手段,把丰富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对各类体裁文章的情感挖掘力度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第6篇

鲁迅被喻为“中国魂”,试问除了鲁迅,谁还可以担当起这几个字的份量。

鲁迅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只有鲁迅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

看鲁迅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所有经历的一切,都愿意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I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无数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怀。而且,鲁迅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远笼罩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钦佩?能不让人欣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

鲁迅,一代文豪,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那种酣畅淋漓的讽刺艺术是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又使他成为了“中国魂”。

101六年级:秦某某

第7篇

关键词:鲁迅小说 景物描写 意境

鲁迅先生可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奠定了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基础;又以其创作的强烈启蒙性和批判性,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在逝世后又作为“民族魂”,成为20世纪后中国一个巨大的象征性存在。纵观以往的鲁迅研究,新时期以前大多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立论,重在阐释其思想主题诸方面,以至于鲁迅作品作为文学艺术的某些方面被忽视。直到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从情节、结构模式等角度,对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实验性加以探讨,遂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指出一个事实:“鲁迅的《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2]其实,不仅是《呐喊》和《彷徨》,鲁迅的另外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解。

本文即试图从景物描写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加以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经验,尤其是诗歌经验对于鲁迅小说独特风格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这即是说,鲁迅的小说,极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艺术经验,以诗歌笔法为小说技巧,从而赋予小说一种诗意的美――在叙事之外,呈现出一种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特色,将古典诗歌中的写景经验融入到现代小说的创作中。鲁迅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大多以平常之景为对象,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将景物描写与小说的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对营造小说的情感氛围、烘托人物性格、寄托作者情感,以及加深小说的主题意蕴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3],鲁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更将感情融入其中,使得其小说具有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与诗性特征。

一、以平淡之语为平常之景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都属写实风格,因此,小说中大多是读者目所能及的、生活中常见之景物。《故事新编》虽是以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笔调对古典神话传说加以改造,但在对景物的描写过程中,鲁迅还是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笔法,以期获得某种真实感,从而避免了纯游戏的荒诞性。对这类平常之景加以描绘,尤其能够显示一个作家的写作功力;而鲁迅更是能够举重若轻地,用近乎白描的平淡之语进行描写,“描人所不能描之景”[4],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就平常之景而言:如《祝福》中对冬日节日氛围的描绘:“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过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鲁迅选取“天空”作为展现节日欢乐的氛围的典型意象,将“可睹而不可取”[5]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如《一件小事》中对冬日北方城市街道的描绘:“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洁白的大道”五个字即将寒冷、人烟稀少的冬日街道送到读者眼前,直得王维“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之精魂。《故乡》中一句“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一个“抖”字便把冬日寒风料峭而旧宅凋敝的景象描绘了出来。《风波》中“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生动地将夏日傍晚的蚊虫集散呈现在读者眼前。《白光》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俨然一副水彩画。而《社戏》中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则仿佛一部画面生动的电影。《铸剑》中的“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但是,待到走到树林的那一头,露珠里却闪出各样的光辉,渐渐幻成晓色了。远望前面,便依稀看见灰黑色的城墙和雉堞”;《补天》中的:“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浮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得 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则属另一色调的画面。

就平淡之语而言:如《狂人日记》中就借“狂人”之口显露出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对月亮进行平淡直白的描写,却简单有力。《出关》中,老子所见之景:“只见外面全是黄土的平原,愈远愈低;天色苍苍,真是好空气。这雄关就高踞峻坂之上,门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间一条车道,好像在峭壁之间。实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将荒凉、了无人烟的关外之景勾勒了出来。又如《伤逝》中,涓生以重回会馆所见之景展开回忆:“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鲁迅连用五个“这样的”描绘涓生曾经无比熟悉的、而今却已物是人非的景象。《弟兄》中,“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用简单的句式、平常的比喻将主人公回复平和的心境表现了出来。

鲁迅小说中描绘的景物不单以平常之景、日常之物为主,而且大都通过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出来。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备受推崇,如谢灵运诗歌如“初发芙蓉”的风格,李白推崇“清水出芙蓉”的诗歌之美,皎然推崇“风流自然”的诗歌。鲁迅认为,“传神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6]事实上,鲁迅的小说在描绘景物的时候,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也仅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特征。这一点和杜甫所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同,也和西方现代文论所重视的“陌生化”的艺术技巧恰恰相反,实在是非常高明的一种修辞。

二、以景物描写来丰富作品意味

中国传统诗歌追求平淡的语言,但同时还要从平淡的语言中读出多种意蕴来。这正是文学作品的蕴藉、诗意和美感所在。正如《二十四诗品・自然》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代苏轼也强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7]。“浓尽必枯,淡者屡深”[8],传统诗歌向来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为至境。鲁迅的小说主题丰富、人物生动、风格多样,但无疑,大量的景物描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鲁迅曾说过:“表面上的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9]其实,岂独是画或雕像,在艺术中,任何一处的人或物的描绘都是人物风貌和艺术内涵的体现。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正是以平淡自然的语言,为小说营造出了丰富的情感氛围、烘托出人物心情,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更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首先,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小说氛围。正如上文所举《伤逝》开篇连用五个“这样的”来描绘会馆旧居的环境,为涓生、也为读者营造出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这样的例子在《伤逝》中还多有表现,涓生回到子君离开后的租屋,“我遍看各处,寻觅子君;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又将子君主家的景象、离去时的留恋以及涓生的失落心情勾勒了出来。宋代张戒论诗,认为“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10],正是此意。

其次,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阿Q正传》中的“靠西墙是竹丛,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正是饥饿的阿Q眼中之景。《弟兄》中张沛君以为弟弟病重时所见之景:“……惘然地回身,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突然一声乌鸦叫。这是他平日常常听到的;那古槐上就有三四个乌鸦窠……”,用夜晚的阴森、惊心之景来烘托张沛君的沉重心情,这正与他知道是虚惊一场之后的所见之夜景。与“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在白帝城’的邻人已经睡觉了,一切都很幽静”的安宁祥和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心情的变化早在景色的转变中完成了。

第三,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刘熙载说“景以寄情”[1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12],好的作家,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景与情,在文学作品中互为表里,“景随情至,情繇景生”,这是中国抒情文学最根本的特征。《在酒楼上》中“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鲁迅以斗雪盛开的梅花和山茶花来表现一种热烈、勇敢、高傲且不畏孤独的斗争精神。《药》中,“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句,除了交代时间之外,更寄托了鲁迅对中国社会日久的黑暗和人民麻木精神的痛心疾首。

最后,通过景物描写来加深主题意蕴。多篇小说以景物描写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情思与想象。《祝福》以“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结尾;《孤独者》结尾两次写景“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光底下……”;《药》中的“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明天》里:“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等,都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佚文)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13]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从一个方面看,固然是“秀”,其存在本身构成一般小说中与人物、情节并列的第三要素:环境,从而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品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品氛围、人物心情、作者情感和主题意蕴,也借此得以传达和深化,又属于作品“隐”的一面,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度和意味。

三、以景物描写来建构小说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以能营造意境者为佳。意境,南宋范文认为“情景相融而莫分”即为意境,姜夔认为诗歌需要“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吴渭说“意与景融,辞与意会”,至清代王夫之则总结“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14]意即情景交融者则是意境。

然而,意境论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衍生出追求“文外之旨”的另一层次,如刘禹锡认为:“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合。”[15]唐代皎然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16],其后司空图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7]和“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说法,认为诗歌之美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18]。”苏轼更有“味在咸酸之外”“妙在笔画之外”的说法。

第8篇

关键词:戴望舒 新诗 诗情 象征主义 音乐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戴望舒是一位产量不高却领导了一个重要流派的诗人。他一生只出版了四部诗集(共90多首),被称为中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一、二)》中对诗情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他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1]”,“诗的韵律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1]”。从诗情出发挖掘诗歌的本质特征、发现与音乐相通的诗情“新形象”,不仅是戴望舒探索诗歌理论的初衷,更是他诗歌创作的结晶。

一、由外到内的转变——诗歌内在韵律的理论新高度

戴望舒的诗歌理论是对格律诗派提倡从外在诗形探寻诗质的反驳。他在《诗论零札(一)》里旗帜鲜明地提出:“诗不能借助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韵和整齐的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1]”戴望舒不认同新格律诗派的诗歌理论核心之一的“音乐美”,认为“音乐美”会妨碍诗歌的创作。他认为“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1]”其实,在新格律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志摩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察觉到这样切豆腐似的切齐字句并不是真正的诗歌创作方法。戴望舒结合中国诗歌传统与法国象征主义,提出现代诗歌的诗情抒发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诗论零札(一)》里写到:“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1]”也就是说,他认为诗歌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形式来束缚自己,而是需要找“合脚的鞋”。

戴望舒所找的“鞋子”,并不是他的凭空想象,而是继承前人和向外学习后的成果。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显著的特点就是 “诗体大解放”。旧诗的格律被淘汰后,虽然诗人们对于诗歌要建立的体制都还没有成熟定形的主张,但都不约而同地推崇诗歌的内在韵律性。郭沫若认为:“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2]”、鲁迅、俞平伯、朱自清等人都进行了创作的尝试。这一阶段被赵景深在《现代诗选》命名为“无韵诗”时期。20世纪30年代前后,戴望舒等人将这种无韵诗推向了一个新。戴望舒的无韵诗得力于法国象征派。法国的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认为诗歌是内外音律的并重:“万般事物中,音乐是第一位,为此最好是奇数音节。[2]”他追求诗歌外部韵律、节奏和内在情绪的一致。此外,戴望舒还吸取了耶麦、保尔等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理论,继而产生了诗情的nuance(变异)代替字句上的nuance这类由外向内挖掘诗质的理论主张。

二、情绪的律动——诗情音乐性抒发的具体形态

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二)》中用昂德莱·纪德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对于诗歌音乐性与语辞关系的看法:“语辞的韵律不应是表面的,矫饰的,只在于铿锵的语言的继承;他应该随着那由一种微妙的起承转合所按拍着的,思想的曲线而波动着。[3]”诗人应该努力地用语辞的律动来表达感彩的变化,诗歌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涌动。在戴望舒的创作中,不少随情绪而动的诗歌,如《赠内》:“即使清丽的词华/也会消失它的光鲜/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映着明媚的朱颜。”这首诗没有整齐的形式,词句组合自由,但情绪却表达得十分顺畅。花与朱颜的比喻在情绪的触动下,显得精巧恰当,让读者禁不住想起明日黄花的典故。戴望舒认为:“不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古典诗歌常用的花、朱颜,在这首诗里不但没有让读者有堆砌感,反而使人有了旧词新意的感觉。在情绪不受旧规律束缚的条件下,情感的韵律便赋予了传统事物现代的感觉,诗情由此发生了 “nuance(变异)”。

戴望舒的内在韵律是对一切诗歌而言的,不同情调的诗歌都适用,例如表达相思之情的《村姑》:“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这姑娘会静静的走到她的旧屋去/那是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萌下的旧屋/而当她想到在泉边吻她的少年/她会微笑着,抿起了她的嘴唇……。”这首诗描写了村姑打水时的心情变化。打水的过程在诗里被减了速,它随着村姑的情绪而缓慢进行着。脑海里的回忆替代了她身边的实物,变成了她思绪所能触及的事物。诗中不断分行,将村姑打水的动作切化为多个情绪的定格,造成缓慢、轻悠的节奏的同时又对应着内心的变化,成就了独特的音乐美。从《村姑》可以看出,戴望舒的现代诗将情绪的律动代替了传统的格律,摆脱了传统诗歌旧的体制,却保留了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王光明评价戴望舒用回归的方式的抵达了现代。

三、象征主义——诗情传达的新介质

戴望舒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与法国象征主义嫁接的产物。正如王光明所说,戴望舒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感情和表达的需要去接受象征主义。他所使用的象征物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背景的事物,如《印象》:“是飘进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真珠;/它已经坠到古井的暗水里。//林稍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的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答寂寞的地方,寂寞地。”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古井、深谷、渔船等都是寄情藏意的常用事物。在《印象》中,它们虽然没有现实联系,却有相似的情绪走向。《印象》的第一节里有四个场景:铃声飘进深谷、小船航到烟水、真珠坠入古井和残阳敛去微笑。第一个场景:幽微的铃声飘进深谷去。深谷的深与铃声的幽微相对,说明铃声渐行渐远,越来越小,它的命运是有去无回的。整个变化表现出情绪的下滑。第二、三、四场景有着同样的下滑:小船、真珠和残阳与铃声一样在远去、消退。具有同样情感走向的象征物参与诗情的构建,让整首诗具有了衔接紧密的结构。

除了《印象》,《望舒草》中大多诗歌也是由意象谱写而成的。王文彬在《中西诗学交汇中的戴望舒》中结合《望舒草》的创作,将戴望舒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分为三类。第一类:相同色调的意象在诗中轮番出现而形成情绪的节奏,如《印象》;第二类:具有不同色调乃至相反色调的意象在诗中相比较而产生情绪的节奏,例如《二月》;第三类:一个主体意象在逐层展示中显示出情绪的节奏,如《单恋者》。就像戴望舒所说的那样:“情绪不是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该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1]”,这些象征物与诗情密不可分,为诗情的表达提供了新的介质。

在戴望舒关于诗情与音乐关系的理论里,可以看到他寻求现代诗质所做出的尝试。他找到了现代的诗情抒发方式——诗歌的内在音韵代替外部形式上的韵律。这个方式是戴望舒将法国象征主义元素融入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中找到的,是他追寻诗情的“新形象”的成果。(作者单位: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诗情;诗言;声韵;诗意;人心

诗歌在文学中的地位是其它文体无法比拟的,在古代文章中,诗歌地位更是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成为古代文人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寄托着古代文人社会领域的理想和精神领域的理想。因此,现代人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会感到其内容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就其丰富的内容来看,鉴赏诗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得到的,却也有规律可循:顺其气,感其情。气为诗歌中的写景叙事,情为诗人的情趣与志向。

上面我已经陈述了诗歌的地位,学文之人都知道,诗歌在我们的文学中是第一的,一部《红楼梦》因内涵如诗,所以至小说巅峰,成为我国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何者?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人心散而天下乱,人心聚而天下盛。因此,诗歌教育担负着感化青年的重任,为培养新的民族素质服务,为凝聚民族的力量服务。知道了感人心是诗歌教育的目标,那么诗歌教学实践将如何进行就容易通晓了。

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为第一,人类的情感好比“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印和相通。理想高远,奋斗艰难时人们都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慨;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时又都生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惜;情窦初开,思念恋人时也都能发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惆怅等等。

诗歌教学就是要唤起学生们沉睡的心灵,去寻找那份被遗忘的纯净的心灵领域,再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此诗道出我们这个民族从不缺开拓的勇气,在茫茫荆棘中踏出一条通往心灵的诗歌小道。登东山而知故乡,登泰山而晓天下,叹乎!悲乎!

诗歌也中的情感也孕育着民族的品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而知兵事之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知国破家亡之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而知袍泽兄弟之情等等。诗歌中的情感是民族情感的积淀,其容量是巨大的,与这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一样浑厚,所以在体会诗歌情感时要注意诗歌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当然诗歌的情感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性质,与今天我们的情感相通。而要读懂一首诗歌,就必须把握住这首诗歌的情感。

2. 感人心者,莫始乎言

言为心声,注重学生话语的问题,其实是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干净的语言源于干净的心灵,污浊的话语源于丑陋的灵魂。看诗歌语言之纯朴真诚,看诗歌语言之高洁美丽,看诗歌语言之激越奔放。诗歌语言是苗,是诗歌情感的外在延伸。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语言去感受诗歌情感的喜怒哀乐。语言是情感沟通的桥梁,诗歌的语言因其饱含情感而句句感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思念的愁绪才下了眉头,却上了心头,沉沉的,压弯了岁月的脊梁。

用诗歌的语言去教化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是诗歌教育的目标之一。诗歌语言的美又受到诗歌情感的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离别相思的愁绪写得如李清照那样动人心魄的,也没有人可以如李白那样狂放豪迈,这都是由于诗人们情感和志向的自然流露,因此,最美的诗歌语言是满含真挚情感的语言。通过诗歌语言的分析是可以准确把握住诗歌情感的,所以认真细致地分析诗歌语言是我们通晓诗歌的途径之一。王之涣的《出塞》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学生在诗歌语言赏析这一环节上,若能看出诗歌中边城的荒凉辽阔景象,看出描写远川高山的语言作用是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看出凄凉幽婉的羌笛之声吹出了戍边者的孤危和强烈的怨恨,并且还能看出“何须怨”在诗中是语,深沉含蓄地传达出戍边者的伟大情怀。诗歌语言与情感是一体的,一者是外在的,一者是内在的。

3. 感人心者,莫切乎声

诗歌富有音乐美,音乐美能够拨动我们僵硬的心灵世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李白的诗歌中很注重声乐的效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为表达诗人人生不称意,欲归隐江湖的慨叹之情作铺垫。

诗歌,可以配乐诵之,唱之,以声摄人。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反复诵读诗歌是学生们体会诗歌情真,言美,义深的重要方法。琅琅读书声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渐渐被淡化了,声在诗歌中的作用被忽视了,而我们离诗歌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诗歌,因心有所动,而歌之,舞之。我国的诗歌在伟大诗人屈原之前,并没有留名的,在他之前出现的诗歌,我们无法确定诗歌创作者的详细情况。《诗经》中的诗歌都是以民间传唱的方式传承的,到孔子时,才收集整理成册的。我们可以从我国最早的诗歌创作模式中得出,诗歌首先是以歌唱的模式出现的,所以诗歌在声韵上有自己的本质规律,虽然今天我们流行的新诗形式,已经不在有着严格的韵律要求,但是诵读上的意义押韵还是要有的,也就是说诗歌的音乐美还是要具备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提倡诵读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不可以把诗歌诵读理解为简单的读一读,其实它是集诗情、诗言、诗韵和诗义于一体的模式,是我们学好诗歌的重要途径之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诵读时要读出悲情、激越怆然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叹惜。

4. 感人心者,莫深乎义

义者,社会之义,精神之义,民族之义,时代之义。诗言志,而人类的情感可以穿越时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诗歌的意义与作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诗歌教育具有时代性,今天我们的诗歌教育在这一点上并不明确,所以造成诗歌教育的混乱局势,八十年代的诗歌发展趋势受到了阻碍,今天我们用物质去衡量一切,有人言:作诗者精神病也。人们认为写诗不可以当作饭来吃。社会按物欲爆炸的模式发展,是极其危险的。今天的人们很少为赚钱时缺少仁义和感情而忏悔,我们缺少了诗意的反思,在物欲中迷失者不计其数。人心乱了,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从先凝聚民心是诗歌教育的根本,也是诗歌的时代使命,就如五四时期革命是诗歌的时代使命一样。

鲁迅因为发现了诗歌在德意志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而弃医从文,今天的我们是为了金钱而弃文从商,并且忘记了商业成功后的回归,自古巨商官宦没有不爱养士人的。诗歌要感动人心,必须高举社会道义,构建时代人文,提高国民文化道德素质,凝聚民族力量,在国家软实力上发挥作用。莫让诗歌停留在作家的书架上,莫让诗歌停留在考试的分数上,这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2005年1月

[2]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2月

第10篇

一、奖项设置

鲁迅文学奖包括七种文学体裁、门类,分别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

二、推荐标准

鲁迅文学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世界和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鲁迅文学奖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三、推荐范围

1.根据《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推荐参评的作品均应为在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中文作品,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发表的中文作品。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应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3.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除小小说外)和报告文学以单篇作品参评。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杂文集、小小说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作品集均可参评。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限内出版且其间创作的作品应占结集字数的1/3以上(若书中未予标示,则每篇作品须注明首次发表或写作日期并由推荐单位出具证明)。结集参评的作品,须拥有合法出版书籍的统一编号和版权页。不接受多人作品合集、选集参评。

4.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上、13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指篇幅在2000字以下的小说。推荐材料中须注明字数。

5.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文体不限,中译外、外译中均可。

四、推荐办法及时间

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可推荐本地区本系统作家的参评作品,各文学出版社、文学报刊社可推荐本单位发表和出版的作品。

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各网站可推荐本网站的参评作品,参评作品须为已完成的作品,推荐时需注明本网站拥有参评作品的独家版权并加盖公章,并附上本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各推荐单位推荐的篇目,每个奖项不得超过5篇(部)。

各推荐单位请以公函方式列出推荐作品名单,并填写“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推荐表”(内容包括800字左右作品简介和200字以内作者简介,并加盖公章),连同作品寄送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每部请寄送五份。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需附上原文复印件两份)。请在邮件外部标明参评作品的类别,如“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作品简介、作者简介须同时报送电子文本,请按参评体裁、门类分别发送至各奖项指定的电子邮箱(邮箱附后),并视为同意授权将这些内容在网上公布,供公众阅读。

本届参评作品推荐时间为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以邮件寄出地邮戳为准。

五、评奖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25号中国作家协会 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3

电 话:010-6448998764489989

传 真:010-64221879

联系人:赵 宁 郑苏伊

电子邮箱:中篇小说:.cn

短篇小说:.cn

报告文学:.cn

诗 歌:.cn

散文杂文:.cn

文学理论评论:.cn

文学翻译:.cn

对各推荐单位和作者的协作支持,谨致衷心感谢!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第11篇

【关键词】王维;《辋川集》;《九歌》

王维中《辋川集》多次引用《九歌》中的词语甚至化用其中的诗句。从这些诗歌来看,王维显然是受到了屈原《九歌》的影响,《辋川集》与《九歌》的承继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神同一的意境模仿。

古希腊神话认为人神同源,所以在西方神话中天神即具有神的智慧又带有人的私欲,人与神可以通婚甚至是生子,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这一在古希腊神话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在我国文学源头中却很少见到。《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诸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一类的神话中的人物,往往集所有美好的因素于一身。《九歌》中的神与我国古代的其他神话中的人物相比上是一个特例,《九歌》祭神之辞多是借巫师之口降神娱神,诗辞中时而是娱神的巫师,时而又是降下的神。即便是神降临,也如世间的女子一般,或是等待赴约的情人,或是与凡人嬉戏玩耍,神充斥着人欲,是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同时,在《九歌》中,祭奠场面往往被屈原用香草美人装饰的富丽华贵,“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湘夫人》)百草装饰饰的庭院,芳馨设置的庑门,铺设出湘夫人降临后热闹而美好的场面,既是人间的真实之景,又是帝子降临的虚幻妙境。人神同一的现象在《九歌》中几乎随处可见。

《椒园》一诗是《辋川集》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与《九歌》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首。从题目来看,这首诗是写一个种植花椒的园子。古人有用花椒浸酒的习惯,椒浆就是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每一实词都与《九歌》有关。其中据陈铁民先生《王维集校注》中指出:“帝子”出自《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与佳人一起指貌美的女神;“杜若”出自《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是香草的一种;“椒浆”、“瑶席”均出自《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瑶席兮玉,盍将把兮琼芳”;云中君既是《云中君》中的云神,名丰隆。除花椒树是眼前的实景以外,其他都是作者由椒树引起的联想,而“椒浆”是将椒园这个地方和《九歌》联系起来的关键。诗人由椒浆联想到祭祀神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但是这仅仅是作者无端的联想吗?椒园只不过是辋川之地一个小小的园子,王维在诗中对椒园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并未做任何描述,诗人笔下的椒园却是如此的不同寻常。诗人有组织有系统的找出一系列符合情境及诗词章法的词语来组合成新的意境,以一种观赏者的角度看待田园生活,显示出超脱的文人气息。一些诗歌中王维善于把眼前之景变换为想象之景似真似幻。这种意境的创造可以说是对《九歌》的有意模仿。

第二,浪漫主义手法的传承。

王维对《九歌》意境的模仿得益于其对屈原诗歌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传承。楚辞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九歌》中充满了大胆的夸张和离奇的想象,绚烂鲜丽。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词,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i文思奇幻,文采炫丽是楚辞的突出特点。《九歌》繁乱炫目浓重热丽的景象是诗人浪漫主义想象和夸张的结果,这种手法背后世传承。

正如刘须溪评价王维《辋川集》“首首素净”,并不尽是平淡之语,其中不乏奇特富有气势者,这与《九歌》大有关联。《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飒飒秋雨中”的“飒飒”出自《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浅浅石溜泻”中“浅浅”出自《湘君》“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石濑兮浅浅”则是写沙石间流水急溅奔腾之貌。从《惘川图》上看,辋川别业其实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庄园,而其中的一条通往欹湖的小路,王维都能生发出如“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的慨叹,可见诗人用笔之奇。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栾家濑仅是辋川栾家一地山谷的溪水,应不具有“飒飒”“浅浅”之势,但是诗人在此的化用却偏使其波澜壮阔起来,显得煞有气势,涌动出如楚辞中的壮丽雄浑之美。诗人流动的诗思传承着由古而今的浪漫主义。

第三,理想与现实的精神困境。

屈原一生经历坎坷。王维的政治热情也曾覆灭。王维对自己的仕途曾这样做过评价“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闻翟马牛,苦无出人志。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附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言及自己年少时踌躇满志的求名利,久经宦海后认为做官违背自己的性情,但又害怕受到政治上的牵累,所以与屈原一样心中矛盾重重,而这种矛盾的困境就隐藏于对《九歌》化用的诗歌之中。

《辋川集》创作于天宝三年到天宝十五年贼陷前,当他政治热情减退寄情山水田园之时,看似平静的湖面下面总是暗藏着起伏的波澜。如《辛夷坞》一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芙蓉”并不是王维的首创,在屈原《九歌・湘君》中有“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一句,“木末芙蓉”应该是出自此句。据马茂元先生在《楚辞选》中说“湘君和湘夫人为配偶,是楚国境内所专有的最大的河流之神”,《湘君》“通篇到底都是湘夫人思念湘君的语气”。ii薜荔本是生在木上,芙蓉生在水中,楚辞中“采薜荔于水中,搴芙蓉于木末”是说在水中采薜荔,在木末摘芙蓉,暗含因所求地方不对所求未遂,愿望不能实现之意,与下面一句“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决”一道是湘夫人等不到湘君的哀怨之词。那么再来看此时的王维,他为何单单在诗中说“木末芙蓉花”呢?李林甫事件之后,如同湘夫人久等湘君未至般绝望的王维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破灭。如今诗人只想过如辛夷花一样寂静安逸的生活,可是即便是这样的愿望,也因一些对政治的恐惧变得遥不可及,处在理想与现实交错困境中的诗人,无法排解自己的忧愁,只能隐藏在诗歌中,因此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淡淡感伤的色彩。

从文化角度来反思《辋川集》和《九歌》有深刻意义。其一,从优美到崇高。西方学者温克尔曼曾经评价古希腊艺术“高贵的冷漠,静穆的伟大”。《九歌》和《辋川集》做到了这一点。《九歌》的美是从原始朴素情节中积淀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辋川诸诗也是作为典型个体的文人对自由生命意识的追求。其二,人神同一的遗落。随着儒学的兴盛,神话在这种主流思想的控制下更趋于教化的功用。古代神话是民间创作的汇集,像屈原这样能够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改创民间文学并使之流传下来的人不多见。从《辋川集》中看到《九歌》千年之后投射的影子,让人欣慰。

注释: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56-01

教学目标 (略)

教学重点 现代新诗写作的入门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当堂完成诗歌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入弗洛伊德的名言“每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鲁迅的名言“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激发学生对诗歌写作的热情。

二、了解学生对于新诗写作的认识

提问:你认为新诗写作要注意什么?在听取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与小结。

明确 短诗写作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心灵感触;2.要寻找意象;3.要跳跃组合;这三条是新诗入门的基础。

三、出示艾青的诗歌《礁石》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提问

诗人在诗中运用意象了吗?这些意象各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感受?

明确: 1.运用了意象“浪花”和“礁石”,“浪花”象征磨难或打击,“礁石”象征一切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2.表达了抽象的心灵感触,暗示的哲理:每一个人,都应该像礁石一样,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勇敢地面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笑迎最终的胜利。

(二)教师小结

写诗,需要内心汹涌着某种感情或者坚守某种哲理;也需要运用联想或想象,寻找能暗示或者暗含这种情感或哲理的意象。这有两种情况:先有感触,后得意象,即移情于物;先有意象,后由意象引发感触,即触景生情。

四、出示诗人宗白华的《诗》

进一步阐述,当诗作者联想到了多种意象时,写作新诗的方法。

(一)老师读诗

诗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省略一句)

(二)学生续诗

即请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划横线的一句。

(三)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四)出示原诗,教师点评

明确:原诗结句为“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人面对多种意象,注意了安排意象的顺序,使诗的结构呈现跳跃组合的特点。宗白华从细雨写到微风,从微风跳到蓝空,诗思由近及远;从点碎落花,到空中飘音,到天末孤星,诗思由低到高;从下雨写到天晴,由白天写到夜晚,诗歌在时间上也有跳跃。正是这种跳跃的表达,使诗歌的意境悠远、深邃。对学生续写的诗句,要多做鼓励性点评。

五、写作实践

(一)布置作业

以“ 的时刻”(如分班的时刻、等车的时刻、自习的时刻、忧伤的时刻等)为题,写一首短诗。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求运用意象,表达心灵的感触;3.结构上尽量有跳跃;4.当堂完成。

(二)学生写作,交流点评

(三)教师点评,并出示自写诗歌

读《离骚》的时刻 ——彭春华

你轻轻地一跃/一个民族的天平 骤然失衡/你飘飘的衣袂/刺痛了几千年龙的眼睛

为什么吟诵长长短短的诗句/让衣带一宽再宽/为什么戴上高高挺立的峨冠/让仕途一窄再窄/楚国是一副破碎的棋局/为什么要苦苦寻觅

湘水里的魂魄/终于吹动秦墟上猎猎的楚旗/僻芷木兰/ 已在漫漶的书页里茂盛成林

不能/替你牵一匹马 或研一方墨/于是拧亮台灯/让滚烫的文字灼伤我/远隔千年的叹息

(四)教师结语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许你学习紧张,不能泛波五湖,踏遍名山;但你可以行走校园,看蚂蚁搬家;在林荫道上,听鸟鸣蝉噪;凝视一朵花的开放,欣喜一棵树的新绿。写诗,可以让我们读懂自然的真,读懂人情的善,体味艺术的美。祝大家走进诗歌之门,享受诗意人生。

设计理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为诗歌写作,本课即据此设计。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重课程内容的开发

虽然教材里有诗歌写作的知识介绍,但书中只有理论,没有实例,学生看完后仍然一片茫然。针对这种情况,我从《艾青诗集》与《美学散步》中选出两首诗作例,结合自己写诗的些许经验,扩充了教材内容。有了实例,学生学习就容易多了。本课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教师的整合,这种设计应该属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

本课设计三组问题,从而营造了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对话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不仅可以学到新诗写作的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体验,掌握探究过程中的隐性知识。

三、既教书,又育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不仅着眼于教给学生写诗的方法,更着力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诗意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的终身幸福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高尚情趣,这是本课设计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四、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作为新诗写作的入门课,本课一讲一得,只关注最常用、最基本的诗歌写作技巧。本课先谈诗歌的内容,需要心灵感触;再谈诗歌的表现形式,需要运用意象;最后谈多重意象如何组合,涉及诗歌的结构。设计力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