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

时间:2022-12-22 13:0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

第1篇

一、开展同伴融合活动,

促进学生入学适应

(一)同伴融合活动的设计及操作

1.同伴融合活动的设计

根据学生对班级同伴的适应过程和特点,活动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熟悉同学、消除陌生感的活动,包括找找我是谁、名字叠罗汉、朋友面对面、传感人浪、寻找有缘人等。

二是促进学生的主动交往,激发交往的积极意愿和积极情感的活动,包括闪亮的小粘贴、飞翔的幸福、大风吹、彩色同心圆、看我们走过来等。

三是加强同伴间的双向互动、增进亲密关系的活动,包括名字接龙、快乐的气球、相同你我他等。

2.同伴融合活动的操作

融合活动的指导者为班主任教师。在活动开始前,选择指导教师,并对指导教师进行活动目的、意义的培训与指导。同时,发放同伴融合活动设计,指导教师熟悉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并做出适当的完善和调整。

整个活动在新生开学后的第一周即入学适应周内进行。班级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开展团队融合活动的实验组,二是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式不开展此活动。学校每天统一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即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参与实验的班级开展活动。

在适应周活动结束后,组织指导教师开展座谈,针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在活动中的感受等进行反思,并对活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同时,由班主任教师向家长发放一份《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对学校整体环境、同伴关系、情绪体验和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家长填写完毕后回收,以进一步评估活动效果。

(二)同伴融合活动的效果评估

从教师座谈中了解到,同伴融合活动给孩子带来了变化:新生入学后不爱上学、哭闹的现象,同在一桌的孩子却不知道对方名字的现象,一些孩子课下在操场上经常独自跑来跑去、无所事事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同学,三五成群地在天井、操场上嬉戏;哪个孩子受伤了,小伙伴们会互相扶持把他(她)送到医务室;他们甚至能迅速认识每个同学的名字,在开学第一周就能帮助老师分发作业本……

同时,问卷调查显示:在入学适应周中,超过92%的学生已经能够成功地说出4个以上同学的名字,近60%的学生能够说出7个以上同学的名字;超过84%的学生拥有两个以上亲密关系的小伙伴,24%的同学有4个以上较为亲密的伙伴。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得知:实验组的学生在对学校整体环境的适应、对同伴关系的适应、情绪体验的适应以及师生关系的适应均在对照组之上,尤其在同伴关系的适应上较对照组效果最为明显。可以说,团队融合活动有效地消除了学生间的陌生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熟悉,继而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适应。(见图1)

二、开发家校协同指导手册,促进学生入学适应

(一)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设计及应用

为将家长请进到孩子入学适应周的教育生活中来,我们开发了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力求通过手册,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中,增加亲子沟通的机会,鼓励和认可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快乐。

1.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设计

手册共有六天内容,在适应周内配合团队融合活动同步进行,由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共同使用。每天的手册内容包含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展示我的新本领”,就是每天孩子在学校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希望家长通过这一板块了解孩子在学校要做到的事情,帮助孩子做好相应的准备,为孩子掌握新本领做好铺垫,使孩子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增强孩子的效能感。同时,通过引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新本领,使孩子深入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第二部分的“我们一起做一做”则创造了亲子活动的空间,即对今天所学本领的掌握和练习、对班级同学的熟悉或了解、对明天活动的准备等,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使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对孩子进行适度地认可和表扬,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产生胜任感。

第三部分则每天分主题地对新老师、新教室、新同桌、最喜欢的地方、最好的朋友、最开心的事儿等重要场所或重要他人进行回忆,通过“画一画”简单易行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找到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的切入点,让孩子在交流中感受成长的幸福感。

第四部分为“记下今天的事儿”,在这一部分,则希望家长能够关注孩子每天的情绪变化,关注孩子的适应情况,关注自己与孩子成长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促进科学的育子观念。

同时,配合家长协同指导手册的还有两份辅助材料:一份是班级学生名单,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和关于孩子对他(她)的描述几个内容;一份是班级学生姓名卡片,帮助孩子趣味熟识自己的同学。

2.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应用

活动开始之前,针对手册的开发目的、意义和作用对指导者即参与实验的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

登校日,由参与实验的班主任教师将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和两份辅助材料同时发放到家长手中,并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讲解家长手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使用方法。适应周活动结束后将手册收回,结合问卷中关于手册部分的信息,了解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感受,对手册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整体适应情况进行评估。

(二) 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效果评估

从回收的问卷中得知,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得到了家长们的喜欢和认可:接近60%的家长每天都使用该手册,高达84%的家长认为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他们认为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帮助家长们找到了开始的方向,找到了和孩子沟通的契机,看到了孩子的潜能,感受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另外,调查结果也表明:家长每天使用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孩子的适应性要好于经常或偶尔使用的,孩子也更愿意与之说学校里的 事情;认为家校协同指导手册非常有帮助的家长,其孩子的学校适应程度要好一些,这样的家长也更多地感受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同时,通过对家校协同指导手册中“记下每天的事”部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知:孩子在整体情绪、与家长的交流意愿、对自己在学校表现的满意程度、参与亲子活动的意愿和对上学的态度五个方面都趋于良性发展。尤其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意愿、孩子对自己在学校的满意程度和孩子参与亲子活动的情况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使用,成功地促进了亲子交流,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水平,激发了孩子的满意感和胜任感,帮助孩子找到了成长的快乐。

三、对整个活动的反思

由多方面的反馈来看,从开展同伴融合活动和开发家校协同指导手册切入来促进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是有价值的。但是在活动的操作过程当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同伴融合活动的活动设计。要进一步修订活动内容,在每个活动中再增加一些关于活动中孩子的成长、突发事件以及教师的反思,使之更加丰富和翔实。

第二,要结合每个活动设计的内容对辅导者进行指导和培训,使之掌握活动的过程,熟悉活动的操作,了解活动的关键,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融合。

第三,进一步改良家校协同指导手册,丰富“我们一起做一做”部分的内容,使其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合理;在“画一画”部分内增加选择,如“写一写”或者“说一说”等,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求;“记下今天的事儿”部分中“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感受”将多一些留白,发挥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

第四,给家长配发关于家校协同指导手册的目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的指导材料,使家长更清楚地了解手册、认识手册、走进手册,将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拉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达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入学适应。

第2篇

所谓大数据,主要是指伴随着信息爆炸而产生出来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并非一个确切的概念,而是用来表征与传统数据量相区别的新的数据量尺度――一种巨大量的数据体。在研究学者眼里,可以用4个V来描述大数据的特征,即海量数据(Volume)、高速处理(Velocity)、数据多样(Variety)、真实性(Veracity)。简单来说,人类世界中的一切活动都会留下痕迹,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不可计量、储存、分析和共享的痕迹被数据化,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个量化的世界。数据爆炸后所展现出的量化世界是庞杂的,但其中却蕴含有丰富的价值。总体上说,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需要和思想倾向。具体到实际研究领域,考虑到现今的数据共享度和可利用程度,当前,大数据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较强的实际价值。从目前的数据共享程度来看,互联网络数据是最易于得到的数据源之一。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网络生活度强,使用网络频率和其他人群相比也相对较高。同时,在当前终端设备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生网络使用通常处于特定的网络体内,即大多数大学生在上网时一般是通过校园网络接口接入互联网的。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数据的收集较为便捷。从技术手段来说,根据网络IP地址段出口限定,可以比较容易地收集到某一具体地区、或者某一高校大学生上网所产生的数据痕迹,通过进一步分析,就可以从中了解到其关注的问题热点、思想需求等信息,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他们的思想特点。这种直观的反映可以直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设定、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大数据分析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方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趋势缘自教育对象主体性的确认,个体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其对教育内容内化程度的不同。契合个体需求、兴趣和思维习惯的教育方案能更好地抓住教育对象的视线。通过大数据分析,个体的思想个性特点以及学习倾向和习惯能够得以显现,从而构建个性化分析报告。根据个性化分析报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的放矢,针对不同情况,强化教育过程中的个性意识,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研究个性化教育方案。此外,还可以吸取MOOC(大型开放网络课程)在适应个性化教育应用上的经验,不断进行课程开发和改进。

最后,大数据分析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工作中。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困境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人的思想变化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有着内隐性的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结构复杂难控。现如今,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庞杂数据更是突破原有的量化评估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造成困难。而大数据思维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研究数据不关注精确,而强调混杂,而且繁杂的数据越多越好。这是传统样本分析所不可企及的。广泛数据所带来的是传统分析中无法被关注到的细节和一些可能错过的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估十分有益。当然,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不限于此,仍有很多方面有待持续的开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

依据目前开放的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 ,以“两学一做”为主题,挖掘(Data Mining)大数据平台中2016年2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人们对“两学一做”相关问题的关注。可以得知,社会成员对“两学一做”的关注内容(按检索量排序)主要集中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对“两学一做”的心得体会,二是“两学一做”的讲稿及PPT,三是“两学一做”的学习计划。其中,关于“两学一做”心得体会问题的检索居于检索首位。根据数据需求图谱进行统计,围绕核心词汇“两学一做”,人们重点检索从“心得体会”到“讲稿”再到“学习计划”等,并且呈现需求度变弱的趋势。

根据以上数据对“两学一做”关键词检索的状描和呈现,分析结论,我们可以为后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以下的参考改进意见:一是加强宣讲,印发材料,明确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知识教育,使其入脑、入心;二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网站建设,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方案给予指导意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们应积极研究教育活动形式的创新;三是避免教育活动形式化,对“心得体会”等要求,要真正落到实处,如在学习中穿插讨论,避免学习后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抄袭。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应有转向

大数据时代的确已经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因此,应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完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动大数据时代下研究的转向。

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多学科协同意识。大数据分析需要庞大的数据处理,从学科来看,至少需要统计学、计算机信息学、情报学等学科专业知识,这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知识结构的短板。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但术业有专攻,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研究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多学科协同机制,强化协同意识。首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间交流,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方向告知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使其了解需要收集、挖掘、分析的数据内容,打造多学科研究团队,协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时还要发挥本学科研究优势,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充分分析,与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协同研究,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另一方面,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市场化。掌握大数据源的机构是不同的,在当前,数据已显然具备了价值的属性。数据间交换已经形成市场,大数据交易中心正在筹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掌握大数据,就要走出原有封闭的象牙塔,走向市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市场化首先需要的便是投入的加大,因为市场本身具有利益性质诉求,市场是利益交换的载体,通过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更便捷地获取到所需要的数据源,还可以与专业的数据分析公司洽谈,外包数据收集和挖掘任务,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在市场化中寻求合作。如,对于高校数据信息的收集,部分企业有在高校或者针对大学生、青年群体进行产品推广、产品开发的需求,他们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样,同样需要了解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生活所产生的数据,作为掌握高校数据信息资源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可以通过合作,从有需求的企业那里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收集、挖掘有用数据,从庞杂的数据体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需要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将大数据思维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中,一定要避免技术至上主义的倾向。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以审慎的态度融入数据的洪流之中,避免被数据洪流淹没的境遇,在保持应有理性的同时,积极利用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张扬求知过程的智慧之美,让数据发出生动而鲜活的声音。我们在研究中必须明确,“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第3篇

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得到信息是也相当大而快,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东西,所以好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只有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要善于反思。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既然这么重要,但我调查后的结果其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如我们班有一学生从我学校转走了,又转到了我学校,学生厌学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后,我很关心他,平时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不仅不横加指责,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陈景润这么伟大一个数学家一生才研究了1+2等于3的问题,你现在才知道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回答错了,不仅批评反而赞许其自己的见解;碰到一言不发的时候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的”。

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数学课渐渐也听了,而且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那么怎样才能更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 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行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又与广博的知识而成正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外界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第4篇

关键词 北师大版 浙教版 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51-03

一、教材的结构

(1)本章的开篇

两版教材的开篇都附有与本章节知识相关的背景图片――磁悬浮列车,北师大版仅针对图片安排的导学问题简短清晰:它在做“零高度飞行”时不与轨道接触,那么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但是浙教版侧重点不是与图片直接关联的问题,而是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文字介绍篇幅较长:磁带是怎样记录声音的?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电话及时怎么样实现双方通话的?两个版本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大胆质疑、究根寻底的精神。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磁带几乎已经不在应用,很多学生几乎不知磁带为何物。那么是不是应该将磁带换成其他学生非常熟悉而又与电磁相关的其他科技产品?

(2)两种教材的结构

北师大版:1.磁现象――磁体与磁极,磁性材料;2.磁场――磁感线,地磁场;3.电流的磁场――实验探索,右手螺旋定则;4.探究――影响电磁铁性强弱的因素;5.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电磁阀门车,磁浮列车;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动圈式扬声器和耳机;7.直流发电机;8.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发电机(注:从109~131页,共计22页)。

浙教版:1.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2.电生磁――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电磁铁的应用――电磁体,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信息的磁记录;4.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线和线圈的作用,直流电动机;5.磁生电――电磁感应,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6.本章提要(注:从103~122页,共计19页)。

我们对比发现:虽然两种教材安排的节数、所采用的标题均不同,北师大版更加细致化,但实质上都包括磁现象、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电动机和磁生电。两种教材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有两点:①北师大版把电磁铁磁性强弱作为单独一节实验探究,该教材的编排,思想上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地位,当然其内容也更丰富,这将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思维;②浙教版在章节最后附有本章提要,即对本章知识的梳理。笔者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不免要忘掉一些知识,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记性差,掌握知识不牢,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前学后忘,对教师补充的一些知识细节和技能性的知识更是忘之脑后。本章提要的提示下,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及基本知识点框架化、网络化,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整体化、牢固化。

二、辅助小栏目对比

北师大版总共设有12个小栏目:拓展知识方面有阅读材料、科学窗、小资料、你知道吗;科学探索方面有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实验探究、实践活动、做一做;思维技能方面有观察与思考、交流讨论、想想议议。浙教版总共设有9个小栏目:拓展知识方面有读图、阅读、练习;科学探索方面有实验、观察、探究、研究性学习课题;思维技能方面有讨论、思考。

两套教材都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活动和思考练习,使得教材内容充实而又生动活泼,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师生配合进行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的“阅读材料”“科学窗”“小资料”“你知道吗?”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例如本章共五篇阅读材料,其中三篇关于物理学史:发现铁矿石具有磁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法拉第。另外两篇为日常生活与现代科技:电冰箱的原理;三峡水力发电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版的科学探究、小制作和做一做三个栏目,一直贯穿于本套教材始终。科学探究包括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根据涉及探究要素多少的不同,分为“大探究”和“小探究”。如本章第四节探究――影响电磁铁性强弱的因素即为“大探究”。“小制作”和“做一做”共安排了两个:爱照镜子的小熊猫和简易的直流电动机模型。这两个栏目无疑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突出了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而浙教版关于本章在本册书后面附有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但是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知识、技能方面的帮助,这使学生探究的困难太大,难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习题

一本好的教材,其习题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合适合理。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正文中穿插着的练习题。从数量上看,北师大版课后习题共21个,浙教版18个。从题型上看,北师大版有问答题、作图题和调查实验题;浙教版包括填空、问答、作图及调查等。从内容上看,北师大版涉及的范围更广,比如在第二节“磁场”的第3题“调查你家那些地方使用了永磁体,它们都起了什么作用?”;第六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第2题“用一节干电池,反复的与耳机(或者扬声器)的两个引出端接通和断开,会听到吗?为什么?提示:这是检测耳机好坏的一种简易方法,建议你亲自试一下。”这些问题,非常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要重视科学知识的积累、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让学生知道物理与当前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同时,笔者以文字特征、解决策略两个维度再次对习题比较分析。

(1)文字特征:北师大版超出一半的题目均配有图片或者背景知识,例如第七节“直流发电机”的第四题:玩具电动机停在任何位置都能够启动,这是因为特种转子构造与图14-37不同,采用了一种三级转子,换向器也有3片。图14-40是它的结构图,B为定子。使说明电动机的转动原理以及为什么不存在平衡位置。这个题目就很有现实意义,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不但考察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浙教版78%的题目都是纯文字叙述。

(2)解决策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依靠传统媒介和现代教育技术。北师大版21个习题中有5个题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网上搜集、整理资料和调查研究,例如第二节第一题:上网查资料,说明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第五节“电磁铁的应用”:上网查找有关应用电磁铁的实例,将这些实例的有关资料发送到校园网上与同学们共享;第二节第三题:调查你家和学校哪些地方使用了发电机。而浙教版18个题中17个题目学生都可以依靠教材解决。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比较重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而浙教版对这个问题比较忽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当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一种探索合作活动。

四、插图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突破时空的局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古今中外、宏观与微观、过去与现在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知识和科技成果。两种版本教材都采用彩色的、高清晰度的、丰富多彩的图片。每节的内容,都以大量的图片来提供知识信息,或补充说明相关物理概念,而且图片的选取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关注与兴趣,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从数量看,北师大版共49幅,浙教版48幅,两者涉及的范围都较为广泛,有关于古、近代的科学和现代科学的,有关于科学家的和其他各类人物的,也有关于模型的和实物的,还有平面图和立体图等。

北师大版的图片质量好、纸质上佳,编排整体风格一致,不杂乱,而且图片新颖,与当前科技、生活联系紧密。而浙教版所用的动画图片较多,部分图片比较过时,甚至有几张是黑白的,与新编书的整体风格不太相配。

五、对教师的启示

教科书作为构成教学过程四个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资源的“第一开发者”。信息时代,教学资源及其来源渠道都是非常丰富的,主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首先是按照《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同时应该参考多个版本的教科书,找出对同一知识处理最优的方法。一个教师不可能只依靠一本教科书和教参就能胜任教学,物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不同版本教材及教师用书、他人的教学设计、学生资源、网络资源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应该广泛涉猎、认真研究、科学利用。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作为教学资源之一的教材其工具性的特点更为显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5篇

【关键词】电工技术基础

项目教学 研究

《电工技术基础》是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相关中等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安全用电、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变压器、仪器仪表、元器件等知识和仪表使用与制作,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常用单位交流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相电源与负载的安装与测试等技能。由于这门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因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容易造成理论学不好而实践又不会的两难局面。采用项目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传统电工技术基础与项目电工技术基础之比较

传统电工技术基础与项目电工技术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从体例结构到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项目电工技术基础突出了以技能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海市2006年颁布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电工工艺技术课程标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有8条:会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能进行安全用电操作与急救;能进行钳工技能操作;能进行登高作业操作;能进行各种导线连接;能测量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组;能安装家居用电线路;能安装工业电度表。很明显,培养目标注重以学生的技能为价值取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内容安排上。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整合了各学科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电工技术基础的教材版本较多,从内容安排上来看,都是按照直流电路电容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的线索,按照知识逻辑体系编排,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内容的增减,另有配套的《电工基础实验》。2007年8月,笔者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起草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参考了上海和江苏的研究成果,撰写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是按照安全用电常用直流电表的使用与制作常用电磁装置的测试与使用单相交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三相交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的线索,按照技能培养的逻辑体系编排,整合了电工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等多学科内容,两者具有明确的差别。项目电工基础淡化了理论的推导、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分析及习题的运算,而是重视学生阅读和分析电路原理图,会使用设备等,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先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则不过分强调。

第三、在体制结构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传统教材按照章节来编写,只注意了知识的逻辑性。而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按照任务目标、读一读、做一做、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的体制编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第四、在评价方法上,项目电工技术基础,注重过程和反思。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强调了评价的甄别、选拔、鉴定能力,忽视了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的功能。在项目电工技术基础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通过项目来实现的,忽视了知识,注重了技能,有些内容试卷考不了,但没有恰当的评价也是不行的,因为没有必要的检测手段就不能有效调动学生。

根据职业学校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评价可分为5个环节: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开展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形成学生对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形成为目标,突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为此,开展本课程的项目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材内容组织上。一是教材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突出以学生为本,做到项目内容文字简练,图文并茂;二是加强项目实践的内容,突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动手能力;三是要实现教材空间的拓展,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时补充进教材,以贴近本专业的发展,服务学生成才的需要。

2、在教学模式的把握上。一是教学应以项目为魂,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养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创设工作情景,采用多种教学辅助设备,如采用多媒体、投影仪等,介绍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现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进行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要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基地,使职业技能鉴定、实验实训、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在课程评价的运用上。一是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二是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课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中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

参考文献

1、钱一平主编,电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吴雪琴主编,电工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罗锐利主编,电工技术基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刘辉主编,电工电路制作与调试,电工工业出版社,2007

第6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验字词

在语文课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挖词语的感彩,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特定氛围中,从而快速体会到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翠鸟捕鱼的灵敏”,笔者这样设计教学:“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蹬’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踢开。”笔者又再问:“同学们,谁能做一做‘蹬’的样子?”这时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都争抢着表演。可见,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把品析词语、理解课文和认识世界结合起来,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充实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兴趣。

阅读时,还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如《阳光》中,“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家”一句中的“跳”,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跳”换成“射”,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跳”的阳光,除了有“照射”的意思外,还有活泼可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跳”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二、创新手段,理解明晰词语

1. 结合语境,理解体验字词。有些词语单独理解起来较难,但如果将其置于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就会词语充满生命的色彩,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词语。如在教学《论语》一课的“学”“思”“罔”“殆”等重点字词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把这些字词放到句子中去思考,先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学生就能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之后再反复诵读加以内化,以达到积累运用的最终目的。

2. 结合文本词意,理解感受词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词语都极富伸张力和想象力,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良好依托和载体,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使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和发展词语。

3. 形象演示,引导理解词语。有些词语虽然通俗、浅显,表面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实际上学生对这些词语的领悟还存在歧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让学生亲身演示词语的涵义,在演示中感悟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4. 朗读交流,深层领会词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词义,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一些表达作者十分强烈思想感情的词语,要反复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感情得到熏陶,在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联系学生实际,灵活应用词语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体会词义。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中“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句,针对“画中游”,笔者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做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如《景阳冈》一文,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按、扑、蹿、闪、搭、掀、吼、剪等等。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做一做各个动作。这样,学生就不难领会武松打虎时的英勇情景了,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词语

教师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内化语言材料,触动学生心灵,唤醒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使新词在旧词的再现中融会贯通,从而使新词的意思逐渐清晰明了。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千钧一发”的含义的。首先,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悟处境的险。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说出形容险的词语。此时,学生触“险”生词,脱口而出:危在旦夕、生死攸关、迫在眉睫……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情境中,“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呢?学生对“千钧一发”的含义就了然于胸了。

五、家校结合,系统认识词语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那么,如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呢?

1.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配合教师的识字教学。如,在看电视时,屏幕上会出现许多孩子认识的字,家长不妨有意地问一问:“你认识这个字吗?它怎样读?”孩子读对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孩子读错了,家长要耐心指导。另外,家长带孩子外出时,看到的广告牌、宣传标语、商品名称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由于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时心情会很放松,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识字的恐惧感便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主动识字的兴趣。

第7篇

1.写作教材的问题

无论过去的语文"大纲"还是现在的"课标",对写作教学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或目标要求,而教材却没有或少有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写作指导内容,有的也是跳跃式的点,缺乏系统性,不足以让学生从中训练出心中有数的写作能力,因而教师也未必按教材进行指导,增加了写作教学的随意性。

2.教师教学的问题

语文教学重阅读轻写作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做法挤占了写作教学应有的时间。除此之外,教师的写作教学本身也值得反思。

阅读与写作本就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虽然不能单纯为写作而阅读,但实际教学中却很有可能把二者割裂开了,即使阅读中鉴赏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等面面俱到,学生写作中还是没有学上来,无异于浪费了大好的写作资源。

写作教学随意性大,或者追着分数功利教学,一味仿例文,套模式,训练缺乏循序渐进的系统性。这已不只是中学教师的问题,小学写作的起始教学就可能欠下债了,有的小学教师平常指导较少,就在期末考前猜文题,让学生背几篇文章应考。这样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写作能力了。

写作评价难到位。完整的写作训练过程大致应该包括写前指导及准备,学生独立写作,写后评价反思甚至修改提升这样一些环节,其中评价环节不可小视,它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总结写作成败以便改进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实际评价中可能存在放得过宽以致放任不评,或评得过严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丧失写作信心的极端。评价手段单一。

3.学生习作的问题

他们常常把学习写作当作畏途,但为了成绩又不得不写作。可是实际上学生私下文字交流时还时常有不错的表达,究其原因,大概主要有两个方面:(1)心理上把学习写作看作任务,畏惧甚至抵触;而私下交流则是心甘情愿写,或者说有感而发。(2)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是有规定性的,学生平常积累(素材、思维方法、思想修养等)不够,一旦写作练习便成了无米之炊;而私下的书面交流则是有备而作。这反映出学生有写作的潜力,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学生对待写作训练也有随意性。此外,他们对文体规定性等写作基础有所轻视或忽略,尤其是应用文,比如高中生写不好简单如请假条这样的应用文者并不少见。

4.教学大环境的问题

写作常常费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把分数看得高于一切。学生写作需要基础积累的时间,写作本身需要时间,可这些时间基本被挤占了。语文学科得高分不易,学生本就不愿多花时间在这一学科上,作文评分标准更难把握,得分靠不住,就更舍不得花时间写作了。整个语文学科的时间阵地都难守住,写作的时间就更难保障,何来写作水平的提高?

针对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采取相应的对策:

(1)教材编写从方便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写作指导内容,体现写作的规律性和训练的渐进性、系统性,或者阅读模块序列适当兼顾写作学习的需要。

(2)教师写作教学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既有阶段教学统筹计划,又关注指导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以人的发展为本。通过创设情境,指导积累,灵活多样的人性化评价等多方面为学生写作服务。

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之源是丰富的阅读和生活积累。

阅读积累不受时地限制,人人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这大概是学生积累写作基础最简捷有效的一个途径。任何写作都离不开内容和表达两方面。内容是作者心中想说的话,体现着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所占有的写作材料;表达则是如何将心中想说的话准确传达给读者的形式,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只有写作材料而不会表达,尤如璞玉之未被雕琢成器;只懂得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材料,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积累的问题。所以首先要重视阅读指导,尤其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重阅读轻写作甚至将二者割裂开来。比如针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或侧重教给学生知识,或侧重积累素材,或侧重帮助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或侧重学习表达技巧,或各方面兼而教之。不是为写作而阅读,但阅读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写作服务的。阅读教学应是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示范,要让学生从中培养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方法,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坚持自主阅读。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阅读内容,教育他们不怕背诵精典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概就是说阅读选择要精,读得要熟才会变别人的为自己的这个道理吧。

生活积累有一个自然的机遇和过程,人为干预不易,但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增加阅历,扩大见识,积累知识、经验,提高认识水平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让他们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现实意义,这样不仅对他们写作,对他们的人生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平常写作教学和命题多联系学生生活和阅读实际,让学生明白写作源自生活又是反映生活的,写作本身也是生活所需要的。帮助学生能正确看待写作,这也可从心理上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双边活动顺利进行。

第8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督促;激励弊端;学科评价;即时评价;作业评价;互评自评;档案袋评价;动态评价

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在每一学期的期末都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向本人、向家长和向班级或向外界进行公布,不公布就不能产生压力而起到督促作用。这个功能有以下弊端:1.评价的方式单调,采用“分数”和“等级”,只限于容易量化的领域——知识和理解;2.评价缺乏实事求是,以老师好恶为标准;3.评价的标准单一,只关注学业成绩,对思想品德关注不够;4.评价的目的是“选拔”;5.评价的内容是结果。

人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思维,我们应不轻易对人的思维作出评价,这是对人的尊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应该把目光紧紧局限在学生的成绩上,综合素质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应该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而不是功利性。注重综合性的评价,不仅起到了督促作用,更起到了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鉴于以上的理解,我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尝试: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不是“筛子”而是“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是“泵”,就是使不同知识结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从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提高,是整体行为,是帮助“扬高”,都能有更大的发展,都能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发展。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多样化

首先扩大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外延。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大胆启用了“学科评语评价”“即时评语评价”“作业评语评价”。

学科评语评价——各科任教师结合各自学科教学为学生写综合评价。这一做法打破了班主任一人进行综合评价的做法,真正把各学科教学都摆在了平等的地位,在这里没有主科、副科之分,大科、小科之别。

即时评语评价——协同学校、学生会干部及其他教师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地给学生恰当的评价。即时评语评价强调的是即时,抓住苗头,随机评价;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关注,即对学生成长轨迹的关注。

作业评语评价——任课教师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上写上“对话式评语”,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作业或考试、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指导性很强,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师生感情的融洽,弥补了批改符号和量化成绩的不足。

其次开展互评与自评。

“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评价。

再次开展档案袋评价。

(一)什么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最早起源于艺术家的作品集,艺术家们将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收集在一起,其目的是反映自己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等。在档案袋中汇集了依据特定的目的而收集的个人的相关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能看到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个性风格、自我反思等。

(二)档案袋评价的主要特点

1.档案袋评价是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的评价方法。2.档案袋评价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的一种评价方法。3.档案袋评价直接反映了学生当前的状态和变化的历程,成为向家长展示教学成果、教师与家长沟通以及家长了解子女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三)建立档案袋和实施档案袋评价的步骤

建立档案袋的步骤:1.明确实施档案袋法的目的和所要评价的教学目标。要选择那些用传统纸笔测验无法评价的目标,如问题解决过程、论文的计划、草稿和修改稿等。2.选择档案袋的内容,包括以什么标准来选择材料、材料的数量、材料的形式等。3.设计确定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和规则,包括评价的具体标准、评价的时间和次数。

要为实施档案袋评价做必要的准备。一是要抽出必要的时间与学生就档案袋评价的使用进行谈话,使学生了解档案袋的意义。二要将实施档案袋评价的计划告知其他教师和家长,取得他们的支持。

(四)档案袋的组成

一个档案袋通常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封面,包括本人的姓名、年级、学科领域等,还要有对自己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进步的总结反思;2.目录;3.档案袋中的材料内容,对每份材料都要标明时间;4.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包括对个别作品的反思和对整个档案袋的反思(在封面中体现),对个别作品的反思可涉及以下问题:(1) 我通过这个作业学到了什么;(2) 我哪些方面做得好;(3) 我为什么选择这件作品;(4) 在这个作业中,我还要提高什么;(5) 我对我的表现感觉怎样;(6) 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最后是动态评价。

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价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了解学生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这里介绍的是第二种含义的动态评价。

(一)动态评价的一般方法

动态评价通常采用预备—前测—干预促进—后测的程序。

动态评价通常提供三种分数,一是前测分数,二是后测分数,三是获益分数,即用后测分数减去前测分数的差。前测分数是学生在没有获得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得到的分数,表现水平应该与在传统智力测验中的表现相同。后测分数体现学生接受了指导、干预之后最终独立完成任务的表现水平。

(二) 动态评价的适用情况

第9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呢?我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其结果是探究活动无法收场;教师注重探究的指导,学生又缩手缩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前的活动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几个方面。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

如教学《叶和花》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专门研究叶子,让同学们采摘了很多叶子带到课堂

上,然后让他们自行研究、分类,最后还做了许多漂亮的叶贴画;第二课时专门研究花,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附近的花园,让他们先自行研究,最后老师总结。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事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学生而言,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二、正确处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探究中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探究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常见材料”时,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前,一方面教师积极准备了各类研究材料,另一方面布置学生收集了相关材料。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选择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让他们共同去探究。这样,学生拥有了大量的材料,又对材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探究活动就比较顺利有效,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

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放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科学》的教学与传统的《自然》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力在哪里》时,学生们通过弹棋子、扳手腕、打玻璃球等活动感觉到了力的存在。特别在扳手腕时,同学们兴趣高涨,老师顺势提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内容,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后的交流、讨论

学生实验的结束决不是探究活动的终止,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交流、讨论。当然,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形成的结论资源共享。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比如:我曾经听过《一柱香燃烧多长时间》一课,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结果每一组都测得了自己的时间,但是他们的结果基本不同。这时,老师问:“同样是28厘米的一段香,为什么用时各不相同呢?”随即,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终于知道:是由于误差而使他们的结果不同。

第10篇

1.美国。美国继续教育与专业学院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也没有明确的入学资格要求,有读书愿望者只要提交申请表、中学成绩和个人声明等材料,交纳一定的学费和申请费就可以入学。美国社区学院的一部分功能也是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但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该入学考试通常使用标准化测试来考察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是基本语言和计算能力,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学生有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决定录取结果。美国成人学生可以在各类学校间自由转学和升学,但学生参加课程考试非常严格,不及格无补考机会,只有再次注册重学。美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淘汰率很高,美国社区学院能坚持到毕业并获得副学士学位的人数只占最初注册的15%左右。

2.英国。英国的开放大学是有权授予学位的独立自治大学。主要课程类型有学士学位课程、业余进修生单门课程、开放商业学校课程、职业性提高班、合约培训、高级学位或全日制(或业余、或函授)或以研究为主的学习及社区教育。开放大学是实行“宽进严出”的典型代表,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凡年满18周岁者均可申请入学,但有非常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学生注册时即被安排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学业等的指导,每20名本科学生指派1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负责。学生注册入学后只是获得了试读的机会,3个月后学校通过写论文、分析第一手材料的摘要、文章评论、工作日志、口头发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约有1/4的学生被淘汰,其余学生进行第二次注册转为正式学生。学校实行严格的学分制考核,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和考试两部分组成,只有完成了作业并通过了考试才能获得课程的学分。据统计,英国开放大学毕业的学生只占第二次注册人数的50%左右。

3.法国。法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在大学级技术学院,入学极其简单,不需要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或技术高中毕业生递交相关材料,经审查合格即可登记注册入学,同时大学级技术学院也招收少数在职工人,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学历、年龄和资历限制,学生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学习3年。学校还组织夜校班、短训班等向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进修性质的培训。如巴黎国立技艺学院是法国一所重要的承担工程继续教育的学校,专门以在职的没有相应正式文凭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另外,根据企业的需求,学院每年还举办多个为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开设的各类短训班。

4.日本。日本高校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荒”后,才逐步开始将视野转向成人。目前日本大学招收的新生中仍以全日制学生为主,但成人教育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招收成人学生主要是短期大学和专修学校,这些学校学制灵活,学习内容偏重于应用性,课程设计紧凑精炼,颇受成人欢迎。短期大学入学形式宽松,主要采用推荐制入学,无需入学考试,只要出示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证书、学校在校的成绩单及高中学校的推荐信息,经审查合格即可免试入学。专修学校也提供很多高等教育课程,成人可根据需要自由修读。另外,日本还有一种新型教育机构放送大学,通过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形式提供教育,不受年龄限制,只选一门课程无需入学考试,如选全部课程攻读硕士学位则必须有本科文凭,并参加面试和口试的入学考试。

二、国外成人教育招生考试模式的启示

从成人教育招生考试情况看,国外一般实行“开放入学”、“宽进严出”的政策。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及本科以下的学历教育,没有严格的入学资格要求,多数也不需要入学考试,考生只要提出书面申请,交纳相关费用即可入学。而入学后的课程考核极为严格,强调学习过程的严格管理,包括毕业资格审查工作等,对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淘汰制,对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注册入学和自主招生

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法国的大学级技术学院都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任何年龄层次的公民,只要有读书的愿望,成人教育的大门就向他们敞开,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学习条件,让他们接受实用性教育。由于成人教育招生的对象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年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学习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国外成人教育没有全国统一成人高考这一做法,即使有些学校采取入学考试方式进行招生,也都是由学校自行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的内容不是数理化基础,而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测试。国外成人教育招生考试的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启用注册入学的招生模式,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克服传统考试入学制度弊端,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成人高考生源不足的现实问题。同时,政府要放权给成人教育学校,让他们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各校专业特点自行组织面试等形式的考核,既可以考察考生的兴趣与特长,又能让更多有求学欲望的学生圆了大学梦。当然,在实行注册入学和自主招生的同时,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教育质量控制的手段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从而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宽进严出与质量保证

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例,对于申请本科学历的学生,没有入学要求,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很高。学校虽采用远程教育教学手段,但其保证质量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对教学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与测试,确保远程管理和远程教学的顺利运行;二是对所有课程进行精心设计,由教学管理部门进行验收与检查;三是课程的准确发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收到学习的内容;四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并给予全力支持;五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思想;六是加强学生的评价。而我国成人教育的情况正好相反,20多年来一直沿用“严进宽出”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使人陷入急功近利、混张文凭的怪圈,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不利于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国成人教育应当逐步向“宽进严出”转变。这需要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将培养方案中每一门课程的焦点应放在提高质量上,即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同时成人教育也要关注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的改革,不能与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趋同,而要向职业学校的应用性教学改革方向学习,大胆地改革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更多、更具实用性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工程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最佳选择。

3.职后培训与学制灵活

从法国和日本的成人教育经验看,学制灵活的短期培训学校是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这类短期培训学校入学形式宽松,一般不需要入学考试,学生可以半工半读,或者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集中式学习。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专业技术进修,也可以是学历进修,学制可以是短时间的,如十天、三个月等,也可能是二年或三年等,完全由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国外职后培训与学制灵活的模式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就需要对成人教育本身做顶层设计,建设丰富的成人教育资源。我国成人教育资源需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根据专业类别、学历层次、通用技能、专题研究等建立课程体系,学制可长可短,在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短期培训或长期的学历培训。

4.关注能力与水平测试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学校也有设置入学考试的,但这些学校的入学考试内容和方式与我国的成人教育考试差距很大,国外成人教育入学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德国教育界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或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类似于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被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具备关键能力的人不仅可适应就业需要,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而且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使人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我国的成人教育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在入学考试时仅设置一些关键能力的测评,只接收具备学习能力的学生入学,对于那些还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可以开设关键能力提升班,为后期的升学、顺利完成学业做准备。

三、结语

第11篇

嘉积中学海桂学校: 曾 庆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关于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程理论认为课堂就是传授知识,即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而现在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既然是对话,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具备平等、民主的沟通,共同构筑起探讨的平台,从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选择、怀疑和批判,因而得到了发展;既然是交流,必定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课程哪能被学生内化;既然是体验,必定有情境,从而把学生引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种情境不仅是话语,而且是实践的,是充满智慧的探究和体验;既然是发展,也就表明教育并不只是照抄照搬,一脉相传,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去创造文化。如今,我们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也正是为这一教育理念的落实开垦了一块新的天地。那么,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立足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学校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走得更快;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思维受到某种条件的限制,患得患失,自我封闭,丢失了个性和创意,而研究性学习更多地关注的是前者。现代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成分,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实际,找准知识切入点,揭示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

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我这样设计问题的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此井该挖何处?请你画一画,说一说。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兴趣,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和猜想,通过交流和研究得到:此井应挖到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上。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的追问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画图、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去钻研教材。

又如:在讲解《因式分解》时,讲解概念后,为了加强学生对"因式分解"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板演下面几道题,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因式分解,并展示讨论:

(1)ɑ2+3ɑ-10=ɑ(ɑ+3)-10 (不是)

(2)ɑ2-9=(ɑ+3)(ɑ-3) (是)

(3)12ɑ2b2=(4ɑb)(3b) (不是)

(4)12ɑ(ɑ-b)+18(ɑ-b)=6(ɑ-b)(2ɑ+3)(是)

给出题目后,教室内立刻出现一些争议,我们因势利导,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已见。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从因式分解对象(多项式)和结果(几个整式的积)去判别一个运算过程是不是因式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议论,交流信息和思想的机会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获得真知。

二、倡导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我们认为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研究的开发者,营造一个宽舒、和谐、民主的环境,使得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学生的研究热情得到充分发挥,这应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由于目前在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有学生的活动由教师调控和支配,教师可以随时打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活动只是形式的,是为知识的传递服务的,谈不上民主,更体现出主体意识。

合作探究是由师生在多项合作中进行探究,合作是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目的。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恰当形式是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即本节课的课题,通常由一个或一组尝试性问题体现出来)开展讨论。可以个人准备,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派代表发言,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着重挖掘教学自身的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使数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师生共同参与,安排好每项教学措施,每个教学环节,都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一种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简化的、理想的形式下,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在这个意义下,课本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这样的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的气氛,探索进取的气氛,不同见解的争议质疑,多种信息的传递反馈。

例如在讲"角的度量"时,我先请同学们试着量∠AOB的度数。让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后,相应交流度量的方法。由于出示的角不是水平放置的,因此方法比较多。在各组代表发言后,由其他同学自主认同或者反对,教师适时追问有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方法:"点点重合,边线重合,看位置"。

又如,在讲"三角形的外角"时,要求每个学生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并把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把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不重复覆盖在其所画的外角上,且它们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如图)。这时学生会发现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和,从而学生不仅获得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又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三、体验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

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知识的过程,它所追求的是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更新。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体验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课题学习列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并列举了一些课题研究的实例。这些课题主要是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要求学生以个人自主探索性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经验和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制作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时,先让学生独立想一想:用一张正方形纸怎么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①先小组讨论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形成小组意见;②每人发一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亲手做一做,再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容积;③全班交流,比一比用同样大的纸,做出来的长方体,谁做的容积最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的方法,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突破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由于科技突飞猛进,使得传统的教学媒体,象教科书、黑板、模型等,它们的功能、目标的优势要比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象投影、计算机教学等弱得多。而现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变得很生动,形象,可以把"理性的"用"感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理性的"认识。因此,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观察,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猜想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为学生进行数学论证提供感性的、直觉的材料,帮助学生探求证明的方法。

例如: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我们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软件来做结论猜想的实验:(1)作线段AB的中点C。(2)过中点C作AB的垂线DE。(3)在DE上任取一点P。(4)连结PA、PB并量出PA、PB的值(如图1)。(5)在DE上拖动P,C观察线段PA、PB测量值的变化(如图2),由此得出PA=PB的结论。

通过计算机动画的演示,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让学生看到数学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教学所要求的吗?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是必要的,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五、确定研究性学习的生成性

第12篇

【关键词】实践;探索;挖掘;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的有效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感受知识的来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感观能动力得到创造性地发挥,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体验数学价值

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体验数学的价值.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数学起点与归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在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将要与学习有关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如我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之前,我先布置下任务:我们准备学习“折线统计图”,你们从今天起每天要进行一分钟跳绳并把每次跳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学习“折线统计图”时使用的依据。这样遵循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学起“折线统计图”来就轻轻松松理解和掌握了。在教学“编码”这前,先让学生找找生活当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编码,学生搜集到身份证、车牌、班级等实际生活中用到,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

2.挖掘生活资源 体现生活处处有学问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我们要走出这个魔圈就要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呈现在教学内容中,才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学数学,体会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理念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就提到了日历,日历与我们生活惜惜相关的,在日历中我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季节?有多少个节气?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润年二月有多少天?平年二月有多少天?你是哪一天生日的等生活问题。又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的复习”时,我们可以提出:我们学校有多少学生?有多少老师?老师今年几岁?让学生猜测,用上因数与倍数说话,再用这些数分类,分成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使课堂变的有趣,学生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探索中去。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以我们学生的座位为中找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位坐着谁,说说我们从家到学校怎么走,从学校到家又怎么走,以及从家或学校这些熟悉的地方到其它地方又怎么走。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从学生贴近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体会到学数学的内在价值。

3.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得很好“你看见了,就记住了;你做过了,就理解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学生即使理解了这俩者关的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底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时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如能让学生用水或沙子装在圆锥容器中再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里,看结果要倒几次才倒完,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这样一做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这样学生学会了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