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时间:2023-01-02 07:5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第1篇

虽然随着证监会、投资都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在近几年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现阶段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风险意识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往往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追求销售、利润,而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往往会忽略,如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投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产生往往会把经营产生的绩效付诸东流,所以上市公司在风险出现之前能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且规避它,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风险防患与否,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分不开。一套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会使公司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虽然已把上市公司的内控报告纳入年报披露范围内,但大多停留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风险控制,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全面预算管理欠缺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在预算的重视程度、全员参与度、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流程与业务流程的相关性、预算的执行和控制、预算差异的追踪与分析以及预算与绩效挂钩考核方面存在不少欠缺,大多是拍脑袋管理,做到哪里算到哪里,导致公司目标不够清晰,即使有清晰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太大,以致完不成预定目标。

(三)投资缺乏经验,事先评估不够上市公司对外投资不管是全资还是合资,不乏失败的例子。由于缺乏对行业、合作者、国外投资贸易环境的了解,致使投资半路夭折,严重的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主要是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及风险评估不够产生的盲目投资。

(四)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没有有效发挥职责,上市公司真正控制者是经营管理者而非公司股东。,董事会没有独立于股东,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董事会和经理人身份重叠,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机制不完善,导致大股东在自己获利的同时损害了大多数中小股东的利益。财务人员在进行预测、分析财务风险时没有相应的标准,使得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五)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缺陷与其他公司比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相对透明、充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目的,不顾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关联方交易、招股说明书等出具虚假报告,操纵会计信息,混淆视听,迷惑市场,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也损害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形象。

二、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其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既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使上市公司本身的诚信大打折扣,并且扰乱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针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

(一)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要完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结构。科学划分财权,使财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理划分,做到重大事项需要董事会全体成员决策,一般事项则由经营班子或经理人决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都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最大程度地降低公司风险。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的一种战略管理,长到几年、几十年的战略目标,短到一年内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指预算编制时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非财务资源进行目标设定、控制、考核,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甚至企业的行业地位等,以便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以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将企业的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量化的各项预算指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多次调整修改,将企业预算指标落实到各个市场、研发和其他各部门,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与员工的绩效管理挂钩,以确保公司短期、长期目标的实现。结合预算管理,财务分析报告必须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财务分析报告要充分体现企业经营中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及时纠正偏离的方向,回到预定的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现阶段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财务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新会计准则要求,并制订高标准的财务质量体系,经此来衡量核算过程是否合理,统计结果是否正确,分析报告是否详细。规范严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为风险防范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还能对财务稳健提供强大的后盾,能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资产的质量,提升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使上市公司诚信度得到认可。

第2篇

理论教学: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分析;利润表与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案例教学:2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利润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能较熟练地从官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如:巨潮资讯网)下载所需公司财务报告;能基本读懂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简单分析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大致判断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和利润质量;能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大概预测某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实践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收集当地某企业或校办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然后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上述三个维度中,理论教学侧重于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与财务决策的能力。如此进行维度设计,使苦涩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纯理论学习变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充满乐趣的知识吸收过程,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要求

(一)理论教学

该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并集中力量让学生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以速动比率为例,在讲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一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时,应提醒学生,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该公式讲完之后,要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比率的参考标准定为1?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断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等量的速动资产用以偿债。速动比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小于1,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提高。

2.重视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三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讲解此知识点时,教师应把它们串成一根线,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学习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流动比率是否足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在讲解时可通过提问、讨论和举例等方式导出结果:如果流动资产中内含大量变现性较差的存货,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样,如果速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速动比率高,也不能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好;而现金比率是在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存货、应收款项后只考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可以随时提现、转让变现或贴现变现,持有它们等同于持有现金,因此,现金比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更好地反映短期偿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关注异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解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两者之间关系时,可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联系起来分析。在讲解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者之间关系时,可送给学生一句顺口溜:“有米(获利能力)之炊,巧妇(营运能力)为之,何愁无餐(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

该环节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而学生则由台下站到了台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将理论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取时,要力求精辟。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本地的上市公司。笔者在上课时选择柳工(000528)、南宁百货(600712)、南方食品(000716)、桂林旅游(000978)、桂林三金(002275)和桂东电力(600310)为备选对象,一方面学生对机械、百货、食品、旅游、医药和电力等行业较熟悉,另一方面,柳工、南宁百货、南方食品、桂林旅游、桂林三金和桂东电力都是本地上市公司,具有真实感。其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再次,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2.案例讲解时,要富有激情。

由于高校扩招,财会类专业学生剧增,导致高层次会计教师供不应求,由于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再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茫然不知所措。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取经,以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3.案例讨论时,要注重设计。

案例教学贵在参与,重在讨论,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由于财会类专业每个班学生数一般都较多,让每个学生对同一案例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采取分组的办法,把一个班分成10-12组,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组内自主产生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安排不同任务,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一步向其发问,同组的成员可作补充。同时还要安排各小组间互评,评价情况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实践教学

该环节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三种实践教学方法。

1.实企模拟。

实企模拟的方式很多,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所办企业的财务报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与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结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并查找差距原因;也可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2.仿真模拟。

目前,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沙盘模拟实验课,且基本都是针对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会计课程开设的,而专门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特定课程的则较少。笔者认为,当部分学生真的难以取得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时,可依托ERP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聆听讲座。

讲座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学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讲师,或举办相应的讲座,使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悟财务报表分析要领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注意事项等;也可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会计界的教授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紧跟国内外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导学模式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66-02

全国的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财务分析或类似课程,该课程有其特殊的目标定位,其目标决定了其基本特点以及改革动因和方向,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如果与其不符或有差距,即是本课程的改革对象,本文着重从目前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展开论述。

一、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财务分析或类似课程,但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不足值得重视,可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安排体系成熟统一,但案例不足的缺点明显

各类院校开发的校本教材沿用了多年来基本成熟的模块化编排体系,在顺序上一般先安排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专题性分析理论方法,后安排综合分析的理论方法,这是很成熟的方法,主张继续沿用。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教材案例比较单一,从头到尾沿用某特定公司的数据,每个专题理论的举例分析都只有一个,显得不够灵活,学生如果换家公司进行分析,往往很不熟悉,捉襟见肘。甚至有些教材编写的各种案例之间前后不统一,往往给后来综合分析的教学带来不便。要使学生达到较好的把握和熟练运用,单靠教材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线教师认真收集整理一大批案例,于教学时大量使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技能,没有这样的锤炼过程,效果难以显现。一些院校编写了案例与习题册,但遗憾的是,又往往与教材章节模块编排严重不统一,甚至有许多无用或无关的庞大案例,无法真正操作,使学生思路受到干扰,估计编者完全是为了应付项目而草率成就的,其实这类所谓的案例集价值效用非常低。也有一些案例是虚假的数据,属于编者个人闭门杜撰的数据,其与企业实际的情况相差甚远,以这样的假设数字来迎合理论,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二)教学过程重理论兜售而轻实际应用

由于务实观念的缺乏和钻研精神的不足,许多从事财务分析的教学者按教材既定编排讲解,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按部就班的理论兜售中,没有“实战训练”的意识,显得理论多却无用武之地,既不去收集整理真正企业的各种财务数据,也不会针对特定的实际公司做出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失去了本学科的本来价值和意义。教学者至多是编写或者引用一些选择、判断、问答、计算之类的习题进行训练,即使学生做题能力很高,但这样的美丽形式之后,其实质效果往往很差,也是教学者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体现。由于不注重本学科本身意义的思考,过于按传统思路设计课堂,导致学生重计算而轻分析,在数字游戏中逐步迷失了课程的真正方向。

(三)课程教具落后、讲解抽象虚幻,学生很难步步跟进

会计报表本身具有矩阵特点,数据复杂多变,数据关系严格统一,分析需要借助于大量计算加工过程和表格进行,如果单纯运用黑板和粉笔的方式,会消耗许多口舌告知学生的数据定位,浪费许多时间描画各类表格,并且还要使用落后的计算器进行运算,使得课堂效率大为降低,分析过程的时间就会被大量挤占。而如果难以调节课堂气氛的话,学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陷入疲倦而放弃了分析环节的听讲。但如果采取多媒体演示(尤其是excel表关系)往往会事半功倍,讲解清晰直观,演示具体快捷,计算迅速准确,使得数据表格计算的时间大为缩短,为分析环节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精力,易于师生很好地达成其目标。很可惜,许多学校在会计报表分析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以及office数据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

(四)导学行为缺乏目标驱动,自主探究的潜在动力没有充分调动

兴趣是学习第一动力,任务驱动是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之一,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架构的设计思路之中。任务驱动的本质实际上是目标驱动,不仅仅涵盖教学者日常导学的引入上,还应当形成常规,使学生在整个学期整个课程自始至终都明确其骨干任务,并将其作为敦促学习的持久化动力。但从目前情况看,任务驱动还仅仅停留在小打小闹水平上,是教师偶尔的设计,而且设计被看作是件艰辛的工作,往往难以持续。而学生则因教师的偶尔设计被“偶尔驱动”,并没有形成常规自觉的导学模式。由于教学总体思路的滞化,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高职学生潜在品质没有得以充分培养,降低了该课程的学科价值和最终成效。

(五)实训力度相对薄弱,教学成果难以检验,学生写作能力并未持续培养

依据多年来的一贯做法,目前的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日常练习基本上采取选择、判断、问答、计算、小案例分析等形式,而且许多数据是教材编者主观假设的,训练效果与实际工作形式相差甚远,不利于掌握实际技能。其实,本课程具有突出的模块化、专题性特点,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针对特定小型专题形成套路式项目导学、设计固定格式的信息表,要求学生按规范分步骤分析判断,最后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各企业财务数据千差万别且容易获取,给同学布置各自不同企业、而操作方法却相对统一的分析任务,既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大幅度消灭抄袭弊病,又能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技能和规范写作的习惯,实现本课程的衍生目标。此外,本课程还可以通过大作业形式实现项目考核,给学生布置各自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任务,提交大篇幅综合性的分析报告,作为评定其学习实绩的基本依据,即类似于本科院校实施的课程设计,学生边做边学、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这无形中又提升了他们敬业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但遗憾的是,目前各院校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项目实训力度严重不足,课程的本质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

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方案设计

依据课程本质目标、特点,针对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如下改革思路。

(一)采取差异化的真实公司案例导教导学模式,实现持续驱动

采取的办法是精心设计出固定格式的excel报表分析模板,但要求同学们各自选择不同的上市公司数据展开分析讨论,既可以作为常规实训使用,又为项目考核准备了充分基础,使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导学方式贴近工作实际。它包括小型项目驱动和大型项目驱动。小型项目驱动主要针对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商品经营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债务风险、发展能力、财务结构、利润结构、横向趋势分析及各类因素分析等局部专题,按模板指定格式自动生成的数据展开分析,各专题均可形成几十套上市公司分析数据和报告,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水平。这种小性项目驱动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大幅度消灭抄袭弊病,又能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技能和规范写作的习惯,实现本课程的衍生目标。大项目驱动主要针对本课程后阶段的学习和考核进行,通过大作业形式提交经过不断完善和规整的大篇幅综合性分析报告实现,必要情况下展开辩论大赛形式展开,并作为评定其学习实绩的基本依据,这十分类似于本科院校实施的课程设计,培养务实的作风。不管是小项目驱动还是大项目驱动,都是导学双方的自觉行为,从课程开课前直至期末考核结束后,项目驱动均能自动实现持续化、常规化,对该课程的改革模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开发标准化案例仓库,丰富导学资源,方便全程考核

本课程十分适宜项目教学,且实用丰富,课堂上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传递财务报告等信息的优势,大量引进案例,在同学之间开展辩论,深入把握。同时,在学期后段安排综合分析报告会,交流观点,激发碰撞。要把学生的分析成果适时转化为导学案例、试题资源,日积月累,不断完善。

(三)加大实训力度,以物化成果检验导学绩效,并持续培养其衍生能力

日常练习要尽可能减少选择、判断、问答、计算等形式,训练形式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方式,以利于掌握实际技能。因此,要在学生逐步完成各家上市公司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利用资源适时推出标准化的活页式课堂实训卡、课程成果卡,作为常规实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标准化是指纸张、表格、大体基本思路格式统一,便于规范操作、积分考核、持续登记及资源备份。应当用一年左右时间逐步完成标准化活页式课堂实训卡的制作,并不断完善和丰富。同时,要将实训贯穿于导学全过程,二者不予严格区分,互相借力,实现完全融合。

财务分析重在分析,而分析的物化形式――分析报告需要严谨的思维、恰当的语句、符合规范的文稿写作加以表达,尤其是分析性结论以及为了论证各种结论而引入的各种客观数据都需要认真斟酌,需要用恰当的语言予以串连,封面、目录、正文、附注、参考、后记等页面关系,标题、段落、表格、图形之间的搭配等,以及辩论前的准备和辩论过程的交锋,都会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各种矛盾,需要其不断克服,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写作与排版技能及应变能力。导学和考核过程应当把这些能力要求纳入打分因素,培养其适应职场文案等工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不断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更新分析方法,课堂设计精炼科学

要随时形成新的认识、架构新的体系、拓宽教学内容,务必使理论方法与实务界紧密接轨。要对原课程标准、原教学计划作许多调整,废弃重复、过时和不切实际的理论和项目,经常性地增加新观点、新方法,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报告的撰写,重新组织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科的实用性拓展其内在价值,并且应在电子资源和作业上得以体现。

(五)课程考核重应用检验,将标准化实训、辩论、真实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成果纳入体系综合评价

导学和考核过程应当把写作水平、文档排版、答辩效果等能力要求纳入打分因素,引导其适应办公室职场工作的能力。考试无论采取闭卷或开卷形式,都要基于同一公司案例完整数据形式,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题型紧扣学科特点,均采取综合分析的方式,通过给定的数据表格,要求完善有关资料并展开各方面的专题分析,考察其分析与概括能力,集中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有利于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2.数据资料要集中统一,均来自于同一个上市公司,讲求真实和时效,分析结论有价值,先各专题分析,后综合评价,提升辩证思维和提炼能力。

3.内容全面,应涵盖本课程基本知识单元,题量大,且要点要明确,有利于考察同学们的敏感性和操作能力。

总之,当前财务分析或类似课程具有体系成熟但案例不足、教学者重理论兜售而轻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等缺陷,导学过程应予以重大变革,实施差异化的真实公司案例导教导学模式,大量开发与课程标准基本一致的财务分析专题案例和综合案例仓库,推行标准化实训与考核,丰富导学资源,不断引入和探索最新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并调整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将写作、排版、答辩等要素纳入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对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向报表使用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基本信息,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很多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都将《财务报表分析》设置为一门专业方向课。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体系,更重要地是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突出。因此在《财务报告分析》理论课程的开设中设置课内实验,或同时单独开设《财务报告分析实验》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突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通常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很多教学案例基本与理论课程中的“例题”无异,内容干瘪,和经济现状联系不紧密;其二,教学过程缺乏设计,教学方式较呆板,教学过程较简单,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实验的兴趣;其三,教学内容上注重财务指标比率分析,而使学生利用财务报表,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能力较弱。

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理论把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与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三个组成部分。在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设计的研究中,笔者基于该课程强调技术性与操作性的特点,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理论,以“实践式”教学为基本出发点,从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三方面对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进行探讨。

(一)课堂组织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展中,其教学方法要注意与财务报表分析理论课程相区别,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减少课堂讲授时间,把更多空间留给学生,通过具体的财务分析方法的运用,实现理解与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分成了三个环节,即:组织学生分小组搜集财务报表资料测算财务指标讨论并完成分析报告。

1.搜集某公司的财务报表资料

这一教学环节,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搜集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通过网络或证券类报刊获得。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实地走访,搜集当地或自己熟悉的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第二种方式在实践中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第一类方法来完成财务报表资料的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不仅实现了财务分析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而且在阅读年报等公司财务资料的过程中,更真实直观地了解了公司财务报告的结构及内容,加上时效性较强,使财务分析对象更加“鲜活”。

2.拟定分析目标,测算各类财务指标

明确财务分析目标,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先通过自行拟定分析目标,再利用前期收集来的基本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根据理论课堂里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测算财务指标。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在Excel电子表格中处理报表数据,计算财务分析所需相关指标。Excel是财务人员常用的办公软件之一,充分运用电子表格的运算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与分析财务指标的效率。而且通过Excel电子表格,可以方便地进行图表分析,使分析更直观与全面。

3.小组讨论并完成分析报告

在测算出各类财务指标后,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新问题。除了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指导外,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有效的团队讨论,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财务的全面性。财务分析中,不仅需要学生发挥个人能力,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财务分析报告。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激发所有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是影响该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财务分析实验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安排进行小组讨论,有时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为此,我们强调在实验课开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实验课程训练中来。

在实验课前,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由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公司或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对选择的分析研究对象,不作统一的硬性规定。这些企业有些是学生感兴趣的上市公司,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实习单位。学生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重新认识这些企业,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热情。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增加社会见识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实验课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如要求学生关注企业理财环境,进一步搜集行业资料及企业的历史资料,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使学生对企业运营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使局限于财务指标。学生在“做”中“学”,带着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小组的分工协作,也使学生降低了大量财务指标计算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教学效果的检查,我们主要是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来实现。同时要求各小组制作PPT,演示财务分析结论,展开班级讨论。其次,部分以实习单位作为分析对象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将分析的结果提供给其实习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在“实战”中接受检验。在期末考核中,我们一般不单独设置考试,均以学生在本学期完成的实验分析报告及他们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三、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设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财务分析实战能力,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与团队意识。但根据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经验来看,还存在以下局限。

其一,限于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该实验中,是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很多同学在分析中,缺乏对企业运营的整体直观认识,分析方式也仅限于对常见基础财务指标的计算。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建立的实践基地等平台,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能收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其二,学生在选取分析对象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做特别限制,这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也加大了教师的指导难度。加上财务分析以是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的方式下完成,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人为宜,全班5-6组,因此仅适宜小班授课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赵自强,顾丽娟.中西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比较[J].财会月刊,2010(10)

[2]宋雷.“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3]银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体验式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6)

[4]黄世忠.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资产公司 财务管理 思考

按照教育部产业规范化建设要求,各高校纷纷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将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全部划转到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规避了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初步建立了高校资产经营防火墙和现代企业制度。资产经营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上,而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以资产管理为对象,通过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手段,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是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产经营公司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1 财务管理在资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价值形式,合理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以实现财务目标的一项综合经济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等,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是资产经营公司进行资产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在资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体制

资产经营公司控参股的企业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上市公司,此类企业,属于社会公众企业,透明度高,需要接受社会公众和证监会的监督,一般管理比较规范;二是全资或绝对控股的企业,此类企业是资产经营公司重点管理的对象,资产经营公司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能和责任;三是资产经营公司非控股企业,对此类企业资产经营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合法维护自己权益。

根据各类企业的特点,资产经营公司应实行集中财务核算和独立财务核算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2.1 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

在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实行集中财务核算体制,将各子公司的财务全部集中到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建立财务结算中心。这种财务管理体制可以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门的人才优势,节约资源,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可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便于协调各子公司的资金状况,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资产经营公司可以有力地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管,控制风险。

2.2 上市公司及规模较大的子公司

对上市公司及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实行独立财务核算体制,同时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对独立核算的子公司,资产经营公司应委派财务总监,这种体制有利于资产经营公司全面行使对子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权,可以对经营者进行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监督,形成相互牵制的制衡机制。

2.3 非控股企业

对于非控股企业,由于资产经营公司没有财务控制权,故可依据《公司法》规定,要求非控股企业定期提供财务报表,并通过资产经营公司派出的监事定期检查企业财务账簿,进行财务监督和风险评估,依法维护资产经营公司的合法权益和资产完整。

3 资产经营公司财务控制权

资产经营公司是校办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校办产业管理模式。由于是“先有儿子后有爹,爹也是一个穷爹”,这就客观造成了母子公司的关系理顺和磨合是一个很艰巨复杂的问题,面对这种状况,资产经营公司如何行使财务控制权,做到财务监管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这是资产经营公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母子公司间财务控制权之争。企业的财务控制主体是谁,是经理层还是董事会,股东会,这些都要在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中予以明确。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他们关心的是其投入的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有效的财务控制来保证。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不能割裂,财务控制应纳入到公司治理框架之中。即在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过程中,设计合理的财务会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确立资金监控机制,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网络,是保证资产经营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资金安全和资产完整的基本条件。只有从源头实施财务控制,才能保证不同层次财务控制目标的一致性,达到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制衡,才能维护资产经营公司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 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

4.1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依据公司制定的经营发展目标或规划制定的,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计划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计划编制和管理。财务计划管理包括财务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

4.2 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企业在资金筹集和使用、资产转让和受让、投资和融资、年终利润分配等经济活动中,应进行价值分析、风险评估等,提出财务方面的决策意见。

4.3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包括两方面:一是会计控制,即以财务计划为依据,严格按照财务计划执行,会计控制是严格执行财务计划的手段;二是内部管理控制,即按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控,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

4.4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依据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被分析的有关财务问题和相关财务指标的现实状况、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分析判断。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分析要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不利因素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企业财务活动健康、安全,有效地进行。财务分析报告应及时提供给经营管理者和董事会。

4.5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首先是设计合适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企业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是对企业负责人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4.6 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指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取得“节税”效应,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经济活动。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有两点一是降低税负;二是延缓纳税,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7 企业理财

企业理财是指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作,以实现最大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理财应注意两点:一是合法性;二是控制风险。

4.8 规范进行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如实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因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故资产经营公司必须重视和规范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会计核算方法,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

5 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第6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拥有大量分支机构,经营业务种类繁多,业务流程复杂,从而导致财务数据量非常大,而仅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主表进行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在分析主表的同时,结合主表各项目的明细附表及附注进行细致分析、对比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一)明确分析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

这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财务报表使用人的不同,分析目的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指标,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主要由企业债权人进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流动资金尤其是自有资金状况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等,评价相应风险,以确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贷款规模及利息、授信额度等。

2.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的分析

企业的现有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会把重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面。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都是重要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结果,通常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就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以全面掌握企业整体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全面分析主要是由企业内部使用者做出的。

企业管理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决策,是财务报表信息最主要的内部使用者。为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管理层需要全面、详尽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信息,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规划和调整目标、策略,进一步挖掘潜力,为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二)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财务分析,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财务报表,除此之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各种解释和声明、审计师意见等。相关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程度、详细程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质量。

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时,应注意所搜集到材料的关联性,即要与分析的目的相一致。分析的主体不同,目的也就不同,因此需要获取信息的数量、种类及难度也不尽相同。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对企业各项现有资产组成状况、各项资产质量、现有负债结构、债权人情况等资料的收集上,重点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有货币资金存量等指标;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就应该将重点放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毛利率、利润率、可持续增长力等方面。

同时,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经营业务方面资料的搜集,加强对相关业务背景的了解,包括社会媒体及专家的相关评论等信息。否则,财务分析就是闭门造车,以数据论数据,往往会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三)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关键一步。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用性。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包括获利能力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偿债能力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成长能力比率,如利润留存率等;周转能力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由于分析目的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比率指标。如一个潜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时,会重点关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及持续经营等情况,因此,获利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3个方面的比例指标,会成为潜在投资者分析的重点。如果是企业的债权人,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成为了分析的重点,因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就成为分析的重点。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项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设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可分解为3个影响因素,即营业利润、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用公式表达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3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3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纵向比较,通过对一个企业某些财务数据各年度或者各期间的变化,得出该指标的变动趋势,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否有利;更能够据此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比如,某企业近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12%、54.28%、60.37%,则可能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逐年下滑,举债较多,债权人在进行贷款时,就应该慎重。

4.比较分析法

此外,比较分析法也是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一种横向比较,就是将企业的某个财务指标,与相同行业,规模相近的企业指标以及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确定企业是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等。比较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对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仅仅掌握单一企业自身的情况,无法衡量指标的优劣,只有将企业指标横向比较,才能评价出企业整体质量,确定是否进行投资和贷款。比如,某企业流动比率为1.6,绝对数值比较高,但该企业所处行业流动比率平均水平为1.8,则通过对比,可知该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在行业中处于落后水平。

(四)做出分析结果,提出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成果,也是进行经营决策的直接依据。财务分析报告包括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化。比如,作为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方面的分析报告,就不需要改进措施方面的内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应紧密结合企业具体经营业务,做到依据充分,分析详细,结论明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缺乏可比性

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数据资料的比较过程,而比较的双方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可比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跨度和经营规模等。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加考虑,则会对分析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可靠性

可靠的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受制于企业的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而且还受到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的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使用的会计方法不当或者过多地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必然使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靠性,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

3.存在滞后性

进行财务分析,除了评价企业以往的财务状况外,更多的是要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理财活动进行指导和规划。而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大多属于企业的历史资料,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单纯依靠这些数据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分析,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因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一般都是反映其过去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而过去的财务状况对预测未来只具有参考价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的未来前景。另外,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2)运用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其中,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只是反应企业某一个时点的资产负债状况,无法据此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利润表虽然是动态报表,但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等事项的存在,可能导致利润表丧失部分准确性,而据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也会有失准确。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对各项经济、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由于各企业所处地区、行业的不同,经营规模的不同,会导致各种指标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

三、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有财务分析方法都属于定量分析。而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突发事件等。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无疑可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都属于静态分析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比如在对某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分析时,不但要看指标的绝对值,将其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比率进行比较,还要搜集企业历年来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变化趋势,这样的分析才较为全面。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一方面反映企业平均收账期越短,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财务分析中,存在很多时点指标,如货币资金存量、存货量、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这些指标主要取自于资产负债表中,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比如,某企业年末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年度该企业与债权人进行了债务重组协议,将大额债务转为股权,并且该笔债务重组导致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这说明,该企业虽然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不是由于提高主营业务收入等经营原因,而是债务重组所致。

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三)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无论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2]刘芳,许德晓.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科技资讯,2007(6).

[3]赵淑芹,杨振东.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现代商业,2008(29).

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_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60-03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促使社会各领域管理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同样也会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如何应对新媒体给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比较高职财务分析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

结合财务分析课程的学科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当前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应强调师生交往互动与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教学理念。

财务分析课程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践-考”四维交互递进式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如何教”,对学生而言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表现主要有:一是教学内容僵化,缺乏生动、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普遍会感到枯燥乏味;二是教学目标单调,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缺乏过程性的体验,学生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基本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三是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师讲生练、师问生答,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处于被动状态,静态化教学方式必然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和应有发挥,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践-考”四维交互递进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把讲授、学习、实践与考核四个环节贯穿于整个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交叉互动、递进发展的教学形态。一是“教”,即讲授,主要强调教师对财务分析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精讲”,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要做到要言不烦、择要到位;二是“学”,即学习,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做到在问题情境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思考、探究,发现生成新知识,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发展思维水平;三是“践”,即实践,通过分组协作实践操作,使学生不断获得活动经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考”,即考核,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既要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要激励学生克服面临的困难,不断进行学习反思,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运用到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把学习活动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共同经历“问题设置一目标设定一团队组建一资料查询一协作讨论一成果生成一总结评价”等学习过程,从而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同时,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针对性的思考,以及主体参与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促使他们理解和把握财务分析课程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规律,感悟财务分析课程的精髓。

(四)案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典型案例分析作为教学主线,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营造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主体性课堂,因而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拟真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难点问题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走出认知困境,从而真正领会知识,共同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学习成果。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时由于过于注重对案例结果的审视,而淡化了对案例背后的理论支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知识的匮乏,不利于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学生学习财务分析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独立地针对不同分析目的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这就要求学生在财务分析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的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近年来本人不断学习借鉴上述教学模式,并在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探索,进行了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一)学生分组

将学生有效地分组,组建学习团队,这对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十分重要。首先,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搜集该企业相关的资料,例如:公司概况、公司大事、核心题材、行业分析、经营分析、务分析等,报给课代表。其次,课代表根据所属行业将企业归类,将学生按所选企业归属相同行业进行分组后,报给教师。再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微调后,向学生反馈分组结果,充分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对分组进行微调,最终确定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通过演讲、搜集资料、指标计算、指标分析、制作PPT等形式选出各组组长,4-5位同学构成一组,组长对本组全面负责。一般情况下,小组一旦确定下来,一个学期内将不会再作人员调整,这主要基于团队建设与学期考核的需要。

(二)任务驱动

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明确的、真实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必须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他们才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首先是任务告知。每天课堂的最后5分钟,教师都要预先告知下次课堂的学习任务,当然有时根据任务要求需要更早地告知学生。同时,任务确定后,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探寻完成任务的路径和策略,使他们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并采用新媒体等手段进行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以达成学习目标。其次是任务分解。课后,由组长负责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分配给每个成员。在这个过程中,组长要允许组内学生有选择任务的权利,并鼓励每个成员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领取到感兴趣的学习任务。第三,学习设计。在组内成员分工后,组长要及时与每个成员进行沟通,明确每个成员所选择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预期成果等。第四,自主学习。小组每位成员均要借助新媒体等手段自主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独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破解难题。第五,组内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各成员在组内进行汇报交流,经过研讨,形成团队的学习成果。

(三)成果汇报

期末,学生按照期初公布的学习目的及学习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最终形成了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如搜集的资料、财务案例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课堂上要求各小组将成果以新媒体形式呈现,并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将学习成果及其理论支撑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各小组汇报结束,互相点评,相互学习,课后再次修改汇报课件,形成定稿,提交教师。实践证明,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沟通的时效性。学生不仅获得了财务分析课程的知识、提高了财务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考核跟进

一是课堂即时性考核。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教师要在课堂交流环节发放评价表,学生对照表中的指标和权重进行自主评价,找出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进行及时改正。

二是学期终结性考核。采用“二二二四”评分法,即课堂即时性考核等平时学习表现占20%、使用新媒体搜集资料占20%、学习财务分析案例占20%、财务分析报告占40%。其中第一、二项采用个人评分,后二项采用小组评分。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分析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新媒体应用能力等。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反思

(一)借用新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学生熟悉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巧用互联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学习愿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方面的优势,努力把单一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营造成为丰富的、生动的教学实践场所,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亲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最终形成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二)妙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重视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指导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例如通过阅读大量文章、收看相关视频、登录东方财富等网站,研读一些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善用新媒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8篇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仅从房地产企业的报表数据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国内土地可以分期开发、地价可以分期支付等因素,导致房地产企业往往有巨额的表外负债。国内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市场需求特点也有差别,因此,只有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入了解、综合分析,才能充分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赢利能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既可能有战略的不同,也可能有区域的差别,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要与业界同行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对其财务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一、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的是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内收益水平高低,即公司盈利能力越高,则表明公司一定时期内收益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同时,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盈利能力涉及到多项指标,如营业利润率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指标、资本收益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及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等,上述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大小。另外,非经常性损失是指与房地产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联系的收入,这部分净资产对真实、公允地反映房地产公司持续、稳定地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未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房地产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剔除企业管理层利用技术手段调控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从而确保能够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现金流也是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求房地产公司做好对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的分析工作,确保二者能够准确揭示出房地产公司主营业务获取现金的能力,即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越高,则表明房地产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反之资金现金率、销售现金率越低,则表明房地产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弱。

二、房地产公司偿债能力与资产变现能力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应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能力,而资产变现能力是指公司将资产转换为现金或负债的能力,其中偿债能力与资产变现能力是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偿债能力涉及到多项指标,如流动比率指标、速动比率指标、现金比率指标、资金周转率指标、清算价值比率指标及利息支付倍数指标等。

房地产公司在计算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时需注意下述三方面问题:(1)存货界定问题。一般而言,房地产公司将开发产品与开发成本确认为存货列入流动资产中,但是能够在短期内变现的仅有开发产品与已具备预售条件的开发成本,所以,房地产公司计算流动比率时应将不具备预售条件的开发成本从存货中剔除出来;(2)待摊费用与预付账款等无法转变为现金偿还负债流动资产的剔除问题。对于多数房地产公司来说,其通常都是以高价获取到土地储备,所以只有对其做好减值准确才能够真实、公允、客观反映出存货的变现价值及偿债能力;(3)预收账款从分母流动负债中扣除问题。房地产公司预收账款实为未实现的销售收入,当工程项目竣工后便可正式作为销售收入予以结算,所以切勿将预收账款确定为一般流动负债,应将预收账款从分母流动负债中予以扣除。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来看,只要房地产公司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之内,便不会对公司各项运营活动造成太大的影响。实际上,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致使国内多数房地产公司普遍处于高负债运营状态,与此同时房地产公司更注重偿还短期债务能力问题,而房地产公司的偿还短期债务能力主要受到期债务偿付比率、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及短期风险头寸等指标的影响,其中到期债务偿付比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之间的比率,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运用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当到期债务偿付比率超过1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强,即经营现金流量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当到期债务偿付比率小于1,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弱,即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利息现金保障倍数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利息之间的比率,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其中利息现金保险倍数越低,则表明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从而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反之利息现金保险倍数越高,则表明公司运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从而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公司经营净现金流量加上货币资金后减去到期流动负债便得到短期风险头寸,其主要用于反映房地产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当短期风险头寸为负数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弱,即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当短期风险头寸为正数时,则表明房地产公司到期债务的自我清偿能力较强,即经营现金流量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比率,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其资产流动比率受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动比率越高,资产变现能力越强,表明房地产经济效益越好。如果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动比率过高,将导致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致使房地产公司资金利用率低下,从而引发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失、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实践研究显示,流动比率以2:1为最佳。另外,速动比率能够准确反映出房地产公司应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实践研究显示,速动比率以1:1为最佳。

三、房地产公司营运能力的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经营运行的能力,其主要用于反映公司利用各项资产获取利益的能力。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营运能力涉及到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及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等,以存货周转率指标最为突出,即公司存货周转率越高,则表明项目开发周期越短,即项目开发成本越少,致使项目效益越好;另外,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影响公司营运能力的又一重要指标,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则表明公司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即公司贷款回收期限越短,越有助于加速公司资产流动,从而推进房地产公司快速发展。

四、房地产公司成长能力的分析

成长能力是指公司扩展经营规模的能力,其主要用于反映公司未来发展速度及趋势。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成本能力涉及到的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指标、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比率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及净利润增长率指标等,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越高,则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大,业务扩展能力越强;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越高,则表明公司经营业绩越好,市场竞争力越强。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比率越高,则表明公司成长越快。除此之外,利润保留率指标、股本比重指标及固定资产比重指标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公司成长。

五、结论

总之,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客观的财务分析,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赢利能力,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全文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在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期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朱剑川.保利地产财务分析.技术与市场.2010(12).

[2]郑勇杰.某房地产公司楼盘项目财务分析报告.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03).

[3]王文平.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管见.财会月刊.2010(01).

[4]曾汉文.浅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分析.当代经济.2009(11).

第9篇

关键字: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一、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专业地位及主要内容

(一)“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研究现实财务问题的应用学科,内容丰富复杂,它围绕资金管理为主线,展开讲述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等内容,区别于会计学记账、核算等特点,财务管理更侧重将分析技术引入相关财务决策的方法中,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二)“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专业地位

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是财务会计及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会计学系及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会计基础、管理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目前大多数三本院校将该课程一般都开设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奠定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还可大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管理资金乃至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的能力。

(三)“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基础章节,即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章节,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及利润分配管理;第三部分,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及财务控制部分。

二、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理论偏离实践、课程衔接脱节

总体而言,三本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前都有较大的压缩:特别是非财会计专业的课时数压缩到只有48学时,有的甚至更少;会计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也由80学时缩减到64学时,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每学期因国家法定假日、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所冲掉一些课时,使得实际授课的课时数更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讲教师授课的进度安排,不够充足的课时学习也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课时被压缩后,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讲解的内容只能以“决策”为重心展开,无法反映公司财务管理基本流程(包括财务战略与目标、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激励、财务预警)的全貌,而仅以“决策”为重心的财务管理教学还不能涵盖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导致理论教学的内容偏离实践应用。

在课程衔接方面,财务管理学中实物决策的计算大量地运用了概率统计和线性规划中的理论和方法,学生一般要在学了微积分、概率统计、经济法、基础会计等课程之后,再来学习财务管理学,但是目前很多三本院校并未开设经济数学课,有些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甚至设在了财务管理课程之后,这使得财务管理学的教学遇到许多困难。另外,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同一部分内容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涉及,造成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据学生反映:通常不同课程是由不同教师授课,这就造成有些内容重复讲授,而有些知识点主讲教师彼此都以为相关课程的老师会讲而导致部分知识点漏讲。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据了解,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概念和公式多的特点,主讲教师均采用的是“PPT知识点传统讲授法”,即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将各章节的知识点制作成PPT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集中演示、灌输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但是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无法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单向性”的弊端,教师的角色只是书本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单向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此外,放映幻灯片时教室的光线昏暗,导致部分本来基础就不好的学生在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下昏昏欲睡,学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教学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传授,而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对知识的运用,对实际问题分析理解判断。案例教学法经过发展,已被大多数管理课程广泛采用,但目前三本院校中由于课时数压缩,在理论教学都很难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兼顾案例教学法课时数的需要。

(三)成绩考核偏应试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创新能力未得到提升

三本院校中,财务管理课程最终的总评成绩是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出勤和作业分)综合。期末考试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以知识点的应试考试形式为主。由于该课程考试计算量较大,计算公式较多,概念也较多,考试过程中学生夹带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经济管理类偏文的学生该课程挂科率较高。此外,从学生评教反映来看,普遍反映该课程由于概念多,计算多,导致学习的难度大,学习的兴趣不高。而过于应试化的考核形式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能力。

三、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地位安排教学内容

三本高校是大众教育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学教育的延续,人才培养目标应区别于“一本”“二本”高校“研究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三本院校旨在培养一般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要求,三本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即90%的初中级财务管理人才,主要是服务于运用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操作的各行各业,而不是主要服务于更高级别的教学科研行业。同时,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应提升至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地位。

结合以上分析的三本院校应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课程应首先协调相关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其次,三本高校要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首先必须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做细:不同的专业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重难点教学,达到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化和实效化。

1.协调相关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

由于课程体系的缘故,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等课程内容存在不同程度重复、交叉问题,其中与管理会计交叉重复内容最多。重复学习浪费了很多课时,因此,结合三本高校教学目标,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的规划与控制为主线来设置内容,作为重点讲解内容,避免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太多的重叠,另外,这些课程最好由一个教师讲授,这样便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2.分专业进行重点教学

例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之外和财务分析能力之外,更多地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其将来参加国家级中级会计师的考试打好基础,所以在知识点的讲授上要更深、更细,要增加各章习题课的课时数,课外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习题课讲解可以借用会计师考试的真题作例题解析,重点习题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解答过程,教师作为范例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财务分析、决策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营运管理的能力。可以采用分班级学习小组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习如何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 贯彻先进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既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革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方式最终目的应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财思维后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急迫解决三本院校中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教师若只是简单地放映幻灯片,单向的灌输知识,没有结合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形体语言进行生动的讲解,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散漫,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同时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形体语言等,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这一节中关于“年金计算公式”推导的讲解,若直接将公式和结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不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只会死记硬背结论,机械地套用公式,在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应先以“黑板板书”的形式将不同年金现值和终值计算的推导过程、变形过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演示出来,让学生有个理解、吸收的过程之后,再将讲解的内容的总难点归纳成结论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强化理解记忆和整理笔记。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现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应用,来提高三本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在学习“财务管理目标,不同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区别”时,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先成立班级学习小组,不同小组分别扮演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生产部门等组织机构,承担不同部门的角色,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仿真业务处理和决策,体会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对公司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在讲解“货币时间价值”时可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法”,比如提问“现在的1块钱和一年后的1块钱,哪个价值大?为什么?”在讲解收益管理时可提问“企业每年的经营目标是怎样制定的?要预测当年利润情况可通过几种方法实现?”启发提问能使“问题锁链,一环扣一环”,设置教学台阶,使枯燥的公式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充满趣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联想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在“财务分析”一章中,可列出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让同学们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结合企业当时的经营业务分析导致该种财务状况的原因;对于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提出改善意见。或者要求小组人员分工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资源选定一个研究对象,搜寻并汇总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大家在一起协商提炼、整理成该对象的财务分析报告,最终必须形成书面材料,同时制作必要的课件。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针对所选的研究对象在课堂上阐述其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最后,在小组间相互点评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财务分析思路、选用的方法恰当与否、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作出评价。

(三) 改革成绩形成机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体现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现行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可加大案例分析的权重,实现综合型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考核成绩可由平时成绩、案例教学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

结合三本高校该课程学生的学习现状,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可试行采取半开卷形式:半开卷考试采用“一页开卷”的考核形式,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由学校统一加盖公章的预备专用纸,在这张纸上可以书写课程相关的学习与复习内容,考试时仅供学生自己参考。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学生夹带抄袭,严肃考风,降低应试考试难度,案例分析部分分值权重的加大可使使学生高度重视每次的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以达到本科教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之,提高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无止境的探索实践过程。财务管理教学应首先协调好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分专业进行教学重难点定位,其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与方式,尤其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改革成绩形成机制,加重案例分析的权重,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素质性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级教师教研项目《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案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Y03)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依据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探讨,财务与金融2010(1)58-61

【2】杜俊娟,张克宏.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课教学革新探讨,中国集体经济·教学园地,2008(5)

第10篇

财务组织再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财务组织战略职能角色转型能够获得成功,建立一个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A公司财务组织需要在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再造领导团队、持续优化关键流程、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学习型财务组织和运用BSC推动组织绩效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一)建立组织再造项目团队A公司财务组织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组建再造项目团队,即聘请外部优秀咨询管理公司与企业的内部财务组织成员共同组建的方式,目的是保证组织再造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同时在再造的过程中帮助组织发掘和培养各类型人才。

组织再造团队中各个成员角色的主要职责:(1)指导委员会负责整体项目的开展,调配项目所需资源,解决项目意外问题;(2)项目总监负责协调双方的高层人员,解决项目意外问题;(3)质量监督人负责监督项目质量;(4)行业实践专家负责提供先进的行业及财务再造经验;(5)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进程,组织项目的实施,解决现场问题;(6)项目组成员负责某项具体的业务,及时反映工作进展,保持双方的沟通协调。

为了确保组织再造项目能够持续成功地开展,A公司财务组织在项目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促成项目团队形成合力:(1)重塑管理者,实现从组织管理者到再造领导者的角色转换。再造领导者通过进行自我诊断,分析自身不足并着手改善,明确自身职责,在员工中树立威信,通过注重对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作用,建立和谐关系。(2)培养团队成员对组织再造的使命感。项目组通过帮助成员激发热情和责任感,把适当的人选吸收到再造领导小组中;营造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氛围;在再造过程中对项目组成员和相关业务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并且通过知识传递的方法让更多的员工分享财务知识与经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3)注重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再造领导通过搭建鼓励创新的平台,培养团队成员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再造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开展不断引入人才和推出人才,实现再造的良性循环。(4)重视沟通,全员参与。由上而下的指导和自下而上的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再造的前提和基础。项目组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沟通渠道如再造项目动员大会、阶段项目日常沟通会议、项目成果论证会议等,在适当的时候向员工传达适当的信息,同时征求意见和反馈,让各个层级的人员都积极参与组织再造项目。

(二)持续优化关键流程 流程是企业这个有机体的“血液输送”系统, 流程导向是实现企业整体优化的必经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战略对财务组织的要求和对再造前财务组织存在问题的研究,确定了A公司财务组织六大关键流程改进方向,包括交易报告处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和投资管理。

优化该六大关键流程不仅能够改善财务管理的效果,更能够帮助公司改进整体绩效,创造企业价值:(1)推动建立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通过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再造,增加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协同,帮助实现公司战略目标。(2)强化集团管控。通过集团层面的政策、数据、流程的统一,为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基础,强化集团管控职能。(3)提升成本优势。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每个岗位之间的接口更为标准,流程运转过程更加高效和透明,提高数据准确性,提升流程效率。(4)提升应变能力。当新客户或新业务进入时,通过流程管理可以在对客户或者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迅速选择现有的业务单元,组合成一种新的服务流程,以此更快更好地响应变化需求。

(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结合企业战略来设计预算。预算编制以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公司在各具体方面的基本策略为编制原则,以良好的组织架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完善的工作流程为基础。(2)设计分配资源的程序以促进跨部门协作。财务组织的经理们由于具备财务分析背景而可以在设计资源分配程序中起领导作用,这样他们可以确保复杂的程序在整个公司内使用,由此加强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配合。(3)协调与绩效考评的关系。单纯实现企业预算目标并不一定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预算的执行情况应通过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的最优化为目标。(4)结合成本控制。精确的成本信息是预算的基础,大量精确的容易获得的成本信息将大大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制订的速度。(5)设计有弹性的预算。设计有弹性的预算,并及时对差异进行分析调整,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对市场的变动作出迅速的反应。

为了促进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的建立,同时达到财务组织对公司业务进行整体管控的目的,A公司财务组织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者需要从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出发,构建全面预算体系:(1)预算组织与人员方面: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协调和支撑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负责保证预算一致性、流程的效率和效果等。(2)预算流程方面:梳理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搭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增加经营滚动预测的环节。经营滚动预测流程由管理会议推动,通过具体的产品会议、需求会议和供应链会议将各部门联合起来,并通过财务分析和评价使各个部门对公司的经营目标和计划有统一的认识。(3)预算工具方面:开发SAP系统功能,运用系统支持预算的汇总,预测和实际完成的比较分析,建立健全的支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管理工具。(4)预算考核方面:围绕公司目标建立全面预算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应更加关注部门对公司整体层面战略实现的支持度,围绕当年经营计划的完成而设定相应的指标,建立全员有责的考核体系。(5)财务组织的作用方面:明确增加财务组织的目标差异分析流程,财务组织应结合关键绩效指标,根据重要性原则和对战略实现的影响程度查找业务层面上的根本原因,跟进业务部门的改进措施。

(四)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型组织形式,为总部、业务单元、客户、供应商和员工等提供会计处理和信息服务,使财务组织能够高效运营,实现向服务支持型战略职能角色的转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的在于:(1)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分散在不同分(子)公司的共同业务提取出来,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有效地解决了分散式财务管理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有助于企业集团更快建立新业务。(2)降低财务运营成本。这方面的效益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目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通过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和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显著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和核算流程,实时生成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 并通过网络为各分(子)公司和集团总部管理者对经营业务的实时监控提供支持。 (4)提升财务决策支持能力。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关注分析和决策支持职能。

在对A公司目前的规模和后续发展速度的分析之后,笔者认为A公司具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初步条件,可以借助集团公司实施SAP项目的时机,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梳理内部各项管理流程并将作为支持流程的会计核算进行标准化和集中化管理,最终形成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的流程再造应遵循六个原则,即财务数据业务化、数据全程共享、财务流程标准化、财务流程模块化、集成财务信息系统、将基础业务与财务分析分离。

(五)构建学习型组织 《长寿公司》作者德赫斯指出:“学习和获取知识是管理活动的核心,未来公司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杰克・韦尔奇亦强调:“组织学习的能力,以及组织变学习为行动的速度,将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建立学习型财务组织,可以促进组织价值的提升和推动财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组织再造的成功实现。构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需要:(1)营造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财务文化。以价值为中心的文化是高绩效企业财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以价值为核心的公司里,决策、流程及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即实现价值、保持整体收益率。(2)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财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可以通过能力需求模型来进行评估,并且引入差距分析,建立完善的培训、激励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来指导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3)建立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员工的绩效目标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公司BSC和部门BSC分解设计,强调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作,以及鼓励员工进行知识的更新;通过对员工进行辅导帮助员工达成绩效,促进财务组织战略职能角色的转型。(4)重视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把组织中的知识通过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应用与创新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通过管理及技术手段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提升组织核心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六)运用BSC持续提升财务组织再造业绩 本文围绕财务效率和财务有效性两个战略主题来设计财务组织BSC相关维度的关键成功要素、目标和衡量指标。BSC的每个维度还要根据管理需要由年度分解到月度,实行月度分解跟踪,通过有效的分解机制可以保证战略的纵向一致性和横向的协同,提升财务组织再造业绩。在财务维度方面,以企业的经营业绩作为财务组织的业绩考核的一部分,体现财务作为业务合作伙伴的影响力与专业性。在客户维度方面,以公司的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作为财务组织的客户,建立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提高对内外客户的服务水平。在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方面,作为业务流程的重要控制角色,体现财务组织对流程的参与度与引导效果,并以专业身份参与流程制定,提高对业务效率和风险的管控程度。在学习与成长维度方面,注重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学习型财务组织为组织再造的持续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再造后的财务组织通过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跟踪反馈,总结经验,分析差距来提升个人、部门和公司的绩效水平,实现了组织架构与企业战略间的管理协同。

五、A公司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再造效果分析

财务组织再造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怎样将这种艺术具体化,实现组织再造各阶段的成功,促进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是对再造项目组领导团队的巨大考验。A公司财务组织通过一年(2009年3月~2010年2月)来的努力,在公司高层的鼎立支持和业务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成果,这极大地鼓舞了财务组织的各层级人员。

财务组织通过战略职能角色定位、组织架构重构、关键流程梳理和SAP大型信息的成功实施,将原来占财务组织总体工作时间85%的交易处理职能活动初步压缩到了50%,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的三大战略职能角色逐渐变得清晰,财务组织逐步成为业务部门卓越的业务伙伴,组织结构与公司战略的契合度不断得到增强。依据BSC的四个维度分析,财务组织再造取得的阶段性效果主要表现为:

(一)财务指标方面 (1)2009年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困难和行业遭遇低谷的时期,公司成功超越百亿目标;销售收入年度增长率36%,远远超过年均13%的行业增长水平。(2)主要品类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根据第三方的统计结果,2009年A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品牌占有率为38.3%,继续稳居行业第一的排名。(3)2009年集团合并报表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3%,较去年同期增长40%,剔除行业原材料降低幅度大等因素,仍远远超过行业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的水平。(4)财务组织的2009年的年度部门费用控制率为91.6%,低于去年同期98.9%的控制水平。(5)截至2010年2月,通过供应链财务的专业分析,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改进建议,直接降低采购成本605万元。(6)截至2010年2月,通过与银行的谈判,采用集中收付和包月服务的功能,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节省147万元。

(二)客户指标方面(1)截至2010年2月,实现了每月在12日前向集团董事会提交合并财务报告的目标,较去年同期缩短了5天; (2)截至2010年2月, 实现了每月向包括销售中心、 市场品牌中心和供应链运营中心等业务部门提供业务分析报告的目标,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定期为业务部门提供业绩回顾分析报告;(3)截至2010年2月, 财务组织向业务部门递交了12份业务发展建议, 被业务采纳的有10份;(4)截至2010年2月,通过人力资源部专项满意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有87%的非财务人员被访者认为财务组织对所在业务部门的发展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持作用。

(三)内部流程方面 (1)2009年12月SAP软件成功上线运行,提前完成ERP项目的一期建设工作,创造了行业内从立项到成功上线运营的最快记录,同时系统的运营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财务组织通过与SAP项目组的合作,完成了包括FI模块和CO模块在内的 54个SAP财务流程,大大提升财务报表的及时准确程度和内部管理表的适用性。(2)截至2010年2月,财务组织成功梳理了包括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在内的六大关键流程,促进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成功对接,有效地提升了财务组织在驱动业务增值的职能角色。(3)通过在内部流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财务组织获得了集团公司2009年度优秀组织协同奖,取得了集团公司高层和业务部门的认可。(4)财务组织作为领导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2009年和2010年集团公司各部门激励方案共30个,大大提升了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集团公司的年度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也提高了财务组织在集团管理层中的领导地位。

(四)学习与成长方面 (1)通过建立再造沟通机制,加强对财务组织内各个层级人员的沟通,截至2010年2月,由于组织再造引起的员工流失人数为零;减少了再造的障碍。(2)通过建立员工能力模型和人才培养规划,将财务人员分为管理类和专家类,建立了清晰的财务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提高了员工对企业及财务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由于组织再造新增的分析管理岗位有75%是通过内部竞聘的方式提拔补充,增加了员工对组织未来的信心。(3)利用组织再造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截至2010年2月,再造项目组主导培训的大小培训课程达52次,覆盖到财务组织的各个层级,大大提升了财务人员的各项能力。(4)建立了会计核算处理知识平台和税务管理知识平台,将组织内知识共享固化到公司内部信息平台,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六、结论

A公司财务组织通过持续优化内部流程、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和运用BSC提升再造绩效,实现了快速高效的财务运营,与业务部门建立了增值型伙伴关系,三大战略职能角色有了积极的突破,逐渐清晰化和体系化,财务组织四个维度的指标表现优异。财务组织再造取得成功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集团高层领导的支持 对公司来说,创造一个战略中心型组织,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流程和工具。大量经验表明,转型需要取得集团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组织再造成功的前提。在此次财务组织再造的过程中,A公司集团领导能够在关键问题上从集团全局角度出发给予方向性指引,为组织再造取得成功提供了保障。

(二)清晰有效的授权体系A公司管理层通过授权清除那些影响人们根据组织既定的愿景采取行动的障碍。集团对财务部门、总部财务对下属各级财务授予适度的权利,并通过有效的控制体系监控权利的运用和被授权者的行为,由此增强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效地控制了组织再造风险,同时也激励了员工。

(三)有效的沟通与宣传A公司财务组织再造项目团队通过对财务管理转型进行宣讲,在适当的时间向各级利益相关人员传递适当的信息,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取得了各级人员对组织再造工程的理解与支持。

(四)树立客户导向的思想 成功推动财务组织再造,单靠高层的推动、强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客户导向的思想。A公司财务组织再造项目团队通过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为其创造价值,让业务部门从财务组织再造中获得收益,实现了财务组织与其他部门的组织协同。

(五)高效的组织再造项目领导团队 财务组织要主动迎接组织再造,需要完善财务人员的能力结构。A公司财务组织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了财务人员整体素质,鼓励发展创造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以满足持续再造的需要。

(六)专业的再造业绩考核A公司围绕财务效率和财务有效性两个战略主题来设计财务组织BSC相关维度的关键成功要素、目标和衡量指标。并通过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跟踪反馈,提升个人、部门和公司的绩效水平, 实现了组织架构与企业战略间的协同。

A公司财务组织再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证明,通过运用BSC构建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可以提升财务组织与公司战略的契合度,实现财务组织职能角色的成功转型。A公司财务组织再造经验,也为处于成长期力求财务组织成功转型的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710320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07BJY022)、2008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籍教师重点项目《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合作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经验》(项目号:外[2007]5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杜胜利:《构建CFO管理模型及其价值管理系统框架》,《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2]汤谷良、林长泉:《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会计研究》2003年第12期。

[3]王翔、李东、项保华:《基于战略地图和BSC的企业整合型战略控制系统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第2期。

[4]姜虹:《基于价值的管理与财务职能的转变》,《商业研究》2004年第1期。

[5]管亚梅:《基于价值链管理理念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路》,《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

[6]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7]刘俊勇、孙薇译:《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罗伯特.S.卡普兰,大卫.P.诺顿,周大勇译:《战略中心型组织――如何利用BSC使企业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繁荣》,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9]博意门咨询公司译:《组织协同:运用BSC创造企业合力》,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0]玛格丽特.梅,郑志刚译,林德忠审校:《财务职能转变与公司增值》,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1]Robert S. Kaplan ,Davi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

[12]Robert S. Kaplan ,David P. Norton. 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

第11篇

我校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1、应用型(Adaptability)。立足学校工科背景,要求会计学专业学生具备工程理念,不仅要精于会计实务,而且要精通外语,要熟悉国际惯例。毕业生经过一段不长的实践,能胜任各种行业和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能满足各种行业和企业单位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2、适应型(Applicability)。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会计实践,学生就很难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就难以胜任会计工作。会计应用型人才强调“知行合一,双核协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3、高级型(Advanced)。着力打造“卓越会计师”人才所需的“自然人身心素质”、“社会人综合素质”、“职业人道德素质”、“会计人专业素质”和“职场人可持续发展素质”五个方面素质有机地加以融合,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4、个性化(Persionality)。立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很快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学会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新的问题。具备了上述专业功底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自然就有了将来成为会计职业界的高素质人才的潜质。在四年本科教育中针对每个同学不同兴趣爱好提供三个可选择的专业方向,为学生塑造自我、发展个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培养的毕业生既能潜心从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又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为将自身打造成卓越会计师有意识地努力和准备,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直至到达金字塔塔尖,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佼佼者。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打造卓越会计师

(一)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和丰富会计学专业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参加各类能够应用到会计学专业知识的各类竞赛,如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全国、省、市举办的挑战杯竞赛(该竞赛要求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大学生创业(ERP模拟)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该竞赛要求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全国商科财务管理技能竞赛、宁波市教育局理财规划大赛等竞赛。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竞赛为个性、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二)在校内开展《寻找明日“CFO”———财务案例分析大赛》,大赛聘请企业评委,为学校与用人单位搭建一个零距离有效接触平台“寻找明日CFO———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通过有效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下探讨相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并在评审团前汇报演示,通过大赛的竞争形式构建一个检验会计学专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平台,公平地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有效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搭建一个用人单位与高校零距离交流接触的平台,通过大赛平台建立教师与企业财务人员、教师与学生、企业财务人员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渠道。竞赛评委由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部分教师和与学院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宁波市知名企业的高级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担任。比赛内容包括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下探讨相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并在评审团前汇报演示。比赛分为初赛及总决赛共两轮选拔,比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将可以直接获得下半年10月份的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大赛参赛资格同时获得合作企业实习机会。我校自己举办的该竞赛为在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和与企业深入接触的机会,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做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为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我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素质的机会,打响宁波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品牌。通过这个比赛将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务,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财务总监的位置上切身地去感受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向评委展示:团队合作能力;陈述、表达观点能力及应变能力;多角度观察问题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创新实践专题”专业必修课,同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了让所有会计学专业学生了解不同的学科竞赛及其特点,我们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创新实践专题”专业必修课,要求所有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学习,课程学分1.5学分,分两学期连续进行,每位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两个学科竞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任务。通过“创新实践专题”课程,我们安排相应的竞赛辅导老师、企业专家给学生们介绍适合会计学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项目内容、特点,并且针对不同的竞赛项目开展辅导。针对各类竞赛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竞赛仿真企业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部分专业课中展开不同形式的课程教学改革:1、应用任务驱动法,在完成任务情境中主动学习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以任务为导向,按“讲”来制作教师教案。管理会计课程“每一讲”都根据该讲的重点和难点事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在预习中思考问题,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点津的每一讲还设计有课后思考、课后积累。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由原有的被动接受的认知方式向主动发现的认知方式转变。在财务分析课程中带着分析任务阅读公司年报,带着写作任务查阅参考文献。2、探索“合作性学习”模式,保障案例教学效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积极寻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尝试通过合作性学习方式保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性学习”方式将有效保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过程组织中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合理确定分组原则与分工操作规程;明确教师职责;设置详细的考核与评价方案,发挥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积极性,使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百折不挠、宽容大度、团结合作、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增强自信与团队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这是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探索的方向。3、引入“CDIO”模式,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财务分析课程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一是设计两个具体教学目标:会写财务分析报告,会制作分析图表;二是组织学习小组,案例学习。每两人一组,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三是安排每组练习写10篇不同专题的财务分析报告;四是报告上墙展示,学生互相观摩评价;五是课堂和课后讨论;六是做好课程总结。教学改革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同学们普遍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讲课有启发性,有深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很实用,学到了他们想要了解的知识。4、改革成绩评定方法,重视过程考核与个性展示授课教师借鉴美国大学对学生成绩评定的科学方式,打破传统的学生成绩分为平时30%或40%,期末70%-60%,大胆在《FundamentalAccounting》双语课程中引入5个20%,即学生成绩由4次平时测试和1次课堂讨论成绩组成,由于大胆改革成绩评定方法,重视过程考核与个性展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双语课的学习兴趣。5、邀请“财务总监”进课堂,搭建理论与实际零距离平台聘请多位企业财务总监为学院特聘教授,我们开设的管理咨询课程、会计专题等课程都请企业财务总监就企业实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拟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思考、宁波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与计分标准、企业内控流程测试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学习,使我们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实务很好的对接,同时,通过与企业财务总监的直接接触可更清楚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需求,可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四)积极尝试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开拓学生视野为了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我校与法国鲁昂商学院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我们邀请法国鲁昂商学院MBA学生与会计学专业学生一起到宁波民营企业进行共同调研,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法国鲁昂商学院培养的MBA学生强调国际化,要求所有MBA学生经过1年学习后,要分别到3个法国以外的国家深入到当地企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针对当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我校经管学院会计学专业通过选拔选出多名拥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较好的学生参与到2011年5月9日-5月13日的中法学生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本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总共分成7个小组,其中两个小组是由5名法国学生、2名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1名我校曾经到过法国鲁昂商学院参与他们商学院毕业论文答辩的老师,组成团队一起深入到企业4天参观企业的生产线、职能管理部门、库房等企业现场并且与企业代表进行充分接触、沟通,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该项活动由于具有创新性,我省知名媒体“钱江晚报”5月12日第三版以“宁波本土企业首迎洋实习生”为题进行了全面报道,引起较好反响。通过中法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开拓了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视野,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与外国学生的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从外国学生身上学到了快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面企业高层管理者,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深入交流使得我们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五)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会计学专业知识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作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有必要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索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学生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课堂中的理论教学起着促进作用。为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计学专业教师积极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倡导学生自学、教师精讲,鼓励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善于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补充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和最新动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把尚待钻研探讨的问题指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教学中,揭示会计学理论认识的发展过程,追踪会计学学科领域学者研究的思路,继承和发扬学者们的研究精神,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和工作方法,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会计学专业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方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会计学专业多位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会计学专业知识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另一方面,会计学专业学生通过专业教师指导积极参与专门为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而设立的浙江省新苗计划、宁波市“杰杰”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通过引导、支持学生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我校会计学专业通过学科竞赛平台,在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人才培养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特色,验证“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同时不断地完善、我们的培养计划、推进会计学专业教学、科研改革,发挥我校会计专业作为宁波市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领头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会计专业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作者:姚丽琼朱清涟工作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会计估计

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企业通过对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转情况等做出判断,提出管理建议的管理活动。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有利于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合理的进行建议和改进,以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反映内容不全面

在资产的反映方面,由于会计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还只能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较准确计量的资产,有的经济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价值、企业文化资源等尽管符合资产的基本定义,但由于无法用货币准确计量,一直没有纳入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另外,由于我国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要求,一般对于或有负债也不得进行反映。

2.提供的数据不精确

由于会计核算中存在大量的会计估计,即对企业经营中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出的判断。比如对于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属于会计估计,虽然会计准则对于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做出了规定,但是在具体的会计业务中会计人员如何判断该项资产已经达到减值准备的条件,计提多少金额的减值准备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空间,这样的人为判断多少会有误差,造成提供的数据有时没有准确的反映实际的发生情况,更难以达到精确的标准。

3.披露的大部分是事后信息

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中,财务报表大多是反映会计业务发生后的信息,预测性的信息很少见,这其实并不符合会计核算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核算的要求;但由于目前的会计技术有限,提供不了实时财务报表,也不能做准确的事前预算,所以财务报表中所做的依然主要是事后核算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者由于各自的立场、经验、素质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份财务报告也完全有可能得出不同的分析结论。通常债权人分析财务报告,主要是考虑自己的债权能安全收回,因此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求比较高,主张企业采取保守的经营方式。而投资者由于能享受利润分红,一般最为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倾向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多元化经营、从事投资性业务,对于偿债能力则容易考虑不足。另外,没有一定经验和素质的财务报表分析者往往缺乏会计专业知识,形成的分析报告专业性不强;或是主要重视财务信息的分析,对于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分析则分析的很少,导致形成的分析观点不够全面、客观。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比如因素分析法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但这种方法计算较复杂,而且几乎只能用于内部成本费用的分析,适用范围很窄。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所有的分析目的和要求。

三、改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财务报表分析活动

1.财务报表分析活动还需要不断改进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认识和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水平及经营趋势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局限性的存在,即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仍然有可能得出并不太正确的结论,尤其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未来的经营趋势未必正确。因此,企业应该在不断的改进新财务报表分析活动。

2.财务报表分析活动的目的是进行管理建议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会计工作,会计本身是一种管理工具,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活动应该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绝不能仅仅就报表论报表,而是应该着重于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建议,提出改进意见。如果在分析结论中没有对企业进行管理建议,也就等于没有达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这需要会计人员转变观念,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学习和利用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水平。

(二)综合利用各类资料

1.尽可能多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财务报表分析程序中的关键性环节,将关系到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和成败。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报表所进行的分析,但绝不仅仅是只针对财务报表所做的分析,其分析资料应该还包括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一切资料,比如审计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市场和行业信息等。它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帮助报表分析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正确的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趋势。

2.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

在众多的分析资料中,需要尽可能搜集各类资料,但也需要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挑选、整理。首先,要确定分析目的才能得知哪些是主要分析资料,哪些是次要分析资料。一般来说从财务报表分析活动本身的涵义出发,应该还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主要资料,而以其他资料为辅资料的。但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对这些分析的报表资料予以明确,比如如果是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则最好选用连续的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要资料。如果分析的目的是进行长期的趋势分析,则应该以3年或5年以上的年度财务报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而如果是考虑对对目前的经营状况作短期的经营变化分析,则应该以近期每个月的月度财务报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其次,应该按照资料来源的渠道,对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哪些资料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资料,是否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哪些资料是企业以外的机构、个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做的分析,其形成的结论是否具有参考价值,这些都应该在整理过程中加以区别。按照资料来源的渠道对资料合理的分类、挑选、整理将极大的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

(三)结合多种分析方式

1.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是指对企业一定时期全部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的财务分析,这种分析方式几乎包括了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的方方面面,耗时多、工作量大,但内容全面、综合性强。而专题分析是指企业主要针对经营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专项分析,这种分析往往根据企业的临时需要决定,虽然涉及面小,但有极强的针对性、效果突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活动既需要有综合分析,也需要有专题分析,这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以应对企业的各种情况。全面分析是专题分析的基础,而专题分析则是全面分析的深入和补充。

2.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

定期分析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一般是安排在会计期末,最常见的是在年末进行报表分析。不定期分析是企业根据临时需要在非规定时间开展的报表分析,不定期分析主要是在企业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出现问题时进行的。企业的报表分析在时间上应该把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结合起来,定期的报表分析由于时间固定,便于企业组织人员和力量,故可以进行综合分析;而不定期的报表分析需要临时开展,时间仓促,适宜进行专题分析。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的结合可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时间安排上更灵活。

作者:肖利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月.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5(2).

[2]湛江.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局限性[J].区域金融研究,2015(11).

[3]胡文集.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