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气助理工程师工作

电气助理工程师工作

时间:2023-02-16 18:36:58

电气助理工程师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制图;AUTOCAD绘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29-02

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而言,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将学生打造成为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电气及工程制图为技术基础课程,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制图基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中,任何机床、化工设备、电子产品及各种仪器仪表的制造,都需要进行设计,画出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工程图纸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工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基于中职校学生基础薄弱,有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笔者确定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知识点分解,重新组合教学模块,共分制图基础、识读与绘制轴承座图样、定位开关装配图、照明电路、电机正转电气工程图五个模块内容。在五个模块化教学中,将AUTOCAD作为工具软件学习,贯穿始终,加强徒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电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机械设备,设计安装电气控制柜。控制面板时,电气专业学生要能绘制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接线图、明细表制作等,要了解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同时也要了解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对机械电气协同设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电气符号、电气控制线路等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因此电气制图部分作为学习重点,重点讲解照明电路的识图与绘图、电机正转控制的原理图及接线图的识图与绘图。画法方面重点讲投影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及组合体的投影,标准件、常用件作一般了解。通过学习定位开关装配图,具备识读简单装配图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

电气及工程制图包括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两部分内容,对任课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因为电气及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大多由机械背景的专业教师或电气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承担,前者擅长机械方面的二维、三维绘图,后者擅长电气原理图、布置图、接线图等基础识图制图能力。现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时刻充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对画法几何、机械制图、电气制图、AUTOCAD操作、三维软件操作、徒手绘图、多媒体教学等几方面均擅长,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教学。

三、应用多样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为任课教师带来了便利,教师在讲解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电气控制柜等内容时,适当运用幻灯片展示三维图,帮助学生理解。训练学生读图能力时用幻灯片展示,便于扩展教学容量。

(二)AUTOCAD软件二维教学

AUTOCAD能够完成电气工程绘图的大多数任务,将电气元件定义成模块,建立图库后,避免重复绘图,提高绘图效率。在教学中通过AUTOCAD绘图来帮助学生攻克制图难关,同时将案例引入AUTOCAD学习中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照明电路”和“电机正转电气工程图”两个模块时,通过绘制家用配电板元件布局图和家用照明电路两部分内容,使学生能用AUTOCAD简单的画图,并将国家标准有关内容穿插在软件中学习。在掌握一定的技能后,绘制电机正转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电机正转控制接线图等图形,并配上国家标准的图框和标题栏,以展示学生习果。

(三)三维软件辅助教学

利用三维制图特点,形象直观,更有利于辅助教学,在学生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锻炼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一切涉及工程领域的人才提供图形思考与应用的理论及方法。

以利用Inventor三维软件辅助教学为例,在讲解组合体视图时,给学生演示立体模型,可以各个方向翻转、剖切,学生可以更好的观察外部及内部结构,并可以生成工程图实现图物对照。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的多样教学手段,作业项目上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不一样的兴趣点,布置不一样的作业。例如:在综合项目练习上,学生可自行确定机械设备,3~5人一组,绘制控制电气原理图、控制柜、接线图,使学生感受到从电气原理图到电气控制柜效果图甚至加工图这样整套流程。

综上所述,中职电气及工程制图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特点,不断改进及优化。教师应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现代工程技术的方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第2篇

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 本人XXXX年七月毕业于XXX市职业中学,于同年10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2余年,一直从事电气安装工作。1992年10月经人介绍进入XXX市电气安装工程处(供电局下属单位,后为XXX市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从事现场电气安装工作。1993年9月由于公司需加强技术科技术力量及工程概预算人员,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让我进入公司技术科从事工程施工技术负责管理及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工作中,我工作认真、负责,劳动积极,并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同时认真学习电气专业知识,熟悉国家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结合实践,所以由我负责的工程均能以一次性合格,通过验收部分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工作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于1995年9月份取得电气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 1996年6月,XXX市电气安装有限公司成立,当时需要大量的电气安装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及概预算人员,我调入该公司工作并担任技术科科长,从事工程技术负责及工程预决算工作。于1999年12月份通过职称评审,取得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资格。在职期间我认真工作,同时参加有关专业知识及大专学历学习,于20xx年7月份取得XX大学大专学历。现取得助理工程师至今已有4年,在这4年中,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下使本人自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的工作总结: 自从本人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承担过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决算工作,同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把关。如XX菜市场17#楼,XX新村4#楼,XX厂A、B、C幢, XX小区A1、A2、A3、A4幢、XXXX改建工程XX花苑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各工种的配合工作。使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20xx年2月,XXX市XX菜市场开工,由我担任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员。该工程一层为菜市场,二至七层为商住楼。建筑面积较大,工艺较复杂,且时间较紧。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认真、仔细的查阅施工图,发现问题及时在施工图会审时提出,同时提出建议方案,得到设计人员的认可,并以最快的速度编制好工程预算,按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规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把握好每一道工序,做好上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同时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工作,与总包单位及其他各施工单位配合工作,使该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得到业主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产值175.6万元,上缴税收14.3万元,创利润21万元。

20xx年11月,我担任XX团组7号楼电气施工技术负责人,从事现场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外省设计,可能由于该设计院不了解XXX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施工图纸的平面电气布置不合理,并且进户干线的电线截面偏小,针对该工程设计问题及结合XXX实际情况,在施工图纸会审会议上,我提出调整电气平面布置及电线截面面积增大一级的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及设计人员核算,一致认为我提出的方案比较合理。进场施工之前,认真做好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及施工人员安排,做好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施工规范及优良标准施工。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做道勤检查,不错过任何一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工程在竣工验收时一次性通过,被评为安装优良工程,得到业主、监理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造价66.5万元,上缴税收5.93万元,创利润13万元。

20xx年由我担任技术负责人的工程由:XX花苑EH2,ES1及XX花苑B标段等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工作。

自从我担任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负责技术工作以来,坚持不断的学习有关规范及专业知识,总结经验,由较强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经验,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电气安装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工作期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同行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保持勤学苦练、再接再厉、积极进取,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的专业职称工作总结,特此申请工程师任职资格,望评审专家们给予通过,为感!

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本人于2xxx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机电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从20xx年4月开始,到xxxxxx公司实习,毕业后也一直在这公司工作,至今已有十一年了,期间一直从事电气方面的工作。在这十一年多的工作中,自己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政治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关心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公司,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方面,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喜欢上电气方面的工作,工作态度端正,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始有终,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方面,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发现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开始的电工实习生,知之甚少;到一名普通电工,再到后来的电工班长,我参与了公司建设大小工程施工,完成了数百项电气工程安装、调试、系统启动和维护等工作,个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0xx年,我在公司任维修安装电工。时公司新厂房正在兴建当中,公司是用电大户,由两路10KV电网输送供电,电力系统是整个公司运转的动力,所以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保证。如何合理分配负荷,使电压变化速率控在允许范围内,是供电系统重中之重。在供电系统建设期间,我参与了发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地网建设、照明系统、机台安装与调试等实际工作,让我真正对电气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初步具备了独立地组织和实施并最终完成施工的能力,为日后的工厂供电维护奠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也逐渐地独立地主持公司一些大型设备的调试工作。在公司的圆盘拉伸机技术改造中,我主持了整个工程调试工作。圆盘拉伸机是我公司铜管生产的关键设备,装机容量达200KW。分别由主圆盘拉伸转动和放卷转动及收卷转动三个直流电机控制,要求速度比例匹配,否则会造成断管,影响生产。该机涉及PLC控制、变频器控制、电机电力拖动技术、液压气动控制等等,要求调试人员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能力。其中控制直流电机运行由欧陆科技公司590系列全数字直流调速控制,要求调试人员对该调速器有充分认识。由于本人对该调速器各种参数和组态非常熟悉,在调试当中坚持了严谨、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调试工作顺利完成,获得公司上下一致好评,个人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

工作以来,我也积极参与各种大小的设备电气改造,和一些非标电气设计工作。在技术管理中,协同公司电气工程师主管组织编制了多项工程设计及技术方案,参与施工调试,使工作有序地进行。在公司自主开发的铜蚊香盘管生产线项目设计制造和建设中,我主要负责全部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在工程师的设计过程中也提出很多积极的技术建议,项目最终获得2xxx年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公司铜管直拉机改造中独立完成电气设计并负责实施,最终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获得年度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公司的合理化建设中,我提出并实施的2#、3#连拉机15KW电机合理使用合理化建议,帮助公司节约用电成本,并获得公司2xxx年度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同时也获得2xxx狮山镇节能减排劳动竞赛优秀合理化建议优胜奖。通过各种技术改造,我逐渐熟悉并掌握多种控制技术运用,如变频技术、PLC程序设计、人机界面技术、交直流调速、步进伺服系统控制、电磁干扰、编制调试方案等,个人专业综合能力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第3篇

关键词:就业市场;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改革

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职院校的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中职院校在整体规模以及设施的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为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综合性能力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各方面技能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为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电气专业的人才是时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在各个中职院校中,需要培养出能够有效应用电气控制技能,保证电气得到顺利运行的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他们需要考取相应的证书,表明能够在社会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电气方面的专业人才是比较稳紧缺的,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看重,他们没有过多的机会可以进行实践,所以在动手能力方面是一个弱势,如果步入社会,很多学生都从事的是与自己所学的电气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对实践具有深刻正确的认识,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

在当前的电气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电气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在对知识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应该始终贯穿这一目标,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更好的实现现代化建设。

2.1 进行校本教材的研修,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

受到学生整体水平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接受以及掌握知识的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应该对教学课本进行改革,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抓重点,抓主体,对学生开展实用性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这样学生的能动性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得以实现。对教材进行编写,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保证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也是在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提倡的一种方法,中职院校应该注意这一点,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发挥。

2.2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动性的认知,所以学生对于就业这个概念并不熟悉,所以在校期间就会无形浪费大量的时间,等到毕业后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是因为在上学的时候,就没有对就业这个概念加以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改革以后,应该将就业贯穿在学习的始终,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找到目标与方向,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积极的发展学生的能动性,将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充分的挖掘出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不断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章节次序,把知识点按照教学需要整合起来,某个项目就可以涉及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包括某个章节的内容,以最精简的方式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方法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

2.3 根据一体化模式改革课程

课程体系改革关键是用好工作任务分析,也就是要立足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电气实用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和操作,学会典型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各个工作任务对应核心课程:

(1)电工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块。(2)电机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3)机床理论与实践模块。(4)PLC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5)变频器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6)照明电路安装理论与实践模块。(7)单片机技术理与实践模块。

七大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能力结构,要求学生参加“维修电工考证”技术等级的鉴定与考核,使每个学生均能持“双证”毕业。基础理论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自学和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可适时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专业需求,以此增强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4 加强师资建设,造就“双师型”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加快建设具有合格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启动“技师培训工程”,确定定点(企事业单位)培训基地,实施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每年必须有1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

2.5 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应有配套齐全、能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保持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认真安排,严格考核检查,确保学生毕业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技能考核要求。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改革下,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是一个应该抓住的机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盛.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12,5.

第4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信息类;教学应用

教师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要了解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将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学生打造全新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的运用下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于一般教材中的定义领域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agent)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人工智能是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它是哲学、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进行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含义和发展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可以给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保证后续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2016年的世界经济报告中,人工智能被预测为第4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代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角度进行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从而符合各个领域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新要求和新需求。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形成了新的产业核心的发展模式[1]。我国经济结构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独特的技术形式和技术模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发展前景是比较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将多个学科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其中涵盖了计算机学科、语言学科和心理学科,智能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融合了各种尖端的技术,能够将技术能力和技术思维进行有机的结合,模仿人的工作行为和思维,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在实际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机器人的研发,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替代和处理,模仿人类的思维进行日常的工作。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数据系统的开发,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对计算机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分析,在较短时间内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完成整个工作流程[1]。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工作人员纷纷加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开发力度,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果,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计算机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展,并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发挥着独特性的作用和决定性的重要影响的作用。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在当前电气信息专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和创新。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动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完美的融入电气信息领域中,不仅为我国电气信息领域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电气信息领域中的影响是迅速扩大的,人工智能的使用会对电气信息行业的各个环节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仅停留于行业的技术层面,更加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些新的工作思维和发展理念。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工作人员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下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对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及创新,并且还要掌握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新技能,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影响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从侧面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2本刊特稿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24期(总第745期)来说是把双刃剑,给实际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时代下这种影响和变革已经被普遍认可,因此使我国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高校要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及创新,根据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水平和质量,再一次加深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行业的融合力度。相关负责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育重点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人工智能时代和电气信息领域融合的背景,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人工智能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人脑功能进行模拟,具备一定程度的人类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是人类所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也是机器智能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所以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涉及有关语言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的功能。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所形成的热点效应是比较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各行各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而发展,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来说,也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而发展。电气信息类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兴的技术被应用其中,扩展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实力,并且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类专业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渗透。人们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理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再加上云技术和算法技术的普遍化,这又给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相互融合的技术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也即将进入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域中[2]。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要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且还要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特点,树立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方面,要求高校要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融入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高校要正确地理解人工智能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能够朝着生态化和持续性的方向而发展。

三、人工智能给电气信息类专业提供的机遇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所涵盖的技术内容相对来说是较为丰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当前时代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包含着语言识别技术和图像辨认技术,也可以对一些语言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研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当前电气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的发展特点[3]。由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这给学生日常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进行精心的安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辅助手段兼容,并且充分利用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及研究,并且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这一大背景,对原有课程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重新构造了电气信息专业的课程,由于电气信息类的实用性是比较强的,在人工智能的技术下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将语言识别技术和图像辨认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专业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网络化的教学,并且为学生打造智能化的工厂开展虚拟实验室,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进行良好的培育。其次,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传统课程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型和升级。在以往课程教学中,由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学科是相对来说较为丰富的,这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实现课程的有效统一,也无法为学生打造标准化的课程教育体系,在进行个性化和独特性课程教学方面的力度还是不足的,甚至也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进行主要的支撑,这给实际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收集。从而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并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实现快乐学习的效果[4]。在专业教育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性效果,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研究,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情景的构建,通过网络化的教学为学生再现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中,由于原有的教育重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了,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稳定的发展。首先,在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时,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中的运用对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电气信息类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和传统发现模式有所不同,在电气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的要求。相关电气信息类专业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能力,能够面对当前变化多端的人工智能时代,具备新的技术和新的思维,灵活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来说,要对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实现良好的变革。其次,电气信息类专业要着眼于当前国际发展方向和新业务的特征,了解有关业态产品和专业能力方面的内容。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对原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时,要在原有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升级,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设置。当前大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院校还是采用之前偏理论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虽然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假如仍然向学生讲述这些课程的话,也没有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结合,使得学生无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相关负责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型和升级。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师要根据当前电气信息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教育内容进行重新的调整。首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全面地展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技术是推进电气信息专业前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在原有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实施和教学并没有受到相关负责教师的重视,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为学生融入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运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机协作是当前主要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来说,要对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和课程重点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入有关以往课程的教育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扩展,融入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相关的课程。比如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实训活动和实践操作平台,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融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还可以多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所以相关高校要适当的借鉴这一教学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在育人模式中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电气信息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的发展方向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当前电气信息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自身能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创意的人才,并且要求这部分人才能够掌握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电气信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们对电气信息的要求,从而生产出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在育人模式升级中,教师要将专业和特色进行有机的融合,构建新的教育思路,过硬的专业素质才是人才升级的重要基础。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的来源和途径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些繁杂的信息中既有重要的信息也有多余的信息,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专业性的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有效性。

(三)引入任务驱动的实验模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保留原有学习项目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及启发,使学生可以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灵活的解决实际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计以及验证。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引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实现综合性的学习效果。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要融入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要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一些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深入到实践学习中进行方案的设定以及验证,并且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以及讨论。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教学目标来开展日常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对学生的实验方向和实验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性的探索以及学习,并且也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性的教学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从而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相互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课程内容中要围绕着各种企业的实际项目来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现真实的一线工作现场,让学生全面的感受工作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让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和直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以前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是,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或故障时,总是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症状,采用传统处理手法难以对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查找,人工智能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比如发电机的设备故障具有非线性、不确定和复杂性的特征,传统论断方法准确率非常低,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模糊理论和专家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大大提高故障论断的准确率。

第5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专业 教学现状

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业高素质人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初期运用了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但是这一教育模式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由于中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但是由于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非常活跃的思维,为了提高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效率,就需要建立起一套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教学时达到切实可行。

一、电气工程教学现状

据相关研究发现,当今的中职电气自动化教育当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对教学内容很难产生兴趣,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实际的操作过程非常熟悉,但是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却不懂。一些教师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得不够透彻,一旦有学生提出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教师就会哑口无言,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与课堂效率,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

二、相应的改革措施

1.完善教学模式

由于时代的变换,致使学生的思想与从前的思想有所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现今的教学,并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对课堂产生兴趣,并且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LED组装时,为了使学生对组装的步骤更加了解,可以聘用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讲解,也可以将这些人员的讲解过程录制成一个视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果。在讲解“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提前下载好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上播出,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得到更直观的表达。通过反复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主要的是缓解了课时紧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

2.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的高技术行业。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付出更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提高动手能力。要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采用适应当今社会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转变为传输知识的地方,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维修电工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首先,要将安全用电这一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要求女同学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头发扎束好,穿平底胶鞋;男同学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烟火,对工作仪器也要非常热爱,轻拿轻放,保证仪器的完整性。教学的过程是为了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所以,在课堂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国家级别的引导与要求,一些理论知识必须达到国家的级别,实践操作能力更是要满足国家的标准。在整个课堂中,都要为学生渗透出国家级别的思想,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当今的就业现状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为自己的实际学习与掌握知识的能力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知识的引导者与传递者,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与教学质量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一定要充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接触一些现今的教学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运用这些理论,才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程度,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说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使教师能够相互借鉴,掌握教学的精髓,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学校也可以设置教师周例会制度,将所有教师集合起来,对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汇总,也可以邀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对每个教师的看法,这样每个教师在例会中都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气自动化专业还处于不断创新与摸索的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到一起。注重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习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29-02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

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

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

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

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以申报国家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电气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团队建设要依据电气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从团队的框架结构、教育理念、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实施大纲撰写与执行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对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构想和建议。

第7篇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下午好!

我叫XXX,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我在招聘会上了解到我们公司,并通过面试进入到公司任电气设计一职,通过六个月的试用期转为正式员工。

我20xx年7月进入公司,在师傅许林昌的带领下,我逐步了解了电气设计的每个步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熟悉公司电气设计的职责范围及设计各阶段任务;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电气专业设计各阶段工作程序等等;能够协同主题专业参加现场勘察。选站、选址、选线及收集有关本专业的各种基础资料(包括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功率因数要求、外部线路走向及当地气象条件等);能够论证供电方案,根据工程项目的用电负荷,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及用电负荷估算,确定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原则,选择变配电所的配置;能够完整的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熟悉各专业接口分工问题,确保分工明确。在设计审核方面,有我师傅和其他工程师负责,确保设计无误。

二、在公司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多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在刚来的时候,抚顺项目部的一、二、三厂及洗化厂的污泥脱水工程、高升轻烃项目等设计都是由我师傅设计,我负责施工前设计交底及竣工图。今年的主要项目有:大庆聚南八放水站沉降罐气浮改造工程及大庆南Ⅱ沉降罐加气浮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现场试验工程,虽然电气方面的内容工作量不是很大,对撬块内的用电设备配电,但我依然能够细心完成;华锦集团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四台500方气浮及加药系统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等;KBM油田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源水处理中试试验项目,集装箱内用电设备配电,照明、接地等;新疆油田风城油田重32井区1号特稠油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撬块配电及过滤管管线电伴热;陆梁作业区水厂水处理设备优化改造工程,撬块内配电。

爱岗敬业,我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使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公司给我这次竞聘的机会,让我能在这里展示自我。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我叫***,毕业于*****20xx年参加工作,我今天在此竞聘的岗位是总监理工程师。

(一)这次参加总监理工程师岗位的竞聘有以下原因:

1、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水平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我热爱这个工作岗位,愿意为之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

3、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较大的提高。

(二)竞争总监一职,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1、专业对口,有利促进工作。

我所学的专业与现所从事的工作及竞聘岗位对口,使自己学有所用,在工作中具有专业优势,理论优势,能更好的促进工作,提高效率。同时,实际工作也能提高我的专业水平,使我更有信心、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2、熟知施工、监理多个工作岗位的工作。

我在施工单位现场负责施工的同时曾兼职施工资料;于20xx年3月来到本公司在山东**从事资料整理和土建专业监理工作管理。

3、我认为自己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在建设工程管理的4年里不断学习,并参加了建设工程管理的多项培训,对本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三)对总监理工程岗位的认识

1、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总监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丰富的工程实践,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其次要讲究领导、协调艺术,在建设监理过程中,总监的领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所在企业的外界形象以及工程监理成效的大小。如果项目总监在这方面能把握的比较全面,得心应手,那么项目监理的成效就大;反之则不然。

3、施工阶段的具体工作:首先确定项目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编写监理规划、审批监理细则,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监理机构的文件盒指令。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本人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自身的知识水平、实际技能和思想道德才能不断提高。 我始终坚信,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我将使我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 我的竟聘报告完毕,谢谢各位。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

我是XXX,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1986年8月生,20xx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机电科技术员,我竞聘的职务是机械首席工程师助理。

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掘进二区、开拓工区、机电科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承蒙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各位师傅、同仁的帮助与支持,使我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攀升。我觉得我有能力参与这次竞争。

一是我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爱岗敬业,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服从指挥,团结同志,在工作中深受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二是有娴熟的工作技能、饱满的工作热情、敢于负责的工作态度;能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好各方关系;能够应付纷杂多变的生产环境,积极稳妥的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

三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工作之余不忘学习,自费购买了许多生产技术书籍,从中收益非浅,不断的追求培养了我一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竞争是无情的,而竞争又是公平的,若我有幸在此次竞争中得到大家的赏识和厚爱,在新的岗位上我会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领会、集团公司公司、矿下达的各种文件精神,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一致。

二是尽快适应工作的环境,积极搞好工作;以安全为中心、以人为本意识,理顺生产关系,规范生产方式、运行操作;加强调度工作的权威性、通畅性;增强团结,依靠全体值长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诚信、守约、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战斗集体。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忍辱负重,甘做检修部门的服务员;做好领导、职工的联系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贯彻好上级精神,关心好群众冷暖让领导放心、让群众顺心。

不管这次竞争的结果如何,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它将给我以动力和希望。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不足而奋进,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正是我参与竞争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03-03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电气类的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测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电类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高职类的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既强调理论又偏重实践应用的课程,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可能直接应用的一门专业知识,也是每年双选会上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门专业课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各个高校都在实施新的一轮“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为此,我们课题组选择了“《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作为教改项目,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环节是基础和关键

对于授课的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如何传授好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都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认真分析了本课程的结构特点和教学需求,围绕着激发兴趣、提高质量,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先进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的改革入手,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1.抓好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由“电气控制技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两部分内容在工业现场都应用广泛,两部分教学内容显得同样重要。

“电气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基本的电气元器件介绍,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传统的复杂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设计等内容。

“可编程序控制器”部分主要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接口电路,梯形图、状态转移图和应用指令的软件编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

本课程具有课时少但教学内容多的特点,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我们紧紧围绕着抓基础、学方法、重应用的科学教学法,抓好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该门课程的基础就是电器元件表示方法和选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接口电路和软件编程。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学好该门课程至关重要,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主要特点和元器件选型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教材中使用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图形和文字符号尽可能详细讲解,对时间继电器等较难理解的内容,尽量采用比喻法、比较法教学;介绍国家最新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国家标准;所有元器件图形和文字符号都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做在作业本上;适当增加一些元器件选型的作业,要求同学通过上网查询企业资料完成。

“学方法”就是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对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在课堂上主要是传授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材“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是对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宜采用主回路要“记”,控制回路要“推”。因为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总是由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组成,如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等。基本的控制线路主回路并不多,每位同学必须记住不同主回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一见到控制线路的主回路,就能判断控制线路的功能。控制回路则很多,控制回路宜“推”不宜“记”。推导的方法是先找出控制回路的按钮,然后用非常成熟的工作流程图分析,按钮按下后,主回路的动作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的方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轻松,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例如在PLC教学过程中,本课题组的老师在授课时不但重点讲授与实验室配套的三菱公司的PLC,而且抓住三菱公司PLC与其他公司PLC的共性进行重点讲解,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不但掌握了三菱公司PLC的应用技术,同时也掌握了在国内广泛使用的西门子、欧姆龙等其他公司PLC的应用技术,这样的授课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重应用”就是教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现实工程相结合,并且形象、逼真而且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方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时,尽可能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创设一个模拟平台,使学生们在实际的案例中得到接近于真实的训练,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而在案例的选取上,应尽量做到知识性与实践性、现实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虚拟的实践条件下得到类似于真实的实践训练,并从中掌握知识、应用理论、培养能力。

2.利用了先进的教学工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电气控制部分”具有图多、图大的特点;三菱公司的FX系列产品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强大的通信网络功能、操作方便调试灵活的编程调试环境。而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三菱公司FX系列产品的强大功能是相当困难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授课内容可达到传统教学方式同等时间授课内容的两倍以上,使授课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降低了教师课程教学劳动强度和授课出错率,使教师充分体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越性。学生在课堂上也被多媒体生动活泼的展现方式所吸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以前认为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

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点保留时间过短,学生无法记住这些知识点、无法做笔记等。最好的方法还是黑板书写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一些不易书写的图形、表格、资料可以采用多媒体投影,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及推导过程还是采用黑板书写效果好。

二、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的目的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抓好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发,配套实验指导书更新。《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学时,都安排有8~12学时的实验课。以往的实验课,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厂家的设备说明书编写,电路和软件都很详细,学生只要按指导书上的步骤连好电路和输入软件,实验就可以完成。全部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也不好。保留一半的基础验证性实验,我们把另一半的实验开设成综合设计性实验,更新了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上综合设计性实验只有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件的资料和实验要求等内容,不提供具体的实验电路和软件。我们提前一周把实验题目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根据已学知识,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所需电路和软件。软件允许学生选择梯形图、步进指令或者指令表程序中的任意一种编写,在老师审核同意后就可进行实验操作。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开设课程设计课程。《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实验课的开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但是实验课课时有限;实验课往往是局部电路的验证和设计,还不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气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在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安排有两周的《电气控制综合课程设计》课程。

综合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一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完整设计过程;熟悉有关设计规范,会用图纸、文字资料表达设计意图;在设计过程中,需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和设计规程、规定,学会收集设计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编制工程设计图纸资料的能力;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报告。

一个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由两个教师负责指导,教师把一个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再按4~5人分成若干小组,教师为每组拟定不同的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及要求。电气控制综合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每组学生应完成的设计内容及要求如下。①根据工艺技术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②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根据电气控制要求,拟定设计技术要求;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选定,要求对至少两个以上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选定的控制方案绘制电气控制系统方框图。③根据选定的电气控制系统方案进行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完成元器件的选型。④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完成模拟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仿真调试。⑤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完成课程设计,既要掌握控制理论、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还要了解本专业的有关工程实际知识,如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电器元件选型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利用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培养,让学生熟悉电气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工业自动化的最新技术并使实践环节训练更贴近工程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3.开设第二课堂――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高级技术。如何让感兴趣的同学在校期间就能够很好地掌握电气控制高级技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呢?

我们为学生开设了第二课堂。我们共设置变频器的应用、PLC模拟量模块及其应用、PLC的通信、人机界面(触摸屏)技术和PLC的仿真软件五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相应的学分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学院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学院定期对选择模块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给予相应的成绩。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高级技术掌握得较好的同学,在毕业生双选会上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在参加工作后表现出上手快、后劲足的优势,普遍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网络课程建设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程辅助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课外延伸,已在课程学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利用学校提供的天空教室网络平台,《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已完成网络课程一期建设,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PPT课件、习题等内容已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供学生使用。可以实现网上布置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网上答疑等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目前,我校网络平台的软件正在更新,针对一期网络课程存在上网内容比较单一,不同专业设置的对应内容太少,网上布置作业、网上答疑等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使用不够充分等问题,我们组织课题组的老师,根据修订的最新教学大纲,对网络课件、PPT课件、习题、企业资源、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仿真软件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网络视频,积极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学生课后上网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除了教师从教的方面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外,还应配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辅导手段,解决现代化教学方式效率高而学生做笔记困难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应从学的方面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学习方法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材建设

我校有自动化等专业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机械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等课程,其他高校情况类似。2005年前,我们在选用教材时发现,能够满足要求的教材不多。为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从2005年开始就收集资料,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理论结合实际,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便于组织教学和实践。内容安排上特别注意每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以利于分别开设“电气控制技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两门课程的院校选用。教材编写时特别注意使用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符合最新的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第一版于2007年9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在我校自动化等专业已使用多届;同时被东南大学、陕西农林科技大学、韶关学院等几十所院校选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建设既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又对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帮助。2009年1月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2012年3月入选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014年8月,《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第二版也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丰富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是教材建设的质量保证,教材建设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同时教材建设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该门课程的授课质量较好,获得了同学的一致好评,也形成了多达7人的教学质量稳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主讲该门课的教师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课题组教师多次获得学校课堂教学优秀奖。注重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中讨论的重要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会逐步提高,我们也想借助我校教学改革的东风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建设《电气控制与PLC》省级精品课程,把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进一步扎扎实实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加努力地探索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颜文旭.在“电气控制及PLC”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2]杨孟涛,等.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吴宏歧,等.《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工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学,2013,(10).

第9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电气教学

电气专业的教学教材理论性十分强,而教学目标强调电气专业要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要与工作岗位对电气人才的要求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到的技能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毕业之后可以成为社会的一线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程教学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来适应教育的培养要求。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越性与适应性

电气专业的课程理论性较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生产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技能,毕业后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如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训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仍是满堂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越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习惯。学生从完成任务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则更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其优越性还在于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应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注重实践”,适合运用于电气自动化类课程的教学,因为该类课程大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电气类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使教与学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起来,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选取的任务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把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有机地结合。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电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任务

首先,任务驱动法的关键是任务,任务布置要结合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设置任务,否则任务偏离了教学内容,使布置的任务缺乏实用性,没有达到使任务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这才是利用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目的。此外,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逐层增加任漳讯龋不能使一开始的任务难度过大给学生带来压力,打消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再者,教师设置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中难度最大的任务进行拆分或者分步,将难度较大任务进行拆分,使其变成若干难度适中的小任务,学生们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难度系数较大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开阔了电气专业学生解决电气技术问题的思路。

(二)分析与派发任务

首先,教师应当在派发教学任务前对任务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出教学任务内容的难点与重点知识,对这些难点与重点在任务派发前的进行专题重点讲解,使学生对任务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初步了解与掌握;其次,在确定具体派发任务后教师应当及时将任务派发给学生,使学生有足够时间对任务做相应准备工作;再者,任务派发后在学生开始任务之前,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对任务内容涉及的、与课程相关的主要知识理论进行进一步说明,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完成任务的理论依据;最后,在任务派发工作完成后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按小组对所接受的任务进行分解、按优先顺序列出详细任务执行步骤,并对小组内成员具体任务分配做简要说明。

(三)教师协助激发学生完成任务

首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教师要保证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通过协助、引导的方式间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思路,在应用过程中多用举例、建议、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不能越俎代庖;其次,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不能定位为简单的任务者与验收者,应当作为具体参与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参与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程度学生具体情况,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及时对任务执行方向予以引导,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任务执行方向进行探讨、学习与实践;最后,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对学生在任务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时予以点拨,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之,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使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积极主动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有效提高了高职电气专业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电气教学的兴趣,为我国培养大量电气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10篇

对中职电梯专业学生而言,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第一,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企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制订新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加强实训,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微调,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第三,对现有教学设备的灵活运用,可以逐步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改造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我校自2009年开办电梯专业,并与南宁市一家电梯公司结成校企共建单位,学校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人才,企业以设备和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随着09届电梯班学生陆续顶岗实习,我们也收到了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气原理图,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强,不能根据电气图纸理解电梯控制原理,也不能根据图纸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判断。

2.对土建以及机械装配图,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强,无法根据井道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进行正确的装配。

3.动手能力较弱。

由于电梯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既需要电器方面的知识和机械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习微电子方面的知识,才能满足从事电梯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工作时有较宽泛的知识面与较高的综合素质,若他们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则对将来从事电梯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和电梯有关的专业书:包括计算机和机械方面,其中计算机方面有“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的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单片机技术”。机械方面则有“电梯的安装与维修”、“电梯的运行与维护”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可减小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学生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新技术的动向。

在电梯技术中,电学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有“电机拖动与原理”、“电工基础”、“电工原理”、“电子线路”、“光电学”、“电磁学”、“电子元件与测量”,学习相关资料后,对电的了解就比较深入了。实际上,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若想让学生对电梯专业知识感兴趣,有学习的动力,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并且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形成多个与现实工作环境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其中每个工作情景又包含了数门课中的数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掌握电梯知识。

第11篇

关键词:一体化;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理论;实践;控制电路

收稿日期:2007―09―25

作者简介:李文(1967―),女,汉族,湖南省郴洲市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副教授,工学士,主要从事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

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会求知、能做事、易合作、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已成为职业教育新的关注热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培养现代职业人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依据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选择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能力,分析、设计、安装与调试常用建筑电气设备控制电路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即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三、《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面针对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有机地结合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效地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实例探讨,阐述“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一)知识要求

1.掌握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法。

2.掌握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的组成及过载、欠压、失压保护方法,理解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自锁控制规律。

3.掌握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点的测量法。

(二)训练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符号、用途、原理、型号规格及选择方法。

2.帮助同学们熟悉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的组成,加深对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自锁控制规律的理解。

3.能根据电气原理图接线,使电动机实现连续正转控制。

4.会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范围,并能采用测量法确定故障点。

老师首先根据控制要求,采用分析设计法设计出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然后提出训练目的,指出训练时的注意事项,例如就近接线原则,及如何保证自锁触头真正接入控制电路等。

常用低压电器的各部分功能部件与符号对应,是接好线的关键,训练时,老师先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所用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符号。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电气控制电路,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可采用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接线的方法,并巡回指导,对操作难点和注意事项重点强调或示范。线路连接好后,经过检查,通电试车,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三)教学总结

学生做完实验后,老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出现问题进行讲评。提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理解和操作障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如自锁、欠压保护和失压保护,可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形象而又直观,学生容易掌握且记忆牢固。以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可操作性的问题也可通过实验求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拓展

控制线路完成后,老师提出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宽学生知识面,并注意把教学大纲中内容适当融入每个模块,作为知识拓展的内容。

在掌握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组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出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布置难度大些的内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只需完成基本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带问题思考的积极性,以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设计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

(五)能力测试

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能力测试可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老师首先介绍建筑电气控制设备常见故障,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点的判断及测量方法。接下来由学生在已接好的控制板中自行设置故障,通电试车后,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范围,采用测量法确定故障点。最后由老师设置故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查找出故障点,并给学生打分作为本模块的学习成绩。以实践考核为主,体现了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目的的特点。

通过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的学习后,同学们在学习其他控制电路时,能够很快地掌握电路组成,迅速准确地进行线路安装与测试。

通过老师一步步讲解示范,同学们亲历亲为,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讲授方法显然比单纯理论讲授的形式更有效,与实际结合更紧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一体化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后,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应不断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志林.《建筑电气控制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1.

第12篇

    一、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为:其一,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课程内容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每一章都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并涵盖大量的理论知识点,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其二,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工程实训环节。

    由于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具备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由于课程设置的教学学时数有限,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无法全面讲授知识点以及与电气工程实践相联系,所以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消化和理解较为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其次,课程教学没有把握住重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加之教师缺乏对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指导,从而造成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偏低;再次,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导致教学效果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信息化教学具备开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使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开放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入教学资源系统,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在教学资源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仿真实验、演示实验、虚拟实验等实验教学信息,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缺失,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建设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字化资源,还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教学具备创新性的优势

    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能够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专题,让学生进行课外研究,使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学生在研究专题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具备建设性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使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不受任何限制。由于网络信息实现了高度共享,所以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满足学生差别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三、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电气工程基础教学的内容不再只局限于教材当中,而是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对教学进行辅助时,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是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其通过各式各样、图文并貌的动画、音乐、图形和图像等,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中声音和图像可以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能够将一些原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其能够进行一些模拟操作,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完全是教师在控制。为此,在软件的选取和课件的设计上应尽量贴近教学内容,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可将发电机调速器的动作过程、凝气式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调频过程、继电器保护器的分合闸过程、电气控制回路的动作过程、倒闸操作过程等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不但能够重复播放、反复操作,而且还能够出现不同的界面,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课程的内容随之加深,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构建实践教学资源系统

    实践教学资源系统的构建应以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支撑,以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为核心。同时实验内容的设置应尽量以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此来体现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先进办学理念。该资源系统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

    1、管理模块。在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师既是教学的指导者,也是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和各种实验项目的开发者。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将这部分经验有效地融入到信息网络教学当中,以此来监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从旁引导学生,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实验与实践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具体实验时间,这样有利于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的顺利实施。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设计必选和可选两类实验项目。学生则可借助信息网络平台,结合自己对各类实验的兴趣,合理选择所需的实验项目。当学生选好实验项目以后,教师按照实验项目的数目和具体参加人数,来编排实验时间表。对于一些教学以外的设计性实验,学生可自行组织成创新协作小组,然后进行提前预约,在获得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按照预先申请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完成相关实验。信息网络平台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外,还能够按照相关的行业特点设置标准化的测试题库,这样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专业技能竞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资源模块。信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获取便捷、各种资源丰富。为此,构建一个检索快捷、资源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保障,有利于学生随时获取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资源。

    4、协作交流模块。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以实时交互的形式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不仅可以利用信息网路平台中的BBS及讯息等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及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彼此间交流意见、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