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3-01-22 20:3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气象与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气象与生活论文

第1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践行“八荣八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局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知识考试。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三等奖,“预测天下风雨大气候、创造家庭廉政小气候”廉政短信作品入选中国气象局《清风细雨气象新――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优秀作品集》(我省仅3件)。

以树形象、重服务、创业绩为重点,分三个小组开展“树形象、创一流”竞赛、考核活动,巩固提高良好精神面貌,引导职工规范各类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效率,提升文明单位形象,推进气象事业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20*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1月4日省委书记到*视察工作,我局提前5天准确预报天气,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表扬。提前4天准确预报3月11日强寒潮过程,有效减少农业损失。五一前夕提前13天全程滚动提供一周气象服务,保障南北湖旅游节、八运会等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农户的欢迎。准确预测今年1台风“珍珠”,及时启动县级台风应急预案,做好服务。全年共发《气象信息内参》80余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信息90次;印发《*气象》和《农业气象》56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80期。

三、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致力构筑*防灾减灾体系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的要求,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入新农村建设,致力构筑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将全县各镇、村“农民信箱”联络员,村支部书记、村长以及社区主任300多人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使灾害性天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基层,帮助基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另外在部分建材行业安装了电子气象显示屏,显现科技效益。

同时加强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接待5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气象台,县实验小学还专程送上“关注气象与生活,关爱儿童与未来”的锦旗。3月23日和妇联联合到百步镇举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专题多媒体讲座;举行县青联农林科技组、文教体卫组青联委员共商新气象活动,5月11日参加县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另外通过在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设立首个“气象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气象科技送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活动,有力的推动全民防灾减灾教育。7月25日,何锋局长又为在盐海训部队官兵作了一堂海洋气候、水文潮汐、海洋战略等知识的多媒体讲座,获得好评。

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研和业务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县等效雷达预警系统初步建立,并在汛前投入使用,有效的预警了6月10日飑线及22日的雷雨大风过程。加强自动站、中尺度站及业务网络的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并创新的在海塘强风站安上了全省中尺度站首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天气监测,提升服务能力。

抓紧实施绿色台站建设,搭建防灾减灾平台。气象观测站征地6.7亩,8月23日开工建设,即将于12月底按时启用。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原地扩建气象防灾减灾楼项目论证会、10月份召开用地协调会,减免有关规费,给予全力关心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11月初防灾减灾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年初对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换上卡通主持人。气象网站功能进行了大升级,新增了气象节目视频、台风专栏、防灾应急手册等,点击率突破33万。

科研上,《*核电应急的气象技术研究》作为县科技局20*年度第一批计划科研项目立项。同时该项目也被嘉兴市局择优立项。《*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获市局审核通过,《*沿海海面风力预报研究》即将验收。论文《*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地形雾的分析和预报》分别被全省业务技术交流会全文和摘要刊登。加强了气象业务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严格执行月质量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测报的业务技能。气象预报质量稳中有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得到完善,并由政府发文列入县专项预案。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管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和程序,加快了审批速度,办事窗口多次被评为月度“五星窗口”。针对性的做好防雷收费新标准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和施放升空气球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3月初联合安监、公安、建设局发文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加强办公管理、宣传和档案工作。坚持公共、开放的气象宣传原则,创新手段,极大提升了*气象的整体形象。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配备先进设备。海塘强风站安装“全球眼”,还吸引了县委报道组的眼球,并刊登在南湖晚报及6月20日*日报上(二版大副图片新闻)。

同时局注重加强*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获得门户网站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档案上抓好记录档案清点清查工作,确保资料安全。

第2篇

2020年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乡风文明。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的党风政风是关键所在。要以基层微权力腐败治理为抓手,通过制定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务运行流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培育多元监督体系等举措,实现正党风赢民心树新风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励和监督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村规民约,以良好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第3篇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着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着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着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着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着述。这些着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着述,但这些着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着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着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着《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着、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着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着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着、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第4篇

论文摘要:从绿色奥运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各种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绿色奥运在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前言 

北京在申办2008 年奥运会过程中,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悉尼经验,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确定为2008 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无论是悉尼或北京的“绿色奥运”,其关注的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是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久前,中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并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国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科学概括和行动指南,同时,也给学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为解决学校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弊病提供了途径和范例。 

 

一、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1.体育生态系统的含义 

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满足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需求,化解压力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体现了体育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这些活动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也有其主观性的一面。客观性的一面指体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循环、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三层关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的能量及信息。主观性的一面是在对生态环境压力和各种来源需求的理解和认识中。通过主观性的努力和活动来谋求与生态环境之间获得动态平衡的过程。体育生态系统谋取动态平衡的主观性活动便是它的基本功能。体育生态系统要有效地完成它的功能,需要完成许多具体的活动,各类具体的活动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2.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中国体育学者有过一些研究和论著,2004年7月出版的翁锡全教授主编的《体育环境健康》一书中论述道:学校体育是一个体育—环境—人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明确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指学校的社会环境)。二是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体育对人的功能作用分析。结合翁锡全教授书中对体育环境涵义的论述,学校体育环境所包含的环境要素也应该为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和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三方面。介于学校体育的特定范围,学校体育的环境因素只是体育环境的子环境系统,它所涉及的体育环境研究范围有体育环境的共性反映,也有学校体育环境特殊的个性面,研究学校体育的环境问题既要从生态学的自然科学角度也要从生态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使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得以和谐发展。 

 

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与衡量 

1.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 

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总称”。自然环境是学校体育开展的环境基础,从体育正常“生产”的特点来分析,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总运动面积、体育项目运动场地数量比例、生均运动面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场地设施与校园的协调性、不同运动项目场地设施的合理分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人体健康是否有损害(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环境)。 

2.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 

体育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室外场地(场地地面质量、不同运动项目的场地地面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室内场地(场地布局、场地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场地色彩环境、景观建筑和生态)、设备设施问题(质量问题、污染问题)。 

3.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 

学校体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还是在体育运动上,这种教育行为和锻炼行为的文化活动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同样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政治环境(学校对体育的方针和政策、学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的经济环境(学校对体育的经济投入)、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评价、师资结构和课余体育的操作模式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成效、人才输送)。 

三、利用绿色奥运理念来指导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1.加强师生们对生态意识的培养 

学校领导、师生的生态意识和广泛参与是解决学校体育生态性危机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绿色奥运理念对学校领导、师生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树立体育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辩证认识。尤其要强化体育教育工作者生态理念的内化与培植。不断优化学校体育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生态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合理、完善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严格控制体育课堂教学规模,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确定班级规模,使规模与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到达平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运动场所,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把生态体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2.加强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 

体育手段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人为本,体现人性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是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从而减少尘土、噪音,美化环境,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人类要努力发展以保护人体健康运动、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尽量降低运动损伤的各种体育技术、产品、手段和措施。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等。这些都是一种生态关系,如果生态关系失衡,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建设学校体育人文生态 

学校体育中多一些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张扬,克服体育无“人”现象和物化现象,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怀,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趋向人性化、生态化。在学校体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正如胡小明教授所言,“体育不应该是一种把活人制造成某种产品的工具,而是以尊崇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身体运动教育。”因此,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个性化教育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以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丰富多彩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生命存在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从而养成对具有无限多样形式的生命世界的尊重。同时也有助于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生态体育文化的建设 

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必须实施“体育—文化—生态”校园计划,突出学校生态体育的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与建设。首先,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警示牌等广泛宣传生态体育的知识和方法;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校园运动场的环境建设与维护;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生态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通过班级、学院、工会、学校等组织师生开展郊游、踏青、登山、野外活动、远足、自行车、探险以及森林、沙滩、水中的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第四,将“生态校园计划”和“生态社区计划”有机结合,使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融入生态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确实使社会体育设施对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为社区服务,从而确保学校生态体育良好的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奥运在不断创造人类体育文明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画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原始和谐到和谐危机,再到需要创造高度和谐的螺旋上升曲线,这便构成了体育生态学校的实践基础。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反映出绿色奥运的整合态势、根本追求,是绿色奥运精神的结合点。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是绿色奥运的最好体现和结晶,也是绿色奥运的方向和归宿。绿色奥运的兴起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恶化等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杰波,曾凡芝.绿色奥运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体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2,(6). 

[2]熊斗寅.解读绿色奥运[j].体育与科学,2002. 

[3]项凤莲,项立敏.绿色奥运理念的内涵与延伸[j].浙江体育科学,2006,(4). 

[4]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第5篇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概说

    传统知识涉及面广,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简称《公约》或CBD)、世界知识产权(The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及《土着人民权利宣言》均对其有不同侧重的定义及关注点[10]。但基本上定义为土着和地方社区拥有的、体现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革新和实践。在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方社区仍然存在大量传统知识,因此,目前传统知识这一概念在中国更多的与少数民族及其地方社区联系在一起,可理解为以下5个范畴:(1)传统利用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传统技术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气象学家最早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稍后,社会科学界开始介入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人类学家的介入是较为晚近的事,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着作是TORRY于1983年所着,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论文被共同汇集在一本名为《社会科学研究与气候变化》的论文集。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引起了更多人类学家的关注,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的发生,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对土着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人的传统生活生计影响的深入,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逐渐被各界科学家重视,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等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影响及变化,主要意义在于:(1)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及地方社区认知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体系,对促进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2)维持和增强传统知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支持,对少数民族和地方社区传统生活生计的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利于相关传统知识的记录和保护,可以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防治气候灾害打下基础,从而降低生产生活的风险,提高生计的安全性,同时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投资力度;(4)促进各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理解和重视,探索通过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和实践。

    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应对及适应性研究

    1.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刚刚兴起,其中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等交叉性学科的相关研究走在研究的前沿。针对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影响的跨学科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分别对气候变化与藏族、基诺族、土家族、壮族、白族、德昂族、蒙古族、侗族及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进行了研究,阐释了不同少数民族传统资源利用及传统生活生计方式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其中气候变化对藏族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具有代表性及创新性,该研究以云南迪庆为案例研究点,通过具体的田野案例调查和研究,阐述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对藏民生产生活造成的挑战以及对其传统生计方式的影响,同时给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研究创新点在于对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框架模式的分析,以传统社区为主导分析气候变化给藏族传统知识带来的影响,具体涉及传统农业、传统畜牧业和传统生活生计几个方面。相比于国内,国外就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已走在前面。传统土着民族的分布往往具有局域性,并分布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着民族地区已经开始经历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甚至潜在的气候变化对土着人类健康也造成一定风险。KRONIK[9]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原住民与气候变化》一书中阐述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生活在高原,低谷及海岸附近的土着人民的传统生计方式及传统文化等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并提供有效的、可持续的适应指导原则。哥伦比亚大学BenjaminOrlove教授对此书予以高度评价,称其将传统生计、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及文化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在研究领域,更广泛的可用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法方面。GEOFFREY在“坦桑尼亚气候变化与原住民的适应:原住民与气候变化”研究中指出,土着民族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着的有农业方面、多重耕作等方面。因此有必要考虑使用土着民的传统知识来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传统知识及实践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上有一定的效果。

    2.应对及适应

    除上述提到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外,其余关于气候与传统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着及地方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理解及适应、应对等方面,不同的土着与地方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理解不同,因此他们用来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方式,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不同。国内尹仑等就藏族传统知识的适应和应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及实践活动。在“藏族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研究中,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了藏民对气候的认识,明确气候变化存在着以本土认知为基础的衡量指标,并基于传统知识传承和发展来分析当地传统知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活动,呈现出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SALICK和BYG[7]在其《原住民与气候变化》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分别生活在极地、山地、沙漠、热带雨林、岛屿、温带地区的原住民族如何观察、理解并适应气候变化,并提出传统知识的考究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气候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NYONG等分析了非洲荒漠草原上土着民族传统知识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策略,指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在当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反而在很早之前当地农民就运用传统知识发展了一些方法来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在另外一些研究案例中,也有关于运用传统知识来应对诸如干旱、沙漠化或者洪灾这样的短期极端气候灾害。可见,土着与地方社区或者少数民族群体,他们不仅是气候变化的观察者,而且对其有特定的诠释,并积极运用相关传统知识来应对,缓解气候变化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

    除了以上学术理论研究,在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方面,近些年一些政府组织、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分别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2008—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太政府间合作研究网络支持中国学者,开展了“云南滇西北半农半牧地区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和“云南东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与传统生计”行动项目研究,提高少数民族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及增强其适应,同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认识和重视。2011—2012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heNatureConservancy,TNC)在中国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研究,分别在内蒙古、云南等地收集了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实用方法,并在中国其他地方推广。

    国际公约及报告中对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

    近几年,相关公约及报告开始涉及并提出气候变化与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及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内容。

    1.《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内容

    与生物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问题是目前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热点,《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要求各缔约国尊重和维持土着与地方社区拥有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并促进其应用和惠益分享。2004年初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七次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ofParties?7,简称COP?7)将传统知识问题列为大会重要议题,并授权“第8(j)条及相关条款特设工作组”[或称“传统知识工作组”]为制定传统知识保护特殊制度等开展谈判。2006年1月底在西班牙格林纳达召开的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审议的议题包括:“探讨制定技术准则用于记录和整理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关切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威胁;继续制定“传统知识行动计划”。2006年在巴西的库里提巴召开的《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COP?8)、2008年在德国波恩的召开的《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COP?9)、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COP?10)以及2012年10月在印度海德拉巴召开的《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所形成的决议,均涉及土着与地方社区(ILCs)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COP?8形成的专门针对第8(j)条款的VIII/5B号决议指出,需要创新、实践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土着民族的影响,诸如干旱、污染、荒漠化等威胁。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UNEP)编写了一份报告,重点关注气候变化进程中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的特殊脆弱性及应对措施[28]。另外,COP?8第VIII/30号决议也指出,鼓励当事人和其他政府机构在处理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时,要考虑到涉及的土着人民及地方社区(IL?Cs)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生态系统安全、人体健康和传统知识等问题[29]。COP?9形成的会议报告和会议决定(IX/13,IX/16号决定),均指出土着和地方社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及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活动,包括对传统知识造成的威胁。会议还建立了一个针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特设技术专家组(AHTEG),成员包括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的代表[30-32]。COP?10在其X/40,X/41,X/43号决定中,强调对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传统知识的尊重,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和土着民族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33]。COP?11在其XI/14,X/19/,XI/20,XI/21等决定中也大量涉及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的问题。指出需要重视与气候相关的地球工程研究,主要是与气候变化工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章制度,其中尤其需要将土着和地方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视野及经验纳入研究。

第6篇

1.落后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性质、地位、功能认识不足,仍然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唯教材是从,不敢对教材做任何的增删,忽视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教不研,理论素质得不到提升,教学方法得不到改进;对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变化理解不到位,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惯性。尽管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有非常大的热情,但在短暂的尝试后,往往又退回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去了。

2.矫枉过正的教材结构体系。但矫枉过正,这是违反辩证法的。新教材的编排过于强调生活逻辑编排教学内容,势必会彻底打乱最基本的知识逻辑体系,而淡化了认识和思维逻辑,这是有悖于认识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点之间的有序迁移,思维活动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理论、原理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旧教材的合规律、合科学、合逻辑的亮点,但新教材却淡化了这些东西。为了解决学生的认知障碍,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常常采用新、旧课程一起上的方法,这既使得学生糊里糊涂,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教师有限的研究时间。目前教师研究新课程新理论的时间是及其有限的,究其原有,一方面,现有的评价机制以高考升学率为标准,教师被迫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书山题海之中,影响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研究;另一方面,种种流于形式的业务活动及各种会议也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教师无暇静心研究。不学习新理论,不研究新课程,旧的教学观念就很难改变,旧有教学方式就很难变革。

二、应对措施

1.立足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要敢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加或者删除,严格遵照“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载体”,正确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师应主动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变被动地讲授教材为主动开发课程资源,做课程的建设者,变学生的管理者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做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引导者,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

2.完善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的编撰工作,推动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再创新”。要解决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矫枉过正的教材结构问题,就要推动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再创新”。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就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来说,在认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经典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对立统一方面仍有可改进空间。另外,非教材课程资源,如学生资源、社区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仍需加大开发的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兴趣资源。

3.营造科研氛围,搭建科研工作的平台。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应主动参与教科研,增强科研意识。教师必须加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科研观念的转变,认识到自己并非科研工作的局外人,而是科研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并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积累。

首先,学校领导要树立“科研立校、兴校、强师”的教育思想,将教科研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成为各个领域科研工作的引路人、领头雁。同时学校还要健全科研组织,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及相关的奖惩制度,正确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其次,注重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许多教师观念陈旧,教科研模式僵化,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科研。因此,学校教科室或教研组应该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基础知识,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研讨和培训,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抓住灵感,撰写研究活动的经验体会,修改完善,形成论文,提升教师科研的综合素质。

第7篇

关键词:GIS大气质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082-02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现在,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与工作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98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8587万吨标准煤,到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7987万吨标准煤[1]。1980年以来,中国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两倍以上,2002年原煤消耗量已达14.8亿吨。2011年中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接近80%,石油则在20%左右变化。而煤炭和石油产品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大气颗粒物中PM10(细颗物)和PM2.5(超细颗粒物)是对人体最为有害的两种物质。

城市不断发展,燃料消耗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数量增长也意味着而且城市内的燃料、危险品运输和存储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事故。对这些突发事故设立预警和预案处理系统能减少损失。

所以,对大气污染状况分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的控制和预警已经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个紧迫任务。对已有的固定点源大气污染状况和突发事件引起的大气污染预警而建立专门的系统,能为整个城市发展和规划带来很大的好处。

1.2 GIS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融合地理学、图形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项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与输出的计算机系统。随着近些年来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GIS技术进行大气环境研究的越来越多。GIS技术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大气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两者结合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研究处理平台。

2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

2.1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的特点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是了解区域环境质量、分析污染物扩散的有力工具。不同的大气环境质量模型适用于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污染源的各种大气扩散模式,能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准确描述各种污染物的迁移、输送、转化等变化特征。

大气环境质量模型发展到现在,尽管它们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性、动态性、多元性、复杂性、综合性。

2.2 几种常见的大气扩散模式

国内外有多种描述大气污染扩散过程的数学模型。点源扩散模式常用的有高斯模式、萨顿模式以及赫-帕斯奎尔模式等;线源扩散模式常用的有点源求和法、线源直线化模式等;面源扩散模式常用的有箱模式、虚拟点源模式(或称等效点源模式、倒退点源模式)和吉福德-汉纳模式(或称G-H模式)[2]。

一般研究认为,高斯模型是相对其他模型反应大气污染扩散的过程是最简单的,利用高斯模型计算出的浓度场与实际的的浓度场较为吻合。部分线源模型和面源模型也是由高斯模型发展而来的。

大气环境质量基本模型基本方程如式(2-1):

(2-1)

式中:x轴为平均风向,z轴铅直向上,uz=0、uy=0,Et,x、Et,y、Et,z为湍流扩散系数常数。在研究污染物对大气污染的整个研究过程内,可忽略污染物的自身衰减,即K=0。可将公式简化,可得式(2-2):

(2-2)

当对上述模型使用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来解的时,就能表示不同情况的污染源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情况。

2.2.1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城市大气污染最常见的污染源是工厂烟囱。一般将每一个排放的烟囱视为一个污染点源。而由于烟囱自身的高度使得计算烟囱所导致的大气污染于和在地面上污染源的不一样。一般将高度高于15m的污染源视为高架点源,低于15m的污染源为非高架源。非高架点源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就为基本模型,而高架点源扩散模式则在基本模型上有所修正。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由于在推导过程中设定的假定条件,使得它在使用时有很多情况不适用。并且当出现静风、微风或大气中有逆温发生时,仍用这个模式计算会与实际情况出现比较大的偏差。

2.2.2 线源扩散模式

线源扩散模型一般用于计算道路上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线源扩散的计算曾采用点源求和法计算公路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但计算过程复杂。于是提出了线源直线化模式来解决上述方法的不足。目前较为常用的线源直线化模式有垂直风模式、平行风模式和内插模式三组模式。

2.2.3 面源扩散模式

城市中的低矮烟囱和大量分散的炉灶摊点产生的污染物数量多,排放高度低,污染源强度不大,但是却会对城市大气质量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但实际操作时却无法用点源和线源模式处理。所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采用简单箱模式、G-H模式及虚拟点源模式来评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2.3 GIS与大气环境模型的结合方式

GIS和大气环境模型的结合在不同阶段和技术条件下,按照结合方式和数据交换形式分类,可分为三种:

松散结合:GIS和大气环境模型都为独立的系统并且有不同的用户界面,GIS能够为大气环境模型提供数据并输入,大气环境模型计算后的输出结果能够利用GIS处理或显示。

紧密结合:GIS和大气环境模型为独立的系统,但是有共用用户界面来管理2个系统的公共数据和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

完全集成:GIS和大气环境模型有共用的用户界面并实现两者的数据共享。完全集成需要从底层开发来实现各部分的紧密融合。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前GIS和大气环境模型完全集成的系统非常少,主要的集成模式还是前两者,主要发展方向是紧密结合方式。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的建模

为了实现出现污染源时候,计算某时刻某一坐标位置的污染物浓度,需要将高斯模型转化成可以计算的解析式(3-1)。

前提条件:大气流场均匀稳定,忽略纵向弥散作用。

(3-1)

高斯模型解析式

式中:

C:浓度,mg/m3;

He:污染源高度,m;

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σy:横向扩散参数,mz;

σz:铅直扩散参数,m;

ux:平均风速,m/s。

3.2 GIS与大气质量模型集成步骤

GIS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型集成可由以下五个步骤完成(图1)。

图1 GIS与大气质量模型集成的框架步骤

(1)问题定义: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污染物研究区域范围大小和时间跨度,选择合适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型。

(2)数据输入:输入污染源信息,气象资料,地形资料。

(3)大气环境模型:输入气象环境数据和污染源数据,输出污染物浓度信息。

(4)数据分析操作:对各种输入数据和模型计算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数据显示输出:最终处理结果的显示和输出。

3.2 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块是作为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产生的。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污染数据输入,大气污染模拟,污染区域可视化等几部分。由于是作为系统的一个模块,数据交换由设定好的接口实现。

3.3 系统功能设计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块主要需求是提供城市环境下的污染情况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输出提供给其他系统模块处理生成预警信息或模拟污染情况设定预案用。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污染数据输入:由多种方式输入污染源的情况数据,包括污染源的空间信息。污染物类型,扩散参数。同时也需要设定模拟的环境条件,包括大气温度,风向等等。

大气污染模拟:按照大气扩散模型,依照输入的污染源信息和环境信息来计算模拟污染物的扩散的情况。

污染区域可视化:当污染物扩散情况计算完成之后。在地图显示单元分级显示污染物的扩散分布等级,按照污染严重程度的不同上不同的颜色。并在最后生成shape文件。这部分最后会共享给地理信息系统的各部分模块来处理。

3.4 系统应用开发实验

采用.Net开发环境,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完成了城市大气污染模拟模块的开发。系统模块基本达到了要求。能够为城市大气污染预警和预案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城市大气污染模拟界面

4 结语

城市大气污染模拟模块能够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增加大气污染模拟功能,提供大气污染的模拟数据给预警和预案工作。实现大气环境管理调控的现代化,为政府决策,居民出行,企业选址等提供信息化平台。而且由于组件化的关系,能够方便灵活的与不同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整合,提供处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2]华敏洁.大气环境质量模型和GIS结合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蒋波涛.插件式GIS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基于C#和ArcGIS Engine 9.2[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8篇

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

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随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如雨后春笋其涌现出来。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灵敏度摄像管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超短波转播站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迅速普及开来[2]。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微电子技术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不受时空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通信运用的时间、地点、容量需求无法预知,而无线电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高效,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IP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进行尝试,主要可总结一下八点:

3.1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3],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3.5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3.6使用Blue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3.7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3.8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4]。

结束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2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W.Couch,II电子工业出版社.

[3]《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

[4]《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及其攻击方法研究》李雄伟,赵彦然;2005年.

第9篇

关键词:霾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霾”一词,古语有之,《诗经・国风・邶风・终风》里最早出现“终风且霾”一句,《说文解字》中将“霾”解释为“雨土”,意为夹杂大量尘土的大风天气,类似如今的沙尘暴。古代的“霾”主要是由于开垦荒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或者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形成,在现代文明中,受到工业革命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霾”的成分和成因发生质变,开始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古代的“霾”是一种自然灾害,如今的“霾”是何种性质,对此,社会各界争议不断。

一、霾的性质争议

到目前为止,关于霾的性质问题,主要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等部门为首,认为霾属于自然灾害。2014年初,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其他15部门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并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归纳,其中‘中东部地区霾严重’被列为特点之一。以外,彭珂珊也持相同观点,彭认为废气污染包括霾属于环境污染灾害,而环境污染灾害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类。

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杨继东按照成因将环境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认为“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灾害与生存破坏灾害,并将水气环境污染灾害包括霾归为人为灾害”,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张茂树等,张将人为灾害系统划分为随机灾害子系统、次生灾害子系统、潜在灾害子系统,认为次生灾害是指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造成“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所重视、所接受的超越地区、超越洲际的”公害,其中次生灾害子系统下可列入霾等灾害。

第三种观点以梁恒田、尚志海等人为代表,将霾等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区别研究,认为只有当霾等环境污染日积月累,质变后才形成环境灾害。梁强调人为因素对环境灾害的形成有推动作用,但否认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的包含关系。尚则认为“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不同于环境灾害,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但它们不是环境灾害的一种”。

本文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忽略了人为因素对霾形成的重要影响,而第三种观点未清楚说明环境灾害的具体类型以及环境污染转变为环境灾害的临界值,难以自圆其说。本文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

二、霾的性质厘定

“根据孕灾环境进行分类,环境灾害只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种”。由于人为灾害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关键点在于人为因素是否是主导因素,“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相应的,人为灾害则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按照人为因素可介入的阶段划分,具体包括灾害成因是人力主导,以及灾害发生前可预测、灾害发生时可防御、灾害发生后可治理四个特点。据此,霾具备上述四个特点。

(一)不当的人为活动是霾形成的主因

霾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出现,现代气象学界定霾(也称“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这种干尘粒也称细颗粒物,俗称PM2.5,其“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具体包括工业燃煤、冶炼石油、汽车尾气排放、燃烧秸秆、烹饪油烟等人为活动。

二是大气逆温层的出现,“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而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逆温层不利于细颗粒物的稀释、扩散。有多种因素都可能加速大气逆温层的形成,雾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气象学界认为“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本身只是一种自然天气,但当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密度过高时,空气流通性减弱,净化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变得困难。此外,微小水滴容易吸附大气中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形成霾。可以说,雾促使霾的形成,是霾的间接成因之一。故一般社会公众所说的“雾霾”并非雾与霾的简单混合,而是灰霾或者雾强化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湿度的霾。两者主要通过空气相对湿度区分,前者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后者的空气湿度处于80%―90%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逆温层属自然因素,细颗粒物污染则属人为因素。可以认为,没有人类活动造成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分布,即便有逆温层的出现,也不会形成霾。所以,“特殊的气象条件只是外因,而其内因则是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城市秋冬季节的霾绝不是单纯的自然天气现象,而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集中爆发。

(二)霾可被预测

通过未来的气温、降水、寒暖潮等状况以及PM2.5浓度检测,可以预知霾的严重情况,今年两会期间,江苏环保厅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年底前全省可实现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报霾天气,其中南京有望在青奥会前做到”,这进一步表明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霾可以被预测。

(三)霾可被防御

根据霾的预测、检测结果,将霾分成数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制定不同预警方案,以尽量减少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2014年3月1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规定了“蓝、黄、橙、红”四级预警,13个省辖市的应急预案细则将在3月底前全部修订完毕并对外公布”,此前北京市已率先出台应急预案,各地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霾防御工作将更加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四)霾可被治理

根据前文已知,自然灾害是由于人类不可控的自然事件或力量导致的,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现象,火山爆发是地壳下运动的岩浆从地壳薄弱地段喷发而出形成的现象等,人类只能尽量减轻这类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霾的爆发主要由工、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人为活动导致,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减少细颗粒物污染以避免其发生。历史上著名的“雾都”伦敦,曾在19世纪中期遭遇严重的霾,尝到苦果的伦敦人出台《空气清洁法案》,并采取控制燃煤、汽车限排等强力措施,不断加强绿化、保护生态,“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上百天减少到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伦敦的治霾之路足以说明霾并非“铜墙铁壁”不可攻破。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通过,霾治理首次进入中央立法,标志着环境污染防治开启新的篇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关于霾的性质问题,笔者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有利于在今后的霾治理工作中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减灾网.民政部国家减灾办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发表日期2014-01-15/引用日期:2014-03-0116:08:02.

[2]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3).

[3]杨继东.环境灾害的特点、成因类型及减灾政策[J].山东环境,1995(3).

[4]张茂树.浅论人为灾害[J].灾害学,1995(1).

[5]梁恒田.环境灾害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1(4).

[6]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J].灾害学,2009(3).

[7]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5).

[8]张爱群,蔡青,张金月,郭月虹,刘林,郭秀莲,谢贵仲,张春波,阎显荣《北京地区雾霾趋势及趋势》[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9]杨小阳,白志鹏.雾霆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3(4).

[10]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

[11]潘本锋,汪巍,李亮,李健军,王瑞斌.我国大中型城市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与持续发展,2013(1).

[12]林海.伦敦,告别雾都之名[J].检察风云,2013(6).

第10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79-01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实践,从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三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的生命源于生活。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比如七年纪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基本属于社会史范畴,介绍了宋人衣食住行乐五大方面的内容,看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上千年,没啥联系。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很快就能与现代习俗做比较、找异同、寻沿革、讲看法,课堂很快就能”活”起来。“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既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又传扬了民族习俗,正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讲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为历史教学增添“情、趣”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它要求我们教师都应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使教学趣味化、游戏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意愿和学习主动力趋于一致,而不是主要靠外界力量强迫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实现教学过程的趣味化呢?

1、导入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用多媒体显示华盛顿、林肯的图像和一段文字:2000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结果,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占据前三位。

猜一猜,林肯和华盛顿的实际排名怎样?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总认为华盛顿排第一。)为什么林肯在美国人民心中地位如此崇高呢?用猜谜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此引起他们的兴趣、好奇,进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讲授。

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学习《法国大革命》,我依据教材里的两张图片——法国社会三个等级示意图和一幅漫画《多重压迫下的法国农民》,设计了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究:示意图和漫画告诉了我们法国当时什么样的现状?根据你的理解,什么人的反抗意愿最强?为什么人们把这场革命叫资产阶级革命呢?资产阶级想在这场革命中得到什么呢?结果怎样呢?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对图片产生了兴趣,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思维很快调动起来了。

3、结语巧设疑点,诱发学生无限想象。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的结语中我联系下文设置了一个问题:明朝的朱元璋抽不抽烟?疑点的设置,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产生了渴望,产生了期盼,其内心深处埋下了一根无形的线,时刻牵动着他的心,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究学习”的心境,引发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从而为上好后面的课程做好了铺垫。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历史教学增添“异彩”

1、教师可以凭借实物、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将历史重现,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兴趣,促进对历史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

3、适时适度地插入故事。如讲时,我就插入了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不仅使个别正在走神的学生收回了思想,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嘲笑清朝将领愚昧无知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4、要注重进行学科渗透。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第11篇

【论文摘要】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的不断淤积和发展过程,而形成的。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崛起以及沿黄经济地区的整体开发,黄河三角洲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家已将黄河三角州地区列入重点经济开发区,加速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已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但是,黄河三角洲开发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经济开发的同时,研究、预测环境问题,及时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使黄河三角洲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得以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州开发与建设不能盲目进行,在合理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黄河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黄河流路的稳定和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将加强黄河三角州开发与黄河河口的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结合起来,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一、黄河三角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黄河三角洲是由于黄河河口流路不断淤积、摆动、变迁形成的,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最有生机的土地资源。包括:滨州、东营两地市12个县区。总地域面积1.8万km2,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5%;人口51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8%。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污染源、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状况,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区域内河流水体污染严重

黄河三角洲地区河流较多,但河流水体已普遍受到污染。环境监测资料表明,该地区19条主要河流,除黄河外,其它河流均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5条河流处于重度污染状态,3条河流受到轻污染。河流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属有机污染类型。

造成河流水体污染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境河流多,外来污水污染严重。由于地理位置所决定,鲁北几条较大的河流均经该地区入海, 19条主要河流有11条是过境河,占58%。而这些河流主要污染源并不在本区,有的河流甚至完全变成了上游市地的排污河道。如小清河、孝妇河、淄河,上游主要受纳济南、淄博两市的工业废水,纳污量大,污染严重;其水质污染连年给沿河地区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成为环境公害。

河流污染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自身污染明显,使得区辖河流污染已较突出。近年来,三角州地区工业不断发展,废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年排废水量达4013.15万吨,这些废水通过不同途径排入河流之中,造成了区辖河流污染。特别是胜利油田在该地区的开发,使得大量落地原油、钻井废水和泥浆通过雨水冲刷而排到河中,使河水普遍受到油类物质的污染。

总之,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过境河流多,外污染严重,加之该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及油田开发、治理措施跟不上等原因,致使该区水污染问题突出。

(二)地下水卫生状况差,沿岸地下水污染严重

据监测,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县市城区地下水水质尚好,但个别测井遭受工业、生活污染,部分井受到农药污染;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地下水卫生学指标较差,细菌污染严重,这已成为该地区各县市城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受河流水体污染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小清河、孝妇河、潮河沿岸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资料分析,小清河沿岸水井中检出有机污染物5 8种,其中致癌致变的达30余种,其有机污染较为严重。防治沿岸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三)大气污染不容忽视

东营、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中心城市。大气监测资料表明,两市区总悬浮微粒和降尘污染较重。污染原因一是两市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黄泛风沙土物理性状差,风蚀强,自然环境条件使两市区大气中总悬浮微粒、降尘含量高;二是随着市区内外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人口逐年增多,燃料消耗的增加,废气排放量增大,加大了大气污染负荷。因此,城区大气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四)交通噪声污染重,环境噪声质量差

据监测,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县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均等效声级均超过国家标准。高于二类混合区标准。该地区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为交通噪声,其次是生活噪声和建筑噪声。噪声污染面广且影响大,扰民不安,群众反映强烈,已成为一种环境公害。

转贴于

二、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运行

黄河三角洲开发作为一项重大的跨世纪工程已被列为山东省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工作重点。按照这一战略要求,确定从现在起到2010年,该地区“将逐步培植起以化工为主导,机械、纺织、电子、食品、建材为支柱的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可以预见,黄河三角洲在今后20年经济将会有长足地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会带来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几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三废”排放量将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相邻市污染源(主要是废水)也会相应地增加其污染强度;如无有力措施,该地区的水环境污染将进一步加重,大气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要注重三废的排放总量控制即: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使其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确保黄河三角州开发、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同步运行。

三、黄河三角洲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制定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

黄河三角洲是目前世界上著名河口三角洲中唯一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它的开发与建设应在吸取国内外同类地区经济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与本地区特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避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三项规划的制订应打破以现有东营、滨州两市的行政界限,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整体,由省政府组织、省人大批准后颁布实施。

(二)搞好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

黄河三角洲地域广阔,目前以农业经济为主,小城市发展初见雏形。全面开发首先要搞好城市布局,以东营、滨州、河口为中心,积极发展县级小城市,辐射大批小城镇,带动乡村建设。二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后划分功能区,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形地貌、土地、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使其成为生态平衡的环境结构。各功能区应布置街心绿地;按城市规模设置公园,发展立体绿化。健全和完善城市与环境功能,扩大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

(三)搞好自然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发展

黄河三角洲有着我国独特的原始生态植被和天然湿地,通过黄河泥沙淤积和调水调沙新增的陆地多为湿地,水生生物 800多种,并成了鸟类的乐园。形成了较好的自然保护区。据统计:保护区内的鸟类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87种增加至目前的283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和植被就有很多种。发现的野生珍稀生物459种,比1999年增加了近一倍;2009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东营市建立了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和东营广饶沙蚕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加上2008年底批准的东营河口区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特别保护区、东营利津底栖鱼类生态国家海洋保护区。目前,12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中,已有5处落户东营市。总面积达169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土地和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为确保三角州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同步运行,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加强自然保护立法,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长期的自然资源基础。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搞好沟、渠、路、林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农林综合开发,实行林网化、管网化;大力发展沿海海滩水产养殖业,增强盐化竞争力。走“林、农、牧、渔、副”全面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污染有效控制和治理

积极协调河流上游污染治理,控制“外来污染”的威胁。加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污染管理,做到油田污水和落地油要零散排放。严禁新上重污染工业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汇产业。兴建东营、滨州、河口三个中型污水处理场,形成日处理污水80万吨的规模。普通城镇天然气、液化气和煤气工程,区域供暖、联片供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永续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培育和引进抗盐树、草种、植树造林、种草封土,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降尘量。新建交通道路,设置防声林带,控制交通噪声强度。

(五)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职能

第12篇

[关键词] 生态学 人才培养 思路 关键途径

自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们生活的物质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广泛共识。生态学研究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40多所高校开办了生态学专业,并渗透到一大批相关专业,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观念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根本转变,高等教育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增强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与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改革与创新途径,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生态学专业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根据我国生态与环境建设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培养生态意识强、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使之具备系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为从事生态学研究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建设滞后于生态学的发展

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生态学专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步较晚,但其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的分支学科,如湿地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这对专业教师形成新的挑战,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2.课程体系结构不甚合理,实习基地较为单一

不同课程之间存在内容明显重叠现象。比如,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中关于生态学基础知识理论部分重叠较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厌烦情绪。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新设生态学专业的高校,注重理论教学,但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习基地相对单一,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严重影响到人才质量的培养效果。

3.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识日益增强。目前,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不容乐观,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难以找到直接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许多学生无法体会到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专业知识学的好与坏无关紧要,反正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可能性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4.重科研,轻教学影响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校教师由于面临着科研、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的压力,难以妥善协调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或多或少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也影响到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不容赘言,以上这些问题显著影响生态学专业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因而需要进一步改革,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促进生态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三、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思路

改革总体思路:处理好基础与专业、宽口径与专门人才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008年,笔者所在高校对生态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优化,主要包括改革和优化课程模块与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修订教学大纲与更新课程内容等三个方面。

1.改革和优化课程模块与体系

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和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将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教学体系等三部分组合优化成理论课和实践环节两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将公共课、科学与技术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大模块调整为公共必修、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等三大模块,课程模块更为清晰完善。在课程体系中,加强了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必修、选修课程中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等模块,构建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选修课学分比例和可选课程增加,以拓宽学生选择范围,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中,降低了理论课程教学的“重心”,理论教学总学时数由原来的2476学时减少至2052学时,实践教学课程学分比例由原来的18.3%增加到目前的28.7%,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满足部分同学继续深造学习的愿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等课程的学时数。新增“专业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概论”指定选修课,旨在加强生态学专业入门教育,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认识,培养其专业学习兴趣。在专业基础选修课中,新增了生态实验分析技术与方法,其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相关先进仪器的了解和使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增设了生态规划、CAD等应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将来就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的,改革现有实践模块,具体包括:(1)进一步明确实验实训教学、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各环节的功能,使其与课堂理论教学以及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明确的分工,形成循序渐进,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的的综合实践体系,避免了以往的重复或脱节。(2)将实验教学从理论课程脱离,共独立开设了十五门实验实训课。(3)更新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开设了必做、选做、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4)单独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环节。

3.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内容

在课程体系结构与模块优化之后,教学大纲修订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体系优化的保证。在修订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重新编写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课程优化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求在现有课时和经费条件下,与时俱进,结合专业需要,整合原有实验课内容,开设一些内容新颖,技术先进,与生产、科研密切的实验,以替换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与教师科研课题有机结合,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实验内容。

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特点表现在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能够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规程的认识。

四、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

1.扬长弊端,形成自身特色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是以人才规格类型多样化、质量标准多层面、办学形式多元化为特征。坚持分类分层次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就是要鼓励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给高等院校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促使各类学校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构建有效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

积极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毕业论文的形式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但毕业论文环节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实施,由于面临就业或者考研等压力,其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验室创新课题等,促使学生提前涉猎研究前沿,锻炼其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养成效

目前,在不少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其目的是为了挖掘具有研究潜力的科研人才,丰富本科生研究成果。但在研究生扩招的新形势下,本科生导师制面临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因此,应适当加大本科生导师工作量的核算,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建立鼓励机制,对成果显著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包括物质奖励或者学分奖励,使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4.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教学效果

充分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理论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程的信息量,通过色彩逼真、形象直观的演示教案,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则有利于延伸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参考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得到学生的反馈,可以较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及时互动,提供一个学术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双语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国外相关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思维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流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5.改革考核方式,丰富评估手段

考核方式多元化,改革传统上单一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和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考核形式,比如,小型学术性论文的撰写、专题讨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

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应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这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革与探索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也是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与思考,其效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家恩,骆世明,秦钟,等.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30-1634.

[2]周捍东.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3(6):29-31.

[3]沙景荣.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类发展的实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62-64.

[4]陈书涛,胡正华,肖琼,姚祁芳.关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8,31(3-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