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就业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就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16 02:3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振兴就业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振兴就业工作计划

第1篇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吉安市委老干部局和吉安市浦发银行联合组成的帮扶工作队于8月份到驻点帮扶村汉溪村报到。为促进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汉溪村的实际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路,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探讨规划,特制定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体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产业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有效衔接,推进各类帮扶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等。要抓紧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抓起来,尽快熟悉业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种路径和模式。

二、基本情况

汉溪村位于马市镇东部,全村共有13个村小组17个自然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7.89亩,人均耕地1.56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乌鸡为主。全村共454户1384人,脱贫户21户42人。村内目前共14个村,已经修建通组公路,17个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及互联网站,并建有一座村卫生室。汉溪村的汪陂自然村系泰和乌鸡发源地,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未突出汪陂作为泰和乌鸡发源地的特色资源和汪陂涂的生态禀赋。

三、工作计划

1、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计划有两大产业要尽快发展,一是乌鸡养殖项目,二是中药材种植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计划在汪陂开展,利用通往汪陂途中道路一侧的荒山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其中乌鸡养殖项目今年年底前初步开展,除了汪陂的荒山建立养殖基地外,同时我们也计划在汉溪村村部利用空地养殖乌鸡,涂绘乌鸡文化展示墙面,打造一个村部的乌鸡养殖的展示平台。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由村委会牵头联系药材老板和村民对接。

2、村部改造提升,汉溪村村部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严重缺失,包括办公电脑、空调、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均需添置更换,计划今年把村部的整体环境进行初步改造,另外还准备在村部建立养老互助之家,方便村里老人用餐。

3、修复农田灌溉水渠,汉溪村有很多村小组存在农田灌溉水渠损坏现象,村民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计划今年联系水利部门把无法正常灌溉的水渠进行修复。

4、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汉溪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目前有1、3、4、5、8、9、10等小组均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田埂高低不平,影响了村民的农耕生产,计划今年联系有关部门,把汉溪村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的村小组都规划到建设名单中。

5、修通组路,汉溪村目前有4个小组未通组路,乡村振兴局已经拨付了40万元可以解决6、10两个小组的问题,还剩7、11两个小组共计2000米未通组路今年急需解决,预计需要资金60万元。

6、村里路灯亮化,汉溪村目前大部分主干道均无路灯,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大约需要安装350盏路灯能够覆盖现在的道路,我们已经计划联系交通局,希望在年底前把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7、建造大棚蔬菜基地基地,汉溪村目前的现实状况几乎没有村集体产业以及村合作社产业,唯一的村集体收入来源仅是汉溪水库每年的租金收入1200元。但汉溪村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面积平原地块的优势,具备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我们计划今年联系农业农村局帮助我村建造20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2篇

为了顺利完成中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富兴乡村。本人将多举措开展帮扶工作,切实提高所结对的贫困户稳定经济收入,实现贫困户真正脱贫。根据所结对帮扶对象某某的家庭人员结构及其上一年度家庭经济稳定纯收入情况,制定2019年帮扶某某户脱贫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某某户的基本情况。某某户一家3口人,稳固住房面积50.16米,人均住房面积16.72平方米;户主妻子精神残疾(无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户主与妻子共同育有1子,正在读中职中专;主要经济收入是:户主偶尔外出务工收入、种植优质水稻、种桑养蚕。2018年由于生病住院做手术无务工收入,家庭稳定经济年人均纯收入2245元,年纯稳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

    二、采取的帮扶措施。

(一)帮助其妻子办理精神残疾证。在2019年9月30日前帮助户主护送其妻子去相关蒲庙镇卫生院检查取证、办理精神残疾证件。

(二)是动员户主某某继续种植优质水稻1.3亩,种桑养蚕6亩,持续稳定发展产业项目、保持经济收入;

(三)是指导某某贷款发展养鸭1000羽左右,按每羽纯赚10元,单养鸭这一项目即可收益1万元,人均增收3333元,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增加经济稳定收入;

(四)是指导其儿子中职中专毕业后外出务工就业,月资2000元,从2019年8月至11月共4个月,收益8000元,务工增加的收益人均达2666.67元。务工和发展养鸭业两项收益已达人均纯收益5999元,2019年某某户的年纯收益可达6000元以上,达到脱贫目标。

第3篇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和创业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健全稳定就业扶贫长效机制,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强化政府责任。把促进就业作为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

2、强化责任考核。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将新增就业人数、落实交通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作为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责任,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三、工作开展

1、持续做好产业就业培训。围绕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积极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因人口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就业能力和效益。支持返乡、返村人员创业创新,创造就业机会,每村至少培育1-2名“返乡创业带头人”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

2、持续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发挥X扶贫协作、x对口协作和大行业、大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发挥村劳务工作站作用,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及岗位补贴、场租补贴、创业贴息贷款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在移民安置点、人口集中区创办或领办社区工厂、扶贫车同及幼托养老服务业等,解决搬迁群众和农村“三无”贫困人员、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确保就近就地就业比例不断提高。

3、持续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适应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的职业培训制度,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岗前培训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转岗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就业人员能力和水平。积极拓展本地企业吸纳、能人大户带动等就业渠道,建立多元就业体系。

4、持续推进创业培训实训。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意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对获得相应合格证书的依据相关政策给予创业补贴。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各村、各驻村工作队要把中省的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措施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不打折扣地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第4篇

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街道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产业带贫作用,凝聚社会合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731户、1450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根据前期省市评估验收发现共性突出的问题,街道针对问题症结,统筹脱贫攻坚问题再排查再整改和贫困信息采集工作,对所有脱贫享受政策户、即时帮扶户、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扶贫项目进行遍访核查,做到遍访核查全面覆盖。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边查边改、立查立改,进一步巩固提升全街道脱贫攻坚成效,确保脱贫质量考核“零差错、零失分”。扶贫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县第一名,2018年、2020年被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扬为“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一、脱贫攻坚履职情况

(一)以身作则,夯实责任。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牢牢的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二是带头履职尽责。对照县委《脱贫攻坚责任书》年度目标,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14个社区党总支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形成街道、社区、村级三级联动抓落实的扶贫攻坚组织体系。三是带头规范管理。研究制定《街道关于产业扶贫项目及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规范扶贫档案项目管理、资金使用。2015年以来,共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1563余万元,建设11个扶贫项目,11个项目今年收益189.48万元,带动贫困人口4612人次,按照差异化分配原则分配至贫困户164.98万元,24.5万元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项目收益覆盖率达到 100%,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144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综合施策,讲求实效。一是抓精准施策。2020年以来,先后召开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帮包责任人会议17次,组织制定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和兜底扶贫等4大类600项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措施。其中,2020年争取428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建设电商产业园扶贫项目,与乐村淘、供销e家、朝耕社区团购等多家电商平台签订电商扶贫合作书;落实贫困人口商业补充保险报销912人次、危房改造233户、旱厕改造623户、办理慢性病1271人次,办理残疾证54人,落实残疾人政策186项,安装自来水27户。二是抓问题整改。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成立了“街道自查评估”小组,制定了街道自查评估实施方案,抽调33人成立入户自查评估工作组和4个工作专班,截止4月3日,769户享受政策贫困户,414户不享受政策贫困户已经自查评估完成;有序开展“双到、双提升”“遍访核查”工作,发现问题1217个,已经全部整改完成。创新开展街道贫困户家居环境提升工作激励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以帮扶责任人、社区两委、党员服务队为轴心的“三位一体”家居环境责任体系,定期集中清理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的家居环境卫生,使贫困户居住环境做到“两净一美”。各村街每月开展家居环境卫生评比,对于活动开展好的贫困户发放家居环境洁净奖励并挂家居环境洁净流动红旗。三是抓工作创新。精准施策,打造脱贫攻坚“3+”新模式。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产业带动,加大行业扶贫,积极探索“党建+扶贫、项目+扶贫、行业+扶贫”的工作机制,全力攻坚。四是抓机制建设。探索开展“5+5+N”扶贫长效机制,健全督导考核机制、社会行业服务机制、返贫预警机制、问题落实领导调度机制等5项机制;建立法律援助服务队、教育辅导及心理咨询服务队、医疗健康服务队、农业技术指导服务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等5支行业扶贫服务队,完善扶贫机制,充实扶贫力量。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加入扶贫工作队伍,企业签约用工100余人次,5支行业扶贫服务队为贫困群众服务500余人次。

(三)以上率下,示范带头。一是带头开展遍访。开展“三级书记”遍访活动,将遍访贫困对象与“遍访核查”紧密结合,截止目前,已经完成731户享受政策户的核查,发现各类问题367件,全部建立问题台账并整改完成。二抓实作风建设。把2020年继续作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深化年,进一步完善《街道帮包责任人管理制度》,充实督查考核办工作力量,建立纪工委、督查考核办、扶贫办联动联办机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从严治理突出问题。三是抓实整改落实。针对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发现的相关问题,亲自进行部署研究,逐户逐村进行分析,建立问题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到人,逐一销号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项目、收益管理及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突出项目带动。进一步提高2021年扶贫产业项目的质量、规模和效益,加强2015年以来扶贫项目管护,确保所有项目收益率达到6%以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建立扶贫资金资产循环利用机制,完善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确保贫困户项目收益覆盖率达到100%,严格履行项目运营和管护制度。突出项目扶贫带动效应,利用项目建设运营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能力。

(二)突出行业和社会扶贫政策落实,构筑政策保障。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力度,实现行业部门信息共享,每季度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全街道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核查检查,全面落实教育、健康、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各类扶贫政策。

(三)强化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继续完善多维度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对现行享受政策贫困人口、因灾、因意外、因病等突发致贫家庭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建立及时帮扶台账并进行管理。对脱贫质量不稳定的贫困户采取企业帮扶、项目收益倾斜、政策兜底保障等措施,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脱贫稳定。

(四)进一步强化考核监督机制,扛牢扛实政治责任。完善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检查机制,开展自查自纠和街道内审计核查,扎实开展帮扶活动,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一次入户走访,采取电话调查、考试等形式,核验检查帮扶责任人到位率。加大问题查摆、整改力度,确保脱贫工作更加务实、脱贫过程更加扎实、脱贫结果更加真实。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脱贫攻坚已完成收官之战,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将面临更严峻形势,各项工作任务更重、工作标准要求更高。街道扶贫办继续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对照脱贫攻坚战任务目标,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彻底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稳定,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第5篇

   长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帮扶村上半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杨家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围绕县、镇两级“春季攻势”工作进行,帮扶单位疾控中心领导把此项活动作为中心的重点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深入包抓村组,履行帮扶职责,落实联系任务,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上半年帮扶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我中心把帮助杨家沟村贫困群众脱贫与发展作为己任,牢固树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来抓,做到帮扶对象不脱贫,单位干部不脱钩。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发好一个文件。年初,我中心根据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长武县2018年整体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布置了具体的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史新和为组长,副主任马喜信副组长,各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长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帮扶相公镇杨家沟村脱贫“摘帽”工作计划》,文件附有长武县疾控中心帮扶杨家沟村《脱贫攻坚人员分工》《杨家沟村贫困户一览表》《贫困人口进出流程识别》《精准脱贫熟记应知必回一卡清》《干部帮扶全覆盖一卡清》《十查一追责一卡清》,文件进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和人员分工,使帮扶杨游家沟村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算好一笔账务。为了使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和精准,我中心设计了《2018年杨家沟帮扶贫困户家庭收入测算表》,表格包含了各户的所有转移性收入、务工收入、分红收入等内容,使大家对户里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三是答好一份试卷。为了切实增强村“四支队伍”和各位帮扶人对村里基本情况及各项扶贫政策的了解,我中心安排人员围绕今年的重点工作只做了一份试卷,并组织了考试,使相关人员深入掌握了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四是办好一件实事。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120余人次,帮扶责任人根据杨家沟村的具体情况,与帮扶户共谋发展路,共商致富良策,为30户建档立卡户面对面制定了中长期产业规划,并送去总价值8000元的化肥,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三、瞄准对象,抓住重点一是积极推进“四个一”产业扶贫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建西瓜种植示范园。杨家沟村地处泾河沿岸,具有自然灌溉能力,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是理想的西甜瓜种植区,为此,我们发挥村主任成立的宏兴果品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动员引导有劳动能力的10户贫困户种植45亩西甜瓜。二是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我中心创新扶贫思路,盘活有限资源,多次与相公镇政府协调沟通,通过招商引资,联系长武盛农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处投资建设了一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占地500余亩,有黄芪、党参种植示范区400亩,种苗繁育区80亩,中药材种植试验区20亩,搭建围栏5000米,建设培训展示大厅5间,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有入社会员127名。三是建龙头企业。依托已经建设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我中心协调成立了长武盛农中药材种植公司,公司初步预计投资30万元购买设备,加工中药材,在本村招工30人。四是建电商平台。5月份,根据镇上安排,我中心协助村上建成了杨家沟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目前已开始运营。二是全力推进“三房”工作。我中心高度重视危房改造户、移民搬迁户、地灾户的住房安全问题,从联系领导到驻村干部,层层压实,各司其职,每周三召开工作的扶贫汇报会听取一周以来的工作实施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截止日前,杨家沟村危房改造户2户、地灾户2户、移民搬迁户1户房屋即将建成,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三房”工作,继续推进此项工作。

三是严格落实问题整改工作。我中心认真对照中省2017年脱贫攻坚第三方成效评估9项反馈问题、市长卫华检查4项反馈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剖析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用严和实的作风推进整改工作,拿出绣花的劲头,在精准、细致上狠下功夫,坚决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查找“资料填写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数据来源不清、帮扶政策记忆不全”等4类6项问题,先后到相公镇芋元村和南村学习经验举行了民情日志大展评活动和帮扶政策现场随机提问活动,促使工作继续深入。我们严格按照扶贫对象识别“七步法”的工作程序,一步不少、一步不省,对已识别的扶贫对象进行了“回头望”、再复核,确保真正贫困的农户列入扶贫对象。目前,杨家沟村共有17户58人,计划2018年脱贫16户56人,2019年脱贫1户2人。

四是扎实开展“六必访”活动。6月6日以来,我中心放弃双休日,走向"田头"深入"户头",严格按照全县"六必访"活动安排部署,分为3个访谈小组,对全村126户群众进行了大走访。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三送三帮三解"要求,冒着酷暑进村入户,同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相关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措施落实到位情况,认真听取贫困群众对脱贫的想法、看法和期望,通过为期一周大走访、大座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计划在杨家沟村征地100亩,种植中草药黄芪、党参,可以安排就业30人。二是联系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给贫困户每户贷无息扶贫款5万元,计划成立“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殖业(养羊),每户贫困户入股5万元,作为股金,每年预计可以分红3500元。三是与农业局联系计划投资70万元,新建大棚10座。

总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些距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带领群众积极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第6篇

(一)包村帮扶工作情况

1.扶贫档案精准规范。坚持应档尽档的原则,在开展纸质档案收集、整理的同时,重点还对影像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将帮扶责任人每一次进村入户,每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落实,都按照相应材料收集清单,一一对号收集归档。纸质材料与照片、音频、视频资料的收集相辅相成,做到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使脱贫攻坚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迹可循,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2.帮扶机制创新完善。一是对接帮扶到位。认真落实帮扶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一户贫困户明确一位帮扶责任人。在每周四的脱贫攻坚集体下乡工作日时间外,还采取帮扶责任人分小组不定期下乡,对包保对象进行“五净一规范”督促指导和帮助。通过这些经常性的关怀行动,切实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精神上的关怀与帮助,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创造新生活,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勇气,确保救助活动取得长效。二是措施管理到位。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对每月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根据贫困户的需求细化帮扶措施,制定新一轮扶贫工作计划。同时,建立帮扶工作进展和措施落实情况反馈机制和督促检查整顿机制。

3.基础设施改善明显。一是协调县文旅局投资18万元,分别对赤松镇双桥村实施新建占地1000m2的文化广场建设和购买健身器材,此项举措将为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在双桥村主干路两侧共栽种花苗4000余棵,完成了对村庄的绿化和美化建设。二是协调县水利局投资20万元,为长胜村村民修建一口深水井和一座水井房,使长胜村村民的安全饮水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充分保障长胜村村民的安全出行,协调县扶贫办投资67万元,重新修建长胜村村口大桥,目前该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之中;为确保长胜村村民春耕秋收顺利通行,协调县扶办投资21万元,修建机耕路。三是协调县委组织部,投资6.5万元,对马架子村进行村部维修工程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为群众办公办会的功能;协调县扶贫办投资8.2万元,对马架子村进行边沟和村路升级改造建设,全面提高了村民的出行质量和安全。通过对贫困村道路基础设施水平的全面提升,为贫困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4.对接帮扶及时有力。在传统佳节来临之季,为包保的赤松镇双桥村、长胜村和马架子村全体村民,送去价值9.6万元的大米、面、油和月饼等节日慰问品。不仅增近了帮扶干部与贫困对象的感情,也极大地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5.宣传报道及时跟踪。走进新时代,击鼓新征程。新闻战线牢记使命,进一步扎实工作,推出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我县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从低保兜底、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健康扶贫等重点扶贫领域入手,开专栏、讲故事,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的报道持续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投身扶贫的激情,有效地激发了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推动了脱贫攻坚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在全国各级主流新闻媒体,共发表新闻稿件54篇。其中:国家级23篇、省级17篇、市级10篇、县级4篇。通过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了我县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传递了民政事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好声音。

6.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运用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等方式,持续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依托当地土壤有机质丰富、气候适宜的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引领,投资1万元,选择适应金莲花生长的土地3亩,对赤松镇双桥村大力发展金莲花种植产业,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投资0.5万元,在对12户易地搬迁贫困户的旧宅基地进行平整后的场地上,种植大豆11亩,增收1.2万元,不仅为扩大村集体经济增强了力量,同时也使该村整体环境得到了有效整治提升。

二是本着“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发展思路,立足优势,投资5万元,对赤松镇长胜村进行2.5万袋黑木耳种植发展,全力打造以黑木耳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预计创收0.3万元;利用山菇茑根茎可以多年繁殖的优势,由村干部自我垫资1万元,在村内绿化地种植山菇茑4亩,共增收0.55万元,实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快车道,帮助贫困群众捧上金饭碗。

三是通过租赁土地和种植黄豆,共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其中:村集体向外租凭土地80亩,增收0.8万元;投资3万元,进行60亩地的黄豆种植,增收4.2万元。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合理的劳动力报酬,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使其在家门口打工,有效兼顾家庭和农业生产,充分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光伏发电持续增收。光伏扶贫是利用光伏发电产业项目,让贫困户改善生活、脱贫致富,是实现“村村有物业”和“人人有收入”的重要举措。2020年,包保的双桥村、长胜村和马架子村共发放光伏分红补贴15.89万元,受益群众共计87户132人。其中:双桥村发放光伏补贴7.8万,受益群众为44户70人;长胜村发放光伏补贴4.7万元,受益群众为24万37人;马架子村发放光伏补贴为3.39万元,受益群众为19户25人。实现了光伏分红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使他们在家就坐享“阳光收入”,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带来的幸福感。

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发力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民生福祉。围绕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人居环境整治部署要求,多点突破、精准发力,全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外增颜值,内提气质。投资1.2万元,对赤松镇双桥村村路两侧进行植树、栽花环境美化建设;对三个帮扶村的沟渠、水渠、道路、人居等综合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共清理垃圾480m3;协调县移民办,投资84万元,对长胜村开展4700延长米的围栏建设,使帮扶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二)行业扶贫工作情况

1.低保兜底提标扩面。2020年,全县低保救助标准由2019年的年人均3840元,提标至年人均4080元。

2.持续开展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继续实施《全县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据统计,截至目前,“无力脱贫”兜底一批贫困对象7161人;“支出核减”纳入一批共纳入295人;“重点保障”改善一批共重点增发3318人;“脱贫渐退”扶助一批共扶助190人。

第7篇

前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投资工作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从贻琴省长的讲话和省直各厅局的发言中,都能感受到当前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今天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传达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投资工作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形势,进一步把信心树立起来,责任担起来,千方百计、百计千方锁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增措施、加力度,力争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会前,市发改委下发了《全市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通报》和《关于加强调度确保完成年度计划的通知》,对第四季度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着重对后一季度的生产总值、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这三个重点指标作了安排部署,并把前三季度未完成的任务加到第四季度。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增速与进度之间不平衡,我们在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5%,全省排名第一,到第三季度增速下滑到33.4%,全省排名第三,尽管增速全省排名在第一方阵,但是序时进度差距非常大,所以不要乐观于增速排名在全省前列。在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抓好投资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投资这个关键。为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谁欠哪补、欠多少补多少,层层分解。总而言之,全年目标任务不能减。同时,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攻坚年,做好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为明年决战“十二五”,奠定“十三五”良好开局具有重大意义。

刚才,市发改委徐江主任通报了全市1-9月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市工能委、市交通局、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和仁怀市、红花岗区政府做了交流发言。仁怀市和红花岗区是全市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的,红花岗区增速达34.8%,但序时进度仅完成51.8%,欠账比较多。工业、交通等行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从刚才发言情况看,工业方面,整个工业项目、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在全省第一个方阵,大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交通三年大会战”里的项目推进较快,明年年底可实现县县通高速,整个“十二五”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接近1100公里,加上明年开工建设的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绥阳至正安高速公路、遵义西南绕城高速项目、兰海高速公路贵遵复线扩容改建工程,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要达到1200公里,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在全省最高。川黔铁路外迁工程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渝黔快铁将于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明年有望开工攀昭黔铁路、贵阳至遵义城际铁路、市内轻轨一号线等铁路建设项目。水利设施方面,“水利三年大会战”投资也很大,预计到2016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将占全省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一半左右,当然各县(市、区)配套的压力也很大。市统计局针对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产业投资比重低、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作了全面分析,大家要抓紧完善,对统计数据要认真分析。市国土局围绕土地要素保障做了大量工作,争取的指标在全省走在前列,基本能保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当前市国土局正在开展2015年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申报工作,希望大家认真梳理,提前谋划上报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在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各县(市、区)要把第三产业切实抓在手上,着力打造成经济工作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与贵阳市的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差距为400多亿,2013年达到500个亿,这500个亿也是我们整个经济总量跟贵阳的差距,所以我们与贵阳市的差距主要在三产上,各县(市、区)要全力抓好三产,千方百计做好统计调度,把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下面,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投资的“三大作用”,以新思想新思路推进新常态下的项目投资工作

从全国范围看,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常态”。我市的发展又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严格按照主基调主战略要求,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条件下,既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全国和西部地区,又要努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守住绿水青山。遵义如何在生态和发展中找到平衡,主动作为,实现后发赶超,不管从历史看,还是从当下经济运行来分析,投资都是必须紧紧抓住的着眼点。

(一)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投资增长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什么时候投资搞上去了,经济就能实现较快发展,什么时候投资没有搞上去,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影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要素协同发展的状态最理想。但由于我市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高,消费市场不是很大,要提高消费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进出口规模也小,2013年仅为3.77亿美元,对GDP的影响有限,虽然今年开工的以晴集团全面投产后每年有100亿科工贸产值,其中70%是出口,有质的飞跃,但要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主导因素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投资还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保持35%左右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反映在数据上,1-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0.9亿元,增速33.4%,位列全省第三,在投资的拉动下,前三季度GDP总量达到1336.6亿元,增长14.5%,位列全省第二。尽管如此,但是我们差序时进度很大,只完成序时进度的62%,所以要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在第四进度要完成869亿,目前只有两个月了,每个月要完成将近300亿。

(二)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3.8:41.6:54.6调整到2013年的4.1:38:57.9,二产投资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三产投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投资和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由二产向三产转移的演变规律。今年1-9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634.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44.3%。铁路、公路、房地产投资分别为14.2亿元、165亿元、248.3亿元,分别增长29.7%、33.6%、55.6%。特别是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升温,投资增速、销售收入、营业额等有所好转,这也符合房地产业走向正常的规律。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业非常关注,投入2000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项目信贷政策逐渐宽松,第一套首付比例降低,第二套没有首付比例。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大家一定要抓住,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投资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最根本的目标,扩大投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从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看,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改造、客货运枢纽项目以及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等项目均按照计划要求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可提前2个月完成投资任务目标。这些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各县、乡、村的交通出行条件。市委、市政府还着力实施“工程”、十大民生工程等项目,涉及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改善、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教育医疗民生建设工程等,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扩大投资,不仅能通过直接带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的增加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增长,还能有效新增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收入增长,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各部门既要充分发挥好已有的好做法好经验,保护好多年以来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的好成绩,更要根据新形势对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思想理念、认识水平、干事创业精神上进行全面的革新,以适应新常态下抓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投资工作面临的“三个问题”,尽心竭力抓好项目投资工作

我们在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上半年,全市50万元口径投资增速是35.5%;1-7月是35.4%,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1-8月是35.3%,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1-9月是33.4%,比上半年下降1个百分点。各县(市、区)1-9月除仁怀和桐梓增幅同比增加4.7%和2.6%以外,其余县(市、区)增速都处于下降趋势。整体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不断在加大。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从投资主体看,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当前全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已逐渐传导影响到我市,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产品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上升,工业企业投资信心明显下降。我们的优势产业遇到的困难也没有根本性好转,例如原材料企业持续低迷、煤电需求不足、白酒销售困难等,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民间投资增长回落幅度大,1-9月,我市非公经济投资增速为22.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0.7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全市投资增速。

从投资结构看,重点领域投资不足。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5.6%,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同比增长2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1.4%个百分点。这些重点领域的需求乏力,直接影响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就目前形势来看,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调整政策还有可能持续,我市房地产投资的压力将逐步加大。

从投资载体看,新开工项目带动乏力。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尤其是新开工项目对投资增量有明显带动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1-9月新开工项目4603个,比去年同期下降32.1%。新开工项目完成的投资增速也处于较低水平,增速为27.7%,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7个百分点。同时,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占比小,1-9月356个,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7.7%。新开工项目中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难免陷入疲软。去年我们各级都有大项目投资,而今年仅有以晴集团、茅台循环产业园等几个大项目。我市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也有微观经济实体的乏力。但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各级干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主动作为不够,习惯于按部就班,出力不尽力、用心不尽心,在谋划项目上缺乏前瞻性、在落实项目上缺乏战斗力、在推动工作中缺乏创造力。各级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与时代的要求、组织的要求、发展的要求、群众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我们一定要按照群教活动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培析思想根源,从思想骨子里进行整改,形成强大的正能量,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同时,对前三季度集中项目中尚未开工的项目,市政府督查室要督查,要求各责任单位说明原因、拿出开工时间表。

三、紧紧围绕投资工作的“三个重点”,千方百计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当前,我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尽管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面临的机遇更是前所未有。一是国家推出重大工程建设的机遇。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确定了生态环保工程,粮食水利重大工程,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清洁能源重大工程,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交通重大工程,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7大类重大工程建设,分别列出了2014年和2015年可以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和专项,其中有些已经开工建设,有些正在履行审批核准程序,还有一些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对于国家已经明确到具体项目的重大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要抓紧完成前期手续,确保按期开工建设;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抓紧推进建设工作,确保早日竣工、验收,发挥效益;对于仅明确全国总规模和仅明确投资方向的国家重大工程,按照国家确定的投资项目和方向,抓紧梳理我市国家重大工程的项目名单,抓紧完善相关前期手续,使之具备开工条件,抓紧开工建设,并及时上报省,争取更多的项目能得到国家支持。二是国家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机遇。省相关部门将着手准备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建设条件好的项目,加大“跑部”力度。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项目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做到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补充一批,做到干着今年、备着明年、想着后年,编制一批项目力争进入省“十三五”规划的盘子。三是全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机遇。当前全省进入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新阶段,加之我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民生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有扩大投资的广阔空间和基础条件。我们更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的大格局不会改变,抓投资抓项目仍将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抓住重大机遇,用好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而全面发力,千方百计推进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第一,要围绕重点领域抓投资。一是在大项目谋划和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围绕产业发展抓项目的理念,依托市场和政策“无中生有”谋划生成项目,切实加大向上跑,向外招的力度,狠下功夫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龙头项目和龙头企业,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二是积极争取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抢抓国家扩大西部铁路投资机遇,扎实抓好“交通三年会战”、“水利三年会战”,加快推进以民用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水利项目,以强电弱电为重点的电力项目建设。同时,扎实抓好“工程”、小康六项行动计划、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尤其是“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年内必须全面完成。三是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作用,切实“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

第二,要围绕重点产业抓投资。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是我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实施五类项目。一是能源原材料类项目。围绕实施以“四个一体化”为重点的能矿产业升级工程,加快我市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火电“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着力提高能源保障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大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项目,着力提高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二是制造业类项目。围绕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电子及基础件军民融合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三是加工业类项目。围绕实施“五张名片”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发展白酒、烟草、茶叶、医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轻工业项目,积极发展包装印刷、家电五金、日用化工等其他轻工业项目。四是新兴产业类项目。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一批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五是生产服务类项目。围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物流、工程设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强冷链、仓储等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项目。另一方面,要着力从五个途径寻找项目。一是从现有产业中寻找项目。要根据现有产业升级路线图和产品技术路线图,着力在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工艺、新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等领域,谋划和生成一批产业项目。比如,国发2号文件把遵义纳入军地融合的实验基地,但至今尚未破题,动作不大,虽然有体制机制障碍因素。我们一定要下硬功夫,认真研究,发挥好现有航天航空企业的技术优势,在核心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方面破题。二是从现有资源中寻找项目。立足我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加快在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设计和开发一批产业项目。三是从农业产业化中寻找项目。要以抓工业的理念和方法抓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车间和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作用,在招商引资投向、社会资金导向上予以引导,大力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打造一批龙头大企业。四是从国家政策中寻找项目。围绕项目化、实物化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研究政策、利用政策、争取政策,尽快把政策叠加效应转化为大项目、好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五是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要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投资意愿,编制完善项目投资指南,注重产业链招商,在市场中找合作伙伴、找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