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3-02-16 21:1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出发点。总结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近年来,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成效。但从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来看,实践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视角,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做了以下几点的改革探讨与尝试。

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1.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人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却往往把实践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为验证理论而设置的,这样就形成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因此,要修订教学计划,改变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建立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重的新的教学计划结构模式。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几年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调整特殊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缩减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提高它们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特殊教育专业理论教学时数由过去的2600学时减少到2 400学时,实践教学由过去的28周增加到35周,实践教学周数占总学时周数的比例由过去的20%增加到26%。教学计划的调整,为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2.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

建立相应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以实践教学文件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有序、有效的运行。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把教学计划中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同基础课和专业课一样对待,建立了各项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一套较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制订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专业构建了较系统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实践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有了可操作性,便于监督管理,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局面。

二、改革特殊教育实习模式

1.教育见习、教育技能训练集中安排、统一管理

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在整个学习阶段共安排4次,分布在第3学期到第6学期,每学期1—2周,共5周时间。教育见习即认识实习,目的是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教学状况,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树立特殊教育专业思想。为保证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类特殊儿童,我们采取集中安排、统一管理的模式,统一安排在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即培智学校、盲校、聋校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在教育见习实施前,制定一系列教育见习管理文件,包括教育见习实施计划、见习管理规定、师生考核标准等,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严格执行。学生通过教育见习认识到特殊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坚定了他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教育技能训练被安排在第7学期,是一次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习。通过四周的教育训练,使学生了解特殊学校的教学实际,基本掌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奠定基础。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第一周,把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录相“请进”学校,指导教师与学生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师生一起评课,要求学生写评课稿;第二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教案;第三周,进行学生独立课堂教学训练,把特殊教育学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进来”,和指导教师一起评课,分析学生讲课中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周,学生在第三周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第二轮的课堂教学训练,提高教学技能。这种训练模式和管理方法,经过三届学生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节省时间和实习经费,又便于管理,提高了实习效率。

2.毕业实习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

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特殊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集中实习给教学、管理、食宿、交通、安全等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模式,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就业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趋向及个人特长独立选择实习单位。通过独立联系实习单位的锻炼,既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为其将来就业提供了机会。对于少数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经过实践检验,这种模式的毕业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社会化程度,为他们顺利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先后建立了5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校外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座谈会,交流思想,共同研究实习方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第2篇

关键字班级管理;认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06-01

1培养班干部,选好小助手

班干部的物色,应该灵活机动。可以委任,可以民选,还可以毛遂自荐。组建班委会草率,人选好了,就应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宣布工作要求。再逐人手把手地教,出现失误不批评,应该说:“不要紧,下次做好一些!”再分期分批轮训。先是班长、副班长、各组组长、宿舍舍长,这些人是纪律管理员,全方面监督学生,指导各自应该负责的工作。接着培训业务工作方面的各班委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卫生委员,该放权的就放权,但必须要有原则,就是“你的管理只要是为班集体好,我们就支持。”开动每个人的脑筋,大胆让他们去开展工作。再下来就是培训一批班集体里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使他们能珍惜班集体荣誉,率先听取班主任和班干部的话,主流一旦健康发展,全班的风气也就顺了。每评选一次优秀班干部,大家越干越有劲,自己的威信也就竖立起来了。

2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2.1学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策略毕业论文,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学校成立行规学习班,由退管会的老师和学校有关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2.4开展帮困助困活动。学校设立爱心基金,通过“结对助困”等活动,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关心帮助。

3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70%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在家认真复习巩固,才能掌握透彻。一旦学生在家有恃无恐,无人管教,那老师付出再多心血也就白费了。加强和家长联系的第策略毕业论文是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老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习惯、性格等,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我会告诉家长学校班级的规定;在家应督促学生认真做作业、复习巩固、预习,上课期间不看电视;周末、假期观看的栏目也应有选择性,其他时间应补差补缺,上新课时才不致于掉队。第二个办法是打电话联系。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管吃管穿,管学习是能的,因此我要求这部分家长每个月打个电话和我联系,交换意见,他们再打电话督促。这样,学生才不致于脱离管理,放任自流,回到学校,老师教育起来收到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4协助学科老师提高教学效率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计算机专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下,讨论和反观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建设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关键的基础设施,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便利,网络构建与信息化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网络与信息化安全的保障能力也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化安全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先进的装备和技术作为基础,还需要大量培养既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理论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且具有一定管理才能的高层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安全的人才。

1 背景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概念是教育学领域近期来对学生培养的新认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国外没有对“复合型”与“应用型”进行明显区分,对能力方面的描述基本体现在“复合”的要求中,“复合”不仅包括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体现了重要的效率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复合型”培养方式在美国的研究中,已经接近了我国所指的“复合应用型”。国外最早的“复合型”概念是由Louis Schwartz于1967年所提出,强调“复合应用型”教师在美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必要性和理应享有的地位。这种根据教学对象特殊性进行教学迁移的能力,是教学教育一体化所拥有的区别于其他教学类型的独特才能。与我国的“复合应用型”培养方式研究类似,此后的美国研究中,很少再提到“教学教育一体化”的概念。2001年美国的专家学者专门对“复合型”和“非复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对比,对教师是否能胜任常识和学科知识、常识和常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解释,作为衡量“复合型”教师的价值之一,并认为这样的教师在科学课上能够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国内在复合应用型的研究过程中,将“复合型”与“应用型”进行了明显区分。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发展轨迹,直到2005年才导入了“应用型”,真正使“复合应用型”的教学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认为“复合型”主要反映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实践中对宽知识、多能力特教教师的需求;“应用型”则主要反映了实践对特教教师的应用专业能力的需求。虽然其适用范围只限于特殊教育,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充分显示了复合与应用在维度上的差异,“复合型”主要是对知识构成的需求,而“应用型”则是对能力的需求。

总结国内外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研究,总体来看思路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复合应用型的一般特征来进行研究,阐述复合应用型的一般内涵,然后套用到学生的学习研究中,对复合应用型人才与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区别和联系的研究却不充分;且也没有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对于不同学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上应存在共同点,但同样也存在区别。

2 复合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国计算机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但在教育体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学体制不科学

大多数学校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制的设立存在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程更新速度慢、一些陈旧课程未能及时淘汰等问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感,感觉学到的知识以后用不上。其中传授的理论知识太多,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较少,与新时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匹配。

2.2 教材建设滞后

计算机专业教材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教材的选用、教材编写及出版情况,计算机的专业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符合课程需要、符合学生理解程度和教师采用的教材在全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即教材适用率较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教材建设明显落后于教学改革,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远远快于计算机课程内容的更新。其次是实践性课程的教材建设弱,大多教材都注重理论编写,不利于计算机操作和应用。

2.3 被动教学方法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中,教师大多数使用的仍是填鸭式讲授方法,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而计算机本身就重操作、重应用,力求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强调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主动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培养复合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关键因素。

3 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不但承担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任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种复合型的人才,而且还承担着为高层次精英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有潜力人才的任务。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设置有效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3.1 专业知识涵养

培养一名合格的复合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必须使其知识涵养以基础知识为根基,以专业学识为主体,以应用技术为主线,形成交汇多样的知识构架。这就要求其基础性知识要“足够、扎实”,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并且将自己的专业学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成为一名既有专业涵养又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如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力主突出“厚基础、强能力”的特点。对于基础必修课要合理安排课时,并尽量扩大选修课的知识覆盖面,多开设重实践、重技术性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学习志向更好地选择选修课。其次是课程的结构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扬传统的课程体系框架的优点上,增设新兴领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扩充课程总量以及信息量,对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最后,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因此,增开一些电子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课程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从事计算机职业所需的文化底蕴及科技知识等综合素养。

3.2 教学设置

教学设置上以应用型为主,兼顾复合型。首先,在课程的组成上形成3大课程设置,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应用能力课程。每个课程方向又可以分出多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模块组成;专业理论课程则可以包括必修课程模块、限制性选修课程模块、任选课程模块;应用能力课程则一般由专业技术课程模块、活动课程模块组成。通过多模块并存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对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制的改革要注重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知识的应用。围绕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废除原有按照学科范畴来设计课程的思想,从全局考虑如何设置课程来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构架出全面、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

再次,选择课程时还应注意根据若干发展方向的应用技术为指导,把职业资格认定类的课程融合到课程体系构架中。让学生能以发展方向的需求为主导,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为综合技能的构建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保障。同时,也为学生进入相关计算机行业做好相应的资格准备。

3.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国内国际的技术转移实习实训、考察调研、产学研结合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实训的可能。实习实训设置如下:

(1)企业讲座。了解企业运作和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了解企业的发展思路、人文环境、管理与运作模式,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安全生产与管理要求等,为学生选择相应的发展方向做准备。

(2)认识实习。具备一定的撰写软件计划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掌握软件系统的使用能力。

(3)认识实习与工程实践。对典型信息系统、仿真软件、辅助设计软件有初步感性认识。

(4)信息系统测试参与,系统测试实习。

(5)课程设计,小型信息系统设计模块训练。

(6)生产实习与培训。对案例分析和实际研究项目的训练。结合商业环境与本地实际,进行软件管理模式、软件服务业务流程、数据库与信息挖掘技术、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规划及设计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7)毕业实习。以企业实际研发为基础,采用有机链条式的毕业实习模式,将学生的个体毕业课题内容相互衔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而且在学生个人才能发挥的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8)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是安排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完成软件系统、软件服务平台等的设计与建设等实际课题,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撰写出毕业论文。

产学研结合平台设置如下:

(1)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政府、企业、研究机构4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通过教育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地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来改革教育模式,丰富实践训练的资源,加强实践教学。

(2)专业教学必须和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企业产品相结合。当前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体,教学只有和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企业产品相结合,其教育模式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成为企业抢手、社会急需的顶尖技术人才。

(3)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充分满足师生对实习、实践的各项需求。力求与多个本专业相关的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使企业成为学生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和可靠的就业渠道。

(4)联合企业开展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设置的实习基地,为软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开发平台。在实验室和实验课程安排上,强调贴近企业实际产品和模拟企业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使学生在今后进入企业工作时,尽量缩短学生的熟悉期和磨合期。并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工程应用能力,在提高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积极性的基础上,远离网吧、游戏室,有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培养管理。

第4篇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现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82

1 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在2015和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分别达170万和200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但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由于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而休学、退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根据湖北省高校学生自杀情况调研报告以及最近几年的媒体公开报道,相较于其它学段的学生,研究生自杀率较高。①这表明,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②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4.1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与全国成人常模的对比发现,研究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以及精神病性五项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也有研究表明,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大学生但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③某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对1930例研究生心理咨询个案进行数据分析表明,④寻求心理帮助的研究生绝对人数在逐年上升,相对比例稳定在20%左右。这一方面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有关,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逐渐不断呈现出来。

1.2 研究生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累积性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相较本科生更加复杂。高校研究生处于需要兼顾学业、工作事业、婚恋家庭等方面的人生关键阶段,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不仅要面对更加繁重的研究任务、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责任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成就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压力、婚恋压力、就业压力等。具体而言,一方面,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相较本科生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自2003年起,研究生毕业人数明显增加,但由于培养计划不明确,与市场不够协调等原因,加上研究生本人过高的期望值,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骤增。2010年,江苏、重庆等地媒体报道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出现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⑤同时,受我国大学扩招的影响,研究生取代大学生成为父母和亲朋好友眼中的天之骄子,使一些研究生过于关注工作的起点,一旦现实情况与理想出现差距,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的情绪问题。

第二,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呈现出一定的规律,⑥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前三个月、毕业论文开题的前后一个月、毕业论文答辩前后一个月、毕业离校最后一个月是研究生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爆发的时间。压力的表现从入学初的学习困惑产生的学业压力,到入学适应后产生的学术压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再到研究生中期的情感和就业压力,最后学生又要集中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最后,研究生还面临和导师的关系压力。

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累积性。当研究生出现不幸,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关注的只是表面的就业或者情感压力这些导火索,而往往忽略了极端行为背后可能早已存在的某种精神疾病或严重的人格缺陷。研究生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往往是在大学甚至更早的阶段就已经产生,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以解决,到了研究生阶段受到毕业就业、婚恋情感等应激事件的影响,新旧问题不断累积叠加,容易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某咨询中心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有1%左右的研究生因精神问题转诊精神科或心理科,并确诊患有抑郁症、强迫症、分离障碍、急性适应障碍、性心理障碍、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1.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差异

(1)男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⑦男硕士研究生比女硕士研究生在经济和婚恋爱情方面的压力得分更高,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比男硕士研究生更大。男女硕士研究生的压力侧重点不同,而总体的压力感没有显著差异。相比而言,男硕士研究生在养家糊口、光宗耀祖方面背负更大的压力,在自己的同龄人已经开始独立生活时,他们还不能立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但另一方面,男硕士研究生还要在婚姻恋爱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相应的压力也会更大。因为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女研究生虽然学历更高了一个层次,但却不一定能找到如意的工作,难免在就业上面临较大的压力。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烦恼,但是相比而言,女研究生更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2)不同工作经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⑧这和研究生群体逐渐转变为独生子女群体有关。他们是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因成绩优异在学校也备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人生成长经历往往以校园生活为主,一路过关斩将,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脱颖而出,人生旅途一直比较顺利。这使得他们的成就动机比较强,自我期望值比较高。而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生活的磨练,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不同婚恋状况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研究表明,⑨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两类群体是正在谈恋爱的研究生和已婚的研究生。这两类研究生因为有着恋人的关心或者家人的体贴和支持,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因为研究生生活方式以个体或少数人为主,社交面窄,再加上工作未定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没有谈恋爱,博士群体谈恋爱的年龄也逐渐增大。这些孤单的未婚恋研究生,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时,因缺少同伴的疏导和帮助,往往容易焦虑和不知所措,一些普通的、轻度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容易累积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4)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在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评估中,研究生强迫状态因子均分最高,是研究生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得分高一方面反映了研究生可能更加细致,有规划,规则感更强,有时表现得更加专注和谨慎,但如果过度,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相对单调,人际情感沟通较少,从而使得他们在人际方面较为敏感。另一方面,相比较文科类研究生,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由于长期的专业训练,理工科研究生养成了较强的逻辑思维,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儿,加上许多理工科研究生学习工作空间局限在实验室,容易形成自我封闭、思维严谨而刻板的心理行为特征。

(5)博士研究生成就动机更强,更易追求完美。博士研究生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自我定位高、成就动机强的群体。在重视学历和重视人才的当今社会,他们被罩在“博士”的光环下,更多时候会受到众人敬慕,因此这种长期的佼佼者身份,造就了一部分博士生过于追求完美,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败;只能接受荣誉,不能接受批评;只能接受别人不如自己,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有优势。对于一部分从未从事过工作,一直求学的博士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仅局限于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求学,并没有设身处地地经历过更多的生活上的磨练和工作上的不如意,他们的成就动机更强于工作过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结果显示,⑩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的一般水平,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整体上来看,博士研究生在强迫、恐惧、焦虑和精神病性四项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心理健康总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究其原因,这和博士研究生专注点在科研和学术方面,注意力范围比较狭窄,而同时又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有关。因此,对于博士生来说,应增强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与家人、朋友、导师等的沟通,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更好地维护个人心理健康。

2 开拓多种渠道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2.1 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研究生自我保健和求助意识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诸如心理健康课主要针对本科生,还较少有学校开设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必修课;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主要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较少等,再加上主观上研究生对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误解,例如自己年龄比本科生大,已经经历过一些风风雨雨,比本科生更加成熟,因此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样去求助等等。研究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还比较欠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相对薄弱。

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都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和烦扰,研究生应合理认识自身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必要时学会自我疏导或者进行专业的求助。基于此,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首先,研究生新生到心理中心进行参观体验活动。入学伊始,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抓住新生教育的最佳机会,树立心理中心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第一印象,邀请研究生新生以实验室或者班级为单位到中心进行参观和体验,了解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消除研究生对心理中心的陌生感,同时也能增强对心理健康的认同感,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其次,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新生入学时期,在学院内部进行研究生团体活动或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一方面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种下一粒种子,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如前文所言,男研究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加不愿意求助,在开展活动时,应着重向男研究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及心理问题的一般性,消除他们的戒心,学会积极的求助。

2.2 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具体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

如前文所言,研究生不同群体存在不一样的特点。另外,从客观上而言,研究生还存在住宿比较分散,集体观念淡薄,个人意识比较强等特点。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首先,结合研究生时间灵活但不易集中的特点,可以开展一月一次的心理沙龙或者团体辅导活动。活动采用半开放的方式,一方面控制人数,一方面也允许一定的流动性。主题则以研究生面临的共性问题为宜,例如婚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女研究生的恋爱问题,研究生的生涯规划等等。形式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讨论、阅读等。这样的形式容易打破研究生过重的戒备心理,从一般性问题入手,让研究生同学逐渐开放自我,进行分享和讨论,促进个人成长。其次,针对博士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可以开展贴近其生活学习实际的辅导活动。例如可以采用座谈、团体活动、心理沙龙等轻松的形式讨论和导师的关系、如何平衡研究和恋爱、如果应对学术危机等。

注释

① 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湖北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234-240.

② 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1.4:91-96.

③ 吴钰. 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31-133.

④ 李江雪,苏斌原.1930例研究生来访者心理问题特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77-1580.

⑤ 刘倩倩,吴少怡,王小宁.高就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36-137.

⑥ 刘祥和.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工程与企业管理国际会议,2011:703-706.

⑦ 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⑧ 刘晓凤.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17-118.

第5篇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小学教师培养由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迅速转型为以本科高校培养为主,不仅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也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质的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教师培养中问题不断,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师培养实践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什么样的人似乎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模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高等学校一个发展势头迅猛、为数众多的专业。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早在2006年,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什么说在师范教育改革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师范教育改革中优质的中师教育资源大量流失,而一些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关于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规格,在教育界几乎已成共识,小学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但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现在人们逐渐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即这两者可以兼容和共生,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特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方面,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构建,达成平衡,实现融通。然而,高师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纷纷加盟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原本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己任,本身就有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的顽症,加上对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以甚至不屑加强师范性目标的构建。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另外,教师准入机制的低门槛以及频频发生的非师范毕业生与小学教育毕业生同台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现实,也在不断削弱人们对师范性目标构建的认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高等学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甚至混乱,如有人认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性人才,提出培养合格型的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性,降低了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者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中等师范和师专培养的人才素质应该具有质的差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秉持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应然追求。具体而言,卓越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研究者的特质。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优质的小学教育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是优质教育。卓越的或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已受到高度重视,如芬兰早在1979年就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研究性的职业,小学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自1980年起芬兰教师教育从技术性转向学术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方式培养未来教师[2]。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带动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2011年,美国教育部又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出要改革教师准备计划,对国家教师质量予以改进、问责和重建[3]。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澳大利亚在2000年以来几届政府持续推动优质教师行动计划[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起步较晚,但对优质小学教师培养也已提到重要位置,高度关注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同年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中的卓越化目标指向。

(二)儿童的优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优质化,即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优质化发展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学校制度与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关键的变量”[5]。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因素常常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柯尔斯腾·奥尔森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等方面会造成伤害。“学校的伤害导致我们作为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我们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这样的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6]因此,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学校因素对学生的伤害,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的追求应是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指向

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该是达标的。基于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应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应然追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在激烈的高招考试中能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特别是在河南省,意味着学生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和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学生的教师素养应该能够达到卓越的标准。目前,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与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产生矛盾呢?我们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应是并重的,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发展的潜力更大。作为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指向本身就是清晰的,并不因为学校转型而发生改变。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卓越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应一以贯之。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要求职前培养应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内在品质而言,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社会的楷模;从教师承担的任务而言,培养人的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教师不断的职业成长与追求,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专业成长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体验的职业幸福感更多,更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职业倦怠,职业冷漠,职业病态行为经常出现,导致学生发展受到伤害。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追求中,确立卓越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入职后的迅速适应,也有助于入职后的专业成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活中经常获得职业内满足,拥有完整的、幸福的教育人生。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以及职业关怀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也应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为成就的对象。综上所述,同时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追求。我们认为,卓越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指向是研究型小学教师。具体表述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情意,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上,教育理论界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育理论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生态取向,强调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性。但不管哪种取向,都要面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情境,小学教师面对的情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应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理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王智秋认为,“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7]。教师研究者的意识与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实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模块化的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成为胜任多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师提供课程支持。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精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严格要求,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门为学生设置研究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与指导等,使学生形成对研究型教师的认同接纳与实践[8]。

(二)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合作。高等学校要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沟通,与基础教育多角度地深度融合,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三方互信工作机制。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使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学校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管理者及教师对培养卓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导向,全程实践,实践教学理性化

小学教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教师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9]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形成和发展的。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品质,实践课程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实践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以目标驱动实现实践教学有效化。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紧密结合小学教师工作实践,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上吸收一线优秀教师承担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获得小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审视实践过程,反思研究实践过程,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有明确要求,做到实践前有计划,实践中有指导、有研究,实践后有反思,使实践置于理性控制之下,提高学生实践的理性水平。集中到小学进行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本专业学生以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以实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四)“双导师制”师资模式有效化

双导师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但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目前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双导师制指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共同参与培养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一线名师应该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等;建立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换机制,引导、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教师教育类教师到小学一线顶岗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名校学习,每五年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任教、挂职实践,获得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理性审视小学教育,研究、引领小学教育发展;为一线名师到高校进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通过四年不间断地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使学生全程接受双导师的影响熏陶,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研究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五)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卓越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先进性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反映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理解小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技能;研究性是指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质为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实施以小班化为主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驱动、任务中心、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模块为中心完成小学课程或课堂设计,撰写具有实践元素的课程论文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品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理性平台。

(六)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依赖于被培养者的主体自觉,即学生应形成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在行为上有追求卓越的实践。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卓越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沙龙等形式学习,到小学一线中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七)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

第7篇

关键词: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26-07

高水平运动员培养问题一直是各级体育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我国竞技体育系统的一项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时期,一方面对旧有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形成日益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训练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市场经济的准则是开放、机会平等、公平竞争。而我国目前的运动员培养体系是封闭的,排外的。我国运动员培养体系由于长期以来受“重体轻文”思想的影响,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这些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改变传统的运动员培养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已刻不容缓。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能否以及如何建立新的运动员培养模式,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中国体育发展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研究通过对我国传统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审视与检阅,分析传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和欧美发达国家高水平运动培养体系的对比,结合清华跳水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实践,力图找出一个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与时俱进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体系,探索一条学训结合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

1我国传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

1.1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动机、激励机制正确的内部动机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索质,它是推动运动员刻苦训练,争创优异成绩的主观因素。由于传统的训练体制与教育体制的分离,使得运动员一旦进入国家缺乏教育体制的训练体制,就只能参加运动训练,而运动训练的指向只能停留在金牌、物质等方面的层面上,这些外在的诱因只能形成运动员的外部动机,造成的传统的专业运动员缺乏必要的内部动机。

传统的激励方式停留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层面上,没有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得运动员的内在的动机得不到有效的激励。激励的方式的选择也是造成我国部分专业运动员提前退役,提早终止运动训练的原因。国家的资金的投入的方式使得运动员的各种利益直接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从长远的激励的方式来看,传统的专业运动员能够持续发展的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的运动员退役后得不到持续的发展。一次性买断运动员的退役方式更加挫伤了运动员的积极性,运动员往往带着一身的伤病,不得不寻求继续谋生的工作。

1.2传统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的科技服务系统我国的体育科技管理的体制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规划和领导的体育科技组织系统(图1)。从传统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的科技服务系统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体制的原因大部分科技资源都集中配置在科研单位,训练单位面临资源不足、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不强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清晰、内合外联的体育科研体系,从而导致不能发挥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研所辐射、延伸的作用。其次,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服务系统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

图1我国体育科技组织系统简图

1.3我国培养传统专业运动员的支撑保障机制我国运动训练体系是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在全国从若干项目着手,开始建立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从小抓起,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儿童、少年,进行基础训练,然后逐步提高,形成了一个基础大、尖子尖的三级训练体制。这种从小抓起的选材指导思想和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传统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训练体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已经暴露出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脱节;传统训练体制成才率较低;传统专业运动员三级比例处于失衡状态而且优秀运动员数量下降等许多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显然是依靠国家的政策倾斜而迅速走上“强国”之路的,国家政府稳定的财政预算和投入,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我国竞技体育经费使用渠道包括:训练经费、竞赛经费、科研经费、教育培训经费、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的薪金、场馆器材经费和营养医疗经费。这与西方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明显不同。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渐成熟,竞技体育的产业化也已逐步完善,但是我国每年对竞技体育的投资仍在增长。虽然财政拨款在今后的竞技体育经费筹集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下降,但在短期内,其主体投资地位难以发生改变。

1.4我国培养传统专业运动员的组织管理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竞技体育采取的是“举国体制”的政府管理型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体制优势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能够得得到贯彻落实的坚强保证,我国政府管理型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体育,政府的权力高度集中,并主要依照计划体制原则,采用行政的方式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层次的全面管理,从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直至选拔运动员以及审核公布运动员、教练员的技术等级等。因此,在我国培养传统专业运动员的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的明显存在着几个主要问题:管理权限集中;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动力源不足、规模难以扩大;“全运会”和“奥运会”不能有效衔接;运动员出口不通畅,高水平教练员流失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方式出现了根本改变,这使得运动员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训练体制的弊端,家长将子女送往竞技体育训练场变得步履艰难,导致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枯竭和根基萎缩,直接影响到“举国体制”的人力资源基础。运动员出口和进口变的不通畅。

目前我国从事专业和业余训练的专职教练员共约2.3万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具有省级以上专业运动员经历,不少人还是全国和世界冠军得主。为祖国立下赫赫战功的不少高水平教练员纷纷流失国外,其中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排球等项目高水平教练员流失现象尤为突出。这些人的流失不仅造成我国教练员队伍的不稳定,还给中国队在世界上优势项目夺取优异成绩设制了一定的难度,高水平教练员的缺乏对举国体制的效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1.5传统专业队文化学习状况分析在建国初期,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欠佳,为了迅速摆脱这一状况,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生了集中培养运动员的思路。于是,我国的传统专业运动队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时的队员主要由业余训练的学生及青年职工等组成,他们立足于本职的学习、工作,在业余时间完成训练任务,这使得他们在各方面都具备较全面的素质。到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三级训练体系开始形成。当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及时补充优秀运动队,开始建立了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选拔运动人才。当时,还提出逐步建立层层衔接,基础大、尖子尖的业余训练网,由体委系统主办、教委系统协办,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竞技体育系统自办教育的体系应运而生。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4年我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此我国竞技体育完成了跨越式发展,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的20年间快速发展,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人们开始反思,传统专业运动队文化学习暴露出了种种弊端:首先,在我国以前三级训练管理模式下,运动员的培养完全由体育系统负责,包括培养运动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部分也由体育系统完全包办(图2)。这种特殊教育制度,使得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文化教育的大环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保证,导致了运动员的教育基础薄弱。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仅仅定位于为竞技体育服务,对运动员的基础文化教育缺乏质量标准,既没有专门针对在读运动员文化学习方面的管理办法。而由于优秀运动员是双重身份,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文化教育只是形式化。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2我国三级训练文化管理模式

1.6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的优势与劣势

1.6.1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的优势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的体育行政、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财政支持四大主要体系有效地支撑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构成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基本框架。此外还有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运动员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运动训练基地体系、奖励激励体系、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反兴奋剂体系、运动员保障体系、对外联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育宣传等多个辅助体系。国家专项经费的扶持,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为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同时,在强有力的支撑保障系统下运动员能够集中训练。我国的跳水运动名将伏明霞、郭晶晶能够通过两年半的训练在十四、五岁就取得冠军,这与国家的支撑保障系统的良好运转是分不开的。举国体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竞技体育实现形式,其他任何探索和创新都应该是这种举国体制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而且任何形式的竞技体育的实现形式,不能脱离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导向,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1.6.2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的劣势1) 影响运动员的全面的发展,同时给国家带来损失;

2) 运动员面临出口难的问题;

3) 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4) 我国传统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体系封闭性太强。

2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

清华跳水队成立于1998年伊始,成立之初就以培养“世界级选手”的学生运动员为目标。在10 a的发展历程中,清华跳水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跳水运动员,已逐步形成冠军培养的“程序化”。从伏明霞到劳丽诗、熊晴清、何姿、周吕鑫、林跃、杨礼光、王鑫,等,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支队伍能够像清华大学跳水队这样在短短的近10 a的时间里培养并输送出如此多的世界级跳水选手。

2.1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的动机、激励机制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产生取决于2个必要条件:1)学生运动员个体的需要,称为运动训练内驱力,可分为生理内源性和社会影响性2种。2)运动训练过程中学生运动员训练行为的目标,称为运动训练诱因。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主要受内外部动机的影响,同时运动动机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图3)。跳水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具有3个作用:1)激发跳水运动员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需要;2)指向最高训练目标;3)强化跳水运动员持续进行运动训练。

图3影响运动动机因素结构图

2.2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科技服务系统现代高科技理论与技术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全面,深入地渗透和介入已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优秀的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的工程,没有科学的训练理论与技术的指导就不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我们认识到,传统的训练方式已不能适应运动员的需要,必须在训练上寻求新的路径和突破点。为此,清华大学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机构,而是根据复杂运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通过申请国家科研课题,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来解决训练中的问题。科学训练的基本结构如图4。

图4科学训练基本结构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运动训练,使训练科学化,于2000年底,投资380多万元成立了一个联合科研小组,组织结构与辅助支持系统如图5、图6。

联合科研攻关小组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实践应用情况见表1。

2.3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支撑保障机制

2.3.1队伍学训结合“一条龙”的培养模式队员的培养以清华大学为依托,清华附中、清华附小为基础,形成大中小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大、中、小”学校在运动人才的初期选拔、基础训练、中期发展及高水平保持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学校体制与竞技体制结合的有力保障。 “一条龙”的培养模式的显著的优点:1)学习的系统性;2)训练的连续性; 3)目标的二元性。队伍通过10 a的发展已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选手(表2)。

2.3.2教练员队伍的组合对于普通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不能等同于传统专业运动员和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为了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培养出真正能参加奥运会的学生选手,学校直接从国家队引进曾经带领队员连续卫冕世界冠军的国家级教练负责整个队伍的训练工作,这种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方式为队伍的发展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理教练员按照等级制度、相关的聘任制度、俱乐部运行制度等通过全国公开招聘进入队伍的,数量上按照队员的比例和运动水平而定(表3)。

2.3.3队伍运行的经费支撑保障高校运动队的运行经费是运动训练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动训练的经费主要是由高校来划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清华大学在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过程中,体育经费的筹措形式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表4)。

2.3.4竞赛注册制度作为运动员持续发展的保障普通高校的学生运动员之所以运动水平上不去,除了招生、训练条件、教练员水平等原因之外,没有机会参加重大比赛和经费欠缺是两个重要的原因。清华大学跳水队以清华大学冠名独立注册取得与各省市相同的参赛资格,以保证队员能正常参加国内外的比赛机会。同时,与各省市联合培养获得双重注册资格以保证他们能够参加全运会、城运会。这种与各省市联合培养的注册方式也减轻了学校方面的经费投入,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但同时还是面临着注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清华大学近几年来因注册问题流失的队员见表5:

2.4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组织管理机制

2.4.1清华跳水队的管理模式队伍的管理模式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依照教育管理和竞赛管理两个方面的要求和原则,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机构设置、具体权限划分、运行操作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队伍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是行政指令式的非独立的管理模式。它由学校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或书记、各队主教练、领队、团委、学生处、武装部等人员组成。队员在学校时由班主任进行管理,平时的训练比赛由主教练统一负责,后勤工作主要由领队和辅导员负责,而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或书记负责队伍的统筹工作。

2.4.2清华跳水队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是根据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学校的特点来确定的。具体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采用条块结合的纵向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设置如图7。

2.4.3队伍的管理方式、手段

2.4.3.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人本理念不仅要求领导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教练员要有良好的训练素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教书育人,教练员的训练育人,行政干部的管理育人和相关部门的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为运动员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人本理念是清华大学跳水队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办学理念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的贯彻落实。

2.4.3.2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学生分布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校,队员在学校没有单独编班,和普通同学一样每天上午在学校正常的上课,在学校里接受正常管理。每天晚上由学校给每名正式的队员配备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在学校上课时遗留的问题。为了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更好的解决学训之间的矛盾,学生在训练、就餐、及住宿方面必须按队里的要求统一进行。训练以外的时间及能够参与的活动由学生自行管理,而且在文化课的学习、课外活动等方面鼓励他们多与普通学生在一起沟通交流。这样既不同于专业队的完全集中的管理,也不是相对分散的管理,是针对学生运动员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的情况,采用一定程度集中的管理方式。

2.4.3.3按竞赛的周期科学的划分学习、训练阶段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管理,是为了德智体美全面育人的目标服务的。作为学生,他们的时间安排应该服从于学校教育管理的周期和规律,作为运动员,要经常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又必须服从体育运动规律和竞技周期的要求,而教育的规律和体育的内在规律是不同的,学习和竞赛就难免发生冲突。队伍管理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学训结合的“分阶段有区别”原则。把学生运动员的管理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平时没有比赛的阶段,这时应充分按照学训结合的要求统筹协调,保证系统的文化学习和训练;另一个阶段是参加重大比赛和赛前阶段的训练阶段,这时训练和比赛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将暂时停止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学生运动员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赛前的训练和比赛中,待比赛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的管理,让运动员尽快把所缺的课程补上,重新投入到学训结合的生活中。

2.4.4清华大学跳水队管理的目标一方面,清华大学跳水队以培养能够参加世界级比赛的优秀的学生运动员为目标。另一方面,以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此外,队伍管理的第三个目标是将学生运动员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有体育特长的优秀人才,这也是队伍发展的最高目标。

2.5清华培养学生运动员文化知识结构

2.5.1学生运动员培养目标体系

2.5.1.1文化学习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学生运动员,使其不但具备可以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性比赛的竞技运动水平,同时还具备与同年龄段非运动员学生相当的文化知识水平。

2.5.1.2培养目标的执行在文化教育目标的贯彻上,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管理部门、运动队等都应达成一致,以培养目标为基准,树立各项工作的重心。在目标的实现上,进行细化落实到学生运动员的个人行动中,将培养目标进行串联式管理。使得学生运动员时刻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最大限度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实现自我发展(图8)。

2.5.2学习与训练结合的现状研究

2.5.2.1文化学习时间与内容安排培养大―中―小一体化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其文化学习的时间与教材安排,对其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时间安排与学生运动员训练时间安排所进行的比较来看,二者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差,专业运动员的年训练时间一般为1 800~2 000 h,而学生运动员的年训练时间一般为900~1 000 h(表6)。

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补课。假期的时间安排要在统筹安排训练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知识学习的补课问题,对学生运动员采取集中补、分级补、个别补等多种形式,在课程上实行巩固知识点,扩大知识面,以补缺为主。

2.5.3文化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

2.5.3.1学习质量分析在清华大学培养跳水运动员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面临运动员的基础教育。清华大学跳水队所有队员文化学习成绩表现见表7。

2.5.3.2教、辅脱节问题为了解决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清华大学对此做出了许多研究,并制定了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学与辅导制度。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进行半天训练半天学习,并利用晚上时间进行辅导。现阶段学生运动员在小学、初中阶段都与正常学龄儿童少年在一起进行读书学习,学校教学上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与内容。由此一来,一些下午的课程便无法进行。在晚上的辅导中,辅导老师由于缺乏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不了解课程进步与其他一些相关内容,使得辅导只一般的学习辅导,没有从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出发。

2.5.3.3教练员应该参与学生运动员学习管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没有走上一种“自动化”的运行机制。教练员在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上,过去只是单一的强调训练,在运动员文化学习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

2.5.4措施与建议

2.5.4.1文化学习责任制与制度化建设责任制的建立是教育管理制度科学化的具体表现。通过责任制的确立,进一步完善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制度化管理。以法规的形式出现,从而更加严格地督促学生运动员的自觉性,规范相关工作,使各方面因素都能得到调控和整合。例如美国NACC的相关法规,直接作为学生运动员的行动指挥棒,在促进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训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5.4.2制定特殊教学计划与学籍管理学生运动员由于半天训练半天学习,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日积月累,最后导致学习跟不上。鉴于此,教育部门应该对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制定特殊的计划与方案,让学生运动员不会因为训练和比赛而错过教学进程。在教材与学制上,尤其是中小学生,予以适当的放宽,在这里放宽并不是要降低要求,而是给予充足的保障。

2.5.4.3以运动员为中心,交互式沟通方式的建立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的。同样,运动员文化成绩的提高,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全日制在校的普通学生,他们知识的获得与提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效益,就必须协调各方面影响因素,以集约、高效的方式,取得各分力的最佳合力效果。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成绩提高主要受学校任课老师、补课老师、家长、教练及管理人员等影响,建立及时有效的交互式交流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中间,应当保证每个细节都清楚、明确、毫不含糊,并确保每个人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图9)。

图9影响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各方面交流沟通图

2.5.4.4结合学生运动员特点开展多样化教学学生运动员因其兼有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具有独特的群体心理特征,其文化学习要根据个体特点而展开。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首先注重探究教学。学生运动员拥有丰富的运动训练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改变单一纬度的学习概念,在学习中升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其次,要倡导自主创新的学习。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

2.5.4.5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的调整在培养大-中-小一体化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运动员在基础教育阶段进入中学以后,文化学习成绩都出现明显下滑。目前,清华培养的学生运动员都在清华附小、附中读书,使用的教材都是统编教材。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的内容和难度都在不断增加,要求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同样要增加,这时学生运动员就面对许多困难。此外加上平时的缺课和比赛时的缺课,造成许多知识的遗漏,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补课,学习跟不上,从而产生一些文化学习消极态度。针对这一情况应该由教育部门结合竞技体育规律,制定专门的文化学习课程,适当调整教材难易程度,以及延长基础教育阶段的年限,加强补课制度的建设,使学生运动员能够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阶段。此外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一的知识吸收和咨询并不是学习,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身修正。

2.5.4.6加强师资及软、硬件建设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开了高素质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思想先导作用。首先是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科学教育思想,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提高教育质量。鉴于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各方面力量,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探索学生运动员教育规律,不断革新现行的方法与措施,使得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工作更加高效和集约。另外还要不断总结经验,重视高年级学生运动员的示范作用。信息化日益完善的今天,应该切实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保证学生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多有利其学习的途径。

2.5.4.7完善多渠道教育资金筹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出现,强调教育通过提高收费来解决发展问题。作为培养学生运动队的部门,应该走在现代体育经济的前列,以“产业化”的眼光来对待运动队的经营发展问题。我们说的学生运动员“教育的产业化”,并不是要对运动员进行高额收费,而适应市场运行的机制,结合其运动成绩影响带来的价值,拓展教育资金筹集新途径。

在关于弱势群体教育的研究中,早就有人提出多渠道筹资制度。比如现在政府就积极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办学,广泛采取社会集资、民间集资、家庭投资、个人捐款等各种方式,来发展教育事业。运动员作为一直被忽视的文化弱势群体,其弊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加表露无疑。在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上,引入培养资金的多渠道,建立专门的教育基金,不仅是保证清华跳水队持续发展的源泉,更重要的是为更多运动员文化教育真正得到实施提供借鉴。

2.6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优势、不足分析

2.6.1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优势分析

2.6.1.1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解决学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期间接受同等年龄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使运动员具有同龄人的教育水平。解决运动动员在退役后的就业问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有效的解决了运动员的进出口问题,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持续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通过学训结合的培养,运动员的智能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对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形成自己的观点,充分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给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资金。通过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能够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运动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竞技人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6.1.2集约、高效的训练教练员组在主教练的带领下不断开拓思路运用科学的训练理论、技术、手段按照学训结合的规律开展运动训练。对传统的训练实施科学化改造,使运动训练系统化、流程化,使运动训练摆脱了长期以主观经验为主的模式,对运动员的技术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控。清华跳水对自建队十年来,通过训练方法的革新,方法手段的改变,已经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选手。虽然由于国家大的体制、赛制的原因,有些学生运动员提前被强行终止学训结合的探索,但是他们在离开队伍时动作的难度就已经接近世界顶级水平,已经证明了业余赶超专业的可能。

2.6.1.3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清华大学具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曾经培养出多位健将,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发展学生业余竞技体育训练、继续培养出一批国家水平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同时清华大学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学校,有责任承担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和多学科综合科学研究的优势,为国家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而且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改革正向全方位推进,教育界和社会逐渐认识到教育改革不仅仅局限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而且更应该关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为一所学校若想完成该校的教育目标,达到教育目的,除了狠抓教学质量、完善专业设置外,还必须辅之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学习风气、激励鼓舞人心的校训等等。学校只有把显性的教学、隐性的校园文化二者整合于一起才能够完成学校教育目标。总体来说校园文化对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校体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校的课余体育锻炼的宣传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证明了校园体育文化已经形成一致的认识。

2.6.2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不足分析

2.6.2.1发展环境的制约队伍所直属的管理机构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发展的保障,与传统的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缺少有效连接,使学生运动员的培养空间受限。传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整个体系封闭性太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不能给学生运动员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传统的培养体系依然享有政策的支持、国家财政支撑、竞赛优先等保障进行竞技运动员的培养,而依托社会发展的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却没有这些方面的保障。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传统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存在的弊端,着手竞技运动培养体系的改革,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没有很成功的试验队伍出现,只能在现有的环境下缓慢的摸索向前发展,这样的发展结果引起我们不断的思考。如果国家不能改变现有的发展思路,给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所有的探索改革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2.6.2.2缺乏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高校的教育体制又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度的统一、高度的集中,使从属于高等教育体制的高校体育只适合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等,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竞技水平的发展程度受到竞赛制度的限制,如果不能与大的体制吻合,学生运动员的出口将会受到限制。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队伍的发展,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竞技体育在大学内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我国培养体系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起新的培养体系。但是结合中国国情的从运动员选材、教练员选聘及学习训练的比赛体制和运行的机制均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学训结合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是具有现实可行性和重大意义的实践探索,试验结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由于各方面经验的缺失,队伍的发展只能摸索向前发展,这直接影响到了试验的速度和效果。

3结论

1) 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和“科学训练理论"为其核心理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存在着“培养主体垄断性"、“培养目标单一性"、“培养过程粗放性"、“培养手段强制性"、“培养内容随意性"等弊端。

2) 清华跳水队所代表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鼓励开放式的参与和平等竞争,为来自社会、学校乃至运动队的各类人才提供均等机会,该培养体系强调科学性,反对随意性;强调高效集约,反对粗放经营。这就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从而可有效克服现有训练体系退役后就业难的缺陷,这是对我国现有训练体制的改良和有益补充。

3) 清华跳水队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具有多重目标。培养的核心目标不再局限于提高运动成绩,而是使训练者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获得健全的心理、人格,完整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认知能力。

4) 清华跳水队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我国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参考模式。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地加快,清华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条件正在成熟,这一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朱志凯. 逻辑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章士荣. 认知科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 杨桦.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77-580.

[5] 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24.

[6] 张冰.于芬.刘俊玲,等.清华大学跳水队青春发育期女队员膳食营养与身体成分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6):671-673.

[7] 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12.

[8] 田麦久,等. 运动训练科学化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9] 田克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其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308.

[10] 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3.

[11]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49-150.

[12] 张冰.石春健,等.清华大学培养优秀学生运动员研究过程理论架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577-580.

[13]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R].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报告论文,2002.

[14] Hennessey B A, Amabile T M. Reward,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J], 1998, 53.

[15] Lepper M R, Henderlong J. Turning “play" into “work" and “work" to play:25 years Motivation[M]. Academic Press, of research on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Sansone et al ed. Intrinsic and Extrinsic.2000.

[16] 陈希,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4(5).

[17] StephenK.Eigler and Gail Whitaker. Sport and Play[M]. Wm.C.Brown Publishers,l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