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毕业论文

马克思毕业论文

时间:2022-09-08 03:1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马克思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马克思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题目: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毕业论文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篇

有人问了,啥,你你你你不是老早就嚷嚷着写那玩意儿吗?怎么现在还没写完?

我沉痛的告诉大家,我这几个星期,虽然殚精竭虑痛苦异常,却愣是一个字也没搞出来。

于是我决定今天之内,一定要结束这个噩梦的第一期。

大家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兴趣吗?给大家看看。

第一部分,是封面,如下所示。

某 某 某某 大 学

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 究 生 姓名           

           学          号           

           导师姓名、职称            

           系          所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入  学  时  间           

           毕  业  时  间            

           论  文  题  目              

 

在封面结束以后,就是最难办的部分。所谓的研究意义,就是问,你研究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木木说,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是相当深刻的话,触及灵魂,不过当前的文学研究看不上这一套。唉,风花雪月果然很腐朽。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以下空格,省略之】

 

 

接下来就是研究方案,根据我的观察,其中的重点在于那个关键问题。擒贼先擒王,挽弓当挽强,分清主次矛盾,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嗯,果然十分的马克思。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下空格,省略之】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以下空格,省略之】

 

 

下面是自吹自擂时间。论文的特色是什么呀?创新之处在哪里?话说现在什么都讲究创新,呸,何来那么多创新,又不是五四新文化,又不是国学复兴,看看清楚,这是应试教育的中国啊,教授都他妈的抄袭(耳闻过两例,见过一例),咱们一小小学生要是轻易能创新,就活见鲁迅了。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下空格,省略之】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以下空格,省略之】

 

 

下面是论文大纲,放咱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专业术语,就是所谓outline。据说看你论文怎样,看提纲就知道。所以我如履薄冰了一天,就他妈的整这个东西,我靠。

三、论文大纲

 【以下空格,省略之】

 

 

然后是研究基础,这个东西我还没研究过,因为我目前距离这一步还比较遥远。。。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以下空格,省略之】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以下空格,省略之】

 

 

终于到最后了。这一步,不用我填,但我会怀着极度谄媚而忐忑的心情看着该填的人把它填了。为了表达我的敬意,就不把空白省略了,反正也比较短的说。

五、导师或指导小组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所谓开题是怎么一回事。在毕业前一年,要把开题报告写出来,告诉老师你毕业论文打算写什么。

我想,这是很好的一种制度。

祝我们专业诸人开题顺利,到时候开啤酒庆祝!

第3篇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经济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已三年有余,危机不仅给西方国家带来严重困难,而且迅速影响到全世界。2009年全球经济下跌0.6%,西方国家下跌3.4%,国际贸易萎缩23%,国际直接投资下降37%,失业人数增加3000多万。2010年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增长乏力,美欧经济仅增长了2.8%和1.7%,全球经济增长5%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带动的。今年疲势依旧,西方国家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劳动群众示威此起彼伏,表达自己的不满。西方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它周期性地出现,隔七八年必来一次,不自今日始,也不会至此结束。但这次金融危机有其特点,告诉了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值得加以研究。这里仅提出几个与我国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有关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泡沫破裂引发的,是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必然结果。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暴露出资本逐利的本质,逐利达到反常的程度,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借贷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借贷资本之间的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

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股票、有价证券、国债为代表的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它所代表的资本的货币价值也是虚拟的,只是代表有权取得未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所有权证书。股份制和债券制可以使资本与资本持有者分离,使资本持有者的资本在保持资本所有权并索取一定剩余价值权的基础上与实有资本相结合,使闲散资本通过买卖流通集中集聚和重新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这是非股份制经济所不能完成的。它这种可以分离买卖组合,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含量会随着其市场价值变化而变化波动的特点,使之既具有集聚资本、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作用的一面,又具有风险、投机和欺诈、破坏生产力的一面。由于股票价格会受供求关系、舆论、政治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预期股息收益成正比,而与银行利息成反比,可以脱离实体资本实际运行状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投机和欺诈,成为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指出:股份制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一种发起人、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 ② 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恩格斯说:证券交易所是资本主义赢利的顶峰,在那里所有权完全直接变成了盗窃。③

100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再发展到金融资本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寄生性与腐朽性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虚拟资本及其投机、欺诈性也有了新的更大发展。其生产职能下降,投机、欺诈职能上升为主体地位;聚集资本的职能下降,利用资本运动逐利的职能上升为主体地位;规模无比增大,实体资本规模下降,虚拟资本规模上升为主体地位。2006年美国金融衍生品总量达518万亿美元,是GDP的40倍,其中各种债券和资产券是GDP的6.8倍;现在金融衍生品总量则发展到高达GDP的418倍。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由1960年的29.7%,下降为1980年的23.5%,1987年的20%,2007年的不到12%,虚拟经济和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上升为80%,而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则占到总利润的70%。美国本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基地,能源、钢铁、汽车、制造业都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年来这些产业都逐步衰落了。制造业不断空洞化,证券业、军事工业以及与军事有关的高科技研究却疯狂发展。美国每年军事开支高达5000多亿美元,军事开支占世界军事开支的40%。债台高筑。2010年,美国公债达到11万亿美元,占GDP的54%和税收的674%,每年借款占税收的248%。美国财政部必须每年再支付其债务的一半以上,国债券利息占到债务负担的34%。不仅国家负债,老百姓也负债。美国家庭私人负债由1979年占GDP的46%,上升为2007年98%,负债比自有资金高50多倍。1974~2008年,美国家庭负债由6800亿美元增至14万亿美元,④平均每个家庭负债21.7万美元。

其他西方国家的情况也是这样。二战以来,西方国家GDP年平均增长不到4%,全球贸易年平均增长6%,但货币则以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4%,股市值年增长达到14.8%。2010年全球货币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与物质生产有关的仅占1%,货币存量比GDP高16倍。2007年,世界外汇资本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量为3259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GDP的67倍;2009年,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4.2万亿美元,是商品和服务量日交易量的90倍;金融衍生品场内交易日成交量10万亿美元,达到产品和服务日交易量的200多倍。2010年全球债券市场109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9倍。⑤2010年,欧洲的公债相当于GDP的80%,其中英国为100%,日本为204%,加拿大为100%,法国为77%,希腊为135%,其中2/3是欠国外的。

西方国家虚拟资本如此疯狂地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本性的必然反映,是资本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发展的集中表现。

虚拟资本恶性发展,脱离实体资本的运动链拉长是形式,实质和目的在于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式追求更大剩余价值,是由于采取这样的形式比在实体经济过程中榨取剩余价值更方便、更随意,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虚拟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保障和动力。它拉长虚拟链,设定让人眼花了乱、看上去无限光明却设下巨大陷井的游戏规则,让人们遵守。有时是单项抛出,有时则打包出售,支配经济过程,以无化有,用少套多,用符号换真实的财富,把巨额利润纳入自己囊中,让善良的人们上钩上当。它以兼并重组的名义收购企业,低价进,高价出,转手获得巨额利润。买卖企业不是目的,只是他们获利的中介。它用举债的方式经营,用别人的钱赚钱。借债、扩股是有风险的,他们可以设定规则避险。一旦经营恶化,损失是别人的,他们注定获利。今天赚了是我的,明天赔了是你的。它用微薄的手续费经营大量商品。规模巨大,即使很小的差价也能获得巨额利润。它通过开动印刷机印刷票子、票据、票券制造泡沫,从泡沫中获利,泡沫破裂,制造新泡沫,把泡沫吹的更大;再破裂,再制造。他们玩弄泡沫,热衷于制造泡沫,并不是不知道泡沫的风险和巨大危害性,而是一来因为已形成格局,为维持自己的利益,必须不间断维持,否则就会露馅;更主要的是,这样能够更方便更容易地攫取掠夺。印刷机一开动,玩一个新花样,巨额财富就收入自己囊中,比辛辛苦苦地从事物质生产谋利方便得多。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经济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详情内容请点击经济学。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就业竞争力

2011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大部分学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尤其在新时期,更应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

一、国外就业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认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获得一份带薪的工作是青年向成年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他们已经独立,并且做好了建立家庭的准备,失业则会阻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正因为如此,欧洲关注青年人就业问题一般都较早。艺珂研究院研究主任希尔伯特(Hilbert)博士也认为,如果青年人的初职机会被剥夺,将对他们就业能力的形成产生长期的危害,甚至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外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更高,而对于在校期间培养其就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更多,尤其在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择业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追溯的更早。

关于青年学生选择职业、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论述,并且做了最好的表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卡尔・马克思于1835年8月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他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可见少年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给自己的责任,他已经认识到个人职业选择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这一选择决定了马克思的一生,成为当代思想工作者的学习楷模。

现代西方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社会适应理论、人格自律理论和人格完善理论。这些理论都重视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借鉴,注重民族精神的养成。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同,但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存在相通相似的地方,如各国政府对思想教育都是高度重视的、其内容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社区、宗教团体、各种政府、校园、企业、学校互动活动等,从而保证了思想教育的政治性属性,强化了政府的执政根基。

二、国内部分高校思想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校的思想教育而言,尽管政府和学校已经很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一直以来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按部就班的开设思想教育课,探讨多种改革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仍限于书本教条,形式化现象严重;老师的授课脱离实际的多(有时甚至用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问题,导致了教师的授课威信下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许多现代的教学手段没有广泛应用;学校学习与企业需求实际相脱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真正培养出来;教师自身对课程不是十分热爱,导致对教学内容的追求和把握不到位,上课时不够敬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及格的少,优秀的也少(但多于不及格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思想政治课不及格;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方面则普遍反应希望多听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和问题分析,多听听时事的评论,多讲与就业及社会发展有关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为民服务的竞争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低的主要表现

1.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专业证书、书本理论、功利性的追求,忽视学习广博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就业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直接结果是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和错位,以至于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对接。

2.竞争力没有特色

目前国内高校走的是“大众教育”、“模式教育”的路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多数也只是空话,因此导致了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一样,基本能力相似,难以形成独特的、有优势的竞争力。

3.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不高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企业的竞争力已经转移到文化力的竞争上来,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敬业的精神,不仅要懂得爱自己,还要爱他人,更要爱国家、爱企业。在面试的时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开始拿这样的考题来考验学生,但是学生表现的难以令人满意。

4.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应该以朝气、谦恭、敬业、吃苦耐劳等优秀的个性品格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通常企业面试官在总结现代大学生个性品格状况时都认为还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要么是自负自傲甚至有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要么是自卑怯懦,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别人缺乏宽容之心,对人对己的宽严程度不一。有的人竟然存在一些心理疾病,很难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这些个性缺陷很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成为大学生难以早日融入社会的巨大障碍。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及建议

1.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观念

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竞争力较低的角度来看,要将高校思想文化课内容及观念的创新植根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实践之中,这个改革和创新是当务之急。教育者应该考虑:全球化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旋律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民主和法制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外开放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综合化、多样化发展带给思想教育者哪些启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绝不都是马克思当年能够预见得到的,这对思想政治课内容和观念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如何能够结合时事的发展,与时俱进就成为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衡量指标。

2.思想教育的领域与内容要不断拓展

(1)立足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视角

教育者要考虑到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惟一不变的是变化”。教育者本人首先要提高个人能力,坚持与时俱进,学会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技巧,加强对宏观领域中新问题、新知识的认识,如竞争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新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新的思想、心理、人格构建、生态、网络、生活方式、信仰结构和道德追求等问题都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主题。

(2)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师作为主导者必须重视的微观领域。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现实因素交织生成多样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积极介人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开展心理研究、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健全的人格素养。

(3)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已经将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简单的社交礼仪,更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用来改变世界,我们这代人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议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研究文化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加强历史知识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未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打好基础。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教育者首选的交流平台和指导学生工作的工具。教育者首先要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文化理论学习、优化思想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形成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在虚拟领域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教自律,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未来,随着物联网及心联网的发展,必将促进思想文化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成果的提升。

3.创新思想教育方法

在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中要尝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进行小班教学,尝试进行理论研讨、体验式学习等,而日常思想教育中则应该充分运用民主讨论、协商对话、交流、谈心、心理测试与咨询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网络QQ、MSN等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效果。对大一的学生要密切观察其思想变化情况,使其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

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显性思想教育和隐性思想教育的结合。隐性思想教育要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之中,或者将思想教育的要求融入到个人的娱乐活动、个人成才等活动之中,以非正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接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主要是由专业的任课教师来承担,而隐性课程的主要承担者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另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导引,学校相关服务部门的身体力行,学生群团组织的活动宗旨设计等。隐性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包含的内容多,需要将学生在显性课程之外的各种活动和管理都纳入课程建设的范围,因此,需要举全校之力共同完成。

4.增强思想文化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具有实践教学能力。成天关在书房里、校园里,缺乏社会实践,对世情、国情、社情不了解,在新形势下是不足以承担这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目标“走出去”,直接深入到最丰富、最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增强素质,授课时将自己考察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渗透到讲课过程中,使得课堂讲授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关键和具体要求,了解用人需求状况,为专业课教师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共同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的人才。

5.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多方联动教育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注意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发挥家庭、社区、企业等的联动教育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竞争平台。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设计一定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并与企业实际接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可以克服课堂讲授的枯燥问题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一直受长辈的溺爱,比较自我。学校可以针对这个特点设计社会生活体验课、劳动课、野外生存课、夏令营、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增强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同时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时效性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2]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教育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9年1月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年5月

[4]孙健,张东玲.论思想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153―154页

[5]伍梅.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4页

[6]闫超栋.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探索,2010年第2期.158―15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P3-7

[8]王烨.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沟通的原则及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185-186页

[9]伍梅.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2―84页

第5篇

一、研究课题

族群社会工作:新概念的提出与探析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2011年9月,在经历一番机缘曲折之后,终于笔者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云南民族大学继续学习社会工作的列车。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云南民族大学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重镇。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工作研究,是面向人群的,是在地化(localization)的。如何发挥这一区位及院校资源优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丰富和拓展社会工作研究,成为笔者思考的重要议题。

由于民族院校的缘故,从学校氛围,到师资结构,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均与民族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笔者开始系统地学习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笔者系统地了解到中国的民族发展史,民族建制史,开始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各民族的特色、特点与差异。这样的学习,让笔者对社会工作中所讲的“个别化”原则的深意和重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别是在完成课业之余,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佤族的专项课题研究,从而使笔者从个案的角度对“民族”概念的理解更进一步。正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开始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思考,社会工作从业者①以现有的“民族”知识体系是否能够顺利地进入案主的生活世界;面对不同民族的案主,社会工作从业者应当如何提供专业的服务;面对同一民族不同分支的案主,社会工作从业者应当如何提供专业的服务。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开始了对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成果的研读和学习。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而对于社会工作界而言,民族议题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笔者能够查阅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在基础概念体系和理论架构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面对这样的研究现实,笔者萌生了一种系统梳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形成系统的民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盲目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学术“野心”和天真的学术使命感和责任感。

笔者的不自量力很快得到了“惩罚”。从研读和学习中国的相关文献开始,笔者就注意到学者们在民族社会工作的基础概念使用上各有千秋。如何梳理,如何取舍?笔者陷入了困境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于是,又回过头来仔细研读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着作,面对着汗牛充栋般的理论着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知识体系,反观自己的初衷,笔者开始萌生一种老虎吃天一般的忧伤。

于是,笔者思考和研究的目的变得更加务实而具体——到底怎样的命名才是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到底怎么样的基础定位才是切合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于是,在综合分析了众多相关概念以后,“民族”和“族群”这对冤家很自然的成为了笔者的困扰。在看完“民族”与“族群”的“恩怨史”之后,笔者依然是一头雾水,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依然没有眉目。无奈之中,笔者又开始反观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定位。社会工作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它关照的是社会情境中,生活世界中的非结构性的具体的人。这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检视和梳理外在建制化与人之间的各种互动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的各种影响,再以专业的方式方法消解人与建制化之间的矛盾,从而达成人“诗意的栖息”。那么,如何理解人呢?马克思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民族性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一种,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从1950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专门工作队伍,对全国各地提出的400多个族群名称进行识别,到1983年共确认了56个民族,构成了中国现行的民族体系。

这也成为中国开展民族工作、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不可讨论的前提社会工作。然而,对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来讲,视角定位越靠近案主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世界就越容易达成对案主的理解,也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开展有助于案主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56个民族体系略显笼统,并不能直接抵达案主所处的社会情境、生活世界。另外,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每一人都处在大大小小不同的“群”之中,人在这些“群”中获得必要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人对“群”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大体来看,56个民族的族称体系,更多只是基于各种需要的权宜之举。在民族识别前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多种自称或他称,每一种称谓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渊源,它可能是一段历史,可能是一种关系,可能是一种崇拜,总是每一个称谓都深深地嵌入在相关人的生命之中,影响着他/她们的社会化与自我认同。一定程度上说,每一种称谓背后都是一个“群”,不同的称谓意味着不同的“群”,虽然民族识别基于科学和理论对他/她们进行了合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们之间基于历史、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

三、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在行文上主要按照引言——概念提出背景——相关概念辨析——民族社会工作的局限——族群社会工作提出的理论依据——族群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与阐释——结论的逻辑展开论述,共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思路历程和主要内容,对国内外相关概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文章主要结构与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主要从中国族群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角度阐述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必然,并从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领域细分和民族工作机制创新两个方面诠释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兴起的原因。

第二章主要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相关的核心概念“族群”、“民族”和“社会工作”进行界定和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

第三章主要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提出和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并从未能把握和体现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等四方面阐述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局限性。

第四章主要概述族群社会工作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包括族群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元文化理论;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

第五章提出族群社会工作概念,从体现和把握了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等四个方面论证了族群社会概念的正当性,界定族群社会工作的概念,并从服务对象、关注的议题、主要分类和基本原则几个方面对族群社会工作进行了阐释。

结论与讨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存在的缺陷和继续研究的空间进行讨论。

四、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充分揭示了方法的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方法决定了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则是研究的关键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首先要看选题的本体的性质和特点,其次则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影响明显。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难点:从全球社会工作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正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期,一面是蔓延至今的疑问——“社会工作是不是一个专业,一面是“社会工作的终结的耸人命题。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建正是在这个时候。这致使我们在重建过程中,没有成熟理论体系可以学习和借鉴,只能长时间的处于迷茫与彷徨之中,摸着石头过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WiseMedia

第6篇

关键词:休闲体育教育;社会发展;理论基础;反思;建构

一、反思:现代体育教育之目的

美好的生活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美学见解更深刻明了,他把质朴的生活神圣化。那么,“为生活的体育”也因此可以是崇高的事业,而倘若异化出一种为“体育的生活”来,体育教育又何以面对神圣与崇高呢? 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健康体魄、发展人的完美人格。然而,当前有些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正与这种教学目的发生偏离。这不禁让人想起20 世纪初蒙台梭利所描述的情景:“孩子们像使用针钉在桌子上的蝴蝶一样,无奈地伸展着那获得了些贫瘠的无意义的知识的翅膀。”那么,体育教育究竟是“为生活的体育”还是“为体育的生活”呢?

1. 1 学生生活的本性“玩”:为生活的体育

“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相对于工作,人们需要在毕业论文闲暇时间里从事轻松、快乐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玩的效果,就成了人生目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一个人还需要用玩来调剂生活,消除疲劳,使人能更好、精力充沛地工作。而要“玩得有文化”,就离不开体育。这种“体育”是为了生活的体育。其一,为生活的体育,首先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自然、自由、自主的体育。学生生活是追求自主、自我的一体化的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伸张着生命的力量、创造着崭新的智慧和情感世界。因此在生活中进行的体育要把体育的方式、方法、技巧等内容组织起来。体育课中灌输的内容不等于吸收,体育教育如同灌输的效果,即必须研究吸收,吸收是自然的、自由的、自主的,而且还伴随着愉悦的情感,学生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要看体育的思想灌输效果。

其二,为生活的体育,要以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为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概括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显然突出了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以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为目标,其实是把人为分析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指标综合化、活动化等主体行为实践化。因此,体育教育不是把体育学科知识“塞进”学生大脑,而是渐进的理解与掌握。

其三,为生活的体育,终究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阐述终身体育的教育。因为生活的体育是真实、朴素的体育,个性化可以真正释放人的个性。这种个性淋漓尽致地释放,可以培养人的完美个性,健全人的人格,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生活,使体育终究成为人们终身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1. 2 体育教育的“育才”目的:为体育的生活

现代体育教育活动是育人而不只是育才,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群。因此要侧重于个性化教育而不是标准化教育,是创新教育而不只是承继性教育,是开放式教育而不是封闭式教育,是终身教育而不是阶段性教育。

其一,为体育的生活,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生活。这种生活不是“单纯的承认”,而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失去了选择性。因为从理论上讲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甚至于主张“以人为本”等等只是形式上的提倡,而忽视则是潜在的、也是实质性的。这种“盆景式”的教育形式无疑不利于学生自由自在的成长,也不利于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和学有专长的学生。

其二,为体育的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是厌恶的生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了给予学生的一切东西,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某些体育课不能适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而是以一种“育才”目的削足适履地适合它。这种体育课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感受,因而对于教学要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为体育的生活,实质上是替代了真正意义的学生生活体育。体育心理学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动机原则,即要满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需要。而为体育的生活恰恰丢弃了这种认识,因而学生的体育生活也就成了外在的、间接的动机。

二、建构:休闲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

目前,信息革命使人类的体力劳动降至最低的强度和范围,知识经济也使人类的体力失去了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意义。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压力,对学生来说,则面临着升学、学业、分配等各种压力,背负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的生活负担,这可能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他们特别需要一种缓解、释放或转移这种压力的方式。而休闲体育无疑是有效方式之一。所以,要改变学生只知道学习而不会“玩”的现状,就要进行休闲体育教育。所谓休闲体育教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的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求,而且可以充实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文化水准,改善生活品位,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休闲体育的本质取向就是为生活的体育,引导学生去热爱、认识、理解、体验、学会生活体育。

由此看来,休闲体育教育是一场使人能够通过休闲改善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全面运动;一个使人明确休闲价值取向和休闲目的的过程;硕士论文能够帮助人们自主地确定休闲在生活中的位置及从休闲的角度认识自己;一种贯穿于从进入幼儿园以前到退休以后的终身教育;一种与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价值趋向和休闲能力有关的活动;一种通过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的休闲体验的活动。休闲体育教育是为适应学生生活需求,让学生充分吸收体育运动营养助长其生活能力,张扬生命能力并创造美妙生活的活动。它将架起从“为体育的生活”到“为生活的体育”的桥梁。

2. 1 久远深邃的休闲思想基础

2. 1. 1 西方休闲思想的演进

亚里士多德的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 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等思想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美国学者凡勃伦1899 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告诉我们,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有可能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另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压抑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造成了人的异化。以恢复人的本真,重新思考休闲为基点,人们开始对传统信仰和现代文明进行反思。

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珀在《休闲:文化的基础》中指出休闲有3个特征:第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第二,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赠品”。他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人有了休闲并不是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快乐,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美国学者莫里斯·波瑞特比尔则提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认为人们只注意到工作的伦理,却未曾思考如何发展休闲的理论。他的《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基础的教育》两本书对休闲影响人类的价值和情感、人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所著的《游戏的人》一书中,从游戏的角度阐述了游戏与人的文化进化的相关性,他提示人们游戏作为文化的本质和意义对现代文明有着重要价值,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游戏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

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是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的一种基础。这一定义包括了内在的心理动机,并且有所超越。

2. 1. 2 我国休闲思想的传承

保健养生的休闲活动是中国体育休闲方式的重要门类。孔子的体育养生之道尤甚之。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这段话表达了孔子体育养生的观点,他认为体育的功用重在强身健体,修养情志,而不在于竞技格斗,争强好胜,主张身与心的共同锻炼。在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孔子主张动静结合、量力而行。孔子对体育运动爱好广泛,除“六艺”外,郊游于泗水之滨“, 登泰山而小天下”,并且对垂钓、游泳、狩猎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而潜隐的道家的教育理念,则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天、地、道”更高一个层次的自然,显然是道家所说的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基本点。这里的自然体现了人作为小自然、小系统和谐发展的自然而然和循其天然的意蕴。因此,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理念更注重张扬人的个性的自然和谐,重视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统一,生物观赏的生命与内在精神的契合,将追求完美人格作为养生体育的目标注入到身体锻炼和生命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道家独特的以内养为核心的自然养生体育观。

在当代,于光远先生的“玩学”论,指出了休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提出:“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文化,要掌握玩的文化,发展玩的文化”。马惠娣也谈到:“休闲学研究的实质,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一种思考,是对几千年人类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的现状做某些补救工作的一种努力,是试图对休闲与人生价值的思索,重新理清人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促进人的自省”。所有这些,均为发展休闲体育教育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2. 2 时代进步的休闲社会基础

2. 2. 1 丰富的物质财富让体育休闲普遍化

物质财富的丰裕程度决定了人们体育休闲的多少或是有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均GDP 只有三四百元,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达60 %左右,享受体育休闲还是一种奢望;目前我国城市人均收入医学论文已经达到了1000 美元,而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 200 美元,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 %左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必然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人们解决了基本的吃、住、穿的问题后,有了向高层次精神消费的需求。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将会带来更加便利的交通、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多彩的体育休闲内容、舒适的体育休闲环境;同时,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也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加,人们有时间、有能力、有精力、有机会享受体育休闲生活,使我国居民进入“普遍有闲的社会”。

2. 2. 2 充裕的休闲时间使体育休闲日常化

休闲时间是指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享受或消磨的时间,即“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劳动时间的缩短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不是劳动时间的增加,而是休闲时间的延长。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表明财富是建立在贫困基础之上的;当自由时间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时,财富的价值尺度将由劳动时间转为自由时间。随着新工时制和3 个长假日的实施,我国居民全年法定节假日达到了144天。这为人们体育旅游、身体锻炼等休闲放松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特别是近年来,把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此发展,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将会不断增加,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将会有保证。

2. 3 人本视野下的休闲生活基础

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而休闲体育所倡导的走进自然、娱乐身心、放松心情、释放个性正是人本思想“回归自我”的最好阐释。人的能力在物质生产领域总是只能有限地发展,而在艺术等精神活动领域则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自由王国只是有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是在“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所以,在享受休闲时间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兴趣、才能、创造性的思维空间,将会使人们在价值取向上达到人类生活的本质目的———全面自由发展。

由此看来,休闲体育教育提供的不是一条愤世嫉俗的现代意义上的逃避之路,而是一条回归之路,即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崇高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变得“更好”和更幸福。正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休闲研究专家约翰·凯利的观点: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成为人”就意味着摆脱“必需”后的自由,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承认生活理性和感性,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统一,与他人一起行动,使生活内容充满朝气并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

三、发展休闲体育教育的设想

休闲体育教育是人类为了把握余暇、培养休闲能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提供信息以确保人们懂得抓住现有的或潜在的休闲机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帮助人们发展智力的、社会的和具体的技能;阐明休闲体育兴趣和价值的意义,职称论文向人们提供引导和劝告,培养兴趣和生活价值能与那些最值得让人追求的活动相吻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开展休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校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从“为体育的生活”到“为生活的体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3. 1 完善学科结构,开设休闲体育教育专业

休闲体育是一门文化,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应当把它当成一门学问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要进行学科课程学习,还要进行休闲教育活动。因为休闲体育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它是一种“自由组合”的主体性教育范式。教育效果的实现主要有赖于它的自主教育机制、养成教育机制和事例机制,并相应地表现为认知内化功能、养成训练功能和素质整合功能。因此,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大大弥补学科课程教育社会实践薄弱之重要缺憾。

3. 2 设立专门机构,开展休闲体育专项研究

休闲体育研究应快于休闲体育课程的发展,只有理论研究的指导才能推动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休闲活动受到实践的限制,狭隘的劳动观念阻碍了休闲体育的发展,也因此导致了休闲体育研究的相对落后。于光远说:“我国对于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以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英语论文也指明了该领域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状。同时,也面临着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管理等诸多困难,使目前的研究还只是描述性、个别性的,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性研究。因此,设立专门机构,开展专项研究是休闲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3. 3 加强宣传力度,确立休闲体育社会地位

“健康第一”是体育基础教育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它涉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 个领域目标,应该说这与休闲体育所倡导的身心健康的宗旨是一致的。但社会上述存有陈旧的消极思想和对休闲体育的错误或模糊认识。休闲作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它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加强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留学生论文扩大休闲体育生活影响,使人们明白进行休闲体育的重要性。

3. 4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休闲体育人文关怀

现阶段,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市场满足人们群众消费能力的多样化、差别化休闲体育需求的格局,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休闲体育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也要关注小城镇、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03.

[2 ] 杨启亮. 为生活的教育和为教育的生活[J ] . 江西教育科研,2002 , (12) :8~10.

[3 ] 吴贻刚. 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 (3) :39~41.

[4 ] 张广瑞,宋瑞. 关于休闲的研究[J ] . 社会学家,2001 ,5(9) :17~20.

[5 ] 凡勃伦,著;蔡受百,译. 有闲阶级论[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0~54.

[6 ] 约瑟夫·皮珀,著;刘森尧,译. 休闲———文化的基础[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4.

[7 ] 杰弗瑞·戈比,著;康筝,译. 你生命中的休闲[M]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4.

[8 ] 于光远. 论普遍有限的社会[M] .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12.

[9 ] 马惠娣,刘耳. 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 ] .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 (5) :45~49.

[10 ] 颜廷锐,毛飞. 小康中国[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

[11 ]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5.

[12 ] 牛犊. 论余暇[J ] . 体育与科学,1990 , (1) :13~14.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从而获得客观事实的创新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未知。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培养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认识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一般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参与式,即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主要是导师主持的项目,导师通常是课题的负责人,研究生实际上是课题组成员;另一种是独立完成式,即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这种形式一般是研究生自我确定研究课题或申报有关项目,通过相对独立的研究完成项目,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导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因此,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可以使研究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2.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加强。通过大量科研活动的参加,研究生在消化吸收本学科领域现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科学研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能够激发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思维潜能,运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新的理论假设、理论模型,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3.有利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化。通过大量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研究生不但能够有效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而且还能够以此突破传统的专业壁垒,拓宽知识面,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创新思维和灵感的激活。

4.有利于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社交、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这些都将有效地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或影响,主要有研究生自身、指导教师以及科研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研究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①对科研能力缺乏足够自信。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然而,现实中部分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常常不知所措,在进行研究时缺乏自信,缺少批判精神,习惯于跟从导师或盲从权威,不具备独立研究的勇气与信心。

②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当前,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多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虑学术发展或自身的科研兴趣来攻读研究生的仅占少数。攻读研究生的功利性较强,是一些研究生学习意识与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③科研精力投入不足。目前,国家对研究生的补助大约是一个月200元左右,难以激励研究生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研究生在上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必然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④学术态度不端正。为了应付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部分研究生希望走捷径,不愿真正走进科学研究的世界,有的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敷衍心态写作,学术腐败、伪造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术论文抄袭、剽窃事件屡禁不止,有的甚至全部内容直接窃为己有,此类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与科学创新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违背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⑤科研方法训练不足。参与课题研究,进行科研与学术训练,是提高经管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中,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合理构建,而对科研方法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都是靠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点或研究生自己的领悟,这使得研究生没有得到系统的、科学的科研方法学习和训练,科研基本功不扎实,势必影响到研究生从事更高、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2.导师方面的因素

在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导师在指导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及启发科研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经管类研究生扩招迅速,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导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给予及时、足够的指导。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校采取了兼职导师的办法,这些兼职导师大多是身兼数职,根本无暇管理指导学生,学生大多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导师的指导,其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因此,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中,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量。

3.科研环境方面的因素

①科研经费供给不足。当前,国家下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大约是每人每年1000元左右,按照三年学制来计算,每个研究生下拨培养经费合计3000元左右。显然,经管类研究生仅仅依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来从事科学研究是不够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抑制了研究生的动机,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②科研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研究生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然而,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国际性学术交流及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的机会,对本学科前沿信息掌握不够。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培养研究生积极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提升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工作,创新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使创新成为本能。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兴趣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产生乐趣。古今中外,真正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除了勤奋与自身具备的天赋外,他们对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执著投入,都离不开兴趣。只是为了拿学位而从事“研究”是不能持久的。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引导研究生不迷信书本,敢于挑战权威,习惯于以批判的思维观察事物和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一些假设和结论提出异议。③科研信心的培养。鼓励研究生要具有勇于实践和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敢于挑战自己,不断为自己制定新的目标。

2.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论的教育

能否正确地运用科研方法论,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对经管类研究生来说,除了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外,系统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运筹学、博弈论等都是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上有所深入。

需要强调的是,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大胆质疑、科学假设、细致求证”的研究原则。

3.加强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成果只有经过公开发表才能得到同行认可并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必须重视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学术论文撰写中除了要求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科学问题和总结科学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导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对于研究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应积极倡导研究生树立“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的优良学风。

4.提高导师素质,加强导师指导

导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对于研究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世界观的树立是至关重要的。导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等影响研究生,切实做到“教书育人”。同时,要激发导师的培养热情,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指导。首先,导师要帮助研究生选择研究方向。导师在征求学生本人意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要结合导师自身的研究专长,保证所选的论文题目在自己研究领域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导师能对学生科研课题有切实的指导。其次,导师应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查阅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写作范式等。最后,建立学术梯队,重视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创造能力的培养,带领研究生跟踪学科前沿,不断增加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接受指导,提高创新能力。

5.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的成长、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学术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各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性问题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研讨会,以此开拓研究生的视野,强化信息意识,形成敏锐的信息触觉和感知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同时,导师尽可能地为研究生创造到校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往往是研究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极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诚.科研实践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

[3]张红,谭燕妮.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

[4]佟光霁,范德林.如何提升经济管理类博士生的研究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分析法学;法学;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02-02

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

(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必须服从时代要求。现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发展不断得到强化而且日益全球化。我国处于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适应时代潮流,法学专业建设必须必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服务。为转型时期经济和法制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二)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还要考虑学校办学层次、自身发展目标和区位优势。这要求全国性和沿海财经院校法学专业要强调外向型,地方性和内地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要以为地方服务为重点。

(三)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高等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想办得成功、办出特色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背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主流学科,以发展经济法与民商法等相关学科为基础和重点,带动整个法学学科的发展。

(四)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还必须考虑法学专业自身的特点。法学专业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经济学本身也是经世致用之学,两者的结合都要求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一方面要求学科发展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与法制建设服务,同时也要求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要突出法学的实践性。

总之,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应突出时代性、层次与区位性、交叉性(经济性)、应用性、服务性等。然而,这些特色之间也不是平行的、随意排列的关系,而应是有机排列的一个完整体系。我们认为其中法学与经济学交叉与融合(交叉性)是其他几种特色的基础,其他几种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说都可以理解为法学与经济学交叉与融合的延伸与拓展。说到法学与经济学交叉与融合就必然涉及到作为一个学科的经济分析法学和作为一门课程的经济分析法学。

二、学科层面的经济分析法学

经济分析法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日渐成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法与经济学杂志》、《法学研究杂志》的推出与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1960)、卡拉布雷西的《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思考》(1961)、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1973)、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1976)、考特和尤伦的《法与经济学》(1988)等著作的问世为代表。

就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它是以“个人理性”及相应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方法基础,以经济学的“效率”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以“成本一收益”及最大化方法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从经济分析法学的内容来看,存在两种不同进路或者说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以科斯为代表的规范的经济分析法学,他们着重分析法律系统的运行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其二是以波斯纳为代表的实证的经济分析法学,它是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法律分析,试图解释法律规则背后的经济学逻辑。(陈国富,2005)[1]有些学者还将其相应的分为法学家的经济分析法学与经济学家的法经济学。当然,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经济分析法学还不够成熟,仍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经济分析法学,对法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定和低估的。一是经济分析法学定位于学科互动与学科交叉,寻求法律正义与经济效率的平衡,实现了方法的创新和突破。二是经济分析法学起因于法律问题与法学研究的现实需要,而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正如波斯纳所说“经济学是因,法律体系是果”。“其方法及手段是经济分析方法和经济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仍然是法律和法学。即法学—经济学——法学。”(冯玉军,2006)[2]它使法学有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分析范式和思维框架。三是它将法律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加以诠释,使经济学从黑板经济学发展为实践经济学,从书本中的法律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律。(周林彬,2003)[3]使法学更富实践意蕴。

三、课程层面的经济分析法学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财经院校已经开设了《经济分析法学》,有的高校已经建设成省市级精品课程。这是实现法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可贵探索。财经院校已经开设了《经济分析法学》不仅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掌握更为科学、严密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有利于克服现有法学教育中学生脱离时代背景和本国制度环境,忽视司法、执法与守法环节,简单的用立法规定代替整个法制过程的问题,避免多数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就法论法”的简单化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的和综合的经济分析法学思维方式。

“英国的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方面:即课程设置的设计、内容和组织、教与学及其考核、学生的进步与成绩、对学生的支持与指导、学习资源、质量保证与提高”[4]。参照这一标准,我们认为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开设《经济分析法学》课程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应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应当将《经济分析法学》课程列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中。而且作为基础性、方法性必修课开设。具体时间可以设置在第三或第四学期。

(二)应将《经济分析法学》课程作为基础性、方法性课程设计其教学内容。该课程以51课时为妥。目前国内外《经济分析法学》著作和教科书多数以分论为主,如理查德.A.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陈国富的《法经济学》等,也有的增加了总论的分量,但篇幅仍未超过分论,如魏健、周林彬的《法经济学》。但我们认为著作、教材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堂教学内容应以总论为主,总论应占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具体讲授内容应当包括:1、经济分析法学的历史演变;2、马克思的一般制度分析原理;3、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4、经济分析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西方经济分析法学一般分析框架(包括法律市场理论、法律供求理论、法律均衡理论、法律成本效益理论、法律制度变迁理论等);6、法律权利、义务、责任以及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7、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的经济分析;8、公法与私法关系的经济分析等。讲授过程中可适当穿插部门法的内容及案例分析。

(三)应明确推荐参考书目。《经济分析法学》课程开课应当同时向学生公布阅读与参考的书目与文章。参考书目至少包括: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4、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5、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6、[美]斯蒂文.G.米德玛:《科斯经济学:法与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8、[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10、[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11、陈国富:《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2、魏健、周林彬:《法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卢现祥:《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李省龙:《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等;15、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四)应重视课余指导。课余时间老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中的一些案例特别是涉及立法缺陷的典型案例或参与一些立法论证的工作。

(五)应做好教学与考核。讲授过程应与讨论、案例分析、学生课余自己阅读参考书目相结合,考试不采用闭卷,而是采用开卷考试,重在考核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扩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陈国富.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5:1-4.

[2]冯玉军.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

第9篇

一、引言

当今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回暖期,依然严峻的就业现实给中职生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中职生毕业后工作难求的局面仍然挥之不去,就业素质养成与否与中职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关系密切。在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发展的职业观、自信心和受挫能力、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就业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培养发展的职业观

职业理想是职业观的基石,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一种主观意识,是实现个人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桥梁,对求职、择业、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

中职生进入学校以后,已经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到毕业之后,就逐步调整和确立下来。其发展一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单纯的主观动机到主观与现实的统一、由不稳定到稳定三个过程。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要从三个方面逐步诱导学生把进校时表现的对于各种具体职业形象的倾向逐渐形成为对某项事业、某个目标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要诱导学生把个人兴趣、爱好、愿望等个人主观动机与变化的各种现实条件结合,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直至达到个人动机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2)要诱导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识水平和心理成熟程度,形成逐渐稳定而又紧跟社会发展的职业理想。

(3)要诱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她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喜爱小孩。

但是,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这些表面的单纯的兴趣爱好是不够的,更要要求她们掌握系统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幼儿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如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堂组织、教材教法、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3)实践性知识,包括幼儿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这对学生日后融入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中学毕业论文就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中职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后,应该摒弃社会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幼儿教师都被认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工资报酬偏低,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也阻挡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认同与选择。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针对性地结合相关活动,如参观、见习、座谈会、幼儿园园长报告会等,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学前教育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进而提升其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自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自暴自弃,学习不认真。新生进校后,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想法,对症下药,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从职校毕业出去的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的就业艰辛和快乐,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他们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但当今幼儿教师待遇低 、工作时间长、社会不重视,但是,幼儿教师只有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坚守工作岗位。

因此,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入学教育等途径让学生明白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和目标,毕业后在幼儿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安排毕业生去见习,观察和和学习幼儿教师的现场活动,如保教活动的实施、幼儿的表现等,并且体会教师的耐心、爱心、责任心等。

(2)以真实的案例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幼儿成长怎样处理突发事件和倾注爱心。

(3)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的伟大,其在人的一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要从内心深处去爱这份职业,不要只看到工作辛苦、待遇低,而要品尝苦中之乐。

就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稍稍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这样不利于在困难中求发展。因此,中职政治课教师要多向学生传授有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受挫能力注意事项,例如:

(1)向往热热闹闹的城市生活的同时,还要想到各种艰难困苦的处境。如找不到工作时焦虑,找到工作后又为机械繁重的劳作心烦;受到各种意外打击而愤恨、愁闷等。一句话,要做好吃苦耐劳、能够承受艰难生活磨练的准备。这是现实生活对外出务工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追求美好、回避痛苦,或许是人的本性,但是,世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之前,把前面的路尽量设想成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山间小道,这样在行走的时候就可以步伐稳一些,速度也能快一些。

(2)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走出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意料之中的困难,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旦困难摆在面前,就要把那种不服输的韧劲拿出来,同时还要想想办法,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时可能会感到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下去,又会出现转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3)准备好一颗平常心来到新的地方。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往往会给务工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容易激起一些不平的念头。有些务工者经不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或是恨自己为什么出生在农村,或是恨他人未必有超过自己的优点却过着自己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以至愤愤不平,或自卑自怨,或妒忌他人。这种心理膨胀到极点,往往会引发事端,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自身、他人和环境,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好一颗平常心。

(4)要有立大志、干小事的思想准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作起。学生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一定要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思想准备,把自己远大的理想落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之中,立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去创造光辉的业绩。同时,教师讲一些经过艰辛劳动才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找准失败的原因,为今后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城市里必须面对许多人,跟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让别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甚至正常开展工作都困难。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沟通礼节等。练好普通话,不仅能使自己在应聘时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增加找工作的成功率,同时又能保证让别人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在城市立稳脚跟,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清楚,即使他工作干得很好,但跟人不能有效的沟通,就会给人一种无法信任的感觉,这无形之中就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语言上的障碍也会使自己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这使自己显得很孤立,在情感的满足上存在着遗憾。所以,重视普通话训练是必要的。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馆藏不足;思考

1.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资源匮乏现象。这主要是因为:①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技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来,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文化积淀较少;②从学历层次而言高职院校是大专,中技是中专,而国家对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应用技能掌捂的要求不同,因此为满足高职毕业生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就得对原本并不富裕的馆藏图书进行必要的筛选,这就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专业图书,离高职院校人均图书要求的缺口数量较大,而目前高职院校对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和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成熟也很不完善,因此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利用何种途径来解决馆藏不足的问题,以适应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及今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个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途径的思考

提高图书馆在职业院校教研与科研方面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大量有用、必要的专业图书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心工作,由于高职院校大多刚刚成立,各项工作刚刚起步,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因此,要求高职院校一下子拿出大量资金来购买大量的专业图书来满足高职院校馆藏的要求,即不现实也不科学,在这种条件下为弥补图书馆藏书不足我们提出如下措施,供同行批评指正。

3. 探索构建图书馆联盟的新模式

构建图书馆联盟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有效措施。各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同一地区内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结成联盟,使结成联盟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联盟的运作实现图书馆之间全面的网络互连和资源互连,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局面,图书馆联盟的运作可以增加图书、杂志的数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提高图书、杂志的利用率和读者的保障率。

4. 利用新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传输空前便捷,导致信息量急剧增长,信息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信息爆炸”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为了适应信息的发展图书馆学界提出了图书馆员要争当“网上信息引导员”、“网络信息导航员”的口号,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能选择质量可靠、费用低廉、登录方便的信息源,并熟悉网上信息机构的组成,能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网络导航服务。而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组织与平台,它的出现使得信息导航更加方便快捷。博客是将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后进行,职业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本地生产技术发展实际、本地产业升级改造等情况,对网上获得的博客信息进行分类搜集,进行二次加工,编制出专题索引、专题题录等,向用户提供“导航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建立图书馆咨询博客,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撰写的经验总结,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时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经专业老师归纳整理后放置于博客咨询栏目上,让该地区的技术人员甚至全国、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参与,在图书馆参考咨询博客上,定期对咨询问题的回答由专业老师进行评价,对有有创新性的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设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并将其观点或具体做法发表在我院学报上进行交流或推广。读者可以方便地自己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博客及时、迅速、精确地答复读者的网上咨询,图书馆可以在参考咨询博客上,方便地开展用户培训网上讲座,加强对用户的指导、教育与培训,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方便、客观地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得到用户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精品,然后利用博客及时性的特点,快捷、持续、定期地向用户通报相关课题的最新动态。另外,在参考咨询博客上,每个参考咨询员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使图书馆员之间、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图书馆员不仅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读者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博客与其他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经常查看他们的博客,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5.加大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主要通过加大与知名网站的合作,因为知名网站的信息资源丰富,可供参考的文献全面,同时还需积极利用职业院校师生每年发表的论文,所承担项目和所编教材,以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等电子文献构建自己的电子文献数据库,来弥补馆藏图书的不足。

6.探索高校与出版社联合出书和图书销售的新途径,开创出版社与高职院校双赢的新局面

6.1专业图书出版社与高职院校联合出版图书的可行性分析

6.1.1专业出版社的具体需求表现:

1.如何才能对专业图书的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不同专业图书的销售前景作出科学的预测。

2.如何才能出版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急需的专业图书,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销售量,为出版社赢得最大经济利益。

3.如何把已出版的大量专业图书尽快销售出去,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6.1.2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其具体需求主要表现:

1.怎样才能购买到即便宜又实用的专业图书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

2.如何利用有限的购书资金购买到大量的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专业图书来满足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求。

3.如何把自己对当地企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要信息转化成财富。

4.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专业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情况,重点弄清与本校专业有紧密联系并且急需的专业图书,为本校购置专业图书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6.1.3 目前的现实情况的具体表现:

1.对专业出版社而言,由于对某一行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和技术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不彻底,出现出版的专业图书对淘汰设备的知识过多阐述,而对升级设备专业知识的简单介绍,导致专业图书销售量的下滑,对流动资金的快速流动,对专业出版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2.对于专业出版社而言,在出版专业图书时,由于没有考虑到不同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不同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不同要求,对不同地区销售的专业图书的内容有不同要求,专业出版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适当调整专业图书的内容,满足不同地区专业读者的不同需求,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知识和技术保证。

3.对出版而言,如何使出版的专业图书尽快发送到急需专业图书的读者手中,使货款尽快流到单位账户中,为其它专业图书的出版提供资金保证。

4.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如何利用最有效的途径对学院专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图书的内容及价格有所全面了解,为学院采购图书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

5.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如何把自己对当地企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要信息有效的提供给专业出版社,通过专业出版社对专业图书赢利分成的方式把信息转化成财富。

6.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把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与本校有关的专业图书闲置图书通过利用合理的方法能为本校读者和当地企业的技术人员利用。

6.1.4 企业发展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表现:

1.由于地方企业各单位图书文献资料管理不科学,出现新购置的专业图书文献资料利用率低。这因为企业各单位的图书、杂志、资料都是由专人负责购买的,这样好集中采购和报销,而一般在一线工作从事实际生产的技术人员没有购买书报销的权利,而所购买的专业图书是让一线的技术人员阅读的,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买书时花了不少钱,但实际能使用的图书却不多,造成图书文献资料利用率低。

2.由于专业图书销售网络发展的不均恒,制约了专业图书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目前的情况是专业图书销售网络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普及不够,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6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全国中小城市,并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加大,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一问题是专业出版社和当地高职院校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3.相对其它图书,由于专业图书的需求量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再加之利益的驱使,由于购买专业书的人少,为了资金的快速流动,当地比较大的书店都很少进或根本不进专业类图书。于时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出版社出版了专业书找不到读者,而从事某一专业的职工却因为见不到某一专业图书而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和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情况,对他们知识的更新,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都是不利的。

6.2专业出版社与高职院校联合出书必要性分析

6.2.1专业出版社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化已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够实现对基础产业知识及科技资源的渗透 ,促进基础产业在技术结构上的升级换代,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从实际的生产来看,我国基础产业的技术构成很不合理 ,在整体技术结构中 ,先进技术占有的比例严重不足,在技术结构中1 /3~2 /3的为传统技术,甚至有地方2/3以上的技术为传统技术 ,这种产业结构不仅没有安全保证 ,而且劳动效率低 ,成本费用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 ,给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现行的政治体制不健全和管理机制不科学等因素有关外,与技术结构的低下、老化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变传统技术为高新技术 ,促使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6.2.2高职院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与发展动力。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地方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其建设、发展的目标。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还需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不难发现,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政府支持高职教育的动力。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各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和壮大的过程。这样,地方高职院校将会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7.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图书管理人员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并不断利用新技术,创造性的服务,我们就一定能迎来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蔡学军,孙宏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J].2006.10.

[2]光,陈存业,程美.论图书馆博客文化建设[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

第11篇

关键词: 目标化管理 情感因素 运用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成长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虽然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以往的单一的目标化管理已经暴露出弊端,运作缺乏弹性,无法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在目标化管理中增加情感因素势在必行。

一、情感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伴随着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马克思曾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类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实际上已成为反映人的整个精神价值追求的动机系统本身。可以把它看作标志人的情感发展的连续体,包含人的情绪基调、情绪表达方式、情绪爱好、情感体验性质与水平、价值倾向乃至于人格特征、精神情操等,称之为“情感性”,是鉴于它们需要从情感――态度层面,而非认知――判断层面,主要从内在动力系统,而非外在能力系统标志人的道德发展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要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点

当代大学生热情奔放,情感世界丰富复杂而又强烈。其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表现明显,不良的消极情绪情感随时都会出现,新思想、新观念必然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有时因不能适应客观环境变化而陷于消极的情感之中,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对正确生活道路的选择。其情感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丰富性与脆弱性并存

在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组合,并形成了丰富强烈、纷繁复杂的情感需要结构。大学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而对于自身有关的事物,他们又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后”和“90后”,更多地表现出情绪的开放性、大胆性、内容的丰富性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性、冲突性,等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融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而又非常注重自我,注重现实。这种呈主流状态的价值观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情感需要上的多元性,绝对权威崇拜、绝对单一的情感需要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纷呈的情感需求。

2.社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常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动感情,而更多的是因为各种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曲直而触动感情。他们会被身边的小事而感动,如为有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或为一场足球比赛胜负而欢呼雀跃或伤心落泪。同时,许多高级社会情感,如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都是在大学阶段得到了高层次的发展和升华,大学生情绪爆发的频率较之以前的年龄段有所降低,但作为心境(情感)的延续时间却加长了。

3.不稳定性与阶段性并存

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丰富的渐进过程。例如,大一新生所面临的是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新的交往对象的熟悉与了解和新的目标确立等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适应,情感比较稳定,独立性、主动性得以发展,但这阶段大学生的友情、爱情等会出现种种问题。大四临近毕业,大学生面临毕业论文、考研和择业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渐渐脱离了大学集体生活,出现了有关物质、家庭、工作单位等新的想法与打算,这阶段学生的情感呈现矛盾性和复杂性。

三、情感因素的介入策略与方式

1.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发展道德情感

情感教育的基础是情感体验,只有亲身体验后的情感才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行为选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参加实践活动,把理论的“知”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中,用行来检验“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选择接受的知识是否正确,意识到自己在认知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使认知在实践中内化为情感,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挥,又有利于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道德理性的表面繁荣并不能掩盖道德实践的本质匮乏。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不足,近年来,高校德育相对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随之又出现了不少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轻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和情绪体验,流于形式,没有激发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情感,不能引导他们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的感悟。因此,这样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成效不大。道德教育要深入到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让学生在同真实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接受教育。同时要注意实践前关于活动基地的选择,参加实践的同学的组织,以及实践结束后及时的交流总结,使社会实践避免流于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更多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

2.营造情感介入的组织氛围

第12篇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韫,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这样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的人;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是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没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常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经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大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免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免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尝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糟糕!

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待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