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

时间:2022-12-26 09:0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发展

第1篇

一、技术创新:一个新的陶瓷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新的工业宗教。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德化的陶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多为销往欧美的小工艺瓷,科技含量低,艺术含量低,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虽数量巨大,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因而价格十分低贱。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来描述德化的陶瓷,而新近从南中国海打捞起来的“的星”号沉船竞一次运载35.6万件的清代德化青花瓷,足见德化瓷器“量多价贱”是古已如是,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德化陶瓷的一个“传统”了。

步入WTO的门槛,我们感受到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德化到了顺应世界潮流用技术创新作为陶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时候了。

二、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最终要通过企业这个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资源等。从基础研究、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最初设想到研制、开发,再到工程化、商业化的生产,直至通过市场推广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进行的,在这种科研与生产直接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下,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使得产品层出不穷,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高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县陶瓷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形成以陶瓷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县的陶瓷科研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而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使陶瓷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次要出台面向所有陶瓷企业的、针对研究开发能力建设和活动本身的减免税政策;第三要颁布更具体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四,应有强度更大的、针对企业家和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政策。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要正确把握二对现实关系。一是产品和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技术进步。技术开发从一开始到工程化阶段、生产阶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同时与市场、组织管理、生产过程、资金运用、技术背景等各方面交互作用。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无法自动与其他要素实现重新组合,单纯技术无法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

创新,而必须依靠组织管理创新或制度创新来实现。二是首创创新与改创和仿创创新的关系。技术发明的意义要靠技术创新去实现,而首创创新的意义要靠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去实现。任何一项或一群技术创新中,进行首创创新者只能是少数一两家企业,其余企业或者跟在首创企业之后,瞄准首创技术发展进行技术跟踪,随时准备进行生产组织和市场战略的调整以实现创新,或者与首创者保持相当距离,节省研究开发费用,只投入少量资源于技术服务、培训,把注意力放在一旦新的市场出现后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可能占得的市场份额,也即大多数企业只能做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

三、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逐渐接近尾声,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直面我县的人力资源状况,不难发现,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本缺乏,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是发展陶瓷经济的薄弱环节。首先,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从高中阶段升学率不足50%可见一斑。其次,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技术高超的比例极低。第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加上陶瓷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家长制、结构简单、规范性差等因素也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县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根据县情,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变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劣势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一要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战略。二要提高劳动力素质,积累人力资本。三要改革分配制度,把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放在同等位置,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四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追求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企业要由以生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为主,“知识主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发达的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同龄人中70%的年轻人都得接受“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经过很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日本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作用于经济,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德化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

(一)在纵向上,要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拓展高中后职教和高等职业教育。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陶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层次偏低,而高中后的职教还是空白,大量的高考落第生未经职业技术培训而流入人才市场。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目前县委、县政府正积极筹建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德化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极具前瞻性的重大举措。未来的陶瓷学院,必将成为德化陶瓷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陶瓷技术创新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研中心,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使德化陶瓷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在横向上,要以陶瓷产业发展为目标,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改变目前专业单一的现状,要做好陶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围绕陶瓷行业关键技术,新兴技术、优势技术不断开设新专业,特别是陶瓷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类人才、科技人才、涉外类人才、营销类人才的培养。

第2篇

关键词:养老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养老保障制度;医疗制度;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而由此拉动的养老产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这样情势下,我国直面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养壮大社会养老产业,以很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庞大老年人口所带来的养老压力。我国养老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并不能满足社会整体养老需求,而且盲目的投入可能造成开发过度、应发区域发展不平衡、监管失控等严重后果。对此,应明确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与此同时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指专门针对老年群体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总和,以满足老人年各种特殊消费需求为前提,以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为目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养老状态,是集养老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于一体、横跨一、二、三、四(信息产业)产业的综合产业体。

在我国,养老产业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是人口老龄化催生的一种新兴产业。结合国内外养老产业实践,不难发现它涉及着方方面面的行业。具体包括:制药业和健康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保险业(人寿、健康、养老)、养老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金融业、教育业、咨询业及其它特殊产业。由此可见,养老产业除了涉及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衣食住行之外,还包括文化、教育、保险、保健、咨询等产业,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由于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利于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内需、拉动消费,极具市场开发价值, 被专家称之为“朝阳产业”。

二、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策略

我国养老产业虽然有着很高的市场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处于发展初期,需制定一套系统而规范的发展规划,协同好方方面面,以实现稳步发展。

(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现如今,养老产业已经以民生工程的身份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之中,政府部门应推出一系列相关的完善政策以支持其发展。具体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医疗配套政策等。与此同时,还需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由养老产业的直接投资者转换成宏观调控者,然后建立养老产业行业协会,明确管理主体,确保养老产业有序发展。

(二)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产业作为一套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其发展必须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之下,老年人想要享受相关的养老服务,本身或家人需要支付相应的货币,从而使养老产业在微利基础上实现可持续运作,这就需要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予以支撑。近些年,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在这里,笔者建议政府部门提供补贴,企事业单位要设置养老基金,相信有了社会化的养老资金补贴、退休金,加之儿女支付的费用,老年人一定可以具备一定的支付养老服务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养老地

基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势头,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地,即养老型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人年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亦有要求,尤其精神层面要求更高,而现今的养老地都是普通的小区,养老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对此,必须打破传统,建设真正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型养老社区,积极发展养老地,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保障室内阳光充足、自然通风,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

(四)改革创新医疗制度

对于老年人而言,对健康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嵌入养老产业。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医疗保障体系要积极参与到养老产业之中,把公益性的医疗服务与市场化的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的同时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产业

在养老产业发展上,我国政府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现今,民间资本依然以国有资本为主,要求民营资本所占份额不得超过20%,之所以这样,主要在于养老产业属于民生产业,一旦出现诸如房地产行业的投机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进入的民营资本,在政府管控下要形成公开、民主、规范、长期的资金投入制度,规范民营企业投资行为,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六)加大养老产业的融资扶持力度

加大金融机构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利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为此,对于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金融机构也应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从而增强养老产业融资力量,并优化使用社会财力。在我国,社会财力的调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调控,二是市场化运作,而我国对养老产业主要用国家调控方式。笔者建议要合理使用社会材料调控方式,提供资金运作效益,有效应用社会化养老资金。

(七)转变消费观念

在中国有句俗话,“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从侧面道出了传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大多数中国人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很少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有了钱就会存起来,不提倡炫耀性消费,尤其老年群体。勤俭节约固然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老产业发展。对此,一定要老年人认识到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是有必要的,所以要迁移磨坏地促进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拉动内需,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业态都有待从内涵上挖掘和深化,从外延上培养与拓展。对此,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政策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养老地、改革医疗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转变消费观念等,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出确保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Sherry Anne Chapman.Client-centered,community-based care for frail seniors[J].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 logy.2007.

[2]周婧苑.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2,(7).

[3]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9).

第3篇

始终坚持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标

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正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相继开发运营了中华恐龙园、天宁宝塔、春秋淹城遗址、常州文化城、华夏工艺美术博览园、亚细亚黄金海岸演艺大舞台、体育会展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旨在提供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数字体验、娱乐演艺、艺术展览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努力使我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内容更加多彩。文化形式更加多样,文化消费更加便捷,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所在。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在指导协调、政策扶持、产业规划、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争取有所作为。我市成立文化体制领导小组、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通过专题研究、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指导和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常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今后三年“做强重点文化行业、做优特色文化园区、做大骨干文化企业”进行部署和规划,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有措施。

完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和完善符合客观实际的文化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常州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在组织、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将文化产业纳入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是促进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和飞跃的重要支撑。2006年至2008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起,市区两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连续5年,共将投入2.5亿元设立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支持,2008年共有6个项目获得860多万元的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支持。

强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创建文化产业的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是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创意产业发展为例,我市搭建了国家级二维无纸动漫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创意产业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创意人才培训中心、软件公共测试技术、影视动画制作、数字娱乐技术、动漫衍生产品研发、国际交流合作、产品产权交易、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从注册办照到装修人住、从研发到制作生产、从衍生开发到市场打造、从人才培养引进到企业扶持培育、从融资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这一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的产权交易平台和交流平台。2008年艺术周达成合作项目47个,成交额16亿元。

始终坚持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动力

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证。2006年,我市被确定为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文化单位内部机制逐步激活,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文化产业取得较快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的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文化管理新体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执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清体制障碍。2007年市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统一行使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版权、文物部门的职责。200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集中和规范文化行政综合执法。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加强资源整合。构建文化发展新机制。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整合现有文化资源,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一是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常州广播电视台将影视剧制作等经营性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成立常州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其下属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常州卡龙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在为主业服务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常州广播电视台各项营业收入达到5.6亿元,广告创收接近3亿元。二是推进报网整合。将互联网新闻中心归并到常州日报社进行管理,整合成立《中国常州网》,积极发挥与《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报网互动的优势,着力打造常州的重要门户网站。现日均点击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150万元。三是文艺院团剧组制改革。以《五月端阳》为代表的一系列舞台作品,打破剧团和剧种的界限,以剧组制为中心,整合常州优势资源,汇集地方院团及民间戏剧精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加快结构调整,构建文化产业新格局。在大力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至2008年末,全市文化产业单位中私营单位2908家,占文化产业单位总数超过了四分之三。形成了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金坛市古籍印刷厂有限公司、常州中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外事旅游广告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民营文化企业,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的逐步形成。

始终坚持将统筹整合文化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途径

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市将培养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发挥品牌效应,做大文化企业。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实现产业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动漫游戏品牌。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动漫游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卡龙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卡米文化传播有限公

司、宏图动画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完成了30部动画片、4部动画电影,有25部作品分别获得了“白玉兰奖”、“美猴奖”等奖项。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推进以中华恐龙园、天目湖、天宁寺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旅游重点企业的发展。2008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旅游者近,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4亿元,旅游增加值11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97%。文化制造品牌。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产业层,是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2009年全市拥有印刷企业1030家,其中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1家,超亿元的6家。太平洋印刷、金坛古籍印刷、大华印刷等一批龙头印刷企业坚持特色经营,注重新品开发,在逆境中仍实现较大增长。2008年印刷业实现总产值53.72亿元。常州新科集团加强对文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形成了包括家用DVD、移动DVD、车载DVD及移动电视等数字电子产品系列。

结合传统特色,放大产业优势。将工艺美术、历史遗址等传统文化特征融入产业因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开发传统文化资源:2008年在特色文化乡镇薛家镇建设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区乃至全国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在促进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产业的发展。开发历史遗迹资源:以春秋淹城遗址为核心资源,建设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打造以春秋文化品牌为依托的文化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工业遗存资源: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将我市沿运河的一批老旧工业厂房,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建成“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打造设计师、艺术家创作和工作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利用国外资源,发展本地产业。利用国外资源,开拓国外市场。是促进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市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市与韩国江源情报文化振兴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共同制作3-4部系列剧作品,共同推进用于院线发行的长篇动漫作品的共同开发及制作。与韩国、日本等有关企业合作,组建“亚洲动画联盟”,推动基地企业与境外企业开展全方位国际交流,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一些企业还聘请国外优秀编剧、导演等专业人才,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动漫影视作品。

始终坚持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个科技创新与内容创新高度融合的产业,只有在科技创新和内容创新的共同作用下,文化产业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常州以创意产业为重点,以创新基地为支撑,着力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以创新为动力,发展创意产业。以软件、动漫、网络游戏、国际服务外包、设计服务等产业为特色,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动漫及衍生产品销售超10亿元。动漫企业正由简单承接加工向具有原创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企业转变,文化创意正在渗入制造业并推动产业升级。

以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聚。以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全力打造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常州科教城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江苏环球数字狂欢谷、“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常州现代传媒中心等7大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以科技为手段,发展新兴业态。以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报等新兴产业。我市数字电视产业快速发展,已拥有数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85套,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已在1000多辆公交车、超过600家单位分别安装车载电视和移动电视接收终端。每天受众超过20万人次:已开通5个频道的节目CMMB手机电视,实现了《常州新闻联播》、《社会写真》等重点电视栏目的手机观看;已成为很多常州市民新的生活方式的《常州手机报》,定制客户接近18万人,2008年营业收入150万元。

始终坚持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保障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又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规律的专门人才。2008年我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6.1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1.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0%。特别是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的网络文化产业。更是人才的集聚地,大专以上人才超过70%。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制定《常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选拔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经常联系机制和人才宣传机制人手。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设立新闻文化“广玉兰奖”,对包括文化产业人才在内的文化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4篇

关键词 蔗糖产业;发展历史;背景;影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17-04

Research Summary of Sucrose Industry Development

LI Zi-wei 1 LI Yong-qin 2 YANG Xin-kai 3

(1 Dehong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Yunnan Province,Mangshi Yunnan 678400; 2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 Dehong Prefecture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crose industry related literature,research contents of scholars were summarized.The history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crose industry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summarized,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on sucrose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were analyzed,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crose industry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sucrose industry;development history;background;influenc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据李杨瑞主编的《现代甘蔗学》[1]一书中可知,我国甘蔗栽培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推广至今湖南、湖北地区,说明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国内各行各业的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内容对蔗糖产业进行了不同研究。通过阅读有关蔗糖产业的文献,依据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对蔗糖产业发展的历史、蔗糖产业发展的理论背景、新技术发展方向、天气对蔗糖产业的影响、发展产业链的问题和蔗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1 蔗糖产业发展的历史

厉益在其硕士论文《1602―17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研究》[2]一文中探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兴起的原因、经营的蔗糖种类、蔗糖贸易的方式和利润及蔗糖贸易对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巴达维亚和欧洲及亚洲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周正庆在其发表的文章《明清时期我国蔗糖外销的流向》[3]中,研究明末开始我国蔗糖产业对世界糖业市场的作用,分析表明我国从明末开始蔗糖业已经成为世界糖业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支柱;同时周正庆又在其发表的文章《16世纪中至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4]中表明:明嘉靖年间白糖的发明给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林诗维在《近代西爪哇华人蔗糖业探源――兼论福建蔗糖业对巴达维亚蔗糖业的影响》[5]一文中,研究表明在17―18世纪,大量具有蔗糖业经验的福建人移居西爪哇地区为当地带来了甘蔗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而且带来了传统的制糖方法;李启斌、李启明在《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的经济学分析》[6]中回顾变迁的路径、归纳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之后,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与博弈分析的方法对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进行了深入的解释、检验与分析;唐咸明在其文章《近代两广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互动探析》[7]中表明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关系,广东的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都比广西发达,并且形成了对广西的强力辐射作用;美国科学家EGGLESTON G,LEGENDRE B,TEW T [8]研究不同品种在同样的冻害处理下,对其加工指标的变化研究。

2 蔗糖产业发展的理论背景

邓军、蔡晓琳、付思明等在《中国蔗糖产业布局及发展对策》[9]一文中系统的介绍了我国蔗糖产业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的优势区域,促进了蔗糖产业快速发展;郭祀远、蔡妙颜在其发表的文章《蔗糖的地位不可取代――论食糖与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消费特性》[10]中分析我国甜味剂的消费现状,并指出蔗糖在我国甜味剂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卢庆南、梁贤、陆宇明等共同发表的文章《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11]一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蔗糖产业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张华在其博士论文《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12]中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的蔗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是一把双刃剑,同时认为国内主张“国际糖价低迷时,可以用进口蔗糖来代替国内蔗糖生产”的观点是错误的。分析表明糖精的存在对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障碍,提出了需要通过宏观控制糖精的生产,促进我国蔗糖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朱鑫榕、王亚星发表的《蔗糖国际贸易价格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影响研究》[13]一文中,通过分析国内与国际蔗糖价格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蔗糖价格扭曲的现状与原因;任春峰在《广西蔗糖产业组织化发展模式分析》[14]一文中对现存的几种蔗糖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朱朝枝、陈如凯、张 华等共同发表的文章《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基本内容》[15]中利用我国蔗糖产业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梁戈夫、刘炫、杨 亢等发表的文章《蔗糖产业价值链分析及创新价值导向研究》[16]中引入了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并对蔗糖产业进行了分析;韦异、粟晖、张英等在《蔗糖的衍生化加工》[17]一文中综合论述了蔗糖的衍生化加工的历史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重点指出以蔗糖为原料的工业产品以及高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是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凌伶在其发表的文章《崇左市蔗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18]中对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蒋健行在其发表的《蔗糖业对广西经济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19]一文中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广西蔗糖业的现状,探讨蔗糖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李必庆在《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20]一文中,运用哲学观点依据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具体情况,论述蔗糖业在推动广西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蔗糖产业发展的辨证思考,提出加快广西蔗糖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些建议;郭祀远、李琳、蔡妙颜等在《蔗糖的使用特性与糖业的发展》[21]中重点分析了世界蔗糖的产销现状和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前景;南非学者ZHOU M对传统的甘蔗育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新的育种方法进行了设想[22]。

3 新技术发展方向

贾冰在其硕士论文《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23]认为广西开展蔗糖业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邱永健在他的硕士论文《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分析》[24]中,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侧重研究广西蔗糖业振兴之路;秦菊霞在其硕士论文《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25]中对现有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适合蔗糖和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菌株;保国裕、蓝艳华共同发表的文章《甘蔗的生物炼制―蔗糖业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26]中从提高甘蔗资源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治理糖厂废液、废气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出发,介绍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可生产的产品如蔗多酚、活性蛋白肽、β-葡聚糖、右旋糖苷等并介绍酒精蒸馏废液培养固氮菌及低压回收CO2的利用;蓝艳华、保国裕又共同在发表的文章《蔗糖产品多样化探讨》[27]中介绍近几年国内外蔗糖品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适合我国开发生产的蔗糖新品种,实现蔗糖产品多样化,以满足国内食糖消费需求;保国裕在其《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28]一文中介绍如何利用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李恬、周星、徐 进等在共同发表的文章《以蔗糖为底物双酶法合成直链糊精》[29]中介绍了如何选用蔗糖磷酸化酶和葡聚糖磷酸化酶合成直链糊精,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倪军明、李军平发表的文章《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30]重点阐述了目前蔗糖工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几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了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米慧芝、杨登峰、关 妮等在发表的文章《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初步研究》[31]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研究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历程;许树宁、方锋学、唐仕云在文章《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32]中介绍了不同施肥量对蔗糖分的影响;邱华、齐暑、华劲在文章《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33]中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还对蔗糖酯粗品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介绍;齐兵建在《蔗糖酯的生产与应用进展》[34]一文中对蔗糖酯国内外的生产现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范家恒、吴文剑、周文英在《蔗糖制果糖及葡萄糖的工艺探索》[35]一文中介绍了蔗糖酶水解蔗糖制造果糖及葡萄糖的方法;覃家法、黄宝中在《金融危机下的广西蔗糖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36]一文中提出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建议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产业链、加快资金链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加速广西蔗糖业的发展;意大利科学家ARATO E,BOSIO B,PAOLO C,et al[37]通过多年研究电化学器,开发了蔗渣反应装置MCFC用于发电;我国台湾学者利用低温转化技术(LTC)[38]可用滤泥等副产品生产油、活气碳和不凝气。

4 天气对蔗糖产业的影响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在《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39]中分析制约广西蔗糖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谭宗琨、何燕、黄中艳共同在《云南气候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分析》[40]中分析云南各地甘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温度、降雨、日照等气侯要素的关系。何燕、谭宗琨、丁美花在《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41]一文中研究广西各地甘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关系;何鹏、吴初梅、符永兴等在《钦州市蔗糖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42]中对广西钦州市多年原料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在《2008年罕见低温冻害对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影响》[43]一文中分析2008年广西出现罕见低温冻害天气的特征、成因及其对广西甘蔗及蔗糖生产造成的具体影响;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在《全球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44]的研究为国内开展全球蔗糖产量监测预测服务奠定理论基础;符合、吴全衍、谭宗琨在《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的预报》[45]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预报的理论依据和预报方法;澳大利亚学者INMAN-BAMBER N G,LAKSHMANAN P,PARK S[46]研究了不同的水环境下甘蔗的性状。

5 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林涛、梁贤、刘德源等在《广西节约循环型蔗糖业产业发展研究》[47]中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杨怀珍、董欢欢、熊炜在《蔗糖业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48]中根据蔗糖业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影响蔗糖业供应链的风险因素;任廷凯在其硕士论文《蔗糖工厂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研究》[49]中研究如何创造适应我国南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现代蔗糖工厂;秀英在文章《泛北部湾蔗糖产业产销联盟建构探析:广西视角》[50]中提到可实现广西与泛北国家甘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融入世界蔗糖业市场,提高区域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陈耀丰在《湛江地区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51]一文中提出湛江蔗糖产业需要整合聚集甘蔗资源,延长甘蔗产业链,释放农业金融特别是农业贷款的作用;屈志光、陈光炬、王秋跃在《绿色产业链视角下的蔗糖产业发展探析》[52]中提出构建甘蔗制糖绿色产业链的建议;黄可人、王华在《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53]一文中提出通过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引领产业链条有效整合来提升蔗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蔗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倪军明、李军平在《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54]中介绍了近几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刘极健在《蔗糖的深加工》[55]中介绍了几种蔗糖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及用途;倪军明、李军平在《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56]中介绍了近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了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6 蔗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鲁强在《临沧市蔗糖业发展研究》[57]中写到临沧市蔗糖业的内外部环境日趋严峻;李杨瑞、毛昌祥、唐其展在《“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58]中探讨了全球、特别是亚洲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薛亮、聂新鹏、王晋臣在《规模化发展―广西蔗糖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9]中提到广西蔗糖业要发展规模化存在的问题;万崇兴、韦日成、万语在《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60]中系统研究了广西崇左市糖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粟增富、杨桦、梁海珍在《广西蔗糖产业集群效应分析》[61]一文中审视广西蔗糖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李海明、吴松海、林一心在《浅析甘蔗蔗糖分下降的原因》[62]中简述了蔗糖分下降的原因;江永、沈力、胡朝晖等在《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63]指出了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任春峰在《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64]中从技术、市场和政策3个层面分析了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非洲学者RCRONJ? C P,MTYMON A,JONES P,et al一直对导致甘蔗大面积黄叶的病原体进行分析[65]。张跃彬在《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66]一文中,提出我国蔗糖产业化发展要重点建立健全5个机制;李杨瑞在《对加入WTO后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几点意见》[67]中讨论了要对优势蔗糖产区给予重点扶持;邓军、张跃彬在文章《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现状与分析》[68]中提出了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的保障措施;贺贵柏在《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69]中系统地提出了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6项对策措施;陆耀邦、梁自力在文章《对发展广西蔗糖业的一点思考》[70]中提出要建立蔗糖业风险预测机制、调减甘蔗面积、延长制糖企业产业链等6点建议;农日东、林素娟在《做强做优广西蔗糖业的主要思路及保障措施》[71]对如何做大做强广西蔗糖业提出了对策;张逸庭、杨逢乐、杨 馗等在《蔗糖厂“三废”资源化治理工程实践》[72]中建议将污染物全部转化为可就地使用的微生物肥。

7 结语

在了解以上学者对国内外蔗糖产业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研究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所发生的原因,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8 参考文献

[1] 李杨瑞.现代甘蔗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厉益.1602―17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3] 周正庆.明清时期我国蔗糖外销的流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2):129-132.

[4] 周正庆.16世纪中至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中国农史,2005,24(1):45-52.

[5] 林诗维.近代西爪哇华人蔗糖业探源――兼论福建蔗糖业对巴达维亚蔗糖业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92-198.

[6] 李启斌,李启明.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56-160.

[7] 唐咸明.近代两广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互动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9(4):144-146.

[8] EGGLESTON G,LEGENDRE B,TEW T.Indicators of freeze-damaged sugarcane varieties which can predict processing problems[J].Food Chemistry,2003,87(1):119-133.

[9] 邓军,蔡晓琳,付思明,等.中国蔗糖产业布局及发展对策[J].甘蔗糖业,2011(1):57-60.

[10] 郭祀远,蔡妙颜.蔗糖的地位不可取代――论食糖与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消费特性[J].甘蔗糖业,2000(3):48-53.

[11] 卢庆南,梁贤,陆宇明,等.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9-102.

[12] 张华.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

[13] 朱鑫榕,王亚星.蔗糖国际贸易价格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7):23-24.

[14] 任春峰.广西蔗糖产业组织化发展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3):24.

[15] 朱朝枝,陈如凯,张华,等.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基本内容[J].发展研究,2007(8):54-56.

[16] 梁戈夫,刘炫,杨亢,等.蔗糖产业价值链分析及创新价值导向研究[J].广西蔗糖,2010(2):19-23.

[17] 韦异,粟晖,张英,等.蔗糖的衍生化加工[J].化学世界,2011(11):563-566.

[18] 凌伶.崇左市蔗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3):93-94.

[19] 蒋健行.蔗糖业对广西经济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7):102-103.

[20] 李必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4):142-144.

[21] 郭祀远,李琳,蔡妙颜,等.蔗糖的使用特性与糖业的发展[J].中国甜菜糖业,1998(6):27-30.

[22] ZHOU M.Conventional Sugarcane Breeding in South Africa: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2013,4(2):189-197.

[23] 贾冰.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4] 邱永健.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D].南宁:广西大学,2011.

[25] 秦菊霞.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6] 保国裕,蓝艳华.甘蔗的生物炼制――蔗糖业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J].甘蔗糖业,2011(6):57-66.

[27] 蓝艳华,保国裕.蔗糖产品多样化探讨[J].甘蔗糖业,2012(6):56-60.

[28] 保国裕.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J].甘蔗糖业,1998(5):44-48.

[29] 李恬,周星,徐进,等.以蔗糖为底物双酶法合成直链糊精[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10):14.

[30]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甘蔗糖业,2005(1):33-38.

[31] 米慧芝,杨登峰,关妮,等.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初步研究[J].中国酿造,2011(2):46-48.

[32] 许树宁,方锋学,唐仕云,等.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J].中国糖料,2012,19(1):9-10.

[33] 邱华,齐暑华,王劲.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10):47-51.

[34] 齐兵建.蔗糖酯的生产与应用进展[J].食品科技,2004(6):49-52.

[35] 范家恒,吴文剑,周文英.蔗糖制果糖及葡萄糖的工艺探索[J].甘蔗糖业,2007(1):34-40.

[36] 覃家法,黄宝中.金融危机下的广西蔗糖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J].广西蔗糖,2010(1):42-47.

[37] ARATO E,BOSIO B,PAOLO C,et al.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limit performance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1(102):74-81.

[38] TSAI W T,CHEN H P,LAI C W,et al.Preparation of adsorbents from sugarcane manufacturing by-product filter-mud by thermal activation[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3(70):399-411.

[39]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J].甘蔗糖业,2006(1):17-21.

[40] 谭宗琨,何燕,黄中艳,等.云南气候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分析[J].甘蔗糖业,2008(1):15-21.

[41]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181-3184.

[42] 何鹏,吴初梅,符永兴,等.钦州市蔗糖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4):31-33.

[43]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2008年罕见低温冻害对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影响[J].灾害学,2009(1):68-72.

[44]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全球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7(1):71-75.

[45] 符合,吴全衍,谭宗琨.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的预报[J].气象,1995(11):113-114.

[46] INMAN-BAMBER N G,LAKSHMANAN P,PARK S.Sugarcane for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s:Theoretical assessment of suitable traits [J].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34):95-104.

[47] 林涛,梁贤,刘德源,等.广西节约循环型蔗糖业产业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523-527.

[48] 杨怀珍,董欢欢,熊炜.蔗糖业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2(5):73-76.

[49] 任廷凯.蔗糖工厂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0] 秀英.泛北部湾蔗糖产业产销联盟建构探析:广西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17.

[51] 陈耀丰.湛江地区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0(7):407-409.

[52] 屈志光,陈光炬,王秋跃.绿色产业链视角下的蔗糖产业发展探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4):115-117.

[53] 黄可人,王华.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7):57-60.

[54]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2):60-63.

[55] 刘极健.蔗糖的深加工[J].化工时刊,1999(10):6-10.

[56]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90-192.

[57] 鲁强.临沧市蔗糖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58] 李杨瑞,毛昌祥,唐其展.“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10(1):80-84.

[59] 薛亮,聂新鹏,王晋臣.规模化发展――广西蔗糖业生产的必由之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4(4):40-43.

[60] 万崇兴,韦日成,万语.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2011(4):80-86.

[61] 粟增富,杨桦,梁海珍.广西蔗糖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4):185-187.

[62] 李海明,吴松海,林一心.浅析甘蔗蔗糖分下降的原因[J].甘蔗糖业,2004(4):25-27.

[63] 江永,沈力,胡朝晖,等.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蔗糖业,2008(4):50-54.

[64] 任春峰.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100-102.

[65] RCRONJ? C P,MTYMON A,JONES P,et al.Association of a phytoplasma with a yellow leaf syndrome of sugarcane in Africa[J].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2008,133(2):177-186.

[66] 张跃彬.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甘蔗糖业,2004(5):49-53.

[67] 李杨瑞.对加入WTO后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几点意见[J].广西农业科学,2003(1):1-4.

[68] 邓军,张跃彬.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现状与分析[J].中国糖料,2010(3):72-74.

[69] 贺贵柏.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探讨[J].甘蔗糖业,2012(6):48-52.

[70] 陆耀邦,梁自力.对发展广西蔗糖业的一点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6):30-33.

第5篇

关键词: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

一、 那达慕起源、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祀、竞技、娱乐、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族的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向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就会举行那达慕盛会,主要进行赛马、射箭以及摔跤等“男儿三艺”比赛。据研究,“男儿三艺”早在匈奴时代,就已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在金代那达慕有了对三项比赛的优胜者给予奖励的制度。到了十三世纪,蒙古族首领们每年都会举行较大规模的那达慕,奖赏十分丰厚。在清代,那达慕更是成为了官方定期举办的有组织、有目的游艺活动,它的规模、形式和内容比以前有了较大发展。

自1947年成立后,那达慕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了蒙古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欢乐盛会,是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盛会。在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的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的举办形式分为政府举办、民间举办、家庭举办等,举办时间一般为每年7、8月的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在冬季举办冬季那达慕。

二、 那达慕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随着那达慕的规模逐渐变大,它成为了一个民族品牌,被国内外人所熟知。

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的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丰富草原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是那达慕作为一个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改善周围环境,完善和建设比赛场地、配套基础设施等。这些投资扩大了那达慕举办地区的投资需求,拉动本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二是那达慕能够拉动消费需求。那达慕将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消费倾向,同时,随着那达慕参赛者和旅游者的到来,产生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大量需求。三是提高就业率。那达慕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就业率,它可以提供短期和长期就业机会,短期来看由于那达慕大会的“峰聚效应”,会出现如旅游接待、引座员、检票员等;长期就业机会是由于那达慕大会举办所产生的如那达慕大会场地维护、管理和运营等长期的就业机会。四是推动民族产品传播推广。随着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外来游客必然购买一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商品和服务,从而扩大了本地民族特色产品的传播。同时,由于国内外对那达慕大会一些相关权利的购买,如电视直播权、赞助商权利等;还有一些外地新资金的注入,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效应更加明显,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三、“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那达慕是一个体育竞技、文化旅游贸等多种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文化大宴,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前景良好,但是那达慕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体育项目

那达慕最主要的体育赛事为“男儿三艺”。其中,摔跤一直以来广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是那达慕的必备项目,同时也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2004年7月28日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的2048名跤手参加的搏克比赛被记载于世界吉尼斯记录。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项目也是那达慕传统竞技比赛中的一大亮点,比赛项目也有了多元化发展,增设了马术、马球等赛事。相较于摔跤和赛马,射箭比赛却一度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不过在自治区政府和民族工作者有意识的保护下也在逐渐恢复中。除了“男儿三艺”,现代那达慕还增设有拔河、武术等其他体育项目。那达慕体育竞技项目大多是观看型项目,缺乏互动型体育赛事,群众参与度不高,而多数游客又不是十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吸引力不足,多是参观游览,没有切实参与到其中,了解文化底蕴。

2、文化旅游

传统蒙古族歌舞在那达慕主要表现形式为表演。通常召开大型那达慕时会举行开幕式或者晚会,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为例,在2010年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我国著名歌手德德玛、腾格尔等众多民族艺人进行了精彩演出,向全世界展示了蒙古族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参加那达慕时,许多蒙古族人民都会穿着民族的传统服装来参加,同时也常设有民族服饰展厅,并有时会举行蒙古袍服装服饰展演,展现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华美。那达慕也通常设有手工艺品、民族饮食展厅来展示民族手工艺品、蒙古族特色饮食制作过程并销售民族特色商品,游客可以参与制作、品尝并购买相关产品。虽然那达慕上有销售一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但许多周边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文化精品。同时,民族音乐舞蹈、手工艺品、民族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旅游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那达慕音乐舞蹈表演多是当地乌兰牧骑和一些民间艺人和团体组成,而这些民间艺人和团体都是自发性参与到那达慕文化活动中,缺乏专业的训练和资金支持,表演相对不够成熟,后续的发展也很难保证。

四、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发展那达慕文化产业首先要挖掘那达慕的文化内涵,利用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将那达慕“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传播出去,让人们更加了解那达慕文化底蕴,增加那达慕的文化吸引力,并对那达慕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将那达慕打造成大型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2、增加投资,打造民族文化产业精品

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文化价值更高,经济利益较低的现象,所以在起步阶段必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是政府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完善那达慕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打造好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开发,强调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那达慕形成国有、集体、外资、个人共同开发的旅游项目新格局;三是以那达慕文化节为题材,结合蒙古族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那达慕主题旅游项目,或者开发那达慕体验园区,推出各种类型的那达慕文化旅游纪念品、玩具和体育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

3、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保留好作为那达慕核心文化的“男儿三艺”等传统习俗的同时与世界体育接轨,借鉴和学习世界主流体育项目的成功经验,使蒙古体育文化项目发扬光大,增设一些游客可以互动的体育项目,让游客们可以亲自体验和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增加那达慕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加那达慕。民族服饰、手工艺等民族传统文化也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但也并不是一味守旧,而是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将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推进那达慕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4、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优秀的、专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发展那达慕文化产业首先要在各大院校设置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专业,使知识青年更加了解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推进那达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要引进人才,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留住专业人才;最后,扶持蒙古族一些民间艺人和团体,提供一些政策支持和培训,培养和鼓励更多的民间艺人进行文化创作,使他们的文化创作产品更加成熟完善。

结束语

那达慕,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一簇灿烂的花丛。那达慕文化产业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点。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证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作为一个民族节庆文化产业也有着它自己的独特性和困难之处,但是凭借着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崛起指日可待。(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阿拉藤敖其尔.传统那达慕[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

[2]嘎林迪布、乌苏呼巴雅尔.草原三艺[M].内蒙古教育出版 1984.

[3]高娃.蒙古族传统体育现代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9.

[4]徐坤. 旅游那达慕大会开发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

[5]贾瑞光. 蒙古族传统体育――那达慕文化变迁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02:107-109.

[6]姚海霞. “那达慕”大会市场开发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7]浩布尔. 那达慕的发展及其创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8]阿拉腾巴特尔. 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发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2-15.

第6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GDP;产业关联

1. 产业历史发展分析

1.1 产业发展主要特征。

1.1.1 经济规模逐年增大,近年加速明显。

(1)2004年,葫芦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3.4亿元(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

(2)1995~1999年,葫芦岛市经济增长较为平缓,1999年为一拐点,从2000年开始经济发展增速。1995年至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0%。2000年到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2.7%。

(3)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亿元,同比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5亿元,同比增长13.9%。

(4)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都保持较快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除了在1999年和2000年有个突增过程,2000年后也一直表现出较平稳的增长态势。

1.1.2 经济质量提升,人均GDP快速增长。

葫芦岛市人均GDP不断提高,近年来增长速度更是显著加快。

人均GDP逐年提升,自2000年开始都以高于10%的增长率增长。1995年至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8%。到2004年以21%的增长率,达到10749元,突破1000美元。

1.1.3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仍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使得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而二、三产业产值上升。所以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葫芦岛市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的20:48:32到2000年的15:46:39再到2004年的14.0:50.6:35.4。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缓慢增加,三次产业仍是二三一的结构。

(2)从产业的产值构成来看,比重变化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从1995年的20%降低到2003年的15%;工业比重从1995年到2000年有所降低,到2003年止又增加到高于1995年的水平;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运输业比重2003年较1995年也增加了近一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文艺及广播电视业和房地产业,较1995年相比,比重有显著的增加。

1.1.4 轻重工业比例悬殊,化工冶金及设备制造业优势明显。

(1)葫芦岛市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1.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95。轻重工业比例悬殊,重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

(2)葫芦岛市重点产业:石油化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35%,17.23%,18.2%和21.25%。四大产业比重高达74.04%,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1.1.5 股份制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仍在进行中。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中,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分别达到68.6%和76.5%,此外国有企业占到12.6%和14.9%,集体企业占到9.0%和4.9%。股份合作制企业比重最低,仅占1%和0.2%。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到2004年民营企业发展到10万个,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31家,实现产值470081万元,吸引就业人数24952人。2000~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年均增长20%,远高于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7%)。

1.1.6 劳动力呈现“一三二”的结构,高层次服务业就业人数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葫芦岛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68.48%。大部分劳动力仍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行业,劳均产值仅有3.83;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4.7%,虽然是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但制造业并未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高于第二产业,但产业构成层次低,生产业从业人数少,总产值低,如劳均产值最高的为金融保险业,但其从业人数比例仅为0.66%,而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消费业从业人数比重则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主要劳动力吸收行业。

2. 影响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

2.1.1 矿产资源枯竭形势严峻,产业发展受原料价格影响。

(1)辽宁过去是资源、矿业大省,建国以来,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辽宁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矿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不仅为本省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有力的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构筑了辽宁以重化工业为龙头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框架。与此同时,却也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使辽宁不得不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2)葫芦岛市的矿产资源形势基本与全省相似。煤炭产量逐年下降,石油、天然气长期以外依靠外省市调入,葫芦岛锌厂是亚洲最大的锌冶炼企业,其原料95%来自外省和外国。两大国有有色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破产。主要矿种的保有储量基本都被动用,可供利用的后备矿山已很少。同时,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而葫芦岛市以重化工业和金属冶炼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将对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和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的需求总量持续扩大。但具体看来,葫芦岛市的工业结构与资源状况并不协调。本地不产石油却拥有特大型石油加工企业,没有充足的资源保证却有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一边出口钼、锰、有色金属,一边调入钢材、铝材,这都充分表明葫芦岛市的经济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将成为其致命伤。

(4)立足于强大的有色金属加工能力,在国内国外寻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供应渠道,使做大作强支柱产业的必备条件。北朝鲜、俄罗斯、蒙古等地都可作为选择。特别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各类金属矿产,都使其成为利用外省资源的首选地。

(5)同时,在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摈弃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粗放资源利用模式,结合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改进城市整体的能源消耗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 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

(1)葫芦岛市人均水资源量72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以下的为贫水区,700立方米以下的为严重贫水区。葫芦岛市属于严重贫水区。

(2)葫芦岛市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4年缺水0.15亿立方米,仅城区缺水就达0.25亿立方米。葫芦岛市共有大中型水库7座,都是70年代修建的以农业灌溉为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量大幅度的增加,这些水库都变成或即将变成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水源,产生了工农业争水现象,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而由于气候因素和生态破坏造成河流断流,水库缺水,工业供水始终处于死水位以下运行。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漏斗区4个。尤其是沿海一带,超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了海水入侵。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葫芦岛市现水资源开发量已达到67.5%,计算到2010年将达到91.8%,处于饱和状态,也即是说市域范围内将无水可调,必须考虑开发新的水源以及区域调水的可能性。到2020年,用水量超出水资源总量7.55亿立方米,在周围地区普遍缺水的情况下,采取有力的节水措施是唯一的出路。

(4)但实际上,葫芦岛市不光是资源性缺水,现状水资源的重复率用率不高,水污染问题突出,也是造成缺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近期不光需要考虑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更加需要关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总取水量。特别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需要大幅度提高,改进净水流程和设备,同时停止对地下水无节制的采用,减少污染物排放。而远期海水淡化以及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用水则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之路。

2.1.3 旅游资源丰富但特色不明显,开发不足并且没有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1)随着国家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越来越充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闲暇模式。当今全球化的文化使人们对娱乐和体育活动提出了更为开放的需求。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劳动方式的转变,许多人享受到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充裕的时间、殷实的经济和方便的机动性引发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基于其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葫芦市形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在城市发展的资源构成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8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6.1%,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3)但目前葫芦岛岛的旅游产业特色与周边区域相比较,并没有突出的优势。比如葫芦岛周边的秦皇岛、山海关等城市同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开发利用较早,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稳定的旅游市场。而资源类型也与葫芦岛近似,区域旅游资源趋同也是客观事实。

(4)此外,葫芦岛市旅游产业开发水平不高,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景点建设、配套设施的不足。旅游商业网点布局不平衡,档次良莠不齐,种类单一。缺乏整体规划,普遍存在散、乱、差等问题,各个景区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旅游路线。旅游与商业发展相对独立,未形成商旅互动的良性循环。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旅游商品未形成系列化、产业化,缺乏特色鲜明、吸引游人的旅游商品。

(5)葫芦岛市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应注重挖掘自己独特的优势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发展与之相关的周边产业,如旅游纪念品生产与销售,商业餐饮服务设施配套等,形成商旅互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塑造知名特色品牌,提高旅游服务的品质。在对旅游景点的规划方面,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避免同位竞争和粗放开发。

2.2 产业发展与资本要素。

2.2.1 运输能力不足,未形成面向区域服务的交通发展理念。

(1)城市交通运输条件涉及到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也是其它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这就涉及到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其它发展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就现状来看,葫芦岛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铁路、港口、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等重要交通设施,但其生产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内几家大型重工业企业大的内部需求,导致城市交通运输货物结构单一,总量增长缓慢等不利后果。至今并没有形成面向区域的交通物流服务系统,致使城市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从总量上看,交通运输明显发展缓慢。铁路货运量逐年下降,公路货运量在2003年之前也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状态,葫芦岛市物流集散市场发展缓慢。运力结构不合理。中小型车辆比重较大,很多县区无固定货源,存在大活动不了,小活吃不饱的现象,集装箱车发展的更慢。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分散,运输能力弱。运输能力的不足和运输结构不佳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障碍。

(3)需要对葫芦岛市的物流集散市场进行规范,发展规模较大综合性的物流公司和运输公司,大型企业可考虑将部分运输交付与城市综合运输部门,如车队和大型车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2.2.2 资金引入困难,民营企业发展缺少资本,外资企业规模小。

(1)葫芦岛市经济发展主要以几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其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而民营企业普遍缺少资金,抗风险能力低。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从2001年以来的4年中,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为1.25亿元,但从占全省比重看,2001年为1.0%,随后逐年下降,到2004年仅为0.4%。外商投资传统行业的多,高新技术行业的少,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外资企业多数规模小,发展缓慢,效益差。全市121个外资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仅有22家,且亏损企业占到投产企业的39%。

(2)资金的缺乏将制约葫芦岛市产业发展特别是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葫芦岛市所处的辽西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转移的承接地,而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将会刺激投资。因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以优惠政策带动新引入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营造有吸引力的政策、商务、服务和社会环境,主动吸引资金和技术。

2.3 产业发展与区域环境。

2.3.1 与锦州的竞合关系葫芦岛市和锦州在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极紧密的关系。

(1)由锦州市和葫芦岛市组成的辽西黄金走廊区域,是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地区。锦州的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产业也是重点的支柱产业并且发展形势良好,而锦州港也是区域范围内重要的港口。不论是在产业结构还是在腹地范围,葫芦岛市和锦州市都有很大部分的重合,两市围绕辽西中心城市建设,在港口、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表现出戒备有余、合作不足、各搞一套、不相协调的倾向。在当前各自为战的市场条件下,两市对腹地货源的争夺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建设、低价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港口岸线资源浪费、赢利能力下降等一系列恶果。

(2)葫芦岛市需同锦州加强合作,协调分工。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化分力为合力,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包括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技术成果开发与共享的合作等等。但在专业化方面,葫芦岛市可以做深、做强、做大,并且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协调锦州,借助京沈发展轴的作用,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未来葫芦岛发展的关键。

2.3.2 与辽西四市的产业关联。

(1)到目前为止,区域内的五个城市并没有形成以某个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没有一个区际联系密切、吸引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较为分散。而在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小,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相脱节。区域内的主导产业绝大部分是中央直属企业,是通过政府主导,以“嵌入式”发展为主,企业是上下垂直管理,其管理也与地方不接轨,产业发展更多的是在系统内完成,产业结构自成体系。尽管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地方上连接成片,然而,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2)由于企业间忽视合作的效用而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行为上“万事不求人”,企业间“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企业之间不但无法像国外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通过合作进行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而且,这里的国有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优势也不能被地区经济发展所分享。这种现象表现在空间上,是形成产业机械的集聚,而没有沿着产业链条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集群。

(3)辽西五市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盘锦、锦州和葫芦岛三市在石油化工产业上趋同,锦州和阜新在电力产业上趋同,朝阳、锦州、阜新和盘锦都有汽车及其零部件,这几个市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又都把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作为新兴产业。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没有地方特色,过度的低水平竞争,已经成为影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今后,如何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导向,统一协调,合理确定项目布点,制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引导各地根据各自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已经摆在辽西人面前。

(4)依造辽西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锦州市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天独厚;阜新市的煤炭及综合利用、电力(火电、煤矸石、风力)、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配件、新型建筑材料、医药以及环保产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盘锦市则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点发展基地;朝阳市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新型建筑材料及建筑机械、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葫芦岛市将要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船舶机械业、能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发展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对葫芦岛市来说,加强与其他四个城市的协调,明确产业分工与协作,打破封闭的内循环,与整个辽西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相配合,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葫芦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

[2] 葫芦岛市城市总体规划、葫芦岛市近期建设规划说明书.

[3] 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4] 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5] 骆小芬.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时代建筑.1998年2期.

第7篇

福建省动漫产业尚在起步发展期,目前小企业较多,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接单动画片业务为主,自主研发产品还比较少。20世纪末21世纪初,福建省政府加大了对动漫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使动漫产业呈良性发展。在2009年至2013年间,共有186部(95255分钟)动画电影(电视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发行许可,审核通过的比例超过了65%,年均自主研发的游侠产品也高达30款,特别是福州动漫产业基地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前茅。近三年,福建省动漫游戏总收入分别为102.4亿元、136.2亿元、170.37亿元人民币。2014年第二、三季度推荐27部国产动画片目录中福建省就有5部作品。目前,福建省的动漫企业有150多家,从事动漫行业的工作人员接近20000人,生产产品包括了漫画出版、手机动漫和游戏、网络游戏、闪客、2D和3D动画等。福建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福建省动漫产业采取“政府主导、园区集聚”的发展模式,以福州动漫产业基地、厦门软件园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集群逐渐成熟,带动周边城市的动漫产业发展。现阶段,该省的动漫产业发展机制主要分为外部支持机制和市场运营机制。在省委和政府的推动下,省内的多个城市,如厦门、福州不断推出了新的优化政策,给当地的动漫研发、创新及时、培养人才等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促进全省和当地动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还着力打造长乐海西动漫之都、厦门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重要动漫产业的发展平台,为了全省动漫产业的崛起奠定基础。

二、福建动漫产业发展机制的SWOT分析

(一)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1.经济实力雄厚福建处东部发达沿海地区,有良好的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GDP总量和人均GDP均排在全国前列。同时,福建的侨乡众多,有雄厚的民间资本,给动漫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促使动漫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全省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2.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福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福州三坊七巷、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老君岩、湄洲岛妈祖文化、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郑成功、林则徐、朱熹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为福建省动漫的创意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色,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对动漫设计师创作出富有特点又不失文化内涵的作品和产品有重要作用。3.基础设施完善福建的通信基础设施在国内一直位居前列,有先进的数字电视网络、IP宽带网,中国移动的“全国手机动漫游戏研发运营基地”也在该省设立。同时福建的交通发达,高铁、高速、港口、航空等均发展迅速,为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4.地理优势福建作为海西发展战略的主体,东接台湾,南承珠三角,北靠长三角。尤其是闽台之间隔不断的血肉亲情,使得福建在对台交往中有着先天优势,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加强两岸文化交往的重要基地。福建对于台湾动漫产业的承接互惠互利。这不仅从经济上发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节省运费、沟通成本,更从感情上使得闽台交流更进一步,这将为两岸合作创新带来崭新局面。5.传统产业优势福建有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而且轻纺工业较发达,生产加工类企业众多,如鞋类制造、玩具、文化用品、食品、服装饰品、工艺品等,福建拥有的这些产业优势,成为动漫游戏产业相关衍生产品开发生产的有力的产业配套。

(二)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劣势1.发展规模小当前福建省的动漫企业主要集中在厦门和福州两市,且这些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加工的企业居多。即使有原创企业的存在,但是这些企业的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以政府的补助、电视台播出的收入为主,通过自主研发产品获取的收益较少。2.投融资渠道狭小动漫产业的高风险、高投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以动画片为例,完成一部动画片大概需要投入百万或千万的资金,拍摄时长至少要一年以上,耗时耗力。即使完成拍摄,盈利也很少,甚至都收不回成本,给企业后续的制作带来了很大阻力,投融资渠道有限,产业链断裂。

(三)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机遇1.市场广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竞争在国家竞争力结构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动漫具有传播范围广、易于接受的特点,是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大了人们对精神文化财富的需求,动漫产业的受众群体较为广泛,将会有很大的市场。2.政策利好国家不断出台的政策对福建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必将推动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同时,福建省委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为全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四)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威胁1.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知识产权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如果一家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出了一个产品,但是还没等到上市就被盗用,这将严重挫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研发动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虽有发展,但仍不够完善,研发组织及个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较淡薄,这将成为福建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潜在威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力度还有待提升。2.地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省动漫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北京、广东、上海等。除了要面对国内这些先进地区的竞争压力外,还要面对国外的强大竞争,尤其是日本、韩国等邻近国家。可见,地区竞争是福建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威胁。

三、推进福建动漫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扩大动漫产业投融资渠道福建大多数的动漫企业都经历过承接外包、外加、代工等运营创收模式,盈利能力不足,难以积累足够的创新研发资金,严重制约新产品的开发。原创动画不仅制作成本高,而且所需技术力量和人才需求甚严。福建动漫产业要实现初级阶段的快速升级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政策支持,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所以,就需要政府搭台牵线引导,促进多元资本介入,实现多渠道的融资,以期达到以资本为链接,让各界人士关注并参与动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跨行业、跨地区协同整合动漫产业资源,打造动漫产业链。

(二)完善动漫产业链动漫产业链包含前期创新研发、中期生产制作和后期营销推广三个环节,三个环节连贯发展才能实现完善的产业链。跨界整合是必由之路。整合行政、科研、企业、金融等多元资源,基于福建动漫产业现状,分析短板,在跨界中优势互补,寻求突破,打造新的、有序合理的、贯穿整个动漫产业链的生产流水线。

(三)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促进动漫产业稳固发展,提高动漫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被别人盗用,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打击企业职工的工作动力,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立完善的动漫知识产权维权机制是当务之急,福建应该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推出系列措施,将提升动漫企业和个人创作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步进行。

(四)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特别是要不断地推动省内主要动漫基地的建设,完善福州、厦门两个基地的设施和服务。同时要加大对全省内有潜力发展动漫基地地区的政策、经济、技术等投入,要做好对各个基地的考察,做好规划,以免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浪费投资。

(五)构建完善的原创动漫品牌产品为了推动福建动漫产业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是必要的。品牌建设和产业链的构建相互影响,品牌建设提高前期动画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还能扩大后期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推动产业链的构建。产业链的构建,尤其是动漫衍生产品的营销,在回收前期动漫产品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为以后建设品牌产品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六)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鼓励动漫企业与高校紧密协作培养人才,协同高校共同优化动漫专业的专业设置,促进高素质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培养。对高校而言,必须重新认知和明确动漫专业的正确定位,不断调整和优化动漫专业的设置。同时,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并取得较大成果的动漫产业“项目实战课程”。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襄阳;油用牡丹;发展;建议

随着国家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视,牡丹籽油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也带动了襄阳地区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襄阳地区油用牡丹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牡丹种植技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基础性研究还非常匮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还处于盲目发展的态势。因此,开展襄阳地区油用牡丹资源调查、油用牡丹种植技术以及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等相关研究亟待进行。本文对近三年来襄阳地区油用牡丹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发展油用牡丹的优势

1.1适应性强,栽植容易

油用牡丹适生区域广,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群众称之为“铁杆作物”,适宜襄阳地区种植。油用牡丹作为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栽植易,成活率高,栽植成本较低,一旦种上,可以二三十年不换茬,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期管护成本较低。

1.2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栽植一年生牡丹苗,第三年就有部分植株开花,如果管理措施得当,第六年平均产种籽300kg/667m2左右,八年后可进入丰产期。牡丹籽油的平均出油率在20%以上,参考目前橄榄油市场价格,年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667m2。

1.3经济收益期长,加工副产品丰富

油用牡丹具有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其结果期可达30年以上。牡丹籽可用于榨油,榨油后的饼粕可作为饲料;牡丹籽壳粉碎后可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种植牡丹菇;牡丹菇采收后的菌渣,又可作花卉栽培的基质等。

2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

襄阳地处鄂西北,其海拔和气候适宜牡丹生长,保康就有野生牡丹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据调查襄阳地区油用牡丹种植主要集中在保康、老河口、襄阳市周边乡镇,种植规模多则666.67hm2,少则6.7hm2不等,种植品种主要以杨山牡丹为主。目前种植和生长情况一般,主要表现在整地水平、苗木质量、栽培技术管理等方面,有些基地出现牡丹苗死亡现象,从而挫伤种植户的积极性,使基地见效益的目标不能早日实现。

3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襄阳特有的地域环境,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种质资源,这些都是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重要前提。当前,襄阳地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1基地建设中整地不规范、造林密度及造林时间不能很好地把握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基地在建设时整地不规范,甚至出现不整地就直接栽植的现象。在造林密度和造林时间上不能够正确把握,有的还沿用过去安徽种植丹皮的模式来确定造林密度,每667m2种植3000~5000株不等。这种模式虽然前期能快速提高产量,但后期对牡丹植株生长不利,从而导致丰产期不丰产的现象;在造林时间上,由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有的基地春季种植牡丹,致牡丹苗死亡率上升,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3.2种植品种单一、苗木质量差

在油用牡丹造林中,如果品种单一,病虫害防治方面有可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如果栽植的苗木质量差,易造成苗木长势不旺,管理难度增加,难以丰产。

3.3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在调查中发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人既不知道油用牡丹是什么?也不知道牡丹籽油有什么用?再者种植油用牡丹前期投入大,造林后还需要三年的管护费用投入,如果政府能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更有利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3.4加工利用和科研开发不够

第9篇

一、枣园村基本概况:

二、产业发展现状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第10篇

发展广州低碳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协调发展,当前,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培育龙头企业核心是促进广州企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指的是: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广州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实现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广州必须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从“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的转型。同时,必须针对广州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龙头企业带动,延伸、完善低碳产业链,实行分级联动,加强分类指导,形成产业发展强大梯队。提升“龙头”企业带动力;打造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扶持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与资金上重点扶植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一定产品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特色公司,引导企业不断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形成长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适应大规模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在既有价值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工协作。制定产业规划建议编制促进低碳发展的若干规划,如《广州“十二五”低碳发展规划》和《广州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形成指导广州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项规划》,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要求和建设重点,配套相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和财政等引导政策;制定落实《广州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广州市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发展规划》、《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还有《2013年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广州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规划(2013—2017)》等方案。大力推进低碳规划,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要突出抓工业低碳化,将降低工业碳排放作为重中之重。试行《广州市工业能耗指引》,研究建立单位工业产品能耗统计和碳标识制度,力争纳入工业用地控制标准。研究制定涵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CO2减排等要素的低碳发展关键指标体系,指导产业用地招、拍、挂和产业集聚地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始动力。创新从五个方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品从需求方面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新技术从供给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市场从市场需求方面拉动产业成长;新生产要素从供给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新生产组织从产业内部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广州应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改善创新服务环境,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和研发,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碳捕捉、碳中和、碳贮存、碳运送等技术,以及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提高能效的相关技术等,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低碳开发应用科技项目优先立项。加快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实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与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屋顶等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

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标,逐年开展疏残林、低质低效林的林分改造;对尚存的荒山、灌木地进行新造林;实施城区增绿、新农村绿化和四旁绿化;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逐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与分布格局,建立广州森林碳汇监测网络的计量体系。全面实行立体绿化,2012年规划启动16个岭南花园建设,至2015年,在中心城区及南沙新区等新城区率先形成白云新城、麓湖等若干引领广州绿色景观亮点的园林精品片区。至2015年,城区基本实现居住区500米以内见公园绿地,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3000公里。完善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广州做好省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初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力争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成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应从自愿减排交易试验入手,到自愿与强制减排交易并重,逐步实现强制减排交易,大力发展自愿减排。要大力推进交易品种创新,与商业银行、基金、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合作,共同研发碳排放权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交易产品,推动金融支持低碳事业的发展,使金融资本通过碳交易市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充分发挥碳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形成以碳排放权为中心的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形成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减排成本收益转化——低碳资金投入的良性低碳循环。

构建政策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重点支持低碳经济技术(产品)研发、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低碳经济宣传、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鼓励汽车、家电、建材、办公设备等行业企业参与中国环境标志低碳认证,并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获得环境标志低碳认证的产品。二是完善价格政策。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鼓励实施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合理调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收费标准。对光伏发电、风电、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按照国家可再生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规定执行。对国家明令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能耗企业实行差别电价,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发展,引导全社会节约资源。三是贯彻落实税收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反馈执行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和实行一批制度和标准。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和监测体系,完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组织编制《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广州市绿色施工导则》、《广州市绿色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在琶州白云新城等新区域推广实施绿色建筑节能新标准。五是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制度。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刚刚推向市场,产品发展的初期阶段,“低碳”采购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为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采购制度,科学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指导具体的低碳采购活动。

作者:王可达 单位:广州行政学院

第11篇

一、发展现状

(一)基地规模快速壮大。年,全县共种植蔬菜39.2万亩,年产152万吨,产值19亿元,实现收入突破10亿元。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7.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8.5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品达到19个,形成百亩以上的蔬菜示范园15个,千亩以上的专业村82个,万亩以上的蔬菜生产镇8个,规模位居西北之首。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云阳的反季节蔬菜,口镇的柴皮大蒜,王桥的胡萝卜、香菜,蒋路、龙泉的甘蓝、芹菜、洋葱等蔬菜品种享誉省内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现有云阳蔬菜市场、龙泉蔬菜批发市场等10个蔬菜市场,总占地面积450亩,年销量达100余万吨。其中云阳蔬菜市场占地150亩,日交易量1800吨,年交易量4.8亿元,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龙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150亩,建有3000平方米大厅两座,并采用微机监管,县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市场,日交易量500吨以上,外运车辆达40余辆。全县共有冷库19座,贮藏能力达3100吨。全县已组织流通服务组织150多个,从事蔬菜销售的大小车辆5300多辆,从业人员18.6万人。全县拥有蔬菜技术员1300余人,镇科技示范点13个,科技示范户180个。

(三)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从生产墙况看,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23.3万亩,产量338.3万吨;县年蔬菜播种面积39.2万亩,占全市的31.8%,产量152万吨,占全市的45%。从销售情况看,西安市年均消费蔬菜300万吨,其中,县销往西安的蔬菜50万吨,占到西安市场的16%左右。另外,远销新疆、山西、内蒙、青海、吉林、北京等地的蔬菜达90万吨。

二、存在问题

(一)规模化程度不高。与山东寿光的设施蔬菜几乎同时起步,但至年,寿光大棚达40万亩,占到蔬菜面积的50%以上,而大棚蔬菜只占面积的25%。虽然我县坚持每年新增蔬菜1万亩,但是发展的步伐仍然不快,规模化种植仍然比较滞后。按照目前西安市场的消费量,我们扩大规模的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二)品牌效应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单一,没有打出地方特色品牌,目前,的设施和露地菜形成了以番茄、黄瓜、甘蓝、西芹“老四样”为主的特色菜种,但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

(三)科技含量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较差,大部分地区以传统耕作为主,管理粗放,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菜农素质差、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蔬菜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值。名优新特品种少,特别是市场认可,特点突出,对产业起支撑作用的主打品种较少,难以做到“人有我特,人特我优”。

(四)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数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承包大量土地,经营蔬菜产业化的大公司在还未出现,以蔬菜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在也是空白。现有的10个蔬菜市场占地只有450亩,不如寿光的一个大。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功能不健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五)蔬菜销售渠道单一。目前,蔬菜直销、配送、订单等先进的销售模式还比较少,没有实现菜篮子向菜碟子的根本转变。蔬菜销售大量依靠传统模式,从产地市场到客商,再到城市的市场,再到老百姓的菜篮子,中间环节过多。

三、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要以建设西部蔬菜之乡为目标,到2015年,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万亩。

一、壮大基地规模。坚持每年新增蔬菜1万亩,迅速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泾云、泾桥、口鲁”公路沿线三大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反季节日光温室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逐步形成区域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建设产业名镇,逐步形成一批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形成群体规模。

二、提高蔬菜品质。牢固树立“科技兴菜”的理念,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品质。首先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其次是要大力进引市场销路好的新蔬菜良种,填补市场空白,提高种菜效益。第三,积极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形成新的生产优势,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无,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第四,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技术观摩交流,开展技术咨询等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力争2—3年内,使全县80%以上的菜农基本掌握蔬菜栽培技术,使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三、发展品牌蔬菜。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要围绕特色蔬菜产品,积极申报一批蔬菜品牌,注册商标,进一步扩大蔬菜的知名度。

四、加强市场建设。围绕建设西部档次最高的蔬菜批发市场,抓好云阳和龙泉蔬菜批发市场的改造,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蔬菜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培育一批从事菜菜销售的农民经纪人,壮大蔬菜营销队伍。

第12篇

1天峨县油菜生产主要存在问题

1.1油菜生产科学栽培技术推广滞后该县油菜栽培方式主要有直播和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面积0.07万hm2,占总播面的30%,直播以人工开沟撒播和点播为主,播种面积0.17万hm2,占总播面的70%,油菜机直播、机械开沟免耕撒播种植极少,收获时以人工为主,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

1.2农村劳动紧缺,劳动者素质偏低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主要是老年人、妇女为主,接受和掌握科学技术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制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1.3油菜生产格局不平衡该县油菜种植格局,南部、中部油菜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较广,产量较高,经济效益明显,北部油菜区主要是直播和常规小油菜品种种植为主,管理粗放,产量较低。

2新常态下天峨县油菜科学高效发展对策

2.1农旅结合,带动油菜产业生产天峨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民族文化风韵浓郁,交通便利和地理区位优越,有条件借助旅游资源,在各风景区建立油菜风光带,以旅游带动油菜生产,用油菜自然景观帮衬旅游景象,形成独具一格的旅游景观,促进旅游市场繁荣昌盛,从而带动天峨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2.2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油菜产业效益一是因地制宜选取用良种,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特点,生产上应选用生育较长的中迟熟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如南油10号、绵丰5号、得油16、宝油517、油研10号、蓉油16号等。二是适时早播,培育壮苗。一般育苗移栽的应在9月中旬,直播的在10月上、中旬,苗床大田比例1:6,用旱育保姆拌种育苗。直播田块要早间苗,确保苗齐、苗全、苗匀、苗壮。三是合理密植,科学栽培,一般育苗移栽大田栽7.5#9万株/hm2为宜。直播油菜密度30~45万株/hm2为宜。四是科学管理,合理防治。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平衡施用氮、磷、钾和硼肥,主要调整氮肥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基肥占60%,越冬肥占20%,苔肥占20%。硼肥作为基肥施用。针对当地病虫发生规律做好科学防治。冬前注意菜青虫、猝倒病等病虫害防治,春后做好菌核病、蚜虫的防治。

2.3调整种植方式,推广简轻化栽培因地制宜调整油菜种植方式,引导群众由直播栽培方式向育苗移栽方式转变,提高油菜栽培技术含量。大力推广简轻栽培,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足的问题,还能节本增效。可大面积推广免耕栽培,开展免耕育苗栽培、免耕机开沟直播、机直播、机械收获等。综合运用油菜集成技术,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努力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2.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农民销售协会帮助群众发展农民销售协会组织,帮助群众解决油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销售难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

2.5引培龙头企业,实现订单生产目前该县油菜加工企业有8家,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天峨油菜产业发展需要。必需引进培育1~2家油脂加工龙头企业,着力解决本县油菜籽加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使用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的联合体,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和利益共享。使天峨油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