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18:0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治水规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煤矿水害防治;社会角色;内化
1理论依据
1.1社会学相关理论
社会角色(SocialRole)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特定身份人的行为期望。社会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可分为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自觉的角色指个体非常清楚自己在承担某角色,并按该角色的权利、义务去做以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理解自己的行为。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只按习惯去做。他们对周围人没有任何要求。内化是文化价值取向和角色期待实际被人格系统吸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需求意向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和塑造。
1.2地勘相关理论
主要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9月21日)及《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3月1日)中关于煤矿防治水的相关规定。为了减少水害造成的损失,国家规定煤矿企业需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水害防治工作。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分析
2.1报告梗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首先从位置、交通、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方面说明矿井概况;二是对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进行评述;三是从区域地质简况和矿井地质方面分析地质概况;四是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区域地下水强径流展布规律方面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情况;五是从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矿井充水条件、矿井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充水状况方面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六是分析矿井水害影响及评价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最后是说明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情况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2防治水难易程度评价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首先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表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进行划分;其次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从经济和技术角度评价矿井的防治水难易程度,概括说会从两方面评价:硬件方面评价相关设备设施资料情况。具体看是否有防治水的相关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是否定期检查、维修;矿井是否建立完善各种水文地质资料台账和档案。软件方面需确定“两看”。一看对引起水害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否考虑周全。重点看是否查明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并确定清楚程度;是否查明矿井所在地的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带压危险程度;是否查明采空区的垮落带、导水裂缝带高度,评价地面水体与采空区的水力联系;是否查明开采煤层所经过含水层的富水性。二看管理是否到位。就巷道掘进过程中探放水工作、预留保安煤柱情况,对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处理情况、“雨季”三防工作、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及水文地质资料完善处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上述重点的评定后,对煤矿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作出明确的评价。
3防治水相关措施分析
对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确定后需结合煤矿情况制定相关措施。从社会角色理论及内化理论可以看出:要想从根本上防治煤矿水害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即使相关人员在承担某种角色时能够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并能将相关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从国家、企业及个人三方面入手。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制定并颁发了《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达到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的比较好,在政策上已经给予了保障。从企业层面看,需要企业主动认识到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变被动遵守为主动作为。
培养企业的自觉角色,让企业真正认识到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培训、宣传,让企业将防治水的相关规定真正的内化到生产工作中,而不能为了检查为了规定而敷衍了事。企业需要一方面保障“三到位”,即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资金到位,不能因小失大;另一方面必须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和相关流程。从个人层面看,必须加强对相关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煤矿从业人员是防治水工作的主力,直接决定着防治水工作的好坏。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责任感培训,使他们知道企业的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将制度内化于心,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地进行正确规范操作。
4结束语
煤矿防治水工作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难”是因为防治水工作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必须重视重视再重视,小心小心再小心。“易”是因为煤矿防治水是有章可循的,只要煤矿和相关从业人员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做,按照制度规范做,就能保证安全。从社会学角度看,只要国家、企业及个人在承担属于自己的角色时严格按照相关权利义务行事,并将相关制度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能实现国家、企业、个人的和谐发展,煤矿水害事故就能得到很好的遏制。
参考文献:
[1]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3.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也不进行探放水,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发生突水;还有一些矿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弄虚作假,将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区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伪装,掩盖真实采掘活动,逃避监管。
4.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7.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我国乡镇煤矿经多次治理整顿、资源整合和关闭,许多废弃老窑没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其开采边界、分布范围、积水空间不清楚,已成为正在开采煤矿的主要水害隐患。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队伍,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不进行探放水,或者违章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防治水工作管理滑坡。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力量限制等,对防治水工作管理松懈、投入不足,没有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主管部门或者监管部门疏于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以及重大水害隐患的跟踪督促和落实。
2.煤矿水害防治监管制度不落实。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未按照规程落实水害防治措施,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等等,都是造成重大水害事故的原因。
3.部分煤矿被动进行矿井防治水害工作。主要表现在防治水投入不足,防治水措施不到位不落实。没有主动安排防治水工作。
4.部分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煤矿没有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为获得利润不惜违法或违规生产,导致水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强化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水害防治资金投入,加强监管监察的力度、采取联合执法、严厉事故查处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一)强化企业对水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①煤矿企业必须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队伍(重点产煤县可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专门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水害隐患严重的企业,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水害防治工作,认真编制矿区防治水规划、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
②煤矿企业的水害防治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水措施。
③煤矿企业必须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每月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其它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的排查。查出的水害隐患,落实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④煤矿企业要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情况,编制《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⑤煤矿水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强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导水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严禁非法超层越界开采防水煤柱,已破坏的必须重新建立质量可靠的安全防水煤(岩)柱。
⑥采掘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薄弱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
⑦煤层受老空水威胁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老空水全部疏干为止。煤层顶、底板受承压含水层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疏水降压无法保证煤层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注浆加固。
⑧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主要排水设备(水泵、水管、配电设备)、泵房出口、水仓容积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具有突水淹井的矿井,在地面安装大型潜水泵用于应急抢险。
⑨煤矿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井口、工业广场要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二)严厉打击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的矿井。
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是导致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督查企业建立真实可靠的井上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为煤矿防治水工作和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图纸资料,煤矿企业应定期向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交换采掘工程平面图,努力遏制煤矿超层越界行为,减少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煤矿水害防治安全监管。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对辖区内重大水害隐患要登记建帐,重点跟踪落实,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在雨季暴雨期间要监督小煤矿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退到地面。凡是企业没有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队伍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水害隐患严重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的;防治水规划、年度计划资金不落实的;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的。要责令企业停产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立即关闭。
2013年即将过去,在这紧张忙碌的一年中,兰花永胜煤业地测科紧紧围绕公司和矿各项奋斗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地测工作,经过全科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地测工作全年安全无事故,有效地服务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度建设、现场服务、技术管理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地测科认真总结一年中的工作经验,了解工作进度,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计划2014年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地测科201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科室管理
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把个人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工作职责、工作数量和劳动纪律五个方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保证地测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完善地测工作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稳步推动地测工作的顺利发展,使地测质量标准化按标准运行。
二、牢固树立地测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地测工作重点在现场,关键在质量。本着这一原则,地测科一直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地测工作,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要求进行,将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贯穿于整个地测工作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三、对照部门职责积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地测科作为矿井生产的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矿山测量、地质、矿井储量管理以及矿井防治水等工作。其中,矿井测量和防治水作为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则是本年度的工作重点。
1、技术制度图纸完善方面
由于我矿属基建矿井,各种基础资料不全,因此在本年度对各种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归档。其中新建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管理制度;补充矿井防治水15种基础台账及矿井各种测量成果台账;修改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各种图纸。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充水性图、井上下对照图等各种生产用图,
2、主要对以下巷道进行标定测量工作:
(1)对主井运输大巷、主水平一采区回风巷、水仓、煤仓上口通风绕道、煤仓、胶带斜巷开口、中腰线进行测量标定。
(2)对副井井底车场、轨道暗斜巷下部车场、轨道暗斜巷、轨道暗斜巷上部车场、辅助水平一采区轨道巷开口、中腰线进行测量标定。
(3)对主水平二采区回风巷中腰线的测量标定。
(4)对工业广场各种建筑物的标定。
3、本年度2次巷道贯通均达到测量规程要求
(1)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贯通
(2)煤仓和运输大巷贯通
4、防治水内业资料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为做好2013年的防治水工作,我们在年初制定了《2013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对年度防治水工作进行了初步安排,并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要求,逐步修改完善了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制度、台账、图纸等基础资料;同时,加强井下防治水工作,定期观测井下涌水变化情况,不断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做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每月对矿井进行防治水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下发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并成立了由矿总工程领导的专职防治水工作管理队伍。
5、井下探放水
(1)逐步完善了探放水资料并整理归档,并成立了专职探水队伍。
(2)各工作面准备探放水时,地测技术员给定钻探位置、方位、倾角等参数,探水队实行探水工作,钻探结束后,地测科分析成果钻探,并对探放水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现场钻探原始记录情况,及时汇报领导签字后下达允许掘进通知单,并安排技术员现场悬挂探放水记录牌版,指导“探水—掘进—探水循环作业”。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已基本完善,符合矿井安全基础管理相关要求,井下防治水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为今后继续开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井下缺少物探及水质化验设备。
2、地测队伍比较年轻,需要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3、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加准确、详细的指导矿井生产;加强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4、完善健全的地测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地测工作有制度保障,更好开展工作。
5、作为地测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应严格遵循地测工作的基本原则。依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规定》以精湛的技术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地测工作。
2014年工作计划
地测科2014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做好矿山测量工作,保证巷道中腰线按照设计施工,确保巷道贯通。
2、及时进行剖面和导线测量,对测量数据及时内业处理。
3、地测队伍比较年轻,需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4、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加准确、详细的指导矿井
生产;加强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5、建立井下、地面水文监测系统,做好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7、建立健全地测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各项地测工作有制度
保障,更好开展工作。
8、对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更加严格。
一、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害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严重损失。因此,各地、各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将水害防治列入当前重要工作日程。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开展水害防治检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明确辖区内防治水重点地区、重点矿井,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水害防治专项监察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水害防治专项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责令煤矿企业要及时认真进行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按规定配备矿井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探放水队伍;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老空水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留足防隔水煤(岩)柱;建立健全矿井地质报告、图件和基础台账,真正做到地质图件与实际相符,为防治水工作提供详实的(文秘站:)基础资料。对于新建或技改矿井,凡地质资料不清楚的,一律不予审批,不准开工;新建矿井井筒到底后,应当优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永久排水系统形成前,不得施工三期工程。
三、认真落实井下探放水措施。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做好矿井充水条件分析预报,确定探水警戒线。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设计、施工。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不得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进行探放水,不得用打钻、掘进出煤代替探放水。井下作业现场发现透水征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受水害威胁的所有作业人员,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有力措施;隐患未排除前,不得再组织生产。
四、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开采,极易抽冒、引发事故,今年多起水害事故均与开采急倾斜煤层有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要加强水害隐患的排查工作,特别是要排查采空区是否积水、煤层露头是否彻底充填,防止采空区积水、地表水通过裂缝(隙)与井下沟通,引起抽冒,发生事故。
五、严禁违规在井下构筑防水墙。井下需要构筑水闸墙的,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并按照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否则,不得投入使用。原来已建设使用的防水闸墙,应当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逐个检查,有隐患的要立即加固整改并加强日常观测,存在严重隐患的,要立即拆除并制定安全措施,彻底消除隐患。
六、加强汛期水害防治工作。当前正值雨季,极端天气多发,各地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要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让每个入井职工了解透水征兆,熟悉一旦发生水害时撤离的路线。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遇到暴雨洪水灾害时,要科学判断、果断处置,一旦发现淹井险情,必须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隐患没有排除的,不得安排下井作业。
七、严格事故调查工作。要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严格责任追究。对因非法违法生产建设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对瞒报谎报事故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瞒报谎报事故行为查处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从严处罚。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努力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有效遏制水害事故多发的势头。
1.1专业报告类
(1)田陈井田精查补充地质报告;
(2)田陈井田详查地质报告;
(3)田陈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4)田陈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5)田陈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6)田陈煤矿北七、北五地震探报告;
(7)田陈煤矿首采工作面出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水意见;
(8)田陈煤矿首采工作出水分析及治理论证会报告。
1.2基础图件类采掘工程平面图
(1)采掘工程平面图(6张);
(2)井上下对照图(8张);
(3)矿井充水性图(4张);
(4)地质勘探剖面图(10张);
(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10张);
(6)钻孔综合柱状图(70张);
(7)水文相曲线图(4张);
(8)地质地形图(8张);
(9)等水位图(2张)。
1.3说明书类
(1)采区地质说明书3套;
(2)回采工程面地质说明书5套;
(3)掘进地质说明书6套;
(4)钻孔设计说明书50套。
1.4应用软件类
(1)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DZSJK(地质数据库);
(2)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CLSJK(测量数据库);
(3)北大遥感所地理信息研究所,绘图系统(平面图形、剖面图形、素描图形、图例库)软件;
(4)原煤炭部的储量管理软件CL97;
(5)windowoffice处理软件;
(6)澳大利亚SIROTEM型瞬变电磁仪处理软件。
2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田陈煤矿北七采区是新开拓采区,没有直接的各类资料,以前的档案资料难以综合反映采区的整个水文规律及特性,无法为生产保好架、护好航,地测专业人员通过查阅第一手资料,充分的利用档案资源形成了防治水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符合新《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具有很好的可操纵性、实践性,为田陈矿北七采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此次防治水方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而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并且使自己的技术队伍得到了锻炼,走出了一条利用档案资源的新路子,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新的电子版、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在档案资源的利用和指挥实际的安全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2.1直接经济效益
若该项工程全部外委,费用相当高,据不完全了解,一些地质机构的修编费用从50万元到80余万元不等,而本次所采用的联合修编仅需用资金15万元,至少给企业节约资金35万元。
2.2设计中重复使用的科技档案创经济效益J
2=aFTD-C式中:a-取数0.2;F-复印图纸张数,70张;T-所需要标准工作日,150;D-设计工作单价,50元;C-各项成本,4000元;J2=aFTD-C=0.2×70×150×50-4000=101000元
2.3潜在经济效益
用更加详实、准确的数据指导生产,为矿井的生产接续、开拓布局、对找资源,提高回采率,延长矿井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锻炼了青年人才,强化了队伍的动手及事物的分析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地测防治水奠定了基础。
2.4辐射带动
北七防治水设计和档案资源利用以地测专业为轴心,辐射设计、生产、通防、机电、运输各个专业,必将带动煤矿安全管理上升到新的层次,推动煤矿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的全面革命。
3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项目的独创之处
3.1数据的准确可靠
此次防治水设计方案的所有的基础资料(档案信息)均从原始档案中第一手分析整理出来,并有完善的审核和应用程序,所有的图纸、数据均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数据审核控制程序运行正常。对一些精度低、误差大的档案资源进行了分级筛选、逐级淘汰的精度平差法,使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3.2节省资金
给企业至少节约资金35万元,设计中重复使用的科技档案创经济效益10.1万元。
3.3程序化控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damage inci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s. The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is enhancing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Detection is the basis;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prevent coal mine water damage.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prevent and treat water hazards incident are given which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mine production.
关键词:煤矿水害;探测;防治水管理
Key words:coal mine water hazard;detection;control of wate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D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035-01
1煤矿水害源及类型
1.1 煤矿水害源矿井水害是伴随生产而发生的,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水害造成的损失是既成事实和无法挽回的,一旦发生水害,虽然危害程度不同,但通常都使生产中断、财产损失,严重者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2005-2009年五年中全国发生各类透水事故215起,死亡1373人。不难发现,煤矿透水事故下降幅度较大,人员死亡数量大幅下降。
1.2 水害源类型矿井水害的充水水源一般有下列几种:地表水、第四系水、岩溶水、裂隙水、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水和采空区积水。根据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统计,全国215起透水事故中,老窑、采空区透水占81%,说明老窑、采空区透水是主要水害类型。
2煤矿水害源的探测技术
2.1 煤矿水害源的构造探测技术地质报告是煤矿设计的依据,是煤矿投产后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地质报告的编制质量很低。
在煤矿生产的困难时期,防治水工作被削弱。表现为投入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防治水设备,防治水基础设施损坏未得到及时修复。近年来,虽然煤炭市场形势好转,但由于思想重视不够,历史欠账又多,一时还没有彻底改变,矿井抵抗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
2.2 相对富水性探测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高、技术人员缺乏、防治水措施编制不科学、无操作性和针对性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另外,一些煤矿为了追求效益而忽视安全,主管部门以产量和效益做为考核成绩的标准,致使煤矿主要负责人心存侥幸,冒险生产。再有,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人员没有地位,说话没人听。
3防治水害的综合管理
3.1 切实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煤矿要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类矿井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
重视地球物理技术在煤矿水害方之中的地位,在采取设计阶段坚持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瞬变电磁技术进行补充勘探,查明落差大于5m的断层及富水性。
3.2 认真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要开展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3.3 加强“雨季”三防工作煤矿企业必须就防范暴雨洪水进行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彻底消除隐患。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水位的矿井要有应急措施;对洪水可能淹没的废弃老窑井口必须按规定填实封死,或在井口浇注1个大于井筒断面的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盖板,严防地表水倒灌井下导致淹井。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3.4 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和职工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各产煤地区相关部门要制订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建立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增置各类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煤矿企业也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煤矿企业要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煤矿企业发生透水后,要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5 加强防治水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督检查力度。凡防治水措施不落实、没有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超层越界开采的煤矿,必须责令其立即停产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要向当地政府报告并依法予以关闭。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受老空水、地表水、承压水或溶洞水威胁的煤矿进行重点监察。凡存在重大水害隐患的煤矿,要责令其停产、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重大未遂透水事故,也要彻查原因,促使煤矿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提高防治水工作水平。
[关键词]煤矿 矿井防治水 孔隙裂隙水 分析 推广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62-01
引言
宁东煤田各矿井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石槽村煤矿作为宁东煤田标杆型矿井,防治水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矿井建设至今未出现防治水重大事故,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槽村煤矿矿井防治水工作过程中的成果总结,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当前石槽村煤矿防治水的基本情况
1.1 矿井防治水的基本概括
石槽村煤矿主要充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孔隙裂隙水、顶板水、钻孔水、断裂构造水,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对矿井构成水害威胁的主要有顶板孔隙裂隙水和断裂构造水。随着各回采工作面的形成,工作面疏放水工程均超前回采3-4个月开始,目前,已完成112201~112206等5个工作面的疏放水工程,未出现因防治水工作不利造成的重大水害事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1.2 基本情况
根据石槽村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矿井建设自身条件,分析确定各工作面回采的主要水害为工作面顶板“七里镇”砂岩含水层,采取的主要防治水手段为顶板钻孔疏放。2011年至今,共疏放112201、112202、1102203、1102205、1102206等5个工作面,各工作面疏放水工程量共计62444.5m、疏放水总量共计776(m3)
2012年11月底,在回风斜井井底,针对DF5断层和张家庙向斜轴交汇处,进行集中疏放水,单孔涌水量达420 m3/h,平均涌水量150 m3/h,持续长达1年之久,总疏放水量达300万m3,地面水文补充钻孔出现干孔,疏放水效果明显。
2.疏放水成果总结分析
通过对施工的疏放水钻孔水量观测,水文地质条件对比,现将石槽村煤矿各工作面的疏放水规律总结如下:
2.1 不同方位角的钻孔疏放水量分析
以112201工作面为例,根据对疏放水钻孔的统计,沿辅运巷巷道方向施工的钻孔一共有29个,共疏放水量282839.4m3;而辅运巷一共施工了61个钻孔,共疏放水量409748.8m3,沿巷道方向的钻孔占47.54%,但是却疏放了占辅运巷69.03%的疏放水量,说明112201工作面辅运巷内沿巷道方向的钻孔水量均较大。
通过对各工作面不同方位角钻孔疏放水量的分析,发现沿着巷道方向,即平行于煤岩层走向方向施工的钻孔水量较其他方向钻孔的水量大,均占总疏放水量60%以上,1102206工作面因优化原因比例高达90%。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鸳鸯湖背斜为井田主要褶曲构造,且位于112201、112202工作面中部,背斜轴部的地下水沿背斜向两侧径流,顶板水疏放钻孔具有截流的作用,沿巷道方向的钻孔截流效果更佳明显,同时上述区域均为各工作面的最低点,故此说明,工作面内施工的钻孔沿巷道方向的水量比较大。
2.2 构造对钻孔疏放水量的影响
通过对试验段钻孔水量与构造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距离断层较近的钻孔水量通常较大,下面对112201工作面后期施工的钻孔水量与构造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数据统计分析112201辅运巷和机巷各钻场疏放水量对比中可以看出FY1钻场、FY7钻场、FY12钻场和J6钻场疏放水量较大,通过结合112201工作面构造分析,这四个钻场水量较大主要原因为:距离断层较近, DF21和DF22为正断层,断层带孔隙多、孔隙度大,加之断层两盘常伴有次生裂隙构造,形成断层的裂隙带,距离这两个断层较近的钻场水量通常较大。
2.3 各钻孔疏放水量随时间变化分析
通过对随机对部分巷道疏放水总量绘制疏放水钻孔水量历时曲线图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钻孔疏放水量都是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小的,甚至大部分钻孔出现水量消失的情况,这说明顶板水疏放钻孔对直罗组砂岩水的静储量疏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证明了在工作面回采前对顶板砂岩水进行提前预疏放是顶板水防治技术一种切实可行并且效果显著的方法。
2.4 各工作面疏放水钻孔水量稳定情况
从112201钻孔疏放水量历时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钻孔水量到疏放后期都呈现出疏干趋势(钻孔涌水量
3.防治水工作实践推广应用价值
3.1 矿井防治水的重点方向
1)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监管和企业负责两个主体责任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按照新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2)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
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采掘情况,编制《矿井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3)继续认真落实工作面疏放水措施
根据目前石槽村煤矿各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涌水情况,基本确定各工作面疏放水取得了预期的目的,达到了“削峰平谷”的作用,虽然各工作面随着矿井的不断建设,涌水量在不断衰减,但仍不排除工作面顶板突水,发生水害事故的可能,继续做好工作面疏放水工作仍然十分必要。
4)提炼疏放水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疏放水效率
根据石槽村煤矿目前疏放水工程量、疏放水总量和采后的采空区涌水量对比,采空区涌水量远小于超前疏放水平均涌水量,即疏放水工程较彻底,同时可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工程浪费,进一步提炼疏放水规律,提升疏放水效率,减少疏放水工程,是减少原煤成本的主要途径。
3.2 对疏放水成功经验推广的建议
1)在对钻孔疏放水量、水压观测的同时,建议对施工钻孔时各钻孔的初始见水位置和初见水量进行观测,这样可以通过对大量钻孔见水位置的分析,确定煤层顶板隔水层的厚度,进一步完善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资料,为后期钻孔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2)影响112201工作面疏放水钻孔水量大小的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建议在未来工作面疏放水钻孔设计的同时,考虑影响各钻孔水量的因素,以最少的钻孔达到疏放水的效果。
3)建议对矿井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因素,在对其工作面疏放水钻孔设计前,对直罗组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通过物探结合数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出富水性分区图,以便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顶板水疏放工作。
4)建议钻孔施工人员和防治水技术人员要密切关注钻孔水量变化情况,如果出现流量较大的钻孔突然水量减小或者无流量,要结合钻孔水量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判断为塌孔或者堵孔,要及时进行透孔,以保障钻孔内畅通无阻。
4.结语
随着石槽村煤矿的不断建设发展,防治水职能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矿井防治水体系的不断建全,各种先进防治水设备的投入和技术的提高,我们相信石槽村煤矿在今后的矿井水防治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成就,为宁东矿区的矿井水防治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2012年全国煤矿生产状况综合分析,国家安监总局网站.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 中国煤矿出版社,《煤矿防治水快速治理新技术使用手册》,2010.
[4]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石槽村煤矿建井资料,2010.
作者简介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以下5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1.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认真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结合《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促进煤矿退出转型工作的意见》(铜政[2011]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促进煤矿退出转型工作的补充意见》(铜政[2011]72号)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煤矿整顿关闭提前退出转型工作力度,确保煤矿关闭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煤矿关闭期间安全监管。加强对煤矿关闭工作督促检查,加强对煤矿企业撤除设备期间的安全监管,组织相关部门对煤矿关闭工作进行验收。
二、严格监管执法,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单位网站及相关媒体,大力宣传煤矿安全监管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好做法,积极参加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及时宣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重大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4.狠抓措施落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把国务院《意见》、《通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按照市政府、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对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5.强化监管执法。严格执行执法计划,强化对煤矿重大隐患的跟踪执法,提高监管执法效果。
6.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煤矿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煤矿企业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定期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三、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
7.健全“打非”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形成“打非”工作合力。
8.突出“打非”重点。以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关闭后又擅自生产,超层越界开采,停产整顿煤矿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
9.强化“打非”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进一步落实停产整顿、从重处罚、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等“四个一律”措施。
四、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水工作
10.落实瓦斯防治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11〕26号)要求,督促煤矿企业进一步落实瓦斯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健全瓦斯防治制度,确保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11.强化瓦斯防治现场管理。建立瓦斯零超限管理制度,强化通风、瓦斯管理,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严格监督检查,落实瓦斯超限责任追究和停产整顿制度。
12.组织开展瓦斯等级鉴定。严格执行《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严格瓦斯等级鉴定程序和标准,认真做好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13.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28号令),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等规章制度;对受水害威胁较重的矿井,督促其配备矿井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设备。
14.积极开展煤矿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对煤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针对强对流天气等自然灾害的隐患排查、除险加固、避险撤离、安全监测及防范措施和方案;全面落实“雨季三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五、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5.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互检活动,未达标矿井要停产整顿,已达标矿井要巩固提高,实现岗位、专业和企业动态达标。
16.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员培训、技能培训、重点岗位培训质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17.深入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完成建设完善任务。
六、强化专项整治,全面深化煤矿隐患排查治理
关键词:煤矿水害;井下水控制;重要性;地质勘探
在煤矿进行井下开采时,井下水害是最常发生的,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煤矿的生产安全。煤矿水害极易造成井下开采人员的伤亡,而且一旦发生,救援难度极大,导致巷道泥泞、设备腐蚀和寿命缩短,所以煤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煤矿水害。煤矿的治水措施有堵水、抽排水等,虽然从总体措施上看似乎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工作人员面对突水,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在井下水害技术方面比较欠缺。鉴于此,企业前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煤矿防治水的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地质勘探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1.1煤矿的地质勘探工作
在煤矿生产中,科学有效的地质勘探工作对防治矿井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地质勘探工作可以有效规避煤矿后期开采中一些安全问题,根据地质勘探的有效数据可以降低对矿井的破坏程度,延长矿井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方向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由地质勘探工作决定的。任何煤矿相关企业在开采前都要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探工作,获取准确数据,进而开展后续工作。有效的地质勘探可以极大避免企业矿井水患问题的出现,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安全系数和经济效益,所以地勘对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的地质勘探是煤矿的生产安全保证,也是一线生产工人生命安全的保证。因此,作为我国重要经济支柱的煤矿应愈加重视开采前的地质勘查工作,加强管理力度,确保前期勘查工作的质量,进而保证煤矿开采的生命财产安全[1]。
1.2地质勘探工作对煤矿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地质勘探工作对煤矿的重要性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地测防治水工作能有效降低煤矿的生产安全隐患,有效帮助企业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地测防治水的工作中,科学分析煤矿的地表岩层运动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合理科学规划矿井;第二,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地质调查防水工作包括测量和观测;第三,鉴于实践经验与实际地勘防水工作越完善,在后期进行矿井开采时,生产安全就越有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越高。通过煤矿地质勘探工作,可以清楚知道储存在地下的能量,依据勘探结果制订计划以及对应措施。坚持控制成本的目的实现对地下矿藏的开采,从而使煤矿实现最大限度地资源利用,提高煤矿的效益[2]。
2煤矿地质勘探工作对防治水的具体建议
2.1重视地质勘探治水基础管理
地勘水防治工作是煤炭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也是重点。由于影响管理的因素较多,且难度系数较大,因此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管理的效果。因此,相关煤矿要足够重视,相关管理人员要从细微处做好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观念上要认识到地质勘探与矿井治水的因果关系,要根据科学勘探数据,指导矿井具体实施的治水工作。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与管理防汛工作,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各司其职的同时发挥集体效应以消除引起洪涝灾害的各种因素影响;第二,煤矿应完善相应技术培训制度,依据制度制约和监督煤矿地质勘探与矿井水防治工作的开展。该制度要足够细致与完善,明确规定具体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具体时间和参加人员,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完成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其检测技术与防水技术,确保工作质量;第三,煤矿还要立足企业实际,制订有效的奖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从根本上保证煤矿地质勘探与矿井治水工作的水平[3]。
2.2通过地质勘探提高防治水预测精度
煤矿防水预报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矿井水防治工作的质量。煤矿想要提高水防治预报的准确性,应从以下两点入手。首先,煤矿在选用相关设备时要选用创新的相关技术。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过程中,要应用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保证勘探数据的准确性[4]。其次,相关工作人员要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取其精华排除矿井的风险因素。最后,煤矿应分析所勘探的结果,加强对调查情况的分析,及时比较调查数据并进行研究,有效避免断层现象和引发煤矿事故[5]。
3煤矿地质与治水相结合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防排水体系
在实践中,煤矿需要结合自身生产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地质勘查工作,获取准确的地质水文资料,达到更高水平的科学、安全、经济的开采。另外,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应结合以往地质资料,有效研究地下水分布情况,分析矿井失水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同时,煤矿可以结合地质资料,更加细致地明确煤矿开采的生产需求和制订出施工方案。生产中的输煤机可以开发出更为科学的排水系统,并进行周、月、季水害预测。此外,煤矿开采具备收集矿井、污水处理、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需结合矿井的实际要求,优化污水系统。
3.2制订探雷和预防措施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应制订防水措施,并确定流域的位置和分布、水量、水压和高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害的发生。例如,地质探测仪和三维地震仪可以检测水量和水利建设中的动态变化,提高采集精度。但是,地表水等需要提前实施堤防、沟渠等封堵措施,防止水害发生。
3.3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落实
为了保证煤矿开采在无水环境中进行,安全生产责任极其重要。煤矿全体员工在生产中都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为了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性,煤矿高层领导必须有相应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安全意识中成长,确保各部门和员工在工作中保持和谐的关系,并具有科学的安全意识。另外,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教育,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出科学的反应[6]。
3.4监测体系的建立
矿山地质对水文地质的影响巨大。在矿山施工前,有关人员必须调查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全面掌握基本水文结构,制订防洪措施。然而,水文结构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监测过程中若遇到水文变化,要及时完善数据并整理分析,找到易发生水害的原因,并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特别在雨水过多的夏季,矿井应采用现代化的防御工具进行开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7]。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稳定生产,也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关煤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矿井的水害。本文通过多方的论述证明煤矿防治水的关键在于开展有效科学的地质勘查工作。重视地质调查水文工作的基本管理,探索矿井水源,提高地质调查水控制预报的准确性,是开展地质调查水控制工作的坚实基础。煤矿在实践中必须重视水灾害防治,加强地质工作与水防治工作的良好结合,减少水灾害对煤矿生产的威胁,为煤矿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鸟.水文地质勘探对煤矿防治水的重要性[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02):48-49.
[2]杨康,檀岩岩.井上下综合防治水技术在程庄煤矿的应用[J].煤炭科技,2019,40(01):70-73.
[3]李瑞,李皎,杨豪.水文地质勘探对煤矿防治水的重要性[J].技术与市场,2018,25(09):141+143.
[4]李成伟.水文地质勘探对煤矿防治水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0):115+117.
[5]常鹏.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4):127-128.
[6]李文强,张红.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2):230.
为强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地方煤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指导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地方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控制和减少零星事故,确保实现省、市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以内。
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1、突出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煤矿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控负全面责任。煤矿企业每旬要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2、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责任。县(区)煤炭管理局是辖区内地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主体。要制定计划,由主要领导带队,认真组织开展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3、严格隐患的闭合管理制度。排查出的所有隐患必须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责任,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档、无缝隙”,扎实有效地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突出隐患排查治理重点
(一)“一通三防”与瓦斯治理。矿井是否按照《安徽省构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施办法》要求,建立健全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矿井通风系统是否满足“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要求;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否健全完善、运转正常;矿井综合防尘系统和综合防灭火系统是否健全;火工品贮存、管理、领退、使用和销毁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制定、贯彻和落实是否到位;
(二)防治水。矿井是否按照《防治水规定》等文件规定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物资设备,是否制定完善的防治水管理规章制度;主要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防治水责任制是否落实,是否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有水必治、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以及杨庄矿周边矿井,是否建立和科研院所合作关系,是否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水方案,并认真落实。
(三)安全供电与顶板管理。矿井供电系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具备可靠的双电源,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及地面主要车间等是否具备供电双回路;是否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产品及工艺;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是否落实了顶板管理的各项措施等。
(四)管理及培训。矿井是否按照《指导意见》和《淮北市地方煤矿技术管理规定》要求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特殊工种是否经煤炭管理部门三级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新进从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参加四级安全培训,获得煤矿安全生产有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矿井是否按核定劳动定员数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矿井是否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跟班带班制度。
(五)采矿秩序和依法开采。矿井是否存在无证或证照不全生产、建设;是否存在超层越界或擅自提高上限开采行为;是否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进行项目建设的;是否存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行为;是否存在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是否存在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设计、措施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审批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四、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公告制度
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煤矿企业在进行登记建档的同时,要采取适当形式,向全体职工进行公告,接受监督。市、县(区)煤炭管理局对查出重大隐患的矿井,要依法进行停产整顿并在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限期整改销号。重大安全隐患由县(区)煤炭管理局实行档案化管理,并安排专人挂牌督办,必须按“五定”原则督促企业落实整改。领导要亲自过问,严格落实督办责任,直至隐患消除。
(三)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各煤矿企业必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1、建立隐患分级排查工作机制,矿井主要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必须每旬组织各部门、区队对全矿井生产中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隐患全面排查分析。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排查活动,对隐患进行确认,制定治理措施,按隐患级别、类别登记造册。并于每月3日前将隐患排查及治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县(区)煤炭管理部门。
2、按规定报告。煤矿企业必须于每季度第一周将上季度重大隐患排查及治理整改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上报煤炭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其中,市直管煤矿向市煤炭局报告,其他煤矿向县(区)煤炭局报告。报告应当经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3、完善整改制度。煤矿企业要按照“五定”原则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和隐患治理保障措施,隐患治理必须做到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得生产,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4、完善督查和验收制度。一般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煤矿企业应当按照重大隐患整改验收标准,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自检。煤矿企业在重大隐患整改后,必须按照《安徽省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管监察办法》规定向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提出验收书面申请报告,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收到煤矿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验收不合格的,隐患不得消除。
(四)建立专家“把脉”制度
各县(区)煤炭局应聘请“一通三防”、采掘、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等煤矿专家,对煤与瓦斯突出及高瓦斯矿井、受水害威胁矿井开展安全开采技术“会审”和检查,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治理和监控防范措施,严密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县(区)煤炭管理部门对辖区水害、瓦斯等灾害严重矿井每季度必须组织专家开展至少一次隐患排查。
(五)建立安全生产约谈制度
对存在以下行为的,市煤炭局将对县(区)煤炭管理部门、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1、违规违法生产、建设的;2、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3、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不力,安全质量标准化未实现动态达标的;4、不按规定淘汰国家明令淘汰机电设备、产品、工艺的;5、“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6、谎报瞒报和拖延不报事故的;7、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的。凡年度内三次或三次以上约谈的矿井,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提请免去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
(六)完善管理干部考核制度
市煤炭局将按照《关于印发煤矿管理人员任职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市地方煤矿法人、矿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干部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在安全生产岗位任职。
(七)建立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制度
对隐患排查工作不力、隐患不能限期整改销号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对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并依法实施处罚。
五、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
县(区)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煤矿企业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管监察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安徽省进一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深刻领会精神,熟悉掌握有关政策规定内容和要求,强化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识,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矿区形成人人查隐患、治隐患、防隐患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监督,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
县(区)煤炭局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工作,实行一矿井一档案式管理。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分级监控制度,实现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存在瓦斯涌出异常、自燃发火、水害威胁等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市、县(区)煤炭局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提请办矿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县(区)煤炭局对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必须依法责令停产治理,并现场下达隐患整改治理通知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汛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及时掌握当地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的暴雨、洪水、大风、雷电等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对辖区两处煤矿企业汛期防范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检查顺利开展,县应急局成立汛期煤矿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2020年7月8日至汛期结束。
四、督查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煤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
(一)矿井是否成立汛期防治水领导机构,是否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汛期矿领导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是否制定遇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
(二)矿井是否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三)矿井雨季前是否对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组织抢险队伍并进行演练,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四)矿井雨季前是否认真做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调查核实相邻矿井和废弃老窑情况,查明矿区内断层、裂隙及老空区的导水、积水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否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保持完好,并进行联合试运转,确保矿井排水能力满足规定要求;是否对井下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是否对防洪沟和排洪涵洞等地面防洪设施进行清挖疏通。
(五)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井下电话、调度通讯和煤矿主要负责人通讯是否畅通。
(六)矿井是否制定和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开展水害应急演练,并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水害应急预案、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
五、工作要求
“湖南是个能源相对紧缺的省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陈国新介绍说,“但是,湖南的煤炭资源受其赋存状况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大,开采技术条件差,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俱全,是全国的‘重灾区’之一。这样的客观条件导致事故多发。”
面对特殊的条件,陈国新带领湖南省煤监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监管。通过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湖南省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2012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事故73起,死亡136人,同比减少54起、115人,分别下降42.5%和45.8%,全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全覆盖”让警示教育落到实处
“警示信息、警示约谈、警示教育——每起事故的警示教育都要做到‘三位一体’,实现‘全覆盖’。”谈到湖南省煤矿部门的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陈国新介绍说,煤监局接报的一般事故,由分局向辖区内煤矿发警示信息;较大及以上事故,由省局向全省发警示信息。在调查事故后,召开事故单位警示约谈会,由事故调查组约谈煤矿企业领导班子,通报事故的原因、交办事故防范措施、商讨防范类似事故的办法,并召开警示教育会。一般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乡镇层面召开,较大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县级层面召开,重大事故的警示教育会在市级层面召开。警示教育会上,除了重点通报、剖析本次事故的原因外,还会分析事故矿井所在地近几年的事故情况、主要特点和原因,播放警示教育片。
2012年6月,湖南省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预防重特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以省内煤矿重特大事故案例为素材,制作了事故警示教育片《不能忘却的教训》。教育片采取仿真的三维技术,直观地再现了湖南省2010年以来发生的6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其中包括2010年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2011年衡阳市霞流冲煤矿“10·29”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12年耒阳市宏发煤矿“2·16”重大运输事故等。专家通过点评分析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了事故的原因。“《不能忘却的教训》的推出,丰富完善了省煤矿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素材,在推动警示教育的科技化、直观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煤矿汲取事故教训,对照案例查摆自身隐患,落实整改堵塞安全漏洞起到了很好的帮助。”陈国新说。
在2012年10月下旬开展的警示教育中,湖南煤监局及各分局坚持与当地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相结合,开展了预防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讲座,并在讲座上通报了各地区的监察执法情况,充实完善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事故警示教育的效果。“我们开展警示教育,主要是做到‘四覆盖’。”陈国新介绍,湖南省煤监局会同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组织煤矿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保障“点覆盖”;由煤矿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警示教育,完成“广覆盖”;由煤监分局组织重点矿井进行警示教育,做到“深覆盖”;由培训机构在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时进行警示教育,实现“线覆盖”。通过“四覆盖”,在警示教育期间,湖南省共组织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地市级警示教育会5次,县级警示教育会20余次,2 000余人参加了会议,20余万从业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南方石墨公司等煤矿企业还安排了专门的警示教育宣讲小组,明确每天宣讲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协调员、单位负责人、场地考勤员及宣传员,对下属矿区进行警示教育。
“亡羊补牢”见成效
“耒阳‘2·16’重大运输事故中,暴露了借复工维修之名组织生产、多井筒出煤、新招员工未经培训下井等问题,湖南全省煤矿企业都应认真汲取此次事故教训。”在衡阳市召开的打非治违动员大会暨耒阳“2·16”重大事故调查情况通报会上,湖南煤监局事故调查组负责人全面分析了事故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通过播放三维动画模拟事故警示教育片,还原了事故发生过程,以深入理解和充分吸取事故教训。
事故发生后,湖南省政府组织省安监局、煤监局、煤炭局、监察厅、国土资源厅、公安厅、工商局7个部门,组成督导组进驻耒阳,以煤矿为重点,对耒阳市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督导。督促耒阳着重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隐患、非法违法行为整治,以及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工作。对那些发生过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长期非法违法生产、严重超深越界、资源枯竭且扩界无望,以及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煤矿,省煤监局全部执行了关闭措施,并通过兼并重组,将耒阳市现有的78家煤矿整合为22家。
为促进事故防范与整改措施的落实,省政府事故调查组在耒阳召开了防范措施交办会,与耒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面对面逐条解读,面对面签字交办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提出落实要求。耒阳市炸毁了发生事故的宏发煤矿,在各煤矿开展反“三违”活动,并改造了一批井筒功能,严禁煤矿企业多井筒出煤,严禁使用钢丝绳连接器及搭乘矿车入井,根除了一批陋习。
“目前,耒阳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根本改善,彻底消灭了井井出煤、风井出煤的现象,架空人车、跑车防护装置已陆续安装到位,支护改革、正规开采、兼并重组、集团化已全面启动。”陈国新介绍,通过开展煤矿技术人员大配备、管理人员大学习、从业人员大考核、培训机构大整治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耒阳“煤矿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问题。耒阳市开元公司楠木山矿井、铜锣湾煤矿还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引进机械化开采,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办矿水平不断提高,周边煤矿纷纷进行参观学习,示范效应正在逐步呈现。
联防联治除水害
“湖南省株洲攸县辖区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威胁严重。但是在攸县煤炭局的创新管理下,全县的水害得到了全面的治理。”在治理水害方面,陈国新谈到了攸县煤炭局的区域水害联防联治工作思路。
所谓区域水害联防联治,就是根据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将整个辖区划分为23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防治水联防联治工作小组,由煤矿矿长、防治水负责人及县煤炭局、乡镇安监站的管理人员组成,运行经费由片区煤矿共同承担。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片区内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统一调配各矿之间的设备及技术力量,探明整个片区的水害情况,指导各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同时,工作小组又与各片区及县煤炭局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有无、协调配合、统筹兼顾,提高了工作效率。攸县煤炭局还成立了专业探水队,在县财政专项拨款200万元的基础上,购买了加拿大生产的先进探水仪,为各片区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靠着政府牵头、煤矿领导配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这些水害联防联治工作组摸清了水害分布情况,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水害调查,编写了水害调查报告,制作片区水体分布图。针对不同的水体,制定了“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并落实到位。建立了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台账;各煤矿按片区水害情况制定采掘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施工;每月进行一次巷道实测,及时填图,片区内实施矿图交换;每月召开一次水害联防联治工作组全体人员会议。建立了水害联防联治信息网络体系;将每年的4-6月明确为防治水“特护期”,加强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各岗位责任制、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暴雨期间巡回检查及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强化了辖区强制物探服务,加强了对电磁物探仪的宣传,开展水害普查和探放水作业,排查和消除各类有害水体。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每周一、五定期向各煤矿矿长、防治水副矿长发送防治水相关信息,加强防治水宣传和教育,提高防治水认识。对辖区煤矿收集到的水体资料进行整理,建立了水体排查台账。
2011年以来,攸县共举办了3期防治水培训班,224人参加培训,确保每个煤矿都有1名防治水技术人员。全县共消除各类水体400多个,2010年至2012年仅发生2起一般水害事故,死亡2人,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的水害事故,防治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明察暗访排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