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01:2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个人挂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挂职锻炼;企业;交通工程;专业教师
一、引言
交通工程作为一门宽口径、综合性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具备交通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从客观上要求从事交通工程本科教学的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更应具有全面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证明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是获得上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的企业挂职锻炼过程中,难免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得当、能力不达标等原因,导致挂职锻炼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使工程类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更积极且高效,对于每一位即将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尤其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笔者在企业长期挂职锻炼的经历,结合交通工程专业性质,总结了工程类专业教师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应注意的事项,及在挂职锻炼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若干建议。
二、企业挂职锻炼注意事项
(一)挂职锻炼岗位要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紧密联系
教师赴企业进行岗位挂职锻炼是有一定的任务和要求的,即必须是有意义的挂职锻炼,有益于提高中青年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与科研能力,调查总结实际产、学、研的需求,以便合理规划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挂职锻炼的岗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岗位工作内容必须紧密围绕专业特色或专业本身展开。这样挂职锻炼的内容才能与教学相结合,才能有益于教学内容的充实与改进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有益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丰富并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2.岗位工作内容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或能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素材和思路。换言之,从事较为简单或常规意义的岗位挂职锻炼于教师本人及企业均无多大意义,而能参与技术研发亦或是能发现技术难点,针对核心技术问题或技能难题等进行研究方能达到挂职锻炼的真正目的。
3.岗位工作内容必须与学院专业发展相结合。即便是同一专业,每个学校培养的重点和方向亦各有不同,而企业的主流需求在哪里?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挂职锻炼的岗位选取中,岗位工作内容不一定与学院专业完全对口,但是应该尽量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发展进行岗位选择,以便挂职锻炼的教师能为学院的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二)正确处理挂职锻炼与本职工作笔者这次挂职锻炼主要利用的是暑假,但是也包括前期结课后的一段在校时间,此期间本人还负责了5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此期间,由于应挂职企业工作的需要,笔者大部分时间出差在外,但是为不影响学生毕业设计正常完成,关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主要以远程视频为主(频次较多),尽管如此,个人发现这样的监管力度和方式对于小部分比较懒散的学生仍显不足。因此,挂职锻炼时一定要处理好学校的正常教学和企业工作,且要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重。为了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在学校师资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教师最好脱产挂职或者利用暑假时间挂职,或同一企业至少有两名相关专业教师挂职锻炼,这样在时间有冲突的情况下可轮流进行脱产挂职锻炼。
(三)及时总结,转化身份
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教师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代表的是学校的名誉,一方面作为企业挂职锻炼人员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因此,在挂职锻炼过程中应注重两方面的工作:及时总结与身份转化。及时总结,要求教师在挂职锻炼过程中,围绕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及时进行工作总结与反思。首先,总结、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的专业技术,并归纳企业实际采用的技术或方法与书本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筛选、吸收其中较为新颖、实用或有研究价值的内容,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科学地、批判地研究分析这些内容;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岗位及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需求,反思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反思自己的专业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等;也要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是否全面,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反思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专业能力是否足够等;再次,结合企业相应岗位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能力的需求,反思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模式、设施设备的配备、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是否合理,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学校专业发展提出可行的意见与建议。转化身份,要求教师在挂职锻炼过程中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份子,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兼顾企业利益,杜绝在企业中“搞特殊”、“走过场”,或“瞧不起”企业普通员工,或过分“巴结”企业领导,对企业交代的合理任务应及时、高效的完成,必要时要与企业员工相互交流沟通,甚至“不耻下问”,为企业提出行之有效又符合企业实际的改进措施与办法,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企业派予的不合理任务可以委婉回绝。
三、挂职锻炼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本人这次企业挂职锻炼是在学院领导牵头、具体教师负责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挂职企业也是交通与物流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即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生的实习锻炼是在同一环境下进行的。此次企业挂职锻炼虽已结束,时间也是断断续续,尽管如此,但此过程中也暴露了锻炼的教师及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它让我感想颇多、感受颇深。
(一)若干问题
首先,此过程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和不同人群打交道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如在给政府官员做汇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汇报要点和技巧不足的问题,如在实际考评过程中遇到的非专业问题无法解答的问题等;其次,此过程让我意识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如在本次挂职锻炼企业实习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关于最基本的办公软件的应用不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弱的问题,如学生面对企业要求加班工作表现出来的不满、在进行具体工作时表现出来的不细心以及处事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等;再次,此过程也让我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手段不够强硬,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等,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了散漫的习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手段刻板,这就导致了学生上课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的结果;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不协调,这就导致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工作上手较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若干建议
1.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除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外,他本身也是社会一员,因此,除了会上课、搞科研外,还得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与不同人群沟通的技巧,除重视自己的专业外,还应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并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专业教师,这样才能教育出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人才。
2.专业教学与基本技能培养并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加强教学改革,密切联系实际,如教师可以增加多媒体教学,或是丰富多媒体的展现形式以及内容,尽量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增加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的力度,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教师应随时检验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外,对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即监督、检查学生关于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不应只注重自己本门课程的教学,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检验学生检索知识的能力,并以论文的格式提交作业,可检验其对于word的使用情况和论文格式编辑的能力,或是对于某些可以用专业软件快速完成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最快捷的方法,无论是在哪个教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严慈相济,但在某些重要环节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3.智育与德育并重。尽管大学生阶段的德智体美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是由于大学的开放的特性,使得其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更容易受影响,其在做事、处事方面的态度和习惯上容易步入误区,因此,教师在此方面仍要加强教育,时时提醒,并要采用正确、可行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四、结束语
企业挂职锻炼对高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坚持挂职锻炼岗位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紧密联系以及正确处理挂职锻炼与本职工作是挂职锻炼取得成功的基础;快速、有效地深化工程类本科教师的理论教学基础以及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是直接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企业需求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逐步实现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的有效畅通是根本目的。
作者:卓亚娟 贾志绚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武超群,赵雨旸.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50(6):126-127.
[2]于景飞,张玥,池秀静.提高《交通工程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9).
参考了酒店原有的制度,根据酒店这次的人事改革,对岗位安排进行调整,围绕资金管理的要求,对财务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单位个人工作总结材料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单位个人工作总结材料一
在学院及系部支持下,我于20xx年3月至5月,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株洲分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企业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全程参与了该事务所承接的长沙某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管理咨询项目,以下是我此次挂职锻炼的工作资料与收获体会:
一、项目背景与工作资料
此次与天职所签订管理咨询业务的是湖南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近年来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提升等因素可能对酒店未来的资金、盈利本事和利润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随着酒店规模的不断扩张,管理层级的增加和管理幅度的增大导致公司的财务管控风险不断加剧。另外,为了适应公司扩张的需要,财务人员规模也随之扩大,新进人员增多,这些因素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次的项目目标主要是设计该酒店的财务管理制度,指导公司及其下属分店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梳理公司财务管理相关流程、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与监控本事。
此次管理咨询的业务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现场调研阶段,对公司管理层、财务部、审计部、工程部、行政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公司相关工作流程、权责、工作资料、管理活动、相关制度等资料。第二阶段是工作成果编制阶段,对现场调研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成果;第三阶段是工作成果讨论阶段,与公司相关人员就工作成果的资料进行讨论,完善相关资料。第四阶段是修改与交付阶段,针对以上相关意见的基础上工作成果进行修改,构成正式稿成果交付。
参与该项目的总共有四人,项目经理将任务进行分解,安排给我的任务是编制编制酒店的资金管理制度与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虽然我在企业从事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长达二十年,可是酒店的财务管理与工业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经济业务处理没有工业企业的复杂,管理着重点在资金监控上,所以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在经过一周的现场调研,我针对酒店的具体情景,参考了其他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先进经验,与酒店的财务财务中心总经理与财务部各岗位的人员交换意见后制定了酒店资金管理制度,资料涉及资金计划、资金支付、资金监控、现金管理、银行帐户管理等,同时用VOSIO软件编制了与资料配套的资金管理各分项的流程图。并且根据资金管理制度编制了内部权限控制指引及相关的资金表单。
在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时,参考了酒店原有的制度,根据酒店这次的人事改革,对岗位安排进行调整,围绕资金管理的要求,对财务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收获与提议
经过这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学习,不仅仅了解了事务所工作的主要职责范围、机构构成,了解了最近的会计政策法规,并逐渐熟悉了管理咨询业务的流程以及关键步骤。并且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体会到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职责的重要性。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企业生存,完善的财务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事务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应具备较好的业务本事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并胜任这一重要的工作。此次挂职锻炼,除了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质,让我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改革也有进一步的认识。
尽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但企业选择贴合自身要求的会计人员,尤其是电算会计人员并不容易。经过这次锻炼,我认为,原因有两点:其一,较难找到同时了解企业所在行业、了解企业所用软件、知晓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并能快速融入企业的会计人才;其二,除专业素质外,较难找到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尤其是沉稳细致,吃苦耐劳的会计人员。所以,我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应当做如下改善:
1、确定应加强的人才素养培养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对人际关系、分析本事进行培养。具体来说更应侧重以下四种素养的培养:
(1)具有较高的职业确定力;
(2)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
(3)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本事;
(4)具有组织、协调和沟通本事。
2、确定课程改革资料
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课程体系更需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必须加大现场教学、实验和模拟实训,开展“工学交替”等实践教学。在会计课程改革中,应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基础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以岗位本事为核心确定课程建设方法与资料。实际上,学校、任课教师无法全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顶岗实习,那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注定要走“以仿真教学为主,企业实训为辅”的路。而教师对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仿真教学的“仿真”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贴合程度。所以,企业挂职锻炼应当是长期的,普及到大部分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的教师。
3、以岗位本事为核心确定课程建设方法与资料
会计专业核心本事模块,具体可分解为会计实务处理模块和财务管理与审计实务操作本事模块。围绕这两大模块,经过对原先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解构,以职业岗位核算本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将核心本事模块进行本事细分,根据细分的各项本事,组合课程,才能课程中知识点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避免简单重复或遗漏,有利于学生理解系统的专业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如:出纳业务处理本事应掌握核心课程为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课程;会计业务处理本事应掌握会计实务和会计模拟实训(分岗位)课程;财务分析本事应掌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职业素质本事应掌握财经法规、人际交际、会计职业道德、管理学、ERP沙盘模拟等课程。
根据上头两点对会计专业进行重新课程体系构建,构成有利于组织教学,贴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新的课程体系,为企业、为社会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结合企业实际,确立科研方向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许多财务处理、税收筹划、优化业务流程等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盈亏和生存发展问题,他们也十分期望能得到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帮忙,这些企业需求为我们供给了科研方向。
这次很感激学院与系部领导,作为天职所与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签约后首位派出的教师,让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挂职期间,我严格遵守天职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考勤制度,进取独立完成管理咨询的工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主动请教天职所的注册会计师。坚持撰写挂职学习日记,记录学习期间的点滴收获,虽然这几个月的挂职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这是专业课教师很好的一种培训模式,是我今后继续加强实践锻炼的开端。也是增加我们教师“一桶水”的份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单位个人工作总结材料二
根据xx教育中心的工作安排,从11月6日至19日到xx小学参加挂职锻炼学习,在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我深受xx小学领导的悉心引领,深入到学校的各职能处室,零距离地感受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等方方面面的成效与做法,经过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本事等方面都有了必须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被xx小学那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娶敬业奉献的说感受颇深,受益良多。
一、学校学校文化建设方面
xx小学做为南开区“示范校”。占地平方米.共有16教学班,50名教职工,416多名学生。跨入xx小学校门,只见地面干干净净,办公室和教室宽敞整洁,醒目的学习宣传标语,别具一格的黑板报,让人耳目一新,感到一种互动效应,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近年来,xx小学不断设计、健全、规范学校文化,学校多处墙壁上,书写和裱贴了许多具有教育意义和鼓励意志的文字横幅,办公楼上也有一些关于廉政奉献类的标语,时刻告诫领导要克己奉公,不要闭塞视听等,所有这些具有哲理的语言,使学生感悟到学习的真谛,使领导不忘管理的内涵,时刻提醒着师生不要忘记自我的使命和所担负的职责,让师生随时以健康明朗的心态、进取进取的行为投入到教与学之中。xx小学的学校文化,充满了韵味,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内在的感化,在不知不觉中感染、陶冶师生.并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起到了滴水穿石的作用。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及各职能部门如何贯彻
学校以建设"花园.学园.乐园"的三园文化为办学特色,本着"以爱育爱,先爱后教"的办学理念.铸就了xx小学高尚师德.
小学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并设有德育处、后勤处、教导处等科室,底下又设立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xx小学校长王敏就是在教学管理中结合实际,规范制度,依据各科室职能作用,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全心全意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而实现人本化管理。该校经过实践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调动教师进取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的措施和制度。在学习期间,我发现xx小学的制度很完善,并且这些制度,无论是针对领导和教师,还是针对学生,执行的都很到位。
首先在行政层面有(校长岗位职责)、(副校长岗位职责)、(教导主任岗位职责)、(德育处岗位职责)、(后勤处岗位职责)等职责;在教师层面,制订了(班主任工作职责)、(任科教师工作职责)等岗位职责,这些岗位职责制,使学校的工作沿着办学目标的轨道“令则行、禁则止”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在后勤管理上实行(环保卫生工作制度),制定量化标准,从学校环境建设着眼,为学生及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舒心的人际环境,从物质、精神、情感、心理各方面激发广大师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管理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这一主题,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进取性。
三、课堂教学的方面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xx有自我的模式和特色:课堂上每一个教师的思想、观点和智慧,由执笔教师制作成课件,由学科组补充、修改,真正把团体备课的精华全部展示给学生,真正的做到把个人的资源变成公共资源。让学生先自学,再在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教案和解题思路,然后分组讨论补充,锻炼学生的表达本事、思维发散本事等,最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测试,互助评价改正。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激发每一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我在xx总共听了22节课,经过听课,我发现xx的教师对教材都很熟悉,课程标准理解都很透彻,课堂教学水平都很高,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时刻注意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交流,所以上课气氛活跃,学生进取性、主动性都很好。
四、校本教验的方面
xx小学不忽视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做为教育实践和发展的重要指南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xx的校本教验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重视,把校本教研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二是具有连续性,经过上研讨课——评课——发现问题——团体备课——再上研讨课——评课——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再团体备课等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实现教学上的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
单位个人工作总结材料三
根据学校推荐和教育局安排,我于20xx年8月30日来到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青年后备干部挂职锻炼,挂任中学德育处副主任一职。现已时过近半,特总结如下。
鉴于学校的实际状况,苏苑中学没有给我安排具体工作,主要是在完成必须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协助开展学校各类德育活动,一个学期以来,我自觉服从安排,用心争取主动,不断总结别人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理解新的观念,较好地完成了挂职锻炼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虚心学习。
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还用心主动学习苑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学到手、学进脑,在学习的同时,经常和苑中的领导干部、同事们一齐交朋友、话家常。并把我们中人的热情好客,追求提高,团结稳定介绍给苑中的各位朋友,并始终当好友谊的桥梁,连接两校的友谊,把真诚、团结、互爱的心相互传递,以期对两校的共同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是深入思考。
无论是学习阅读苑中的各类文件,还是参加学校的各个会议,随时注意用自我的思维反思自我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弥补以往工作过失。始终不忘对照自我工作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探索别人好的经验,透过学习从中使自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开阔,脑筋进一步灵活,进一步增强职责感和精神动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沟通。
加强和苑中干部交流并融洽感情,上班瞅机会,下班抓机会,虚心做他们的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并相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努力融汇到苑中的各项活动中去,深入到苑中的教师干部中去,加强了沟通,结交了朋友。
四是严格要求。
挂职一个学期以来,我能克服路途较远的实际困难,严格按照苑中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有事请假打招呼。上班时认真学习,认真完成教学及管理任务,并在不干扰、不添乱的前提下,随时注意与苑中领导和有关科室沟通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尊重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一切行动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资料开展工作,从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一个学期来,透过交流、学习,对苏苑中学在努力打造“活力苑中”的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获得了许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学到了很多新方法、新知识、新经验,尤其是在我所挂职的德育工作中受到很多启发。
启示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关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把学生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来看待呢而没有注意到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看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有实践才行,单单培训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离这个理念还有很远的距离。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德育机构,开展和加强德育观念理论的研究工作,尽快改变德育工作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滞后于学生思想变化的现状,实行知行统一的科学化原则和重学生品德素质的构成性和发展性评价原则进行育人。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相联系,要与学校工作实际相联系。
启示二:更新教育方法是正路。我们的教育方法大多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检查批评整改的形式上,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效果低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改变一下管理者的主体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改变一下学生干部的作用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取得家长的支持呢抓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要建立和完善中学生德育管理机构,吸收学校、家长和社会代表参加,定期研究学生思想现状和对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要实行统一的德育资料、统一步调、统一方法和措施,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样既可避免存在于少数学生中的不健康东西在社会上找到“避风港”,又可使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得到系统全面的管理。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增加德育的整体效益。
启示三:积淀优良传统是起点。没有文化积淀的学校不能算名校,同样,没有优良传统的学校不能算好校。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学生会以学校的传统为荣,新生一到学校就被这些传统所感染,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就油然而生了。
启示四:结合本校实际是活路。把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和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对借鉴就不会生吞活剥了。就如苑中的德育工作方法,虽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但也不是全部都适应我们学校的。
园长挂职学习是园长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园长们以脱产的方式走入高水平的幼儿园,充分参与挂职园的一日活动和管理。体验、学习、借鉴有益的经验,寻找、对比、反思自己园的优势和问题,达到共享资源、共促发展的目的。几年来,我园多次接待园长挂职学习,来挂职的园长们认为确实学有所获,因此争相选择到我园挂职学习。总结接待园长挂职学习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以人文的关怀接纳。关注服务细节
挂职园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幼儿园,走进陌生的环境她们往往比较拘谨,更有挂职园长表现得很紧张、不自信。因此,我们首先以友好、平等的态度接纳她们。总园园长只要没有特殊事务。都会亲自到场接待,详细介绍我园的发展历程和团队建设、园区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就挂职园长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征求意见,使挂职园长感受到幼儿园对她们的重视和尊重。在学习期间。总园园长、教育教学园长和各分园园长会分别陪同挂职园长,随时与她们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听取建议,提高学习的实效。
为使挂职园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细致做好各项接待工作。挂职园长来园前,我们与带队园长联系,了解住宿、来园时间等信息,告知园所的地址和乘车路线等。挂职园长来园后,为每个人准备一份资料袋,里面包括幼儿园简介、挂职学习活动安排、笔记本和笔,使挂职园长对幼儿园的整体情况和学习安排有清晰的认识。每天安排上下午水果加餐,中午午餐加菜等,使挂职园长感受到幼儿园对她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还特别关注细节,为大家的学习营造一个温馨、有序的环境。比如有时挂职学习的园长比较多,为避免水杯混用,我们会在每个杯子上贴上数字或图案,便于园长们识别、使用。
二、以开放的胸怀共享,搭建研究平台
在历次接待中,我们一直秉承着一种共享的理念,就是尽可能把我们研究的成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心存疑虑,担心如果好的经验都让别人学去了,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但是总园宁园长经常说:“我们要有一种开放的胸怀。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与大家共享,从而让更多的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她的言行激励着我们与挂职园长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行走在每一天的教育现场。
在挂职园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提出一个观点:输入和输出要平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让挂职的园长们学有所获,我们还要为她们提供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从她们那里得到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因为挂职园长来自不同的园所,都有各自的优秀经验,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育现场,甚至提出质疑,会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这种近距离、跨园所的交流和分享,形成了群体智慧的碰撞,实现了双赢。
三、以严谨的态度规划。精心安排学习内容
结合挂职园长的需求、园务计划中的研究问题以及日常研究的焦点等。我们精心安排学习内容。详细制订活动计划。首先,在学习时间上做到让挂职园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其次,在学习密度上做到学习和研讨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方面,有课程实施角度的,如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小组教学与指导、集体教育活动观摩与评析、教学法研讨、教师读书沙龙等;有幼儿个性发展角度的,如家园沙龙、特殊儿童干预策略研讨等;有家长工作角度的,如家长进课堂、家长工作坊等;有园所管理角度的。如后勤管理、园本文化构建等。挂职学习即将结束时,总园宁园长会与挂职园长座谈。倾听大家挂职的感受,了解她们对幼儿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共同研究和探讨焦点问题,以便不断完善挂职活动和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丰富的学习内容、周到的活动安排,全方位展示了我园的各项工作,满足了挂职园长们的不同需求,赢得了她们的高度称赞。
关键词:中职;数字影像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21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将传统的“师徒制”引入数字影像技术专业课堂,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专业技能,实现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师傅的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使中职学校数字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传授的专业技能更具有实用性,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技术工人,在读期间便能够获得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实践能力,相比传统课堂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数字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提高中职数字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实效的策略
1. 明确校企合作的准入门槛,甄选优质企业参与合作教学
校方应加强与当地摄影行业协会的联系,由行业协会推荐优质企业名单。在此基础上,校方从企业规模、企业信用、所处行业地位、软硬件实力等角度出发,筛选出意向企业,并通过公开竞争的程序最终确定合作企业。确定合作企业后,双方应就招生招工、培养模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合作细节达成书面协议,充分发挥企业方在数字影像行业的实践经验、渠道资源优势和校方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战略协同,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2. 制定招生计划,创新课程设置,订单化培养技术人才
(1)供需对接,明确培养计划,签订四方协议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并向校方明确岗位特征描述、所需员工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等信息。校方根据企业所提供的需求信息,结合办学实际主动设置或调整专业方向,明确招生计划和招生要求。双方共同参与招生,明确订单化培养模式,以“招生即招工”的形式提前签好四方协议(企业、学校、家长、学生),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2)根据培养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安排
第一学年为在校学习,学习内容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以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搭建“1+X”的课程体系。“1”为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数字影像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有摄影基础、摄像基础、人像摄影、数码后期处理等。“X”为选修课程,主要有色彩、素描、婚纱摄影、广告摄影、数字影像编辑、摄影作品欣赏等。“1+X”的课程体系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企业根据学校安排,派遣技术骨干到学校开展讲座、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为工学交替打下基础。
第二学年为工学交替,即把所有文化课课程安排到周一至周三、周四、周五全部为专业课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特长进行优化整合,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强调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专业技能训练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摄像、后期处理等技能水平,引导学生考取初、中级摄影师、数码制作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企业积极为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小组为单位接收学生到企业的摄影助理和数码助理等岗位见习,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文化。
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企业根据订单培养班级学生成绩情况及个人C合素质,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和学生意愿,将学生分配到摄影、摄像、数码后期等各个方向进行顶岗实习和轮岗,实现“招生即招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实习手册》,就学生实习期的工作内容、劳动纪律、注意事项等事宜做出明确规定。
(3)依托校企优势共建数字影像技术人才实训基地,确保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在校内数字影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秉持“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原则,引进实训设备、建设实训场地、打造专业师资,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的方式,引进企业业务项目、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打造与企业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工作岗位的有机融合。
在校外数字影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主要依托企业在品牌、技术、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稳定的“岗位体验站”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企业每年接收一定数量数字影像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开展工学结合实践,优先满足学校订单培养班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安排优秀的定岗实习指导师指导学生,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成为公司员工。
3. 校企互派挂职人员,加强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
企业每年定期派遣中高级管理者、技术骨干、业务精英到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实训管理、教学指导等工作,提升校方师生的技能水平,共同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影像技术人才。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由校方按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向企业挂职人员支付一定教学经费。校方制定相关政策,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拓展专业教师在企业就职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方应为对方挂职人员提供固定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挂职人员应遵守对方各项管理规章,确保各方的正常营业、教学秩序。挂职期满,经考核合格后,给对方挂职人员发放相关聘书。双方应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指定专门联系人员,加强日常沟通与交流,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磋商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30-01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并服务于企业,而校企合作的水平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关键点。课题组深入武汉高职院校和设计公司调查和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求现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对调整高职校企合作思路以及校企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1 校企深度融合的内涵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和最根本的要求就在于产学结合,要对接产业、对接行业、对接企业;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包括与产业深度融合、与行业深度融合、与企业深度融合[1]。
校企深度融合需要校企双方打破原有的合作思路和状态,主动向对方靠拢,共同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而努力。企业需要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参与甚至拒绝合作的局面,认真审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中的人才储备与需求,与校方一起协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需达成的目标并积极推进;而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把握市场变化,深入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新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从而调整自身适应企业的变化,双方优势互补、相互理解、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双赢。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
课题组通过对武汉高职院校和本地设计公司的调研,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总结如下:
2.1 校企合作欠缺深度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校企仍处于浅层次合作[2]。首先设计公司一般都规模小任务量重,它很难接收实习生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来,担心会延缓甚至阻碍项目的进度,同时企业也对在合作中可能会承担的一些法律风险有所顾虑;其次,相当部分毕业生跳槽频繁,公司担心花大力气培养却留不住人;再者,实习生需要公司投入培训费用,工资开销等,但短时间看不到收益。因为这些因素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使得一定比例的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往更深层次推进。
2.2 设计公司规模小,实习岗位难以满足
设计公司一般都是至多十几人规模,能提供2-3个实习岗位已是勉为其难,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订单培养以及成批实习不太现实。基于此,多数高职院校都鼓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学校通过建立的顶岗实习网上平台来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由于实习单位分散,缺乏监督以及与实习单位的互动交流,对于实习的管理也打了折扣。
2.3 教师工作室兴起,管理有待改善
高职教师个人设计工作室在最近几年悄然兴起。有的教师工作室承接公司的外包设计项目,除了外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也会选拔能力出色的学生参与其中;有的是出于团队创意设计出产品,并自主销售带来可观的收益,各个环节完全都有更多学生的参与;有的是与外部设计公司联合,共同开发产品。总之,教师工作室有更多的自主性来选拔和接纳学生参与项目,让学生争取到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如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出色的企业人才,工作室的管理以及文化建设还必须与企业同步跟进。
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之校方对策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想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必须得扭转这种局面,积极寻求破局。课题组通过调研和分析,将校方的对策总结如下:
3.1 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校企合作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明确企业与学校双方的需求,尤其是企业方的需求。诚然,企业最关心的还是企业的发展和利润,那么校方可以此入手。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名义,寻求政府在税收优惠等政策方面向企业倾斜,也可为合作方做一些正面的宣传,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在企业顾虑的地方,明确各自义务权责,校方主动地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再者,学校还可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应课程培训或学历、学位教育的需求。
3.2 引企入校,引人入校,联合培养
如今各高职院校都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业创新,并建立了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等。可以此为契机吸引一些设计企业整体搬迁至此,或者在此设立分部,或者与教师工作室联合,公司接收学校教师兼职参与项目开发以及优秀学生实习,而学校给与公司办公场地租金免费或者优惠。为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接轨,高职学校还可聘请设计公司的资深设计师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中,武汉东湖学院传艺学院与嘉禾集团校企联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W校聘请嘉禾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课程制定与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认证以及竞赛辅导、项目申报等。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嘉禾”班,通过对学生的逐年考核筛选、阶段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的重心。据课题组的调研,多数教师都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并且需要自己找公司挂职锻炼。目前的挂职锻炼多半还是以教师对公司进行调研和访问为主,得不到实质性的项目锻炼。这需要学校建立长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寻求与几个特定企业形成长期合作。针对老师挂职锻炼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可实施激励和考核措施,如带薪锻炼、公司考核、学校定期走访与成果汇报评分等。“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将企业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还需将企业管理与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教育学生对企业忠诚以及拥有匠人精神。
4 结语
高职校企深度融合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和腾飞的必经之路、必要保证。高职院校和学生、企业、政府乃至社会应该携手共进,为校企深度融合创造条件、大胆尝试、共同推进,实现校企双方从“握手”到“联手”最终到“挽手”的跨越,最终造就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人才保障
自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之后,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研究,发展培养,我国职业院校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教育教学素质全面,专业实践技能过硬的优秀双师型教师。据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出台的《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显示,仅“十二五”期间,国家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所开展的培训项目、企业实践项目、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等,就已经囊括了
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
诚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初步养成,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令人可喜的成就,可是,随着队伍规模的持续扩大,教育改革的稳步深入,社会要求的日益提升,如何管理好这支“精英部队”,使其持续保持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根本特色,做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桥头堡”,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问题一:缺乏持续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做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骨干人才队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从来都不遗余力,他们结合政策精神和自身实际,陆续实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得以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激励机制大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即当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之后,它们便后续乏力,再也难以产生如前期一样良好的激励效果。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只是这支精英队伍整装待发的起点,并不是收获成果的终点,如果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持续激励机制,骄傲自满、懈怠松弛、墨守成规等种种负面思想将成为这支队伍通向成功的绊脚石、拦路虎。
问题二:没有严格的后期监督考核体系。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都有一套严谨、公正、透明的评估考核体系,以达到遴选优秀人才,组建精英队伍的目标,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成功经验。可惜的是,这些评估考核体系却在双师型教师养成之后戛然而止。似乎双师型教师资格已经成了“铁饭碗”,虽然进入的要求严格,却是“严进不出”。长此以往,在“保级无忧,毋须努力”的消极思想侵蚀下,这支精英队伍追求创新、开拓进取的优秀特质必然受到威胁和挑战,难以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问题三:校企交流合作不够深入。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后期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贯穿于双师型教师职业生命的始终,让手执教鞭的书生走下讲台,直面行业的前沿阵地,同时也让饱经锤炼的社会精英走上讲台,传授“生死搏杀”的实践经验。但在现阶段,这种良性互动模式却在双方的浅尝辄止中并未取得十分积极的效果。
问题四:“双师”技能融合程度不高。在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我们可以按照其能力的强弱大略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能证书,他们刚刚踩到双师型教师的门槛,却占到了队伍中的多数。第二等级为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师傅,他们教学及实践能力更强,所占比例却不高。第三等级为既是学科领头羊,又是技术带头人,他们已经基本达到了优秀双师型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在现阶段却属凤毛麟角。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中,“双师”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和途径,最终的结果,还是两者融合为一,以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为根基脉络,让繁琐生涩的技能实操在课堂内外变得生动活泼,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问题五:队伍内部交流学习方式单一。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进步,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不同的方式方法,少走弯路,避免错路。对于这种多赢式的交流学习,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并不遗余力的推广执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寻找更新更好的方法模式,深挖出更多的“他山之石”,是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其经验的积累和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精细度高、层次性强、涉及范围广、贯穿时间长的精品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优质企业、教师群体,以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进来,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这支队伍的含金量添砖加瓦。针对以上问题,初步想法如下:
一、建立健全分级、晋级制度
将双师型教师进一步职称化、资格化,全国统一规范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层级,由教育部门统一颁发资格证书,层级越高,对于任职年限、学术成果、个人学历、技能掌握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相应的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受尊敬程度也随之提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的动力。
二、建立全方位、立体式考评模式
该模式可分为纵、横两条线。纵向由上级教育部门、职业院校、教师本人、学生至上而下形成。上级教育部门汇总各方考评成果,分析并给出结论;职业院校全方位搜集信息并进行内部考核,向上级教育部门给出意见建议;教师总结各项个人成果,进行自评;学生结合学习感受对教师进行评分。横向由校内同事、校外同行、企业三方环绕形成。校内同事对其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分,校外同行根据其公开课进行直观评分,企业结合其挂职锻炼表现进行贡献评分。此项考评可考虑两到三年进行一次,优异者在各项“硬指标”具备的前提下,可直接晋级,合格者保留现有层级,不过关者直接降级,如连续两次考评不合格,则直接取消双师型教师资格。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压力。
三、吸收“新鲜血液”,引发“鲶鱼效应”
“新鲜血液”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院校与院校之间“换师互用”,其中表现优异者可成为两校甚至多校的“共聘教师”,在薪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不合格者的个人表现和所受各方评价将被如实记录,成为考评体系中影响升降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流程,招聘一批有能力、有想法、有志向的兼职教师进入校园,经一段时间表现突出者,可在各项考核均达标的前提下实现“转正”,成为全职教师。三是从从事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中聘任一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社会名家、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师”,通过现场授课、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方式,实现课堂与社会、市场、企业的无缝对接。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应对“丛林法则”的活力。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教师学会
该学会由职业院校教师自行发起组织,只吸纳双师型教师成为会员,全国设总会,地方设分会,院校设支会,各级学会的各项职务人选,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由教师共同推选产生。教师学会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机构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紧贴时代与市场前沿的优势,通过交流学习、技能竞赛、企业调研、学术研究等方式,在各级学会中建立起互帮互助、互学互比良好氛围。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
五、以赛带练,充分发挥点面辐射效应
各级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在院校内部、院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双师型教师技能比拼。通过公开课、学术竞赛、实操竞赛、挂职竞赛等多种方式,在以“大场面”全方位展现教师能力,体现彼此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进取欲望,努力夯实个人能力,最终达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点面辐射效果。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单项比拼中有创意、有想法、有特色的教师,可获得与竞赛层级相对应的教育部门所颁发的官方证书,在考评体系中实现“加分”。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欲与对手试比高”的竞争力。
六、以目标定向进一步规范“走出去”和“请进来”
一是教师在顶岗培训和挂职锻炼中做到有规划、有吸收,更要有业绩贡献,返校时应携带工作日志、实践总结、企业考评、个人成果等证明材料。二是企业人在讲台上做到有经验、有实践,更要有教学方法,要将市场硝烟中摸爬滚打出的取胜之道带进校园,传授给一帮“新兵蛋子”,光有“一腔热血”和盲目“加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套循序渐进、文武相济的授业之道,才是重中之重。三是院校与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交流中要有计划、有步骤,更要有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黑板带起硝烟”的融通力。
七、以产业化实现与行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以院校为单位,由产业办牵头,组织双师型教师以技术形式或货币形式入股,成立股份制公司,利用自身研发能力强、专业优势明显、人力资源配置优异的特点,找准市场切入点,以单一外包项目供应为起点,以整体项目运作为目标,自负盈亏,厚积薄发,由“工作室”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完全产业化的市场行为,将为教师提供一方考验能力、提升水平的热土;为学生提供一段真切却又“有惊无险”的职场经历;为院校新专业的开设提供成熟的建设思路和可靠的外部验证;为院校之间及地方之间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合作方法。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勇做行业弄潮儿”的战斗力。
八、以人为本,将约束力转化为主观能动力
一是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重视个体的情绪、意志、心态等感性因素,及时做好沟通,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渠道畅通无阻。二是在满足一定物质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关注个体在工作、生活、精神上的各种需求,让其获得与付出相对应的个人价值和成就感。三是要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要做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更要敢于破格提拨人才、勇于使用人才、善于驾驭人才,让“天生我才”充分转化为队伍自我发展完善的内部动力。此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带来的,是“争当主人翁”的精神力。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教育局组织全区部分小学校长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一行27人来到天津南开区教育中心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学习培训。期间,我们小学校长培训组分别听了南开区教育中心董景威、孙老师、常老师、天津师大张连生教授等几位专家学者的讲授教育理论知识,去了风湖里小学、艺术小学等几所小学的校园文化展示。最后在南开区小学挂职锻炼。此次天津之行,有专家讲座的理论学习,有对各具特色的小学的文化展示,有深入学校工作中的挂职实践锻炼。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一)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挂职锻炼,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了解了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们首先要了解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发展信息,还要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超前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准确的学校定位。一个好的学校的领头人,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己任,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必须要勤于思考,经常反思,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失;要善于交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因材用人,培养自己和团队的创新探索精神,投身于教研教改,终身学习,不断开拓。
一名小学校长,他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只有通过在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还要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我们要想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很多,如果我们的知识有限是绝对没有办法来管理好一所学校的;还要是一位好的疼爱孩子的家长,小学是小朋友,小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需要的是满怀爱心的校长;任何人都离不开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任何国家也离不开周边国家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当然,我们学校也离不开兄弟校的支持、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二)我的收获
理论学习中让我们最受感动的是王教授。他的精彩的演讲“真、爱、严、志、勤、俭、谐、法”师德教育八法,渊博的知识、做人的原则、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都让我们从心灵深处为之震撼。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有张教授,在他那冷酷的外表下藏着一个火热的心,他就像是一本故事汇,永远有讲不完的生动的蕴含各种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他活跃了我们的思维。
以前,我只知道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盲目地完成任务,应付工作组的检查,所以,这些年来都是在做重复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学校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需要认真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现状,制定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深刻认识;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作为校长必须具备胆、识、法、情。胆,就是作为校长要勇者无惧,仁者无忧,智者不惑。识,就是要有学识,更要有见识。法,就是要有规章制度,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规范管理。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以情感人。
学习之余我们还有许多出去游玩的机会,游玩中有个性的导游:爱唱歌的张导游,他一路给我们讲幽默故事。还有性格开朗的曹导和田导给我们讲解“北戴河”名胜古迹,讲的井井有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天津市南开教育中心给了我千载难逢的机会!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是精品课程教学梯队创新的生力军,其可塑性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强,更多地担负着学校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担。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成为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青年教师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力量,他们的培养对提高精品课程教学队伍素质、优化教学队伍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大力提高师资水平,调整师资结构,建设学术梯队,避免精品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目前,学校在每年的人才引进别注重学历,但对于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要求较少,由此形成高学历和“双师型”两者尚未互相融合。在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学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教育青年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明确消防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光荣职责。就每个青年教师个体的培养来说,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并确定在目标指导下的科学培养规划和具体的培养方案。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每一段时间都要明确学校培养要求,建立个人目标,形成比较详细的整体培养计划。通过“目标管理”谋求育人的成效。
第二,多途径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另一方面针对建筑防火课程实践性强的教学要求,采用“送”、“下”、“带”、“引”、“考”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送”,实行“学缘优化计划”,选拔部分“理论型”青年教师,送到武警学院或地方重点大学消防工程类专业深造和攻读学位;“下”,对于没有相关基层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到基层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带”,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可将青年教师直接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带教,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引”,从消防建筑审核、灭火指挥岗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
3.建设“多能型”教师队伍
第一,明确精品课程“多能型”的教学队伍内涵。精品课程“多能型”的教学队伍应该是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尤其必须具有多方面的复合能力。一是教师应具有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教学要求的能力。二是具有适应精品课程持续开发要求的能力。三是教学团队应具有教育科研、实训教学、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多变的工作环境中独立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多能型”教学队伍的培养途径。“多能型”不是对“双师型”的否定,而是一种提高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的教学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要求教师具有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信息驾驭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在多年的持续努力之下,消防学校建筑防火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虽然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距离精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来看,实践教师和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教师仍然比较缺乏,多数教师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从教师个体来看,教师来源仍然比较单一,大部分来自院校。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基层消防工程相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这样才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更新知识层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建筑防火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建立一支“多能型”教师队伍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1)支持教师到基层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工程技术能力;(2)通过产学研结合机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技能;(3)促进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4)加强资源共享,建立“基层师资库”。
4.营造一流教学队伍的成长环境
第一,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体系。应从明确精品课程一流教学队伍建设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包括:教师培养的实施方案、职称评定与科研资助、攻读学位、科学的考核标准等方面,并且都应作详细的规定,进而从政策导向和内部机制上增强学校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包括工程实践在内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般通过培训来实现。应采取在职培训制度、采用激励机制、通过优先晋级等措施来鼓励教师进修。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在参与组织和决策、发挥自主性权力的过程中,应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管理,通过加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使其对组织更忠诚,对工作更满意。
第三,培育合作精神,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对个人事业的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改善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合作、相互激励、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一流的教学团队,其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备促进团队发展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较大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营造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更为重要。可以通过建立青年学术组织、开展学术争鸣等途径来活跃学术气氛,给予青年教师专项学术科技基金资助,还可以给予青年教师多方面的人文关怀,保证青年教师良好的内部成长环境。
一、结对合作开展情况
2014年,我局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积极推动全市教育系统结对合作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与合肥市教育系统的结对合作率达100%,结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市教育局及县市区教育局活动开展情况
1、市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38次,参与人数1665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6次,参与人数458人次。
2、区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13次,参与人数328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3次,参与人数67人次。
3、区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12次,参与人数435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5次,参与人数112人次。
4、区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15次,参与人数667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3次,参与人数78人次。
5、县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12次,参与人数825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4次,参与人数95人次。
6、县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5次,参与人数696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2次,参与人数80人次。
7、县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3次,参与人数330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1次,参与人数50人次。
8、市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7次,参与人数380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1次,参与人数30人次。
9、县教育局机关开展活动7次,参与人数500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1次,参与人数60人次。
(二)全市结对学校活动开展情况
1、开展活动3200次,参与人数78000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活动950次,参与人数12000人次。
2、干部挂职120人次。其中,2014年干部挂职40人次。
3、教师互派2500人次。其中,2014年教师互派1200人次
4、教学管理培训560次,计8580人次。其中,2014年教学管理培训180次,计3200人次。
5、参观考察420次,计7300人次。其中,2014年参观考察130次,计2800人次。
6、网上师生交流158000人次。其中,2014年网上师生交流60000人次。
7、开展校长论坛320次,计12000人次。其中,2014年开展校长论坛112次,计5400人次。
8、夏令营、联考128次,计58800人次。其中,2014年夏令营、联考57次,计27000人次。
二、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为进一步深化结对合肥教育工作,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工作举措,以实施“一十百千万”教育结对工程为抓手,积极运作,进一步开创教育结对工作新局面。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深层结对,效果明显,有力促进了《市与合肥市教育结对合作框架协议》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2、建立体系,保障运行。根据《对接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我们与合肥市教育局建立了结对组织体系。两局成立了结对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沟通、监督、激励和服务运作机制。在整体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会议主题,研究结对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结对合作;建立相应人员参加的协调制度,协调结对合作的进展;设置日常工作办公室,处理结对合作的日常工作;建立部门衔接制度,具体组织和落实有关结对合作项目。
3、创新机制,促进结对。一是建立完善推进制度,积极落实结对任务,科学规划,思路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形式多样、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对活动。二是建立完善月报制度,各单位每月按时将结对合肥教育工作事项、小结等报市教育局办公室。三是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局对各单位该项工作进行专项考评,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没有进展或无实际效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4、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今年年初,我局再次召开了加快推进与合肥教育系统结对合作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深化结对工作,明确工作原则、制定详细的结对合作内容、商讨结对方式等。
5、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在实际结对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一十百千万”工程开展结对。在内容上突出五项结对,即目标规划、办学理念、质量提高、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五项结对。以合肥先进教育水平为标杆,以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求为依据,制定好合作发展项目、合作的模式、实施的形式,通过联席会议、合作论坛、人员交流、网站共建、师资培训、学生实践、教育考察或观摩、师生结对等合作方式,促进教育发展、教育管理、教育督导与评估、财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德育工作、课堂教学、班级管理、高中考备考等全方位的结对。以实现我市学校的综合水平、校长的管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提高。
三、取得成效
1、在结对学校先进办学思想的积极影响下,我市结对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明确办学目标,加快规范化学校的创建进程。
2、结对学习,激活我市结对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结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结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3、充分发挥了名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邀请专家名师为我市师生上示范课,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我市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有效提高我市教育教学水平。
5、在对方学校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结对学校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工作作风和学习风气有明显好转。
6、结对学习使我市的广大教师深知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教学管理模式有待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有待加强;明白要当一名优秀教师,只有多学习、多探索、多积累,积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方可为之。
四、存在问题
通过结对工作的开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推进两市结对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强力推进。三年多来,可以说结对工作成效明显,问题也有:
一是时间短,成效不明显的问题。由于两地相距较远,学校结对人员面对面合作交流次数少,时间短,教育教学合作大多停留在观摩学习表层上。
二是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由于经费问题,互派互挂不能很好地落实,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学习的机会,仅靠几个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覆盖面和实效性都不大。
三是结对工作主题单一的问题。大多结对工作都是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开展活动,很少涉及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这对结对工作长久开展不利。
四是经验不足问题。结对合作涉及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多项内容,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希望能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
五、深化结对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加强两市教育结对,推动双方教育合作,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结对合作制度,不断拓展两市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合作实效。
第一,继续强化领导。加强领导互访和信息交流。除召开领导联席会议外,两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尽可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互相走动,增进了解和友谊,在两市结对合作重大间题上形成共识和决策,以便更好地推动结对合作工作。各学校要制定推进方案,明确今后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管理质态,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教师施教能力提升以及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办学特色打造等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指标和工作措施,确保结对工作的扎实开展,确保结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明显提升,管理能力有明显增强,办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二,继续强化指导。做好对结对学校的指导工作,及时总结过去取得的经验,特别是对于形成特色的学校,要从中提炼具有创新性的成功做法,及时组织观摩学习,在观摩学习中借鉴经验,放大效应。
第三,继续强化考评。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完善配套考核机制,对照考评细则要求,认真落实年度考评。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到位,没有明显进展的学校和个人落实惩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和落实从根本上解决涉及学校结对工作的突出问题,并将结对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实现结对工作常态化。
第四、继续深化结对。
1、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上,继续通过校长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使我市学校干部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管理上得到提高和锻炼,以提升我市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2、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上,继续通过开展顶岗支教、一对一、送课到校以及建立联合教研组等形式,切实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在优化办学特色上,继续通过结对合作,加强我市学校的特色建设,使我市学校在校园文化、现代学校管理、教改教研、科技体艺、学科特色等方面逐步彰显办学特色。指导我市中职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形成每个中职学校建设一个以上特色专业。
一、区域性范式研究与个性化风格创立的有机统一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特别是在改革实验之初,在各自的区域里帮助教师总结一些基本的课改操作规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经过长期总结和提炼地域特色,酒泉市涌现出“三三六”和“教学练案6+6+1”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三三六”即“三学、三化、六步”教学新模式:以“个人预习自学———小组讨论互学———教师精讲导学”为课堂结构;以“亲情化、严格化、个性化”为特色课堂管理机制;以“引言———明确目标———引导自主学习———精讲点拨———测评反馈———总结提升”为课堂组织教学六环节。“教学练案6+6+1”课堂教学模式即:“教”,按照认知学习目标———预习成果展示———课堂学习研讨———当堂训练检测———反馈小结提升———新课预习指导等“课堂教学过程六环节”去组织;“学”,按照确定目标———独自学习———同伴同学———组内互学———反馈讨论———修正提升等“小组合作六环节”去引导;“教与学”依据个体差异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范式研究成果的推行主要依托“四课”活动进行。即通过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高效课堂示范课,为教师提供“范例”研讨课,突出引领性;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推出一批高效课堂的评优课,突出激励性和观摩性;在校本研修小组内,教师人人上专题研讨课,为教师拓宽“个性”升华的反思空间,突出提高性;实行检查性听课,课后及时点评,长期跟踪指导,促使教师学以致用,保证教学研究成果常态化。教师劳动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在区域性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基本的“范式”是必要的,但不能僵化。比起区域性的范式研究来,个性化劳动创造更加重要,更是区域推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酒泉市从建立制度入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改革顺利推进。一是课题立项评审向“校本教研”倾斜,强调校本教研以课例研究为主,侧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课后反思,用身边的研究成果指导改革实践。二是以专项课题的形式,对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备课负担加重、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扩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难以充分发挥等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三是“请进来,走出去”,与先进地区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和“友好学校”联系,派教师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开展校际间、县区间互访研讨,进行现场“观课”和“研课”活动,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实践感知,拉近教师与教师心中偶像名师的距离,增强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力量。四是在“示范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程式中,推行教师“青蓝结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手拉手”等教研形式,加大个案研究典型化的力度,并让每位教师每学期人人都上一节公开课,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实验小组的老师进行个案剖析研究,让教师在实践中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重塑。
二、课堂改革的实验推广与社会化评价导向的深层契合
到目前为止,高效课堂改革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和实现,根本原因除了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外,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评价则是长期戴在教师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制约了改革的纵深发展。为此,酒泉市积极探索建立以成长记录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一步一步地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成长记录除了记载学生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外,重点载入学生成长中的小事件、小故事和小制作、小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分工、角色任务完成情况和主动发言次数;学生每月的质性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网络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这种记录和评价,就是从学生自我成长的路径中给予“过程性激励”,把学生“卷入”到“做科学”的环境氛围中,激发学习内驱动力。这种评价也就是让学生成长过程“个性化”、“具体化”、“形象化”,记录“卷中有人”,评价“人有特点”。要真正解决教师长期以来带着“镣铐”应对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从应试教育的桎梏阴影中走出来,增强教师参与改革的信心和动力,除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工具以外,还必须全方位地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要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评价做进一步探讨。从赢得家长和社会支持的角度,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
作者:张习诚 赵红芳 张兵 黎斌 单位:酒泉市教育局 酒泉中学 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联谊、结对,捐赠等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提高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农村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派员深入农村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接纳农村乡镇幼儿园派员挂职锻炼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示范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参加学习的机会,形式有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做配班教师等,时间可长可短。同时,要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小组” (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本县(市、区)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和实施工作。
2.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每所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应帮扶1-2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3.结对帮扶方式。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导,搭建交流与推广平台。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积极为各结对园所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定期组织区域内专题讲座、优秀活动展示等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帮扶成果与经验,不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多形式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各示范园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地,要在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互助交流、教科研课题实施、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为形式,与结对园所开展交流互助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工作,一般以一学年为一期,两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对结对帮扶小组进行调整。具体的交流帮扶时间,可根据结对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内容的需要,按周、月、学期、学年灵活确定。
5.考核与评价。
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两年)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相关要求
1.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职业能力 发展 探索
1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推进中国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推动力。美国学者Casey Allen(2006)认为,教师应具有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技能、行政技能、职业发展能力、课外参与能力。土耳其学者Kiymet SELVI(2010)认为,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包括九大能力领域:专业能力、课程能力、科研能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情感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根据Short(1985)多种理论并存模式笔者试图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做以下简要概括,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含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拓展能力。
2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
2.1职业倦怠严重,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缺乏动力
根据生态学“限制因子定律”,在教师职业生态体系中,不够理想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限制阻碍教师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社会不客观、公正的舆论评价和认识,学校教改、职称晋升的压力与偏见,生源质量下降引起的课堂教学管理压力,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不公正以及教师个人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差引起的职业倦怠使高职英语教师产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挫伤教师能力发展的积极性,严重困扰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2.2职业能力发展意识淡漠,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缺乏积极性
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应该是主动性、内源性的发展。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教育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高职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教育对象基础差且管理难度大,英语课程在高职课程系列被边沿化,教学过程中专业优势难以发挥,科研能力弱等因素使高职英语教师在职业能力发展中缺乏正能量,产生负面情绪和自卑感,导致职业能力发展意识淡漠,缺乏积极性。
3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探索
3.1依托教学团队,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综合职业能力
高校教学团队即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明确的团队建设目标、催人奋进的团队精神、密切的合作意识、完善的团队成员技能、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保证了高校团队建设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师个人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组织和发展平台。积极参与团队建设,积极承担团队建设责任,积极进行团员之间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实现高职英语教师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3.2提升科研能力,促进英语教师职业科研能力
3.2.1以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改革为科研核心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所在的办学特色,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科研能力坚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理念,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探究改进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核心,注重科研中教学中来,服务于教学的科研思路。
3.2.2以英语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的契合点为高职英语科研重点
高职教育的英语课作为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将职业教育和英语教育有机兼容,如何体现高职英语中的职业特点,如何更好的将专业知识渗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做好基础铺垫,是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的重点。
3.2.3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勤总结,勤交流
高职英语教师要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最新的科研动态,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多思考,做到进课堂,探索思考教学组织,面对学生,思考研究如何启迪教育,接触教材,思考探究教学设计,面对总总困惑和困难,勤思考,勤交流,加强和同事、专家、优秀教师的沟通与协作,积累经验拓展学术思路,积极系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转化成理性认识。
3.2.4以个人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和教学特长为基础,突出个人教学风格
将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提炼、升华、总结,既保证自己科研的独创性和个人特色,也有利于促进横向交流与学习,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欣赏、借鉴自己处于孤立状态中个性化教学风格和方法,丰富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3强化职业修养,适应高职英语教育特点,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个人还需要强化职业修养,坚定崇高的职业教育信仰,坚持教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管理经验和科研能力应对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各方面给予的压力体验,以积极、乐观、自信、从容、健康的精神面貌为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奉献个人价值,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3.4拓展学科知识,促进英语教师职业教学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也需要具备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相关行业、专业知识,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为了适应高职现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通过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企业专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身“双师”素质,促进高职英语教师职业理论和实践、英语和专业的教学能力。
4结语
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人才的重担,科学发展高职教育是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中国职业教育“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和高职英语教师终身教育的实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