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00:2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学年鉴定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台湾地区 职业教育改革 经验 教训
在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被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简称为技职教育,系指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所实施的技能养成及继续进修教育。台湾地区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举世瞩目,而职业教育则成为台湾地区创造经济奇迹的主要支持因素之一。台湾地区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台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
1.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与普通教育二轨并行、相互支援,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上下衔接。这个职业教育体系涵盖三层级五类型学校,包括三年制的高级职业学校(相当于职业高中);二年制、五年制的专科学校;还有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分为大学部(本科)与研究所(硕士、博士),大学部包含二年制、四年制,修业期满且成绩合格均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设有硕士班、博士班,修业期满且成绩合格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另外也涵盖属于技艺教育的国中技艺教育班与高职实用技能班,以及属于社会教育的高职进修学校、专科进修补习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附设进修学院学士班等,构成了一贯而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台湾地区从发展经济角度出发,根据本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欠缺而人口密度较高的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较早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使台湾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开发人力资源。
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台湾地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规范各类职业教育,用法律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修订,逐步完善,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证了职业教育长期健康发展。
台湾地区在1968年实施九年制国民教育后,停办招收小学毕业生的初级职业学校及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五年制高级职业学校,这些学校一律办成招收初中毕业生的高级职业学校,以全力发展高级职业学校教育即职高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决定取消三年制专科学校。进入21世纪,台湾职业院校的档次不断上移,专科学校萎缩,高层次的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数量增加,以此适应就业市场的技术人力需求。
自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地区提倡私人办学后,台湾私立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和发展,形成公立与私立职业教育并存发展的局面。21世纪后,私立职业院校的规模及在校学生数已超过公立院校。
2.建立畅通的升学就业渠道。职业院校的招生制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关系到技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而且深深影响各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实施多元入学制度,21世纪后,由各校自主招生,既有推荐甄选、申请入学、技能优良学生保送入学,还有预修甄试入学,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预修下一学年的学校课程,在继续教育中品学兼优学生经甄试后,预修课程可作为入学资格录取。承认校外学习成就及进修成果入学,职业资格鉴定可作为相应学历入学。实行考试与招生分离制度,委托客观公正的专业性教育机构,以经过较长时间发展的具备科学性、公平性及教育性的入学测验来检测学生水平;招生原则由各校自主掌握,使各校(系科)可以依本校特色制订和确定招生条件。学生只要参加一次测验或在两次测验中择一较优成绩,即可参加各类多元入学渠道的招生,以减轻考生重复应考的负担。同时配以推荐甄选、保送、直升、申请入学等方式,共同构成职业校院多元入学方案。
求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读职业院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让学生人人都能发展个性,保证学生有更好的工作并能使之不断适应新的岗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开展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鉴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力鉴定和加强就业生涯的规划与辅导等措施来提高就业率或升学率(继续到高一级的职业院校深造)。为推动学生参加技能鉴定的积极性,许多职业院校创造条件方便学生参加鉴定,如向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技能鉴定及场地设备评鉴,使本校取得合格技能鉴定场所的认证,让学生能得以在本校就地参加鉴定,这样既可方便学生又可提高学生技能鉴定通过率,也可通过评鉴改进学校设备的质量。为鼓励初中技艺教育班及高职实用技能班学生学习技能,凡参加技能鉴定的学生,学校均补助其学科及术科测验费用。这样大大调动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虽然台湾地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律不包分配,但为了学校的声誉,所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都十分重视。学校围绕学生就业问题,举办职业讲座,开展职业心理测试,提供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进行职业价值观念的宣传等,帮助学生维护就业权益,并且建构由台湾地区主管部门、企业界与学校等就业力辅导整合体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就业力”。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渗透到各县市社区大学、台湾地区主管职训部门、职训中心及就业辅导中心中;在企业界方面,通过企训方案或员工的自我提高学习而增进就业率,同时扩大企业训练联络网,作为就业提升联络网,整合产、官、学各界的资源。在学校方面,通过职业课程、第二专长课程、工作经验课程、建教合作学习课程、虚拟企业实习方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就业力,同时各校还将“就业力”训练融人一般科目、专业科目及实习科目等正式课程和课外活动、社团服务、学校竞赛、技能检定等潜在课程之中,并把就业能力的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中,鼓励学生去争取成功,寻求机会,建立职业准备方面的信心。由于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与落实,加上就业生涯的规划与辅导,职业校院学生的就业机会大幅度提升,故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很高。
3.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师资才会有一流的教育。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已迈人多元化发展阶段,除师范院校外,还有一般大学和技术学院设技术教育学专业培养教师。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现以2001学年、2002学年、2003学年台湾地区各级职业院校师资的各档学位所占比例为例来说明以上观点。
职业学校中,公立学校的师资主要毕业于台湾三所师范大学及大学教育系,私立学校的师资主要来自一般大学及师范大学,另有部分教师来自产业界。2001学年,职业学校专任教师 (不包括高中附设职业预科教师,以下同)有17,397人,有学士学位者占76.8%,具有硕士学位者占13.88%,在教师资格方面,登记合格者高达93.75%①;2002学年,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 16,211人,有学士学位者占72.73%,硕士学位者占19.35%,在教师资格方面,登记合格者高达95.22%%2003学年,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15,771人,有学士学位者占72.22%,有硕士学位者占20.57%,在教师资格方面,登记合格者高达95.21%③。
专科学校中,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所,师资职称结构分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四级,2001学年,专科学校专任教师(不包括技术学院及科技工作者大学附设专科部,以下同)共有2,694人,学士学位者占14.92%,硕士学位者占 70.68%,博士学位者占11.02%④;2002学年,专科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889人,学士学位者占12.12%,硕士学位者占74,43%,博士学位者占11.70%⑤;2003学年,专科学校专任教师共1,770人,学士学位者占11.02%,硕士学位者占74.01%,具有博士学位者占13.39%⑥。
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中,师资以毕业于国内外大学研究所的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者为主。这一层次学校的师资职称结构与专科学校相同,分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四级,2001学年,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共有专任教师18,506人,学士学位者占13.36%,硕士学位者占56.11%,博士学位者占27.72%0;2002学年,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共有专任教师7,874人,学士学位者占6.77%,硕士学位者占59.89%,博土学位占者32.32%⑧;2003学年,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共有专任教师19,431人,学土学位者占9.04%,硕士学位者占55.21%,博士学位者占34.17%⑨。
在教师评价方面,台湾地区建立了合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师资评价标准,规定职业院校教师必须与产业界交流,加强教师进修活动,将教学及服务成果作同等地位评价。实施教师评鉴和奖励制度,以教师教学评鉴作为升职称评聘任等级标准,有关指标作为教师晋升等的参考依据,并促进教师教学薪资合理化。以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校院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其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实践。教学评鉴是指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实施与教学结果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判断,包括对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学科专门知识与能力、服务热忱、人际互动、特殊表现等。评鉴小组长由校长担任召集人,成员包括教师代表及家长代表,评鉴方式包括自我评鉴和校内评鉴,必要时请教育主管部门复评,实施评鉴时可采用档案评鉴、观察教学行为、访谈教师同事及家长意见等多种方式,对结果综合考虑。教师专业评鉴成绩优良者,予以适当奖励。评鉴成绩不良者要求一个月内提出改进计划,若改进无效者,结果得递送教师评审委员会,作为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参考依据。
二、台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教训
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也有不足之处,台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下是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一些教训,是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引以为戒的。
1.职业教育地位不高。由于传统士大夫观念作祟,台湾地区普遍存在文凭至上的观念。华人社会一向有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认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书指的是圣贤书、是理论、学术,而不是职业技艺。台湾地区职教体系的学生被称为“多数的弱势”,虽然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人数众多,但也是劣势群体。社会上的一些人往往给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学生一些不是很客观的评价,认为选择高中或一般大学才是第一选择,才是一流学生,如选择职业院校则被认为是二流学生。其实,依据学生参加几门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就将学生分别为一等二等或一流二流实在浅薄,何况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与毕业后的成就并没有成正相关。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常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合理待遇,再加上职业资格证书未能完全落实,以至于职业教育被一般人视为次等教育和第二选择。
为改变这种状况,台湾地区的有识之士主张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宣传,让社会大众及青少年学生真正了解职业教育的精神和功能,能使全社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识之士建议的具体措施有:定期举办职业院校博览会;邀请国内名人现身说法;建立职业教育资讯传播网;编写职业院校就读指南及专业简介;改变职业教育是终结教育的错误观念,拓宽在职进修渠道;利用职业院校现有师资设备,结合地区环境资源,提升社区教育功能,加强办理进修推广继续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与设备的投资,使之朝向精致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落实职业资格证书等。
2,过分强调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应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但台湾地区以前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近几年,有识之士呼吁加强通识教育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识教育源于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是建立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并使人与其所处的客体世界达到互为主体性的教育。从个人角度来说,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从集体角度来说,是培养学生的共识及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政治素养以及理性、道德、价值观念、自由意志等,帮助个人充分发展潜能,培养一个健全的人。通识教育既重视知识的广博性、统整性,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又重视培养良好的技能,包括表达、沟通、综合、分析、了解与批判等能力;还要陶冶情操,包括追求自我实现、尊重他人价值、热心社会问题、珍视民族文化、善于尽公民义务以及关怀人类前途。有识之士提出,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生涯规划能力,透过课程的修订,除应致力于专业课程之统整及增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外,也应透过各种正式课程及潜在课程,以全人格教育,培育全人格学生;以人文精神,塑造和谐的社会,使学生成为同时兼具科技与人文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1.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除了应重视学生的能力本位教学之外,更需要配合产业界的需求,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技术人员。在台湾地区,由于受文凭主义的影响,学生升学就业前忙于应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少职业院校及学生重视应考,较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薄弱之处。职业教育不论那一个层次,追根究底,就是教人如何结网捕鱼的教育,教人如何谋生的教育。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会创新,更要能在学习中创造知识,产生真正的力量。这种知识创新能力将主宰一个团队,甚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
台湾地区有识之士指出,职业教育必须要教导学生学会创造和应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产业的生产力和台湾地区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此,他们提出以下建议:制定政策奖励教师把创造思考活动融入教学中,采用创造性教学策略,如以问题为导向、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和目标导向等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供教育界同仁参考,使创造思考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对各职业院校成立的与专题创作竞赛有关的社团进行费用补助;举办专题制作创意、思考等研习活动;办理职业院校教师专题制作指导研习活动;鼓励学生与产业合作制作专题以提升制作水平;鼓励跨校性合作专题竞赛,普及专题制作活动;举办学生创造思考国际比赛活动;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造思考学习活动,要求能在学习中创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考能力。创新使产业命脉得以永续生存,只有创新才能营造进步的原动力,提升竞争的能力。目前,台湾地区的产业仍然是以代工制造为主,在需要国际大厂的授权及分工制造的处境下,若无法凭借创新赢得区域或全球优势,恐怕台湾地区要建设科技岛的美梦将难实现。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必须融入创造思考的理念与方法,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创新的观念与技能,如此才能迎头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说,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非常成功的,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并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还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其发展与改革的有关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注释]
①④⑦候世光,黄和进.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2年教育年报,2003(11):135, 140-142
②⑤⑧侯世光,黄进和.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3年教育年报,2004(11): 157—160.
③⑥⑨侯世光,黄进和.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4年教育年报,2005(9): 191—194.
[参考文献]
[1]马早明.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苏北,殷惠光.台湾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大陆职业教育的启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黄志坚.台湾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22).
[4]李春红.台湾技职院校促进就业的利器[J].教育与职业:2005(1):76.
[5]侯世光,黄和进.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2年教育年报,2003(11).
[6]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编.第四次教育年鉴[M].台北:正中书局,1996.
[7]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编.技职教育文件[EB/OL].http://www.tve.edu.twldata/技职教育文件0718/2技职教育文件—目次.btm,2006-03—12.
[8]周春美,沈健华.提升商业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力有效策略之探讨[J].商业职业教育,2002(8).
[9]曾淑惠.高职实施教师教学评鉴的条件分析[J].技职教育论坛:提升高职学校竞争力专辑,2004(12).
[10]侯世光,黄进和.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3年教育年报,2004(11).
[11]侯世光,黄进和.技术及职业教育[J].2004年教育年报,2005(9).
[12]张文雄,何信助,廖年淼.跨世纪台湾技职教育之挑战与因应[J].技术及职业教育,2000(2).
[13]张天津.技职院校学生如何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冲击[J].技术及职业教育,2004(6).
一、教学质量控制
1.教学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意义
教学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校教师应该有教师职业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用饱满的热情给学生讲解每一个知识,用细心的态度解答每一个问题,使学生在心里消除师生间的恐惧和隔膜,拉近彼此的距离,真正做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好、掌握好。只有如此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为学校培养更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育更优秀的人才。
2.教学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
一个学生的能力体现,并不完全依赖于这名学生的个人天赋,更多的还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优秀的学生,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满足更高学府或用人单位的需求,才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价值。所以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才能通过监督、督导教学的方式控制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2)与时俱进
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时刻坚持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原则,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
(3)整体构建
结合宏观的教育目标与微观的教学方式,从教学计划制定到教学方式的实施、调整,最后的教育效果总结、改进,全程整体地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4)用事实说话
教学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技术性和严谨性原则。要做到对质量控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并妥善解决,根据事实研究分析,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控制督导。
(5)发挥积极性
学校要制定有效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严格要求自己去实现学校的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积极地发挥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6)民主原则
精益求精是教师的想法,也是学生的目标。这就需要发扬民主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结合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综合考量,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整体最大化提高。
二、教学管理
1.教学思想管理
教学思想管理体现出的是学校领导对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学校领导要针对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管理活动,从思想上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正确的教学计划。
2.教学组织管理
教学组织管理要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序地进行。教学组织管理主要通过对各个学科进行研究以后对相同学科进行统一的教学备课和研讨,而教师在这种统一的小组讨论中安排课程计划。
3.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在注重效率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决定了管理者在教学工作方面所做的一切决策是否正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目的,而教学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员的质量管理。
(1)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使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规定学校对学生实行全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位发展。比如在智育中,不仅要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应用质量,还要在智力和能力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具体来说,目前新课标对学科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而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在教学阶段完成教学质量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接受教学质量的能力。
(2)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检验过程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考试之前。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注重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而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仅仅注重教学成果而不注重教学过程质量。想要保证不同年级的教学质量管理,就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教学特点,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地把握和管理,并且让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和完善。
(3)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而教学工作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两个方面。只有学校领导在与时俱进的课程管理引导下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而教师只有在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之下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质量控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学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要点
(1)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对于落实学校教学规范、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具有系统的督导作用。学校可针对教学质量控制设立督导室,不定时抽检教师的授课状态,对状态不佳的教师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各班应任命一名学生信息员,学校应任命教学监督员,由信息员负责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教师的讲课状态汇报给监督员,对教学过程做到质量控制。
(2)分配教学质量控制监督工作
控制教学质量的督导室,应直接对校长负责,对教学质量方面的督导内容应由督导室全权负责,不应过分分解,造成职责不明。同时,学校应任命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诚恳的优秀教师担任直接督导工作,可以通过发放薪金等方式,督促担任督导职责的教师公正认真地监督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从而加强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把握。
2.严守教学质量控制的制度
(1)制定各项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学校在各学期授课前,应由负责教学的校长牵头会和教务处、教学部、监督督导机构,对该学期各学年的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环节制定较为系统、完整、详实以及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制度和标准。
但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各个学校应该对该校教师备课计划进行全面管理。教学质量考核与奖惩、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奖惩;听课、日常教学秩序检查、教学质量综合检查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整改是对教师具体学科教学安排、计划和学习的制度管理;将所有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化,并且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具体教学环节和实践部分,让教师有计划、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管理。根据各校所处不同情况与不同教学目标,结合以上制度要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约束制度。这样不仅便于教师对教学的执行和操作,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对教学管理的质量控制起到了监督和保障的作用。制定的教学质量考核以及奖惩办法等相关文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实行三全监控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的本质,为了提高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落实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切实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听课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重要保证。
学校应该开展校日常监控、督导机构专职监控以及实行师生自我约束的“全员”质量控制。对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实行“三结合、两对照、一条线”的监控模式。“三结合”是指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查互查与领导检查相结合、抽象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两对照”是指用《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和学校的实际管理现状相对照,用同级同类学校管理水平与本校管理水平相对照。“一条线”是指“定标-达标-检查-反馈-调控”一条线。
(3)实施四维评价
在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校也应该开展由各领导、教学督导、师生组成的以及行业专家四个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革新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多样化全面化的评价制度。
3.对教师教学因素的控制
教师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因为教师是直接和学生接触,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媒介。身为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不能把私人感情带到教学工作中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学校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中要特别重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控制和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控制。因此,学校领导需要按照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质量控制督导室的汇报,针对性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打造出一支有优秀师德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原因。
4.对教学管理机制因素的控制
教学质量的控制需要一个有效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来约束运行。教师对待学生的评价仅在于成绩的好坏,而不在于学生学习的努力过程,教学工作过程被程序化和机械化,这些情况的发生与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完全背离,同时也与文化发展方向相矛盾。所以,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一定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不断跟进,才能保证给学生提供一个到处充满书香气息和学习乐趣的学习环境。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为学校创造一种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开放式教学氛围。只有这样的教学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地约束教学质量控制制度,并释放出无穷的教学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取得的效果
1.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思考,构建师生共同学习的和谐氛围。这样,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自由想象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讨论研究知识,学生也会积极地配合教学活动,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到知识,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控制,学校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2.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并严格地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完成自己的义务,并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进行自我激励,通过对自身的调控,进一步强化积极行为,排除消极因素,使得自我行动更具实效。
3.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合理的质量控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成主动思考学习,而且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做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良好开展与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规定学校要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学校管理更应该注重质量控制,按照国家的规定,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控。以“一切为了教育”为出发点,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合理地分配和考核,严把教师教学质量关、严抓教学管理的问题和缺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长海.浅谈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08(20).
[2] 夏前正.浅谈质量控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12(12).
[3] 章涛.浅谈如何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大舞台,2011(10).
[4] 左家哺,张翔.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基本问题的新认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5] 刘滅,张宪霁,刘喜斌.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新校园,2010(12).
[6] 张良成.浅谈学校教学质量创新型管理.新校园,2012(2).
[7] 陇静华.在素质教学中,向课堂要质量.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8] 何安兵.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咨询,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