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母语教育论文

母语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15 09:4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语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母语教育论文

第1篇

香港大学岑绍基博士的《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是一部创新意识较强、体现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汉语写作教改专著。在实验研究的数据统计中,他提出了一个汉语写作教学中谁都无法回避、但又没有认真系统地展开研究的课题: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批改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这还仅仅是表层的话题,更深的题旨是:怎样在汉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自主学习、教会学生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岑绍基博士的这项研究有坚实的学理基础,他不但引证了大量的中外同类研究资料,而且还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项目研究中。他坚持了十几年的调查研究,还亲自在三个中四实验班开展教改实验,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中归纳总结理论,这个课题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有水平的教育论著就是这种做法。真正符合教学规律、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教改成果也是这种做法。可以在中国内地推广这项成果,特别是结合信息化校园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基于网络的大学系列写作教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的立体化教材的编写中,可以考虑用这个理论和方法作为课程网站建设的一个功能来开发。

《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较为全面地探究了目前存在的四种作文批改法:教师精批细改法;教师符号批改法;学生量表自改法;学生量表互改法。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和试验观察,岑绍基博士发现了每一种批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不可避免的弊端。

如果采用教师精批细改法,那么教师的权威的引导作用可以实现,学生如果重视了教师的批改、领会消化了教师的批改,学生获得的效益将不可低估。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这种批改法里会得到充分的实现,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会在这种有生命的书面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这种作文批改法也有致命的不足,譬如,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常常指出的是学生的负面的问题和错误的地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能会被抑制;同时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很大,一般的教师会有沉重的工作压力和教学负担。

教师符号批改法相对于教师精批细改法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上有很大的进步。它启发和培养了学生那种“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教师投入的工作量只是精批细改法的一半。但是这种方法仍未能培养出学生对文章好坏的判断能力,在教师的“符号”指挥下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量表自改法从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来说是最好的一种。它引导和鼓励学生按一定的文章写作模型重组、重写自己的文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孕育学生的写作快乐感将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是否具备了自改作文的知识和能力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关注的地方,而且学

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大量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学生量表互改法是指“学生完成初稿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评改量表互改同学的作文,然后相互提出回馈,学生根据回馈,加上个人的判断,重写他们的作文”(见岑绍基博士《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27页)。根据岑绍基的研究报告:在四种作文批改法中,学生量表互改法在中小学课堂上可发挥出优良的教学效果,它可以提高学生在作文评改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读者意识,可以培养评判文章的能力。这种教学法要注意的是:设法组织好教学活动,设法提高学生评改他人作文的能力,设法设计好评判作文的模型和量表。这种教学法在国内国外均有理论根据,并有不同国别的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做过有成效的探索。它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规律。

学生量表作文互改法首先可以在高等院校的写作系列课程里推广。高等院校的写作系列课程现在分科较细,分别有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财经写作、科技写作、军事写作、影视写作等,每一个分支均有界线分明、形态成熟的不同文体。可以根据这些已呈成熟形态的文体理论构建不同的文体模型和文体量表。高校的学生在学完高中的新课标语文后,对文章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修改能力应该比高中生要强,这为他们进行大学量表作文互改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信息化的大学校园里,各种教学网站、教学设备相对比较齐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基于网络的作文互改将是一个非常有创意、非常有新颖感的教学方式。“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里的9本教材准备开始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可以通过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合作开发的方式,在写作学系列课程网站上实施“大学生量表作文互改”的教改实验。

学生量表作文互改法更可以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广。作文批改在国内中小学现在还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实施语文新课标后大家的注意力基本上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换代上,作文批改长期被认为是语文教育中一块难啃的鸡肋。如果引进岑绍基博士的这种学生量表互改法可能会受到广大语文教师和写作教师的欢迎。这项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并无冲突,而且它的精神实质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新理念。计划在三类学校实施这项教革计划:一是通过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硕士做硕士论文的方式开展实验研究;二是通过“青少年写作培训学校”来切实推广、使用这套写作教学法,让他们做一个属于创新写作的教学研究项目,在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写作课中进行试验,在《双快作文教程》的基础上构制作文互改量表,实验结果写出报告后提交港大教育学院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三是在一些民办学校、实验小学具体实施教改项目,可以结合这些小学的其他教改项目一并推广,在推广中鼓励该校项目主持人写出教研论文和教研著作。

二、构建文学文本分析量表和实施“作文量表互改”的具体步骤

在高等院校《写作学》的课程教学网站上已收集了目前大家公认的、理论总结比较成熟、大学生们又用得较为频繁的各类文体。主编们就此挑选了数量较多的文体案例进行精当的分析,但每一个人的分

析角度可能不一样。这里可以统一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和分析思路来展开研究和归纳。岑绍基博士20来年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和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如:《语言功能与中文教学》、《学校实用文阐释》、《中国内地实用文阐释》等)。他的研究成果表明: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文章文本是一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有益尝试。“系统功能语言学”讲究不脱离语境、语域来分析语篇、语词,而且还从系列功能的角度来分析文本与作者、与社会的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又采用特定的框架、甚至运用一定的图表来归纳表达,这比起用文艺学、文化学等较虚化的文本分析法来,显得更有科学意味和人文色彩。

我们准备先从《文学写作教程》的课程网站建设开始启动项目的研究与推广。《文学写作教程》里撮举了11种文学体裁(诗、散文、小说、杂文、科普小品、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影视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戏剧文学),阐释了它们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方法。每一种体裁都精选了相当数量的案例及分析。准备在每个体裁中再遴选三个左右的文本,按照《松鼠》、《恐怖的巴黎》等的分析样式(见《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写出每个案例的分析图表,然后再说明每个案例的文体特点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归纳出的文体评改量表。

每一种体裁的“评改量表”实际上是构建了这个文学体裁的写作模型(或曰评改模型),这是在大学写作教学中推广“学生作文量表互改”的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岑绍基博士在香港中小学里实验和推广的“学生作文量表互改”课题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作文量表”和实用文分析模型是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研究的项目,他在自己的文科教育硕士论文(1994)里对这个课题做了系统、扎实的学理总结,同时也开展了具体的教改试验,产生了一系列诸如《港沪学生作文交流互改研究》等有影响的成果。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倡导“成功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论”的背景下,这种以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主旨的“学生作文量表互改”写作教学法显示出了它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学生作文量表互改”推广到大学写作教学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说,应该比较适宜。大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相对中学生而言应该更强、更全面。而大学写作教师处理大学生的写作习作的时间相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会更少。这就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大学写作教学中要更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充分调动和使用大学评改作文的人力资源。再从写作学课程网站的建设来说,写作学科网站不能只像资源库那样仅罗列一些写作学的知识,写作教师在网站上面对的学生也将大大超过传统的课室,因而写作课程网站一定要设计这样的功能──不但师生之间有交流平台,而且生生之间也要有交流平台,因此大学生通过网站的交流平台和作文互改的功能,推广这个“学生写作量表互改”项目就有了基础性保证。

可以在《文学写作教程》等教材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性学习”的章节里,设计“学生写作量表互改”项目。“量表互改”与“练习自测”、与“创新写作”刚好是互相对应、互相补充的研究性学习板块。这就要求网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量表模型”设计好“生生之间”的跟帖功能和互动功能,设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醉翁亭记》,译者主体性,翻译批评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典散文名篇之一。中国古典散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散文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字本身所蕴含的美上。《醉翁亭记》的英译本很多,本文主要对比分析最具代表性的两译本:即杨宪益夫妇和英国著名汉学家Giles 的英译本。

一、从原语文本类型及语言层面

从原语文本类型及语言层面看,二篇译文风格迥异、但各有所长。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注重“忠实于原文文本”的原则,语言贴切译者主体性,表词达意方面也是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这样高质量、高水准的译文,千百年来古往今来译者大都望而却步。相比之下,英国汉学家Giles的译文则更注重于传达原文的“雅致”,给人以美的享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他译文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语言文体上,采用逐层脱卸的方法,把所描述的对象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渐进地点出描述的中心对象;在语言风格上运用古典词汇和现代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在韵律中大量使用习语,使得译文有着音乐和诗一般的韵味。例如,二篇译文对亭子周围四季更替不同景致的描绘。

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者主体性,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杨译文:Then in the course of the four seasons,You find wild flowers burgeoning and blooming with asecret fragrance,the stately trees put on their mantle ofleaves and give a goodly shade,until wind and frost touchall with austerity,the water sinks low and the rocks at thebottom of the stream emerge.

Giles 译文:The wild flowers that exhale their perfume from thedarkness of some shady dell; the luxuriant foliage of the dense forest ofbeautiful trees; the clear frosty wind; and the naked boulders of the lesseningtorrent;—these are the indications of spring,summer,autumn,and winter.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见,杨的译文于属于原文的忠实再现;而Giles 的译文在语言的文体、风格和韵律方面见长,用语地道译者主体性,形象生动巧妙,活灵活现了原文的美感。但他的译文相比于前者,有误译之处。如:

原文: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杨译文:In the distance,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a rugged beauty,is Mt. Langya.

Giles译文:…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confines of Shantung.(琅琊山在滁州而非山东)

译文中还出现多处漏译误译现象,如“水声潺潺”(gurgling)没有译出涓涓流水之声;“酿泉”译作“Wine-Fountain”不如“Brewer's Spring(杨宪益)”、恰当,因为酿泉非泉名(泉名实为让泉),而是酿酒之泉;“云归而岩穴暝”一句“岩穴”漏译;“非丝非竹”误译为“there is no thought of toil or trouble(忘却辛劳和烦恼)”;“颓然乎其间者”翻译成“bald at the top of his head(秃顶)”等等。

二、从非语言层面剖析原因

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指出:翻译最初开始于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不同的译者对源语的阐释过程一定是不同的。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码就从主观上影响了翻译批评。因此译者诠释这个主观因素影响了不同译本的产出。汉学家翟理斯虽然拥有文学天赋,能写非常流畅的英文,但他缺乏哲学家的洞察力。他能够翻译中国的句文,却不能理解和阐释中国思想。对中国文化底蕴的缺乏和文化缺失使他在理解原文上出现了以上等处失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译者主体性,在肯定他的音、形、义以及表达方面长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译文的不足。因为对古汉语散文的理解,需要译者具有古汉语能力、文化解读能力、同质文化生活经历和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典籍英译的主体应该是汉语译者,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所译完的作品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润色和加工。

三、总结

翻译批评有无规律、模式可循。通过以上二篇译文的对比分析,正如赖斯指出:翻译批评既具有潜力又有其局限性。即既要看到语言层面(如语义、词汇、语法和语体)又要看到非语言层面(如语境、主题、时间、地点、源语环境的读者群、源语作者和感知因素 );译本既受到译者的主观因素(如译者诠释、译者个性),又受到非主观因素(如翻译目的、读者群)的制约。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层面和各项因素,才能提出一个更为客观、合理的翻译批评标准模式。

[参考文献]

[1]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

[2]贾秋彦.醉心于翻译美文-Herbert A. Giles 的译作《醉翁亭记》赏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宋聚梅.诗情画意秀丽多姿-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J].西江教育论丛,2003,1.

[4]喻海燕.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翟译《醉翁亭记》简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校园中英公示语不规范翻译

一、引言

公示语又称标示语、标识语、标记语、揭示语或警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应用文体。随着国内与国际校园交流的增多,在校园内设立双语标示牌,既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师生提供了方便,又为本校以非英语为母语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二、禁止性公示语的翻译

几乎在每个大学校园里,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中式英语的公示语标牌。在某高校的教职工专用电梯旁:“教职工专用,学生上课请走楼梯。”被译成了:“Only for the teachers and workers, students please walk the stairs.”,学校门口的“出租车禁止入内”被译成“No Taxi”,这类禁止性公示语的翻译轻则令人看不懂,重则引起误会。例如以上两则公示语的翻译,前者显得过于唆,后者会让人误认为这里没有出租车。根据英语里约定俗成的说法及考虑这类公示语的特点,可以将上述两例译成“Staff Only”和“No Entry/Admittance for Taxi”就可以了。类似的例子还有“Non-smokers Only”(仅供非吸烟者)、“Private Function Only”等。

三、指示性公示语的翻译

在校园里可以见到的指示性公示语最多的莫过于校园各部门名称的翻译。对于没有相对应英文名称的指示性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并不规范统一,往往五花八门,错误百出。例如职业院校的教学楼里,每层楼给教师配备的休息室都叫“Teacher’s Restroom”,而在“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里面,“restroom”只有一个词条释义:“a room with toilets that is in a public place,for example in a restaurant.”“商务英语教研室”译成了“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Unit”,这样按照中国思维方式进行推断,认为“休息室”想必就叫做“Restroom”了,教研室就译成了“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Unit”,其中“Unit”显得不恰当,而且整句话在公示牌上显得很唆,因此造就了这样一例尴尬的翻译。而面对每天进进出出的老师和同学,尤其对于还在教学楼里上课和学习的同学,这样的英语标牌影响很不好,学生看到学校悬挂的英文标牌,会认为那就是权威的版本,使用英语的规范,将来进入社会,在实际应用当中极有可能出错闹笑话;就做学问而言,对待身边任何细小的环节,都应进入严谨的治学态度,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学校有关部门及早予以重视和纠正。在此建议将“教师休息室”对应的英文标识改成“Teachers’Lounge”,将“商务英语教研室”译成“Business English Section”就可以了。

四、限制性公示语的翻译

在学校的各个公共场所,有很多提醒同学们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说教性中英标示语。例如在教室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中英标示语:“请留下你刻苦学习的身影,带走你的垃圾。”大多被译成:“Please leave your image of studying hard and take away your rubbish.”校园草坪上的标识牌上写着:“我们正在休息,请不要打扰我们。”大多被译成:“We Are Sleeping Now.Please Do not Disturb Us!”这些公示语的翻译不仅显得过分“矫情”,而且显得很唆,我认为直接将这类说教性的公示语译成简短的祈使句更符合公示语的语用特点。以上两例删除了妨碍公示语语用特点的信息后可以译成“Don’t Litter.”和“Keep Off the Grass.”没有必要长篇大论。

五、号召性公示语的翻译

在大学校园里可以时常见到一些鼓励学生的号召性公示语。这类公示语的翻译一般以句子居多,语境与意境相对较强,语法较为复杂,因此这类公示语的错误翻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照本宣科,将汉语直译出来,这种中国式的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将汉语句子逐字死译,没有考虑语境,结果翻译出来的句子文理不通,不合逻辑。例如在食堂的洗涤池旁提醒学生节约用水的标语“请爱护我们的地球,节约用水”被译成:“Please Love Our Earth,Economize Water.”这里的“节约用水”并非让学生少用水,而是提醒学生不要浪费水,因此译成“Don’t Waste Water”更为恰当。第二是语法错误。例如针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新生的宣传语“热烈祝贺××年度校级英语演讲比赛成功举行”被译成“Congratulate Warmly ××Campus English Speech Contest Hold Successfully”,可以看出这句译文基本上是字字对译,照搬原句汉语结构,导致译文出现严重语法错误。根据语法结构和公示语翻译的要求可以将其译成“Warm Congratulations On 2011’s Campus English Speech Contest”。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大学校园公示语翻译应当秉着严谨的原则规范公示语的翻译,而不应该出现语法或拼写等方面的低级错误。因为公示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问题,还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对外形象。对此,学校应该在树立公示语时做到准确、规范、统一,还要了解英语的习惯表达,在翻译时不可以生搬照套。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公示语才能更好地显示出大学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展示大学校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牛新生.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以宁波城市公示语为例.中国翻译,2007,VOL28,(2):63-67,5.

[2]李丹,夏娟.校园公示语翻译的信息等价性和传递性.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3]缪萍.杨雪校园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杭州高校为案例.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3).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思想;贯彻执行

G633.3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教学不仅仅是要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还要调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教学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与民族思想、爱国情怀息息相关,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充分,教学还是看重分数和成绩,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素质教育理念加以分析,并深入挖掘语文的内在精神,贯彻和落实好素质教育新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它的教学在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坚持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的传播,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学课程,对整个语言文化的传承都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灵魂高度,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阅读和学习中体会中国文化,借助学习语文来探索世界,展望未来;其次,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会学生用“心”去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更好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找准应当扮演的角色,健全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后,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有助于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唤醒他们沉睡的灵魂,提高国家荣誉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理想,并全面提高自我。

二、初中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有效对策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

初中语文课本的编写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多名专家集体研究和分析的结果,教材中蕴含着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对启迪学生的思想,做好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渗透文章中的文化思想。例如,教师在教学《,你在哪里》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对这个人物进行解读,讲述他的故事和事迹,并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文章的意义所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素质教学理念。

(二)适当的加入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与思想教学相辅相成,初中语文讲解在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传递正确的思想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如在讲解文章《捕蛇者说》的时候,就可以将道德修养内涵渗透给学生,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一些道理,不要强加给学生各种想法,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然后在告诉学生新的思想内容,学生会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

(三)思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口头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感受和倾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在生活中也同样强调语文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语文教材中的深层次内涵,理解语文学习的真实情感。比如在讲《黄河颂》这课的时候,如果一味的用理论灌输祖国的伟大和发展历史,就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引发他们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让学生主动谈谈自己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就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并在讲述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而会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并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产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只有坚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才使德育教学和素质教育落在了实处。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学的必修课,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要掌握语文的深层次意义,就必须转变原来单一教学的模式,做好教学创新,将素质教育理念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对此,初中语文教学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学内容,加入思想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贯彻好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春辉.浅谈思想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03:34.

[2]白亚亚.素质教育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71-72.

第5篇

人们一般以学习者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出发点,研究学习动机的不同。英语不再只是英美国家的母语,而是社会生存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的语言。从生存角度看,英语学习具有时代特征性。使用英语的人数甚多,应用的范围广。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英语学习的个人动机虽不同,却都与生存紧密相关。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习英语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 生存论 ;学习动机; 英语强势

Abstract

Generally people study English learners’ inpidual motiv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 It is no longer British or American’s mother language, but the product of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becomes a global language. Viewing from survival perspective, English learning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 working language, a kind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 large area of appliance and a tool of survival. Although inpidual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to learn English, their motiv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urvival. In order to survive better, learning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Key words survival theory ;learning motivation ; English strong performance

引言

人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生存进行的。教育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在我国人们重视教育,特别是关注英语的学习,绝大部分的个人、家庭、学校都把英语学习看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随之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英语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国际影响力,它不再单单属于英国或美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对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也日趋重要。英语的强势在国际传播表现在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英语的应用范围及其在研究领域中的交流。这一方面是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是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我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大家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尽相同,不管你喜不喜欢英语,你也在学习它,因为你需要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你的生存驱动着你。

一、对生存论的认识

(一)、人的生存论

人的生存首先是生命的存活。就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1](p118)“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他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命存在状态,就必须进入与自然、他人、社会的交往活动,从而使个人取得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类的整体规定性。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存与整体的生存本是人生存的两个维度,同时意识到这两个维度都体现着人对自身生存的高度自觉。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合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整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在现实中,他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对这种存在的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属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p23)个人的生存是个人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过程是历史现实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人生来富贵贫穷不等,不能自定父母,不能自选时空,不能自择片段。生存是必经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惧怕任何磨砺、挫折的过程,是生命强悍韧性的表现。人总是向往好的生存状态,学会生存,学会更好的生存。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存的对立物是死亡,是它成就了生存的永恒。人类代代相传是生存与消亡的统一。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年老生命在消亡,新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止步,生命一直在消亡,一直在延续。人出生先是依靠父母亲人而生存,长大让自己生存、更好的生存,也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二)、教育的生存论

教育的用途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讲,她主要有两类用途,即占有和生存,相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长人占有的教育,另一类是引导人生存的教育。[3](p6)占有的教育把教育视为获得功利的工具,倾向于物质利益。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结合生成新的东西,没有同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引导人生存的教育则不同,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本真的生命存在,把个体对周遭世界、对自身的生命感受和体验纳入到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教育为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命的完整和完善而存在。[4](p33)

人是活动的、发展的、自主的个体。教育要转向,转向生存的教育势在必行。生存的教育视教育为丰富生命内涵,完善人的发展的过程。它启发人关切生命,担起生存的责任,赋予生命深刻的意义。以生存为使命的教育把人引向自由自在的,摆脱欲望束缚,征服物质占有的状态。“人的生存是自我生成,自我绽放,因而也可以说生存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所谓学会生存是指人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的否定和超越他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5](p8)教育引导人学会生存。儿童的最终学习是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存。通过教育儿童是培养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过程。接受挑战,担起生存的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做不折不扣的自己。

引导人生存的教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服务于人。个人的生存是国家社会存在的前提,国家社会的生存促进个人更好的生存。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二、英语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的,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活动方式行事。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动机是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三是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维持时间。[6](p196)动机的三个功能表现是复杂的。动机不同活动表现可能相同;活动表现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同样是学习英语,动机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有的是为了能毕业。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认识

无论学什么,学习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Jakobovits曾根据一些语言学家在美国大中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指出,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 %。上述比例未必十分准确,但大体说明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7](p121)

外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究竟如何定义呢?芮利红曾提到: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教授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根据Gardner的理论,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溶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溶合性动机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起,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最后达到参与或完全溶入到目的语社团中去的目的。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和文献资料而学习某种外语,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升学或工作需要,属于工具型学习者。[8](p22)

学习外语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学会和外国本土人一样使用英语,所幸的是,也很少人需要像外国本土人一样学习英语的每一种技能。[9](p7-12)因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希望拿学分,希望自己考试名列前茅,希望将来找到好工作;拿文凭,拿证书,为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靠博士;因为英语老师喜欢自己,因为父母要求自己必须学,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有市场;深一层的动机是对英语感兴趣,视英语为一种挑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学习英语是一种潮流,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学英语。从学校的科目设置看,英语摆在极重要的位置。需要英语家教的学习者远比需要语文家教的多,待遇方面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

近年,我国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各类英语学习机构不断出现,推陈出新。假期少儿英语班,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培训班,初、高中英语辅导班、提高班,职称英语强化班,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班,考研、考博英语冲刺班,托福、雅思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英语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时代重要性,以生存问题驱动学习。

生存驱动英语学习,另一方面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学习英语,吸取英语民族的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咀嚼英文诗歌,体验异土风俗民情。细品洋乐器的独特格调,共享奇妙旋律。生活因英语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

三、英语学习与生存

(一)、英语的时代重要性

英语列为联合国及其机构规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但它的使用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远非其他四种语言所能及,从商业广告、娱乐、通讯、运输到科学家国际讨论会,国家首脑会谈,英语的足迹随处可见。英语对全社会的魅力并非人们在追求时尚而实在是实用所致。人们使用英语,可便于国际交际,以促进商业贸易、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特别对年轻人而言,凭借良好的英语技能,寻得一份好职位,却是贴近与个人的利益所在。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无论是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作为第二语言的人们,还是用作为外语的人们,尽管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话语中夹杂着各自的文化习惯,然而,却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英语已成为这个星球的语言,第一全球性的语言。[10](43)

(二)、英语的国际地位

1、国际传播中英语的程度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

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十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般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11](p26)

2、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12](p26)

3、英语在强势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很明显。

据科学引用指数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发表的925000科学论文,其中75%用英文撰写,而且这些论文只有一半是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我国情况也不例外,从媒体发展来看,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1个英语电视频道,1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9大英文网站,10家英语杂志,上述的统计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13](p26)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英语学习人数庞大。全国约有3亿人口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我国的中学教育规定英语是必修科目,从2001年起还要求条件好的城市从3年级起普遍开设英语课。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博士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新篇章,也是英语强势的表现。

4、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对英语国际化的作用

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无人可与之相比,世界各国向美国的发展看齐,了解美国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技术,引进他们的机器设备,进口他们的产品,只能通过语言的掌握才能实现。英国和美国主张自由贸易,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是英语传播的渠道。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美国、英国、加拿大先声夺人,他们的语言都是英语,加强了英语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促使英语成为因特网上的通用语言。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中80%是英文信息。为了获得更多更及时准确的信息,英语的掌握是个基本的条件。语言的掌握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直接途径,加之英语的掌握可以了解很多国家的信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英语功不可没。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作用也在加强,随口说CCTV现场直播别人就知道这中央电视台,说坐TAXI就知道是打的,发E-MAIL就是发邮件。可见,英语在我国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逐渐突出。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前,我国学习俄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学英语的人数。以为当时的苏联是世界的经济巨头之一,是中国的老大哥。随着苏联的解体,俄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日语、韩语。汉语虽然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汉语却没因此影响力大于英语,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汉语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语言,有赖于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目前的要务是通过学习英语更好的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优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式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挑战自己,超越别人。

(三)、英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1、英语是工作语言,是生存需要。

英语受到我国大众的青睐,是因为英语是工作的需要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外贸英语、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的出现都是工作的需要。不同的工作对英语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同是翻译工作,有笔译、口译、同声传译之分。据统计,参加英语口译资格考试的人数从1997年开考的400余人猛增到2002年9月第十二次考试时的14000多人。[14](pvi) 对不同工作而言,英语语言学教师和外交事务从事人员,语言学和外交方面的词汇差异很大,导游知道的如艺术词汇和佛教的英文名称一些大学教师也不一定知道。计算机英语的词汇导游知道的可能很少。这些都是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引起的,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出现的。

2、英语是一种知识技能

国内外都有关于外语学习促进智力开发的观点和报道。日本曾有人说学习外语和学习数学一样能开发智力。加拿大实行法语浸入式教学方法后,发现从小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我国也有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例证见诸报端。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学习外语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有无差别。中国人学习方言或者普通话能不能达到同样的功效。因此,我国目前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实际上着眼于英语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的使用价值。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外语知识是众多知识技能中的一种。

3、英语是生存工具

英语是国家生存的工具,现阶段英语的掌握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国际事物的参与、国外先进科技的引入都需要英语。在没有掌握英语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将如何进行,我们难于想象。英语也是我们个人生存的工具。英语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生存的更大空间。英语教师、外贸人员、翻译人员都是靠英语生存的。英语学习资料出版商靠英语发家致福。科研人员靠英语掌握新技术,创造新发明。普通学者靠英语长见识。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 ,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是主要。学生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认为不出国用什么英语、周围的人也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会不会无所谓,在形势影响下可能学英语,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或放弃。我们应对英语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我们想学就学,不学就抛之千里的东西,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生存的需要。

(四)、英语学习与生存

1、英语与个人生存

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或是在将来工作中有用,或是在旅游、学习及国外生活时有用,或是想通过GRE、TOEFL,或是有助于理解英文电影电视等。找工作英语是个门槛,CET-6、TEM-8都是公司招聘时所重视的。等级没过,面试也没资格,生活着落便成大问题。自80年代以来,职称英语(以及其他语种但以英语为主)考核就一直是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先决条件。[15](p25)很明显,没有通过考试,面临的就是工作得不到晋升,甚至是下岗,生存问题受到威胁。但另一方面,英语掌握好了,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存质量。

2、英语与引导人发展的教育

教育即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个体谋生的功能。个体生存需要要求教育必须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使人学会生存。[16]英语是知识技能也是本领,所以英语教育的目的应在于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育应引导人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3、英语与社会生存

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却是美国文化。[17](p27)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汉语随很多人讲,却远不及英语受欢迎。 原因之一是经济实力与美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学英语是生存的必须,是发展的必须。我国的语言政策曾导致50年代的俄语热、1960年到1966年短期的俄语英语并重,以及1966年以后长达10年的对外语学习的消极或限制态度,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的积极的语言政策导致英语在我国呈大众化趋势。[18](p77)我国社会的和平稳定、团结发展证明,英语大众化是有利于社会的。

结论

生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永恒的问题。英语学习与生存息息相关,提高英语的学习动机要真正理解英语对生存的意义,了解其特有的时代重要性,从生存的需要层次认识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3]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6期.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同[3]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刘亚宁.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7月,第28 卷第3期.

[8]芮利红.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徐林.英语学习成功策略.《英语文摘》2003年下半年合订本.

[10]朱晡道.英语的国际化、地域化发展趋势.《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

[11]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新闻学与传播学》.

[12]同[11]

[13]同[11]

[1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2版.

[15]胡荣升、张思武.论我国大众英语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31卷第4

[16]同[1]

第6篇

关键字:日语专业;一级证书;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01-01

1.日语一级证书的广泛认同

日语能力考试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检测日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工具,在考查母语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语言水平方面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性。2011年,全球有62万余人参加了日语能力考试。

首先,对于一个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日语能力考试最具有说服力的无疑就是日语能力一级了。2006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中国部分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就学习日语目的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15 项, 要求从中选择5 项。

(1)为获得有关日本文化知识 (2)为获得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知识

(3)为获得有关日本的科学技术 (4)为获得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资格

(5)为去日本留学 (6)由于现在工作的需要

(7)为将来求职的需要 (8)为去日本观光旅游的需要

(9)为与日本进行友好交流的需要 (10)为使用日语进行交流

(11)为了不忘母语或者父母方的母语 (12)处于对日语的兴趣

(13)作为国际理解和异文化交流的一环 (14)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15)其它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将来求职需要,而日语一级成为日语专业学生证明自己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当然,如果日语专业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无论是国内院校还是日本的一些相对有知名度的学校,几乎全部要求求学者持有日语一级证书。

其次,在招聘过程中80%以上的日资企业会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日语一级证书,部分日语要求没那么严格的企业也都会要求求职者通过日语能力二级考试。而这只是想要获得有面试资格的第一步。对于学校而言,日语一级过级率无疑成了学校就业率的砝码,以及和其他相关高校竞争的有力说明。于是,学校在学生过级问题上也同样重视。

2.日语人才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笔者通过对智联招聘,应届生求职网等大型应届生招聘网站进行调查,分析了50个招聘日语人才的职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日语翻译; (2)日语培训老师;(3) 日销售、管理、技术人才; (4) 日语软件工程师等。从调查结果中可知,有85%的企业要求日语能力一级水平,要求毕业生或者无需工作经验的站40%,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达到67.8% 。但是有100%的企业要求日语沟通能力良好,能够和日本人进行畅通的沟通,同时要求应聘者会运用日语之外,会英语,或者具有会计、贸易、会计、计算机等等技能,简而言之,日本企业最需要四类人才分别是; 具有日语能力的营销人才、懂日语的IT人才、会日语的财务人才、日语同声翻译。

但是,再看看我们的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当中一部分手持一、二级证书的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能力较低。在与日商的交流和谈判中难以听懂和表达自己的意图, 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都难以进行。甚至不得不从事其他与日语无关的工作,有大量的日语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量的企业招聘不到理想的日语毕业生,这样就产生了"企业无人才可用,日语人才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3.导致日语人才与企业需求的矛盾的原因

首先,日语专业学生对于市场需求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通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拿到证书就万事大吉。于是以此为目标,再次进入应试教育的魔掌。特别是日语能力测试本身的局限性,并没有设置口语方面的考核。同样也导致了日语专业学生一心只为考试,忽略了语言学——应用。毕业生整体呈现出持有证书,但是交流能力上严重不足的矛盾。

专心于证书的取得同样也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以及提升。如果日语专业学生能够认识到日本企业最需要四类人才分别是; 具有日语能力的营销人才、懂日语的IT人才、会日语的财务人才、日语同声翻译,并且以此为目标,相信会有很好的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其次,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功利化。为了追求能力考试的过级率,打乱教学安排,不惜牺牲优秀的教学资源,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应试教育上,忽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偏离了设立日语能力考试的初衷。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不能满足于学校、企业等对于日语人才的要求。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日语人才,必须在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有所突破才行。

并且过多的强调证书的重要性,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尽管证书是一个人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证明,但是并不代表全部。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更重要的是熟练应用语言的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对对象国文化社会习俗等等一系列方面的了解。大部分企业以日语一级证书为面试的敲门砖,否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样无疑也会加重社会对于证书的推崇,而忽略了实际运用的重要性。

4.对我们的启示

4.1 对于日语专业学生本身来说,改变观念,加强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明确认识企业需要,弥补自身不足。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加强对相关方面的了解,关注相关信息,明确相关需求。认清形势之后针对自身不足进行弥补和学习,拓展知识面,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多涉猎其他知识。多参加培训讲座等,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尽量学习出语言之外另外一门专业,来满足企业对于综合人才的需求。

4.2 对于高校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切记浮躁,追求功利化。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能力为首要目的,加大听力和口语的课程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师资配备上,招聘具有良好社会经验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就业知识的交流,重点培养学生的对于社会的认识。同时多开展日本企业文化经济等相关的活动,增加学生对于日本企业文化的了解,以便其更好的于日本人交流。

4.3 对企业而言,要宣扬正确的用人理念,尽管证书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应聘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度的强调,反而不利于企业用人的通畅。通过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减小企业与人才的矛盾。

5.结束语

当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日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景也不容乐观。因此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努力考取日语能力一级证书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日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践行语言+专业的模式,这样才能避免就业尴尬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此论文为2012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关于提高日语一级过级率的探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爽 市场导向下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 [J] 《当代教育论坛》 2011年第1期

[2] 程玲 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年第10期

[3] 王佳 日语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_从招聘方的期待值看 《科技信息》2007年第32期

[4] 王晓明.从IT日语人才就业形势谈普通高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作者简介:

张惠莲 (1992-)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为日语本科4年级学生

第7篇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中国 北京 100015)

【摘 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真实语境的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虚拟语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四个“构建”为外语教学切入点,结合高等职业外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了操作性更强的,以学生中心论为基础的真实语境辅助式教学环境。通过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课程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真实语境;环境构建;模式转变;教学策略

第二外语教学的实质是完成知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高职外语教学更是将重心着眼于创新式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受到新时期学习理念的冲击,传统的英语学习表现出“费时低效”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外语教学重视知识积累,不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现象。这些问题均揭示我国外语教学明显滞后形式的要求,不能满足现时代对人才“学会生存”和“适用生存”的基本需求。

传统的外语教学采用虚拟语境教学方式,即以教师已有教学经验为出发点,由教师虚拟出教学情境完成教学过程[1]。较于传统的虚拟语境教学模式,真实语境教学是指外语教学必须从自然环境中开始,以特定、真实的场合语言交际为知识互动点,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这种转变,既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人才的要求。

1 传统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为我国第二外语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活动进程和结构形式的稳定展开。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学习费时低效。外语教学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大城市学校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尽管学习时间长达十几年,但学习效果上却并不令人满意,“哑巴英语”的现象并不少见。1)重语法,轻交流。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主谓宾语法结构的学习,对语句结构的分析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但对语言的交流能力培养关注度较低,忽视了外语的基本功能;理论对教学实践过程指导可操作性差[2];2)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近乎完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二语习得理论已相当完善,但实际教学情况与理论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有限。

从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总结传统外语教学,其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外语教学模式以粗放型为主,精细型教学为辅。现阶段的外语教学虽然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而言仍处于相对粗放化的教育模式,具体表现为材、学方法、统一评价形式等方面。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者外语的应用,但学习者今后接触的应用领域多样,为达到培养研究+实用型的“综合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甚至要求多元融合性。单纯的课堂环境远不能满足知识体系的构建、累积和拓展的需求。因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多渠道多维度的接受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动态认知,实现外语专业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者还需对接收的刺激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自我理解,通过具体化和抽象化、接收和批判的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再简单的将外语教学作为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储存的过程,而是实现对已有知识信息的二次加工,完成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华,以便获取与现有图式结构类型契合度更高的范型。教学过程应加大学生个体的重视程度,通过总结学生不同态度、性格等情感因素,建立“学生情感档案”,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形式,如对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的学生,首先坚决杜绝嘲讽、打击性语言的出现,教师需通过改善课堂氛围,利用幽默小故事等措施缓解这类学生的心理戒备和不安全感,打破其心理屏障,利用小物品的奖励机制来提升其外语学习信心,这也是作为学习的最基本前提。对于心理状态积极的学生,教师在保证高质量的信息流交流的过程同时,鼓励其发挥互助活动的形式,增加其团队学习的意识[3]。

精细型外语教学是将关注度细化到学生的单一个体,根据个体的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教学向精细化教学过渡,外语学习以应试型学习为主,应用型学习为辅。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评价体系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机制迫使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指向一切以提高外语成绩为准。这种应试型学习造成外语学习不以人与人交流为目的,而以考题准确度为基础,严重偏离的语言学习的出发点。这种缺乏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导致“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要转变这种情况,必须实现应试型学习向应用型学习过渡。应用型学习是突出“主动性”要求,利用情境教学等途径,实现发现式学习,建立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以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为动力的多角度研究性学习。作为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型教学过程中,需建立“确立语句信息--设定真实应用环境--培养交流能力—纠正应用错误”的学习模式。教师对传授的语句基本信息首先进行准确的解释,如“excuse me”和“sorry”的基本词义进行讲解阐述,随后通过设定国外旅游问路的应用环境进行实际交流训练,对于误用两个单词会引起的母语国家人们误会的后果教师的反馈纠正必须明确清晰,有条理、有重心的反馈这种错误的具体信息,这种通过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错误带来的反思远比仅通过试卷上的错误符号对学生的印象深刻,即实现从而实现由传统的应试型教学向“教”为“用”,“学”为“说”的应用型教学跨越。

学习评价以客观性考试为主,主观性考试为辅。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机制是以规定时间、试题和答案取得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好坏的标准。这种客观性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外语掌握程度,包含了一些列陈述清楚、回答迅速的正确考题。但由于客观性考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学习者可预先预计考试方式从而增加经验,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但客观性考试无法测量学习者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这正是我国外语教学所急需加强的方面。主观性考试是通过口语表达、论文阐释的评估途径完成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口语表达是注重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能够自由交谈,所谈及的能足以代表他在多数场合的讲话能力,相应评估方法可采用口语录音形式,教师在口语考试结束后,通过回放考试录音完成相应评估。布置开放性论文题目作为书面表达的测试方法,采用复式评分形式,通过增加提示句和评卷员的数量来提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以上形式的主观性考试机制,实现外语教学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培养出的学生也更符合社会需求。

2 真实语境的外语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体现教学者的“决定性”,过度强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权”完全置于教师,学生的地位弱化处理。由于“权力”的过度膨胀,受约束限制最小化,教师对自身教学质量要求的降低,最终导致教学模式的简单、粗暴化,“填鸭式”教学畸形教育模式的出现也不足为奇。

2.1 构建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

英语作为不同文化学习交流的工具,其定位决定了必须以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为基础。外语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干扰是交流主体的文化背景差异,体现在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干扰,学习者在接收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按照已有的文化准则和语言格式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这种由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形成的“跨文化语言失误”引起的理解和接收出现偏差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的沟通是不利的。因此,外语的教学必须加强感知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知识,加深对目标语言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搜集相关电子信息(原声电影、历史音像、报纸、讲话等),可以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分类,将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类型和原因总结提炼,归纳出不同的文化定义、范畴和差异的具体表现,了解在礼貌用语、用餐礼仪等基础文化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外语学习提供一个完成的、真实的语言文化背景。通过这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准确定位,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完成指向性和持续性。

2.2 构建真实的情境教学课堂

任何外语教学的基础都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即教学的出发点必须是学生客观的、真实的需求。外语教学应积极实现互动式教学,根据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环境,并设置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将教学的最终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向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以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包括学生探索、协作和教师指导导等行为活动都均服务于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完成和深化。实现教学从自然环境中开始,以特定场合语言交际的特征点为知识互动点,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如通过假设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来教授“what is your opinion?”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这种真实学习问题情境的构建,不仅顺利完成课程关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能促进学习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提出新的、真实度更高的问题,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过程。

2.3 构建切实可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外语教学在理论上近乎完美,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完善学习过程中的相应学习资源,包括①建立校园外语学习网络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集中和共享;②设立外语情景实验课堂,使之成为具备真实性、多样性的外语学习的演习场;③丰富教师的英语教学技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通过这种将学习资源和工具由以教师为本的模式过渡到以学生为本的模式,教师仅作为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提供作为学生多种可选择、可满足学习需求途径的一种方案,由学生根据个人差异选择最优方案。

2.4 构建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规定,外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科规划、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管理、教学效果5个一级指标,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通过包括四六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改革,更准确的检测学生英语能力,但由于受应试考试制约,考试成绩的附加价值不断增大。根据评价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体现以听为前提,以说为重点的评估体制。在现有考试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强化“菜单式”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①改革现有外语教材,开放教材选择范围,增加以国外具有权威性的英语报刊、期刊和学术刊物为课堂教材;②增加情境口语考试,如采用辩论会、外语面试等形式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成绩基数;③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阐述不同的学术观点。

3 展望

高等职业教育异于其他高等教育模式在于其突出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是新时代外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对“成长型人才”需求大趋势的要求,也是正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模式僵化而提出的创新举措。其是响应教育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因此,坚持建构主义学习论从学习主体改革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外语教学的种种弊端和不足,提出人性化的完成外语教学过程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学习者自身能力的差异自主学习,完成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是知识的体系化和情境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蒋波.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37-38.

[2]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13-15.

[3]张琳.建构主义理论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43+61.

[4]杨新侠.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5]赵媛媛.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及实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第8篇

国旗下讲话可以结合最新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全校学生中最近出现的典型事例,大大加强德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1各位老师、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考出好成绩,保护好自己,快乐过假期。有播种,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和奋斗,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学习方面的,有个人荣誉方面的,希望全体同学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再接再厉,你追我赶,考出水平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迎接快乐的暑假!

考完试后的几天,同学们会迎来几天休息,接着就是暑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够时刻不忘安全,警钟长鸣,在学校能够保护自己和同学,在家能也够保护自己和家人。老师们最担心同学的安全,最想对同学们说的就是“安全是大事,时刻记心间”,所以学校对同学们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牢记心中。

从今天起就开始放暑假了,我再强调一下,希全体同学在假期中注意安全:1、交通安全,不要乘坐陌生人的车辆和无营运执照的车辆,不要在公路上横冲直撞,不要在公路上学车,遵守交通规则;2、不要私自下塘下河洗澡,要游泳,必须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去游泳,不能独自到河边游玩,以免发生危险情况;3、食品卫生安全,不要乱吃“三无”食品和腐烂变质的食品,谨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4、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勤换勤理发勤剪指甲;5、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去网吧,游戏厅,有电脑的家庭也要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以免产生负面影响;6、劳逸结合,适当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认真的完成假期作业;7、参加有益的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8、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带路,吃他人的东西

最后,我祝愿各位同学们健康快乐,取得好成绩!谢谢各位!

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2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在~~~~年暑假来临之际,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今天我们召开暑假放假大会,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布署安排暑假学习、活动任务。首先向获得表彰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取得各加优异的成绩。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正是你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同学们的优异成绩。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学校在区教育局、镇中心校的领导下,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和谐的梧台教育”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规范管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首先、学校加强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省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规范了学生书面作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中小学作息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规范学生的各种竞赛和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了等级评价,不给学生排名次,不公开公布学生成绩。

其次、坚持德育为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努力争做有道德的人。学校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卫生习惯教育、遵规守纪教育以及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大力推广学生节假日三元管理,成立了社区互助小组,充分利用周六时间进行学习、文体与实践活动,促进了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保障了学生在校外的管理。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会议,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的联合,融洽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常规管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与落实《临淄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实验,探究“新五环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表达、书写能力。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

第四、齐文化素养教育特色建设初见成效。

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齐文化素养教育,给学生配备了《齐国成语故事》一书,让学生学习与背诵里面的齐国故事,开展齐国故事我来讲活动;积极开展齐文化剧排练与展演,成立了齐文化剧中心队,积极开展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齐国故城排水口和稷下学宫遗址,在实践活动中增强齐文化知识。学校还加大了齐文化校园建设,悬挂了10余块齐国名人挂像,让学生时刻接受齐文化的熏陶。学校邀请了区齐文化研究社王景甫和王本昌两位专家为学生进行了齐文化知识讲座,大大提高了学校齐文化素养教育的层次。学校组织了齐国成语故事和千句文比赛,通过比赛促进齐文化知识的学习。现在学校特色建设初见成效,并带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五、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提升环境育人档次。学校对小广场周围的花池边进行了硬化,在广场两侧种植了草皮,对绿化区进行了整修,达到了校园美化绿化的要求。为确保学生在校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学校对校园内的主用电线路进行更换,对房顶进行防水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学校对办公室和教室进行刮瓷刷漆,创设了良好的办公、学习环境。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生添置了六幅高标准的乒乓球台,设置了专门的乒乓球场地,让学生即煅练了身体又丰富了课外生活。

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李荣春、于振明、杨传波、崔美文等六位教师的论文在《音体美报》发表,王洪吉老师的随笔在《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杨传波、于卫国等三位教师的论文在淄博市现代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奖。在淄博市第十届百灵艺术节活动中,王安友、李荣春两位老师辅导学生上交的美术和摄影作品有五件获奖。张爱洁、杨传波两位老师的教具制作被评为区级二、三等奖。于卫国老师辅导学生电子作品有两件获得区级二等奖。王洪吉老师辅导的王梦洁、王梦雪两同学的习作在山东省《快乐作文》上发表,王晓敏、王雪妍同学的习作在《音体美报》上发表。郭新发老师带领学校体育队在学生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获得了全镇小学生运动会第二名、越野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在镇第三届校园读书节比赛中,师生多人获奖。各类教育教学信息20余篇在市区级以上媒体发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全镇统一考试的十二个学科,我校有四个学科获得了第一名,分别是崔美文老师任教的二年级语文、王成军老师任教的四年级数学、吴丽花老师任教的四年级英语、杨传波老师任教的五年级数学,张爱洁老师任教的一年级语文获得了第二名。加上抽测中体育全镇第一,美术全镇第二,学校获得了全镇三分之一的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结果。

现在,暑假就要到了,为了大家过一个快乐、平安、丰富多彩的暑假,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假期里制订好暑假活动、学习计划,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社区互助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注意自身安全,认真落实《暑假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不出现任何事故。

3、假期中讲文明、讲礼貌,要尊老敬老,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和回报他人。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创建书香家庭。

5、做好近视眼防控和其他疾病的防控工作工作,讲究卫生,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6、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严禁学生喝酒、赌博,禁止进入“网吧、游戏机房、歌厅、舞厅、台球房”等不适宜的娱乐性场所,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少年。

7、树立节俭意识,合理使用压岁钱,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鼓励大家利用压岁钱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学习书籍。

8、积极参加齐文化故事我来讲活动,确保在假期里学会五个以上的齐国故事,开展寻访家乡齐国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当地齐文化的理解,提高齐文化素养。

9、积极参加社区互助组活动,根据计划安排进行互助学习与实践,确保人员、纪律、学习、活动的落实与提高,保证活动效果。

辅导老师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与指导,学生会的同学也会监督活动开展情况,希望大家认真、按时开展好小组互助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在家长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最后,祝全位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祝全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进步,争取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3老师、同学们:

还有几天就要放暑假了。合理地安排这二个月时间非常重要。过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会使你的生活更充实,心灵更明净,思维更敏捷,身体更强健。

陪父母外出,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会增长见识,开阔心胸;

读几本适合你读的名著或报刊杂志,会丰富你的知识,拓宽你的视野;

参加书法、绘画、艺术特长训练,会增长你的特长,提高艺术素养;

到游泳馆游泳,到绿荫场踢球,开展一些健身活动,会使你的身体更加健壮;

参加社区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你会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从事科技小制作,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你会变得心灵手巧,懂得付出比获得更为珍贵;

远赴澳大利亚参加英语培训的同学,你可领略异域风情,学习英语母语,增长不少见识……

同学们,过一个愉快、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暑假,是学校的期盼、家长的愿望,也是每个同学健康成长的需要。请每一位同学参考我下面的一些建议和要求,在放假前后制定一份《暑期行动计划》:

1、放假前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再重温一遍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看看这些"守则"、"规范"对中小学生有哪些具体要求;

2、选择1-2项符合你兴趣爱好的素质特长辅导项目;小学高段和初、高中的同学在老师的安排和家长的指导下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3、每天完成一定量的暑假作业,不要等到开学前再临时"抱佛脚",短期突击。

也可有计划地预习下学年要上的新课,你将会有不少收获;

4、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求家长安排一次旅游观光活动,时间不要太长,并应特别注意旅途餐饮和交通安全;

5、有计划地读2-3本适合你读的名著,做点读书笔记或报刊剪辑;

6、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区实践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力的家务劳动;

7、不去游戏机室,不去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不看低级趣味的书刊、影视,不抹牌赌博,不参加任何带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不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起居有常;

8、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在公路上或人多的地方学骑自行车,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未经家长允许或监护人陪伴,不擅自去游泳馆游泳,严禁下河游泳;

9、记住你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联系电话,暑期主动给老师联系,向老师问好并汇报你的假期学习生活。

同学们,制订一份《暑期行动计划》并督促自己努力执行,相信你们的暑假会过得更好!

预祝同学们暑假每天开心,天天开心!

预祝老师们旅途平安、一路顺风!

学校盼望同学们、老师们平安返校!

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4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紧张、辛苦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同学们欢庆收获季节的时候,又迎来自己盼望已久的暑假。怎样过好这个长假呢?我们有太多的设想与计划,我们有太多的欣喜与希望。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的触角几乎伸到了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假期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所以,今天,老师在这里一定要再三重申和提醒大家:安全是生命之水,文明是幸福之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利用这个假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开心心地过个好假期;同时在开心快乐的时候,我也要提醒同学们假期一定注意安全,希望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更希望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各种安全隐患。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

1、防溺水事故

防溺水事故是我们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因为每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周围都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生命的失去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在防溺水教育方面,我们学校是反复强调,一再重申,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明确要求我们的同学要远离危险的水域,珍爱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会听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导,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禁止到危险水域玩水。由于天气炎热,这个问题最容易出现。请同学们务必注意。不在水库或深水区玩耍;不准与同学结伴到无安全设施、不熟悉,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学校把这一条作为假期里的一项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2、要注意交通安全:

大家一定要注意,不仅你注意自己的行为,更要留心那些危险的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严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小心。不攀爬车辆,不乘坐无牌照的营运车,不准在公路上嬉戏。禁止未满周岁的学生骑车上路。

3、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希望同学们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食物,防止食物中毒。虽然在假期里需要合理补充营养,但也要防止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少吃冷饮。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调理自己的饮食,培养自己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4、其它安全注意事项:不要到施工场地或危险房屋、桥梁、公路上游玩、逗留,捉迷藏,玩游戏。

禁止携带火种玩火。不携带不玩耍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各种物品。不携带玩弄刀、枪、棍棒等危险物品。不乱摆弄电器。远离高压电线和配电室。学习防汛、防震、防台风、防电等防灾知识,增强防灾的意识和能力。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路上不要理睬陌生人的搭讪。外出或回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最好不单独外出或在夜间单独行动。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

二.遵纪守法,行为文明。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村规民约。言行文明,以礼待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听从教导,不任性。正常交往。不接触不三不四的人;不结伙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打架斗殴。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乱花钱,不参与迷信活动。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进入歌厅、舞厅、迪厅、网吧等,远离,珍爱生命。不参与不健康的娱乐活动。遵守群众纪律,不偷盗、损害他人财物。不随便进入校园或在校园附近闲逛、逗留。

三.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认真完成好各科假期作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加艺、体等特长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从自己的安全角度出发,认真积极地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最后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合家幸福,高高兴兴度假,平平安安返校!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但愿平安伴你一生!最后祝愿我们每

同学都拥有一个平安文明、健康美好的假期!

暑假前国旗下讲话稿4分钟范文5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搞好复习,微笑迎考”。

伴着清晨蒙蒙的细雨,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上周,六年级的毕业升学考试刚刚结束,本周五,我们1~5年级的同学也将迎来期末考试了。

考试,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都很重要。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绩,只有通过有效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人的必然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而世界上也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过目不忘的人。学习到的知识只有不断重复的记忆,才能在你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被人们称为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点儿“残汤剩饭”。学过的知识,只有反复复习,才能有牢固的记忆,才能应用自如。但是,复习也要掌握科学的规律。心理学家发现,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应小于是16小时。因为,如果在30分钟内就开始对学习的内容复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反而会对大脑巩固原有的记忆内容形成干扰,是弊大于利;而且16小时以后再复习,被遗忘的'部分就比较多,就会白花很多的精力。此外,充分利用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对同学们来说也非常重要。有人说,用“分钟”计算时间的人要比用“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59倍!只有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我们才能使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资源。

第9篇

【关键词】U型发展;儿童发展;儿童观;发展观;评价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01-04

长期以来,有关儿童发展的评价都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发展就是变得更好。因此,评价者对儿童是否发展、发展的速度如何、发展的质量是否令人满意的评判,往往都是以“变得更好”为依据的。然而,人果真一直都是如此线性发展的吗?有研究表明,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在良好行为表现之后往往会紧随着一段较差的行为表现时间,然后又出现更好的行为表现。我们把儿童发展中的这种现象称为U型发展(或发展的U型曲线)。在那些习惯了将儿童的发展视作单一的线性发展的教育工作者看来,10岁儿童比8岁儿童发展得好、8岁儿童比6岁儿童发展得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儿童U型发展研究要证明的恰恰与此相反,即如果仅从其行为成功的角度看,8岁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比6岁儿童要差。如果完全忽略儿童可能是U型曲线式发展的事实,那么评价者对儿童发展所作出的评价可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一、儿童U型发展研究概况

儿童U型发展研究的历程本身就是一条典型的U型曲线。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儿童发展的U型曲线问题非常感兴趣。1978年美国召开了U型行为发展会议。这次会议的参会论文最后结集出版,这也是迄今为止有关儿童U型发展研究的唯一一本研究著作,即《U型行为发展》(纽约学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这本研究专著罗列了儿童在语言发展、艺术创造、面部知觉、社会认知、科学推理等方面U型发展的事实。除了这本研究专著外,还有研究者曾证明语音识别、听觉定位、跨步和书写等方面也存在发展的U型曲线。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U型发展的研究兴趣似乎骤然下降,之后的研究似乎也大多集中在儿童对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掌握等语言领域。从研究文献的数量上看,1998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远远少于1978年的相关研究文献。

2000年,人们对U型发展的研究兴趣突然增加。2000年11月,Alan Slater在认知发展协会论坛上提出,尽管发展给人们的感觉似乎总是从不好到好,但有时确实是从好到不好,是U型发展的。他建议大家能够提供更多的例子,做更多的研究,以便对此问题开展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一建议激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认知与发展杂志》在2004年第5卷第1期特别刊出了有关儿童U型发展研究的15篇文献。这一时期的研究除了语言领域外,还涉及到概念与分类、学习、问题解决等领域;除了对儿童U型发展的细致、深入的描述外,还有对U型发展原因的解释、对U型曲线两端的能力(行为)的比较等。

二、儿童U型发展的具体表现

如前所述,有关儿童U型发展的研究涉及语言获得、概念形成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些相关研究。

1.语言获得

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U型发展研究很多,如语音辨别、听音定位等。比如,2~3岁的儿童(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学习语言时,起初能正确地使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如“gone”)、不规则名词的复数形式(如“feet”)。而一段时间后,这种正确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急剧下降,他们倾向于使用类似“goed”“foots”这样的词语。几个月之后,他们又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词语了。〔1〕研究者认为,儿童正确使用语言能力的下降,是因为他学习了新的语法规则(如“-ed”“-s/es”)后“过分规则化”(overregularization)导致的。也就是说,儿童在学习了某一语法规则时会经历一个“泛化”的阶段,即不顾这一语法规则的运用范围,套用在所有的词语上。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学习中,儿童在学习概念、规律、理论时也存在这种现象。

2.概念形成

儿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U型发展的情况。以儿童对温度概念的理解为例。年幼儿童凭直觉就知道在一杯冷水里加入同样冷的水,杯里的水还是和原来的一样冷;在一杯热水里加入同样热的水,杯里的水还是和原来的一样热。然而,对于6~9岁的儿童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得出类似“10℃+10℃=20℃”这样的错误答案。比如,他们会认为,在一杯很热的水里加入相同温度的水,会使水变得更热。而比他们年幼或年长的儿童则更倾向于得出“10℃+10℃≠20℃”这样的正确答案。〔2〕有研究者认为,年幼儿童和年长儿童的“正确”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年幼儿童仅仅是凭借直觉“知其然”,而年长儿童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如同前面讲到的语法学习一样,6~9岁的儿童在学习加法时,也会经历这样一个从“正确”到“不正确”再到“正确”的过程。这是儿童在学习加法时通常会经历的一个阶段。用“船上有35匹马和10只鸭,船长的年龄是多少”这样的问题问6~9岁儿童,许多儿童会立即计算问题中的数字:35+10=45。有研究者用这一案例来说明学校数学教育的无意义性。〔3〕然而,如果用U型曲线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儿童完全可能是在学习了加法后由于过度使用加法而忽略了“马”“鸭”“船长”这样的细节差异才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3.问题解决

卡米洛夫・史密斯与英海尔德要求4~9岁儿童在一个狭窄的金属支撑物上平衡一系列不同的积木。一些积木的重量是均匀分布的,可以在积木的几何中心找到平衡点。另一些积木一端用铅填充,虽然看起来与第一种积木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要在几何中心之外才能找到平衡点。第三类积木在积木一端绑了一个物品,也要在几何中心外找到平衡点。研究发现,4~5岁儿童和8~9岁儿童都比较容易地完成了任务,而6~7岁儿童除了重量均匀分布的积木外,似乎不能平衡任何物体。〔4〕根据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表征重组模型得知,4~5岁儿童仅仅通过尝试错误就解决了问题;6~7岁的儿童却因为具有“在几何中心找平衡点”的理论,所以会依据“理论”去寻找不能平衡的原因,如没有把积木放在正中间、放积木时的力量太重了等,因而不能完成平衡积木的任务;8~9岁儿童则在“在几何中心找平衡点”的理论不断受到反常现象挑战的情况下,经历了认知革命,最终形成了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的理论,从而完成了任务。

4.艺术创造

伽登纳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能力在5岁左右处于U型曲线的左高峰,大约8~11岁之间跌到U型曲线的谷底。这时若能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曲线的右高峰,实现U型发展。但是一般8~11岁儿童很少在绘画经验与能力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儿童甚至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停止了绘画活动,因此这些儿童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是L型的。〔5〕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儿童在艺术方面展现出来的兴趣、想象力与创造力等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现实生活的影响、所受教育的限制等原因而不断下降。

有研究者要求5岁、8岁、11岁、14岁(艺术专业人员)、14岁(非艺术专业人员)、成人(艺术专业人员)和成人(非艺术专业人员)共7个组的被试画“高兴”“伤心”和“生气”三幅作品。研究者从艺术的角度(如象征手段的运用、表达的充分性、线条使用的适宜性、布局的适宜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也证实了U型曲线的存在。〔6〕也就是说,不仅仅在艺术兴趣、创造性方面,在艺术领域的其他方面也存在U型或L型发展曲线。

三、对儿童发展评价的启示

儿童发展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不论是教师评价、课程评价,还是教育机构质量评价,最终都必须回归到儿童是否发展、是否受益这个最基本的事实上。传统的儿童发展评价所依赖的理论假设是儿童发展的阶段理论,即儿童发展必须经历一定的阶段,这些阶段是不可跳跃的。评价者可以将儿童“后面”的发展状况与“前面”的发展状况相对比,由此判断儿童的发展。而儿童发展的U型曲线对这样的发展观、评价观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

1.儿童观

在面对周围环境中各种信息时,儿童往往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儿童会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对外来信息照单全收。在很多时候,儿童会以自己的方式,而非成人希望或强加于他们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些现代儿童观已经逐渐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内心。然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儿童“主动”的结果是什么呢?除了儿童主动活动,从而获得行为的成功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儿童的主动也可能导致行为的失败,甚至出现“越来越差”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述,处于U型曲线底部的儿童可能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而一些更年幼的儿童则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退步(错误)是儿童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表现。儿童在U型曲线底部犯的错误正是儿童在主动前进、主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些“迷思”。新近有关儿童“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的研究表明,虽然儿童主动建构起来的这些认识可能并不科学,并不正确,但儿童很可能会对这些谬误非常坚持,抗拒成人的强势纠正,这充分展示了儿童主动性的力量。然而遗憾的是,儿童的这种主动性常常被教育工作者所忽视,或者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消极的东西,其应有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2.发展观

在讨论儿童发展时,研究者往往集中在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等一些话题上。人们认为,发展就是变得更好。然而,U型曲线研究揭示出儿童的心理发展并非总是线性的,并非总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好。在发展的某一个具体时刻,完全可能会出现后面比前面差的情况。处于U型曲线底部的时候,也正是儿童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如果儿童得到了足够的支持,就可能完成U型曲线的发展,为随后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这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儿童可能也能完成U型曲线的发展,但发展的潜力并不大,也可能无法完成U型发展,最终变成L型发展。

皮亚杰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在发现永久性客体的能力方面,小猫比婴儿快得多。4个月的小猫表现出的能力,婴儿要到9个月或10个月才能做到。但随后小猫的发展就停止了。因此,婴儿需要较长的时间成长,这并非毫无意义的。他能进行更多的同化,并且不断深化。发展太快就降低了随后同化的效果”。〔7〕而爱因斯坦在研究了一番年幼儿童的成长后也感叹道:“即使是最单纯的知识(如守恒),小孩子也要历经如此错综复杂的过程才能获得,这远比物理学复杂得多!”〔8〕皮亚杰和爱因斯坦虽然没有直接论述U型曲线,但他们都承认儿童的发展是复杂的,而非简单的、线性的。新近有关儿童发展的动态系统观(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非普遍性发展理论(nonuniversal theory)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儿童发展的复杂性。

3.评价观

如何评价儿童的发展?如何评价教育的实际效果?传统的评价观比较强调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获得儿童发展变化的各种数据,通过数据的对比证实儿童的发展变化。然而,儿童可能按U型曲线方式发展的事实对这种评价观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如果我们的所谓前测正好在U型曲线的左侧顶部,而后测在U型曲线的底部,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不仅没有向前发展,而且有所退步;教师的教育非但没有促进儿童发展,反而阻碍了儿童的发展,教师所施的是一种反教育(miseducation)行为。可见,在评价儿童的发展时,评价者不能仅仅以当前的事实静态地对儿童的发展作出判断,也不能仅仅用现在的行为表现高出过去的行为表现多少作为判断的依据,而是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儿童的发展潜能。新近有关动态评估(dynamic assessment)、学习潜能评估(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U型发展的事实。〔9〕

儿童的发展是丰富的、复杂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固守着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几条规律、几个特点,将看不到儿童可能U型曲线式发展的事实,可能会做出错误地认识儿童、错误地看待教育、错误地评价儿童这类的傻事。这点警示也许是儿童U型发展研究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GERSHKOFF-STOWE L,THELEN E.U-shaped changes in behavior:A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2004,5(1):11-36.

〔2〕STRAUSS S.Ancestral and descendent behaviors: The case of U-shaped behavioral growth〔M〕//T G BEVER.(eds.) Regressions in mental development: Basic phenomena and theories.Hi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2:191-220.

〔3〕卡米洛夫・史密斯,等.超越模块性〔M〕. 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3.

〔4〕KARMILOFF-SMITH A, INHELDER B.If you want to get ahead, get a theory〔J〕. Cognition,1974-1975,(3):195-212.

〔5〕GARDNER H,WINNER E.First intimations of artistry〔M〕//STRAUSS S.(eds.)U-shaped behavioral growth.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147-168.

〔6〕DAVIS J.Drawing’s demise: U-shaped development in graphic symbolization〔R〕.New Orleans: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93.

〔7〕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 卢浚,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