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父亲的散文诗

父亲的散文诗

时间:2022-07-12 22:0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父亲的散文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父亲的散文诗

第1篇

父亲散文诗是真实的,是女歌手许飞翻阅他父亲的遗物时找到的,感谢当年父亲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滴,生活的琐事,以及一些生活中的无奈和给不了妻子儿女更好的生活的一种愤愤不平,也写出了一个伟大的父亲肩上挑着的责任。

每一位父亲心里都有这样一首散文诗;每一位儿女心中都会有这样一首歌唱父爱的歌曲;每一位含蓄的父亲内心都满怀深情。有爱就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亲情的可贵,实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零距离,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益的。从我们开始,把这样的家庭沟通文化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后辈越来越懂得表达,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民族也会更加强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有一种‘爱’,它被冷冰紧裹着,困住了孩子的自由;也许十分僵冷…… ”她喃喃自语。

她本是学校小有名气的才女,尤其是她的诗歌,十分细腻柔美。但她却是个高傲的女孩。名字叫得越响,与父母的距离越远。毕竟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她不愿让同学知道她的家境,在她心目中,父母是那么呆板。她羡慕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渐渐地,她开始埋怨父母。

“娃,回来啦。”母亲一见女儿回来,似乎十分高兴,马上端上早已熬好的鱼汤。但她却推开了:“不要,太油了。”母亲高兴的神色消失了,“哦。”她失望地把鱼汤端走了。

父亲狠很地扫了她一眼,她有点吃惊,那刺眼的光刺得她有一种莫名的害怕。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凶神恶煞般的眼神。但她竟装做若无其事,与往常一样进入房间。

她庆幸自己逃出父亲的视线,轻轻舒了口气,但舒张的眉头随即又皱起来。原来,明天是她生日,她答应同学们趁双休日一起去野餐的,但她没有勇气向父母拿钱,脚上的伤痕令她进退两难。父亲是极少给她零钱的。前些天,她想买一个风铃装饰房间,却遭到父亲“无情”的反对,她哭泣,反驳。父亲终于抄起鸡毛掸子,狠狠打了她一顿。事后,父亲却悄悄拿着一点积蓄,跑了几十里路,买来药酒,放在她房里。然而,她全然不知。

“娃,喝杯水吧。”母亲进来了,见她愁眉紧锁,关切地问:“娃,怎么了?能同妈说说吗?”她头也不回,只是冷冷地向母亲提出自己已长大了,不要再叫自己“娃”了。“说说吧,妈帮你解决。”母亲仍不放弃。“你帮不上忙的”,母亲眼圈红了,她却没有察觉,漫不经心地说:“明天我生日,想和同学去庆祝。”其实,父母早已买好了礼物——《散文诗》。他们知道女儿喜欢写诗也喜欢读诗。

母亲放下杯子,轻轻走出去了。她隐约听到父母在商量着什么。

她苦苦地思索着,不觉父亲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明天你要和同学去野餐,是吗?”父亲仍是一脸严肃。

“恩。”她轻轻点了点头,不敢看父亲。

“家里的情况……”父亲顿住了,“走,去跟同学解释,明天就别去了。”父亲不可抗拒的命令使她打了个寒战。

“不!”声音有些颤抖。调皮的泪珠早已夺眶而出,她咬了咬牙,一口气说出她的不满。她埋怨父母,埋怨命运。

冷风灌进屋子,撩乱了父亲的银发,父亲眼圈红了,但他又一次抄起鸡毛掸子,她早已失声哭泣。父亲举起鸡毛掸子,却又缓缓放下,父亲没有打她,而是拿出刚买的《散文诗》。

平日在她眼中宝贵的《散文诗》,现在变得那么讨厌!父亲的目光变得柔和,使她感到自己的体温在升高,第一次感到父亲也能给予她温暖,擦干泪水的她,又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她忍住了,她无法执行父亲的话,于是她奔了出去。

窗外,雨沙沙地下着,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襟,一向高傲的她顿时觉得眼前一片迷茫。但是,黯淡的目光即刻又变得明亮。远处,一位历经沧桑的农民父亲背着一个小男孩,男孩手中拿着的雨伞是向前倾的。她的心被震撼住了,鼻子一酸,眼泪再次涌出来……

第3篇

2019年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一

设计意图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以往,我们总是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因此,利用父亲节设计此活动来激发孩子关爱爸爸的意识。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爸爸,并能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3.欣赏散文诗,增进父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里将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纸上,并沿轮廓剪下来。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3.散文诗《我的爸爸》。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2.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在自由交谈后,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大胆地讲出自己对爸爸的认识。

3.比一比。

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手印)比一比,说一说爸爸的手为什么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干什么?爸爸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配合挂图完整欣赏一遍。

请幼儿说一说感觉:爸爸举起宝宝,宝宝想什么?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骑到爸爸的脖子上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你的爸爸吗?为什么?你在家最喜欢和爸爸做什么?

在幼儿谈话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经验。如:我的爸爸是医生,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晚上还要看书、开会。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做游戏、等,还帮爸爸做其他事情。

(3)教师小结。

我发现你们爸爸的本领都很大,每天上班很辛苦,并且爸爸都很爱孩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好孩子。父亲节到了,小朋友也应该关心爸爸,爱爸爸。你为爸爸做什么事来表现你很爱他的呢?你可以为爸爸做些什么事让爸爸高兴?(抱抱、亲亲、给爸爸倒水,捶背等)。

2019年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二

父亲节是一年别感谢父亲的节日,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父爱如山,让我们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为父亲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查字典为大家准备了关于父亲节的活动方案。

一、时间:2019.6.19

二、地点:园内

三、主题释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惯例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料理家务,教育孩子。经常是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还未醒;很晚回家时,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亲蒙头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因而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较轻,父亲与孩子的感情也比较淡薄。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

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2019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五、活动准备:

1、请老师先发校信通与爸爸沟通,给幼儿讲一讲自己是干什么,会干什么和幼儿做游戏拔河、猜拳、大压小游戏、孩子们与爸爸们共同完成"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教师发纸让爸爸印上大手)1、图画纸、颜料、音乐、彩色纸等;

2、成功素质节日主题教材、节日主题音乐六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介绍父亲节的来历。

3、幼儿分享父亲的快乐(请幼儿说一说我的爸爸会干什么?我喜欢我的爸爸)

4、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

第4篇

关键词:《汉字意象》 语言 存在 审美

认真的读了喻子涵的《汉字意象》,有些话想说一说。

简单说来,喻子涵的语言观,既不是“诗使语言成为可能”,也不是“诗到语言为止”,而是语言(汉字)自被创造出的那一刻起,就如同一个千姿百态的舞者,蕴涵着丰富的诗性。他这样言说汉字与诗的关系:“作为诗的汉字,它与人总有一种永不离弃的默契,始终有人的影子和基因,是一种心象的呈现和创造的表达。”

当然,喻子涵的散文诗并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而是对汉字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进行了诗性的阐释,这种阐释以语言本身的审美想象力呈现出一幅幅画面,诗人笔下的汉字带着故事从几千年前的文化中走出来,一直走到现代人的生存场域之中。简言之,诗人用自己的笔深入汉字内在的脉络,为汉字自身的诗性之美招魂。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当代诗人都开始关注诗性语言自身的生成性,并开始在诗歌写作中去除诗歌语言的工具性,还原语言自身的诗性。王家新把诗歌的命运命名为“诗与诗人”的“相互寻找”,这种“相互寻找”就是要与语言建立更内在的关系,建立马丁・布伯意义上的“我与你”的关系,进行更深层的自我辨认。然而,语言作为中国诗人们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的立足点,被赋予超越世俗的“生命体验”的原初样式,诗性语言的出场还包含一种内在的诉求,即语言和生命在高度共生性的审美想象中合为一体。

四川非非诗人们的写作实验中,将社会历史文化与诗歌彻底切割,试图通过“无语义的前文化语言”呈现前文化的存在状态,并试图借助这种方式使诗歌回到本真的生命状态。词语本身在这里似乎恢复了最初的新鲜,然而这一实验因为彻底弃绝了诗与一切事物的相关性而告终。令人赞赏的是,喻子涵深入到汉字本身,并没有带来“词语破碎”的尴尬,他没有抽离汉字携带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而是借用“意象”再现汉字本身的万种风情。

喻子涵的汉字散文诗借由具体汉字用诗性语言叙述生命内在的故事。比如“彬”字所生发成的一首散文诗:“睡梦中,身边站着三个女人,森林般温柔娴静”(《彬――等着我的三个女人》),展开的画卷是森林中太阳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个男人的出生、成长与成熟的生命历程,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这个画卷中流转,拼接成一个男人的生命历程,读完这首诗,恍如看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

再比如,“桑”字的故事不再是古典意象中的“陌上”女子了,诗人呈现出了“一树桑花,一层桑叶,再一层月光”的美景,呈现出了女子“淡绿”的情绪,然而诗人并无意将古典诗词中的女子复活,他的笔锋转向了现代生活:“公园一隅的丛林,一棵桑不敢暴露自己”,这是女人现代生存的痛楚,她选择模糊自己的性别身份,“一次次接受与堕胎,只剩下寒冷与凝固”,在这幅由淡转浓的画卷中,鲜活的生命与冰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尖锐地呈现了出来,让人淬不及防。

借由汉字意象,喻子涵深入到了诗歌与现代人生存的关系,对这一精神场域的跋涉,突显了诗歌内在的深刻性。我们知道,这样的诗歌写作容易过度关注思想或理念而淡化诗意的感性传达,有失所谓的“诗味”,而喻子涵的散文诗写作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在《坐――人心到底怎么了》这首散文诗中展示了自己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思考:“人心是月光揉捏而成的,流动全身的凉意复原记忆”,只言片语,便揭示出了人心的复杂微妙又脆弱易变的特征,又不失美感,语言的凝练与丰盈并行不悖,其中的张力让人一言难尽。

通过意象展现汉字内在的诗性是喻子涵最近散文诗写作的奇绝之处。他借由汉字词语本身广阔外延展开想象的翅膀,出入于古今之间,出入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以及男人与女人的生命历程之间,剥开一个个写在画卷上的故事,引领我们观看这一路的风情,思考生命内在的难题,汉字与诗歌在这样的画卷中像两个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爱人,它们轻声许下了生死不离的美丽诺言。

(谭五昌,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

附:喻子涵《汉字意象》

1.桑

――它一直没有告诉人们自己是一棵桑

一段枯木,不倒的原因是它一直没有告诉人们,它是一棵桑。

一棵桑,在陌上见过。那时年少,一脸幻想和烦恼。幽怨的雨天,从桑下缓缓走过。

一树桑花,一层桑叶,再一层月光。一种淡绿的情绪曾在桑下独自喁语。

后来在原野,沿着母亲的脚印,到蚕房,再到机房。

从每根纱,到每根白发。只剩下一张没有署名的黑白照片。

公园一隅的丛林,一棵桑不敢暴露自己。一层光遮住一层叶,一层叶遮住一层梦想,很独立。

终于,探出一个头,伸出一只手。若干张脸,若干只大手与小手,年年如此。

一棵桑,和我一样的中年。每长出一片,让其摘去。但他一直没有告诉人们,他是一棵桑。

每当我经过,有时我伫立。

头上的桑花不再一朵又一朵,桑叶不再一片又一片,连同月光和阳光,在她的盘头无心再插上?

次年,当我再次经过,有时再次伫立。桑皮不再青了,桑枝开始脱落。

一段直立的枯木。一直以来的美梦,像一片湖泊上空的云彩,曾经缭绕与氤氲,如今只剩下风,像我从她旁边走过。

这是一个没有闺妇的时代?桑亦如此?

哀怨没有痕迹,就剩一段枯木凝视远山和夜晚。

这是一个没有闺妇的时代,因此,她一次次接受与堕胎,只剩下荒寒和凝固。

然而,她是一棵桑,一直没有告诉人们。

2.彬

――等着我的三个女人

太阳很累,走进一片林子,他想歇息。

睡梦中,身边站着三个女人,森林般温柔娴静。

――这是一幅我小时候用蜡笔画的画。

我记得放在青藤书包里背回了家,但是后来它不见了。我问父亲,他说不管这些事。我想,可能是母亲收好了。

现在我女儿又用水彩笔画了这幅画,一模一样。

森林中太阳身边的三个女人,清早是一个穿着花布鞋挑水的女人,中午是一个解开蓝布衫喂奶的女人,晚上是一个点着灯等着太阳回家的女人。

她说,女人是太阳的影子,一会走在挑水的路上,一会在屋里收拾房间,一会在灯光里对着人笑。

我经常寻找森林,在森林里寻找太阳,寻找太阳身边的女人。

那是一片青绿茂密的、被风梳得整齐被光揉过肌肤的、弹着古筝的森林。

那就是太阳歇息的地方,是梦升腾的地方。

我在太阳的身边找到了一一等着我的三个女人。

一场梦醒来,梦被抓住,捏成了一块半圆的哲学。

一生有三个女人的男人,一定是温馨的;一生有三个男人的女人,一定是伟大的。

而我遇到了三个女人。因此,女儿把我的头像贴在太阳的位置,为我颁发最高级的奖章。

3.坐

――人心到底怎么了

似乎坐了下来,即使那一堵墙还没有拆掉。

月光照在土墙上,两个人的背影斜靠在墙根。

人心到底怎么了?

熟悉,陌生。情景穿越苍茫,时间似是而非。

陌生,熟悉。许多话语的锋芒,从心脏抽出,热血流向心里。

坐下来,就静了下来。喧嚣远去,只剩下紧挨着的剪影和故事的温热。

人心是月光揉捏而成的,流动全身的凉意复原记忆。

感觉有伤痛和愧疚。

当流畅的溪水浸过脸面,心情顿时清澈到底。

梦境袭来,有梦要做。

紧挨着坐下来。一壶土茶喝个够,想象旷远之事。

检讨与原谅。一把有品质的剑劈破土墙,声音熔化成瓷。

时间从此消失在太空

――一段正在做着的梦,

第5篇

诚然,珠宝需要鉴别,去伪存真。文学作品贵在鉴赏,更需要欣赏主体能够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加以精准的取舍,善于发现“万绿丛中一点红”。就像一位老中医,把把脉,看看舌苔,便可大致诊断出来者的病灶。读了人家的文章,只言好与不好则过于简单和轻率,树上的画眉美在嘴,山中的老虎美在背,即使好又佳处何在?当然不回避个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

新近点看了散文网许多友朋的作品。梦天的《戈壁滩上的温柔》不禁叫人眼前一亮,随想借此谈些感受。

一、蒙太奇式的流动特征

《戈壁滩上的温柔》是一首写景抒情的散文诗,全篇共九小节。通过涓涓流淌的文字形式,用镜头组接的方式表现出主体的位移。同时将平面与时空、天与地、小与大、人与自然进行大对比,推、拉、摇、移、弹的蒙太奇手法淋漓尽致。

“湛蓝的天空被飞机画上了一道粗粗的白杠,还有一只飞机在沿着飞翔,像是孩子在海滩上,随着父亲的脚印成长。”( : )

作者文笔和妙想不必说,擅将极普通的生活景象做精巧的艺术处理,实为超凡脱俗。足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形象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众所周知,花是美的,人们喜爱它。因为在美的事物中有共同美的存在,它集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梦天的诗篇写了许多自然景物,沙枣、胡杨、红柳,表面上轻描谈写,闲适而从容,而细细咀嚼始终寄予人性化。写到胡杨,作者没有渲染其生后百年不死、死后百年不倒、倒后百年不烂,而淡淡一语“只为那秋天的辉煌”。

作者笔下的人物具有神秘的美,美的让人心疼,丝丝牵挂:“那个扎着大辫子的邻家姑娘,不知道是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炊烟升起的地方是一处毡房,四周散漫了几只牛羊,每次路过,都要进去喝上一碗酥油奶茶,也许是为了看一看,那个可爱善良的哈萨克姑娘。”

有人讲,英国女郎美在傲、法国女郎美在素、俄罗斯女人美在壮、日本女人美在柔。作者诗中的姑娘呢?“大辫子”、“可爱善良”,仅此而已。你尽管调动你的想象,朦胧的美是无限的,潜在的力量是惊人的,到不了的地方总是远方。

三、水到渠成的诗魂与文眼

纵观《戈壁滩……》,语句清谈而不轻浮,遣词华美而不华丽,行云流水,情景飘逸。尤其作者感情随景物的转换、观察的深入以及联想的展开逐渐升温,到第八节自然推出了全诗的诗魂“在这个世界上,爱,遍布任何地方”。

诗魂是诗的结晶,最可宝贵,一同散文的“文眼”。赏诗赏文赏什么?写诗撰文重在哪?许多读者并不一定十分清楚。无需看其篇幅多长,辞藻多亮,爱的多苦,伤的多深,哭的多响。关键看其作品有无震撼和闪光的地方。那种有句无魂,或魂不附体的文章不值得欣赏,也谈不上欣赏。

正因为诗魂的瓜熟蒂落,作者才在篇末激情地呼喊:“要带上自己心爱的姑娘,一起在朝霞夕烟里,看这旷世的美丽,嗅着花儿散出的幽香!”升华至此,水到渠成,可以接受吧。

第6篇

[关键词]《城南旧事》;诗意;悲剧

林海音,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又被称为“台湾文学的保姆”。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以“回溯性”的叙述手法追忆童年往事,小说以一个童稚未消的小女孩英子的视角触摸往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市井图,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悲剧深深的感悟,抒发了她那浓浓的乡愁。

1982年吴贻弓导演将《城南旧事》搬上银幕,电影一经公演就获得了好评,先后在47个国家上映,并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城南旧事》被认为是诗化、散文化电影,吴贻弓也被誉为当代中国的散文化电影大师。影片忠实于原著散文诗般的特点,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通过英子纯真无邪的童瞳展现了秀贞、小偷、宋妈和爸爸的故事,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展现了老北京笼罩着世俗烟火和愁云惨雾的胡同生活,充分体现了原作充满了回忆感和往事感的神韵。

导演吴贻弓说:“(小说)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风格是显而易见的,朴素、含蓄、深沉、典雅,有着散文诗般的音韵,但故事又极简单、清淡。”[1]影片像一个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具体的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着力展现了“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但影片并没有直接展现命运的残酷,而采取话外音等含蓄的表达方式,将一切沉重都推到幕后。影片以清脆的驼铃、舒缓的节奏、诗意的吟诵和深沉悠远的骊歌演唱,创造出诗化的背景。影片继承原作中的儿童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深邃、富有诗意的意境来表现人生的艰难曲折,命运的多灾多难和深深的离愁别恨,更揭示了当时贫病的社会现实。

一、女权的被排斥和践踏

林海音曾说:“我和‘五四’几乎同时来到这世间,我看到了在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生悲剧,尤其是中国女性的悲剧。”[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林海音特别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在《城南旧事》中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电影保持原作中的意蕴,通过老北京胡同内的中下层女子的不幸遭遇,表现了旧中国封建礼教对女权的排斥和践踏,从而揭示出她们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秀贞是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纯洁的爱情,和北大学生思康相恋。这是最基本的女权自由,但却为宗族礼法所不容,认为这是伤风败俗的,人人都歧视她,连她的父亲都骂她不害臊。当然世俗更容不下她和思康的孩子,所以当孩子一坠地就被扔到了城外。爱恋的人被抓走,亲生的孩子被抛弃,秀贞承受不了这双重的打击,疯了。她一直沉浸在对往事美好的回忆中,心里满是对思康的思恋,她反复地为思康整理衣物;眼里都是女儿的身影,她为女儿做了许多漂亮的衣服,经常痴立在胡同门口寻找着自己的女儿小桂子。她不停地向小英子倾诉着她和思康的故事,这让我们想起了被封建礼教逼疯致死的祥林嫂,秀贞同样是个封建礼教的殉道者。

影片中的宋妈和妞妞的不幸来源于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妞妞的养父把妞妞看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挣钱的工具,随意打骂,逼她卖唱挣钱。妞妞根本没有作为个体人的尊严和自由。她不能自由地跟小伙伴玩耍,经常被养父打得遍体鳞伤。宋妈的丈夫不负责任而且赌钱,为了生计宋妈撇下了自己的一双年幼的儿女到英子家做奶妈,离开自己的孩子照顾别人的子女,宋妈心里该是怎样的辛酸?从宋妈哄英子弟弟时说:“要弟弟,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子”时流下的泪水中,我们看到了宋妈心里的苦。但她这样靠辛苦劳动挣来的钱又一次次被丈夫拿走挥霍掉。更悲惨的是小栓子因无人照看失足淹死,“丫头子”则被丈夫卖给了别人,而宋妈得知这些令她伤心欲绝的消息则是在几年后。在这期间,宋妈的丈夫心安理得地一次次拿走宋妈的血汗钱。宋妈的付出最终换来的是一无所有。

“在中国新旧时代交替中,就拿‘五四’做个里程吧,许多妇女跳到时代的这边来了,但是许多妇女仍然停留在时代的那一边没有跳过来。”[3]秀贞、宋妈都是未跳到时代这边的女性,她们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深受男权的侵害而丧失了个体自由,他们不知道反抗也无力反抗,最终导致她们或因封建礼教的迫害而发疯,或无奈地忍受男人的堕落无能继续成为男人生儿育女的工具,成为他们的附属品。她们的不幸是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和那个黑暗时代造成的,影片通过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的表现,传达出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个体解放的期望。

二、贫、病的社会现实

第7篇

一、开门见山说背景

某些经典阅读篇章因写作年代距离今天久远,且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果学生对其不甚了解,阅读时往往会不明其意,甚至一头雾水。所以对此类文章教师讲授时只有开门见山地说背景,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全面把握人物形象和主旨思想。

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一文,学生只有了解了鲁迅先生青年时留学日本时清末衰败、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大背景,才能理解文中鲁迅先生敏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依然弃医从文后以笔作枪、战斗不止的爱国心,才能明白在当时这种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种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极大地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的精神和行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使藤野先生潜移默化走进学生心中,逐渐成为学生脑海中一个亲切而感人的难忘形象。

二、感知文意插背景

某些经典阅读篇章不仅思想深刻而且格调昂扬、语言精美,适于吟诵。如果上课伊始教师便直说文章背景,未免太煞风景,不能使学生首感其美,也不利于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所以此类文章适于学生熟读课文、感知文意之后,教师再插叙背景。

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仅使学生陶醉于散文诗的音乐美中,而且使高傲勇敢、乐观自信的海燕根植于学生心中,然后我适时设疑:高尔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篇激越豪壮的散文诗的?“海燕”是他闲情逸致下的海边观赏之物吗?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此时我及时穿插其写作背景,不仅使学生深入把握了海燕的象征意义,而且被经典美文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彻底折服。

三、巧用文本提背景

某些经典阅读篇章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时代痕迹,是作者现实生活的体现,所以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无需单独介绍,只要巧用文本信息,引领学生反复阅读,筛选出能体现作者当时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句,然后轻轻一点,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轻松了解了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

如在学习牛汗的《我的第一本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一文时,我抓住文章难点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请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童年生活“荒寒”的语句。学生相继找出“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和“我把书撕了一半给乔元贞,一人看一半”等句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本文内容只是20世纪初中国农村苦难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自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四、结尾升华点背景

有的经典阅读篇章运用象征手法,感情委婉曲折,主题别有深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提高阅读的能力,适宜结尾升华点背景。

如在学习巴金的《短文两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一文时,我通过引领学生反复阅读、研讨分析、比较异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日》《月》都体现了作家巴金对光明的歌颂,对为了拯救人民,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人的歌颂,都表达了作家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至此,本文的课堂教学也接近尾声,于是我适时追问:“同学们知道巴金吗?你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吗?请给大家讲一讲。”然后在学生自主介绍的基础上,我补充说明:本文写于1941年,1940年―1941年正是进行到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全部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使学生的心与作家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油然升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神圣感。

第8篇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四、媒体激趣

媒体启发,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第9篇

他整个黄昏读书给你听,但是你真懂得他的意思么?

妈妈,你给我们讲的故事,真是好听呀: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不能写那样的书呢?

难道他从来没有从他自己的妈妈那里听见过巨人和神仙和公主的故事么?

还是已经完全忘记了?

他常常耽误了沐浴,你不得不走去叫他一百多次。

你总要等候着,把他的菜温着等人,但他忘了,还尽管写下去。

爸爸老是以著书为游戏。

如果我一走进爸爸房里去游戏,你就要走来叫道:“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如果我稍微出一点声音,你就要说:“你没有看见你爸爸正在工作么?”

老是写了又写,有什么趣味呢?

当我拿起爸爸的钢笔或铅笔,像他一模――样地在他的书上写着,a,b,c,d,e,f,g,h,i,――那时,你为什么跟我生气呢,妈妈?

爸爸写时,你却从来不说一句话。

当我爸爸耗费了那么一大堆纸时,妈妈,你似乎全不在乎。

但是,如果我只取了一张纸去做一只船,你却要说:“孩子,你真讨厌!”

你对于爸爸拿黑点子涂满了纸的两面,污损了许多许多张纸,你心里以为怎样呢?

我的爸爸

[保加利亚]拉迪奇科夫

没有人比我爸爸更有力气了。他只要挥动几下斧子就能砍倒林子里的树木;只要在我的手上吹一下就能使我暖和起来;只要对那些牛吆喝一声,它们便摇着尾巴站起来。

他什么都行。我站在他的身影里,幻想有一天我能变得像他一样有力气,像他一样英勇无畏,战无不胜。

我看着爸爸用斧子砍树,那些树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响倒在雪地上,在山谷里回荡着伐树的咔嚓声。我全身颤抖,感到整个森林都在爸爸的斧子下、震撼。他把砍一下的树毫不费力地装在雪橇上,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像捆麦秸一样。然后套上两头牛――像祖母讲的神话中嘴里喷火的龙――样。但是雪橇的滑板冻住了,它们拉不动。于是,爸爸使劲用肩去推,冻住的雪块发出震耳的响声,牛轻快地拉着雪橇向前走去。

我坐在雪橇上面,身上裹着爸爸的旧皮袄,看着他手里牵着牛的缰绳艰难地朝前走。那两头大黑牛像两只小狗一样驯顺地跟住他身后。我真不明白爸爸哪儿来的这么大劲,他能够摆布周围的一切。

太阳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在天空中滚动,爸爸点上一支烟,牵着牛,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在雪地上走着,突然,他的脚滑了一下,跌倒在雪地上:像我在冰场上摔跤一样,见了这场面,我感到难为情,臊得我都想哭了,因为我亲眼看见爸爸摔倒了;在那一瞬间,他是那么无可奈何。

至今我仍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虽然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他从雪地上爬起来,用帽子扑打着粘在身上的雪,气恼而尴尬地朝我笑笑,我同样也感到尴尬和气恼,因为摔倒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爸爸。对于我,他简直就是一切。

文章简介

这两篇散文描写的都是同一对象:爸爸。

第10篇

[关键词]金斯伯格;《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追寻;惠特曼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17-03

一、引言

艾伦・金斯伯格(1926-1997)既是美国诗人也是20世纪60年代“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生活中的他强烈反对军国主义、物质主义、性压抑。他本人也因作品《嚎叫》闻名,在该作品中,金斯伯格强烈谴责美国资本主义的毁灭性。而《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是作者闲游加州超市时的所思所想所作,也是“垮掉一代”的主要作品之一。与《嚎叫》一样,《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重在对美国的批判。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的消费方面与惠特曼时代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意在批判战后美国的物质主义,他本人向往自由,却倍感孤独。本文将重点围绕“追寻”这一主题来探讨惠特曼对金斯伯格本人以及其诗歌的影响。

二、诗歌详解

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

艾伦・金斯伯格

今夜一想到你我就思绪联翩,沃尔特・惠特曼,因为我漫步在树荫下的小巷里心事重重地举头眺望那一轮满月。

饥饿,疲惫,为了采购意向,我走进了灯红酒绿的水果超级市场,幻想着你在这逐一挑选!

多美的鲜桃,明暗交加多么诱人!整家整户在晚上逛市场!走廊挤满了丈夫们!妻子们在鳄梨堆前挑选,孩子们对着番茄不转眼!――而你,加西亚・洛尔加,你站在西瓜堆旁寻思什么?

我看见你,沃尔特・惠特曼,没有子女,孤独年迈的穷文人,翻弄着冰箱里的冻肉用目光对杂货食品店的伙计示意。

我听见你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谁剔出的猪排骨?香蕉多少售价?你可是我的守护神?

我跟着你在一排排五光十色的罐头架中穿进穿出,猜想商店保安准在我们后面跟踪。

我们一起来到宽敞的过道在寂寞中奇想品尝洋蓟,拥有每一种冰冻美食而无须从收款员面前经过。

我们要到哪儿去,沃尔特・惠特曼?一个小时后商店就要关门,你的胡子今夜可指何方?

(我翻动你的诗集梦见我们在超级市场上的奥德赛式的冒险顿觉奇怪荒唐。)

我们可要整夜穿行在凋索的街道?树影重重斑驳,家家户户熄灭灯火,我们俩都会倍感寂寞。

我们可就这样漫步梦见美国已失去的美好的东西从车道上那蓝色汽车旁走过,返回我们那冷清安静的小屋?

啊,亲爱的父亲,灰胡子,孤独年迈给人以勇气的教师,当卡戎停止摆渡,而你登上烟雾缭绕的河岸伫立着凝视渡船在幽深的忘川河波涛中消失,在你心中美国将是何等模样?[1]

从形式看,《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是一首不规则的散文诗。无论是诗节还是韵律,这首诗都没有遵循传统的诗歌形式。这首诗形式上好比绵延曲折的演讲,需读者一口气读完才能体会出作者的语调。这一风格归功于惠特曼,他创作的《草叶集》正是以此种风格写成。摩根评价金斯伯格的这一风格是来自于“他对惠特曼长句风格的熟知”(Morgan,2006:206)。此后金斯伯格逐渐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采用了这一形式。在重复与押头韵方面,沃尔特・惠特曼以名字或“我们”的形式几乎出现在每节诗的开端,最后一节则是以“父亲”形式出现。惠特曼的重复暗示着在物质社会中金斯伯格对他的追寻,“我们”和“我”的反复出现象征着金斯伯格在精神上急需惠特曼的指引与鼓励。

从该诗第一节中读者得知金斯伯格正在想象惠特曼的存在。他自己身处“头疼”“饥饿”、“疲惫”状态,不能以传统方式看待世界。通过金斯伯格对自身状态的描写可以得知他本人对世界已感到身心俱疲。在超市的寻找中,他幻想着惠特曼是自己精神的源泉。事实上,惠特曼是金斯伯格文学创作与精神方面的榜样。金斯伯格在自己诗歌的很多方面都模仿惠特曼。他在诗歌中写到他在“灯红酒绿的超市购买意象”实际带有讽刺意味。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购买意象”,尤其是在超市。但是通过商业背景下寻找诗歌方面的鼓舞恰好揭示了该诗的主题:在物质世界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加西亚・洛尔加这一意象让人意外但却非常重要,因为洛尔加像金斯伯格一样是深受迫害的同性恋作家、诗人兼剧作家,他在西班牙内战初期深受格拉纳达分子的迫害。金斯伯格则是一位赞同同性恋的诗人,因此遭到社会的反对。惠特曼与洛尔加作为同性恋诗人中的先驱可以缓解金斯伯格精神方面的疲惫,作为同性恋一员,他面对的是社会对他的不解。贝特西・厄基拉在《惠特曼――政治诗人》一文中指出,金斯伯格在这首诗中提到惠特曼是为了表明惠特曼时代的美国与金斯伯格所处的1955年的美国截然不同(Betsy Erkkila,1996:189)。在贝特西・厄基拉看来,此处的“美国”并非实指,而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地方。

在这首诗中,金斯伯格通过一系列事件阐述自己对惠特曼的追寻。在第二节中,作者直呼惠特曼并想象其存在于美国现代生活中。超市中惠特曼提出一系列问题表明二人所处的时代已截然不同。接着金斯伯格想象他们被商店保安跟踪,此处意在暗指惠特曼对作者的影响。商店保安可视为代表传统道德的统治力量,是所有文化中诗人抗争的对象。保安的跟踪表明二人行为违背主流文化。两位诗人未付款便品尝商店的美味意在强调金斯伯格的幻想:自己在诗歌与社会方面与众不同,无需关注结果。他坚定地追随惠特曼,蔑视社会传统,而惠特曼是他的向导。

诗歌第三小节以询问惠特曼将走向哪里开头,因为“一小时后商店将要关门”。此处,金斯伯格并非实指商店即将关门,而是暗指美国改变自身成为开放、包容社会的时间不多。虽说美国有大熔炉之称,金斯伯格与惠特曼的行为还是有背传统。惠特曼的胡子暗指道德指南,金斯伯格将其视为向导。整首诗中唯一带括号的一行诗向读者指出作者所思来源:他正在阅读惠特曼的《草叶集》,一切感想皆因阅读此部作品而发。此行同时也暗示他在超市闲游是受惠特曼的影响,他想寻找与体验惠特曼的世界却令他失望。自己的作品不如惠特曼的作品,因此他感觉自己的超市幻想荒唐可笑。

金斯伯格怀念逝去的美国,即惠特曼《草叶集》中所描述的美国。金斯伯格以与惠特曼灵魂对话,询问他去世后的美国情形收尾别有用意。他将惠特曼置身地狱之门。(卡戎是希腊神话中将新近死亡的灵魂横渡忘川河送往地狱的一位老船夫,忘川河即为忘记之河。)金斯伯格似在询问惠特曼崇尚个人主义与精神自由的美国是否被人遗忘。诗歌最后一幕惠特曼伫立河岸凝视着船只消失意在强调金斯伯格的伤感之情,一连串的问题向世人道出了美国的今非昔比。

三、追寻

在西方文化中,追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拥有丰富的内涵。1955年金斯伯格完成了作品《嚎叫》,同年又完成了一首较为简短的视觉诗《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此诗完成之际恰逢惠特曼《草叶集》出版一个世纪。惠特曼对金斯伯格影响极深,这点读者很容易从该诗字里行间感知到。字里行间的那种追寻,使金斯伯格的孤独感跃然纸上。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的一位诗人,既是现代诗歌之父,也是金斯伯格的文学偶像。金斯伯格借助超市背景寻找想象中的惠特曼,写作风格、形式也受惠特曼的影响。诗中惠特曼的多次重复暗示着金斯伯格在物质世界中对他的追寻,“我们”与“我”反复置首象征着金斯伯格急需指引与鼓励的迫切心情。

在《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中,金斯伯格的追寻源自于惠特曼诗歌中所歌颂的对美国民主的愿景,因此惠特曼多次出现在该诗中。诗歌中括号语的出现表明金斯伯格是在想象中闲游超市,《草叶集》是激发他想象的源泉。但是金斯伯格对惠特曼愿景的实现并不自信,还有很多担忧。他给加州超市这一实际场景赋予了象征含义,这与他生活在以物质主义为主的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与惠特曼时代不同的社会。《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既是对惠特曼作品的致敬,也是金斯伯格对脱离20世纪50年代主流社会孤独的一种宣泄。虽说金斯伯格生活的时代与惠特曼的时代相去甚远,但二人都从诗歌的角度评价了各自的时代。超市中的景象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更多的是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诗人跟随惠特曼的步伐闲游商场。第一节诗歌中金斯伯格召唤惠特曼在月圆之夜走进自己的思绪来缓解其自我反思的痛苦。夜晚的超市人潮拥挤,作者在人群中寻找惠特曼的身影,最后在冰箱旁发现了闲逛的惠特曼。在诗歌的第二小节,作者直呼惠特曼其名,并将其想象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员。惠特曼的询问暗指二者生活的世界已截然不同。诗歌第三小节则以另一严肃的问题开头,再次强调了金斯伯格远离美国主流社会的孤独感。诗歌最后一问直呼惠特曼是一年迈却给人以勇气的教师,“啊,亲爱的父亲,灰胡子,孤独年迈给人以勇气的教师,当卡戎停止摆渡,而你登上烟雾缭绕的河岸伫立着凝视渡船在幽深的忘川河波涛中消失,在你心中美国将是何等模样?”读者从中可以感知惠特曼已经将周围的世界视为即将通向地狱的世界。在金斯伯格看来,美国仍是一充满贪婪、物质空虚、使人倍感孤独的世界。也许他不能精确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肯定急切地想对那个时代进行评判”(Marisa Anna Pagnattaro,1999)。金斯伯格终身崇拜惠特曼。在完成该诗多年后,金斯伯格在1984年于河北保定完成的诗歌《我是如此的热爱惠特曼》中再次肯定了他对惠特曼的崇拜。金斯伯格生活在以人文主义为传统的世界,期寄惠特曼那样的民主远景(Marisa Anna Pagnattaro,1999)。正如刘树森评价所言,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使得金斯伯格成为一名批判派诗人,而惠特曼却习惯于赞扬世界(刘树森,1997:43-50)。

四、结语

金斯伯格意在通过《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揭示这一主题:在物质世界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此诗深受惠特曼影响,惠特曼是他现实世界的领路人。虽说惠特曼《草叶集》已发表一个世纪,但他的风格、思想依然对金斯伯格有很深的影响。因此,《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中四次出现惠特曼名字,这恰恰表明在物欲横流的美国,金斯伯格渴望追寻惠特曼并得到他的指引与鼓舞,倍感孤独的他在想象中渴望慰藉。因此,比较两位诗人诗歌的风格、创作、主题的异同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文楚安编著.金斯伯格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2] Erkkila, Betsy. Whitman the Political Poet.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1996.

[3] Marisa Anna Pagnattaro.Critical Essay on“A Supermarket in California”[J]Poetry for Students Vol.5.Detroit:Gale Group,1999.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Web.9 June 2012.

[4] Morgan,Bill.I Celebrate Myself:the somewhat private life of Allen Ginsberg.[M]New York:Penguin Group 2006.

第11篇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第12篇

朱善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青年电影评论家,《中外文艺》杂志副主编,《青年作家》杂志中外文艺版副主任,四川省影视评论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在《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四川戏剧》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多部影视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中外文艺》《中原诗刊》《神州文学》《黔溪文学》《枫华之声》(加拿大)等杂志,并多次获奖。

摘要:影片《坚强》选取了心理和文化共建、消释、重组的议题和线索安排,以低成本制作成功实现了人物角色与时代主题、表征叙述与深层刻画、文化大旗与社会构建的多重二元元素设立。另外,作为一部反映灾后心理重建的电影,该片在“语义”的视域基础上实现了较好的符号化叙事组合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坚强》;心理镜像;文化消释;社会构建

电影是一门语言,能够实现“想象的能指”,在深层次的文本角度供观众展开阅读,这是现代电影发展到今天的一个突破之处。但凡有深度的电影,无不在“语义”的层面构建故事的主体以及情节线索的符号化安排和组合。《坚强》作为一部反映灾后心理重建的电影在“语义”的视域上,基本实现了较好的符号化叙事组合体系的建立。这种体系的建立整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镜像的营造、文化消释与文化重组的过程及结果描述。

从心理的视角关注灾后重建的影像建立,实际折射出把人提升到真正高度的电影写实性主题。毕竟电影永远是以人物构建为主的艺术。希区柯克的电影意义在于从心理学的层面向我们打开了电影心理学的新实践。而从理论方面,《电影作为艺术》的心理视角开启了电影关注心理的理论探索美学新纪元。综观《坚强》,其实际上未能从心理学的深层次角度给出应有的刻画。但片中张芸怕黑的心理是心理学的浅层表征。在医院里明暗闪烁的灯光折射出张芸纠结的精神状态。张艺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1997)中的绿色、白色交叉的主观色彩以及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鳗鱼》(1997)中男主人公看到的由白转红的灯光描写与刻画于此有些类似。心理镜像的此类现象能够在片中出现多少还是值得肯定的。而当严庆元抚慰张芸时,选用了一个小道具:打火机。这样的一个细节处理是很成功的。《小武》(1999)中的小武用一个打火机与自己心爱的人实现了心灵上了沟通,这里岂不也正是如此吗?作为男性工具的打火机,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之理解为类似女性身上镜子之类的东西,目的不同,但都可以作为一种“镜像”而存在,或者照向自己,或者为他方服务。

电影作为一种“镜像”,有时仿佛就是照片作为一种“相框”的延伸。影片中的相片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症结符号。严大民出场后的第一个重要举动便是看母亲的相片。随后在影片的叙事中,相片一共出现了三次:张芸面对丈夫的相片展开内心的独白、朵朵拿着父亲的照片抒发内心的渴望,张芸与严庆元结婚后墙上赫然挂着三组安排有致的照片(张芸和前夫、严庆民与前妻、张芸与严庆元)。内心独白当然是心理镜像经常使用的“语言手段”。影片中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似乎是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深情地向去世的父亲或母亲告慰内心的真实想法,实现了孩子作为心灵重建的第一道镜像表现。

镜像或者心理镜像当然要从弗洛伊德说起。影片中给出了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恋母情结,并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恋父情节,是比较难能可贵的。影片中的一大闪光点便是营造了两对相辅相成而又相向的人物关系:父子与母女。朵朵渴望得到父爱,大民因太过怀念母亲而拒绝找个新母亲。在这两种情结中,又以大民的恋母情结为重,于是出现了其与父亲的激烈争吵和冲突。朵朵以得到一个哥哥为表面借口,深深呼唤父爱。在两个孩子的两种情结或以直接、显露或以委婉、隐藏的基础上,张芸与严庆元走到了一起,实现了对孩子的“救赎”,完成了对自身的重组。对孩子的关爱实际上是成年人(父母)心灵的一种新镜像,将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甘于牺牲自己。

在心理镜像这道暗线下面,《坚强》从文化的角度,又实现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从消释到重组的过程。片中“婚姻是最好的疗伤剂”,首先给出了关于家庭重建的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提倡这种重组的。保守也罢,伦理使然也罢,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强调的就是一种“忠”与“誓”的精神状态。片中明确地提出家庭重组,是中国文化消释的体现。重组的结果,张芸作为一个文化人与严庆元这个非文化人走到一起。文化壁垒的打破,说明中国正在逐步走入一个“非元文化”的新时代,即文化不再是一个终身高贵的排除异己的屏障,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并包的、宏伟的、宽容的体系,也许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弘扬的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在人物的心理价值观念方面,片中的两个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矛盾的,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包括自己的子女)而活?“为他人而活”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是“他者”的镜像反映,体现出中国人生活的心理负担:活在他人的世界。这迥异于西方的个体生命参照价值体系观念。严庆元热烈地追求张芸的过程首先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关乎自己的一种价值观,这一点在他与儿子发生冲突时反映得非常明显。而严庆元忠于诚信还钱以及劝导张芸的话语又强烈体现出为别人而活的现实。影片中二人分别向爱人告别的仪式是典型的成年人的仪式,与孩子无关。在孩子不在场(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完成了压力的某种大面积释放,也仿佛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祭奠”和“新生”。而后三组照片的表征是孩子眼中的表征,大人们没有在场。在这样一组对比中,又折射出中国文化中传承的力量。

文化阐释的具体进程中,无论总体是站在一种什么样的角度,本身不应少了批判的意义。《坚强》中的文化批判也是存在的。“重商”文化的兴起,导致了太多人对物质的狂热嗜好,村中小店老板微弱的戏份,让这种批判还是具有了比较直观的注解。朵朵问妈妈,是不是嫌严庆元没有文化没有钱,将钱与文化联系到一起,也许正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另一个新鲜的“标签”。当影片以一个比较快速的切换镜头,摇至严庆元与张芸结合的景象时,我们似乎感觉到的是:严庆元依然没有文化,但他有了钱,“他们”有了钱。

美国社会的发展,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危机和“破产”。家庭俨然成为国家、社会的最重要的单元。《美国丽人》(1999)、《冰风暴》(1997)等影片便是例证。本片关注家庭重建也许暗含了将家庭问题作为诸多问题的焦点的一种关照,无不体现着巨大的现实社会思考。在这场有关家的描述中,影片最后又引入了一个参照系,即别墅。别墅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西方的一个产物,是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变迁的一种重要体现。影片中别墅的出现似乎也预示着中国社会在重建过程中的日益膨胀与变迁。一场新的有关“家”的“寓言”在新时期的中国已经上演。

影片选择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最终回到了心理重建实现、文化兼容的道路上来。在这种团圆中,借用了一个多少有些老套的元素设置,即安排大民参加亚洲数学竞赛这样一种夸张的视角,借以带动叙事向着更宏观的心理层面转移,完成对观众的精神洗礼。而另一种“夸张”在于影片在主要角色的故事叙事中,插入了第三条线索,即美女村官援建这一线索。很显然,从电影专业叙事的角度,这是一种闯入者的视角。翻开中外电影的扉页,出现闯入者的视角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密阳》(2007)、《鳗鱼》、《小城之春》(1948)、《早春二月》(1963)等等。闯入者经常扮演文化冲击的支线作用,片中设置一位美女村官,可能多少有些建立“视觉”的想法,这也许与影片把张芸这一角色的塑造明显高于男主人公严庆元有些类似的心理奇观:正像劳拉・穆尔维所指出的男人看、女性被看的观影心理机制,影片总体还是想实现观众的心理征服和“心理镜像”的完全建立的。再则,片中男女主人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自动出现”,于写实的情节设置上有些唐突之嫌,但就心理镜像的建立又是一种很好的补充,类似希区柯克《西北偏北》(1959)以及相关美国西部片里的英雄救美的题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性别观念或者文化中性别互补的特色发挥得很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英雄刻画为男性自也是主要的情况,但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武侠片,打破了这一文化壮举,刻画了一系列女侠(女英雄)的形象,实现了对美国西部片只有男英雄的性别超越,同时实现了希区柯克式心理电影的英雄确立。片中严庆元及时出现救助张芸,张芸也会适时出现反过来救助严庆元的情况,确为“英雄孤独”话语的心理样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