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

时间:2022-11-17 09:0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传媒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传媒技术论文

第1篇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批准的第三家有传媒背景的科研工作站,郭全中有幸成为第一位进站人员,并以优秀的研究成果顺利出站。出站论文答辩时,我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几位指导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副校长、指导老师张国有教授,都觉得论文达到了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良好结合,一致给他的论文打了“优秀”的高分。现在他将论文精编之后,交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指导老师,我衷心祝贺他取得丰硕成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我仍在集团的领导岗位上,人力资源中心的负责人与我商议,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招什么样的人进来研究?我们商议之后取得一致的看法,我们建站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徒有虚名。我们要分析传媒业当前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传媒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传媒单位并不缺采编人才,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懂得管理又懂得采编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传媒产业在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一系列的改革发展中,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这样,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中心就确定了第一个进站人员,一定要从有经营管理知识的人员中挑选,并且要联合有经营管理背景的学院共同培养。

我们选定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张国有副校长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在经营管理领域知识渊博、专业水准高,我们便选定他为指导老师。进站人员的专业为工商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传媒经济、传媒管理与企业管理。

进站人员为何挑中了郭全中?看中的就是他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学科背景。他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硕士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集团化管控、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和工业经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多年来吸纳了大量有用之才,但像郭全中这样既有理工科背景又有管理背景的人才太少。而且,郭全中在上学的同时就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企业咨询项目,还经常在多家杂志上,并出版著作和编著7本。我们看中了他良好的学科背景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郭全中进站之后,果然不负众望。进站时我对他说,研究要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探讨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要研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他的理工科背景,探讨问题时便显示出他的严谨的思维方式;也由于他多年研究管理的背景,因此对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看得比较清楚。这是他的最大优势。

但毕竟他过去接触传媒不是很多,而传媒的管理又有其特殊性,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题。郭全中是个有心人,也是个肯于下工夫学习的人。他一方面向集团的指导老师请教,另一方面认真调查研究,访问了各报、各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士,从主报到各系列报的情况他都进行了全面了解。在理论方面也抓紧进行传媒业务知识的“补课”,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传媒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领悟。这样他很自然地将过去学到的管理知识与传媒的现状对接,在内部管理、资本运作、新媒体发展乃至传媒发展的整体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根据集团领导提出的“联系实际”的要求,给集团领导班子做决策提交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

由于他的研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因此,他的出站论文报告也就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从他这部以论文为基础写成的专著中可以看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当前的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结合等方面,他思路明晰、分析到位。文章沿着战略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和影响报业传媒集团发展的主要问题――战略和管理体制。他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传媒集团要想进一步快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利器:战略和管理体制,即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其次必须在正确战略的指引下,实现从“单体企业”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的转变。

专著还分析了影响传媒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趋势和我国传媒业市场的整体情况和特点,设计了传媒集团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传媒集团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路径。在分析传媒集团经营管理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型现代大型传媒集团要求的母子公司体制,并系统地研究了传媒集团的集团化管理。这些都是当前和未来传媒产业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有现实意义,也有前瞻性。

当前传媒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未来战略发展也不是很清晰。许多地方对传媒产业的改革发展并未真正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谈论得多,研究却不深,具体措施办法更是缺失。我们期待郭全中这一专著能成为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财富,好的思路和设想自然可以复制过来实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发展;不足之处,也可以通过探讨加以完善,并不断超越。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来研究传媒产业,不断开拓创新,传媒产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作者为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第2篇

(一)在课程设置上,着力跨学科、融合性的综合基础课程设置

传媒音乐教育旨在重点培养多功能复合型、实践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的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复合性。因此,建议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有的放矢地加入跨学科非传统音乐的内容,促进多学科兼容且相互交叉渗透。同时,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也应是相对的,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效果反馈在一定教学循环周期内加以适度灵活调整。

(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构“互融探究型课堂”

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变“权威性课堂”为“探究型课堂”,主张教学过程的平等动态性。“学习的内容永远不应当作为僵死的东西去消极地或机械地接受。这种僵死的知识只会使人的头脑变得呆板起来。相反地,学习的内容应当通过兴趣使之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这会使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就像扔进火炉里的木头,这块木头也会成为火焰,使炉火更旺”。雅克·玛丽泰恩在他的《教育向何处去》一书中如是说。因此,在专业基础教学中应大胆制造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意识,使教师与学生的主、配角地位发生互换,突出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包容、探究型课堂。

(三)在考评体系中,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课程的延伸性价值追求

在后现代教育理念关照下的专业基础教学评价体系中,主张不仅注重课程终期统一的闭卷笔试考核,且关注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平时课堂的参与能力、阶段性学习成果等)并予以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统一,诊断性评价与成就评价相结合,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印证,平时考察、纸笔测验与表演评分互为补充的适合现代评价理论和适应现实需要的评价体系”。

二、初创存异、拓新的音乐专业基础教学范式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曾有较长的一个阶段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奉行标准化教学模式,然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该模式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建构。因此,后现代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音乐基础课程主张存异、拓新、多元的教学范式。下面,笔者提出创设此种教学范式的三种有益假设。

(一)整合既有专业基础课程,加大跨学科基础选修课比重,并建立相应学分奖励制度

目前,国内的传媒院校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等,在此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的三个相似专业方向为例,将三所高校现有音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情况汇总如下:1.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流行音乐文化、作曲理论;2.浙江传媒学院(音乐编辑):基础乐理、录音作品赏析、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3.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制作):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欧洲音乐简史及名作欣赏。上述三所高校的音乐制作方向均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音乐创作功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电子音乐设备,具备音乐制作、音乐编辑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文艺团体和唱片公司、互联网络、音像出版业、演艺市场、音乐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音乐编辑、创作与制作、音乐项目策划或音乐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相较其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的“宽口径”,三所高校目前已开设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却折射出学科辐射面偏窄,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因此,建议首先整合现有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加以适度浓缩,如作曲理论中的“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其次,建议加大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比重。国外许多大学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都开设有配套的选修课,而国内院校在此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故鼓励为该专业增设如世界音乐文化、跨媒介及新媒体策略、影视音乐、传播学基础、音乐市场调查等基础选修课,并规定相应研修学分要求,同时建立超学分奖励制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或保送读研的重要加分项,以此真正体现传媒音乐教育的侧重。当然,各传媒院校除音乐制作方向外还设有其他专业方向,但在课程设置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在改革中亦可借鉴上述“大专业”思路。

(二)鼓励创构情境体验式教学,创建优秀教学成果音像资源库

传统的音乐基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此方法重在传授知识,但恰恰忽略了音乐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性:强调“感知体验”的重要,即习学者通过亲身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深层次的内心感受。而对于“体验”的强调也恰恰符合当代大学生践行能力强的心理特点。至此,将此观念延伸至传媒音乐教学中,笔者以为,音乐专业基础教学也宜动静结合,在教学中多构建“互动参与片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和设计下进行情境体验,如和声教学中用以演示和声连接的钢琴弹唱、中外音乐欣赏中的古典音乐受众情况调研、媒体策略中的案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其转变为课程的构筑者,从而获得主体身份感的认同,这既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可激活整体课程教学效果。

(三)尝试创建阶段化、多维度的考评体系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第4篇

关键词:英国 新闻传播学 教育 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 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 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 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 936 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 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 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 ]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

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 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 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 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 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 门课,撰写1 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hi138/Com]

参考文献

[1]Garnham Nicholas,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

第5篇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与来源如图l所示。

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

现阶段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有: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过程控制把关不严、学生认识不到位、教师指导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校企合作双导师、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双结合、指导教师一肩挑等措施,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一)动画短片《APPLE》

1.设计题目:“动画学院奖”动画短片创作《APPLE》。

2.课题来源: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为准备参加2011年10月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而设定的选题。

3.学生信息:刘芳哲,2008级电脑艺术设计(1)班。

4.指导教师信息:陈淑姣,艺术设计学院传媒系副教授。

5.创新特点:要求学生有对剧本编著的认知、导演艺术的把握、镜头语言的运用、角色和分镜头设定、原画和动画的设定制作、电脑动画及后期合成等多方面的技能。

(二)《素·媚》成衣设计

1.毕设题目:《素·媚》。

2.课题来源:朗姿服装品牌2012年~2013年高级成衣设计与研发。

3.学生信息:康萌萌,2009级服装服饰(3)班。

4.指导教师信息:吴效瑜,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讲师。

5.指导过程:对朗姿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面料特性、特征进行充分把握,依据前期工作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结合面料,进行正稿设计,制出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1:5结构设计图、1:1工业样板,进行工艺缝制。

6,创新特点:根据企业服装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调研、设计构思、设计主题、设计效果图、设计选料、设计制作、设计手册汇报等完整的工作。课题通过东西方元素在现代高级成衣设计中相互融合、碰撞,阐释了品牌成衣的内涵。

(三)计算机游戏软件

1.毕设题目:基于J2ME平台的手机游戏开发。

2.课题来源:此课题来源于学生本人参加201 1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大赛的获奖作品。

3.学生信息:杨蕾,2009级手机应用(2)班。

4.指导教师信息:作品指导教师:李云玮,计算机应用(手机游戏设计)教研室;

毕设指导教师:司建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博士。

5.指导过程:指导教师首先下发策划目录,学生按照策划目录独立完成游戏策划案的撰写,然后设计游戏的流程图和类结构图,分析了游戏的具体功能模块:界面设计、菜单设计、地图设计、角色设计、战斗系统设计、对话设计、音效设计、场景切换,最后编程实现每个功能模块。

6.创新特点:在游戏战斗的界面中加入了npc的行为判定,主动攻击型,玩家进入任务场景时敌人进行追击和攻击。玩家需要和各种npc对话找到任务的相关线索,通过得到的线索完成任务。

(四)半自动火焰切管机

1.毕设题目:半自动火焰切管机的设计与制作。

2.课题来源:来源于实习,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设备。

3.学生信息:朱继业,2009级焊接技术班、姚卫杰,2009级焊接技术班。

4.指导教师信息:张磊,助理讲师、焊接技术专业教师。

5.指导过程:在研制改造半自动火焰切管机的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切割30度的坡口管时的准确性。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分度头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利用分度头可以根据工件在水平、倾斜或垂直的位置上进行装夹分度的优点,再加上一个可调节固定的切割枪,经过后期的下料、装配、焊接、测试,最终研制出既可以提高切割管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切管效率的半自动火焰切管机。

6.创新特点:通过研制改造半自动火焰切管机,大大提高了在切割30度的坡口管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手动火焰切管中对人力和材料的浪费,为学院节约了经费。

以上作品反映了学校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成果,虽然有些作品还显得幼稚和不成熟,但毕竟是来自社会实践,具有实际意义,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6篇

2009年6月由江苏省书协主办,在江苏美术馆成功举办“诗酒风流・邱世鸿书法篆刻艺术展”,获得好评,“文化江苏”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3月由现代快报、艺+美术馆举办“诗韵酒魂・壮此生邱世鸿书法精品展”。《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神州书画报》、《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研究》、《珍藏》、《艺术百家》、《艺术名家》、《华夏大家》等刊物多次刊登“名家访谈”专题。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正书展”(1996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2001山东。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湖南。湖南书协主办)

“当代青年书画大赛”(一等奖2002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2005国际书法篆刻年展”(一等奖2005河南。书法导报社主办)

“全国第二届兰亭书法展”(艺术奖2007安徽。中国书协主办)

“荷之韵一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山东。济南市政府主办)

“国大阅兵题联”(二等奖2009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全国首届篆书展”(2010贵州。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2010湖北。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二等奖2010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当代楷书创新展”(入展2011年。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2011韩国首尔)

“百名博士写百米长卷”(2011年天津某文化公司主办)

“国际简牍帛书邀请展”(2011年湖南。湖南文联主办)

“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名家邀请展”(2011年重庆文联、西南大学主办)

“中意韩三国名家书法邀请展”(2012年中、韩、意三国。《中国书画》杂志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书法名家邀请展”(2012年北京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北京国家画院)

“全国梅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京梅花艺术馆并任艺委会委员)

“全国兰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贵阳阳明祠并任艺委会委员)

第7篇

肖海林,1962年5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企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成功申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市场学会、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首批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0年获中国管理学最高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专家提名,2012年受邀为海尔集团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颠覆性管理创新“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咨询。

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旭教授指导下从事学位论文研究。2003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是该校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首位提前一年毕业博士和2004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两位博士之一。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全优出站,同年9月按高于知名学者的人才引进政策调入中央财经大学工作至今。1987年至2002年先后在湖北省科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单位工作,从事战略情报研究、外资引进与管理、企业管理等工作,担任过四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二、研究领域

2001年进入学界以来,一直致力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颠覆性创新管理、企业持续发展、管理理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跨国资本与中国传媒市场等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同时主持和参与各类企业委托项目近40项。

三、研究成果

在学界首次提出并论证:企业管理的主题是企业持续发展而不再是成本导向的效率的观点;企业持续发展的三维特征论;企业持续发展的LCT模型;三个基本维度全面管理的统一与共生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三叶草型企业模型、三叶草型管理模型、三叶草型控制模型、三只眼型企业家模型等观点;长青企业的特殊性质论与三种资本构成及其缪尔达尔循环论;现代企业粘性管理论;企业最优产权安排的逻辑转变论、竞争力导向论及动态变化论;超级竞争下最优业务组合战略的逻辑转变论、企业业务组合的乘除效应论以及应当是归核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统一与共生而孰优孰劣之争是伪命题的观点;以核心能力、产业平台、制度平台和市场权力为核心要素的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成长管理论;创新行为对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与微观企业个体发展的价值差异论;现代企业要发展思维不要生存思维的心智转变论;不连续技术创新的风险特征、风险结构和风险核对表;中国传媒市场境外资本的分布与行为特征等。

四、主要论著

1、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生成机制和管理框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2、企业管理范式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3、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消费者感知风险与购买意向――基于市场化初期3G手机的实证研究,载于《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

4、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要径和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5、破了定律企业必败――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7月5日。

6、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结构模型及成长管理,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7期。

7、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模型――基于海尔案例的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9、长青企业――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10、韦尔奇时代GE的产业平台战略,经济管理,2004年第13期。

11、以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12、企业管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13、超级竞争条件下企业整体管理的基本维度与共生型控制模式:一个描述性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4、管理心智的十大转变,企业管理,2008年第7期。

第8篇

1、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自学考试有国家统一命题,各省市教育考试院组织考试,自学专科大概有16门课程,本科大概有14门课程,每一门课程总分为100分,60分即为及格。

2、网络远程教育(又称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即现代远程教育(也称为网络大学)的简称,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网络教育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考试合格获得学分,达到规定的总学分后,可毕业,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符合学位授予规定的学员,同时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3、开放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以前叫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属于成人继续教育,属于开放教育性质的学校,是国家承认学历,学历最终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电大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学习,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获得专科本科学历。

4、成人高考:成人高考的考生需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由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录取。经过系统的学习后,本科毕业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全书以此为线索,遴选出三位年龄相当、履历相近、乐风相映,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音乐舞台上各执牛耳、独具,但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独具特色的汉文化,尤其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作曲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时空、多维度的文化比较和深层的音乐创作思想研究。这三位作曲家分别是创造了“主要音技法”的德籍韩裔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1917―1995)、自称为“蓝领”的旅欧日裔作曲家武满彻(Toru Takemitsu,1930―1996)和“中美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Chou Wen-chung,1923―)。这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论文系列作曲理论编的首部作品已于2013年10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者宝玉是一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师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亚洲爱乐国际乐团驻团作曲。

从结构上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互动进行鸟瞰;分析比较三位作曲家的文化观念和艺术理念;对三位作曲家因各自不同的艺术哲学观和音乐美学观而产生的不同的音响观念进行综合阐释。最后,作者就具体作品分析过程中,在其作品中所能反映出的文化气息与创作手段的内在联系作进一步的理论及理念的总结概述,进而得出结论及其展望。

笔者认为,该书的“创新”与“独特”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新之处――

“311定理”在音乐分析当中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根据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绘画理论――点・线・面――而提出的“311定理”(其公式为:3+1=1)进行“三点一线一面”的分析。即:个人、祖国、西方(三点);音响观(一线);作品风格(一面)。此举不同于一些常见的音乐作品分析理论范式(如“结构――功能理论”、“接受美学”、申克分析法等),“311定理”是作曲家产生作品的客观存在和人文背景,它不是一种具体的音乐技术分析方法。于润洋先生曾提倡音乐理论研究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他说:“坚实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历史知识是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块基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会对现实有一个真正清醒的认识和评价。”①而“311定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从作曲家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实出发,勾勒出三位作曲家各自别具一格的肖像。然后,作者再具体到某一部作品,进行譬如音乐结构分析、音高结构分析、音响形态分析等技术层面上的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对作曲家“独门绝技”,比如对尹伊桑的“主要音”及“主要音响”的观察,还有对武满彻“音色音乐”与“点描配器”的整体观察。

独特的视角之一――

对文化与艺术关系的高度重视

1969年,英国著名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John Blacking,1928―1990)在其长文《人类经验中的音乐价值》中,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音乐评价思路。他认为,音乐的价值必须在其所存在的语境(context)中考察:“音乐应该作为社会或个体的产品来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谓挖到了作曲家的根,因为它把作品分析放到与作曲家本身不可割裂的文化大背景当中。作者对中日韩历史文化溯本探源,以期对当下音乐创作领域内颇为复杂的民族性与西方现代性的主客体关系的再认识,以及对如何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反映本区域或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而通过研究东亚三位作曲家的人文背景和音乐历程以及独有的美学构架,从而梳理出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意义的理论手段。

当我们面对一棵大树的时候,通常只留意上面的枝叶,而很少看到树之“根”,以及它所在环境中的土壤、周遭的空气,所以就不可能理解这棵“树”(作曲家)为什么长出来的是这样的“枝叶”(作品),而不是别的样子。比如,为什么尹伊桑的作品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那是因为他的作品一定是他从本民族文化中悟化的东西。该书认为我们在评价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时,不仅是要看其表象,还要追其本质,还要回头去追溯这个作曲家为什么是这样;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要回到他所身处的文化、他的生平、世界观,所有这些都可能决定“作品”这个结果。

另外,本书从实用性的角度去看待作曲技术,具有正本清源的价值,而不是按常规的做法,单纯地将其归纳成某一种技术公式。从技术本身来讲,理论家习惯把它归纳成一种公式,这样也许便于教学与传播,但试问这些大师中有多少是带着这样一种公式去创作的呢?也许他们只有一种开放的精神和躁动的心灵,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种冲动促使他找到一种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其他公式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武满彻的技术分析就很难归纳,什么“十二音”、“音集集合”都不是,就像画家对于油彩的驾驭都是由形象思维决定的,而不是说遵从了某种模式;又比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曲》与北欧的冷空气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对艺术家的具体探讨一定要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剥离了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

独特的视角之二――

这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书

与一些非作曲专业人士的“隔靴搔痒”的作品分析而言,本书不寻常之处在于它是一本作曲家分析作曲家的书,显然这样更地道。要知道,日前在个别地方综合类院校作品分析领域里存在一种“一犬吠影,众犬吠声”的现象,其后果就是使作品分析脱离了音乐本质,成为一种“玄学”,甚至一部“科幻剧”。因为缺乏专业的工具,分析的层面只能停留在华丽辞藻的堆砌上,始终不能深入挖掘,读者自然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没有与之匹配的钥匙怎么打得开这把锁呢?作曲是一门学问,不懂技术如同没有钥匙,所以打不开“这把锁”。我们不能把毕加索的“胡来”不能等同于一个普通人的涂鸦。

音乐评价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认知能力、经验知识和评价标准的制约。②作曲家本身积累的丰富的听觉经验、良好的作曲技术,以及个人的音乐、非音乐知识为其在做音乐评价与分析的时候,提供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者在书中对三位作曲家音乐风格做出了精准的概括:玉树临风――踔厉乱画――好好做自己,精炼地点出了他们的“形神”所在。

关于“玉树临风”的尹伊桑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内乐中的运用》③、《浸染则会东方文化观念中的“主要音技法”――简评尹伊桑的创作》、《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④等十几篇,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以“主要音”作曲体系为研究对象。

与其他两位相比,国内对武满彻的研究相对活跃一些,相关论文四十篇左右,文章主要集中在对作曲家早、中、晚期音乐创作的研究⑤,还有一些对其生平和传统文化元素对其作品影响的研究⑥;对某一部具体作品的研究⑦,以及对武满彻和声技法的研究⑧,对电影配乐的研究⑨等方面。

作为20世纪美籍法人作曲大师埃德加德・瓦雷兹的挚友,在其逝世后成为他音乐财产的管理人和权威解释者,美籍华人周文中为中国青年作曲家提供在美国事业发展的空间,并为中美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⑩关于“好好做自己”的周文中的研究论文也有十几篇,对作曲家音乐风格和作品的剖析的论文主要有:《周文中:其人其乐》{11};《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12};《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13}等。而近年来把东亚三国作曲家放在一起研究的,只有青年韩裔学者刘贞银(上海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方向的博士){14}。

作曲家宝玉正是基于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分别选取了尹伊桑的《穆瓦克舞蹈幻想曲》、武满彻的《幻影》和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三部作品,进行了音乐结构分析、音高结构分析和音响形态分析。这三部作品都是以西洋管弦乐为音响载体,虽然周文中的《花落知多少》乐队规模略有变化而且稍小一些,但三位作曲家都是以西洋管弦乐编制为主体来幻化东方之声。这是作者选取分析对象的共性。

独特的视角之三――

对“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独到见解

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欧洲民族乐派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为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气。20世纪初,西方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曾对亚洲的传统音乐发生强烈影响。东亚三国迅速接受了西方音乐,但西方元素和传统元素基本处于并置状态,作曲家孜孜不倦地寻求着民族文化身份。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和观念的传入使亚洲作曲家找到了新的资源,在探索本民族现代新音乐的征程中更进了一步。可见,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带来的是各国文化对“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诉求。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抵抗西方现代性才有自身民族性,一旦全盘接受现代性的话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性了,宝玉并不认同这个观念,而是通过对三位作曲家的作品研究与分析,并结合文史资料的阅读,从而找到与西方现代性相承因的东亚现代性,以及东亚现代性与东亚古代文明融合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而提出并证实:现代文明是一个经起源、融合、发展,变异为相互关联的一个综合系统。并在结论中胆识、有主见地提出:

“问题的关键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胆识直面处于‘主场’的西方,而不是‘避实就虚’地绕过西方;有无自信通过西方音乐技术理论进入本民族传统进行国际化的文化梳理及艺术改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穿过西方现代性一步步回到自己的传统,而后再将经过整合后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音乐作品带向西方以至于世界音乐舞台。”

结 语

音乐分析的途径是多样的,该书既有对作品的形态分析,如对音高、节奏、曲式、配器技法的分析,也结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法。无论何种分析,其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发现其隐含的价值。最后,笔者想借用标题“岁月的凝聚 时空的润融”来结束本文: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岁月沉淀之物的凝聚与表达,同时经过了时间、空间的润色、交融。读完此书,也许我们能更理解书中“所谓作曲家的音响观是因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哲学观和音乐美学观而形成的”这句话了,而作者提及的东亚裔作曲家对东西方文化采取的“解构”态度值得世人参考借鉴,令人不禁顿悟:原来我们怀揣的“东方艺术及艺术精神”是如此值得珍惜的瑰宝!

①于润洋《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纪念波兰杰出音乐家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音乐研究》1980年第1期。

②柯杨《有限的相对主义――论音乐的价值、质量及其评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论文。

③傅文《“主要音”在尹伊桑室内乐中的运用》,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5月,硕士论文。

④罗新民《尹伊桑作品中的反和声手法(上)――〈大提琴协奏曲〉1976简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2―43页。

⑤相关论文主要有[日]渡边未帆《1950年代的武满彻――从五声音阶到意识流》,周耘译?熏2007年第2期;许志斌《论武满彻中期创作》,《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9年第1期,第81―87页等。

⑥相关论文主要有许志斌《论武满彻作品中节奏及实践过程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0年第1期,第113―120页;许志斌《论武满彻作品中音响的“空间构型”及其“时间塑形”功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1年第2期,第83―95页;郭元、郭艺《“树的镜、草原的镜”映射下的日本当代音乐》,《音乐创作》2013年第3期,第146―148页等。

⑦相关论文主要有童昕《〈多利亚地坪线〉的音乐结构――兼论音色在现代音乐中的表现和结构力作用》, 第15―21页;马莉《试论长笛作品〈voice〉的现代演奏技法》,2008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杨一博《东西交融的梦――武满彻作品“吾听水梦”的创作研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4月等。

⑧相关论文主要有许志斌《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II〉中的音集技法及音高组织特征》,《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第91―95页;王馨密《武满彻〈Toward the Sea I〉的技法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5月;魏扬《武满彻〈诗篇幻想曲〉和声排列的三维构架》,《音乐研究》2012年第2期,第99―109页;陈默默《谈武满彻作品〈雨树素描〉的和声技法及和声语言特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23―125页等。

⑨刘嫣《武满彻电影配乐的理论研究――以电影〈怪谈〉和〈乱〉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等。

{10}孙铿亮《中美音乐文化交流的使者》,《音乐美学》第59―62页。同类论文还有陈钢的《早春二月柳色新――记周文中教授与美中文化交流》。

{11}尼古拉・斯洛尼姆斯基《周文中:其人其乐》,朱建翻译,《艺苑》音乐版1996年第2期,第54页―59页。

{12}侯太勇《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乐府新声》2012年第1期,第84―89页。

{13}邹昊《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音乐创作》2013年第2期,第109―111页。

第10篇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特色资源库;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59-04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rt ki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git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Then it is taking the librar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s an example and constructing the art colleg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platform. It makes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base platform. It fix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expands characteristic digital resource sharing of social function and utility.

Key words: Art;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database

1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图书馆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资源,要利用特色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随着艺术类专业的火爆,艺术类院校的数量逐年有所增加,2002年全国艺术类院校只有597所,2012年增至1679所。除传统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则更多。十年间全国艺术类专业院校增加1082所,考生人数增加了97万。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除具备普通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外,在体现艺术活动的特色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从而真正做到为院校师生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1]。

当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以各种文字等书目线索资源库为主,缺少全文、图形、音视频及事实型数据库;国内专业学术视频比较少,百度或搜狐等视频缺乏学术针对性。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传统的文献信息数据库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全文型、音视频型与事实型数据库等元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建设专业的特色资源库,才能逐步缩短国内艺术类院校与国外艺术类高校的信息化差距 [2]。

2 如何构建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

2.1 特色资源库要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优势

艺术类院校区别于普通综合性高校,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3]。

(1)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拥有下沙校区图书馆和桐乡校区图书馆,原藏书结构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 2004 年,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浙江传媒学院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2008 年数字图书馆建成。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有效地整合资源、平台、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透明的服务。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数字图书馆以传媒视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供文本信息、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为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和学生之间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提供了便利。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逐步改变为纸质文献、电子图书和音像资料并重,并力图保持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的结构合理。同时,浙江传媒学院为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与网络上,构建一个适合艺术类高校的产学研图书馆特色库网络平台,提供统一的特色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以传媒视音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包含图片、文字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基础,组建一个基于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式软硬件的集成平台,实现了搜索、下载、上传、等功能。

(2)浙江传媒学院以全国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为技术需求方,与以广播电视研究所和浙江传媒学院为技术供给方,整合高校与地方资源,采用校地共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促进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的建立[4]。促进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简称产学研)的相互配合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3)以辅助学科建设为中心来组织资源、提供服务,把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提供简单便捷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特色资源,配置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浙江传媒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访学、产学研合作平台、交流生、交换生、短期访学、国际课堂、联合培养硕士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2.2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为:①建一个开放式专业学术视频基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资源中心”。②改造传媒研究共享空间:进行实体环境改造、各种设备配置和技术环境优化,再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③推出特色资源网络服务:引进国际表演艺术期刊数据库、美国电影学院电影目录数据库、视频知识服务系统、数字音乐资源、集成教学图片数据资源、电子报纸数据等资源。④规划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服务:创建电视节目研究元数据共享资源、举办一年一度文化节活动、学生作品库的发展完成递交与建库工作、外文资源的利用培训。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建的传媒特色资源库,包括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校内举办学术、晚会活动、教师精品课程等,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依据自身资源,独立开发建设的特色库, 是未来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如自建的电视节目研究资料库,这些自建资料库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5]。以浙江传媒学院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为例,该中心包含百部电影、百部书籍、教学推荐、开放课堂、作品集萃等栏目,栏目内容很多都是学院师生参与策划并亲自拍摄的,展示了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水平与能力。另一部分是学校电子数据库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及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特别是为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学术论文、超星和书生电子书、英语学习平台、名师讲坛视频等现有资源,符合传媒特色,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3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是统一检索系统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所有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中心,其内容无所不包,收藏种类也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视频、标准等,尤其是建设数字图书馆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逐步成为主流。如何通过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来实现对所有资源的搜索,是检验数字图书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6]。

2.3.1 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

全文搜索即从文本或数据库中,不限定资料字段,自由地萃取出讯息的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服务系统旨在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数字资源进行应用检索整合。全文搜索引擎实现了标题、作者、关键词、任意字段等检索,特别实现了对文章中任意字段的检索,使用户能够快捷地获得检索结果;检索内容包括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原文获取等多种服务。导航分类目录是收录各类优秀资源,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系统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作为特色资源库平台的核心组件,与其他应用系统(如资源调度、馆际互借等)无缝集成[7]。以中国知网的全文检索为例,每天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次全文检索,同时支持简单检索与高级检索,是全文搜索与导航的领军先锋。

2.3.2 元数据搜索

元搜索引擎(META Search Engine)接受用户查询请求后,同时在多个搜索引擎上搜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在提高搜索速度、智能化处理搜索结果、个性搜索功能的设置和用户检索界面的友好性上,查全率和查准率都比较高。如图1所示。

2.3.3快速检索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定义文献检索类型,将定义结果存储在“快速检索”中,快速检索功能帮助用户像利用搜索引擎一样检索,用户也可自定义多个快速检索集。

2.3.4统一检索

统一检索系统是针对现有数字资源异构问题带给用户的检索障碍,而开发的一个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用户可在一个友好统一的界面和查询环境下对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统一进行检索,并以统一的界面显示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简化了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

2.3.5多面关联搜索

用户检索其中一种资源时,同时显示其他相关资源信息;检索一方面内容的同时,将获得其他各方面信息的内容(图书、期刊、专利、视频、论文、标准、报纸等),如图3所示。

以上资源检索都基于元数据平台,利用可视化的用户体验,实现包括元模型添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功能;并且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已有元模型的分类、统计、使用情况、变更追溯等。多用户的操作,导致平台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尤为重要,因此平台的支撑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

2.4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支撑条件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的网络技术支持相当重要,本文拟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平台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构建一个适合传媒特色的特色库网站。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对于关系数据库都是共通的,可以用来读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在系统平台的选择上, 我们选用Micro soft Windows 2008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是专为强化下一代网络、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的功能而设计,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拥有 Windows Server 2008,可在企业中开发、提供和管理丰富的用户体验及应用程序,提供高度安全的网络基础架构,提高和增加技术效率与价值。选用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 IIS) 作为Web 服务器,选用简单、灵活、扩充性较强的Visual Studio 作为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资源库,能满足多用户需求,保证数据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师生共计一万多人,通过可视化平台,可以同时支持1000在线人数,各自通过账号登陆,对其进行分布与统一管理,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达到学校大多数师生的点击搜索需求,满足学生足不出户也可获取自身所需资源与服务。

3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

如何把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中,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笔者认为,①应重视宣传、推广和使用。通过信息、宣传、培训、主动联系学院部门骨干教师与学生,发挥更大效益,通过新生始业教育,使特色库资源成为师生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学习资源中心平台,使用自己校内一卡通账号登陆,完全实现了以上功能。②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和相关部门联动,制定相关规则与办法,鼓励师生自主上传具有传媒特色作品,包括作业、参赛、获奖、讲座、演出等。③建成传媒特色的资源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科研支撑服务,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强化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能力,把握传媒研究动向。④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区的现代教学环境、配置活动桌椅满足各种需求。⑤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结果的跨越,调动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得以在校园网上延续。⑥整合学习――实践――研究环节,科学构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8]。浙江传媒学院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跟下沙开发区共建的,早在2007年底就投入运行,新建的孵化中心就相当于它的“保温箱”,通过两年的时间,把小企业孵化好了,再送进产业园。这两年的孵化过程,是对大学生创业的一种资助,更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拔。⑦ 通过区域联盟与网络服务,推广传媒特色资源的社会辐射面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特色数字资源的社会共享功能和效用。浙江传媒学院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18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广播电视实用人才[9],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使学院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⑧以个性化用户需求为导向,与合作单位相互扶持,发挥资源和技术的双重服务能力,强调多渠道、全媒体资源、静态和动态有机机会的资源建设模式,保障数字资源服务能力的持续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在2015年3月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不仅顺应了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和中国影视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将对我国影视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浙江省桐乡市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稳步推进电影学院的发展,并积极筹建浙江国际影视制作基地,打造南方影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影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实验示范区。

4 结束语

(1)高校图书馆特色库资源平台建设任重而道远。其中,艺术类院校产学研特色数据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资源库的有机合成、合理分配利用都需要长时间的搜集。音视频文件、平面作品、摄影、绘画等资源也要逐步完善。

(2)要提高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技术,需要借鉴学术搜索平台等[10],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同时集成多种传媒特色信息资源与服务,形成一个以重点学科服务为主体的科研支持环境。

(3)通过基于引进与协作自建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来创建以媒体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多功能的信息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型与变化、如何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新的服务方式也逐步展开,通过构建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库,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能力和文献保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应在经费的投入与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对艺术类院校予以支持,以促进特色资源库平台的后续性发展[11]。

参考文献:

[1] 刘泓.谈艺术类院校图书馆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J].艺术探索,2006(6):149-150.

[2] 阮海红,郑金莹.论特色数据库库的创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3):13-15.

[3] 项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级创意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5):11-13.

[4] 于洋.以产学研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25-28.

[5] 马静.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3):9-12.

[6] 杨杰.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教育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6):7-8.

[7] 杨槐. 高校数字图书馆设计与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5.

[8] 刘素芹. 艺术类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探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2(2):15-17.

[9] 元玉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23-26.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素质

 

从新媒体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变革由技术领域逐步扩展到内容生产,逐渐动摇传统媒介(出版、广播电视等)的制作播出秩序。作者通过参与国家广电总局课题中子课题:新媒体发展对广播电视节目制播机制的影响(编号:GD0851)中对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结合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广播节目制作的影响程度及新媒体对广播节目制作制作人员提出的要求。

1.新媒体的特点简述

新媒体,主要是指区别于电影、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主流媒体的互联网、手机、户外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其主要有:信息的多样性、接收终端的多样性、信息的非线性等特点。

信息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信息人在新媒体的平台上,通过普及化的设备(手机、电脑等)提供信息,相对于主流媒体播出机构和出版机构,不其信息提供者存在多样性。理论上,任何一个人利用手机或电脑,就是能够成为一个信息者。

接收终端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信息终端接收者,不在依靠单一的设备接收单一形式的信息。例如:收看电视接收电视节目,阅读报纸接受文字信息等。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一个终端接受多样的节目。

信息的非线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者),可以通过主动选择来获取信息,而非被动地接收。

2.新媒体对广播节目制作的影响

当前,由于信息化迅速发展,广播节目制作播出的发展环境,不但面临数字化技术设备(自动播出和硬盘播出、节目集成平台)的使用,在节目制作与传输中也面临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合作与竞争。

2.1节目素材获取渠道的转变

在我国广播播出机构中,传统的节目制作素材获取渠道主要是:上级提供素材、记者现场搜集、其他新闻机构或单位组织提供。然而由于数字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通过对40位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新媒体对于广播从业人员获取节目素材渠道的影响范围更大,程度更广。例如:音乐类节目的主要素材由于需要紧跟时尚前沿,除了专门老歌曲栏目和歌手新歌推介活动之外,76%的节目直接来自于网络下载,8%的来自于CD,16%来自于本台提供的硬盘素材(图1-1)。

图1-1 广播节目素材获取渠道

2.2节目播出渠道的丰富

2.2.1在线直播

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播电台开始逐渐自己的网站。并开始在自己的网站进行广播节目直播。例如:中国广播网在线提供《中国之声》节目直播;河南广播网提供交通广播、音乐广播、MYradio等频率直播;北京广播网也提供17个广播频道。

2.2.2互联网直播软件

如PPlive、PPS网络直播、深度电视直播等流行软件插件在直接提供电视直播业务的同时,也可以收听广播节目,而不用登录网站。

2.3广播节目的延伸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除了在电台本身的渠道之外,还利用新媒体将自己的节目延伸,通过博客、节目网站、播客、QQ群,论坛等形式和听众进行交流。其中:开设了节目博客的75%,播客的8%,有独立节目网站的25%,有节目论坛的50%。并且在音频节目的基础上,有些广播电台还提供播音间的视频直播,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节目播出。

2.4面向不同受众的节目制作

音频节目制作人员需要考虑到新媒体的播放特点。在传统的广播制播出流程中,节目往往是按照播出的要求来制作的。节目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广播线性播出的特点,时间段、频道定位等因素制约着制作人员的制作。音频和视频节目的创作人员,除了要遵循广播的线性化、单项传播等特点外,还要开发能够被主动搜索、非线性、满足点对点传播方式的新的音频视频节目。

3.新媒体的发展对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素质的要求

3.1加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广播节目制作人员要认清信息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科技论文。目前,网上新闻的播发者多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机构,它们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向不发达国家输出其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文化冲突会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特别是获取素材时,要避免信息垃圾乘机渗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由信息过滤和加工的能力。科技论文。

3.2 培养适应新媒体特点的技术能力

基于新媒体的广播节目制作,有了必须的硬件设备,还需要能够掌握这些硬件及软件人才。广播节目制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编辑软件的应用,包括在新闻采录的时候对摄像机、照相机的运用都是必不可缺的技能,需要的不仅是新闻、编导、播音等专业技术,还需要掌握非编、线编等编辑软件,要懂得使用3d和flash软件,特别是有些节目还需要掌握音乐编辑软件。因此,广播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3.3 基于新媒体的节目创新能力

基于新媒体的受众人群,接收方式的特点。在制作广播节目时,我们可以看到如图3-1所示:节目的制作要同时适应新媒体和广播的播出方式。科技论文。完全依靠原来的节目在新媒体上播出(特别是音乐等直接可以从网络下载的节目)是不可行的。这样就要求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增加原创节目的能力,这些节目还要适应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终端的应用习惯及文化形态。

图3-1广播节目的播出形态

参考文献

[1]范以锦,董天策主编.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4.

[2]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吴信训等.现代传媒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12篇

《走向公民建筑》一书,是对2007年至2010年逢单年举办“中国建筑思想论坛”、逢双年举办“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总结,将近70万字的内容,包括了四次活动本身方方面面的内容,还难得地收入了在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奖结束后的争鸣文章。

四年里,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到8月8日开幕的奥运会,再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界做了很多事,也有了很大变化。这本书,像一个缩影,投射了整个中国建筑界在四年间围绕“公民建筑”的思想变化。一方面,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从邀请中国当红建筑师来探讨“实验建筑”变为围绕“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的主题由建筑师、规划师来表达心得、体会,讨论问题与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传媒奖设立了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杰出成就奖、青年建筑师奖和组委会特别奖,第二届时,还加入了建筑评论奖,这一评奖活动,有别于那些着重考量建筑设计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建筑专业评奖,将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建筑和对大众来说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学者、建筑评论家推至台前。他们之中,有人在为灾民建新居,有人在为边远的村子设计造价低廉的通行桥,有人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乡土建筑、城市规划倾注了毕生的心力,让读者能了解到在疯狂尖叫、形态吊诡的建筑之外,中国仍然有为“5?12”灾区设计建造农房的谢英俊、发起并推动了灾后“土木再生”计划的刘家琨这样的建筑师。他们不计得失、在从人本的角度考虑着设计问题。

可以说,这是《走向公民建筑》的第一层意义,它以印刷品的形式,像一本纪念册,记录下这四年的内容。

第二层意义是,活动本身是大众媒体以“公民建筑”为题对建筑界的一次拷问,这本书收录的是当下建筑界所交出的“答卷”。

在大众传媒和建筑专业之间,曾有很深的鸿沟。获得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标准营造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张珂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曾说,他们一开始不理解“传媒奖”是什么意思,怕被当作“挖空心思”在媒体上“抛头露脸”的建筑师,直到彻底了解了这确实是一个“关注人文、关注建筑”的奖项。多数建筑师都像标准营造一样,他们自认、也确实不是在为获得媒体承认而工作,甚至建筑圈有一种观念,认为是媒体对某些建筑的跟风、炒作影响了、带坏了当下的建筑风气,因为毕竟是要通过媒体的宣传,才会催生出“明星建筑师”这个群体。而除了少量建筑专业媒体之外,大众传媒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奇怪的设计所吸引,往往缺乏建筑上的专业判断力。与此同时,媒体人们也主观地以为建筑师是一伙想当艺术家的疯狂工程师,想做的都是CCTV新楼那种招摇的建筑,并不真正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但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出的“走向公民建筑”改变了彼此双方的成见。大众媒体向建筑师们提出的这个思考角度,恳切、质朴。“公民建筑”虽然在至今仍然界定模糊、范畴过于宽泛,但仍足以让很多建筑师重新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回顾自己做建筑的初衷。建筑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为谁而作?为什么而作?

从成果上看,建筑师们交出的答卷算是令人欣慰。获得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建筑师吴恩融和穆钧,前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后者当时是在读博士,他们在甘肃农村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建造无止桥和实验小学,穆钧更是在毛寺村里住了两年,直至带领村民建完学校。桥和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居民和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们对所处环境和未来的看法。

第二届传媒奖最佳建筑奖虽然空缺,但反倒更体现了奖项的严谨与严肃。分处台湾宜兰、香港、天津、西安的四项入围作品,在经过评委会实地考察之后,除了从专业角度肯定了它们建筑设计上的独具匠心,也发现了设计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尤其在听取了使用者的意见之后,艰难同时也果断地将这个奖项设为了空缺。设计了宜兰津梅栈道的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在参访中说:“这一重要奖项的空缺,能引起行业更好的讨论,同时是对建筑师的一种鞭策和警醒。”

最佳建筑奖空缺令人遗憾,但本届的居住建筑特别奖却让人眼前一亮,最终获奖的中新生态城建设公寓,是极为少见的“工棚”建筑设计项目,在有限的范围内,用低廉的造价为建筑工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同时获奖的还有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在设计过程中,每户居民自主参与,与建筑师充分沟通和合作,在整个街区的改造中,建筑师提供了抗震、设备等专业的帮助,实现了居民们的居住理想,也保留了老城区的风貌。

《走向公民建筑》的第三个意义是,它展现了围绕“公民建筑”在建筑界展开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