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09:1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与思考一直是高中物理的热门话题,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过自己的观点:有的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角度来讨论,有的从强化匀速直线运动的角度来思考,有的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分析,有的从探究的角度来设计,…….本文试图从健康课堂的角度来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1健康课堂理念
1.1什么是健康课堂
健康课堂是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课堂教学形态.美国学者布瑞林斯基和霍德勒指出:“健康课堂不仅仅指课堂上没有难以控制、不守纪律的学生,健康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实现他们在生理、社会、精神、情绪、智力和环境等层面的安康.”
1健康课堂的特征
健康课堂不仅是知识的生发地,更是生命气息的散发地,它的生命气息就体现在它的真诚、深刻、丰富、实惠、科学、创新和特色上.健康课堂是蕴含生命活力的课堂,有着明显的三大特征.
1.1以生为本
健康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学生的尊严,提升学生的价值,增进学生的幸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成了健康课堂生命力的基础.健康课堂承认并且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很棒”.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动态性的多元评价,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健康”的学生.
1.2平等、互动
在平等亲和、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健康课堂生命活力的体现.在这种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并可与教师、同学和谐对话,从而呈现最佳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充分享受学习生活的快乐.师生在开放、平等的健康课堂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学生错误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过探讨。他们对于这一定律的如何教学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且大多都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经过学习他们的这些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可是在当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却让我们感觉到: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不是很理想,别人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方法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为什么我们这样做,所得到的结果却相差很远呢?是我们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呢?
一、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实验中让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并应用该理论反过来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了解学生对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小明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把苹果竖直向上抛起来,当苹果落下来时会掉落在小明的手里还是掉落在地上?班级上大多数学生都说会掉落在地上,我问为什么,学生说火车在飞快的运动,而苹果不在空中不会再向前运动了。
二、用事实纠正学生错误的感知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但有些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打破学生的这种印象认识或者感性认识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学生不能够理解,这时,我们应该多讲几次学生就会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固有想法,很难改变。所以必须用事实和实验来说话,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会有“啊,原来竟然是这样呀!”的感叹。
三、纠正学生的印象认识
首先,印象认识或者说感性认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常说学生的头脑就像白纸一样,我们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那是对小学生说的;而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二初三的学生则不然,因为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有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初步的判断,如: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不解之处就是因为每天都会看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才会运动的,没有了外力则物体就会停下来。
其次,印象认识或感性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具有潜在性,不易被人察觉。印象认识或感性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在生活实际中潜移默化建立起来的,它是以较隐蔽状态存在的。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感性认识。这些观点在平时生活中虽然没有体现,但在物理学里碰到力与运动时,往往会表现出来。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牛顿第一定律”在物理学上非常重要,对学生后来的学习和在物理学科领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定律本身的知识传授,还要特别强调学生运用定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很多物理教师做得还不够,他们只为教知识而教,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强调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物理的学习,更应该是遵循理论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原则,才能体会物理的真谛。在物理的学习中学生要做到凡事较真,凡事亲为,慢慢地养成求真务实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我想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摘 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规律比较抽象,与学生的日常体验相悖。教学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只能了解其大概,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这就促使我进行理性思考,试图从厘清理论区别和理解运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学好牛顿第一定律。
关键词:厘清区别;理解运用;牛顿第一定律
一、厘清牛顿第一定律和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要想加以转变是极其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按照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思维模式)吸收和排斥信息,在有错误认识存在的情形下,有时会形成和正确信息不相同的认识和行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通常是按教材编排顺序,先进行演示实验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讲解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念,进一步通过做斜面小车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最后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我让学生解释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生活实例,然后让他们解释用手抛钥匙、飞机扔炸弹的例子,帮助他们厘清牛顿第一定律和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区别。
二、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中,我避免贬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论和笛卡儿对惯性定律的贡献,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牛顿继承了伽利略重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也继承了笛卡儿的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澄清了力的概念,确立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第一定律的表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真正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伽利略和笛卡儿都没能解决的。从此惯性定律才真正成为力学理论的基础。所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惯性定律。期中、期末考试时,我用新的情境问题考查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程度: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前后玻璃窗上各有一只蜜蜂。两只蜜蜂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前后窗飞去,问前窗蜜蜂先飞到后窗,还是后窗蜜蜂先飞到前窗?通过考查,使牛顿第一定律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参考文献:
陈耀邦,贝时璋,季羡林,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铁买克乡牧业寄宿制学校)
通常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一般是按教材编排顺序,先进行演示实验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讲解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念,进一步通过做斜面小车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最后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我们曾用这样一道题目来检测学生。题目如下: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上抛,问当钥匙落下来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全班61名同学在试卷上皆答:落在手后面。问其原因,皆曰:汽车在走,而钥匙抛出后不再向前走了。
怎样更好地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使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真正是实实在在意义上的令人满足。我们认为,囿于一般形式上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已是隔靴搔痒,而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考查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所形成的错误,常常是由于其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所谓前科学概念,是指儿童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反复建构所形成的系统的但并非科学的观念。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如此。在物理教学中,那种认为只需要“正面”传授知识,学生就能接受,如果他们仍不理解,可以多讲几遍就能达到目的的想法,实践证明是过于天真了。因为在有些学生的经验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这样,当他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就可能把定律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成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代名词。让他们解释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一些不易暴露错误观念的生活实例时,他们也能解释得头头是道。但当解释用手抛钥匙、飞机扔炸弹的例子时,他们却又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去解释,其错误观念暴露无遗。这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所在。
研究和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应当了解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一、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是自发
形成的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误认为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其头脑如同一张“白纸”,教师可以在上面任意涂画,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看法。他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而在力停止作用时物体静止,于是主观地断言:有力,则物体运动;无力,则物体静止。这正是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理论。
二、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隐
蔽性
由于学生头脑中前科学概念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所以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思考并形成“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概念。另一个是前科学概念平时并不表现出来,但往往在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比如前述测验表明,许多有10多年教龄的初中物理教师头脑中也存在着牛顿第一定律的前科学概念,然而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
三、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顽
固性
由于前科学概念是儿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概念,且长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观察又加强了这些概念。因此,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慨念是非常顽固的。
国内外物理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要想加以转变是极其困难的。尤其那些在人类科学认识史上经历了曲折历程的前科学概念,更是如此。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学生认识什么和如何行动,主要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认知图式(思维模式),而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他们按照自己已有的图式吸收和排斥信息。在有错误认识存在的情形下,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和正确信息极不相同的东西。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要想学好物理,应当做到不仅把物理学好,其他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要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得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值得注意的几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65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后续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认知储备。牛顿运动定律建立的过程蕴藏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品质和人文底蕴,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挖掘
牛顿第一定律破除了长达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深刻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保持静止或原来运动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的作用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隐含了力概念的定性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为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
2.客观、公正地评价前辈科学家
虽然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纠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观念,但今人不应苛求和轻视古人,因为,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形成的理论是相对真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越来越聪慧,科学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技术手段也与时俱进,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修正和完善相对真理。所以,我们绝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天文、气象、生物、哲学、数学和物理等方面,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倡导从直觉和思维两个方面J知和研究事物。正是因为欠缺思辨和实验,才得出上述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结论。
3.明白牛顿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牛顿的创新令人敬佩。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最初由伽利略提出。伽利略通过对接斜面的实验,发现小球沿对面斜面向上运动几乎达到原来的高度,如果不断减小对面斜面的倾角,小球沿该斜面运动的长度将不断增加,进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实验”并得出结论:如果将对面的斜面改为水平面,则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需要外力来维持。于是伽利略提出:“任何速度一旦施加给一个物体,只要除去加速或减速的外因,此速度就可保持不变,不过这是只能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一种情形。”这就是惯性定律的雏形;但是,伽利略认为的“水平面”是“各部分和地心等距离的球面”,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后来,笛卡尔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完善了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表述为:如果物体处在运动之中,那么如无其他原因作用的话,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科学家的观念,提出了惯性概念,明确了力的定义,给出了参考系的意义,铺垫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认为静止和运动并没有区别,都是平衡状态,进而把惯性定律表述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4.清楚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有实验支撑,但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显然,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大量自然和实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由于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力只可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严格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是靠它得出的推论在现实实际和无数实验中无一例外地被证实而得到证明的,进而成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运用经典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的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长板的倾角既不能小,又不能大,要恰好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及其他阻力,确保无牵引的小车在长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安装器材时,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斜面平行,但是在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取下细线、砝码盘和其中的砝码。
(3)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一般来说,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10%。
(4)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按停小车。
2.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思考和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优化,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可借助DIS实验(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由于手工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比较繁杂且耗时较长,有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之嫌,故可用传感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a,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与位移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屏幕上可呈现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在V-t图像上选取合适的区域,借助DIS的功能键可方便、快捷地获得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另外,在小车上安装细窄(0,5cm左右)的遮光片,利用两个光电门(同种规格)和数字毫秒计,也可很便捷地测出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为了将砝码盘及砝码的总重力大小mg视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F,要求满足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但是,随着砝码盘中砝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不能满足上述实验条件。最终导致根据数据描绘相关图像时,图线的末端发生了弯曲,干扰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为了突破上述难点,摒弃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可借助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前端,牵引小车的细绳直接与力传感器相连,在小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屏幕上同步呈现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采集实验数据时,只要在F-t图像上选择合适的区域,即可得到该区域内细绳拉力的平均值。
但是,这种实验方法要求力传感器的数据必须以无线方式传输,以免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传输线的移动影响小车的运动。另外,在用这种方式呈现细绳拉力的过程中,由于细绳有弹性且要绕过定滑轮快速运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会出现一些波动,为克服这一缺陷,可在图像上选取较大的区域,获得拉力F大小的平均值。
(4)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给出了力的单位“牛顿”的物理意义。众所周知,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到底是多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总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定性的层面:1牛顿大约是两只普通鸡蛋的重量。
事实上,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是F=kma,但常用的表达式是F=ma,k取1的意义是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牛顿力的大小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即1N=1kg・m/s2。
三、“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解读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建议
鉴于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基本知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课前布置学生先预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分组自主设计实验验证: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向、共线;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③用实例分析、比较、归纳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并收集、整理凸显牛顿第三定律的趣味视频资料。上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做一两个典型实验:①两个同规格的弹簧秤水平互拉;②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然后学生们分组展示、交流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师做好组织和调控。课后布置学生并自制“水火箭”,探究影响“水火箭”上升高度的因素。
友情提醒: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的惯性系。
3.例题赏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几乎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鸡蛋A在碰撞的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鸡蛋A的碰撞部位除受到鸡蛋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鸡蛋A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其受力部位所受的合力较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惯性、牛顿第三定律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等知识。为了正确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反之,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惯性并不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来状态”或反抗“状态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3)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4)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能认为改变了物体的惯性。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四同、三异、三无关”。
(6)区别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效果: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的状态(运动)不一定相同。
解析:鸡蛋A和鸡蛋B相互碰撞时,鸡蛋A对鸡蛋B的作用力和鸡蛋B对鸡蛋A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在撞击的短暂过程中,鸡蛋A内的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在速度减小的过程中,会对鸡蛋A的蛋壳内壁产生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鸡蛋A的蛋壳与鸡蛋B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鸡蛋B的蛋壳与鸡蛋A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小,因此鸡蛋B的蛋壳易被撞破,所以选项C、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D。
反思: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上课前将印好的材料(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历程、相关案例等)分发给学生。
(一)新课导入
回顾有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为学生埋下质疑伏笔,并告知学习本节课后能够解释。引出主题: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
首先阅读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历史资料,为方便分析,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材料展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读,并对亚里士多德简单介绍,说明其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有正面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即物体受了力才能运动,不受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这时有学生表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正确性”。许多学生都举出用手推粉笔盒,粉笔盒运动,手不推就停止运动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下来提出质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正确,那为什么你们还举出相应例子说明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那是摩擦力在作祟,顺利引出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伽利略进行试验研究的模型图,请学生讨论后简单描述这个模型的理念及实验过程,学生在作答时,强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小球,经过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将图中右侧的两个倾斜面的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学生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平面上的情况不太理解,这时教师阐明这就是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认为将斜面放平后球将永远滚动下去,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这个理想实验的模型中学生还没有真切地体会到摩擦力所起的作用,这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明确摩擦力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各小组都对组员进行分工,设计并记录小车从同一材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在毛巾、棉布及光滑的木板上的运动情况,最终得出摩擦力确实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笛卡尔总结的观点(事先已发放材料),方便与后面的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对比研究。紧接着对事先发放的案例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其内容是: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刹车,未系安全带的小女孩被甩出去,而坐在旁边的胖叔叔则没有。很多学生就此有类似体验,加上初中就已经对惯性有所了解,在看过材料后讨论分析时,学生就已经说出都是惯性惹的祸,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并根据小女孩和胖叔叔的状态归纳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三)规律习得
在上述通过自主学习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学生的总结都是围绕物体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展开,但是在具体表述上还是存在许多弊病,教师就此进行引导修正,最终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精确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四)总结巩固
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定律表述中“逗号”前表述什么含义,“逗号”后又表述什么含义。学生因为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所以回答很贴切,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提出的物理现象。
二、结语
复习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构、整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再提高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方式对知识体系进行回顾,之后让他们盲目地陷入机械式的题海战.这种被动的复习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难以唤醒,如此很难让学生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理解,更谈不上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近几年在建构主义新课改理念的召唤下,笔者认为问题驱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它可以摈弃传统复习的“题海战”,还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问题驱动式教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的探索、解决以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的教学,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它教法相比,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问题驱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问题驱动式的复习课教学,主要将概念、规律渗透到问题中,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点重新组织和运用,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辨析疑难知识点,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牛顿第二定律复习课教学为例,谈谈问题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3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课例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内容较多.而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是本章的核心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如图1,先将学生置于一般化的问题情景中,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从解决变式问题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建构物理模型,并运用基本方法、技能加以解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例1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加速运动如图2所示.
问题1若水平面光滑,求物体在以上三种情况,其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2若水平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问题3在以上三种情况中,若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F大小相等,则哪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呢?
问题4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情景跟上面的实例相似?能否结合上面的结论,谈谈生活中拉购物车与推购物车有何体会?
变式如图3,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拖把头在地板上以加速度a向前移动,则推拖把力的大小?
设置以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先回答前两问题,在回答中引导他们从求解过程中提炼出求解加速度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第三步,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并求解;上述的一题多问是拓宽思路的先导,使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逐渐深化,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通过问题3、4的引导,让学生学习知识并达到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对牛顿第二定律运用的掌握变得更加容易.最后通过设置“拖把拖地”物理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把生活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例2如图4所示,在一辆无限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m1>m2)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 问: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
问题1若μ=0,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2若μ≠0,则两滑块在接触面上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问题3结合问2,思考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水平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有何特点呢?
问题4若μ≠0,那么题中的两滑块一定会相碰吗?为什么?
问题5结合本题,你能否说说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呢?
当接触面光滑时,则物体不受力,是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若有摩擦情况下,需用第二定律来求解,因此这两种情况的分析角度完全不同.本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才需要力即定性定义了力的概念,而第二定律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是如何改变的.另外,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个别物体因果性的规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却与个别物体的因果性无关,它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述,与特定的时间无关、无瞬时性的.所以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它和第二定律从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揭示着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和过程的理解,提高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问题6若质量不同的物体沿同一粗糙斜面自由滑行,则其加速度又有何特点呢?
变式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的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该小孩抱着一只质量为m的小狗再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2,则加速度为a1和a2的关系如何?
通过追问进行变式训练,避免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机械套用公式的弊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材料设计一系列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从亲身感知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掌握物理思维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3如图5,把一个质量是2 kg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物块运动5 s末撤去拉力,g取10 m/s2.求: (1)拉力撤去之前和撤去拉力后物体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2) 5秒末的速度为多少? (3)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大?
问题1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做什么运动呢?
问题2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几个过程分析?
在问题1、2的启发下,学生基本能用公式法顺利解答出本题 (解答过程略),但在解题过程中书写公式凌乱,缺乏连贯性.
问题3学生2解题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解题书写过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呢?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得出本题规范解题的书写格式并将之板书在黑板上.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一般规范解题的内容为画出必要的示意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及演算步骤,并对解题结果要作适当的说明和讨论.同时强调今后解题必须要规范,规范解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问题4结合上述解题过程,能否说出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总结归纳出解决动力学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受力图或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图;第三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第四步,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并讨论.
问题5本题除用公式法外,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比如能否利用v-t图象来求解呢?
问题6对于这两种解题方法,你们有何启发呢?
解法二图象法解题相对直观简单;解法一公式法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公式比较多.比较这两种解法,图象法能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直观描述物理过程,鲜明的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准确而快捷地得出正确结论.解题中灵活运用图象法能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不仅为快捷解题提供便利,更为培养思维品质开辟了途径.另外,处理多过程问题时,求解加速度改变时的瞬时速度为前后过程的联系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例3的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活跃解题思路,开阔视野,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的好方法,使学生熟练而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设置问题 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应突出科学探究,同时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新教材中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识。像科学八年级上册有关力的知识,以及运动过程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力与运动的知识,等等,就是极具抽象而又强烈受到学生生活经验束缚的内容,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难度,甚至会产生误解。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教师应该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寻找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并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和概念,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的目的。下面以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激发求知欲望――问题设置的起点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讲,学生听,体现了教师的“主讲”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我要学”,将学生从“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我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实验:每人都用手轻轻推课本,课本就会运动,将手移开课本时,课本会处于静止。结合例子思考,学生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起来;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下来。学生根据自己亲眼所见,觉得这样概括与生活经验非常吻合,而不对其持怀疑态度。这正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困难所在。马克穆托夫说:“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总是首先体现在对各种问题的质疑上。”于是我设置问题:“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运动起来吗?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静止吗?”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质疑,去思索、去寻找证据。
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找到“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的例子,学生迫切希望知道这一现象能否发生。学生有好奇心,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了求知欲望,也激发了求知热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通过积极的观察、主动的认识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
2.注重实验探究――问题设置的关键
在学生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后,教师应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怎么学”,如果学生从“想学”这一学习动机转变为“会学”这一行为,可以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教学就成为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类型,也成为问题教学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常注意使用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会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运动和力》这一章的教学中,学生较多地还是依靠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进行大多是建立在对问题的思考上,所以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应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1]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吗?”正是我们所要探究而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猜想假设最有力的依据就是靠实验探究来证明其是否正确。
2.1科学实验中的问题设置
在实验中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情况很明显,为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观察中,让其带着一个问题去观察实验,于是设置问题①:“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综合他人观点,然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现象的描述达到了目的后,就应着手通过现象看本质,去研究它的内在原因了。顺理成章地提出问题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大部分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三种物体表面粗糙程度不一样而认为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导致的。这一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合作交流后便会得出这样一条规律: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越远。似乎是我们要得到的规律。但这一规律只是描述了车子运动距离远近与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还不是学生带着问题“没有力,物体一定会静止吗?”所要研究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这就是偏题。
为了将学生对表面粗糙程度的注意力转向为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我设置了问题③:“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还是越小?运动距离是越远还是越近?运动时间是越长还是越短?”对这一问题的提出还有另一种形式: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阻力越大还是越小?同样也能将影响因素从表面粗糙程度转变为阻力大小影响因素,我之所以不这样提出,原因是在后面要从木板表面到理想的光滑表面进行假设需要一个表面越来越光滑的情景。可以说问题③的提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在问题中增加了“运动时间是越长还是越短”,目的是为了将小车运动距离远近转化为速度变化快慢。在我精心指导下,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这样一条规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小车的速度变化越小。这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这一实验中还要求学生掌握为什么将小车都放在同一高度上,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再设置问题④:“若将小车放在不同高度上沿斜面滑下进入到同一木板表面,又会出现什么结果?”经过观察实验,结果是放的高度越高的小车进入到木板表面后,运动距离越远,而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只研究力对运动情况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思想,就必须使得小车放在同一高度上,防止小车放的高度不同对此实验带来影响。通过这一问题的教学,学生学习到实验探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同时掌握了控制变量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的看得见的刺激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不断地进行动脑探究,促进学习兴趣增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科学猜想中的问题设置
至此,学生已经形成了这个概念: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变化越小。顺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的最终结果是,在一种不受阻力的光滑表面上小车运动情境。要成功假设这一情境,对于初中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经常需要以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才能理解理性认识。因此为了让学生容易且顺利地进入到理想光滑表面进行假设,我又设置了问题⑤:“假设还有第4个、第5个表面,一个比一个表面光滑,你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顺着已有的思路,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一个表面比一个表面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一个比一个小,小车运动距离一个比一个远,小车的速度变化一个比一个要小。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小到为零呢?又会怎样呢?顺势提出问题⑥:“若表面是一种理想的光滑表面,不受阻力,小车如何运动呢?”这样通过问题⑤的提出,再过渡到理想光滑表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沿着问题⑤的情境发展下去,如果小车受到阻力为零,小车运动距离将是无限远,小车的速度变化小到为零,即速度不变化。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学们通过动脑探究,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可以总结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一直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还只是得出了一个方面,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完整性再提出问题⑦:“若将一个静止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不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如何运动?”这一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我们也经常看到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人推动它时,一直都静止在原来的地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综合上面两点,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不改变,也就是运动状态不变;而对于静止物体在没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没变,即运动状态也不变。则可以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对知识先拆分,使学生逐一消化,后又将知识综合,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综合处理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为了让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不失兴趣,教师应有目的地搭建桥梁、使学习容易,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学以致用――问题设置的归宿
人类发展到今天,是从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发展到利用科学去服务于生活,换句话说,人类认识科学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应用,学习也是如此,最关键的还是会从科学中走向生活,也就是“会用”,只有会用,才能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而学。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情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学了牛顿第一定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到底和力有什么联系,我设置了四个问题: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运动吗?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不运动吗?③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运动吗?④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不运动吗?这四个问题的设置将力与运动或静止的四种可能全部对应起来,答案也都是“可以”,学生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物体运动或静止不在于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即力不是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原因。同时对问题③和④的回答需要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才能解决,也算是一次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较好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已经有了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不在于有力,那么什么需要有力呢?逐步把学生向“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方向引导,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需要用力,而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只有这么三种情况,一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如由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等;二是只是方向发生变化,如匀速转弯问题;三是速度大小变化且方向也变化。所以问题的设置就朝这几个方向去设置,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知道,这些运动状态的变化一定需要有力,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就有了问题⑤:“若原来是静止的,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是怎样的状态?若要使该物体变为运动的,需要什么?”问题⑥:“若原来是运动的,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将怎样运动下去?若要使物体停下来,或是改变方向又需要什么?”对问题⑤⑥分析整合,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或是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对运动状态影响怎样,可以介绍给学生,比如,合力越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就越快。若要深入了解它们的关系,需等到高年级去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此时对引入部分问题就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去解决了。
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问题设置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地进行动手和动脑探究、交流、讨论,最终获得知识。
总之,我们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在学的过程中注意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对新知识的巩固。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从问题中“想学”逐渐发展到通过问题“会学”,最终能解决问题达到“会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爱问问题,爱思考问题,爱探究新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专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专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总结出了有关规律教学的一些见解。
1物理规律的类型
中专物理规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1.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1.3理论规律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动能定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的。又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2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中专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规律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2.1.1探索实验法。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采用探索实验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1.2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在“力的合成方法”的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和步骤:①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提出问题.以天花板上的吊灯受力分析为例,可用一根绳子吊住灯,使它不向下掉;也可用两根绳子吊住它。用一根绳子吊灯时,灯受一个拉力作用;用两根绳子吊时,灯受两个拉力作用。可以看出两个拉力作用的总效果跟一个拉力产生的效果相同。
提出问题:“合力与分力二者间有何关系?”
②将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告诉学生。
③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得出合力大小与方向的表达式。验证实验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十分主动。这是因为在验证规律时,学生已知问题的答案,对于下一步的学习目的及方法已经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
2.1.3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①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经验,分析出电热I与电流强度Q、电阻R和通电时间t有关。
②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当电流I、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当电阻R、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
③通过演示实验找出Q与I、R和t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将温度计液柱的升降情况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温度计液柱的变化。由实验得出结论:当I与t一定时,R越大,Q越大;当R与t一定时,I越大,Q越大;当I与R一定时,t越大,Q越大。
④根据演示实验结论,分析得出焦耳定律。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2.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又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
2.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速度v1,经过位移s,达到速度v2。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外力所做的功跟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都能运用“理论推导法”推导出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3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3.1.1从理论上解释实验规律,做到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充分认识物理规律。如玻意尔定律是实验定律,也可以从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它,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统一。
3.1.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ρ=m/v,对同一物质而言,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因为同一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3.1.3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的理解物理规律。如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跟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等。
3.1.4要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F=ma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E=ΔΦ/Δt中,要区别Φ、ΔΦ、ΔΦ/Δt的物理意义;又如在a=Δv/Δt中,要区别v、Δv、Δv/Δt的物理意义。
3.2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这一点往往易被学生忽视,他们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乱套乱用物理规律,或者盲目外推,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3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些物理规律之间是存在着相互关系的。以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两个定律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一定律是说物体不受外力时做什么运动,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受力作用时做什么运动。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没有第一定律,就不会有第二定律。虽然第一定律可以看成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但不能去掉第一定律。
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规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在使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规律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
4.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可分为3个方面:
(1)由力F求加速度a;
(2)由加速度F求力a;
(3)由m=F/a来解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针对上述3种情况,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育;牛顿第二定律;物理知识
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是我国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普遍观点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物理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同时物理知识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作为物理知识获得的主渠道,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家的发现及思维过程,拥有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理解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有关科学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真实表达式的学习,从中认识到了物理定律的本质
中学物理教材通过验证性的实验,归纳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并给出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而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中,其真实的表达形式是 ,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并由此推出动量守恒定律。当时牛顿清楚地知道物体的质量 是个变量,意识到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存在某种联系,因此他没有将 从微分号中拿出来。牛顿意识到的动质量 和速度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牛顿力学中辩证法的体现,牛顿力学中蕴涵了相对论的因素。
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认为,牛顿第二定律应该理解为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即 ,这个表达形式就是我们现在中学教学中提到的。而马赫当年的目的是为了牛顿力学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为了牛顿力学的通俗化和实用化,马赫把质量 从微分号内提了出来,由变量改为常量,免去了微分运算,使得具有初等数学水平的人也可以掌握和运用该定律,但是此时的牛顿第二定律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就不适用了。马赫对定律的思考方式,使牛顿力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马赫的思想歪曲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
教师在知识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形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又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内在的本质,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背后隐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丰富智慧和科学思想。
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加深了对物理学方法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控制变量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都是重要的物理学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亲身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画出图像、由图像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着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思考小车与木板之间有摩擦力,怎样才能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为什么小车质量要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质量? 处理数据时需要做出 图像,图像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那么就能证明,当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但学生们却发现实际做出的图像有些弯曲,为什么会弯曲?学生们还对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做出图像,还有的学生提出用气垫导轨来代替木板做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误差尽可能小的方法或途径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还指出目前人们还可以用传感器开展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非常接近,让学生们课后查阅资料。此时的教学过程已经不仅仅是验证实验了,而是一种探究与创新相结合的探究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设计实验,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意义的理解,反映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 的表达式。对于其中的 ,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学具有简洁美,研究物理就是发现最简单的规律,因此当 时,就能得出最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对于这种解释学生会产生质疑,认知上有困难。教师另一种讲授方法, ,则 ,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时,所用的力是1N,于是 ,所以 ,学生这时真正地理解了 的物理意义,困惑也就解决了。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方式的困惑,体现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还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学生认为 如果 ,则 ,那么牛顿第二定律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就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了吗,牛顿第一定律还有意义了吗?学生经过思维推理,产生了疑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解释、推理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素养。质疑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素养的养成中非常重要。
四、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了解,体现了物理知识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比较广泛,它与交通运输、与竞技体育、与科技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社会、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如技术与人类未来、科学技术与环境、核能利用与科学道德等。学生就会意识到物理学知识不仅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知识还与许多社会问题有关。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文明幸福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又警惕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乱用和滥用给人类未来可能带来的弊端。此时的物理知识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具有对科学本质和价值观认识的科学素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看上去简单完美,然而学生在学习该定律得出的过程、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定律本身的物理意义,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知识时,就能认识到的科学知识的本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对科学充满兴趣,有探索科学的欲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蕴含了对学生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为此,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需要每一位物理教师的亲身参与,更需要教师们努力地发现蕴含在知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因此它的一些基本定律和概念就成为了研究很多自然科学的基础。初中物理学作为一门初中时期的必修课是学生真正接触物理学的开始,这对学生高中物理乃至更深层的物理学习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实验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过于抽象
物理的学习方法有别于语文或者数学的学习方法,不是像语文那样进行记忆,也不是像数学那样来源于公式的推导,物理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工具来研究某些现象的变化规律。但是由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比较简单,往往是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理想化模型的研究。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对于刚刚学习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既不可以采用语文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死记,同时更无法采用数学的公式推导得到牛顿第一定律,因此必须采用物理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如,对于欧姆定律理解,通过学习仅仅知道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而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得到的R=U/I,从数学角度分析就会得出电阻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电阻是导体特有的属性,不会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
2.实验教学过少
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现实是初中物理教学更多的只是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学习,课本上直接给出了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电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也很难理解电阻是电器元件的固有属性这样的一个结论。采用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电阻两端电流和电压的多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欧姆定律也比较合理,这样的结论也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许多的学校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要么采用语文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这些结论,要么采用数学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题海去理解公式。其实这些对于初中生真正的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均是不利的,所以实验教学过少是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抽象概念具体化
初中物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比较抽象,例如电阻的概念,密度的概念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将抽象的概念规律具体化对于初中生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拿一面镜子来自己看看自己,你们发现镜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例如,对于密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你们说一杯水和一桶水谁的质量大?”,“同样体积的水和油,谁的质量大?”对于这样的问题,初中生都可以回答:对于同样的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对于同样体积的水和油,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那么接下来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质量、密度以及体积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理解密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这样一个概念也是容易接受的。
2.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必须完善实验设施,强化实验教学。实验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基本构成因素,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科学素质;同时实验又具有直观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初中阶段有些问题的结论不能通过数学推导直接得到,这时实验推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的条件是物体在不受外力时的运动情况,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教师如果能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将小车运动的表面多换几个,如粗糙毛巾、棉布、木板、玻璃等,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下滑时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远近,并通过合理的推理就不难概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概念和定律,同时也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一基础教育,2010,1
[2]蔡文祥。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应掌握的几种科学探究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