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02:4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纪录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藏北人家》 人类学 纪录片
人类文明史经历了畜牧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大致过程。《藏北人家》选取的主人公是居住在藏北高原上一家普通的游牧民,该片的题材和主题远离人们所熟悉的现代文明,边缘化的题材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使其具有了人类学研究的文献价值。
《藏北人家》描绘了一幅幅古老文明形态的图画,记录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向现代文明过渡时的心灵轨迹。通过记录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不仅展示了中国当代多元交存的文明状况,而且捕捉了文明演进的某些瞬间。同时,将边缘题材置于与之共时的现代文明语境中审视,对过去时态的文明形态的现在时关注,为处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的过程中的人们,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契机。
一、《藏北人家》的人类学意义
《藏北人家》记录了一种边缘文明形态下的普通人家生活。与现代文明相比,正因为它的滞后才得以显示出人类进化史上的早期形态。滞后的文明形态在现代文明的覆盖、牵引之下,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保持了文明的原生性。
在这神秘的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雪山之衅,美丽的纳木湖,生活着一群牧民。其中有一户,男人叫措达,妻子叫如锥,他们有7个孩子。措达一家有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耗牛,1匹马。靠放牧这些牛羊过活,经济收人在藏北属中等水平。他和当地牧民一样,用卖羊毛的钱,购买政府供应的粮食和其它生活用品。全片通过拍摄措达的放牧生活以及牧民们独特的饮食、起居、婚姻、祭神、审美、嬉戏等,真实记录了藏北牧民独特的生存方式。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让我们对藏北高原的文化风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于异族生存状态的记录,对观众而言有陌生化的效果,对深处现代文明下的人们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而《藏北人家》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吸引。
《藏北人家》的本意在于通过纪录,向人们展现人类文明状态的演进中的过去时,使其具有厚重的审美感。藏北高原高寒缺氧,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刮大风,夜间温度通常在0℃以下,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选择这平均海拔几千米以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他们的生存方式在外人看来原始而又艰难。它让处于这一文明形态之外的人们,从措达一家的生存状况中或许更能体会到关于生命的本质意义。正因如此,作者王海兵才将该片定义为最早拍摄的人类学影片。他认为:“我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人类学的,大概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我拍纪录片的时候。也没有研究过专门的书籍,从一些杂志上了解了一些。1990年拍摄《藏北人家》,可以说,是不自觉地运用了人类学的眼光在创作。后来,在我拍完《藏北人家》以后,接触到‘影视人类学’的概念,有评论说《藏北人家》是影视人类学的作品,也有国外的纪录片制片人向我提到影视人类学并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同时还向我约稿拍这方面的片子,因此我就特别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这时候,才接触到“‘田野调查’的字眼,才知道国外还有影视人类学这样的学科以及这方面专门的电影节。我觉得,影视人类学的创作方法和我的创作观念很对路,就开始自觉地以人类学的眼光来丰富我的创作,可以说,从选题到制作,我受人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①
二、纪录片引发的思考
关于人类学影片、电视片拍摄实践中的“虚构”与“真实”,一直是纪录片争议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都各持己见。如陈景源认为,真实性是人类学片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人类学影片的真实性应体现在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环境、真实内涵四个方面。构成人类学影片独立风格的基本要素为:科学真实性、直接形象性和信息完整性,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离开它就没有人类学影片。对于拍摄者而言,真实性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否则就不是合格的。
“真实”这个概念似乎永远与纪录片理论纠缠不清。作者为方便拍摄,与助手搭建了一个帐篷,似乎措达成了摄像机面前的“表演者”,从拍摄的角度看,有的场景如拍一家人如何剪羊毛,或许会有“组织拍摄”的嫌疑。虽然影片追求纪录片的真实,但影片呈现的始终只是现实的局部或某些方面。纪录片试图通过真实来建构影片与历史的关系,达到“真实再现”的目的。历史纪录本身是依靠镜头去建立的,是建构起来的。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一个发现的角度去看历史。所谓“真实再现”,其实考察本质就是影片能否建构与历史的和谐关系,“真实”不在于创作者是否用了纪实手法,纪实手法拍下来的,很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它更有欺骗性。我们探讨真实和历史之间关系的时候,更重要是看从什么样的立场,用什么样的观点,是基于什么样的纪录良心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在这里就必须重新强调纪录者的立场和道德良心在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唯一能够保证纪录片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东西。纪录片导演面对拍摄对象的时候,要用一种谦虚和敬畏的态度。”②自有纪录片以来,不同年代的电影人及电视人都在为有效实现真实与纪实而不懈努力、执着探寻。时至今日,真实与纪实依然是个悬而未解的难题,而纪录片则因此发展着、丰富着。笔者认为,纪录片更应该想着如何在影视手段的表现范围内,提高纪录片的认知功能,使其尽量在追求“真实”的目标驱动下,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深度与广度,以增进人类透过影像来了解过去、探寻未来、感悟人类生存的意义。
虽然《藏北人家》具有人类学影片的要素,但王海兵并不是一个人类学家,他的拍摄并不是从人类学的视角切入,只是他的拍摄思想带有一种朴素的人类学思想。影视人类学片拍摄的早期,强调拍摄的客观和真实,并用客观和真实这种标准来要求评价人类学片的拍摄工作。客观和真实引申出来的一个要求就是人类学家在拍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客观、超然或客位的态度来反映被拍摄对象,并避免在人类学片中带入拍摄者的情感和偏见或避免影响被拍摄者。“纪录片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直接反映生活的一个片种。”③它从现实生活本身选取典型,提炼主题,通过电影影像再现生活。在这一前提下,纪录片可以把文学、美术、音乐等各种因素融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活的光彩、生活的气息、生活的节奏,使生活现实得到如实反映。然而纪录电影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而是创造性地利用现实,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剪裁;可以运用适当形式,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生活素材,根据特定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王海兵的《藏北人家》在拍摄方式、镜头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以及影片在主题和人文意义等层面打破了此前纯粹纪录式的制作方式,片中融入了一些故事情节和其他的艺术手法。无论是在故事片中采取“纪录”手段,还是在纪录片中运用“虚构”策略,都表明作者自我反省意识。从王海兵的影片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有一种浑朴自然的美。运用人类学的观察视角进行记录拍摄,片中包含着真实的人,真实的言谈、举止。除了具有人类学意义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审美意味、引人深思的社会伦理意义以及较为广泛的文化社会学价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异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仪式的真实影视画面声音,有一种“原生”的张力,令人惊奇。“这些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出来的文化、生活样态的记录片,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生活和文化遗迹的“活化石”,极具研究参考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也有某种启迪意义。”④■
参考文献
①孙黎,《人类学与电影电视纪录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②吕新雨,《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问题备》,academic.省略/academic_xsjd_view.jsp?id=4150
③许南明:《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4
④张同道:《大师影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79
摘要:在初中历史“卓越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练习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卓越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4当前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利用“卓越课堂”理念,走出历史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任务。
一、注重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明确提出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机地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如通过讨论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的情怀;通过讨论儒家文化“忠恕之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对他人的宽容,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通过讨论唐诗、宋词,使学生体会中国的诗词的美;通过讨论、欣赏达芬奇、塞尚、凡高的绘画,体会色彩美、线条美,乃至个性的张扬。以上这些讨论,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又如,通过讨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讨论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重大主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让多媒体功能全部展现出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林则徐“”时,用大银幕播放电影《》的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理解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加到位。三、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多种教学方式。
留有充足时间和机会,促进主体参与探究。首先,留有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使平淡无奇的问题富有新意,以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评或互评,切不可让学生进行“放羊式”自学。这样使学生感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思考,主动地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热情,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留有时间让学生讨论。教师要把握好关键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第三,留有时间让学生思维。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在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地方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自己直接回答或让学生直接回答,应让学生考虑之后再回答;讲重点、难点、疑点时,应在需要学生思考之处,稍作停顿,或用其他方式引起学生重视,并诱导思考;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有时要采用延迟判断的方法,即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急于下判断,空出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汁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手段开展。在学习中应该遵循学习的准则,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接受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厌倦,丧失对原本兴味盎然的历史学科的兴趣。而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将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图片绘画、新闻报道、知识竞赛、游艺活动、影视的收听收看等融入历史课堂,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历史,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幽索隐、深化知识、发现规律。在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对于历史教学的“卓越课堂”新课程的实施与探索,才刚刚开始,对每一位历史老师来说,课程改革还任重道远,但“卓越课堂”改革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时展的要求。“卓越课堂”改革将焕发历史课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社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丁学良,出生于皖南一户农民家庭。1983年,他的硕士论文《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之概览》在首届 “中青年社会科学奖”的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个奖也促成了他被推荐至美国留学。 1992年丁学良以博士学位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第子。
如今,丁学良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丁学良说当前的生活与他理想中的差远了,他的理想生活是拍电影,拍历史纪录片,或者在某家媒体上开设一个品酒专栏。
初品葡萄酒滋味
丁学良喜爱红酒、绿茶、古典音乐和经典电影。谈到旅居海外20年中对洋酒的品味,他回忆说:“刚到美国时只能喝啤酒,因为啤酒最便宜,后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开始喝威士忌、白兰地,在美国的最后一年,我的收入已经靠近中产阶级的边缘,因此我喝酒的方向也越来越朝着葡萄酒的方向发展。”丁学良现在的家中,有一个专门用来存放葡萄酒的房间。他注意在各种场合收集葡萄酒,就像收藏家收藏艺术品一样。
1984年10月,应哈佛大学政府学院教授麦克法库尔的邀请,丁学良到哈佛大学做学术报告,此次哈佛之行,不但使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哈佛,也让他平生第一次品尝了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
在为欢迎丁学良举行的家庭酒会上,麦克法库尔教授打开了一瓶上等的葡萄酒让他品尝。回忆这第一次喝葡萄酒,丁学良说这不是用嘴而是用想象力在喝酒,虽然对其中的滋味浑然不觉,但在当时的场合和氛围下,敬畏的感觉油然而生。“就像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第一次到西方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一样,虽然他听不懂那些音乐,但他会把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放在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
葡萄酒伴随的是一种西餐文化,丁学良说,“在西方社会,葡萄酒是酒中王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葡萄酒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只是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在中产阶级里普及起来,并开始过渡到更普通的阶层,一方面使葡萄酒开始走向平民化,另一方面也因人们开始知道饮用葡萄酒有利于健康,代表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在澳大利亚做“选酒大使”
丁学良对葡萄酒的真正了解,归因于他在澳大利亚的3年生活。1996年,丁学良受邀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做全职研究。从在这里的第二年起,丁学良开始每天至少喝一瓶葡萄酒,两年下来,他至少喝过上千种葡萄酒,对葡萄酒的鉴赏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丁学良特别强调,喝葡萄酒时,心里要坦坦的、悠悠的,要有几分消遣,几分情调。他说品酒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境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与葡萄酒联系到一起,比如爱、比如文学、比如音乐。在他看来,葡萄酒是要与艺术融为一体的。
丁学良说,在澳大利亚的那段日子里,每周五下午是他最愉快的时光。因为每到此时,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同事和研究生们都会举行Garden Seminar(花园研讨会),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交流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心得。花园研讨会一般在室外举行,由于澳大利亚一年四季都比较温暖,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聊天,自然是惬意非常的。
到了第三年,“花园研讨会”的选酒任务已经落在了丁学良的头上。选酒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选酒的人一定要在预算内买到最好的、最适合大家品味的酒。丁学良为承担这个“选酒大使”的差事感到十分自豪:“一个中国人,对于洋酒、葡萄酒的了解,能够达到让那些西方人都认可的程度,这的确让我感到骄傲。”
丁学良最喜欢的是红葡萄酒,他认为红葡萄酒在酒类中的地位,就像钢琴在乐器中的地位一样。最顶级的葡萄酒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世界上没有两瓶完全一样的葡萄酒,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因为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酒,是有灵魂的液体,正如波德莱尔在一首诗歌里写的:昨天晚上,酒的灵魂在酒瓶里唱歌。
葡萄酒在装瓶后仍然会继续生长、成熟,使酒的香气、色泽及其结构日趋完美。若再经过若干年的窖藏,酒的香气更加丰富浓郁,口味更加圆润柔顺,酒体更加成熟丰满,宛若养在深闺的小姐出落成身穿晚装、举止优雅的伯爵夫人。每一瓶葡萄酒都充满了神秘感,因为其不可预测性,你永远不知道开瓶后会是什么样的惊奇与惊喜。即使是同一瓶,由于醒酒时间、饮用湿度,酒杯深浅、菜肴搭配的不同,也会呈现出微妙的差异。所以,喝葡萄酒其实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有期待,有惊喜,同时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挑剔”的鉴赏家
丁学良说:“好多人把贵酒等同于好酒,其实是一种误区,在国内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好喝的葡萄酒,中国的很多酒,不是在酒的品质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花在了包装上。”
当一个人对葡萄酒的理解与热衷到了一定程度,对葡萄酒的感情,就像一个钢琴家对他的钢琴的感情一样,很难忍受别人在钢琴上摸来摸去。有人说,“除了英语,葡萄酒也许是第二种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了。”丁学良说前提得是有一半以上的人真正懂葡萄酒。爱德华七世曾经说过,“不只是要喝葡萄酒,还要闻她、观察她、品尝她,品尝过后,还要谈论她。”也无怪乎丁学良希望能开设一个谈酒的专栏了。
接受采访时,丁学良刚和他的朋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喝完酒回到宾馆,他说李强专门给他从意大利带来一种高档的葡萄酒,服务员竟不会开启。“这么好的酒,开启的过程就是享受,是在品味一种艺术。”
品酒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品尝一瓶美酒,就像聆听一段音乐、欣赏一幅名画。玛格丽特・杜拉斯甚至曾经说:“任何诗、任何音乐、任何文学、任何绘画都不能代替葡萄酒。”
因为葡萄酒是随着西餐文化传入中国的,所以中餐与葡萄酒的搭配颇费心思。丁学良说,“白葡萄酒比较好搭配中餐,比如清蒸鱼配白葡萄酒,但很少有菜能配红葡萄酒,因为从南到北,各菜系里都放酱油,如果配红葡萄酒,则完全破坏了红葡萄酒的感觉。”不过他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搭配方法:比如,酸味食物,适宜配有苦味的红葡萄酒;辣味食物,适宜配有辛香味的红葡萄酒;甜味食物,适宜配甜度较高的白葡萄酒等。
说到饮用葡萄酒与健康的关系,丁学良提到,在亚马逊网站的“2005年美国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上,有一本《法国女人吃不胖》(French Woman Don’t Get Fat)。丁学良认为法国女人吃不胖的原因是她们经常饮用葡萄酒,所以她们很多人拥有像高脚杯一样优雅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