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活动反思总结

大学活动反思总结

时间:2022-12-17 02:0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活动反思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活动反思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反思性;教学策略;探讨

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实施反思性教学策略,不断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反思的涵义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么思维》一书中指出:反思即通过现有事物投射其他事物,进而得出信念,此信念通常是依据现有事物与投射事物的关系而存在的。通常反思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引发思维波动,如造成困惑、困难等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寻找等思维活动得到处理困难、解决疑难的实际方法。

二、初中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反思性教学是指在现有的教育理论或者教学规律指导下,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审视、反思从而对教学活动产生新的认识,最终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反思性教学目的是通过查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理论总结出得与失,得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对以后教学加以改正。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1.以处理教学问题为出发点

反思性教学并非是对教学活动的简单回忆,而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方案融入教学内容中,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2.以两个会为目标

反思性教学是以两个会为目标展开的,不但要使教师“学会教学”,提高自身授业水平,向学者型教师更近一步,而且要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以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

反思教学的突破口是加强教师的“道德感”,道德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责任感,它是教师主动反思教学不足的前提,换句话说,如果教师缺乏道德感,而没有遇到教学上的重大失误或者迫于外界的巨大压力,是不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的。

三、当前初中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教师对反思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教师未能真正明白反思性教学的含义,将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异比较悬殊。教学反思通常是一个认识过程,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当做再认识的对象,对其进行冷静深入的思考以及总结,并加以调整或者修正,以期让自己的教学状态更加优化,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即教师依靠行动进行研究,对自身与教学工具、教学目的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加以解决,把“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使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得到提升。反思性教学通常以实际的教学活动展开,使教师对课程设置、发展、教学活动的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对实践中的问题明察秋毫,可以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觉程度,对教师自觉主动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它是一个教师全方位发展的过程。

2.初中教师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自主意识淡薄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教师自身专业精神的体现,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部动力,是教师教育行为、工作动机、专业承诺的有效驱动力量。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拥有自主反思的意识,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因为教师受到工作压力、社会压力以及一系列自身原因,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被自我的失落感或者无所事事的茫然感代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失去了对教学技巧的创新以及对教学理论的不断探索的激情,丧失了对自己教学方法反思的勇气,使大部分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只停留在经验或者技术的层面上,在教学实践中丧失了改正自己以及审视自己的勇气。大部分教师盲目自信,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没有丝毫怀疑,虽然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他们能够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也试图做一些尝试去模仿,但这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因为,对自己进行否定、质疑是比较痛苦的。

3.初中教师在实施反思性教学时缺乏有效策略

因为未能培养出良好的反思习惯,一些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整理好反思信息,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化,对课堂讲课效果的思考过于注重,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却过于看轻。通常教师的反思是按下面的流程进行的:这节课的上课效果还是不错的,课本中的重点已经讲透,教材中的难点也基本得以突破,本堂课除去个别细节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等。这种反思最多只能发现问题,未能对产生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地剖析,从深层次上分析出现“个别细节问题”的原因,没有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深一步地思考。还有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以笔记的形式写下来,为应付检查而反思,这样的反思是形式化的,没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就算写一辈子的教案也难以到达名师的境界,但是如果他写了三年教学反思,则很可能成为名师。”但是部分教师没有有效的策略,未能使教学反思系统化、日常化、规范化,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得不到有效开展。

四、初中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方法的策略

1.重视教育信息的整理收集,培养自主反思意识

在初中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出现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如学生分组出现状况、例题分析偏离题干中心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以及反思,但是通常教师因为认为工作繁重未能及时进行总结整理,致使“思想火花”擦身而过。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培养反思意识,在课前课后利用几分钟快速做好反思笔记,在一天结束后,对当前的反思进行整理收集品味,从而更深层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培养出自身的反思意识。

2.将反思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

课前课后均应进行反思。对于课前反思,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应换位思考,将自己看成学生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认真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种教法我可以学到什么,在课堂中我可以问什么,有什么东西还还不懂”等问题,教师在授课前,尽可能通过课前预习题、谈话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堂后的反思,应该将落脚点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活动的亮点即成功之处;(2)教学活动中的败笔;(3)教学活动中的创新之举。

3.构建反思体系,将反思性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教师需要依照个人的实际需求,创建适合自己的“新授课教学反思表”,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与重设,通常具体环节包括以下几点:课前准备、主题引入、实验演示、小组活动、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密度、课堂小结、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课堂气氛、突发事件、总结体会等。反思性教学不但是“反思性实践”,而且是“实践中反思”的过程,因此,反思性教学是借助教师自身大量观察探索总结和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真正理解反思教学的内涵和意义,认真落实反思性教学精神,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赵欢.主体意识:缺失与唤醒――以初中科学主体性教学实践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7-70.

[2]郭翠菊.论反思性教学的意蕴[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5-99.

[3]芮元林.基于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2):51-56.

[4]周永贞.新课改背景下新任化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实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时间:xx年11月17日星期四

地点:教一306

一、 活动背景

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读着这封李开复给中大学生的第四封信,我们是否有所感?大学我们应该读什么?又读到了什么?回首大学三年,我们的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回首大学三年,我们如何安放我们躁动的青春?如何hold住我们的大学生活?

二、 活动目的

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反思大学生活。

探讨大学为什么会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何要注重大学生活。

深思并讨论出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查遗补缺;促使大家制定大学生活计划。

三、 活动流程

主持者开场白并致辞开始。

全班起立唱团歌。

分组探讨大学为什么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什么要注重大学生活。请各组代表综合本组观念,并发言。

大家一起读李开复的《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反思过去的岁月。

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想。

集体探究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如何hold住我们的大学生活。

相互推荐书物,谈自己的心得。

四、 资源需要

多媒体教室、宣传板、纸张、画笔及颜料

五、 负责人

策划书:团支书:邓昊

宣传委员:袁美

组织委员:何帆

六、 参与者

营销q0941全体团员

七、 注意事项

所有参与人员准时到场,负责人员提前到场准备。

做好事前通知,未到人员登记,严格审查请假人数。

团组织生活前将宣传板放于场地门口,黑板写主题及应到、实到人数。

提前准备好团歌及歌词。

“大学读什么”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营销q0941

主题:大学读什么

时间:xx年11月17日星期四

地点:教一306

一、 活动目的

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反思大学生活。

探讨大学为什么会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何要注重大学生活。

深思并讨论出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查遗补缺;促使大家制定大学生活计划。

二、 活动流程

主持者开场白并致辞开始。

全班起立唱团歌。

分组探讨大学为什么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什么要注重大学生活。请各组代表综合本组观念,并发言。

大家一起读李开复的《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反思过去的岁月。

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想。

集体探究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如何hold住我们的大学生活。

相互推荐书物,谈自己的心得。

优势:

全班人员都很团结,到勤率高;

气氛活跃,大家兴致很高;

人员协调性好,效率较高。

不足:

第3篇

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从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组织,策略,方法、教学内容、道德教育及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

1、首先,碰到问题教师应先从自己的教学中找原因,而非把原因都归咎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消极、被动的方式只是于事无补。其次,反思型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易于接纳新思想,利用新信息,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避免机械复制和操练。

2、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万能的方法。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优化组合,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及研究成果,要以实际的教学结果为准,不能仅凭主观猜测信度和效果。语言是门艺术,想要课上的生动活泼,即便备课时计划周密,也不能保证毫无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上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紧凑?导入是否自然?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这样处理意外事件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影响?互动活动能否有效开展?阅读和练习需要采取何种方法?评价是否恰当?课堂用语是否正确?板书是否合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境,做必要、及时的调整。

3、大学英语教师在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时,要考虑教材的难易度和适用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截取、拓展、整合、升华,取其精华、博采众长,避免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反思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重点的落实或者教学形式的检查,更不能将反思等同于常规教学工作总结。

4、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沟通和交流,也是决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反思学生的思想、兴趣、情绪等。如注意学生的目光是否集中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上;是否认真思考教师的提问;能否对教师的指令做出正确、快速的反应;甚至是学生点头或摇头、兴奋或疲惫等细微的表情,来判断学生对上课内容和教师教学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通过快速分析,及时有效的调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不失时机的把教授知识和进行道德教育自然、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事件沸沸扬扬的当下,可以组织学生造句:We protest Japanese goods.在简短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肯定他们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冷静理智、合法有序的表达爱国热情,更要化热情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虽然反思性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和重视,但其很强的自主性、创新性、独特性使他们在实践教学中颇受困惑、效果各异。笔者在此大略总结下大学英语教师常用的反思性教学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

1、课后及时、详细地记录教学情况,分析优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中有意识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细节,督促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摆脱上课的盲目性和简单完成任务的心态,力使课堂紧凑、高效。

2、课前回顾之前的教学记录,提醒教师自身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风格、教学思维都比较固定,而日常的课堂教学又比较随性,往往是想到哪讲到哪,偶尔有兴趣就即兴发挥下,导致教师对偶发的教学灵感发挥不够,对偶现的教学亮点强化不深,对自身独特的教学潜力挖掘不充分,尤其是忽视了教学中凸显的弊端、硬伤,或内心不够强大,对其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结果严重阻碍教师的成长发展。所以教学记录的关键在于不断的回顾和思考,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效,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学生的成长,帮助找到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建议在平行班级授课的教师上完一个班课后,即时反思,微调教案后再次教学,教学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不断的创新,避免“炒现饭”。

3、敞开心胸,以谦虚、诚恳的心态听取同行和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包括乐意去听和善于去听两个方面。有些教师之间缺乏思想交流、经验分享,难以发挥团体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教学,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情感交融,教师上课完全是自编自演,学生爱学不学,彼此痛苦不堪。同科的教师是教学一线的实践者,拥有丰富的可以共享的资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平时可以通过教研组例会、集体备课、教案共享、公开课等各种教学活动来互相切磋、取长补短,闭门造车的教师只会沦为井底之蛙。此外,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学生的感受和评价是每个教师必须尊重、重视的事实。通过课上或课后广泛的师生互动活动,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满足他们所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才能以评促教、促学。只有通过合作,教师才能理性地、全面地、深刻地、批判性地认识自身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的不断努力进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4篇

【关键词】体验 体验式教学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

现代学习观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想学、会学、学得好、会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被动接受、忽视内省及内化、对课堂感觉枯燥无趣等现象。因此,如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使课堂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

关于体验,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是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事物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则是指主体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并获得认识,它包括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进行理解与感悟,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最后通过反思和总结,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及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等特征。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 亲历性。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身处于某种活动中而获得知识和感悟,也有心理上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新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2. 情感性。体验式教学法关注了学生经验感受的差异性,需要学习主体的情感投入,同时还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即时情感体验。

3. 主动性。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去“做”去“感受”,注重在学生的在学习过程的领悟和体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别于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学”,它强调学生的“主动”。

4. 趣味性。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学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情境既能反映教学目标,也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使得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教育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教学则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知情意活动构成的,它是知识教学与情感发展的结合。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非常强调“情境”的重要性。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各种情境或直接经验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知识构建的基础上的。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圈” 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他认为有效的学习是“体验――发表看法――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循环过程。该理论强调让学习者从“做中学”,以分享总结经验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重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和领悟,要求学习者全情投入,以使学习者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并获得最大的价值。

三、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环节及实践意义

(一)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法包含“创设情境、参与体验、交流分享和体验反思”四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通过对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思维,为学生提供亲历体验的场所。从呈现形式上,可采用虚拟、真实的情境。从活动形式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有语言描述、视频呈现、心理剧的表演、主题活动等方式。

2. 参与体验。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团体,在已有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控制,以引发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本环节的关键所在。

3. 交流分享。通常先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分享,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会。在分享自己的经历同时吸收他人的经验,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小组分享结束后,可在班级上进行分享,最后再由教师对分享进行总结。

4. 体验反思。体验反思是体验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反思与总结,把活动参与和交流分享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并能够在课后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集知识、体验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式教学法的轻松深刻、启迪学生思维、直抵内心的教学风格,更适合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易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维护和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

四、建议

体验式教学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情境与教学目标的统一以及情境氛围的有效性,并确保学生对情境的正确理解,学生是否对情境有正确的解读,也是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教师在真诚、信任、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及自我评价,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岚.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1):78-80.

第5篇

1.1什么是反思

Dewey在1933年第一次提出“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也是一个动态的、仔细的高级认知处理过程。Schon(1983)首次提出了“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与“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两个概念,“行动后反思”在教育领域运用较广泛,主要是集体或小组行为,指教师在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在Dewey和Schon反思定义的基础上,Fendler(2003)认为反思具有笛卡尔基“Cartesianbasis”的特征,即自我认知是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反思途径都是间接采用了笛卡儿的反思理论,当教师写反思日志或者叙事时,是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作为解决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知识来源[5-7]。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分析,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趋势。

1.2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反思性教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专家和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开始积极推进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2002)在《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结合“学会教”和“学会学”的方法,不断地找到解决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的途径,并进行理性的教学,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8]。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将反思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思性教学通常由团队领导者主导,由一线教师参与,共同分析教学中的亮点,课堂教学的独特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互相交流的研究活动。

2对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建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师目前的职后教育现状,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非常紧迫。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反思性教学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也可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反思。

2.1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英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性思考。一方面,反思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个人特质。另一方面,反思与教学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定位角色,专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满足感等。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反思的自我意识。

2.2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性教学方法

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反思方法。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过不少有效的反思方法和策略。RichardsandLockhart(1996)在《反思性教学在第二语言课堂》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教学日志、课堂报告,调查问卷、音频或视频、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9]。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特定的情境和目的将这些方法结合。

2.2.1教学日记教学日记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记录或描述,写教学日记有两个目的:

(1)对教学事件和想法进行记录,为事后的反思做准备。

(2)写作本身的过程有助于触发教师的教学心得。记录每节课的不同事件后,教师可以很容易从教学经验找到大量不同的主题。3.2.2课堂报告课堂报告是回顾和描述课堂教学点的结构化的清单或列表。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是为教师定期监测教学事件提供快速和简单程序,比如课堂的不同环节分别花了多少时间,课堂的有效率如何等等。

2.2.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关于教学信息的便利手段,如学生的态度、信仰、偏好和动机等。

2.2.4音频或视频记录音频或视频记录可以反映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全过程,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最生动、最直接、最有用的信息。音频或视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重播,可以反复检查,让我们捕获到很多课堂上通过其他方式不容易观察到的细节。

2.2.5课堂观摩课堂观摩是教师通过参与课堂或者听课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后,可以和授课教师交换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行为的观点,课堂观摩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

2.2.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改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教学材料和信息,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做出决策并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研究者和参与者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3注意反思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贯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特别是要掌握教学反思理论,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否科学、有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经过理论加工后,再将这些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因此,青年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网络;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05-02

1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反思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先进性。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了大量的可以借鉴类比的资源。它跨越时空的局限,使教师不论城乡远近,都能分享到对教学的不同干支和不同做法,引发反思的意识,内化自己的行为。

基于网络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开展同伴交流。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可以快捷地获取到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这些获取的信息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反思活动的交互性、时效性。

网上互动反思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教师个体的自主交流、教师群体的合作探究和交互学习。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想法在网络平台上开放出来。教师的同行或专家可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且给予适时的评论。这些评论会及时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3)共享性。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信息共享,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为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享。对于教师来说,网络的共享性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教学信息,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整合教学信息。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反思最大的特点也是它的共享性,因为资源可以共享,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的经验可以共享,这样一来,网上的学习资源更加的丰富了,来自网上的对自己的评价更全面了。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反思活动。网络环境因其独有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先进性、共享性的特点,为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2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研究现状

2.1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内容目前主要有

(1)对知识结构进行反思。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进行反思。

(2)对教学能力进行反思。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学效果等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3)对教师自身进行反思。教师要对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满意度、自我价值感、教师职业意识、自我职业发展进行反思。

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涉及到过程方面暂时还无,笔者认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可以遵循一般研究问题的过程,笔者将它分为四个步骤。

2.2 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

(1)确定问题,收集资料。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选择、提取需要进行反思的具体问题,并从课程内容、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等各方面收集与具体问题有关的资料。

(2)分析资料,表征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认识、理解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问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与同事商讨或阅读书籍来获取相关信息。

(3)建立假设。教师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或方案,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进入新一轮循环。教师开始实施制定的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一次被教师进行观察和分析时,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就开始进入了新一轮循环。

笔者认为,该过程与一般的反思性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确定问题阶段,教师所能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加的丰富。②分析资料阶段,教师分析资料时可以借助的同伴力量更多更广泛更专业。③建立假设阶段,教师借助网络环境开展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④实施行动后,进入新一轮循环前,教师通过书写教育blog可以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同时blog的传播及及时点评为教师的新一轮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3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分析

3.1 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通过教师自我评价。

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写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也可以是对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最好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反思日记。

(2)通过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都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教师调节教学的进度,照顾学生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真诚地邀请学生来评判自己的教学,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体验,记下他们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认真思考这些反馈信息,将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走向合理化。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来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变化;以座谈和讨论的形式来对教师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开展讨论,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bbs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师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效果给予及时反馈。

(3)通过开展同伴交流。

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反思教学能力提高的捷径,教师需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此为目的,打破相互隔离,寻求同伴的合作与帮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改进需要同事间的帮助。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时,如果仅限于自身,则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邀请同事、教研人员和专家等帮助自己剖析自己的教学,并与他们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具体方法可以是通过同事教学小组观察课堂教学实况,或者通过录像进行微格教学技术分析与诊断等。

(4)通过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的,通过理论学习,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再结合自身的实践,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异同,指导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融合了教学活动、教师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实实在在解决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

3.2 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利用网络平台书写教育叙事开展自我反思。

教育叙事是一种研究方法。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继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说,反思是教育叙事的关键,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离开了反思,也就无法达成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叙事就是撰写教学blog:教师在一天或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

Blog特别适合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故事。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撰写blog的过程就是教师作为个体自我反思进步的过程。教师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知识的意义在过程中建构。撰写教学blog还是一种学习、成才方法。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的教育叙事记录、成果,可以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迅速成熟起来,缩短教师个体的成刁‘周期。另一方面,个体的局部经验、教育个案事件经验等,提供给其他教师共享,从他人的叙述中找寻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以资借鉴,可以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群策群论。

打破相互隔离,寻求同伴的合作和帮助,是教师开展反思活动的重要策略。教师利用网络环境,例如校园网或区域性的教育网或全国性的教育网,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案实施的效果。这样讨论的内容一旦记载下来,经过长期积累,形式宝贵的教学经验参考材料。这种方法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Williams and Burden,2000),即反思不一定是纯个人的行为,它还可以是与他人在一起共同进行、共同建构的。做一个有成效的教师,不但应该向内看、向内反思,还要向外看。我们应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观点,并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标准和价值观,从而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建构出大家认同的教师类型。同一学校的教师、不同学校的教师均可以通过网络协作,使得反思更加深入。

笔者所提倡的基于网络开展的群策群论的方式主要是BBS。教学Blog是以个人为主线,偏向于个人交互,强调的是个人在撰写过程中的自我反思的过程。。而BBS能够实现与他人的交互讨论,可以就某一教师的研讨课为课例开展讨论,或以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新需求为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或讨论等。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第7篇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专门化,它最便利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就是教学反思,而且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如果数学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又对自己的教学不做认真反思,则教学过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达到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这使我们感悟到反思的重要。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讲究奉献精神,对数学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较高,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会因循守旧,他们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渴望成功,这种实现自我的需求会成为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源动力。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在行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比教育领域中的任何人都具有进行教学反思的优势,反思主体是教师本人,反思对象是教师本人的活动历程或现状中的种种现象,教师本人活动的过程与阶段、方法、效果、内容、目的、结果、价值等也是反思的对象,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究优化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在教师的教法上,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价、指点中得到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是否充分,重难点是否突出;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种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平时的教学中应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反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反思的良好氛围,并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反思活动,让反思在数学课堂中生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识,学生在反思中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因材施教,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一、两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意识。

反思在教学中是学生提高数学能力的一条捷径,有了反思要求,老师就不会出现一味强调反复操练的盲目性,有了反思,学生就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就很容易把数学过程对象化,而不只是把数学看作一些过程,一些细枝末节。有了反思,就不停留在把过程、法则,当作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的认识上,有了反思,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只停留在会算、会变形、会套公式的认识上。学生只有体验到不断的反思可以带来不断的成功,才能真正体会到反思的作用,从而乐于反思。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过程和自己的解题过程的反省上来”。

总之,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们会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们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教师潜意识的活动纳入到教师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而有效的境界。在今后的教学中,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王希海,2008年05期;

[3]《论教师的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加霞,2004,22;

[4]《浅谈数学教学反思》.教海拾贝.姚向阳,2007;

第8篇

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学理念和科研水平等。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反思性教学、进修培训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实证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内容;途径;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看,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第三类则是以上两种涵义兼而有之。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尽管本土化的发展趋势还不具备,通过对庞杂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还是能总结出一些粗略的发展态势。本文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及途径等视角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希望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一、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研究

1、语言和文化知识

语言和文化知识是一种专业素质能力,指英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理论,同时具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功底并娴熟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1]。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它不可避免地会传承英语国家的人文现象。因而英语教师应具有充分的跨文化意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提高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张宜等人[2]的调查显示,37.5%的学生认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外国文学文化知识,开阔的眼界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专业的融合[3]。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4]。

2、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阻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师范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小;第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高校扩招造成英语教师严重缺少,只能用缺乏教学理论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填补师资空缺。张宜等人[5]发现,42.9%的教师希望有机会进修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理论。这充分显示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师对教学理论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念并不能真正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如根据张宜等人的调查显示,只有10.9%的教师认为教师应是“课堂的主角”,而在夏纪梅[6]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差距,但从整体和长远看,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必然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3、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刘润清[7]认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够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给教师灵感,发现课题、验证理论、开展实验;科研又能保证教师对教学的兴趣和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及时代感。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制约其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科研成果数量少、优秀科研成果缺乏及创新性研究匮乏等问题[8]。原因主要在于: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教学工作量繁重、科研时间少、科研环境欠佳等。周燕[9]提出创建以教学科研项目为基础、由不同经历的教师构成的教师实践集体,是促使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从大学英语教师科研长期和整体发展来看,其科研水平已经在不断提高。

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1、反思性教学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外语课堂。吴一安[10]强调外语教师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应该既是实践者又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学生的反馈也应该是反思的重要方面。孟春国[11]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反思教学的理解仅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课堂教学是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和同事谈论则是教师普遍使用的反思方式。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积累和总结。正确地认识和更好地践行反思教学,将会有效促进教学和自我的专业发展,两者形成良性循环。

2、进修培训

夏纪梅[12]调查得出:84%的教师没有出国进修或参加国外外语教学研讨会的经历,35%―4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国内外语教学研讨会或进修。周燕[13]对全国6大区域49所不同类型的院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发现47%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没有进修的机会是影响自己提高英语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张雁玲对山西财经大学外语教师所作的调查得出:90%的教师希望有机会重新充电。其他学者也认为大学英语教师现有的进修提高机会仍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13]。

由此看出,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为进修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并具有内在动机。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是重要的“充电”方式,使忙于教学实践的教师有机会接触理论,有大量的实践基础和对教学的思考作根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快促进专业发展。

第9篇

  学期工作总结——创业就业部

时间悄无声息的在手指间滑落,一学期即将结束,透视过去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眼睑。似乎初进学校的记忆依然就在心头展现!而匆匆的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一学期的过程中有喜悦、有辛酸、在这酸甜苦辣的工作中我们学会了成长,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举办了《自荐书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初赛和决赛、以及《大学生创业大赛》,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进行各种活动。

一、《自荐书大赛》——细微之处见精神

进入本部后,首次举办的活动便是《自荐书大赛》,此次活动让学到了不少东西,深刻体会到“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失祸常积于忽微。哪怕是一件芝麻小的事,既然分配在自己手上,就得用心办好,力求完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求你用心去做,“勿以事小而不为”。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认真和细心,明白了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细节问题的重要。这样的工作也让我浮躁的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收敛。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初赛和决赛——态度决定一切其次举办的便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初赛和决赛,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在部长的带领下,干事们积极配合,成功举行了本次活动。从中我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而在自己的切身工作中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一件事交到自己手中,就是部长对自己的信任,对于每件事你就必须认真负责到底。以前,总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如此一板一眼。现在,明白了那不是古板,而是对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是差不多,那可以想象这件事的最终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同时,你对事、对工作的态度也意味着你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学到多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这个部门的事物还是需要部长的指教,有些事到底还是缺少经验的。而且,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应该更加虚心才是。三、《大学生创业大赛》——团结就是力量学生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在此次活动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部门凝聚力的重要性, 更加感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一个人苦思冥想,收效甚微;但当你和部门里的其他干事或者其他部门一起讨论时,彼此的思想火花相互碰撞,思路打开了,更多妙点子也就接触而至。 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使我们创业就业部在同学们当中的影响力增大,还使本部在许多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活动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大、细节问题做的不到位等等,总体感觉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有些是认识问题、有些是工作问题。以前总认为把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而完全忽视了对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更别提对工作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所以一直以来,工作能力的提升缓慢。在后来的工作中才慢慢发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工作后反思与总结,才是真正的负责到底,才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只有用心发现问题,才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让工作更完美。 在此我衷心地向老师和部长在工作中的帮助和指导表示感谢,并就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向大家表示真心的歉意,有不到之处请多指导、多原谅。

下学期,除了我们部门自己主办的活动,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协助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工作。我们将广开思路,为学生会的工作出谋划策,把学生会的工作做的更好,为同学们提供更优秀的服务。希望我们可以按照部门计划一步一步认真走下去。相信经过这个学期的工作,我们的活动将办得更精彩,更有吸引力,为我们学术氛围的提高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打造**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创业就业部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后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等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教育规定,教师必须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不单单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学环节的反思者。

一、教学反思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反思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要将自己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观念、效果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进而进行有效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更正,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与反思的有效结合。

二、初中英语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1.检验教学是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教学目标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教师要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目标反思:反思教学实践;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规定和教材的特点;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有效反思,就可以检验出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地实现。

2.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反思不足之处

成功的英语课通常都是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理念以及学法指导,并且这些闪光点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进行反思的时候,可以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最为直接的参考。

3.记录并总结学生独具特色的见解

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正如“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4.反思是否做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新课标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检验自己是否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这一目标。

5.反思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造成潜在的伤害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时常会出现有意或无意伤害学生的现象,比如有些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不是对其进行启发教育,而是采取批评或者嘲讽的方式,有的甚至采取惩罚措施,教师这样的行为就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初中英语教学课后反思的形式

进行课后反思的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佳的反思形式,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反思形式:

1.记录法反思

所谓的记录法就是教师要随时记下教学中的所感所得,通常记录的内容包括:(1)课堂效果,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心态、行为、教学思路、方法、教学语言等进行总结;(2)要对课堂的时间分布进行总结,记录每节课每个时间段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3)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学生是否迟到;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反映程度;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等;(4)记录教材知识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主要是从板书、贯彻的方式等进行记录。

2.图表式反思

图表式反思最能直观地反映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它主要是采用图表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表现和教学效果。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兴趣等都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直观的体现。

3.评价式反思

所谓评价式反思就是依据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价,通过课堂抽查、课堂检验、听写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4.疑问式反思

疑问式反思法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疑问,要及时给予解决;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疑问不可忽视或者草草了事,而是要对疑问进行深入地研究,正确地解决和消除疑问,这样就可以对教学内容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

总之,初中英语进行课堂反思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还要具有针对性、长久性。进行课堂反思既是推动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教学反思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探索和交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粟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

第11篇

【关键词】体验 体验式教学 基本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01-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原有的封闭的、定向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受到质疑和批判。“体验”作为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出现在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1] 它所强调的是学习者对活动的经历,强调学习者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思考。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关注的是学习者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整合、理解与建构;作为一种培养模式,体验式教学关注的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生成。然而,目前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其中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流程的构思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项规律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它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唯一的、一成不变、放之四海皆有效的模式。因此,体验式教学流程的探析也不是以追求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套路为根本目的。它是在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形成过程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在体验式教学中,什么样的流程开展起来会更有效、更顺利、更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探索与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诺曼(D.A.Norman)根据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的变化过程,将学习理解为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学习者跟着教师作业;把新知识与现有认知结构联系(整合)起来;学习者单独地或与他人一道把握学习活动,并在实践中使用各种技能和知识。[2] 诺曼认为这些阶段的进步不是直线的,可能有在进行到新阶段前,在当前阶段里返回先前阶段的必要。根据诺曼的理论,我们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结构,构想为从教师示教到学生试教再到学生单独执教的体验过程。

通过实践和总结,我们将体验式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流程归纳为:两条活动主线、四个活动阶段。所谓两条主线是指教师活动(示教)和学生活动(试教)两条主线;四个阶段是指教师示教和学生试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依次经历的四个阶段,它包括体验式方法、反思技巧训练――设计体验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反思与修正;其基本流程见图1。

二、体验式教学中的两条主线:教师与学生

体验式教学中有两条基本的活动主线: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主要指其教学和指导活动,学生活动可分为学习活动和试教活动。在体验式教学中最先启动的是教师主线。因此,可以从教师活动主线着手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流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参与式方法、反思技巧的体验和训练,学生此时主要是接受参与式方法和反思技巧的训练,了解和体验各种方法和技巧的实际运用。接下来,教师针对训练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并确定体验式教学的方案,实施体验式教学活动。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一是作为课程内容学习者,展开实际的学习,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二作为课程学习之外的学习者(即教学观摩学习者),观摩学习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规程与要点。课程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评议。教师以此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并为学生的试教方案设计提出建议;学生则以此构思和设计自己的试教方案。在教师示教活动结束后,学生的试教活动成为课程重心。接着,学生以施教者的身份开始经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体验方法和技巧训练――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反思与修正。学生的试教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微格教学活动,二实习教学活动。微格试教是指在微格教学系统中,以自己的同学为对象的试教活动。因为此时的教学对象是已经接受过体验式

* 本文为贵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构建体验性、反思性教师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方法和技巧训练的同学,所以试教时可以省略体验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进入第二个阶段实习试教时,学生需要按照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步骤经历从方法训练到反思的完整过程。

三、体验式教学的四个阶段:方法训练――方案设计――实施课程――反思修正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体验者,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践行和反思采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规程、操作要点和实际效果;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中学习者的身份,充分感受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通过试教者的身份充分体验教学的实际过程,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并对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1.体验方法、反思技巧训练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体验式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体验方法和反思技巧的适用性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方法和技巧进行训练。由于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对活动的参与、体验和思考,因此,体验方法的训练中包含了促进学生参与体验和进行反思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其中,包括分组、热身、讨论、分享与表达、角色扮演、体验活动、反思策略、反思日志写作、学习档案袋制作等方法的训练。[3]

2.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

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主要解决教学目的、内容、形式、方法、进程及其控制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已经明确指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知识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4] 从这个层面来分析,教师教育体验式教学关照的正是学习者教育教学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建构,其方案的设计,既考虑到对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的获得,同时也强调学生在具体体验和实践中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紧扣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指导学习者运用“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课程内容的学习。各次体验式活动的内容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层阶性,从不同的方面逐步推进和深化对课程内容和体验式教学的掌握。在设计方案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课程与教学方案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分享和反思。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实际,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中所体验的方法、技巧和过程与教学内容相互配合,二是教学中所倡导的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密切联系。比如,在学习教学观时,不仅要在内容上体现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而且在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中,也应充分践行这些理念,设计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方法帮助学习者体验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反思”。

3.实施教学方案

体验式反思性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热身、体验性活动、反思与分享三个部分。热身目的旨在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调动活动参与情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中小学课堂中寻找引起疑惑的课例,以设疑的方式介入课程内容。体验性活动指是对教学的学习和体验。比如,在如何开展因材施教这个主题的教学中,可通过多元智能结构探测的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每个学习中的个体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的价值。“反思与分享”是学生对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所思所想的表达和反思。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它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改进突破口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留有足够的时间与学习者一起对前面的活动进行反思和评议。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监控学生学习活动(体验活动)的展开与进程,同时还要关注自身在体验式活动中的功能“启动――维持――深化”的发挥。在“启动”阶段,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参与者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渴望发表意见。活动启动后,教师需要引发和促成参与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来展开和维持培训活动,同时,需要注意提供一个充分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它能让所有参与者意识到各自的长处和在不同群体之间合作的优势,有助于增加参与者对自己的贡献和学习的自信心。活动结束后对学习内容和体验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和必要的理论提升(深化),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4.反思与修正

在教师主线活动结束后,反思和修正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与修正,二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后续试教过程的构思和预期。行动研究指出行动者即研究者。每次实践行动结束后,教师都必须对每次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实施情况、学生反馈等信息进行总结与评议,撰写日志,并根据反思获得的经验对活动(课堂)方案进行修改。行动与反思不仅成为学生积累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学生进行教学探索和创造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思和对自身试教的构思与学生试教者身份的相关活动相互衔接,即与学生作为施教者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环节相连,并进而使体验式教学从教师示教主线过渡到学生试教主线上来。学生对于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也正是在这个“思考――行动――反思――再行动”的过程中逐渐推进和完善的,同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体验式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也日趋丰满与完善。

体验是人类获得对外部世界认识的重要手段。经验与体验都是认识的基础,然而,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经验” 立足于客观世界、经验世界、表象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作用于环境的行动结果的反思,[5] 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对经验的升华,是经验、反思与整合的共存,它立足于精神世界,立足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整合,是知识的个人意义的生成和建构过程。经验指向于对过去的总结与回顾,而体验则指向于对现状的超越和对未来的预期。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课程),突显的是教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同时,又兼顾了教师培养的科学性和一体化,它使得师范本科生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方面实现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这种课程理念成长和成熟仍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6] 根据我们对教师教育课程中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与效果的评估,仍然能看到有很多因素不能令人满意:①时间压力,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②学生缺乏交流技巧,在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交流技巧上表现得极其贫乏,难以充分有效地展开和深入交流,这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开发;③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以知识授受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习惯于课堂中信息的单一流向,没有主动卷入到体验活动中的动机,或者说在参与体验与分享的过程中,还存在文化和心理上的阻碍;④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正如前面所述,体验式课程是对相对零散的知识经验的整合,对在知识经验整合的基础上个人意义的建构,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表现出对教育活动相关经验的极度匮乏,这严重地制约了经验的整合和个人意义的生成与建构。

参考文献

1 张 华.体验式课程――一种整合主义的课程观(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38~44

2 A. Edwards and D. Brunton. Supporting Refletion in Teachers Learning[M].The Falmer Press, 1986:156

3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陈 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成长 途径

2004年秋季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成长成为被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通过哪些途径来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多有方家论及。笔者在此也根据自己的实践,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勤学习,善学习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很快,教师如果仅有在大学所获得的知识,肯定不能适应教师工作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此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几次课程改革,不仅教材的体例、内容、观点进行了重大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的深刻改革。教师如果不能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必然不能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那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同时,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是成为一流名师的必经之路。所以,不断学习,追求新知,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包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专业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专著和教育教学论文反映了教育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学习这些专著和论文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从中受到非常有益的启迪。专业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也要了解,现在史学界新观点层出不穷,如对的研究就有许多新观点。新教材也反映了史学界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近年高考试题也出现了部分反映史学界新学术成果或有争议观点的题目,如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第40题(“资本主义萌芽”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问题上史学界的学术新成果。教师要通过订阅学科专业杂志和阅读新版大学历史教材或历史学专著来了解史学界的学术新成果,更新自己的历史学科观念和知识。教师学习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是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主要通过听课来进行,听课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教师要主动深入课堂听课,并在听课过程中思考、琢磨,课后讨论、评析。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出差距,不断改进。

二、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我认为,一个老师只有善于反思,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改善,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更新,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教学反思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② 结合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教学反思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教学日记或教学案例,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和教学随笔,还可以开展行动研究。

三、勤动笔

勤动笔有两层含义:一是勤作笔记,二是勤写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听课要作笔记,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读书、听学术报告、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也要及时记下来,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勤写作也是促进自己成长的重要方式,没有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有志于成为名师的老师们,应以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为榜样,尽快拿起笔来,平时写读书心得、写教学札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两篇经验总结、教研论文,持之以恒,会大受其益。

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个人的知识、信息和智慧是有限的,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弥补、充实、提高,来激发自己思维的灵感。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智慧在研讨中充盈,理想在争论中升华”。参加教研活动可以使教师从同行那里学到很多经验,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提高自己。 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上共同探讨,或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五、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