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气象学论文

气象学论文

时间:2022-09-21 23:0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气象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气象学论文

第1篇

气象二级期刊有哪些?对于现在的很多专业学者来说,应该都是会需要撰写论文并且发表的吧,特别是需要评定职称的,更是会规定期刊发表,就比如说二级期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本气象方向的二级刊物,大家可以作为投稿选择。

《气象科技进展》(双月刊)是气象科学领域综合性期刊,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进展将及时通过多个栏目阐释气象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气象科技进展期刊成功发表的论文有:像素扭曲与有效对流观测范围,5—8月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统计特征及其降水特征对比研究,沙尘天气及沙尘气溶胶影响的研究进展等等。

气象学报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学会,旨在反映我国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以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服务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被气象学报成功收录的论文题目有:南京雷达中气旋产品特征值统计分析,不同形状冰晶权重假定对冰云光学和辐射特性的影响,中国探空观测与第3代再分析大气湿度资料的对比研究等等。

《大气科学》主要报道大气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气象学等论文,在大气科学期刊成功标题有: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中国北方极端低温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近30年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蒸散变化特征,黄山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不同高度的雨滴谱统计特征分析,位涡倾向在Muifa台风路径转折中的应用等等。

以上这三本气象类刊物都是成功评职人员反馈回来的单位认可的期刊,您可以根据小编介绍的期刊简介及已发表的论文来准备自己的论文,或者直接咨询本网站在线编辑老师,让他们帮助您,使投稿过程更加顺利。

第2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教学;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90-02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1年10月,教育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出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因此,“优质+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可利用性的关键[4]。在新形势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5]。2012年我校农业气象学课程向江西省教育厅申报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并获批准。三年来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建成了合理教学团队、新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推广。

一、合理的教学团队

提高课程质量,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关键。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小到一个学科、大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团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奠基石。一支知识和技能相并的智能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1.课程团队结构。课程组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着力抓好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由农业气象教研室和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8位教师组成,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年龄结构:55岁以上1人,40岁以上5人,35岁以下1人。师资力量雄厚,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课程团队的成效。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包括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仪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科学是源,教学是流”,课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进步。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培育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中青年教师巳成为教学骨干。近5年,教学团队成员巳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20多篇,自然科学类论文80多篇,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教材2部,获优秀教材一等将1次、二等奖1次。

二、教学内容建设

《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也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与现代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具有复杂的知识体系。《农业气象学》是我校大农学类专业包括林学、农学、植保、园林、园艺、资环、土管、环保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已有50多年的开设历史。我校《农业气象学》2003年批准为省、校两级精品课程,2008年申报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气象要素光、温、水、气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和调节措施;天气的形成、变化原理及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地区特征和防御途径;气候形成、区划,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等。

1.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教师对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制定了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和实施措施,编写了一本有指导学生学习意义的《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内容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考虑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各章有重点、难点、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等。该大纲早在2000年就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2008年、2010和2012年进行了四次修订。充分体现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网上开放后,得到学生和校外同行的好评。

2.注重教材建设,保证课程质量。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2000年主编出版了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教材――《农业气象学》(2000年8月江西高校出版社),该教材列为江西“金光工程”(即致富工程),2004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编写配套《农业气象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实习指导》一书,突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调查观测技能的培养,且研制《农业气象学CAI》配套课件,获得江西省教育厅首届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2009年主编出版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学》(2009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已出版2万多册;2014年主编出版了《气象学》教材(2014年2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三、深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逐步转化为“电化教学”手段。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对利用多媒体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措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将多媒体教学与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主动学习。

多媒体教学,又可称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农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如何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自身特点及高校农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快速、准确掌握其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当前此课程改革巫待解决的问题。在农业气象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抽象理论知识、复杂变化的气象过程等,多媒体演示手段能较好地予以解决。所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农业气象学》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1.1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农业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与农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所以农业气象学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多,涉及面广。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近年来,我校农业气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逐渐减少,由原来的60个学时减少至目前的24个学时,而教学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减少。而传统的“粉笔十黑板”的教学方式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并且在课堂上有时还需要一些挂图来配合讲解,导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减少。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气象学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将所要讲授的内容事先制作在课件上,省去了大量进行板书的时间,进而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强化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1.2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能呈现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能够形成图文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利于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1.3多媒体教学更方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案和讲义更新费时、费力,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使用多媒体之后,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专业期刊、学术文献和其他高校的相关精品课程,广泛搜集资料,将农业气象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有选择地、及时地补充到专业教学中,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件质量不高

虽然多媒体教学应用已经普遍,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制作的课件都存在质量不高的现象。有些课件在设计时仅仅将教材内容按原结构、原顺序简单地植人课件,搬进课堂,很少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做的结果是将传统中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无异于将一本参考书或教师的备课笔记通过显示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淹没在教学文字中,教学效果较之传统教学更差。

首先,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速度太快,内容过多,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根本顾不上记笔记,一旦做笔记,后面的内容就顾不上听,更谈不上思考了,这样就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同时,由于强调多媒体教学的灯光效果,教室总是关灯、拉窗帘,这恰恰不利于学生做笔记,一节课下来,虽然信息不少,但记住的或记在笔记上的不多。其次,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很少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理解情况和表情如何,教师不便及时掌握和调整。同时,教师传统教学中的表情、眼神和手势等形体语言以及随讲随写的板书,已不复存在。

2.3多媒体教学易忽视恰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有的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学法,只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因此耗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教学形式沉闷,缺乏师生互动,只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际上这又是另一种“填鸭式”教学。

3.改善《农业气象学》多媒体教学的措施

3.1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师对此课程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优化,因此教师只有对课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多媒体课件本身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课件的设计最终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首先考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编排,规划好课程的结构框架及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考虑如何将它们的结构有层次、有重点地组织起来。所以,《农业气象学》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制作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达到知识点清晰、逻辑性强、重点突出的目的,并且能够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

3.2处理好信息量和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的辅助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其信息量大小并不与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成正比。多媒体在较短时间内传送知识信息量较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多、讲解时屏幕翻滚较快,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毫无印象,更谈不上思考过程。因此教师在播放幻灯片时,要进行生动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

第4篇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我国热带气旋的出现比率很高,灾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80个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然而每年大概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城市登陆。洪涝是国内出现比率最多且带来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针对气象系统的防灾减灾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经实践及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相应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 国内气象事业进程为防灾减灾打好基础

要促进气象灾害测检预警系统的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测检强度有明显的提升。国内气象局强化气象测检预警等相关设施的构建,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技术模式革新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构建了全新的天气雷达系统、地域性测检以及卫星系统,与国内的两千多个县、市相结合的气象通信网络,构建了十分整体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预报逐渐变为精准化,气候模式的分析也获得进展,暴雨、大风、高温、沙漠化等预警预报程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进一步的构建了生态和农业气象。而且还构建了移动气象的应急测检系统等一系列装备,这样就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实践现场且对气象因素实施测检,为突发事件的解决给出气象数据。现在,国内的气象系统正在逐渐配置这种移动气象测检设备,因此应急服务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深化。

2 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模式

2.1 深化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国家气象局一直将气象应急措施作为评定气象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标,认真贯彻我国一些应急工作的部署,多层次提升对保障及应急措施的核心性。在深化气象应急工作上,主要促进气象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持续提升气象应急相应服务的迅捷性。全面发挥双重管理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优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气象应急的指挥及调动等,国家气象局灾害测检中心,主要对气象灾害的监控、预警还有气象灾情的分析以及评估。对于强烈极短的天气气候情况,国家气象局每年提前进行汛前检验,持续深化对各级气象应急部门能力的测检,所有气象系统常规及应急处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而相互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突出协调,强化应急联动和灾害联防

国家气象局把开放协作,以及部门联动当成是提升气象应急服务程度的核心渠道,主动的促进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卫生部构建处理气象环境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合作模式;和新华社共同签署《新华通讯社、国家气象局与气象新闻信息共享及协议》;和交通部共同签定《交通部、国家气象局联合做好海上搜救协议》,和农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共同签定“森林火灾气象测检预报协议”,构建起气象应急信息交换以及协作体系。一些气象系统还和一些通讯系统进行合作,全面的提升气象服务的深度。

2.3 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 针对于气象应急工作的感受

3.1 快速构建系统间的联动

在世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下,目前国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明显的提高。所以,注意全面发挥气象灾害预防的前导,充分的重视气象要素及天气气候对突发事件的作用,结合实际的强化事前及事后的气象保障与评估,能够为科学的应对、合理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一系列预案体系

为提升重大气象问题与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全面应对与快速反应能力,要最大限度的防止气象灾害导致的恶劣影响与灾难性的结果。要全面深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建,构建完善的灾害类型预案,制定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与一些部门、系统以及社会民众的应急执行措施,构建测检预警、信息的传播、系统与社会民众的防范规则等一系列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要建立有利于各系统各尽其职,全力合作、全面有效的公共事件处理机制。

4 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要有系统单项防灾减灾向系统之间协同的全面防灾减灾转型。要统筹统一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作为全面防灾减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还要有跨领域的合作、进行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科技辅助;还要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系统之间的联动性、资源的统一使用与测检预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全面措施,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芹,张学贤,党修伍.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2011,12(06):143-149.

[2]高雪相,吴林荣.一次成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案例分析[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11(26):405-407.

[3]郭树军,范俊红.范例推理(CBR)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2011,42(07):218-220.

[4]熊传辉,何卫平,何明琼.清江水电气象服务的系统研究与运行[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11,30(11):174-177.

第5篇

关键词 环境 灾害 GPS 地基GPS气象学 对流层延迟 干延迟 湿延迟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HH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地球动力现象引起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以及第二类环境问题的温室效应、全球海面长期上升趋势、沙尘暴和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减灾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空间大地测量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防灾和减灾的方面。

我们将GPS应用在气象中,监测水汽随时空的变化,对气象预报特别是水平尺度100km左右,生命史只有几个小时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暴雨、冰雹、雷雨、龙卷风)的监测和预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进而可以对洪水、滑坡、泥石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气温度、大气压、大气密度和水汽含量等量值是描述大气状态最重要的参数,无线电探测、卫星红外线探测和微波探测等手段是获取气温、气压和湿度的传统手段,但是与GPS相比,传统手段的局限性则很明显。无线电探测法的观测值精度较好、垂直分辨率高,但地区覆盖不均匀,在海洋上没有数据。被动式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全球覆盖率和较高的水平分辨率,但垂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低。相对传统的缺点,GPS有覆盖全球、费用低廉、精度高、垂直分辨率高、全天候观测等优点[2]。

2 地基GPS气象学应用原理

2.1 GPS气象学

GPS气象学(GPS/MET)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Bevis和Businger提出利用GPS技术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基本原理和方法后,各国众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到该项研究工作。1992年第一次地基GPS遥感水汽的实验—GPS/STORM在美国进行,还有著名的实验WWAVE、CLAM等[3,4]。

GPS气象学由地基GPS气象学和空基GPS气象学组成,在地基GPS气象学中,我们是依据若干布设在地面上的GPS观测站上的观测值,通过平差计算来估计出各测站天顶方向上总对流层延迟量,总对流层延迟量由流体静力学延迟(占对流层延迟的80%—90%)和湿延迟两部分组成。其中流体静力学延迟的变化较为规律,我们称为干延迟,可以建立较为准确的模型。根据地面测站上的气象元素(温度T、气压P)准确求出。湿延迟的变化不太有规律,难以根据地面测站能够的气象元素准确确定。求得测站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后可进一步求定总的水汽含量和可降水分。目前利用地基GPS求得 可降水分的精度可达1—2mm。空基GPS则是利用低轨卫星上的无线电掩星事件来确定气温或水汽含量[5]。

2.2 对流层延迟几种改正模型

GPS信号从天顶方向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接受机的传播路径延迟(zenith total delay,ZTD)为:

(1)

(2)

(3)

式中ZHD(zenith hydrostatic delay)代表对流层天顶干延迟,ZWD(zenith wet delay)代表对流层天顶湿延迟,Nd为折射率干分量,NW为折射率湿分量[6]。

①Saastamoinen模型

(4)

式中z为天顶距,p为大气压,T为开氏温度,e为水分气压。在1983年Bauersima改进了此模型。

②Hopfield模型

(5)

(6)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Hopfield模型的变形[7]。

另外,还有Black模型与Marini模型,这些改正模型起初是为了求取对流层折射的误差,从而提高GPS测量的精度。模型中的干延迟部分能够比较精确的求出,但是湿延迟部分,由于变化随机性强,用模型来估计的精度很低,但是我们正是利用了公式(1)可以精确求得干延迟的模型来估计湿延迟,进而来解算可降水量。

3 利用GPS可降水量的反演过程

利用GPS技术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技术已经成熟,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流程

①计算对流层延迟。GPS对流层延迟在GPS数据处理过程中作为未知参数,通过平差计算来估计其精确值。GPS载波相位基本观测方程为:

(7)

式中为观测历元ti时,有卫星sj至观测站Ti的载波相位;为有卫星sj至观测站Ti的几何距离;为接受机钟相对卫星钟的钟差;为电离层折射的影响;为对流层折射的影响。也就是我们要求的对流层延迟。

②利用测站的大气压、气温、大地高、测站纬度等数据计算对流层干延迟。对流层干延迟的解算主要有3种,Saastamoinen、Hopfield、Black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Saastamoinen:(8)

(9)

Hopfield: (10)

(11)

Black: (12)

式中p为测站大气压,θ为测站纬度,H为测站大地高,T为测站温度。我们常用的软件是GAMIT,其中使用的改正模型为saastamoinen。

③对流层与干延迟之差得到对流层湿延迟,我们利用公式(1)计算ZWD

④对流层湿延迟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式推算出可降水量,转换模型如下:

PWV=K×ZWD

式中PWV为大气可降水量,K一般取0.156[8]。

4 区域GPS气象网站点合理布设的讨论

在中国地壳监测网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参加了中国陆态网工程,这将为全国各地区用GPS进行气象预报提供了基础,全国建立GPS气象网成为必然。同时,有条件地区也可以布设GPS监测点来服务本地区的气象预报。而在现有条件下布网,将有一定的要求。

第6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笔者走进了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室,卓嘎正在自己的电脑旁忙碌着,见我来了,她热情的招呼。喝着香浓的的咖啡,我开始像朋友聊天一样轻松的采访卓嘎。

1972年,卓嘎出生在林芝,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不同,她非常喜欢书啊、笔啊之类的东西,父母见到此情景,心里感到很欣喜,便给她笔和纸,她经常在上面涂涂画画,但是谁也看不懂她到底写的是什么。林芝是的江南,以林产品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卓嘎的家乡,盛产苹果。每到秋天,丰收的苹果让家人忙碌起来。当时农村哪有计算器啊,10岁的卓嘎就会帮家里人记帐,甚至帮村里的乡亲算帐,速度又快又准,让大人对她都另眼相看。在乡亲们的赞许声中她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

上了初中之后,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担任了英语课代表,老师要求每天要背诵的单词和课文必须在放学前完成,什么时候背诵过关了,什么时候回家,于是,她就陪着同学们一起,帮助他们、督促他们完成任务,但是过了关的同学都早早的走了,她却得留下来,一直陪到最后一个同学也顺利地背完,经常是最后一个回家。她的热心感动了许多同学,在采摘苹果的时候,不用她叫,就有很多同学主动来她家帮忙,上千棵果树,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够采摘完毕。

1989年,她拿到了南京气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上的是民族班,学校对他们的英语没有特别的要求,课程安排得比较少。当时尽管她的学习成绩是班里的第一名,按照她的成绩,是可以保送上硕士研究生的,但是因为英语成绩没有达到国家四级,她继续深造的梦想没有实现。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回到到自治区气象台从事天气预报工作。

一直想有更大发展的卓嘎,并没有就此放弃她的梦想,在工作之余,她依然坚持学习,特别是对英语的学习。1994年,她和5个同事参加了南京气象学院的硕士补习班和考试,结果只有她一个人被录取了。上了硕士之后,呈现在她面前的是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良好的环境中,她把自己泡在了书本之中,图书馆、教室、宿舍、导师的家里,就这几个去处,生活似乎很枯燥,但对她来说,却有太多的趣味和兴奋点,那些数据、图表和文献在别人的眼中就是天书,但她却孜孜不倦地翻阅着,记录着,思考着。大气科学以它瞬息万变的姿态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1998年,硕士毕业的她又被录取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攻读博士,期间,为了系统了解和掌握青藏高原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她阅读了大量有关高原热状况研究、高原对季风爆发的影响、高原的积雪对亚洲季风的影响、高原对西北干旱的影响等文献资料,做了上万字的读书笔记。她的导师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科学家陈联寿院士和徐祥德研究员。陈老师对她的帮助不光在知识和学术上,更在做人上,就在她毕业的时候,师生之间有一次很深的长谈,导师问她毕业后的去向,她坚决地回答要回工作,陈老师对她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这也正是他的想法,他的学生能够顶住太多的诱惑,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祖国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说明他的成功,也说明他的学生人格上的成熟和健全。

2002年9月,博士毕业的卓嘎并没有急于回到工作岗位,因为她觉得电还没有充足。她又申请到韩国汉城延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之后,她回到了圣城拉萨,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她发现,原来她如此眷恋这块土地,在外求学这么多年,四处奔波,这时候的她却如此地踏实、如此地欣喜,她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经常挂在嘴边的那首藏族民歌,“是草原就会张开绿色的胸怀,是雄鹰就会永远盘旋在蓝天,是儿女就会永远眷恋着妈妈”。

在这些年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卓嘎先后参加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西北重大干旱形成和预测的研究”、国家科技“攀登―B项目青藏高原第二次大气科学实验”、国家科技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监测预测方法研究”、“中国暴雨(973项目)”等重要攻关课题的研究。参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研究所科技部项目《青藏高原中尺度卫星资料同化技术与系统研究》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基于MODIS卫星的高原地表生物物理参数反演方法与监测系统》的研究。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与生物圈模式(SiB2),对青藏高原和大气环流特别是与大气行星边界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单独或与她的同事一起完成了《高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及《近四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等10多个项目的申请报告,这些申请的项目中,有些已经获准立项,有些正在审批当中。卓嘎还在《应用气象学报》、《高原气象》以及《热带气象学报》等气象核心学术刊物上单独或与她的合作伙伴一起发表了《青藏高原东北侧干旱的数值试验》、《台风活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水汽分布特征》等8篇学术文章。与同事一起撰写了《那曲地区部分湖泊流域气候特征与湖泊面积变化的关系》、《地区植被覆盖特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等10余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有些已经收到了刊登通知,有些还在编审过程中。

面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正在研究的项目,我感到非常惊讶,但是卓嘎却显得很平静,这正是她多年求学、实现梦想的过程,她能够拿得起,而且会有更多的成果将在她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下产生。

2006年,她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荣誉对她来说只是一种动力,一种让她更加奋发图强的促进力。

走出专家室,外面的阳光依然明媚,相对她取得的成绩,卓嘎比常人付出的更多,很多人都认为女博士应该是非常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但是我在卓嘎身上并没有发现这些,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在阿里噶尔县刑警大队工作,是她小时候的同学,两地分居,只有在双方休假的时候,才能呆在一起,两个人都很忙,但是相互牵挂,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卓嘎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并没有表现出忸怩、矜持,相反地很开朗、很豁达,她的舞蹈和歌声并不亚于我们很多人。2005年8月,她还参加了单位上组织的舞蹈大赛,成绩不错。在当今的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但也有很多人,在追求着精神上的满足,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在体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卓嘎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第7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ventional weather observation data, Micaps data and NCEP 1°×1° reanalysis dat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shun local rainstorm process on June 4, 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ther process is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slot, low-lying shear line and ground convergence line. 700hPa water vapor channel came from the southwest airflow of the Bay of Bengal, and 850hPa water vapor channel came from the south airflow of South China Sea. The energy of the process is very good. Because the location of the low-level shear line and ground convergence line is in the west and south, the water vapor condition and dynamic conditions show the maximum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and the negative divergence, vorticity value and rising velocity are mainly in the west and southwest of Guizhou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rainstorm, so the rainstorm is in the west and south.

关键词: 局地暴雨;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

Key words: local rainstorm;weather situation;water vapor conditions;dynamic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P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172-04

0 引言

长期以来对暴雨的研究一直是气象部门的重中之重,暴雨能造成城市内涝、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对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针对安顺暴雨有学者也做了许多的研究[1-8],本文对安顺2014年6月4日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安顺市暴雨天气形势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局地性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1 天气实况

6月3日20时至4日20时安顺市出现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共出现大暴雨3站,暴雨12站,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70.8mm,出现在镇宁县板外村。

降水量分布(图1a)显示安顺市暴雨主要落区在安顺市的西部和南部。分析镇宁县板外村站6月3日20时至4日20时逐小时雨量(图1b)发现强降水集中在3日21时至4日06时之间,最大小时雨强达86mm/h,出现于3日23时至4日00时。

2 环流形势分析

6月3日08时(图2a)500hPa高空槽位于甘肃至川东地区,温度槽位于青海,贵州受西北气流影响,700hPa人字形切变位于川渝和云南中部,贵州以西南气流为主,位于700hPa暖舌右龋850hPa贵州吹东南风,南部受东南风和西南风的暖式切变影响,贵州处于温度露点差≤2℃的饱和区中。20时临近强降水出现前,500hPa高空槽高空槽东移加深,槽底伸至贵州东部,700hPa云南切变线从中部移至东部,850hPa贵州南部暖式切变南侧南风分量加强,转为偏南风与东南风的切变,地面上辐合线位于安顺西部和南部。20时(图2b,c)贵阳和威宁的探空图显示贵州中西部有很好的能量条件,有一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CAPE值高达1206.3J/kg(贵阳)和2394.7J/kg(威宁),贵阳K指数达42℃,沙氏指数贵阳和威宁都为-2.1℃。

3 水汽条件分析

分析低层相对湿度场(图略)发现,此次过程安顺低层大气水汽充足,3日20时降水开始前,安顺地区相对湿度值在85%左右,贵州相对湿度分布呈“西南低,东北高”的状态。降水在3日22时左右开始,4日08时降水强度减弱,这个过程中安顺地区700hPa大气相对湿度一直维持在85%左右,而850hPa层上湿度为缓慢增加的状态,4日08时安顺湿度增加至95%左右。

图3为6月3日20时(a、b)、4日02时(c、d)和08时(e、f)700hPa(a、c、e)和850hPa(b、d、f)水汽通量场、水汽通量散度场和风场叠加图,从图3(a)、(c)、(e)中可看出,此次降水过程中700hPa水汽通道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气流,水汽随着西南气流经过云南进入贵州,700hPa云南和广西为水汽通量等值线密集区,云南水汽通量最大值维持在10g/(cm*hPa*s)左右,贵州水汽通量值在5-8g/(cm*hPa*s)变化,4日02时达最大,约为8 g/(cm*hPa*s),贵州东北部和西南部边缘为弱辐合区,辐合最大值出现在3日20时贵州东北部,约为-2*10-7g/(cm2*hPa*s)。

图3(b)、(d)、(f)中显示850hPa水汽通道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水汽经广西进入贵州,广西为水汽通量等值线密集区,水汽通量最大值出现在4日02时,约为18 g/(cm*hPa*s)。贵州水汽通量值呈“北低南高”分布,北部水汽通量值维持在4-6 g/(cm*hPa*s)间,南部水汽通量值在8 g/(cm*hPa*s)以上,最大值出F在4日02时,约为14 g/(cm*hPa*s)。在3日20时贵州西部为强水汽辐合区,最大值达-6*10-7g/(cm2*hPa*s),4日02时贵州为水汽辐合区,水汽辐合强度与水汽通量值一样呈“北低南高”分布,南部最大水汽辐合区位于贵州西南部,中心值约为-4*10-7g/(cm2*hPa*s),08时贵州西南部水汽辐合强度略增强,辐合值增至-5*10-7g/(cm2*hPa*s)。

4 动力条件分析

对3日20时至4日08时700hPa和850hPa涡度场(图4)分析可知,700hPa3日20时至4日02时安顺为正涡度区,最大值出现在3日20时,约1*10-5・s-1;4日08时贵州除安顺北部及贵阳外,都为正涡度,涡度值为0-2*10-5・

s-1。850hPa贵州南部涡度值呈缓慢增大的趋势,涡度大值区位于广西西部,3日20时安顺为负涡度区,涡度值为0 ~ -1*10-5・s-1,4日02时广西西部涡度大值区范围扩大,贵州除北部外皆为正涡度,涡度值呈“北低南高”分布,南部大部分地区涡度值在为1*10-5・s-1 左右,最大涡度值在贵州西南部,约为4*10-5・s-1,08时涡度大值区范围继续扩大,南部大部分地区涡度值增加至2-4*10-5・s-1。

图5中显示,3日20时至4日08时700hPa贵州散度值呈减弱状态,辐合区位于贵州东北部,3日20时辐合值最大,达-2*10-5・s-1,4日08时贵州以弱辐合为主。850hPa上3日20时至4日08时贵州中南部一直为负散度区,并且负散度区为缓慢向北扩大状态。3日20时除北部地区外都为负散度值,最强辐合区位于贵州西南部,中心值达-3.5*10-5・s-1,4日08时,贵州基本上以辐合为主,辐合强度“北低南高”,最强辐合区依然维持在贵州西南部,中心值增大至-3.5*10-5・s-1。

分析图6得到3日20时至4日08时贵州整层气流以上升为主,上升强度逐渐减弱,3日20时气流最强上升区位于106°E的750hPa层附近,上升值约为

-0.8*10-2hPa・s-1。

5 总结

此次天气过程在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配合作用下形成。700hPa水汽通道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气流,700hPa上贵州水汽通量值为5-8g/(cm*hPa*s),贵州东北部和西南部边缘为弱辐合区,水汽辐合最大值出现在3日20时贵州东北部,约为-2*10-7g/(cm2*hPa*s)。850hPa水汽通道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在3日20时贵州西部为强水汽辐合区,最大值达-6*10-7g/(cm2*hPa*s),4日02时整个贵州为水汽辐合区,最大水汽辐合区位于贵州西南部,中心值约为-4*10-7g/(cm2*hPa*s)。动力条件显示安顺低层气流辐合和涡度值最大值都出现在临近降水发生前,贵州整层气流以上升为主,临近降水发生前最强上升区位于750hPa贵州西部附近,上升值约为-0.8*10-2hPa・s-1。探空图显示降水前能量条件很好,有一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

此次过程由于低空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位置偏西偏南,临近降水前强水汽辐合区主要出现在贵州西部和西南部,上升气流最强区域也位于贵州西部,使得安顺暴雨落区位于西部和南部。

参考文献:

[1]杨忠明,冯新建,彭波,周文钰.安顺市两类暴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贵州气象,2016(02):40-44.

[2]王兴菊,罗喜平,吴哲红,肖俊.安顺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TBB和螺旋度对比分析[J].贵州气象,2013(06):1-7.

[3]杨忠明.安顺市2013年5月24-25日暴雨天气分析[A]. 贵州省气象学会.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7.

[4]王兴菊.安顺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TBB和螺旋度对比分析[A].贵州省气象学会.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10.

[5]王兴菊,杨忠明,陈贞红.安顺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1(04):2015-2019.

[6]陈贞宏,杨益,,廖波.基于GIS的安顺市乡镇暴雨灾害风险浅析[J].贵州气象,2010(06):18-21.

第8篇

在师德方面,我认真向优秀教师,模范党员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自觉维护学校工作大局,乐意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并积极完成,能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言行符合职业要求,关心爱护学生,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与师生相处融洽。

在专业发展方面,我认真阅读所订的教育书刊《心理世界》和专业书籍《气象学与气候学》,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善于做差生的思想工作,把教书育人中师生的心理共鸣作为自己的追求,力求达到这种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主动参与校本研修,发展积极、有新意的见解,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究,参与教学竞赛和展示,教学成绩突出,学生满意率高,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在出勤方面,我坚持做到了有事先请假,不迟到早退,及时到岗到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认真学习广播操,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修和读书活动。

在教研教改方面,我撰写的论文《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与时俱进》被评为“优秀论文”,骨干教师精品课获奖,参加“我选择,我奉献,我快乐”演讲比赛获奖,非学历远程培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建立了教师个人博客,积极开展网络研修,工作效果好。

总之,我珍视骨干教师称号,认真履行骨干教师职责,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我要不断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与本篇 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内容有关的:到 教学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第9篇

【关键词】气象部门;审计;信息化

1 审计管理现状

气象部门分管审计工作的局领导曾要求应积极谋划和推进气象部门审计信息化工作。随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计财业务系统等不断稳定、成熟、完善,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具备。国家审计规划层面要求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气象部门所属各单位具有点多、面广、层级多且分散、资金来源多样、项目类别较多等特点,审计工作量较大;审计人员和可用的审计资源和手段并不多,目前的审计工作效率较难满足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要求。针对审计管理、项目实施的需求,通过对气象部门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审计内部监督管理,实现审计信息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审计全过程监督管理,推动审计规范操作、方式方法创新,拓宽审计覆盖和查证范围、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和审计成果利用。目前省气象局审计部门所面对的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主营业务管理等都已实现了信息化,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也需要紧跟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改变原有的传统手工审计模式,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加强政府审计风险控制。

2 审计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的平台基础

如今,全国气象部门已建成全国统一的气象业务网和国家级、省级集约化资源池,实现了现有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整合集约。目前新开发并推广全国气象部门统一应用的有日常办公、财务报销及核算、人事管理、远程教育培训、科研课题管理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建成为气象部门气象预报与观测、防灾减灾、办公自动化、财务监管、教育科研等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以上现有的气象管理应用平台通过气象专网,统一认证服务资源、用户端口、认证体系、接口、标准样式,将分别独立的各个系统稳健有序地统一整合入平台,在平台内部实现系统的物理独立、逻辑统一。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设计架构时,要做好在用户端口、系统接口和认证、菜单等方面与现有其他系统的统一,以便在建成后打通数据流通,避免造成信息孤岛。

3 建设目标

建成的审计管理系统应涵盖审计核心管理需求,通过对审计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发掘、统一规范和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调度统一,保障审计工作高效顺利开展。以审计计划为龙头,以项目管控为核心,实现审计工作程序的标准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集中化、审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并且使所有审计人员能够共享审计信息,高效协同审计。建成的审计作业系统应该实现通过在线作业,有效解决审计人员所遇到的审计工作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烦琐、证据和依据查找困难等问题。以单个实施的审计项目为例,精心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严格规范和控制审计流程中的审计准备、实施、报告、被审计单位整改这四个审计阶段,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通过审计信息化作业平台精准发现疑点、查实证据、找到制度依据、编制审计底稿和工作记录、编制初步审计报告,实现审计全流程的远程化、实时化、规范化、协作化,积累并共享审计经验和方法,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检查风险。实现远程协同审计和跨组织、跨层级的协同审计。建成的系统管理应根据气象部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情况,按照组织架构、用户管理、基础设置、用户权限、流程管理、系统维护和升级进行设置,以确保使用者直观易学、尽快熟悉操作、确保电脑软件兼容,以实现审计信息系统尽快推广应用。

4 审计信息系统建成后的效果

4.1 提高审计效率

传统的手工审计面对纷繁复杂的业务、堆积如山的凭证、浩如烟海的数据,效率低,效果差。使用审计信息系统可从制定审计计划、查账、编制底稿方面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利用系统丰富易用的查询、分析、计算工具以及预警功能,可辅助审计人员快速查账,并快速定位审计疑点问题;可依据财务数据,快速形成指定格式的工作底稿,大大降低抄写工作底稿的工作时间(减少20%以上的时间)。统计发现,审计信息化将直接提升审计项目执行速度近40%。

4.2 规范审计工作

在传统手工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审计经验、审计态度上的差异,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通过审计方案库制定不同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规范化不同项目所对应审计的事项、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所要编制的工作底稿、所要归类的审计问题。审计人员必须依据审计方案严格执行审计的各项过程,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4.3 实现智能辅助疑点问题的锁定利用审计信息系统中的预警模板、数据分析处理模板,审计人员可依据审计的类型,利用计算机软件找出业务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疑问和问题。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疑点和问题作为审计的线索,进一步对疑点和问题进行职业判断,大大提高了从海量业务数据中查出问题的效率,节省大量的时间。

4.4 提高审计质量

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可从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过程、审计时间、审计工具方面为审计工作提供质量保障。审计信息系统中记录了人员的学历、工作时间、审计的历史项目经验、具备的工作技术情况等信息,通过查询搜索适合该项目的审计人员,保证项目质量。审计方案库的审计方案,可规范审计的过程,保证审计的最后质量。网络化的工作环境,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疑点问题,可随时被各级审计领导查看,并进行复核。

4.5 积累审计知识

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可在审计过程中,将审计形成的审计程序、工作底稿、数据查账方法、疑点问题定位方法等保存成模板。对于以后执行类似审计的审计人员可在审计过程中调入形成的审计模板,依据审计模板开展审计工作。这实际上起到了指导后续审计工作的作用。同时,对于审计新手,这些模板还起到了培训和培养新审计人员的作用。通过以上过程达到审计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审计知织经验再利用的目的。

4.6 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审计信息系统可以整合利用审计资源,合理制定审计计划,及时管控审计项目,分类归档审计资料,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有效辅助审计领导决策。审计管理系统与现场审计作业系统无缝衔接,完全实现“审计管理、审计作业一体化”。采用数据分析及监控预警系统,可以适时对财务系统进行监控预警,实际上将传统审计过程中的事后审计向前推,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因此,采用审计信息系统,将审计工作整体向事前、事中推,审计工作全面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审计转变,大大提高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4.7 提升单位管理水平

审计信息系统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审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审计信息系统吸收国内COSO等标准,从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着眼。系统中的各种宇宙视图(指从不同角度全面的视角看问题),让领导能了解各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情况、管理风险、掌握审计的频率以及发现控制缺陷和缺陷的整改情况,各级干部所应进行的任职期内审计情况,对于干部的任用更有依据。

4.8 构建新型审计团队

在实现了审计管理、审计作业一体化后,为实施审计职能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通过应用审计信息化系统,培养和提高既懂审计政策和实务又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新型审计人才,夯实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达到发掘、培养、成就审计专家的目的。总之,审计信息系统对于审计职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转折作用,它不仅可以实现效率、速度的提升,更是扎实发挥审计职能的支撑工具,建设必要性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甫棣,赵希鹏,王帅.国家级气象管理应用的集约整合[A].中国气象学会.第35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0 深度信息化:应用支持与智能发展[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8:5.

第10篇

《改革与开放杂志》2015年第八期

一、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1.教学内容《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开设于第6学期(即第三学年下学期),总课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学时,实践课时8学时。在大气科学概论、程序设计基础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概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系统概述、气象资料编码、气象数据压缩和气象通信网络,共6章。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样利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去处理气象数据。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南信大计软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气象部门的需求,实施“专业+行业”复合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手段,在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将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到气象信息处理中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到第6学期为止,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全部开设并学习完毕,因此在本课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以前学习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气象处理上。为了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设计环节在本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课程考核的规定。以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为例。⑴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地面气候报文的译制”。⑵提供课程设计的概要设计:因为题目是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给定的,鉴于学生对于地面报文格式和译制的流程还不熟悉,因此概要设计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课程设计阶段。下图(图一)为地面报文译码流程图。⑶明确课程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对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进行实现(具体采用什么计算机高级语言不限),能够任意地译出地面报文中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次的某站点的各气象要素值。要求根据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给出译码的详细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地面报文译码功能流程图以及关键代码。最后运行与测试,主要针对每旬的第一天进行旬报译码和每月的第一天进行月报译码,并显示结果。

3.考核体制综合考虑《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实践学时内完成,如若完不成,可以由学生自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完成后需要书写课程论文,最后考核得分分为两个部分:系统演示和课程论文。以上一小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例给出评分标准:查看源程序代码,根据要求应在课程设计论文中给出关键代码,以最为简单的C语言编程为例,源程序中应该要看到以下几个功能:地面报文文件名生成、判断是否是地面报文文件、读取报文中某一行、读取各气象要素⑤。若功能代码完整,并程序运行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及格”档。代码示例如图二。系统运行并测试:给出至少3组不同的测试数据,用于测试系统的逻辑性是否正确。若测试大部分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良好”档。查看课程设计论文,查阅“详细设计”和“运行与测试”部分,若基本阐述清楚,也有运行结果的截图(如图三所示),最终成绩评定为“优秀”档。

二、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1.课程建设成效以南信大2009级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已经有300多学生上过《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以下两点成效:(1)通过学校丰富的气象行业活动。比如学校定期举办的气象日活动、参观气象台等,激发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气象业务相关运作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气象行业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归属感和服务意识。(2)通过课程设计(论文)环节。结合具体的实践实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做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气象业务处理的问题,实现了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改革行业高校的教学模式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普通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适合行业特色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进行调整,目前已经使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⑥,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本身的专业知识,又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气象学科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专业、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项目教学法”,南信大作为气象行业的突出代表,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联系有关气象部门,将项目和课题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课堂教学由片面的理论教学为重心转移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实施中去。

总之,在气象行业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气象特色课程,作为具有一定独特品质的特色课程,必须要找准定位,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最终才能让气象特色课程真正发挥出其特色,让特色课程的建设更加适应气象行业,能更多地培养出适应气象部门的新型人才。

作者:沈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 玉米;播期;收获期;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10-01

玉米是全国最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也是开封秋季种植面积、产量最高的农作物。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2],结合开封玉米生产实际,以开封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人员为主,与开封市农林科学院技术人员合作,进行了田间试验和结果分析,以期对开封市夏玉米生产和农业气象服务有所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用郑单958、浚单20、伟科702 3个夏玉米品种。试验地点选在开封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田。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播期(6月5日、6月13日、6月21日)、3个收获期(9月23日、9月30日、10月8日)、3个品种,3次重复,随机排列进行。小区南北长5 m,东西宽2.7 m,面积13.5 m2。播种方式为麦收后铁茬抢种。

1.3 试验实施

试验地采用人工播种,播种6.75万株/hm2。株距18 cm,行距68 cmm,每小区种4行,88株。试验期间观测、记录生长发育期、病虫害和管理措施,收获后称量湿穗重、干穗重和干籽粒重,计算、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6月5日、6月13日和6月21日3个日期播种,湿穗重、干穗重和干籽粒重均以6月13日播种的为最高。从干穗重和干籽粒重比较,6月5日播种与6月13日播种相差无几,6月21日播种较6月5日、6月13日2次播种减产13%以上。从干湿比比较,6月5日、13日播种干湿比较高且变化不大,6月21日播种干湿比明显变小。

由表2可知,从9月23日到9月30日再到10月8日收获,玉米湿穗重、干穗重、籽粒重均以9月23日收获最高,越往后,产量逐渐减少。其中湿穗重3次收获均明显下降,干穗重和籽粒重前2次变化不明显,最后一次较明显。

2.2 气象条件及影响分析

2014年6―9月主要气象因子见表3。可以看出,夏玉米全生长期气温基本正常,前期略偏高,中期略偏低,后期正常。空气湿度前期和中期略偏低,后期略偏高,整体基本正常。降水前期和中期明显偏少,后期明显偏多。7月19日以前没有中等以上降水和极端高温。6月、7月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加之开封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形成壮苗。6月、7月、8月有较严重的气象干旱,增加了灌溉成本,但对开封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9月降水明显偏多,对玉米后期灌浆和收获有较大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从播期试验结果看,夏玉米6月中旬播种产量最高,6月上旬和中旬播种产量基本一致,6月下旬播种产量明显降低。从收获期看,9月下旬以后收获,随着收获期推迟,产量逐渐下降,以9月下旬前期收获产量最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在新的生产条件和气象因素影响下,开封夏玉米生产以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前期收获为宜。夏玉米生产受种子、肥料、农机、水利和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就开封夏玉米生产来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早熟品种得到普遍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率提高;肥料选用更加高效;水利条件实现普遍灌溉;农业气候资源增加。这些进步和变化缩短了玉米生产耕、种、管、收等田间作I时间,延长了作物生长时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生产效率,增加单产、总产。不利因素是气候变化加剧,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导致产量不稳定。但一般性旱涝灾害对开封夏玉米生产危害相对较小[3-4]。随着农业生产种子选优、肥料改进、机械化普及、水利条件改善、气候变暖等有利因素增加,夏玉米生产可以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待成熟后及时收获,这样既可以收获高产,同时便于机械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不影响后茬作物生产,有利于全年丰收[5-6]。

4 参考文献

[1] 仝文伟,胡怀旭,王二虎,等.河南省粮食产量周期波动分析[J].河南科学,2009(2):222-225.

[2] 仝文伟.气候变化及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C].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3] 贺伟光,谢春莉,董慧曦.开封市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区域性原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175-177.

[4] 仝文伟.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1(8):933-936.

第12篇

[关键词] 优质小麦 高产栽培 技术 措施 探析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38-01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集成了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的规程,将各项技术环节都落实到位,实现了小麦高产逐年提升,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的工作,必须要对其采取配套的标准化先进栽培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改进以及提升优质小麦品质以及产量,使得优质小麦能够实现高产,最终取得更好经济的效益。下面,笔者就浅谈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实施的关键技术

1.优选品种,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选择丰产性强、品质优良、采用“三圃田”方法提取的垦九10号原种,以及克丰12、龙幅麦19等作为主栽品种。

2.适期适量适墒播种,保证小麦高产

科学确定小麦的播期,是高产的关键,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表明,适时早播,能够获得高产。

3.精细整地,秋深施肥,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苗床

茬口豆茬为好,重耙两遍,轻耙一遍,地块要达到“平、深、细、透、碎、实”的达播要求,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表土无大块,耕层无暗坷垃,真正做到精细耕作,能够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4.坚持配方施肥,分期施肥,大力推广氮肥后移和增施钾肥技术

采用基肥、种肥、喷肥相结合的办法,能合理分配肥料用量,确保后期需肥量,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结实率和抗病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目标产量,设计亩施纯肥22斤,N:P:K=1:1:0.4,磷钾肥2/3基肥、1/3种肥,氮肥4/5基肥、1/5种肥,结合化学除草在三叶期、五叶期每公顷喷施尿素5公斤,在抽穗前结合防病每公顷喷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3公斤。

5.推广密植栽培模式,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密度是关键性措施之一。为此,我们近几年设计亩保苗株数由过去的50万株提高到55万株,并且在提高匀度上下功夫,主要采用450条播机缩垄增行,由原来的15公分行距调整到最小11公分,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使小麦群体与个体发育更合理,使小麦产量得到提高。

6.加强田间管理,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必要保证

针对高产地块高密度、高肥量的实际,控高是高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我们的思路是在三叶期结合化学除草喷施一遍矮壮素,公顷配方为:苯磺隆0.1公斤+2,4 D异辛酯0.5公斤+壮丰安0.45公斤+尿素5公斤。抽穗前如果株高高于45公分结合防赤霉病喷施第二遍矮壮素,公顷配方为:麦壮灵0.4公斤+多菌灵1.5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3公斤。

7.适时收获,保证质量

因小麦收获期正值雨季,要保质保量将小麦收获,根据气象条件,对小麦完熟期进行以割则割,以联则联,保证小麦收获及时,颗粒归仓。

二、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播前准备、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选用优良的品种以及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精细播种这三个方面对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余卫东;陈怀亮;;河南省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霍治邦;;影响西瓜F_1代种子数量的遗传因素初探[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静;抗病、优质小麦—簇毛麦—黑麦三属杂种种质材料的选育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4] 陈仲军;;浅谈五味子作用功效及栽培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