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计划

高中数学学习计划

时间:2023-02-04 20:0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学习计划

第1篇

一、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外学习、系统小结、解决疑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专心上课、课前自学、制订计划几个方面.要稳扎稳打,不慌不忙,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科学的学习计划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学习计划要有短期安排,也要有长远打算,并且要切实可行.计划的执行过程能够磨练学生学习意志,因此要认真执行,严格要求自己.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前自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前自学能够掌握学习主动权,能够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应当讲究质量,不能走过场,要尽可能做到教材在课前弄懂,上课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能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使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解决.上课是掌握和理解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能够提高听课效率,加深了对教材的掌握.及时进行复习能够使新知识由“懂”到“会”,通过整理笔记,比较分析,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强化了对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大量查阅资料,阅读教材,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独立作业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能够独自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新技能的掌握和新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不断熟悉的过程,是考验学生意志力的过程.解决疑难也就是学生在独立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点拨进行补漏解答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使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需要长期坚持,重复练习,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系统小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是一个发展认识能力和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系统小结应当是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相关资料和笔记,通过概括、类比、综合、分析,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教师要认真引领学生钻研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的精髓也就是数学的方法和思想,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灵活运用也就体现了数学能力.高中数学思想主要有等价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高中数学方法较多,主要有:定义法、待定系数法、解析法、数学归纳法、根的判别式法、综合法、反证法、分析法、换元法、配方法等.对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掌握应当结合典型例题,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采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解题思维过程中的换元意识、整体意识等得到了培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心理,要求学生不放弃、不彷徨、不着急.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联系不是很密切,要求学生能够听好每一堂课,克服消极心理,认真做好练习,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学生学习成绩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的消极心理主要是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定势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消极心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效率是与学习兴趣有着较为密切关系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求知欲和好奇心中得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通过努力以后,才会发现知识的用途和奥秘,学习成绩才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学生要深入钻进书本,加强练习,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教材中的疑点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听课效率.(2)学生要集中精力认真去听老师讲课,要保持感官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重点注意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应当把教师在课堂上的模型演示、提问当作是一种享受,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做到时刻与教师教学保持一致.(3)学生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平时要勤于归纳,善于思考.(4)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所讲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多思考为什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这样思考?(5)数学概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数学概念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归纳产生,例如极坐标系的产生、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角的概念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五、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当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对于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样对于数学的学习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只埋头做题,要从题海中、书本中跳出来,要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改变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状况,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六、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

课外学习主要包括交流学习心得、参加数学讲座和比赛、阅读课外报刊与书籍等.课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发展和满足他们的爱好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课内知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起到丰富作用.

第2篇

一、找出初高中数学教材的“脱节”点,确定内容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基础

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存在许多的“脱节”点.教师在高一开学初期,要认真分析并归纳总结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脱节”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初中教材不要求,但高中教材要求的内容.另一种是初中教材要求低,但高中教材要求更高的内容.

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脱节”点,教师要善于寻找内容衔接的最近发展区,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衔接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学习.

对于第一种类型知识“脱节”点,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加以补充,避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对于第二种类型知识“脱节”点,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对初中的某些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和完善.

二、找准初高中学生思维的“突破”点,确定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关键条件

从思维发展特征看,初中学生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经验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高中学生则处在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并初步形成辩证思维的阶段.从初中升人高中,不适应这种思维要求变化的学生不在少数,思维呈现较强的定势,极易造成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找准初高中学生思维衔接的“突破”点,根据高一新生思维和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确定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跳跃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桃子”.

三、找准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转换”点,确定学习方法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条件

对于学习来说,成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智能素质.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条件.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应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于学生现有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跟不上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从而造成了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现有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新课程应具备的学习方法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学习方法完善的最近发展区,实现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最优化.为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四、找准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落差”点,确定学习心理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想保证

刚进入高中学习时,学生对高中的生活充满自信,对高中的学习都有很高的期望,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身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出现了心理的落差.高中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升入高一后,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其中也包括中考的数学尖子生,他们认为:“我对数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成绩还是不理想,高中数学太难了!”导致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学习被动、意志薄弱的现象,这些都制约着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原有的学习期望和现实的学习成绩的落差心理,确定心理衔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心理的衔接.

1.明确差异,引起重视.教师在开学初期要向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教学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要求上的差异性,使学生对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点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减轻学习期望和现实学习成绩的差距所引起的落差心理.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思维障碍

一、阐释学困生的内涵

学习困难的真正本质是什么?人们对之进行了追索、探讨并给予了确立。1997年美国的《能力缺陷者教育法》认为:学习困难是与个体理解或运用语言书面或口头语言有关的基本心理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存在的障碍,它可能表现为个体在听、想、说、阅读、写作、拼写或数学计算等能力的缺乏。心理学领域从病理和生理角度分别对学习困难进行了界定,病理上认为因人的天生生理机能上的缺陷导致学习困难;生理上认为生理机能健全的人因人的情感调节缺失、对环境条件的失控以及无法自我评价和监控自己导致学习困难。此界定相对于其他说法来说比较全面,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表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及没有统一的具体、明确的规范标准,效果不尽如人意。

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人们渐渐普遍接受一种说法,所谓的“学困生”也称“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

二、从元认知成因角度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思维障碍的特点

1. 元认知的阐释

人们在对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元认知对学习困难起关键作用。最早的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val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即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随后,Hobstader和Kluwe分别对元认知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而我国的张胜华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元认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他认为元认知即是人对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元认知其实是一种自我内省的过程。

2.从元认知成因角度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思维障碍的特点

(1)缺乏对学习计划的预期构建。就学习过程而言,对外界信息的输送和录入学习者并不是僵化地、被动地接受,而应表现为一种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就是要求学习者根据外界传递的已有信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当这种信息还没演化成为一种既定的任务时,学习者主动地去构建它并使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但是高中数学学困生往往做不到这点。一方面,他们对学习目的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还禁锢于一种狭隘的认识――受教师指派,为教师而学,被动地完成各种学科活动,最终不能够认识到其背后的隐形目标,最终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够运用已有的存留在头脑中的认知对学习过程进行一个预期的规划和设想,因而在结果上不能够扩展外延性信息。

(2)缺乏对有效学习策略的运用。一方面,高中数学学困生在他们的认知领域信息量匮乏,并且他们对信息的处理上只能从现象上进行组合,缺乏了对本质的联系和发展,最终制约了他们对既定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范畴中缺乏一种创新意识和辨证的批判精神,对策略的使用不够积极和敏感,对策略的使用停留在单一化、粗线条的执行状态,从而错失了对既定学习策略的探索和灵活发挥。缺乏对学习的有效监管。有效监管在整个学习认知过程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学习计划是否能够很好预期地制定和既定策略是否有效地运用。一方面,高中数学学困生过于宽容自己的放纵而忽略了对学习的追求,从而迷失了自我,导致学习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另一方面,他们本身缺失自律,基于他们已经是一名高中生,家长与教师的严密监控比以前较为宽松,这让他们显得无从所适,不能够根据既定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内省和统筹安排,从而使学习处于游荡状态。

三、破解因元认知成因导致高中数学学困生思维障碍的教育矫正举措

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分组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采用有效策略去完成任务,并对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反馈,而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点拨。

从数学学困生自身角度来说,意识形态要树立独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而后构建自己的学科和人生规划,不断汲取新知识并采取符合自己发展的策略去开展学习任务,最后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内省和评价,形成新的认识和学习实践。

总之,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协作,把元认知引入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突破高中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瓶颈,最终提升学困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

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习惯不良好、学习动机不强烈,或其他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的各种原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常常产生少数部分数学学困生。他们大多开始学习提不起劲,进而不爱学习数学,从而导致数学成绩急剧下降,最后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数学知识素养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抓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道重要课题,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下面就此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扭正学困生形成的根基

教学实践表明,导致数学学困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大多是因为数学学习习惯不好。通常来说,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具有自己独特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合理安排好自己数学的学习时间,根据课表制订出适合自身作息时间的学习计划,切实做好课前自学与预习,上课时切实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能够做到及时和定时复习巩固和加深,善于总结梳理解题技巧和方法,善于借助教师或优秀学生的力量化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善于做好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总结。

因此,教师必须从中分析出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别从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攻关、课后复习、重点把握、难点突破、练习巩固、系统小结和课外拓展等多个方面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扭正学困生形成的根基,促使他们提高自学能力,把握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走上学好数学的良性轨道。

二、关注数学教学的特点,把握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根据对数学学困生的调查与分析,学困生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数学基础不扎实,旧的数学知识基础本来不牢固,而新学的知识又来了,而通常新的知识大多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对于那些原来数学基础不牢的学生,显然在上课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会更慢,甚至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一问题,便可以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注数学教学的特点,抓住数学教学的密切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切实尊重这一事实,注重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对已经的数学基础进行“温故”,确实做到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特别是必须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加强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逐步提高。

三、关注学困生的品质意志,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以理解、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有的数学难点问题甚至可能让学生感到挫折重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心理上的打击和信心上挫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关注学困生的意志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百折不挠的思想感情、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教学气氛,积极构建更加平和、民主、愉悦、活泼、轻松、自主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语言要做到朴质、简练、清晰,同时不失诙谐和幽默,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的思索更加活跃,促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下学会从容,获得乐观,取得自信,造就坚毅品格,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状态。

总之,作为教师,要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相信学困生也有自己的春天。

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差异;学习状态;策略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教学一直被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做到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探究、自我总结。只有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由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不同,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进行学习,数学成绩呈现下降的趋势。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适应初高中数学的不同,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搞好高中数学教学的第一步。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就要向学生分析高中数学的特点,让学生明确高中数学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做到持之以恒。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还要在自身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高一是高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在进入高一之后许多学生就在学习上遇到了障碍,尤其是在数学学习方面,许多初中时期数学成绩的优异者,在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却没有到达他们所预想的结果,即使在数学学习上付出了努力仍然不能够取得大幅度的进步。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多次受挫之后,他们可能会失去数学学习的自信、放弃数学学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数学教师在高一阶段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转变。下面笔者从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初、高中时期数学知识之间的差异

数学在初、高中时期都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但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知识的难易程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少,难度低,在数学教学上也主要是从直观上进行知识的展示,由于初中数学的形象、具体性,学生感到初中数学比较容易。在初中阶段,教师也要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经过教师的反复讲解和强化练习,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感到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高中的数学知识和初中数学知识有着明显的差异。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不但增加,而且知识的难度加大,更多的需要学生通过抽象思维进行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集合、映射”等知识时,学生感到这些知识离我们很遥远,在生活当中没有遇到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由于高中学习的任务中,在数学课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增多,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减少,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督促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多下功夫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把所学数学知识总结成几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告诉学生在遇到每种模式时应该怎样去操作,只要学生掌握了固定的数学教学模式,在遇到习题时进行套用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数学题的解答时不能够简单地套用固定的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不适应。

二、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初中时期,教师对学生的督促较紧,家长也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因此,初中生在学习有很大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时间紧张,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辅导,一些家长在学生数学知识的辅导上也遇到了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没有改变,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致数学学习受到了影响。

有些学生对高一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初三的学习紧张,升入高一之后就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在进入高二、高三之后再加把劲就没有问题。由于思想上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懈怠,在高一没有努力学习,造成成绩下降,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带来了困难。

三、让高一新生学好数学的策略

1.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成功的关键。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多个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并做到按计划学习。在课前,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对将要讲授的知识先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专心听课,突破自己的疑难问题。在课下,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2.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初中时期,教师一般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进行数学内容的讲解。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难以接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选择直观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例如:把数学知识和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统计调查。教师还课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知识时,学生的立体感较差,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并通过它的旋转、组合、分解等进行知识的讲解。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在高一就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高中都有所提升。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差生;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55-1

一、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过弱的学习动机会造成学习兴趣的缺乏,学习被动,积极性差。因此,转化数学差生,应首先帮助他们强化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目标是强化学习动机的推动力。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强大动力。陈景润之所以成为数学界的泰斗,正是因为他上中学时就确立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借助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制定明确、适当的目标。一方面是具体的课时目标,如每节课应掌握的公式、定理、题目、方法;另一方面是中远期目标,如期中考试进步几个名次等。目标可以是学业上的,也可以是关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制定目标后还应适时地反馈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及时地做出调整。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不但可以使学习变得主动,也有助于培养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加强数学学习的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一个学生要想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得好、教得得法是不够的,学生自身还必须学得好、学得得法。然而,据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关于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基本常规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认识肤浅,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高中数学差生更是如此。因此,加强数学学习的指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加强对学习环节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要求并指导学生制定好具体的学习计划;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通过多种途径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帮助学生学会听课,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指导学生科学地完成作业,养成及时复习、及时总结的习惯。

2.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习是在惧怕、焦虑的情绪下进行,就会使观察、想象、记忆等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差生面对数学往往有一种恐惧心理。当一道题题目较长、符号较多或处于试卷最后几题位置时,他们就会自动放弃,认为自己肯定做不出来。因此教师应及时预防和排除这些心理障碍,交给学生心理调控的方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数学学习问题。例如,每次讲应用题时,笔者都会这样跟学生说:“别看这道题题目长、文字多,其实它就是一只纸老虎,关键是你被它吓倒,还是一脚把它踹倒。”时间长了,学生普遍反映应用题没有他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难,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轻易放弃,而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感受着获得成功的乐趣。

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应充分挖掘所授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趣味性的方式引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增加数学学习的竞技性。最后,在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所教授的科目。因此,要想成功转化高中数学差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做学生喜爱的教师。

四、降低难度,细化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高中数学差生普遍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的问题,如果教师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差生可能花了几倍于他人的努力却只能达到他人的一半。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在面对差生的教学中应适当降低难度,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跳一跳、够得到,并在学生达到要求、完成任务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另外,由于初高中教材的脱节,有些知识数学教师可以在高一刚开学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细化。

高中数学差生往往是“一日曝,十日寒”,要想成功对他们进行转化,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分析现状、研究对策,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尽早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新其解题思路,锻炼其运算能力,开发其智力和内在潜力,通过这些培养与锻炼最终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和总结能力,对提高其思维的条理性和清晰度,起到不容置疑的作用。数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及其学科特点决定着高中数学课堂应该高度重视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着力于构建高效课堂,积极推进创新教育。

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明显地较高质量与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与协调发展。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超长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不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

1.对高效课堂的本质认识不清

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没有领会其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和突出表现是课堂节奏快与互动环节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基础上,高中数学课堂出现了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其突出特征便是对学生的差异性存在的否定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跨越。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2.课堂上讲解少、训练多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少讲多练就是高效课堂,认为应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学为主。这种错误做法的典型表现就是教师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罗列而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这种错误的理解与做法使学生的学习没有针对性、缺少层次性和全面性。学生只知道机械套用公式和定理,却没有发现与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应用与分析能力。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明白少讲并不是精讲。课堂讲解与训练应该以教学基本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可接受能力作为基本依据,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的。

三、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精心准备课程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在课前下足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对于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做到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

2.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放松心情,愉悦地接受知识,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培养,注意营造平等、和谐与创新的课堂氛围。高中数学课堂环境的自由与宽松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教学内容,自主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与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从人际关系来说,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与和谐,而不是居高临下与等级森严。从教学过程来说,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与单一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只有在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才会对学生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等各个方面有切身体会,才会更尊重与理解学生的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教师应该适时激励学生

高效课堂的参与者应该是全体学生,应该进行合作学习,做到全面与均衡进步。因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

4.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学校生源是好还是差,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具有极多相似的地方,然而,从总体来说,学校生源好,其教学模式并不是适用在生源一般的学校,相反,也是一样的。因此,对有些生源较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题目难度设置较深,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而对于那些生源比较一般的学校,则对课堂教学要求可以适当放低,题目设置浅显一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育。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情感也可以迁移到学习方面。这样一来,便会产生极强的学习动力。积极配合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为建设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第8篇

1.科学性原则:在高中数学复习中,老师应寻找适合学生复习的科学性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吃透教材,复习策略和经验要经历三方面来复习:基本点――交汇点――制高点;思路上应分三步曲,指从例题复习教学、审视题意、找思路等方面来进行复习:依循套路――转换视角――先行猜测;心理适应三步曲,指心理训练的三种状态:自在――适应――自信.

2.匹配性原则:高中数学复习考试匹配性原则指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考试内容与复习进度、考试知识目标与教学目标,能力要求与复习能力要求,试题的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复合.不要过度地夸大数学复习的难度,但也不能过于轻率地看轻数学复习,老师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应努力通过实践经验来制定适合学生的复习思路.

3.发展性原则: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发展性原则指高中数学复习考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与全面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答能力,让学生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方法灵活具有可操性、思想深刻具有指导性.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老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机会,让学生利用试题分析条件与结论,总结经验和智慧,学生从数学复习中自已认识数学,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给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做下铺垫.

二、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方法

1.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数学复习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在考试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给学生解答,而是教给学生识别数学模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转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就是针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练和概括的过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能力,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复习的内容,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谁的归纳总结最有利于复习,让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样学生肯定会认真复习,认真总结,把课复习好,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学生之间相互比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给课堂带来了好的复习氛围,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综合能力

①在复习过程中从整体复习开始,老师要改变复习现念,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总体复习程序,让学生自主复习的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水平,明确每个同学不同阶段复习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②在复习过程中从课堂复习模式开始,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复习活动,强化课本重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体系.把每个章节的重点进行加工,整合,通过交流,讨论然后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把所有章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总体网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复习,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和学生自主复习.

3.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复习考试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复习课课堂教学时间不长,老师主要以学生知识网络化,集成化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思维能力无法兼顾.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应以代表性例题来充分挖掘例题功能和合理化教学.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例题,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其次尝试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再次,把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第9篇

一、全面贯彻新课程要求,优化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定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数学课程,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

2.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数学的发展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在的动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高中数学课程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日常教学中研究教法,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由于初中生习惯较慢的教学进度,因而若从一开始进度就较快,学生势必不能很好适应,极易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高一起始教学进度应适当放慢,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在必修一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应用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抓住数学与实际应用的切入点,也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对这类题目非常感兴趣.例如,对GDP、恩格尔系数、臭氧层空洞、投资回报、奖金方案、指数增长快于幂函数、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等问题的探究.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中数学教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提出过程,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定理的发现过程,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引入一个有关“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在高一数学学习集合初步知识,集合是一个学生未接触的抽象概念,若照本宣科,势必枯燥无味,可以这样引入:“某同学第一次到商场买了墨水、日记本和练习本,第二次买了练习本和钢笔,问这个同学两次一共买了几种东西?学生会回答应是4种,然而为什么不是3+2=5种呢?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9世纪创立的,它是现代数学各个分支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等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开拓、创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使他们对学习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证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1.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

初三通过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以达到为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目的.至于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

所以在过渡阶段,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如讲解二项式定理时,可设计以下问题(1) 计算(a+b)2=?;(a+b)3 =?;(a+b)4=?;(2)引导学生观察(a+b)2、(a+b)3的展开式,发现规律;(3)引导学生探索(a+b)4的展开式的项和系数的规律;(4)类比猜想,对二项式定理形成初步认识(5)归纳猜想,进一步认识二项式定理.

2.注意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设计背景;作业问题;方法策略

在今天的中国,数学在教育教学中已取得了重大成就,学生对于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及教师实施基本技能的教学能力有一定发展与进步。然而面对21世纪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及中央政府提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数学教育在教学中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使国内外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广泛的关注,但在作业这一方面研究的内容很少,更是缺乏对数学作业的探讨。所以本文就当前数学作业出现的问题,对具体策略进行探究。

一、数学作业的设计背景

数学作业设计、批改与讲评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加涅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反思八个阶段。从作业的作用上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来查看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程度,学生能通过完成作业了解学习效果,特别是对一些产生数学兴趣的学生来说,透过数学作业看到自身的学习效果时,能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并产生数学学习上的动机。同时教师对于教学进行反馈,并提供给学生做作业的机会,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及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数学作业的问题与缺失

根据研究表明,数学作业这一环节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数学教师将布置题海战术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法宝,让学生为考试而作业,过分夸大了作业的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与作业中挣扎,不仅降低了学习的效益,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下文对数学作业的问题与缺失进行具体阐述。

(一)缺乏针对性

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偏向的是如何上好课,如何对数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对作业的备课设计。由于现阶段教辅资料、习题集与各种课后练习册的出现,大多数教师为了偷懒耍滑,于是随便找些题目作为作业,来应付学校和家长。这些作业不仅与教师上课内容的联系不符,且没有针对性,严重不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作业不仅给学生的生活造成了阻碍,也影响了作业的质量,同时给教师批改和讲解作业造成了一定的拖沓。这样长期以往,有部分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会失去自信心,还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数学成绩。

(二)缺乏层次性

由于外界与内在的原因,学生身心发展上具有差异性,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有不同差异,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对于同样的数学作业,学生的完成质量也有较大差别,加之数学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因材施教的观念,所以作业从根本上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解决策略

(一)设计好高中数学作业

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者是数学教师。要设计好数学作业,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再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深入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加强作业中重点、难点内容的练习次数;其次,在完成了教学计划与内容后,也要对课后作业的内容进行铺垫,以此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最后,作业要设计出针对性与层次性,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每次作业的同时,都能得到全方面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高中数学老师在数学设计中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二是布置作业时要考虑量度,布置过多的作业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少的作业又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教师要把握整体的一个度;三是考虑作业设计上的连贯性,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能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以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四是要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通过同学间互相合作、探讨交流的方式,提高双方的学习成绩。

(二)批改好高中数学作业

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法进行改善,一是采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符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仅用“错”和“×”来批改作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挫败感,反之教师可以用“”代表解题思路正确,用“”代表运算公式的正确运用,这样可以在不同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解答难题。二是批改后给学生添加简单的评语,传递教师给学生的指导意见,增添人性化因素;三是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激发学生主动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能体现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讲评好高中数学作业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讲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学习效果的程度,以此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改善学习效果。教师讲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学习状况,以此来摆正自己的学习位置。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讲评性的方法有:第一,结合教师讲评、学生互评、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的各种讲评形式,打破教师是课堂主体的传统与局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第二,教师进行讲评要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给予学生真正的启发,让学生在讲评中收获到学习知识的趣味,以此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束语

学生作业达到有效性,是提高有效性教学的重要前提,有效性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分析的能力。教师改善数学作业的设计、批评与讲评,便能提升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契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本着以应试教育为主,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成绩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过程仓促不精细,基本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进行课堂教授,这种只重视分数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方式是极度不科学的。新课标就是要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强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运用一些合理的学习计划、课程设置等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掌握框架和基础。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各个方面入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过去人们普遍对高中数学存在的偏见思想——认为数学就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新课标要求我们第一步就是引导广大高中生对数学价值的重新评定和考量。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对教师的授课过程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好传道授业者这个角色,更要注重跟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运用自己的热情和方法,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传授知识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合理优化教学结构

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应该一改传统教学将所有问题都放置到课堂上解决的结构,延长教学渗透的阶段,使得高中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渗透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教学等多个环节和方面,建立起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复习,探讨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各个角度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建立。

四、推动教学手段改革,适应时展要求

科技发展、技术进步,迎来了教学模式的全新变革。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是推动现代教学手段革新的力量。我们应该看到高科技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便利。数字化模拟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建构,毫无疑问,教学手段的变革,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课标下必须要坚持高效理念的引导,要重视高效课堂的建立。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更高效地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解题思路 引导策略 方法

伴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而高中阶段又是学生整体学习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亟须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进而提升其数学解题能力,促使其更积极自主地去思考,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考是学生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都还在沿用“题海战术”等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做完练习题后,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讲解,并未做有针对性的总结与反馈。另外,教师并不善于借助精选的例题来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往往导致学生盲目做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数学解题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答案的过程,而学生解题思路能力的培养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与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升其独立思考的水平,拓展其发散性的思维空间,从而利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数学解题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教学的意义

有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栽倒在数学学科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从而导致虽浪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习效率与成绩。因此,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积极总结、深入探索,才能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会学”,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解题方法才能提高解题效率。可见,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思路与技巧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让学生理解数学题的出题意图与考查点,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常用解题技巧,进而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和综合水平。

数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解题思路与技巧的培养,应立足于整体学习计划,以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为前提,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佳学习方法,并不断反思、总结、积累解题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引导策略分析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高中数学内容更复杂,难度更大,数学题目又有很大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不错,但升入高中后就会出现下滑的现象。高中数学教学不能照搬初中的教学方法,而应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节奏,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运算力。高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善于归纳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经验,培养学生良好解题思路的形成,帮助其掌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建立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做好引导者,借助科学、合理的解题过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题,促使其主动参与解题实践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与逻辑思维等,合理分析问题,构建正确的解题思路。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读题、读懂问题,这是解题的基础与前提。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读题、审题,分析题目的意思,找出考查的知识点和隐含的解题条件,从而深入发掘问题存在的深层目的,为解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途径。

例如,函数f(x)=sin(ωx+π/3),其中-6≤ω≤6。直线x=π/6是一条对称轴,求ω的集合。许多学生看到这道题后就会直接这样解题:由已知条件可知f(0)=f(π/3),带入sinπ/3=sin(πω/3+π/3)可得出πω/3+π/3=2kπ+π/3,或者πω/3+π/3=2kπ+2π/3,(k∈Z),因此ω=6k或ω=

6k+1,(k∈Z);又因-6≤ω≤6,因此可以得出ω的集合为{-6,-5,0,1,6}。不难发现,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没有认真理清题目所给条件,将条件误当作了x=π/6是函数f(x)=sin(ωx+π/3)(-6≤ω≤6)的对称轴,导致解题错误。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引导学生认清题目所给条件,进行正确解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各自的知识水平、解题能力等,从不同的角度来思索解题方法与途径,并选择有效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其想象力与创新力。以这样一道题为例,如图1所示,一个三棱锥P-ABC,PA=a,AB=AC=2a,∠PAC、∠PAB、∠BAC都是60°,那么,三棱锥的体积是多少?

换元思路是代换思路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代换思路的灵活应用能够将某个式子整体化,进而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特点、结构特点等,从而将题目化繁为简。例如,已知f(1+x)=3x+2,求f(x)。我们可以这样解答:假设1+x=a,那么x=a-1,所以3x+2=3(a-1)+2=3a-1,因此f(x)=3x-1。代换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题思路,常见的有根式换元、有理式换元及三角函数换元等。

3.引导学生检查、整理题目,增强解题经验积累

高中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做题练习中应对所做的题目进行检查,以发现解题中的低级错误,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从而提升做题的正确率,并有效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构建正确的解题模式和学习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对具有典型性的错题进行整理和收集,以便将做题中的不清思路或错误问题进行归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解题思路,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整理错题时,一定不可贪多,要具有针对性,同类型的习题整理一遍即可。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帮助学生实现对各个理论知识点的横、纵向连接,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真正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不再让其感到解题的困难,充分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观察、细致分析、归纳类比与抽象概括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建立科学的解题思路,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思成.关于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索[J].求知导刊,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