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感悟文章

生活感悟文章

时间:2022-02-16 13:4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感悟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感悟文章

第1篇

要: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生活中的材料是最丰富的,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学生经常练笔,可以拓展思路,加宽题材,不拘于形式,有助于写作文,不会再感觉没有题材可写;学会了观察生活,还能记录自己的一点一滴及感受;还学会了借鉴,使自己的生活充实,使自己更成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感悟间接生活经验,同样可以发现生活的多彩,可以写好文章,在作文里有话可说,有真情可发。

关键词: 写作; 生活;

基础; 积累材料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源于生活”就是材料的选取是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入,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我们要让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

早在30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是‘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文章例话》叶圣陶著)这就准确地点明了写作的重要性,也给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叶老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是,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不是写好文章的唯一决定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懂得感悟生活。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还要多积累材料,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应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采集材料,要努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采集美。对生活的感触可做笔录。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像做每一件事一样,要有源于生活的材料,则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感受力。而要有灵敏的感受力则又要有敏感的思维和感官,要在每时每刻留心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特别要抓住一些细小的细节,也就是说感受要深刻、独特、细腻。这样才会在作文时不必担心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硬是把作文变成“榨文”。

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账,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学生认为生活很单调,没什么好写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平时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并没有别人文章里所描写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每天就是由“家”——“学校”——“家”三点运动,而大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只有单调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到社会上去了解一些情况,也很少有时间与社会进行交流,每天都是固定陈式似的生活着,突发事件几乎不会出现,一点新鲜材料也没有,而以前的材料又已写了若干遍,再写也无甚意义。于是到了写作就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生活是如此地丰富多彩,富有乐趣,生活中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和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找不到好的题材呢 ?原因就是缺少了对生活的观察。记得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的材料是最丰富的,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任何一个人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不同的事情,都接触着不同的人和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体验。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它的自然、人文景观及民风民俗,它的人文气息和旖旎风光,皆可入画入文章。即使农村的田间地头、山野河塘,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那也是描画不尽的。 比如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亲,感动可以源于他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某一个细节,只要用心观察,都能捕捉到那令人感动的一刻。很多学生说他们挺喜欢看书,看到好的文章时他们就会很感动,那些文章语言平淡无奇,内容不外乎就是很平凡的事情,但不知道为什么让他们写的时候却又是那么困难。这其实是缺乏了对生活的观察。所以生活中的这些材料,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要懂得发现,懂得从平凡中悟出不平凡,把他们写入文章。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经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日记训练,学生对每天一练笔的畏难情绪消除了,也学会了留心观察,用心思考,还能大胆创新,练得多,写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渐渐的大家的写作水平都有了提高。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经常练笔,可以帮助作文,拓展思路,加宽题材,不拘于形式,有助于写大作文,不会再感觉没有题材可写;学会了观察生活,还能记录自己的一点一滴及感受;还学会了借鉴,使自己的生活充实,使自己更成熟”。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的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学生怕写作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针对这一观点,可能就会有学生理直气壮起来,自己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式的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并没有值得感悟的东西,所以写不好作文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一些老师可能会颇为理解地慨叹学生的生活真是太不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认识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对“学生生活”这个概念的内涵定位不准。根据他们的理解,仿佛学生应该让高力士帮自己脱过鞋写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受过宫刑写成《史记》,晨兴理荒秽写出了“悠然见南山”等等,这显然是荒谬的。实际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分为亲自面对社会人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通过学习书本或欣赏影视作品而获得的间接生活经验两种。对此定位不准的师生只看到学生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而使自己茫然无措,却又不得不在“抒真情”的作文要求下叙述着毫无生气的口水事件和抒写着虚空的情。其实,间接生活经验才是学生生活经验的重头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感悟间接生活经验,同样可以发现生活的多彩,可以写好文章,在作文里有话可说,有真情可发。

由上可知,学生的生活实际决定了他们要感悟的主要对象是间接生活经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得对这种经验进行感悟呢?这是写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徐飙老师在《写作该表达什么样的自我》一文中对写作的性质做了很到位的分析:“写作应该是有着高度自觉的、有着细腻情感的人们表达美好情怀、追求更高理想的手段,应该成为人类生存的高级方式。”“有着高度自觉的、有着细腻情感的人们”就是懂得感悟生活的人们,懂得感悟生活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写作者,所以要写好文章就要懂得感悟。一朵花的开放,在普通人眼里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在川端康成看来却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道理。就因为川端康成是“高度自觉、有着细腻情感”的,是懂得感悟的。梁实秋老师在《国文与国语》中也提出国文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使用本国的语言文字以求有效地表达思想”,“有效地表达思想”需要感悟这个前提;高考作文评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四个等级中某层次的实现同样需要感悟间接经验这个前提。

2005年高考福建卷,福建考生在他的《执子与通子》一文中,运用了“庄子”、“陶渊明”、“王维”、“屈原”、“司马迁”、“辛弃疾”、“诸葛亮”、“伯牙”、“阮籍”等感悟后的间接生活经验,该文受到了广泛好评,鲍亚民老师称它是“大气之作”。这名福建考生笔下的间接生活经验,高考考生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同样运用它们到作文中,只有一部分文章能被称为“大气之作”,更多的文章只会让改卷老师厌烦:“这学生怎么就只会写什么屈原司马迁呢?”写屈原司马迁,就是应该写这些具有典型性、文化性的“屈原司马迁”而不是去编口水化的小强旺才的故事,所以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考生没有感悟好“屈原司马迁”这些间接生活经验,从而运用相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却显得假、大、空,体现出“伪文化倾向”。

对间接生活经验的辩证性感悟,可以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并在写作中立意新颖而深刻,彰显自我色彩。洪建老师就曾提到,世间万事万物及其发展变化本来就充满辩证色彩,辩证法是人类思维智慧的高度体现。

所以,面对间接生活经验时,学生就要做到对它进行辩证性感悟。例如:在课本方面,高一上学期选入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此,“海子”就成了学生间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学生就可以对这一经验的某方面进行辩证性感悟,比如思考感悟海子之死是为了扩大自己诗歌的影响还是基于其本人在诗歌的王国里称王的思想根源而选择“适时而纯洁的死亡”——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天,十个海子》)。在影视方面,喜欢体育的学生会通过电视接触到央视名嘴黄健翔过激解说2006年德国世界杯意澳之战这一间接生活经验,然后可以辩证性地认识感悟他的解说方式,一方面可以否定其解说是失礼、失态、失常,另一方面可以肯定其解说是一名解说员的个性激情的体现。在网络方面,学生可能会接触到2006年在诗坛引起争议的“梨花体”诗人赵丽华这一间接生活经验,学生同样可以进行辩证性感悟,一方面可以肯定“她的诗捕捉到了生活中像烟一样轻盈的东西,语言亦松弛到自在飘忽的状态,内在的诗意却被悠然守定”;另一方面可以否定她的“作品”只是将一句话简单地分行断开不能算作是诗,“她是诗坛上的芙蓉姐姐”。

第2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在语文上真正有所突破。教师应重视“悟”的引导:通过“悟”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生活,感悟人生;联系生活,扎实、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诱导学生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悟”,通过别人的“悟”,领悟生活的真谛,领悟生活的价值;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志,让学生重新认识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写日记,积累,和记录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关键词】水平领悟联系培养诱导鼓励

有许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只停留在字词上,他们觉得除了认识字词外,就不知该干什么。他们也生活在“生活”中,但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知道作文要写生活,但不知如何去写。因此,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苍白。实际上,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特别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既有所感触和领悟,它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当这种能力有所成就时,情就会随感而发,此时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悟”的引导,通过“悟”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生活,感悟人生。当学生完全学会领悟时,相信他们不会再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的文章必将融入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去做呢?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的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都是概况生活的典范之作。作者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悟,都融入行文之中,作者的见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教读课文时不能忽视作者的主张――对生活内涵的揭示与对人生的领悟。课文所写内容,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于学生自己就亲生经历过,但由于学生对生活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又没有用心去思索,因而感受就很浅,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混沌。自己将远行,与父母分别的场面,学生大都经历过,但像朱自清那样能写出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道出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又有几人?为什么学生写不出这种感人肺腑的文章呢?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领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揭示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生活,通过比较对照,把课文与生活、作者与自己联系起来,诱导学生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悟”,并通过别人的“悟”,领悟生活的真谛,领悟人生的价值。

目前大多数语文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讲堂、练堂:练词、练语法、练修辞、练层次划分、练写作方法等。原本一片文情并茂的文章,却被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搞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完全成为“接受器”,被作者的人生领悟毫无感受。一些教师甚至热衷于模拟题型,将阅读内容题目化,把个别句子或语段变成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跋涉,把作者的感情和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学生越学越枯燥腻味,对语文自然失去了兴趣。

文章作为思想的载体,凝聚着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和主张,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这种“悟”。学生在领悟了作者的情志后,必能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可以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与人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材。每个人对生活与人生的看法也不会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生活对人生缺乏“感悟”的人很难具备较高的语文素质。这就是说,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就应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既要使学生全身心地去感受生活和人生。“感悟”是深入生活和人生的深层,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能动的思考与透视。引导学生感悟,就是要让客观的事物现象不但入目、入耳,更要入心,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灌注到客观物象中。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入乎其内”方能见得真,见得真才能感悟深。王安石也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可见引导学生“悟”,贵在有所感,贵在深入。

由于生活与人生都是不断在变化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感知与认识也会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积累和记录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语文教师要知道学生过好“悟”这一关。过了这一关,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有所突破。

第3篇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感悟能力呢?这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呢?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一总结,与同行们商榷。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1.你养过猫吗?

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

3.你是如何对待委屈的?

4.本文的作者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感悟到了什么?作者感悟到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

1.谈谈自己养猫和其他动物的感悟是什么。学生说道:通过养猫,我认为人应该有爱心,我曾经养过金鱼,由于太爱它们,一会喂食,一会儿加水,结果没几天鱼就死了。我想这是爱的悲剧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

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咖啡·茶》中写道:充满了时代气息的深圳都市兴起了咖啡屋,挺适合洽谈商务或是谈情说爱等等,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满足新鲜感、好奇心,我就是这一类。我看咖啡与茶的结合也是必然的了。结尾又写道:“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人们又会不以为然,忘却了曾经的渴望,曾经的憧憬,曾经的洒脱,又着眼于下一个未知的事物,就像是生物链,一直这么循环……”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第4篇

关键词:写作;真情;思考;感悟;自我

在没有应试写作的要求时,学生更喜欢写周记、随笔等,因为这样的写作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作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们的笔下总有些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正是这些自我意识的存在,学生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才有眼光独特、彰显个性的精彩习作。

一、习作中的真情

沈从文说:“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须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所以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但常有学生说:“不是我不会写作文,而是我的心太麻木,没感觉,没啥可写。”可见学生写不好作文不是技巧不够,积累不足,而是“心”不在场,所以写作时极为纠结,笔下的文章也干瘪无物,只会流水账似的交代,表达不出什么感情。就他们的认知和储备而言,足以写好像样的文章。只有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心写作才能流露真情,才有个性化的创作。

用心写作的学生时有令人感动的文句,如“我拔去妈妈的银发,也拔去她似水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描写足以表现该生对妈妈日渐老去的伤感,对“感恩母亲”的主旨有了升华。这样的文句再现了生活画面,不仅唤起学生的记忆,找回忽略的细节感,营造感性氛围,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无论是温馨的亲情,还是澎湃的友情,抑或朦胧青涩的爱情,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

学生常说:“写作文不就是堆砌辞藻吗?尽量写长句,多排比段,字数自然就够了。”他们往往会积累大段的精美文段,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常出现华丽却没有实际内容的语句,或者大段看似气势磅礴,却和中心毫无关联的排比句。语言只是工具是形式,无论华丽还是平实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真情是榫接内容与形式的必须。只有关注自我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讲真话,写实情,只有情和意和谐统一才能算好文章”这样的写作导向也是老师们的评价标准。

二、习作中的思考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自己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学习是为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完善,考虑问题更加周全。所以我不喜欢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总是鼓励合理的想象和瞬间的独特灵感。

成长的“困惑和思考”,这也是习作中常见的话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学生的智力是通过不断思考而开发的,他们的写作也体现了这一过程。当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总是很活跃。所以,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街谈巷议、无论是军事还是文艺都是学生思考的内容;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话说的,我都赞许他们个性化的思考和创造。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一个思路清晰的作者写出的文章自然条理清晰,思辨性很强。有的同学展示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知过程,不仅能联想延伸,还能逆向思考。这样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还加深了文章的深度。写作也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他们如何富有逻辑而清晰地思考,如何简明扼要地写作,这会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如何有效沟通的技巧。

三、习作中的感悟

感悟是学生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写作的灵魂。感悟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学生有感而发,又在写作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提高感悟能力。

曾有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也感悟着自己的人生:“蓦然惊觉,生命的辰光已走过了年轻和浪漫,年轻特有的激情也被磨平了棱角,许多梦过、憧憬过的美好事物,已随风凋零,剩下的只是徒然的累累忧伤。”这文句传达出的信息是否似曾相识?这样的自我感悟是生命旅程中常有的旋律,人不就是这样长大的吗?个体的感悟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写作的快乐与自由源自心灵的自由奔放,有真实的自我才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深刻的自我思考和感悟才有创新的灵动文章。这样的写作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的情感更丰富、思路更清晰、观察和感悟能力更强。

我也相信学生们勃发的青春、丰富的内心会成就他们笔下最灵动的文章,而文字必将是他们抒发自我的有效工具,抒写真实的自我,展现生命的成长与困惑。“自由写作、快乐写作”,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文章越大气、越有灵气,就越与众不同、越富有创新精神。“自主写作、展示自我”,让学生以日常积累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个性化为支柱,在写作的天地里书写性灵之作。

参考文献:

[1]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06

第5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四个利用; 美丽

中图分类号:G62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03-001

据调查,不少学生在小学很喜欢作文,进了初中却越来越讨厌作文,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枯燥无味,文笔平淡无奇,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文教师忽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片面追求升学率,泯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文章缺乏情感;三是学生思维不活跃,缺乏想象力;四是语言表述能力较差,不能够用鲜活、细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以上问题,我主要从四个“利用”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利用音像制品,创设写作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我利用听音乐的方式加强片段训练,取得良好效果。首次进行训练时,我播放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当中去。

听完之后,我没急着让他们写片段,只要求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的表述,有的比较贴切生活,有的比较直观、甚至零乱。对此,我采取鼓励的方式,对他们的讲述加以点评,最后总结:“听,这琴声,似在诉说,诉说它心中的悲凉,诉说它经历的磨难,阵阵萧瑟的秋风,吹动着他破旧的衣袖,他边走边拉着胡琴,夜空中回荡着凄凉的琴声,这拉琴的人似乎是一个孤苦无依的瞎子,又似乎是一个断了腿无家可归的老人。你们听,他的心好像在哭泣,他又好像在做艰苦的挣扎,啊,这是一个昂扬不屈的生命在经历着风吹雨打。”听完我的朗读,同学们都沉浸到那凄凉的情景中去。于是我趁热打铁,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听完之后,同学们就主动写了起来,一位同学这样写道:“命运就像一条河流,有险滩,有激流,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在划着船逆流而上,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都是坦途,我们要靠坚强的意志,战胜生活中的一个个暗礁……”听音乐,不但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大脑,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利用优秀习作,激发写作兴趣

利用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作文教学,也是一种颇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的优秀习作更容易在同学之间产生影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怎样做才能利用好学生的优秀习作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好讲评课,对学生作文中写的精妙的字、词作“赏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们的想法和写法。”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要尽力找出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作文中写的较好的地方,给学生一点写作的精神支柱。

2.摘抄学生习作中精美语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作文中某几句或某些段落,写的较好。教师在讲评时,要一一去评说是不可能的,为此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同学作文中写的好的句、段。

3.每次作文后,把写的好的文章挑选出10篇,用统一的纸张再将它们装订成册,编上目录,标明班级、作者姓名,把它当成作文书在学生中传阅。

4.组织学生投稿。教师应把学生写的好的文章,推荐给有关报刊杂志,推荐给学校出墙报或广播室播放,尽量让学生文章展示在别人面前。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中已经获奖或已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文,在学生中大做“文章”,激发写作热情,积极引导参与写作这项活动。

三、利用生活感悟,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原样,而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生活的原样才能变成写作的材料。所以,生活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通过感悟,才能形成自己的材料和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悟是连接生活和写作之间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有了感悟才会有写作,感悟是写作的生命,所以说注重学生的生活感悟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去加强生活感悟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对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很熟悉,对他们身上的“美”本来应有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感受,可是他们的“美”在有的同学那里却常常被忘却。因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不但用心去观察,而且能勤动脑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话,那么必将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真情去仔细地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真切的感受,写出的文章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四、利用新闻网络,搜集写作素材

中学生因阅历和经历所限,他们头脑里的“作文资料库”储备甚少,作文时只好搜肠刮肚,没话胡乱写。有的语文教师也只是把眼睛盯住教科书,很少看到校外的天地,心血来潮的命题作文随处可见。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中看到他的方方面面,听到他前进的脚步声,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大到影响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新闻,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镜头;其形式更是山花烂漫,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又给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片新天地。现代化的讯息以他的立体、高速、多层次、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了作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活跃了写作思路。

第6篇

一、感悟:写作的生命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是写作的生命。因此写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原样,而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把生活原样变成写作素材,这样就要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生动而深刻地感悟人生,积累情愫。

人的感悟是有差异的。面对同一个场景。有的同学灵感顿生,有的同学却是一片茫然;面对同一件事情,有的同学感情澎湃,有的却无动于衷;面对同一个文题,有的同学文思泉涌,有的却思绪枯竭。这就是感悟的差异。比如对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的体会,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文化底蕴,更要求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积累情愫,这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主张学生作文从一己心灵体验出发,实质上是将作文视为高级心理活动,使之纳入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即宣泄和倾吐的需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自然就不可抑止地“文思如泉涌”了。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深入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拥有: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扎实的阅读,就不会写出好的优秀的作品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笔者认为。想要写出好的文章来,对于文学作品,不能仅仅是“知道”、“熟悉”,而应该是“拥有”。这才是对任何一部优秀作品的真正的阅读。

同一部作品,往往有一些人为作品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某句话、某个动作、某种表情,甚至是一个细节化的眼神赞美不已,感叹不已。这两种人中,毫无疑问,后一类人容易在写作上获得成功。

面对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好的文学作品要精读、细读,要真正地拥有。比如《简・爱》,粗略地读过一遍,我们就会了解这部作品主要写了女主人公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劳沃斯寄宿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圣约翰家的经历。而想要拥有一部作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需要大家用心体会认真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文学作品的拥有,正是提高写作水平、推动作文教学的潺潺清泉。

三、创新:写作的灵魂

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看做写作的灵魂,创新所要求的新,必须是真正的新,实实在在而不是那种玩文字游戏、做表面文章性质的所谓新。

好的文章一定是有创新的文章。这种创新不拘一格,可以使文章产生高远的立意、精辟的见解、奇妙的想像。有创新的文章才会有生命力,才会退去“老生常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

想到春天的美丽景色,细雨、闲花、安静幽谧,充满诗情画意。

想到落地无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做人的真谛。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图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

(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四、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

五、修改、正确使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谈到修改和准确使用语言,古往今来很多佳话被人们传颂。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无不被人津津乐道。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修改和使用语言呢?正如唐李沂道:“文章‘能改则瑕可瑜,瓦砾可为珠玉’。”文章只有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润色提炼去疵病,方成佳作。一个人能对语言的使用进入到这么一个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对语言的“悟性”,是感悟的升华。可见修改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他才能正确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追求到“悟”的升华。

在教师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写作中,谁轻视修改,谁对语言的感悟程度就不会很深,谁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就不会很高。因为你不会修改、品味、使用语言,你就没有写作的基本能力,你就达不到,也体会不到语文的最高境界“悟”。

第8篇

关键词:亲感体验 观察生活 思维感悟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被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些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目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高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众,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感悟与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收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确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中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命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魄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萧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独到见解又极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念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地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心中所想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第9篇

一、在“创境体验”中感悟文本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入选新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这为儿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插图、录像等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读书、品味、欣赏,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变化,使学生产生“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例如教学第5册《爬天都峰》一文,为诱导学生感悟“我”与老爷爷两次心灵的对话,从中汲取力量爬上峰顶。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创境悟情感悟文本的。1.谈话启情。你们登过高山吗?爬过家乡名景双髻山吗?如果有,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2.设境创情。回放课文插图,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图会文,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意境,进入课文角色,并能单刀直入文本的“聚焦点”创设情境:如情境之一“:我爬得上去吗?”让学生说出“我”当时的内心感受以及文中所表达的意境。情境之二:“真叫人发颤”从中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内心?为下文品读课文,启发学生领悟其情作好铺垫。3.品读悟情。指导学生精读品味“我”与老爷爷两次感悟心灵的对话:“小朋友,你也来天都峰?”句中的“也”表现了老爷爷对“我”这么小的孩子来爬天都峰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句话中“也”又表现了“我”对这么大年纪的老爷爷还来爬天都峰又持怎样感情呢?这样,谈话启情,设境创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动情,在品读中悟情,使学生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在“理性分析”中感悟文本

语感强调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与特定教学情境中对无声语言的一种直觉与顿悟,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教师恰当地点拨和精当的分析,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能使抽象语言文字变得鲜明具体的生活画面,这样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第9册《落花生》一文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说的两句话含义,我对课后3题阅读思考分别作了这样修改与补充。1“.我们”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为民办事、对社会多作贡献”的人吗?请你说说看。3.父亲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文本结尾写到:“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可以看出“我”悟出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交流讨论3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抓住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把文中的人物事情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实现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在“对话交流”中感悟文本

现行的人教版新教材,在文章或训练项目的关键处有出现文本对话框。它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小泡泡”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这些对话框的内容,或提示文章内容,或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用及文章写法,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本。其功能是: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材变为学本,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意图进行比较,对应起来,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因此,我们根据“对话框”的内容、形式、发挥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①交流感悟式。从学生角度说出自己某些方面读书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交流,但具体内容藏而不露,这就需要我们相机诱导,并给学生共同探究、交流感悟预留空间。②探究释疑式。从学生角度,而且是大部分学生都可能提出阅读中产生的某种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对这类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培养学生读书方法上,提供了思考的价值。③资源共享式。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某一方面内心体验。引导学生交流共享情感体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他们阅读兴趣。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有效措施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领会编者匠心,激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体验、多交流讨论,就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作者:王功周单位: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城南小学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受;体悟;多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也普遍确立了“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的理念,但有些人过分地不唯教材,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走马观花”地匆匆走过场,对文本不加深究深悟,这是造成阅读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个体体验,深入感悟,提升语文课文化内涵呢?

1联系生活,感悟语境

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紧扣文本,还必须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链接相关的日常知识,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进而去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这样才是有“灵魂”的阅读教学。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文,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在乡下生活的切身经历,以“品味文章语言”为切入点,围绕“作者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描写起个小标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对文本深入冷静地感悟思考。这样以个人的感受体验、深入阅读,由整体感知,引向对文本内容更高层次的感悟。从而使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和优美景物的感悟更深化,理解更全面,使阅读层次得以提升。

2深入对话,体悟情感

在新课标的影响推进下,不少教师忽视了文本基础性语言知识的斟酌。其实,新课标在3〖FGS〗~〖FGN〗4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就明确地提出: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因此,阅读中的对话教学,标点符号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可忽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标点、提示语对文章的作用。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教学第一次对话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傲慢”来演示铁罐傲慢的神态;然后结合标点“?”“!”和“敢”“碰”对话语言,应用上扬的语调,读出铁罐傲慢、带有挑衅的语气;最后让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习第二句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找出提示语“谦虚”结合标点“。”及对话语言“不敢”中体会到陶罐的谦虚,并指导学生用平和的语气来朗读。

3以读促悟,培养语感

要让学生把心放入文本,对文本深究深悟,除了交流、讨论外,还需多读。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不读意难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常让学生通过“三读”,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一课,第一次读文是初次接触文本,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认认真真地读读这篇有趣的文章,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并把文中陌生的词标注出来,读给同学听。第二次读文,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连贯的完整认识。这次读文安排在词语学习之后,让学生的读书水平在词句的正确感知基础上上一个台阶。此时读,可采用齐读、引读、同桌互读等形式。第三次读文安排在质疑问难环节之后,这是总结性回归文本的个性化朗读。这一次读采用默读或自由快读的方式进行,并在读后填写下表:

第11篇

作文真的没东西写吗?考试作文真的需要编造吗?

我们的日常活动确实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确实单调,但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点,也该有多少事情可以写啊。

班级里有那么多的同学,学校里有那么多的老师,每天有那么多的课程,上课、下课、做操、吃饭、课间活动,同学间、师生间又有许多交流、交往。因此,仅仅是学校里的生活,就很丰富多彩了。

家里的生活呢?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上送来上学,晚上伺弄晚饭;父母为你的学习操劳,料理你的衣食住行,万一生病,头疼脑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又有单位里的工作,单位里的新闻,他们还有自己的爱好和往事。社区和住宅楼里各家又有许多不相同的故事。一个家庭,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仔细想想,家庭生活也是千姿百态的。

有同学写到在家听广播的事情。几天前,我听见健康节目的主讲人在推销产品时说:“收听节目半年以上的听众应该都知道……这是我经常给大家介绍的。”当时我就愣了一下,问爸爸说:“您知道那讲的是什么吗?我怎么觉得听了快大半年的这个节目却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回答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听。”这话说得没错,每当这个节目开始时,我就知道已经六点二十了,对于节目里说的养生保健知识,也只是随便听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我深深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很显然,我不知道节目里在讲什么是因为之前没有用心听,也许节目并不重要,但这反映出对一件事的态度。当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时,你就会觉得它不似当初想象的那般棘手,因为你用心了。很多时候,并不是题目本身很难,而是我们没有把心思放进去。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最后都会取得成功。

有同学写在家看电视看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周五,突然在电视节目里看见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不禁想到“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以这样的方式看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我有点激动,又有点失落。为他的不断前进而莫名自豪,为他的渐渐变老而不禁难过。我似乎体会到那种“他离我很近,却又似乎离我很远”的感觉。“老师真厉害,都要走向全国了!”那个像是沉寂了有几百年之久的小学群突然有了点生气。是啊,他不断向前,那我呢?这几年我是怎么过的,仔细想想就觉得失落,虽然知道反思,却很少实施在行动上。我把我的梦丢弃了那么久,也怨不得我失去了方向。我想给自己前进的动力,因为我清楚即使我停下脚步,我的人生也不会暂停直播。要是这样子随便地过去了,回忆的画面里就只有我静止不前的景象。由不得后悔,容不得重拍。

其实,我们不缺生活。就在这“一线”上,也有许多可记之事。

校门口的家长每天都不完全一样,十字路口都有不同的景观,每天气候又各不相同,刮风啦,下雨啦,天寒天热啦,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而马路上的行人、小区里的居民也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更是各自不同:春天里小树发芽长叶了,桃花樱花开了,燕子在梁上搭窝孵小燕了;夏天里,合欢树开得正热烈,凌霄花爬上了树顶,西瓜香瓜摆满了马路摊头;秋天枫树叶变红了,小草变黄了,樱花树叶、银杏叶全掉了,树枝直伸向蓝蓝的天空;冬天则又有一番景象,寒风呼啸,人们缩着脖子在路上匆匆行走,而香樟树依然苍翠碧绿……

真的,我们并不缺乏生活。

再说了,生活枯燥就写枯燥的生活,日子乏味就写乏味的日子。作文不是要我们去粉饰生活,而是要写出生活的现状来,写出生活的本质本色来。

我们就在生活中,许多人却“身在宝山不识宝”,如果不是懒惰,那就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深层次的感悟。“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有了体验感悟,我们就会发现周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就会写出情感丰富、体验独特、感悟深刻的佳作来。

什么是“感悟”呢?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譬如看到冬天里万物凋零,而梅花却不畏严寒,我们可以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要经得住严寒的考验,在寒冬里也要吐露芳香。再譬如,一滴水很快就挥发掉了,而把它融入大河,就不会干涸,我们由此可以感悟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充满生机。

感悟是人们对人和事物体察并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抓住了感悟,努力提升对人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作文就有了“意”,也就有了表达的基础,这才是抓到了作文的根本。

有同学写到周六去看的电影。对《鸿门宴》这部影片我有三处最感动。最后一处,要数范增与张良之友情,志同道合者皆为友。人生短短几十载,能棋逢对手真的不容易。亚父临死与张良对话可谓惺惺相惜。虽是敌我,但此情此意更超越一切局限。以前听过一句话,“你的对手永远是最了解你的那个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想必亚父死而无憾,张良觅一知音,一切不是两败俱伤。

有同学写“阳台上的喇叭花”,别人家的花在5月里早开花了,而他家这株喇叭花直到10月初才姗姗来迟。花虽热烈,一株开了638朵,但一个月后西风起了,花事竟没了。他原想把这花清除掉,没想到,这株花每天都有黑黑的成熟的花籽掉下来,有时放学回来阳台上竟有十几粒之多。于是他悟到:生命开花有早有迟,但只要不放弃,她总会绽放灿烂;生命不仅是开出漂亮的花,还要奉献成熟的种子,以延续她的思想和灵魂。成长――开花――结籽,这是生命的完整过程,每一环节都不可放弃。多么深刻的见解,多么感人的领悟。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作为父母要耐心等待。不要指望天下所有的花同时开放。

还有一个同学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孩坐在位子上,站在他身旁的老人吃力地抓着扶手。小孩想把座位让给老人,他疑惑地抬头看看父亲。父亲默默地摇摇头,于是孩子回过头去,脸朝窗外。作者看到这情景,他为小男孩这样一颗纯洁的心灵被玷污而心痛。作者想到:对那个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自私的父亲给孩子灌输了自私意识,这种意识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他由此发出“白绢,不可以玷污”的呼喊,感悟深刻。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一个自私的孩子背后常常有一个自私的家长。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没有感悟,就写不出文章;有了感悟,文思就奔涌而出。如果作家没有体验感悟,哪怕有生花妙笔,同样写不出好文章来。我们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感悟生活是写作的生命。

要从根本上解决作文的问题,必须把增强自身的感悟能力放在首位。

第12篇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张华

    【摘要】

    写作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是学生驾驭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能力。关于提高习作能力、有效练笔的研究结果也多种多样,而共同结论是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无论选择哪种习作方法,都要立足教学文本,鼓励学生感悟教材文本中的语言魅力,领悟文本内容和写作写法,让教材成为学生习作最为透明的范本,让教材的文字内化成学生的笔下自己的文字,重新灵动的组合,构建出自己的文章框架。

    【关键词】

    习作教学语文教学思想感情文本内容

    一、引言

    如何教会学生习作问题一直困惑着教师,每每潜心酝酿的一节习作课都会被学生不成体统的文字搞得七晕八素,很难评价自己的习作效果。尽管不停地变换方式,可总是收效甚微,真可谓任教师情怀万楮,而学生笔下空空如也。所以,哪种方法最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习作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现象是怕、差、应付。学生怕习作是因为学生真的是无米之炊。无米就是没有写作的基础知识,没有可以用来构筑文章的文字积累。所以学生特别怕上作文课,一体作文已经有了无可名状的恐惧,而教师也无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所以只能是硬性实施作文指令。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习作不是交不上来,就是勉为其难的凑凑字,没有真情实感且不说,空洞、乏味、苍白。之所以会有这种状况的发生,归根结底应该是学生没有立足文本,才导致没有从中领悟到写法,没有感悟到文字的魅力,没有心灵和文本的沟通、碰撞。再者,文本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文本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这应该纳入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改变教学方法,让文本的正能量感染学生。也就是说只有教师重视文本对学生习作能力提升起到作用,学生才能有能力提升。

    教师对文本的态度应该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重视文本,文本有时候就是最好的范本;其次,把握文本语言,感悟文本的习作能量。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才能提高习作能力。

    三、立足文本有效习作的策略

    (一)激趣教学构建习作氛围

    无论哪种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教育领域里的真理。用洗练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展开联想,有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说教师要潜心打造课堂的习作氛围,采取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并对文字给予客观的评价,有积累词语,驾驭文字的渴望。此外,文字不是无情物,要借助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让老师的情景再现,使学生入境,教会学生回忆、联想,使自己的生活生成文字画面、生成文字章节。让文本和自己的心灵撞击出火花,产生共鸣,从而对文本、对文字、对文人都相熟于心。只有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理解文字并使用文字。而且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做常识点拨。譬如写文章要用真情实感,最美的文章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其实构建习作气氛并不是脱离现实,难以操作的事情。譬如学生在学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相信学生要对最敏感的部分投入很多,抓鸟一段就是充分表现。所以,在讲读这段内容的同时,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可以通过泛读或有感情朗读等手段来使学生产生兴趣。让这个贴近生活的动态画面在学生心目中定格,此外,还要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呼唤教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童年类似如此的故事,然后顺势而下,让学生提笔为文。如此铺垫之法自然会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有米成炊。

    (二)联系实际发展思维

    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养成的能力。在这种能力没有形成之前,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在对文本的掌握中要指导学生进行联系生活实际,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写作埋下伏笔。在实际教学中,要抓住文本的习作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学生应付老师,老师应付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进行范本练笔,也可以立足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

    (三)学会感悟鉴赏品评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同时,对重点词汇、重点句式和重点内容进行感悟。对感悟的文本做出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会学生作文的同时也要做人。而且,做个有正确标准观的、能区分、衡量真善美之人。

    (四)依托版本创新蓝本

    毫无疑问,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可以用立足文本的方法,依托范本,进行细微训练、练笔训练、口语表达能里。从而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以发展。作为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的一段文字指导学生改写、修改,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