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11 21:0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效课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效课堂教学

第1篇

1.有效的沟通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沟通的内容是有效的内容,则讲授的知识是有效的知识。有人会问:难道还有无效的知识吗?这里所说的有效知识是指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对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是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增长的知识,是可以让他们进行自由迁移的知识,是可以提高他们思想境界的知识。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之外,还要看学生的知识有没有增长,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有没有提高。

2.有效的教学方法

沟通的方式方法是有效的,则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通常,我们以行为作为导向,可以把教学法分为: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调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法等等。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法可以在工程力学类、机械类课程中充分地或更好地运用。许多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理论的内涵。此法也比较多地应用于化学类、物理类的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被大量地运用。据笔者的经验,在商业管理、经济、法律、思政类的课程中使用效果较好。同时,个人认为把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案例和角色模拟以后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效果更佳。引导文教学法比较适合于语文、哲学、思政类的教学,比如通过引用某个名人名言、名人事迹故事等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进而导入要讲解的具体的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和最佳效果。因此,有时候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和备课。

3.双重重视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既要重视效率又要重视过程。完善的过程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外在形式,没有完善的过程就是有缺陷的课堂教学。但是在保证过程的同时我们要求效率,没有效率的过程再完美也都是一种摆设。若是一味追求效率不管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就行,那么对学生来说即使是取得了学习的成效,但是他们的身心也是痛苦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虽然学生暂时在这个知识点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很有可能却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这个是更加糟糕的一件事情。另外若是一味地追求过程,形式上很活泼或者说教学过程很完善,学生也很有兴趣,但是下课之后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也是失败、无效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追求完善的过程的同时追求教学的最终效率,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求真务实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求真务实。这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却是大实话。因为我们的教学一旦脱离实际情况,所有的努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只有求真并且务实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求真务实,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课堂教学。技校的学生是经过统考的层层选拔之后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这些学科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老汤老药”学生是没有兴趣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有针对性、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否则对牛弹琴就是白费苦心。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语》,这本教材实际上是非常实用的一本教材。它由描述国外各个生活场景的内容组成,语言地道,内容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只要学生能够耐心学,学好之后基本上可以在国外生活自如了。但是,对于技校的学生来说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还是有点大的。因此要注意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不流于形式,不墨守成规。课堂教学中要能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上述列举的各种教学法中,笔者根据技校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现实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最多的是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与模拟法。通常在一个TeamProject中,笔者会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团队,再让学生根据团队中每人的分工来合作准备好本小组的项目(任务),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作用。同时在项目教学法中结合使用角色扮演与模拟的教学法会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新模式英语》中的Unit3—Lesson5根据教学任务,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个项目:将整个班级分成4个组,每组学生自己分工,要求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百货商店的平面图、陈列架;并设计买卖过程的语言交流内容;使用自己设计的道具并分角色扮演salespersonandcustomer来模拟在国外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通常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模拟法会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实践和评估中来完成。如笔者在《新模式英语》Unit3—Lesson5中的安排(见下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起到指导、控制时间、回答突发问题并在每组学生的表演后进行阶段性评估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要对每组的表演进行打分来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之一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内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教师要精神饱满

第2篇

课堂教学 教学状态 有效教学

“和谐有效”的课堂以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为基础,环拱“三维目标”,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全面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尊重生命,还原生态,体现童情、童趣、童语与童真,彰显特有的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间的协调与和谐,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与宽松,强调师生心灵对接、认知沟通、有效对话,密切合作、主动探究;突现课堂特色,追求文味弥漫,读味浓厚,说写张扬,互动充分,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实现学生学习有效、自主发展,素养提升;追求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优的教学质量。

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我们要改变传统理念,把提供知识结论改为提供学习平台,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中,用划一的目标要求学生,并要求学生齐步前进绝非有效的行为。应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体验自我、获得精神价值的乐园。因此,在实施教学策略中,要找到整体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结合点,通过结合点来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状态。这个结合点,可能在文本中,也可能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中,这样既有共同关注的兴奋状态,又蕴含了个性的张力。一个成功的结合点,不仅敞开了学习的大门,而且点燃了学生学习状态的火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创造活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文本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因此,教师不能按既定的“结论”限制学生思考,而要因势利导,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延续和发展。

一、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就所听之课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提的,也是这样做的。老师在教思想品德课《多彩的民间艺术》时,从师生共同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前台,学习的主体性位置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考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加强审美情感教育,注重人文性课堂状态

各科教材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注意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育是“人”的事业,必须以人为本,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把握准了教育的生命意义,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体现开放性课堂状态

多媒体课件越来越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课堂。好的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为教学锦上添花。老师在教英语课的时候,以传统教学为主,重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和语法的把握,而在教学本课的精彩片段,恰当地运用课件,这一次多媒体的运用是画龙点睛之举,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四、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彰显收放性课堂状态

就今天所听之课可以看出,参赛教师在上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教材非常的熟悉,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此基础上,能够敏锐地抓住训练重点,环环相扣,始终围绕这根主线进行,使得课堂安排紧凑,活而不乱,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可以像骏马奔驰,又可以像人慢慢行走。无效的课堂对新教材的上法,就像我们在戏剧中看到的焦赞和孟良,不是会放火而不会收,就是会收而不会放。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真正地做到了各抒己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想法,可以及时地说出来,同学之间反馈交流,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局面,做到了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静心、耐心地倾听,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始终面带微笑,静静地等待,巧妙地引导。特别是当老师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的反应不够踊跃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地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激活大脑,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眉头紧皱、用心思考,想必已经有答案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又活跃起来,同学们受到鼓励,不担心说错,便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还有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老师在教学时,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学语言十分亲切,提醒学生的坐姿和书写习惯,做到了教学活动组织有效。

五、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培养自主性课堂状态

第3篇

        误区之一: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深耕密植” 

        由于面对新高考,多数教师不知如何把握高考难度和深度,一些教师认为课堂容量大,学生即使只记住了课堂的一半内容,效率也相当高。这样导致他们的英语课成为“压缩饼干”。这种认识主要是受以往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样考就怎样教,英语课唯“考”是从。这种教学,其致命弱点在于学生不需要发现,也不需要创造,因为所有的问题教师都讲了。现代教学论认为:“无论教师或学生,教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发现与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面面俱到的教学不仅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违背了现代教学论的教学设计原理。面面俱到的教学不仅模糊了教学重点,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深度的把握。那种“满堂灌”容量虽大,但就培养学生的素质而言,没有什么效率可谈。 

        误区之二:认为指导学生学习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量,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一些老师备课时更多的是在“教”上下功夫,自以为课上得很认真细致,知识讲授也十分透彻,课堂效率自然很高,而不愿意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多投入时间,惟恐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学”这一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教学效果反映在学生身上收获总是差强人意,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目前,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的被动者,而教师必须都承认一个事实:无论教师讲多少课,总有讲不完的课,所以,教师还应该着重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也就是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掌握开启未知问题的钥匙。虽然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养成,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学进度、减少课堂容量,但也只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长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误区之三:认为提问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可以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遗憾的是,由于有的教师对所提问题的逻辑缺乏了解和研究,课内提问随心所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他们认为提问效果怎样是课堂上的事,备课时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提问偏离教学目的,不利于学生理解。实践证明,课堂提问设计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学生积极性的强弱。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提问数量,是课堂提问的关键。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

         误区之四: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纯技巧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注意了教学技巧便可提高课堂效率,他们十分注重教学环节的花样翻新,其实不然,那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根本无益于效率的提高。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效率,课内学生活动质量,并不以多少、新旧为衡量标准,关键在于所有的活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误区之五:教师的表达设计与课堂效率没有必然联系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唠唠叨叨,启发学生喋喋不休。对于这种教学风格,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曾作出尖锐的批评:“唠叨是一种不仅教师浪费时间而且增长学生淡漠与消极情绪的课堂管理趋向。这种教学行为在课堂里流行,学生的趋向是对真正重要的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师过多统治的条件下,大多数学生必须学习如何遵从、听命和按照指示办事,但他们很少可能学会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方法,或是将概念的技巧应用到课堂以外的情境中去。”也就是说,教师不注意表达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可能提高。教师的唠叨源于对学生的统治心理,这类教师在内心深处仍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体,不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课堂上不敢大量让学生思考,忽视学生的淡漠情绪,始终坚信自己的讲解才是有效的。要摆脱不良的表达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更新教学观念,健全自己的教学心理,在教学设计时不仅仅要备好教材,还要认真备好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几个误区,面对课改初期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如何让每位英语教师深入新课程改革,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就是使广大英语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否则,即使新课程改革中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率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就英语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则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表现之一。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要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课堂语言使用的适度性,教师过于流利地使用过于深奥的语言都不便让学生理解,反而会使英语教学成为无效或低效。

        新课改中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

        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它是评价有效教学与否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能动性作用的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率,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率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率”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率不同于生产效率,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英语学习结果与英语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量化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便是检验教师工作效率的量化标准之一。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有效教学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情景作出决策。

        (一)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全面、具体、明确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并实施目标。

        日常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裁剪,确定教学重点,把握难点,分散疏导,使教学教有目标、学有目标,课堂在有的放矢中进行教学。

        以必修4 Unit 5Theme Parks为例,在阅读课课堂教学中,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Ss are helped to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reading abilities,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

        2. Ss are given chances to learn certain kinds of theme parks.

        3. Ss are trained to cultivate their creativities an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Train the Ss’ reading abilities---skimming and scanning.

        教学难点为:Make clear the definition of theme parks and design a fantasy theme park.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方法的设计、应用,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另外,还要注意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教学目标存在着生成性和不可预知性,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改变教学结构,巧设活动,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结构既要考虑趣味性,又要考虑有效性。教学结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订,要遵循教育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使教学结构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例如,用于激发思维、促进理解的英语课堂提问模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设置阶梯性问题,课堂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2.设置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独具英语特色的课堂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课堂内的“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尝试,积极构建体验、过程和开放的课堂模式。

以必修2 Unit 5 Music这个话题为例,在导入环节中设计一些有阶梯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如:

        Q1: 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music it is?(List at least three kinds.)

Q2: Which kind of music is your favourite? Why?

         总之,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不断期待,一切学习活动才能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优化时间,提高效率。

         利用节奏调控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优化和效率提高。教师应精心设计英语课堂教学的流程节奏,合理分布教学内容的节奏,周密安排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精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

          如高中英语写作课一直是容易沉闷的课型,通过三个教学环节的节奏调控,可以把这一易于沉闷的课堂形象生动化。下面以Music这一话题的写作课为例,阐述教学节奏的调控。

         1.呈现——积累素材。Brainstorming导入为课堂教学描绘情景:播放不同种类的音乐。这一活动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创设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明确写作目的和要求,积累写作素材。

          2.实践——独立写作。利用素材进行独立写作,教师巡视,给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分层教学。

          3.点评——优化作品。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小组成员间讨论后,小组长呈现组内观点,以小组竞赛的方式修改作文中的典型错误,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张贴范文,在全班欣赏、学习和模仿。

 这样的课堂教学波浪式推进,有波峰也有浪谷,写作教学效率提高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留出了充分的空白,让学生去认识、联想、体会,沉入意境。总之,节奏调控使课堂教学时间优化了,学生思维密度匀称了,参加时间增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因而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四)合理配置课堂教学资源,使课堂构建与之互位与融合。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实施英语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英语教材、教学设施、文字音像、网络信息等物质条件,以及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和有助于英语课程实施和发展的一切可利用的人文环境、人才及其智力资源等在内的非物质条件。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促进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辅助条件。有效教学力求配置的教学资源一定是课堂的资源,课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英语的课堂资源与英语课堂是一种动态的互位和融合。教师要吃透教材,资源配置须以教材为本,明确知识点,找准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本理解力和整合度出发,配置恰当的资源。课堂教学资源需服务课堂效率,拓宽课外延伸的广度,注重课堂教学的适度。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发挥其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注意其技巧。

第4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自学;引导;训练

有效课堂建设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否实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行模式,是有效课堂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实施“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取得直接效果,关注长远效益,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效益提高的教学,教学效益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有效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强壮的体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教学,教学效率是相对于教师与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使学生的进步获得尽可能大的、理想的发展,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强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艺术化。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角色应该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传授知识的教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对学生影响的积极、正面和持久。

二、模式的内涵

基于以上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经过三年中进行实践、调研和论证, 2009年秋季学期,提出并开始推行“学•导•练”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学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相关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的导包括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课知识内容的解决时间20分钟以内;学生的练包括学生的课堂练习、对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教学效果的检测反馈时间10分钟以上。简言之,学10分钟,导20分钟,练10分钟。

三、模式试图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知识不过关、能力不达标、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学习负担比较重等诸多问题。我们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的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较多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较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薄弱。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关键问题把握、教学难点突破、学生组织与调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控制,立足于上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出问题的着力解决,以期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模式在实施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对其内涵的理解和运用。在实施中应该注意把握下列问题:

(一)对模式内涵的理解。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五个强调”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强调减少教师的讲,教师讲授新课内容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而且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讲的时间;二是强调增加学生的练,学生在课堂上练的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通过练达到当堂知识的巩固;三是强调加强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的学的时间要在10分钟左右,通过对学生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是强调增强教师的导,教师讲授新课内容不能采用我讲你听的方式完成,而应该是对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新课知识内容的解决;五是强调突出课堂的效益,新课知识内容的当堂过关,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对模式板块和时间的开放性理解。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对教学板块的划分,但并不是对板块的绝对要求。初中“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由学、导、练三个板块组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课堂上绝对的三大独立板块,它可以是一堂课的三个板块,也可以是讲授某个知识点的三个环节。划分板块的目的,在于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对时间相对量化的教学要求,但并不是对时间的机械要求。对时间的要求上既不能不量化也不能过于量化。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分配各环节的时间,通过对教学时间的有效控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模式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新要求。

“学•导•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职责和角色的转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去学习,指导学生去学习,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习的问题,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些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学生,做到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通过生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最大限度减少教师讲的时间。

对于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教师在布置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应同时呈现学生学习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问题具体、目标清晰。学习问题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通过自学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助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集体讨论生生互助去解决问题。教师角色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学习内容的布置者、学习方向的提出者、学习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问题的解决者,有效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远骞.教学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

一、 对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上的初步认识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用尽量少的教学投入,收到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课堂教学的宗旨是“效果、效益、效率”。只有达到三效合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源于鸡西市教育学院院长马志刚培训讲话的学习笔记)

二、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应该由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三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才是正确的选择。

1.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时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先行的教学步骤。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就必须事先做好设计。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方面。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都有所收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和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新课导学活动、学生交流活动、句型操练活动、讨论创新活动、拓展迁移活动等。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保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同时,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设计,保证学生能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感悟知识、掌握知识规律,积极互动实现创新。教学设计师要牢牢记住,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一切要以学生的需要和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角色来设计教学环节,重在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指在学生活动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设计的活动。它包括对学生的个人回答效果、小组讨论的效果、连锁操练效果、拓展迁移活动效果,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方面对学生个人、小组或集体进行评价。主要应该在听、说、读、写、语言运用技能、口语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态度、学习目标的养成、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应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重在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都发展、都收获。教学评价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学习和超跃。评价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习别人各方面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在克服中成熟、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完善、在完善中成长。评价要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有利于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师生和平相处、和谐互助、双向交流的教学观。注重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通过评价对学生终身发展带来的良好影响。

其次,教学评价要重点是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情况、参与态度、参与效果。看学生能否至始至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来参与语言教学实践活动。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否养成。对于达到上述目标的学生和小组要给与高度的赞扬,对于基本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要给予积极地鼓励,对于不能按时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和辅导。切记热爱优生、歧视差生的行为。使整个评价过程形成科学化、人文化并重,客观性、差异性并存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个人评价的重点应该是,通过评价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对小组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团队精神上,看小组关心的程度、合作的程度、合作的效果、竞争的意识等。不论是哪一方面的评价,教师都要真心真意的尊重学生,尽量通过鼓励给学生,给他们添加兴奋剂,促进学生情绪高涨和课堂气氛热烈。努力培养和创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真情的碰撞,志趣的融合。

3.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第6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含义;指标;策略

一、 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为完成预期设置的教学目标,中学英语教师以学生自身特点并联系心理学及社会学理论,通过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以便使学生达到满意的学习结果的过程。在这里所提到的“有效教学”,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建构,而且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情感体验等。

二、 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指标

1、 中学英语课堂学习速度

一节中学英语课的时间为45分钟,教师及学生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对于课堂时间的控制对英语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线的中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种意识。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45分钟来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2、 中学英语课堂学习结果

当我们提到学习结果时,人们往往从传统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业成绩,然而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学习结果不仅仅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智慧含金量,意思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还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学习。二是含在学业成绩本身内的智慧成分,比如在试卷中分别有知识性的题目及智慧性的题目。

3、 中学英语课堂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它不是一个外在性的指标,而是学习的一种习性,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带着兴趣进行,而不是煎熬,这样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笔者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一种习惯及一种意识。

三、 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教师不能只关注自身课堂的教,却忽略学生有效地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即关注语言知识的训练,而且还要涉及到语言能力的发展,关注到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及人格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另外可操作性及可检测性也是教学目标要具备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要具有明确性,教师能够根据课堂的不断发展随机应变,及时对预设目标进行恰当地调整并且生成新的目标。

2、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

首先中学英语课堂活动应体现活动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的一致性。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不仅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基础、态度情感及心理特点等,还要考虑到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要求等方面,尽量使学生与该活动内容一致协调。因为明显低于或高于学生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都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应依据实际,认真考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找到其最佳结合点,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及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至于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其次中学英语课堂活动应体现出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合理科学,并且具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活动的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还要适时适量;活动形式的不仅要多种多样,新颖有趣,还要避免传统的形式主义,更要讲求实效;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学习实际,要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高尚道德情操、科学世界观及文明习惯;课堂活动还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进行语言的听说读写实践的具体行为,所以活动教学要求在其语言活动的同时,还要求人的五官四肢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活动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尽量避免你动他不动和动而无效的情形;向学生传授“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英语”的有效意识。总之,中学英语课堂活动应真正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结合,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再次课堂活动应体现出综合性和阶段性的连接。中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将综合性内容和阶段性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有重点、有计划及分层次地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保证预设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不能与所学的内容脱节,然而也没必要只局限于新教授的当前内容,而应该新旧结合,采用循环式或者螺旋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和扩展新的语言技能,还使已学的技能、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和提高。课堂活动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活动原则,先模仿后运用、先单项后综合和先语言活动后交际活动。活动的难度可以随着学生语言能力及知识水平的增强而逐渐加大,而复杂性及综合程度可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便会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提高。

最后中学英语课堂活动还应体现创新性和继承性的结合。关于教学活动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已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并且也积累了关于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我们不仅要时刻继承那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活动形式,还要积极吸收现代确有成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方法,并且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依据新的教学内容和变化了的条件、环境及教学对象,对教学活动组织方式进行改进和调整,进而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

3、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首先语言输入要具有分层性。语言的输入在整个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线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常语言输入与学生的语言输出不一致,表现为教师的语言输入量太少,使学生听、读及看的时间严重不够,比如刚出现的语言新知识,没有经过充分的操作和练习,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回答出问题及完成学生合作学习。然而事实上学生还没有完全领会所学的新知识,在语言技能方面还都没有得到训练,更何谈学生的高质量的输出呢?这种英语教学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学生的整体和分层次接触语言才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渐将已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 知识。

其次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在语言的输入与语言的输出之间搭建桥梁。英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根据语言的习得规律,设法在语境中激活学生的以有的知识经验,进而呈现出新的语言知识,促使学生在理解整体和细节信息的同时也对新知识进行理解。结合中间的桥梁作用真正理解了语言的输入进而才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素质教育;有效课堂教学;素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高度关注和探究小学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各个教师应该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小学品德课的开放性、生活性以及活动性等。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一、联系生活实际,返璞归真

(一)模拟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尊敬长辈是小学品德课的课程目标之一。亲情,是对自己亲人纯真的爱。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进行宠溺、无限度的宽容,从而造成孩子缺乏爱心,喜欢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为他人考虑等。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品德教材,引导孩子从家长的言行中去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的爱,真切的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学会关心家人,尊敬长辈。

(二)演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珍惜友情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的考虑,让学生模仿生活中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发思考,落实行为。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友情伴我同行》(把《友情伴我同行》改为《学会和谐相处》,因我们使用的课本没有《友情伴我同行》这篇课文)课堂教学中中(删除),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春游中的场景,让学生表演在开始上车时出现抢占靠窗的位置等不和谐的现象,在路上,(去春游的路上,删掉)有个小伙伴因为晕车而呕吐的情景。这时就会看到有的学生会让出靠窗的位置,有的学生会递出水杯,有的学生会拿出塑料袋,甚至还有的学生会拿出晕车药等。而那位晕车的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从而感到温暖。这样的情景模拟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也能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主义引导学生真正的友谊与“哥们之间的义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避免学生将两者搞混淆。

二、提高品德课的活动性,增强学生的真切体验

一个有效的活动可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游戏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而且还能引发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

(一)开展针对性强的主体活动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期的《我们的民主生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课堂教学之前向小学生讲述关于“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或者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在小学生们面前播放“三个和尚挑水”的动画片,随后让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借此导入课题。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针对性比较强的主体活动,例如辩论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活动的真实性

(二)举办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游戏活动

举办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便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长大后的快乐和烦恼分别是什么?这时学生会积极的进行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学生都普遍感到快乐和烦恼的两件事情让学生进行扮演,当同学扮演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便有烦恼,只有我们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开展体现性比较广的实践活动

活动性教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自己的体验感受,提高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需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够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多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品德教师往往只是单纯的讲解,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让教师教的费力,学生的效率低下。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向学生面前展示历史画面,跨越时空,让学生接近历史,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我们生活的地球》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地球的现状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了解的少之又少,如果教师在这时只是泛泛而谈,会让学生感到懵懵懂懂,无法深刻的体会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关于地球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地球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于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感受,并且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环保意识。

三、提高品德课堂的开放性

由于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这便给教师留下了拓展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对于教材的束缚,解放自己的教学思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进行删除或延伸,同时可以重新组合教材内容。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都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缩短课时,增加实践活动,提高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用创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品德教师需要在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作为小小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应当结合起学生实际和课改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法、联系生活实际,确保课堂效率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方艺.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实施现状与提升课程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6):58-60.

第8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如何在新课标理念基础上打造小学英语精品高效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改经验,借鉴同行的先进方法,总结出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唱英文歌曲,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

唱歌曲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热身运动。课前让学生唱一支英文歌曲,既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又可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教学《Which season do you like?》时,我自编“四季歌”The Season Song,让学生边唱边想象:spring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summer的旺盛,艳阳高照,树木茂密;fall的气爽,秋色宜人,春种秋收;winter的寒意,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学生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为学习英语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教学中

如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为了落实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我特意设计了菜单“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指导练习hamburger,Coke,French fries,juice,apple pie,并带动复习toast,eggs,bread,salad等单词进行对话;并且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Anything to eat \ drink?Sure.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由于目标十分明确,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学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同时学生表述食品和询问食品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故事情节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就故事中的某个细节、人物或事件展开讨论,教师可适时导入新语言的学习。

下面是一个有关过去式时态的故事。

My sister was a teacher. One day, a pupil in her class told her that there was a bird nest(鸟巢)in the tree outside the classroom.

“What kind of bird?” my sister asked.

“I didn't see the bird, only the nest,” answered the child..

“What is the nest like?” my sister asked again.

“Well, madam, it is just like your hair.”

教师让学生听或看这个故事,然后鼓励学生讲他们所知道的故事。这样学生便会自然地使用过去时态。

利用CCE英语第五册作辅助教材时,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准备一些道具,再配以生动的神情、活泼的语言和动作来讲述整个故事。我给孩子们讲述为什么书中的主人公想去别的星球居住,是因为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老人,Taylor一家想寻求另外的星球。学生听得很认真,也想知道Taylor一家在别的星球上发生的故事,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说童谣,强化学生的识记能力

英语学习中单纯的念读和背诵,复习起来既机械又乏味,而有节奏、富有韵律的童谣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这样可以将枯燥的复习变得有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如果把童谣和动作同时并用,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在复习祈使句和感叹句时,边说边用动作加以辅助。Don't do that!Don't do that!Please put on the hat!Beautiful!Beautiful!What a beautiful!

五、重评价,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是学生前进的潜动力,教师应发自内心地鼓励学生。当胆小的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轻轻地说:Don't be shy.It doesn’t matter. Try your best. / Do your best.当学生表现积极时,我鼓励地说:Good job. Well done! \ Great! \ So smart! \ You’re very clever!

六、课外拓展,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营造一些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意识地在学生周围形成一种语言文化,使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自然模仿与操练,在耳濡目染中增长语言交际能力;教师也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用英语游戏、表演或者朗诵、讲故事;在校园内可举办英语广播和英文小报,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校园警示牌:Don't touch!(不要动)Keep clean!(保持清洁)Be quiet,Please!(请安静)等,这样既营造了英语交流氛围,又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一箭双雕。

总之,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可从课前激趣、课中导趣和课后延伸三个层面,精心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准确模仿、大胆交流,勤于使用英文思维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碧云,《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7期;

第9篇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遇到过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一般较好,个体间的差异也不大。但是,到了小学高段或初中以后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其原因除了学科的难度增大这个原因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越来越少了。从表面上来看就是举手的人越来越少了,答问或提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质就是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少,参与的深度也降低了。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的教,没有学生有效的参与,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活动的过程是自己主动构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不是“容器”,不是老师灌什么学生就装什么。所以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不是看教师讲得怎样,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所以我认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的途径。现结合一些具体课例的教学,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转变育人观念

首先,教师要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把他们都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看,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关注,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漠视他的存在。比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主动地和这些孩子接近,和他们谈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套近和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其次,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那种在教师严厉的面孔中的学习活动,虽然学生也参与了,但那是被动的参与,那是“要我学”。这样的被动学习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而言,也不会的什么好处的。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源于“老师”或“分数”的压力,是“外因”在起作用。久之,形成了习惯,以后的学习或做事也缺乏主动性。多想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二、注重过程的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如《认识周长》的教学,教师可从生活的实际中引出话题,比如怎样给桌子做花边、怎样给相框做边框或者是用书上的例题给草坪围上一圈篱笆要多长等事例,从而让学生产生出“周长就是围绕一个图形一圈”这类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就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上文字的认识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就深刻了,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后面的新知识。

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要有事情可“做”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课堂中,有的学生没有听课,他们在“找”事情做。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学生是好动的,尤其是小学生,比起枯燥的“听”来讲,他们更愿意“做”。所以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一规律,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做”的活动,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更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认识周长》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通过用手去摸,感知它的周长;也可以是摸课本、课桌等物体的周长。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折老师准备好的纸片,再用水彩笔在折的纸片上涂出需要的分数来,并把学生的作品“发表”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都是围绕在“做”中,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

四、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的合作交流是以培 养人的团队精神为目的的,要求把自己的 研究成果合理的表达出来。思想也只有在 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升华。在以小 组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中。人人都是 小组的主人,都有发言权。小组内有小组成 员间的交流,也有各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 的小组间交流。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有效的 交流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第一,分组教 学的要求要准确、具体,分工要清楚,便于 人人都有事做。交流时要求学生精心倾听 发言,不独霸资源,学会宽容、理解、谦让 等。第二,引入组际间的竞争,这样以竞争 为机制,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在合作中增 加竞争的实力。以《认识分数》为例,学生通 过操作、观察和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1/2、 1/4这样的分数的意义,在教学了1/4后,就 要学习3/4,并且要初步感知3/4和1/4与“1” 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对3/4 的学习很难,不能准确的表示出来,有很多 学生都认为应该用1/3来表示剩下的那3 份。像这种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是很有利用 价值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 作学习的作用了,可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 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讨论、争 辩,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 活动中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老师除了 平时的训练外,还要注意课堂中的生成,利 用或“制造”矛盾,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 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10篇

曾 炼(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连平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高中政治的学法、教法、考法以及学生的定位都在发生变化。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新高考变化,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效教学理念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在新课改中,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考”、“研”、“思”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高考改革中,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以往“3+X”模式有所下降,学生需要应付多科目的任务学习,往往出现一些学生在政治考试中“答多分少,最后来搏”,导致“平时准备不够,考试失分严重,课堂学习被动”的不良局面。因此,政治教师需要把握高考改革动向,积极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起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以及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理念,调整自身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深层次去引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不竭动力。在新课改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够有效推动学生主体认知,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注重“学生需要什么”、“课堂需要什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什么”,实现因需而教。应坚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可培养性、学习潜力的无限性:对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不重复讲,有能力做好的题目不多讲,有创造力探究的话题不细讲。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找到“预设”的同时,更加期待其创造性的“生成”。有效课堂教学不是一味追求“学生能学到多少”,而是怎样让学生“感兴趣地学”和“有需要地去学”,激活学生学习原动力,从而体验课堂教学的真正魅力。

3.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在其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即“有限时间的课堂”里,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对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课堂有效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选取运用有效模式,在实践中借鉴、吸收、融合和创新。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如学案导学模式,即引导学生自学,重难点解析,精选题目训练和讲解巩固知识;分组学习模式,即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一合作一分享一争鸣”过程,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开展“情境教学十问题引导教学”模式,即设计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融人情境,感悟情境,探究情境,学到知识;任务制学习模式,即将练习、背诵内容等设置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好监督激励;兴趣活动模式,即设计课堂小游戏,如课堂剧表演,头脑风暴游戏等,增添课堂趣味性,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

4.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教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任何有效教学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广泛获取和掌握新课改信息;教师要“备好”课堂、学生和高考,立足课堂,结合学生实际,把握高考动向,做一个知识型、兴趣型、创新型教师;教师还要注重自我修养,做一个自律型、博爱型、奉献型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师德水平,潜心治学,以身为范,立远志,爱教育,爱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5.构建“导师·能师”协作机制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学校应着力构建“导师·能师”协作机制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新教师年富力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贯彻实施新课程积极主动。但是,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他们往往对某些知识欠缺把握,教学技能不全面。这时,新教师要以老教师作为“导师”,虚心请教,由此创设良好的教育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老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更新、新课改动向、教学新媒体运用等方面都存在劣势。这时,老教师要视新教师为“能师”,更新“从师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课改中,向新教师学习,从而适应新课改课堂变化。

有效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适应新课改新高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层次的重要举措。我们只有反复实践,探求有效教学的精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罗松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50-01 DOI:10.16071/51-1650/g4.2016.01.118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现状灵活调整、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充分保障教学行为落到实处。由于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都是以考试内容为依据,删减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非教材和非考试内容缺乏有效的导入和补充,导致学生的知识链不完整;同时教师对历史知识多以点到为止的讲解为主,缺乏深度的分析和探讨,再加上一层不变的教学策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科学优化和有效构建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师一直思索的话题。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需要融入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全面深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层次,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和深入探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是有效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科学保障教学成果的重要步骤。由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受限,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语数外学科,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被逐渐演变成教师一味讲学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照本宣科,按照考试范畴勾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探讨过程,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能熟背教学内容,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科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结合历史学科性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让教师以学生的习得情况适时调整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将传统静态的课堂讲学模式转变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动态教学模式,比如以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样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合理导入课本外的历史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

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时间、事件和人物关系复杂,内容繁多,相较于一层不变的讲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范畴,并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达到学而深、学而精的地步。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环节:课前设疑、课堂实施和课后总结,教师要科学设计这三个环节的导入形式。在课前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置问题,挖掘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采用活动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面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分活化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每堂课后,教师需要保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梳理和总结学习内容,并设置课后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论述自己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等等,全面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故事、电影、热门事件、纪念日等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有效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比如,国务院201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放假1天的通知,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话题展开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了解典型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不忘过去,展望未来;向学生讲解中国与前来参加阅兵式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原由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拜访自己身边的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当时的抗战事迹等等,让学生明确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再比如,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申遗成功意味着这段惨痛的历史被世界认可,教师可以以此展开教学活动,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共同缅怀同胞、勿忘国耻,以及中日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总之,以社会热点话题和热点事情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健全课堂评价机制,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

课堂评价机制和修正和完善学习情况的重要媒介。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考试成绩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但是考试内容却过于机械和单一,缺乏灵活性的、辩证性的问题,缺乏对学生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考查。所以,教师要积极健全课堂评价机制,科学完善和优化评价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积极拓展自身知识范畴。综上所述,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科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东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师,2007.S2.

[2]赵九凤.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目标原则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3]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19.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评价;理念探究;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33-0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做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落实新课标,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教学情况全面测评的一个手段。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做好有效的教学评价。

1.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探究

1.1 课堂教学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新课改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同时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以便于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对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质疑,从而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1.2 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助于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同时还能够准确的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教学的方向,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2.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2.1 在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教学的目标只有,而高效的课堂既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又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学生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需要和意愿,在学习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能够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评价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2.2 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新时期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提高。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有效的教学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学生自我的提高和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看到一些学生的现有水平,看不到他们的进步,从而给予不恰当的评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放弃努力,自暴自弃。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过去,诊断他们现在,还要预测他们的未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仅要清楚他们的"所知所能",还要了解他们的"可知可能"。

2.3 高效评价以对学生的鼓励为基础。有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能对学生适时而恰当的表扬,就会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增强成功的信心。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的情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生动了起来,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让教学效率提高了起来。

2.4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评价才真正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评价活动中。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确定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

2.5 新时期的教学评价要做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