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所见袁枚

所见袁枚

时间:2022-04-24 09: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所见袁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忽然闭口立”的意思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这句诗句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3、原诗:《所见》【作者】袁枚?【朝代】清。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翻译:第一、二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第三、四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见》。

2、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秋风沉醉的夜晚》是陆幸生的个人博客文选。全书33.5万字,分为六个部分。是作者从2007年6月在新浪开博以来部分文字的节选。作者在书中展示的场景有青年时代部队生活的真情回顾,有对熟悉的老一辈革命家高风亮节的真实展示,有对书画艺术界朋友真性情的描述,有对人生、文学艺术和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以及自己所从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书中一些人物的命运真是再现了时代风云。例如封面画作是作者在部队时所创作,却在特殊的时代引发了一场;解放前一对姐妹的不同选择,使二人台海相隔60余年后才在耄耋之年重新聚首。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所从事的工作,对记忆深刻的人物事件均留下了雁过留声雪爪鸿泥般的直抒胸臆似的载录。富有文采、饱含哲思,不加修饰的即兴文字,血性文章率直生动,充满着对现实人生的睿智思考批判锋芒。所见、所闻、所述、所感、所悟无论是随笔、散文、文论、游记皆为不加粉饰的真情告白。同时文中所配的图片和文章相得益彰,均能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阅读。

陆幸生在新浪开设博客以来,穿行于文字阳光的隧道中,探幽采胜,美不胜收。阅读无数珠玑美文,结识一批才子佳人,眼界大开,身心愉悦。网络平台无比广阔,理想世界风景独好。他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博海邀游四年终于决定挥棹返航,回归世俗的海岸线。然而,在回眸那片神奇瑰丽而令人砰然心动的海域,在波澜起伏的博海世界依然使他感觉这边风景独好,于是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博客诗集《松风梅影》之后,编定了这本博客文集《秋风沉醉的夜晚》由知识出版社推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永康老师在为《秋风沉醉的晚上》作序时提到:这本博客文选,内容比较杂,写得很随意。“随”,是个好字眼,自称“随园弟子”的南师大文学院学生,历来仰慕袁牧的“随心”、“随意”、 “随便”和“随和”。“随园当年本姓曹,雪芹在此唱童谣。自从三江桃李发,百年耕作领。”这首不讲平仄的顺口溜。是我为南师大仙林图书馆落成而“溜”出来的,意思是说:咱南师大校址在旧随园,随园本来是曹家花园,曹雪芹在此捉过蟋蟀、唱过儿歌(我的想当然):后来曹家被抄,花园赏给了抄家大员隋赫德,老隋称它名之日“隋园”;谁知老隋旋即被抄,花园就拍卖给大诗人袁枚,袁枚把“隋”字加了个“辶”,“随园”从此诞生,“随心”、“随便”也代代相传,成了“随园弟子”的一种文化素质。人,活着,就得“随一点”,连都高吟“红雨随心翻作浪”,足见“随”字大有魅力。幸生君的博客文集,怎一个“随”字了得……,

此次《秋风沉醉的夜晚》博客文集的编定问世,是近几年陆幸生所感所思的文字积累,既有对部队往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其所熟悉的老一辈革命家高风亮节的赞美,对书画艺术家风采的真情描述,对海外风情、掌故的采风;同时结合他所从事的工作,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事件留下了雁过留声似的载录。所见。所闻,所述、所感、所悟皆为不加粉饰的真情告白。

第4篇

关键词:法式善;诗学;过渡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39-05

法式善(1753-1813),姓乌尔济氏,初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属蒙古正黄旗。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祭酒。诗有盛名,旗籍作家推其“诗才为近来旗人中第一”。著有《陶庐杂录》、《槐厅载笔》、《存素堂诗文集》、《梧门诗话》、《八旗诗话》等。

法式善因乃父尝受业于翁方纲,故也厕身于苏斋门人之列。翁方纲称其“在诸学侣中论诗最久,其英特之思、超悟之味,有过于谢蕴山、冯鱼山,而诣力之深邃,则稍逊之”。因位望清华,迨乾隆晚期至嘉庆间声名藉甚,在江南袁枚、京师翁方纲之间,俨然执旗籍文坛牛耳。乾隆五十五年洪亮吉有《法学士式善招饮诗龛并至西直门看荷花即席赋赠一首》云:“翰林近日诗名盛,远有诗龛近诗境。”自注:“翁阁学方纲额其斋日诗境。”法式善书斋先有诗龛,后有梧门书屋,是京师著名的沙龙。据昭裢《啸亭杂录》载:“(法式善)祭酒居净业湖畔,门对波光,修梧翠竹,饶有湖山之趣。家藏万卷,多世所罕见者。好吟小诗,人韦、柳之室。家筑诗龛三间,凡所投赠诗句,皆悬龛中以志盍簪之谊。”时称“四方之土论诗于京师者,莫不以诗龛为会归,盖岿然一代文献之宗矣”。张问陶有《题法时帆式善前辈诗龛向往图(两峰罗聘画)》诗云:“诗人作事何不可,直使古人来见我。诗龛无佛无杂宾,落落晋唐三五人。画手得诗意,笔墨皆精神。陶公执卷足酒态,数枝残菊存天真。王孟韦柳殊不死,逸趣泠然满一纸。临风拂拂古衣裳,与公同龛称弟子。上下一千五百年,义熙元和如眼前。一人微笑五人喜,此中妙悟能通禅。吁嗟乎,不写性灵斗机巧,从此诗人贱于草!君不见吞灰呕血仅有人,画入诗龛应绝倒。”法式善论诗旨趣及其予人的印象于此皆可见一斑。在乾隆末到嘉庆初的20年间,法式善显然是京师很有影响的诗论家,甚至“一时有龙门之目”,在旗籍诗人中的地位更是无出其右。但历来对法式善的评价一向不高,钱钟书先生对其诗才诗学均不甚许与,直到近年《梧门诗话》稿本被整理出版,法式善的诗学才为学界所关注。

法式善的学问路数很接近王渔洋,生平所留意惟在掌故和诗学,著述极为勤奋。掌故著为《陶庐杂录》、《槐厅载笔》。诗学著作中,当世名公、四方文士之作,长篇巨制编为《诗龛声闻录》,零章断句辑人《诗话》,而故旧朋游往来之作则辑为《朋旧及见录》。其实他在诗歌方面的著述远不止这些,其笔记也像王渔洋一样多记载与诗歌有关的内容。笔记《槐厅载笔》卷17至20“咏歌”4卷,都是从本朝文献中辑录的庙堂诗话,可见清初以来馆阁士大夫诗歌活动的一斑。《陶庐杂录》卷3叙录所见历代诗歌总集9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本朝人所编诗总集。卷2又提到:“朱竹坨谓偶吏目桓所选元诗为独开生面,而以缺七言绝句为憾。余尝欲补之而未就也。因忆文渊阁校四库书,所阅元人诗,佳者辄录存。多《四朝诗选》、《元文类》、《宋元诗会》、《元诗体要》、《元风雅》、《元诗选》、《元诗癸集》中所未载者。将来合诸集甄综之,以复吏目旧观。竹垞翁其许我乎!”乃录艾性夫《春溪》等46首,可补《乾坤清气集》的七绝之缺。从诗学史的角度说,法式善诗学的确有许多内容值得关注,但最值得提出讨论的还是他与乾隆末至嘉庆中诗坛的关系。

《梧门诗话》例言自述:“余束发受书,留心韵语,通籍以来,每遇宗工哲匠,有所著咏,必为之推寻其体格,穷极其旨趣而后已。数十年间,师友投赠,朋旧谈说,钞存箧笥者颇夥,非敢作《韵语阳秋》,聊使所见所闻,弗遽与烟云变灭云尔。”以诗龛声名之广,主人交游之盛,采录诗作自然不是难事,而法式善更宣称:“寒唆遗才,声誉不彰,孤芳自赏,零珠碎璧,偶布人间。若不亟为录存,则声沉响绝,几于飘风好音之过耳矣,故所录特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袁枚《随园诗话》所引李绂的说法:“凡拾人遗编断句,而代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弃之婴儿,功德更大。”从《梧门诗话》及其他论诗文字看,法式善的诗学无论在诗歌观念上还是批评方法上,都与袁枚诗学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也难怪,喜欢交际的法式善。与当时的诗坛名流几乎都有交谊,与晚年的袁枚也有往来。《存素堂诗初编序》自称于乾隆五十八年检箧中诗凡三千余首,“汇钞两大册,寄袁简斋前辈审定”。当时他尚未擢升祭酒,但袁枚显然很在意这位旗籍的京城名流。法式善在《梧门诗话》卷4记载:“余题袁子才诗集,有‘万事看如水,一情生作春’之句。子才见之,寄书云:‘此二语真大儒见道之言。昔人称白太傅与物无竞,于人有情,即此之谓。仆亦曾刻寡欲多情四字印章,聊以自勉。三人者,可谓心心相印,不谋而合矣。’”法式善题诗无疑是搔着了袁枚的痒处,故而颇为袁枚引为知音,书翰往来不绝。袁枚82岁时尚有《题法大司成诗龛图》诗,云:“时帆先生诗中佛,偶学维摩营丈室。不供如来但供诗,纱笼锦字东西列。先生声望著鸡林,早动名流仰止心。得过骚坛聆绪论,胜朝南海见观音。诗龛启处勤延纳,远近投诗如梵夹。只恐难登选佛场,唯求口授传衣法。”虽然法式善《梧门诗话》卷6引符曾《论诗绝句》“肥腻清虚各自甘,酸成嗜好不同谙”,说“诗家宗派不同,各有所至。世之执一以例百者,观此当爽矣”,但其论诗倾向终近于性灵派,就是这种不执一以例百的主张本身也正是性灵派的宗旨。

浏览法式善的诗论,再三出现的性灵概念就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梧门诗话》卷1称鄂容安诗“俱有寄托,兼见性灵”,称郑虎文诸句“乃自见性灵之作”,卷4称“江北之诗皆以疏瀹性灵为主”,卷5称叶毅庵《榕城百咏》“缀辑遗轶,陶写性灵”,卷9称陶涣悦《自怡轩诗》“专主性灵”,卷13称“邵梦余诗善写性灵”,蒋征蔚诗“皆于抒写性灵之中不失风格”,陈基诗“善写性灵”,卷14称杨守知“诗工近体,性灵独绝”,卷16称李佩金诗“善写性灵”;《八旗诗话》称庆玉诗“其抒写性灵”,“纡徐之中,更复卓荦”,来宾“诗鲜经籍之腴,而饶性灵之趣”,又批评嵩山诗“贪用词藻,致涸性灵”,那霖“抒写性灵,时或见绌”,足见有无性灵和是否善于表现性灵是他评判诗歌的重要标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在许多场合用性情代替性灵,而且出现在诗序中时,都与诗歌观念的阐释相关。比如《岳礼兰雪堂诗集序》说:“性情真则语虽质而味有余。”《吴兰雪香苏山馆诗集序》说:“君之笃于性情,能神明于古人之诗,以自尽其才。”嘉庆十七年所作《静宜室诗集序》说:“诗之为道,原本性情,亦根柢学问,非涉猎剽窃、仅事浮华而已。”尤其显示出晚年鉴于性灵诗学的流弊而重视学问的旨趣变化。

性灵与性情两个概念,袁枚自己也每混用,诗家通常并不深究其异同。但法式善既然意识到性灵诗学导致的流弊,便不能不追根穷源,对构成性灵诗学基础的核心概念加以辨析。《梧门诗话》卷7云:

随园论诗,专主性灵。余谓性灵与性情相似,而不同远甚。门人鲍鸿起文逵辩之尤力,尝云:“取性情者,发乎情,止乎礼仪,而泽之以《风》、《骚》、汉、魏、唐宋大家,俾情文相生,辞意兼至,以求其合。若易情为灵,凡天事稍优者,类皆枵腹可办,由是街谈俚语,无所不可,芜秽轻薄,流弊将不可胜言矣。”余深是之。

诗话称鲍文逵以嘉庆六年辛酉明经入都,此时袁枚下世方三年,然则不满于性灵之说并反思其理论缺陷的思潮,在袁枚身后很快即蔓延于诗坛。卷11又引张廷玉语云:“今之为诗者,争以新丽相尚。夫新与丽非诗之旨也,古人间亦有之,亦自然而新,自然而丽,而无容心焉。若求新与丽,而转以蔽性情之真,则不知其诗为何人作也。”我们知道,袁枚的性灵说是不废新丽的,末流一味追求新丽而致蔽于性情,纯是失自然之趣的缘故,所以追求新丽的前提是不失自然,即张廷玉所宣称的古代诗歌的境界“自然而新,自然而丽”。卷13又提到:“吴澹川《酒后客来》绝句云:‘酒后客来重酌酒,飞花留客送残春。主人醉倒不相劝,客转持杯劝主人。’澹川每喜自诵此诗。纯乎自然,不由人力。近人所谓性灵诗,能及此否?”可见在法式善心目中,自然是高出于性灵的境界。这与他对性灵的理解有关。在袁枚诗学中,性灵是本原性的概念,也是最高位的概念,但在法式善的观念中,性灵只是进入诗歌写作阶段的下位概念,接近于情感表现的原始冲动,是必须加以控制和约束的东西。故而《八旗诗话》论庆兰,称其“诗较杨诚斋阔大,范石湖深至,殆能驱使性灵,而不为性灵所使者”。这里对性灵的把握明显是不同于袁枚的。如果是袁枚,就会主张诗应为性灵所驱使,而不是为其他的什么东西所驱使。

无论从哪方面看,法式善《梧门诗话》深受袁枚影响,都是很显然的。与袁枚一样,他的诗话也更关注当代诗歌创作,甚至比袁枚更有计划更有意识地采集作品,目的是全面反映当代诗歌创作的繁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见景运熙隆、人才之日盛有如此也”。本书之编撰,为时甚久。《八旗诗话》王以中、博明条均称尝采其佳句人诗话中。《八旗诗话》撰于乾隆四十三年,则本书此前已着手编撰。但成书甚晚,其中提到嘉庆八年癸丑陈基人京事,知其完稿更在此后。“例言”自述编撰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记载为核心,而且记载的诗人仅限于当代的范围。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变化。自古以来,诗话主要是论前人诗作,王渔洋诗话开始以记述个人闻见和同时交游为主,但是不贪多求全;袁枚撰诗话倒是自诩“采录最富”,却遗憾“十五省中只缺甘肃一省”,可见也不求全务备。法式善强调自己的诗话时间上不收康熙以前作者,地域上不限南北,宽收边省,极力表明一种意欲囊括一时作者的编纂意图,这是乾隆以后诗话写作立足于当代创作、由艺术批评转向诗史记录的重大转型的理论概括,它在嘉庆初期出现正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全新的写作意识。

法式善位望清华,兼以蒙古旗人力学工诗,一时士大夫都乐与之游。《梧门诗话》备采雍、乾以来诗坛名家之作,间载诗坛掌故,从中也可见乾、嘉之际的风会流转。比如卷2载厉鹗“晚为广陵寓公,以标新领异为扬人倡,故江北之诗,皆以疏瀹心灵为主,然气亦稍稍薄矣”,可见厉鹗雍正三年乙巳游居扬州,客居马氏玲珑山馆多年,非仅编辑出《宋诗纪事》,对江北的诗歌创作也产生很大影响,这是论雍正、乾隆间诗史不可不知的,我们对厉鹗的关注不应只限于填词和宋诗研究,也要注意到他的诗歌史意义。又卷4载:“近来尊渔洋者以为得唐贤三昧,贬渔洋者或以唐临晋帖少之。二说皆非平心之论。夫渔洋自有不可磨灭之作,其讲格调、取丰神而无实理,非其至者耳。”这也堪称持平之论,且给我们留下乾、嘉之际诗坛对王渔洋诗学评价分歧状况的记录,富有史料价值。

法式善评诗,持论宽厚,能道人善而无苛评。当时吴文溥自称“仆生平不喜妄议人得失,至于诗之为教,虽义取讽谕,而意存忠厚,尤不敢以深刻为文,不欲以矫厉求胜”,移以评法式善诗话。也很妥帖。陈文述“尝叹其搜才路广,揖客途宽,以刘勰之《文心》兼钟嵘之《诗品》,洵词章宗匠,人材渊薮矣”。《梧门诗话》采诗大抵以摘句为主,间载短章,趣味在大历钱、刘之间,颇近于王渔洋神韵之旨,多取清微淡远之作。有时信手拈古人之句,互相发明,可见手眼之佳。如卷2论晓行诗,即其一例:“晓行诗,前人佳句夥矣。近日王葑亭给谏云:‘淡月侵寻成晓色,白杨生小是秋声。’读之齿牙清脆。又‘残星鸡口落。初日马头高’,不减剑南‘快晴生马影,新暖折花房’之句。杨诚斋集亦有‘淡晴生马影’,仅易一字,味较隽永。近又见鲍野云明经句云:‘残烧明峰背,清霜上马蹄。’又七言云:‘雁背霜华翻晓日,马头山色乱春云。’似尤清警。”可惜像这样的条目并不是很多,《梧门诗话》的价值也不在这里。

与袁枚《随园诗话》一样,法式善也留意下层文士乃至庶民、工匠的零章断句,但他作诗话,有两点是袁枚所不及的,一是《梧门诗话》后两卷单论闺秀,显示出对女性诗歌的有意识搜集;二是《八旗诗话》专门表彰旗籍诗人的创作。

由于《梧门诗话》采录年代有限制,所载闺秀凡130余人,人数不及《随园诗话》之众,但法式善特别指出“本朝闺秀之盛,前代不及”,收录的乾、嘉间女性作者比《随园诗话》更完备。不仅有阳曲张氏、京口鲍氏、嘉兴毛氏、丹徒王氏这些名重一时的闺秀文学家族,也有不太著名的江右杨氏姊妹,以及一些很有特点的女诗人,比如喜作六言诗的梁溪闺秀余碧,喜作四言诗的钱塘女子徐苣仙之类。《随园诗话》不载清溪吟社诸媛,而法式善则详载张滋兰等林屋十子名字,并叙述其中七人的事迹,著录其诗集名。侯芝的夫君梅冲为随园弟子,但袁枚却没读过侯芝的诗。法式善录其《送外甥王卿图广州入赘》二首、《答外抱孙》、《寄卿图》,且曰:“近日江宁侯香叶淹贯经籍,学守程朱,所谓理而不腐,朴而不陋,诵其韵语,足敦风教,宜王碧云《名媛诗话》以女宗推之。”在近年出版的清代女性文学研究论著中,侯芝主要是作为通俗曲艺的弹词作家被关注的,鲜有提到其学问和诗歌创作。而根据法式善的记载,侯芝当时在闺秀中还以理学著闻,精通经学,被王琼《名媛诗话》推为一时女流宗师。王琼《名媛诗话》今已失传,法式善的记载为我们保留了一则珍贵史料,让我们可以对一个杰出闺秀诗人的成就和声望展开最大限度的想象。

袁枚《随园诗话》虽然乐于表彰闺秀的诗歌创作,记载女性作者的事迹和作品,但笔下却很少对其艺术特色和成就给予些许评价。相比之下,法式善《梧门诗话》就进了一大步,不仅热心记载闺秀诗歌,还留意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和艺术风格,评价也显出多样化的趣味,比如称赞岳钟琪夫人高氏“不作寻常巾帼语”;王采薇《长离阁诗集》“幽香冷艳,合长吉、飞卿为一手”;方佩芳《在璞堂吟稿》“气格清醇,无闺阁气”;王倩《问花楼诗稿》“笔力豪放”;赵风芝《巢云阁诗》“格力遒上”,《武侯祠》、《泊嘉州》、《闻雁》“三诗脱尽纨绮之习”;李佩金“风格道上,居然作家”,又举其《蜀中》、《驿柳》、《秋夜》“皆有骨力”;鲍之芬诗《暮春寄论山兄》、《寄兄》“俱不类巾帼语”;陈广逊《咏老将》“万里边尘销组甲,十年战血绣(疑作锈)刀环”一联“句亦豪迈”;王琼《秦良玉》“抑何雄骏乃尔”。不过,我们也看到,他提到刘文如《秋阴》“秋阴未必知春重,也覆江城十万家”、《熨衣》“帘前一桁安排好,却念贫家织未成”两联,称“具此胸次,安得以巾帼中人语目之?”又不出闺秀诗以温柔婉约为正宗本色的理论预设。这正好是法式善所处的时代男性批评家对女性写作的一般态度,欣赏、鼓励、珍惜,但仍抱有女性诗歌应有其温婉之风的期待。无论男性群体还是女性自身,对女性诗歌美学风貌的多元化取向,都要到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才凸显出来。

作为蒙古旗人,法式善对旗籍作家的诗歌创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不只体现在《梧门诗话》“于边省人所录较宽”的体例中,更体现在专论旗籍诗人诗事的《八旗诗话》一书中。此书后有题记云:“戊戌六月集八旗诗话,编入《朋旧及见录》中。今已各处采增数百家,尚未集齐,俟有八旗女士一并采人。”该书成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六月。清代的八旗,正如张之洞所说,“实已统四方之人才而有之,非如金、元两代,其所倚为腹心干城者,止女真一部、蒙古一国已也”。所以法式善对旗籍作家的关注,范围就绝不限于京城的一群满人贵族,而是遍及四方贤才。当时法式善不过是年方26岁的青年诗人,即已有网罗一代文献之志,不能不说是抱负远大。后来铁保于乾隆末年奉诏编纂《八旗通志》,属法式善修《艺文志》,并补辑《八旗诗集》,可以说给了他英雄用武之地。

清朝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深知汉族士大夫虽然屈服于金戈铁骑的武力,但内心的文化优越感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历朝列君都努力学习汉文化,在文学、艺术上与汉族士大夫较劲,试图在文化上也让全体汉臣心悦诚服。但不知为什么,除了康熙五十年时为追溯民族文化的源头,圣祖御定《全金诗》外,世宗、高宗都不鼓励编辑旗籍文人的诗文。乾隆初卓奇图编《白山诗存》未成书,乾隆二十五年前后伊福讷编《白山诗钞》八卷也未行世。直到高宗登遐,铁保才刊刻其所辑《白山诗介》十卷,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扩充,编为卷帙更大的《大东景运集》一百三十四卷上呈,仁宗赐名《熙朝雅颂集》,于嘉庆九年授梓,翌年颁行于天下。法式善对此集的编纂颇多贡献,自称:“铁冶亭漕督向藏《长白诗存》《诗钞》二书,后奉命辑《八旗通志》,又得递钞八旗人诗,合旧存得二百余家,题日《大东景运集》。余又为增八十余人,就余所知,为立小传。一百八九十家诗之源流、人之梗概,一一及之。”当然,他在用自己积累的文献充实诗集之余,也利用铁保收藏的诗集对《八旗诗话》作了订补。大致以卓奇图《白山诗存》、伊福讷《白山诗钞》为纲,益以邓汉仪《诗观》及自己所收藏、寓目的旗人著述,共采录满汉蒙八旗诗家259人事迹,基本包罗了开国以来的旗籍诗家。内容以传记资料为主,对作者的诗风也有评述,间采名篇隽句及前人评论。法式善交际广泛,见闻广博,又富于收藏,故所载颇有世不经见的残编遗稿,偶存前辈绪论。如明泰条即记载了闻自师说的逸事;文昭条列其著作多达18种,可资考证。费扬古,伊福讷《白山诗钞》元传,法式善则根据费氏作品勾稽了他的事迹。国家图书馆藏《一草堂说诗》稿本,是很有特点的旗人所撰杜诗说,多年前我读到此书,而不详作者额尔登萼事迹,后阅《八旗诗话》则有其传记。又载其雍正间与卓奇图(悟庵)、峻德(慎斋)、保禄(雨村)、胡星阿(紫峰)、伊麟(梦得)同官户部笔帖式,更迭唱和,时称农曹七子,为研究旗人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书后附八旗闺秀诗人12人,可见八旗女性文学之一斑。据前引法氏题记,其书仅仅是编人《朋旧及见录》的作者,似乎还应该有一个篇幅更详的本子。不过现存的这个本子既然已采入闺秀诗话,恐怕就是经过增补的定本了。

法式善著诗话明显受到《随园诗话》的影响,非唯多采达官贵戚之诗,不脱标榜风流之习,而且同袁枚一样,诗话在他手里也成为一种渔利的事业。《随园诗话》卷11第十五则伍那拉氏批语,论及法式善说:“其人诗学甚佳,而人品却不佳。铁冶亭辑八旗人诗为《熙朝雅颂集》,使时帆董其事。其前半部全是《白山诗选》,后半部则竟当作买卖做。凡我旗中人有势力者,其子孙为其祖父要求,或为改作,或为代作,皆得入选。竟有目不识丁,以及小儿女子,莫不滥厕其间。”这就比袁枚的滥收更等而下之了。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法式善不是那么明显地仿效《随园诗话》,或者虽仿效而能仿效得到位,那倒也罢了。糟糕的是他画虎不成,品诗手眼远不及袁枚,结果庸滥之作更层见迭出,读不终卷,令人欲倦。至于记事之误,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12曾指出《梧门诗话》载汪应铨官庶子一事有误。《八旗诗话》则还有编次失当的问题,如将文昭、敦诚、月山列于鄂貌图之前,明显是编排失序。

第5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组13课《所见》《小池》是两首古诗。两首古诗内容简洁,用词精准凝练,语言通俗易懂。诗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用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刻画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一幅生动形象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述了初夏荷池的美丽、和谐、充满“爱”的景象,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特别是低年级,更应该把诗歌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上。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把静态的古诗变为动态的画面,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读古诗以及学习生字词时,教师要充分放手,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中难以领悟的词语(如“振林樾”、“爱晴柔”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所见》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设问激趣

1.谈话导入:浪漫的夏天来到了,迎着凉爽的风,老师要带小朋友们走进一片美丽的小树林,和一位可爱的小牧童相会!

2.播放多媒体课件。(与诗意贴切的情景动画――牧童捕蝉图)

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学,通读全诗

1.揭示课题。清代大诗人袁枚见到牧童捕蝉的情景,觉得很有趣,于是写下了小诗《所见》。(板书课题、作者,相机教学生字“所、枚”。)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设计“字宝宝”栏目)

(1)带拼音读。(开火车读)教师注意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2)去拼音读。(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教师及时评价)

(3)识字游戏:我指你说。

(4)集体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4.小组或者同桌同学合作,练读古诗。

5.展示朗读情况:指名同学朗读全诗(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有利于提高生字教学的效率。)

三、精读感悟,体会意境

1.师范读。学生感受节奏。

2.自由读。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理解的字词;简单说一说诗的大意。

4.欣赏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课文插图,体会古诗的意境。

5.讨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干什么?

观点一:“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

(1)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

(2)课件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请学生自由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观点二:“小牧童喜欢唱歌。”

(1)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唱歌?

(2)课件出示诗句“歌声振林樾”,请学生齐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振林樾”。

观点三:“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

(1)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

(2)课件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请学生反复朗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充分想象:小牧童闭上嘴巴停止歌声是为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当时牧童很想捕蝉却又怕惊动了蝉的心情。(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本诗语言朴实流畅,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以达到体会诗之情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想象和理解,让学生置身于牧童的境地,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强化了对古诗《所见》的理解。)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扮演小牧童,续编后面发生的事。(可讲故事,也可画画。先小组合作,然后再汇报。)

(设计意图: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画画或表演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古诗,对体会古诗的意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加强练习

1.为课文中的插图配写古诗《所见》。(发古诗题写画纸)

2.用最喜欢的表演形式邀请好伙伴一起来背诵《所见》。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知识,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

第二课时《小池》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再掀情趣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牧童在树林里捕蝉的故事,现在我们走出了树林,来到了小池边。板书课题《小池》

2.多媒体出示美丽的荷池图(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我看见了( ),听见了( )。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对“小池”的独特发现吧!(课件出现诗文,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夏日荷花池的美景,并把感受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古诗中的新汉字。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池、惜、阴、晴、柔、露

(1)带拼音读。(齐读)

(2)去拼音读。(指名读,学生带读)

(3)识字游戏:找朋友。

3.小组合作,练读古诗。

4.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5.分层朗读,关注全体。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小池》的意境。)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结合插图初步理解诗意。

2.小组读。合作学习,把不理解的字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简单说一说。

3.播放多媒体课件:(突出泉水的荷池图)

4.课件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形式来理解诗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的氛围中达情悟意。)

四、品读古诗,体味美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师生合作为诗配画:老师根据学生的想象画出菏池的景色,学生评价老师的画是否符合古诗的意境,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诗情画意,体味诗的美妙意境。)

五、欣赏古诗,拓展知识

1.欣赏描写夏日荷塘的古诗:《池上》、《江南》。(多媒体播放画面,学生轻声齐读。)

2.师生介绍其他描写夏日风情的小诗,互相品读。

3.总结全文,巩固练习。

(1)教师小结。

第6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在一个偏僻安宁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名为“王二”的孩子,他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安分”——总是想找些事情做,他虽然有些调皮,但人非常聪明。他的额头前留着一小撮黑发,摸起来又软又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嵌在他那圆滚滚的脑袋上,他的听觉异常灵敏,好几里外有一点点的动静,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王二的父母让王二当一回牧童(指放牛的孩子),他高兴极了,父母一说,他便连跑带跳地去牵他们家那头壮士忠厚的老黄牛了——他吃力的爬上来牛背,手中挥舞着长鞭,那条又细又长的鞭子在空中飞舞着、旋转着,老牛则慢吞吞地在林间行走,好像在散步似的,牧童一边挥舞长鞭,一边唱起了动听的歌,那嘹亮清脆的歌声在树林中久久回荡……

牧童边走边唱,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便走进查看,他看见一只黑灰色的知了正扇动着他那轻盈的翅膀,在树枝上鸣叫着,为了不惊动知了,王二停止了歌唱,并且慢慢地滑下了牛背,静静地站在原地,仔细观察这只知了,并瞄准方向,慢慢靠近,最后,身子向前一扑,两手扣住了知了,手成了一个半圆形,知了在他的手中拼命挣扎,并发出了一种与之前的叫声截然相反的声音——刚刚的叫声是兴奋地、快乐的,而现在的叫声却是嘶哑的、痛苦的。

第7篇

――清•袁枚

清代诗人袁枚(公元1716~1798年)病痢,医用参芪补药,病遂大剧。其老友张止厚馈以所制大黄,医者惊恐,袁枚毅然服之,三剂而愈,于是赋诗致谢。诗中所云“将军”,乃大黄是也。

姚僧与大黄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梁代名医姚僧垣,继承家学,医术高超,治愈了许多疑难大症,他先后为梁武帝和梁元帝诊治疾病,对大黄的选用,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梁武帝因病发热,寝食不安,朝中群臣竞相献方,梁武帝听从御医诊断,欲服大黄以泻热,姚僧垣诊脉辨证后,力主不可,认为“至尊年已八十,脏腑皆虚,虽有积热,不能轻用峻泻之药,恐伤正气。”梁武帝自恃知医,不以为然。姚僧垣又云:“至尊岂不闻当朝名士――‘山中宰相’陶弘景说,‘大黄,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依臣之见,至尊之疾,只宜缓图,万万不可轻投峻下之剂。”武帝不悦,诏令退下。当天夜里,姚僧垣被急召入宫救驾。原来,梁武帝服用大黄后,热势不仅不退,反致昏瞀,心悸气短。姚僧垣即以温和之法,取平补之药,敛苦寒所伤之阳气,连进数剂,得以逐渐康复。梁元帝继位后,授给姚僧垣咨议参军之职。一次,元帝腹中痞满,疼痛不已,不思饮食,于是召诸医讨论治疗方案,群医皆以武帝服大黄而致病重为诫,乃以平和之品组方。而姚僧垣力排众议,并云:“脉洪大而实,应指有力,加之膳食不进,胃脘痞满,此腹中宿食不化所致,非用大黄荡涤攻下,推陈致新不可。”梁元帝听从姚僧垣之言,服药后果然大下宿食,痞满腹胀之疾顿失。

大黄与产地

大黄属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南大黄的根茎,因本品色黄,故名大黄。因其功能推陈出新,极为峻快,如葳定祸乱,至于太平,故又有“将军”之号。明代和景兵还把大黄、附子称作药中之良将,称人参、黄芪为药中之良相。大概是由于它的药性峻猛,有冲墙倒壁之力,因而古人又美其名曰“无声虎”。此外,尚有火参、肤如、破门、黄良、蛋结、锦纹等别名。大黄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以及云贵等地,均以质纹、颜色而分优劣。概言之,是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如有红筋起,色鲁黄者为锦黄,最为上等,多产于四川的汶县、灌县,陕西的长安、汉中等地。其他产地如山西五台山的台黄,岐州的的岐黄,四川雅州南川县的雅黄,云南的云黄等,均属品质兼优的地道药材。凡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对大黄的产地颇有鉴赏力。如已故名医岳美中就深有体会地说道:“对胃肠的动力,以北大黄为甚,四川和陕西大黄则柔和一些,河北的大黄横劲大,用后腹痛。使用大黄是为了通下,因此,最好有顺劲,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没有长期的潜心研究观察,是很难达到这般出神入化的地步。

延年益寿话大黄

解放前,上海“三友实业社”的老板,为了制造一种不同凡响的补药,曾邀请上海中医药界知名人士,求其各献一方,众医所献多为参、芪、苓、术之品,惟有一方,另辟蹊径,与众不同,只用生大黄一味。老板十分惊奇,听了献方者一番解释,老板大喜,定名“三友补丸”,投入市场后十分畅销。无独有偶,江西有一名医,也以出售单味大黄制成的“通补丸”而大获其利。民间曾有一位走方郎中,以卖“大补糕”而出名,此方秘而不传,一次酒后吐出了实言,其主要成分是焦三仙和小剂量的大黄。山东省阳谷县驻寿张人民医院赵金凤大夫有个经验:每月坚持服用大黄制剂――清宁丸,到了75岁还耳不聋,眼不花,齿未脱,健壮如常。有人经调查研究发现,西北牧驼人常给骆驼饮用大黄水,结果吃草多,生病少,寿命也长,比不饮大黄水者可多活5年以上。牧驼人常饮大黄水者,也得到了同样的效果,寿命比同龄人长。可见大黄却病抗衰,乃至延年之功确切。

大黄性味苦寒,是众所周知的泻下通便良药,清热解毒上品。如果说它是味补药或延年益寿神丹,大概会使世人愕然。殊不知八尺之躯,全赖阴阳气血之平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时高粱厚味,脂醇充溢,形丰体胖,肠肥脑满,一旦壅塞,则祸不旋踵。对于这类中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自有妙方。汉代华伦曾在《中藏经》中说得好;“其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其本虚者,得补益之精必长其年。”大黄为清热通下之品,具有通腑降浊,增进食欲,调理气血,畅达气机的作用。而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大黄不仅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低血脂,还有增加免疫力、利胆、减肥等作用。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铜,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裨益。中老年人如能经常适量服用大黄,就可使体内轻微积滞毒素及时得以铲除干净,从而达到防治老年病,强身健体,抗衰延年的目的。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医“以通为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第8篇

一、诵读,想象美好的画面

中国是个诗的王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中儿童诗歌的历史也应该说是悠久的。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人创作的诗篇中,也不乏文字浅显、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艺术精湛、适合儿童阅读的名篇,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李白的《夜宿山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杜牧的《山行》、袁枚的《所见》、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苏轼的《望湖楼醉书》、崔道融的《溪居即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都是很好的儿童诗。

大量的吟诵,孩子充分欣赏到儿童诗的意境美、音律美以及无处不在的童真、童趣,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平凡的事物,只要加上丰富的想象和真情实感的流露,就可以变得那么美丽、动人、绚丽多彩。

二、仿写,表达美好的想象

现代儿童诗中,也不乏许多经典之作。在我们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就选用了许多现代儿童诗,如《小小的船》《柳树醒了》《两只鸟蛋》《四季》等。这些诗歌是孩子仿写的最好范文。在“依葫芦画瓢”的摹写过程中,学生窥探到诗歌创作的技巧,得到启迪与灵感,打开诗歌创作的大门。

此外,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下子能勾住孩子心灵,让孩子动心、动情的优秀诗歌,为他们的仿写提供更多的素材。如儿童诗《数字9》“在妹妹的眼里/9是一枝又香又甜的棒棒糖/ 在爸爸的眼里/9是一根无烟草的烟斗/ 在农夫的眼里/9是一把万能的锄头/ 在我的眼里/9是个被老师罚站的我”。当孩子们读完这首诗时,忍不住笑了,眼睛里露出兴奋的光芒,仿佛是自己在诉说心声。

仿写的过程,就是在规范语言的过程。看看他们的作品,这些恰当的数量词及动词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三、创作,书写生活的精彩

儿童诗是离孩子最近的文学,每个儿童身上都有诗的灵魂,他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独特、天真的视角,以及无处不在的童心智慧和可爱的思考,使他们成为天生的诗人。在大量诵读、积累和仿写中,诗歌创作不再是那么神秘,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诗歌这种表现形式,开始大胆创作。我们不奢望童诗的指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诗人,但希望孩子们能保持童心,让想象不再枯竭;用独特的视角看世界,看生活充满诗意;希望孩子们会用另一种方式——用最简约、最精练的文字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抒发自己的感受,享受诗意的生活。仰望星空才会充满希望。就让我们的孩子在仰望星空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吟诵自己的诗歌。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上河街小学)

第9篇

清人袁枚的《于不语》中,有一则《沙弥思老虎》的故事。五台山某禅师收一沙弥,年仅三岁。师徒在山顶修行十余年从未下山。一日师徒同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师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见一少女,沙弥惊问“此又是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之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沙弥日:“一切物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苦修十几年的沙弥,何以见“虎”而尘心萌动?原因在于禅师的“虑”。沙弥本不知女人为何物,如果禅师告之曰:“此少女也,她会养蚕抽丝,缝衣烧饭,生儿育女。对其非礼乃佛门之大戒。”如此理论联系实际地引导,沙弥还能“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吗?遗憾的是。禅师见识不广顾虑多,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实事求是,只道谎言管事,结果是聪明反被,沙弥见“虎”动情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笔者想到了学生性教育问题。据去年9月2日《北京晚报》报道:一份在中学生中进行的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性观念让人吃惊。这项调查涉及北京市东城区789名高一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普通中学、重点中学和职业高中。对婚前,有386人持认可态度,占接受调查人数的48.9%,其中有9.9%的学生认为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甚至有2.5%的学生同意“只要给好处,就可以发生”。个别学生对的态度十分轻率,甚至把它当成一种金钱交易,这在青年学生中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值得注意的还有,在调查中有17.8%的学生承认曾与异性拥抱,10.1%的学生承认曾与人接吻,在“是否发生过”一栏,7人填了“有”,22人拒绝回答。

“以前是孩子不懂大人的事,现在是大人不懂孩子的事。”这是许多现代家长的苦恼。这份调查资料又一次让家长们惊讶地张大了嘴。“我们确实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系统的性教育。”正如一名家长说,“以前总觉得孩子小,还不懂,现在看来,我们的眼光太老了。”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们的性知识70%~80%来源于报刊书籍、广播电视,最应关心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老师和家长却轻易放弃了引导孩子的机会。很多女生抱怨家长太敏感:“男生一打来电话他们就问个不停,跟查户口一样。”有学生说:“我从不和爸妈说这些事,他们的脑子该回回炉了,满是封建传统。”老师又是怎么想的?某校刘老师说:“我觉得讲性知识很有必要,但站在讲台上又开不了口,觉得挺不舒服。”张老师则说:“上生物课本来就时间紧张,我又不愿意讲那部分内容,就让学生们自己去看。”

其实,“沙弥思老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禅师的“虑”和“怕”,它可能使沙弥永远难辨真伪而终身不能成正果。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也大可不必像禅师对待沙弥一样顾虑重重。或羞羞答答。遮遮盖盖;或讳莫如深,干脆回避,这都是不明智的。也许大人们认为孩子们生活在“真空”中更为安全,怕教这方面的内容引起负面影响,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一位从美国考察回来的老师说,美国学校最令他吃惊的事就是高中老师每周一要向学生发。统计表明:近1/2的艾滋病患者年龄在15~24岁之间。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确实应该考虑把性教育拿到台面上来了。

第10篇

    “审美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针对读者自身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而提出的一个接受概念。它是指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审美接受者的文学阅读经验预先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前结构,代表着一个审美接受者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其内在意义的展示,正是通过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审美期待视野”的改变而实现的。整个文学史正是不断打破、不断重建“审美期待视野”的效果史。中国古代文论虽然没有提出这样规范化的概念,但重视审美接受者的主体性,仍是中国接受思想意蕴的一大特色。诸如有些词汇也与西方接受美学所提出的“审美期待视野”相类似。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注:王夫之:《姜斋诗话》,《清诗话》(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沈德潜说:“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心会。”(注: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中华书局1964年版。)黄子云说:“当于吟咏之时,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之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杳冥恍惚之间。”(注:黄子云:《野鸿诗的》,《清诗话》,第847页。)王夫之所说的“情”、沈德潜所指“性情”、黄子云所谈“我之心”,都是针对接受者的主体性而言的,它们也是指审美鉴赏者日常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审美素养、审美趣味等积淀而成的一种审美潜能。在阅读过程中同样有着参与再创造的作用。不过与西方接受美学相比,中国古代文论对它的论述,不是重在明确界定它的内涵和具体展示它的功能上,而是极力强调对它的如何建构和培育上。中国古代文论家认为文学的审美接受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过程。葛洪《抱朴子·辞义》说:“夫文章之体,犹难详赏。”袁枚《随园诗话》说:“作者难,知道尤难。”因此要想进行审美鉴赏,接受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鉴赏力。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必须具备“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唯有如此,方才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淮南子·泰族训》中说:“三代之法不亡而世不治者,无三代之智也。六律具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故法虽在必得圣而后治,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注:《淮南鸿烈》,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1页。)着名诗人曹植也说:“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因而,作为一个审美接受者* 说,必须要有相应完备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才能进行正常的审美鉴赏活动,否则,对于一个缺乏鉴赏力的人来说,即使再好的作品,都无任何审美效应可言。为了拓展阅读空间,利于审美鉴赏者的审美接受,中国文论特别重视读者审美接受主体的建构和培育。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博观

    知识的贫乏和富有对读者的审美接受来说至关重要。读者学问和见识的不同,面对同一部作品的感觉和理解也会不同。所谓“学问有深浅,识见有精粗,故知之者未必真,则随其所好以为是非”正是。因而对于一个审美接受者来说,一个基本功就是加大阅读信息量,通过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一切书籍,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拓展自己的审判期待视野。刘勰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嵝,酌沧海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注:《文心雕龙译注》(下),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89页。)刘勰认为审美鉴赏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而且认为这种艺术修养是从审美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欲要“知音”,非“博观”不可。所谓“博观”就是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大量涉猎,在建构起自己相应的审美能力。严羽认为文学鉴赏者贵在有“识”。所谓“识”就是指他对艺术作品的辨识能力。这种艺术鉴赏力是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的。他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先熟读《楚辞》,朝夕讽泳以为之体;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取盛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注:《历代诗话》(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7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常讲究立意深远,比兴寄托,特别善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恰当地运用可以使作品意象鲜明,曲折传情,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能引导读者作更多的寻绎玩味,强化文学作品语言的审美魅力。读者对这一类作品的欣赏,如果缺乏必要的学问与见识,那么文学作品的意味只能是“妙处难与君说”了。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喜十二弟》”:“绿树听鹈鴂,又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许恨,料不啼清泪啼血,谁共我,醉明月。”上阙用了昭君出塞、汉武帝陈后长门失宠、卫庄姜送归妾作《燕燕》诗典故,下阙用了李陵别苏武、荆轲作《易不歌》典故,包括起句暗用《离骚》“恐鹈@②之先鸣兮,使百草为之不芳”的典故,列用陈铺有关恨事,将个人身世与国家兴亡打成一片,既悲凉哀怨,又慷慨激昂,悲中带壮。就典故运用来说,词人从典源中提炼出十分形象、富有色泽的词语,使得全词形象鲜明、生动,而又以词人的真情实感为核心,因而声情并茂,令人玩味不已。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说:“稼轩贺新郎别茂喜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乎神者。”而对这样的词作,读者要想接受它,拥有足够的或相当的知识储备那是非常重要的。南宋刘肃《片玉集序》说:“无张华之博,则孰知五色之珍;乏雷焕之识,则孰辨牛斗之灵。”若“触物而不知其原,睹物而莫征所自,与冥行何别?”清代诗论家袁枚也认为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以“博览”为途径。他说“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萧湘、镜湖之胜,此亦泰山上一樵夫,海船上之船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注: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袁枚告诉我们,要善于鉴赏诗文作品,不仅要懂得韩愈的文章,会欣赏杜甫的诗,还需要广泛地涉猎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具备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很高的鉴赏力。

    二、外游

    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不同,阅历的深浅相异,其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便会不同。清人张潮《幽梦影》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所得之深浅耳。”李贺有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安石说:“此儿误矣,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而明代杨慎则以自己的亲身所历亲眼所睹批评王安石“宋老头不知诗”,他在《升庵诗话》中说:“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蛟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杨慎之所以能指出王安石鉴赏贺诗的错误,其关键性原因在于他具有像李贺那样的生活经历。可见,接受者人生社会经验的丰吝与否对于理解诗作之境至关重要,正如袁枚《随园诗话》所言:“诗中境界,非亲历者不知。”因而,读者审美期待视野的建构与培育,不能单单依靠书本知识,而其中更重要的途径还在于读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便是中国古代文论家极为重视的“外游”说。审美鉴赏者只有阅历深广,善“求天下奇闻壮观”、“知天下之广大”,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审美期待视野,以便更好地欣赏接受文学作品。古人云不但要“读万卷书”,而且还要“行万里路”,正说明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复杂的生命体验对于审美接受者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云:“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我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陆游为什么能识诗之妙?究其原因正在于他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审美鉴赏力。有些山水诗属于即景会心之作,诗人常常抓住自然景物和自己主观感受中最典型、最生动、最有诱发力的侧面,形象逼真而又深刻入微地再现了自然之美。理解这样的诗作,需要接受者对其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宋代周紫之《竹坡诗话》记载了他对杜甫诗歌的体会:“余顷年游蒋山,晚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又尝独行谷间,古木夹道交阴,惟闻子规相应木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之为佳句也。又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于溪中,曰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如知其妙。”平日吟诵,是在书房案头,故不觉其妙,一旦重临诗人写作的情景,便立即会即景会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洪亮吉《北江诗话》也有同感。他说:“余尝以已未尽,谪戍出关祁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赫人,没入髁膝,而后知诗之‘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奇而实确也。大抵读古人之诗,又必身历其地,身历其险,而后知必惊动者,实由于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宋李伯纯《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云:“盖其开元、天宝全盛之时,迄于至德、大历干戈乱离之际,凡四千四百篇。其忠义气节,羁旅艰难,悲愤亡聊,一寓于诗。平时读之未见其工,迨至亲更兵火乱丧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其语之妙也。”“兵火丧乱”的崎岖经历,是知杜诗之妙的前提,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对社会动荡骚乱的深刻体验,要想鉴赏评论寄寓着如此深沉的社会内容的杜诗,决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发现。因此,“外游”是读者审美鉴赏力提供的一个重要途径。直接的生活经验,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联想,能在较高层次上参与作品的再创造,这可以说揭示了读者品鉴文学作品的规律。

    三、静心

    面对同一部作品,由于接受心境即情绪状态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阅读境界。荀况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黼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葛洪《淮南子·齐俗训》说:“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可见读者所处情境和情怀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接受效果的不同。中国古代文论家十分重视审美接受者的心理状态,特别倡导一种“静心”之说,即“虑静其心”。“静心”主要是指审美鉴赏主体在进行鉴赏时,必须保持一种心灵的澄澈与宁静。其实质是让审美主体的心灵超然物外,进入一种和谐平静的心理状态。读者只有虚廓心灵,涤荡情怀,平息内心的骚乱躁竞,造成一种无利无欲、不即不离的心境,才能清晰地反映特定的审美对象,体悟其中的生命意义。朱熹说:“今人这所事事做不好看,缘不识之故。只如个诗,举世之人尽命去奔作,只是无人做得成诗。他是不识,好底将做不好底,不好底将做好底。这个只是心里闹,不虚静之故。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虽百工技艺,做得精者,也是他心虚理明。所以做得求精。心理闹,如何见得。”读者进行赏诗时,一定要克服“心里闹”,具备一种虚空的心理状态。这好比一个容器,当其虚空时才能装东西,才能接受。当其不虚空时,也就不能装东西,接受不了。因而虚静心态对读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金圣叹注批《西厢记》时说:“但自平心敛气读之,便是适来自造。”钱裴仲《雨华庵词话》论到“读词之法”时说:“先摒去一切闲思杂虑,然后心向之,目注之,谛审而咀味之,方见古人用心处,若令不体会,随口唱出,何异老僧诵经,乞儿焉食。”这正是说,只有保持虚静的心态,欣赏者才能进入诗作之中,他的性灵才能与诗歌的情致同化一体,才能深刻地把握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以虚静之心来欣赏接受,不仅有利于读者对诗歌所展示的境界有深刻充分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欣赏者的再造想象,使他们能从诗歌作品超越出来,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去,获得无穷的魅力。正如邵雍所言:“静中乾坤大;闲中日月长”。

    由于虚静心境对文学的接受如此重要,因而中国古代文论家特别注意对它的培育和建构。一般说来,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修性:一是从内在的先天禀赋来消极培养。如道家的“虚静”说。道家认为要达此种境界,审美主体必须通过“心斋”、“坐忘”,意在清除内心的杂念,排除外界功利的干扰,从而达到一种虚以待物的审美心态。二是从外在的后天积累来积极地培养,如儒家的“养气”说。先秦儒家虽然极少言“虚静”,但它的“养气”说却最终旨归于虚静心态。孟子养气重视“至大至刚”,但也要“持其志,无暴其气”,二程、朱熹、陆九渊等大师都有守静的主张,认为在审度方物时,主体必须保持专心致志,凝神不分,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丰富内容和形式,也可更好地进行审美。陈绎《文说》曾说:“养气之法,宜澄心静虑,以上景此事,此人此物默存于胸中,使之融化,与吾心为一,则此气油然而生,当有乐处,文思自然流动充满而不可遏矣。”郝经《内游》认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勤于足迹之余,会于观览之末,激其志而益其气。”只是养气的一般法则,“身不离于衽席之上,而游于天合之外,生乎千古之下,而游于千古之上’,才是养气的最高法则。故他主张“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常止而行,常动而静,常诚而安,常和而不勃”,这样人心“如止水,众止而不能易,如明镜,众形不能逃,如平衡之权,轻重在我,无偏无倚,无污无滞,无挠无荡,每寓于物而游焉。”从而达到“卓尔之道,浩然之气”、“嶡乎与天地一”的极高审美境界。因而我们可以说,静而可以养气,养而可以致静。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玄神宜宝,素气资养。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清爽。”“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既强调“心斋”、“坐忘”,又强调外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养气”说和“虚静”说得到了统一。朱庭珍说得更好:“积累而外,养气为最要……夫气以雄放为贵,若长河大江,涛翻云涌,滔滔莽莽,是天下至动者也。然非有至静者宰乎其中,以之为根,则或放而易尽,或刚而不调,气虽盛,而是客气,非真气矣。故气须以动涵至静,非养不可。养之云者,离吾心,自我虑,游心以道德之余,润之以诗书之泽,植之在性情在天,培之以理趣之符,优游而休息焉,酝酿而含蓄焉,使分寸中怡然焕然,常有郁勃欲吐畅快不遏之势,此之谓养气。”(注:《潘诗话续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2页。)朱氏认为养气实为必要,只有养气,才能以静止动,以柔调刚,以虚涵实;另一方面,养气的基本法则是,就一时而论,需息气专心,排除外虑;就长期而论,则要注意道德精神、知识学问的修养,注意艺术情趣和理论兴趣的培养。总之,虚静作为一种审美心态,是先天“澡雪精神,疏瀹五脏”和后天的知识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定势,它和上述的“博观”与“外游”相互补充,经过审美主体的融化,而共同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审美接受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视野。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兴趣;故事;竞赛;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90-0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足以使学生阅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才能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呢?

一、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尚不能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扩展教学思路,耐心引,导。讲故事是诱导他们喜欢读书的很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一些短小精悍、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并让他们充分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在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后,随着词汇量的逐步扩大,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应变为指导者:结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故事书,并适时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能够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体验阅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一是评选“小小书虫”。在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不同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在班上设立“书虫排行榜”。学期末根据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书虫之星”,予以表彰。二是展示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勤做笔记。评选前,学生先在班上展示自已的读书笔记,互相学习,互相评比然后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统一展出,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三是展评手抄报。可以以一个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动手制作手抄报,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评比,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从而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得到巩固。四是组织知识抢答竞赛。抢答内容为本学期所学的课内知识和所推荐的课外书上的知识。有猜作者、接诗句、对对联、谈作品内容、词语积累、古诗积累等形式,对答对者发给精美纪念品。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掀起了全班的读书热潮。

三、创设多种表演机会,升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阅读行为的评价,他们期待被认可、被肯定。他人的表扬与肯定,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这种成就动机会激励学生再次努力,使他们的自我阅读行为走向更深层次。为了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教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从起步的故事性比较强的童话、寓言,到后来稍有难度的唐诗、宋词以及儿童版的中外名著等,凡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都要让学生尝试读一读。

为了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还要结合语文教学给学生定期创设多种表演的机会,通过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一是举办各种规模的“诗歌朗诵会”。如,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教师可以围绕童趣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找出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袁枚的《所见》等一大批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优秀佳作,然后进行表演朗诵。二是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让学生通过讲童话故事,深刻体会《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集》这些书中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所浸润的人文内涵。三是让高年级学生尝试“课本剧表演”。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升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巩固其读书热情。

第12篇

关键词:作文 规律 立意 积累

作文难教,作文难学,这是绝大多数师生的心声。

作文难,难在何处?刘锡庆教授曾经说;“我觉得作文很像农业,种子、土壤、气候、浇水、施肥、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等,每一环都很重要,要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丝毫马虎不得,如果其中一着不慎,就可能颗粒无收。而它根本就不像工业:可以大生产、流水线、统一型、规格化,进行复制。作文是重自我、讲个性、崇创造的,它是信息化社会给人们留下的最后一块绿洲!

另外,作文确有可教处,如语修逻、知识技巧等;也有半可教处,如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它们不能直接传授,只能反复训练后习得;更有不可教处,如才气、灵气、生气、魅力等。能教的,多用不上;半能教的,重要但得之很难;不能教的,又恰恰较为要紧----这真有点无奈了!”

作文难,就难在这些地方!

所以认清规律,按规律办事,不做或少做无用功,是成功的保证。

那么,作文的规律有哪些呢?

一、“立意”为先

这个“意”是新颖独特之“意“,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转,是“意”不惊人死不休。袁枚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每言之,诗便不俗。”刘熙载说:“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剥去数层方下笔。庶不堕“熟”字界里。”说的都是立意为先的道理。反观现在许多中学生所作之文,往往盲目的模仿、跟风,千文一面、千文一腔,有的甚至还胡编乱造。大都是“言别人之已言,写别人之已写”。而不是“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之未发。”

事实上,对于中学生来说,即使生活阅历有限,但每个人的出身、家庭、性格、经历、喜好都是不一样的,关键在于静下心来运用恰当的方法发现这个“不一样”,挖掘这个“不一样”,有了这个“不一样”,就会“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有了这个“不一样”,就会找到“立意”求真求精求新的通途,使立意有品味有格调;有了这个“不一样”,就会告别“为赋新词强说愁”,最终逐步走近“老生常谈不谈,人云亦云不云”的理想境界。

第二、积累做底

现在许多中学生一提笔写作文就发愁,往往是搜肠刮肚半天也写不出几句像样的话,首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积累。积累不外两途:读书积累、生活积累。先说读书积累。有人曾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答道:“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韩愈也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都讲的是读书积累的重要,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读什么书,历来就是众说纷纭,在这方面,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一段话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他说:“要写出有心性的文字,阅读必不可少。我认为阅读必须是一个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但是,今天这个社会为孩子们所创造的文字,大部分缺乏经典的宝贵品质-----比如,经典作品中的忧郁、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我们缺乏感动,缺乏悲悯,缺乏面对大苦难时的从容,因此,无法用一种大智慧去洞察世界,也无法品味到人生真正的乐趣。我们的快乐似乎总是欠缺些什么,幽默也只是停留在热闹搞笑的层面上,一笑而过。所以,我建议学生首先要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接下来要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具有经典型的作品。这两大类是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读一些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