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6 02:4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打细算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第1篇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到小数部分仍有余数时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导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师:生活中李老师总是喜欢精打细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家商店:(白板)出示教材主题图: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况。

师:从图中看到什么了?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5袋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5袋赠一袋,也就是6袋12.9元。

生:很容易会提出: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生:也可能提出:一袋牛奶分别是多少元钱?等问题(课堂生成)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共同解决“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板书课题:精打细算——小数除法(一)。

明确目标:看到这个课题和这幅主题图,你能猜想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吗?

预设:生:可能会回答:学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喜欢数学成为可能。能根据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巧妙落实、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四能”的要求。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提出多种相关问题,针对生成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自主学习之前,我们共同看“自学指导”。(白板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第1-4题。

2.根据导学问题,先尝试自主完成。

3.然后组内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小组分工合作,同时板演、练习讲解,作好展示准备。

在自主学习之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请你在梳理时,用最简洁的方式,在学案上写一写、画一画、不懂的用“?”做上标记。

预设:学生大约用6-8分钟时间自主学习。(独学与对学)

导学1:观察教材第61页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说一说。

预设:

生1: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甲商店5袋牛奶是11.50元,乙商店5袋送一袋12.90元(或者说6袋牛奶12.90元也可以。);

生2: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3: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生4:学生可能会“估计”出两个商店牛奶每袋约多少钱。(虽然后面安排了这个导学问题,但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老师有必要适度、适当的评价鼓励。)

……

【设计意图:虽然本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已经有提及到,但我们仍然建议学生要经历这个信息、问题的梳理过程。本问题旨在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桌对学、经历完成阅读文本,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简要记录在学案上,培养学生记录学案的能力,创造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导学2:

阅读教材第61页“甲商店”,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如何计算一袋牛奶多少元钱?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预设:(在思考“导学1”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甲商店”一袋牛奶要多少元钱呢?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方法:

(1)

(2)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奠定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导学3:尝试直接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钱?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列竖式:甲商店每袋牛奶的单价是:11.5÷5;这是一道小数除法的问题,怎样计算呢?面对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

预设: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时,学生会列出11.5÷5,并想:先把11.5元转化成115角,115÷5=23,23角=2.3元。

生2:我发现小数除以整数,就象整数除法一样,只要在列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导学2与导学3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针对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特点,学生会统整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选择怎么样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导学问题的隐性价值注重了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尝试笔算,进一步体会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尊重了学生差异性的特点。】

导学4:阅读教材第61页“乙商店”,尝试在下面算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再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预设:学生可能会列竖式,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通过比较发现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成1:若有学生继续用转化成整数的方法计算,老师要适当点拨,鼓励学生。

在转化成整数计算时,先把12.9元化成129角,129÷6时发现仍有余数,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可以把12.9元化成1290分,1290÷5=215,215分=2.15元。

生成2: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12.9看成12.90。

生成3: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可能无法再计算下去。(因为不够分了)

【设计意图: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提出129÷6时,当遇到有余数时怎么办?促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进一步转化,并能顺利解决问题;当遇到竖式计算仍有余数无法继续算下去时,可引导学生将它继续十等分,分得更小的单位。通过对生成问题的正确把握,突破难点,强化了学生迁移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组内交流,展示分享

预设1:学生大约用8分钟时间

合作交流、板书,组长分工,准备展示分享。

预设2:教师在学生准备好的同时,采取报道站的方式确定小组板书内容。

【展示交流】

同学们,自主学习时间到了,准备好了吗?下面按报道站的顺序,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预设:各组按导学问题的顺序到黑板上展示分享,分工讲解自己的思路。

【设计意图:体现在教师帮助下的交流、展示分享,教会学生如何分工、如何准备、如何展示分享……由于学生还比较小,学习的各个环节、方式方法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展示与交流,体现出指导性。】

四、学以致用,反馈提升

【达标反馈】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7.42÷7

8.2÷5

15.9÷15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进一步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分析改正,积累错误经验,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检验、反思能力。】

2.

两袋苹果,第一袋9千克,卖81.9元,第二袋15千克,卖138元,买哪种更划算?

预设:完成随堂练习内容,并补充了一道实际问题。确保有限的40分钟,实现有效为前提,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追求课堂的高效。

【设计意图:补充这样一道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教学实现了算用结合的效果,为学生建立了“数学有用”的观念,提升了数学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同样的橡皮,甲文具店买3送一共需3.6元;乙文具店买4送一共需6元;丙文具店买5送一共需9元,哪家更划算?

【学教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复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高考模式业已确立。新课程,新高考,给中学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三地理教学带来深刻影响。如何实践新课程理念,适应新高考要求,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摆在我们高三地理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高三地理即将进入最后复习阶段,面对新课程、新高考,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明确思路,注重方法,从而确实提

高复习的相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讲究复习策略

“策略”是方向性问题,复习“对路”、“到位”最重要。地理教师要努力抓“有效”,求“实效”。

1.抓“有效时”。所谓“有效时”主要指课堂时间。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质量,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1)发挥主导性。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这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和基础。(2)遵循规律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要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3)提高针对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避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不着边际。(4)突出主体性。教师要通过激情感染学生、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激励学生、通过艺术性的评价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高度关注教学的终端环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之,教师要增强时间观念,争分夺秒,精打细算,努力变“粗放型”课堂为“集约型”课堂。

2.抓“有效点”。所谓“有效点”是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内容。高三后期,时间十分紧张,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做或少做无用功。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考试说明》,深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复习内容。(2)侧重基础,突出重点。根据目前的高考精神,地理教学应重“理”(指规律原理及条件成因)重“人”(指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对“地”(指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客观存在即地理事实)的内容则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3.抓“有效分”。所谓“有效分”是指平时的练习和考试相对于新课程、新高考的效度。如果练习和考试的内容与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无关或相差很远,这样的练习和考试相对而言就是无效的,就是在做无用功,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为此,教师必须:(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内容;(2)深入研究高考试卷(我省及相关省份,特别是课改省份地理试卷),深刻领悟高考命题精神;(3)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密切关注高考动向。

4.抓“有效人”。所谓“有效人”是指学科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学生。认真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情,高度关注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新高考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从我省高考的要求看,特别要关注选修科目与统考科目的吻合度。因此,教学中要做到一校一策、一类一策、一人一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努力追求学科平衡,追求有效等第,追求高位平衡,促进全面发展。

二、明确复习思路

高三后期复习要防止两种倾向:(1)缺乏整合。仍按教材顺序,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简单重复,学生不感兴趣,复习效果差。(2)整合不当。仍按传统复习思路设计专题,专题太多,要求偏高,流于形式,不符合目前的教考实际。当然,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专题整合,设立多少专题为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此只想谈谈个人的认识。根据新课程、新高考要求,结合我市选用教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三后期复习可整合成三大专题,即“地理规律”、“可持续发展”和“试题解析”。“地理规律”专题可覆盖必修模块一、二的主干知识及《海洋地理》部分内容;“可持续发展”专题可覆盖必修模块三、《环境保护》的主干知识及《海洋地理》部分内容;“试题解析”专题旨在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相关技能、能力,指导解题方法技巧,训练答题规范。具体内容可整合如下:

专题一:地理规律

设立该专题是非常必要的,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该专题绝不是地理试题的简单拼凑和解答。应以“试题”为载体,贯彻落实教师意图,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为此,该专题的设计和复习应注意下列问题:(1)目的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意图(如等值线图分析、太阳光照图判读、地理计算、区位分析等等),精心选择例题,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2)典型性。选择的例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过典型例题分析,指导学生答题思路、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做一题,懂一类”。(3)规范性。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题规范,并提出规范要求,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提高应试能力。

三、注重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应十分注重方法。“一讲到底”和“练字当头”均有失偏颇,实不可取。高三教师要研究复习课的结构,研究复习课的模式,确实提高复习课的效益。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应“讲”、“用”、“练”结合,“知识”、“能力”并举,“两个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课堂结构可采取“三段式”(或称之为“三个三分之一”)。

1.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回顾构建”。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要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做到:(1)注重基础,突出重点;(2)善于联系,合理整合;(3)师生合作,突出“主体”;(4)结合实际,查漏补缺。

第3篇

数学课堂研究的实质关键在于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精打细算,建构有效的数学课堂,让课堂四十分钟“物超所值”。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

一、设计合理性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教学目标拟订的方式和内容不断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日益焕发出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活力。但另一方面,对于教学目标过于求新求全,使得四维目标太“空”、“大”、“浮”,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深层次的解析和分课时安排并急于呈现并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目标往往难以达成,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方面失去平衡,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这就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具体化、实际化、层次化。另外,还要让课堂预留出自由空间,用心捕捉,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灵活把握好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再利用,让课堂一出炉便简明高效,具有最大限度的可用性、高效性。

二、创设简洁明快的教学情境

当前“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许多“生活”与“数学”相融的教学案例让人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良苦。但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过分追求“生活化”而忽视数学实质,出现了生活情境变虚、变味等现象。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数时,引出古诗《村居》:“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提出问题:“你在这首诗中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呢?”教师自以为从诗歌中体现数学,却让人体会出牵强附会的“生活化”情境。这种情境,喧宾夺主,华而不实,忽视了数学实质的现象。不如利用学生的学号、座位号等生活中的实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参与空间。这样的情境既简洁明快,又能信手拈来,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应做一个用心、随意的生活观察者,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精神实质能正确把握、深刻体会,让生活与数学相得益彰,创造出更多、更精彩、更高效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巧妙有节奏的教学活动

节奏是一个音乐术语,它与旋律一样,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数学课堂教学也应有节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是随时间的变化进程呈曲折变化的,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而是随着外界因素而不断转移的。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节奏,把握课堂节奏是很有必要的。

1.有动有静,动静交替。

教师应巧妙安排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引入新课,首先要有精要激越的导语,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打开思路,吸收学生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激烈争辩。接着,趁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起,授以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刺激,或讲或辨,或议或练,或演或做,使学生兴趣保持一定时间,将大部分任务完成于此。之后再继以舒缓的氛围,让学生静心地思考,认真演练,默默回顾全课,使之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全课应是“动”与“静”的交替和有机结合。

2.有张有弛,张弛错落。

一堂课有时要像大江东去,飞流直下;有时要像小桥流水,涓涓而流。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综合智能活动取代单一、乏味的你说我听的“灌注”。如果数学课堂一味地张,会造成学生紧张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数学课堂一味地驰,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学生课堂教学中,既要运用竞赛、抢答、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精练的语言、严肃的表情来营造紧张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故事、游戏,以及教师幽默的语言,活泼的表情等使学生心情轻松愉快。通过互相错落的张与弛,使课堂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具有韵味美。

3.有起有伏,起伏跌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把握时机,创设活动情境,掀起“小”,将学生带入起伏跌宕、波澜起伏的教学艺术情景中去,使学生享受教学艺术美。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折、剪、拼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伴随一起一伏的教学节奏,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握教学效果。然而,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有时所提问题或过于直白而显得价值不大,或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学生思维聚焦,或缺少必要知识铺垫而使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启发性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真正具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应是能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知识。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的技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尽量剔除“好不好”、“要不要”等意义不大的提问;所提问题应有梯度,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应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五、设计创新有层次的习题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56―05

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从落实新课改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索着各种课型转变。其中,以“材料是知识载体,学生是知识建构者,教师是知识促进者”作为自身操作理念的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以下简称新课型),以其对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执行力,在众多课型中脱颖而出。

一、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实效

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理解者记得牢”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新课型把呈现蕴含基础知识的丰富、直观材料,作为知识传授的第一环节。然后伴随着教师的引导,从设计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辨析、推论、归纳和总结,从而实实在在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材料依次展开,其问题环环相扣,这使得历史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作为一系列能力运用的最终成果而存在,真正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同时,丰富的材料构建起了浓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凭借足够的信息支持,去想前人之所想,思前人之所行,进而生成同情之理解,对于重要历史事件能深刻体认其因果关系。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参与者学得好”

遵循参与程度同学习成功的正相关性,新课型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把互动性的教学环境、过程和体验作为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多层次而又开放的问题,对学生提出多样的能力要求,也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不同层次的意愿。在方法习得上,新课型通过前置作业来落实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落实合作学习,通过材料处理来落实探究学习。新课型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思考、探索过程,感受思维的乐趣。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新课型强调“体验者觉得真”

遵循情感态度生成的一般规律,新课型无意于直呈和灌输“应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而是通过材料呈现达到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神入历史的体验中自发萌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从历史事件的“因为”中感悟个人情感的“所以然”,自觉推动情绪――情感――情操的生成和演进。表现在课堂上,新课型总能带来这样的情景,就是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保持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积极的情从史出的情感体验,并能由衷地生发积极的态度表达,产生正确的价值评判。

4.从三维目标的整体性要求看,新课型强调“整合者落得实”

三维目标体系是基础教育为克服认知、参与、情感三方分离的状况而提出的观念和制度支撑,因此具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这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并没有使三方分离的状况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注重知识直观呈现的传统课型,教学过程难以使三者产生线性联系,难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而新课型的操作特点,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强调以材料为出发点和核心来谋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就为三者的整合提供了实施的载体,使得认知过程、参与过程、情感过程能够同点出发,同步开展。教学过程遵循了“整合”的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按时下所谓的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式,新课型的实质就是其中作为核心的有效的“教学事件”。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导读式新课型,浓墨重彩地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课型的实施都不能面面俱到,新课型同样如此。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必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一节公开课,谈谈新课型实施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

新课型的最大特色,如前所述,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因此,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集中出现在材料的使用方面。

1.为展课型之新而材料数量过多

在教学设计、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倾向于在材料数量上狠下工夫,甚至于每个要点设置一则材料,以此来体现自己对新课型的贯彻力度。如此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放置了5组共21则材料,过多的材料信息需要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接收、处理和反馈,而且次数频繁,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质性的思考。过多的材料、过快的节奏,也容易导致学生的视觉疲劳和精神疲劳,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降低、参与意识下降。课型之新固然得到了彰显,但新课型实践的内涵却被淡化了。

2.为与高考接轨而材料形式过少

新课型的材料,从信息传递的方式、载体看,应该有更广义的理解,不单单是文字材料,也应包括数据图表、历史图片、实物、音视频等。但新课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采用文字材料,间或添加有限的图表材料。如这节公开课的21则材料中,大多是文字材料,只有3则材料是以图片或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将新课型等同于高考文字型材料解析题的当堂练。这种材料多元化的丧失,其实意味着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探索学习渠道的部分丧失,这显然有违于新课型自身的理念,不利于贯彻教学三维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材料形式过少,也导致了材料数量过多。这是因为,如果从高效学习的角度出发,单纯的文字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其实,信息容量更为丰富、呈现更为高效的视频资料,可以多加采用。如关于君主立宪制确立背景的大量相关文字材料,完全可以用《大国崛起》系列片中的若干片段加以代替。

3.为显探究而材料内容过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材料内容过难,不单指材料处理上的过难(如文言文的理解、数据的分析),还指材料的文字过多以及针对材料的设问难度过大。如在本节课的“存疑”环节,教师在给出材料“17世纪40年代的世界,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之后,就提出了“请思考东西方崛起和没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作出了过高的估计。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或者说探究合作的目标本在于培养能力,而非检验能力,这就要允许一定的梯级,教师应当在材料呈现中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难度要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让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能够得着。一般而言,对于半知的知识,以材料导读的方式进行处理,是可以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的。但对于未知、难知的知识,在开展材料导读的过程时,可能还需要教师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讲解过程。

4.为把握重难点而忽视面的形成

新课型的实践,是一个有的放矢的过程,这个“的”就是重难点。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需要实施新课型以帮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非如此很难到达理想效果。但由此导致的常见现象是,教师在注重把握重难点的同时,往往不能以点带面,常将可能的疑点以及次于重难点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简单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例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中,新贵族是作为重要推动力量而存在的,教材中也总将其与资产阶级并立,不可谓无足轻重。而且“新贵族”这个概念,在学生那里也确实是个疑点而需要澄清。另外,教材最后涉及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的形成与发展,也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内含的一个知识点。但是由于这些都不是重难点,一方面未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未在教师的讲解中被涉及。

这里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关键点与非关键点的关系,以便形成知识网络的问题。贯彻新课型的老师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因为一旦不是重难点,就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进行涵盖。其次,课堂容量毕竟有限,光为了把握要点而呈现多少材料就够让人精打细算了。但是,如此一来,对细节的照顾不周可能会人为割裂不同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使学生忽视每课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单元知识网的建立。如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在下一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又有涉及,显然在单元知识结构网络中应有一席之地。所以,从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要求出发,这个不足显然是个应该得到重视的地方。

5.主体行为使材料使用落空

新课型鼓励学生主体,即要落实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在新课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回答问题方面也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受到传统讲授法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探究时,往往不是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出发,把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因果关系的思考去合乎逻辑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而是习惯于在没有充分消化材料的情况下,急于带着问题直接去翻书寻找答案,这种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标准答案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放映了学生对自身学科基本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

如此一来,即便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回答问题是踊跃的,但参与新课型的程度却是有限的。如前所述,新课型追求的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但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往往使得新课程所强调的,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落空了。

三、应对策略

新课型实践时的种种不足使课堂付出了容量缩减和进度放慢的代价,这是一线教师实践反馈的突出问题。那么寻找应对对策时,也应该围绕这点来开展,即要多管齐下地省时间,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落实作业前置环节

预习一听课一复习―作业这四环节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但其中的预习环节往往缺少程序支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做过高要求。但是新课型充分强调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把它具体化为作业前置环节。

从新课型的操作角度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分解为“已知的、预习可知的、预习半知的、预习未知的”四个部分。已知部分和预习可知部分,可以通过设置作业前置环节,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复习或自行掌握。预习半知的和预习未知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作业前置环节的质量反馈和教师的学情分析进行了解。由此,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的知识点,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减轻,更多是预习半知、预习未知的知识(往往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材料的呈现位置和数量,也能基于需要而更加有的放矢。这样一来,表面看课堂的容量不大,但从完整的教学环节看,容量却很是可观。由此也能多出时间来,解决知识网络化、体系化的问题。

作业前置不仅可以带动和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而且还有其他作用。第一,通过前置作业完成质量的反馈,能够暴露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合理确认最近发展区,进行二次备课,调整施教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材料难度的设计和把握上更加具有合理性。第二,学生能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识记、理解两个层面的问题,产生应用、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从中获得自我水平定位,带人课堂学习中,能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底气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些显然都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2.材料适度删减

新课型既然强调材料的整体性运用,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谈保证课堂容量,其实就是如何合理压缩学生在材料阅读上所费的时间。其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材料进行适度删减。

所谓删减,首先是指在对课堂中呈现材料的组数、则数进行精挑细选,突出针对性和典型性。如在关于“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中,此教师加入了如下的材料。

《每日观察》评论员称:英国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政赤字至少达到1600亿英镑,在主要发达国家里基本上是赤字最多的。另外,失业人数高达250万人,失业率为8%,是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的。假如卡梅伦首相要采取某些施政措施,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所用的材料文字本身,并没有蕴含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直接相关的信息。就算不呈现出来,对解答问题也不会构成阻碍。如此,可算多余之物,应当删减。

另外,教学实践中更多面临的,是对每则材料的字数进行适度的控制。这种适度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能够提供同样信息,并且信息获取难度相近的几则材料中,选择字数较少的一则。另一种是在既有材料无可替代的情况下,对既有材料进行删减。一般来说,选用材料往往是从原始史料和史学著作中摘选出来的,从蕴含本课所学重难点、与设计问题相对应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往往蕴含了较多的内容,其中一些是多余的,可以进行删减。

所谓适度,是指这种删减不是无原则的,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删减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主旨完整性原则。原始资料的文字呈现不必是完整的,但资料主旨的呈现必须是完整的,忠于原始材料的。防止因删减造成违背材料原旨或原旨体现不完整,从而与历史学科的真实性要求相违背。二是不影响材料的难度要求。即便强调最近发展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体现“发展”。如果是用以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材料文字,是否删减应当格外谨慎,以防止出现删减的结果是答案。

例如,在本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的区别这一合作探究活动,所呈现的材料和问题如下: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

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根据上述两个原则,结合材料对应的问题,可以做如下处理:1.省去本组材料的导言;2.省去材料一第一句;3.将材料二中的第一句,简化为“间接民主……又叫作代议的民主”;4.省去两则材料的出处。这些删减既不会影响材料的主旨,也不会影响材料的难度,其结果是材料的字数从300字左右缩到190字左右,也就省去了近1,3的阅读时间。

3.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

新课型强调教师是知识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构建者。其实也就意味着,在新课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构成了极为重要的“实现条件”。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上述新课型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也是师生适应度低带来的问题。因此,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也就成为寻找对策的题中应有之意。

提高教师的适应度,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实质就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一,在前置作业的编制上,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覆盖,防止遗漏,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第二,在前置作业的题型设计上,注意情境性和新颖性,题量遵循适量原则,内容设计上既要涉及重难点,又要适当降低难度,以便激趣养习。第三,在前置作业的处理上,教师一定要及时批阅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正确预测学情,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进而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第四,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除注意材料选择外,还要注重问题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确保设问用语简洁明了、设问内容(学习障碍)小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