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化舞蹈论文

数字化舞蹈论文

时间:2023-02-17 12:1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化舞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化舞蹈论文

第1篇

正是舞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舞蹈的各种需求也更迫切。各种形式的舞蹈记录积累得越来越多,其中,对舞蹈艺术最忠实的记录当数视频资料。而在数字化之前,舞蹈视频资料大都以录像带等模拟视频的形式存在,模拟视频有其明显的缺点,如信号易受周围环境(如磁场等)的影响而丢失、破坏;存储介质体积较大、不易保管;复制困难,成本大;查找困难,非常不方便等。而数字化信息具有访问方便、传播方便、存储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数字化是一种趋势。当前,随着多媒体压缩技术的发展,如MPEG-4压缩标准的应用推广,视频的数字化范围正逐步扩大,舞蹈艺术视频的数字化也不例外。数字化舞蹈艺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复制、观赏。但如前所述,随着数字舞蹈视频资料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检索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充分表达数字舞蹈视频艺术的内容全面、检索方便的数字舞蹈艺术视频库,不但能满足专业人员检索的需要,也能满足非专业人员的要求;能满足学习、欣赏的需要,也能向舞蹈编导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目前的分散的舞蹈视频资料越来越不满足人们的要求。我们着手研究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和视频检索技术正是迎合这种需要。

模拟摄像机和DV摄像机的出现,舞蹈的表演平台从富丽堂皇的剧场、灵活多变的户外环境走向了家庭电视机,走向了电视台的摄影棚和转播画面,成为了瞬间共享的影像和表演。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远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网络的传输和数码摄影制作的低廉、特殊效果的光幻,而且与观者使一些科技化手段平民化,足够使更多的舞蹈创作者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特别是软件的普及,例如FLASH和SHOCKWAVE等动画软件,使许多艺术家在网络中极其自我和个体的进行创作,而且在闪烁的显示器前和电子信箱里得到的也是最自我的回馈和互动以及掌声。

数字化的舞蹈表面上以技术的名义冲淡了剧场和人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以多样的手段延伸和扩充着人们的感知。很多人涉及到技术的因素而抱有成见和观望的态度,但数字化舞蹈或是多媒体舞蹈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随着录影技术的数字化,所谓多媒体的舞蹈概念也在更大范围或是在数字化艺术范畴之中得到发展。舞蹈电影和录像舞蹈(下简称舞蹈录影)的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激发,舞蹈多媒体中的更多技术因素和设计的加入,使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同时舞蹈的创作也在改变媒介的性质并赋予了媒介涵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交流、虚拟表演、教学以及舞蹈的运程互动表演形式的出现,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舞蹈呈现平台: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影音资料是舞蹈传播的重点,现在的网络传播主要是剧照欣赏和影音资料欣赏,一般一个舞蹈剧目通过压缩处理后,要通过几十分钟才能完成网络上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术,提高网络传递时间。所以,有人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制作新的舞蹈影像资料,随着音乐制作和剪辑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专门的舞蹈音乐剪辑队伍。其实音乐剪辑就是数字舞蹈的一小部分。剪辑音乐一般使用的软件是COOLEDIT。音乐剪辑(还有MIDI)就是数字处理音乐,普通的音乐只能精确到秒就很好了,数字音乐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而且还可以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去除背景噪音等,一句话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音乐处理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对于完全使用电脑处理的音乐一般称为数字音乐,也叫数字化处理音乐。随着舞蹈爱好者、工作者中上网人群的增加以及电脑技术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资料,它的出现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艺术鉴赏水平,并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第2篇

关键词: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

当前,艺术院校逐渐把数字化发展当作提高学校整体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给艺术院校后勤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强后勤数字化建设是后勤工作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速后勤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体现艺术院校后勤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艺术院校应着眼未来,在规划后勤管理工作中,以服务师生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数字化后勤建设内涵。

一、后勤管理数字化的概念

后勤管理数字化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工具进行的后勤管理。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后勤管理数字化一方面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管理系统和过程的数字化。后勤管理数字化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是后勤和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和后勤管理数据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的实时的面向师生服务的数字化后勤管理信息通道。

二、转变观念,确立艺术院校管理数字化的新观念

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对艺术院校后勤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自动生成数据,供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系统,并实现为艺术专业服务的新模式。

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给后勤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诸多后勤系统应运而生,后勤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后勤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是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后勤信息资源的共享、查询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后勤工作人员从纸质文件时代到无纸化辅助管理时代,再到现今的后勤数字时代,这是艺术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关键在思想上确立前瞻性的后勤管理意识,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意识,数字化长期规划意识,后勤管理中的竞争意识。

第一,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有前瞻性的意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

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大发展发繁荣不断深化,艺术院校内涵建设正向纵身发展。后勤管理作为艺术院校教学、科研、生活的重要保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即对传统艺术院校后勤管理应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把握和了解数字时代的走向,熟知艺术院校后勤管理的内涵,探讨和研究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改革的发展方向、重点、难点。

第二、要有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意识。顶层设计的核心是处理传统专业与后勤数字化发展的关系,是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数字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建设和创新的主题。首先作为艺术院校决策层的意识统一目标一致。其次要着手把后勤管理数字化纳入“十三五”规划当中,要制定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规范各二级院系后勤管理的常规应用,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保障后勤管理高效有序。

现今,很多艺术院校后勤数字化发展的初始禀赋和路径各异,后勤数字化的发展各有所长,不同的专业特色都与社会边界划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都要从顶层设计的机制创新入手,发挥其学科背景,不断完善。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与数字化关系问题的核心主要是:一是把握专业特色形成有效的机制创新,实现数字化后勤管理。二是进行循序渐进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实现数字化后勤管理的竞争空间。三是突出专业特色,形成服务师生为本的数字化空间。

第三、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有长期规划的意识。这是指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勇于改革,“不循规蹈矩”,要探索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规律,努力发挥特色,寻找适合艺术院校发展的后勤管理的方案,形成后勤管理数字化的改革特点,从而使艺术院校的后勤管理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层面上有特色的运行发展。

在后勤管理数字化系统应用中,要有长期规划的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表演系、舞蹈系、爱乐乐团等课程教学,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室,面积要求大,特别是排练房等一些基功室;而对于钢琴以及声乐这样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就需要后勤工作为其准备功能小而且隔音的教室或琴房,这样有助于专业特色的学习;在炎热的夏天,舞蹈教学过程中,师生出汗多,运动量大,需要每天洗澡,后勤就要为学生练习舞蹈而准备时间更长次数多的浴室开放,这样有助于师生在练习舞蹈中更好的后勤保障;在绘画专业中,同样要有更好阳光的教室供师生学习,特别在工笔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更高,所以说艺术院校中,专业特色的不同,对后勤工作以及对教室环境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在系统中就应该有长期规划的方案、步骤、实施办法以及管理规定,这样长期规划有助于提高教学环境和秩序,这也是作为艺术院校办学的根本和面向未来的基础。

第四,艺术院校后勤工作要有竞争意识。这是指后勤管理工作在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的驱动下,应具备创一流的意识,并在艺实践中采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后勤管理中也要加强竞争意识,这也是作为艺术院校社会化发展趋势形成的,在体现经营服务定位、经营服务方式、经营质量状态、经营服务的适应性和更新性,都要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后,引入竞争机制,必须体现服务师生的特征。

三、建设一流的艺术院校后勤队伍是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标志

作为艺术院校后勤队伍的数字化水平要不断提升,其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能力的发挥。在推进数字化后勤管理的进程中,需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数字化管理团队。

第一,建设数字化专业性强的后勤管理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班子的后勤管理数字化意识应该加强,有统一的思想和团结协作、齐心合力的团队精神,有坚持推广数字化应用的共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决策、应用等水平,作为后勤管理班子中的个体而言,要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熟练数字化应用业务,提高系统应用中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只有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担当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任。

随着艺术院校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要逐步转变到数字化应用为主,所有日常事物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所以建设数字化专业性强的后勤管理领导班子是关键。

第二,建设高素质的后勤管理干部梯队建设是后勤数字化的重要保证。后勤管理干部的梯队建设是关系到后勤数字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决策、工作任务得以快速落实的重要保证,是传统艺术院校和后勤管理数字化协作共进的重要前提,也决定了未来科学技术得以顺利在艺术院校落实扎根。所以后勤管理工作要大胆起用一批学历高,热爱后勤的年轻同志,使后勤管理数字化有足够的干部梯队队伍。而起用的年轻同志应具备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懂得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方向,思路开阔;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有善于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能力;既要推进数字化的有效应用,又要注重自身内在的理论修养。只有这样的梯队队伍才能在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保证作用。

第三,建设业务能力强的数字化应用队伍是建设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艺术院校注重对艺术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而对于后勤管理数字化重视明显不足。作为艺术院校后勤管理部门承担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物质保证和生活服务的艰巨任务。虽然后勤发展方向是社会化和产业化,但由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手段数字化,这种数字化手段需要后勤管理队伍去承载、去完成,在推进后勤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中,后勤队伍要努力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和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熟练应用水平,这样才能在后勤管理数字化进程中发挥其基础的作用。

四、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趋势

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是在原有传统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后勤管理系统,用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实现数字化管理环境和秩序,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艺术院校后勤管理手段要数字化,必须走借鉴与创新之路,即要善于吸取其他综合性大学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先进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添砖加瓦,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突破和善于创新,从而对后勤管理手段的数字化建设起推动作用。

加强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建设,其目的是与时代接轨,熟练数字化应用。但由于艺术院校观念的不解放,既要兼顾传统文化观念,又要突破数字化技术落后的应用方式。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如何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创新。数字化的后勤管理手段应当建立在师生服务的基础之上,要大力宣传,使后勤管理工作者能自觉地学习和应用。同时,也要加紧对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满足艺术院校师生实际需求,确保后勤管理手段数字化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使后勤管理手段数字化,还必须要加强后勤管理的资源建设和社会化竞争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合理化的工作方案,统筹全局,把握时机,取得良好的服务成果,将是后勤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标志。加强数字化的后勤管理,关键在于后勤管理手段要数字化,即是利用后勤管理系统的建设。

长期以来,后勤管理基本以人工管理模式为主,这已不能适应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发展的要求,难以系统地、准确地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必须以数字化管理手段,即将开发建立计算机“后勤管理数字化系统”。由于艺术院校后勤管理系统必须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因素,在总的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应的特色划分,从而构成后勤管理系统网格。因此,提高应以数字化手段,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使之管理好。这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后勤管理数字化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3篇

栏目设置

   1.专家论坛:刊登艺术界专家、艺术院校学术权威理论文章

2.艺术人物:艺术家、艺术团体的成长、艺术成就

3.原创平台:优秀文艺作品展示

4.艺术理论:各艺术门类学术研究成果、探索等(音乐、美术、舞蹈、设计、戏曲、园林建筑设计等)

5.教育艺术:艺术教育的方法、成果、教育研究

6.文史哲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研究成果

7.文化与社会:文化产业、群文活动等

8.影视与传媒:影视制作、文化传媒的技术、技巧、理论、经营等

9.民俗民间文化:非遗、民俗、民间文化研究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

戏剧奖优秀期刊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舞蹈;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3-0029-01

本人长期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曾经作过多种尝试和探索,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学生自主的节奏游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舞蹈动作技能的领悟和掌握,但如何运用更好、更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今后岗位的教学任务,我还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似乎遇到了教学瓶颈。

一、改革缘起

(一)我的困惑

2014年3月,在宁波市“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我聆听了来自8个学校的11位语、数、电子、工美等不同学科的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论坛,老师应用信息化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然,“信息技术高速公路”正已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信息化教学,尚处于一块未知之地,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信息化教学适合吗,有效吗?研讨活动结束后,这两个问题,盘踞在我的脑海。

(二)我的思考

邹韬奋曾经说过:“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带着这样的问题和困惑,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当今信息化发展对舞蹈教学深入研究的前沿信息,通过中国知网以“舞蹈信息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论文38篇,在信息化时代,舞蹈艺术创作已经由传统舞台走向数字化表现方式。舞蹈信息化教学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舞蹈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然而,在资料的查阅和信息的检索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国内对中职学前教育舞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大多数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真正涉及课程教学的很少,几近空白。

我的内心似乎有一团火苗在跳动,对信息化教学改革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冲动和激动。

二、改革实践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第五章第三节“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作为舞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并从岗位实际出发,以大班幼儿舞蹈为创编实践载体,开启了本次教改试验。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1.存在问题:(1)本章节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无法灵活应用。(2)教材内容过于强调学科体系,无法适应幼儿园岗位工作任务的需求。

2.改革创新点:基于上述分析,我从幼教岗位实际出发,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拓展和创新,将抽象的理论和已有的感性经验付诸行动。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存在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主动尝试、领悟。

改革创新点:本次教改创新“双主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情景化教学,交给学生更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机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舞蹈活动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经验和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存在问题:(1)教法单一,讲授示范为主。(2)学法被动,效率低下。

2.改革创新点: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反复思考、团队合作、讨论研究,再请教相關专家,设计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多维仿真情境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卡通动漫、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2)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引领主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游戏体验法主体实践与创造,完成任务。(3)借助智慧幼教活动室、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等使创编内容更形象、直观。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与积累。

三、改革成效

常言道:“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为教学服务、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专家的鼓励与指点,团队的精诚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以上改革实践的步步落实,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任务。由感性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理解,初步掌握了幼儿舞蹈创编的点金术。

本课信息化教改试验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在浙江省中职幼教专业技能大赛舞蹈项目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幼儿舞蹈项目比赛中,包揽三个一等奖;在市技能抽测中优秀率、合格率名列前茅;在高职考面试中成绩优秀。

实践证明,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舞蹈学习更接“地气”,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分享信息化教学成果喜悦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感悟到:(1)技术为教学服务,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弃“传统模式”变“角色换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技术为教学支撑,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在于虚实结合,以“仿真之虚”达“教学之实”,切实优化教学效率。(3)技术为教学创新,舞蹈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在于创“多元情境”、重“强化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作者:张银燕

参考文献: 

第5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快餐式”文化和“快餐式”设计,变化日新月异,在整个社会的流水线上,快速出现,快速消失。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到我们只剩下拥有看图识信息的时间,于是“读图时代”便到来了,而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成为主因的时代,即视觉文化时代,被日益丰富的视觉形象包围。视觉性文化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推动的浪潮下它将是全球文化裂变的核心纽带,从视觉性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传播文娱信息,丰富人类生活为主要任务的唱片封面设计,它的形式性,功能性和意义性,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产物,更是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诉求;也是人文气息和大众需求的艺术化身;构建和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文化的变迁是如何影响唱片封面设计的呢?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关联?这将是本文重点分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视觉文化;唱片封面设计;相关联系;历时变化;视觉转向

1视觉文化的概念简介

我们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视觉文化”中的“视觉”二字不指那种简单的“看”,而是一种“有意味的看”,是对那些“有意味的形式”的一种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这种“鉴赏与解读”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但必然与艺术发生某种紧密的关联。

2唱片封面设计中视觉性的结构分析

唱片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作为视觉文化出现的唱片封面设计大概是在40年代左右开始流行,一开始主要是为了起保护功能而做的包装,后来慢慢与唱片的推广结合起来开始进行新的设计表现的尝试。直至今日,他已变成整个唱片产业链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2.1外观图文色彩板式是唱片视觉设计中的表层结构唱片封面是介绍唱片特定内容的包装形式,它作为音乐载体的组成部分,是展示音乐文化形象的一种特殊媒体,唱片封面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独立的门类,同书籍装帧设计一样是通过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与书籍装帧设计不同的是,唱片封面不仅承载着视觉的审美,还要能够准确传递音乐的内涵,有着自己鲜明的独特性,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着每一个唱片购买者。怎样在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之间找到一个非常恰当的切入点,这是唱片封面设计的关键。唱片封面设计中所用到的最直观的设计元素便是外观图文色彩符号,不同时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喜好和审美标准,以及不同的音乐题材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条件下,产生出不同的符号和当时语境下的流行元素,这些具有特定语境意义的图文符号经过不同形式的组合排列,呈现出不同的封面设计风格,而这些又是受当时特定时期的视觉文化的影响。例如在20世纪40到50年代,美国知名摇滚音乐歌手,猫王,飞机头和喇叭裤,属于自由潮流的象征,就是属于当时在社会中很流行的特定元素。到了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又升起了一位新的摇滚歌手,迈克杰克逊,由于歌手个人喜好品味不同,和时间空间语境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受到当时视觉文化的影响,又出现了新的设计元素,军用徽章,宇航服,白衬衣,黑色礼帽,黑色眼睛等,以及经典黑白色,红与黑的刺激性视觉色彩搭配。直至21世纪,美国女歌手LADYGAGA的出现,使人们在新时期受到新的视觉文化的影响,多彩眼影,鱼鳞水晶服装,涂鸦纹身,行为艺术,数字艺术下的科技迷幻色彩等,这些图文符号元素,又适合这一时期的视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代表着人们的视觉和心里审美追求和当时的视觉时尚定位。

2.2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是唱片视觉设计中的深层结构就像上面说到的,任何类型的文化都有其外在结构样式和所表达的内容与意义。一个产品也是一样,构成其的完整性的不仅仅是外在造型色彩材质,更重要的是功能和产品背后的寓意。主导和影响唱片封面设计中表层结构背后元素的力量,就是不同语境中的具体社会背景,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歌手猫王的唱片封面设计和20年后,迈克杰克逊的唱片封面设计为什么会有所差异,直至21世纪,为什么他们和新一代的摇滚乐歌手的唱片封面设计又会出现更大的不同?以及这些歌手们自身在发展历程中,自己的音乐唱片封面设计也慢慢发生着变化,这些除了歌手们的自我爱好和品味的不同,又是什么样的深层次结构主导和影响着具体特定时期的流行元素和当时视觉文化,最终具体落实在对唱片封面设计视觉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了战后的短暂繁荣,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信心,社会心理是暂时的安定,满足,并追求者时髦和自由,这一时期以猫王为代表的摇滚音乐的唱片封面设计则显示出静谧和安逸的幸福感,清新的文艺风格,但同时又透漏出对时髦的探索,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唱片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偏向端庄雅致的古典主义风格;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则开始经历二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出现了高失业率,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人们的心情苦闷、彷徨、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恐惧,而这一时期的年轻一代就需要找到宣泄的途径,想要解放内心的灰暗悲伤和孤独叛逆。又随着这一时期主要的艺术风格的兴起,如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等,以及朋克和嬉皮士风格的兴起,这些都为这一时的视觉文化表现增加了更多的方式。因此这一时期以迈克杰克逊为代表的美国摇滚乐的唱片封面设计,主要风格是新奇怪诞,又充满了神奇和魔幻的感觉。视觉表现形式也更为夸张大胆。直至21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稳定繁荣,物联网时代,经济科技综合锅里成为了世界第一,社会心理普遍自信洋溢起来,并成为探索宇宙,高科技研究的领军队伍,而此时这些经济社会元素在这一时期的摇滚乐唱片封面设计中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LADYGAGA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美国摇滚乐,唱片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为数字化时代的科技迷幻风格,炫酷而神秘莫测,变幻多端,视觉表现更为以来网络科技特效。

2.3符号学角度下,唱片封面设计中视觉性的外延性和内涵型解析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性同样也是具有外延性和内涵型的。不同的图文符号色彩板式组合的方式,反映出在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对潮流时尚的聚焦选择在另一方面,在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性背后,这些唱片中的图文符号又反映出不同人们的消费层次和需求。例如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迈克杰克逊在当时发表的专辑,唱片封面设计中用自己经典的太空漫步舞蹈动对月球探索热潮的兴起,同时这些动作和服装也是人们对未知未来的追求,神秘的,新奇领域和生活的向往,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解放,更重要的是对自我表现的一种满足等。又例如在21世纪,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视觉文化也席卷而来,数字化艺术开始弥漫扩散,在LADYGAGA为主的现时代摇滚音乐唱片封面设计中的科技迷幻风格,充满了涂鸦和行为艺术的怪诞另类,而这些也正是对现在错综复杂的网络视觉文化下人们社会心理的一种另类描述和诠释。在某中程度上,LADYGAGA唱片封面设计中所用到了的所谓“雷人元素”,也正是对某些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的一种夸张表现。数字化时代下视觉文化的变化对唱片封面设计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字化艺术开始兴起泛滥,新时期视觉文化也因此有了新的展现方式和表现内容。唱片的封面设计成为了新时代视觉传达数据信息的载体数字化是视觉文化的技术升级,新的视觉文化给唱片封面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元素,让唱片封面设计有了新的视觉体验受新时代视觉审美标准影响,数字化唱片封面设计成为新时代视觉设计的主流。

3现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觉转向

3.1艺术风格的视觉转向从20世纪50年代的21世纪初期美国摇滚乐为主,以猫王,迈克杰克逊和LADYGAGA三位摇滚乐代表为例,美国摇滚乐的唱片封面设计的艺术风格主要是从端庄雅致的古典主义慢慢发展到简洁清晰的现代主义,再到新奇怪诞的后现代主义和波普风格,直至转向现代的炫酷迷幻高科技特效风格。

3.2表现形式的视觉转向收到现代视觉文化多元化和多变化的影响,唱片封面设计的视表现形式则主要从理性细腻保守,慢慢到大胆夸张,更加注重感性,个人风格特征的表现。形势更为个性化,表现形式创新化,更为注重网络形式的表现;视觉内容设计表现更加广泛,更有不同专业的交叉性表现。

3.3审美标准的视觉转向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艺术的兴起,现代的视觉文化的审美标准更多是倾向于虚拟的网络界面应用,对现代音乐唱片封面设计的审美视觉转向也更为关注多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关注视觉形式,有更多的特效表现内容上可以设计更多更专业的内容,例如弱化视觉控件,能最大限度地让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效率地掌控视觉信息,省时高效,视觉体验更加优质完整。

参考文献

[1]张凌浩.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2]尹定邦.图形与意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

[3]王寿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4]梁远书.CD封套设计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9

[5]梁远书.CD封套设计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9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7]姜萌.唱片的构成要素.商业广告.2009.1

[8]孟艺.科技时代现代音乐唱片封面设计新风格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6篇

关键词:手绘动画 新媒体 艺术语言

当前,新媒体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节奏,人们的生活正在随着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特质,这种改变不再是如工业革命一样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多元的,互动的改变,各种审美趣味――娱乐的、低俗的、有品位的、富有情感的都交融在一起,产生了历史性的交汇。詹明信教授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指出:电影、电视、摄影等媒介的机械性复制以及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这一切都构筑了“仿像社会”。 也就是“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人对世界的感知都通过这个被模拟的虚拟世界。于是大量的娱乐性的、注重瞬间体验的信息应运而生,而三维动画正是凭借其空间感强、视觉效果强烈、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短等特质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广泛使用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三维动画这种工业化的动画产品在表现上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这不得不使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

在新媒体时代是以比特来传播信息的,比特没有重量,没有时空障碍,能够轻易地被复制和被传播,并且可以被无限的人使用,衡量比特的价值正是由使用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比特的复制技术带来了艺术的民主化,这种民主化表现在动画领域有以下几点表现:

1、生产方式和技术复制化。动画的制作由个人化走向集体化,三维动画的创作从来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果。并且这种技术复制的快速对画面质量没有损失。手绘动画的制作中重视的是突破,是超越,认为重复、模拟无法展现其艺术生命力。但在新媒体时代,三维动画像其他的工业产品一样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技术湮灭了美感,在审美上用霸道的技术逻辑覆盖了其艺术风格和个性,但这种技术又使原来一小部分人把玩的艺术变成了大众与艺术的联系,真正可以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

2、审美个人化。新媒体时代是真正个人的时代,个人有丰富的选择,个人与各种环境之间如机器也能和谐自然的配合,信息的传递使艺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过去泾渭分明的各种艺术之间的鸿沟逐渐被高速传递的“比特”填平,艺术不但向商业消费转移,也变成视觉符号转移到商业艺术中间,如广告、影视、平面设计、网络界面、服装美容等等。一方面人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受到视觉冲击,无需再为审美而跑博物馆、美术观这些高雅艺术的聚集地;另一方面,眼睛又无不很快厌倦而需要新的、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比特的易传播易复制的技术特性正好符合了这种大量而浅表的视觉需要。

作为社会变革的力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不可抵挡。新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促使了技术和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其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形成了虚拟时空的概念。其次,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处处充斥着市场的逻辑,所有的文化都成为符合市场机制、可供消费的商品这造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艺术也需要融入生活也成为消费品。但这项先进的技术应该更合理的使用,赋予美感和情感才是动画艺术的最终目的,而手绘动画的艺术语言有着包容性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是随着技术和各种艺术思潮的发展而向前的。正如美国动画导演杰弗瑞・卡赞伯格所说,科技再成熟,鼠标也永远取代不了人类手中的铅笔,有一种神韵,是需要传统的绘画表现的。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新媒体技术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流,《数字化生存》中指出:“多媒体即是本质上互动的媒体,随着比特数字通用的出现而产生,同时,它与计算机成本降低、威力增大和呈爆炸式增长的局面息息相关。”新媒体是指高技术化的多种媒体的融合,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性为一体,新媒体的运行又依赖于多种专业的软件,如:平面软件Adobo Photoshop、三维动画软件3Dmax,MAYA,特效视频软件Flash、AE,其既包含计算机、信息等工程技术,又包含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艺术元素,又包含影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CG(Computer Graphic)的概念被引入到动画领域,计算机软硬件虚构的三维空间被广泛的应用,三维动画是整合了多媒体技术并且完全依靠多媒体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动画形式,三维动画与手绘动画相比有以下优势:一、能够完成实拍不能完成的镜头。二、可修改性强,节省成本。三、无法重现的镜头可通过三维动画来模拟完成。四、不受帧数的限制,渲染程序可以自动产生足够的画面。三维动画不但大幅提高了动画的制作效率并且产生了新的影像美学。但由于强势的技术覆盖了美感,三维动画的发展状态倾向于模拟现实,过分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和新奇,作品被内涵被炫目的技术掩盖,缺少了情感,这也就背离观众观看的初衷,很多作品都只是一种技术游戏。

就目前整个动画领域而言,基本形成了三大类动画的表现形式:三维动画、手绘动画(2D手绘动画)、定格动画。本论文认为在三维动画出现之前,并没有手绘动画的观念,手绘动画是相对于三维动画而言的。三维动画的出现使传统的动画成为了手绘动画,指在平面中绘制的动画。

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自身在不断更新技术,多媒体的发展也给手绘动画带来使用媒介上的拓展,目前有专门的软件如Adobo Photoshop、Painter模拟油画、水彩等绘画效果,而电子笔也可以对屏幕进行手写式的输入,这些硬件设施的开发趋势实际上是为手绘动画实现无纸化奠定条件,在多媒体技术与手绘动画结合后,手绘动画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画一幅画面,可以单纯用眼睛和手直接绘画出来,也用像素来绘制,还可以将拍摄的影像通过软件模拟成为具有手绘形式的画面。韩国电影《青涩恋爱》中片头与片尾就是真人拍摄与手绘风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此片表现的是现代男女纯真的爱情生活,影片基调清晰朴实,尤其是片头与片尾的动画对烘托影片气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动画采用的是真人实拍与CG技术结合的方式,呈现出的却是流动的、光影斑驳的水彩质感。此动画运用了图像处理、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画面既有饱满的水彩质感和纸张的粗糙感,又有三维的景深和镜头语言。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也在改变对技术运用的观念,将技术的生硬质感蜕化成灵活多变的艺术风格。

另一方面手绘动画家也在探索手绘动画的美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方式。在宫崎峻的《千与千寻》中,他就使用了CG技术制作飞溅的千寻的泪花。日本的动画电影现在使用线条勾勒,背景则使用CG技术来表现,再经过电脑校色,使得背景空间感强,看起来十分逼真。

本论文认为这些都还是CG与二维动画结合的浅表尝试,希望保持手绘动画的画面质感又增加画面的维度空间,但依然将手绘动画的制作工艺看成是手绘动画的精髓,用CG只是作为进行辅助手段。

相对来说,中国对于手绘动画这一新的发展方向的探索更加彻底和深入, 200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探索纪录片《大唐西游记》(见图),这是中国动画的一次突破,非常成功的实现了手绘与CG的互动结合。这部影片全部由手绘后经由CG处理的画面构成。没有一个实地拍摄的镜头,这在全球的纪录片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人物造型以中国传统彩塑的造型为表现形式。《大唐西游记》从破解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来历开始,讲述公元7世纪唐朝僧人玄奘一生的传奇经历。在叙事画面的表现上采用了的唐卡表现形式,唐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中的绘画艺术,从公元七世纪发展至今。以唐卡为造型符号又暗合了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这一主题,选用彩塑和唐卡的结合,既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也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大唐西游记》创作的实践意义在于:首先从技术的角度看, 《大唐西游记》没有对CG技术无节制地滥用,而认识到艺术风格才是传播主题的最核心信息,它突破了二维和三维空间的界限,产生了一种虚拟的时空感,并且产生了一种新的美学影像。《大唐西游记》是中国人第一次将手绘、CG、纪录片‘三位一体’的影像试验。是一次科技和艺术的成功结合。在如何正确利用先进的技术,如何使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生命力这一命题上给当代动画人以启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手绘动画还没有到成熟的阶段,手绘动画的艺术语言以及表现形式还在不断的充实丰富。手绘动画与新媒体技术之间并不对立与矛盾,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三维动画与手绘动画最大的矛盾在于思考的方式上的差异,三维动画师需要具备物体三维形状的能力,会先“画”出真正存在的东西,理解所画出东西的立体构象并且要灌注设计的理念,视作品为产品。而手绘动画师是以平面二维空间的概念进行构思,一方面有万千种材料、表现手段、风格进行选择作为媒介,倾向于反理性和反智性的思维。另一方面,这些媒介的选择最终是以体现动画师的个性与世界观为原则的。手绘动画的艺术语言探索还远没有到尽头,关于手绘动画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开发还有待开发,也许有一天,我们打开电脑就会有一幅水墨画打开,触碰画轴就会有朵朵的墨花绽放。手绘动画在整个动化领域将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美]尼葛洛庞帝.胡泳,范海燕译. 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80.

2、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郭春宁.多媒体艺术流变中的维度探索[D]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20D3:6.

4、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

第7篇

关 键 词:多科性大学 艺术学科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是指经过采集、开发并组织起来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载体呈现多样化。有文字的,如图书、资料、文件、档案;有声像的,如唱片、CD、VCD、磁盘、光碟等;有各种艺术作品形式的,如书画作品、摄影作品、设计模型、雕塑品;还有各种电子媒介和网络资源,如艺术专业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各种艺术类的网站和数据库等。建立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体系就是要将以上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经过筛选、整理、组织、开发等过程,使杂乱无章的信息成为学科资源,能够满足本院系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支持该学科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做到重点艺术学科全面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近十年来,高等艺术教育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以及农林、理工、财经、文法等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从过去的几十所猛增到现在的一千多所,全国每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从几百人急升到数十万人。艺术学科也从以往的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学科新增了动画、新媒体艺术、艺术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对于多科性大学艺术教育如此迅速的发展,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一流的学科要求拥有一流的学科信息资源。”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作为衡量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也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必要性

(一) 建立完备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是艺术学科建设的要求。艺术学科建设是由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组成的,学科信息资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多科性大学近年设立的艺术院系存在有些艺术类专业仓促上马、学科基础薄弱、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样,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1)在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传统的重点学科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新兴学科,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相对缓慢。(2)艺术院系的资料室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处于文本检索的原始状态,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落后,满足不了艺术学科发展的需要。(3)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图书管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艺术学科的特点。而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门类的跨跃式发展,要求学科信息资源应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能满足艺术学科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的需要,为艺术学科建设提供符合要求而且达到一定标准的信息服务。

(二) 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等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社会,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和网上资源的繁盛丰富使网络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获取多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多科性大学普遍建立了校园网并逐步进行校园数字化管理,图书馆也正着手实施文献信息数字化,从而,老师与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从图书馆的网站检索到所需信息。艺术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最新、最全的大量信息,由于校园网络资源具有广泛的共享性,而且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很好地满足艺术学科的要求。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改变传统模式,在学校图书馆的指导下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艺术专业师生的需求。

二、构建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议

(一)了解和掌握自身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

首先,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艺术学科包括音乐、艺术设计、动画等专业;音乐专业有声乐、作曲、乐器、指挥等学科方向;艺术设计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艺术学科庞大丰富,艺术专业繁多复杂。虽然目前国内有一千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但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学科发展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进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摸清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实际情况,找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了解和熟悉本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明确本院系师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其次,坚持特色,发挥优势。做别人没有的,就是特色。而别人也有,但做得比别人强的,就是优势。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千变万化,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环境下,要做到坚持特色、发挥优势,需要学科信息资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在“专、精、新”方面狠下工夫,把相关工作做细做足,辅助本院系师生深入详尽地研究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使他们能够准确迅速地了解艺术专业国内外的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和动态。

最后,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具备敏锐的知觉和超前的意识,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要能满足本院系未来学科规划和建设的需求,走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开拓学科视野,创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大学艺术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具有专业技巧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创建多元化的体系。一个能够成功设计出新颖且受大众欢迎的产品的现代设计师,往往在于他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巨大的信息量,丰富多元的知识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从艺术学科的性质来看,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与最相近的文学学科相比,也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但艺术学科又与哲学、科学、历史、考古、伦理、民族文化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使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可选内容丰富多样。

转贴于 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艺术类学科本身,而应拓宽学科视野,依托多科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开放、包融、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引导广大师生放眼看世界,引领他们关注艺术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关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关注艺术与人类其他精神产物如宗教、语言、哲学、科学的联系。

(三)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联系与协作

在进行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艺术院系资料室更接近教学研究的第一线,能够直接与本院系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快捷地了解本院系师生的需求,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建设,以促进艺术学科建设,有效提高本院系教学科研水平。但是,资料室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员缺乏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技术知识等问题,需要学校经常与图书馆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信息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加快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

(四)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

在现代通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一般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新兴的电子文献及数字化文献信息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组成。

1.健全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建设。艺术学科在多科性大学是一个新兴学科,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从图书、期刊、资料等方面健全纸质文献收藏是首要任务。第一,应首先着眼于从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发展规划和侧重点出发,优化藏书结构,建设比较完整的藏书体系,达到从该藏书体系中就可以了解到艺术专业的发展历史、脉络和最新动态的要求。第二,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一些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都会最先在权威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师生对艺术学科资源“专、精、新”的要求。第三,参加全国院校艺术教育研讨会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教师所带回来的资料,很多反映了艺术专业最新的动态、观点、方法。注意收集整理这些资料,有助于不断完善本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主要研究方向。

2.适当选择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形成互补。电子文献按出版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光盘、软盘等形式的;二是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具有图文并茂、检索方便快捷等优点,如以下几类电子文献大大方便了教学工作:(1)中外美术史、艺术设计史、中西服装发展史等史论类的电子文献;(2)服装、家具制作工艺流程;(3)艺术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软件;(4)新设计产品会、时装会等。因此,适当收藏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虚拟资源建设。虚拟馆藏是相对于静态、具有物理实体的现实馆藏而言的,即对艺术学科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使用,建立虚拟化的网络馆藏。首先,建立网页,根据本院系开设的不同艺术类专业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栏目。其次,采用购买、自建、合建等多种途径建设科学适用的数据库。一些精品素材库包括绘画、设计产品、建筑、雕塑、工艺品等方面多数是由专业单位或公司制作,品种齐全、质量较好,一般可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选择自行购买或几所艺术类兄弟院校合作购买的方式。对于精品课程、优秀老师的课件(教学档案)、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及留校优秀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名师名人来校讲座等可自制成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和互相学习交流的渠道,也可作为与其他艺术类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学习、实现资源互享的前提基础。最后,整合和网上免费资源。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选择链接相关的学术网站,如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数码视频、设计在线等。对于在网络上的国内外关于艺术方面的展览、比赛、评奖活动的信息,资料员要尽快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及时,为本院系师生提供更好的参加多种实践的机会。

4.积极组织和开发二次文献数据库,将纸质文献、数字化资源库运用数字技术和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编目,形成二次文献,满足广大师生的进一步需求。

结语

目前,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论文不多,也处于刚刚起步的研究阶段,本文是一个有益的探讨与尝试。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加强艺术学科建设的需要,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组织和开发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成果一定会越来越多,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将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炜韬,王铁,武净鲜,武翔宇.学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J].晋图学刊.2006(4):8-11.

[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3]钱惠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39-41.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在专业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课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且是一门综合知识性课程。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不仅有使人愉悦的音响,而且它有着自身的思维发展逻辑、情感表现方式和意义。而音乐材料和音乐规则是音乐欣赏建构的基础和媒介,它们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构成,影响着欣赏者从音乐中得到的审美享受。

理论上通常将音乐欣赏按照欣赏水平的高低,分为三个阶段:①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音乐的悦耳、好听;②感情的欣赏:对乐曲表现的基本情感有进一步的体验和把握;③理智的欣赏:在较高的层次上对作品的音响、思想感情、表现意义等作知识性、专业性的赏析。因此,在较高层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除了在欣赏过程中要有音质较高的音乐音响外,还要具备很多因素。一是要求欣赏者必须懂得一些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段、结构和技巧;二是教学中要有声音、文字、图像等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三是教师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虽然有的教师用到多媒体电脑设备,但一般仅限在某些准备材料较顺手的课堂上或精心准备的观摩课上。在绝大多数欣赏课上,多媒体电脑设备只是起到了板书的作用,课堂上的时间也往往会浪费在繁琐的操作上。尤其在器乐曲欣赏方面,想单独听取或介绍某一乐器特色时只是反反复复听几遍音乐而已,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音乐欣赏课的“笼统性”和“表面性”,很难达到较深层次的音乐赏析。然而,随着多媒体电脑的发展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以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以往音乐教学中达不到的教学手段能方便地得到改善,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MIDI制作与数字音频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两大核心内容,在音乐欣赏课中,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应用:

1.音源(或软采样器)的应用

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相当数量的音乐作品可直接下载到MIDI文件,供教学使用。有些MIDI文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块音源(或软采样器)中就有几百甚至上千种音色,使用Sonar、CubaseSX、MusicatorWin3.0等MIDI编辑软件就能轻松播放这些音色。

2.音频文件的应用

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样可以下载到各种音乐类型的音频文件,绝大数音频文件的音质是很好的,能直接供教学使用。mp3是最常用的一种音频格式,只要在电脑中装有相应的播放器或专业音频播放软件即可。音频文件可以选取任意时间开始或结束,并且每次的速度不会有区别。音频文件可以通过软件中的均衡器进行调节,放大或缩小某些频段的声音,以便突出某一部分音乐。

能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专业音频软件有很多,如:Samplitude8.0就是一款具有专业品质、功能非常强大并且能进行全面录音、音频编辑、混音的专业音频软件。

首先,Samplitude8.0有一个非常专业的CD抓取功能,能够把电脑光驱中CD盘上的音乐直接抓取到电脑中,保存为wav、mp3、mpg、wma、ra、aif、ogg中的任意格式,音质不会得到任何破坏。另外现有磁带中的音像资料也可以通过Samplitude8.0转录到电脑中去,保存为想要的音乐格式。

其次,Samplitude8.0的音乐编辑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切入到音频素材的任何开始或结束位置,也可以改变音频素材的开始或结束时间。Samplitude8.0自带了很多专业效果器,可以给音频素材加入各种不同的效果,编辑好的音频素材可单独输出为任何音频格式。通过使用Samplitude交叉淡化编辑器,能够把不同的音频素材拼接在一起,做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同样,我们也可以随意编辑MIDI文件。在MIDI编辑软件中,可以选取MIDI文件任意一小节的任意一拍开始或结束处进行播放,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设置音乐的某一段反复播放。如果需要强调音乐作品中某些乐器或声部,在MIDI文件中可以随时设置某一个或几个声部独奏,并且可以单独调整乐器的音量、声像、力度、合唱与混响效果。也可以将一个快速MIDI音乐文件降为中速、慢速,比较因速度不同而引起的音乐形象差异,而且音质不受任何损害。专业的MIDI编辑软件都具有乐谱显示的功能,旋律线、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分析。在音乐欣赏课中,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时,可以应用MIDI编辑软件中音源(采样器)里的音色,这样工作的可操作性也就提高了。我们还可以将只有乐谱而暂无音响的资料制作成MIDI文件,它可以是一件乐器,可以是各种风格的流行乐队,也可以是庞大的交响乐队,这种工作需要教师有较强的MIDI制作的能力。

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在我国进行,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改革与提高的问题。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音乐人才和音乐师资,如果在教学中不断发挥教育创新精神,同时改进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那么这将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版。

[2]牟新著《电脑音乐制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9月版。

第10篇

(渤海大学 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论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罕伯岱村为例,论述了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及其变迁后的现状,对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文化变迁中保护与利用好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文化变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16-03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1]。达斡尔族是我国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的处于文化变迁之中,且在文化变迁中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与破坏。如何在文化变迁中保护好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变迁中的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罕伯岱村是达斡尔族原始部落的发源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西南郊,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村中达斡尔族人口达40%以上,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村。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民俗等。

1.民间舞蹈。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鲁日格勒”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罕伯岱村这项舞蹈被称为“哈库麦”。哈库麦是达斡尔族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歌舞形式,在达斡尔族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罕伯岱村热衷于跳哈库麦的村民已越来越少,且只有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时才能欣赏到哈库麦。

2.民间音乐。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一种以山歌为体裁的民间歌曲,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罕伯岱村能完整唱出这些民歌的已不超过10人,而且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的达斡尔族村民中会唱这种民歌的已越来越少,即便会唱,所掌握的曲目也非常有限,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传承问题令人堪忧。

3.曲艺。达斡尔族称乌钦,又称乌春,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钦是清朝年间达斡尔族人用满文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歌,后来由民间艺人以口头说唱的形式来表演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如今在罕伯岱村,说唱乌钦的艺人及乌钦的受众已经很少。

4.民俗。罕伯岱村达斡尔族传统婚俗于2010年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北方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婚礼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罕伯岱村的绝大多数青年在结婚时只保留了部分传统婚礼的内容或是完全采用汉式婚礼,完全按传统婚俗结婚的青年已不多见,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

二、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原因分析

1.罕伯岱村达斡尔族自身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应用于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必然会导致其文化领域发生变化。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变迁中的“堕距”理论,即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罕伯岱村达斡尔族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自身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必然导致其民族文化发生适应性变化,这是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所处境况最直接、最深层的原因。

2.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涵化。由于罕伯岱村达斡尔族受汉族的长期影响,并与满族、蒙古族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不断的接触,使村中达斡尔族逐渐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涵化已成为罕伯岱村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语言方面,“达斡尔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语言使用上经历了单语化(即母语化)、达满双语化、达汉双语化及局部的多语言和单语化(非母语化)等过程”[2],这正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涵化也给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使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歌及乌钦说唱艺术)在传承上失去了语言基础。

3.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时尚、流行的西方强势文化正在不断侵蚀中国的传统文化。另外,受到来自罕伯岱村自身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影响,村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经商、外出打工等多种方式,逐渐向城市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村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都已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使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者与受众者的人数上均已大大下降。

从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原因来看,文化变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伯恩、M.伯恩曾在其书《文化的变异》中写到的那样:“正如没有哪个人会永远不死一样,没有哪一种文化模式会永远不变。”[3]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产生本身就是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后碎片化的一种重构,而从碎片走向重构是文化变迁的普遍规律。罕伯岱村所拥有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文化重构的具体体现。化被动的文化变迁为主动的文化变迁才是应对文化变迁的最佳方式,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进行调适。

三、文化变迁中保护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1.村民自身文化生存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所谓文化生存是指一个小民族如何在外部环境的干预状态下,维护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认同,保持作为一种文化的独立性的权益”[4]。从这一点上来讲,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能在当今快速的文化变迁中传承下去,保持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看达斡尔族人的文化生存意识。达斡尔族人只有真正意识到先人留给他们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民族独特性的代表,是一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特质,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目前,罕伯岱村达斡尔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已发生巨大变迁,民族及区域文化特色逐渐减弱。面对这一趋势,村民应提高自身文化生存意识,认识到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独特性,是自己的责任,是分内之事,这样才能使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

2.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与服务。对于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罕伯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应有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从多方面来筹措资金。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拨款。其次,政府要进行有效的调控,让企业积极地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另外,企业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无偿捐款,政府给企业一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再次,个人的积极参与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另一来源。黑龙江省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应给予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村民固有的文化局限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业的保护技术,相关部门应派出专业人员进行录音录像、刻录光盘等数字化保护工作。

3.加强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目前,乌钦体长篇叙事诗《少郎与岱夫》已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这是学界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可喜成果,学者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将更多的乌钦说唱艺术整理出版,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于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与鲁日格勒舞也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对一些流散在乡间的民歌要“记谱录词,编纂成册以便于人们传唱和音乐学家研究”[5]。学者们还应对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另外,应让达斡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学校教育中去,达斡尔族的民歌、舞蹈、说唱艺术等是很好的乡土教材,可以进入大、中、小学课堂,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系统的传承,培养出保护与传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

四、文化变迁中利用罕伯岱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1.文化事业方面的利用。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可进行多渠道的开发利用。首先,应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的作用,将优秀的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些媒体来进行展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其次,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日益提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文化机构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这些机构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展示,以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再次,可将乌钦说唱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改编成书籍出版。另外,罕伯岱村民应组建达斡尔族民歌合唱团及舞蹈团队,参加各种汇演比赛,艺术节展演等,这样不仅能提升村中艺人的专业技能,又能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通过在村中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宣传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旅游方面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适度开发,能满足当前人们的多样化旅游需求。鉴于此,应对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方面的利用,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对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识,普及了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另一方面也使旅游成为保护与传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手段。

3.商业方面的利用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乌钦体长篇叙事诗《少郎与岱夫》的出版发行,正是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出版方面进行商业化运作的有益尝试,日后,将会有更多的乌钦作品与读者见面,出版业界将在这方面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少郎与岱夫》等乌钦作品拍摄成影视剧,也是很好的商业化利用方式,目前一些影视投资公司已将其纳入策划构思阶段,一些乌钦作品走上荧幕指日可待。除上述商业化利用模式外,还可以将达斡尔族的民歌、舞蹈、说唱艺术、传统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制成光盘,对外出售,或与电视台、网络经营商进行合作,在媒体上播放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这样既增加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收益,又对其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另外,可以结合达斡尔族的服饰、民俗、歌舞等内容,制作成独具达斡尔族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对外出售;排练达斡尔族的民歌舞蹈参加一些有影响力的晚会等大型活动;将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名称授权给企业作为产品名称,这些都是对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商业方面的利用。但是我们在利用过程中,要保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避免过度的商业开发,避免为了经济利益而造成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

参考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2〕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7.

〔3〕C.伯恩,M.伯恩.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

〔4〕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第11篇

摘要:文章以高校特色专业资料室为例,阐述了其为特色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以及为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并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学院资料室发展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67-03

收稿日期:2013-01-03

作者简介:楚保玲(1959-),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馆员。1院系特色资料室与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关系

作为高校三大教学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属院系、科研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这些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分馆,构成了高等院校特殊的“二级”图书馆系统。院系资料室是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职能机构,是图书馆文献情报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健全和完善现代化的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与建设体系,能大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效促进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许多高等院校加大了对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将资料室建成学术科研“品牌”,使院系特色资料室在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资料“少而精、少而优”、专业性强也是院系特色资料室一个突出的特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就是其中的一例。这是因为艺术学科与文、史、哲、经、理、工、农、医等学科相比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及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如其他学科多以文本或语言作为呈现方式,而艺术学科则多以听觉(音乐)视觉(美术)作为其表现方式。笔者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为例,从几个主要方面对音乐专业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以及为音乐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发展史及现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资料室——艺术院系资料室中专业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等资料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门类最为齐全、历史最悠久的资料室之一。截至目前,该资料室共有音乐类中文图书30,000余册、外文图书5,000余册;专业中文期刊50余种、8,000余册;外文期刊30余种、1,000余册;各类唱片、磁带、录像带、CD、DVD等5,000余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的历史是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1998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的艺术专业的4个系合并,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图书资料采集和订购工作,资料室现在仍保存着很多印有各个时期印章的图书资料,还有几十种期刊都是从创刊号开始订购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始终为艺术学院的发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馆藏特色及功能

3.1加强资料室建设,突出馆藏特色,为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既然是特色专业资料室,那么所存图书期刊资料就不能像大文大理那些学科一样搞“大而全、多而广”,不能贪多求全,而是要利用有限的经费保障专业所必需的图书资料,做到“少而精、少而优”,以“精”为核心,突出“特色”,必须要与院系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围绕学科专业设置为中心购置、增添图书资料;同时还要保持专业必备资料不缺失,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完善的、翔实的资料保证,这是该资料室的主要特点。

目前该资料室所拥有和保存的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发起组织编纂的大型音乐类丛书——《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因为从全国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范围来看,拥有这套大型音乐类丛书的还为数不多。这部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丛书卷帙浩繁,共分十部约三百余卷;涵盖地域广泛,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包括在内;权威性强,一批国家最高音乐学府的专家教授直接参与编写和指导;地方特色浓郁,一大批地方音乐工作者和民族民间艺人参与编写;时间久远,从1979开始筹划到1988年出版第一本书籍,直到2006年才全部完成该部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前后历时将近二十年。该部丛书共分为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笔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这部丛书,是因为该丛书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支持和科研成果取得、对音乐专业“音乐与舞蹈”、“戏曲表演艺术”等一级学科申报和成功获批发挥了很大作用。

3.2为研究生教学服务是院系资料室的一项主要工作

作为高等院校的“二级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一方面要为本院系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研究生教育服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扎实而具体的工作。

目前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有中国音乐史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编辑学研究、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理论与应用研究(含声乐、戏剧、器乐、键盘)等近十个方向,常年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三个年级共约120余人。近几年,音乐资料室在原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专业方向购置了大量包含现当代音乐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图书资料和工具书,新增订几十种专业期刊和报纸。代表性的有《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300余卷);《中国音乐学研究文库》丛书(约30卷),荟萃了当代音乐学界最具代表性学术人物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外文工具书《新格罗夫音乐词典》(20卷本);传统古琴音乐丛书《琴曲集成》(10卷本);《中国音乐年鉴》(1987年~2009年)等等。专业核心期刊和各大音乐学院学报有《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等。大量的专业书籍及学术期刊,为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专业知识、毕业论文写作及资料查询、毕业创作音乐会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理论支撑。同时,音乐资料室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较浓厚,有利于研究生学习交流,这些都为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3.3兼职承担科研统计任务是院系资料室工作的又一特色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除了做好日常的为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服务以外,还兼任着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这项工作从2002年开始,对音乐专业的每位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按类别(如著作、教材、核心论文、一般CN论文、项目、获奖等)和年度归纳整理,全部输入电脑,建立详细的教师科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完善。这项工作一直做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信息资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套电子化系统管理的科研档案数据资料,为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申报硕士学位点、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功获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作用。此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还对历届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及开题报告按年级和专业方向进行归类整理,放置专门独立的小区域分类保管,为方便读者查阅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该资料室还注意搜集保管本专业教师编纂出版的各个时期的专著及教材,丰富了资料室馆藏的种类。4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加快高校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的初步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它们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检索及传播使用等各个环节。以网络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提供了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其工作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资料室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为现代化教学科研提供更完善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探索网络环境下院系资料室改革的新思路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和管理模式,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大量文献资源的重复浪费,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为现代的主动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特别是教师和研究生)对信息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院系资料室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中的积极作用。

4.1抓住机遇,促进资料室网络化建设

抓住高校大力发展校园网的契机,自觉将资料室自动化系统作为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参加校园网建设。2010年暑假期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购买设备,组织人力,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资料室馆藏的35,000余册中外文书籍、9,000余册中外文期刊的全部目录基本信息输入电脑,把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并入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了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同时也使资料室图书自动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2利用校园网资源提高特色资料室服务质量

利用学校和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和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充资料室的专业资源涵量,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河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已覆盖全校各个院系,河南大学图书馆建成了“现代化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局域网、光盘局域网,连通了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装载“中国学术期刊”、“维普科技期刊”、“万方硕博论文”、“数图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数据库。这些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广大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快出科研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技能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在把院系资料室各具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后,也为资料室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从而进一步扩充专业资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学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以及院系资料室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总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后勤保障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特色专业资料室的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2]李婉华.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建设与发展[J].世纪桥,2008(8).

[3]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第12篇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在实施“精品教育强区”战略中,全域强力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实验教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管理;教学

四川盆地南部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该区位于长江、沱江交汇处,幅员面积仅3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辖12个乡镇街,滋养着36.13万人口;经济繁荣,教育高速发展,中小学校29所(公办学校24所,民办学校5所),中小学生40400人。近年来,龙马潭区实施“精品教育强区”战略,教学工作立足素质教育,坚持科学发展,紧密围绕省、市教育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以“均衡+特色”旗帜引领,全域强力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开齐、开足、开好)和“三开放”(开放图书室、开放体育器材室、开放计算机室),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强化实验教学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管理精细化

(一)健全“三四五”管理模式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是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工作的保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水平”,工作做到“精、细、实”,各种资源才能发挥最大功效。龙马潭区建立的“三督查、四联动、五统一”管理机制推动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1)“五统一”细化管理

针对实验教学工作,龙马潭区教育局督导室、技装站、教研室的同志定期和不定期地分片到各学校实地指导、全面检查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教学实施“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实验流程、统一实验教学日志检查形式、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工作细则、统一实验操作考试监考教师职责、统一制作中小学实验园地(公示牌),确保实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2)“四级联动”管理模式

龙马潭区教育局成立了督导室、技装站、教研室、学校“四级联动”管理模式。成立了“龙马潭区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全区实验教学的强力推进。督导室主抓实验教学的评估导向与考核细则;技装站负责实验教学具体工作;教研室针对课程业务工作进行过程性跟踪与指导。各学校教导处、技装室组织实验教学的实施。

(3)“三级督查”落实到位

各学校实施了实验教学的“三级督查”管理制度。一级督查:实验管理员。实验管理员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级督查人员,必须对各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完成班级进行认真督查,并在实验公示栏中进行分级评价公示。二级督查:教导处。教导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各科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一听,随堂推门听课;二查,检查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的填写与批改、实验通知单的填写和日志的记录、实验教学效果;三问,开展学生实验问卷调查等。三级督查:技装办公室。学校技装室除了承担仪器设备的建、管、配,仪器的统计上报与增订,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检查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实验效果进行进一步督查。即在前两级督查的基础上,抽样每位实验教师任教班级的4名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来督查实验教师工作,让实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健全长效机制

(1)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根本保证。我们坚持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长期着力于构建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龙马潭区关于实施“实验教学、功能室管理工作专项考核”意见》《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检测实施方案》《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制度》《实验三开询问制度》《实验三开督查制度》《图书室全面开放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各单位都逐步健全了各功能室管理、实验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应用等管理制度,有效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推进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进程。

(2)建立专项工作制

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益,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全域推进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按照国家课标、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全区全天候开放图书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实行学校藏书室、楼道书吧、班级书柜“三级阅读”管理机制,各校每学期定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促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体育器材室是“超市式”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活动器材,自由开展体育运动。

(3)活化激励机制

首先明确规定实验教学工作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范围,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与绩效工资挂钩,在绩效考核中提高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等学科的工作量系数。其次,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工作考核、选先评优等各个方面,给从事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教师开辟“绿色通道”,专门划拨一定的名额给实验学科的教师或为其增加一定的分值。其三是在评价激励机制上实行创新性的分级评价。各校通过增设实验学科教学情况公示园地,根据教师实验教学完成效果进行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的评价,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

(一)装备标准化

龙马潭区以“义教均衡县”迎省检(2015年12月25日顺利通过省义教均衡督导团检查评估)为契机,加大办学基本条件经费投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近两年用于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经费达3886余万元,其中实验教学“三开”标准化建设投入770万元,“三开放”投入1656万元,“班班通”及教育信息化投入2157万元。目前,全区普通中小学实现了实验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片区学校、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和4所村小全部建立起标准化的科学实验室、仪器保管室。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基本要求配齐、配足了小学科学、初中理科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计算机、图书等各类仪器、器材、设备设施。

(二)功能室达标

实验、图书、艺体卫劳等各类功能用房场馆数量、面积达标,卫生整洁、布局合理、陈设规范,仪器设备设施存放符合要求。对实验室的财物进行了对应管理,确定了专人用规范账册,按部颁目标将仪器记账,各种实验器材的借用,都能及时做好借用、归还记录。所有仪器都定橱定柜存放,并将仪器用卡片编号,挂在橱上。并按上轻下重、里高外低、水平式或垂直式进行存放。不仅做到定橱定位,还做到科学、整齐、美观、大方。各功能室文化建设丰富多样,富有针对性,育人氛围浓厚。目前,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实验室130间、图书阅览室52间、音体美功能室126间;拥有图书848538册、计算机3028台,保障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化建设加快

2015年,引进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目前各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正在进行数据入库,将实现装备信息化管理,推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与实验教学相融合。2015年11月,引进了“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初高中理化生、地理、小学科学等学科还可以进行数字化实验教学。这在西部地区还是首例。

三、队伍建设专业化

(1)配备专职教师

区教育局规定凡是完全小学(一至六年级齐备的小学)以上的学校,必须设置专职实验教学教师。

(2)开展教师培训

采取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结对帮扶、名师引领、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实验教师培训。坚持每期举办一场全区性实验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3)搭建展示平台

龙马潭区每年都组织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自制教具和教学论文评比等竞赛活动,搭建平台展示教师队伍的风采。积极开展探讨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研究课和优秀实验教学教案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心得体会。

(4)加强教学研究

技装站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技术装备管理专题工作研究》的子课题《抓好“校校交流”活动,推进学校实验教学“三开”工作的研究》,将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工作提升到理论研究,并在省级会上交流发言。实行跨区域联合开展实验学科教学研究“校校交流”活动,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观摩—研讨—评价—质疑—总结”五环节教研模式。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为校际间的观摩、检查、交流、学习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了区域学校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

(5)加强对实验教学和过程研究探讨

如胡市中心校市级科研课题《小学科学教学与农村现实生活相融性研究》突破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农村孩子的科学学习生活进行拓展。目前,全区有4个学校被选入国家级科研课题《欠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实施途径与模式研究》参研学校,正在进行实验研究。

四、成效显著

(一)培养了一批实验教学能手

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对器材准备、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心安排、反复演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挖掘了教师的潜能,而且增强了教师的技能。在各级举办的实验教学竞赛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具制作、实验操作、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等专业技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两年来,144件作品获得省、市等级奖,5件作品获得国家等级奖,其中4个项目的“机器人”作品获得省级奖。全区12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教育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

(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每届创新大赛中广泛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三小”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三小”作品屡获佳绩。

(三)接受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研讨会现场参观

2015年9月23日,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研讨会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位于龙马潭区的泸州十八中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观点接受了检阅。教育部基教二司副司长马嘉宾、基教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在省教厅副厅长何浩的陪同下,现场参观了十八中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开展情况。来自全国各省、市(州)、县(区)代表等300余人参观考察。马嘉宾、乔玉全一行听取了十八中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经验介绍,观摩了实验课、美术课、舞蹈课、体育课现场,参观了师生的科技、书画作品展,深入了解学校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用房的开放情况。学校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健身操、舞蹈、手工、书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办学特色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泸州市实验教学经验获高度肯定。2014年5月16日,我区十八中还成功承办了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现场会。

五、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