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19:4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庖丁解牛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教案;第一堂课
作者简介:汤赐(1978-),男,湖南湘潭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42-03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新能源发电等。“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本科教学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1]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案的制作和使用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
很多非师范院校出身的大学教师都没有写过教案,只写过讲稿,笔者也一样。直到拜读北京理工大学龚绍文教授所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2]才正式接触大学讲课的教案。读完深受启发,对自己所授课程也尝试着写教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对如何做好“电力电子技术”教案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及其结构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是教师为某次课的宏观指导思想和具体课堂进程而设计的教学方案,用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一般来说,一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的教案由两大部分组成:概述和教学进程。概述主要用于阐释教师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涉及授课对象及其特点(重点是学生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题目或主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方法和教学手段等。[3]教学进程则负责具体组织教学步骤,用以落实概述中的基本分析和指导思想,通常按授课时序写明每个教学段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时间分配等细节。
二、“电力电子技术”教案优劣的评判标准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案的基本结构及其具体内容能否真正实现该目的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一份较好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应该具备六个特征。
1.教学目的明确
不论是向学生传播电力电子技术知识,还是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都是孕育在具体教学内容的传授之中,因而在制作教案时,要把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具体化、明确化,并通过教学内容这一载体反映出来。
2.教学内容充实
首先,要保证包含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其次,应适当介绍与上述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最后,可尝试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讲出对上述教学内容实际运用的切身体会。
3.教学重点突出
依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确定每次课拟向学生介绍的重要知识点或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会发生变化的,因而不应把课程的重点看成是固定不变,年年如此的。[4]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教授和黄俊教授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1]实现了以基于晶闸管的电路为主体内容,向以采用全控型器件的电路为主体内容的转移,充分反映了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新进展,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介绍基于全控型器件的电路以及控制这些电路的PWM技术。
4.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准直观法、边讲边练法、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2]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不应盲目肯定或否定一种方法,而应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加以综合使用。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而言,笔者非常信赖案例教学法——通过演示MATLAB/Simulink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来传授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5.教学手段多样
语言表达(包括肢体语言)和黑板板书、多媒体屏幕显示、实验演示等是帮助教师阐述教学内容和讲解思路的两类重要教学手段。前者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后者则作用于学生的视觉,二者形成合力,共同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6.教学进程合理
根据“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发展、自己的理解和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和布局,反映在教案上,就是如何给每次课的讲授内容分段并确定它们的讲授顺序。
三、“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的准备工作
为了制作一份能够体现出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多样和教学进程合理等诸多特征的教案,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要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整体性备课是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全面准备,是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讲授每次课时有一个全局的高度、有一种俯视的自信,才能清晰流畅、举重若轻讲授课程,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其次是要做好每次课的备课工作。整体性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但课还得一次课一次课的讲。事实上,只有每一次课都讲好了,整体性的把握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每一次讲课之前也要备好课,具体来说:要根据教学安排表明确本次课所讲授内容的大题目,确立教学目的,选择具体内容及讲授重点;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例如,课堂讲授、实验或讨论等;要把教学内容组织成一次讲授式或议论式或谈话式的文稿,应服从并服务于主题,把各部分内容按起始段、中间段到结尾段的顺序安排组织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一份教案来,准备在课堂中使用。
最后是要多向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请教,尤其是要多听他们的授课,并及时写下自己听课后的体会,融入到自己的授课中去。多听(听人授课)、多讲(自己授课);再带着问题去听,带着体会去讲……完成几个循环往复的提高过程。
四、“电力电子技术”教案示例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笔者上述认识和体会,本节给出了“电力电子技术”绪论课的教案实例以供参考。
1.概述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本课内容:绪论
授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授课对象:D电气工程06-4,5,6
授课时间:90分钟
(1)教学目的。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等问题的初步说明,使学生们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了解。
(2)教学意义。“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理论性较强,比较难学。考虑到本科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内容多、学时少,这就不可能讲授过细。“绪论”可以为学生们从课程整体内容上把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质问题提供帮助。
(3)教学重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结合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及需要)。
(4)教学难点。无。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6)教学安排。先简单进行自我介绍,再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学生已学课程,提出问题:各门课程如何衔接并构成整体?“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理论如何运用,并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在介绍“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时,要重点介绍它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
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时,要扣住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这条主线。
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时,要针对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与需要,重点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交直流电机调速、交直流电力机车、电力系统FACTS和HVDC、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电动汽车、超导储能、不间断电源、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并注意衔接好电气工程与电子学、控制理论之间的关系。
(7)教学手段。以口授为主,一定量板书。
2.教学进程(见表1)
五、结束语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收获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笔者对如何制作并使用教案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谈了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及其结构,优劣评判标准,以及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等方面,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教案示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
1 观念更新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课型的创新。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2 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我们认为,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
2.3 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较死板。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2.4 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教育,尤其是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学设计上。只有重新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中职语文古代文学教学。因而我们对中职语文古代文学的课堂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情趣性
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法。比如榜样作用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书法,情境模拟来创造情境。情,就是由外界条件而引发的喜怒哀乐等情趣,可以说是知趣,也可以说是心情,因人而异。任何人都是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积极地探索。文章中提到的情趣性是狭义上的情趣性,专指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激趣一词的含义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每一个老师都渴望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兴趣,从而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孔子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甚妙,人生中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对事物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感悟生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生活的诗意。正如刘建德所言,“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关注与促进,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热爱生活的,也同样充满着智慧意识和一定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兼具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有能力自主的走进生活中去体会文学。(2)反复诵读。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绪中体验知识。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诵读教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篇章的整体把握与感知”;“第二,有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形成”;“第三,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第四,有利于学生接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关于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研究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胡虹丽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诵读教学的方法改进”:“兴趣是先导、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想象是桥梁、技巧是保证”。井源则具体论述了诵读教学的可实施步骤:“初读———不求甚解、熟读———庖丁解牛、吟咏———感悟内化、背诵———回忆再现”。这些关于诵读教学的研究为当今语文教育中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3)课外阅读。通过课堂教学中多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自主的从书本或网络中搜集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觉得阅读有用,有趣,就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找答案。所以在中职语文校本教学中要注重课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多让学生广泛阅读,提高知识面的广度,有了阅读的广度才有可能提高思维的深度,从而开展深层次教学,意义教学。
二.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人文性
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好的语文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灵魂的感悟和启迪。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3]
三.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创设情境
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胆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刘建德曾经指出,“课堂,是生活的诗化”。[4]他作此论调不无道理。在他看来,课堂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形式。而处于生活中的我们,总要富有诗意地去感受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雨巷诗歌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创设诗歌意境在江南小巷中进行情境表演。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教学,也可以在山塘街进行情境模拟配乐朗诵,运用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运用音乐激发我们的情感。我立足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开放、有活力、有内涵的职教语文教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行学校教育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从而很难实现知行合一。为克服这一弊端,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应该开展游学班课程。户外游学既是走进了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主动学到知识,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陶冶了情操,是一举数得的学习方式。
四.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艺术性
生活是一门艺术,课堂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追求,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语文教学,比如注重平时自身的要求,练习书法、绘画、乐器,茶道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性。同时运用榜样法将中国中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传承下去。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包括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善教”与“乐学”互动模式。“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课堂教学若只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内容僵化、单一,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自然也较为低下。我们应结合实际,从“大语文”的角度去审视语文的课堂教学,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比如,设计开放性作业布置,大胆创新,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任何形式的作业来展示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创新课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总结
一、主体性教师的内涵与特征
1.主体性教师的内涵
主体的人,只有在与之对应的客体存在时才有意义,没有对应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人。主体、客体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人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处于能动的地位才构成主体,才具有主体性。所以,对主体的讨论,也只能在与之对应的客体的关系中才能进行。
根据哲学的有关研究,主体的人,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其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自觉、自为和自由。自觉是意志自由的表现,自为是行为自由的表现,自由则是前二者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状态,是对人的本质的终极界定。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是目的而非手段。
“人”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只存在于哲学之中。现实中的各色人等,由于在社会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之对应的客体也各不相同。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主体性(共性),是通过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呈现的个性表现出来的。因而,他们的主体性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独特性。
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这样的社会活动内在地需要教师的主体性,并对主体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对自由创造积极追求;对现代教育的本质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真诚地关爱学生,由衷地热爱教育事业,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产生对教师职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具备实现主体价值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简单地说,一个主体性教师应该成为认知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是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2.主体性教师的特征
(1)选择自主性。它是意志层面上自由的表现,处于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主体性的起点上。它表现为一种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这个意志层面上的自由对于从事高度个性化精神生产的教师的主体性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其主体性范围更广,要求更加强烈。选择自主性,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这种决断和选择,源于教师对自身条件与客观对象、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是一个探究、思考、判断,进而选择的过程;二是这种选择,决定了以后实践所要实现的目的和发展的方向;三是这种选择一旦确定,必然产生一种强大而且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能量源泉;四是这种选择,尤其是一些较为重要的选择,一般不会一次完成,它应该也必须在以后的实践中,进行验证、反思,根据对主客体认识的深入,自觉地进行调整,当有外力介入时,也必须内化为个人的意志。
(2)实践能动性。它是行为层面上自由的表现,处于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第二个层面上。只有意志层面上的自由,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与客体建立价值关系,当然也不会有主体性教师。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将个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主体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自由意志的引领下,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寻求一切可以实现自主选择目标的可能性,并挑选最佳途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实践中验证、调整、深化当初的认识,把实践推向更高一个层次,如此往复,螺旋式上升。当达到对对象本质特征或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一阶段,教师精神亢奋,“痛并快乐着”。
(3)自由创造性。它是经过自主选择、能动实践后进入的一种状态或境界。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即自由,“矩”即规律。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教学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呈现。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哪怕是同一内容,都会因时因人(学生)而异,不与他人雷同,甚至与自己的过去不同。在这种境界里,教师充分对象化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脑力的、体力的),在与对象(学生)的关系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教师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体的和谐发展。但是对自由创造境界的追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人类对对象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中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自由创造之境。另外,所谓“自由创造”,在教师实践对象上有不同层级和领域,其本质特征和规律也各不相同,因而也各有其“自由创造”之境。
主体性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自主性、实践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前后相接的逻辑关系。选择自主性属于实践活动的前位,但这种选择是以原有的经验作为起点的,而原有经验的获得(尤其是直接的经验),一般而言,都是能动实践后的结果;实践能动性主要是自主选择之后的实践活动,但这种能动性往往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其中的“认识”环节,往往成为对先前选择的校正或深入,这其中就包涵着第二次乃至多次的自主选择过程。至于自由创造性,作为选择自主性和实践能动性结合之后呈现的一种状态与境界,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前两个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二、主体性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1.选择上的身不由己
这是个体在意志层面的自由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师自主选择的空间被不断挤压,被无数的“统一”所占据。“教什么”相当程度上由统一的各层级的考试决定,考分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统一尺度,于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教”原本最能彰显教师的自主选择性,然而在现实中,“千人一面,千教一腔”的情况并不鲜见。因为统一的教参,统一的习题集,网络信息所提供的几乎囊括了所有课目的名师教案、课堂实录,无形中统一了“怎么教”。另外,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多为行政干预的外设行为,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客体”来对待,忽略其作为发展“主体”的客观事实。二是教师长期的“被选择”,渐渐地淡薄了自主选择的意识,也渐渐丧失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意志自由的缺失,必然为后来的实践和结果带来决定性的不良影响。
2.实践上的被动消极
由于在意志上的身不由己,由外力替代自己思考、判断、选择,因而缺乏对后续实践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认同,难以激发进行实践的动力和激情,既不会主动寻求实践活动的最佳途径、方式,也难以产生百折不回的意志,只是被动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消极懈怠,得过且过。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中的“软任务”敷衍塞责;课程实施缺乏选择创造;教学水平停留在低层次上机械重复;课堂不是师生生命的相遇,也并非师生生命的对话;教学个性缺失,因人因地因课而异的教学独特性缺失;对新的理论方法盲目跟进,跟风之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专业发展的方法,将教师培训作为任务应付;将职业作为赚钱手段而非事业,更谈不上使命感。这样的被动消极,丧失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特征,长期发展下去便会出现主体性完全丧失的状态。
3.职业上的倦怠麻木
当一名教师沿着“身不由己”“被动消极”的方向发展下去,终将被异化为“工具”,主体性特征不复存在,呈现出职业倦怠与精神麻木的状态。“教学本来是主动性、创造性很强的事业”,现在却“成了按部就班去实施的任务。其中还有很多竞争,很多(做)无用功的形式主义、事务主义,这一切赶着大家拼命往前奔,天天如此,长期如此,所谓职业性倦怠就发生了,严重了”。[2]原来还有的痛苦、挣扎、,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形下,日复一日,长此以往,终于适应了这种痛苦,当挣扎和都没有,只能对上面说声“喳”的时候,他已经在职业上倦怠麻木。诚然,上面所描绘的情景,只是一种典型的丧失主体性的教师的状态。在现实中,教师的主体性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然而盲目、茫然、焦虑这类负面精神状态,的确在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
1.原因分析
主体性教师发展受到阻碍,甚至被扭曲、异化的原因,只能在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构成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中探寻,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师自身等方面,具体分述如下。
(1)社会对教师期许的偏差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就是奉献,经常将教师比作“蜡烛”,这种比喻既有对教师奉献的赞美,也暗含着社会对教师的期许:教师作为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优选先活动中更强化了这种期许,渐渐地使其成为“共识”,甚至影响到教师自身。
(2)市场经济的潜在影响
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市场经济将学校卷入其中,金钱利益关系扭曲了教育、学校的公益性,渗透到学校的各对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均受到影响。教育滥收费、有偿家教被社会广为诟病,恶化了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生存环境。
(3)应试教育异化教育本质
教师围绕提高学生考分展开教学,被“应试”所指挥,失去选择的自主。围绕应试的教学,许多学校形成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教学实践照此办理,教师能动空间被挤压。教师或许能在观摩课上有所创新,而一回到常规课堂便一切照旧。“应试”的力量几乎让人感到螳臂当车般无奈,最终师生皆沦为分数的奴隶。
(4)教师教育的偏颇与缺失
教师在入职前接受师范教育时,教育目标上重视职业规范和学术标准,忽视主体价值和自我实现;课程设置上重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轻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教育形式上师范学校学生的主体性也未得到重视。
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也与师范教育相类,即使是课改以来倡导的校本培训也因为缺乏教师本人的主体参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仅停留在“自然成熟”或“服从发展”上,忽略了教师自主发展动机的激发、教师自觉发展能力的培植,导致教师没有将专业发展性格化、习惯化。
(5)教师管理工业化倾向
学校忽视精神生产的特点,用工业化管理的理念、模式来指导、实施教师管理,为教师设计出严格的规定与规范,实施量化检查和督导评估,使教师的思维、行为被限制在规定与规范里,压抑了“主体性”。无形中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不作为”上,而不是有所“作为”上。
(6)专业思想不牢,主体意识淡漠
教师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对教育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这必然抽去教师工作的动力,使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难以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工作。另外,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没有将享受职业带给自己的内在尊严和快乐作为工作目标。
(7)专业支撑薄弱,主体能力欠缺
教师素质距离专业化程度还有差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自我效能感差。另外,教师对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缺乏理性认识与思考,不善于寻求、支配、整合各种资源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限制了主体性教师的发展。
2.对策讨论
(1)创设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宣传媒体部门价值引导的作用,扭转社会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待及由此产生的指点评论。树立先进典型不能仅仅将学生和社会获益作为标准,更应将教师的生命质量作为标准。
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保证学校发展的需要,保障教师的合理收入,把学校彻底从市场中拉回来,还学校一片净土。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学校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衔接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制度。
(2)营造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
学校作为教师直接面对的生存环境,对主体性教师发展的作用十分关键,在无力改变社会环境的背景下,营造适宜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既现实又迫切。
首先,倡导文化管理。对教师的主动行为、创新方法给予鼓励,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优势寻找教师和职位的契合点。赋予学校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在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其次,推进多元合作。改进“教研组”“师徒制”等过于行政式、偏于教学规范、限于单向性的组织管理方式,打破学科、学段界限,建立起基于教师内在需要而自愿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群体中实现惠人利己、和谐共生。
再次,注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的功能不是仅仅作为评比和奖惩的依据,而更迫切和重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只是等待被评,而应该作为主体投入评价活动,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最后,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由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针对教师的需求提供菜单式培训,建立校本培训学分制度。要提倡培训者与受训者进行轮值,让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培训者。
(3)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职业幸福取决于教师在工作中用什么样的视角选择去注意什么,所以教师应对职业价值进行自我审视,对职业状态进行自我评估,对职业形象进行自我分析,对职业发展进行自我规划,在工作中塑造使命感,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育人”的同时“育己”。
理性认识教师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优势梳理和劣势分析,制订职业规划,建立发展档案,使得“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3]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都进行反思,及时调整专业发展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
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掌舵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存在教师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教师必须以主动的姿态、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这种互动的实践活动中,发挥教师作为个体专业发展活动的动力源和控制调节中心的作用,自主地选择自己发展的目标、自觉地探索自己发展的路径、自由地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才能成为“全面发展且自由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3).
[2]温儒敏.关于“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J].语文建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