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职能论文

管理学职能论文

时间:2022-11-11 08:4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职能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职能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践性极强。

一、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一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2.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3.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角色扮演法。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4.实地走访法。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5.管理游戏法。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三、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第2篇

我国的MPA教育现已对公务员职业培训与素质能力提升、党政和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以及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办学情况看,MPA教育市场已出现高校间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招生恶性竞争、生源质量下降、异地办学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作为首批24所试点院校之一的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前期办学历程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提炼武汉大学MPA教育中的特色以供探讨。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基本概况自2001年招收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以来,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2001年至2015年,已连续招生2139名,已毕业学生1327名。围绕MP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高,MPA研究生毕业后的反响普遍较好,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质普遍提高。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紧密切合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都严格把控MPA培养质量关。学员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既夯实了MPA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MPA学位论文质量高。自首届MPA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起,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实施细则》以及《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关于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严格论文导师遴选程序和论文指导规范,加强指导,严格答辩,保证质量。在全国MPA首批院校中较早地实行了MPA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和优秀MPA毕业论文评选制度,加上从201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的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武汉大学MPA毕业论文100%参检,符合要求后进入匿名评审程序。正是这些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汉大学90%以上的MPA学位论文符合选题实践性强、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MPA毕业生质量高。自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武汉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每届MPA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确定在与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称的水平上。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并且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培养程序,在已毕业的MPA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进而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中获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主要办学特点

办学目标思路清晰,学科基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能、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熟练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上述目标,学校明确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依靠学校力量、依托所在学院,面向实际部门、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方向,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稳步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

办学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把“打造国内一流的MPA教育”作为办学重要目标。2001年4月,学校正式行文,组建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明确了教育中心的基本职能。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经费保障、各方协调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学校相关学院也积极支持MPA教育,从学科建设、培养方向设置、师资、教学资料使用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合作。MPA教育所依托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对于涉及招生计划、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配置、骨干教师引进、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奖惩制度等重要事宜,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除学院和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行政管理外,学校建立了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MPA教学指导委员会,注意尊重学术权力,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究、指导、咨询、评估和服务作用。通过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建立课程组及负责人制度,设立MPA教学质量优秀奖,极大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MPA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师资队伍雄厚,教学资源充足为了保证MPA教育的质量,武汉大学MPA教育自开办之初就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配备并专门制定了MPA教师的遴选制度。十多年来,MPA师资队伍,无论是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还是在职称结构和学术影响力上,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加强MPA教学质量建设,促进MPA教学水平提高,武汉大学在MPA教学第一线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鼓励博导、知名教授为MPA研究生讲授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武汉大学所有MPA核心课程及方向必修课均配有2名以上教师授课并组成课程组,各课程组负责人定期负责组织本课程组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MPA授课教师中,2次以上讲授同一课程者超过90%,所有核心课程教师均具有较丰富的科研成果。有70%以上的MPA专任教师参加了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武汉大学非常重视MPA主讲教师培养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仅为MPA主讲教师的遴选制定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而且支持上岗的MPA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业务培训和进修,尤其鼓励MPA教师出国深造和开展合作研究,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武汉大学的MPA核心课程教师每年参加教研或科研学术活动、达到了人均2次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MPA专任教师具有出国或出境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除校内教师外,另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和专家讲课或开设公共管理前沿问题专题讲座,注重学员实践应用经验的积累,同时,采取导师组形式,并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政府管理人员参与,共同实行对MPA学生的集体培养。教学手段多元,实践交流广阔武汉大学MPA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采用周末班和集中班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形成结合自身特色与合作方需求的柔性课程设置机制,遵循注重实际应用、重在培养MPA研究生分析与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原则,强化案例教学、模拟训练、交互式学习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十多年来,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相继采用了案例教学、双语教学以及专题讲座和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入了口试、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等考核方式。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内容覆盖MPA各门专业课程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在每一届MPA研究生的全部专业课程教学中均使用了60个以上的教学案例,其中每届MPA研究生核心课程使用的教学案例均超过了30个。为了提高武汉大学MPA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还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开设公共管理讲座。武汉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同时也非常重视与国外和境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力求树立国际化大视野,通过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吸收和借鉴国外和境外公共管理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从整体上提升武汉大学MPA教育的水平。迄今为止,武汉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的同行保持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

作者:陈爱红 白文杰

第3篇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第4篇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是实现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践,在政府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公民政治

>>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视角下失地农民问题政府管理路径初探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社会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分析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职能的路径探究 国外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集成平台与创新引擎: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治理的实践 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研究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探讨 理性选择视域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向关系探究 基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的探索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进展、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孵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养老机制的建构 社会组织党建的突出困境与破解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1] 刘翔.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04)。

作者简介:韩沛锟(1989-),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非营利组织。

收稿日期:2016-09-22。

第5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正由公众的愿望变为政府的行动。随着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由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引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提高行政管理绩效、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正日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何谓政府成本?我国管理学家何翔舟教授提出政府成本理论时给出的概念界定是:政府成本是政府行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开支,及其在管理社会活动中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直接的、间接的负担;这些直接的或间接的费用开支和负担是可以通过政府的优化决策和行政管理行为加以适当控制的。我国学界在政府成本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一批很有深度、很有分量并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价值的成果。其中,何翔舟教授在2001年第7期《中国行政管理》发表了《论政府成本》(《新华文摘》曾全文转载)一文,初步建立了政府成本理论,此后他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的“政府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成本问题实证研究”,并先后在多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行政成本及其治理》、《公共事物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等研究论文,出版了《政府管理半径及其成本的研究》、《政府决策的机会成本问题研究》、《政府成本论》(合著)。此外,郭正平在当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地方政府运行成本控制与核算实务》,贺新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重塑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等,都是近年来研究政府成本的重要成果。在此前后,一批学者包括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政府公务员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政府管理成本问题,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一些重要问题,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是从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以及和谐社会角度考虑的政府成本。如何翔舟教授认为,政府在管理社会活动中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直接的、间接的负担,可以通过政府的优化决策和行政管理行为加以适当控制,并从政府组织与管理社会的基本职能、政府“生产”与政府成本的转嫁、控制政府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樊刚教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也认为政府成本决定区域竞争力,并把政府效率、服务水平等与政府成本联系起来分析。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多数学者认同上述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政府行政支出的角度认识政府成本的。他们认为,政府所要关心的是自身在行政活动中的物质损耗情况,通过对自身组织的约束或自律,规范自己的收支。这样,政府成本就是政府最终消费支出的大小,研究政府成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用会计方法、审计方法来规范行政管理经费。

在何翔舟看来,之所以政府成本在非常广泛的领域存在,是因为政府是社会治理的特殊组织。企业家管理一个企业,他的成本就是企业活动中一切成本,而政府管理整个社会,其成本必然影响到社会,如果说诸如循环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等和谐社会方面的问题政府不承担责任,那么与私人组织以外的所有问题都会成为“公地悲剧”。因此,他认为政府成本最主要的是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包括政府对有形公共产品的决策与无形公共产品决策。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把一切社会责任都推在政府身上,既然是社会问题,社会组织都有责任,所以,政府成本概念不应当过于广泛。

此外,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是政府成本究竟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范畴。有人认为政府成本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与公共管理学科并不密切;而有的人认为政府成本属于管理学研究的问题。何翔舟教授认为,政府成本是交叉性学科问题,不是单纯的管理学或经济学,只有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下去,也才能研究出能够解决现实的政府管理方面的问题的科学成果。二是政府成本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政府成本问题的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研究范围方面的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看,许多学者及其从事政府管理工作的人,把政府成本的概念仅仅局限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或者财政支出问题上。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他们认为,不能说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不是政府成本,但它只是政府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政府成本的全部,甚至仅仅是政府成本的小部分而不是政府成本的大部分。当然它是从一个方面统计政府成本的,可以概述为政府的消费成本活动说是政府的活动成本。三是现代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成本的影响范围何以界定。有学者认为,政府成本的影响范围概括起来有:影响社会发展的政府成本;影响政治文明方面的政府成本;影响经济建设的政府成本;影响公共福利方面的政府成本;影响纳税人负担的政府成本。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政府成本越来越明显。四是政府成本的控制问题。从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看,无论是有形的公共产品,还是无形的公共产品,都必须强调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或者由此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如何,这种检验社会、公众的利弊得失的结果是,把公共产品生产经营由传统的政府组织垄断转入市场竞争,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不仅有政府组织,而且有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就一些重大的战略决策而言,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专利,还必须有社会各界的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例如,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作用越来越强,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制度。因此可以说,现代公共管理为政府成本的控制提供了操作支点与平台。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领域。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笔者认为一个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企业更好地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体系僵化、内容缺乏前沿性,这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针对性

现行的管理学课程设置专业针对性不强。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其多样性与适应性,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就不同,所以管理学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有不同的设置,应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侧重上区别对待。

(二)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的管理学教材在内容上主要讲述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个部分,这些内容只是针对原有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落后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急需进行更新。

(三)教师梯队不稳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属于理科学校,对于管理学这种文科课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再加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程门数较多,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变动较大,教师梯队不稳定,没有核心教师,也不重视后备教师的培养,不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应该说,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并理解。但学生普遍反应其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做到活学活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不足,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五)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和粉笔为媒体,教师讲课为主,未引入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再是片面地考虑相关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关注相应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所需人才具有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及知难而进、求同化异的能力,学习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事务处理及应变决断的能力等。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以胜任目前和将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二)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其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也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要求有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样,管理学的教学也应该紧盯时代的步伐,摒弃过时的理念和方法,吸取新的理论和策略。

(三)完善学生心智模式、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管理学》这门课程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也不是纷繁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其实是完善学生心智模式的过程,是长期的、点滴的潜移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塑造自我。

三、《管理学》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动态地、及时地反映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对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管理职能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思路来安排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①介绍两大管理学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观念;②讲授管理四大职能: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沟通、控制与信息处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主体与中心。同时,还应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必须删除陈旧的、不合理的内容,充分反映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学课时都较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管理学原理就必然成为教师上课首先面对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讲究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要讲究重点突出,既要实现理论够用,又要突出技能本位。基于课堂教学,本文认为专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适合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优秀教学方法。

1.专题教学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覆盖管理学原理的全部理论,但又要让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架构,专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即,以管理学的各个范畴为专题,一堂课就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又不失重点。

具体来说,根据“两大基础”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设立为两大板块若干专题,一是管理理论基础,包括管理系统专题、管理思想专题、管理原理专题等;二是管理技能基础,包括计划专题、决策专题、组织专题、领导专题、控制专题、企业管理实践专题等。

2.案例教学法。管理学传授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是在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这种训练不可能依靠记忆,只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真实情景的体验获得感性的认识,进而融会贯通,从实践中升华、提高。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再现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把握好一些基本环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一是要精选案例,选择的案例应该遵循针对性、现实性、典型性、差异性的原则。二是要贯彻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案例教学前要有针对性地作相关理论铺垫,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大胆地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三是要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四是要组织讨论,这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五是评定成绩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积极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参观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对管理的理解不仅仅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强调期终考试重要性的同时,应该适当缩小期终考试分数的比重。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发言频率和质量、科研小论文、课后作业、社会调查等都应占有一定比重。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研究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教师还应该学习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懂得或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六)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的建设和改革包含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教材形式的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一般指教学内容的改革,前面已经叙述。关于教材形式的改革,一是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研制和扩大应用电子教材,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生动化;二是要注意发挥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各类型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案例辅助教材对教学的作用,淡化教学中过重的理论色彩,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更应更新教学观念,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应时展需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马雪蓉.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0).

第7篇

关键词:管理理论;学派;实践运用

一、前言

迄今为止,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行为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其中,现代管理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不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统称。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给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分了类,并把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当时划分的六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孔茨的目的是试图统一管理理论,希望他的文章能像一把锋利的砍刀,在这片枝节交错、簇叶蔓生的丛林中清理出一条穿越的道路,引领人们走上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其中。但是,孔茨后来也许发现,这片丛林比他想像的大得多,几乎无边无际。在他的砍刀砍过的地方,新的枝叶更快地生长出来,有的甚至转眼间长成了参天大树。孔茨试图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未能实现,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19年后,孔茨又于1980年5月的美国《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文中他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依然存在,而且已发展到了以下11个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过程学派。

二、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管理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职能就是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是分不开的。该学派的目标是对这个过程和职能进行分析,建立起概念性的框架,确立这个框架的原则,最终构建一个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而无论企业的类型,特定企业的不同层次,也不论各个企业类型和层次的管理环境如何的不相同;管理知识中有一个纯属管理的核心部分,如直线制、部门化、管理幅度、管理控制技术等是普遍用于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认为管理理论是经验组织的一种方式,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成为基本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证检验和传授,来改进管理实践。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通常被称作“传统学派”或“普遍主义学派”,它的创始人是法约尔,法约尔是法国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是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的成名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根据他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他将企业经营归纳为六项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控制,同时他还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六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必须遵循着14条原则,管理知识中纯属管理核心部分的直线制和部门化等也源于这14条原则中。法约尔最先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之后到现在的管理教科书大都沿着管理过程来组织内容。

我们以教师为例,来理解过程学派。过程学派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职能,作为教师,他的工作有:计划,编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目标、一个学期和每堂课的内容;组织:组织课堂,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的顺利进行,安排学生干部,协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领导:指导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控制: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制定一系列课堂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二)人类行为学派。该学派对管理的分析建立在这样一个核心假设之上,即管理涉及到人。那么管理研究的焦点应该是人际关系,该学派有不同观点:“人际关系学派”“领导力”和“行为科学学派”等。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此学派分成人际行为观点和群体行为观点,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研究单个个体的行为,主要强调人际行为。而后者主要关注群体中的人的行为,主要强调的是群体模式。

该学派重点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孔茨写道,不能否认管理必须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无论在管理的环境中还是无法管理的情境中,都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和管理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说人际行为研究就是管理,就像是将人类身体的研究等同于心脏病领域研究一样。人类行为学派可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代表人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研究,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三)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是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以协作系统为核心来论述企业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创立,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该学派在之后的20年里,分裂成为协作型社会系统观点和社会技术系统观点。前者的观点更依赖于巴纳德的理论,后者的观点认为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重要的影响,着重在生产办公室业务以及在技术系统和人际之间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方面。

(四)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起来的。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决策理论的基础是经济理论,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发展。消费者选择理论从19世纪早期开始就一直是经济学家用以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分析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该学派中的大多数学者都是经济理论学家,他们着重于模型的建构和数学的应用。孔茨认为,决策理论就是构建模型,数量分析。

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基本出发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管理的职能活动中。西蒙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组织是指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这一点跟社会系统学派中组织的观点一致。

用“决策人”代替“经济人”, 也就是由提高效率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决策为中心。决策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来代替最优化决策准则(效用最大化);二是在决策时只考虑那些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决策是一个包括有四个阶段的完整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决策活动-审查活动。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理论的一个运用就是博弈论,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达到资源合理的配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到经济学。

孔茨在文中对决策能否支撑起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表示怀疑,决策其实就是选择,而选择既有可能是组织的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以,以决策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恰当的。

(五)经验学派。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孔茨认为,经验主义学派跟管理过程学派趋于相同。

(六)数量流派。该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选择的目标来描述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管理、组织、计划或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关系来表示,利用模型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

从这个学派的思想,我们想到了一个例子:影响因子是用来衡量科研论文的质量,那么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模型,得出影响因子,以此来衡量老师的科研成果,然后根据这个发给老师相应的劳酬。

孔茨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流派,它运用定量技术(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改进管理决策制定,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将School 改成了Approach 的原因。《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虽然每个流派都对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有的流派(如数量、“管理科学”)却只能被看做是一种工具(Tools),他们并没有真正从事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管理科学,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运用精致的数量模型和符号而已”。另外,孔茨在讲到人类行为流派也提到:“该流派成员也有分化,某些成员将关于人类行为的认识看做管理工作者的一部分,而且是帮助管理者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响应他们的动机来更好地理解并促使人们工作的一种工具”。

三、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提到:许多训练有素但过于专门化的教师进入我们的大学和学院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也许是管理理论的丛林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令人沮丧的是,某些教授竟然坚信,当他们在教这些不同专业的课程的时候,就是在教管理。…,雇佣了大批来自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在这期间非常缺乏即受过管理学科训练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靠来自上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

归纳一下,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学院教师缺乏管理经验。

2.商学院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从不同的视角来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为了填补教师稀缺,雇佣了大量非管理专业的教师。

四、陷入丛林的主要根源

孔茨分析了 “丛林中思想纠缠的主要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义丛林(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决策…)

如“管理”意味着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完成,但是,其中的“别人”仅仅指的是正式组织的人,还是包括所有非正式组织中的人?管理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统治,还是引导,抑或是教育?

对于“组织”一词的词义混乱,分为三种情况:绝大多数管理过程学派成员用来表示一个企业的活动――职权结构,这里组织代表一个企业中正式的组织结构,为人们提供工作的环境;而许多“组织”理论家把组织看成是任何一种团体活动中人的关系的总和,这里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同义语;另外一些的“组织”则仅仅表示“企业”。

另外还有决策的语义混乱(简单的从各种备择方案的选择vs包括全部的管理工作和环境)、领导方式(管理方式的同义词vs管理和领导的区分)、信息联系的含义(极为广泛,一个书面或口头报告vs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病的治疗手段vs对人和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和技能)。

还有,对管理这门知识所下定义的分歧,即对管理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2.是否把管理定义为知识主体(学科界限不清晰,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还是管理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3.先验假设(假设前提的不一致性)

4.对原则的误解(借单一管理原则的无效,来否定所有管理原则的正当性)

5.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捍卫原创性)

五、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对于如何清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问题,孔茨提出了以下几点:

1.给管理下定义。建议大家至少要同意,管理知识领域的定义应该能反映实际管理人员的活动领域,并为此目标而对管理实践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2.界定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将管理学看成是一门专门学科,而其他学科被看成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果这样的话,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和结合起来就有可能。

3.阐明管理学用语的语义。

4.提炼和验证基本原理。并记住以下准则:管理理论应该探讨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和进行“能够处理的”调查,界定和集中一个研究的特定领域;管理理论应该有助于改进管理实践和管理工作,以指导实践为导向;明晰语义,特别是易于实际管理人员的理解;管理理论应该指导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并提高其效率;管理理论必须认识到,它只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一部分。

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读《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我们发现,各学派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决策流派是建立模型,然后数量分析,从而决策出最优的解答。而决策又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涉及到人,人不是单独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他存在于组织之中,组织是一个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他是一个协作系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而构成的系统。

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涉必然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同时必然要运用到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方法和技术。任何管理都会涉及组织中人、才、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科学衔接。管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而环境是变化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此外,人是富有感情的,而感情是很难量化和模型化的东西,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说,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管理,使理论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Harold Koontz Is Dead at 75,Gave Advice on Management. Associated Pres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0, 1984.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14

第8篇

(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的主要安排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企事业管理的实践经历,他(她)所教给学生的也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实际容易脱节,对管理原理的解释缺乏针对性的案例或有案例而解释不到位,结果常常是纸上谈兵。

(二)教材建设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和国外企业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却因为不少高校把管理学等同于其他专业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多年前出版的老教材,知识陈旧、案例老化、方法落后,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学习、接受和理解。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落后

原理课的教学最容易陷入“填鸭式”的“满堂灌”,没有师生互动,或即使有也因为互动不到位而流于形式。虽然在有的教学过程中也引入案例分析,但因为方法不佳,学生参与度低,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充分锻炼,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现行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依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虽然平时成绩占了一定比例,但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很大,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又少(36学时或54学时的),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要在期末卷面考核成绩中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努力度、创造度、收获度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四)合适的教学案例较少

案例在原理讲述中的作用,相似于高等数学课的公式应用:数学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必须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练习,学生才能掌握;要让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理解透彻,也得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但国内教材中多为理论阐述,配套的教学案例较少(多为每章或多章后附1-2个),使得课堂教学所能选择的案例内容少,纯理论讲述往往引不起学生共鸣,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收不到应有效果。

二、管理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重新审视课程定位与教学理念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管理素养的任务,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明确管理的角色认知,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协调、沟通和决策能力,拥有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意识,形成现代管理思维理念等。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目标应该是企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者。根据管理学原理,中层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比例应该是相当的,从而决定该课程的定位:

(1)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坚持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2)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实训,注重能力培养;

(3)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所“教”的管理原理原则应该结合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现实,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原理原则提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总结发现、自我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实现这些转变,不是单靠管理学科的教授者转变理念,院校的管理者,直至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都要对此有认识,在众多部门的配合下才能保证付诸实践。例如上海市教委吸收MBA的好做法,规定应用性学科的教师必须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半年以上,并给予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给予时间与经费的支持),切实解决任课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为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在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迅速发展的时候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并很快利用海尔的管理经验使红星电器厂扭亏为盈,这一经典管理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收入其管理学教材中。我们在管理学教材建设方面也要向国外学习,对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及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案例。另外,因为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宽泛性,与后续的有些专业课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因此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对涉及后续课程的有关内容的讲述要做适度的调整。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要提高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和教师一起为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可以给自觉性差的学生以学习的压力,一方面成功解决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现在常用有效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管理游戏、团队教学法等。但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要对管理理论理解到位,才能挑选到与之相适合的案例;其次,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才能挑选到时效性强、现实性强,同时又有一定深度的案例,才能达到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再者,对案例教学还需要特意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能遵循事先的教学安排进行讨论活动,避免案例教学最容易出现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松散局面。哈佛商学院MBA的学生一共要学800个案例。我们国内教材中没有那么多的配套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现在被教师尝试采用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团队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学生参与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方案不同,学生的参与度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学校将班级改制成模拟的贸易公司,选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成立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市场部、销售部等。根据每章节内容,创设不同的模拟子情景: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组织职能知识拟定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让总经理、副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组织结构的设计,讨论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这些管理职能中的具体方法等。但实施这类仿真模拟有时需要昂贵的设施,另外,参与的学生多了,课堂突发性事件难以防范,教师难以左右教学局势的发展,因此一般条件下较难以做到。

(四)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目标的重点。现行的课程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例如重庆三峡学院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表现占20%,大作业占20%),总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平时课堂考核占1/3(包括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案例总结等),平时课后考核占1/3(包括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理论考核占1/3(包括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平时成绩该记哪些内容,期末笔试又该如何出题与分布分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1)合理成绩折算比例。形成性考核成绩内容应该有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情况,大作业(主要是指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情况;总结性考核(即为期末考试)成绩内容包括知识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两部分,占分一般前者略少于后者。考试题型多样化,使课程考试既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广度。

(2)将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灵活运用其他考核方法。为了避免卷面考核的不足,有的学校采用了:①课堂抽题签进行口试考核;②随堂开卷综合分析相关案例考核;③通过网络模拟管理环境进行相应问题解决等。

第9篇

按照学院对实验信息中心工作职能与责任的划分,目前中心工作基本分为日常管理、实验教学指导、资产管理、网站系统维护和管理、教学和科研设备维护保障、网络与技术服务、图书资料与信息服务等多个个方面,以下分别作以总结:

一、全面加强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学院的统一要求下,详细的完成了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制作,设计了相应的登记表。新增补了多个管理制度和登记表,通过这些制度和登记表,一方面可以用来跟踪中心各项工作的质量,以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并投入人力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用来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比如:对设备维护必须登记每一台维护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处理办法;对低值易耗材料的使用填写“耗材使用登记表”,对高值耗材实行更换登记制度,同时集中保存更换下来的材料两年以备检查;对固定资产的办理,加强了各类信息的审核登记制度,对回收资产也必须进行移交,从而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管理。

其次,为了提高中心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且互通有无、互补互学,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全员学习、训练与交流活动。尤其是在业务学习与交流方面,除了定期组织中心工作会议,安排重要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分歧,统一工作思想外,期间“组织过网络设备管理”、“311多功能实验室复杂设备使用、维护训练”等多次不同主题的技能学习和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大家较前更加团结,协作更为默契,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再次,“安全无小事”,认真做好各个辖区的各项安防工作。ups机房、主干交换机机房和服务器机房是实验中心三个重要的设备集中管理区域,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我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为此管理这些设备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技艺。为了将这种意外的损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安防工作,具体包括:每天3次记录ups的工作电压值;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对重要设备的运行进行登记管理;对每台服务器的操作进行登记管理;对服务器机群的普遍操作进行登记管理等。

二、稳步推进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根据学院有关安排,积极参与学院24培养方案的制定,逐步完善学院教学实验课程体系。为了保证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不断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环境、积累实验教学软件,构建适应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先后开设了“运筹学”、“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会计模拟实验”、“电算化财务”、“资产评估”、“应用统计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同时,为本科生、专业学位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验管理学”、“高级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设施规划、生产计划”、“数据库”、“组织设计实践”、“企业竞争模拟”等课程实验部分提供服务。这学期,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探索性的开设了“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开放性实验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方面,积极申报各种实验教学建设项目,或认真完成已经审批的实验教学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实验室建设条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完成了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2006年立项)“管理学院教学实验及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完成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项目:“交通大学管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已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了大力推动高校信息化实践教学及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知识,真实剖析企业运营过程,切实提高就业实践能力,于今年10月份组织本院学生参加了第二届“金蝶杯”全国高校企业经营实战模拟精英赛组织金蝶大赛的初赛和复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教学硬件环境维护上,主要是对教学实验基地的网络系统及计算机设备进行了更新及重整,包括加装内存、更新还原卡、添加服务器、重整网络系统配置等多项具体工作,大大提高了该实验室设备的运行效率,使设备完好率和开机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三、切实做好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工作

1、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投入的不断增加,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工作较之以往已需要提上议程。在软件资源的管理上,为了保障实验中心服务器软件正版软件运行环境正常,中心组织人员逐个编写了新购软件安装使用说明,并在使用过程中多方与厂商沟通,解决环境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问题。具体工作有:国泰安数据库应用与更新,解决ilog软件认证和sas软件认证问题;接受师生正版软件申请及安装工作,为所有符合要求的师生提供国泰安数据库、spss、sas、ilog软件的安装工作;购置创新软件cbt、eviews、crytralreports、maple、lingo、arena、英时考试系统软件服务器及客户端的安装及其使用;

2、完成交通大学“985工程”二期网络信息社会的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中子项目“网络信息社会安全的管理研究”的减灾/救灾物流管理研究实验室(568)、311多功能综合实验室的装修及设备进行规划和建设工作,组织设备的市场价格调研、准备招标的各种文件、建设后期的设备验收、以及财务报账工作,并成功接待了多次专家的访问参观。

3、为保护多媒体教室及公共机房电脑系统的安全,给所有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及公共机房流动机位电脑安装了还原卡,首次在流动极为上安装的先进的智能“噢易free”还原卡,实现了流动机位使用与示范教学管理的快速切换,解决的前期两者应用之间的矛盾。

四、精心做好网络与技术服务工作

为全院师生员工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做好网络与技术服务,是实验中心最为频繁和最为基础的工作。不谦虚地说,中心人员几近有求必应,能够热情主动、及时高效、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的应对各种技术故障与难题,工作得到了师生包括外国专家的肯定。具体包括:

1、学院所有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用pc、行政人员用pc、打印机、投影仪等各种pc机及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

2、维护学院大楼内的网络布线,确保网络通畅;

3、所有pc机及网络打印机的ip管理。中心记录了所有pc机的主机编号、显示器编号、网卡编号,并与ip及机器所在位置一一对应,以数据库表的形式存放。若遇机器位置变动,随时更新数据库表。若出现盗用ip现象,可立即追查出盗用人;为了减少病毒对网络的侵害,对学院主干交换机进行的全面的规划,按区域、功能划分了vlan,对学院一楼到五楼的ip重新分配,并完成ip地址迁移工作。

五、扎实做好图书资料信息的服务工作

目前,资料室人员编制仅为1人,工作量相当之大。一年来,在中心的合理协调与统筹安排下,资料室逐步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读者,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1、创新工作:与本中心的人员研发教师获奖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124份相关证书,其系统基础数据库已初具规模。

2、创新工作:主动收集本院教师编著的书籍、发表的外文资料,开设教师科研橱窗展示;

3、创新工作:主动收集管院举办的专业会议资料、学院的简介、简章等文献资源,扩大业务范围,以充分发挥管院灰色文献的利用率。

4、成功举办2次经济管理类“proquest数据库”;“emerald数据库”使用培训讲座。为师生提供了多层次的网络资源的检索平台。

5、耐心接待3700余名师生借阅查询图书、期刊、论文;同时,友善接待公管学院的师生查询资料,并为来院图书馆的外校、外院读者提供检索阅览信息的服务,以达资源共享。坚守岗位,最大限度保证院图书馆的正常开放。

6、咨询、答疑了820余名学生对论文进行分类号的查询确认工作,为论文的归档及发表进行先期分类;

7、开展了馆藏图书的咨询、文献信息的查询、过期期刊的检索、资料扫描的服务项目,尽力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提高文献利用率。

8、完成了管院945篇硕博论文的资料编目及信管系统中的论文数据库的输入工作,缩短了硕博论文的检索时间,保证了论文及时进入流通阅览阶段。

9、完成管院教师年314篇科技论文整理、扫描及转换成电子版pdf格式,对管院科技络检索系统,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

10、配合管院教务中心完成49人博士生学位论文与研究成果公示,建立《博士生学位论文与科研成果公示登记表》,接待了近90余人次对公示材料的阅览,保证博士生论文答辩环节的公正。

11、完成年89种期刊、13种报纸、年3册统计年鉴的订购工作。

12、完成每周定期去收发室领取年订阅的86种期刊、12种报纸、信件并对其登记、上架的工作,加快文献资料流通。

13、完成:每2周定期对论文从2004年-年进行整序工作、随时分类整理归还图书的上架流通工作。

14、及时为900余离校学生进行清理、审查、盖章办理手续的工作。

15、做好管理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类资产年度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大部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44-02

一、高校大部制的概念界定

(一)大部制的概念界定

对于大部制的概念,一些学者、行政官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从管理学角度:大部制是指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一定义也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概念。

从组织结构角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大部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

(二)高校大部制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高等学校的大部制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青岛大学教授李福华提出:“学部制”,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1]。

结合以上概念和高校的学术组织特性,笔者认为,高校大部制是大部制与学院制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以学科为分类基础,将同一学科门类的院系进行合并重组成的一级管理机构。本文也是基于这一概念对目前高校实施的大部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二、高校大部制改革的现状

2008年以来,高校相继进行大部制改革,本文选择了已经进行改革的10所985重点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008年以前改革的3所学校。笔者对这10所高校大部制改革的时间、范围、形成方式、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首先,从改革时间和范围上讲,改革进程从2000年4月进行到2011年5月。北京大学为推进“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在2000年4月把教学单位分设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类六个大类的部。2001年1月武汉大学将将49个院和直属系合并科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医学部六个部。2004年12月至今,吉林大学成立农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地球科学学部、白求恩医学部、公共教学部九个部。2005年7月同济大学成立理学部。大连理工大学于2007年7月组建第一个学部,即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随后历时3年多,大连理工大学原有的30多个二级实体院系变成了现在的7个学部即运载工程与力学部、建设工程学部、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5个学院共12个二级实体教学科研单位。浙江大学分别在2008年2月和7月、2009年7月合并组建了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医学部七个部。2009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挂牌成立。2009年7月到9月,天津大学合并组建管理与经济学部、求是学部。2010年3月,东南大学出台改革方案,学校设立理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工学一部、工学二部、工学三部、工学四部七个部。2011年5月,重庆大学成立文理学部。

其次,从大部的运行机制上讲,10所学校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部作为派出机构。如重庆大学将文理学部作为学校的派出机构以实现文理学科布局优化,组建跨学科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群,整合学科资源,探索构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制度。第二种,部由院或大学直接升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的理学部都是由理学院直接升级而成。而浙江大学的理学部内不设院,只设了5个学系。吉林大学的农学部是原并入吉林大学的日军需大学。第三种,同一学科门类的院系合并。除了以上两所大学其余高校的大部都是在同一学科门类的基础上合并而成。

再次,从部的机构设置上讲,多数高校将大部作为一个层级,形成了校、部、院/系三级管理结构。其中部分高校只设置正副部长、正副书记等(主任、副主任)职务,不另设职能部门和学术组织,而部分高校建立了完整的组织结构,如北京师范大学机构设置包括学部党政领导、学部组织机构、实体性学术机构、综合交叉平台、咨询评议机构以及教学实验中心等。少数高校虽然成立了大部,但是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如北京大学各部、吉林大学各部(除农学部外)。

最后,从部的职能上讲,有的学校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学术管理职能,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是在整合了多个学院、研究所基础上建成的。它以“校中校”模式运转,兼具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学术管理职能,拥有充分人、财、物等独立权力。有的学校只具有学术管理职能,如东南大学在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学部职责:职称评审论文要求的协调和认定;博士生论文水准的协调和认定;配合校学术不端行为评判委员会认定所属学科学术不端行为;学部及跨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协调;交叉学科建设的协调;跨学科科研项目的合作和协调;跨院系人才培养的合作和协调。

(一)高校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班级管理 规范化建设 规律性问题

1.引言

班级是高校对学生实施常规管理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单元[1]。高校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决定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班级管理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加强,我们要继续坚持班级建制并改变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改进方法,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功能。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9―22周岁之间,朱智贤、依田新(日)等著名心理学家均把这个时间段看成是青年确定生活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摆脱青年世界,向成人世界同化的转型期。这个时间段的青年具有很多优点,诸如他们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很强的自主性,民主和平等思想已经被他们普遍认同,等等,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旧价值观的不断碰撞,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经常产生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的心理症状[2]。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理解和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化解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依据管理心理学及管理学原理的相关知识,根据班级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探讨班级管理中的规律性问题。我们应通过加强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从而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班级成为学生成人成才教育的重要载体。

2.班级管理的规范化

班级管理是人与人之间的管理,班级管理机制要尽量贴近社会,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或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而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执行者。班级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所以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的管理必须先从班级干部开始。此外,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非正式组织的进行管理,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成为增强班级活力的重要元素。同时,对所有的学生通过建立基础档案,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规范化。

2.1班级干部队伍的管理

高校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完善程度的高低。传统大学选拔班干部多停留在靠老师经验、学生学习成绩、学生演讲表现、学生民主测评票等方法作出任用决定。这样常常会发生所选用的学生不适合作班干部的现象,造成班级管理如同一盘散沙,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为此我从建立规范化的班级干部组织机构和班级干部管理制度化两个方面对班级干部管理进行阐述。

2.1.1组织机构建立的规范化

高等学校班级干部体制的改革应该有效地解决高等学校现行班级干部体制存在的问题,因此,高等学校班级干部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建立新的高校班级干部体制,关键是要建立新的合理的班级干部组织制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班干部得以高效工作的基本保障。有学者认为要根据与社会接轨的原则,班级干部组织结构可以模仿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准公司制,并且建立职能配套的班务活动部门管理制[3]。

我考虑到与社会接轨的重要性,并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认为采用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比较适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采用“职能部门化”的管理模式构建班级管理机构。因为“职能部门化”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树立管理权威,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控制,避免重叠,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4]。

与传统的班级管理相比,新增加班级监督委员会和班级理事会两个部门,班级监督委员会主要由5―6名学生担任,有班级干部也有普通同学,主要是在班级有群众基础和威信的一些学生担任,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直接任命,负责监督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理事会通过选举产生委员,具体数量视情况而定,一般在7―8名为宜,可以是学生干部也可以是普通同学,班级管理意见不统一时,交由班级理事会通过表决方式解决。通过这样的班级干部岗位设定,实现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三权分立,能提高班级管理队伍的战斗力,有利于班级和谐,增强班级凝聚力。

2.1.2班级干部管理的规范化

前期培训主要针对整个班级进行的,以前班级干部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已选出的班级干部,我认为很有必要针对全班级进行班级干部岗位认知方面的集中培训,根据制定的《班级干部岗位职责》详细讲解每个班级干部的分工和职责,其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了解班级干部的职责,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使班级干部轮换制成为可能,也使以后班级干部的工作能更好地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同和监督。

选拔是学生干部任用的重要环节。在选拔学生干部时,我们可以参照现在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测评方法。所谓人才测评,是指运用心理学、管理学、测量学、系统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道德品格、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选才方法。人才测评是选拔人才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测验、面试、履历分析等方面[5][6]。根据人才测评的原则,我们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可以进行如下流程:撰写简历班级竞选差额产生候选人面试确定具体人选心理智力等综合测试确定具体职位。与传统的班级干部选拔不同,基于人才测评的班级干部选拔更加科学化,更能够实现班级干部职位的合理配备。

后期培训是对学生干部岗位职责的强化和班级管理规范化的培训。后期培训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各项管理规范,并结合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制度进行,比如班级考勤规范、班费管理规范、宿舍管理规范、请假规范等。在此过程中关键是明确班级组织机构中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职权范围。

定期量化考核,重点强调定期和量化两个方面。定期考核主要可以采用班委季度述职制度。班委述职可按专业进行,主要由班长、团支书参加,每班可由班长或团支书进行述职。量化考核主要是每学期进行,主要是针对班级不及格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通过率、班级同学参加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学生违纪率等综合打分。每学期根据班级得分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红旗团支部的依据之一,也作为班级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2.2班级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梅奥1933年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提到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文中指出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高校班级中也存在非正式组织,很多学者也开始研究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状况和管理问题[7][8]。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互相之间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对整个班风产生重大影响。诸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同学,性格相似的同学,等等,他们之间就很有可能形成一些小团体,成员可能相互渗透,有流动性,也有相对固定的成员,成员之间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章程。

我们通常把非正式组织分为积极性、中间型和消极性三类[9]。对不同性质非正式组织,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主要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进行,可以利用积极性的非正式组织增强班级凝聚力。具体方法是:①把积极性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吸纳到班级理事会中,这样可以强化班级管理,更好地了解班级动态。他们主要是因为良好的兴趣集中在一起,对班级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对他们主要采用激励的手段,并适时转化部分同学到正式组织中。②中间型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以地域形成的老乡会,电脑游戏组织,等等。他们对班级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使其过度发展,势必就会危害整个班级体的整体风气。所以对这类团体的活动要加以约束,使其活动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③消极性组织。这类学生大多对班级管理存在抵触情绪,或者学业不太理想,这类组织人员较少,但影响其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对这类组织主要采用沟通加行政管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沟通时要多倾听这类学生的心声,多加以鼓励,用爱心和恒心化解他们心中的郁结和抵触情绪。对于这类学生必要时要“先礼后兵”,跟他们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甚至运用惩罚的手段进行干预,及时矫正班级中的不良现象。

2.3班级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涵应该是学生信息的完备化和精确化,以及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学生基础信息档案,档案建立过程中力求完备和准确,并要求定时更新,采用数据库管理是最佳选择,也可采用Excel表格。我们可以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参加社会活动情况、帮学助困情况、评奖评优情况、违纪处分情况、党员发展情况七个大类,若干条小类来建立学生基础信息库。

3.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班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备的学生基础档案,才有可能使得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陈敏.加强高校班级管理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105-106.

[2]水.管理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46-495.

[3]郑庆柱.改革高等学校的班级干部体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46-48.

[4]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包文莉.人才测评技术在大学班级干部选拔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2):72-74.

[6]陈永强.企业普通员工招聘筛选量表的编制与施测[D].开封:河南大学管理学院2005.05.

[7]李灵莉.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1,(2).

第12篇

    内容摘要:公共管理学科是在不断克服“身份危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100多年的公共管理发展史使其呈现出学术繁荣与多元格局,这与公共管理思想流派的争锋有很大关系。本文从不同思想流派着手分析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明晰了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