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就业前景论文

会计就业前景论文

时间:2022-12-18 19:3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就业前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就业前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在校生全程跟踪,财会专业,学情

一、引言

当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入口(招生和生源)与出口(毕业生就业),对于过程却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人才培养没有做到充分或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基于在校生全程跟踪加强高校专业建设就是要找到打开培养过程“黑匣子”的钥匙,通过系统科学地测量记录来弄清过程,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结果。

二、概念内涵

所谓在校生全程跟踪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高校一、二、三、四年级在校生进行的能动态观察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特点和趋势的学业成长性跟踪调查,根据跟踪数据能够分析高校的教学活动、学生工作等如何影响学生发展,以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通过跟踪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学生学情进行问题诊断,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下面以T学院财会专业为例,对在校生全程跟踪的学情调查情况加以分析。

三、T学院财会专业在校生全程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在校生设计问卷,调查对象是T学院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大一至大四在校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147份,回收率95.58%。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具体过程略,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一)大一学生学情分析

1.专业选择的就业目的性强,参与度不高

对于所学专业的选择,有47%是根据以后找工作相对容易而选择的,38%是由家长、询问老师等其他因素选择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该专业的占11%,只有4%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选择的。数据看出:大部分大一新生对财会专业有一定的认识,认为自己选择的专业好就业。一些学生对所选专业存在认知度不够的问题,具有盲目性,家长的参与度高。

2.学习表现为自觉性不高,适应性不强

调查对象中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占70%,缺乏老师的监督和指导的占68%,缺乏自学方法的占63%,对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5%,贪玩旷课较多的占47%,认为竞争强,学习压力大所占比例36%。数据看出:对于大一学生,相较高中的学习,对大学多少有些不适应,主要是因为大学学习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大学老师不像高中的那样严苛,而且不坐班,不能随时随地咨询问题;大学课程设置比较紧,课堂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丰富,需要紧跟教学进度;进入大学以后,课余时间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学习上比较放松,自我管理意识差,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反映出大一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

(二)大二学生学情分析

1.社团活动挤占课堂学习,兼职和学习主次不清

调查对象中,偶尔逃课58%,经常逃课24%,从不逃课16%,其他情况2%。从不逃课的学生占比较低,大多数的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逃课,其中偶尔逃课占比最大。逃课的话去向哪里?42%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19%去兼职,10%参加各种资格考试,8%觉得课不重要,没有必要上,8%甚至在宿舍睡懒觉,6%是因病,5%自学其他知识,2%其他情况。数据看出:大多数学生逃课是去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全面综合发展,但是要做到既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又搞好专业课程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去兼职,勤工俭学值得提倡,但不能主次不清,本末倒置。

2.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对理论实践结合有期许

38%的学生希望教学内容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28%希望能够充实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25%希望教学内容能够重视实践理论的结合。课堂教学中38%能够做到专心上课(如认真听讲、做笔记),37%课下和老师讨论课程或作业上的问题,13%课下收集、阅读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9%作业缺交、应付了事。数据得知:财会专业大二学生比较注重学习,学校应在本学年多开设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学内容能够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大三学生学情分析

1.就业压力大,考证学生多

对于证书越多就业机会越大的看法中持赞同意见的占52%,一般意见37%,不赞同和无所谓态度分别是8%和3%。对于驱使学生考证的原因调查中,就业压力大是主因,占比48%,其次是国家政策导向,占比31%,同学的影响和实力的证明以及个人兴趣分别占比13%,6%和2%。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年年递增,考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等证书似乎成了财会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谋求位置的必要途径,他们选择考证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好就业。

2.理性看待考研,目的仍是就业前景

43%认为考研需要看个人意愿,39%认为没必要考研,可直接就业,18%认为可以继续考研进行深造。从考研的目的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为了就业前景、就业难暂时读研和想去更好的大学,比例分别是34%,21%和14%,其余的分别是想改变专业,想做学术研究,职业发展需要,随大流和其他,比例分别是11%、2%、6%、4%和6%。数据看出:就财会专业而言,它是一门对于经验积累比较注重的专业,大部分学生认为早就业相对会更有优势,其余部分学生则认为考研是继续深化理论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无论考研与否,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理性地看待考研,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今后发展。

(四)大四学生学情分析

1.毕业论文选题有困惑,精力投入不足

数据显示毕业论文准备及初稿完成所需时间在两个月之内的学生占大部分,有8%准备论文的时间仅是在两周之内;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遇到的问题中有选题问题的占36%,文献资料搜集困难的占13%,论文质量不高的占9%,老师指导不够的占7%,论文答辩准备不足的学生占31%。不难看出: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有一些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过于草率,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初稿完成用时太短,导致论文质量不高,需要反复修改;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很多学生对论文的选题有很大的困扰,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下手去选择,一些同学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方面并不充分,直接影响毕业论文成绩。

2.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升,职业规划有待加强

在能力需要提升调查中:有效的沟通占35%,谈判技能占27%,协调安排占21%;职业素养需要提升方面:信息获取分析能力34%,洞察力26%,策略谋划能力17%,协作解决问题能力15%,压力承受能力5%,环境适应能力3%;职业能力需要提升方面:职业规划能力36%,自我行销能力25%,资源掌控能力15%,工作寻求能力14%,持续学习能力7%,自我定位能力3%。分析得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谈判技能、口头沟通和协调安排的能力在大学期间需要得到提升,这些能力在学校没有较多的训练;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是毕业生最为欠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

3.专业领域就业率较高,自主创业比例低

数据显示大四学生已有工作的比例为76%,其中会计学专业74%,财务管理专业77%;在已有工作的学生中,工作性质与专业有关42%,工作与专业性质无关31%,公务员相关职位8%,自主创业所占比例比较小。没有工作的学生中,继续找工作的64%,打算考研32%,留学或其他4%。分析得出:T学院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就业率大致相同;毕业前有工作的学生占大部分,所从事的工作与财会专业相关的比例接近半数,说明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本专业,所学专业对工作的影响比较大。

4.实习与专业相关度不高,招聘会和就业辅导很重要

数据显示,毕业前有实习背景但与专业无关41%,有实习背景并与专业相关32%,无实习背景17%;接受过学院就业辅导87%,其中参加学院组织的招聘会的占大部分;对就业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中,工作能力30%,相关实习和经历28%,学习成绩17%,专业背景16%,应聘技巧4%,党员身份或学生干部经历5%;找工作的来源中通过专业求职网站40%,本校招聘活动或招聘信息30%,其他途径所占比例较小。分析得出:毕业前大部分学生都有实习,但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占比不大;在学校就业辅导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对于其他的辅导活动参与不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多元化,通过专业求职网站的比例最多,学校的招聘会和招聘信息对学生起很大作用。

四、T学院财会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学生的发展是学院一切工作中心的”以生为本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T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当前,T学院教学改革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学”的改革。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要在观念上实现从“重教轻学”到“为学而教”的转变,在理论上实现从“财会经验传递”到“职业发展能力”的转变,在实践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心和根本的地位,将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其发展作为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实现T学院内涵式跨越提升与发展。

(二)全程全方位开展学生学习指导

1.全程跟踪

按学年和年级设计调查问卷,全程跟踪分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问题,如大一学生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认识不明晰,对于可能从事的财会工作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和全面准确的认识,表现出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大二学生看不清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学习的未来前景,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欠缺心生迷茫;大三学生没有专业学习发展规划,纠结于财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恐惧未来陷入焦虑;大四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清,财会职业成熟度不高,职业去向不定等。只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才能更好地解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问题。

2.全方位指导

全方位指导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全方位,对学生不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诸多因素包含在内加以分析;二是人员全方位,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包括任课老师、辅导员、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摆在工作的中心位置;三是途径全方位,指导的途径包括开设学习指导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学生学习和发展咨询服务机构等,还可以利用“校园网+财会学习园地”等形式开展指导工作。

(三)结合“师情”分析开展“学情”研究

1.“师情”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能给予的学习指导期望很高,但教师为什么没有满足呢?这就要分析学院的“师情”。在现象上教师大致有三种情况:“不想做,不做;不知做,没做;想做,不会做。第一种是价值观问题,这类教师虽少,但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影响却很坏,学院应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通过人事制度和考评体系改革,引导鼓励这类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二种是教育观问题,这类教师要理解认识到只有解决好学生“学”的问题,“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种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需要教师了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情”研究

要从根本上改变T学院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情”研究,具体可以是: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感与改进学习、教学策略研究;T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抱负水平提升、学习动机强化、学习习惯养成研究;针对财会专业女生比例奇高的女大学生财会专业学习状态和自身角色定位研究;财会专业教师如何开展“学”的教育,在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学习指导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敖敖主编.我们怎样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连锁经营 开设专业

一、申请理由:就业前景好,人才需求量大

连锁经营专业是新兴专业,目前该专业人才缺口达60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的连锁经营已遍布家电、饮食、百货、食品等多个领域。不仅境外品牌群雄逐鹿,本地品牌也风生水起。在此背景下,连锁经营人才便日显不足。为了发展连锁经营,上海市已将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作紧缺人才岗位培训项目,有计划地培养连锁经营人才。上海商职学院等一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然而,与连锁经营的发展相比,连锁经营人才仍显不足。

据了解,目前连锁经营企业最缺乏的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营销及策划人员、培训师。由于连锁企业扩张太快,管理人才的奇缺将影响连锁经营管理水平与规范运作。而培训师的缺乏则将导致连锁企业缺乏培训,使连锁机构将很难贯彻总部的管理思想和服务规范,连锁经营的形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已基本取消对外资参与佣金、批发、零售在地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取消对外资参与特许经营的限制,流通领域已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些人才的缺乏,将使连锁企业出现不可避免的硬伤,使现有的连锁机构不能快速健康发展。

二、专业筹备情况

为了办好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使毕业生满足各个行业中对连锁经营的需求,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为尽快掌握就业市场动态,完善教学计划,我院在申报该专业前就成立了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外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召开了专业建设研讨会。对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自经济管理系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料,储备了一批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通过一系列渠道的师资培训,现能够从事管理专业教学的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0人,具有中级职称者11人,其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梯队结构。结合21世纪教师培训工程,学院还分批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在读期间给予优惠的政策。对于业务骨干,分批送去高校、企业进行专业项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管理类专业现有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0人,双师型8人。本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富,主编、参编的公开出版的教材达20多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多篇,开发管理软件5种,完成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一个,公开30余篇,曾帮助地方企业策划过公关方案、市场营销方案、企业形象方案和企业文化方案,为地方企业举办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开出版的教材达20多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多篇,开发管理软件5种,完成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一个,公开30余篇,曾帮助地方企业策划过公关方案、市场营销方案、企业形象方案和企业文化方案,为地方企业举办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800多人,大多教师长期受聘于附近的职大、电大、技校,并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批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些都为开设我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完善教学计划,丰富专业教学特色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应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丰富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实行按教学模块项目化组织教学。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的实用化。

(四)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建成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成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成了“市场营销实训室”;建成了“电子商务技能鉴定实训室”;正在建设“商务综合实训基地”;正在建设“物流管理软件模拟实验室”;正在建设“企业资源管理(ERP)实验室”;建成已使用两届“陕西国防学院劳动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有近70余学生获得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建成已使用四届“陕西国防学院劳动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有近220余学生获得营销师(四级)资格证书。

(2)校外实训基地

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四川华迪实训基地、西安合力实训基地、陕西惠安化工集团实训基地、大唐电业、西安人人乐实训基地。

三、连锁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预测

连锁经营的出现,是21世纪中国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变革之一,是中国流通的一次革命,也是我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航标。时下国际知名连锁经营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引发了中国零售企业的重新洗牌,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国内连锁经营企业更是掀起了对零售业人才需求的浪潮。资料表明,2005年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在100万人以上,与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相比,精通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却寥寥无几,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可谓求贤若渴。本专业瞄准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的需求,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工作:

①连锁企业总部或分部各相关管理岗位工作;

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相关岗位管理工作;

③连锁企业门店开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

④连锁企业采购业务相关工作;

第3篇

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具有社会工作硕士学历背景的大学生社工正是社会目前所急需的。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但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社会工作者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此次涨薪后,北京社会工作者预计最高每月能获得薪酬4000 元,一般为2000 元左右。上海的待遇与北京相当,广州、深圳的待遇稍微好一些,也基本上是3000多元,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文秘职员。

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并非一线社工,主要以管理者、教育者居多。据了解,一个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从事企业社会工作,月薪达到8000元,选择了会计领域的一个学生则拿到了5万月薪。而从香港回来的社会工作博士生,如果成为一个社工项目督导(督导: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资浅社会工作者或学生,透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指导程序,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专业技巧,并确保对案主服务的品质),年薪可以达到60多万。

笔者从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33所高校之一的江西财经大学获悉,其首届社会工作硕士生26人顺利毕业,就业形势非常喜人。其中,有6人到延安大学、琼州学院、铜仁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等院校工作,7人到广州、深圳等地社会工作机构任职,2人到《社会工作》等杂志社工作,3人到金融部门就业,4人到研究所和企业部门工作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复旦今年的MSW(社会工作硕士)中有近10名的跨专业学生,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统计学、法语等专业的学生。

因此,正如一位香港督导所说,中国社工事业的发展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一旦开启,潮流不可逆转,只能向前,倒退或停滞不前都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补充自身的知识,等待发展的机遇。专业学位解析:社会工作硕士 基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工作学科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学位名称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英文译为“Master of Social Work”, 缩写为MSW。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招生对象一般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或联考及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主要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以及面试情况并结合工作业绩与资历择优录取。

四、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全日制学习,也可以非全日制学习。全日制学习期限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期限为2—4年。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获得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2、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实务课程要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3、重视实习环节。要求学生至少有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发挥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的双重作用,提高实习教学水平。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六、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一)、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1.政治理论

2.外语 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2学分)

1.社会工作理论

2.社会研究方法

3.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4.社会工作伦理

5.社会政策

(二)、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以下课程只做参考)

1.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2.家庭与家庭服务

3.贫困与发

展 4.社会服务管理

5.社会项目管理

6.社会工作评估

7.中国社会政策

8.社会保障制度

9.社会福利思想

10.比较社会福利制度

11.社会统计分析

12.儿童社会工作

13.青少年社会工作

14.老年社会工作

15.女性社会工作

16.残疾人社会工作

17.精神健康服务

18.学校社会工作

19.医务社会工作

20.社会矫正

21.企业社会工作

22.农村社会工作

23.由各个学校根据需要开设的其他社会工作类选修课

(三)、社会工作实习(必修,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不少于600小时,其他学生不少于800小时,6学分)

实行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习,可分成同步实习、集中(团块)实习两部分,在两年内完成,分别计学分。

(四)、毕业论文:2学分

第4篇

在就业地域选择上,省内生源的毕业生仍然首要选择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到广东省外就业的学生基本属于省外生源。统计显示,选择到广州地区单位近五成;选择到广州以外的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学生超过三成,其中45%选择到了佛山、东莞和中山、珠海等地,选择比例明显比往届高。究其原因,一是毕业生地域观念较重,学生普遍不愿到除了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以外的地方就业;二是家长的传统观念对毕业生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较多,想把子女们留在身边工作的家长不在少数。用人单位长期外派国外的人数需求较大,尽管待遇一般在国内员工待遇的三倍以上,仍极少有毕业生愿意应聘外派中东、印尼地区。

目前根据市场需求,广外日语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开始招收MTI(日语语言文化翻译硕士学位),本科学生从大三开始分为语言文化、经济贸易和高级翻译三个专业方向,各方向开始增设除语言外相应的专业课程,例如对经济贸易方向学生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概论、会计学等经贸类专业课程,即在保证学生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向相关专业领域及相近学科专业拓宽,由单一性转变为复合性,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充足的校外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生活状况,对大学的学习是很好的补充。科学规划大学生四年职业发展的相关准备工作要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求职竞争的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双向渗透的原则,从新生开始,利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契机,注重职业意识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前景、该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去向及就业前景等。大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求职与职业发展素质;大三时做好求职前的技巧训练和材料撰写能力的提高。过去学校将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高年级,然而,现实说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是需要在学生进入高校就要开始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但是有时候学校举办了就业指导讲座或者寻找了一些实习机会,学生思想不重视,所以没有起到预期效果。从现实的状况来看,还是要在制度上提供保障,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受到就业方面的教育。在宣传上要加强,以便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在质量上要注重提升课程、讲座和各项活动的内涵,使参加的学生确有收获。在形式上应该更加贴近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加。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轻率、随意的特点,另一个突出的趋势是随着近年来考公务员和考研人数增多,少数毕业生抱定“非公务员不去,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的心态,不愿意就业,这些都是极易出现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积极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沟通工作学院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博客、申请公共电子邮箱,通过网络、电话、QQ群等多种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宣布最新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学院和优质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的方式,提前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争取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推荐到优秀的用人单位去。此外还要发动专业教师力量,与校友单位联系推荐毕业生。建立校友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很多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各个领域,且不少毕业生已颇有成就,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为学生提高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就业工作,时间性、政策性都很强,要使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并深入人心,就业工作者要花大力气研究形式,吃透政策,以便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指导,同时,要针对就业个体、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及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规划并付诸实施,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使个性化就业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方便学生找工作和实习,我校日语专业调整了教学计划,将所有教学类课程都提前到第七学期完成,第八学期只是留给学生写论文和实习找工作。从这两年的工作实践来看,这一调整一方面确实方便了学生,但另一方面,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大部分学生都在外找工作或者实习,有时候联系困难,使得一些信息难以及时传达到位,这是亟需改善和商讨的一个环节。特别关注贫困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照顾,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踏出社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确保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作者:费俊慧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第5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职业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自教育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当前,在我国“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发展战略的影响下,职业院校逐步将原有的培养模式对接创新创业教育,以尽快转变培养方式,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职业人才。

一、跨专业、多层次、“双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将“双创”教育落地的首要任务,改革以往传统、刻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跨专业、多层次、灵活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第一,从招生模式的按专业招生改革为大类招生,入校后不分专业进行第一学年的基础课教育,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基础课教学。第二,尝试从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进行初次分流,即“专业分流”,在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的基础上划分会计学、会计信息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专业,进行专业必修课和创业知识选修课学习,积累创业知识。第三,在第五学期安排跨专业综合实训后完成第二次分流,即“方向分流”,学生可自主选择就业、专升本或者自主创业,针对选择就业的学生安排专职教师进行从业资格的相关辅导,并参加顶岗实习,针对选择专升本的学生安排学业指导和考前辅导;针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配备一对一创业导师,加强创业精英教育,撰写商业计划书,并完成企业初期孵化,学院可给予相应创业基金予以支持,以商业计划书答辩代替毕业论文答辩。第四,优秀创业毕业生离校后也可返回母校进行创业知识深造,可自愿“反哺”母校创业基金,为创业基金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如图1所示。

(二)创新创业意识普惠教育阶段

创新创业意识普惠教育阶段旨在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对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学术理论知识有更深的领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该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例如开设创业学、创意思维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具体而言,普惠教育需要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1.提供制度保障。在普惠教育阶段,由于课程不为人熟知,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在学分、学时上予以支持,形成学校内的创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外部环境。2.物质保障。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对原有硬件设施进行更新,需要购置相关硬件和软件,为后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奠定物质基础。3.潜移默化的人才培养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浸润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创新创业意识,为后期课程跟进铺平道路。

(三)创新创业知识重点学习阶段

创新创业知识重点学习阶段旨在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为以后更进一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和研究工作打下扎实而坚固的基础,以选修课的形式,为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提供创新战略、市场营销、风险投资、合同与交易、电子商务、税务制度以及知识产权的学习机会,例如拟开设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等。同时结合第二课堂,开展相应活动,巩固学习效果。

(四)创新创业人才精英培育阶段

创新创业人才精英培育阶段应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评,依据测评结果,结合个人意愿,在学生中筛选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重点培养,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班级或学生社团,为立志创业的学生配备一对一的创业导师,对学生强化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为企业初创提供辅导,并完成企业初步孵化,协助学生完成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市场开拓、人员聘用以及申请创业基金等环节,为学生离开校园后的企业经营打好基础。

(五)离校后“反哺”或“回炉”阶段

当首批以创新创业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学校必须加强校友职业发展的追踪,同时继续对毕业生创业进行指导,以辅助毕业生创业孵化成功。过段时间后,可以邀请离校后的优秀创业毕业生回母校举办创业讲座或创业沙龙,畅谈创业感想和经验教训,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回母校短期“回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有能力的毕业生可自愿捐赠创业基金,“反哺”母校,为今后的学生创业做出贡献。

二、创新创业能力认证

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的技能和能力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为参加规定内容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生颁发培训证书,如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颁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证书。此外,引入校企合作和跨校培养模式,以交换生、进修生身份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在其他学校参加KAB、SYB创业培训实验班;或与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院校、企业合作,在本校完成KAB、SYB创业培训,成绩合格学生可以获KAB、SYB创业培训证书,今后创业可享受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多种优惠措施。

三、“双创”模式下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双创”背景下的人才教育,必须在其过程中突出实践和实施的环节,颠覆传统教学单纯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的弊端,亟待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与一线课堂教学相融合。

(一)“创业导师+学业导师”双重培养

引入导师制,做到不仅学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学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撰写外,还应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配备具有创业辅导资质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在最后创业孵化阶段进行一对一辅导,手把手完成企业初步孵化。

(二)沉浸式教学

充分利用现有财经类虚拟仿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资源,开设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为全体学生在毕业之前提供一次与经济社会无缝连接的机会,通过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体会创业和就业的艰辛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

(三)“互联网+”远程教育

在“双创”模式下,学生的课程培养会打破原有的学制和上课方式,远程教育、远程帮助将可能成为授课的重要方式,因此学校有必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微课、案例式教学等方式提供互动性网络平台,实现教育的全方位覆盖,使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方式更加灵活。

(四)“试错”式教学

通过校内的系统学习、实践,乃至企业试运营,为创业的同学们提供“试错”的机会,在各种错误和问题中摸索企业经营决策和技巧,加强团队管理和磨合,将现实经济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高度仿真,尽力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社会的无缝衔接,把今后犯错误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互动式教学“双创”人才的培养

把课堂从“一言堂”变为“大家谈”,教师身份也将因此而转变。头脑风暴、siminar、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都将成为授课方式,教师将从课堂的主角变为“群演”,学生将有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在不断往复的互动之后,创新创业将被印刻在学生心中,使之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六)赛教融合、第一课堂与第

二课堂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环节的最后一环,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各级团组织可通过各类比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创业计划大赛等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创业俱乐部等为基础,扶植全新的学生社团体系,同时辅助第一课堂教师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创新创业的实操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业综合实力。以“双创”为背景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体系的构建,而这个体系涵盖了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是一次高职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段丽华,刘艺.基于“专业+”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28).

[2]赵序海.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J].高教论坛,2014(5).

[3]李隽,曹玉平.高职院校“分级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6(26).

第6篇

[关键词]学分制 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

[作者简介]曹雪梅(197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光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吉林 长春 1300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141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45-0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是中国传统企业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持续看好。但是,很多独立学院脱离母体转设为民办高校后,其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母体院校的模式来设置,致使学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彰显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一、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的要求

1.学分制的含义。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以导师制、班主任制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学生必须修读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的一种教育模式。学分制是一种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学生选课也选择了教师,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性知识组合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课程体系优化是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学源特点,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素质、知识和能力并重,依据岗位群设置课程,根据工作过程取舍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及课程间的比例,使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按照学时计算达到43.52.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按学分计算达到31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按学分计算达到81 ,使课程体系达到动态平衡。

3.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的要求。学分制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前提的,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开设的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需要。学分制将激励竞争机制引入教与学,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足之处

1.专业方向模糊,没有特色。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二级学科,不同学校可设置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不同专业。可见工商管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些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业方向,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得不精深,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特色,难以满足社会个性化的需求,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由于公办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其着重为社会培养研究型人才,二本院校着重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而民办高校多数属于三本院校,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必然制约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极强,其主干学科为管理学、经济学。除教育部规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主干课程外,虽设置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选修课程,但这些选修课程多与相近专业的课程在名称、学时、学分及授课教师等方面趋同,缺少按课程模块细化专业方向的课程,致使特色不鲜明。同时,由于受学年制、生源数量及聘任教师难易程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点来选择课程,而是指定学生学习某几门选修课程,失去了选修课存在的意义。因此,现有课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3.实践教学环节较少且保证不了质量。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仅包括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缺少专业技能训练及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训练。同时,由于社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在校学生去其单位实习,致使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足,而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实践经验,到岗后就能胜任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三、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管理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总体思路如下:

1.把握专业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将人才培养定位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结合民办院校学源特点,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2.明确专业培养规格。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方面,具备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知识平台;在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法律应用技能、创新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机技能和外语运用技能等。

3.构建基于学分制的“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按照“科学定位、面向应用、突出特色、保证规格”的总体思路,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构建符合市场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实现分类分级培养。(1)公共课程平台。为了提高全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搭建的平台。平台由 “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大学数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组成。针对学校所有专业开设,要求全校学生必须研读。同时,根据民办院校学源特点,对于数学、外语等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体现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2)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构建专业知识支柱结构,使本专业人才初具雏形,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搭建的平台。平台由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组成,要求同一专业学生必须研读,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专、尖”特色。(3)专业课程平台。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将其打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设置了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等。同时,对于社会确有需要的某些特殊人才,可在专业内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业运营管理等方向模块,每个方向模块课程群学分数相等,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方向模块,实现分流培养,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4)任选课程模块。为了拓宽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激发学生潜能,根据集体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分制,可开设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如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与艺术、消费者行为学等。要求学生选修相应的学分,体现人才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实践教学模块。为了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应构建认知与验证性、综合与仿真性、设计与创新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块,既独立于理论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它主要包括认识实习、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ERP实训、创业管理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开展的创业大赛、学生学术研究和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均以学分形式认定,重视实习环节安排,做到四年不间断。通过采用聘请企业高管来校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在实验室仿真模拟企业运营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做结合,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工作技能,体现实践育人理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课程体系框架总体设计。其一,学制、学时与学分安排。(1)学制:本科标准学制为四年。(2)学分:理论课每18学时为1学分;实验(训)课每36学时为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周为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总学分应控制在180学分以内,其中课内总学分(含选修课学分,不含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一般应控制在150学分以内。学生达到本专业所要求的最低学分方可毕业。(3)理论课程周学时前三个学年一般应控制在22学时左右,最多不得超过25学时。

其二,各类课程所占比例。(1)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按学时计,一般为4.03.52.5。(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按学分计,一般为7.03.0。(3)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比例按学分计,一般为7.52.5。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课、跨类任选课。“专业方向课”与“跨类任选课+创新学分”的学分比例一般为1.51.0。

其三,相关课程安排建议。(1)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及其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发挥,可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包括科技创新、学术论文、著作、作品、职业化教育证书、各级各类竞赛、表演等。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5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2)根据需要与可能,可在专业课程中指定5~10门跨类任选课,供非本专业类学生任选。(3)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般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4)为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课程+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选修,2学分。(5)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安全课。选修,0.5学分。(6)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具备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开设信息检索课。选修,2学分。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改革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在继承原有课程体系合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分制对构建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形成以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为地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为支柱和栋梁,专业课程平台为栋梁上面的“金字塔”,实践教学环节为墙壁的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凸显专业特色,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适合社会各单位对应用型管理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7篇

[论文摘要] 从高职院校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了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理论界对高职专科层次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分析原有培养模式的弊端、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模式比较、人才市场对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研究、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一、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如何达到“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定位过低、定位过窄、缺乏前瞻性。陈静认为当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过分强调理论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理论课程设置上基本与本科相同,理论课程占的比例相当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环节。第二,培养目标中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第三,培养目标中没有突出会计专业能力。第四,盲目设专业。高职会计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没有能体现出其教学的特色。还有人认为专科人才的培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市场对于一般性人才的需求。

2.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创新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韩宗宾、李荣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受会计教材的影响,会计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一般也是以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结合案例讲解较少;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特别是由于我国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而所使用的教材却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会计学习方式僵化

会计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根据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课程的一个总体认识。显然此种方法不仅不利于会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丧失。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课堂信息量少,授课效率不高,教学过程缺乏立体、形象的感官刺激,这就更加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只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传授了理论知识,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甄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

二、人才市场对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向研究

1.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中小企业也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需要很大数量的高职生从事生产和管理,高职生到基层、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实施和技术转化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所以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中小、私营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2.学历需求分析

过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盲目跟风,过分看重学校的名气,在招聘时明确要求“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片面地追求高学历,要求必须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但是实际上名校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人才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历不再是评价毕业生唯一的准绳,企业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只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历也不是企业考虑的首要条件,这就为一批有能力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经济不断推进,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和职业更加多样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需求结构分析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紧缺就更严重了。另外,在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人员基本素质普遍不高,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半数,他们的知识难以迅速更新,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诸如会计电算化、基本的会计系统维护等。因此,在需要补充高端会计专业人才的同时,我国更需要补充一批精强能干、微机操作能力强、知识更新快的专科层次的会计人员。

三、高职专科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本位”职业能力研究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会计学生要想和本科生、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一决高下,就必须具备企业青睐的独有的职业能力。那么,“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呢?

1.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另外,会计学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还要学习财政税收、经济管理(税收、金融、财政、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包括最基本的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熟练操作会计流程,会计业务核算能力、会计信息分析整理能力、一定的管理财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

2.职业化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与实施,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的是导向原则,对某些问题提供的不是唯一答案,特别是某些特殊情况,没提供准确的定义或方法,而是给出许多可供参考的方法,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这使得会计活动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管理艺术。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业务时,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普遍比较看重。会计人员要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现,时刻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能及时的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迎接挑战,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最大的共识和其执业的重要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会计专业基础上的一种判断,它是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法合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人员经常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戒骄戒躁,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优秀的品德来抵制这些诱惑。

3.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的管理能力

“全员营销”意识的深化,会计工作有自身的会计准则和工作流程,同时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与企业内部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等众多部门以及与外部其他企业之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微妙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工作成果的好坏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企业要求会计部门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工作时不仅能处理好办公室内的日常账务工作,与本单位本部门和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处理好关系,还要能在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发挥作用,要与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如替企业办理工商年检、税务登记及纳税申报、参与向银行筹资、配合做好外部审计等,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的管理能力既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要求。

4.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外语应用能力

首先,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会计行业也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模式,信息化、网络化是会计工作的工具,会计人员必须学会电脑操作,会运用相关软件,学会制电子表格,学会网络互联等。据调查显示,现在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部分或全部的会计电算化。因此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要求来看,对学生除了要求他们熟练操作计算机外,更应重点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运用、二次开发以及软件和硬件的日常简单维修、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财会人才应该应掌握外语,要懂得国际会计惯例,要看懂外语账目,熟知国际经济运作规律。当然,大中性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这方面要求更高些。但所有的企业均认为会计人员应粗通一般英语,一般企业对此要求不太强烈。对高职高专而言,外语能力的培养或许不是第一位,或者说还不是最重要的,但从企业发展需求看,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被重视,注重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英语的读、说能力的培养。

四、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研究

当前各个高职专科院校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从修订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修订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后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如下特点:首先,去向明确,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其次,重视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更新,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突出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服务对象;与中专学校相比,对各目标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提高,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大学专科的文化水平;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财与核算的观念;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证书。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业务进修,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请专家定期进行培训,以弥补年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总之努力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模块化教学

按照会计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和实践是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内容,然后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这样,每个模块都是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模块又相对完整,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完整的教育、学习和评价单位。这些教学模块既可按照教材章、节设计,又可按照课程内容归类设计。

通过模块教学的实施,就把比较抽象难懂的会计基础知识,通过分解转化为单项技能训练,再把每一项专业技能模块科学地排列起来,形成各自的教学流程图,易于学员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能显著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4.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针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校内实习质量;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院校与外部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力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是当前应用型高职院校面对的紧迫任务,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学科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第8篇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学生个人自利意识的觉醒,转专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地方师范高校为例,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学生的转专业动向,总结出“全校转专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整体上升、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去向多样”等典型特征,并从专业兴趣、就业导向和从众心理三个维度对学生转专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从教师和学生分化视角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可以为当前高校转专业政策的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关键词:

转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师范院校;大学生

一、引言

随着办学体制、招生制度和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1]。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由权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转专业情况日渐频繁。从发展历程看,早期的转专业更多的是限于少量特长明显或生理疾病等特殊情况,并未大规模展开。如2002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转系(专业)与转学暂行办法》中,转专业对象仅限于五种特殊情况。直至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转到新系,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2]。2005年,教育部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大学生转专业提出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近年来,随着转专业政策的放宽,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数量更是呈现出大幅上涨趋势[3]。至此,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转专业大规模实践过程中,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转专业”为主题和篇名检索词分别检索后发现,相关文献达到270篇和122篇。总体上看,以“转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在近几年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来增长趋势明显。然而,相比较于传统教学研究主题,“转专业”的相关学术研究明显数量不足,研究内容还不够充实,研究对象(高校和专业类型)还不够多元,亟须从学生视角开展多种类型高校和专业的转专业研究。

二、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动向

1.研究对象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地矛盾的逐渐激化,从而引发强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的综合交叉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多重学科属性。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到98所,研究生学位点已达到89所。从高校性质看,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有农林类、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等院校。作为教育部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师范高校,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已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具备研究典型性。2005年,教育部颁布相关规定正式允许大学生转专业,同年安徽师范大学开始实施转专业工作,并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转专业细则。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转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10年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转专业动向,厘清其关键影响因素。

2.学生转专业动向特征(1)全校转专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在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全校共完成转专业学生数2091名,其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35名,平均约占全校转专业人数的1.67%。最近10年间,全校转专业人数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由早期的151人/年增加到2014年的397人/年,翻了一番。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人数却呈现异样动向: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其余年份转专业人数占全校转专业人数比例也不高,均在3.00%以下,10年间平均值仅为1.67%。据此可以发现,相较于全校转专业人数,本专业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并不多,具有一定的专业忠诚度。(2)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体上升。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数为35名,但分布较为不均,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呈现一定的随机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期间,虽然最终转专业学生数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升。然而,从班级视角看,最终转专业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比例并不高,10年期间平均值仅为7.29%,反映了一定的专业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人数增势明显,占全班人数比例也突破到15.38%的最高值,反映未来转专业形势严峻。(3)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历年统计数据看,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为英语、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等基础型师范专业;另一类主要为财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等热门型财经专业;第三类则为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新兴型前沿专业。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主要以英语等基础型师范专业为主,后期则以热门型财经专业和新兴型前沿专业为主,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

三、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影响因素

1.专业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的积极性,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如果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必然会导致专业认同感偏低,最终影响学习积极性,产生转专业意愿[5]。具体到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宣传缺乏,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都不熟悉专业培养体系和未来就业方向,无法有效激发专业兴趣,导致大量学生产生冲动型转专业意愿。此外,申请转专业时间是大一上学期,学生大部分仍处于基础课学习之中,仅开设管理学、自然地理学等专业课,尚未接触核心专业课程,无法形成有效专业意识,极易产生专业“无用”乃至“厌倦”情绪[6](在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来源为理科学生,自然地理学的专业课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逃避情绪)。

2.就业导向。在当前普及大众教育的阶段,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好的职业,这是学生的最基本目标需求[7]。一般说来,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普遍较好,市场需求也相对较高。为此,从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未来就业的期望出发,许多转专业行为表现为从普通专业流向热门专业。然而,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大好,初次就业率可达到96%以上。可是,由于申请转专业的为大一新生,对未来就业的薪资水平、就业性质、办公条件等还存有过高期望,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造成了大量表层性的转专业意愿。

3.从众心理。由于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在专业填报和申请转专业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从众心理现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高中毕业生对高校专业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受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社会热门专业趋同的倾向,最后极易造成专业调剂现象,引发后续转专业申请[8](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生源来源于校内调剂)。在大一入学后,新生远离原有熟悉环境,面临着全新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从而形成心理上的适应调整期。此时,媒体、父母以及周围朋友同学的想法、做法将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意愿。看到其他同学、高年级学生选择了转专业,就会产生“盲从效应”,片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随大流地进行转专业申请。

四、分化视角下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应对策略

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9]。然而,转专业并不是高校管理中百试百灵的“万用药”,有利有弊。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转专业现象,不仅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混乱,更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频繁地转换专业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稳定的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承诺[10]。

1.教师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人的适应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的、复杂的综合体,心理适应是其核心部分,决定其他层次的适应水平[11]。为此,如何破解大学新生的转专业的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专业意识,将是规范有序推进转专业工作的应对方向。具体来说,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师要及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忠诚度。通过讲座宣传、课堂讲授、答疑解惑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专业兴趣是激发学生专业意识的潜在基础,既是引发转专业的诱发因素,也是控制转专业的保障因素。因此,在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如何激发大量专业调剂学生的专业兴趣,将是应对盲目转专业的重要策略。现有研究表明,有些同学的专业兴趣是表层的、暂时的[6],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大一入学以后,学生应积极自主寻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信息,全面了解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就业方向以及专业发展途径等多种信息。同时,也必须全方位了解去向专业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注重和该专业学生的直接交流,不能仅仅依靠宣传或者臆想。在全方位了解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去向专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条件等理性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做出科学的转专业决策。

参考文献:

[1]贺建刚,李峰.高校转专业的制度安排效率: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3):88-91.

[2]方蓬.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调查分析———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6):69-72.

[3]金俊.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2(01):38-39.

[4]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5]苏强,张东,周健民,等.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97-102.

[6]唐志荣,冯飞芸,郑今欢,等.高等学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的思考———以纺织类学生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3):460-463.

[7]王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动机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268-269.

[8]刘雄,熊辉.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3-24.

[9]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等.透视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1):26-28.

[10]党远鸿,钱静,秦虎,等.大学新生总体适应状况及转专业对其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1(06):56-61.

第9篇

大一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一:经济现象分析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学基础这门学科,一个学期下来,对经济学有了基本的了解。经济学是人类关于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当今世界经济全国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我们要学好经济学知识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我对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分析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店,天猫店交易额为571亿元,在双11这天购物节,大部分剁手党将前些天收在购物车的宝贝进行下单,这一天内,大部分人通过手机,电脑进行购物,在进入双11这天时,一份十一秒之内交易额突破一亿,三分钟便突破10亿元,五分十七秒时突破二十亿,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亿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时候突破了一百亿。这一天内,快件达五亿多件,14家快递125万快递员进行收件,打包,运输,派送。五亿多件可以看出来我国国民的需求量大,消费能力,购买能力强,消费金额高。购买力促进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分析: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较低,吸引其购买。44%的消费者确实有需要购买的物品,等待双11优惠的到来。62.5%的消费者认为双11的价格可以接受。其次,有抽奖活动,吸引购物者抽奖消费。高消费额是因为需求量大,国民消费购买力强。购物街的趋势让商品畅销,购买者心情愉悦。

二、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产品价格决定性因素有获取利润收益,占领市场,国家调控。商品的定价因素是以下几点,一是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价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贮存运成本,机会成本。商品的市场因素也影响定价售价,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竞争,还有就是消费者行为心理因素,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支配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所以,产品价格定价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思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

(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数量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可能,对劳动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确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就是增加就业量。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回收小城镇建设。

(4)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度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b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5)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运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国家财政机关运行好政策。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国家繁荣富强。

经济学,让我们了解生活,让我们领悟生活,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

大一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二: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吸收,我对经济学基础有所收益。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课一般分析方法对于我来说,从懵懵懂懂到开始有些头绪。经济学基础一开始就论述经济学的由来,基本问题以及定义,然后就是对经济学的剖析研究工具、方法、层面(微观和宏观);接触了相关理论后,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从微观入手,由价格推出需求和供给,需求又与消费者消费相关,所以引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供给又与生产者生产相关,所以引出了生产者行为理论。另外在微观中也提到了效用该知识点,记得老师的思路是从消费者偏好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得到效用最大化,再推出消费行为。在宏观方面,我们先学了市场的结构,然后到收入分配 市场和政府,老师重点讲了宏观经济运行(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转眼间大一上学期即将结束,在将近三个月对经济学基础的学习中,我的感觉好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为什么这样说呢,记得经济学的第一堂课,经济老师并没有讲书本的知识,而是在关门的前提下向我们讲述财管会计专业的内容与就业前景,还把他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但让我来到这大学后重燃希望,而且找到了高中时代朝气蓬勃的感觉。然而,往后的学习中并不如我想像中那么简单。在前面一、二、三章中,我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而且能跟上老师的思路。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基本假设、研究方法我都能看懂。在价格理论当中,老师在课堂上点出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还有需求量的决定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收入水平3.相关产品的价格4.消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5.其他因素)。个人需求方面,重点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它随其价格下降而增加,这又引出了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方面,重点讲了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按照供给法则,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递增的直线。在第三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2.供给变My experience

动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弹性方面,我学会了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以及弹性系数的公式理解和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因素。消费者偏好方面,从商品的不同组合及相同的效用,我们引入了无差异曲线,通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我们又学到了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最后是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第四章的生产与成本关系与前面的消费与价格的关系非常类似,就是字母改变了一下,所以我第四章也能理解。但是在之后的知识点,我学得开始朦胧,在课堂上也跟不上老师节奏了。

虽然说大学的课程比起高中来说相较于轻松,但是大学里的学习要靠自觉,除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相关的书,查找资料。这无疑是我的一大难题,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没有养成该习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悔。在经济学基础的宏观经济方面,我学得比较吃力。曾有一天,我去图书管找过相关书籍,但借回宿舍看又看不进脑子里,因为没有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的那股冲劲慢慢消失。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没能Hold住激情。但我还是坚信老师,坚信经济学能对我的未来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经过反复的琢磨,我还是弄懂了市场的结构。先是市场的分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然后分别对各种市场的详细描述,均衡条件、市场特征等都是比不可少的。这个知识点让我联想起高考完后的那个暑假。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整个人的状态从绷紧突然松弛了,在玩了几天之后,突然想起了高考之前一直想做的事:找一份暑期工。暑期工,是之前中考之后一直想做了很久的事情。以前总听别人说,打暑期工如何如何的辛苦,但是又如何如何的快乐,总是让我觉得心痒痒,下定了决心高考之后一定要找份暑期工,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于是我托我舅舅找到了一份暑期工,是到番禺卓华服装有限公司那里做个跟单。那时我见识到大公司的工作模样,我还偷偷地观察那些会计是怎么工作的。在那个公司发生的一件事和现在学的完全竞争市场非常相似。那天,上头发下了一个叫Palmers客的文件叫我们跟单部跟,第二天就完成了,接着又来了一个AVON客的文件。我看了之后,两件货的相似度非常高,是同质或无差别的。在与社会接触过之后让我感到:在学校,只要你装得样子乖巧,学习好,就能轻轻松松地获得你想要的,而这一切完全是由我们单方面决定的,然而在社会,并不是你学历高,学校好,成绩好就能获得你想要的职位,想要得更高的报酬,除了看自己表现行不行,还要看对方是否对你满意。

记得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老师在课堂上讲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的时候,由于是理科生,所以在课堂上听得不太懂,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信息时报的一则历史新闻: 2004年的通货膨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GDP增长9.5%,投资增长有所放慢,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增加,消费需求依然较强,GDP构成发生变化。通胀同比指数在2004年三季度一度高达5.3%;再结合老师的解释于是我懂了,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物价上涨必须持续一定时期。如果物价只是一次性、暂时性、季节性上涨,都不能称为通货膨胀。接着是失业理论,其实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听老师提过:失业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把失业降到最低水平成了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大,近年来劳动力增长快,待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原来靠牺牲效率而处于隐蔽状态的失业,在市场化过程中成为公开的失业。因此,在目前的经济问题研究中失业问题日显重要;

在课堂之余,老师还特意介绍了3本书给我们,分别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怪诞行为学》《无价》。由于各种关系,我只阅读了最有趣的那本《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是从另类的视觉看世界,与平常的经济书的视觉完全不一样非常的过瘾,看完之后有种不够侯的感觉。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章的供求关系的谬误,为什么珍珠无价?还有第五章的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最近在网上找到了它的第二部,准备在寒假期间连同另外两本一起看完它。

还有就是课前的10分钟新闻见解;其实我老早就把新闻见解写在了纸上,但是一到上课的时候我就不敢上去,战胜不了心魔。另一方面,女生太多,一般上去都要抢着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退缩,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期末,连上去的机会都没了。我决定,下学期一定要上去几次。在高中的时候一般都是老师提问,站起来回答比较自然,可能我还适应大学的方式,所以显得不够大胆。我觉得高中的教育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虽然应试教育一方面加强了人们在知识上的认知,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泯灭了创新理念,一味的应试教育,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其个人能力的培养。然而成绩不等同于能力,应试教育造就出的高才生其本身可能存在的能力上的本领,只是高学识低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社会上需要的却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来到了大学,让我见识到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我觉得大学更注重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的能力。

第10篇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催生了留学热潮。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00万,而企业进校招聘的岗位数却要比去年同期少二成。英国、新加坡等国2009年本科生的就业率普遍在85%以上,这大大超过了国内大学生60%的就业率。

留学英国一直是学生的热门选择。当留学变得不再困难,学生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海外就业上。在英国,年轻人享有创业的种种便利条件、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及新经济带来的机遇。相对于国内的教育现状和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学生希望去英国留学,英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留学目的国。英国学制短、教育质量高以及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成为吸引中国学生前去就读的诸多亮点。此外,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透明便捷的签证系统也为学生留学英国提升了诸多信心。

英国文化教育处官员刘静女士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近期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的情况,建议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让留学投资回报最大化。

留学选择需要理性

在不断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国内中学教育的压力增大,更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英国接受教育。近两年,很多学生出国进入英国的中学、本科院校,甚至是职业教育学院,就读预科和语言学院的人数也以非常高的比例在增长。2009年,中国学生申请英国留学的人数飞速增长,预计全年会有超过3万的学生去英国留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随着中国学生对英国教育的了解增多,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并且趋于多样化。不像多年前扎堆商科的情形,很多学生会选择一些在英国很有名、世界上实力排名靠前的课程,如传媒、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等,还有人选择会计、金融等专业。根据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最近的全球学生留学决策调查,大众传播课程已经连续3年进入最受欢迎的五大课程行列。大多数英国高校要求申请攻读传媒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背景,某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还需要提供个人作品。英国院校文科专业对雅思要求比较高,通常学生雅思成绩要达到7分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尤其是希望申请英国顶尖大学的学生,必须在国内尽最大努力通过语言关。英国大学的理工科专业更侧重学生的学习背景,研究生申请人需要有相关专业学习经历,大学期间的成绩要符合要求,最好有研究成果;高中毕业生的成绩单,尤其是相关科目的分数,则更加重要。对于艺术专业,学校对学生作品看得比较重,在私立艺术学院,学费也远远高于普通大学。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环保留学热开始悄然兴起。未来太阳能、风电、生物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相关产业,将催热能源工程、汽车工程、生物、电子工程、气象学等专业。留学生如果能在海外留学期间学习到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回国就业前景也很被看好。

英国式的“素质教育”

英国高校招收学生注重其综合能力的体现。例如根据学生的工作经验,看其是否在学校期间担任过社团、学生会职务,参加过社区活动,获得哪些论文奖项,这些能够反映学生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在英国学习,平时积累很重要。英国的考试成绩是一个持续的分值累积的过程,平时的表现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上课情况、参加课外活动多少等,考试成绩反映的是这个学生综合发展的过程。

在课程选择上,英国学校实行开放式教育,门数众多、涉猎面较广。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有英语、数学、科学(物理、生物、化学)、体育和宗教。另有一大堆选修课,如德语、法语、史地、艺术、戏剧、商业、信息、计算机、建筑、旅游、音乐、人文科学、就业教育等,达几十种。此外,学生可以在中学阶段选择大学里开设的专业课程,比如商业管理、企业家研究、媒体公共关系等等。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确定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方向,为学生就读大学时更好地选择专业做铺垫。选定某个专业后,如果觉得不适合,也可以在中途换专业,总体上学校会给学生足够长的过渡时间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课程,在体验过后再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一些课程。

教学方式上,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统一,以此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教育界和产业界配合得非常紧密。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会有很多需要实践的课程,并由业界的不同专家来参与指导。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实地的案例研究,为以后的求职打好基础。同时,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会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咨询,包括各种职业培训课程,也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课程设置,比如一些学校开设的三明治课程。一般而言,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三年学制(苏格兰地区除外),本科阶段的三明治课程则需要四年完成。前两年学生在学校读书,第三年带薪实习,最后一年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硕士阶段的三明治课程学制为两年,第一年为全日制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带薪实习。

学生进入大学后,学院会为所有的本科生配备导师,导师由各专业的教师兼职,学校为本科生导师提供相应的活动经费。每名学生拥有一位指导教师、一位主任教师以及若干名辅导员,学生的导师是由多人组成的导师组。导师组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指导是全方位的。

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英国的预科课程。比如,专科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除了续本完成学士学位进修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大学开设的硕士预科课程,经过一年的预备课程学习后,直接申请进入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课程设置主要以与研究生专业方向相关的基础专业课程为主。该课程一般为一年,通常研究生教育也为一年时间,总共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取得硕士学位。

培养未来的企业家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1998年政府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商业构思,组建创业团队,筹集资金,开拓市场,开发产品或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创业的经验。在开办企业过程中学生可得到志愿企业顾问和创业导师的咨询指导。

为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C)来管理和实施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将创业融入大学传统教学之中,现在已经覆盖到80多家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及500多家企业。每一个创业中心通过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大学生创办企业,并鼓励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创业教育80%的资金来自于公共资源,英国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为鼓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英国政府2001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来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还打造各大学内部师生的创业活动,如专利申请与保护、资金启动、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

此外,由教育部、就业部和高教拨款委员会共同出资设立了高教援助基金,让高校教师与学生带着创业项目到企业中去,鼓励高校主动进行技术开发,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政府还联合学会、公司、网站等各种组织机构,为创业教育提供项目、经费、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关注留学政策的变化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工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成熟的模式,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一些理工类专业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高职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高职经管类各专业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时,给人的感觉是蜻蜓点水,有如碟子里的水深不下去。高职经管类专业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搞好校企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职经管类专业培养的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旅游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会计、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等,相对理工科而言,这些专业有些“抽象”。目前,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在我国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最多的。抽象的专业与众多的学生人数两个特点,给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除了旅游酒店管理等极少数专业与企业的合作能够良性循环运行外,其他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与企业“双不满意”的现象:企业能够提供给高职经管类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岗位十分有限,企业对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不会满意,当然不会接收一般的学生到对口的经理、会计等岗位实习、实训,而没有实习接收单位,学生们对整天“蜗居”在学校而不能接触社会实践自然是十分不满意;有时,有了实习接收单位,但往往对被当作普工在生产流水线加班加点工作,不能按所学专业实习、实训,学生们也还是不满意,随之带来的消极怠工等情形又使企业非常不满意。即使在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企业所签订的“订单班”,通常也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学生能够到企业对口的专业岗位实习、实训。

要改变高职经管类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被动尴尬的局面,必须要有新思维、新举措,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

一、立足学生职业生涯,让学生自觉在“普工”岗位实习

学生到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当“普工”,进行一段时间的生产劳动,应该也算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学结合。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能够直接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企业员工守纪、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学生不愿当普工,正好说明他们必需首先过好“劳动者角色”这一关。

当然,安排学生到生产经营第一线进行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实习、实训,要想收到好的效果,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应该让学生简单地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整天劳作,或在公司整天打杂,要让学生获得在学校无法得到的收益。应该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环节,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要充分利用企业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资源,采取调查访问、请企业劳模现身说法等活动,加强对学生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使命感、崇高感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从而为他们奠定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生涯基础。

即使在与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同的企业岗位实习、实训,学生们也往往是做基层最简单或繁重的工作,与学生们从事“管理”、“白领”的角色期望有很大的距离。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在酒店的实习、实训岗位是,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娱乐部服务、酒吧服务,做的是具体的服务,也还是一个“普工”。肯定很少有人被分配到管理岗位。酒店专业的实习期一般达半年之久,这自然会使一些实习生萌生退意。

要让“准经济管理者”们自觉过好“普工”关,还应有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派出带队老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企业要派出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在生产经营第一线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期满后,企业根据学生实习的表现签发实习鉴定,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

每个学生都希望今后就业能学有所用,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实习表现与今后就业挂钩,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深有体会。比如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我们与企业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学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经考核合格后,可免试用期优先入职企业,优秀实习生经考核后可直接聘为专业对口岗位的管理人员。”目前,我校0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金融保险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有近30位同学得到了这一实惠,成为后来我院经管类专业07、08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当好“普工”的榜样。

二、承办、协办专业社会项目,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

目前,我国愿意接纳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的企业为数不多。如前所述,安排到专业对口岗位实习的除了劳动密集型的如酒店服务等企业外,大多数专业实习生只能是当“普工”。即使是接纳“普工”实习,由于时间安排等原因,企业也要做出一定的牺牲,最终,所谓的校企合作只能是一锤子买卖。

要想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来,承办、协办专业社会项目,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企业与学校合作一般出于三个目的:一是在学生中发现并储备对其有用的人才,二是在校企合作中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和社会影响,三是让实习生参加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或宣传、推销其产品,降低相应的费用成本,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这些动机与目的无可厚非,我们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争取做到校企双赢,让学生得到“实惠”。

对需要宣传、推销新产品的企业,学校应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宣传、营销全过程,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承销、包销、与企业联合举办相关比赛等。这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社会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2009年9月与广州创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一期“创汇·雷柏杯”营销大赛,由学院营销协会承办。我校负责参赛团队的组建、对销售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广州创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雷柏电脑鼠标键盘等产品供营销实战,配合做好参赛团队的监督和考核,设立奖金和证书,并为获奖团队提供优先就业的机会等。比赛为期三个月,校企双方真诚合作,学生在制定营销方案、展示创意理念和产品实战营销各环节中,锻炼了创新思维,培养了沟通能力,提高了销售技巧,增强了竞争意识,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对企业在社会上开展的专业活动,比如会展、招聘会、行业协会活动等,学校要抓住机会,积极承办或协办,让学生得到专业上的培养和锻炼。

我们利用每年在我校举办的广东省高职高专毕业生招聘会的时机,安排人力资源专业和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当志愿者,积极协助与会的约300家企业开展招聘等工作。在招聘现场,学生们一方面仔细观摩招聘的方式方法,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利用工作间隙调查访问,或将自己设计的招聘岗位甄选方案向企业工作人员请教,等等。

2009年9月,我们还安排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协助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西中小企业博览会的相关工作。同学们在协助过程中对商品知识、会展知识和物流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直观的感受。此外,我院和物流协会还于2009年11月承办了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主办的“岭南杯”高校联盟物流知识竞赛。参与协办或比赛的同学们,不管是在组织能力还是在专业知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搭建学生创业、就业平台,让工学完美融合

既然安排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工学结合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如果能在学校给学生搭建学生创业、就业平台,就能事半功倍,还能做到工学完美融合。

(一)可以成立虚拟性企业,让学生按照实体企业模式运作

我们学院成立了现代服务集团公司,并根据学院目前的专业对应下设8个子公司,除集团公司正副总裁由学校老师推荐学生外,其他集团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都由学生竞聘后担任,老师则担任“导师”角色。

(二)可以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建实体性企业

我们与广州顺丰速运公司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岭南顺丰快递店,让物流专业的参与实习,优秀实习生还可优先被选派到该公司培训以及到广州其他网点和部门实习,毕业后直接转为正式员工。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是:校方提供场所及网络配套设施,专业教师负责沟通协调和快件的安全并参与指导;企业引入顺丰速运的管理模式,负责对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实训过程指导和考核,派一名常驻店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各项业务开展顺利,基本上做到了学生、企业和教师三满意。一俟条件成熟,该快递店将开展信件、托运、包车等一系列物流服务,并逐步发展成为面向整个广州科学城地区的快递中心。

我们还与广州人力资源市场共青团劳动力分市场共建“岭南工作站”,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为导师,以真实的项目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让学生边做边学。较好地解决了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难的问题。

(三)可以借船出海,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我们与邓老凉茶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没花学校一分钱,之所以能运作成功,正是企业相中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区位优势和15000多名在校学生的规模优势,学校才得以借巨轮远航,学校、企业各得其所。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是:校企联手在学校内建立实习基地,基地具有法人地位,资产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基地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校企代表组成,企业代表履行执行董事职责。除企业一名代表外,所有岗位均为经管类各专业学生自由组成的经营团队队员,专业教师负责各个专业岗位的指导。学生经营团队竞争上岗,每制轮换一次。上岗各团队在销售额、建章建制能力、团队合作状态、创新能力、推广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项目上展开竞争,优胜团队可获得董事会颁发的奖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管理、会计等专业的学生都在这个基地得到了锻炼。

相类似的我们还与广州豪森威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的合作,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电话访问、市场调查等业务,在沟通、礼仪、表达等职业基本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面、线、点一体化,校园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的校园应有别于普通院校,要充满企业文化。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更为重要,要把这项工作当着大事来抓,要抓出特色,要抓出成效。

(一)首先要抓好“面”

面,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大环境。要通过请企业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或参加专业训练营、企业面试实习生、举办各种专业性质的文化节、实训实验室仿真布置等活动,让学生在学校也能与企业人士零距离交流或感受企业的文化气息。

在我们学院平均每周都有企业人士开办的各种专业讲座或前来招聘实习生的小型面试会,如淘宝大学广州紫藤石培训中心举办的“网店运营专才”讲座,把不少学生带上了网上创业之路。我们还根据企业的需求,策划组织了“广东金银卡集团销售精英执行力训练营”、和“广州银河证券销售精英训练营”。企业的精英们走进校园接受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办“香港曈讯金融投资训练班”和“红日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等;我们针对专业系统安排的各种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耳濡目染,对终生学习、团队合作都有新的认识。我们每年举办的旅游文化节、每学期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周等大型活动,由于有企业的参与指导,也为学生提供了感受企业文化的好机会。

(二)在“线”上要抓出特色

线,就是从学校到企业的路线。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并为他们成功迈向企业牵线搭桥。我们安排所有专业性社团与企业挂钩,让社团成员参加企业的相关培训、实习。如物流协会与广州韵达快运科学城分公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挂钩企业的网点顶岗实习。我们还逐步对学生专业性社团进行企业化改革,让学生自己学会创建企业文化。

要通过课程外包、参与横向课题等方式,缩短专业知识从书本到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学习运用上最新最有用的专业知识。我们在金融保险专业将一部分专业课程外包给美国友邦保险广州一家企业,团队方式授课,课堂企业化管理,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之中。我们让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申报立项的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广州市社科课题,要求学生完成到企业调查、收集最新企业会计案例等任务,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企业文化。

(三)重点是抓出“点”的成效

点,包括每一个订单班、每一场专业比赛等等。要将每一个点企业化,让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个点的重要元素。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三师型”教师;建设;现状;必要性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涵

在明确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这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一般,必须符合教师的一般要求。即具备思品、文化、身心、专业、教育、管理六大模块的基本素养,而每个素质模块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反映教师本质特征的教育模块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业模块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二者缺一不可。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特殊,必须符合职业院校教师的特殊要求,即满足“职业针对性”的特殊要求,理论上要针对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的专门理论知识,实践上要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活动。本文探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在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一般性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对“三师型”的基本内涵进行探讨的,也就是说“三师型”教师不但具有一般性教师的素质,更具有我们所强调内容的素质和能力。WwW.lw881.com简单来说,“三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是一种具有复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三师型”教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三师型”教师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职教师资严格按照“三师型”教师来要求的,除了强调具有教师和专业技师(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外,尤其强调真正的“三师型”教师不是教师和工程师和就业指导师这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以及就业指导能力的三维一体化的具体统一。在这个三维实践中以完成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任务为切入点,不断渗透、开发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提供良好的服务。指明方向。因此说,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指导能力将是“三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内涵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

“三师型”教师可以改变目前职业学校中专业知识由专业教师来任教,实践操作技能课程由实验教师来指导,就业指导课程由学工处或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人员来承担的现状,做到教学、实践、就业指导三位一体,实现1>1+1+1的效果。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指导,就业心理测试,人才测评。个性化创业”的一体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

由此可见“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不是简单地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职业指导师进行组合,而是在“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甚至可以说“三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师资建设内容进行的一种必要的创新。这种创新是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在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方面的需要,也将为职业院校培养一支热爱本职工作、专业功底与职业技能扎实、能够从多角度指导学生成长的师资队伍与管理人员队伍,以优质的人才资源形成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非常少,据对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2947名教师调查统计:30岁以下的“双师型”教师有811人,占32.34%;31-40岁的“双师型”教师有564人,占38.22%;41岁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有306人。占21.12%。而具有“三师型”教师能力或者资格水平的仅仅有60多人,占到9.32%。由此不难发现,中青年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增强了师资队伍的活力,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青年教师既缺乏专业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也缺乏职业指导能力,显然青年教师要想成为“三师型”教师还任重道远。

还有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据对江西省部分中职、高职院校2947名教师调查统计来看,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有9人,占0.66%,硕士学位(含在读硕士)的有219人,占16.09%,而学士学位的有1049人,占77.08%。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5人,占0.37%,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589人,占43.27%,而具有中级职称的有767人,占56.36%。在职业院校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偏少,是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显然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并不具备培养“三师型”教师的基础和条件,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二)教师实践能力偏弱

实践课教师从事的主要是实践性教学,必须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他们的教学既要善于示范、演示,又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操作原理和过程讲解给学生听,学生要学会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与技能,因此,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能力对实践课教师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调研中。很多实践课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弱,且实践技能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造成教师实践能力偏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不断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编制紧张,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一线参加培训和锻炼:二是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学校缺乏切实有力的激励机制,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加强双师教师的培养,造成双师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较慢:三是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原有的一些双师教师。由于未能及时地接受、消化和使用新的科技手段,或因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为由强变弱。

(三)多数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职业指导能力

很多职业院校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到职业院校任教。根据数据调查,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占63.05%,他们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到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专业实践水平有限,如果谈到他们是否能够引领他们教育的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指导学生按照行业职业规章办事,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规章,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这些要求恐怕是勉为其难了。

三、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与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校与职业院校的规模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三师型”教师概念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基于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需要,“三师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无疑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经济,是超越于工业经济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其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知识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最重要的国力。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化分工日益繁杂,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思想水平,也应该具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应该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以及职业规划三位一体的统一,从而让他们能够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技能的最佳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依靠职业院校的一般性教师是不行的,还必须具有高端人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如果一个职业院校仅仅有一个或者几个“三师型”教师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整体的职业教育来讲,必须大力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应十分重视在保证教师个体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群体效应,提高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院校的根本,是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是职业院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否则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是充分信任、全面要求、选拔与培养相结合:“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是以学术梯队建设为中心,努力创造条件,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件是改善、提高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优化社会和学校方面的精神环境及物质环境。总之,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将被人们视为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和根本保证。

(三)“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完成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看所具备的实训、实习条件及各种设施;“软件”主要看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专业学习指导、专业技能指导、职业指导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指导不够,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浮于表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各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在于有效地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缩短上岗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产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喜爱,并且对所学专业有科学和合理的认识。“三师型”教师应该对学生如何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如何选择专业及进行有效地专业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如何择业等方面进行全程、全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师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职业能力,完成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完善职业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技能人才,这主要是生产、服务一线工作需要的技术型实用人才,此种需要暗含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技术型实用人才跨越在科学研究型人才和直接操作型人才之间,既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又需要面向生产和管理的一线,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职能是将科学研究、技能提升贯穿、转化为现实产品和具体的应用:二是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受教育年限,将就业时间延长,客观上减少了进入工作领域的劳动力,从而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为部门、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级技术型人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职业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可以通过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稳妥转移,缓解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劳动力富余问题,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现在需要说的是,如何完善这两个功能呢?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既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需要加强学生对职业前景的认识,而“三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就是为了完善职业教育这两个功能而提出的,“三师型”教师不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到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从而延长学生的就业时间和空间,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可见“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它的办学方向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灵活地调整专业结构:另一方面,瞄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之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三师型”教师具有职业性和综合性的特质,他们最了解职业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环节: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能及时洞察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他们能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说,“三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