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21:5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找规律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计说明: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意识。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做到:一、置身于情境中学习;二、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学习;三、在比较中学习。从而让学生最终感悟出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
教学流程:感知规律——探究规律——应用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符号化、分组、比较和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以及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找朋友游戏)
游戏规则:请5名学生到讲台前参加游戏,全班学生齐唱《找朋友》,最后一个字停在谁身上谁就上位,最后留在台上的那位同学就是我们要找的好朋友。
师:刚才我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规律来找好朋友的,其实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很有规律的,它们里面还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兴趣源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引导者”的体现之一。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熟悉、喜爱的游戏,让他们初步感知现象中存在有序的规律。】
一、感知规律
1、课件逐一出示A B C,让学生口答每个字母的名称。
师: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字母呢? 生:可能是D……
2、课件出示A B C A B C
师:请同学们看下一组,谁能猜猜下一个是什么字母? 生:A ……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
3、师小结:第一组字母看不出规律,很难确定下一个字母是什么;第二组字母的规律看清楚了,我们就很容易确定其中某个位置上是什么字母了。
4、师:下面的一列字母排列有规律吗?
A A B C A A B C A A B C ……
生:从左起每4个字母一组,每组的第1、2个字母是A ,第3个字母是B ,第4个字母是C 。
师:第6组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第7组的第三个字母是什么?第8组的第四个字母是什么?
5、师:下面的一行汉字有没有规律?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生:从左起每8个汉字为一组,每组都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师:第50组是些什么字?
生:第50组还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师: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从现在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保护环境,保护咱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思考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又一体现。这一环节中,抓住“几个字母或汉字为一组”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具有共性的认识过程。】
二、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前不久咱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节日,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61个国庆节。国庆期间,举国同庆,到处彩灯高挂,彩旗飘飘。瞧,连天安门广场也比平时漂亮了许多,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呀? 生:图中有盆花、彩灯、彩旗
师: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生:盆花从左起每2盆花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第2盆为红花……
师:刚才,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盆花、彩灯、彩旗这三种物体的排列规律,非常好,看到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物体,你想研究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我想研究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
师:我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我想研究这三种物体的第15个各是什么颜色?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1、学生独立思考解题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解决,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法,以发展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应用规律
1、“练一练”第1题
师:国庆节不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孩子们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在庆祝国庆节呢!大家看,他俩在干吗呢?他们摆的棋子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生:他俩在摆棋子,他们摆的棋子有规律,从左起每3枚棋子为一组。
师:想一想,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生:21÷3=7(组) 黑子
2、“练一练”第2题
师:小红正在参加设计比赛,她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子。你能算算第18颗珠和第24颗珠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生:18÷4=4(组)……2(颗) 黄珠 24÷4=6(组) 红珠
3、“练一练”第3题
师:经过紧张的角逐,设计比赛的最终结果出来了,下面三组设计分获了金、银、铜奖,你能根据他们的设计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吗?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情;教学设计;课堂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一直是我们教师探索的课题。我们知道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所以在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之前,应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做详细调查。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认识基础上的,为此,在进行教学前先对学生进行学情前测,在进行学情前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学情应注意的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聪聪的家和房间的布置,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主动观察、自主探究;而动手操作,体验规律,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发展自己的能力。
2.关注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前已经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初步的感知,但还有多数学生不会用完整的、有条理的语言概括表述,思维层次还处于较浅的层次中。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描述规律的事物。通过观察、圈一圈、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单层排列规律和多层次排列规律,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自我完善、自主建构新知。
3.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通过欣赏规律的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数学知识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创造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体会运用知识的快乐,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依据学情上好小学数学课的措施
1.进行学情前测,了解学生现有水平
进行学情前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道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需要,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达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的相关知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对这种较复杂的循环规律到底有哪些知识经验,能不能看出主题图中一些规律?我分别挑选了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主题图,让他们观察并寻找规律。通过学情前测,了解到学生第一眼看到这种规律的图片就是斜着观察,因为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这是图上所呈现的一种最直观的规律。层次较高的学生有的能自己找出循环规律,有的能在老师的暗示下恍然大悟,马上能够找出循环规律;层次一般的学生能斜着找出规律;而对于几位学困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还是可以找到循环规律的,只是速度偏慢。
2.根据学情分析,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到目标过程中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标尺,设计的好坏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进行学情前测之后,教师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的内容时,我根据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且采用动手操作、同桌交流等策略让学生认识钟表,掌握时、分的规律。用“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创设探究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方法,正是学生需要的,也是学生缺乏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那才是数学教学的本质。
3.利用学情分析,灵活驾驭课堂教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能够从容应付。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创设适应课程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驾驭课堂。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内容时,因为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渐渐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并在练习阶段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动手实践“分一分”环节,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课的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即学情的了解和掌握。在进行教学前先对学生进行学情前测,在进行学情前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学情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巧妙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做到巧妙?结合本节课,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先进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可以建立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科教兴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法)的获取。
(2)对教学内容(结构、难点、重点)的准确把握和处理。本节内容为理论性较强的经济类知识。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是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前夜。这一时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进而引起了双方力量对比的逐渐变化。这种变化正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理清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在17~19世纪70年代间的发展简况,特别是英国、美国的发展简况,得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的根源”、“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源”的认识,以利于知识的前后衔接。为此,我设计了“回顾17~19世纪70年代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发展概况”这一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原因。教材在阐述这一问题时,知识点多,琐碎而且重复。如果按教材顺序逐一讲述,不但耗时,而且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发展情况及原因的规律性。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举一反三,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的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提高认识;二是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来归纳琐碎的知识点。为此。我为课前学生的预习设计了两道问答题。一道为“英法、美德经济发展共同原因的对比分析及启示”:一道为“联系我国政府当前的经济发展政策谈谈你的认识”。前者的解答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者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现实生活的学习习惯。本节课的难点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国家特点。教材在介绍这一问题时。简明扼要。但是,因为其中的名词生涩、深奥,如托拉斯、容克、高利贷等,学生不易理解。我的设计是从国家特点的形成原因人手,将国家特点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一些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3)符合学生情况的学法指导和教学方法。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以高考升学为目标。这决定了教学的要求是:既要讲清知识点、历史概念,还须弄清知识点间联系的方法和对历史规律的总结、认识。本节课的学法指导,我概括为:找规律,教方法。建立联系。“找规律”就是依据史实得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的根源”、“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教方法”主要是针对重点、难点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法,我推崇的是眉目分明的列表法。“建立联系”就是通过导入、习题等环节。建立由外而中、从古至今、从历史到现实之间的联系和联想。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实施
有了巧妙的教学设计不等同于能上好课。课堂教学是生命个体之间在特定情景下的交流与对话,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正因为如此,即便是非常优秀而又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体现自己教学设计意图的情况。
本节课在我提出“回顾17~19世纪70年代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发展概况”这一问题后,就出现了意外。学生们对这一问题感到迷惘,因为他们尚未养成纵向、横向联系知识的思维习惯,对大跨度问题缺乏必要的解题方法。这让我感到为难。如果要解决此问题,必定要花较多的时间,而这一问题又不是本节的重点。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课文中“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一结论的理解就不很完整。我决定调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付出了25分钟的代价,以至于在处理本节的重点“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原因”时。显得仓促,而本节课的难点“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国家特点”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是有心而无时间了。
三、课后思考: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一节课内,教师未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对此,教师们往往有两种无奈的处理办法:要么不顾学生感受,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拖堂将问题讲完:要么教师带着遗憾离开讲台。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之间产生了矛盾。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矛盾、顺利地实现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
(1)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大多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也会考虑全体学生及个性的差异,但是,较少去考虑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每节课学生们的情绪和思维会因为教学情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的情景、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措施。
课题:找规律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主要是发现生活中熟悉事物的隐含规律,这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也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也是本教材第1次出现找规律这一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方面认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把握不到位,那么将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三维目标,主要围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1.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后涂,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
为了使教学达到效果,还将在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了水彩笔、各种颜色的图形以及装有“入场券”的信封袋。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方面,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另外,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这就为课堂上认识数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游戏导入法,并构建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索,动手实践,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规律。
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认知“规律”;第二环节发展“规律”;第三环节创造“规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这三个环节,从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出了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也落实到了“三维”目标。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一开始,先做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看哪位同学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我分别做了两组动作,我的第一组动作是嗒嗒
拍拍肩、嗒嗒
拍拍肩;哪位同学能接着做?学生做后问他做得对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又做了一组动作,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拍手)。又问谁来接着做?并让大家一起做一次。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有规律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规律知识的兴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这两个游戏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也可以说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板书:“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课题:找),通过做的两组游戏,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揭示课题《找规律》。
(一) 认知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素材。因此,创设了同学们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就是在每年元旦孩子们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情景(点击出示主题图)通过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图上情境,孩子们会说出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图中还有小花、彩旗和灯笼。说后先夸奖学生们观察得仔细!并紧接着提出你从这些彩旗、花朵、灯笼中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②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说一说,后面的彩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是黄色吗?看看对不对?
(点击,出现黄旗)真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呢?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接下去应该是黄旗。
师:你们真会观察,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来分?谁来说说?
生:红色、黄色一组。(课件配合)
③课件出示花朵、灯笼图
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你还发现了什么?请把你发现的秘密很清楚的与同桌交流。(生讨论、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并提问引导。
师: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彩花是按照红色、绿色、红色、绿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
生2:灯笼是按照红色、紫色、红色、紫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你来给花朵和灯笼分分组,让大家把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④课件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同学们真能干,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生:图上围成圈圈的小朋友们。
师:对了,老师请这群小朋友们排成一行,猜一猜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
(二)发展规律
动手实践、应用规律
师小结:联欢会真热闹呀,看来规律能给我们的联欢会增添不少色彩,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联欢会吧!你们看(出示入场券)这里有一张涂有颜色的入场券,可是还有好几处图形没有涂。只要你能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色,就能参加联欢会了。
师:请大家取出信封袋里的入场券,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赶快涂一涂。
(学生涂色,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生:第1排正方形是按照黄、绿、黄、绿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我第1个问号涂上黄色,第2个问号涂上绿色。
第2排的三角形是按照蓝、黄、红、蓝、黄、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他说得对吗?和他涂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师:谁接着来说说下面的三组?
师:恭喜一(2)班同学们已顺利拿到入场券,欢迎来到联欢会场,节目正式开始。
(三)创造规律
1、火眼金睛
师:第1个节目是“火眼金睛”。游戏的方法是:看谁能在短时间里看清楚画面所出现的小动物,并且记住他们的排列顺序,再来说一说下一只动物朋友是谁?准备好了吗?
(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下一只是什么小动物?
师:下一只呢?
师:再下一只呢?
2、点星星
师:第二个节目,点星星。
师:谁来说一说,这颗星星是什么颜色?(学生说,教师点)
同上。
3、欣赏美
师:节目好看吗?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可见呀,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给我们带来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1)美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有规律的;
(2)动听的音乐旋律和节奏可以是有规律的;
(3)我们的动作可以是有规律的,大家看看,他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4)自然界的动植物,它们的颜色或形态也是有规律地,就像斑马,还有绿叶。
(5)规律使我们生活中建筑物的装饰变得很漂亮。
(6)连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因为规律而显得格外美丽。
欣赏完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你还能找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吗?
4、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造规律吧。请大家拿出信封袋中的小图片,自己排列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请同学在投影上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规律。
5、律动
师:不仅图形、图案的排列有规律,连声音、动作也是有规律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跟着老师边唱歌边做有规律的运动吧!
(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师:在我们的音乐与动作里,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拍手、跺脚、拍肩、拍手、跺脚、拍肩)
6、表演规律游戏
师小结:你们也能象这样创设其他的动作或声音的规律吗?
生:能!
师: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先讨论按什么规律进行表演?想好了,可以站起来排练排练。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其余的小朋友当评委,一起来发现他们创造的规律。
师:你们表演得太精彩了,评得也很好。老师认为,每个小组都能按一定的规律表演,大家都是创造规律的小能手,把掌声再一次送给自己吧!
(四)全课总结
看来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规律会让我们周边的一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在校园里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评课
陈素兰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找出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还要通过涂、摆、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堂课陈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又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泼设计,下面谈谈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以游戏情境带学生进入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陈老师设计“找规律”这一课时,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猜一猜”,让学生看着屏幕画面猜下面出现的是什么水果,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老师的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学生也马上会用流利的准确的语言回答“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以活泼语言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陈老师能关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整节课组织教学中,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动听,例如陈教师根据插图内容提问:如“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真棒!”“你很聪明”等等,老师因此因势利导,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总结,教师恰当运用引导性的语言,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接受了新的知识,学习印象也特别深刻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这样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中发现或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而另一面也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更重要是有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热情。
三、把握好教学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动手操作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陈老师能很好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学生课堂集中注意力有限,对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陈老师巧妙设计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基础上动手操作,通过摆图形、设计手链等环节,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物体排列的规律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5~46页“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运用在乘法分配律中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研究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拓展了的规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及其他规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难点: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及其他相关规律。
教学关键:
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会提出猜想及验证的方法。小学数学的找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男女生对抗赛。(限时2分钟)
(76+24)×276×2+24×2
(7+3)×157×15+3×15
(35+25)×335×3+25×3
反馈:为什么女生会算得快?
(设计意图:以男女学生对抗赛的活动引入,在对抗赛的结果比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读探索,独立发现
1.让学生把发现的相等算式连在一起。
(76+24)×2=76×8+24×2
(7+3)×15=7×15+3×15
(35+25)×3=35×3+25×3
2.请你小声读读上面的三组算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寻找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研读,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独立发现规律的能力,之所以要求学生读出来,一是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要口手脑并用才会更有效,二是在读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体悟与感知分配律的存在)
三、研讨交流,验证规律
1.小组交流,请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2.全班交流,提出乘法分配律猜想。
3.验证猜想:
(1)师:同学们所发现的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我们叫他猜想。你能对这个猜想进行验证吗?
(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组织验证,
(3)全班交流验证方法
举例验证: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教师让学生用反例来验证,让学生明确只要有一个反例存在,这一规律就不成立。
不能举出反例,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定律。
说理验证:
师:你能用说理的方法进行说明吗?
生1:25个3加上35个3就等于60个3。
生2:a个5加b个5就等于a+b的和个5。
4.总结规律:
(1)总结发现的知识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2)总结发现新知的经验
师:我们是怎样学习乘法分配律的?
生:从算式中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然后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研讨验证――总结规律”的过程,感悟寻找规律,验证规律的策略与方法。)
四、拓展探究,巩固经验
1.以乘法分配律为创造点,提出新猜想。
师: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
学生说猜想,老师作适当的点拨:
生:a×c+b×c=(a+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交换位置是个好办法。
生;(a-b)×c=a×c-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改一改符号也是个好办法。
生:(a-b)÷c=a÷c-b÷c
生:(a+b)÷c=a÷c+b÷c
……
生:a×c-b×c=(a-b)×c
师:表扬学生会动脑,你学会了交换位置猜想。
生:(a+b+c)×y=a×y+b×y+c×y
师:增加数量是提出问题的好方法。
生:(a+b+c+d+…)×y=a×y+b×y+c×y+d×y…
生:(a-b-c-d-…)×y=a×y-b×y-c×y-d×y…
2.独立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建议写出小论文,学生独立用举例或说理的方法证明各自提出的猜想。(设计意图:一般的,在得出乘法分配律后,老师会安排学生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本课设计人认为,本课首要巩固的是学生探索规律的方法及帮助学生积累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的经验,这个创造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是有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设计人认为,创新性活动经验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拓展性探索活动巩固积累的。本课前面部分学生已经经历了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创造活动过程,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与感悟。这时,老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活动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至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可以安排在下一课时进行。)
评析: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年4月修改稿)》中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领会能够终生受益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个新课题。本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做了有益的尝试。
1.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过程的经验。
“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本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与感悟寻找规律这种创造性活动的策略与方法,在探索活动中,学生观察,感知算式特点,通过思考提出猜想:(a+b)×c=a×c+b×c,这个过程既是归纳推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过程。在总结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总结基础知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如提出猜想的方法与经验,论证猜想的方法与经验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63-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
3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感知规律
师:今天聪聪和明明要带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个令小朋友记忆深刻的日子。(课件播放“六一”儿童节的情境:有绘画区、游园区、手工制作区等,最后镜头定格在P116手绢图。)
提问1:明明和聪聪带领我们来到了作品展览区。我们被这幅画吸引住了:小精灵为什么对这幅画那么感兴趣呢?(如果学生只发现上下两行图形的规律,可以在学完新知识后回过头来再观察;如果学生在这个环节就发现中间的图案呈循环排列,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接着往下怎么摆。)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提问1”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问题中复习了旧知识,激活了学生先前经验,对可能衍生出的“新规律”还将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为新课教学搭桥铺路。】
二、问题引导,掌握规律
(一)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师:原来这幅美丽的图案中还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这个秘密被小精灵发现了也被我们同学发现了,你们真能干!
提问2:明明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一幅图案。你能找出图中隐藏的秘密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让2-3名学生汇报
④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演示学生发现的规律
⑤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问2”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运用多媒体课件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与电脑声效,让教学难点“循环排列规律”得到很好的突破,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方阵图形,逐步深化寻找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
2找生活中的规律。
提问3: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有循环排列规律?
3完成课本第115页。
例1:■ ■ ■ ……
做一做 ……
师:聪聪和明明把我们带到了接力赛的场地。看到那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他们也按耐不住了。
(师先出示第一组图形,课件演示聪聪拖出第二组图形,明明拖出第三组图形。)
提问4: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第4组画出来吗?
(二)深入了解,掌握规律
改编第二幅主题图,师在黑板上贴第一行,以小组接力的游戏接着往下摆一摆。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把左边第一个移到最后,一种是把右边第一个移到左边。当摆成一个方阵后,让各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是根据什么摆的。)
提问5:接着往下摆第5行,你发现了什么?第6、第7行呢?
提问6:如果把这个图案印到一块很大的布料上,怎样印才比较快?(电脑演示单元块黏贴过程)
【设计意图: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解决,应用规律
1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课件展示)。
师:在生活中还有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这是老师找的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问题7: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2提问8: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即将建成,你能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装饰我们的新教室吗?
(同桌合作,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设计。)
提问9: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排列的?
3互相欣赏(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证一下同学排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学生“玩中学”,激发和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技能技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问题总结,拓展思维
提问10:聪聪和明明带着我们再次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今天,旅程结束了。你们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提问11:这节课我们用4种图形设计出了美丽的图案。你能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用更多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循环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总结,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并且把这个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继续探究与应用,设计出新的图案,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借助教学前测,找准教学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来的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原来的状况”就是指学生掌握新知识前已具有的知识基础,也即是我们说的学习起点,它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如果将教学目标比喻成教师引领学生要达到的“终点”。那么,在“出发”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起点”在哪儿?只有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经验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经验。)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困难,才能确定教学的重点及关键。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也可以通过以往课堂的观察等,但是这些手段都只能达到粗糙地大致地了解。要准确而详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情况,只能通过前测。只有精心设计前测内容,对前测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在新知方面的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为教学预设提供依据,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 面积的认识 ”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面积”这个概念,那他们是不是很陌生呢?我就一直在思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的学习起点究竟在哪里?他们有哪些生活经验可以利用,该如何确定我们的教学起点?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设计了如下访谈题目:
你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请你结合生活用图画或文字说明什么是面积。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目的:了解学生学习面积的生活经验】
此次参与前测的是三年级45个学生。100%的学生都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并用图诠释自己的理解,展现了生活经验的丰富与精彩,见下面的例子。
75%的学生能自己举一个实际例子。如他们能知道墙面、桌面、底面,知道面积表现的是大小,知道“我家买的套房面积是120平方米”,知道“黑板面比桌面大”“教室底面比黑板面大”……
前测结果显示,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是有基础的,对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对大小悬殊的面能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他们的大小。但也有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见下面的例子),甚至是错误的,缺乏全面、体验、抽象的过程。
通过前测,我们对学生的“面积”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了充分的了解,找准了教学起点,再针对前测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面积的意义从而提高教学预设的实效性,使前测与教学过程结合得更紧密。
二、依托前测结果,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如何使教学预设更有效就必须依托教学前测。教师可通过课前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准确了解每个学生关于新知识的已有知识基础如何,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何,已有经验与心智的结合点在哪儿,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点和难点分别在哪儿,他们对这些新知识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这样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去学习,让每一位孩子都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如:在教学一下“找规律”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单元教学目标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意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教师在教学前了解到,学生对上述内容已有接触,具备一些找规律的经验。那么,学生到底对找规律的知识了解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更高乘此的学习需求呢?教师改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教学呢?带着这些思考,教师进行了教学前侧,前测内容是教材原有题型(例题)
参加前测的学生共45名,全对的有24人,占53.3%;规律对,犯其它错误的有11人,占24.4%;找错规律的有10人,占22.2%。
前测结果告诉我们,学生对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学生很容易掌握。对于这种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都会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基于上面的前测分析,教师对原有教材和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意识缩减课时,把原来的4课时缩减为3课时;二是提高知识的难度;三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下面是两种方案的对比。
1、猜一猜
原有要求: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想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评析:这种设计对学生来说没有舍呢么难度)
提高要求:根据前后图形的规律,猜想中间缺少的是什么图形。
如:
(评析: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所缺少的图形)
2、找一找
增加内容:针对同一种排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如形状、颜色、数量)寻找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演一演
增加内容: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发现的规律,如声音、动作、节奏等(用拍手、跺脚表示的规律等)。通过身体语言感受规律。
4、找一找
原有要求:给学生生活素材,要求他们找生活中的规律。
提高要求:借助已有经验自己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
5、画一画
原有内容:单一素材创造规律
增加内容:多素材创造规律,过渡到学生独立创设规律。
基于前测教师对教材中的原有例题进行了调整,适当加大了难度,教学过程也发生了变化。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孩子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对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不是像以往“学前学后一个样儿”,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针对前测问题,活化课堂练习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活动,是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前测中出现的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辨容易混淆的知识,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比如四下学生学了乘法结合律与分配率后,这是简便计算里的难点和易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是老师很头疼的一个内容。在巩固练习课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进行前测,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题目如下:
① 25×44 ②125×(8×4) ③240÷6+120÷6 ④24÷2+24÷4
结果全班46人。有18人全对,28人出现错误。各题错误人数如下表:
以上错例有的是乘法分配律意义没理解好公式运用不熟练,如题① 25×44=25×40+4=1004;有的是把乘法分配率和结合律混淆起来,如题 ②125×(8×4)125×8+125×4=1500;还有的是学生认为乘法分配率也一定适用于除法,尤其是有了题③的铺垫误导,题④24÷2+24÷4=24÷(2+4)=24÷6=4,从以上错例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还并不到位,知识技能还掌握不扎实,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组有针对性有梯度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所以根据前测结果我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题:
1、设计针对性练习,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判断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
①(2+4)×15=2×15+4×15
②5×(20+6)=5×20+6
③8×(4×5)=8×4+8×5
④6×12=6×10+6×2
⑤40÷8+16÷8=(40+16)÷8
⑥36÷4+36÷2=36÷(4+2)
通过数据比较小适合学生口算的题目进行辨析,学生很快发现题②③是错误的,题⑤是除法,当除数相同,被除数是可以用分配率,而题6中当被除数相同除数同时是不能用分配率的,通过判断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分配率的意义。
2、设计一题多解对比练习,放大效能,发展思维。
125×88
学生出现了多种算法,包括正确和错误的。有:
正确:①125×88=125×8×11=11000②125×80+125×8=11000
错误:①125×88=125×8+125×11=2375 ②125×8×80=80000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检验对比,发现根源是将乘法结合律与分配率混淆,明白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数字,而分配率适用于有乘和加或减的运算里。了解了本质,也就突破了难点,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3、设计灵活性练习,抓住特点,提升能力。
在 里填上>
444×25400×25+44×25
444×25400×25+40×25+4×25
444×254×25×111
101×11100×11+11
101×11101×10+101
101×11101×10+101×10
通过一组含量大相类似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辨析,让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能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进行教学前测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我想前测就是研究教学的开始,只要我们认真地开展前测,“未雨绸缪”,我们的教学底气将更足,预案更接近于成功的事实。切实有效地做好教学前测,必将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我,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上接第39页) 习。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景中。这一阶段的学习涉及到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比如智力技能的相关知识。
智力技能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辨别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找出一系列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等等。这类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教学媒体学习这类知识时,主要是利用教学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比如:利用模型、录音、录像等媒体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学内容;利用电影、电视等有较强感染力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等。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
半个世纪之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奠定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逐渐普及之后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使之得以实现。
可以看出,网络媒体组成了网络教学环境,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这一媒体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媒体组成教学环境,而教学环境给教学媒体提供一个发挥作用的舞台。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由此可见,“说”也是一种数学能力,需要适时、适量训练,让学生能说完整的、规范的数学言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对“说”的关注、训练较为忽视,指导乏术。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呢?
一、老师示范中学习数学语言
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模仿、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课堂用语的精炼、严密,特别是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问题的阐述,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说:“请你跟我这样说。”比如9加几,学生思考后,出现算法多样化。我会让学生认真听老师复述某个同学的回答:“9+2,我是这样想:9加1凑成10,10加1得11。”然后,让其他同学完整地说9+3、9+4、9+5,从而感悟凑十法。再如,理解和、差、积、商、质数、梯形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如:“什么叫梯形?”有的学生答:“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于是教师问:“这个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边有两种可能:平行或不平行,当另一组对边也平行时,是梯形吗?”学生立即意识到自己错了,应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对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语言叙述,也应注意形式多样。如根据“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这一条件,可启发学生说:①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②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4;③女生人数是全班5/(4+5),等等。
另外,教学中应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但并不反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恰恰相反,现代课堂更要求学生能“侃”,会“侃”,以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自己的思路去读书、查资料、充实思想。因此,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要保证他们对基本运算技能的数学语言学习、训练和巩固,该背的概念要落实背,该层次化训练的思考过程要落实训练。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形式多样中发展数学语言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安排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参与讨论、评价的机会,从而扩大参与的“面”与“量”,提高训练的效果,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10以内数认识时,安排同桌进行对口令、找朋友、抢答、登山、夺冠军、接龙赛等游戏,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通过对话、对答得以锻炼,并在游戏中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重视训练过程中规范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数学概念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数?除了教材上的表述,能否换个简单、通俗的说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说。在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3/4时,他们的语言表述很准确。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主动使用单位“1”这个新名称来表述自己平均分的图形或图案。我努力引导,很多同学从不习惯到习惯这么说。最后,关于分数意义的归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学生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小学生语言表达不完整,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偶尔可作提示,有时要用简洁的话概括学生的主要意思,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尽量使用完整话交流。每接手一个班级,从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我都会教给学生对话的几种模式,让学生仿造模式进行多样化地回答。
四、动手操作中优化数学语言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每一节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各个领域学习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说猜想、说算理、说思路、说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说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体验。曾听过8位教师上同一节“找规律”观摩课,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大部分课堂“重找规律过程、轻说规律”;从教学设计上分析,也较少体现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语言描述规律。不过,有一堂课独具一格:课始,让学生动手摆三角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最想说的。比如:……的规律。学生们描述为:有规律,它的规律是一个红色三角形跟着(连着)一个黄色三角形,按红黄一直这样下去,按前红后黄排列……此时,教师尽量用板书记下这些童言,为学生后面找规律提供言语支撑,初步解决“说”的难点,突出找规律这一重点。随着课堂进展,教师相机捕捉、指点学生表达所思、所想,慢慢地学生自主生成说规律的语言模式:它的规律是(按)……排列的,或它的规律是……这种先广开言语后逐步优化的方法,学生学得扎实、有序,教学效果好。对中高年级学生,则可要求逐步运用数学语言清晰且有根有据地进行表述。如,让学生判断:“3528能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可让学生用关联词,这样叙述:“因为3+5+2+8=18,18能被3整除,所以3528能被3整除。”通过训练优化,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反过来,语言的磨炼也将促使思维更加创新、合理。想得清的小学生往往说不清,这就要教师真诚投入,把握时机,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57―01
系统的归纳和小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步骤和方法。这不仅是对学生已学章节或单元内容的检查、复习,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回顾、梳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归纳小结的重要意义
对学生而言,及时归纳小结所学内容,容易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促使学生规律性地掌握知识,从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主要知识深化理解,横向提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教师而言,归纳小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炼教学内容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而且还有助于教师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二、遵循基本要求,强化综合训练
1. 数学归纳小结本质上是个方法论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思想。原则上提纲挈领,内容上突出主干,方法上去繁就简,语言上简明扼要,用时上快捷简短。要用最简单、概括性强的术语小结零散、繁杂的内容,以形成知识的网络,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架设桥梁。
2. 把及时归纳和小结作为一种基本的能力训练。教学时,进行必要的归纳小结,往往使学生觉得零散、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目清晰、融为一体,能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且记得比较牢固,并容易从中找到或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笔者是这样做的:在学完一章或者一个单元后,便引导学生把教材上的、教师课堂上补充的知识以及自己在课外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有条理地小结出来,形成自己的知识链条。
3. 把建立题库和精析典例作为一种基本的训练方法。题库中汇集涵盖了多个知识点的各类典型题例,让学生练习题库中的题目,有利于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模式和典型的思路、方法。题库可分为定理推理题库、典型例题库、常见问题题库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建立错题归纳题库、疑难题归纳题库以及代数、几何真题归纳题库等。在教学中,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重视对错题的归纳与纠正,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平时容易做错的题目进行分类归纳、重点标记,然后一一比较,查找症结所在,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避免了错误一再发生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平时采取多种途径运用题库资源,既可查题库、看典例、找思路,也可忆定理、仿典例、解疑虑,或者比典例、找原因、纠错误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42-02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层出不穷,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观摩研讨课,为创设精彩的课堂效果,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期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确实充分挖掘了教学资源,创新地创设了一些情境,课堂教学既精彩也非常有效,极好地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新课程理念,这些有效情境的创设值得研究总结。但有些情境的创设则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性等方面留下了遗憾,盲目地为了创新而进行情境创设,全然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容易,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易。笔者做了一些案例与课堂实践研究,总结和思考一些现象,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少了数学昧
一味地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出的情境生活气息冲淡了数学味,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案例l: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问题情境:(课件演示“9加几”运动会场上的主题图)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宽泛性,它把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具有一定吸引力。从理论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起点产生问题,可以提出有关的数字信息,也可以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事实上,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从简单的人在干什么说开。当一个学生先提出有人在跑步时,由于从众、盲从心理的影响,其他学生就会抢着回答:我发现有人在喝饮料,有人在踢球……甚至有些学生会提出与数学无关的很多发现。究其原因在于此问题情境缺乏思维定向,数学情境应当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出示课件演示主题图后,可启发:你能提出哪些可以计算的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既具有发散性,又能培养学生对所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升的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活动紧紧围绕“9加几”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可见,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处理好发散性与定向性的关系,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活动,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数学味,别让学生迷了眼,课堂炸了锅。
启示之一:充分挖掘创设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可以来源于儿童生活,也可以来自童话中,但却蕴含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背景的丰富资源。然而,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把握好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
如,第二册第18页练习三有个情境是“老鹰捉小鸡游戏”,让学生根据图提供的条件和问题“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填算式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以故事引入,接着告诉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的这个游戏中有好多的数学问题呢!瞧!书上的扮演老鹰的小朋友正在想一个数学问题呢,她在想什么数学问题呢?”小朋友们积极地告诉我:“她在想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我会解决她的问题,12-5=7。”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扮演老鹰的小朋友,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生1:“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6只,还有几只?”
生2:“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8只,还有几只?”
生3:"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12只,还有几只?”
生4:“有12只小鸡,1只鸡妈妈、1只老鹰,一共有多少小动物参加了这个游戏?”
生5:“一共有14个小动物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当鸡妈妈,1个当老鹰,有几只当小鸡?
一幅图中,学生提出了好几个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教师充分挖掘情境题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轻松又积极。
二、“再创造”不是“还原创造”,有效的情境创设也需要考虑效率
案例2:统计的初步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昕!
师:那咱们先听个小故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大意是老虎、猴子、兔子、狐狸四大家族准备在美丽的大峡谷举办联欢会。负责接待的兔子小姐在高音喇叭里向大家报告到会人数的情况。“报,老虎大王到”“报,兔子先生到”……大会要为每个参加的小动物发纪念品,猴子大叔问狐狸小姐到会的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可狐狸小姐没记录哇,她为这事犯愁呢……
(故事结束,出示思考题: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只?师:大家能帮助狐狸小姐解决这个难题吗?注:这时已经用了7分钟。)
经过学生的探索和四位学生的发言,大家认为需要再听一遍录音,并且把它记录下来。当学生觉得第二遍播放兔子小姐报告到会人员录音太快记不下来时,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五六个学生的汇报补充,从而得出采用分工合作,每人记一种动物,用“正”字作为记录的符号的结论。接下来播放第三遍录音……(注:这时已经用了17分钟)。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充分让他们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但只强调主体发展的自主性,就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像这样导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就要花17分钟,就削弱了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体验。
启示之二:创设有明确数学活动与思考方向的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的再创造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经历不是还原,有的也不可能还原,数学课堂是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知识来源也不一定是亲身经历。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根据知识的生成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我在进行五年级《找规律》一课教学设计时,该设计怎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发的去思考、寻找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并且考虑到教学内容、目标以及课堂效率,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案例3:找规律(排列顺序和规则)。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个男、女生快速记忆比赛,怎么样?准备,开始!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7351,女生1699。男生和女生齐答。师:好的,旗鼓相当,加大难度。电脑快速出题:男生713182736455463,女生1699169916991699。
师:记完举手!(女生人数多)哎呀,男女人数悬殊咋这么大呢?女生说数字。女生:1699169916991699。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检验男、女生记数内容)我宣布:女生以绝对优势获胜!
男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699,然后重复4次。
师:有道理吗?委屈男同胞啦!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记忆力,发现规律也很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首先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力求做到简单、根本、开放,使学生人人可做,人人多做;然后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最后让学生自己做,难题让学生自己想,从中寻找规律及方法。其次,前置性作业要体现知识的层次性,使“差生可以跳舞,好生可以跳高”;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定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例如,一般的概念学习,学生可以从书上找、或照抄书上的语言。但是,知识的应用一定要有“我的例子”、“我的理解”、“我的感受”。如何布置前置性作业呢?下面,笔者想通过Let’s take a trip!的前置性作业,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Recycle1 Let’s take a trip!》前置性作业
1.仔细读一读50页对话,找出下列5个问句的答案,并完成书上51页表格1。
1.Where is Mike going on his holiday?_______。
2.Who is he going with?________。
3.What is he going to do there?________。
4.How is he going there?________。
5.When is he going?______。
2.再次仔细读这篇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认为这篇对话中有哪些地方自己还不太懂或值得大家注意的知识点,请列出3-5条,并加以解释说明。(可用汉语)
3.根据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型结构be going to…完成下列填空。
1.I___going to visit the Yellow Crane Tower.(黄鹤楼)
2.You___going to visit Shennongjia Forest.(神农架林区)
3.He/She___going to visit West Lake.
4.We/They___going to visit Suzhou Gardens.
我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
4.熟读对话(5-8遍),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能运用本对话中的重点句型来改编对话,并完成书上51页表格2。
二、前置性作业的内容遵循“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原则
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取单词、句型等新知识点,要求学
生进行自学,完成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归纳、调查研究、实践操作等各种活动,从而对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
在PEP BOOK 8《Recycle1Let’s take a trip!》前置性作业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我选取了五类(Where、Who、What、How、When)相关的问句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找出5个问句的答案;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对话的学习掌握将来时的规律;最后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重点句型改编对话。
三、前置性作业要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避免“走马观花”式的自学。通过“我的发现”、“我的例子”、“我的提醒”等归纳总结性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利用身边例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
在PEP BOOK 8《Recycle1Let’s take a trip!》前置性业中,紧紧抓住将来时的重点,通过寻找5个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在作业中引发学生思考将来时态的规律,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使知识内化,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前置性作业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真实反映的是学生自学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统计和分析,教师可以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调整。对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少讲或不讲,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教师重点讲解和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数学理解 儿童立场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人人觉得现在的教材要改,课堂要改,要突破窄小走向高宽。裹挟在这样的浪潮中,看着教师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心存担忧。我们往往会热烈地讨论着高远的目标,而忽略了具体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冷静下来思考:如何在教师们每天的数学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在中央”的改革理念?再好的课程设计、课堂设计,如果没有转变观念的教学行为,仍然无法实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数学教学的中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于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学生在你的教学设计里吗?
目前,教学设计基本呈现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线性备课,一种是表格式备课,苏教版一上《认识11―20各数》的表格式备课如下页表格所示。
线性的教学设计,考虑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推进教学任务,而表格式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考虑每一个板块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与活动,我们能从中看到学生的身影。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到教学过程中,才是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首要方法。
在教学设计里,有没有真正把学生放进来,还体现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之前对学生的群体情况及个体情况的分析。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已有经验(前在经验)是什么,前在的认知能力怎样,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能力在哪里,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师做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方面。只有对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定好目标,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就把学生放在中央,这才是课改真正要改的第一步。
二、学习展开――学生有时空进行自主探究吗?
数学课堂,是伴随着数学问题的探究展开的。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一节课往往会将几十个问题撒向学生,这些问题细小、琐碎,许多都是没有“思维价值”的,学生回答也不需要多动脑子。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是探究者,而是接球者。看似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其实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培养,探究能力更无法得到锻炼。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找规律:搭配》,教师出示情境图后连续问了5个问题:这幅图你看得懂吗?小红会有几种搭配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来表示小红的搭配方法吗?你能来说说你是怎么连线的吗?这样一问一答,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小,得到回答机会的也是个别学生,其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化就比较明显了。其实,这一组问题可以用一个大问题概括:你能用什么方法了解到一共会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这个大问题的设计好在哪里呢?第一,思维空间大。“用什么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必须去寻找道路的“入口”,而寻找的价值恰恰就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节点。第二,顺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这才是真正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需求的动力之一。“用什么方法”?用学生自己的方法。第三,差异就是一种资源。这个大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必然会出现各种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必将会成为核心学习过程推进的生成性资源。从教师控制行为下的单一资源转向给予学生更大思维空间的多元资源呈现,这才是生动的、灵动的、有活力的课堂特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学生思维逻辑发展的需要设计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能自由、自主地经历思考、探究的过程,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反馈交流――你关注呈现方式的变化了吗?
在数学课堂上,一定少不了学生探究后师生进行资源反馈这样的环节。大部分教师反馈学生的探究资源时会采用线性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呈现一个讲解一个,再呈现一个再讲解一个。这样的方式,从时间管理来说,拖得较长,效能不高;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来说,没有机会进行锻炼,因为一对一的回答替代了所有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来说,由于是个别学生在回答,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和他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因此,就反馈学生探究成果的方式来说,笔者更倾向于以“并联”方式呈现。
例如:计算4.75+3.4,在自我探究时,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两种计算方法:
“并联”呈现,就是把学生不同的做法同时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判断。教师可以抛出一个探究性问题:你认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让学生判断、分析他人的另外一种做法。每一个学生在进行自我建构时,都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这就是数学课堂上应该关注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当下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应该在大课程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的课堂教学。只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央,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慢慢地长大、长好!
【参考文献】
[1]陈琼,翁凯庆.试论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3(01):17―19.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