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时间:2022-09-19 03:38:43

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第1篇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全过程。现将活动开展情况说明如下:

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让国学经典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国学经典,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

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充分挖掘本地戏曲资源,因校制宜、重点突破。从培养中小学生对戏曲兴趣爱好入手,普及戏曲基本知识,欣赏和学唱经典曲目唱段,逐步形成戏曲普及传承与学校美育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的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新机制。开设戏曲课程,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组织戏曲知识讲座,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主流价值追求、涵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校园特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三、持续开展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年级段开足开齐软、硬笔书法课程,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广大师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把书法教学与写字课、美术课紧密结合,组建书法兴趣小组,开展书法比赛,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邀请本地书法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书法知识辅导讲解,组织开展“书法艺术周”“师生书法大赛”等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一批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

四、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

加强体育教科研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传统体育走进课堂,融入大课间活动,依托篮球、足球、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推进传统体育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主导,课外训练为辅,传统与现代训练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形成篮球、足球、花样跳绳等传统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品牌效应,让传统体育成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方式。

第2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戏曲;学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7-2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

学校成立了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校长,制订了创特工作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认真反思不足,及时调整思路,整合各层面力量,有效地保证了特色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办学理念为引领

我们认识到: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独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无不充满着独特的教育魅力。因此,我们本着“呵护生命成长,引领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戏曲浸润人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学校戏曲特色文化。

三、师资建设为支撑

首先碰到的难题是:缺乏专门师资!我们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除了长期邀请王庄兰花艺术团的演员来校辅导之外,还邀请了唐元才、王建伟、王再耀、倪同芳、冯石明等锡剧界著名人士、专家来校培训老师、指导锡剧排演与创作工作。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学校内部的师资培训,学校的艺术教师、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半路出家”,通过拜王庄兰花艺术团的知名演员为师,通过派员参加苏锡常地区锡剧类重大活动,逐步培养了一批戏曲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四、硬件环境为基础

首先,学校校徽的设计,主体采用戏曲中的典型动作“兰花指”作为基础造型,取兰花的花瓣加以柔美变形作为元素,体现学校戏曲文化特色。

其次,利用校园课间音乐广播,经常播放锡剧经典唱段或学校创作的戏曲获奖节目。

最后,校园环境布置体现戏曲特色。来到王庄小学的校园,到处都能观看到戏曲的布置,时刻都能感受到戏曲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每个班级的传统阵地进行了重新命名,把原来的“学习园地”命名为“兰花绽放”,原来的“图书角、种植区”命名为“兰花有约”,“班务墙”命名为“兰沁苑”,“荣誉角”命名为“兰花朵朵开”等等。

五、课题研究为驱动

早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就开展了“地方戏曲文化与学校德育整合的研究”。旨在通过这一途径,凝聚广大骨干教师围绕“戏曲文化”进行不断地思考与实践,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学习应用戏曲经验、研究探讨教育功能,引领全校师生不断地将特色建设这一重要工作推向纵深处。

六、丰富活动为抓手

1.多种形式,走近戏曲。我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家乡的戏曲名人;参观王庄戏曲馆;开展网上戏曲知识搜索、布展与抢答竞赛活动。

2.立足课堂,学习戏曲。只有将戏曲文化融进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才会拥有精彩。在班队课、艺术课上,时常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戏曲剧照、介绍戏曲家和戏曲知识的小文章,进行交流或展览;平时组织学生多看多听戏曲演出片断,鼓励学生学唱几段,努力做一个“小小戏曲家”。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一方面要求广大教师在“七认真”工作中人人有体现戏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以身作则,通过穿插有感染力的戏曲语言、丰富的戏曲表情、优雅的戏曲姿势、有腔有韵的戏曲演唱,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在地方课程和第二课堂上,我们编撰了校本教材,专门开设了戏曲专题课,聘请王庄兰花艺术团的优秀演员为校外辅导员,每周对小兰花艺术团和兴趣爱好者进行专业的指导。

3.依托活动,体验戏曲。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戏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阵地活动、专题活动和特色活动。阵地活动主要有校园与班级内的戏曲主题环境布置,红领巾广播电视,手抄报展览等;专题活动主要有二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兰花盛开在校园”少先队大队主题活动等;特色活动是结合少先队的雏鹰争章,设计开展了争“兰花章”特色活动。“兰花章”是母章,是最高荣誉。要取得“兰花章”,必须在小学六年里分别取得“戏曲知识”、“戏曲表演”、“戏曲创作”三个子章。低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争前二个章,到了五六年级,再争“创作章”,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兰花章”颁发的仪式。这个仪式堪比“毕业典礼”,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更以获得“兰花章”为骄傲!

第3篇

《高文举》讲的是一男二女,即在台上“一生双旦”的传统故事。此剧的剧情是传统剧目常有的“赴试离别、得中相聚”的生旦戏,戏剧冲突自然是二女夺一夫,喜剧还是悲剧取决于丈夫的道义感和富家女的贤惠度。王魁、蔡伯喈、刘智远等莫不如是。

传统戏中女子寻夫的行路既是集中抒发人物激烈情感的段落,又是集中体现剧种艺术特征的最佳场面。《高文举》一剧中的“玉真行”就是这样的一折好戏。“玉真行”中十八步科母的伞科,一步一科一唱,通过程式表达深闺女子出外寻夫的心中熬煎和行动艰难。玉真的心在反反复复地琢磨和猜测中忐忑着,但即使心有不安,前进的步子并没有停歇,在行路的极端条件下愈发能够突出柔弱却坚韧的女子特性。与此同类的还有《蔡伯喈》中的“真女行”,不过,“真女行”除了表达寻夫之外,又暗含了人物传统孝义的表率。

相似的剧情,同一套科母训练,要表现人物不同的年龄感、性格、身份、经历,举手投足的尺寸表达是一种不可量化只能体悟的艺术神奇。林苍晓、吴艺华、李红三位老师在《高文举》一剧中带来的惊喜语言是无法准确言说的,三人形成最牢固的三角形结构将《高文举》稳稳地托起。

欣赏梨园戏,《高文举》必定在推荐戏单里。

3月4日上路流派《蔡伯喈》,同样是林苍晓、吴艺华、李红主演,三台柱再次带来观剧惊喜。《蔡伯喈》为残本恢复,修旧如旧,韵味绵长。剧分:头出生;二出“真女行”孝感动天;三出“入牛府”抽丝剥茧,真女、丽华相认交心;四出“挂幅”,两夫人设巧计探虚实;五出“认真容”,蔡伯喈在猜疑猜谜间得知实情。此剧安排了生、旦独角戏、双旦对戏、生旦群戏,编排精当,加之表演形式丰富、身段精妙,十分耐看。

林苍晓、吴艺华、李红三位老师连续两场分别演出《高文举》和《蔡伯喈》,同样是“一生双旦”的戏剧情节,传统简练的戏剧结构,在叠床架屋、极尽繁华的创新剧目对比下,简直是对戏曲传统艺术的高境界表达敬意。

赞叹老师们编戏改戏的高超技艺,能将传统戏捏合得如此妥帖,这样旧中取新,新中传旧的艺术创作,观赏起来真正十足地过瘾!回顾往年《刘智远》、《王魁》等剧,梨园戏中的几位老师达到了以梨园戏的程式语言自由表达的艺术境界,这是能够把剧目鲜活继承的根本原因所在。

戏曲是“长”在人的身体上的艺术,一是说戏曲艺术的高下有赖于人,尽管程式相同或相近,但不一样的演员能够演绎出不一样的味道,同一出戏能够看到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二是说戏曲艺术是活的,每一次舞台呈现都是一次绝不雷同的创作。因此,同样的一个剧目,可以欣赏不同的演员的表演,同一个演员可以看他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表演,从而获得微妙的、精细的艺术享受。比如《陈三五娘》是梨园戏的代表剧目,几年来很少有最顶尖的演员一人到底做推广演出。好剧目虽能戏保人,但演员的艺术水准不足以撑起好剧目的好来,观众也会流失。观众都知道曾静萍“大闷”的好,可谁能够呈现“投荔”、“留伞”的好呢?“赏花”常演,谁来重现上世纪80年代录像中的标准的闺门风姿?

不过,年轻演员们的成长需要舞台锻炼,他们是梨园戏的未来;市场和艺术传承也需要成熟演员的推广和示范,他们能够保证梨园戏的艺术水准。两者均不可或缺。推广宣传是吹散花香引人来的那股风,留住人的是梨园戏的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有限的资源下,做到两者兼顾,梨园团的确不易。把舞台机会更多留给谁,是一个难以选择又不可回避的难题,策略性的倾斜有战略发展的需求,但也很可能造成艺术传承的断档期过长,年轻演员尚未成长起来,成熟演员已经无力展示最佳,使得总体艺术水准下滑,最终观众流失。

看小演员们演出,想起京昆院团多年以来坚持做的一件事来――“进校园”。目前,昆曲观众的年轻化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坚持了多年的“进校园”活动,如今的购票生力军大多是当初在校园接触过昆曲的学生。个人尚不知道梨园戏是否在施行“进校园”的推广方式,建议梨园戏“进校园”主要基于京昆成功培养年轻观众的范例考量,京昆院团已经推行校园行多年所经验和教训、弊端以及操作方法等,均能够借鉴一二。梨园戏的根本在泉州,但当地戏迷的年龄阶梯结构还不够年轻化,买票走进剧场的人不多。与其他各剧种面临的情况相似,观众都需要想方设法培养,主动请进来和走出去。

“进校园”的演出最合适小演员们来担纲,扮相青春靓丽,同龄人沟通起来,共同话题也多。因此,“进校园”是既能练兵,又能培养观众。提倡“颜值”(编者注:网络用语,通常指容貌佳)是我个人浅见,也是亲身经历和感受,一般对戏曲并不了解的朋友进剧场看戏,普遍反应是视觉效果优于听觉。如果视觉首先能够吸引观众入场,也不啻为一件好事,更何况视觉本也是戏曲审美的一部分,梅兰芳曾经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戏曲演员要有个头,有扮相,还要有嗓子。个头、扮相等均可视为是观众对戏曲和演员最初的视觉感受吧。只有让观众踏进戏曲之门,他们才会从多次的欣赏中琢磨出戏曲的味道来,品味身段、表演、唱腔等唱念做舞的精妙。

颜值不能片面理解为外貌,外貌姣好是老天给的本钱,对演员来说,能否在这个本钱上“利滚利”地丰富起来,要靠演员的勤学苦练和艺术修为。一站一坐一亮相等找扮相、练身段也是“颜值”的范畴。“进校园”也一定得有艺术最佳的演员参与,以呈现本剧种的艺术精华。

第4篇

关键词:戏曲音乐;兰州高校;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15-02

兰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一条圣洁的纽带,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曾经百戏、歌舞、讲唱、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十分活跃,是甘肃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

甘肃省共建有46所大中专高等院校,其中29所集中于省会兰州,占甘肃省高校总数的63%,其中本科院校12所、专科院校10所、独立院校5所、民办院校2所。这些高校内有极少数戏迷学子,他们通过组建戏曲社团,在大学校园内支撑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一、兰州市高校内戏曲音乐发展现状

戏曲音乐在高校的发展,因学校专业建设特色,学生可分为两类:艺术专业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学生。

(一)艺术专业学生是指本专业内开设有音乐、戏曲等专业课程的学生。此类学生一般分布在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文理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学校设有音乐学院、音乐系或学前教育专业,因专业培养的需求,学校开设有京剧、秦腔、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视唱练耳、形体训练、器乐、声乐等课程,将直接或间接学习中国戏曲艺术。

(二)非艺术专业学生是指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没有开设任何与戏曲相关的课程的学生。此类学生受欧洲音乐、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网络等众多文化侵袭和出生时代的影响,98%的学生完全没有了传统戏曲的理念,甚至厌恶戏曲。更不会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戏曲文化。90后大学生尤为明显,现将兰州高校内当下戏曲爱好者做如下统计:

兰州市2014年各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社团、票友统计表

兰州市近十几万大学生中,戏曲票友不超过百位,概率不足0.1%,且95%的戏迷只会演唱而从未接触过器乐。演出乐队文武场面均邀请专业剧团演员、退休老人、进城务工员等组成。因场地、经费、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戏迷团演出活动组织的非常有限,很多时候是多个社团搭班巡回式演出。

二、21世纪以降兰州市高校内大学生戏迷团活动概述

兰州地处甘肃陇中地区,黄河由此穿过,黄河两岸绚丽多姿。花儿、小曲、甘肃地方小戏、大戏秦腔、河南梆子等艺术形式在这里缠绵不断、余音绕梁。大学生票友们也耐不住学习之余的寂寞,2000年以来组织了以秦腔为主,辅以其它戏曲剧种的演出,虽然场次不多,但在学校、社会中反响甚大。

(一)2002年兰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秦腔社团,在其后勤集团陈再平老师、大二学生王彦龙的组织下,开展了社庆活动,参与学生除兰大本校学生外,也吸纳了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在校学生28人,演出秦腔折子戏、清唱唱段。观看演出400余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自此社团每年6月中旬组织社庆演出,延续至2007年,社团解散。

(二)2004年兰州理工大学成立大学生秦腔社团,本校五名学生加外校学生、退休老年干部、外来务工人员组织社庆活动,剧目以秦腔为主,辅以豫剧、京剧、眉户戏等剧种的清唱唱腔,在场观众300余人,效果盛佳。此后05、06年连续举办社团纳凉晚会演出。07年该校五名学生毕业后,社团解散。

(三)2006年在甘肃省电影电视总台《大戏台》栏目的组织下,开展了大学生戏迷争霸赛活动,从初赛89名选手中,最终8名学生晋级决赛,每四名选手为1组进行周冠军PK赛,最终兰州城市学院学生薛仁宝、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师立军分别获得周冠军。

(四)2007年兰州交通大学开展首届校园文化节,举办大学生秦腔专场演出活动,演出折子戏《悔路》、《断桥》、《虎口缘》等。同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柴建忠组织成立了大学生秦腔社团,每年12月举办社团汇报专业演出,5月举办社团社庆演出,延续至今。在校期间,每周六晚7:00准时活动,参与者均为兰州市各高校戏迷爱好者。

(五)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节,整场演出以秦腔清唱方式展现,乐队文武场面均为兰州各高校学生组建的学生乐队。

(六)2010年,兰州交通大学秦腔社团在青年教师颉栋栋、王海勇,学生刘艺平三人的组织下成立,晚会以大学生清唱唱段为主,并邀请甘肃省秦剧团现场助阵演出,现场近千人观看演出。

(七)2011年12月兰州城市学院成立秦腔社团,与西北师范大学秦腔社团合伙组织了社庆演出,次年同期举办社庆,并于2013年宣布社团解散。

(八)2012年12月12日、2013年12月14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张君仁院长的倡导下,由学生师立军组织排演了“西北地方戏曲著名唱段学习演唱会”,两场演出均为音乐学院研究生、本科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甘肃、河南、河北、湖南、内蒙古、东北等省份,演唱剧目涉及秦腔、陇剧、京剧、豫剧、眉户戏、碗碗腔、陇东道情、曲剧、甘肃地方小曲戏等剧种。

(九)2014年4月由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和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组织了“陕甘戏迷争霸赛大学生专场”海选节目,43人参于演唱,乐队全部由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学院学生组成。最终西北师范大学师立军、陈林、罗宝宝、赵娟娟和西北中学学生石俊杰晋级100强。

(十)2014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秦腔社团组织编演了秦腔本戏《铡美案》全本,按不同场次演员分配秦香莲4人、包拯3人、陈世美2人,全场参与演员40余人,除本校学生外,吸纳了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高校学生。

三、戏曲音乐在高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多场大学生戏迷活动中,笔者作为活动的组织、参与或者旁观者,深深感受到戏曲专场活动开展的不容易,传统戏曲进入大学校园还存在诸多难题。

首先在戏曲音乐学习中需解决的问题。艺术专业类学生深受学院派影响,认为中国民族音乐不如西洋音乐好听,搞戏曲不如唱歌剧有档次,不愿意接受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学院多半任课教师尤其是声乐教师,觉得民间唱法不够科学,影响声乐学习,不让学生去接触、学习戏曲。非艺术类戏迷票友,因没有接触过音乐基础理论训练,全靠记忆学习戏曲,不能准确学会唱腔之所有,且音准、节奏、音域均很难达到要求。

其次是排练、演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①由于大学生戏迷自身条件限制,演出服装、道具,乐队伴奏配置不齐等因素,可选择剧目非常有限。②每位学生课程安排时间的不统一,排练时间很难协调,有时甚至只有演出当天所有演员才能全部到场,缺勤现象十分严重。③高校内可供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场地十分有限,且一旦涉及非本校学生参与的活动,场地费用价格非常昂贵,学生社团几乎没有经费支持。④排演节目类型大都以清唱唱段为主,兼演折子戏。

传统戏曲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之下,大学生戏曲社团举步维艰的发展着,戏曲该如何才能进一步延续,使这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得以持久发展呢?

(一)高校承担着集结思想和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中国戏曲文化的振兴不仅仅是戏曲研究院或剧团的事情,更需要高校能勇于承担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弘扬传统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高校团委应当在资金投入、硬件保障和氛围营造上给予大力支持。让这些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却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投身于戏曲文化建设,这无疑将为戏曲文化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二)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兰州高校内校园文化多以本校学生为主体,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诗词朗诵会、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形式,很少邀请专业团体进入高校表演,为数不多的几场还多以音乐会、交响乐团为主体,戏曲类表演节目胜少。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2006年12月举办学术艺术月以来,曾多次邀请国家京剧院、省秦剧团、省京剧团、环县皮影戏、通渭小曲戏、兰州鼓子等演出团体进校演出,反响很大,现场观看演出的学生情绪非常激动,可以看得出传统戏曲还是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

(三)戏曲名人进课堂,培养大学生戏曲爱好者的专业素养。兰州市高校内很少邀请著名戏曲演员进入高校课堂现身说法,笔者曾采访李爱琴、李小锋、任小蕾、梁少琴等著名秦腔演员,他们排练、演出之余经常受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戏曲理论、程式表演、唱腔归韵等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大学生戏迷的专业素养。效仿之,兰州高校内也可邀请部分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得主走进大学课堂。

(四)与专业剧团联系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努力提升大学生戏迷的表演空间。高校应当利用各方资源去搭建平台、整合渠道,积极联系地方戏曲剧院,搭建教育实习基地,营造氛围让大学生走近戏曲,通过饰演角色来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的厚重去凝聚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戏曲文化建设贵在坚持,它需要在文化认同和情感记忆的基础上代代传承,而并非某个时段某个社团的一时兴起。它需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而并非学生民间自生自灭的生存态势,希望戏曲音乐在大学校园的未来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推陈出新、酿出精品。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M].中国ISBN中心.

[2]谷雅娟.加强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及其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蒋培培.戏曲艺术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4]刘坤.高校戏曲状况初探[J].戏剧文学,2006.

第5篇

那是10年前的事了。我在一次校机关的卡拉ok比赛中,以一曲柔美的《桑园访妻》打动了所有的观众和评委,获得了第一名,同事们都说“越剧太美了,就像一阵和煦的清风,第一次吹进了我们校园”。担任评委的大学生艺术团的吴燕老师,当即请我组织大学生越剧队,担任指导老师,“那怎么行啊,我也是刚刚起步学唱越剧,不行不行”,可吴老师的执着打动了我,我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办起了第一届越剧培训班(真的非常惭愧,真是胆大妄为)。记得当时大学生们由于新奇,参加培训的同学坐了满满一教室,可是等到培训班结束时,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学生,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我是一个办事认真、不服输、性格倔强的人,摔倒了再爬起来,一定要做好。经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我认识到,大学生的培训方法要不同于年龄大的同志,只是教教唱腔而已,他们虽然时间紧、课业重,但是年轻、文化素质高、领悟力强。针对这些特点,我向学校申请开设了《越剧学唱》、《身段训练》、《戏曲欣赏》、《戏曲演唱》等选修课程,让学生走进课堂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精美绝伦的戏曲艺术。为此,我购买和查阅了大量的戏曲资料研习,以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并自费向武汉市老一辈的越剧艺术家虚心学习求教。就这样边学习边带教,经过10年的努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大学生越剧队,成为一支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以开设《越剧学唱》和戏曲系列选修课程为载体(基础),以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为手段,将素质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学历、高素质大学生文艺队伍。

一、接受戏曲文化艺术教育

越剧队成员均来自《越剧学唱》和戏曲系列选修课程中的佼佼者。他们和我一起,经历了那样的一段艰难的学习历程。

学生们最初选修的课程是《中国戏曲欣赏》,这门课程的内容汇集了中国各地方剧种的经典名段与戏曲基础知识。我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同学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美轮美奂的民族艺术。同学们惊叹:“2000年在香港举办的评选‘世界十大名曲’的活动,其中9首均来自欧洲,另一首则是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就是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民族艺术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加深了他们对戏曲、对越剧的认识。在进一步选修《越剧学唱》课程中,我从演唱的节奏、发声、呼吸、共鸣、咬字、吐字初级阶段开始,到表演的多元综合训练,学习优秀的同学被吸收为越剧队队员。这种渐进式的培养,一方面,其基础覆盖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新生力量可源源不断向越剧队输送。

从选修戏曲课程到加入越剧队,从接触美、认识美,到发现美、赏析美,再到致力于发展美、传承美,队员们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品位逐渐加深。越剧作为浙江的地方戏,又要求有地道的江南方言作基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之前从未接触过戏曲,同时又面临着语言这第一大障碍,可他们硬是凭借着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从零开始,反复听、反复练,在唱腔上针对各个流派的不同特点,对着原唱逐字、逐句研究学唱。虽然医学生课业繁重,但他们坚持白天上课,晚上下自习后进行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的训练,克服了时间和精力的重重困难,不断提高着演唱及表演水平。

2006年11月,经过我的努力,原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亲自率团赴我校,开展“百年越剧与当代青年同行”、“越剧文化讲座”活动,并将上海越剧院第一个校园越剧文化基地设在了我校。

2007年11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茅威涛团长携蔡浙飞、章益清等来我校与师生对话新越剧。

2007年,湖北省和武汉市戏剧界的“新春联欢会”多年来首次邀请大学生参加,我校越剧队是武汉地区高校唯一被邀请对象。以上这些戏剧重大活动中,越剧队的同学非常荣幸与全国及省、市戏剧名家同台献艺,得到了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2008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由中国文联、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越剧队演的上海越剧院的原创剧目《被隔离的春天・同舟共济》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筛选,成为本届校园戏剧节的25台戏剧中,唯一入选的越剧参演剧目。为祝贺这次校园艺术盛会,上海越剧院与我校联合举办了“校园越剧青春风”越剧专场演出。

二、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

作为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的一支优秀队伍,越剧队在校内曾多次参加重要的文艺汇演,学生们演出的《辕门外三声炮》在激烈的战鼓声中,身着戎装、英姿飒爽,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出《梁祝・化蝶》时,当20多个大学生宛如凌波仙子伴随着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优美旋律载歌载舞出场时,在场观众如痴如醉,达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在喧嚣的都市中,当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视听时,越剧队将浓郁的民族艺术和大学生的青春朝气带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深入到民族街、花楼街等社区以及在新民众乐园为广大群众表演,把戏直接送到老百姓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得到了广大武汉戏曲爱好者的肯定与赞扬。

在一次次的演出交流中,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还锻炼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不仅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也为更多的同学创造了接触戏曲的机会,民族传统艺术在校园中得以普及与传承。曾有一些同学认为戏曲艺术古板老套、跟不上时代潮流、无法吸引年轻人,在越剧队的影响下,很多同学的思想认识得以转变,进而了解戏曲、喜爱戏曲。在校园里,一提起越剧队,同学们都无不喜爱自豪地说“越剧队最牛”。

三、艺术硕果与专业成绩交相辉映

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队伍,在顽强的拼搏,不断地前进。

越剧队成立以来,在武汉举办过四场大型越剧专场演出。越剧队成立五周年专场演出(2006年5月中旬),是建队以来最隆重盛大的庆典。全国高校素质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沈海宁、武汉戏剧家协会主席赵瑞泰、原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原武汉市越剧团团长金雅楼、原同济医学院院长田玉科欣然提笔为演出纪念册题词。74岁高龄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原武汉市越剧团金雅楼团长观看了演出之后,兴奋得彻夜难眠,她对同学们寄语:“整个舞台青春朝气,干净利落,你们大学生为越剧争了光,越剧的希望 寄托在你们身上。”

许多新闻媒体如:《文汇报》、《上海越剧网站》、《人民画报》中外文版、《china Today》、《china Pictorial》、《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南方周末》、《楚天都市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卫视,对越剧队的活动都给予了及时的报道和高度的评价。《人民画报》报道时说:“当人们还在哀叹中国传统艺术靠什么来代代延续时,我们惊讶地发现,一支大学生戏迷队伍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从这群充满生气的年轻人身上找到我们期待许久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希望,一种渴盼,一种对民族艺术传承的责任感。”《China Pictorial》评价道:“They are youngand na? ve.but brave.Through a series of opera perfor-mances given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is summer,peo-pie have been seen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group ofyoung opera fans fro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s grad-ually expanded.And by all appearances,the numberswill continue to grow.”《楚天都市报》在采访越剧队的演出之后,惊叹:“这似乎是戏剧长久沉寂之后,从一些青春的身影中发出来的一个响亮的回音。”

我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在对学生们进行戏剧教育的同时,时常提醒大家对本专业的学习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现在册的队员中有博士生2人、硕士生2人,其他队员学习成绩优异,均获得过各类奖励和表彰。“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10年的磨练,越剧队的同学们不仅在戏剧表演上有了长足进步,专业学习也更加优异,二者交相辉映。在参加全国及省市举办的各类越剧演唱比赛中频频获奖:在中国剧协举办的2002年“利群杯”,2004、2006年“良渚文化杯”全国越剧演唱大赛中获“集体特别节目奖”1项,8人获银奖、6人获三等奖;2003年武汉市首届“声直杯”戏迷票友大赛中,获“集体优秀组织奖”,10人分获一、二、三等奖;2009年武汉市第二届大学生戏剧节中,获银奖三项、铜奖一项和优秀组织奖。

四、大学生戏剧的明天

大学生戏剧的明天需要您的一份爱心,更需要政府的支持。

越剧队经历了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坎坷,靠着群体的努力,大家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才能够走到今天,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但是,辉煌过后我们也认真地思考,面对未来,还要面对现实,一些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大学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

其一,队伍发展新老队员的交替,周期太短太短。年复一年一批批老队员毕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高兴的是他们就像春天的种子,洒向全国各地。但是我最害怕的就是每年的毕业期,新老队员的交替,比起专业队伍,周期实在是太短太短,培养到刚刚能够挑大梁的时候,就面临着毕业。为选拔起点高的新人,想出了各种办法,如:招新提前在艺术团招新之前;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越剧队的宣传;将《越剧学唱》课程开到离家来回3个小时路程的主校区,为的是扩大选拔新人的面;对《越剧学唱》课程的佼佼者开“小灶”,单独进行辅导。希望这些能使越剧队员连绵不断延续下去。

其二,演出缺少伴奏带,演出的节目是根据伴奏带的有或无来选择。

俗话说“一个乐队半台戏”,武汉市没有一支越剧的专业乐队,业余的虽然有,但同学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和乐队,当然也牵涉到经费的问题。一周年的专场演出,是越、京、汉、楚剧的乐队整合为我们伴奏的,但耗资、耗力,又留不下伴奏音乐。后来,我们请专业人员用midi制作音乐伴奏,但戏曲音乐制作太复杂,工作量太大,费用太昂贵。

其三,戏曲唱段也应该进大学校园,让年轻的知识群体快速传播戏曲文化。

2008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十省市开展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工作,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这似乎是戏曲春天的来临。但是,从小学到进大学这12年的戏曲教育时间的断层怎么办?政府部门也应该关注或强制推行戏曲唱段进大学校园,并配备专职或专业老师让接受能力强的年轻的知识群体快速传播戏曲文化,我和全国其他高校喜爱越剧的同学通过网上的交流,得知他们同样缺乏老师指点,演唱水平难以提高。其实我认为,师资虽然匮乏,但并不一定要学得十分专业,只要能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就行,我们学校就经常有些小型的文艺活动,有些同学刚刚会哼上那么一两段,就浓墨重彩上台表演,照样满堂彩。

第6篇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瑰宝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比例中占有很大分量,黄梅戏作为安徽灿烂的民族音乐遗产应该被每一个安徽人熟知,但是由于种种观念影响,在安徽戏曲文化的学习中,缺少有关黄梅戏的传播和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党的十报告中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黄梅戏作为安徽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对其重视与学习,对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大学生加强对民族音乐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能够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史的了解,让学生在与世界其他不同音乐文化的比较欣赏中,正确认识各民族的风格特点,以此培养开放性思维的音乐视野。

二、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浪潮中,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文化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由于各种文化的互相交融,好的精髓的东西我们吸收了,但是不好的糟糠的东西也悄然而至,并且很快就被我国一大部分青少年所热衷和追捧。对于音乐文化来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时,欧洲兴起的爵士乐就给古典音乐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国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一股韩流、日朝风的流行音乐以不可抵挡的趋势席卷整个中国,给我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流行音乐中总有低级、颓废、庸俗、矫揉造作的歌曲被青少年所接受。这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良影响。相反,我国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却不被他们接受,甚至排斥。其实流行音乐能让广大青少年喜爱并接受就在于它通俗易懂,比较切合他们的心灵需要。能够在歌词中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认为流行音乐是在诉说他们的心情,谱写他们的故事。他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逝去的青春,流行音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似乎应该对青少年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矛盾的一面,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激情和快乐时,也给他们体内注入了毒素和渣圾,给他们的思想上和心灵上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大幅度降低,歌词给人以庸俗的感觉,这大大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他不可避免的成为庸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和渗入,庸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和道德。”[6]当前一些流行音乐缺乏高尚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比如歌词中所吐露诸如“人生”、“爱”、“痛苦”等词语已经失去自身所包涵的丰富内涵,这种格调低俗、情感过腻的流行音乐必将使青少年陷入哀怨缠绵的感情世界里,导致他们意志消沉、学业荒废。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三、创建“戏曲新唱”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前大部分青少年沉浸在流行音乐的海洋里,而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很多戏曲音乐经现代元素的包装,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很多戏曲也被流行歌手完美演绎。教师就应该以此作为突破口,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为切入点渗入到黄梅戏,通过聆听、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黄梅戏曲的兴趣。“戏曲新唱”式教学法就在于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旨,创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黄梅戏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下面结合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具体阐释《音乐欣赏》教学中所用的“戏曲新唱”式教学方法所做的教案及总结报告。教学题目:欣赏流行歌曲《黄梅戏》教学过程(一)带着问题欣赏歌曲《黄梅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聆听思考问题1.黄梅戏出自什么地方?2.歌曲戏曲唱段选自哪里?3.音乐旋律上有什么样的感受?师生交流: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1.出自于安徽安庆地区2.女驸马3.旋律抒情、舒展、流畅。教学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聆听音乐,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短时间内对歌曲《黄梅戏》的创作背景和旋律特点有个大致的了解。(二)听赏流行歌手慕容晓晓演唱的《黄梅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聆听思考问题1.这首通俗演唱版本有什么风格特点?2.相比较戏曲,更喜欢哪一个版本,为什么?师生交流:用心听赏及感受、体验通俗歌手演唱《黄梅戏》的风格特点。1.慕容晓晓演唱运用了通俗歌词加戏曲唱段,使声音更有立体感,非常的清澈、悠扬。2.很多女同学都喜欢戏曲唱段,因为音乐更加抒情、悠扬。大多数男同学较喜欢流行演唱风格,声音比较嘹亮、洒脱。教学设计意图:聆听不同版本的《黄梅戏》,可以引导学生对演唱风格、歌词、旋律、演唱情感等方面不同的辨别,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三)教唱歌曲《黄梅戏》教师活动:1.跟随钢琴伴奏教唱歌曲《黄梅戏》,需注意歌词内容,歌曲的情绪。2.熟练演唱后,抽查学生独唱,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师生交流:刚开始,由于对黄梅戏不熟,学生不够积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鼓励他们张嘴,用优美的琴声激发他们演唱的热情。独唱环节较麻烦,需要文艺委员带头去演唱,然后鼓励其余的同学去演唱。教学设计意图:音乐欣赏课,教唱歌曲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另一方面能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熟练演唱后必能加深对黄梅戏的了解。(四)拓展欣赏韩再芬演唱黄梅戏曲《女驸马》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聆听思考问题1.这两首作品有是什么相似处?2.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交流:用心听赏及感受、体验黄梅戏曲《女驸马》的演唱特点。1.谈到了黄梅戏曲的继承和发展。由于黄梅戏曲深受听众喜爱,为了迎合时代的潮流,音乐家激发创作灵感,创作了富有时代气息的通俗歌曲《黄梅戏》。2.该剧通过讲述冯素贞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新歌中女驸马经典旋律多次出现,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于黄梅戏的喜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时代的热情召唤。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对《女驸马》的聆听,加深对黄梅戏的印象,意识到黄梅戏曲经久不衰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五)课堂总结教师活动:通过对于歌曲《黄梅戏》欣赏,谈谈对黄梅戏曲文化的看法?师生交流:1.黄梅戏的唱腔两百年前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依然用不同方式传唱,说明了黄梅戏强大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魅力。2.多元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如今通俗、戏曲唱法的混搭,树立学生用多元文化的理念去看待戏曲文化。教学设计意图:最后播放歌曲《黄梅戏》,目的是与课前相呼应,让学生沉浸《黄梅戏》的旋律中,回味无穷。课后总结: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面对焕然一新的教学内容,怎样更好地传授学生戏曲文化知识,是每一个老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戏曲新唱”是我根据当前社会的一种音乐潮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自创的教学法。内容乍一看比较空洞,会让学生摸不着头绪,其实不然,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我就从戏曲新唱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但迎合了他们的品位(喜欢通俗歌曲),还能开拓他们眼界,认识戏曲的魅力。

四、在高校创建浓郁的戏曲文化环境

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一个环境氛围的影响,所以在高校创建一个良好而浓郁的黄梅戏曲文化环境,对于学生重新树立以黄梅戏曲文化为母语的安徽民族音乐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开设黄梅戏曲课程学校保证每月开设一节黄梅戏曲课程,从音乐鉴赏课中调剂使用。声乐教师保证学生每学期末能够演唱一首黄梅戏作品。并且作为评比学生优良成绩的重要依据。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走进黄梅戏曲》内容,这样一方面会促进老师更加认真的去研究黄梅戏曲文化,另外通过这一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们学唱黄梅戏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二)建立黄梅戏曲社团组织学校要根据黄梅戏曲剧种和学生兴趣爱好、专长实际,建立黄梅戏曲社团组织,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校园戏曲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各学院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戏曲社团,在活动时间、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三)通过校广播站、宣传栏开设黄梅戏曲专题校广播站和宣传栏都是宣传知识的重要工具,必须要好好利用它去做好黄梅戏曲文化的传播。在校宣传栏上需要定期的设置黄梅戏专栏,展示相关的地方戏曲素材、表演艺术家的剧照和演出相片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黄梅戏曲文化的风采。广播站需要定期在课间和午休时间播放黄梅戏曲,使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黄梅戏曲文化的魅力。(四)举办黄梅戏曲表演比赛学校定期举办一些黄梅戏曲表演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或比赛,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比赛的主题是黄梅戏曲表演。比赛的形式可以是班级与班级之间或者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较量。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比赛中寻找到乐趣,还能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学习黄梅戏曲文化。(五)定期观看黄梅戏曲演出学校配合黄梅戏曲专业院团、民间戏曲社团组织,采取流动舞台车进学校、演出小分队进校园等方式,组织学生每年观看一场黄梅戏曲演出,逐步做到每个学期观看一场戏曲演出。(六)邀请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来校讲课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知识讲座,邀请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的黄梅戏专业演员、退休的黄梅戏工作者等进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开设公开课。组织聘请黄梅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担任校园戏曲辅导员,定期开展戏曲辅导。

五.结论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怎样更好地传授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是每一个老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戏曲新唱”是根据当前社会的一种音乐潮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作的教学法。内容乍一看比较空洞,会让学生摸不着头绪,其实不然,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对戏曲音乐不感冒很正常,认为戏曲离他们太远,找不到感觉。从戏曲新唱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但迎合了他们的品位(喜欢通俗歌曲),还能开拓他们眼界,认识戏曲的不同唱法,提高音乐审美的能力。怎样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戏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课题。黄梅戏是我国戏曲文化的宝贵财富。弘扬戏曲文化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黄梅戏曲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但是当前在安徽,无论是音乐界、教育界还是宣传界,黄梅戏曲文化遭到忽视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我们再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将给中国戏曲文化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作者:刘畅 张艳 单位:铜陵学院

参考文献:

[1]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谢嘉幸.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字舟云.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解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2):69-72.

[4]李梅.论民族音乐高师传承的定位与发展[J].大家,2010(11):43.

第7篇

江西赣南采茶戏,是赣州最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文化,被列入国务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她集传统客家文化之大成,她历史悠久、表演形式丰富、地方色彩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广阔的受众地域,深受城乡大众的喜爱和欢迎。这门戏曲艺术有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解放以来,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曾多次进京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多部传统和现代剧目被拍成影视作品,影响全国。

2008年12月,当地教委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把采茶戏作为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校本课程,把采茶戏的基本知识和精彩唱段介绍给学生,并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力促赣南采茶戏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一代,掀起了一股学采茶戏、唱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热潮。当今中学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我们正好以此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里探索融入喜闻乐见、鲜明地域传统特色的采茶戏音乐,让学生了解、欣赏自己家乡的文化,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继续传承。

一、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里认识家乡戏曲音乐,欣赏其歌舞的美。赣南采茶戏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民间艺术逐步形成,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它俗称“灯子戏”“茶蓝戏”,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赣南采茶戏具有以下特点: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歌舞戏相随相伴。采茶戏舞蹈有三绝:矮子步、单水袖、扇子花。采茶戏以当地客家方言为舞台语言,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说唱、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要在中学音乐教学的程式标准中注入新的本土音乐欣赏教学,首先要有提振学生兴趣的“点”。京剧能在北方地区中小学的普及推广,主要得益于京剧的唱腔――字正腔圆、高亢激越,动作――干净优美洒脱,脸谱――妙趣夸张。赣南采茶戏,吸引学生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乡土曲调,她清新婉转俏皮;舞蹈表现欢快又不失诙谐。我们在课堂里,把采茶戏的基本知识和精彩、欢快唱段,如在形体表演房里,我们亲自将“蛤蟆跳”“鸭子步”等模仿动物诙谐的舞蹈动作给大家欣赏并手把手地教,同学们个个趋步学舞,相互逗得开心大笑!

二、编制采茶戏的代表性曲目及特有的舞蹈动作教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做基础的普及与推广。学生对采茶戏有了兴趣,我们必须编制一套简单易学的教学方案和初级教材。我们在向当地采茶歌舞剧团专业演员学习请教的同时,我们尝试利用采茶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圆手摘茶、扇子花、伞花、鸭子步、矮子步等编排了学生音乐课的形体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熟练地掌握了采茶戏舞蹈的基本特点;在视听学唱的练习中,我们将采茶戏的代表曲调,如斑鸠调、长歌、红绣鞋串编成稍具现代节奏的练习曲,在课堂内外不断传唱。一时间,学校上下学习采茶歌舞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三、乘势而上,我们继承和创造性地把采茶戏运用到校内外的文艺体育、德育活动中去,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的第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采茶神韵》,我们有幸被组委会选派,组织学生参加了演出,受到了世界客属乡亲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编创的《山花花开》,获得了全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编创的《采茶小姑娘》《擂茶香、娃娃乐》参加了2008年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的演出,并获华东地区少儿舞蹈比赛金奖,这两个节目已作为市区两级教委经常性地开展“中小学综合素质汇报演出”的保留节目。

我们还将采茶舞蹈融入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中去。编创的“采茶健身操”轮流安排课间操,让学生既巩固熟悉了采茶戏的歌舞韵律又锻炼了身心。为了让学习采茶戏与德育结合起来,我们让音乐课代表和班长采用采茶曲调,用校规班规填写歌词,开校会班会时,咏唱。我们还与社会联合起来,激励推动传承采茶戏。我们邀请了当地采茶歌舞剧团专业演员和公园、广场的“老年采茶舞蹈队”的老爷爷老奶奶及学生家长来学校做评委,参加“赣南采茶戏明日之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采茶戏的热情,为传承赣南采茶戏储备了人才,国家传统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总而言之,探索开展赣南采茶戏在中学音乐课程中的欣赏、学习、发扬、光大,培养学生对赣南采茶戏曲的兴趣,其目的是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土音乐与日常音乐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建设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责任编校:扬子)

第8篇

 

关键词:戏曲艺术  艺术教育  中国文化史  高校  美术教育  音乐教育  世界文明  中华民族

近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戏曲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部已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2008年教育部宣布将在上海、浙江、广东等 l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项工作现已实施。

一些高校开设了戏曲音乐欣赏课,有的还成立了大学生戏剧团。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社会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戏曲不感兴趣,忽视戏曲知识的学习和戏曲音乐的渗透。戏曲课不仅开设的少,而且形式单调,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尚不能将戏曲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时代先锋,对戏曲艺术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了未来戏曲的走向,也渗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提高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不但可以增长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艺术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戏曲艺术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且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综合各种艺术成分浑然一体的。唱、念、做、打是戏曲的突出特点,行腔转调、发音吐字,都有一定规矩和要求,而做工的手、眼、身、法、步,都要经过专门的严格训练,念白的韵白和口白均要有音乐性,武打要干净利落、稳妥准确、轻捷灵便。其表现手段的程式要求更是严格,唱、念、做 、打和音乐伴奏以及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都有一定格式。它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经过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进一步 了解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等,有些对西方音乐也颇有兴趣,然而对中国音乐却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更少。不知道 “徽班进京”、“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是什么,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 目与代表人物、中国的戏剧创作大师缺乏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提高,越来越认识到了发达国家所重视的通才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国家以立法或者国家计划的形式把戏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规范化,而我国这种现状与当前艺术教育的要求极不吻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来抓。

戏曲走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课堂是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通过戏曲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掌握戏曲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扬长避短,发扬光大,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要让学生知道,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唱段,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高校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 、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才能的重要途径 

第9篇

关键词:广西戏曲;高师音乐教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46-02

一、广西戏曲的发展现状

广西戏曲剧种包括桂剧、邕剧、师公戏、彩调剧、桂南采茶戏、壮剧、苗戏、侗戏等。在1996年10月的宾阳会议上,广西戏曲艺术家们满怀振兴戏剧的希望,喊出了广西戏剧冲向全国“守土有责”的响亮口号,建立了把广西建设成戏剧强省的宏伟目标,近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桂剧《泥马泪》、《瑶妃传奇》,壮剧《歌王》、《瓦氏夫人》,彩调剧《哪嗬咿嗬嗨》、《凤彩壮妹》、《刘三姐》等。近年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对戏剧文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剧团运作资金紧缺,戏剧的艺术人才青黄不接,传承者极其匮乏。政府对戏剧缺乏整体性的政策法规保护,以至于保护工作实施困难。戏剧团管理经营体制的改革、剧目的创作缺乏鲜活性,戏曲艺术理论提升不足。当今现代化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氛围,现代人审美情趣发生重大改变,戏剧欣赏者减少。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广西戏曲艺术的发展。因而,广西戏曲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的。

二、戏曲融入音乐教育的意义

戏曲艺术有着独特的主体文化心理及表述系统,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对生活、文化 、社会的感性认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音乐教育是感性和理性协调统一的教育形态,与偏向于逻辑思维、理性因素的其他教育形态相比,更加侧重于感性认识。从教育的角度思考,通过对戏曲艺术的学习, 必然使广西各高师院校的学生对广西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加深认识,在弘扬其民族文化的同时增进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诚。可见,戏曲艺术融入音乐教育是极其可行的,对于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史料记载,从“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的梨园时期 ,到宋、金、元由官轻演变为民重的勾栏时期,续而到以朱明皇室倡导“以乐府楷式”的诸梓时期,再到以清代从高腔到徽班、从雅部到花部至为繁兴的私学时期,古人对戏曲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并早已意识到戏曲教育是关系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然而近现代音乐教育,本着兼收并蓄各种音乐艺术理念和成就,一味从“欧洲文化中心论”观点出发,使欧洲音乐观念成为了衡量我国音乐的标准。我国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是专业的戏曲、戏剧学院或较少地有开设戏曲课程的音乐学院,严重忽视了本土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

所以,树立起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基础, 将高师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载体,以高校学子为传承戏曲艺术主体的基本理念,理应成为近年来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当今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承担着传播地方戏曲的任务,更将成为新的观众群,对于地方戏曲的认识、理解与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将戏曲艺术融入音乐教育,必将培植一大批青年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与关注,较好地解决当前戏曲艺术观众群后继乏人的窘境。

三、高师音乐教育应重视地方戏曲艺术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注重对艺术教师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戏曲艺术教师队伍,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地位,动担负起将本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责任,把传统戏曲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增强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高校可聘请地方戏曲音乐的表演艺术家举办戏曲演出,开展戏曲音乐知识专题讲座,对戏曲的唱腔、角色行当、武功杂技、戏剧的演出服饰、化妆与脸谱等知识进行系列讲解,或聘请在戏曲表演及理论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来兼职戏曲教学, 充实师资力量,推动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

充分认识理论研究在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编撰戏曲艺术教材,实现教育目的和提高教学质量。当前, 广西戏曲艺术理论研究工作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致使艺术家的成就与经验得不到继承和发扬。教育部门应当组织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师与各地方戏剧团的专家共同建设戏曲艺术理论的研究队伍,编写出广西戏曲艺术教育理论教材,并实质性地应用到高师音乐教育中。

(二)设置本土化课程内容

目前广西大部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内容仍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极少重视有关地方音乐的课程。这种脱离传统音乐的课程模式阻碍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而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建立,对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等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理应调整教材结构,适当增加地方戏曲的教学内容,增设戏曲欣赏、戏剧史、戏曲表演艺术等与戏曲艺术相关的课程。

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将地方戏曲资源融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例如,江苏与上海的高校将昆曲引进课堂,安徽与湖北两省高校将黄梅戏引入教学等。在教学中,引入戏曲表演,充分利用人的视、听、读、唱等多种感官功能,将文本解读与戏曲演示相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最佳的信息接收效果。高师的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上可借鉴此类教学方式,以实践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使教学趋向于更综合、更科学的形态,加强各学科间课程教学渗透。

1.与声乐课程结合

现代民族声乐片面追求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正逐渐缺失本民族特性。民族声乐追求科学性不能以抛弃民族性为代价,要解决民族声乐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吸戏曲之所长、扬民族之特色。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渗透一些戏曲音乐唱段,并与戏曲声乐在发声方法上的特性,如咬字、呼吸、共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鉴戏曲艺术在保留民族特色的成功经验以发扬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

充分发挥地方语言的优势, 让广西地区生源的学生学唱民族的戏曲唱段, 熟悉戏曲中的各种角色。如壮剧,唱词、道白都是壮族的方言土语;侗戏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语;桂剧和彩调剧,都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桂南采茶戏唱腔语言则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并且从演唱技巧和表演的艺术层次来把握戏曲音乐风格,实现声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艺术的良性互动。

2.与创作课程结合

地方戏曲通常都是没有专门的作曲人员,所有的音乐设计都是由剧作者完成的。然而从戏曲的发展来看,专业的分离将更加细化。因此,从作曲的技术层面来说,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加入新鲜元素可将戏曲引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更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

在作曲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把地方戏曲音乐的旋律、音调、节奏等元素结合到歌曲创作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熟练地掌握戏曲音乐的精髓,深入地感受戏曲音乐。

3.与器乐教学结合

开设与戏曲伴奏相应的器乐选修课程。苗戏的伴奏乐器有苗笛,芦笙,牛腿琴等;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有马骨胡,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此外还有木鱼、星锣、边锣等打击乐器;桂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脆鼓(板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

由此可见,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都是各民族常用的民间乐器。而通过对各种民间器乐的学习,可对民族乐器的历史沿革、流传演变、制作材料、演奏的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建立起对民族器乐的审美观,认识各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特征、民族文化,使一些古老的乐器和演奏方法得以保存和流传。

4.与舞蹈教学结合

戏曲中的 “做”、“打”独特的表演体系,是将生活的动作加以提炼和发展,并在音乐中得以程式化(节奏化、韵律化、舞蹈化)形成的,其展现的是艺术化的形体动作。戏曲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巧妙配合,一走、一站、一颦、一笑、抖身、转身等舞姿都是经过专业的训练完成的。有些戏曲剧目本身是在民族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取了大量的舞蹈成分。如桂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花鼓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他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苗戏也是在芦笙舞、踩堂舞、拉鼓舞等苗家歌舞中酝酿而成的;而民族歌舞剧《妈勒访天边》将绣球舞、板鞋舞、芦笙舞等传统舞蹈中注入了现代舞元素。可以认为,精湛的戏曲技艺与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教学相融合,促进了对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学习,更促使了本有的民族舞蹈吸取戏曲表演的精华元素并渗透于民族舞蹈中。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营造戏曲艺术的学习实践氛围,利用高校资源进行舞台实践,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条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感, 学习戏曲艺术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应用课堂上所学的戏曲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把戏曲艺术融入到中小学的教学当中,做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先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与各地方戏剧团联谊,共同走向社会大舞台。在社区、街道等社会大舞台表演, 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和向老一辈的戏曲艺术表演家们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使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得到展示和认可,激发对戏曲音乐的热爱,积极参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为 “振兴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必须加强戏曲音乐教育。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播者,大学生们有责任学好戏曲音乐,主动背负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本文抛砖引玉,期望戏曲艺术能融入教育体系,以地方戏曲教学作为进行戏曲教学的起点,使得戏曲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献凯.地方戏剧生存困境原因初探――以彩调为研究对象[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周培松. 中国古代戏剧教育浅窥[J]. 戏剧艺术.1983(04).

第10篇

【关键词】地缘文化;张家口剧院;SWOT分析

谈及张家口剧院发展史,就无法脱离地缘文化。张家口又称张垣,地处冀西北,京、晋、蒙交界,燕赵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共存。作为张库商道的起点,它是通向欧洲商贸的必经地,也是军事战略要地。在商业和军事文化影响下,张家口剧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明清三千座古戏楼构成其前史,而京剧、晋剧等戏曲与戏楼、茶园命脉相连,如庆丰茶园[1]。从最早的曲艺演出场所、戏楼与茶园发展到兼具电影放映与戏剧演出、文艺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展览馆附近的茶园、戏院无不见证了张家口剧院的发展史。以“工人文化宫”[2]为例,随着京张铁路开通,大马路街东戏曲、曲艺、杂技云集的“东安市场”(1909)、“北市场”“南市场”(20世纪20、30年代)、“张家口剧场”(1939)、“市立剧场”(1940)、“张垣影剧院”(1949)、“职工俱乐部”(1949)、“工人文化宫”(1985)等名称的演变充分体现了剧院发展的脉络。如今的张家口,戏楼风韵犹存,工人文化宫、国际会展中心等呈现剧院发展现状,而景区小剧场以及街头剧场在旅游产业的影响下日渐流行。

一、基于地缘文化观照张家口剧院发展

张家口地理位置特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商贸要道,政治、经济色彩浓郁。虽然与江南地区相比,这里土地贫瘠,但燕赵之地重视教化,百姓淳朴,因与游牧民族往来频繁,民风又稍显粗犷豪放。张库商道、张家口堡、察哈尔都统署、张家口火车站等历史文化元素承载着商业、科技乃至军事文化的厚重,而晋剧、口梆子、秧歌、二人台等也成为了地缘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秧歌剧《魏象枢》、口梆子《少年董存瑞》、话剧《詹天佑》的精彩演绎,戏剧元素兼具地缘文化特色与时代魅力。以小米、黄糕、豆腐干为主的饮食文化养育了魏象枢这样的直臣,也孕育了董存瑞这样的英雄,涿鹿之战、詹天佑再现了张家口深邃的历史文化、工匠精神和军事文化底蕴。诸多地缘文化元素作为剧作元素巧妙融入戏剧人物的传奇人生中,在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也为故事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明性锦上添花。戏曲最早进入现代观众视野并非通过剧院,而是通过戏楼、茶园。戏楼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标志性建筑,据两本戏曲文化著作《中国戏曲志·河北卷》和《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介绍,张家口的明清戏楼约有3000座,20世纪中叶保存下来的有1400余座,现今仍有500余座,如寺庙戏楼、城堡戏楼、灯影戏楼等,这在河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茶园、戏园由戏楼演变而来,建于清代的大兴园、庆丰茶园、宣化兴华茶园曾汇聚京张晋绥名角,也为河北梆子、皮黄戏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至于剧院的出现,时间就更晚一些了。如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聚贤茶园、庆泉戏院、聚乐园、永和戏院、中和戏院、新新戏院等。”[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庆丰茶园改名为庆丰戏园,庆丰、新中国、新新、裕民、同德五大戏院及厚生会馆(后改人民剧场)的戏曲、话剧、电影演出多样化。1945年,华北联大与革命戏剧团体(华北联大、内蒙文工团,抗敌、群众、挺进剧社等)集聚张家口,沙可夫、凌子风、石联星等人才云集,《望乡台畔》《戎冠秀》等话剧涌现,张家口一度成为晋察冀革命文化活动的中心,歌剧《白毛女》的演出也成为了当时的戏剧盛事。戏曲方面,实验京剧团、晋剧团、话剧团等新型剧团出现,改变了传统戏班模式。张家口京剧团改编的京剧《八一风暴》曾在庆丰排演,后风靡全国。随着时间推移,兼具戏剧演出与电影放映功能的影剧院成为剧院发展趋势。

二、张家口剧院发展的SWOT分析

张家口剧院发展的SWOT分析将结合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态势分析,充分长优势、去劣势、抓机遇、接挑战、求发展。

(一)优势

1.地域优势张家口地处京、冀、晋和内蒙古四省市交界处,距北京约200公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尤其是高铁开通之后,张家通更加便利,通达性强,已融入北京1小时生活圈。2.资源优势张家口有“塞上名城”之称,泥河湾遗址、张库商道、张家口堡、京张铁路、草原天路、蔚县民俗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颇具特色,均为戏剧创作提供素材。张家口市是“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之一,有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张家口戏楼众多,可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剧院发展特色,且张家口戏曲剧目获奖颇丰,为戏剧创作提供了范本。3.市场优势近年来,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蔚县晋剧团等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致力于戏曲研究与创演,打造艺术精品,为扩大张家口“大好河山”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北省话剧院话剧《詹天佑》、“金狮奖”团队盟邦文化话剧《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强势登陆工人文化宫、博雅会堂,这些剧目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天津人艺《红旗谱》在国际会展中心震撼登场。工人文化宫的儿童剧演出也十分火爆。4.创作优势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创作团队的获奖剧目颇多,戏曲创演经验十分丰富。二十世纪中期华北联大戏剧系以及诸多戏剧团体对张家口的话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居于市中的河北北方学院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有一定的戏剧创作经验,也培养了一批表演人才。此外,张家口戏剧团体和个人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二)劣势

1.影院及自媒体的强势冲击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影视市场的繁荣,影院和自媒体强势冲击戏剧市场,成为剧院发展的劲敌。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影视剧在网络热播也分散了戏剧市场。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来势迅猛,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截至2020年12月,抖音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次。短视频APP不间断地向用户推送经大数据分析过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用户。一些戏剧也通过线上剧院(如“空中剧院”)、自媒体等形式向大众传播。2.剧院生存与竞争压力戏剧仍是少部分群体的选择,戏剧需求少,市场自然受限,加之演出剧目少,剧院闲置,剧院生存压力大。2009年,“我国共有3000家剧院,除北京、上海等地的个别大剧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运行模式外,其他各省、市的大部分剧院都未进入良性经营轨道……绝大部分剧院没有能力做到仅用演出票款来支撑剧院的自我生存……”[4]近年来,剧院除了戏剧票款外,还扩充附属功能以维持生存,如举办文艺演出、召开会议等。北京作为文化交流中心,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蜂巢剧场等剧院,不管是剧目质量还是上座率都居高不下。因高铁已开通,张家口市民更倾向于进京观剧。张家口剧院面临着巨大的剧场竞争压力。3.剧院品牌缺失张家口剧院的品牌塑造和商业运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张家口剧院闲置、缺乏策划与创作人才、剧场知名度低、商业运作模式更注重附属功能。这都与剧院品牌塑造缺失有关。虽戏曲获奖剧目较多,工人文化宫、国际会展中心、博雅会堂曾上演《魏象枢》《红旗谱》《如果,我不是我》等优秀剧目,但剧目总数较少,未形成专业剧院品牌。4.传统戏曲受众少目前,包括京剧、晋剧在内的传统戏曲受众很少。二人台、秧歌、口梆子等虽有浓厚的地缘文化特色,但年轻观众少。二人台在乡村受众稍多,但作品内容多揭露旧社会、反映男女爱情等,存在、迷信等消极元素。创作者需结合实际和受众,创作出更适应时代、更贴合观众的新剧目。5.原创话剧剧目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但戏剧剧目数量却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张家口也举办了高校戏剧节原创剧展演等活动,高校学生重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暗恋桃花源》《恋爱中的犀牛》等经典剧目,与此同时,《塑料姐妹花》等一系列原创剧目纷纷涌现。但从演出现状来看,原创话剧剧目仍然较少,剧院仍缺乏创新型话剧创作人才。

(三)机遇

1.迎冬奥随着迎冬奥工作的开展,张家口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奥运场馆及周边设施逐渐建成,冰雪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为张家口剧院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张家口市旅游业具有较强实力,政府可与各剧院合作,使其根据景区特点创演戏剧,促进旅游与戏剧文化产业的发展。2.政策与支持针对张家口市文化产业资源闲置、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的情况,张家口堡保护运营和开发项目以及张库古道文化生态旅游项目被列入该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名录。蔚州大鼓书、蔚县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在蔚县萝川影剧院展演。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坚持公益性原则,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建设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这些举措均有利于戏剧文化、剧院的发展。2021年2月28日,张家口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繁荣文艺演出的实施方案》,通过整合院团资源,加强院团与剧场深度融合,扶持重点剧目创作,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活力和影响力。(四)挑战1.剧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要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佳作,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是文艺院团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对激发文艺院团的艺术创作活力有重要作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也是当下剧院面临的重要挑战。面对当下原创剧目较少、剧院闲置的情况,剧院改革要克服创作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戏剧市场活跃度不高等客观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佳作,这既是任务也是挑战。2.“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戏剧的共享使戏剧爱好者不用付门票便可获得艺术享受,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院的上座率。剧场的即时性、现场性、独特性仍是特有的观剧感受,这是网络戏剧所无法替代的。剧院要正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可借助线上剧院或自媒体平台传达戏剧创意,但吸引观众进入剧院才是最终目的。

三、张家口剧院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以地缘文化特色打造剧院、剧目品牌

1.戏曲与话剧剧院品牌剧院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不仅是演出场所,也承载了地缘文化特色。张家口剧院剧目的受众定位并不明晰,现代年轻人对于秧歌、口梆子等传统戏曲缺乏兴趣,而话剧的年轻受众稍多。剧院应找准特色,结合受众,创新剧目类型,针对不同受众确定不同的宣传方案,将演出与经营挂钩,适当迎合大众审美,实现剧院利益最大化,在推动剧院发展的同时,塑造好剧院品牌。戏楼,京剧、晋剧、口梆子、秧歌剧等戏曲文化资源是戏曲剧院品牌塑造的根基。打造戏曲剧院品牌要依托张垣戏剧史和传统戏曲优秀剧目,明确戏曲剧院特色与风格,加强本地戏剧团体与剧院的深度融合,开展经典戏曲剧目演出活动,同时加强戏曲剧目创新。塑造话剧剧院品牌首先要明确目标受众,借助地域优势,引入相声、喜剧与优秀话剧,缓冲戏剧市场。同时,话剧剧院要积极寻求与话剧团体、本地高校以及个人的合作,挖掘资源,创演优秀的原创剧目。2.景区搭建实景创演品牌剧目“四大剧场理论”[5],即兴式剧场、平台式剧场、搭配式剧场、街道式剧,为剧院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提供了思路。山西平遥古城结合景区构造与特色推出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成为品牌。张北中都草原度假村情景剧《记忆中都》将景区与戏剧相结合,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张家口堡、蔚县古城都有着历史影响力,张家口剧院可根据成功先例,将景区与戏剧创演相结合,推动景区与剧院合作共赢。以大境门景区为例,可挖掘其历史文化素材,根据戏楼和街道商铺位置,编排情景体验剧,让观众走进景区,感受张垣历史与戏剧的魅力。

(二)借力政府政策和支持

在文化项目、文化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张家口剧院要深化改革,整合剧院资源,引进戏剧策划与创作人才,加强商业运作,创演戏剧精品。同时,鼓励科研团体和个人积极申报戏剧艺术基金项目,挖掘本地资源,促使科研与创作相结合。此外,借力影剧院、工人文化宫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的政策,剧院可以尝试戏剧创演,在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大批戏剧观众。

(三)乘互联网之势加大宣传力度

剧院可乘互联网之势,进行戏剧云展播,也可借助自媒体平台传播张垣戏剧史,吸引观众注意力,逐渐提升观众的戏剧素养。剧院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自媒体平台,以创意视频的方式吸引观众,实现对剧院、剧目的宣传。同时,剧院也要增强自身创演实力,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才是剧院最根本的发展之道。

(四)加强与高校、中小学戏剧教育合作

“做好节目是剧场的本分,打造艺术教育是剧场的竞争力所在。剧院很难赚钱,但社会影响力会成为剧院制胜的关键。”[6]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市民艺术素养,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剧院可通过戏剧讲座、戏剧艺术培训、戏剧赛事等形式加强与高校、中小学戏剧教育合作,以戏剧教育提升剧院竞争力。戏剧公益讲座可向市民传播张垣戏剧史,展现戏剧魅力。剧院在创演过程中可吸收高校、中小学戏剧力量,同时参与高校戏剧节的戏剧展演和比赛,推动戏剧艺术发展。另外,剧院可与戏剧艺术培训相结合,利用剧院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闲置空间,推出高质量戏剧培训课程,在提升市民戏剧素养的同时,为剧院创收。张家口剧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发展潜力,在与地缘文化互融的过程中,应借助地域、资源、创作等优势,把握迎冬奥、政策支持的机遇,审视剧院品牌塑造缺失与原创话剧剧目少等劣势,学习成功先例,将戏剧创演与地缘文化相结合,大胆创新,在剧院改革与时代挑战中打造剧院、剧目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张家口文史资料:第九辑(戏曲专辑)[M].张家口:张家口文史资料,1986.32.

[2]文华,于海漪,范家昱.怡安公司与张家口近代城市建设[J].华中建筑,2017,35(03):95-98.

[3]〈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128.

[4]吴炜.从“更俗”看剧院生存与发展[J].文化月刊,2014,(07):100-101.

[5]李夏斌,梁福兴.乡村旅游文化项目剧场化策划研究——以武宣东乡“太平天园”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6):38-41.

第11篇

中央音乐学院:聆听动人的旋律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这个透着悠长历史底蕴的宝地为原清醇王府旧址,也是我国音乐高等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所在地。始建于195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校区本部占地约5.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功能齐备,大学部综合教学楼、琴房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运动中心均集中于教学区。校园内有8个大中小型专业演奏厅,琴房楼演奏厅在周末会有不同系的同学参加星期音乐会,观众席在演奏台前围成半圆形,独具效果。音乐厅是重要的专业音乐会演出场所,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家在此举行高水平的音乐演出和诸如国际梅纽因小提琴比赛的大赛赛事,现代与传统、流行与非主流等风格各异的音乐演出汇集在这里。

学院古建区保留着清朝王府的原貌,古朴典雅。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晴雨风雪的天气变化,还是从早到晚的时间脚步,学院的每一处景观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为学子们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校园。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校园内处处都有音乐之声――弦乐、管乐、丝竹乐、声乐,处处充满着和谐之声,音乐就是校园的一部分,音乐和校园环境融为一体,有序的节奏唤醒人们的神韵,如画的意蕴呼唤灵魂的醒悟。在这个由音乐搭建而成的温馨港湾里,学子们心怀梦想起航远行,又将一颗颗思念远亲的美好心灵停泊于此。在这里,流动的每一个音符都在讲述着有关青春与时光的故事,人们心甘情愿地在悠扬的旋律中慢慢成长,然后渐渐老去。

如今,中央音乐学院已形成了集音乐教育、表演、创作、研究、出版、社会音乐教育为一体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高等音乐学府。学院在继承中华民族音乐传统和经验的同不断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各种学术力量,保持旺盛的活力,朝着日趋完善的国际化标准发展,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音乐高等学府。这里是全国音乐人才向往的地方,吸引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来此学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科研成果。这里孕育了无数的音乐艺术家,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文化艺术机构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如今,学院还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演出活动,如顾毓L110周年诞辰活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马思聪百年诞辰等。

重点专业:音乐学、作曲、音乐教育、钢琴、提琴、音乐史、民族器乐。

进校难点:中央音乐学院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另外考生的音乐史论底子一定要扎实,中央音乐学院很重视史论,中国音乐史最好按照历史时间线来记忆,西方音乐史按照时间线和国别分另记忆。

知名校友:黄日照、刘诗昆、刘秉义、刘育熙、李双江、吴雁泽、金铁霖、殷承宗、吕思清、赵季平、谭盾、关牧村、汪峰、郎朗、曹轩宾等。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在北京市海淀区,穿过小月河,爬上西土城,站在蓟门烟树的石碑旁边,眼光掠过车水马龙的学院路,有一个地方进进出出的全是俊男靓女,没准你还会瞅见一个煞有介事的草台班子――扛三脚架的、拎摄像机的、背吊杆话筒的一群人或秃脑门儿或扎小辫儿从花岗岩校门里走出来。他们的头顶上方是6个大字“北京电影学院”。

这里是西土城路4号,从石老娘胡同到新街口外小西天,从沙河朱辛庄到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走过了66载春秋。建校至今,虽然一直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笑谈,但笑谈中隐约带出的是从容与自信,因为就是从这尺寸之地走出的电影人每年参与国产电影的拍摄率高达70%。校园里的金塔松兰由205块花岗岩砌成,层层叠叠,声势争先而上,塔顶直指天际,象征着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无论是艺术境界、学业修为,还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由低而高的过程,其精神指向是为人师者对学生们的良苦用心与殷切期望。塔身上有“首届学院奖”的获奖名单,久而久之,这里成了电影学院的地标,成了毕业生们拍照留念的好去处。闲暇时,你可以去图书馆楼下的书店逛逛,那里有不少原版老电影碟,电影史提到的影片基本都有,感兴趣的话可以挑选几张碟回宿舍慢慢看。另外,电影学院内的放映厅还会放映一些有意思的电影,有的可是平时在电影院看不到的哦。

校园里除了各式唯美建筑、绿茵茵的草坪,还有时刻追求时尚、走在时尚前列的学生们,他们也是校园一景。该学院艺术类专业很强,现在娱乐圈非常活跃的大多数明星都“出身”此地。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这8个字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给北京电影学院题的校训,因为电影教育是特殊的,它包含着观念的传承与技艺的传授,先生希望电影学子们不管面对怎样的时代变迁,都不忘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承精神,不忘电影人应该承载的使命与责任。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这里是不少文艺学子梦寐以求的天堂,很多高考没考上该校的学生考研时依旧会继续报考、继续圆梦。学校现有8个系、5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和基础部,共计15个教学实施单位,各教学单位之间互为支撑,文、导、表、摄、录、美、管理、动画以及电影理论和技术等一应俱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各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中国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

重点专业: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影学、动画专业。

进校难点:北京电影学院部分热门专业要求高、竞争激烈,复试淘汰率也较高。

知名校友:陈强、陈凯歌、张艺谋、尤小刚、冯小宁、唐国强、张铁林、张丰毅、许晴、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黄晓明、黄渤、姚晨等。

中央美术学院:画笔画出的一片浪漫之地

中央美术学院坐落在北京城幽静的东北角,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千万不要拿严肃的目光来审视它,因为在这尊贵的名称下,蕴含着的永远是浪漫的气息。目前,中央美术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国家级美术学院,因此要仔细品味这个极具特色的校园,你得花上半天时间。

由于美院内部设施齐全而复杂,所以在进入前要先看清正门处的方位图,以免无经验者来此常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美院的建筑是浑然一体的灰色,初来乍到的人或许会觉得有些沉闷,但是在艺术家眼里,灰色正是最深沉和永恒的颜色。为了不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灰色使美院看上去永远崭新如初。学院东门是由古旧厚重的石头垒砌的大门,是迁址时从老美院搬过来的,上面的每一处斑驳都镌刻着美院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旧的东西都会被舍弃,但美院的百年历史是永远无法也不允许被舍弃的。穿过东门,迎面矗立的是颇具规模和特色的主教学楼,美院的教学课程主要在这里进行。主教学楼后是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厅,这里是学校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元旦晚会等在这里举行,学校重要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狂欢节日时的化妆舞会和漫画人物Cosplay等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站在多功能厅前,谁都无法忽略美院的标志性建筑――钟楼,钟楼巍然耸立,它是美院的灵魂,引导着美院师生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

中央美院可谓大师云集,其油画系是中国油画教学最早的基地之一,从20世纪早期赴西欧和日本深造、谙熟欧洲油画传统的前辈师长,到解放后派往前苏联留学的业务骨干,还有几十年来油画系历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中留校任教的优秀分子,他们形成了一代代极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和创作队伍。中国画系教学历史悠久,以艺术大师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教授为代表的名师形成了有广泛影响的传统,师资力量雄厚。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中国画系逐步形成了比较科学和符合中国画艺术规律的现代教学体系与专业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就有周思聪、刘勃舒、刘大为、杨力舟。雕塑系的教学主体为以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曾竹韶等为代表的留法归来的一代雕塑家,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著名雕塑家有钱绍武、王克庆、董祖诒、曹春生、司徒兆光、盛扬等人。版画系的李桦、古元、王琦、彦涵、黄永玉等教授既是经验丰富的美术教育家,又是影响广泛的艺术家,他们具有示范意义的创作奠定了版画系教学的坚实基础,使版画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在全国起着倡导性作用。

重点专业:国画、油画、书法、版画、壁画、雕塑、建筑艺术、艺术设计、动画、美术史论。

进校难点:考生的美术基础必须要足够扎实,创作必须要有特色和创新,这样才有可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另外,美术史论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较有难度。

知名校友:徐悲鸿、李苦禅、吴作人、陈丹青、喻红、刘小东等。

中央戏剧学院:成就明日之星的圣地

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东棉花胡同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这里是喧嚣的南罗鼓巷中一处安静的所在。旁边的蓬蒿剧场里经常会有中戏的学生和老师在讲戏,还会有小的戏剧排练。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中央戏剧学院的占地面积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所以在中戏看到任何名人都是很正常的事。学院前面的那条巷道虽然不宽阔,但当地的很多老百姓称其为“星光大道”。在艺考招生的季节,“大道”上恐怕早就被帅哥美女们占据了,那可是每年一次的盛景啊!

校园里古色古香的建筑、爬山虎爬满的墙壁、绿叶缠绕的葡萄藤架子充满着年代感,作为中戏标志的常青藤爬满了老校区的教学楼。每到大学生戏剧节的时候,葡萄架下坐满了各个国家的艺术生和教授,懂小语种的同学此时便作为志愿者陪同外宾进进出出。而学院的表导楼则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一楼有京剧班的排练教室,早上出晨功、吊嗓子的青衣声音细得像是能够穿针引线,清澈明亮,像一股春风在老胡同里拂过。在一楼的走廊里,你还能看到舞美专业的小伙伴们抱着各种材料跑来跑去,为他们的各种模型做准备。二楼的201形体教室比北京舞蹈学院最大的教室还大,四楼是歌剧系的地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总是老远就能听到那些经典的歌剧唱段。若是你在夜里听到从表导楼里传来哭闹乃至哀号的声音,不要害怕,那必然是导演系的学生做不出作业在那里痛苦挣扎呢。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一所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为主的艺术类大学,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它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央戏剧学院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秉承“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致力于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的精英人才。学院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他们为中国戏剧影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重点专业:编剧(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戏剧、影视)、舞台美术、戏剧导演、戏剧管理。

进校难点:中央戏剧学院的风格较之北京电影学院更沉静,比较注重基本功,尤其是表演专业,进校难点在于艺术功底是不是足够好。表演、导演等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面试较难。

知名校友:陈宝国、蔡国庆、陈道明、姜文、张涵予、巩俐、胡军、徐帆、陶虹、李亚鹏、夏雨、章子怡、刘烨、袁泉、胡静、陈好、邓超、孙红雷、张静初、汤唯、白百合等。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家的摇篮

北京舞蹈学院位于海淀区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被誉为“舞蹈家摇篮”的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舞蹈教育最高学府和世界知名的舞蹈院校,它不仅培养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舞蹈艺术家,也孕育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国家级院团――中央芭蕾舞团和东方歌舞团,如今声名鹊起的上海舞蹈学校、广东舞蹈学校也和这所学校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每年,学院都会迎来送走无数为舞蹈追梦、圆梦的学子,可谓“桃李芬芳,硕满舞园”。

正对学院南门最醒目的地方是一块大石头,被命名为“舞蹈家摇篮”石碑,石碑背面镌刻着舞蹈学院新一届领导人倡导的“天地人和”4个大字。一代代舞蹈人经由学院思想的传承,践行着中国智慧的哲学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有度,君子以知时守节;和为贵,君子以成人之美。”

学院教学主楼的外形根据石窟艺术所筑,每扇窗户都好似石窟中蕴藏的珍奇异宝,历代舞蹈人的目光透过教室的门窗,引领着每个跳动的舞蹈心灵。正是这种舞蹈教学的高度引航,使中国的舞蹈教育破茧而出,在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中,翱翔于世界舞林的高空。传舞者不忘先贤,传道后人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普照不仅能穿越时代,更能渗透人心。在校园的师生苑里花团盛开、竹影斑驳,汩汩流出的喷泉水映衬着汉庭,彰显着学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溯和尊崇,更是现代与传统的对话。追求舞蹈艺术教学相长与和谐共生的和美校园氛围,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对当今艺术的引领,也是当今艺术教育对古典意蕴的发扬。

北京舞蹈学院设立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青年舞团等教学机构,涵盖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以及舞台设计、艺术管理、媒体科技与舞蹈人体科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

建校60多年来,学院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为引领,弘扬“爱国、爱校、爱舞蹈”的舞院传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为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舞蹈高等教育不断努力,续写辉煌。

重点专业: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音乐剧、社会舞蹈、舞蹈编导。

进校难点:北京舞蹈学院对舞蹈类艺考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有破格与免试制度,管理、设计等其他专业难度不大。

知名校友:戴爱莲、贾作光、白淑湘、陈爱莲、叶波、黄豆豆、孙晓娟、汪子涵、刘岩、胡岩、王磊、孙锐、刘诗诗、姚晨、孙菲菲、蒋梦婕、李小冉、王丽坤、孙莉、王艳等。

中国戏曲学院:传承和发扬中国戏曲事业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者,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其学科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秀师资最集中、输送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大,作为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支撑着建国以来中国戏曲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中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院总占地面积5.43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剧场,影视制作中心,录音棚,体育馆等教学实践实习场所,能够满足现有在校生的教学实践需要。在一条贯穿南北的轴线上,布置了前区广场、雕塑、教学主楼、图书馆、中心绿地、宿舍等主要建筑,校园中各类建筑围成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既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典雅的建筑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业人才的院校,中国戏曲学院对民族戏剧艺术特别是国剧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改制为大学后,中国戏曲学院不断探索高等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规律,不断完善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先后设置了戏曲表演、戏曲作曲、戏曲导演、戏曲舞台设计、戏曲编剧和音乐表演等本科专业。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和传统学科的内在要求,增设了艺术设计、录音艺术、动画、音乐学4个本科专业,由1978年的两个本科专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0个本科专业、23个本科专业方向。

中国戏曲植根于韵深意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戏曲教育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年轻戏曲人才在中国戏曲学院这个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中华文化的国戏、国学、国艺相互涵摄、相得益彰。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对国学精华的引用、推衍和宣传,促进民族思想精华、道德情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方面让学生熏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做人、劝学、励志及富有理趣的经典诗词既是思想精华的导引,又有文学美感的熏陶,民族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成为戏曲人才成长的重要价值滋养。

50多年来,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已成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中坚,各类戏曲艺术专业人才活跃在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已是编剧、表演、导演、音乐、舞台美术、教学、科研、管理、戏曲普及、文化宣传等多种行业、岗位的中坚力量,形成了戏曲艺术继承、创造与发展的人才群,成为支撑当今戏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重点专业:京剧、表演(戏曲和戏剧)、导演(戏剧、戏曲)、戏曲音乐、戏剧文学、舞台美术、新媒体艺术。

第12篇

本文以戏曲艺术与电视媒体的结合为例,谈谈传统艺术与大众媒体应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

一、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承功能及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u)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传媒的三项职能:环境检测、沟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这三项职能归根究底是由媒体“传播信息”这一基本功能引申而来。其中第三种职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常常是无意识的。每个媒体都身处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每天、每时在向大众传播的信息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的文化因子。大众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接受着相应的文化,久而久之,社会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在我国“党管媒体”的体制背景下,由于更强调媒体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因此,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会更为主动。从媒体的社会责任来看,对于一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媒体责无旁贷;从媒体的职能来看,媒体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例如同样具有视听属性的传统戏曲与电视媒体相结合――媒体的推进效果会事半功倍。由于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戏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正日渐式微,面对戏曲艺术日益边缘化的困境,电视媒体又该如何作为呢?

二、电视戏曲:大众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自从中国有了电视传播技术,戏曲便从剧场进入了千家万户。最早的电视戏曲,简单朴素,就是直接将戏曲舞台剧搬上电视,采取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将电视屏幕变成普通人的大戏台。这是最原汁原味的戏曲,是戏曲电视化的最初雏形。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方式更为多元,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舞台记录,新颖别致的电视戏曲(综艺)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杂志式戏曲栏目,集戏曲名家名段赏析、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杂志式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过把瘾》、《九洲大戏台》,广东电视台的《粤韵风华》、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等。

电视戏曲晚会,是以戏曲为主要内容,运用电视手段对戏曲进行二度创作,把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结合,以弘扬戏曲以为目的而制作的电视晚会,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春晚、电视戏曲中秋晚会、各地方台的传统节庆电视戏曲晚会等。

戏曲电视剧(小品),该节目形态是对戏曲的“唱、念、做、打”进行改革,在实景中拍摄,以大量生活化的表演取代舞台上程式化的动作。如黄梅戏电视剧《西厢记》、京剧电视剧《曹雪芹》、粤剧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粤剧小品《连升三级》、《笑话百出》等。

电视戏曲专场,也就是传统的舞台戏曲直录(直播)。如中央电视台的《空中剧院》、广东电视台的《中华之声》等。

如果说,在电视诞生的初期,由于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不足以及戏曲艺术的广泛群众基础,电视主动选择了戏曲,那么,在电视制作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传统艺术的受众市场日渐萎缩的当下,两者的结合更多的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因为从总体来看,电视戏曲节目的收视率普遍很低,但是这样的节目形态还一直存在着、坚守着,可见社会各界尤其宣传主管部门对这门传统艺术的重视。

三、如何处理电视媒体与戏曲艺术的关系

大众媒体虽然有责任传承传统艺术文化,但是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因此拖累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各种传统艺术门类本身应该反思自身式微的原因,积极转型和创新,摆脱对媒体的依赖,甚至通过自身的崛起,吸引电视媒体主动来寻求“联姻”。就电视与戏曲艺术来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互利是互动的前提及目标

电视与戏曲的结合,在目前看来,形成了互利双赢结果的为数不多,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算是一例。这得益于河南是戏曲大省,河南人不但爱看戏,更爱唱戏,从开封到洛阳,再到郑州,各种戏曲茶座、梨园戏台遍布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来几句。在全国性的卫星频道播出这样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节目,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由于河南省浓厚的戏曲氛围,所以,仅依靠本土观众就支撑起了较高的收视数据,获得不低于全台平均水平的广告收益。但对于没有本土受众支撑的电视台来说,要打造电视戏曲节目就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例如北京电视台就曾因为栏目经费和收视率的巨大压力,停办了所有的戏曲类节目;就连央视戏曲频道一直以来都在受经费困扰。

虽然有观众对电视台取消电视戏曲节目提出了质疑,但对于电视台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如今省级电视台之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面向全国的卫星频道,为了满足受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争取到最大规模的收视群体,在打造节目时往往会考虑节目定位的“广众性”。而戏曲艺术的受众仅仅是为数不多的“戏迷”,这其中又以老年人为主,受众规模小,消费能力也不高,压缩相关的节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除了行业内的竞争,电视媒体的生存压力还来自行业外――各种新兴崛起的媒体在分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北京、上海的电视开机率已下降到了30%以下。电视媒体如果不集中力量,转型升级,打造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以提高自身影响力。把握产业链上游的主动权,最终也将面临与传统艺术同样的境地――边缘化。

总之,各级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尚且自顾不暇,如果不能够实现“互利”,电视媒体很难再有余力去打造成本不低而又没有太多经济效益的电视戏曲节目。因此,双赢是互动的前提。

(二)戏曲艺术自身须寻求创新突破

决定传统艺术兴衰的关键要素不在媒体的推广,而在于这门艺术本身的生命力。如果戏曲艺术自身不能与时俱进,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致使受众群体――戏迷的萎缩之势不可遏制,那么,电视媒体再如何努力也都无力挽救。

如今在戏曲艺术的从业者们已经在进行着探索和努力。戏曲界、文化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的重要性、迫切性。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类不同类型的少儿、群众性的戏曲大赛和校园戏剧节。几年前,广东粤剧院也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创造机会吸引大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鉴赏能力。2010年,广州粤剧院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了高校学子观演粤剧经典荟萃片断《广府华彩》与座谈系列活动。通过向年轻学子推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年轻人中建立戏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感。

戏曲艺术本身也在寻求革新。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历经7年改编、排演的新版《梁祝》推出,马上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赞誉。该团对流传在戏曲舞台五六百年的传统经典《梁祝》本着“规避颠覆、谨慎重述”的原则进行改编,在探索传统戏曲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喜人的一步。新版《梁祝》由原版13场减为8场,缩短了1/3时间,精简中有提高,保存中有创造。从内质到外形完成了一次对传统经典的创造性重述。新《梁祝》的成功说明了我们的传统艺术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乏对市场的耕耘。要将传统艺术的“衰退期”看作“转型期”,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去尝试,最终或可迎来“艺术的春天”。

(三)探索更多的戏曲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媒体对电视戏曲节目打造的尝试一直在进行,像河南卫视《梨园春》、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广东电视台的《粤韵风华》都取得过较好的效果,尤其河南卫视的《梨园春》。2012年以来,该节目先后推出了“畅想春天一河南中青年演员演唱会”、“中国剧协联欢晚会千紫万红总是春”、“南北群英会”(擂台真人秀)、“家家有戏”播出季(访谈与故事)等等。可以看出,《梨园春》的节目形态是服务于主题的。

戏曲艺术和电视媒体分属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的运作规律和目标,但有一点是两者共通的,那就是都必须服务大众,赢得大众;如果两者的结合是基于共同受众的,那么,作为其产物的电视戏曲节目的成功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51页。

[2]冯锐科:《电视如何传承戏曲艺术?》,《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