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以身作则论文

教师以身作则论文

时间:2022-08-21 10:46:38

教师以身作则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论语;师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170-02

孔子是中国教育界祖先,《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作品,修养是有涵养的为人处事方法,师德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行为规范。把这四者结合起来,就是要从教育先贤孔子所著的论语中吸取营养,来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完成时代赋予的教育任务。但每一位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需要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努力学习与培育。《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不仅体现了儒家学说的精髓,更被奉为人生修养的准则;不仅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各类行为规范和道德内涵,更体现了朴素的为师求学法和治学执教之道,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从论语中吸取什么样的营养呢?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拥有渊博学识和多项技艺,才能优化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喜爱。学习是教师实现自身提升的根本途径,《论语》中有诸多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的自主学习方式、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的借鉴学习方式、更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反思学习方式。

在提高自身素质过程中,我们必须深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以及“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等治学之道,细思深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教育箴言,并以“笃志”的毅力去坚持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展步伐,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对事业的执著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与追求,如果没有好之、乐之的敬业精神,就不可能取得成绩。孔子一生都在为行仁政而游说,虽然艰难困苦,但矢志不渝。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这样,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那么首先就要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积极主动进取,在从业的追求中体会奉献与创造的乐趣,并以这份乐趣推动自己对于事业理想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在物欲的横流面前,许多人放弃了对事业的执著,转而去追名逐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仁人君子多以淡泊心志为重,不求奢华,但求心灵与人格的“坦荡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教师的收入虽然相对清贫,社会地位也不高,但教书育人的使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值得我们去坚守。要克己求真,信守道义,摒弃那种“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的消极道德修养障碍,实现知礼达言、修养身心的品格境界。

3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一名教师如果自身没有高尚的品格和渊博的学识又如何能做到育人教书呢?教师应该以自身敏而好学、厚德仁智的行为和人格来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可以进行教育却不去教育,会失掉人才,需要做出表率却硬喋喋不休,等于白费口舌,合格的教育者要“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感化。孔子强调身教,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4多一份宽容之心

《论语》对宽容的具体解释是: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迁怒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勿求全责备于人。第二,如果别人犯了错误,只要是人家愿意改正错误,就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容人之过,“既往不咎”,“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即使别人恶意诬陷中伤自己,也不要与之计较,这才是真君子。同时,不能老去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还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去理解别人了:“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三,宽容的最高层次不仅仅是有容人之量,不去伤害别人,而是能衷心地成人之美,甘为人梯,助人成功,不歧视任何学生,有教无类,并能因材施教,使之成材。“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令教师生气的行为,既可能来自学生,也可能来自教师同事。如果斤斤计较,虽可能为自己争到了面子,但损失的是同事情与师生谊。所以,一定要多一份宽容之心。

5勇于认错改错

《论语・子张》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也好,凡夫俗子也罢,谁也不会与错绝缘。所以我们偶然犯点错误,不足为怪。问题是,对待过错是否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了错误应该承认错误,知错就改,懂得补救。如果犯了错误,明明也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或不敢承认,总是想方设法去掩饰,或找出各种理由推卸责任,就比较可恨了。

认错与改错并不丢人,它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很重要的道德修养,是自省和修身的重要内容。孔子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论语・卫灵公》)如果有了过错,却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过错。改过是对自己行为的积极修正,是值得赞扬的事。只有勇于改过,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道德,才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也完全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有了失误能积极改正,才是有勇气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君子之度。

当然,《论语》中关于师德修养的论述俯拾即是,其内容博大精深,意蕴幽渺,上面只是列举了有限的几个方面。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道”是理想的人格,“德”是立身根本和行为准则。教师在工作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修养,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第2篇

【关键词】 音乐教师 素质 教育 修养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传播者,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课的开设目的,不单纯在于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在于音乐的传播和普及,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的教育去培养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使学生在其中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这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首先,音乐教师应当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为此而奋斗,同时高尚的人格和人生境界都是作为优秀教师的首要前提,具备全面的素质和修养是从事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同时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首要前提。

事实证明,从事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修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自然应当以全面的素质作为基础,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和全面的音乐修养,教师应在以上的基础上再具体有所侧重。具体的说,音乐教师基础知识结构可分为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1 文化知识结构和基本素养

音乐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普遍比其他学科教师略弱一些,音乐教师应当理性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广泛的文化知识修养对音乐专业的教学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英语学科和计算机运用知识。

在21世纪的时代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若不懂的英语,可能成为时代的聋哑人,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及提高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要多思考,思考是人们获得智慧的源泉。做一名音乐教师仅仅思考音乐本身的知识性、技术性问题是不够的,还应常思考与音乐和音乐教育相关的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音乐文化。因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层次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站在自身构建的文化视角而非音乐视角上来欣赏和理解音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做好音乐教师的工作,我们应该多思考、勤思考、善思考。思考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思考使我们有了提高自身的动力,思考使我们变得睿智。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去体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必定有孕育她的土壤,那就是作品后的大文化背景。对音乐作品文化的体验是我们上好音乐课的关键,却也恰恰是被很多音乐教师所忽视的。

文化知识与音乐教学是息息相通的,例如: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历史的车轮同时前进的,音乐的风格流派与历史的年代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文化知识修养与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革命的理想。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懂得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要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虚心好学,独立思考,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具有培养人才贡献毕生精神。如果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思想素质,即使专业素质好,也很难胜任音乐教育工作,这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的出的结论。

2 专业知识结构

音乐专业知识有音乐史、音乐欣赏、民族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理论等学科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能娴熟的掌握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及丰富课堂教学又能大大的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例如:所学知识不巩固,大部分知识很快淡忘,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不能紧密相连,缺乏相互联系的学习,最终并不能有效的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这就好比“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含金量并不高。总体来看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 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又称专业情意、专业道德等。它包括:“专业理想,即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等;专业情操,即对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专业性向,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合作的、有责任心等;专业自我,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满意感等。”只有具有专业精神的教师,才对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努力提高专业才能,积极投身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

2.2 专业知识: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等方面,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备:

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包括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理论,美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音乐教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音乐专业理论。

其次,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只有专业技能缺乏文化修养,对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打好知识基础。如总结工作、写论文、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语言规范等,没有语文基础和文学修养是难以胜任的。

再次,应具有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初步作曲技术,视唱练耳功能,歌唱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还应掌握一种选修乐器,中外音乐作品分析和以音乐史,具有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的能力和创作能力。

最后,具备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师范院校和在职培训培养的师资,不懂得音乐教学发,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它只是完成了培养师资的部分任务,作为师范生在学习期间,应了解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要求。懂得初步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制定教学计划的一般原则。懂得评价课的标准,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学的组织方法,了解国内外的教学方法体系,懂得教学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师应用真实情感启迪陶冶学生,使他们感到真,善,美,成为四有新人。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创意 实施 理论依据 法则 方向

教学创意应该从日常教学中延伸出来的,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以适应我们教学需要。教学创意指尽量创造出与原有的教学(传统教学)所不同的,但有联系(继承)而又富于新意和雅趣(发展)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主意、想法。教学创意实施强调的则是主意和想法的具体落实过程。由于许多教师对新的课程理念没有能真正理解就匆忙上阵,也有教师受名师的影响,形式化地向名师学习,不顾实际地照搬一些课堂理念和模式,中学语文创意教学的实施出现符号化、标签化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对中学语文“创意”教学实施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一、创意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阐释

语文课程性质的认知和感悟决定创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价值的追求;课堂师生关系的定位决定创意教学实施的课堂展现面貌和课堂教学行为的构建方向。

我们谈论中学语文创意教学实施特指的是立足于语文课程的一个来自课前创意理解和课堂创意操作的概念,尽管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已经被期望为新课程的建构者,但此处我们选择讨论的依然是一线教师立足课堂、实施课程教学的问题。不同的课程性质认知带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的追求迥异,就会产生迥异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创意会产生截然相异的选择方向。师生关系的定位是有关“人”的问题,师生关系的主次轻重还是并列融合对课堂面貌的展现和课堂行为的进程起着制约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描绘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此,“生命语文”、“绿色语文”、“文化语文”、“诗意语文”等教学理念和创意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在反对纯科学主义、工具至上论调上,人文性发挥了大旗指向,虽未披靡,但却也加速了知识授受主义的瓦解。可以这样说,这些立足课堂、实施课程的具有极强探索意义和创意意识的教学模式和课题研究在高举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工具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实践的角度讲,我们主张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是“教学创意实施”中的“性质表现”或“表现的性质”,“语文味”教学观、“语文人格教育观”、“青春语文教学观”等“教学创意”观方法论上的论述,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知于一线教学很有指导意义。言语训练,思维过程训练,语文素养浸透,这些教学理念在一线教学中已经逐渐成为大家自觉努力的方向。

学生主体说:“非指示性教学”,“生本观”等;双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导读、导学说”,“学长式教学”等;主体融合说:“师生相互主体渐变关系说”,“主体―客体―主体说”,注重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转化”,注重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等等说法或教学模式对课堂师生地位关系进行不断地调整,整合和定位,逐渐无限地接近于真理的天空。

二、创意教学实施的法则和方向

教学创意实施法则是对当前教学创意实施中错误做法进行反拨的有力武器,创意教学实施的方向探求是对其方向可能性的浅显预示。实施法则和实施方向可以验证教学创意实施自身。

语文创意教学实施遵循的两个法则。

1.整体结构法则

语文课程性质揭示了语文教学创意实施必须关注“物”的要素,师生关系的定位则决定了“人”的要素。中学语文教学创意实施是“物和人”的要素组合过程。“物和人”的要素组合要作一个整体的考量,将“物”和“人”的要素本身及其在课堂创意实施过程中的组合运动当作一个整体结构来揭示,调整不利教学和教育的异质,祛除教学和教育的有害干扰,这样会使课堂整体结构和谐,揭示出更深广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内涵。

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观如是表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和教学境界。

程老师的这种教学创意观是在深刻反思四个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和四个虚假(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基础上提出的,这种教学创意实施作为整体结构存在的不是要素背后虚拟的抽象物,它既在更高层次上组织要素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在具体层次上展现学习的过程。它自身就是更实在的学整体结构。语文课程性质的课堂性质显示、师生地位的课堂定位无疑是科学的。

2.系统性和复杂性法则

中学语文课堂创意教学实施是整体的有系统的,它不能拒绝科学性和系统性,张志公先生的教导应该时时在耳,“我们语文教学吃亏就吃在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的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这强调了语文课堂实施在关注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去理解中学语文课堂创意实施中的复杂性。中学语文课堂创意实施应该描述语文课堂的复杂性,这是由语文课堂要遵循的“整体结构”法则规定的,一个整体是复杂的,因此语文教学创意实施所描述的课堂就不可能是绝对规则、同向、连续的结构,语文创意教学实施中的断裂、空白、无序有时就是创意所在,这种系统中的复杂兼容正是语文课堂创意的最大限度的包含。

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思路以其“教学的有序性”,课堂“一步步地向前走”;“层进式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效果一步步落实”;“学生充分占有时间、充分活动”,“课堂节奏协调”等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意实施的系统性。“板块式”教学思路外部特征教学结构清晰、内部特征教学内容优化。我们认为,这只是创意教学实施的某一种形式,且不论板块之间的复杂以及板块内部的复杂,不同的文本更是可以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板块教学创意的。

三、语文创意教学实施的两个方向

因其语文创意教学实施必须遵循以上两个法则,语文课堂本身是一个整体,语文课堂要素对象复杂,因此论者大都认为它无法用严格意义上的规律来描述,语文创意教学是无限的,因此更无法像一些中学理科类学科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让人们加以把握,它是含混的、允许直觉的存在等,这都是有其道理且不可否认的。但实践中的学习和学习中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创意实施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内在思维过程,各种融合、含混、冲突、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因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有行进方向的课堂教学创意实施历程。

第4篇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研究成果;成果成因;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6-03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所承载的知识,研究其理论成果,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现对其进行综述。本文主要采取类比研究法,即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进行比较分析,更深刻地挖掘出《简编》的个性特征、体现语文科特点等优秀成果。《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之后相继出现了众多本学科同类书目。《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则是其一。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找出本学科的特点,寻找进步方向,更有利于本学科的今后发展。从《史纲》至《简编》经历了十几年之久,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语文科自身特点”的结论。本文对“个性化语言”、“独特的历史分期”以及“实践性强”三大成果进行论述,并试分析个性成果形成的原因。

一、例举研究成果

(一)语言的个性化

《简编》语言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叙述上简洁明了、详略得当;“语文味“的语言频繁出现两方面。

1.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简编》的语言上的简洁,各部分内容的“点到为止”是很容易发现的。尤其是与《史纲》对比分析后,这一特点体现的更加明显。相对于《史纲》的“面面俱到”,《简编》的各部分内容是“缩减版”。犹如《名著导读》。用简洁的话语高度概括各部分内容。例如:同样是介绍《墨子》里的教育思想,《史纲》用了1000多字,而《简编》就用了300多字。对待众所周知的内容一笔带过,对待重点问题则比较详细。如《简编》对黑山北关小学语文教改经验的介绍中,对整个事件发展的介绍几乎没有,而对总结出的经验则介绍的详细。比较而言《史纲》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各阶段、出现背景细致的叙述,对总结的经验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掺杂在各阶段的叙述里。《简编》的叙述更有针对性,将最有营养的“精华”陈列读者面前。

2.语言的“语文味”。《简编》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文味”颇浓。更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如其中每一章下的脉络“轨迹”、“基本内容”、“基本经验”。在《史纲》中则“思想”、“内容”、“方法”。其他书目比较泛滥的时期定名:古代、近代、现代,《简编》在其下标注自身理解即:“前语文”、“始语文”和“今语文”。又如三大历史分期下,还有更多的个性名称,如:言文教育为“潜”语文,古文教育为“准语文”此外还有“初语文”、“续语文”、“新语文”、“泛语文”和“大语文”等个性命名。这些生动的贴切的语言,和《史纲》中严谨的学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科学的历史分期

如果说体例如本书框架骨骼,那么“历史分期”这一部分就是本书“心脏”。什么样的心脏决定全身如何运行循环。同样,本书的“分期”的个性决定了本书整体的个性。这一问题集中在本书的《导论》部分,起到了总领的作用。

1.四个原则。本书博采众长,在“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和“远粗近细”(又名:便利教学)四个原则下进行分期。“自身规律“原则是核心原则,其根本要求是符合本学科自身特点,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史纲》等书目的分期只有古代、近代、现代。这并不十分符合我们语文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教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但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史。因此分期时以语文独立社科为分水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自身个性。也是“注重特征”原则的前提。“社会关联“原则要求分期时,在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中找寻自身特殊性。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特征“原则要求抓住各时期的相对独立性。找到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真正特性。“社会关联”原则是强调共性问题,“自身规律”和“注重特征”原则则是强调本学科的个性问题。“远粗近细“原则是史学里的通用原则。有利于避免产生烦琐哲学倾向,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期的体现。

2.分期比较图。《简编》采取列图表的方式将类似文献综述的广阔内容,简洁清楚地呈现给作者。《简编》对叶苍岑、陈必祥、陈学法、顾黄初、张隆华、曹洪顺、冯守仲几位教育专家分期意见经行综述并且形成比较图。最终分期方法,大方向上仍是以“古代、近代、现代“为线索,在其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独特分期,创意十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其根本方法。这一部分为本书最精彩部分。将语文本学科的“本”体现的淋漓极致。《附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比较》图,以时间为横轴,以本书分期、历史时期、各位教育家的代表书目为纵轴。直观地表达本书的分期理论依据。

无论是分期的原则还是分期的具体方法都是《简编》科学性的体现。

(三)实践性较强

《简编》的第三个成果就是实践性很强。它相对《史纲》这类的详细理论著作而言,其更倾向于总结教学实践并指导教学实践。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出它的实践性:体例上的“教材化”特征;成书过程的实践性。

第5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地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关键是教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号)文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师素质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既有共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讲授课程性质的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其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普遍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进行冲击,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各个方面严峻挑战。[1]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政治素质更显迫切和必要。作为大学生政治上和思想上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思政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即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思想信仰;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思政教师自身讲政治、有信仰,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鲜明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才能目光敏锐、头脑清醒,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面对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保持冷静、不为所惑。人们常说,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遵循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发挥,更不可向学生传播一些过于偏激的奇谈怪论,尤其是不能利用这个宣传阵地介绍和传播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歪理邪说。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为此,思政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思政教师才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担当起思想育人的使命。

二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道德素质。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的推进,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众多的利益诱惑,包括思政教师在内的一些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不讲学术道德,缺乏诚信,抄袭、造假、剽窃层出不穷,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明显,自私自利现象严重,一些教师的言行不仅远离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只是存在于少部分教师中,但是对教师队伍建设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我们一直强调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何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李开复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学习成绩或智商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情商和灵商这三个方面达到了均衡发展。”“好人品就是灵商,团队精神就是情商”,“学校必须培养具备好人品和团队精神的人才,因为大学四年既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四年,也是学生最容易被误导的四年。如果只重视培养智商,则走出校门的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畸形人才”[2]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一个道德品质不高的思政教师,其所讲授课程是没有说服力的,甚至还会因为教师人格缺陷而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一名修养垂范、以身作则、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有着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品素质的思政教师,则能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熏陶学生,从而使言教化为学生的德行。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一定要明确和坚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凡要教别人所应具备的一系列品质,也是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3]因此,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的道德素质建设。要把大学生教育好,思政教师首先要接受教育,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表率,不能只教育学生却不教育自己,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具体点说,就是要求大学生做到的,思政教师必须首先要做到,禁止大学生做的,思政教师坚决不能。思政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大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4]从责任和使命的角度来说,思政教师的道德素质问题应该放到献身事业、追求科学和创新艺术的高度上来认识。献身事业以期为思政教育发展注入永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追求科学以期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艺术以期让思政教育这门艺术之花常开常香。思政教师唯有认识其中深意,才能站好今天“育人”讲台。

三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近些年来的调查表明,一些高校最好和最差的课程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些思政课之所以受到学生排斥,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固然有学生的问题,如中学阶段学过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讲求实用主义等。但是思政教师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反思。“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充分共享,个人能力得以充分释放的世纪。千百年来,人们很少能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多的选择机会,也很少能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充分地把握自己的命运。”[2]高校老师与学生、教与学都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说到底就是要讲理。要讲得有理,入木三分,讲的有用,解决学生面对的困惑问题,学生学得才能有兴趣。在这个选择多元化的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把政治理论讲成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教条,学生怎么会愿意听。思政课教学要讲得有理,以理服人,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夯实知识底蕴,同时更要提高教学水平。思政教师仅仅钻研教材是不够的,因为教材上的知识很多学生也会看懂,教师泛泛的解读和讲解,尤其是“正确的空话、大话、套话”太多,理论缺少说服力,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要求。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5]思政教师要深入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懂得看问题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角度上、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看。政治理论课要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教师就要做到既吃透理论,又联系实际,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奥为通俗,从身边现象入手,但不局限于现象本身,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力求通过道理的阐述,条分理析,抽丝剥茧,由浅而深,由易而难。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理想信念上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大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有深刻的认识,对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有深切的思考。为此思政教师就要加强学习,做真正学习型的教育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学会并运用好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堂课,改变高校思政课晦涩难懂、严肃沉闷,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教育和教学要通俗但不要媚俗,可以浅显但不可以浅薄,不能把思政教育庸俗化。

四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素质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为科研搭建起发现和思考问题的平台,科研则为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无论是理论问题研究,还是教学问题研究,对教学的推动作用都不可低估,科研与教学的互补性帮助教师成长和提高。需求是学习的动力源,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的需求得到满足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在总结高校思政课现状时说:“与专业课程比,思政课的教师教学投入、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并不差,学历也不低,但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5]分析原因,主要是出在学术水平上,思政教师人格魅力不差,学识魅力不足,无法长时间吸引学生,而教师的学识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思政教师,科学研究投入不足,问题意识较差,科研能力和水平低,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近几年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一再证明,良好的科研是良好的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是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对于一些重大疑难问题,教师只要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的思考,就会避免教学中的解读和阐述流于肤表,苍白无力,就会增强理论的震撼力,就会增加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要提高思政教师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首先,各高校要创造环境,领导要高度重视,对思政教育和教师的关心,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这点上有些学校做得非常好,如清华大学,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任组长;在“985”一期、二期建设中均获单独立项;教师享受专门的课时津贴和奖励,且逐年增加;占用最好的上课时间。解决思政教师教学任务普遍过重的问题,减轻思政教师的教学负担,改变思政教师长期处于机械劳动的局面,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时间。其次,思政教师自身一定要有科研意识,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只要思政教师在研究上肯花时间,肯下功夫,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通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让思政教师这支队伍不仅要人员数量可观,而且要实力雄厚,才能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师德建设 继承 积极元素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3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赋予教师特殊的尊严和使命,为了维护教师尊严和承担社会使命,在历代统治者及教育家的传承发扬下,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发展、丰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师德传统。鉴于此,本文拟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视角,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德建设的积极元素,以期为当代师德建设的构建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不倦的敬岗爱业精神

在传统文化中,教师地位与“天地君亲”并举,上升到“导民众、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在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教师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敬岗爱业精神。那么,教师如何做到“敬岗爱业”呢?首先,教师要具有“诲人不倦”精神。如孔子认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体现了“孜孜不倦”是教师高贵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孟子则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即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其次,教师应具有无私教诲的胸怀,无私无隐地传授知识。 孔子曾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尔》)。他以身作则、毫无保留地把知识、思想传给学生,甚至有些奇闻趣事连他亲生儿子从未曾听过。最后,教师要具有积极主动的育人态度。墨子主张“虽不扣,必鸣者也”(《墨子・公孟》),主张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教书育人,以“为义”精神进行“说教”和“劝教”。

2 浓厚的热爱学生情感

对于教师而言,爱人就体现在爱护、关怀学生,这是教好学生、搞好教育的前提。在传统文化中,爱生情感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亲近学生。孔子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要求教师自己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教育学生。清代唐甑提出“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尚书・讲学》)。认为只有教师对学生有了爱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接近他,才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不是放纵迁就学生。孔子曾严厉地批评和谴责宰予的学习怠惰,他认为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刻苦磨练生活、学习、意志品质。孟子也主张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王夫之曾明确指出,如果教师“俯从”学生,降低标准,那么结果会导致学生陷于“不知不能”的被动悲境。最后,对学生要有积极期待,鼓励学生不断超越。作为一名教师,不应仅满足学生对自己传授知识的掌握,而更应鼓励学生能超越教师。

3 坚定的德育为先原则

“教书为本,育人至上”提示了教书是教师的本份,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早在商周时期,教师就肩负着造就能“修己治人”人才的重任。如管仲认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明确指出教书育人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人才呢?孔子认为,“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忧也。”他最担忧学生不修德,不求学,听到仁义之事不去做,有缺点不能改正。可见,孔子将修德、讲学、徙义、改过作为教育之本,且将修德放在首位。在《礼记・文王世子》也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提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且“教之以事”是手段,“喻诸德者”才是最终目标。荀子认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进一步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行为举止、塑造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见,传统教育内容既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更重视其品德培养,体现了传统师德坚定的育人至上、德育为先原则。

4 端庄的为人师表品格

中国传统的师德,特别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品格。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领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提示了以身作则、言行相符、以身垂范是教师的最基本德行,在一定程度上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教师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此外,墨子的“以身戴行”;孟子的“教者必以正”;韩愈的“身为正仪”;扬雄的“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陆世仪的“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师”(《思辨录辑要》);张行简的“为师之道,端口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塾中琐言・端品》),这些思想都诠释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只有完善自身人格,才能培育更完美人才。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更是一语道破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5 不断的与时迁移精神

教师在追求和传授知识过程中,不仅要闻道、精业、解惑,还要孜孜不倦地好学进取、具有与时迁移,开拓创新精神。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与时迁移呢?首先,要博学之。《礼记・学记》中指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孔子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王充也认为“古今不知,称师如何”。这些思想强调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泛的通晓知识。然而,教师仅仅博学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学思结合,开创性发现知识。因此,孔子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认为不提出相反观点是愚蠢;孟子也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最后,教师还要知行并重。朱熹认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录》第十三卷),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概括而言,传统文化中强调了教师要具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与时迁移的开拓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建林.中国传统文化大系[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周艳.论中华传统师德与当代师德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6.

第7篇

关键词 职称评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自1992年实施以来,已历经十余年的积铢累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审体系。但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问题,已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亟待进一步改进。

一、职务评审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过分强调论文。

作为目前教师系列评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科研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报人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目前教师系列评审副教授资格需要至少4-6篇文章;而评审教授必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科8篇以上,理工等学科6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发表,同时每篇文章都必须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内刊、增刊和论文集均不算。

(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成绩: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教学应该始终居第一位。而在我国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资格认定中,规定了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同时又附加了科研项目的要求,而忽略了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在评审条件中没有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抽象的概念来规定师德素质与工作量,没有像科研方面的要求那样量化的指标,例如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描述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态度认真严谨、经验丰富,教学观点正确、方法得当,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成绩显著”等语句可以说任何人都能合格。

(三)破格申报困难重重,几乎成为空谈。

“破格”在教授、副教授的评审的条款中均有相关规定,但条件过于苛刻,使许多优秀的年轻教师被“拒之门外”,在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要求很高的基础上,再附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或者是获得省级“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四)各类附加条件苛刻。

在职称评审条例中除了论文著作、科研成果、获奖证明、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在学历、资历、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等方面附加了相关规定。例如在学历要求方面, 45岁以下的教师要取得博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教授资格,40岁以下的要取得硕士学位才有资格申请副教授资格,35岁以下评讲师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在资历方面,评副教授必须讲师资格满5年,去掉当年,讲师正常评审副教授需要6年,副教授到教授也是6年。在职称计算机方面,都要求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并合格。

二、相关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及走访,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的岗位评审细则。

虽然同是教师系列,但由于工作背景、学历层次、从事专业、年龄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教师科研力量很强,教学水平一般;而适合教学的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且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求发表科研论文或申报项目,当然也是勉为其难。可以分别设置科研岗评审和教学岗评审或“双肩挑”的不同评审系列。例如从事科研类的评审条件可以在发表学术论文或在科研项目上较高,而不必对教学过分要求;教学类的评审条件可以要求他们每年的教学工作量达到多少,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的篇数、承担教改课题的档次和数量等,同时往精品课程、特色课程方向发展,而在学术论文或在科研项目上应该放低要求;对于教学科研“双肩挑” 的教师,则可以在两个方面均作适当调整。

这样的措施既可以使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发挥特长,擅长教学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质量、精品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发展自己,而不必为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发愁,而科研类教师则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不必为教学的工作量等问题担忧。

(二)适当降低破格标准,采取灵活政策,鼓励年轻教师破格申报。

年轻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经常因为职称低而在申报课题,科研获奖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在破格的条件上适当放宽,则可以调动其积极性,评审专家、学校、学院和各基层部门应积极鼓励,支持申报。

政策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例如应届博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直接破格为副教授,硕士学位的可以直接上讲师;对于某些方面非常优秀的副教授获讲师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破格为教授和副教授。

(三)逐步推行“评聘分开”,使教师在岗位上更加称职。

教育部有关方案提出,在职称评审中要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将评审环节与职务聘任的关系理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职务聘任制。要本着“开放、竞争、创新”的原则,以岗位聘任代替指标聘任。以转换机制为核心,强化岗位聘任,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破除职务终身制,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干好干坏不一样,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2009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扬州大学2009年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立项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党委组织部)

参考文献:

[1]车美荣,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P67-68.

第8篇

【关 键 词】《论语》;教学相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价值;践行要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080-04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儒家思想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而《论语》是儒家思想最宝贵的结晶。《论语》中蕴含了许多深刻而实用的教育理念,“教学相长”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发源于《论语》。古今学者对于“教学相长”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致使“教学相长”的思想不能很好的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制约了“教学相长”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贡献。由此,亟需重新审读《论语》,匡正对“教学相长”的认知,最大限度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教学相长”的源与流

(一)发端或起源

学界颇多教育思想都发端于《论语》,《论语》中诸多的篇章涌现出“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理念的雏态。《述而》中记录孔子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孔子充分强调了“学”和“教”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教师不可因“教”废“学”,也不能因“学”忘“教”,而要做到“学教并重”。《论语》中亦不乏对教师“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的阐发。《学而》中有孔子和曾子师徒二人遥相照应之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要理解“学而时习之”和“传不习乎”的呼应关系关键在于正确解读当时语境中“习”和“传”的意思。“”,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上边是个“羽”字,表示鸟的一对翅膀,下边是个“日”字(由于“日”字与“白”字的字形很相似,“日”字演化到小篆就误变为“白”字了),表示太阳。两者合起来就表示“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说文解字》释义:“,也。”[3]“数飞”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因此“习”字的本义是“实习”、“实践”、“操演”等,而非“复习”这样的引申义。“传”作为一种行为,在文中对应于“为人谋”和“与朋友交”,三者的主语都是“吾”。那么把“传”看作动词,解释为“传授”、“教授”比名词性的理解――“老师的传授”更为合理。至此,前述语句可意译为“学习需要不断实习、操演,教授学生要经过自身实习、操演”,即阐述了“教必由学”的理念,“学”是“教”的前提和保障。《八佾》中记载了孔子教授学生子夏“绘事后素”道理而感叹“起予者商也”的故事。[4]孔子在“教”中知晓自身不足,受到启发,促成了“学”,这阐明了“教”反过来促进“学”的道理。

战国时期,孟子学生乐正克在其教育名篇《学记》中首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概念:“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5]乐正克对教师自身“教学相长”规律的深刻认识正是源于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承与演化

放眼历史,诸多名家的教育理念无一不囊括于自身的著作中。研读古代和近现代学者的著作,其中不乏众多对“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阐发。《礼记正义》乃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对正统儒学的注释和正义对后世影响巨大。汉代学者郑玄对“教学相长”的注解简短精辟:“言学人乃益己之学半……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6]郑玄强调教师的“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都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唐代学者孔颖达对“教学相长”有如下理解:“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己身何长何短;若学则知己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不教之时,谓己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弊则甚于不足矣……凡人皆与向前相进,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向身而求诸己之困,故反学矣;凡人多有懈怠,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懈怠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己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7]孔颖达认为教师通过“教”能知道自身不足,从而促使去“学”,“学”能使教师更好地“教”,“教”和“学”都能提高教师自身。明代名儒“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颇丰,在《四书训义》中有言:“夫欲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贤者于此,必先穷理格物以致其知,本末精粗晓然具著于心目,然后垂之为教,随人之深浅而使之率喻于道,所以遵其教,听其言,皆去所疑,而可以见于行……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8]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教”必须先要“知”,要“知”就必须要“学”,即教师自身的“学”是“教”的前提和保障,从“教”和“学”关系的角度阐释了“教学相长”的内涵。

清代教育家梁启超著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亦对“教学相长”有相似理解:“教育家还有一种特别便宜的事。因为“教学相长”的关系,教人和自己研究学问分离不开的……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面教育,一面学问,两件事完全打成一片。所以别的职业是一重趣味,教育家是两重趣味。”[9]梁启超强调了“教学相长”是教师这一单一主体所应有的特质。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其教育名篇《教学合一》中指出:“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0]他还谈到:“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11]陶行知“一面教一面学”的思想充分揭示了教师“教”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历史上对“教学相长”的认知是一脉相承的,对其本义的解读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学相长”描述了教师自身“教”和“学”相互作用,促进自身发展的关系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

(三)现代认知

辞书是一个时代的思想主干的最好概括,当代学者对“教学相长”的解读都有辞书释义的烙印,以下就当代主要辞书对“教学相长”的阐释作简要对比和分析。《教育百科辞典》明确指出:“现在人们经常用‘教学相长’这句话来说明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道理。教师要当好先生,首先要当好学生。同时,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教学效果。”[12]《汉语大词典》亦对“教学相长”有简练的界定:“‘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的相互促进。”[13]并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举例,进一步阐发“教学相长”的含义:“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14]《现代汉语词典》则表述为:“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15]以上几部辞书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即把“教学相长”限定为对教学中“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阐释。

而一些辞书对“教学相长”除了有上述解读之外,还有“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即将“教学相长”看作对教学中教师单一主体“教”和“学”两种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描绘。例如,《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是:“教师自身的‘教’和‘学’相互促进。其意为教师的‘学’可以促进‘教’,通过‘教’可以促进其‘学’。后人引申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师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学生的发展而提出新的更高的学习要求,促进教师不断进德修业,并在向学生学习中取得进步。”[16]《教育辞典》中对“教学相长”的内涵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教学相长’原意有两种解释:(1)指教学的双方。就教师说,通过教,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从而产生再提高的要求;就学生说,通过学,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从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教学相长’的过程。(2)专指教师。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中感到不足,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得,有助于提高教的质量。教师在边教边学中不断进步。现在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互相学习,并强调教师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是赋予‘教学相长’以新的含义。”[17]《辞海》亦简要谈到:“‘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现在中国学校中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师生之间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18]

由此可见,当代“教学相长”的本义――教学中教师因“教”和“学”相交互而促进自身发展已经逐渐淡化,而其引申意――教学中相互学习的师生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却占据上风。对“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认知亟需归真于本源――《论语》源义解读和正流――历史主流阐释,这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教学相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价值,并提出适恰的践行要略。

二、“教学相长”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价值

(一)在教学的互动中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与超越

《宪问》有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9]告诫我们,学者的目的应该在于提高自身的学问、道德,尤其是教师,不“学”则何以“教”?教师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子夏感悟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20]君子通过学习来完善自我,因而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师的“学”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呢?《雍也》中给出了简练的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1]即“学”要达到“乐”的程度,远胜于“喜欢”的程度。“乐”好似“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22],亦如“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3],更像“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4]。教学既包括教师自身“教”与“学”的互动,也包含教师“教”学生与教师向学生“学”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从而知晓自身的不足,反过来又深化对“学什么,向谁学,怎么学”等问题的认识,可谓不“教”则何以“学”?教师只有在教学的互动中不断完善自身,超越自我,才能打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二)在“善教”的追求中提升教师的职业信念与技能

《宪问》所言:“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25]孔子爱他的学生,忠于教育事业,才能“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26]而毫无怨言。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和忠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孔子亦感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7]条件再艰苦,只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孔子都觉得非常快乐。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离开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想和信念将是停滞不前的。对“教”的执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支撑,不断追求“善”于“教”而达到“善教”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的“教”除了要有知识的支撑,还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技能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论语》中充满了极具生命力的教学智慧。例如,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德行:严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28]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9]教学中可以把握适当的时机运用启发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0]教学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31]

(三)在“相长”的生态中优化教学的协同与发展

“教学相长”这一教学理念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揭示了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的辩证统一关系,这说明“教”与“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的施教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受教学习的过程。[32]协同包括竞争与合作。[33]“教”和“学”在时间和精力花费上存在竞争的关系,同时两者又互为因果,合作促进对方发展。因此“教”和“学”两者不可偏废,“教学参半”――按适当比例结合教学方能最大限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相长”不仅揭示教师“教”和“学”的相互关系,也启示“教”和“学”的发展的观点。孔子曾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4]又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5]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实乃终身学习理念之典范。当今社会,教师的“教”和“学”的内容和手段等都在飞速变化发展,教师应践行终生学习理念,在“相长”的生态中优化教学的协同与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学相长”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践行要略

(一)“学”“思”互补以立己

《为政》中有句阐述“学”“思”之间关系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6]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则会受蒙蔽,极有可能学到不正确的或无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只顾思考却不学习则很危险,空想只会使人不切实际,一事无成。子夏对此也颇有感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7]子夏认为提高自身的修养需要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多思考当前的问题。孔子亦提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8]作为教师,不仅要勤勉地“学”,更要时常“思”,才能有新的心得,提高自身的修养。由此可见,“学”和“思”是辩证统一的,“学”是“思”的前导和基础,“思”是“学”的升华和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学”、“思”互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省”并重以达人

孔子曾感叹道:“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39]孔子认为,“自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孔子又盛赞学生曾子善于自省改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40]孔子还告诫我们:“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41]反省自身并改正过错才是可贵的。如果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这样会使自己固步自封,重蹈覆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是会犯错的,特别是“教”的环节,更容易出现纰漏之处,这就需要“吾日三省吾身”,[42]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勇于承认过错,“过则勿惮改”,[43]努力做到“不贰过”。[44]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互动中反省自身的过失,还应从学生这面镜子中获得“学什么,怎样教”的启发,鞭笞自我,反思优化。由上可知,“教”和“省”也是辩证统一的,“教”是“省”的前因和基石,“省”是“教”的提炼和匡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教”“省”并重,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思”“行”合一统“教”“学”

《述而》有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5]孔子曾感叹道:“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46]孔子充分强调了“教”和“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修身、讲学、改过的关键都在于付诸实际行动方能有所成效。孔子亦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7]还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48]孔子所推崇的“言行一致”可推演为“思”和“行”的一致,其中蕴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教”和“学”的相互促进是藉由“思考”和“自省”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以“行”贯彻“思”,做到“思”“行”合一,促使“教”和“学”协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4][19]-[31][34]-[48] 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226.

[5][6][7] 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2、1051-1052、1052.

[8]王夫之.船山全书 单行本之七 四书训义 4[M].长沙:岳麓书社,2011:925.

[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9:17.

[10][1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4、15.

[12]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Z].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557.

[13][1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451.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40.

[1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3.

[17]朱作仁.教育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660.

[18]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365.

第9篇

关键词: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价值取向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作为教师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教师工资政策的一项重要改革。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质就是将绩效管理引进教师工资管理领域,使教师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局面。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自出台后,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它发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人认为其将教师劳动等同于工厂的工人,对此嗤之以鼻,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评价究竟分歧是缘何而来,他们是否都有道理呢?本文将从伦理学两大流派的分歧角度给出一个解释。

目的论和义务论是伦理学中两个有关行为目的流派。 目的论伦理方法和义务论思想方法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对“好”和“正当”的理解。。所谓的“好”,在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功利原则的指导下也就是具体事物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益的,是否是令“最大多数的人得到更多的幸福。”综合来说是一种实质指向性的伦理思考方法。而义务论强调的是可以独立于“好”的“正当”,追求的是德性本身的普遍性与崇高性。也即事物和政策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和义务本身的绝对性。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是首先确定“好”,由“好”到“正当”。义务论则相反,认为“正当”可以独立于“好”,并且只有首先确定了“正当”,才有理由进一步谈“好”。

绩效工资政策的文本中明确指出“绩效工资作为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依法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明显可以看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倾向,通过采取“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提高教师地位”的方法来达到“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换言之,就是通过增加教师的“幸福感”来促进教师职业的稳定度 。这无疑是功利主义的有力体现。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原理基础是“最大幸福”和“联想原理”,包含功利原则和功利的最大化原则。功利原则的核心是看该行为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当事者的幸福。教师绩效工资从政策的实施范围来看,它使大部分的教师受益,根据范先佐、付卫东等人针对湖北、河南、江西、湖南中部4省32县的调查显示,绩效工资在提高教师工资,拉低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差距,保证同一区域内教师工资平衡,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成效。它实现了功利的最大化,使当事者的幸福得到了增多。并且这种使当事者幸福增加的方法,是通过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的核心――“利己”主义做到的,“利己”主义的方法采取的是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教师绩效工资是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保证工资向一线教师倾斜”为指导思想。这是目的论伦理方法中“合理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在教师绩效工资中的积极影响。这么看来,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确实是一个“好”政策,那么,它是不是一个“正当”的政策呢?

所谓的“正当”是指事物和政策的本身所具有的道德价值和对人本身价值的肯定。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将“正当”放在首位,认为“正当”是独立于“好”的一项原则。“正当”是一切事物的前提。人重要的不是在于做什么、做成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做,以何种精神去做。换言之,人就是目的,人就是最高的价值目的。

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的利益,从而保证优秀的教师能终身从教,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教育质量的目的。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有其公共性和教育性,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工厂的工人,也不同于公司的管理者。用经济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教师,这种方法存在天生的缺陷,这是由教师工作特殊性决定的。用经济利益来增加教师的幸福感,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本身就有逻辑缺陷。提高收入或许可以增加幸福感,但幸福感是否只与收入有关?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幸福是一个难以定义的词,除了物质生活的从容,还包括精神生活的愉悦。功利论伦理思想方法的原理与理论的预设无法包含目的的全部终点。除此之外,能否将教师的工作仅仅归结为功利关系?难道教师每天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吗?很多教师不仅依靠职业获得工作报酬并且收获了职业满足感和幸福感。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忽视乃至贬抑了教师的美德精神。教师工作是否除了功利性的追求就没有了别的更为神圣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精神就广泛传播,那不只是因为教师传授给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完善人格,成长心灵。有无数的教师成为了学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将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贡献仅仅以功利大小作为衡量的标准,难以避免工具理性的滥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取向隐含的功利伦理思想方法论的“硬伤”使得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在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一些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积极帮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教师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和报酬,反倒是一些唯分数至上,不择手段挤占其它科目教学时间的教师得到好的待遇和评价,这是否有违教师的职业精神?

由此看见,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一个“好”的政策,但正当性有待商榷。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在当今时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冲突的背景下出台的一项政策。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理性归根到底都在实现人的两个宗旨:求真与求善,求真的本质是工具理性,侧重的是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求善的本质是价值理性,侧重的是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人类的理性是总体性的理性。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应在实践中得到统一,这是将来政策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0.

第10篇

[论文摘 要]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涉及到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情感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大学生由于是知识的学习者和被考评者,很难从专家和专业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教师情感水平关系到大学生对教师之爱的亲自体验,大学生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情感水平进行价值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只能是一种教学满意度的评价,不能将其结果泛化到教师职业评价的所有领域。 

 

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自评和他评两方面,其评价内容涉及到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情感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大学生是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发挥大学生在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中作用,既是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权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只能对大学教师教学进行有限范围的评价,其教学评价结果也只能作为一种价值因素来对待。如果过分夸大大学生评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就会损伤大学的教学质量。 

对大学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实然主体有学生、教师专家同行、教师自身及教学管理人员。各评教的主体对于参评的内容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是否都适宜让学生来评价,是值得思考的。首先,大学教师专业能力一般从制度性确认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应用、发展来分析。制度性确认涉及到大学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它可以表征大学教师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年限和专业领域,也是对教师本人的身份资格确认。科学知识的传播、应用、发展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它要求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和科学知识发展的趋势,艺术性地和探究性地传播、应用、发展科学知识,通过系列方法和工具手段,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知识。从文化的“前喻性”“互喻性”“后喻性”来讲,师生之间的文化关系更多的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确定性科学知识,共同探究不确定性知识。教师对教材知识是已知者,而学生对教材知识是未知者。在知识的权威性方面,教师具有着知识选择、解释、考评的权威,而学生很难判断教学知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且以被考评者身份出现;在教学设计和方法方面,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原则、思想性与探究性相统一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增长,这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满意度来评价。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由于各方面的理性思维尚不够健全,或者说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判别能力,却往往限于对教师教学的表面感知,他们很难从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高度和深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同时,这项评价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价值的理性判断与合理预期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时,由于其自身的非专家性和非专业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会受到限制。如果教学管理者在评价教师专业能力时完全采用学生的评价结果,则会使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与可信性。 

其次,教师教学的情感水平涉及到教师教学动机、教学目的、教学气质、教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学情感态度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外在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情感动机水平。它实际上是学生对自我享受教师之爱的价值判断。如:教师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师与学生是否经常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是否公平、教师对学生是否实施了硬暴力与软暴力、教师课堂语言是否文明规范,这些方面都涉及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忠诚感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满足感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从理论上分析,教师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情感需求,在采用该项内容评价的结果时,大学管理者只能从大数的角度来应用。因此,这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不能过大。从教师成长角度来分析,对教师教学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可以不断督促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再次,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质量主要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且教育教学存在滞效性。在实际的教师教学评价中,我们很难分割某个教师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及个体教师的教学效果。将大学生的教师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满意度的一个方面来考虑,不能作为考核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来使用,更不能将大学生的教师教学评价结果无边界地应用到教师职业考评的所有领域。 

否则,将伤及到大学的本质意义和师生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49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用与否非常关键,它是一名教师实践教学理想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数以万计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都证明,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直接关系到教师语文知识的有效传递,影响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充分认识。因为如果我们只停留于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亦或是生搬硬套某些教学理论到课堂上,都是不能够取得较高的课堂效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是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共鸣的。在追求教学方法实用性的道路上,经过长期地积累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几点原则是非常关键的,是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注意的。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一个教学方法究竟是否实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那就是是否真正使用于每一个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实践学习行为的主体,是相关语文知识学习的真正主人。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并不适用的话,那我们的教学方法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算是实践了因材施教原则的呢?我认为以下两点是重要的判断标准。

1.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顺应了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

我们所教授的学生是一群年龄非常小的孩子们,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远还没有达到成熟。有用的教学理论是很多的,但是并不是都适用于处于这样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首先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不仅要专注于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想方设法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顺应自然规律,要避免出现揠苗助长情况的出现。举个例子来讲,有的教师对学生们的发展给予非常大的希望,有的时候甚至将考试的难度提升很多,因此学生们也不得不加班加点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但是小学时期的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还比较明显,这样子过度高标准要求学生是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如果教师实施得过度的话,很可能引发学生对学习这一件事情的反感,埋下消极学习的隐患。再比如说,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佳作,不但能够给学生们文学上的启发和帮助,而且还十分有助于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一些人生哲理、文化传统。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给学生们着重讲解这些呢,就是小学时期是孩子们接受和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关键时期。这就是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设置安排。总之,只有真正做到以上两点,才能算是在教学方法上践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孩子们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个人生来都具有不同的智商和情商,所擅长的领域是各有差别、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是在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优势。既然,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和性格上都扬长避短,帮助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他们的天赋才能、本有优势。那么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就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优势缺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观察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不同反应,耐心总结和计划,争取将每一名学生的优势都发挥到最佳。比如说有的学生个性张扬,在课堂上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锻炼胆量。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读书,我们就可以推荐一些好的书籍给学生们阅读,并且适时交流读书的感想和体会。

二、与时俱进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启示世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出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追寻教学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教学中,我们要向追求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除了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之外,还需要根据时事的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很多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有一些教学方法虽然好,但是不一定适应当下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们的心态感受。比如说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模式就比较适合于原来的大班授课,有益于教师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采用的时候也应该慎重。总之,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这不仅仅是实用性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更是我们秉承为学生负责的原则的体现。

三、灵活多变的原则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自身成长和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规范自身职业行为为重点,严格约束和管理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学习师德典型。

要学习新老典型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传统。

(二)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

1、自觉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法规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升华道德境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学习政策法规,增强依法施教、科学施教的自觉性。听专题讲座。观看由教育部录制的《师德启示录》和《教师礼仪》。写出观看记录和至少2篇的观后感。

3、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过程中育人。

三、工作措施

以学生评价作为透视自己师德情况的重要窗口。要重视学生的评价,胸怀坦荡,从征求学生的意见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作实际设计自我问卷,在所教班里进行自主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问题不一定很多,也不要给学生施加心理压力,可以简单的从教育方面提一些问题,比如说你认为老师喜欢你吗?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害怕老师吗等问题,也可以从教学方面提一些问题,比如最近愿不愿意上课,作业量行不行等情况进行提问。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反思自己的工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四、主要内容:

1、依法执教是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我要做到以法制教,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不做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事。

2、我要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的道德规范,人民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规范,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