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时间:2022-04-30 04:3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用建筑结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民用建筑是现代民间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民用建筑的安全则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住房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民用建筑的发展呈持续升温的态势【1】。民用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老化、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管理使用不当等,造成混凝土结构某种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累积将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下降、结构性能劣化、耐久性降低,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2-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优化措施,主要是针对防治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

1 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裂缝是混凝土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是由材料内部的初始缺陷、微裂缝扩展引起的,当结构中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或其应变超过其极限变形值,结构都会产生裂缝,引起持久强度的降低,影响建筑物的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所以我应合理控制建筑物的裂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两大类荷载。第一类是静载荷、动载荷及其它荷载;第二类是变形荷载,包括温度、收缩。而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当设计都符合规范要求时,温度变化和干缩是引起房屋开裂的主要因素【4】。我们知道,楼板和墙体之间存在温差,一般说来墙体里的应力和温差呈正比,温差越大应力越大。当然墙体本身的温度场也会影响到应力的分布和大小,当墙体沿竖向温度越快时,温度应力越大,从而形成温度裂缝【5】。同时材料的湿胀干缩与热胀冷缩同为物理现象。当干缩变形受到约束也一样要产生干缩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抗裂强度时也要导致开裂。从这个意义上说,干缩裂缝的研究可以通过当量温差作用进行研究。但是干缩裂缝的形态与温度裂缝有一些差别。主要是墙面的温度梯度呈三次抛物线规律衰减,而干缩则处于比较均匀的温度场中。因此,干缩裂缝一般表现为阶梯形或混凝土周边形裂缝【6】。

2 民用建筑防治裂缝的混凝土施工优化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各种材料进入现场后,要进行抽样复试,民用混凝土结构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按设计标准施工,严格掌握投料配合比和水灰比,现场进行塌落度试验,控制好拌合时间,保证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由于砂子中含有一部分石子和杂物,要求砂子含泥量不大于3%,碎石含泥量要求不大于2%,混凝土浇筑前,要处理好模板的接缝,防止振捣时漏浆,振捣时应设专职技术工人,振捣器插人混凝土中应徐徐提起,振捣均匀,防止局部漏振捣或过分振捣,养生也要设专人负责和检查等,严格控制好水灰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振捣密实,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2 合理控制外加剂与水灰比

现在市场使用的外加剂基本上均为引气型的减水泵送剂,这种外加剂加入后,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有了这些微小的气泡,就容易造成后期的裂缝。同时从混凝土配比试验中看出,当采用的水灰比越大,则混凝土结构表面所产生的气泡就会越多,这主要是因为是当混凝土搅拌所用的水达到饱和后,多余的水分就会被引气剂将水珠从混凝土中游离出来而排出并吸附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造成裂缝的初步形成。

2.3 严格控制施工温度

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温度梯度控制在小于25℃,掺加缓凝剂或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并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间,减少干缩;尽可能选用粒径较大,颗粒形状好且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分层分块浇注,夏季采用拌和材料要隔热降温,消除骨料由于初始自身产生高温,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粉碳灰,降低浇注温度,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粉煤灰,在负弯矩钢筋上配制分布细钢筋,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2.4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当前大模板施工是不宜选用油性脱模剂,特别是气温低时使用的轻机油脱模剂更不利于气泡排出,最好选用水性的、树脂类的或采用可粘贴的模板纸,从模板的脱模剂上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当前经实践证明,当采用表面光滑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少,当采用表面粗糙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就会多一些。振捣要密实,需要分层次浇注时,在上层混凝土浇注前,应充分润湿已浇混凝土,并且将表面清理干净。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大,泌水现象比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要及时设法排除或吸干水分,严禁撒干水泥抹面或任由泌水溢出。同时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总之,民用建筑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无裂缝是相对的。开裂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我们需要加强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优化,从而保障民用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凌道盛,许德胜,沈益源.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放热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2] 魏庆晨.已有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新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5-87.

[3] 刘炳康、吴胜兴.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16.

[4] 陈士良.现浇楼板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7-50.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的开发,供电负荷猛增,使变电站的分布越来越密。为此,在城区建设变电站就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城市商业区建设变电站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措施,即将地下变电站与民用建筑结合建设,通过采用无油化设备,提高消防的安全性。通过地面上的商业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多年成功运行的经验,我国一些大城市也有这方面的例子,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迫切的需要。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地下变电站出现。

一.城区建设变电站面临问题

城区房地产的开发和旧城改造,使深入市中心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其建设难度也越来越大,主要面临下列几个问题:

1、用地紧张,站址难觅,即使能征得用地,面积也非常小,设计难度大、要求高。

2、征地拆迁费用非常昂贵,已远远超出建变电站的费用,致使每千伏安造价很高。

3、市中心往往为繁华的商业用地,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和宝贵,如仅建1座3~4层的变电站,则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4、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高,建筑的格调与景观和环境要融为一体。

5、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要求特别高。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变电站进行设计时,就必须综合考虑,全面衡量各方面的利与弊。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特别是如何降低造价,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考虑在地下建变电站,地面上进行物业开发,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新的思路。

二.地下变电站建设的基本技术原则

由于变电站建设在繁华的商业区,对消防、噪声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建地下变电站,就

必须确定以下几点作为主要设计原则:

1、简化接线,尽量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形式,10k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分段开关设备自投。当1台主变或1条线路故障时,可保证不间断供电。

2、设备选型宜小型化,以减少占地面积,使整体布置趋于紧凑合理。

3、全站设备无油化,包括主变压器采用进口的SF6气体绝缘变压器。这样全站无易燃、易爆物,既能简化消防系统,又可将火灾的影响局限在地下,而不致影响到地面。

4、简化总体布置,尽量减少挖方量,减少设备布置层数,以方便运输和安装,简化消防、通风系统,同时为将来的运行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5、按无人值班站考虑,设“四遥”系统。

三.总体布置与建筑结构的考虑

鉴于征地情况的千变万化,不可能给出一种特定的模式,这里我们仅讨论总体布置方案的一些原则性要求,以说明地下变电站的技术可行性。

1、要考虑的是大型设备的运输通道。而且,既要考虑地下部分通道,也要满足地面上运输和消防通道的要求,同时还有垂直通道的要求。一般地面上可利用公路或规划路等;垂直通道则可在人行道、绿化带上预留吊物井,井口设可拆装盖板,平时盖上板,必要时掀开盖板,即可进行吊装运输。如吊物井设在绿化带上,则该通道还可以作为通风系统的风口。

2、应考虑一次主设备间的连接。由于采用了简化接线,变压器高压侧设备的连接较易解决。110kV如采用负荷开关与ST6气体绝缘变压器整套设备,则只需将电缆引出即可。而主变压器低压侧与10kV高压开关柜之间既可用电缆,也可采用母排连续。当然采用电缆具有灵活方便的优点,但由于电流大,使电缆的截面和数量也随之增大,并使电缆与高压开关柜的连接难度增大,有可能加多一个过渡连接柜。这将使本已有限的空间更为困难。母排则具有载流量大,连接直观的优点,但一般要求变压器与高压室靠近布置。在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则难以采用。

3、应考虑地下变电站的结构与地面上民用建筑结构的协调关系。既要满足地下变电站的工艺要求,又要满足地面上民用建筑间隔和采光的合理性。特别对高层建筑,整幢大楼的电梯井简力筒位于中央,应注意其对地下站布置的影响。协调关系的好坏,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也是我们进行设计的重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综合建筑的经济性。

众所周知,主变压器室和10kV高压室占的空间最大,也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因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其运行维护的方便性,使布置清晰,便于操作、便于巡视,梁柱结构简单,且能满足上层民用建筑的合理性要求,使间隔合理,采光充足,不产生暗间。上层民用建筑的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或为写字楼,或为商住楼等。一般,裙房可考虑首层为商铺,第2~4层为停车场。

4、尽量使设备布置在1层,使之清晰明了,紧凑合理,便于电缆的敷设连接,便于运输安装和操作维护。

5、应根据站址周围的环境来确定地面上民用建筑的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建筑的美学效果。

四.消防、通风及噪声处理

1、消防系统 变电站常用的灭火装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以及移动式或手提式气体灭火器。

站内各电气设备间、电缆层均应设置火警探测器,可采用感温感烟探头、线型感温电缆等。由于地下站环境潮湿,尚应考虑探测器的防潮功能。控制系统应具有监视、自动、手动、远动等功能,且可将报警及控制信号通过RTU传输到调度中心或消防部门。

2、通风系统及噪声处理 地下变电站的通风系统与地面站不同,其设备的散热通风必须依靠机械通风。主变压器是全站最大的热源,有水冷和风冷2种冷却方式。由于水冷方式的复杂性及给运行维护带来的困难,一般尽量采用风冷方式。为此,可考虑采用由地面绿化带自然进风,流经各设备用房,然后由排风机通过风管将室内的热空气抽至室外。主控室和10kV高压室可设空调。

值得注意的还有对噪声控制的要求。由于所有设备均放置在地下,而混凝土墙及楼板本身已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因此只要在进、排风口采取消声措施,就可有效降低噪声。

降低噪声的主要措施:

a)采用低噪声轴流风机;

b)进出风井处设置厚片式消声器;

c)进出风口处设绿化带吸声;

d)降低风管的设计风速。

另外,还可通过加装吸音材料来降低噪声。一般,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均能满足环保要求。

第3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设计;思考

社会发展与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中的人均用电量不断上涨,造成了人们生活安全问题方面的隐患,电气火灾事故在总事故的排行前几名。中国加入WTO后许多行业的标准也不断的提高,建筑消防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筑结构及功能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的用途较宽广。但是根据消防设计现状看,人们仍然存在观念、意识、手段、技术落后现象,造成工程不达标的现实,火灾居高不下。此篇论文所提到的是笔者在几年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7、民用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就越来越多。民用建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生活、娱乐、办公的重要场所,有些民用建筑装修越来越高档,越来越气派,电气设备越来越多,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楼房的建筑消防越来越上心。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已成为建筑消防设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的标准看,民用消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民用消防建设的位置设计、民用消防建设建筑物间的距离设计、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的设计、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鉴定和建筑物内部的各个分区、防火窗、电梯和管道的设计、是否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建设、防火墙的设计以及排烟、通风、自动报警器的安装、消防灭火系统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有更多科学合理的灭火设施、电源及配电的设计、是否有火灾应急照明及其他各种灭火设置备用方案。

二、关于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民用建筑中,为了提前发现火灾隐患而且做出及时火灾警报设置了灵敏的自动警报系统,这样使得人们可以采用必要的消防措施降低火灾的破环性。在民用建筑物中装备自动报警系统是对人们安全负责的一种表现,是确保居民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在现代消防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手动设备和第二部分自动设备,警报装备也有自动及手动控制两种形式。该系统主要由触发装置、警报装置及报警装置三要素组成。该系统设计主要包含几个要点:第一、自动报警系统必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提供的自动警报系统,必须是经过国家认证标准的,确保在灵敏程度及产品质量管理上能达到国家要求水平,从而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在该系统中以一台集中型的控制器为中心,分有两台区域性的报警器;还可以选择设置以一台火灾报警器为中心,设置多台显示器,以进一步显示火灾危险位置所在。第三、严格按照标准设置化的报警控制器容量,注意区分每个模块的信号代码,将整个系统回路连接到火灾探测器,确保当系统灵活遇见到火灾的临界温度时可以及时报告其发生的地点。第四、将民用建筑设置几个分区,并在每个分区内都设置几个警报装置,并且选择该警报装置的具置,比如走道、楼梯等公共场所位置。

(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在民用建筑中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是对居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表现,是相当安全可靠的设计部分之一。民用建筑通常采用的是整栋楼设置消火栓的方法,有地下室位置的楼宇还要做好自动化的喷淋灭火系统。此系统是较为简单且效果较好的消防方式之一,被十分广泛的运用。它的优点在于简单便于维护,造价低,效果好,是消防系统中较为重要的设计环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运用该系统中包含的喷淋被消防泵支持的喷淋系统,那样就没有必要在独立设置喷淋泵的必要了,可节省许多没有必要的开支及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土地利用率。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形式,建筑物里发生火灾,喷头就会将水喷出来,同时给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然后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并且传达火灾的发生地点,从而居民可以安全及时的疏散。假如喷头预测不准,在没有出现火灾区域的地方突然喷水,那么水力的警铃就会对此作出反应,则小区内工作人员就会对此进行确认,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及更进一步确保安全性。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系统即喷淋系统及消火栓系统,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不同的,所以应将管道分开设置。该系统可以有效保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火灾造成的伤害。

(三)消防给排水系统

在民用建筑消防的给排水系统中,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好一定数量的室外消防栓等消防装置。同时根据消防安全装置的知识及经验,将消防给水管、消防竖管等管道构成环状水管网,保证在临近消火栓的水枪要被水柱填满,保证在室内能够运用。利用阀门将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分为几个独立段,在进行检修管道时,暂停竖管的数量不超过一条,并且标志好关闭的标志。当水压大于80m时,利用分区给水法,在消火栓水枪位置运用远距离的防水泵,在竖管及消防水泵接合器之处应和管网和消防泵出水管的连接之处应相隔一定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利用防水泵接合器完成管网的给水作用,这就是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设计。

总结:这是笔者在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对建筑消防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今后从事本行业的人能够充分保持行业内的职业道德水平,最好自身的职能及保护好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兴全.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山西建筑, 2009.

[2] 高波. 浅谈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 网络财富, 2010.

[3] 叶宽. 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 四川建筑, 2008.

第4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用建筑业随之增加。。现阶段民用建筑往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特点是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使温度升高,会发生因温差变形而引起的开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如何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抗侵蚀性能及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1.控制水化热的产生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浇注后和养护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控制了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就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浇注后和养护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等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加最大温升,因此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的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温升。

在混凝土中掺加优质粉煤灰能有效地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水化热。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多级配混凝土能有效地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四级配混凝土较三级配混凝土,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减少约40kg。综上所述,控制水化热温升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低热水泥;采用优质粉煤灰替代水泥;采用多级配泥凝土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因此,在控制水化热温升这个环节上,设计是关键,在混凝土的类型(包括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和标号、骨料级配、耐久性指标、粉煤灰等掺和料和外加剂)确定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就已经被确定。

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浇筑温度等于出机口温度加泥凝土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温升。以6~8月基础块混凝土为例,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要求为12~15℃,而浇注温度要求应不大于16℃。

控制浇注温度主要是控制混凝土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温升,采取如下措施:

2.1夏季施工措施

2.1.1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自拌和楼受料至卸入仓号所占用的水平和垂直运输时间,运输

车辆采取必要的遮阳或保温措施。

2.1.2提高混凝土的浇注强度,采用合理的铺料方式,减少上下层混凝土的间歇时间,并尽量选择在晚间开仓浇注。

2.1.3尽量缩短浇筑前仓面的暴露时间。。

2.1.4在必要时,在仓面搭设凉棚,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并可采取仓面洒水降温的方式。

2.2冬季施工措施

2.2.1尽量缩短混凝土在运输途中所占用的

时间,并在运输工具上加设保温措施。

2.2.2在仓号搭设暖棚,在暖棚内浇注混凝土,棚内气温应保持在5℃以上。

3.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由外荷载引起的,即按常规计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b.结构次应力引起的,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与计算假定的模型的差异引起的;

c.变形应力引起的,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结构变形在约束下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的。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3.1材料原因

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自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3.2设计原因

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设计中末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3.3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现场浇筑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捧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自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二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水化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4.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综合措施

4.1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己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骨料级配适当,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掺加优质外加剂,膨胀剂和缓凝减水剂。

4.2改善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时,由于与边界的接触或与其他结构物的连接,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而阻碍变形:对于基础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它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早期温度上升时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形成压应力。但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出现垂直裂缝。

4.2.1设置永久性伸缩缝

将超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段,减少约束体与被约束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以期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应力。

4.2.2设置后浇带

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有效地削减温度收缩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5温度。后浇带间距一般为20~30M,带宽1.0m左右,混凝土浇筑30~40d后用混凝土封闭。

4.2.3现场操作方面:a.浇捣工作: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拨,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b.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新浇筑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以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主要是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c.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对于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避免水化热高蜂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4.4外界气温变化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外界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经过设计、监理、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随着当今我们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混凝土裂缝问题将会逐渐得以圆满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天辉,王丽艳.大体积砼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2]刘洋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0).

[3]瞿云.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与控制[J].今日科苑,2006(11).

[4]吕雁冰.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姜健.施工阶段混凝土工程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甘肃科技,2005(9).

第5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岩土工程勘查实施主要是指根据设计施工建设工程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与施工建设之前,对于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特征、岩土结构等条件情况进行勘查与评价实施,并通过勘查与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勘查文件的编制,以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建设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资料与支持,保证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质量。下文将在对于岩土工程勘查作业中容易忽视问题分析基础上,重点进行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理论创新以及拓展应用的分析论述。

一、我国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目前,在我国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于地下地质形态认识不清。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达到对于地下不明凸起、地下溶洞和断层带等构造的形态、埋藏位置和大小作出很快准确响应的水平。

2、对于地下各种界面不易划分。在近地表存在各类地质界面,包括岩石分化界面、岩土最深界面以及各类地质构造界面,这些界面的识别对于后续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识别这些界面。

3、对于一些岩土参数较难确定。主要针对那些难以取到样品的原状岩土,从而不能对其进行室内和室外实验测定其各项参数,影响到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一些诸如承载力等的参数的确定。

4、人员技术素质较低。主要指勘察技术人员相关知识广度和深度的欠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勘察机构内部有缺乏高效的技术交流和学习。(5)人员综合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些勘察技术人员缺乏综合的采样、分析、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不能高效伙对干各举讯下地质状态,作出迅速反应。

二、岩土工程勘查技术与勘查中容易忽视问题分析。

在岩土工程勘查作业中,勘查技术不仅是勘查作业开展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勘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对于岩土工程勘查作业的质量效果有着绝对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注意片面的地基条件只需要与负载力相符合就可以,但是同时要注意避免对于工程建筑物内部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场区的土层与变形情况的勘查忽视,也就是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不仅需要注意进行建筑结构荷载所需要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以及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等数据资料通过岩土勘查进行获取。其次,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查实施过程中,还容易进行忽略的问题为,详细的岩土勘查过程中,进行岩土勘探的深度情况应从基础底面部分进行计算,这以要求规定主要是针对工程建筑岩土勘查过程中,工程建筑场地在没有经过平整的情况下,建筑现场的地面标高往往与所设计的地面标高不相符合,如果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之前没有进行详细标高资料的收集,就容易在济宁岩土勘查的过程中忽视详细勘查作业中的勘查深度应从基础地面进行计算的要求和规定,从而对于岩土勘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新技术的应用。

1、工程物探技术。当前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工程物探上主要采取的新技术有:①钻孔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波速测试手段,以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并用其确定与波速有关的岩土参数,判别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及危险地段,提供地震反应分析所需的场地土动力参数、评价岩体完整性、估算场地卓越周期,判定砂土液化,评价场地类别。②场地微振动测试。通过对场地进行微振动的测试,确定场地卓越周期及脉动幅度值,为抗震设计及地震区划分等提供参数。③室内、外测试。当前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问题。

2、地理信息系统。当前GIS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已形成了统一的功能结构:①通过标准计算机外设输入、编辑和维护图形和属性数据;②建立文件型的图形数据与关系型的属性数据之间的特定连接,用以实现两类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访问和操作;③提供一系列有关图形数据的分析功能;④提供用户化的界面设计方法和专业化的二次开发接口。将GIS应用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使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地质资料的输入、存储以及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综合动态查询、检索等基本功能,可为城市各级勘察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结论和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信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岩土工程和工程勘察工作。

3、其他技术。当前,遥感技术因其具有的探测范围大、信息量大、获取数据快以及可实时监测等明显优势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遥感系统主要包括了遥感试验、遥感信息获取、遥感信息处理和遥感信息应用四个部分,在勘查中,可迅速反馈出山地、高山、河流等不同地貌图像,为勘察人员做出方案设计和工程准备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当前应用广泛的数字近景拍摄测量技术和激光扫描等技术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对一些大型工程设施空间形态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处理等。这些新技术多是应用目前科技最新成果,反映迅速、准确,多能实现三维可视化操作,对工程勘察和测量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4、在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勘查设计,早已经实现了利用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系统实现对于岩土工程地质情况的勘查收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所建立实现的工程地质调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于铁路工程以及公路工程、水电工程、港口建设等工程地质情况的调查收集,以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建设提供资料依据,同时对于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发展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5、在进行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建设中,首先,按照相关规范设计以及要求,对于该工程的施工建设可行性进行勘测验证,同时结合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求与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该工程地质情况的勘查实施,最终实现对于该工程地质结构中地层划分情况以及地基土工程性质的确定,并对于工程地基中的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断、工程桩基础设计等参数进行勘测获得,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

结语:岩土工程勘察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和居民安全健康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增强勘察的可靠程度,增加勘察的精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上仍存在很多技术和人员素质上欠缺,比如对于地下特殊构造的识别和一些岩土参数的测定等问题。而目前多项高技术勘察手段的提出,应用了最新科研成果,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还能使得勘察更精确,更人性化,实现勘察的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同时这些高新技术的勘察手段还可保证勘察单位时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方海东.GIS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田.桂林工学院学2008(9):371- 375.

[2]周德泉,彭柏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李雪梅静力触探测试精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田.浙江水利科技.2007(2): 68- 71.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学 课程 模块 构成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77-03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概况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领域分布

非建筑学专业指与建筑学专业密切相关或相近的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学科类别分化更为明细,这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此也带动了本科专业的进一步分化,使一些本科专业知识体系更为明显地表现为模块式结构,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外,每一模块的知识培养规格都要求较高,基本上都对应一个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作为一个具有知识结构多元性特点的本科专业,与其对应的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也较多。

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所列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见表1)的学科门类和专业领域分布呈现多元化、跨度大的特点。

表1 与建筑学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

注:表中所列本科专业以福建农林大学开设的本科专业为例。

(二)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

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知识类型多元性、知识逻辑非线性的特点,且建筑学知识需要接收者在工程设计训练等实践过程中去掌握,要求建筑学知识接收者对建筑空间、建筑构成有一定的悟性,同时,还必须要有工程上的精确思维。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横跨了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呈现块状分布的肌理特点。因此,其知识逻辑并不体现为单纯前后紧密关联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向度关联,多层面融糅,网格状交织的空间关系。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建筑的内在构成要素,建筑的外部制约要素及建筑的核心问题――空间建构(见图1)。

图1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设置现状

目前,虽然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知识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需求,但在建筑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组织上,存在照搬建筑学现有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层次结构的专业逻辑不明确、深度不均衡等问题。

因而,不能简单地套用同一种模式来组织不同专业的建筑类课程教学,在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模块构成方面的教学研究需要开拓和深入,应探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建筑类课程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非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需求。

二、知识模块构成分析在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中的引入

(一)知识模块的构成

建筑类课程可以概括为3个模块: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技术。每个模块又各由若干个子模块构成,子模块下为具体的课程,共同构成有机、完整、三维向度关联的建筑类课程知识系统(见图2)。

图2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构成

设计原理子模块下设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针对民用建筑的2种类型讲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建构文化子模块下设课程:“中外建筑史”、“建筑美学”及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建筑素养,扩大学生的建筑视野为教学目的,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大木结构及古建筑构造。

空间组织子模块融于“建筑设计”课程的渐进式教学过程中,从空间启蒙、空间认知至空间体验,最终满足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意境之需要去塑造建筑空间。

形态构成子模块以“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色彩构成”三大构成为基础,融入建筑要素,结合建筑模型制作及建筑设计实践,进行建筑形态构成方面的训练。

营造技术子模块包含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课程。对于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还有更专门化的相关课程,如:“古建筑结构”、“园林建筑结构”、“园林建筑构造”、“园林建筑材料”等。

建筑物理子模块包含建筑声、光、热等方面的课程,“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及有关绿色、低碳、节能、节地方面的课程亦属此模块。

(二)对非建筑学专业进行建筑学课程知识模块构成分析的目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非建筑学专业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案例,以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建筑学的建筑类课程设置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将知识模块的构成分析应用到教学改革中,解决不同专业对相同建筑课程在认识深度、角度和层次上单一的现状,使建筑类课程的层次结构清晰化,不同专业的建筑课程选修个性化,最终实现建筑学相关或相近专业毕业生择业的多样化,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环境。

三、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选型

(一)知识模块的角度

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可以是其专业培养方向之一,目前,随着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城乡规划专业规范的出台[2],城乡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计划虽渐趋分化,但城乡规划的思维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建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多数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而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在城乡规划专业中设建筑学培养方向,依然是有必要的。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技术模块中营造技术子模块的相关课程,如材料、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课程已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的学生而言,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方法模块是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

工程管理专业,为满足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又必须是多元、全面的,但这并不等于必须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全部,因为还有个认知层次及深度的差别。

环境设计专业,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筑空间组织;二是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建筑技术问题,这里含有“建筑构造”等课程。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对象是筑山、理水、植物、建筑这4个园林构成要素。因此,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趋向园林建筑专门化。

(二)知识模块的层次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层次可分为3种: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三阶层次的组成依次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阶层次是将三阶层次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合并为扩大专业基础课,再加上专业课;单阶层次则将三阶层次的3个层次融合为1个层次来组织课程教学。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层次定位各有不同(见表2)。

表2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层次选型

注:―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

(三)知识模块的深度

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知识模块深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可分为4个级别:知、会、融、践。知,是对所学知识达到认识和了解的深度,在需要之时,知道有这么个知识,可以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会,是对所学知识达到领会的程度,在需要之时,知道用这种知识做简单的专业应用,而更深入的应用则由建筑学专业人士解决。融,是能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在需要之时,能灵活运用知识,辅助完成本专业的工作。践,是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到从事与这方面知识有关的建筑设计上,指导工程施工等专业实践技能的程度,且在这方面达到建筑学专业的水平。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其深度定位亦各有不同(表3)。

表3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深度选型

注:―知;―会;―融;■―践

(四)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的建筑类课程模块选型

福建农林大学土木交通学院下设有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工程法规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各工作环节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工程管理能力,能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计划和规划、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在建筑类课程的模块选型上,对于空间组织、形态构成和建筑技术等课程的要求为专业基础课。建筑构造作为建筑技术下的营造技术,是该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认知水平需达到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的高度。因此,教师要侧重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并能适当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解决专业工作中的问题。

四、结论

建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园林、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非建筑学专业有较大的相关度或相近度,因此这6个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专业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建筑类课程在这6个专业中都有开设。非建筑学专业所开设建筑类课程不能生搬硬套建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制适合本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确定相关建筑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S].http:// /.

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范畴,提出了“太阳能建筑”这一概念,并简要概括了大阳能建筑的结构类型及其应用模式。同时,太阳能建筑作为一项生态环保的绿色技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方向,值得大力推广 

前言 

  随着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世界各国都把能源问题放到了关系国际民生的战略位置。我国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能源建筑的理念,提出要积极开发和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电力市场的3/5,燃料市场的2/5。而太阳能,在21世纪即将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太阳能经济”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结构的主流方向之一。 

1建筑节能的范畴 

  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体系(图1)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考虑:建筑本体节能和建筑设备节能。建筑本体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判断节能与否主要看建筑是否采用新型节能建材、是否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等等。建筑的设备节能则贯穿建筑的使用过程,涉及管理、优化和改造等细节方面,从空调、给排水、卫生、照明、电气等末端设备入手,挖掘节能潜力,创造节能效果。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体现在建筑的本体节能方面,但同时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设备的一种,在管理节能方面也具一定潜力。 

2太阳能建筑的概念 

  太阳能建筑(solar building),即用太阳能(solar ener-gy)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或部分满足人们 

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所谓的太阳能建筑,其利用太阳能的最高境界是“零能耗”,即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从而真正做到环保清洁、绿色生态。 

  基于以上对太阳能建筑的定性分析,太阳能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条:1)既舒适义健康;2)节约一次能源;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结构类型 

  在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最经济、环保的能源之一,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目前太阳能建筑的典卫建筑结构类型有阳台壁挂型(图2),屋面贴合型(图3)、集中供热型(图4)、集中分户型(图5,等等。 

太阳能建筑的宗旨是在不破坏建筑立面的前提条件下,注重太阳能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智能性。然而,在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问题上,综合各方面考虑,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i)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往往只强调产品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特点与要求,使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物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太阳能产品由于没有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因此会破坏原有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进而破坏环境;而且目前的太阳能产品结构单一,建筑设计师即使在设计中考虑使用太阳能产品,也很难将太阳能产品有机地融人到设计中,使太阳能产品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鸡肋”。 

  2)建筑设计院,仍有不少建筑设计师缺乏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本不考虑太阳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造成太阳能产品大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临时安装,即“事后状态”下安装,结果影响到建筑群体,甚至整个城市的建筑风貌。 

  3)政府规划机构,往往不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很好结合。虽然江苏地区已出台12层以下民用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性政策,但由于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标准的不完善,尤其是太阳能施工验收标准一块,仍存在争议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导致推广效果不好、范围不广。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如下:(i)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商应更多地了解建筑设计的需求,开发推出多款适合建筑结构利用的系列和型号;(2)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即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当作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考虑,使之成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3)加强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建筑师、政府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从设计阶段即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真正的融为一体,并配以后期的政府激励政策、规范的市场引导机制,太阳能产品一定可以在建筑节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领域的合作之下,太阳能建筑必将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太阳能系统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也将得以持续和发展。 

4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应用模式 

  太阳能的应用,从技术途径看,主要分为光一热转换技术和光一电转换技术;从具体应用范围看,主要有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能温水游泳池(图6)、太阳能空调、太阳能路灯(图7)等5大系列。到目前为止,太阳能光一热转换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热水,还可解决取暖等问题;太阳能光一电转换(图8)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分,发展与应用量较小,但是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太阳能光一电板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应用必将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市场。 

  江苏等地的一些示范小区率先采用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图9),其承压运行、分户供水、智能化系统已成了住宅小区的新卖点。还有一些示范小区,利用太阳能的初期光电转换,使小区的门楼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白天吸光,夜晚发亮,既方便住户晚间出人,又节约物管费用。另外,据有关方面统计:用电热水器洗澡的费用约为0.62元/次,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费用则仅为0.31元/次 

5太阳能建筑的应用前景 

  1)应用空间大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预测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占4.7%和1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有量已超过6 001)万mz,而此数据的太阳能建筑仅占所有建筑1% 

  2)环保节能 

  根据美国环境总署epa的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而人们对未来:在大气中含量的预计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50年后大气中:的含量将会达到现在的3.5倍。众所周知,国家推广太阳能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节能,而环保节能在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就是尽量减少:的排放。换个概念,使用太阳能减少:排量与绿地吸收的效果相一致。据科学计算,可以总结出如下等式:1 m=的太阳能集热器“95.39 kg标煤产生的热量之70.11 kg  =19.475 m2的草坪吸收力=0.779 m2的落叶乔木吸收力==1.5 m2的绿地吸收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效应。 

6结论 

第8篇

【关键词】现浇钢筋砼板;砼板裂缝;裂缝成因;防治策略

近年来,现浇钢筋砼板结构的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建筑物的整体性、抗震性、结构稳定性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现浇钢筋砼板出现的裂缝问题也是屡见不鲜。拿民用住宅来说,大部分住户已经将砼板裂缝问题当作衡量房屋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现浇钢筋砼板裂缝成为了建筑质量投诉工作中的焦点问题。那么,了解现浇钢筋砼板裂缝的成因,寻求现浇钢筋砼板裂缝的防治策略,具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现浇钢筋砼板裂缝的常见形态

结合现浇钢筋砼板的建筑施工经验,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及科学系统的数据整理,常见的现浇钢筋砼板裂缝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裂缝出现在现浇钢筋砼板中部,与现浇钢筋砼板的长边或短边相平行,并且此种裂缝一般会贯穿整个砼板,通常产生于现浇钢筋砼板整体连续的浇筑过程中,裂缝宽度约为0.5毫米~1.5毫米。

(2)在现浇钢筋砼板四角的斜裂缝,与竖向构件呈大约45度角,宽度小于1毫米。

(3)现浇钢筋砼板表面顺着钢筋方向发展的裂缝。

(4)砼板上沿竖向构件或梁边发展的裂缝。

(5)沿现浇钢筋砼板内埋管线位置上下贯通的裂缝,此类裂缝宽度较大,可达2毫米。

(6)沿砼板的预留施工缝或者后浇带位置的裂缝。

(7)现浇钢筋砼板表面不规则分布的龟裂状裂缝,这种裂缝的深度相对较浅,且宽度也较小。

二、现浇钢筋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参考有关现浇钢筋砼板裂缝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导致现浇钢筋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85%以上都是由于变形作用(温度、收缩、膨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而产生的,而且在这85%以上的变形裂缝当中,温度、收缩裂缝占大多数,因膨胀、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相对较少,而且当建筑工程采取保温措施之后,温度裂缝的比例相对应有所下降,因此,当前现浇钢筋砼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作用而产生的。下面我们从材料、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对现浇钢筋砼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材料原因

(1)水泥

新的水泥标准提高了水泥生产的细化粉磨程度,增加了水泥强度,相应的水泥的水化热和收缩率也得到了提高,这就增加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机会;另外,高强度的混凝土增加了水泥用量。水泥的体积在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会随着干缩变形作用而发生改变,水泥用量越大,体积收缩变形也就越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在选用水泥时,要注意选择符合自身建筑工程特点以及质量高的水泥,同时,在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酌情控制水泥在建筑混凝土中的用量,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的发生几率。

(2)骨料

细骨料在骨料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且含泥量过多。相比粗骨料而言,细骨料的收缩性更强,极易破坏混凝土的粘连力,而含泥量过多会使混凝土在变干之后,呈现不规则的交叉状或网状裂缝分布。可以通过减少水泥用量限制细骨料在骨料中所占比重过大的状况,同时利用现有设备降低骨料中的含泥量。

(3)水灰比、坍落度

水灰比、坍落度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水灰比、塌落度过大,将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值,增加出现裂缝的可能。选用合适的水泥,确定正确的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参数,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提高其和易性,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收缩作用的目的。

(4)矿物掺料及外加剂

矿物掺料及外加剂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但其使用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又一因素。不合理的矿物掺料及外加剂使用不仅加大了混凝土的整个结构体积,使其柔性降低,还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埋下了隐患。所以,在使用这些矿物掺料和外加剂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科学合理的计量数值,避免此类裂缝问题的发生。

(二)设计因素

(1)结构设计上考虑不全面。一些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建筑物的功能性,忽视了引起建筑发生裂缝的结构问题。而温度收缩裂缝恰好常出现于建筑结构中应力集中的薄弱位置。例如,当砼板发生较大的温度收缩作用时,砼板表面受到的拉应力也会越大,很容易形成板面裂缝。

(2)设计荷载与实际荷载差异较大。为了达到板底不露梁的目的,结构设计当中常常采用异形板的设计,它的原理是通过把房屋内的总荷载沿房间的周长等分,从而形成均布荷载的导荷方式,但往往会造成与实际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导致以后裂缝问题的发生。

(3)梁、板存在的变形差异。梁、板会随着温度以及湿度的改变发生变形。一方面,板的截面较低,且厚度比梁的高度要小,所以两者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这种差异会引起温度应力,形成板内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梁要慢于板的干缩速度,这是由于板的表面积较大原因造成的,板所承受的收缩应力更强,使两者存在较大的变形差。

防治策略:a)采用弹性理论设计计算房屋内部结构,对容易引起裂缝的方面加以注意;b)在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合理布局钢筋,并注意构造加强筋的加配使用;c)在设计中缩小伸缩缝之间的距离以及注意加强外墙和屋面外的保温措施;d)将双层双向配筋应用于屋面板的设计当中;e)合理增加砼板厚度;f)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长度不小于40m的房屋楼面中部设置后浇带;g)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止砼板开裂问题的出现。

(三)施工方面

在施工方面,导致现浇钢筋砼板出现温度收缩裂缝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预埋管线处收缩裂缝

现浇钢筋砼板内多根线管集中的地方,使整个砼板的截面大大减小,并且由于预埋管线的直径及开间宽度较大,导致混凝土的拉应力及收缩方向与管线的铺设方向相垂直,这是导致砼板表面发生裂缝的一项重要原因。

(2)养护不合理造成的温度收缩裂缝

养护过早或养护过晚都是形成砼板温度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养护过早,混凝土的胶凝能力会受到直接影响;养护过晚,砼板表面的游离水分受到风干、日照因素的影响,蒸发会变得越来越快,水泥会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产生强烈的体积收缩。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其对施工荷载的抵抗性得到削弱,造成现浇钢筋砼板的早期裂缝。尤其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养护不合理极易产生温差裂缝。另外,养护不合理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造成收缩裂缝问题的出现。

防治措施:在钢筋砼板浇筑完成之后,不要进行干水泥的刮抹,使表面的抹平压光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并且及时用材料覆盖砼板表面,在保温的同时防止其受强风和强日照影响,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初凝之后,马上采用蓄水养护的方法,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对面积比较大的砼板,可以适当添加养护剂,认真做好现浇钢筋砼板的后期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长巍.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2) .

[2]李恒.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2).

第9篇

【关键词】安全性;鉴定;必要性

一、房屋安全性鉴定的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房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建筑结构对房屋有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要求,房屋自身有使用年限。许多房屋的安全性就有待确定,于是就有了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

现阶段房屋安全性鉴定还属于初级阶段,许多地方很不完善。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不能做到认真、准确、详细。

(1)安全性鉴定资质申请单位人员方面一般需要注册结构工程师,所以房屋安全性鉴定资质通常由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颁发给具有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但是就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来说,具体分为结构分析和检测数据分析两部分。而一般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设计的房屋在结构分析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安全性鉴定主要工作就是检测数据分析。而检测方面一般设计院很少涉及,检测工作就只能交付给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公司,或者直接进行结构分析,而不进行数据检测分析。这样一来房屋安全性鉴定的准确性就成为一纸空谈。

(2)安全性鉴定项目和检测范围一般是由委托方指定的。实际上一个具体的房屋包括许多相关的子项目检测。对于抽取的构件,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房屋结构的安全性。

(3)房屋安全性鉴定中结构的处理方法一般只有两种,要么拆除重建,要么加固主体。而许多委托方需要安全性鉴定的目的就是拆除重建,所以在委托鉴定时就要求结论是拆除重建。房屋安全性鉴定并非鉴定单位(勘察设计院)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新建建筑的设计任务。一般设计费用远高于鉴定费用,因此鉴定单位通常都会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将判定结果扩大化。

(4)对于框架结构,安全性鉴定的主要方面是承重构件(梁、板、柱)的安全性。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有:观察分析裂缝、回弹测试混凝土强度、钻芯取样做抗压试验、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孔隙、利用测量仪器检测房屋沉降及倾斜。对于构件只有做钻芯取样测试的混凝土强度最为准确,但是介于取样难度大,测试仪器笨重,很少进行钻芯取样。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房屋安全性鉴定的方法系统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整理出一套科学、公正的检测方法,对房屋安全性做出准确的判定。

二、房屋安全性鉴定的科学意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地震,数万名同胞在地震中丧生。房屋倒塌,建筑损坏,整个汶川几乎被夷为平地。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房屋被冲毁,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物受到严重损害。

许多自然灾害不会被预期,随时爆发,随时危害着大家。只有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才能减少突发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安全性鉴定工作在其中尤其重要。不是说设计的强度能达到要求,房屋就会安全。设计安全,施工合理,鉴定合格的情况下房屋的安全性才能保证。

512之后,国家更加关注中小学校舍及公共建筑安全,还进行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性全面鉴定工作。由此可见国家对房屋安全性鉴定的重视。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更加系统、具体的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法呈现大家面前,使得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在进行的时候可以有条不紊,全面而准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定了“住宅区改造”、“土木建筑更换标准”等。国际预应力协会(FIP)于1978年亨利了砼维修与加固工作组,并于1982年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的抽查与维修”及“砼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报告。美国于1980年出版了《房屋检查手册》和相应的标准等。

而我国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指定标准较晚。随着房屋老年期的出现,我国房屋的维修和加固问题也随之出现。1999年国家制定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等标准。

2008年512以后,国家又加快更新了一系列标准,将抗震要求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鉴定工作日趋完善。

四、现阶段房屋安全性鉴定的方法:

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影响到后续对建筑的处理工作,对于既有建筑加固及拆除至关重要,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出研究:

1.钻芯取样试块抗压的数据准确性分析与研究;

2.回弹-碳化深度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数据计算及处理的准确性分析与研究;

3.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倾斜、沉降判定时的数据准确性分析与研究;

4.结构主体部位裂缝分析与研究;

5.非主体结构裂缝分析与研究。

总之,房屋安全关乎人身安全,不容忽视,应该及时地做好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地下结构 结构上浮 抗浮设计 抗浮施工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基础埋置越来越深,同时作为车库、商场等功能的广场式建筑的纯地下室部分,裙房或相对独立的地下结构物等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地下结构物处于地面下土体中,由于土体的空隙及岩体的裂隙赋存有大量的地下水,地下水对埋置于土体中的地下结构会产生浮托力,当结构的抗浮力小于浮托力时将发生上拱或上浮失稳破坏,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由此,地下结构物抗浮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从设计上解决地下结构物抗浮和在施工中避免发生地下结构上浮已经成为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

1 建筑物抗浮失败造成的后果及原因

近年来,因抗浮失败而造成地下工程的破坏在国内多有发生,有的地下室底板隆起,导致底板破坏;有的地下建筑物整体浮起;有的地下室局部翘角,导致梁柱结点处开裂及底板破坏。这些事故均不同程度给建筑物造成永久性缺陷,须进行结构加固方可正常使用。综合分析这些地下结构物各种情况下的浮起,引起浮起的原因主要分为设计原因和施工原因两大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设计对地下室受水浮力作用的机理认识不足,未进行抗浮验算;(2)抗浮计算参数中地下水位取值不当,盲目选用地质钻探资料中的场地地下水位,忽略了可能出现的最高值;(3)抗浮计算失误或抗浮措施不当;(4)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抗浮未给予足够重视,随意变更结构或停止地下降水等。

2 当前抗浮设计现状

工程设计中的抗浮设计问题,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中仅作了定性的描述,而在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简单浮力作用的抗浮设计给出按如下公式计算:

Gk/Nw,k≥Kw

Gk为建筑物自重和压重之和,

Nw,k为浮力作用值,

Kw为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一般取1.05,

当计算结果建筑物不能满足抗浮稳定性安全要求时,应采用增加压重或设置抗浮构件(如抗拔桩)等措施。

抗浮设计的关键是浮力作用值的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地下结构物的浮力作用主要取决于水位的取值,但埋于地基土的地下建筑物所受的浮力作用又不同于浸泡于水中的物体,浮力作用的大小受地基土透水性的影响。目前,在抗浮设计上一些手册、规范、文献中对浮力的计算提出了许多观点,设计单位在设计时也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设计,综合来说主流有以下几种:

(1)当地下建筑物埋于不透水层,周边填土为密实的不透水土时,地下结构物仅受水的侧压力,不产生浮力作用。

(2)基坑边填土的摩擦力不作为抗浮计算的一项因素,作为安全储备对待。

(3)地下水最高水位按以下原则确定:①按水文观测资料或历史水位记录,取历史最高水位。②场地有承压水且承压水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按承压水和潜水的混合最高水位计算。③最高水位不超过地下室顶板面标高。

(4)由于地下水的水压力在垂直方向上并非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不能简单按静水压力公式计算,根据地基土情况按0-50%进行适当折减。

从这些规范或手册中的规定可以看出,地下水浮力的作用相当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要准确确定地下水压力的大小很困难。且施工中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如回填土的土质差别、回填的压实程度等均会影响水的浮力大小。因此,浮力的计算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估计到将来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并采取可靠的应对措施。

3 抗浮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3.1 浮力作用和抗浮力的计算

(1)地下结构物的浮力作用主要取决于水位的取值,正常情况下可按地勘部门提供的抗浮水位即按正常条件下水位变化范围的历史最高水位作为确定基础抗浮设计水位,因周边填土的密实性离散性比较大,地基土透水性的变化不易准确掌握,且紧临地下结构周边回填土因工作面的问题并不易夯填密实,因此,除有可靠的实验依据,地下水对结构物的浮力作用应采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不作折减。

(2)地下结构物抗浮力主要来源于结构物的自重、压重、抗浮构件的抗拔力以及基坑周边回填土与结构物之间的摩擦力等。对于结构物的自重、压重、抗浮构件的抗拔力等均能较准确的进行计算,应作为地下结构物的计算抗浮力。但对于基坑周边回填土与结构物之间的摩擦力,应作安全储备对待。因为正常条件下,地下结构物的浮力作用计算中未对建筑物因所处位置不同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因素如暴风雨、排水不畅、地表逸流、或施工不慎等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突然升高未充分考虑,可能会由于安全储备不足,造成地下水浮力超过结构物抗浮力使建筑物产生变形等破坏,因此,将基坑周边填土的摩擦力作为安全储备对待,以应对使用正常条件以外的突发因素。

(3)当地下建筑物埋于不透水层,周边填土为密实的不透水土时,一般认为地下结构物仅受水的侧压力,不产生浮力作用。对此种情况应慎重选择,因为建筑物与基坑之间的回填土很难做到无缝隙不透水,当有地下水通过回填土渗入到建筑物底板下时,将产生浮力作用,引起建筑物上浮。

3.2 抗浮力的安全储备

工程抗浮设计一般均是按照正常建设程序考虑,地质条件按照地勘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确定,正常施工条件下,施工单位能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遵守验收程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均能履职到位。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质复杂性、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责任意识等影响往往出现管理上的偏差,实际工况与设计假定的条件有所偏差,此种情况下,如设计单位过度优化,预留的安全储备过小,则会造成结构局部发生变形,严重的造成整体结构上浮。另一方面,现阶段工程往往由于拆迁等因素影响或整体工程分期施工,对局部工程抗浮条件考虑不足,当后续工程不能及时跟进,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浮力可能造成前期工程不能正常使用或降水不能及时停止,增加成本,如业主单位人员疏忽,甚至按经验提前终止降水,也可能造成地下室上浮和结构损坏。

建设单位从经济考虑对设计进行变更,如减小基坑尺寸、缩小基础外挑尺寸、将回填材料私自变更等,取消地下室底板的抗浮回填层等均可能造成抗浮力的不足。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基础的施工不认真,抗拔桩设计依据不准确,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设计施工,基础底板钢筋绑扎不到位,基础梁截面不足,基础底板厚度不足等均可能造成地下室底板地浮力下的抗力不足,造成结构上浮、或防水底板表面开裂或上拱变形过大。

4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结构物上浮须有足够的浮力才能发生,若施工现场持续进行抽水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则地下室上浮将不可能发生。但地下室结构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警戒心低,可能因疏忽或抽水意外停止,造成地下水位陡然上升而导致上浮,或遇暴雨,短期间雨量过大,排水系统无法排水,致使地表水四处窜流,并沿着地下室外墙及基坑周边到达基础底板面,短期间形成巨大的水浮力而造成结构体上浮,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坑周边的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同时,在基坑内应预留必要的集水坑,设置相应的抽水设备,在遇紧急情况时可以基坑内的积水及时抽出,减小结构物受到的水浮力,第三,还要设置必要的发电设备,防止突况下断电,造成抽水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5 结语

抗浮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地下结构空间大,地上层数少和地上层数多但地下为大底盘的的建筑物应作为重点设计,此类建筑最易发生因抗浮力不足而造成的结构物上浮、底板上拱及局部因浮力作用开裂变形破坏等事故,在设计中应对抗浮设计考虑全面,预留足够的抗浮储备。在施工中,施工单位也应重视抗浮措施的施工及施工过程的抗浮,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降水停止时及时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基坑回填土应确保回填土类别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压实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以为结构物提供足够抗浮摩擦力。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我国的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层出不穷。作为土建工作设计人员,对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特点及其结构体系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优良设计,构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建筑。

二、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原则

进行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2个原则:

1.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设计,需要密切配合建筑、设备和施工,实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以及技术先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当积极采用。

2.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应当给予结构选型和构造足够的重视,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面、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抗震设计中,应当着重强调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整个结构需满足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三.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分析

1.屋面梁与配筋

(一)屋面梁配筋太少, 结构建模时, 设计人员图方便, 屋面梁直接拷贝下层梁的尺寸。由于屋面梁荷载较小, 计算结果配筋不多, 这样屋面梁在温度变形, 混凝土收缩和受力等作用下因配筋率过低而裂缝宽度较大。

(二)受扭屋面梁缺少必要的腰筋。对于一般的梁, 为了保持钢筋骨架的刚度, 同时也为了承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及防止梁腹出现过大的裂缝, 一般构造措施为板下梁高大于600 时加设腰筋, 其间距≤300, 然后拉筋勾连(参考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0G101)。对于受扭构件, 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02”第 10.2.5 条第二款规定, 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和梁截面短边长度。对于设置悬挑檐口的屋面梁, 在主体结构设计中误等同一般梁,未按受扭构件设计配筋。

2.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 是它将楼面, 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 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 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 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一) 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 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 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 致使板出现裂缝。

(二) 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民用建筑中, 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 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 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砌紧顶上部分的楼、屋面板, 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 使其变为连续板, 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 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 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三) 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 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 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 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 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 d ( d 为短向钢筋的直径) 。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 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 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 配筋降低, 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 甚至出现裂缝的现象。

3.楼层平面刚度

建筑结构的整体计算通常都是使用电算程序进行,而以前常用的程序除极个别考虑楼层平面内可以变形(即弹性楼板)外,人部分都将楼层假设为刚性楼面(即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人)。笔者认为这种假设不仅是对复杂结构计算进行必要简化的需要,而当建筑布局及结构布置基本上符合刚性楼板的假设时,其计算结果(结构的变形及构件内力)则基本上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情况,按此设计出来的结构其安全是有保障的,所体现的安全度也是合适的。相反,如果建筑设计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或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而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明知楼板有变形而采用刚性楼板假设的程序进行计算,尽管程序的编程在数学力学模型上是成立的甚至是准确无误的,但在确定楼板变形程度上却很难做到准确。作为计算的人前提都无法“准确”,就不可能指望其结果会“正确”了,据此进行的主体结构设计肯定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成分或者结构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

因此,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致出现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建筑设计甚至方案阶段就避免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比如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块体之间成“缩颈”连接、凹槽缺口太深等)。

其次要从结构布置和配筋构造上给予保证,对于使用功能确实必需的,或者建筑效果十分优越的建筑设计,如果其平面无法完全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那么在主体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增设连系梁(板)、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或者弥补由于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总之,在建筑及主体结构设计上应有意识地考虑刚性楼板,再用这种假设的程序进行计算,这样计算结果会较可信,设计出的结构的安全度也更有保障。

4.砌体结构

(一)房屋四角与其余部位构造柱一样配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 条第一款规定, 房屋四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有的设计不分部位一样设置, 构造柱对提高墙体受剪承载力有限, 但对墙体的约束和防止墙体开裂后砖的散落有明显的作用, 房屋外墙四角是容易损坏的部位, 其构造柱的设计一般应加强, 而其余部位的构造如同外墙四角一样设计, 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结果造成浪费。

(二)构造柱截面设计时未考虑相连的小墙垛。虽然小墙垛通过拉接筋与构造柱相连接, 但是实际上这部分小墙体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并且施工也不方便, 所以设计时应该把两者合二为一。

(三)错层房间周围的构造柱未加强设计。错层部位的横墙与外纵横的交接处是容易损坏的地方, 应加强构造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土建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要点和原则有充分的了解,同时需要掌握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而优良的建筑主体设计,构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高层建筑。因此,在今后的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中,应该不断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研究,提高主体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颜志 土体-复杂结构耦合系统地震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2012-02-01博士

[2]续晓春; 李靖颉; 邢铂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现浇混凝土模板体系的合理选择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7-12-30期刊

[3]安志宏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与应用吉林大学2004-10-01硕士

[4]李社生 空旷建筑主体结构与屋面网架协同工作的设计探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9-15期刊

第12篇

关键词:等电位联结,电磁脉冲,暂态过电压,防护

Abstract: in the contemporary civil residence building, because lack of operation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design very strong comments that caused som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ersonnel equivalence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defense technology can't implement correct understanding, in construction, unsafe, cause the failure of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etc.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for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coupling into protective electrical theory, is based on modern lightning protection theory 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must master the lightning prevention technology;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ck of the typical case for reference and the model, lead to equivalence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i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es very difficult; This paper in 2011, ji month garden district elv the telecom room unicom equipment targeting the case by lightning, discusses civil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medium implement technology,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lightning pulse role.

Keywords: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electromagnetic pulse, transient overvoltag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等电位联结技术实施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等电位联结技术实施的现状

目前,在民用建筑电气等电位联结的设计中,均是参考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的图集来设计,由于图集设计中没有操作性很强的注解资料,造成目前设计人员对等电位联结技术的理解的分歧很大,成为当前等电位联结技术在工程实施中发展的瓶颈;此外, 规范、定额存在不协调,由于缺乏相应的定额,尽管有工程设计,但出于施工的成本考虑,导致需要联结的对象未有联结,是造成工程隐患的又一原因。

1.2等电位联结概念分析

引入等电位联结概念的目的是,实现电击间接防护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其定义和作用可以在相关标准、规范中得出:

IEC在雷击保护标准中指出,等电位联结是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的一部分。

美国国家电气法规对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如下:将各金属体做永久的联结以形成导电通路,保证电气的连续导通性并将预期可能加于其上的电流安全导走。

我国标准GB50057-2010对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等用等电位联结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联结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其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二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电势差的技术分析

1. 雷电电势差的产生

根据当代防雷设计理论,雷电电势差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a. 雷击建筑物 b. 雷电的电磁感应。

对于民用住宅建筑,雷击建筑物时,主要能量会通过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体等接地装置泄放大地,与等电位联结的设计关联不多。值得强调的是利用建筑结构内的自然钢筋形成的金属网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等电位体。根据目前对雷电的研究,建筑物内的钢筋网可以有效的防范住大部分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内部的侵入。但其仍不是理想的法拉第笼,当金属笼一侧遭受雷击时,沿此处的引下线方向可产生每米几万伏特的电压梯度,电磁脉冲仍可能侵入到建筑物的内部,造成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危险。换句话说,利用建筑物结构内自然钢筋网格无法彻底防范雷电电磁脉冲侵入,采用等电位联结才是消除或减弱其侵入建筑物内部,造成其对建筑内人员及设备损坏的必要防护措施。

2. 产生雷电电磁感应电势差的理论分析:

雷电电磁感应理论,是建立在当代对雷电不断研究的基础之上,随着人类对雷电的认识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的理论;根据目前普遍的认识,雷电流具有很大的幅值和波头上升陡度,能在所流过的路径周围产生很强的脉冲磁场,这种快速变化的脉冲磁场交链导体回路时,能在回路中感应出电动势,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对于住宅工程而言,产生暂态过电压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下线与室内金属导体交链时,另一种是通过架空线路反击产生的高电压。

当建筑A遭受雷击时,沿引下线的方向流入接地体的瞬间,距接地装置一定距离的P点将产生过电压,其Up值为:

Up = I・Ra + la・L 0 ・di / dt 。

式中:Up : P点的对地暂态电位, kv;

I: 雷电流,kA;

di / dt : 雷电流波头陡度;

Ra: 冲击接地电阻, Ω;

L 0: 引下线单位长度电感, μH/m;

la : P点到引下线的距离, m 。

三 消除雷电电磁感应电势差的等电位联结设计的探讨:

1. 消除金属管线交链电磁感应过电压的等电位设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对此条作了规定,详见P146 11.3.5和 P149 11.4.5;强调了利用等电位带的均压作用,为等电位联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暂态过电压形成的图示可以看出,将管线1每隔5-6米和楼板内的钢筋网联结后,无论引下线上传递的过电压有多大,在钢筋网的均压作用下,在其范围内联结的金属管线1都处在近似电位上;同理,若此时人员触及到管线1和其它与接地网联结的金属管线2时,也不会产生危险。此外,文中所述的电压梯度值是建立在一根引下线数学模型中的,工程实施中将引下线及管线1分别与多处等电位带及楼板钢筋网格联结后,结构内的多数竖向主筋均起到对雷电流的限流和分流作用时,引下线P点的电感电压梯度可以明显减小,避免或减弱了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内部的侵入。

2. 消除外接导线电磁感应过电压的等电位设计

为了说清此问题,笔者先讲述一个案例,探求等电位联结防护技术的实质。

图二 等单位联结防护设计失效分析(红线标注除外)

图示说明:雷击电源避雷线时,产生的过电压电涌沿架空线及电源导线引入建筑物,电源防雷器件正常工作,但与其连接的设备电源被击毁。

图示分析:尽管按照图示作了等电位联结,但仍在雷击防护中产生失败,究其原因,是对雷电的防护理论的概念理解不正确:首先,是对防雷理论中的接地电阻值的认识不正确:对于等电位联结而言,其防雷接地电阻值和供电接地防护系统的电阻值有所不同,在计算供电系统对地电压时,导线的电感是忽略不计的,其电压跟其接地电阻大小相关,但计算雷电电位梯度时必须要考虑导线的电感电压,图集中规定的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值为3Ω,主要是对其导通性作了量化标准,并非强制性要求,更不是衡量等电位联结是否有效的判定方法,这点也可以从一些资料中证实:某些山区的配电所其总等电位联结的接地电阻值高达几十欧姆,但其联结的设备至今仍没有发生被雷击毁的事故,也证实了笔者的观点。图例中按照电涌保护器可以承受的 8/20μs, 40kA电磁波脉冲计算,当其正常工作时a、b导体间产生1.4*40 / 8= 7000V,加上电涌保护器上的残压1400V,有将近8400V的高压,也正是此电压将连接设备击穿,造成了等电位联结的防护失败。

四结束语

本文是笔者从事十多年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的经验总结 ,论述中参考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建议及亲身经历的工程案例的论证分析,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规范、学术论文,提出了自己对等电位联结在对雷电电磁波防护方面的设计方法;希望其在类似工程的的实施中能予以借鉴。文章的论述及分析不免存在肤浅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 考 文 献

1. 徐华 ,02D501-1等电位联结安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2004.4 。

2. 鲍林栋,工程实用电气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

3. 张小青, 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